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2024-08-20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共12篇)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1

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这也是老师进行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综合的能力, 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四行”策略。

一、授之以法, 方法先行

在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的过程中,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那么, 究竟教给学生哪些基本的方法呢?首先应教给学生分析综合这五类知识的方法。

(1)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首先, 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素, 即时间、地点与人物。其次, 是弄清原因, 一类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

及的学科性质, 分为政治学概念、文化概念、哲学概念以及历史哲学概念等。

(4) 对于历史发展线索, 要知道如何去理清。运用时间轴线, 运用串线法再现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抓住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或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都可以理清历史线索。

二、辅之以例, 示范躬行

教师在介绍相关的方法时, 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 因此在介绍方法的同时, 必须辅之以学生熟悉的历史问题, 这样学生才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事例结合起来, 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同化, 从而真正消化吸收。如在向学生介绍如何认识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 需要分析综合, 这时可采用辩证分析法, 可以这样举例:哥伦布航海, 发现了美洲大陆, 那么他是英雄还是恶魔呢?引导学生去思考, 在思考中学生便弄清了什么是辩证分析法。

三、激之以趣, 训练践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乐于思考, 还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好的历史课有四个特点:兴趣、体验、探究、反思。“将有意义的问题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 我想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萨拉热窝事件中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 你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呢?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辩证法分析综合。在学习“三国鼎立”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是历史的前进还是历史的倒退呢?让学生学会逻辑判断。在学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后, 可以向学生提问:“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与“独尊儒术”的汉武帝, 前者把秦朝推向灭亡, 后者把西汉推向盛世, 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呢?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异中求同。

四、固之以基, 知能双行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历史知识基础。历史的基本进程正是由具体史实构成的, 为了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就必须了解历史的全貌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 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教师应该具体、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史实, 通过对大量的具体史实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历史发展的生动进程, 积累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才成为可能, 可以这样说, 知识与能力是在同一过程中获取和提高的。

由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这些做法只是一些初步的尝试, 希望得到各位同道中人的指正。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2

【摘要】综合能力是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能力测试的出现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育工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从高考的高度对培养高中学生历史综合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方法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能力测试目前已经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纵观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历史命题,无外乎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两种,这些试题都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整体性把握和综合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教育新理念。

1.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中教学把目标盯准高考,为大学输送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上难免带有应试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专注于知识整体的教学,要求学生牢固记忆和理解课本知识,然

后通过习题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应对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从而使高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考试机制的指引下,高三历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等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由于受到旧有模式的影响,仍然按照传统的高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致使许多学生仍然在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中迷惘挣扎;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综合能力而一味地出奇求新,特别是到临近高考时,大搞综合教学与热点专题复习,以致丧失了历史教学的可贵本真,学生当然也是得不偿失!

高中阶段历史课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学生综合能力欠缺。具体表现在:①基础知识不足,知识应用能力低。知识面狭窄不能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不会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回答遇到的新问题,迁移能力低;被动地围绕教材和教师划定的圈子转,依赖教师、教材,只能死记硬背,理论联系实际,自学、理解、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②综合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底。不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问题,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低;阐述问题思路杂乱无章,论点不准确,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合理,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低;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比较鉴别能力、评价判断能力低;不能主动获取知识和研究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低。

2.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策略

2.1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山东风机http://

2.1.1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和谐的合作观。长期以来所实施教育模式,对开展渗透教学具有一定的阻碍。一方面,应试教育已造成了单一的学科教师间的竞争环境,往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容易产生教师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也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的问题。这种环境不利于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为此,需要学校在相应体制上作出一定的变革,更需要每一个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排除“文人相轻”的思想,树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观念。可以说,这也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敬业爱岗精神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教师要树立唯物史观、注重培养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历史教师要树立唯物史观,熟悉掌握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寓科学于历史教学之中。

2.1.2 利用专业教学论坛进行教学交流,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信息的及时实时更新。

利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历史教学论坛和专家们、同行们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为我答疑解惑。可以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得到解答,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的提升。

2.1.3 利用百度信息查询提升教师的知识功底,为教学打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的改变,大量的历史史实被删除,使学生无法用通

山东风机http://

史的方法全面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讲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历史名词等等。尤其是当前历史学科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核,高考中基本上都是以历史史料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的史料和解读大量的史料以达到丰富学生学习。

2.1.4 利用撰写网络博客或者QQ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当前撰写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微博更是成为一种流行风。作为历史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撰写成博客发到网上,这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日常教学叙事。发到网上,可以永久保存,日积月累就成了个人的发展成长的平台,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发到网上的博客内容可供同行教师的观阅,也可进行点评,这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2.2平时教学中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2.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山东风机http://

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2.2 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历史知识。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③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2.2.3 进行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

第一,立足单科,夯实双基,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将历史知识形成合理“数据库”,建立“超级链接”,进行知识迁移,实现跨学科渗透。

第二,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训练,注重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是掌握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能力:;材料解析能力;识别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指能够发

山东风机http://

展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和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采用发现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不把学习的主要结论提供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获取新知的教学过程。发现式教学强调从问题情景出发,即从资料、史实或实际存在的现象、问题出发,学生根据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回忆、调用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的方法加工信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从而独自实现问题从给定的条件到目标的转变。

第四,应当切实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坚持知识获得的积极性,而且倡导对知识的研究,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资料、独立思考问题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在课堂上即兴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一难点或热点问题系统地探究。通过研究性学习可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

2.3 高考复习中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3.1 狠抓基础知识,终培养综合能力。

(1)狠抓基础知识教学。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文综测试主要是考查综合能力,于是不切实际地丢开课本去培养所谓的综合能力,严重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种虽然重视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求高,即有的教师对一些历史问题进

