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精选7篇)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1
S408线涪陵区桃大路黄草山至明家湾段三级公路改建工程
泥
结
石
施
工
方
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XX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三年X月
泥结石调平层施工方案
概述
本项目的泥结石主要用于K9+700—K8+200段原路基调平层。
施工准备
(1)材料
泥结石主要由碎石、泥土组成。采用质地坚韧、耐磨、轧碎花岗岩或石灰石,碎石应呈多棱角块体。
泥结碎石所用的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20%。泥结碎石层所用粘土,应具有较高的粘性,塑性指数以12~15为宜。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
(2)机具
翻斗车、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按计划直接卸入路床,挖机或人工摊铺,洒水车,压路机,其他夯实机具。
(3)作业条件
垮塌路肩已修复,原路面已破碎、纵断面已初步调整。并保持现场交通、机械调转作业方便,各种测桩齐备、牢固、不影响各工序施工。
(4)泥结石配合比
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
泥结石调平层施工
3.1施工前的工作
泥结石调平层施工前,将垮塌路肩用浆砌片石修复,用破碎机将原路面沥青表处层破碎,原路面纵坡变化大的路段用挖机进行初步调整。
3.2施工流程
本段泥结石调平层施工程序如下:垮塌路肩修复→破碎原路面→测量放样→粗调纵坡→布置料堆→摊铺碎石→稳压→撒铺粘土→碾压。
3.3施工方法
(1)堆料及摊铺
作业段划分:摊铺作业时间,每个流水段可按40-50m为一段,根据摊铺用料石量计算卸料车数。卸料后用挖机粗平。压实系数人工摊铺为1.25-1.30,机械摊铺为1.20-1.25,。应按机械配备情况确定每天的施工长度,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以8-10h为一班连续摊铺。
摊铺:碎石料卸料后,应及时摊平。应最大限度使用挖机初平,路宽不能满足挖机操作宽度情况下,使用人工摊平。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为挖机指示摊平高度,以便挖机按准确高度和横坡摊平,为下一步稳压创造良好条件。
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施工时,设专人指挥卸料,要求布料均匀,布料量适当。布料过多或过少时,会造成机械或人工工作量过大,延长工作时间。在路床表面洒水,洒水车应由专人指挥,应参照作业时的气候条件控制洒水量,以最佳含水量为标准调整现场洒水量。各类机械施工必须至始至终由专人指挥,不要多头指挥,各行其事。应配备足够的平整、修边人员,对机械不能修整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保证摊铺层的平整度。
(2)稳压
稳压宜用压路机自两侧向路中慢速稳压两遍,使碎石各就各其位,穿插紧密,初步形成平面。稳压两遍后即洒水,用水量约2-2.5kg/m²,以后随压随洒水花,用量约1kg/m²,保持石料湿润,减少摩阻力。
(3)撒土层
碎石层经稳压后,随即进行撒土,撒土时要浇撒得均匀,并且撒满碎石间的空隙。碎石的棱角应露出粘土之上。
(4)碾压
撒土完成后,应立即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压实,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从稳定到碾压全过程都应随压随洒水花效果较好。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密度大于或等于规范要求。碾压中局部有“弹软”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应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5)养护
对调平层进行保养和维护,保持调平层平整完好,横坡适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修补。
由于泥结石层渗析力低,降雨极易形成路面径流,冲刷的泥砂淤积路边的排水边沟,而引起路面积水横溢,冲毁路基,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应对泥结碎石层适时进行养护,保持路面横向排水通畅。
工期保证措施
根据合同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我公司的实际机械、人员等情况,具体施工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施。
4.1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便于管理和组织施工,拟成立专业作业队施工,我公司将组织充足精干人员,调集精良设备投入到本工程项目之中。并成立由主管生产副经理领导的、由公路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现场负责人,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导。
(2)
建立以项目部为核心的责权利体系,定岗、定人、授权、各负其责。
(3)项目部应坚持每天一次的生产布置会,做到当天的问题不留到下一天,并让每个生产者清楚明天的工作,及时安排布置。
(4)合理调配机构设备、物资和人力,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协调好工程施工外部的关系。
4.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1)在工程开工前,提出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能否满足工期的要求并有所提前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查。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坚持每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
(3)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抓住关键工序,对影响到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给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4)对生产要素认真进行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灵活机动地对人员、设备、物质进行调度安排,及时组织施工所需的人员、物质进场,保障后勤供应,满足施工需要,保证连续施工作业。
(5)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划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下周的工作计划,使上周延误的工期在下周赶回来。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实行“雨天的损失晴天补,白天的损失晚上补,本周的损失下周补,本月的损失下月补”,赶不可抗力耽误工期的措施,确保总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
4.3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统一调度指挥,平衡远期和近期所发生或将发生的各类矛盾,使工程按部就班有节奏地进行。
(3)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勤到现场,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跟踪技术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现场就地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
5质量体系和保证措施
5.1
具体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原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监督,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确保达到合格等级。
5.2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①技术复核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②技术复核结果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③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同设计代表联系进行设计交底。
