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10-09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0篇)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

2020年学校党总支关于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教育局局机关党委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推进我中心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目标,夯实学校党建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等,进一步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典型引路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党支部优秀的做法。同时要强化问题意识,找准本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的薄弱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2.坚持争创达标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把标准化建设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以日常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标准化建设的实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3.坚持自我提升与上级支持相结合。既要鼓励全体党员立足自身实际,对照标准查摆整改、创争达标,又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基层党组织达标升级。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中小学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优化、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工作载体更加形式多样、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的目标,重点完成以下八项任务:

(一)推进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

以实现中心校各级党组织全覆盖为着力点,突出务实、管用、有效,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体制明晰。

(二)推进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

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书记,做到选拔导向鲜明、人员素质优良,班子结构合理、成员责任明确。

(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

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严格发展党员,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到党员队伍信念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务实、勇于担当,纪律严明、作用突出,清正廉洁、为民服务。

(四)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

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为着力点,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五)推进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

以党员、群众、学生、家长满意为着力点,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本领,受到党员群众、学员学生普遍欢迎,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六)推进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

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服务功能,做到硬件配置齐全、场所功能完备,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较好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

(七)推进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

以推动各级党组织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机制运行,做到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

(八)推进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

以保证各级党组织正常开展党建工作为着力点,强化人员力量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做到各级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四、方法步骤

(一)制定工作方案推进计划,进行动员部署。

(1月5日-1月15日)。

结合实际,各支部精心制定本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成立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会议,靠实工作责任,广泛动员部署,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二)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标准。

(1月15日-2月28日)。

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标准化建设培训会并认真学习标准建设手册。支部书记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标准化工作指标及要求、具体操作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使支部全体党员深入掌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念、目标、任务、方法,熟练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全面对标争创,着力整改提升。

(3月——12月)

认真对照省委组织部印制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试行),深入开展自查,逐项逐条对标。9月15日前完成自查,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10月30日前,完成学校党建活动阵地建设,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11月30日前完成学校党建制度汇编,对符合标准的,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11月30日前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未达标的认真分析研判,找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集中力量抓好查漏补缺,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销号,力求达到标准化要求。11月30日前完成标准化建设档案资料整理装订,完善各类工作台账。

(四)开展自查自评,接受考核验收。

(2019年12月)。

12月1日前党支部完成对标争创情况自查自评工作,接受上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考评验收,对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列出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力促尽快达标。

(五)总结经验做好,全面深化推广。

(2020年1月)。

认真梳理总结学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经验,根据省市区统一安排,在学校全面推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支书记胡天明同志任组长,副书记陈泰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支委委员担任。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各支部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搞好统筹谋划,定期研究调度,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2.强化督查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改进。

3.注重工作实效。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把标准化建设与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安排,确保取得实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整体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3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截至今年上半年, 全市1200所义务教育学校, 已有708所通过了“达标”评估验收, 占总数的56.41%。其间, 我们还先后对477所达标学校进行了随机复查回访, 进一步促进了区县、学校积极巩固成果, 不断提高水平, 全力把创建达标变成工作常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回顾3年来的工作, 全市义务教育的主要成果体现在3个层面的根本性变化。

一是区县政府的教育职责得到落实。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逐步深入, 义务教育在全市各区县已经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并形成了规划优先安排、经费优先投入、资源优先保证的新局面。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检查指导。不少区县的“一把手”还定期听取汇报, 现场解决问题。目前, 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县等8个区县的“达到度”已经超过60%。其中, 东丽区为98.15%, 北辰区为94%, 河西区为86.36%。值得欣慰的是, 5个远郊区县在学校数量很大、整体基础薄弱、财政经费困难的情况下, 去年以来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在跟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步伐。

