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2024-05-27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精选7篇)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1

【法规名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颁布部门】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穗府办[2004]41号

【颁布时间】 2004-08-10

【实施时间】 2004-08-10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近日来,我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持续酷热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将持续高温。为减少和降低高温酷暑天气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现就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计划、经贸、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建设、交通、农业、卫生、市政园林、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防暑降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深入基层第一线,关心、慰问生产、施工第一线人员。要妥善安排高温期间的作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建筑、施工等露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防暑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中暑。

三、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对燃气、供电、化工等企业和车站、机场、码头、客运车辆、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以及油库、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监管。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防止车辆因高温造成性能衰减、自燃、爆胎以及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做好防病治病的宣传工作。

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高温期间水、电、燃气的生产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的用水、用电。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人节约用电、用水。

六、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在高温酷暑期间遇到的生活困难。要特别注意老、弱、病、残及儿童的防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开辟各类避暑场所,向孤寡老人和需要救助的人员开放。现正值暑假期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市民外出旅游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二00四年八月十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2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26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2011]27号) 精神, 经省政府同意, 现就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 工作通知如下:

一、扩大参保覆盖面

(一) 巩固和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

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学校的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 继续将城镇非从业居民, 包括老年人、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 (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 、少年儿童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等, 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使2011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 完善参保个人缴费机制。

积极探索跨年度自动续保机制, 各地应设立灵活的缴费时间和简便的个人缴费方式, 采取委托银行代扣代缴、电话或短信提示缴费、开放日常缴费窗口等多种措施, 方便居民依法主动缴纳和自动续保。

二、落实筹资标准

(一) 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2011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 其中省级财政根据各地财力情况, 分档给予补助。具体为:省级财政对原有120元继续按照原财力分档补助, 对新增80元省级财政按照新财力分档补助, 补助比例统一为80%、60%、40%、25%。

在提高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 扩大对困难居民参保个人缴费政府补助范围, 将现行规定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所需个人缴费由政府给予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各地要尽快按规定将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纳入所在地财政补助范围。

(二)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在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的同时, 各地要充分考虑不同参保对象经济承受能力、居民收入增长、待遇水平提高等因素, 分类制定个人缴费标准, 原则上2011年参保居民人均个人缴费不得低于每人50元。积极探索居民医保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机制, 鼓励居民多缴费, 享受较高的医疗保障待遇。

三、完善待遇政策

(一)

各设区市应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 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城镇居民医保基金, 稳步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减轻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二) 全面开展门诊统筹。

1. 建立普通门诊统筹。

普通门诊统筹是针对参保居民门诊特殊病种和住院以外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和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由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给予一定限额报销的保障制度。力争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设区市所辖县 (市、区) 全部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工作。

普通门诊统筹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普通门诊统筹的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10%左右。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出与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列账, 统一管理。

普通门诊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由设区市确定。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为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费用, 以及符合规定的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按规定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由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各地要积极探索普通门诊统筹费用总额预付或按人头付费等费用结算办法, 具体结算方式由各设区市确定。

普通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在已列入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学校医疗机构中选择, 启动阶段, 参保居民就近选择一所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普通门诊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选择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实行一年一定, 中途不予变更。

2011年当年大学生日常医疗继续按照现行办法执行。

2. 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病种。

在对部分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保障的基础上, 2011年特殊病种的保障范围扩大到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各地要将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水平, 鼓励这部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三) 调整住院报销医保政策。

1.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

各设区市要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 合理调整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 各层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差距进一步拉大到10%以上, 优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住院费用支付比例。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到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且不低于5万元。

2.全面启动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2011年各设区市建立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制度, 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5%左右, 以各设区市为统筹单位。各设区市为城镇居民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可以采取由医保中心经办或委托商业保险办理等多种方式, 帮助解决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 具体报销比例由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一) 加强转诊和异地就医管理。

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转诊的支付政策。加强区域间医保经办机构协作, 参保居民在异地务工或随子女异地居住的, 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异地就医办法, 办理异地居住登记手续并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做好参保居民异地就医服务工作。

(二)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各设区市要加快推进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结合门诊和住院的特点, 实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付费办法, 控制医疗服务成本。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严格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机构的优势, 积极推广使用稽核软件, 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诊疗多维数据监督。要加大对欺诈、违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研究逐步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

五、加快推进设区市统筹

各设区市必须严格执行闽政[2007]29号文件规定, 落实设区市统筹, 在设区市范围内实现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险基金互助共济和抗风险能力, 确保参保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待遇。实施中退到县级统筹的设区市,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任务繁重, 各设区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抓紧调整2011年所辖县 (市、区) 统一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 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设区市在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请及时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报告。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3