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总监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
③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未签证不上岗。
(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②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施工队长确认,最终评定由项目经理部的质量安全部专职质量员检定。
③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④质量安全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量安全部。
(5)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各种原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量安全部和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6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6.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条例,狠抓安全教育,做到思想、组织、措施三落实,使每个施工人员懂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制定强制性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各负其责,负责到底。
6.2、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道工序在施工前除有质量保证措施交底外还必须有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有交底人和接受人的签字认可,安全员的见证,使安全施工管理的第一关具有可追塑性。
6.3、充分发挥施工安全检查组的作用,做到工前讲安全,工间查安全,工后评安全,使安全工作善始善终地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
6.4、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设备管理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同时要经常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状态,保证施工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
6.5、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一律配戴安全帽,特殊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6.6、施工安全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深入跟班作业及监督检查,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6.7、安全标志
①
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设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②
标志牌包括a、警告与危险标志;b、安全与控制标志;
③
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6.8、施工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做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7文明与环保施工措施
7.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项目副经理、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进行文明现场管理。
7.2建立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按分区划片原则进行施工现场管理,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现场场容文明形象管理的总体策划和部署,各施工处对各自工作区域的现场管理负责,服从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管理。
7.3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和奖罚制度,把文明施工管理和经济利益挂钩。
7.4坚持文明施工例会制度,对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分析文明施工现状,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7.5实行挂牌施工,接受群众监督,主动与地方群众搞好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展开。
泥结石工程量的确认
由于没有设计施工图纸,泥结石工程量按到场实际方数套现场摊铺面积计算,计价按08施工定额的组价方式以面积计算单价。具体报价见合同外增加工程量报价报告。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2
1 一般性能要求
粒料排水基层在施工时较难以压实平整, 且抗变形能力较差。采用沥青处治透水性粒料, 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获得较稳定、平整、并具有一定抗变形能力的基层。而少量沥青涂敷在集料表面, 对集料孔隙率的影响并不很大。一些试验测定结果表明, 经结合料处治后混合料的透水性下降不多 (见表1) 。
用作排水基层的沥青处治碎石基层混合料, 应满足三方面的性能要求:
(1) 必须具有足够的透水能力 (以渗透系数表征) , 以迅速排除渗水排水层内的自由水。
(2) 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 (以抗压回弹模量表征) , 以支持沥青面层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3) 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耐久性) , 以抵抗水浸湿作用下的沥青剥落损坏。
2 施工工艺流程
道路沥青处治碎石柔性基层一般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但在具体施工细节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3 施工准备
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原材料与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 原材料与施工机具必须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3.1 原材料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检测频率, 进行检测确认, 按不同品种规格储存保管。
3.2 矿料的级配
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 为保持沥青混合料生产的稳定, 不得随意改变矿料的级配。仔细控制混合料中的矿粉填料的数量和类型。
3.3 沥青结合料
沥青的品种及等级选定后应确保施工用的数量, 以免中途变更。
3.4 下卧层和施工机具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 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 机械数量足够, 施工能力配套, 重要机械有备用设备。
4 配合比设计
4.1 目标配合比设计
依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和对矿料级配要求, 进行矿料级配设计。矿料级配设计, 选用设计要求级配曲线中值用矩形法求出不同规格材料的用量, 将不同筛孔的筛余量, 按中值曲线掺配。
沥青用量 (油石比) 用油膜厚度公式和析漏实验确定。用油膜厚度公式初步确定沥青用量, 按上下每间隔0.5% (油石比) 变化共取5种沥青用量, 由析漏实验结果和技术标准决定最佳沥青用量, 并应根据实验经验和道路等级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须经反复调整实验, 满足各项技术检验标准后综合确定。
4.2 生产配合比设计
由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为目标配合比, 生产中还应通过拌和机进行矿料比例调试, 试拌、试铺试验段, 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调整来确定用于正常生产的施工配合比。不加沥青和矿粉, 也不加热, 拌和机根据目标配合比决定着分料仓的配料比例和进料速度。