山东风机http://

行过分深入的分析挖掘。二是求全,即把教学中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都塞给学生,采取拉网型扫荡,地毯式轰炸。三是求快,即只追求一、二、三轮复习的形式,忽视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一步到位,教学中先开快车,然后以练求高、求全,搞题海战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已经十分明显地看到:文综测试只可能是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运用的考查,所以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是文综复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一,掌握基本线索,宏观把握基础知识。历史线索就是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基本线索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进程的普遍联系,掌握了基本线索,也就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线索,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疏通纲目,宏观驾驭教材。其次,要在明了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弄清基本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抓住主干知识,深刻理解基本内容。主干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或者是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税制改革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转折性意义。另一种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土地政策、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会议,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2)培养综合能力。

山东风机http://

高三历史教学要自始至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第一轮复习则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第一轮复习中培养综合能力时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历史问题。多角度是指从某个或几个特定的视角对同一事物进行分析;多层次是指从表象、内容、感性、理性等不同认识层次对同一事物进行分析。如,在第一轮复习中分析“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这一历史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①经济基础。美国较好地利用了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调整了美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垄断组织高度发展更易于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与盲目性。②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即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障了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③资源与市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源源不断的欧亚移民提供了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领土扩大和西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美国领土的东西两边都濒临大洋,战争威胁少,发展环境好。④历史条件。封建历史残余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小。毫无疑问,这样的分析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历史问题是培养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历史问题。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一定的地理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对人类历史活动的范围和方式起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人类的历史活动又是与政

山东风机http://

治活动紧密结合的。因此,我们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2.3.2 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加强各专题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

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应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即抓历史上大事件、大人物、大的典章制度、大的战争、大的社会变化等,细碎、偏冷的东西可以泛读。此外,在文科综合考试背景下,抓主干知识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二是可以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历史知识。复习中要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是与热点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即使不是历史学科的重点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因为它往往是命题的对象。

专题史的复习除了延续以往纵向延伸的办法外,还应从分析各专题的阶段性特征入手,说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综合理解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横向拓宽。在专题复习中,加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横向拓宽:一是同一时期历史现象的横向比较,主要着眼于中西历史发展区域性差异,如中西资本主义萌芽比较;中日两国19世纪后半期历史发展比较等;二是相似属性历史现象的比较,一般是把中外历史相似的特定阶段或发生的相似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印民族解放运动比较,中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比较等;三是立足于世界整体发展来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既从国际环境去找原因,又着眼于把握宏观历史发展方向,如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中国等。

山东风机http://

2.4 精心设计好训练题,认真做好试题点评。

(1)精心设计好训练题。

第一,知识的高含量。即要求我们平时的训练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并充分融合、充分运用。

第二,思维的开放度。高考试题以教材为依托,但不会照搬教材。高考试题一般选取新的角度甚至超出教材的观点来命题,并尽可能有效地测量出考生的思维个性,为其个性的张扬提供尽可能宽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考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具有开放性思维。

第三,努力创设新情境。高考命题都注意创设新情境,或者将重大现实问题引入历史分析,让考生在全新的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尤其是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图文并茂,诗词歌赋,充分展现出历史命题崭新的面貌。这些试题仿佛使我们置身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角色,这些命题真是令人拍手称快。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能设置一些这样的习题,既可使学生在高考复习中紧绷的神经得到松弛,也可使其领略到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复习任务。

(2)认真做好试题点评。

教师在复习中要选择一些示范性例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命题意图、审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评析、指导,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感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复习过程中“授之以渔”的目的。

山东风机http://

第一,揭示命题意图。高考命题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意图。试题点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各个题目独特的设计意图,学生答题时就会思路通畅,切中要害,想其(命题者)所想之言,答其(命题者)所答之语。

第二,介绍基本方法。试题点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也是整个高三复习的统帅和灵魂。其次,适当介绍历史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集中和发散,这些都会大大加强学生在方法论方面的素养。再次,适时介绍一些解题的技巧。如,解答选择题的排除法、辨优法、求同存异法、逆推法。为此,笔者曾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指导,并且印发了相关的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审题与解题的方法指导。

第三,展现思维过程。教师在点评时,必须注意向学生展现自己解题的具体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史观”和“史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获取解题的金钥匙,从而最终架起思维的彩桥。

总之,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闻海山.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山东风机http://

试论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3

综合科目从本质上看,属于以认知目标为主线,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的综合。文科综合测试是指由现行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构成的一种混合题型,具有多样性、学科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为了搞好历史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研究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在哪些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找出这些连接点,为同学铺路架桥,指出钻研方向。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学科阐述同样的问题有何重大意义?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有何目的和作用?指导学生课外自学与相关学科渗透的内容。引导学生尝试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其他学科问题。

1.历史与地理的综合渗透。这种综合一般以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现象为背景材料,渗透历史学科中的有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现阶段人类普遍关注的环境保护、农业、人口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渗透地理、历史学科中的有关知识。因此,我们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对事物的综合评价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并懂得如何运用历史学科的有关知识去爱护自然,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2.历史与政治的综合渗透。这种综合一般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背景材料,渗透政治学科中的经济、政治和哲学等知识,要求综合评价、综合分析,或以古为鉴,以古为训,或从中得到启发。也有的通过人类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评价,综合解决,比较鉴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测试的根本要求是能力测试,因此试题往往从能力上立意,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学好单学科的知识,也要注重各学科的交叉点。既要培养自己正向思维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既要有具体思维能力,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联系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挖掘和表达各种知识的联系,通过联系就可把知识综合成为整体。知识间的各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进行知识的综合,就是以“联系”为纽带。这些联系主要表现为:纵向联系——指教材知识章节内的联系;横向联系——指章节之间、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网络联系——指纵向、横向的综合联系等等。而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内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并增强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以及参与解决自然、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分析与综合是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对各知识点进行必要分析之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把知识加以综合,使学生习惯于对知识进行综合。在对各层次知识进行综合的开始阶段,教师要以一定的方式将知识的综合表达出来,如图解、表格等,给学生做出示范。在知识的综合如何表达的方面,教师要强调:知识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如何表达这些联系,如何把知识加以综合,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表达的方式可有所不同。在对知识进行综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综合较为全面,表达的形式较为合理。对这些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并把他们创造性表达知识综合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学生,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更好地掌握综合的方法。