(2007年7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南府办〔2007〕18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座谈会精神,认真做好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切实为民办实事,为构建和谐南宁做出新的贡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8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我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确立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目标任务

通过健全和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通过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确保全市范围内在法定劳动年龄、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镇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户户有人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建立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完善援助服务手段,逐步形成针对性强、动态管理的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的标准

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的标准:被用人单位招聘的人员,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人员,应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的人员,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规范城镇零就业家庭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一)认定条件

零就业家庭是指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同一户口居民家庭成员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因就业困难无一人就业(不含已退休人员和在校学生)或一年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累计不足三个月(含三个月)的家庭。

(二)认定程序

1.符合条件的家庭,到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填报《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以下材料:

(1)居民户口簿、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家庭成员未就业的有效凭证。其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优惠证》或企业出具的尚未就业证明;其他城镇未就业或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未实现就业人员要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提供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证》。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应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并在《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上加具审核意见和盖章,报县(区)、开发区劳动保障部门。

3.县(区)、开发区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接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上报的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认定,在《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上加具审核意见和盖章后,一份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一份留己存档,一份交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提出申请的零就业家庭成员。

4.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行属地化管理。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应对辖区内的零就业家庭建立台帐,指定专人负责,实行跟踪服务,及时登记享受援助政策家庭及其再就业情况。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

(1)家庭中的下岗失业人员经推荐介绍就业3次以上,因本人不应聘而造成不就业的。

(2)在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后,家庭成员中已有1人(含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

(3)所辖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连续3个月无法与其家庭成员取得联系的。对不再享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收回其原办理领取的《再就业优惠证》。

四、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一)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使零就业家庭充分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其就业,劳动保障部门给予零就业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

(二)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象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凭《再就业优惠证》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三)各级政府投资开发和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象。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零就业家庭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援助对象的,可按照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四)鼓励用人单位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对公益性岗位、各类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贴等有关就业扶持政策。

(五)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六)各级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做好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服务工作,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按规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凡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并推荐就业成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机构,按相关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

(七)各级各部门要在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大厅设立零就业家庭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要从组织创业培训、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八)零就业家庭人员就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按规定享受国家资助两年助学金,资助标准每年1500元。

五、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在2007年7月底以前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援助对象,建立统一的登记台帐和数据库,规范对零就业家庭的管理。零就业家庭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新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二)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储备工作。要想方设法开发和储备一些适合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的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挖掘开发一批、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满足辖区内不断变化的零就业家庭就业需要。

(三)建立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加快12333呼叫系统建设,为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提供快速、高效、便捷服务,确保有就业愿望且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3天之内实现就业。各街道、社区要成立援助服务中心,在调查摸底、建立台帐的基础上,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有关情况,积极开展“一对一”、“二对一”等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对零就业家庭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同时,要做好跟踪服务,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统筹解决好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资金问题。各级各部门可在历年就业再就业结余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经费,专项用于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充分发挥资金对就业的支持作用,以切实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是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和谐南宁,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是各级人民政府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再就业总体工作中。确保“三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认真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我市零就业家庭人员全面实行援助,切实消除零就业家庭。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把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工作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督促检查,总结评估。各县(区)、开发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措施。各县、区每半年和年终要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劳动保障局。市里将组织检查组不定期对各地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4

【颁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渝办发[2004]252号

【颁布时间】 2004-08-13

【实施时间】 2004-08-13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我市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意见》(渝委发〔2004〕3号)有关精神,为加强公安派出所和监管场所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切实做好我市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公安派出所是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的派出机构,是公安工作的基石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平台。公安监管场所(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是关押各类违法犯罪人员的要害部门。目前,全市有282个派出所无房,67个派出所属危房,部分看守所设施简陋,大部分区县(自治县、市)没有规范的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已严重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区县(自治县、市)派出所及监管场所的建设由当地政府负责。对此,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必须尽快将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紧实施,力争在3年内切实解决无办公用房派出所建设,5年内完成监管场所建设。

二、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尽快落实无房派出所及待建监管场所建设条件和建设资金,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考虑到我市区县(自治县、市)财力普遍困难的实际,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市有关部门要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投入等渠道,对区县(自治县、市)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落实情况较好的区县(自治县、市)给予适当补助。

三、公安基层派出所及监管场所的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符合公安部对监管场所建设选址的特殊要求和我市监管场所建设规划及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对拟建城市新区的公安派出所

