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的散文

2024-12-30

做豆腐的散文(精选8篇)

做豆腐的散文 篇1

以下是麻婆豆腐的做法:

做法一:

原材料:豆腐一块400克、牛肉末50克、青蒜末30克、花椒面1克、香菜末5克、酱油15克、豆瓣酱30克、豆豉20克、盐2克、鸡粉2克、黄酒10克、大蒜末20克、肉汤300ml、水淀粉适量、花生油30克。

做法步骤:

1、先把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在清水里放少许盐,把切好的豆腐在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2、炒勺上火烧热,注入适量花生油便炒肉末。,肉末变色后下入郫县豆瓣酱煸炒。

3、煸炒出香味后下入豆豉煸炒,把豆豉煸炒出香味后,下入蒜末煸炒,然后烹入黄酒炒匀。

4、炒香以上材料后倒入肉汤煮开,然后放入适量的酱油,用盐调味,然后下入豆腐煮开。

5、豆腐煮大约3-5分钟,然后放入少许鸡粉提鲜,用水淀粉勾芡。

6、此时要边摇锅边用手勺推动锅底,使豆腐不至糊锅,当淀粉彻底糊化后便可出锅码盘。

7、装盘以后趁热均匀的撒上一层花椒面。

8、然后,撒上青蒜末和少许香菜末,假如不喜香菜可不放。此菜至此便告全部操作完成。

做法二:

原材料:豆腐、牛肉、酱油、鸡精、花椒粉、青葱、辣椒粉

做法步骤:

1、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锅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热沸腾后加少许盐,随后把豆腐放入锅中焯2分钟,捞出沥干备用。

2、炒锅中入油加热,待油4成热时(手置于锅上方,能感温热)倒入肉末,炒散,脱生后盛出。

3、炒锅再次倒入油,加热至3成热时,加入郫县辣酱炒出香味,加入辣椒面和豆豉,炒出红油后,加适量高汤(或清水),倒入豆腐烧3分钟。再加入酱油,用水淀粉勾芡一次。

4、随后加入肉末、鸡精和蒜苗烧2分钟后,再淋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后盛入碗中,撒上花椒面即可。

做豆腐的散文 篇2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做不大的花生豆腐 篇3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岳增权。广告中的利润分析,更让他兴奋不已:

1公斤花生可出9公斤豆腐,加上其辅助原料,其综合成本每公斤约0,8元左右。若日产250公斤,按普通售价2,4元/公斤,日利润400元,每月毛利12000元,除去人工、水电等费用2000元/月,每年纯利润近10万元。

心动了,但并未贸然行动。岳增权先通过网络搜索,查询该技术。他希望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之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打开网站,键入“水晶花生豆腐”一搜索,有成百条链接。岳增权逐一点击,细细浏览。几乎所有页面,都千篇一律:

新型水晶花生豆腐是以纯花生为原料,经独特工艺精制而成的绿色保健食品。它既保持了花生原汁原味的风味特点,又迎合了现代男女喜欢尝鲜的现代美食要求,且营养成分全面优于大豆豆腐,口感极其鲜美,食之润泽爽滑,清香宜人,是我国豆腐制品加工史上的革命性成果,属国内首创。

该技术其操作简单,无需石膏和卤水,不用化学添加剂,采用植物蛋白精华固化,多种风味,任意调配,花样繁多,同时可制作花生芝麻豆腐、花生鸡蛋豆腐、花生番茄豆腐、花生果香豆腐等数十个品种,保鲜期比普通豆腐更长。并可把豆渣加工成畅销产品,花生综合利用率100%。

水晶花生豆腐人人可干,家家能做。少则7天,多则1月,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最关键的一条,“水晶花生豆腐属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由北京某技术研究所一位名叫邓冠贤的人发明并申请”让岳增权彻底放心了。

2004年底,岳增权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满怀期望前往北京,学习水晶花生豆腐技术。很快学成回家。一到家,立即买来原料开始生产。岳增权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照专利人的教导,不敢有半点马虎。可试了一遍又一遍,豆腐含水量太大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只能凉拌。因为过不了多长时间豆腐就会融化成一摊“豆腐脑”。所有广告都鼓吹花生豆腐如何可炖可炸,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岳增权灰心了。看着花了1800元钱学来的技术弃之不用,妻子心疼了。她劝岳增权,“有人学这个技术还花了好几千买回一台生产设备呢!咱们没花这个冤枉钱还算是幸运的,技术是现成的,咱们就不能试着把它做硬一点让其可炖可炸吗?毕竟它不用石膏、卤水这些化学品,是绿色食品啊!”

