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精选12篇)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1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的通知
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在建工程项目部:
目前,我县已经进入高温酷暑天气,为做好我县建筑工地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施工现场一线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把防暑降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早准备、早安排,切实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和落实防暑降温计划及实施措施,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防范措施落实,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督检查。把防暑降温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农民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各单位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宣传画等多种宣传形式,对职工进行夏季安全生产、防暑降温教育。切实把施工现场一线人员作为教育的重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及提高群体防护的能力。对麦收后返回的农民工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三、加大工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各单位要克服困难,保证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齐全有效。各施工工地办公室、休息室和职工宿舍要做到宽敞、明亮、通风,配备淋浴间,有条件的可配置饮水机、电冰箱、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并积极开展灭蚊、灭蝇、灭鼠活动。各企业项目部决不能因农民工宿舍闷热而将民工安排进入未竣工建筑物内住宿休息。
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避开高温生产,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保证现场茶水充足供应,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工人睡眠充足,精力充沛,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组织救治。
五、认真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要保持工地食堂清洁卫生,保证职工不食不洁食品;加强医疗保健,备足风油精、仁丹、十滴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常用药品和饮品;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在及时救治的同时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六、夏季高温天气易发生火灾事故,各在建工地务必做好防火工作,加强现场监护,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配电房、木工加工区、工具库房等易燃、易爆重点防火要害部位,要合理配置灭火器材,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到位。
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门卫要加强值班登记和对施工现场的现有坑体和积水水面的监护,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防止坠落和溺水事故的发生。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严禁穿拖鞋、凉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不戴安全帽进行施工作业。
高温酷暑期间,我局将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不认真落实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有关要求的,将对有关单位及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2
1 降低舍温
通风是鸡舍散热降温的主要措施之一。自然通风应尽量采取纵向通风法, 使鸡群能感受到轻微的凉风, 产生凉爽、舒适的感觉。有条件的鸡场可在鸡舍内加装风机或吊扇。
鸡舍周围应有计划的种植部分高大树木, 增大鸡舍遮荫面积。舍外可适当种植部分藤蔓类植物, 在不影响正常通风的前提下, 让其攀援在舍顶, 遮荫降温。
另外, 屋顶可加喷白漆或涂抹白石灰, 以减少热能吸收。每天清除舍内鸡粪, 如是水泥地面, 清粪后尽量加以冲刷, 以减少鸡粪在舍内发酵产热。
2 调整日粮结构
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 应采取改喂低蛋白日粮, 适当补加必需氨基酸 (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 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添加1%~3%植物油脂以提高能量水平。
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 钙含量不能过高, 以防高钙导致鸡粪水分增加而造成鸡舍内高湿, 加剧高温的不利影响。同时日粮有效磷不能偏少, 以防发生疲劳症、啄癖及脱肛等。
3 预防热应激
高温季节产蛋鸡对热应激比较敏感,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抗热应激药物。
充足的维生素C可满足鸡体的需要, 以保证肌肉的能量供应, 并有助于维持鸡只较高的采食量, 提高鸡体抗热能力。维生素E可维持血清中皮质醇、甲状腺素和肌酸磷酸激酶含量的相对稳定和刺激免疫器官, 增强鸡体免疫力, 提高抗热应激能力。维生素C添加量以0.025%~0.040%为宜, 维生素E添加量以100~250U/kg饲料为宜。
杆菌肽锌能阻断鸡体产热, 降低产热量。高温季节, 可添加1%杆菌肽锌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饲料中添加0.15%维吉尼亚霉素可适当降低代谢热的产生, 减轻热应激。
高温条件下, 鸡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散发体热, 易导致机体呼吸性碱中毒。饲料中适当添加酸化剂, 可及时调节体内p H值, 维持酸碱平衡, 避免或缓解高温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粮中柠檬酸添加量以0.25%左右为宜, 氯化铵添加量以0.3%~1.0%为宜。
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能加速营养物质的利用和有害物质的排除, 并通过调节热应激状态下鸡体内的碱储量, 增加鸡只呼出CO2的量而加快散热, 提高抗应激能力。添加量以0.5%左右为宜。
口服补液盐 (含有钠、钾、氯、碳酸氢根、水和葡萄糖) , 可调节酸碱平衡, 维持血钾浓度 (防止低血钾) , 防止脱水等。同时, 可通过使鸡的排泄量加大而带走大量的热量, 在一定程度上对抗高温环境的不利影响。氯化钾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0.15%~0.30%为宜, 饮水时以0.3%~0.5%为宜。
高温季节鸡只自身抗病力有所降低, 此时应适当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并尽量减少转群、接种疫苗等应激因素的刺激。
4 调整饲喂时间
高温季节应采取早开灯 (3:00~4:00) 的光照方法。在早晨温度升高之前增加喂料或给料次数, 使鸡在较凉爽的时间段增加采食量。同时, 在每天的13:00~15:00停止喂料, 以尽量减少鸡的活动。
5 供足清凉饮水
高温环境下鸡的呼吸加快, 鸡体的水分蒸发量加大, 饮水量随着增多。实践证明, 清凉饮水可以吸收鸡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起到有效降温的作用, 并可适当预防水分过多蒸发引起鸡只脱水。白天应使水槽中的清凉, 并保证饮水长流不断。使用乳头式饮水器时, 应每间隔1h左右在水管末端放1次水, 以保持水管内的饮用水有较低温度。