及监管场所要预留建设用地,预留出派出所及监管场所的建设用地。公安基层派出所可采取新建或购置的建设方式。依据国家规定的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市实际,按照满足派出所基本功能的要求,除特别大的派出所外,一般规模(警力配备在20人以下〈含20人〉)的单个派出所建筑面积按225-500平方米进行控制;如需新建,建设用地按1-2亩进行控制(如果国家有新的标准,按新标准执行)。市公安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审定派出所的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建设和用地规模)和建设内容。

四、对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办公楼用地及按规定应建的配套设施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各种税费按照政权建设税费减免的相关规定办理。

五、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的检查督促工作,每年年底前要将建设情况向市政府作专题报告。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对工作不力,建设进度缓慢的区县(自治县、市),将予以通报批评。

二00四年八月十三日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5

农办企〔2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乡镇企业主管部门:

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是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具有法定性、基础性和权威性。鉴于在2009年已经进行的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部分省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机构、职能及隶属关系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保证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稳定,做好工作衔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千方百计稳定乡镇企业统计队伍。加强领导是做好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前提,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必须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信息统计工作,增强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要千方百计稳定乡镇企业统计队伍,重视统计队伍的建设,努力在机构、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予以保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针对统计人员调整大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力度,分期分批对信息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支持统计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信息统计人员素质。

二、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开展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目前,省级机构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各省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乡镇企业管理职能,依法做好乡镇企业统计工

作,做好工作衔接,努力做到工作不断,数据不乱。同时,各省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地(市)、县机构改革动向,积极、主动做好工作的联系与协调,以工作带队伍,确保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基层队伍的稳定,促进统计工作的正常、有序、顺畅进行。同时,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当地统计部门协调,争取统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三、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工作千头万绪,乡镇企业统计工作要发挥在判断形势、指导发展、创造环境、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报表的及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分析报告的时效性和指导性。当前,首先要重点抓好2009年统计年报布置、汇总与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继续做好月度、季度等定期报表和运行情况研究分析。要把握好数据质量这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弄虚作假,要依法进行乡镇企业统计,禁止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漏报,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四、强化监督管理,继续抓好乡镇企业信息统计直报点工作。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信息统计直报点工作,努力促进县(市)机构改革中直报点队伍的稳定。要注意发挥乡镇企业信息统计调查直报点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抽样功能,加强对直报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升直报点的功能,做到有效监督管理,定期通报、定期交流,确保直报点正常运行。对不能及时上报月报,长期不能完成任务的直报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撤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增加直报点数量,扩大数据采集点。承担农产品加工统计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统计试点的省,要进一步发挥直报点的作用,努力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为全国开展农产品加工统计以及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统计工作提供经验,打下基础。

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积极做好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我部乡镇企业局反映。

农业部办公厅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6

【发布文号】哈政办发〔2007〕10号 【发布日期】2007-09-29 【生效日期】2007-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至2008城市供热工作的通知

(哈政办发〔2007〕1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单位,驻哈部队:

为确保全市人民住上“暖屋子”,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做好2007至2008城市供热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市区两级管理体制,落实供热区域管理责任

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作为全市供热行业管理部门和市供热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归市建委管理,重点履行政策指导、规划建设和市场监管等综合性管理职能。各区政府要按照《关于建立市区两级供热管理体制的通知》(哈编字〔2007〕105号)要求,组建区供热管理办公室,作为区专门管理供热工作的办事机构,具体履行辖区内供热管理职能(呼兰、阿城2区暂维持现管理体制不变)。建立健全区长负总责、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区供热办直接负责的供热管理体制,明确区政府、街道、社区分级管理职责,做到每个锅炉房(换热站)有人包、有人管。充分发挥区域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供热管理部门与城建、城管、环保、规划、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辖区内供热建设和运行管理遇到的问题。建立与驻区供热单位协调联系制度,加强对辖区供热设施维修改造、储煤、收费、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供热突发事件,确保供热工作顺利进行。加大对供热保障对象的保障力度,做好辖区内供热保障对象的审核和补贴资金的发放,保证特困群体住上暖屋子。加强区供热办和供热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搞好岗位培训,开展辖区内供热基础情况普查,尽快适应供热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

二、加强供热管理,确保供热质量

(一)认真做好供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供热单位要采取措施应对燃煤价格上涨、市场供应趋紧和运输紧张的严峻形势,抢前抓早购储燃煤,保证10月20日前燃煤储存率达到计划用煤的70%,供热设施检修率和完好率达到100%。供热新建、改造工程要提前完成竣工验收和系统调试,供热管网系统要提前进行注水试压,所有供热设施要提前进行试运行并具备供热条件。