二是区县教育的管理方式开始转变。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缩小校际差距、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办好每所学校, 教好每个学生, 正在由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行为。2008年以来, 各区县教育局都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 精心组织, 统筹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仪器配备等有关部门, 不仅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 结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各司其职, 合力推动。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 加大了对普通学校的关注程度和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 主动帮助学校查找问题, 理清思路, 解决困难, 落实标准。教育督导部门也坚持“监督和指导并重”的原则, 在加强督导检查的同时做好具体指导, 促进辖区学校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不仅体现了效率, 更加凸显了公平。

三是基层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了发展。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使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硬件”的规范化, 不仅使校舍更加牢固、安全, 环境得到净化、美化, 而且使城乡学校全面实现了集中供暖、水冲厕所、标准场地和电子监控。特别是教学设备的再次补充和图书资料统一配送, 进一步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历史差距, 为所有学校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创造了更加完善的基础条件, 激发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目前, 无论是已经达标的学校, 还是正在创建的学校, 都把“软件”建设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 积极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思想更加明确, 规章制度更加系统, 运行机制更加健全, 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尤其是以推进高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形成新的共识以后, 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大课间活动和“2+1”项目的认真落实、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定期开展,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变化, 让人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 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今年, 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的有关政策, 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 特别是择校问题在中心市区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义务教育学校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效果, 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突出的问题

为了确保今年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出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工作目标, 年初的蓟县会议以后, 我们就责成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 对各区县的有关情况开展了摸底核查, 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认为, 当前有4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制约着今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目标的落实。

一是区县工作还不平衡。今年3月底市政府在蓟县召开现场推动会后, 各区县政府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落实张俊芳副市长讲话要求, 并客观分析现状, 采取有力措施, 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重新调整了标准建设计划。根据初步统计情况来看, 下半年将有400所学校申报评估验收,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可望实现。预计年底, 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宝坻区、宁河县等5个区县的达到度可以实现100%, 河北区、红桥区、武清区、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等6个区县的达到度可以超过90%, 河东区、南开区的达到度可以接近90%, 西青区能够达到80%以上, 和平区、津南区由于种种原因达到度距9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整体推进难度加大。今年, 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攻坚”之年。之所以用“攻坚”来定位, 是因为经过两年的评估验收以后, 剩下的学校普遍条件差、基础弱、“欠账”多。不要说加倍投入、加紧建设及加快装备配置、加速教师调配的任务非常艰巨, 就是指导学校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农村地区, 这些困难更为突出。今年下半年, 蓟县有90所学校需要验收, 武清区有65所学校需要验收。这么大量的学校需要创建和达标, 难度肯定更大。

三是突出矛盾比较集中。一方面是多年积累的矛盾。比如中心市区, 本来就老旧校舍较多, 校舍面积紧张, 再加上前期城市建设拆得多、建得少, 造成现有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明显不足。不仅新建、扩建必须协调用地, 就是改造、提升也有较大困难。这个问题和平区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是近年出现的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断提速,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 他们随迁的子女急需入学。再加上新项目需要大片拆迁, 新农村也在加快建设, 这些地区的生源也急需安排。本来运行平稳的学校, 生源突然增加, 造成巨大压力。这个问题先是出现在近郊四区, 随后又凸显于滨海新区, 而且预计还会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当然,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不少, 比如学校施工过程拉长、教学装备到位滞后、农村教师学科失衡、学校管理过于粗放等, 总之都是影响全局工作的因素,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提出方案、切实解决。

三、下一阶段的任务和工作的要求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是本届政府的工作任务。下一阶段的任务还将实施两年。这两年我们计划做如下安排:今年下半年, 对400所学校进行评估验收, 完成达到度90%的总体目标。2012年进行扫尾, 包括4项工作:一是对另外10%的学校进行评估验收, 确保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二是对区县撤并的学校进行专项督导, 现场核实认定, 确保完成任务真实可靠;三是对已达标的学校进行随机督导和复查回访, 确保创建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四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现代化标准建设, 进行评估验收, 确保这个项目能够全面覆盖。应该说, 这是党和政府的愿望, 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只有这个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我们才能向全市人民群众正式宣告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高水平、均衡化。