四、开放是历史课教学的活力所在

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历史综合能力 篇4

1. 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提高 记忆能力

利用历史地图来进行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头脑中的空间概念,让学生更快捷有效地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形成知识点的记忆框架。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时,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①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②1984年决定再开放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④1990年,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么多地名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不容易记牢。对此,我借助教材所配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来教学,让学生从地图中构建了“从1980年建立的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再开放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由点连成线,由线扩成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记忆框架。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 学习中正确的空间意识

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历史事件发生与演变时所在地域地理位置,方便和直观地把握历代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变化、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地理分布等。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展示了“丝绸之路示意图”和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要求学生按中国地图分段介绍沿途经过的重要地形、地貌、城市等,并将古今地名进行对照,以熟悉丝绸之路的路线。在地图中,把丝绸之路分成若干地理路段,规定班级每一组负责一段的历史地理情况介绍。然后要求各组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丝绸之路”的情况:①介绍整个“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名胜古迹、古代名人。②讲述沿途经过的省份,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主要物产。③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和物产交流。在最后总结“通过寻访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时,教室里更加热闹,学生纷纷兴奋地说出他们的感受。对照古今地图来进行历史学习,有助于我们识读历史地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3.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分析、比 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历史学习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地理名词,如中国被迫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中就涉及许多通商口岸、分界的河流山脉等。在学完“1840—1900年四次侵华战争”后,我让学生仿照“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画一幅相同内容的历史地图,然后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笔用“箭头指示法”在自己画好的历史地图上标明“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的侵略路线或战争地点。再同样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笔用醒目的符号标 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所涉及的通商口岸、被割让的领土和西方列强驻华“使馆界”所在的城市。在完 成以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清晰地发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致趋势:即由东南沿海扩张到北方沿海,由沿海再深入到中国内地,最后到达中国的心脏——北京。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所绘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到了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

4.妙用历史地图,给学生提供“画” 的空间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5

面向21世纪,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课如何立足课堂,挖掘其中蕴含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全力构建适宜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历史课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创造教育的探索,偶有心得。现概述于后,以求共勉。

一.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畅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也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赏学生的独创之处,改变评价方式,引进奖励机制,变单一的试卷考试为多种方式的能力考核。

二,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①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历史教师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方法称之为“理论创新”

例如有教师在向学生讲到“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之后,诱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亦有指导作用。最后他又补充到,这一错误观念并非马克思的本意,而是后来的学者附加上去的。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脑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互相配合,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很快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地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言语能力的讲究,而轻“右脑思维”即非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右脑思维创新”。

(4)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史学危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把历史知识看成已经穷尽了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知识创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给他们多一点机会来展示自我,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要让孩子们有一种“表演”的欲望,敢于让心灵真实的跳动。

①马卫东《浅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本文发表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徐富艳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6

关键词:历史小论文 中学生 历史教学

任何教育都是面对人的教育,都是以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才为终极目的,历史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试图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撰写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论文并加以讲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锻炼中学生利用信息、综合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的能力,使教学的过程转变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努力培养学者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中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强迫记忆、重复记忆,同时,在记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即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通过利用所学知识,综合所学知识,手脑并用,撰写历史小论文,就会收到传统记忆达不到的效果,甚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会更深。

一、设计情境

即设计出一个让学生产生疑问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情境。举例如下: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有名的一代暴君,他罪恶滔天,所作所为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对他应该全盘否定。你的看法如何?请自拟标题试论自己的观点。

二、提供材料

考虑到中学生年龄和知识范围的限制,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课外资料外,我还提供了一些可信的历史材料作为补充,可以选择历史原始资料,也可以选择后人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认识和评论。另外,适当提供一些教材中未体现的观点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翦伯赞评价“焚书坑儒:……在当时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里,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来打击复活封建贵族政治的思想,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三、跟进指导

一是指导阅读,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二是指导分析讨论,教会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是指导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

四、因势利导

对于教材中材料丰富的、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论题,可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而对于涉及范围大的、需要较高程度的理解和分析的论题,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到图书馆去读书查阅资料、思考分析、拓展思维空间。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研究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协调工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研究论题和材料,开阔其眼界活跃其思维,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五、及时鼓励

历史小论文是学生研究学习的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我总是认真负责地批阅每一篇文章,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有的划出表达准确而生动的语句,在旁边批语表扬;有的在最后写上总批语,表扬肯定其突出之处,婉言指出其不足之处。

六、做好反馈

对于小论文的写作情况,认真做好统计以及时反馈给学生。主要是开一堂总结课,采取分析加总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总结的过程中,肯定表扬立意新颖的小论文;指出并质疑观点论据分析有误的文章,让学生讨论、辨析这些问题;对于观点出现对立的情况,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

总之,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教学设计在于激发、鼓励、支持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契合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本人认为,在我们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历史小论文的教学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7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教师应当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这一能力的具备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课程。教师在讲授具体的知识时,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单一进行知识的陈述会造成学生即便在当时理解了教学内容, 过后对其的感触也不会深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要有意识的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更积极地展开独立学习与自主探究, 这不仅是学生教学主体性的直观体现, 也是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深刻感受。当然, 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也会更客观而全面。

例如, 在讲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 教师可以使用材料研习和问题讨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 以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 可以让学生思考:“左”的错误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学生首先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寻找相关答案, 随后要对这些答案进行有效的组织。通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答案汇集为:“左”的泛滥导致了工农业生产质量的下降、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化、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失衡、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的极度浪费等社会问题, 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当年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学生通过有效的独立探究, 不仅加深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同时, 学生的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也能慢慢得到构建。这些都是很好的收获, 不仅是获取好的学习方法, 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