6 加强日常的检查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3
近期,部分南美洲国家发生经蚊媒传播的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气温较高,蚊媒密度将很快上升,通过蚊媒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另外,春夏季也是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就有关工作要求下发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通过蚊媒传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主动与地方爱卫办沟通和联系,按照当地的总体安排,及时部署学校开展以灭蚊为主题的专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防控寨卡病毒、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春夏季传染病以及预防食物中毒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防蚊灭蚊知识、春夏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师生防蚊灭蚊、预防疾病的能力以及有疑似症状主动就医的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全国爱卫办的统一要求,集中开展一次以灭蚊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做好校园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特别要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网站,2016-03-09)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4
本市目前已进入夏季汛期,是高温、台风和雷电暴雨多发季节,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和本市相关部门的要求,确保夏季施工高峰期间的安全生产,现将有关事项重申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防台防汛工作
各单位要以对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夏季防台防汛和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并落实责任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落实应对防范措施。对地处沿江沿河防汛墙沿线的工地;地势低洼、地质条件差,工地出土不方便、有堆土现象的工地;目前在深基坑开挖阶段的工地;市郊地区易受台风侵袭、空旷地带的工地;市中心高楼密集区域的工地等重点区域加强监督检查,防止高温、台风和暴雨引发的各类事故。
(一)做好防汛相关工作,保障排水管网畅通。
各单位要加强建设工程的防汛工作,避免发生堵塞下水道、损坏防汛设施等违法违规行为。施工污水必须先沉淀后排放,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各施工单位要及时疏通工地排水系统以及与城市下水管网连接的窨井,保证排水畅通。
(二)加强防台工作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1、总包单位即日起应对工地大临设施(宿舍、仓库、食堂等)组织一次针对性的全面检查,发现存在隐患的,应当及时整改。当台风风力超过临时设施设计承载力时,总包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台风、暴雨前后,各施工单位要对工地的脚手架等各类附着物、悬挂物的拉结点、紧固点,塔机的锚固和限位装置,工地围墙,基坑沟槽支护状况,工地临时用电线路及电箱,大临设施等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完好有效。
3、台风、暴雨期间,施工单位要确保24小时的现场值班制度落实到位。要严密监控工地围墙、基坑沟槽支护、塔机等施工机械的安全状况以及现场排水等情况,防止发生围墙倒塌、基坑沟槽坍塌、设备倾覆、触电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现场大面积积水情况。要确保通信畅通,发现重大险情,要立即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4、项目经理要及时关注市建筑业管理应急短信群发系统的信息,要确保工地项目经理的到岗尽责,发生突发性灾害事故事件后,施工单位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事态发展情况,将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落实文明施工要求
各工地要把防暑降温工作与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结合起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在市中心气象台预报当天气温达35℃以上时,除紧急抢险、抢修作业等特殊要求外,白天高温时段(上午11:00至下午15:00),暂停所有的户外高温时段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可由此顺延施工工期)。各建筑施工单位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等措施,避免高温天气的露天室外作业。
(二)配合做好紧急限电工作。各工地应自觉配合电力部门做好建筑工地夏季紧急限电等工作。
(三)控制夜间施工。建设工程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6:00)施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施工扰民,切实保障职工基本的作息时间。
三、做好饮食饮水及卫生管理工作
(一)各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本工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避免发生因食品变质引发的群发性中毒事件。
(二)要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确保施工人员的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的需要。
(三)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茶水,备好含盐清凉饮料和防暑降温药品。
(四)食堂要严格执行职工食堂卫生标准,配备冰箱,做到生熟分开,严格食品留样待检制度,防止职工向周围无证摊贩购买食物。
(五)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四、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一)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落实现场防台防汛、防暑降温和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监督站要组织对建设工程防台防汛、防暑降温和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工作的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要督促及时整改;对隐患严重,或不及时整改的,要依法处理。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篇5
为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对夏季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标准进行调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防暑降温费
(一)执行范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岗工作人员。
(二)发放标准:从事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天10元。