为此, 我们还要从3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应该贯穿工作的始终。各区县要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同时,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是通过缩小学校之间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它也是通过落实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战略举措。所以, 我们一定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定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各区县政府要对今后两年的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详实的办法, 按照整体部署, 争取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努力破解工作难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同样也会伴随工作的始终。所以, 能否理性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 把困难当作机遇, 把压力变为动力, 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各区县一定要把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 认真分析情况, 充分挖掘潜力, 本着既实事求是又竭尽全力的思想, 提出有效措施, 做好方案, 抓好落实。不管是历史积累的问题, 还是近期出现的矛盾, 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我们不能回避,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下一阶段, 各区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区域“十二五”规划, 把学校布局调整切实纳入其中, 完善学校建设整体规划, 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 确保学校建设工程又好又快按时竣工、交付使用。同时, 有撤并学校任务的区县, 要按计划做好撤并工作;有班额超标现象的区县, 要按规定保证逐校达标;有学校面积不足的区县, 要按要求做好校舍资源整合;有需要校舍加固、旱厕改造、集中供暖、设备补充等项目的区县, 要按标准全部落实到位。总之, 区县政府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 努力破解难题, 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建设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去年年底,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具有天津特色的统一决策、标准实施、督导保证的教育行政机制基本成形。下一阶段,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针对上述任务, 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评估验收和对区县的督导检查。在此期间, 各区县政府也要在组建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同时, 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把督学队伍建设和责任督学制度结合起来, 真正发挥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的作用, 指导、督促学校按照标准加强硬件管理、加紧软件建设。要把指导学校提炼办学理念、挖掘特色优势、健全精细管理、完善电子校务、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文化建设、规范一日生活、推进高效教学、开发课外活动、落实社会实践、扩大交流合作、促进社区互动等方面列入督导范围, 在加强工作监督的同时, 搞好工作指导, 帮助学校在现代化标准建设这个平台上,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使全市义务教育真正走在全国前列。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01-01

一、打造标准化学校要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化体系并非无差异,整齐划一,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一,农村和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由以上差异造成的各地的生活方式也很大,即使是一个县域范围内,还存在偏远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差异,应该容许一定的标准差异,这个差异是尊重学校发展的逻辑,尊重起点的不同,如果不分学校所在的地域,一概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会存在适应性问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过程,比如在校舍和设备的配置方面,有些学校占地面积偏小,但辖区内还存在很大的入学压力,虽然可以增加建筑面积来补充,但效果未必好,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就近设置教学点来缓解暂时的入学压力,这就是班额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遗留的办学基础条件;另外,标准也不是静态的,需要不断调整,并用动态的发展眼光来看待,一是辖区人口发展规划,二是所在区域的城市功能建设,这些都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因此,不但标准体系需要一定的“容许度”,而且,标准化学校的建设需要构建一个标准体系的动态调控机制,这个调控机制应该跟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教育推进的设备、仪器应该充分留够发展的空间。

第二,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设立教育发展规模的上限和下限。相对于教育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本来就不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有限的资源中还要重点投入所谓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而使广大的更需要资助的学校占有很少的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除了要尽快用各种办法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区、没有达到标准化的学校扶上去,同时也要限制一些条件已经相当优越的学校无限制的发展。如有的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一所中学竟投资数个亿,国家对此就应该给以适当的规范,这并不是限制其教育发展,因为这已经背离了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的公平。设立上限和下限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为了让国家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让我们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均衡的教育。

二、国家要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职责,政府应制定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建立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也可考虑单独征收高消费场所的教育附加税,集中财力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建设标准化学校,保证这些地区的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而义务教育对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有具有重要意义,是公民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保障,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的,因此,建议在预算中,单独列支“标准化”项目,当前主要任务肯定是薄弱校改造问题,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意义重大,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义务教育“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实现的重要措施。