(二)努力确保供热质量

2007年10月20日至2008年4月20日供热期间,居民居室内6:00时至21:00时的温度应当达到18℃以上,其他时间不得低于16℃,同时要采取措施解决冷热不均问题。热电联产、区域锅炉要采取连续供热方式,不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分散锅炉要延长供热时间,确保居民住宅室温达标。自供热单位要加强管理,切实对辖区内供热运行和供热质量负起责任,确保供热质量达标。

(三)确保供热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供热锅炉、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必须经过专业部门检测、校验合格后方可运行。司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用户要求停止用热的,应当提前与供热单位签订停热协议;对可能危害其他用户用热或者影响室内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的,不能停止用热。各供热单位要制订应急抢险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和维修抢修队伍,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故障。

(四)加强供热节能减排工作

运用气象节能技术,做好冬季气象走势预测分析,合理调节供热运行,科学实施“看天烧火”。推广应用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供热节煤、节电、节水水平。大力推进政府机构办公楼、公共建筑热计量试点,对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增设温控和计量装置,促进行为节能。房产、物业管理单位要履行房屋保温节能职责,供热单位要敦促热用户做好防寒保温。

在保证供热质量前提下,努力实现供热节能在去年降低10%的基础上再降5%的目标。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加强储煤、储灰场地覆盖管理,减少烟尘排放和扬尘污染。

(五)切实提高供热服务水平

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城市供热行业服务规范》和《哈尔滨市供热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暂行办法》,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全面开展供热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工作,通过等级评定促进供热企业开展诚信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供热服务公示制和承诺制,公开供热单位名称、负责人姓名、供热时间、服务标准和服务监督电话。在供热小区实行定点、定时测温和发放便民维修服务卡,设立24小时报修电话,保证服务及时,方便群众。组织开展服务年活动,提高供热服务质量。供热设施发生故障需停热8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并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热。

(六)进一步强化供热信访工作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和各供热单位要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群众反映的供热问题,化解供需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市供热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区供热主管部门化解排查的工作机制,各区供热办要设立供热监督电话,协调解决辖区内的上访投诉问题。供热企业是供热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社会供热单位要设专职信访工作人员,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自供热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供热信访问题由责任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各区供热办和供热单位要认真处理建设系统“12319”热线转办的供热案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防止发生越级和集体上访事件。

(七)依法维护供热市场秩序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用户之间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合同文本应使用省建设厅和省工商局统一印制的示范文本,依法明确供用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供热监察执法部门要加强供热市场监管,依法查处窃热和窃取供热用水、损害供热设施、供热质量不达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未经批准擅自弃管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发生重大供热质量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对因供热单位原因致使居民住宅居室温度未达法定标准的,热用户可依据供用热合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热价监管,依法查处擅自提价或通过缩短供热时间、降低供热质量等手段变相提价的行为。

三、实施依法用热,严格依法收费

(一)交费责任

热费承担主体为房屋承租人或产权人。

1.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在规定的住房控制标准面积内的热费,由职工个人和房屋承租人或产权人所在单位共同承担,其中职工个人承担10%、单位承担90%;超标准面积的热费全部由职工个人承担。住房面积控制标准按《哈尔滨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贯彻〈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哈房改组字〔1994〕2号)执行。

2.乡镇、民营和三资企业职工的热费,已纳入工资的,全部由职工个人承担;未纳入工资的,由职工个人和所在单位分别承担10%和90%,超出规定控制标准面积的热费,全部由个人承担。

3.个体工商业户、农业户、自由职业者和停薪留职人员的热费,全部由个人承担。

4.在规定的供热保障控制标准面积内,以下各类人员的热费均按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支付,超出供热保障控制标准面积的热费全部由个人承担。

(1)居住集中供热住房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民政定补优抚对象、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失业救济对象、市属国有福利企业残疾职工、无工作单位和单位关停破产确实无力支付热费的建国前老军人的全部热费;

(2)经批准的市、区属国有关停破产企业离休人员(不含由市离休干部管理中心支付热费的离休人员或关停破产时已向个人支付热费的离休人员)和进入社保领取养老金的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不含破产时已从破产费中预留并委托社会保险机构发放采暖费的退休人员,或企业破产时已向职工个人支付热费的退休人员)单位承担的90%热费;

(3)居住非集中供热住房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每户每年给予720元补贴。

(4)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5.省、市、区级财政承担的热费补贴资金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归集,统一拨付,各供热单位不得要求享受供热补贴的人员垫付热费。市、区有关部门要严格审定享受热费补贴人员资格,各供热单位及个人要按规定履行申报手续,并在其所在居民委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6.持有市总工会核发的《特困职工证》的特困职工热费,全部由所在单位承担。