间歇拌和机从筛分后的各热料仓 (矿料不加热) 料斗内取样进行筛分, 根据各料斗筛分结果和要求的混合料级配范围, 计算各料斗矿料比例, 用此比例和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的±0.5%进行马歇尔试验, 决定各热仓料斗矿料比例, 并适当调整最佳沥青用量, 此时各料斗的配合比例及沥青用量即为施工配合比, 供拌合机控制室使用。同时根据各料斗的用量比例对冷料仓 (进料仓) 各种规格矿料比例进行反复调整以达到供料均衡减少损耗, 提高效率。
连续式拌和机从冷拌的矿料中取样筛分, 与要求的范围比较, 通过反复调整冷料仓供料比例及进料速度, 使矿料筛分结果在要求的级配范围困内 (尽量接近中值) ,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的±0.5%进行马歇尔试验, 并可根据试验结果、筛分情况, 适当调整最佳沥青用量。由于连续式拌和机没有热料筛分称量装置和热料料斗, 而冷进料控制装置为连续计量, 故其目标配合比即为施工配合比 (沥青用量可作适当调整) 。
5 施工控制
正式开工前, 必须采用施工配合比及最佳用油量的±0.5%进行正常生产下的试拌, 并铺筑100~200m实验段, 进行混合料的试铺和试压实验, 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 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5.1 施工温度控制
正常情况下, 施工温度宜根据沥青等级、粘度、气候条件及铺装层的厚度, 按表2规定的范围选择。较稠的沥青, 选用高值;反之选低值。气温较低时, 施工温度适当提高。但经试验段和施工时间证明表中规定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 容许做适当调整。
℃
注:若使用其他型号的沥青, 表中各项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5.2 混合料的拌制
拌和过程的主要要求是混合料均匀, 颜色一致, 无花白料现象, 使沥青均匀地裹覆矿物颗粒表面。
5.3 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应考虑根据拌和机的拌和能力, 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合理确定车辆数量。自卸汽车应保持车厢非常干净, 应涂防粘剂薄膜:柴油:水=1:3, 但不应有多余的防粘剂积存车中。运输车一般应覆盖, 用以保温、防雨、防环境污染。
5.4 混合料的摊铺
(1) 在试验路的施工中, 经检测计算确定松铺系数。
(2) 汽车司机应与摊铺机操作者密切配合, 避免车辆撞击摊铺机, 使之偏位, 或把料卸出机外, 最好是卸料车的后轮距摊铺机30cm左右, 当与摊铺机进行接触时, 汽车起诉升倒料。
(3) 连续供料。当待料时不应将机内混合料摊完, 保证料斗中有足够的存料, 防止送料板外露。因故障, 斗内料已结块, 重铺时应铲除。
(4) 检测员要经常检查松铺厚度, 每5m查一断面, 每断面不少于3点, 并作好记录, 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者;每50m检查横坡以次, 经常检查平整度。
(5) 摊铺路面中, 应密切注意摊铺动向, 对离析、拥包、波浪、边角缺料等, 均应及时清除 (包括摊铺前) 找补。对一些机械作业有困难的地方进行处理。
5.5 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 碾压方向由路面低处压往高处。在碾压过程中, 不得在新铺混合料上突然加速、刹车、掉头或左右摆动。当倒车回程时应慢停、慢起步。
(2) 初压, 当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发裂等情况下, 尽量在摊铺后高温进行。以1.5~2.0km/h的速度压2遍。复压, 应检查初压路拱和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 否则应修整后才能进行, 压实遍数由试验室确定, 一般需4~6遍, 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及表面无轮迹为止。终压紧接复压后进行, 静压两遍以消除轮迹。初压、复压、终压三个不同程序的压实段落, 比前一程序后退5~8m, 不宜在同以断面上进行。
(3) 压路机在改变进退方向时, 不宜在相同段落, 要考虑在断面前后1m左右范围变化, 压路机不得在热铺路面急转弯、急停。
(4) 压路过程中, 应设专人用3m直尺来回巡视检查、测量路面平整度, 发现因摊铺机停机或压路机倒车、转向造成路面形成搓板或凸埂现象, 应及时用压路机碾压平整,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5.6 接缝的处理
(1) 纵缝: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的纵缝的热接处理, 应讲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不碾压, 作为后摊铺的基准面, 后摊铺有5cm左右的摊铺重叠, 在碾压前清除、平整, 最后跨缝碾压, 以清除缝迹。
(2) 横缝:横缝对行车的舒适性影响较大, 应尽可能地减少横接缝。
(3) 接缝处理时要不断用3m尺检查平整度。
5.7 开放交通及其他
上覆层的施工应紧跟沥青处治碎石基层的施工, 若两层施工存在时间间隔, 应避免车辆和人员通行, 以确保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 不受泥土或灰尘的污染, 并与上覆层紧密粘结。
6 结语
文章对道路沥青处治碎石柔性基层施工工艺进行了一个总括性的分析, 基本上阐述了每一个主要施工细节, 但在具体的施工控制方面, 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技术规范加以实施, 以提高施工技术, 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素丽.沥青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经验[J].交通世界, 2007 (5) .
[2]任红丽, 刘世波, 李宗运.邢临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J].交通科技, 2005 (6) .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道路施工;水稳施工技术;应用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堵塞情况越发的严重,随着交通运输量日益增长的我国,对于道路而言,车辆的承载力也在随之不断地加大,相应地对道路的标准要求也就日渐提升。为了能够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对道路结构层标准也做了改善,开始在道路基层中引入水泥稳定碎石。实践证明,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材料,便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加工,易于机械摊铺操作,是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基层结构形式。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拉强度低,易导致基层开裂并致使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因此,了解和掌握其施工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1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应用于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承载力高及与面层结合好的技术特点,且料源广泛,可就地取材。那么水泥稳定碎石其实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2材料要求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1)水泥:水泥可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普通硅酸盐425#,要保证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水泥进场时,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须对品种、出厂日期、标号等进行验收检查,并及时取样进行主要品质如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验证试验,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2)集料:应用人工集配碎石,城市主干道用做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用做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3)水:按照规范要求,施工中采用饮用水。可从水源中取水进行试验,制成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低于90%者,不宜用于水稳施工。(4)混合材料。主要分为活性和非活性。可与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钙作用的粉煤灰等物质即为活性材料。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则为非活性材料,非材料的细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是对活性材料的品质要求。