三、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重点关注教师队伍建设

标准化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国家要严把教师入口关,根据标准化学校对教师学历等的基本要求来聘任教师,并根据需要和教育发展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对于以往的教师,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集体培训,特别要加强对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整体提高落后地区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历水平是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关键。最后,各地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实行教师定期“轮岗制”,组织大中城市的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短期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偏差的问题。在待遇方面,应逐步提高县级以上统筹的力度,对于偏远地区任教的老师,给予津贴,这恰恰是尊重差异,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四、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加强质量评估和监督力度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确保义务教育的高质量也是打造标准化学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为保证标准化学校的建设,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大调研力度,对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对标准化学校存在的问题,根据标准化学校的基本指标进行评估,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五、建设标准化学校还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个性化、标准化、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标准化并不是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一样,否定学校的差异、个性和特色。千校同面,无差异,那是对标准化学校的错误认识。学校的标准化、个性化、现代化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办学特色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改变我国中小学“千校一面”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办学的个性化实际上是无数学校办出其特色的自然结果,是学校面对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家长、学生对学校多样性要求所做出的反应。

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1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五原县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此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五原三中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乔秀莲

副组长:辛向春、武建斌、高殿杰、王继斌、王泽方

成 员:袁群荣、贺永红、屈瑞军、郭世旺、贺玉娥、辛红霞、赵丽、王玉珍、张利民、陈月林、周志强、丰立东、孔迎凤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四、具体规划

(一)具体规划

学校力争到2012年底,完善教学楼的维修工程,维修校园,配置教育设备,对教师进行培训。

(二)阶段推进目标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从2012年3月底启动,至2012年1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3月——2010年4月)

1、学习有关文件,理解标准化建设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建标准化教师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卫生 室、传达室。

3、按规定标准配齐、配全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校园

4、维修广场、各楼屋顶油毡重铺、锅炉及下水管道维修、餐厅装修及设施更新、操场维修。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铺设教学楼前的地面、修建大门地面

四、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校领导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副校长主抓、主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卫生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的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

(四)投入保障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积极争取县、镇、村三级政府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这一契机,积极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

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 篇5

为切实加强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为重点,结合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一年左右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引其正,科研教改促其精,制度改革使其优”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现状,对我校标准化建设进行一次性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实施,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使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

2、突出重点,注重效益。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3、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硬件的改善,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80年7月,位于郭河镇集镇中心“仙监”省道旁,占地面积11540㎡,建筑面积6536㎡。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60人,教职工67人,学历达标率100%。一栋建于90年代四层20间的教学楼和一栋建于80年代4间的平房,其中教师办公室、标准化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各1间。覆盖29个村(场),教学成果显著,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好评。

根据《仙桃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急需解决教室和配套功能用房紧缺及厕所新建的问题

(二)、具体规划

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11年5月启动,至2012年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5——2011、6)

1、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1、7——2011、12)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新建水冲式厕所一栋,建筑面积100㎡,工程造价15万元。

3.新建一栋四层20间的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400㎡,工程造价240万元。

第三阶段(2012.1——2012.12)

1.按标准配齐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

2.按标准配齐教学仪器、体、音、美、卫器材。(6.2万元)。

3、设计班额30个,在校生达1400人

四、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

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学校领导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副校长主抓、主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财务、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的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队伍保障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整合资源,横向调整”的措施,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建设、学习型团队建设、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师业务档案制度,科学及时和详实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

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坚持“按学区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尽量不招或少招片外学生,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控制招生人数。以保证大班额得到改善。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教育附加费和生均办公经费足额拨付到位。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缘由,积极向市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力争早日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附:郭河一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肖金武(校长)

副组长:周泽洪(副校长)李明洋(工会主席)

成员:张华蔡光鹏蔡明炯王建刚陈娟陈艳

刘祖传印成佳

郭河一小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6

依兰县、江湾长岗小学

江湾长岗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我校高度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依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的会议精神,在我校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适应盂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适应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