(三)发放时间: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其中陕北地区执行时间为6月15日至8月15日。
(四)经费开支渠道: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防暑降温费按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在部门预算中列支;企业的防暑降温费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五)调整后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从20xx年6月15日起执行。
二、高温津贴
(一)发放条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二)发放标准:每人每天25元。
(三)发放时间: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
(四)高温津贴由劳动者所在单位负担,纳入工资总额,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期间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降低或扣除劳动者工资。
(五)调整后的高温津贴标准从20xx年7月1日起执行。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夏季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支付以及被诊断为职业性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落实等情况,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6
各班组:
根据市气象局预报,今年第九号“威马逊”台风于18日前后将影响本市,为确保项目人员的安全,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在台风影响期间,要暂停一切户外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应留在室内,减少户外停留时间,特别不可在脚手架旁、围墙下躲风避雨。
二、项目强调宿舍不能住小孩,如有小孩宿舍里的小孩一率要有专人看管,如小孩到工地玩耍出现一切问题,项目概不负责。
三、脚手架上一律不能堆放材料,如有材料要赶在台风来临之前对材料进行清理。
四、外架班组要在台风来临之前对外架进行检查、加固。
五、建筑物顶层及楼层内有可能因风刮落的物体材料,必须安排人员全面清理,物料堆放场集中存放,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六、对第九号台风的防范工作,事关生命安全、各班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明确责任,加强检查,必须确保在7月18日上午之前全部落实到位。
特此通知。
****有限公司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7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企业1739间,其中存在高温作业工序企业87间,主要涉及高温作业有机械行业铸造、电焊,纺织行业印染、玻璃加工业的培烧和各种工业加热炉等,共有高温作业人员903人。今年6月10日我局举办全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会议,会中强调采取“大力宣传,加强监管,强化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矿企业防暑降温工作。并利用培训班和“职业病防治宣传周”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结合日常监督督促企业加强落实防暑降温工作要求。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均已完善了作业场所通风设施,有73%企业为员工设置了绿豆糖水等降温饮品,派发“预防职业性高温中暑”资料176份(包括非高温作业企业)。
二、防暑降温工作情况
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负责人防暑降温意识。高温是影响我市企业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危害因素,要搞好防暑降温工
作,关键在于企业,企业对防暑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防暑工作资金、设施的投入。我局在加强对企业监管的同时,对企业法人或负责人也加强了防暑降温工作宣传、指导,并深入到86家企业对企业负责人或员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温作业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对防暑降温工作的认知程度,也为劳动者提供了预防中暑卫生知识。
㈡强化作业场所监管,创造良好高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6月份以来我局对存在高温作业的47间用人单位加强了监督管理,主要检查了用人单位作业场所通风情况,员工高温防护服穿戴,高温作业场所的隔热设施等情况。现场检查我市企业均有按照要求加强高温作业场所通风,15间高温作业企业有隔热设施(防护栏等)或单独设置高温作业车间,大部分企业有简单个人防护设备(非专用手套、防护服等)。
㈢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现场监督检查中,我局要求各用人单位为接触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并对接触高温的作业人员,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对有以下3种疾病的患者严禁上岗:①心血管疾病;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③消化系统疾病。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㈠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对职工工作环境漠视,对员工健康状况不关心,不愿意在防暑降温工作上增加投入。部分高温作业人
员使用的并非专用的高温防护服、防护手套。
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防暑降温知识水平。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防暑降温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良好氛围。
㈢加强与安监等部门合作,对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高温作业防护设施和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专用个人防护用品。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8
各项目监理部、各驻现场项目机构:
近期来,全国大部处于持续高温期,局部地区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目前,公司所监管工程项目已处于高温季节施工阶段,且大部分项目正处于施工高峰期。持续高温给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及施工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为做好高温酷暑期间防暑降温工作,确保一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生产安全,要求各项目监理机构和项目管理机构除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热期施工要求外,还应按照以下要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工程管理工作:
一、各驻现场机构要以对一线监理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如为监理人员配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绿豆汤、纯净水、西瓜、毛巾、手套、遮阳帽等防暑降温物品和劳保用品,宿舍安装空调,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人员中暑和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各驻现场机构需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把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火灾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使监理人员了解中暑症状和增强各监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要结合实际制订防暑降温应急预案,一旦监理人员出现中暑现象,要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救治。
三、妥善安排高温期间的工作,根据工程及气温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应尽量避开中午高温作业时间。
四、加强对食堂、宿舍、厕所、淋浴间等清洁卫生的管理,特别要注意厨房的卫生防疫工作,厨房应配有纱门、纱窗,严格做到生、熟食分开,剩菜剩饭不得食用。采取切实可行的灭蚊蝇、灭鼠、灭蟑螂等措施,确保餐饮安全,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五、严禁监理人员下河游泳,如有违背一切后果自负。
六、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高温季节施工组织安排,应从技术和组织两方面做好防暑工作并安排好作业生产,特别是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好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防护,尽量做到高温季节不误生产,不得影响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对于赶进度抢工期的工程项目,各项目机构应督促施工单位增加投入,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不得蛮干蛮抢,必要时应商业主适当调整工期。
七、要求各驻现场机构高度重视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环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严格检查各项准备措施,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养生,且应保湿养生并达到规定的养护期限。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9
公司各相关部门及各在建工程项目部:
目前,本市将进入盛夏和台汛季节,也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切实落实“高温季节”和“防台防汛“的安全工作,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决定,将“防暑降温、防台防汛”工作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要求各相关部门及各在建项目部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早准备、早防范,切实做好“防暑降温、防台防汛”的应急工作。
本市即将进入夏季和汛期施工高峰期,为应对夏季高温、台风和雷暴雨等突发灾害性天气,确保施工现场和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要求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在建项目部要以对职工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落实“防暑降温、防台防汛”的各项防范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二、项目经理要严格执行带班检查制度,要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性天气的处置工作机制,成立应急救援和抢险工作小组,项目经理亲自负责,落实各级工作责任,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适时组织演练。
三、事业部、安质监部等部门要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检查,防止高温、台汛和雷暴雨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
四、生产资源部、物业管理部应对车间和办公楼,宿舍楼的各项“防暑降温、防台防汛”的措施落实全面负责。
五、落实“防暑降温”的具体工作: 1.各项目部、工厂资源部、物业部要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作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等措施,当气温超过35℃以上白天高温时段(上午11:00至下午3:00),除特殊情况外,暂停户外作业。2.在高温季节提供必要的含盐清凉饮料和降温药品,切实抓好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避免发生因食品变质引发的群发性中毒事故。
3.密切配合电力部门做好紧急停电、限电工作。
六、落实“防台防汛”的具体工作:
1.在整个台汛期间,做好值班工作,要确保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带头值班,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的通信畅通。落实管理人员责任,组织抢险队伍,配备相应救援物资。
2.加强现场的检查,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监控现场动态。
3.对现场临时构筑物、设备设施、各类悬挂物、附着物、临时用电线路、电箱灯架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持其完好状态。
4.在暴雨和大风到来之前,对高空易坠落物件应拆除或加固,对高空作业的吊篮,应及时降至地面,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坠落伤人,暴雨和大风在气象发布蓝色预警时,即停止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并启动应急预案。
七、加强夏季用电安全和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焊接动火制度,加强对各类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管理,严禁乱拖、乱拉电线和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用电器具。
八、切实做到与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渠道畅通,如突发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九、对在“防暑降温、防台防汛”期间擅自离开岗位,不履行管理工作职责,对隐患整改不及时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公司将追究主要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依法严肃处理。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篇10
【颁布部门】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穗府办[2004]41号
【颁布时间】 2004-08-10
【实施时间】 2004-08-10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近日来,我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持续酷热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将持续高温。为减少和降低高温酷暑天气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现就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计划、经贸、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建设、交通、农业、卫生、市政园林、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防暑降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深入基层第一线,关心、慰问生产、施工第一线人员。要妥善安排高温期间的作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建筑、施工等露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防暑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中暑。