二、深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多, 对于相关历史事件认识的不断深入, 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这方面技能, 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创设来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的知识应用提供好的平台。同时,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与见解。历史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 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很可能得到不同乃至相反的结论。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放思维, 这是很好的培养与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灵活的教学活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 可以设计辩题:1.辛亥革命成功了;2.辛亥革命失败了;3.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同意哪种说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后, 可在辩论中不时迸发智慧的火花, 有学生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学生则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分析这一问题时, 得出的观点与看法也各不一样。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不仅充分应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 也逐渐感受到看待历史事件应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出发, 这样才能够对其有更为客观而全面的认知。这一感悟对于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样是历史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它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很多学生在对于历史事件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前, 很容易将历史问题简单化、单一化, 对于问题也缺乏全面思考, 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历史的认识自然不够深入, 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要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与层面上来分析问题。同时, 要引导学生结合多方面知识及具体的背景来分析问题,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将有很大帮助。

如通过十年建设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学习,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现实写作小论文, 谈谈如何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许多学生在小论文中写道: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虽然总体来说成就大于失误, 但是其中蕴涵的“左”的错误却不可忽视, 并由此将建国后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单一集中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推进, 从而导致机制上的僵化集权, 终至酿成“文革”的十年悲剧。学生的这一段论述中充分体现了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当学生懂得了结合各方面背景知识, 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时, 其对于问题的剖析也会更加深入。

四、结语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8

我认为, 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当中, 发挥巨大的作用, 让他们终身受益。这样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结合历史教学实践, 我认为能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 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的概括能力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发展。不过, 毕竟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 所以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因素混在一起, 影响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 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 无所顾忌地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学生练习得多了, 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

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 一般都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循序渐进地展开。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 又简洁明了。

历史理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 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 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 惟其如此, 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 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例如, 学生在分析概括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导向等问题时, 就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关系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 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 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 历史教师就要更新观念, 改变教法, 自觉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 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 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 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一武器, 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 并重新归类组合, 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 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学习方式,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因材施教, 传授科学思维方式。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综合, 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一般来说, 分析中有综合, 综合和分析统一、互相依从。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 首先就要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 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 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学生深入领会和把握教材提供的知识的中心环节, 更是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 达到“以史为鉴”的基础和关键。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理解,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 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 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 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 在教学中, 规定每节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起初, 一些学生语句繁琐、表达不清, 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半个学期以后, 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 并在五分钟内将一个历史小故事完整而明确地表达出来, 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丰富了历史知识。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欲望,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前提问。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 我首先提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美国国旗吗?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代表什么?”同学们被吸引住了, 纷纷回答。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要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自主分析思考, 开展讨论, 提高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解能力。又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 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然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 让学生的辩论集中时间, 语言简练, 并要注意引导, 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 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9

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 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而一次成功的实践却将使人终生难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引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发展他们的想象, 更能使学生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知, 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过去, 历史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而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大胆动手动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此问题如按课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 既难理解也难掌握, 如果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橡皮泥, 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按教材的描述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 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 课堂上学生细心观察, 用心雕塑, 兴趣盎然, 记忆深刻,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 也使教学目标顺利得以实现, 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也在劳动中体验了收获成功的喜悦。在历史新课程中, 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还有许多, 如在学习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时, 可指导学生去陶吧制作各种陶器, 体验制作的乐趣和先民的智慧;学习赵州桥时, 可让学生自己制作或者设计出心目中理想的桥等等, 就看教师如何大胆尝试了。

二、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各种信息资料纷繁复杂, 学会收集与整理资料已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支持所阐述的历史观点, 这在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很少见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收集整理资料逐渐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课程的资料非常丰富, 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收集口述资料, 也可以收集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不仅可以从教科书、课外历史普及读物、工具书、图书馆收集资料, 也可到网上查找, 将网上内容下载处理。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也让学生直接从资料中感悟历史, 进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 认识现实, 增强深究历史的兴趣和愿望。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影响, 我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文革前左倾错误泛滥的文献资料, 并分析其泛滥的原因;搜集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比数字, 帮助理解文革的影响;收集文革有关图片、实物, 如肆意破坏民主法制, 佩带毛主席像章、手拿“红宝书”等老照片, 各种形状的红卫兵袖标等, 帮助理解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搜集各地各种票据, 如粮票、各种购物券、票据等, 帮助理解计划经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及文化生活的贫乏与单调等。通过一组组照片、实物及文献资料, 使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由感性的了解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

三、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 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要学会学知识, 还要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 让不同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 让他们发现问题, 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在学习四大发明时, 我提出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这个问题, 然后把全班分成小组, 每组任务明确, 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 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体会向全班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的体会, 许多体会汇合对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拿破仑时, 对于怎样看待拿破仑, 学生意见不一, 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评价拿破仑, 我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布置他们去查阅资料, 写好辩词, 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辩论会, 正方辩题:拿破仑是一个英雄;反方辩题: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正反两方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双方辩手唇枪舌剑, 主辩、一辩、二辩、三辩相互协作, 精彩纷呈。运用合作探究进行思辩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学生学习起来不再感到费劲, 交流中既有材料的选取, 又有生活经验的补充, 还有互动中思维的碰撞, 时隔许久, 学生对这一场辩论会还津津乐道。

四、学生自圆其说能力的培养

在过去, 师生最终解决问题的焦点是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 现在课改特别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在许多问题的评价上, 已不再追求所谓的“标准”, 所以教师不要先入为主, 而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 培养其说服别人的能力,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 凡是勇于自圆其说者, 公开表扬, 以激励更多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诸子百家时, 我们巧妙地创设历史情境, 由教师扮演一国之君, 学生扮演“诸子百家”的几个代表, 让他们各自站在各家的立场上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利用各种材料支持自己, 力图让国君接纳自己的观点。教师在他们阐述的同时, 又不断的提问, 让他们为自己的观点辩解。这样通过学生不断的自圆其说,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而且使学生自己演活了历史, 并且为其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10