2、实现信息化,建立完备的教育信息网络。

(二)学校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校的校舍维修机制,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上级政府给配备的设施设备,严格设施标准化管理,细化安全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与要求。做到人员落实、职责落实、考核落实、奖惩落实,逐步形成规范有序、民主科学、勇于创新的管理特色。高度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并将“校风正、校纪严、管理有序、管理育人、强化管理、依法治校”作为管理目标。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科研活动,营造学校人文特色和环境,要重视和落实校本研训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制定有效措施,建立完善机制,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为教师的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加大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加大教师远程培训的监督与考核,健全管理制度,奖惩考核合理,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加强师德教育,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开展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教师,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校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基本环节有准确的要求、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有教学研究、教改实验项目,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五)、音、体、美

开足开全所有课程,按规定开展好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成立音、体、美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学生爱好和特长。积极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严格实行阳光体育活动1小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和卫生监督;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有宣传、有措施、有效果;学生“防近”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积极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科学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尽早步入省级标准学校的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引其正,科研教改促其精,制度改革使期优”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四、实施步骤

按照依兰县《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意见》部署要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成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与专项小组。

2、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制定自评工作制度,实施督导评估目标责任制。

3、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2年4月):

1、统计分析数据,及时上报

2、根据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分布实施。

3、制定进度时间安排表,2013年1-4月针对标准自查自评,2011年5-6针对不达标的进行整改,2012年7结合县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标准。8月完成上报资料,收集整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软件资料,9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并逐步整改。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

针对县验收小组的提出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全身心投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验收的各项工作,同时,迎接市政府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验收组的抽查验收。向县教育局提交项目学校自查自评资料,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

五、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1、观念转变,高度重视。

首先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学习,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和精髓;其次,在全校进行广泛地动员与宣传,深刻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

2、组织保障,明确责任。

我校将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动员各位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来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做到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明确要求,并通过本次的标准化要求,进一步规范以后的教学行为。

3、办学规范,充实有效。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在构建有效课堂上下工夫,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定位。积极倡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想入手,充分发挥教改科研的优势,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要切实强化学校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六、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了确保我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陈忠利

副组长:贲建飞周贵民

陈友毛洪江

组员:翟玉君顾迎春胡春玲

赵义夫毕仁杰王亚辉

韩加波赵宝龙肖德库

徐艳华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7

1. 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是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之一, 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 必须有相应的实践环节作为补充, 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建设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高质量专业实训基地是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2. 拥有计算机实训基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更大优势

拥有计算机实训基地的教学有如下显著特点:

(1) 培养目标更明确:以实训基地为依托的教学注重整体目标的培养, 它更贴近生产, 贴近现代化, 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实践训练。

(2) 主体核心更突出:实训基地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以教师为主体而逐步演变成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3) 教学模式更先进:走出传统课堂的以“实训”为中心的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实训基地的优势。

(4) 师资要求更高:过去的实验室主要由教学辅助人员、实验员、实训指导人员进行实验指导, 而现在的实训基地教学则需要有较高学历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训指导。

(5) 学习氛围更好:过去的实验室是按学科内容布置, 实训基地则是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综合布置, 要求岗位间相互贯通, 让学生一直处于企业生产的氛围之中。

(6) 能力结构更强:传统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实训基地则要进行技术开发与生产服务, 通过“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两方面的训练, 使毕业生能较快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二、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

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 其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建设阶段、中期发展阶段以及后期规模化服务阶段。

初期建设阶段:该阶段基本上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目标, 以专业建设为主,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依据相应的教学大纲, 重点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学校可先期建立1~3个微机实验室, 主要用以满足教学实验和实训要求, 实验教学环节所占学时不低于课程总学时的30%, 学生的实训时间没有明确的保证。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规范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上机操作规程及教学模式, 较好地完成教学实验任务。

中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建设主要是实现实验、实训、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要求的变化, 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教学实验的基本需求, 应逐步向实训和社会服务扩展。为了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学校应当通过增加实训时间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阶段性的实训进行技能训练, 从而使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综合应用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 学校也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 加强教学项目的开发研究。机房在满足学校学生使用的同时, 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达到服务于民、回报社会的目的。该阶段, 学校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上应加大投入:组织骨干教师研讨、制定实验室的调整布局方案, 成立计算机实训中心, 建立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实训室等不同功能的校内综合实训场所;与校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组建“千兆进学校, 百兆上桌面”的校园网。