妻子的一番话又坚定了岳增权做好花生豆腐的信心。让花生豆腐变硬的惟一办法是多加植物蛋白精华固化剂。试做了几次效果尚可,豆腐可放入锅内沸水中炖一小会儿了,但仍不能油炸,如果不增加花生的用量,口感还不及凉粉。而且当把固化剂加入煮沸的花生浆后搅拌起来十分困难,而搅拌不及时又极易糊锅,严重影响了豆腐的口感和成色。之后岳增权又尝试着增加了花生的用量,但问题又出现了,花生浆太浓容易糊锅不说,因花生含油量大,做出的豆腐十分腻口,一般人难以下咽。就这样反复试做了不知多少次,近500元钱的原料用光了,效果仍不理想。

于是,岳增权又按照专利人的指点,尝试着做了花生水果豆腐、花生鸡蛋豆腐和花生番茄豆腐等等。但因花生本身并无显著的口味特征,做出来的与其说是花生豆腐,还不如说是水果凉粉、鸡蛋凉粉和番茄凉粉更合适。并且用生花生和熟花生做出来的豆腐口感基本一样,并不像专利人所说的那样:用生花生做出来的豆腐呈清香味,用熟花生做出来的豆腐呈浓香味。

于是岳增权联系北京的研究所(该研究所自称是“国家高新技术认证企业”、“中国打假扶优重点保护单位”)。试着让其介绍一家生产花生豆腐比较成功的,自己去考察一下,却一直没有回音。

岳增权也曾去市场上卖过一些花生豆腐,但几乎没有回头客。顾客中,有的抱怨炖不成个儿,有的说明明是凉粉却说是什么花生豆腐,是国家专利,完全是骗人的。

卖不出去的花生豆腐冬天搁放6~7小时,色泽就会变暗,很不受看。因含水量大,很容易结冰,结冰后的豆腐散乱分层,下锅一炖就成了一锅粥。因加工豆腐时是待花生浆煮熟后再加入带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因此做出的豆腐很容易变质,炎热的夏季甚至等不到凉透上市就变味了,专利人宣称说花生豆腐的保质期比大豆豆腐长也不合实情。

在万分沮丧之下,岳增权提起笔,将自己的遭遇写到纸上。他希望,通过《城乡致富》,告诫所有渴望小本致富的朋友,千万不要被广告宣传所蛊惑,不要被类似“国家专利”、“高新技术”这样的光环所蒙蔽。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广大投资者以警示。

在此,我们真诚地感谢岳增权。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岳增权能尽快重拾信心,重上征程。此外,希望岳增权能仔细看看本刊2007年1月“致富指南”——怎样签订技术合同,相信对您有所帮助。

岳增权的创业失败,究竟是自身的原因呢,还是水晶花生豆腐加工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本刊记者就此专门请教了江苏省姜堰市科达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窦宜寿先生。

豆腐的清香散文 篇4

这几日心里颇烦,无聊之中,随手拿了本周作人的小品文来看看,借以消遣一下。

周作人的小品文,尤其生活随笔,很是耐读:语言随意,平平淡淡,感情如水,初品无味;越品越淳厚,很有点如豆浆,不加糖,自有一种素朴与淡然之味,非常人所能品咂的。

他的文中,有一篇《喝茶》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闲,可抵十年尘梦。”