3施工控制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生产控制。配料准确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内在质量的关键环节。正式生产前,先调试拌合机,绘出各种材料在一定料门开度下的转速流量曲线,再根据混合料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配料皮带的转速。另外,每个集料斗均应有专人负责挑拣超大尺寸颗粒及杂草等,并将过湿成团的细粒料捣碎,以免影响正常出料。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均匀性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能否拌和均匀,一要调整好厂拌设备搅拌机叶片的数量、倾角和混合料的含水量;二要控制好混合料的跌落高度、运输、摊铺。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运输控制。运输车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拌和和摊铺系统的运行质量与否,因此,在与拌合机配合时,为了避免落距太大造成离析,运料车必须方便地进入到拌合机卸料斗下面且要高度合适;送料时,必须能保证运料顺利使摊铺机连续摊铺,而且运输车宜采用料斗升降性能好、底盘高度和“后马槽”长度合适的20t的自卸卡车。为了减少水分散发,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篷布覆盖。拌和的混合料运送时间应不宜超过45min,要及时运送到现场。
(3)摊铺。摊铺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重要环节。它是碾压工序的基础,只有摊铺出平整的表面,才有可能在压实后得到平整的表面。在摊铺前应先湿润下基层。在摊铺混合料前,还应先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摊铺机宜连续摊铺,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m~10m同步往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纵缝必须垂直相撞,不应斜接。摊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摊铺离析有可能是在拌和过程中拌和不均或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发生离析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摊铺过程的原因引起的。离析主要包括离析带和局部离析两种类型。离析带主要出现在摊铺机螺旋转轴接头位置及摊铺两侧;局部离析主要出现在拢料时。对于摊铺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要及时铲除,换料回填。
(4)碾压。混合料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压路机碾压长度以与摊铺机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5)养生及交通管制。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的关键环节,因为养生期间的湿度及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影响相当大。因此,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既要立即开始进行养生,不应延误。每天根据气候情况,确定洒水机每天的洒水次数,以确保养生期间稳定土表面潮湿,严禁出现时干时湿的现象。养生期至少要在7d以上。同时,还要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采取封锁交通的处理措施,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在平交道口,为了便于车辆通行,保护基层,基层表面覆盖土工布,再在其上覆盖15cm左右的土层。
4结束语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4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施工,摊铺
随着各个城市工程施工的增多, 水泥稳定碎石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基层中。它是道路的稳定性、强度等方面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工中,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就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一系列问题。
一、水泥稳定碎石概念
水泥稳定碎石在建筑中是一种新型的材料, 将其运用在基层道路上, 有利于保障水的稳定性和道路的抗冻性。其一般使用3%-7%的混合料, 经过一周的无侧限抗压, 其强度能够达到5MPa, 相比其他路基材料而言, 抗压强度较高。若水泥稳定碎石成活, 则具备表面坚固、雨天不会出现泥泞现象等优点, 应用于高级路面较为合适。
二、材料要求
控制水泥稳定碎石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材, 即对涉及的材料的性能规格与技术参数都要严格控制, 这是保证道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 工艺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一) 水泥
水泥在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稳定中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 所以在选择水泥的时候, 应该要以施工和强度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出发点。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都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可以采用的水泥。另外, 水泥稳定碎石属于半刚性基层, 其7d浸水抗压强度则一般要求在3~4MPa之间。
(二) 级配碎石原材料
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质量是由级配碎石原材料的质量来提供前提的, 特别是石料的强度与压碎值, 要按照技术规范控制施工。最大粒径要控制在Dmax=40mm, Dmin≤0.075细料的含量 (0%-3%) 之间, 而且要求收缩性要小。
三、配合比
材料选择好之后, 就涉及对材料的处理及混合料的配合进行设计, 这主要是确定水泥和水的比例。水泥的用量是在3%-6%之间。因为水泥用量太大就会直接导致增加成本、增大混合材料的收缩系数以及出现裂缝等;反之, 则会导致水泥分布不均匀、偏差过大, 强度也得不到保障。在含水量方面, 工人的施工经验表明含水量最好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比如说最低幅度达到2%则会使得基层表面出现松散情况。而含水量过大又会造成碾压过程中留下明显的轮迹, 甚至导致局部弹簧。所以, 一定要保障含水量在5%-7%之间。
四、拌和和运输
在拌和生产过程中, 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要慎重选择拌和设备。拌和设备的计算能力、工作性能、生产能力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拌和。拌和设备进行统一调试检验是施工单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 需要采用强制式的设备, 新采购的设备必须与施工项目一一对应, 而且拌和能力需要高于60t/h。另外, 设备需要有自动调节装置与电子计量装置, 通过对设备的调试, 确保适应设计要求。二是严格把关材料的输料情况, 这样才能保证配料的准确性和拌和的均匀性。在拌和过程中, 还应配备技术员, 并采取随机抽查并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才不会让材料的用量失衡。这一举措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产品的质量隐患。
运输车的性能同拌和和摊铺系统的运行质量密不可分。换句话说, 它是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纽带。因此, 在与拌和机进行配合的时候, 保证运输车能够方便进入到拌和机卸料斗下同时保证高度, 这样才能保证落距, 避免离析。另外, 与摊铺机配合时, 一定要使运料及时和摊铺机连续摊铺。
