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2024-11-05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共7篇)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篇1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

警 示 教 育 资 料

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三大安全隐患

1、使用不合格液化石油气产品;二甲醚等杂质会造成气瓶内部积存残液,不但造成气瓶及其安全附件(瓶体、阀门、胶垫、胶管等)腐蚀。非法个体户还会将残液充当气体买与用户,欺诈用户钱财。

2、液化石油气钢瓶超期使用(或使用报废气瓶);不进行安全检验,瓶体及附件老化,阀门长周期使用内部阀芯磨损密封不严,造成阀门泄漏。

3、违章使用非法倒装液化石油气产品;气瓶压力随倒装压力变化而变化,气瓶充装量不稳定有时会发生超量充装,气瓶内部压力超标,在厨房密闭空间使用很容易超温加大气瓶超压危险。

以上问题都会引发泄漏现场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星、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请使用正规单位提供的合格液化石油气产品,到期按时进行气瓶检验,对密封胶垫和胶管及时更换,经常进行液化石油气瓶和阀门、胶垫、胶管的泄漏检查,不使用非法倒气的液化气和气瓶。泸州摩尔玛商城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

该商场的地下一层全部是个体餐饮户,大量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由于人员过于集中及商户过多,对气瓶安全管理松散。晚上22时由于发生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着火,很快引燃其他液化石油气钢瓶造成连环大爆炸,造成4人死亡,35人受伤入院治疗。

1、事故造成整栋大楼着火

现场火势冲天消防官兵紧急灭火

爆炸造成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爆炸现场多处着火

爆炸点几十米外的爆炸杂物

着火地点门窗全部炸飞

违章使用液化气钢瓶倒气质监局查扣简陋的非法倒气点

公安部门查扣的非法倒气钢瓶

郑州居民区非法倒气造成爆炸事故

2014年8月12日河南郑州一个体无证商贩在居民区非法倒液化气造成爆炸事故,非法倒气往往向出气钢瓶充装高压气体使液化气被压出,但是个体化没有专业设备,气瓶压力一旦控制过高加之随意排气火源又不控制,很容易发生到过程中的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现场居民一人死亡十三人受伤,周围居民房屋玻璃全部破损

保定一宾馆发生液化气罐爆炸事故致一死三伤该个体宾馆使用不合格的液化石油气产品,液化气搀兑大量二甲醚等物质,气瓶内部有大量残液,腐蚀了气瓶阀门的密封胶圈,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与明火接触发生爆炸。

爆炸宾馆对面人家的房屋门窗全部炸毁黑龙江肇东市一居民楼发生液化气爆炸

事故造成 6人受伤

2013年6月23日上午6时10分左右,肇东市阳光社区一居民家中由于液化气使用不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伤。目前,伤者正在医院救治。

据现场目击者称,爆炸声是由该居民楼的二层最先发出的,二层一位住户屋内的排烟机被炸出窗外20余米,该居民楼的二、三层的楼板已被震塌,事故发生时,对面居民楼的所有玻璃几乎全被震碎。

爆炸原因是该户居民超期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气瓶连接软管严重老化产生脆化裂纹,夜里使用后有没有及时关闭气瓶阀门,造成液化气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早晨打开厨房电灯开关时产生的火星引发爆炸事故。万幸的是早晨大量居民还没有起床做饭,伤害的范围不大。

住户的厨房墙面全部炸飞,墙体出现裂纹

消防人员进行紧急排险

2014年8月29日晨5点半左右,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12号楼一层东侧发生爆炸,周围三栋居民楼部分玻璃被炸碎。小区居民称,爆炸时震动感强烈,“整栋楼像地震一样”。现场救援人员介绍,目前8人被送医,其中1人重伤。爆炸原因为该户居民随意超期液化石油气钢瓶,气瓶腐蚀严重并且超量液化气,夏季气温较高腐蚀超压泄漏,在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1、爆炸的厨房

、爆炸后的居民楼外面

3、爆炸事故逃生的居民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篇2

1 制度规定的调查组成情况

1.1 事故调查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五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它规定了政府(部门)是事故调查的主体地位。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第十九条确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说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事故调查主体地位。

1.2 事故等级的划分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确定第三条确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3 事故调查权限规定

按照规定,不同等级的事故由不同级别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组。依据事故调查的相关规定和事故分级标准,可以确定出不同等级事故对应的事故调查主体。见表1事故调查权限表:

2 石油化工行业事故调查组成情况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事故调查,我国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与其它事故一样,依据等级事故设定处理权限。