喝茶,要有茶点,他认为豆腐干切丝很是适宜;另外,将豆腐炸成豆腐干,寸半大,三分厚,边喝茶边细嚼,最是相宜。这些,都是取其素淡耐嚼。

读到这里,一时满口生津,不禁令人向往之至。

其实,周作人笔下写的,与其说是清茶豆腐,倒不如说是一种乡村小户素淡平静的生活,换言之,乃乡下平淡如水的日子。

因为,黄豆,是乡村最常见的一种粮食。豆腐,也就成了一种最寻常的菜。

豆腐,石磨磨的,算的最上乘,也最有味;机器磨的则次之。因为,机器磨的没有石磨磨的`细腻匀称,吃进嘴里,也少了一种清纯的豆香。

过去,我家就有一盘石磨,一到雨天,磨子就忙起来。这时,左右邻舍总会拿一两升泡过的黄豆来磨豆腐,那时,我母亲会放下手里的活,帮忙喂磨眼。随着“咯吱咯吱”的推磨声,白白的豆浆,就沿着石磨上下磨扇结合处流出来。

我们一些小孩,就在旁边叫着跳着,有的伸出手指,沾一点放进嘴里,噙一嘴豆香,高兴地跑了。

磨豆腐的人磨完豆腐,回到家,做了豆腐,总要送一块过来。母亲推脱着,无论如何不要,实在却不过,才无奈地接下来,下次自己磨豆腐,一定要割一块大的送给人家。

石磨磨豆腐的日子,已经远去,可童年的记忆仍时常入梦,豆香四溢。

豆腐做菜,可炖,可炒。切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放进“刺啦刺啦”响的热油锅里,上下翻着炖,再加上葱蒜、酱油,煨好之后舀起来,一清二白的,既好看,也好吃,夹一箸放进嘴里,软软的,香喷喷的。

童年时,饭桌上有一盘豆腐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日子。

豆腐除做菜外,也可煮汤。母亲时常把豆腐切成一寸宽、一指长的条,和粉条煮了,煮开后即吃,那味,算得食中隽品。

豆腐之外,豆浆也不错。

有人爱在豆浆中放糖,此法未免失当。豆浆加糖,糖的甜味会压住豆浆的香味。啜豆浆,是品尝豆浆香味的过程。那种香味已润入水中,豆浆进嘴,在舌间一转,缓缓吞下,算得真宗喝豆浆的方法。此种饮法,犹如饮茶,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晴日霜后,冬天的早晨,蹲在屋檐下,拿着一碗豆浆喝下,舌头再绕着碗边扫个圈,满头大汗,满嘴清香。用我爷爷的话说:“每天喝豆浆,神仙也不当。”

无论豆腐豆浆,其味,都以清淡悠远见长。

进城后,我所居的房子对面有一家豆浆店。每早起来,店主就忙活开了,在热腾腾的蒸汽中忙碌着炸油饼,烧豆浆。一到早晨八点,打工的、过路的、做小买卖的,都纷纷拥来,一个烧饼,一碗豆浆,吃完喝罢,微笑而去。中间,绝少有西装革履大腹便便者。

豆浆店的名字叫——平民豆浆店。

这名字很好,豆腐、豆浆,细论起来,都是平民食品,难以和鱼虾海鲜并列,然而,很多人来这儿,却吃得安闲,自在,满意。因为,他们喜欢的就是素朴安闲的生活,追求的就是洁白宁静的日子。在一盘豆腐一碗豆浆中,体会平淡生活的幸福悠长。这,绝不是达官贵人在生猛海鲜中所能得到的。

做豆腐 篇5

这次到外婆家,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证了豆腐的制作过程。

那么,豆腐这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味佳肴,是怎么制作的呢?下面我把外婆制作豆腐的过程介绍给大家。

外婆先是将一盆黄豆放在水里浸泡。我发现一些黄豆在水里沉着,还有一点在水上浮着。外婆说:沉在下面的是好的,浮在上面的是坏的要捞掉。

第二天,我发现黄豆变大了很多。等黄豆泡好后,外爷先把它放在打黄豆的机器里打碎。外婆将打出的生豆浆和泡沫放在锅里熬煮,煮开后,盛上一碗加点白糖就能喝到香醇可口又新鲜的豆浆了。之后加上浆水再熬煮一会儿就变成了豆花。盛上一碗再加点调料,吃起来清爽滑嫩,这也是爸爸最爱吃的食物。继续熬煮再加浆水,直到锅里的水变黄,豆花凝固成豆腐块。这时,捞出来用纱布包裹放在框里,上面放一盆水,把豆腐里的水压干,直到变成豆腐砖。这样美味的浆水豆腐就做成啦!