一、运用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今历史教材图文并茂, 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了条件。然而,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多数学生阅读历史教材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上, 读完文字也就算完事, 效率很差。运用提问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个思维过程, 不可无问。问是第一步, 然后才有学, 系统的知识总是从问发生的。教师经常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历史教材、求解, 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当学生由教师提问读书求解过渡到自己提问读书求解时, 便学会了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便交给了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

二、运用提问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人的智能中十分重要的能力。任何思维与想象都必须借助于头脑中保持的事实材料。尤其像历史这类文字学科, 要求记忆的知识较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显得十分重要, 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笔者认为利用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听课。记忆的效率首先决定于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例如在讲“马可·波罗东游”时, 笔者比较了一下提问与不提问的效果:一个班未提问, 一节课后检查学生记忆情况, 只有较少的学生能准确记住他来华的影响。而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就提了以下几个问题: (1) 马可·波罗为何要来中国? (2) 他来华又做了些什么?此后有什么影响?学生先读再听, 边听边思考, 一节课后检查学生记忆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记住本课的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班级的学生同听一堂课, 带着问题读书和听课的学生的识记效果明显优于不带问题读书和听课的学生的识记效果。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和提出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把孤立的、零碎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有联系的系统的知识, 借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评析《马关条约》时, 教师可提出:“为什么说日本割占台湾是瓜分中国的领土?”然后,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从三国卫温到台湾, 直至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和台湾省有关史实。这样, 既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又把那些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整理成系统的历史知识, 构成了知识链, 环环相扣, 只要想起链环中的一项知识, 其他知识就可以顺次地浮现于眼前。

三、运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面向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问题, 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的素质, 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历史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 整个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期间存在着很多偶然性, 这种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偶然性和变异性,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准备了思想材料, 奠定了客观基础。

例如讲“西安事变”时, 教师可通过提问这样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张学良、杨虎城抓住蒋介石后是杀还是不杀?为什么?”从教学实践看, 学生常分成杀蒋和不杀蒋两派。主张杀蒋的理由是: (1) 蒋介石杀人如麻, 他罪大恶极, 死有余辜,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2) 杀掉蒋介石可使国民党反动派群龙无首, 造成国民党内部混乱, 削弱其统冶力量; (3) 杀掉蒋介石可联合一部分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军队, 增加抗日力量; (4) 不杀蒋介石等于放虎归山, 后患无穷。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动内战便是最好的证明。主张不杀蒋介石的理由是: (1) “九一八”事变后,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时中国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 我们应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由反蒋抗日转为联蒋抗日, 只要能达到此目的, 就可以不杀蒋; (2) 杀掉蒋介石一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集团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蒋介石式的人物; (3) 杀掉蒋介石, 亲日派会乘机扩大内战, 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长驱直入, 造成更大的民族危机, 对抗战不利; (4) 不杀蒋介石是国共合作的前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能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有利于民族抗战大局的; (5) 共产党人是为全民族、全人类谋利益的, 不记私仇, 从抗日战争全局出发, 应努力逼蒋抗日。这种多向性的思维发散,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是颇为有益的。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11

【关键词】因果分析 矛盾分析 综合分析

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也是其他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掌握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历史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因果分析综合法

因果分析综合法要求找出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进而找出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因果联系是辩证的、复杂的。从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

因果分析综合法普遍地运用于对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阶段的学习中。对历史发展线索的分析综合中,应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系列化和连续化。例如,因为雅各宾派制定并实施了彻底的土地政策,结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法国大革命彻底性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后来成为阻碍法国工业革命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到了19世纪末,又成为造成法国落后于美、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对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综合中,则应侧重与一因多果或互为因果的关系。例如19世纪晚期的普法战争,导致了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法国政局的演变、欧洲国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成为法德矛盾的根源。这是一因多果的实例。又如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引起了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尼德兰革命;反过来,后四个历史事件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定量定性分析综合法

所谓定量分析综合,就是根据某种历史现象或组成该现象的各种因素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多寡及其相互关系,以确定这种现象的本质属性。定量分析综合法主要应用在与数量相关的史实上。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根据资料提供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然后通过分析从中找出发展变化的趋势;最后把变化的趋势和整个历史时代联系起来,找出造成这种数量变化趋势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做出定性的结论。例如对19世纪3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各项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就可以得出:30年代中期,中国国民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官僚资本发展迅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结论。定量分析综合法是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它必须和定性分析综合法相结合。

定性分析综合法是经过综合的分析和解释后,确定历史现象的性质和属性。它不仅可以和定量分析综合法同时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例如,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影响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就能定论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使用定性分析综合时,常常应用一定的历史理论。例如,根据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的理论,在对诸历史因素进行分析后,就可以确定俄国1905 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矛盾分析综合法

矛盾分析综合法主要运用于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阶段的学习上。

对历史发展线索的分析综合,建立在对不同时期同类史实归纳的基础之上。为了避免简单重复,运用矛盾分析综合法时,应特别侧重于主要矛盾的变化上。例如对凡尔赛体系演变的认识。该体系形成中,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两类矛盾。法德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主要矛盾;英法矛盾是战胜国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主要矛盾。在战后初期,两对矛盾中以战胜国英法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而英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受主要矛盾斗争的制约,在法德矛盾中,德国是渔翁得利。而到了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法西斯势力与资本主义民主势力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凡尔赛体系也就瓦解了。

对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综合,建立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性质史实归纳的基础之上。分析综合应注重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对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时期的分析综合。这一时期有新老军阀的矛盾,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内部正确路线同“左”倾路线的矛盾,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等。在这些矛盾中,1935年以前的主要矛盾是国共矛盾。从矛盾的一方蒋介石来说,通过“ 北伐”“易帜”解决了同老军阀的矛盾;通过在新军阀混战中获胜巩固了统治;由于英美的支持而在国民党内部取得了支配地位。从矛盾的另一方中国共产党来看,其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的方面经历了正确→错误→正确的曲折过程。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主要矛盾的一方中国共产党因此调整了对蒋介石的政策,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而原主要矛盾的另一方蒋介石,由于其政策受到国民党爱国将领及全国人民的反抗,以及日本侵华的深入威胁了英美既得利益,因而被迫调整了内外政策,从而形成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四、系统分析综合法