2.1 从石油行业实际发生过的事故,统计出所有事故的等级情况

以我国某综合石油公司为例,统计对象设定为该公司油田、炼化、销售、管道、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等26家地区公司;统计年分为2000~2008年。统计科目为工业生产亡人事故:

(1)发生1人死亡的事故:54起,占事故起数的82%;

(2)发生2人死亡的事故:5起,占事故起数的7.5%;

(3)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事故:6起,占事故起数的9%。

其中,除去油田等单位外,针对石油化工企业而言,2000~2008年间,八家炼化企业工业生产亡人事故统计如下:

a)发生1人死亡的事故:11起,占事故起数的85%;

b)发生2人死亡的事故:2起,占事故起数的15%。

2.2 统计分析结果

(1)石油化工企业事故等级情况。

通过对石油化工所发生的等级统计分析,发生工业生产事故且造成1人或2人死亡的事故占到100%。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一次伤亡3人以上的事故较少,即发生特别、重大、较大的事故少。

(2)调查组成情况。

按照国家对事故的划分标准,大多数事故属于一般事故范畴。为此,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发生在石油化工企业的这些“一般事故”的调查组多数由“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上述结论,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相应级别的调查组织是否有事故调查能力。对于工艺复杂,涉及专业较多的石油化工事故多数应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进行组织调查。这里就有一个调查能力问题,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能力,而且涉及到控制能力问题,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有无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石油化工企业多是当地的支柱行业,县级政府的控制力多半会“打折扣”。即使对于发生了较大、重大事故,由于辖区内事故的频次有限,市级(省级)政府的调查能力仍然值得考虑。

3 美国石油化工事故的专门调查机构

3.1 事故损失巨大、后果严重,应对石油化工行业给予重视

石油石化是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程序遗漏、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造成巨大事故,引发严重后果。从国外的事故看,1984年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巴西国家石油公司Enchova Central石油平台爆炸,37人死亡;1988年7月6日晚英国北海油田的帕博尔·阿尔法平台火灾爆炸,造成165人死亡,保险赔偿近30亿美元。事故后,又用了60多亿美元改善安全;1989年的EXXON公司VALDEZ泄油事故,各种赔偿和罚款达80多亿美元;1989年美国菲利浦公司休斯敦化工厂总厂爆炸火灾事故,全厂性毁灭,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5亿美元;1991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leipner平台倒塌,损失12亿美元;1995美孚尼日利亚油井爆炸,13人死亡,25人受伤;1996安然公司天然气管线爆炸,33人死亡,69人受伤;1998埃索Longford天然气爆炸,8人死亡,69人受伤,损失10亿美元;2001巴西国际石油公司P36平台沉没,10人死亡,损失5.15亿美元;2006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管线爆炸,200人死亡;2010年4月20日深夜,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线以南80 km,墨西哥湾北部海域突然响起巨大的爆炸声,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钻井“深海地平线”的工作平台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一场可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发生。美联社报道,7.8亿升原油泄入墨西哥湾。它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对于深海钻井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国内发生的事故看,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号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井内喷射出的大量含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 142人入院治疗、65 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此次灾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 400余万元。

3.2 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应给予石油化工行业专业化位置

由于资产庞大、专业多样、工种繁杂,加之连续作业和点多、面广、链长等特点导致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事故涉及的行业多、专业强,往往会牵扯到多个行政事故调查主体单位。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3 000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受伤且大多数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美国和印度的律师代表博帕尔市的受害者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850亿美元的赔款和罚款。涉及工艺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健康卫生。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经过深入调查、取证和分析,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总是与环境污染、中毒健康联系在一起。

3.3 国外的专门调查机构建设

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颁发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成立超脱的事故调查专门机构。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并不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组织调查,而是由美国总统任命的特别专家组进行调查。美国的石油化学事故调查由化工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CBS)负责。CSB成立于1998年,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对固定装置和设备发生的化学物质事故进行调查以确定其发生原因,并对事故相关工厂、管理机构(如OSHA、EPA)、工业组织和劳工团体提出安全建议,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1]。同NTSB一样,CSB也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它平等且独立于EPA和OSHA等相关政府单位,不受其他部门管辖,总部设立于美国华盛顿首府,其五位核心委员是由美国总统指定任命并经美国参议院确认,委员会主席作为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兼行政长官。委员任期五年,其下有若干的专业调查员。委员须具备与事故调查相关的技术专长,包括事故再现技术、安全工程、人因理论、化学品安全、毒物学及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等。CSB调查人员包括化学和机械工程师、工业安全专家及具有在私立和公共部门工作等相关经验的其他专家。国会给予CSB独一无二的法定使命,CSB所进行的调查就是确认事故的原因,而不管这些原因是否与违反现行制度有关。