后期规模化服务阶段:在该阶段, 学校应进一步增加投入, 实现计算机实训设备的规模化建设, 健全计算机配套设施, 使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实现由量到质的变化,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辐射作用, 使计算机实训基地成为本地区重要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基地。

三、计算机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

1.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校内服务功能

(1) 层次化教学体系。计算机实训基地可采用“一个主干、两个层面、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来发挥其校内服务功能。即:一个主干:人才基础素养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两个层面:单项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阶段: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训练、计算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小型项目开发训练。

按以上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的实训项目, 可以满足计算机中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初中级软件开发能力的不同层次需求, 使学习者既可以掌握由单项技能到综合应用能力的缓慢过渡, 又可以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自身的兴趣选择学习, 从而达到实现分层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上述框架设计, 训练结构由基本技能训练、能力拓展训练、小型项目合作开发训练、上岗训练四个层次组成。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包括文字录入速度、文字处理能力、操作系统应用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能力、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能力, 这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第一阶段要求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本地区权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为主要考核目标, 为后期的学习夯实基础;第二阶段以计算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主, 强化学生对知识、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 包括网络实用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等;第三阶段依据学生个人的情况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某一方向进行专修, 然后进行单项专门训练、多项整合训练和岗位模拟实践训练, 目的是让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前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 通过群体工作来完成训练项目, 使之不仅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还能培养协作精神、创新精神、沟通技巧及组织才能, 从而保证每个毕业生在离开学校时即达到中高级计算机从业人员的水平。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 学校可以将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 实验和实训交叉使用机房, 使计算机设备全天满负荷运转, 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 专门化教学方向。按照职业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应将计算机专业分成多个专门化方向, 如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制作、网络技术应用、程序设计等方向。按照《课程标准》将实训设备也进行分类, 可分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数据库实训室、多媒体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Internet与电子商务实训室等, 同时对每类设备配置专门的软件以满足教学需求。

2.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计算机实训基地除了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外, 还应为周边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实训服务。这些学校由于实训设备资源相对有限, 学生的实训场所没有着落, 比如网络实训设备, 由于设备昂贵, 不可能每个学校都配备, 因此可以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减少一个地区实训设备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从而实现教学设备的最大化利用。

计算机实训基地应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应面向全社会进行计算机操作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企事业人员现代办公素质、网页制作、平面设计、软件编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各类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培训班面向社会招生,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 培训师资全部由实训基地提供。

计算机实训基地还应承担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全国一级 (二级) 、教师现代教育、公务员信息化素质、计算机操作员初中高级、ATA等各种考试认证的功能, 为地方的信息化建设作贡献。

四、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

1. 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由于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历时长的工作, 所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另外, 校领导在资金投入和软件配置上也应给予政策倾向, 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并定期进行评审。

2. 培养研究型+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一支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计算机实训基地软件建设的保障。教师队伍应具备以下素质: (1) 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较高的理论教学和综合训练能力; (4) 较强的学生管理、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能力; (5) 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能力; (6) 合作共事、协调工作的艺术。

学校可以采取“引进+培养”的模式、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培养具备“学历高、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促进计算机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

3. 实施创新教育

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实施创新教育。应在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与科技活动上寻找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依托专业背景,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为实训基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4.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首先, 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实验室使用管理办法》《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教学实训安全操作规程》《教学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教学设备损坏赔偿办法》《计算机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最好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对体系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教学、实训等各个环节每年进行三次内审、一次体系文件评审、一次管理评审、一次第三方监督审核, 以查证制度的有效性、符合性,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改进。

其次, 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后, 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实训教学模式, 并据此开发出一批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教学大纲及课件, 实施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化和学分制管理办法。

第三, 实训基地的运行遵循如下原则:以校内为主, 校内外相结合;以教学为主, 教学、科研、生产、服务相结合;以学校自筹资金为主, 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投入相结合。遵循这一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不断发展, 使专业建设逐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 设备更新及基地发展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硬件设备淘汰很快,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用来保证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基地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2. 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问题