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篇12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目标,综合收益列报格式

一、引言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此产生的一部分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7年发布、自2009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修改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在一张报表或两张报表内列报所有的非业主权益变动,不允许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009年我国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企业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6年发布《报告综合收益》的征求意见稿,1997年正式发布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30)《报告综合收益》。FASB在介绍SFAS130的制定背景时认为,从理论上说,一项完整的综合收益准则应当包括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但如果这样,势必要全面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实务,而且必然会引起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考虑到外部使用者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综合收益准则的迫切需要,FASB决定先不涉及其中两个最为敏感的问题———确认和计量,而只解决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已经得到确认和计量的其他综合收益的报告和列示问题(SFAS130,1997)。可以说,综合收益的改革思路是先构建一个框架,然后通过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往里面填充内容。(葛家澍、杜兴强,2005)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收益的列报是现阶段综合收益研究的主要问题。2008年IASB和FASB联合发布《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对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列报做出了重大改动。对综合收益列报的研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际会计界的这个新动向和可能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新准则下综合收益的正确列报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分析综合收益列报格式的历史变迁过程。

二、综合收益列报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一)会计环境及目标导向的权变观

(1)会计环境及权变观。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因此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理论突出了环境变量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管理要根据环境变化而动,体现了环境决定的观念。环境观实际上就是历史观,它强调分析研究问题时一定要注重历史背景,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形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主要约束因素。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也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以环境为基础(权变观)的会计研究方法把会计目标放在第一位,依据会计环境的约束和制约,制定出合适的会计目标,然后根据会计目标制定出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完善的、内在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此制定出适应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生产出能够实现会计目标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萨班纳斯————奥克斯莱法案108(d)条款要求,对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采用原则基础的会计体系进行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SEC启用了“目标导向”的新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诠释了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在我们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中,会计环境是基础性条件,在此条件的约束和制约下,会计目标引导着会计理论研究(2)会计目标。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FASB在1978年11月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第1号(SFAC1)就是《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s)》。公告中,FASB明确指出,会计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受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会计界会计目标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决策有用性是指财务报告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其做出理性投资、信贷和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SFAC1)受托责任观中认为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这一观点下,财务报告的作用在于报告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企业资源的成功与失败(斯科特,2006)。对会计目标的研究的两个代表性流派———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人们至今仍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注意到,决策有用性目前占了上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也有准则制定机构和学者将这两者作为会计目标的两个方面而同时提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按照Beave(1998)的观点,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而决策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估值有用性,即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对金融工具的的估值决策;二是契约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缔约,特别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缔约。斯科特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一再强调,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与对管理者进行激励是会计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因此本文认为会计目标具有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的双重性。

(二)不完全反映假说

Fama在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尽管有效市场假说自问世以来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对它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表明,证券价格对很多基本信息反应不足(under reaction)或反应过度(over reaction),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无效定价现象。投资者及分析师一直在努力依据公开信息寻找错误定价的证券,即使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操纵股票价格,即使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所有信息已经在股价中得到了正确反映,而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监管者也在不断完善信息披露的标准,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王跃堂,2004)针对这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证据,Bloomfield(2002)在理性预期模型及实验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反映假说(Incomplete Revelation Hypothesis,IRH),作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替代理论。这种新假说提出了信息解析成本的概念,认为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解析成本,解析成本越高的信息越难以被价格所完全反映。不完全披露假说不仅能对有效市场假说下的异常现象(anomalies)作出更为贴切的解释,而且能对投资者、监管者、管理层以及信息中介不相信市场有效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传统的以有效市场为基础的契约理论难以对综合收益的列报格式作出合理的解释。如SFAS 130只是将原本存在的财务报告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的其它综合收益信息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系统明确的报告,并不涉及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的等问题,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没有任何新的公开信息的披露,对以会计指标为执行变量的企业契约将不会有任何影响,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将会保持不变;利润表格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更只是一个完全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报表中进行列报的问题,因此,传统的会计理论更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运用不完全反映假说所提出的信息解析成本的概念,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综合收益列报格式变迁的一般分析