一块小小的豆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很复杂,费时费力。

做豆腐叙事作文 篇6

我听了很高兴,心想着明天既可以做豆腐又可以吃豆腐了,连忙用滑稽的土话说:“好的!特别好!”妈妈和舅舅也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好的,我们明天早点起来。”咦?外公呢?原来外公去拿豆子和木头了。

“好起床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外婆的叫声叫醒了,我懒洋洋地翻了一个身,问妈妈:“几点了啊?”身子还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妈妈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五点半了,今天要做豆腐,所以要早点起床!”等我磨磨蹭蹭地下楼时,天才刚刚蒙蒙亮。外面寒风刺骨,到处都静悄悄的,唯独我们家却有种热腾腾的感觉。

开始了。我负责把豆放进石磨的小洞里,外公负责的是磨石,看那个石磨的气场就知道是个“重量级人物”。外婆负责做豆腐和接豆水,舅舅呢则是要把火烧旺,让锅沸腾起来等等。妈妈干什么呢?好吧,妈妈只能帮助我们端一下盘子或抓一个白布纱。

我一手拿着一个热水袋,一手握着一个小铁勺,每当外公转完了三、四圈时,就在用清水泡着的豆盘里装半勺豆,让它们滑入那个小洞洞里。外公说:“越是好吃的豆腐越要这么精细地打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时外公会很吃力,推着一个大约有10公斤重的石磨,旋转着,就像老驴推磨一般。外婆可忙了,在这边接好豆水,还要倒在另外一个盆子里,上面还要架着一个细沙网上面铺着白纱布,过滤过的水则送去烧,不对是“蒸成块状凉菜豆腐”,被扣留在白纱布上的脏东西就被外婆精心挑去,再被白纱布包成小块块,又被搬到蒸笼上形成一个豆糊!最悠闲的要数妈妈了,由于外婆怕她会累就不叫她拿了,她只是有时帮我引入小豆豆进洞或去烧一会儿火。

测水油豆腐的生产营销现状研究 篇7

一、测水油豆腐的生产现状

(一) 生产测水油豆腐的主要原料

油豆腐主要原料是大豆、食用油, 石膏。

1、大豆。大豆是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子, 为“豆中之王”。其含蛋白质40%左右, 在品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美。

2、食用油。主要用菜油, 棕油等。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 又叫香菜油。棕油又名棕榈油, 富含胡萝卜素 (0.05%-0.2%) , 呈深橙红色。

3、石膏。生石膏, 经过煅烧、磨细的白色石膏粉末作为凝胶剂。主要通过钙离子的作用形成盐桥, 使蛋白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形成凝胶。

(二) 测水油豆腐工艺流程

开瓣去皮→泡豆 (4小时左右) →离心机甩浆→煮浆 (滚开) →降温75-85℃闷浆→石膏点浆→划脑加冷井水→压榨能上手即可→捡胚分块 (自然晾4小时左右) →油炸 (150℃) →上市销售

1、开瓣去皮泡豆 (4小时左右) 过程。

大豆表皮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用开豆机破开豆子, 鼓风机去皮后再泡水, 有利于豆瓣吸水, 并减少吸水过程中的呼吸作用。泡水水温45℃左右, 4小时为宜, 过短吸水不够, 太长易产生异味。

2、离心机甩浆, 煮浆降温75-85℃闷浆。

离心机磨浆, 做到浆渣分离, 滤布100目, 出渣后进行第二次甩浆。基本可达到渣不留豆浆。是蛋白质的物理变性过程, 通过研磨, 由于剪切力的作用, 破坏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煮豆浆之前, 豆浆是生豆浆, 是通过物理方法制出。加热豆浆的过程, 蛋白质的肽链伸展, 发生热变性。煮开达到100℃, 可以降低豆浆的涩味, 豆浆蛋白质的热变性基本完成。然后75-85℃闷浆降温的过程, 形成肽链间的氢键。