五、摊铺
这里就包括下基层摊铺和上基层摊铺。
(一) 下基层摊铺
下承层一般采用推土机 (或挖掘机) 粗平、平整机 (或人工) 精平的方法摊铺水泥稳定碎石。
1、为避免卸料时石灰土受损坏, 应该设置一个通道, 便于专业人员在卸货时进行指挥。另外, 还要控制车辆装斗数量、掌握卸料距离。按照1.25~1.30的范围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松铺系数, 这要综合考虑试验和原材料的具体情况。
2、完成混凝土的卸载后, 用推铺机将料推开直至差不多平整的程度, 测好路段, 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二) 上基层摊铺
完成下基层的养生7d后, 上基层还要采用摊铺机来提高基层压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生产能力相符合, 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以及避免粗集料出现离析现象等。
六、碾压
摊铺完成之后, 就需要进行及时碾压。碾压时, 应该要严格按照“先静压, 再振动”、“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 先边后中”的原则。在对混合料进行碾压时, 一定要充分碾压, 保证混合料振压不起料、不推移。这里面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 控制碾压工作段, 确保基层强度
在强度损失所能允许的最大长度情况下对材料进行碾压。综合考虑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容许的延迟时间、拌和吨位、运输距离等因素, 计算出容许的最大碾压长度, 然后再结合当地的气温和碾压作业的水平, 一般来讲, 碾压的长度为40~80m上下。
(二) 保证碾压过程和碾压遍数, 达到压实度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由稳压、振压、静碾和收光四个阶段组成。稳压是确保摊铺好的混合料能够初步稳定, 减少振动碾压的推挤。这就要求稳压使用的压路机吨位控制在12~15t之间。振压是主要工序, 一般是用12~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静压是为了使基层的表层获得较高密度和保证镇压表面有良好的效果, 所以静压就适合采用12~18t的单钢轮压路机。到了收光的时候, 则采用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 这样就能消除基层表层的裂纹和碾压轮迹。
在这四个阶段中, 碾压的遍数也是有要求的。基本的碾压程序是稳压1遍, 18t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 静压2遍, 最后用16~20t轮胎压路机静压1~2遍, 直到达到重型击实实验法中确定的压实度要求。
七、检查养护
碾压完成后, 水泥稳定碎石就基本成型, 这时候要马上对其进行质量检查, 比如压实度、标高、弯沉值、平整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查频率, 首先对压实度和标高进行检查, 如果压实度不合要求, 则要立刻碾压, 如果标高不合格就立刻用平地机整平下刮。
在保证各项指标都合乎要求后, 就要对其进行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在水化过程中对水的需求很大, 所以需要对其开展及时的养护活动。后期良好的养生是避免干缩裂缝的重要保障和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需求。养生一般是从水泥的终凝之后开始的, 覆盖不透水的塑料薄膜或是土工洒水的方式是养生的良好方法。一般来讲, 养生期≥7天。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由于养生期间的水泥稳定碎石中的水泥用量少, 外表不光滑, 耐磨性不够, 所以在此期间要完全封闭交通。
八、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施工中, 应该要注重合理配置和调度人员、材料、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 处理好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不断地发现新问题, 解决问题, 同时引进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7) .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5
1、道路施工中碎石桩的加固原理
碎石桩是指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松软土地基中成孔后, 再将碎石挤压入土孔中, 形成大直径的由碎石构成的密实桩体, 碎石桩与桩间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其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1.1 沙土类加固机理——挤密
碎石桩是通过成桩过程中对周围土层的挤密作用和靠碎石的压入获得加固效果,在静力和振动作用下, 土粒易位至稳定位置, 使孔隙减少而压密。在挤密碎石桩成桩过程中, 桩套管挤入沙层, 该处的沙被挤向四周而变密。
挤密碎石桩的加固效果包括:
1) 使沙土地基密实度增加,孔隙比减小, 有效地增强土体的抗液化能力;
2) 形成强度高的挤密碎石桩 , 提高了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
3) 加固后大幅度减少地基 沉降 量 ;
4) 挤 密 加 固 后 , 地基呈均匀状态,提高了地基的抗剪强度。
1.2 粘土性加固原理——置换
碎石桩在粘性土地基中, 其加固作用主要是碎石桩的置换及其对地基土的排水固结作用。
①碎石桩置换。在粘性土中形成大直径密实碎石桩体, 碎石桩与粘性土形成复合地基, 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
②上部荷载产生对碎石桩的应力集中, 减小粘性土的应力, 从而减少地基的固结沉降量。经碎石桩处理淤泥质粘性土地基, 可减少沉降量 20%~30%。
③排水固结,碎石桩在粘性土地基中形成排水良好的通道,加快软土的排水固结。
2、碎石桩设计计算
2.1 桩径
碎石桩的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可采用的桩径范围为300mm~1100mm,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宜选用较大的直径。
2.2 桩间距与桩位布置方式
碎石桩桩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碎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 不宜大于碎石桩直径的 4.5 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碎石直径的 3 倍。
2.3 处理范围
碎石桩处理范围大于基底范围, 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 1 排~3 排。可液化地基, 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 1/2, 并不应小于 5m。
2.4 加固深度
①当松软土层厚度不大时, 碎石桩桩长宜穿过松软底层。
②当松软土层厚度较大时, 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 碎石桩桩长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m 的深度;对按变形控制的工程, 碎石桩桩长应满足处理后地基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容许值, 并满足松软土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③对可液化地基, 碎石桩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
④碎石桩桩长不宜小于 4m。
2.5 桩体材料
桩体材料可采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等硬质材料, 含泥量不得大于 5%, 最大粒径
不得大于 50mm。碎石桩桩孔内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估算时可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数 β 确定, β 可取 1.2~1.4。如施工中地面有下沉或隆起现象, 则填料数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予以增减。碎石桩桩顶宜铺设一层厚度 300mm~500mm的碎石垫层。
2.6 地基承载力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初步设计时, 也可通过下列方法估算:
fspk=mfpk+(1-m)fsk
m=