三、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对燃气、供电、化工等企业和车站、机场、码头、客运车辆、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以及油库、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监管。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防止车辆因高温造成性能衰减、自燃、爆胎以及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做好防病治病的宣传工作。
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高温期间水、电、燃气的生产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的用水、用电。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人节约用电、用水。
六、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在高温酷暑期间遇到的生活困难。要特别注意老、弱、病、残及儿童的防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开辟各类避暑场所,向孤寡老人和需要救助的人员开放。现正值暑假期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市民外出旅游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二00四年八月十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夏季防暑降温工作通知 篇11
现将《杭州市安委办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杭安委办〔〕14号)转发给你们。为做好20做好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夏季高温特点,加强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和高温作业岗位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
二、区安委办将组织区安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计生局、总工会对各乡镇(街道)防暑降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三、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于9月10日前将防暑降温工作总结和检查情况表(附件1)报区安监局职安科,联系人:董晓波,联系电话:63128966。
附件:富阳区夏季防暑降温检查情况汇总表
杭州市富阳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做好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 篇12
各部门、班组:
夏季是高温、雷电、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季节,也是事故的高发季节,因此,危险化学品行业要特别做好以“防雷、防汛、防暑、防爆”为重要内容的夏季“四防”工作,这也是每年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现下发夏季“四防”工作实施方案,各部门、班组要切实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对发现的设备缺陷或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以确保油库安全度夏。
附件:夏季“四防”工作实施方案。
(6)检查管道连接有无泄漏,避免泄漏出的油蒸汽因雷击着火。
(7)雷雨天气,易造成电气事故,导致设备晃电或停电,必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发生停电事故时能够正确处理,将影响降至最低。
(8)遇雷雨天气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防止人体遭雷击。
(9)夏季天气高温、潮湿、多雨,电器线路及设施绝缘性能降低,易发生漏电,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带电设施,移动电气设备时要先断开电源。
二、防汛、防台风措施
通畅的排水设施是防止洪涝发生的唯一途径,要做到小雨无积水,大雨能排走,特大洪水有预案,遇到特大洪水时,能根据预案有条不紊地安排生产或紧急停车。在雨季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定期检查储罐区的雨水排放系统等,对于不通畅的要进行清理,达到沟见底的标准,并配齐、盖好地沟盖板,护栏要完好坚固。
(2)对泵房、高压电线等要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
(3)生产要害部位、关键设备、供水、供电工程及各种物资储库门窗要防止进水。
(4)及时处理厂区及设备区内低洼处积水,确保消防水泵完好,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5)对库区内房屋、罩棚、围墙进行检查,防止台风及塌方。
(6)在汛期或水灾发生时要注意生产设备的防雨、防水、防潮。
(7)配备必要的铁锨、编织袋、排水泵、防洪沙、通讯设备等应-2
(5)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6)加强劳保用品佩戴检查管理,严禁穿钉鞋、拖鞋、背心、短裤(裙)、化纤衣物上岗。
四、防超温、超压、爆炸措施
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促使易燃易爆物品加速分解、气化、发热、膨胀,易造成设备超温超压,严重者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为防止超温超压,需注意以下事项。
(1)储罐附件及机泵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快速切断阀等,必须保持完好,且100%投用。
(2)常压储罐的储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临界范围内,严禁超装。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非敞开的桶、罐,不能装满,要留有10%~15%的空隙,避免盛装的易燃液体因受热膨胀而引起容器爆破炸裂。
(3)机泵开车时平稳操作,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压力突然上升,造成事故;对所有停用的设备管线要做好泄压和吹扫。
(4)对易超温电器设备如机泵,实施轮换工作或暂停作业等措施。
(5)应随时掌握放空、泄压系统的完好情况,确保完好畅通,对可能存在泄漏点的地区重点监控检查,对高空放空点及高空可能泄漏点进行重点控制,防止泄漏雷击着火。
【关于做好建筑工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推荐阅读:
关于做好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12-24
关于做好降温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01-10
关于认真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防台防汛”工作的通知 20106-29
关于做好夏季物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9-30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05-27
关于做好2014年夏季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授予等工作的通知范文11-03
关于做好社区矫正工作07-24
如何做好夏季防汛工作06-02
关于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06-02
关于做好乡镇信息工作的思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