3、石膏点浆。

熟石膏的水溶液, 加入到闷浆后的豆浆液中, Ca离子的作用力, 形成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稳定结构形成凝胶, 把水等物质容纳在这个三维网状结构之中, 就是所谓的豆腐。

4、划脑加冷井水。

凝固的时间5-10分钟为宜, 否则易导致凝胶的三维结构太严实, 就是生产工艺中所说的老渣, 后期成品油豆腐口感粗糙。添加生井水的方法可以补充空气, 提高膨胀率。还可以快速降低豆腐的温度, 缓解Ca离子的盐桥作用力, 防止豆腐老渣。

5、压榨能上手即可, 捡胚分块 (自然晾4小时左右) 。

压榨豆腐胚时, 不宜太大压力、时间太久。主要原因是利于豆腐油炸时的膨胀。捡胚分块, 有利于豆腐水分的自然沥干。

6、油炸豆腐 (2 0 0℃) 。

食用油的沸点一般在 (1 8 0℃-200℃) , 足够高的油温, 让豆腐表皮变脆, 内部的空气膨胀变成金黄的圆球形。

二、测水油豆腐的营销现状

测水油豆腐是一种地方特色产品, 在当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家庭生产的市场形式, 营销方法还比较传统。

(一) 当地市场营销规模

一方面满足本地需求, 另一面, 兜售于过往车辆。当地的农民靠生产油豆腐发家致富, 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当地镇政府还把油豆腐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存在的情况是, 当地的生产也只能按每天的大概销量保守生产, 离开当地的水源, 品质又做不到那么好, 产生了一个产销对路, 保质期的矛盾问题。

(二) 外向型的营销

在当地以几家生产量比较大的个体户, 用自有的车子, 送住周边大城市进行营销, 主要以菜市场, 餐馆, 酒店, 超市, 进行配送。没有车子的生产户, 就以县际、市际大巴作为营销交通工具, 捎带送往订购油豆腐的客户手中。

三、测水油豆腐生产和营销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 生产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当下的测水油豆腐, 以小家庭作坊生产比较多。生产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 以经验和世代传承的工艺生产, 对杀菌消毒等手段没有基本的措施和方法。徐艳阳等, 研究认为豆腐油炸时, 油豆腐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杀死, 进行后续销售过程, 被人员和设备上的微生物污染, 使油豆腐中微生物数目增加。

(二) 销售中存在的保质期问题和包装问题

为解决测水油豆腐的保质期问题, 必须首先改进生产工艺, 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发展, 并引入先进的检测仪器, 引进消毒杀菌设备。在食品安全法的范畴内引导安全无毒保鲜剂的使用。

油豆腐是含水油炸膨松食品, 呈圆球形, 顔色金黄。设计专用的固型包装, 不但有利于保持其漂亮的外观卖相, 也有利于保鲜。

(三) 营销网络建设的问题

地方是特色农产品, 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销售过程中有明显的优势, 也有明显的劣势。测水油豆腐总的来说, 还处在最初级的营销状态, 既没有金字塔式的营销网络, 更没有E时代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 当地政府要以油豆腐行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正解引导和规范的职业培训必不可少;村民更要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先进生产工艺, 不断创新生产营销方式, 推动地方经济更加高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洪华.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9) :75-75.

[2]刘成.菜籽油小档案[J].饮食科学, 2009 (12) :23-23.

[3]王曙东, 刘文雅.凝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J].中国药业, 2010 (21) :1-4.

[4]卿树信.优质油豆腐制作技术[J].农家科技, 2008 (6) :42-42.

[5]赵欣.《日本酿造协会杂志》文摘[J].中国酿造, 29 (6) :189.

[6]鲍鲁生.影响油炸豆腐膨胀率的因素[J].食品科学, 1988, 1:013.