美国化工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BS)是一个独立的科学调查机构而不是一个常规的政策执行机构。CBS是依据1990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而建立的。然而该委员会直到1998年一月才正式开始投入工作。参议院的立法记录上这样描述:“新的CBS的主要职责是对事故进行调查,判断导致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并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在法律上任何其他机构或政府官员均不得干涉该委员会的工作”[2]。

我国的安全事故(包括石油化工事故)调查虽然在每个层级上都有事故调查机构,但就全国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来说,每个事故的调查都被孤立起来,没有专门的石油化工事故调查独立机构。而以美国为例,美国化学安全与危害调查局(CSB)专门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可以包括各专业力量。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事故原因往往较为复杂,涉及多个行业的职能管理,只有相对固定一支调查专家力量,才能使其专业性得以发扬。

4 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发生事故后的危害极大。鉴于目前事故调查机制规定,对于一般性事故仅由县级政府组织进行调查,不能满足事故调查力量需要。建议建立专门的石油化工事故调查的独立机构,强化专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国外重大事故管理与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61.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篇3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1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的原因

1.1 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 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可燃物的违规放置是导致产生火灾的重要原因。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环境极其复杂,可燃物不按照规定放置的乱象屡见不鲜。通常来说,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也分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导致可燃物的泄露;其次,石油化工生产环境存在着高温高压的情况,在高温环境中,当产生迅速降温降压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导致石油相关设备,比如管道的破裂或者是变形,造成了易燃物的泄露;再次,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对设备内部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检修工作完成后,还存在着一些灰尘或其它杂质。同时,设备内部易燃气体在检修完成之后没有清理干净,存在火灾隐患;最后,从石油化工工艺设备中清理出来的杂质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放入指定的场所,而是随意摆放,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机率。

1.2 没有严格控制点火源 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气体的挥发,只要出现一点火源,就极有可能产生火灾。比如金属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火花、静电、明火、高温物体以及化学反应等。其中明火源表现为:很多工作人员有吸烟的习惯,或是汽车的尾气排放管没有采取防火帽等安全措施,导致明火在石油化工场地出现。其次,在进行设备的维修时,难免会出现使用到电焊、氧乙炔切割、等离子等工具,而这些工具的使用,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手续或制度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工作,且没有防火措施,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导致火灾事故的产生。最后,在使用吊装设备以及相关铁器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火花,包括人体活动时产生的静电以及其他化学反应都容易导致石油化工发生火灾事故。除此之外,相关的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在工作中的管理不协调,容易在操作的时候产生失误,且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的出现。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疏忽大意,没有严格地控制点火源,进而增大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1.3 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较为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还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就目前来说,相关的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安全意识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技术的处理也进行得不到位,时常出现违规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1.4 缺乏防护用品,没有完善的消防监督体系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防护用品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没有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除此之外,很多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在检修的过程中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正当使用,当有火灾事故发生的时候,不能够最快的采取措施,进而导致火灾事故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2.1 提前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这里说的有备无患和未雨绸缪主要是指,在进行检修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相关消防器材的落实,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相关的工作进行安全作业。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包括详细的施工流程和善后工作。制定紧急预案,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迅速反应,把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加强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技术。让检修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时提高警觉。除此之外,要求检修人员熟练地掌握检修流程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包括火灾处理的正确程序,使检修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强技术水平。最后,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消防器材是防止火灾扩大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实时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证消防器材的可用性。同时,消费通道也要保持畅通,保证发生火灾的同时能够尽快采取措施。

2.2 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检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检修工作是保障检修工作能够安全进行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做好检修停车的安全处理。在停车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在压力没有进行全部释放之前,不可以对设备进行操作。针对设备和管道中的异物要彻底的清理干净,并做好降温降压等措施。其次,采取正确的工艺措施,消除危险物品。在设备停车之后,检修人员要将设备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进行操作,对与设备相连的管道也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加盲板等,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最后,严格控制火源的使用。在检修的过程中,在禁火区域应该严格使用明火,当要使用电焊等操作工具时,应该取得相应的许可,在有防火措施的规定范围内以及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杜绝化纤织物的使用,做好隔离工作,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2.3 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现场的安全检查 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检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必要的监护措施,防止违章和无消防措施现象的出现。通过对现场的安全排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积极处理,从而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3结语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检修的过程中也较为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安全,就应该严格地做好火灾防护措施,包括对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羽中,姜家林,咸集福.浅析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88.