其中, fspk 为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pk 为桩体承载力特征值, fsk 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m 为面积置换率,d 为桩体直径, de 为 1 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2.7 变形计算
碎 石 桩 地 基 的 变 形 计 算 , 应 按 现 行GB5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Esp=[1+m(n-1)]Es
其中, Esp 为复合土层压缩模量, Es为桩间土压缩模量, 宜按当地经验取值, 如无经验时, 可取天然地基压缩模量。
2.8 稳定性计算
当碎石桩用于处理堆载地基时, 应进行抗滑稳定性验算( 见图 1) , 采用圆弧滑动面法对复合地基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时, 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 τsp 由碎石桩的抗剪强度 τp和桩间土的抗剪强度 τs 两部分组成:
图1计算简图
τsp=τp+τs=m(μpp+γpz)tgφpcos2θ+(1-m)c。其中 , μp 为 碎 石 桩 应 力 集 中 系 数 ,μp=p 为计算深度 z处平均应力,γp为桩体的重度,z为计算深度,φp为桩的内摩擦角,θ 为剪切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c 为桩间土的粘聚力。
桩间土的粘聚力 c 如不考虑荷载产生固结对桩间土强度的提高, 则采用天然地基粘聚力c0, 如考虑桩间土上作用垂直应力 ps=μs 产生固结, 则桩间土的强度得到提高:c= c0+ ps U tgφcu= c0+μs p tgφcu其中,μs 为应力降低系数,
μs=为固结度; φcu 为桩间土固结不排水抗剪内摩擦角。
3 工程实例
某道路工程部分所经地区分布有粘质黄土、粉质粘土、细砂等地层为主,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地基松软, 且饱和细砂地震液化层, 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 路堤高度约 4m, 地表为耕地,承载力不能满足路基要求, 故采用碎石桩加固地基, 以满足道路路基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工程范围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粘质黄土、细砂、卵石土等, 岩性分述如下: 粘质黄土: 分布于公路某段,露于地表, 厚 0.2m~1.0m, 土质均匀, 可塑, Ⅱ级普通土, σ0=80kPa, 具Ⅰ级非自重湿陷性; 粉质粘土: 出露于地表及粘质黄土下部, 土质均匀, 厚度 1.0m~4.0m, 可塑, Ⅱ级普通土, σ0=60kPa~80kPa; 细砂: 厚度 0.5m~1.0m, 黄褐色, 潮湿~饱和, Ⅰ级松土, σ0=150kPa, 饱和细砂为地震可液化层; 卵石土: 厚度大于 3m, 灰色, 饱和, 中密, Ⅲ级硬土, σ0=600kPa。工程范围内地下水埋深 1.0m~1.5m。
4 振動挤密碎石桩施工工艺
4.1 该工程加固处理措施分析
经测试验算, 该工程天然地基承载力为60kPa~80kPa, 地基承载力较低, 地下水位埋深为 1.0m~1.5m, 地基松软, 且下伏饱和细砂层为地震可液化层, 不能满足路基对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 综合考虑, 可采用碎石桩加固地基, 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
设计采用碎石桩桩径为0.8m, 间距为2.0m, 桩位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处理宽度为两侧路堤坡脚外 3.0m 之间范围, 碎石桩桩长打穿松软土地层至卵石土层顶面, 碎石桩顶部铺设一层厚 0.3m 碎石垫层。
4.2 振动挤密碎石桩施工方法如下
1) 清理平整场地, 测量场地平整后的标高, 以便控制桩底、桩顶标高;
2) 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要求对桩位进行平面等边三角形布置并编号;
3) 大面积施工前, 必须做成桩试验, 通过试桩得出参数: 每根桩成桩时间需 15min~20min, 碎石投入量按下式计算:S=ApLK
其中, S 为填碎石量; Ap 碎石桩的截面积; L 为碎石桩的桩长; K 为碎石桩的充盈系数, K≥1.15;
4) 机械设备采用 DZ40-60 系列走管式振动沉桩机, 移动桩机就位, 保证垂直度要求, 施工时电动沉管机在人工的配合下找准桩位, 人工闭合活瓣式桩尖后开始沉桩, 将桩管振动下沉入土层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5) 在桩管达到设计深度后, 人工配合装载机上料, 向桩管内加入规定数量的碎石料, 防止“断桩”和“缩颈”的发生;
6) 起拔振动。为使挤出桩管下端的碎石更加密实, 边振边拔, 拔管速度要均匀, 并控制在 1.0m/min~1.5m/min 内;
7) 施工人员要随时用测锤测碎石的下料情况, 根据测得的下料情况, 如果灌碎石量不满足设计时要求进行反插, 直至桩内碎石密实, 反插深度要小于桩管长度的 1/2, 反插和拔管速度要均匀, 反插浓度由深到浅,每根桩在保证桩长和碎石灌入量的前提下,总反插次数一般不得少于 6 次。
8) 桩管上下运动, 碎石桩不断提高, 提升桩尖于地面停止振动, 完成此桩。移机进行下一根碎石桩的施工。施工后, 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或夯填密实, 随后铺设并压实碎石垫层。
4.3 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1)填料采用 19mm~63mm 的碎石为宜,含泥量小于 10%, 不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不宜使用风化易碎的石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大于 63mm, 粒径过大不仅容易卡孔, 而且能使振冲器外壳磨耗;
2) 桩位要准确, 位移量要小于 15cm,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5%;
3) 沉管开始阶段要轻振慢沉, 待桩管方向稳定后再按正常速度沉管;
4) 沉桩时遇到可液化层时, 当桩管进入可液化层后, 每下沉.5m 留振 30s, 直至穿透液化层;
5) 在沉桩过程中, 如个别桩沉桩困难,如电流大于 120A 时需立即停机, 可能遇到大孤石, 应做位移处理。
4.4 施工质量检验
1) 通过现场成桩试验检验设计要求和确定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求, 为满足试验及检测要求, 试桩数量应不少于 7 个~9 个。正三角形布置时至少需要 7 个( 即中间 1 个周围 6 个) 。如发现问题, 则及时会同设计人员调整设计或改进施工。
2) 检查各项施工记录, 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 应补做或采取有效的措施。
3) 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 常用的方法有单桩荷载试验和动力触探法试验; 加固效果检验, 常用的方法有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大型荷载试验, 碎石桩复合地桩检验一般采用较易实施的重Ⅱ型动力触探法来检验, 贯入量 100mm 时, 击数应大于 5 次。
采用樁体重型动力触探与桩间土标准贯入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试验点位置在施工现场随即抽取, 检测量不少于桩孔总数的 2%。
为保证施工质量, 应在施工中详细地观测和记录。观测内容包括桩管下沉随时间的变化、灌碎石预定数量与实际数量、桩管提升和挤压全过程等。根据桩管下沉时间曲线可以估计土层的松软变化随时间掌握投料数量。碎石桩桩顶施工时, 由于上覆压力的减小, 桩顶形成一个松散层, 加载前应挖除或碾压密实, 有效地发挥复合地基的作用。