7.非住宅房屋的热费,由房屋经营者或产权人承担。

8.新建房屋未交付购房人使用前的热费、未安置空房的热费,由开发建设单位交纳;租赁房屋的热费由房屋所有人交纳;承租公有住房的热费由房屋承租人交纳。

9.停止用热并与供热单位签订《停热协议》的用户,应当按照规定向供热单位交纳一定数额的热能损耗补偿费。

(二)收费办法

1.热费实行向单位收缴和向职工家庭收缴相结合的办法,向单位收缴的,由单位负责交缴其应承担的90%热费,并负责代扣代缴职工个人应承担的10%热费;向职工家庭收缴的,先由职工家庭垫付全额热费,持收据到所在单位报销,所有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为职工报销垫付热费。

2.职工有多处住房,合计面积未超过规定控制标准的,单位按90%报销热费;超标准面积的热费全部由职工个人承担,由单位负责代扣代缴。

3.供热单位可与街道办事处、居民委签订热费收缴合同,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协助收缴。

呼兰、阿城2区暂不执行本通知规定的交费责任和收费办法。

(三)保障措施

1.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将热费列为必保支出,按时支付热费或报销职工垫付的热费。对不按规定支付或报销热费的单位,继续实行“五不准”政策(即不准购买和更新小汽车、不准发放奖金、不准领导干部出国、不准评为先进单位、不准领导干部评为先进个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五不准”政策的审核把关。

2.凡不按规定支付和报销热费的单位,由监察、审计部门进行监察审计;对确有能力但拒不支付和报销热费的,依法强制划拨。

3.用户逾期拒不交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缴热费。用户逾期未交纳热费,供热单位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按照所欠热费总额的1‰按日加收滞纳金。

4.对无正当理由空闲而不交纳热费的公共用房和未经产权单位同意转租而不交纳热费的公有房屋,由公有房屋经营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收回房屋承租权并解除原租赁关系。

5.个体私营业户在规定时间内拒不交纳其经营场所和自住房屋热费的,可按有关规定暂缓、限制或停止供热。

四、密切配合,为城市供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市供热工作由市供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供热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认真组织系统内有关单位做好社会供热和单位自供热工作,特别是做好职工热费、历年陈欠热费的支付、报销工作。针对今年燃煤价格居高不下、供热生产面临困难的特殊形势,供水、环保部门对居民供热要执行民用价格、缓交排污费的扶持政策,支持供热企业保证居民供热。要加强供热工作目标管理和考评,严格兑现奖惩。市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监察、审计、外事侨务、物价等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把关,确保制约规定和措施落到实处。市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机关、事业单位热费,认真做好供热保障资金的归集和拨付工作,确保年末前保障资金核拨到位。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热是商品”的宣传力度,对有钱不交、搭车用热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曝光。各供热单位和热用户要牢固树立“依法供热”、“依法用热”观念,切实履行保证供热质量和用热交费义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供热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急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 篇7

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各项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开展“三项行动”,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但随着冬季来临,特别是近期持续降雨,气温急剧下降,雨、雾天气复杂多变,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领域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切实做好今冬及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冬季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各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省、市、县安全

存、经营单位,一律责令停产停业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经营活动。严格执行储存库室安全防范技术标准,落实“人防、技防、设施防”措施,夯实民爆器材经营、储存、使用等环节安全管理基础。

(五)扎实开展火灾隐患普查与整治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普查工作,摸清隐患存量,分类建立档案。重点检查商场、网吧、宾馆、饭店、车站、医院、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严查各类封堵、占用消防通道和锁闭、遮挡安全出口等违法行为,检查公众聚集场所防火器材、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配备设置情况。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治火灾隐患工作责任制,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六)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全县小水电站建设施工安全和“引红济石”工程各项目部施工安全监管,督促各施工企业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各施工企业完善安全措施,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七)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临边洞口防护、施工用电、塔吊和施工电梯、施工机械以及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手续不全、现场管理秩序混乱、问题突出、隐患严重的施工工地要停工整顿,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

(八)认真做好其他行业领域安全工作。各镇要做好农民安全教育,提高自防自救意识,防止因用电、用火、食物中毒及用煤取暖等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各单位要做好本系统本单位承担建设项目的安全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按照县上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本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职责履行到位,查活动结束后,各检查组要将本次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县安委会办公室,由县安委会办公室汇总后报县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各镇、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要抓好落实,确保安排到位、落实到位,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二)密切配合,加强执法。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同时,由县安委办组织各行业监管部门,联合执法,继续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无证无照、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安全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查处,严厉问责。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检查不重视、方案和措施不具体、检查督查不细致、隐患整改不及时、监管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0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生产 工作 通知

抄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1月9日印发

上一篇: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方案下一篇:结扎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