炼铀曾似做豆腐 篇8

当时,中国的核工业体系尚在初建阶段,正规的铀矿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都没有建成。研究单位急需两吨二氧化铀做实验,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便指示三局(后改为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想办法,先生产出制取二氧化铀的原料。三局决定在广东选个地方搞土法炼铀。

下庄是粤北山区一个仅有几十户农家的小山村,却是中国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床,被苏联专家列别捷夫命名为希望矿化区。三局副局长佟城首先赶到下庄,组织十一分队实施土法炼铀。不到一个月,炼铀厂就建成了。厂房是用树皮、茅草和竹子搭起来的,草棚下并排竖立着几个大木桶,用以代替浸出槽,每个桶中装满碎矿、硝酸和硫酸,被浸泡着的矿石在桶里发出“咕咕”的响声,浸出来的溶液从第一个桶里流进第二个桶、第三个桶……然后流进地下的容器里,再倒回第一个桶中,反复浸泡沉淀,用布袋过滤,用铁锅当反应器。接下来,在另一个草棚里,用同样简陋的土办法,把溶液慢慢烤干。

湖南郴州铀矿炼铀厂的生产条件也一样,汗流浃背的矿工们用铁锤砸碎放在臼里的矿石,用筛子筛出粉末,接着加酸浸出,用滤斗过滤,用电炉烤干。十来个人足足要干半个月,才能从几十吨矿石中炼出200克铀来。

全民办矿,土法炼铀,苏联专家对这种既热烈又混乱的局面持两种态度。三局的总工程师斯捷潘诺夫主张按照正规的办法炼铀,但得多花几年时间。水冶专家特拉菲莫夫说可以搞土法炼铀,他自己原先就是炼铀的。土法是什么办法呢?即准备陶土大缸和大木桶,用纱布过滤。这个办法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大一点儿,但为了早日制出铀产品来,为了原子弹早一天炸响,肯定要做出牺牲。

苏联专家私下讲,苏联刚开始搞原子弹时,铀矿方面也是用一些土办法。当时,专家就提出要加工20个大木桶,直径两米,高也要两米,每个桶装几吨矿石做渗滤,把硫酸倒进去,把铀浸出来。

苏联专家强调,要加强安全防护,设备条件简陋不等于没有安全防护或不需要安全防护了。比如,操作时要戴胶皮手套、口罩,穿上套鞋、工作服、橡皮围裙,废水也要经过石灰和木炭处理。

土法炼铀中,有些材料需求量较大,比如用来过滤的布。当时,布都要凭布票购买,买多了不行,工人们就轮流去商店,一人买几米回来。买布时,还不敢跟人家说要这么多布干什么。

1958年年底,二机部在下庄主持召开了全民办铀矿现场会,推广下庄的土法炼铀经验。在此前后,江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二十多个省区的农民也被动员起来,人人动手,用土法采矿并冶炼。他们从附近采集矿石,制成含铀60%~80%的化学浓缩物重铀酸铵或重铀酸钠(俗称黄饼),拿到收购点去。尽管这样的黄饼极其粗糙,但当时的价钱超过了黄金,每吨二十来万元。

二机部的袁成隆副部长说:“我听说云南云沧有农民在那儿炼铀,就亲自去看看到底怎么样。去了一看,到处是小高炉,正在炼呢。一个副专员在那儿主持这事儿。开采呢,就是用镐刨,哪个矿比较富,就把含铀矿刨出来。要碾碎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用老百姓碾粮食的那种碾子,把铀矿石碾碎。碾碎以后得过滤啊,那就用做豆腐的麻布包,一道一道过滤。最后得出细一点儿的铀沫,叫初铀,将来拿这个就可以搞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

老百姓找矿代价很大,不仅浪费了许多铀,消耗了大量的原料,还由于缺乏环境保护设施和手段,造成严重的污染。这样的群众运动却产生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全民办铀矿,获得土法冶炼的重铀酸铵163吨,在苏联后来毁约停援而铀矿山和水冶厂一时又建不成的情况下,为国家初期的核燃料生产提供了原料,进而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赢得了时间。美国学者刘易斯和薛理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一枚人民炸弹。

上一篇:高三地理总结11-12-01文档下一篇:镇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