(一)综合收益列报的披露格式

在SFAS130颁布以前,财务报告中就存在着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被披露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这种方式可以称为综合收益列报的披露格式;在SFAS130的征求意见稿中,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两表法(同时提供损益表和第二业绩表)或一表法(用综合收益表替代传统的损益表)进行列报,这种方式可以称为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在正式颁布的SFAS130中,除征求意见稿中的利润表格式外,还可以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这种方式可以称为综合收益列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最初是通过披露格式进行列报的,这部分主要分析披露格式的起源,这是我们对综合收益列报格式变迁进行分析的起点。我们知道综合收益出现的直接动因是有大量未经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为什么这些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经利润表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综合收益是一个主体在特定的期间内除去与业主进行交易之外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SFAC No3,1980)。在探讨综合收益的文献中,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资产负债观。其实它们二者有着相同的思想内涵,因此这部分的分析将会结合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讨论。在会计发展的早期,经营活动的短期性、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的简单性使得利润通过两个资产负债表日(期初与期末)净资产的比较就可加以确定,这就是早期的资产负债观。在这一阶段,收益计量通常是资产计价的附属物,企业通过重置会计或通过定期进行资产评价的方法,将利润当作一定时期净资产的增值。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公司制的发展使企业的持续经营逐渐变得可能并成为一种趋势,投资者无法等到企业终结再确认利润,为此产生了人为定期确定利润的需要。但是,在传统的会计环境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信息搜寻的复杂性及高成本性,企业无法在每个人为的会计期间结束时都按照现行成本确定期初和(或)期末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因此也就无法通过比较净资产的变动来确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观不再具有可操作性,如采用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本身无法确定,由此也导致利润的无法确定。前述的资产负债观在传统会计环境下的不可操作性使得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开始转向收入费用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日益复杂,使得期初与期末净资产的变化因素及其影响难以直接确定,而这些具体变化因素及其影响的持续性,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证实或证伪过去的预测,预测未来,作出相关决策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于是产生了通过收入和费用来反映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化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的需要。相对于直接记录净资产变动然后确定利润的方法———资产负债观,这种通过收入费用和利润来间接记录净资产变动的方法被称为收入费用观。这两个方面一起构成了采纳收入费用观的必要条件。前文我们论述了收入费用观是对在传统会计环境下已不具可操作性的资产负债观的一种替代,接下来还必须证明这种替代的可行性。在传统的会计环境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现行成本的无法获取或者说不能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而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从而间接记录的资产和负债账面成本与现行成本又相差不大,收入费用观代替资产负债观变得可行。这构成了采纳收入费用观的充分条件。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心从早期的资产负债观转变为传统环境下的收入费用观是历史的必然,是财务会计适应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的变化所做的调适。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会计环境;只有与具体的会计环境相适应,财务会计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自身目标,从而在信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早期的资产负债观转变为传统环境下的收入费用观,财务会计都没有破坏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的本原逻辑关系。(3)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特点做了概括:会计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作为基础;收益应当通过将实现时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相配比来适当确定。因此他们认为“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是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两根重要支柱。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不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资产和负债始终按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不确认持有资产或负债的价值的变化;按照实现—配比原则,收益表只反映已经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的特定交易的结果。在传统的会计环境下,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能够较好的配合,实现原则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相互论证、相互支持。但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某些资产与负债项目突破历史成本原则,实行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负债表已突破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情况下,利润表中利润的确定却还固守着实现原则,从而导致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本原逻辑关系的瓦解,有相当一部分对于投资者非常有用的信息(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被排除在了利润表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充分感受到会计环境的变迁,将财务报表的概念扩展到了财务报告,使相当一部分无法在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的信息暂时得以在报表附注或其他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值得说明的是,实现原则并不真正是一项会计原则,不过是处理收入和利得确认所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一项实用的操作规则(程春辉,2000),遵循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只不过是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未能进入利润表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主要受市场的影响,不受管理当局的控制,不能反映管理当局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果,将其纳入利润表不利于对管理者的激励;而通过披露来反映这些信息可以在提高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相关性的前提下,不影响对管理者的激励,从而很好的实现了会计目标。于是综合收益列报的披露格式正式踏入会计历史的舞台。