本工程共抽检碎石成桩共 60 多根, 经检验, 全部符合要求, 说明施工中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复合地基承载力经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5、结语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6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任何一项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都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能够促使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更加顺利。而且在研究中发现,对道路工程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不仅会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对道路的质量保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笔者就对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论述。总的来说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基层进行合理的配比,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能够达到最好的状态。因此需要在进行这项技术之前对基层的配比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的。对水泥内部含水量的控制依据主要是根据施工的天气和气候决定的,而且为了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质量等因素就必须对水泥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众多水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水泥是硅酸盐矿物质水泥,这种水泥由于自身的细度比较高,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粗集料进行有效的选取,选取的标准为粒径相差不大的山石材料,在完成材料的配比之后就可以进行水泥的浇筑。在施工之前对进行施工的工程必须进行测量放样工作,在这个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对道路的质量也要做到完全的保障,具体做法在于对整个下承层质量的检验进行合理的评定,按照要求将基层压实厚度控制在18厘米。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道路施工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准备,其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到场,且进行测绘的机械设备的精准度也要做到调试完毕,需要说明的是,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的过程必须由专业的机械工程师进行调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
2.1 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技术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技术中需要进行两个层次的摊铺,包括下基层和上基层的摊铺,这两个方面在水泥稳定碎石摊铺中是缺一不可的,以下笔者对这两种摊铺进行详细的说明。
2.2 下基层摊铺
总的来说,在道路这种人们经常使用的建筑设施中,要想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就必须对其下基层的摊铺进行能够合理的施工。进行下基层的摊铺需要使用推土机进行工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按照吨数的合理划分来确定车辆停放的位置,对车辆的堆放面积也要全面计算,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工程的严密性。对摊铺的混合料的配比还需要做到保证质量,而且对材料摊铺还需要按照相应规定由远到近进行合理的设置。对材料的管理还要保障材料的数量能够保持完成施工的数量。在混合料卸置完毕后,将混合料进行摊平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3 上基层摊铺
在进行下基层摊铺结束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上基层摊铺,而且在进行上基层摊铺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个合理的选取,对机械设备选取的标准在于其与摊铺效率相互吻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搅拌机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相应的材料,这就需要对摊铺机内部的材料数量有一个合理的保障。在进行摊铺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能有现纵向接缝,这是因为现纵向接缝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道路离析的现象,对施工的顺利完成产生很大的阻碍。如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道路摊铺不平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层排水出现了问题,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选用新的拌合料进行有效的调整。
2.4 水泥稳定碎石的辗压技术
压实时一去一返为一遍,机械辗压到终点以后要原路返回,不能乱转方向;第一遍的压实速度为:1.5 km/h,之后的每次辗压速度为:2.0~2.5 km/h;辗压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向高进行横向推进式辗压;完成第一遍辗压后,需要进行一次方向的调整,在调整方向时,要推到级配碎石基层,严禁在水稳碎石层上进行大角度转向、调头。接近终点时,压路机要挂空挡,减缓速度,保证压路机缓缓停机,注意一定不能紧急刹车。前进时要使前轮跨过终点断面,后退时,整机要离开起始断面5 m以上,以便调整压路机的方向。
2.5 接缝以及缺陷处理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工程出现裂缝或者缺陷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尽量采用整幅路面的施工,如果工程中一旦出现纵缝现象,应该在下次施工前用切割机进行纵缝切割,同时利用混合材料对裂缝实施抹涂。施工中横缝的设置非常必要,特别是停工时间比较长时,横缝的设置应该与纵缝在距离末端3~5 m处垂直,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不进行辗压,下次施工前进行切割后,再继续施工。
3 结语
在道路发展过程中,对道路的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道路质量进行合理的保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道路的质量,这就使得这项技术手段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针对于这项技术的施工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进行中的相应工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这项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良好发展。
摘要:道路使人们的交通出行得到了很大便利,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道路的发展受到社会重视的原因。而且对我国社会来说,道路不仅是进行交通运输的首要条件,还能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因此这就需要我国社会对于道路工程的建设能够具备一定的重视。在对道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对道路的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道路的良性发展。为了保障道路的质量,就需要对道路的建设使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对于道路的质量能够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项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工程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梁超.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
[2]赵凤女.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3]胡德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总结[J].山西建筑,2012,(8).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 篇7
某市政道路工程的总施工长度为4.68km, 基层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施工, 基层的设计铺设厚度为12.5m, 总铺设面积为33924m2。设计车辆行驶速度为50km/h, 为双向四车道公路, 路基总施工宽度为28.5m。
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
(1) 选择水泥剂量: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会改变水泥稳定碎石的物理性质。但若是水泥剂量超标, 可能会影响到路面的质量, 而且浪费成本。目前规定中对水泥剂量的建议值是3~6%。