为了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和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 还应该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本地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实训基地所服务, 在不断完善和原有单位合作方式的同时, 积极联系新的企业, 不断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真正实施“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方案, 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 设备资源共享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 学校的设备除了供本校学生使用和部分对社会公众开放外, 可能还达不到和兄弟学校完全共享的地步, 这使得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不能全部发挥作用。为此, 实训基地应将加强和兄弟学校的合作, 争取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用以解决各学校实训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职业学校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的意义十分重大, 不但可以提高本校学生的专业素质, 还可以为地方教育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

摘要:近年来, 随着IT产业的蓬勃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社会和企业的大量需求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获得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 企业的用人模式也由以往片面追求学历而逐渐倾向于侧重技能。为适应这种新就业形式的变化, 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8

据悉,此次教育部确定的试点地区为安徽省合肥市、江西省赣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教育部要求试点地区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法治精神,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开展试点工作。教育部将请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并组织试点地区进行参观、交流和研讨并先向试点地区拨付15万元的项目启动经费。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赣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更为有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2014年度市、县两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及时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开展了“强校+弱校”“名校+分校”“名校+新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试验,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缓解了“大班额”现象;从2014年秋季起,全市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招生,全面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关爱特殊群体,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发展。

水寨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篇9

章丘市水寨镇中心中学是一所全日制乡镇中学,始建于1963年,现有班级26个,学生1431人,教职工99人,占地面积 35414M2,建筑面积11828 M2,1988年可容纳12个教学班,15个办公室,2个多功能教室的教学办公楼投入使用。1995年集实验、办公、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投入使用。2002年建成容纳800人就餐的餐厅。2005年容纳900人的学生公寓投入使用。

我校现有标准教室32口,办公室37口,标准理化生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音美教室、器材室各一个,微机室两个,可容纳120人的学生阅览室、40人的教师阅览室各一个。

但是与省(市)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主要包括:

1、近几年生源连续增加,现有教学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最大班额超出标准。

2、西教学楼因学校发展需要已经拆除,现正在修建4000余平

方的教学实验综合楼,预算投资410万元。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0

为认真贯彻教育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向标准化迈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根据文件精神,提前着手,软硬件并重,扎实过程,讲究实效,全面提高我校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此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与分工

XXX:负责标准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XXX:负责标准化建设组织协调统筹督办工作;

XXX:负责标准化建设日常事务性工作;

XXX:负责办学条件规划布局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XXX:负责教育教学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XXX:负责学校管理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XXX: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2名,教师96人。其中本科学历16人,占教师数的 16.7%,大专学历68人;占教师数的70.8%;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59人,小学一级教师17人,未定职4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占地面积49354平方米,校舍面积1259平方米,建有300米环道的运动场,布局较为合理,设施逐步完善。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配套设施未及时跟上;校园绿化硬化没有到位。

2、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与相关各室配备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3、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一些优秀青年教师选聘到市内学校工作,造成农村学校缺乏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引领学校教学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的开展;同时农村学校缺乏体、美等艺术类教师,阻碍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具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学校力争到2017年6月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教师培训等三大项目上,努力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标准。

(二)分阶段推进目标

1.第一阶段(2015年7月——2016元月)

(1)、图书室的图书整理分类、登统计及搬运摆放;(2)、完成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的粉刷与布置;

(3)、整理、摆放科学实验、藏书室、图书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的有关设施。

2、第二阶段(2016年元月——2016年6月底)

(1)、办理教师周转房相关手续,新盖教师周转房;(2)、完善软件资料;

(3)、积极使用好标准化学校设备设施服务于教育教学;

(4)、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与养护。

六、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落实,需要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定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校长首先要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学习,充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要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全体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由教学、后勤、卫生、财务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队伍保障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要人,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四)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绿色环保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五)投入保障

上一篇:新学期新打算600字下一篇:介绍城市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