(二)综合收益的明确列报格式

我们从决策有用的两个主要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相对于净收益,综合收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实质,对综合收益的明确列报能提高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另一方面,从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观的角度来说,综合收益的明确列报格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这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将主要依赖于“不完全反映假说”这个理论工具来解释为什么对综合收益的明确列报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1)明确列报格式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传统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与在各个会计期间内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概念的提出,代表着传统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收益的确认突破了实现原则的束缚,一个会计期间的收益既包括当期产生当期实现的利润(传统的收入和费用),也包括期末对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重计量时所产生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另一方面,综合收益又拒绝运用纯粹经济学的见解,对价值变动的确认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即这种变动必须能为会计信息系统所接受的可靠证据予以证明。因此我们不能把综合收益等同于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是会计收益的发展趋势,但经济收益本身并不是会计收益确认和计量的目的,而是一定会计环境下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在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了传统净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和负债变动,与净收益一起更好地反映在报告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实质。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具有揭示差异、影响决策的能力,可以从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等方面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第一,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的净收益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狭隘的以实现原则为基础的经营成果观,它只反映已经过去已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而这部分信息对使用者评估和预测企业的价值是非常有用的。第二,其他综合收益(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信息只有在实现之后才能在净收益中反映,从而导致净收益报告存在时间差,即利得和损失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而净收益报告却在另一个期间,这将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是决策相关的。在综合收益列报的披露格式下,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在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进行列报;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进行明确的列报,信息使用者更容易收集和分析其他综合收益信息,降低了信息的解析成本,从而能够提高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相关性。(2)明确列报格式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一部分从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角度论述综合收益的明确列报格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调整的行为。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弊有利。弊是盈余管理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利是增进了管理当局向外部利益关系人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可信度,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决策(Schipper,1989)。斯科特(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一系列可供自由选择的会计政策中,很自然地选择使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这一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盈余管理可以看作是管理者为了在报酬合同、借款合同和政治成本中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损害了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极其有害的;第二,从企业市场价值的角度,盈余管理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空间,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护自身以及企业的利益。这种行为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当然也包括自己)维护契约各方的利益,是应该肯定的。当利润指标是企业契约的执行变量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为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当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出售时,持有期间的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转入净利润。当然,累计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会同时减少相同的金额。因此,通过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有选择性出售,企业可以适当的操纵净利润,但不会对综合收益造成影响。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会利用证券上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来进行盈余管理。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不受错误或偏向性的影响,能够真实的反映它意欲反映的内容。机会主义观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源于管理者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所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相脱节,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下降,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失去有用性。按照“不完全反映假说”的猜想,综合收益明确列报格式的信息解析成本比披露格式低,能够使管理者通过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容易被信息使用者察觉和利用,从而能够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综合收益列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SFAS130的征求意见稿中只允许企业采用利润表格式,但是正式颁布的准则又允许企业采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构成这部分的主要内容。SFAC130征求意见稿所收到的评论信的数量是FASB发布的前100号准则所收到的评论信平均数量的两倍,并且绝大数的评论信都反对利润表格式(Yen et al,2007)。这一部分我们将会分析为什么管理者会关注综合收益的列报格式。这个问题非常微妙,因为SFAS130既不涉及会计的确认问题,也不涉及会计的计量问题,仅仅涉及列报格式,对净利润和财务状况完全没有影响,从而不影响企业的任何契约。因此,传统的契约理论无法对此作出解释,我们将会再一次求助于“不完全假说”。不过,有一点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有损于管理者的利益,至少在管理者看来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可能会计准则本身对管理者的利益根本没有影响,但是管理者认为对其有影响,从而对准则制定进行干预。重要的是,只要管理者认为会计准则对其有影响,他们就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按照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式进行游说。这一部分将从综合收益的内在缺陷和盈余管理的有效契约观出发展开我们的论述。(1)目前综合收益信息的内在缺陷。相对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列报,当综合收益通过利润表格式进行列报时,被认为更重要。另外,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中,存在有大量的非综合收益信息,比如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这些非综合收益信息的存在使得综合收益的信息难以被使用者提取和运用,或者被误认为非综合信息。因此,这两方面的原因将会增加利润表格式下综合收益的显著性。在综合收益准则存在内在缺陷的前提下,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将会降低投资者对管理当局的绩效评价。其他综合收益主要由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构成,这些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形成比较复杂,一般来自于不受管理者控制的市场力量,波动性较大,持续性不强,因此,相对于传统净收益,综合收益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另外,从目前其他综合收益所反映的内容来说,它没有反映公司所有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对于确认其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资产和负债来说,公司中存在着一部分与这些资产和负债形成“对冲”的资产和负债。这些对冲关系可能是企业资产管理或财务计划的一部分,比如说,相同金额的资产和负债,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同,反映的经济实质类似,但可能只确认一部分资产(负债)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而不确认另一部分资产(负债)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而导致综合收益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大。比如说,第一联合公司(First Union Corporate)对报告综合收益的反映是:“……根据《报告综合收益》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第一联合公司截止1996年6月30日前三个月的综合收益及每股综合收益,比报告的收益及每股收益下降了40%。收益的显著下降可能会误导那些信息不灵通的投资者,以为公司存在重大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综合收益的显著下降证明了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市场变动而导致现在和将来收益波动的资产—负债战略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综合收益之所以不能反映资产—负债战略的全部效果,是因为这一概念存在致命的缺陷,它仅仅包括经选择的经营资产、负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摘自葛家澍、杜兴强,2005)Hirshleifer and Teoh(2003)通过模型表明,由于报表使用者的有限理性(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当信息比较显著时,他们能够比较充分的消化信息,当这些同样的信息不显著时,他们不能够充分的消化这些信息。由于其他综合收益本身的波动性,以及综合收益准则的内在缺陷,准确的说是各个具体会计准则的缺陷,或者说是整个会计报表体系的缺陷,综合收益只反映了部分的“综合收益信息”,进一步加大了这一波动性。当这些综合收益的信息通过比较显著的利润表格式列报时,信息使用者会更好的消化这些信息,认为公司业绩波动性大,风险高,从而导致公司股价下挫,使用者对管理者绩效评价降低。当然,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也预料到了这一系列的传导过程。而当管理者预料到这些结果之后,其行为必然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从综合收益具有波动性的角度来说,相对于利润表格式,综合收益列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有利于管理者的激励。(2)盈余管理的有效契约观。盈余管理有其积极的作用:首先,在收益“硬约束”的条件下,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予管理当局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可以使管理者对未预期或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保护企业和管理者的利益;其次,由于管理者掌握了大量的内部信息,若要以报告的形式将这些复杂且专业化强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代价很高,盈余管理则能通过“利润均衡化”的手段传递企业原本无法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评估和决策行为的影响,维护企业和管理者的利益。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管理者和股东利益的不一致,以及信息的不对称,股东将会事前与管理者签订一个“激励相容”的契约,这个薪酬契约能够对管理者形成激励和约束,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保持适度的一致性。当这些综合收益的信息通过比较显著的利润表格式列报时,信息使用者会更方便地获取这些信息,发现管理当局的各种盈余管理行为,从而降低盈余管理对企业和管理人员的价值,对管理者的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相对于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非显著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能够更好的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管理者的激励。

(四)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

相对于综合综合收益的披露格式,明确列报格式能够分别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有利于决策有用目标的实现。如果只考虑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目标,需要更进一步,对综合收益采用利润表格式进行列报。在理论部分我们论述了会计目标的双重性———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在目前综合收益的内在缺陷和通过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进行有效契约性质的盈余管理这两个方面,相对于综合收益列报的利润表格式,明确列报格式中的另一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能够更好地激励管理者,从而有利于受托责任目标的实现。注意到,综合收益列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有利于管理者的激励有一个重要的假定:财务报告使用者认为通过利润表格式列报其他综合收益(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更显著,起码在管理者看来是这样。这个假定的成立取决于使用者对综合收益信息的不熟悉,从而不能辨识相同信息在不同报表内列报的等价性。应该说这种状况会发生在对综合收益进行明确列报的初期。当使用者对综合收益信息熟悉以后,这个假定便不再成立,从而综合收益列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相对于利润表格式有利于管理者激励的效应便不复存在。当委托责任目标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决策有用在会计目标中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对综合收益的列报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转为利润表格式。近年来,随着使用者对综合收益信息的熟悉,准则制定机构对综合收益列报格式的修订反映了这个趋势。IASB于2007年9月发布、自2009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修改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在一张报表或两张报表内列报所有的非业主权益变动,不允许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修订前,综合收益及其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2004年4月,IASB与FASB将财务报表列报作为联合项目开展研究。2006年3月,IASB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的建议修改———修订后的列报》征求意见稿,建议使《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尽量与美国准则SFAS130保持一致。在考虑了对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后,IASB于2007年9月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修订版。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规定综合收益表可以是一张报表,也可以是两张报表。在只提供一张报表的情况下,前半部分列示净损益的计算过程(相当于损益表),后半部分列示其他综合收益,最后加总就是综合收益总额。在提供两张报表的情况下,第一张报表是损益表,反映净损益的计算过程;第二张报表是综合收益表,以净损益为起点,加减其他综合收益,最后得出综合收益总额。2009年6月我国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在此之前,我们的新会计准则要求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综合收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显然我国选择了修改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第一种方法,也就是在一张报表中既反映净损益,又反映其他综合收益,最后反映综合收益总额。

四、结论

上一篇:组织文化认同下一篇:联合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