(2) 选择集料级配:在集料级配设计方面, 将粗料和细料结合起来, 会使投入施工的基层材料填充性与骨架感更好。目前规定中, 为了提升道路基层的承载力, 向其中添加了骨料粒径在9mm以上的碎石含量。
(3) 混合料配合比方案: (1) 选择合适材料进行原料实验; (2) 针对不同粒径碎石分步进行筛选实验, 完成级配工作; (3) 明确加入水泥的剂量, 必须保证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3.5MPa水平; (4) 实行标准试验, 计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5) 确定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
3 混合料原料材料和配合比试验结果
(1) 该工程中使用的骨料主要由以下四种规格的碎石构成: (1) 骨料直径为3mm左右的碎石, 其中含泥量是14%, 塑性指数为4, 液限是23%; (2) 直径为5mm左右的碎石, 含泥量是0.8%; (3) 骨料直径为70mm以下的碎石, 压碎值是19%, 含泥量是0, 6%, 其中颗粒含量是5%; (4) 骨料直径为10mm左右的碎石, 含泥量是0.7%颗粒含量为0.9%。
(2) 本工程选用的水泥石P.O.42.5的缓凝水泥, 初凝时间是330min, 终凝时间是390min。水泥剂量与最佳含水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 水泥剂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比较分析之后, 混合料搅拌选择以随时合成级配加5%P.O.42.5水泥剂量是最好方案, 最佳含水量大于为5%, 最大干密度是2.423g/cm3。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4.1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
下承层一定要坚实、平整, 无松散材料和遗漏处, 同时还有固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宽度、高程、平整度、边坡、纵横坡等一定要满足技术规格中的所有要求, 水稳砾必须定时洒水, 并且适量进行清扫, 确保下表层的湿度, 在已经合格的水稳砾砂上复测中线桩, 控制直线30m设立一个木桩, 曲线10m设立一个木桩, 并根据该点打出点桩[1]。与此同时, 一定要重点注意对应中桩的路边外侧指示桩的设置距离, 待以上工作全部完成之后, 对工程进行水平测量, 按照设计图纸的高程、实测高程以及试验期间求得的松浦系数, 在中桩指示桩处挂上钢丝线。
4.2 集中拌和
为了保证水泥混合均匀和稳定搅拌, 该工程主要选用中心站集中搅拌法, 搅拌均匀稳定土料, 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配比计算, 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摊铺机和搅拌机的生产能力一定能够匹配, 要求搅拌机的搅合能力不得小于120t/h。
(2) 在搅拌混合料之前, 一定要对所有的使用设备进行调试, 要求混合料的含水量和颗粒组成满足规定中的要求, 当原来混合料中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之后, 一定要重新调试使用设备。
(3) 骨料一定要计算含水量、水泥用量以及配料质量, 严格按照试验期间得出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4) 最后搅拌出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在2%左右, 保证混合料在施工现场碾压之后的含水量不得小于3%, 所以在搅拌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混合料水量和集料水量进行及时更正, 然后适当加水。
(5) 对水稳强度影响最大的便是混合料搅拌, 若是搅拌不均匀, 最后搅拌出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量大的地方容易发生破裂, 水泥量小的地方硬度不够, 因此在搅拌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检测并适当添加水泥。确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水稳碎石的级配, 方便进行混合料进行调整, 搅拌合格的混合料色泽光鲜, 颗粒分布均匀, 当中没有搅拌充分的石料必须重新搅拌。
4.3 混合料的运输
在进行混料运输过程中, 对混合料顺利摊铺影响很大的是运输车的性能, 为了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的情况, 一定要将运输车合理的安排在搅拌卸料车的下方, 并且下料高度还要合理科学[2]。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 驾驶员一定要掌握好行车速度, 不宜太快, 也不宜太慢, 为防止混合料水分蒸发损失, 事前一定要用篷布将其盖好。
4.4 摊铺碾压
(1) 试验时期。在摊铺之前, 一定要进行试验摊铺, 对工程压实度和松浦数据进行准确测定, 试验期间的长度一般控制在60cm左右, 等到碾压成型之后再用灌砂法对压实度进行实际检测。若是试验过程中发现检测系数存在问题, 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 以此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摊铺碾压成型。工程现场的摊铺碾压必定要由专业施工人员来进行, 同时还要确保混合料中的含水量。混合料的摊铺步骤, 通常是先将铲斗放平, 最好一次性摊开, 这样路面的表面比较平整, 另外严禁在距离路边线40cm的地方摊铺。在混合料平整方面, 经常设置待载机的虚铺长度为40cm, 并且按照标准松浦系数进行远程控制。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精品铲清除干净, 防止出现混合料离析。当出现含水量不合格时, 适当地向混合料中添加水。碾压成型之后, 通常是根据混合料的含水量来确定最终的碾压时间, 一般碾压时间是混合搅拌之后的3h, 通过重量较大的压路机来进行压实[3]。除此之外, 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缝隙进行及时处理, 使用不同的混合料对其进行填补修整, 同时还要对一些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及时处理, 以此来保证基层的稳定性。碾压方式如图3所示。
4.5 对接缝进行处理
(1) 纵缝。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为主要原则进行路幅施工作业, 施工现场一定要和搅拌站进行沟通, 确保不会出现纵缝现象。如果路幅太宽那么必须进行两幅, 施工之前检查摊料装载机前后的距离, 保证其距离在10cm左右, 平整和碾压路面, 目的是为了确保可以整幅施工。
(2) 横缝。当天施工结束之后, 需要设置垂直于纵向的横缝, 横缝的设立方式为选用末端5cm的混合料进行碾压, 待以后摊铺时, 方便切割机施工, 同时对未碾压的地方使用水泥进行横缝处理。
5 结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常用的基层施工技术, 在进行施工时, 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以及材料质量进行设计, 将施工工艺控制好, 保证基层质量达到要求。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 基层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年限和舒适性均有比较大的影响, 而且还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初期强度大、基层刚度大、承载力高等优点, 在道路施工中应用广泛。基于此,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黄煜镔, 吕伟民, 徐建达, 等.减水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 2005 (03) :311~315.
[2]孙兆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集料级配优化[J].建筑材料学报, 2006 (06) :675~680.
【泥结碎石道路施工方案】推荐阅读:
道路路基碎石合同协议08-1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05-29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流程10-13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控制07-29
道路维修施工方案09-25
水稳碎石底基层施工论文06-04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11-01
小区配套道路施工方案05-20
完整市政道路施工方案07-13
露天矿山道路施工方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