化工事故案例 篇4

化工行业

„综述‟化工行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生产工艺长、连续性强等特点;生产使用的物料大多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化工专业设备多,设备运行环境苛刻,且生产装臵日趋大型化、自动化。在化工行业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有效的监控,随时都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尤其应注意试生产,设备检修,开、停车,危险物品的存放等环节,作业过程中坚决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对涉及到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新、改、扩建时,必须按要求进行设立审批等相关手续,危化品使用企业要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票证制度,必须在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

一、试生产环节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公司未经审批新建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该企业未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即进行氯化工段试生产,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投料结束后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请示工段领导后继续加热升温,40分钟后,因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导致其分解,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造成厂房全部倒塌,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点评

该公司新建的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97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面未挂标识牌),致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反应釜内的物料大量汽化、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导致爆破片动作,含甲醛蒸汽的物料从放空管冲出引起火灾,造成1名操作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在对该岗位以往操作记录的检查中发现,操作记录中有多处控制指标超标的情况记录。●点评

本起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需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却误打开了蒸汽阀,致使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最终引起了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生产现场该公司未对输送属于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管道进行危险标识,违反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中的相关规定。●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⒉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

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进行识别标识,以便于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臵危险标识;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该公司在进行动火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动火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在选取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确定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分析时间与动火时间的间隔、动火证的办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违章行为,致使煤气总管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性气体,在煤气管道被割穿的瞬间遇点火源而引发管内气体爆炸,导致一名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后死亡。●提示

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⒈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⒉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应为: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⒊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⒋动火人应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三)、在有多个检修项目同时进行时,应充分分析各项检修项目的危险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相互间有影响的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时的相互协调及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臵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臵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臵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三)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气动切断球阀出现异常情况(管道内输送介质为一氧化碳),当班操作工打开旁路,切断变压吸附系统,随后电话通知仪表工段,一名仪表工来变压吸附岗位询问情况后,独自一人到现场去查找问题,操作人员在操作室操作开关配合,过了一会,仪表工告诉操作人员说阀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十几分钟后,操作人员到外面看,没有看到人,以为仪表工回去了,便没有在意。大约3小时后,仪表工段当班的另一名仪表工发现去变压吸附岗位维修的仪表工还未回来,就立即赶到维修现场寻找,发现他躺在变压吸附平台上,随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确认已死亡。事故发生后经过对其他仪表维修人员的询问发现,维修人员对吸附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都不清楚,也未有人告知。●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该公司未向仪表维修人员告知在变压吸附岗位维修仪表时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造成仪表维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事故发生时虽然系统

出租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把关,并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⒈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⒉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⒊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⒋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⒌其他应注意事项。

四、检修后开车环节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厂停车大修,其中一个项目是压缩岗位压缩机(输送介质煤气)检修,包括更换进气阀门、压缩机本体大修等内容。压缩岗位压缩机检修项目即将结束前造气工段已经开车,并向煤气总管输送煤气,同时造气工段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压缩岗位。压缩机检修结束后,未进行验收即准备开车。操作人员未检查进气阀门的开关状态,即开启压缩机,不一会儿就闻到一股煤气味,立即停车佩戴空气呼吸器,现场检查发现进气管道已破裂,有煤气漏出,随即关闭了煤气总阀,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岗位操作人员在开机前未按岗位操作规程的要求,未进行开机前的检查即仓促开车,使进气管道破裂,引发了煤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因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得当,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企业对仓库进行了雨季来临前的安全检查,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采购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如:保险粉应用桶装; 二)、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根据要求安装温度仪、湿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等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库房内温度、湿度、库内存放物品情况,并做好记录; 三)、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防风、防雷、防雨、防冻等专项要求,明确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五)、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六)、危险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⒈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并应有符合规定的包装,包装上应附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⒉储存物品的地点、仓库、场院应严禁烟火,并配臵符合规定的照明和消防器材;

⒊存放物品的货架、容器等,应具有相应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能;

⒋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采取隔离、隔开、分离的储存方式;

⒌储存化学物品,应按其特性要求存放,并设臵相应的支架或箱柜,配备必要的器皿、工具和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

⒍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⒎储存危险、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六、防雷、防静电事故案例

●案例1 某化学试剂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苯为原料,该厂向反应釜加甲苯的方法是:先将甲苯灌装在金属筒内,再将金属筒运到反应釜旁边,用压缩空气将甲苯从金属筒经塑料软管压向反应釜内。一次作业过程中发生强烈爆炸,继而猛烈燃烧近2小时,造成3人死亡,2人严重烧伤。经分析,确认是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经计算,塑料软管内甲苯的流速超过静电安全流速的3倍。甲苯带着高密度静电注入反应釜,很容易产生足以引燃甲苯蒸气的静电火花。●案例2 某厂环氧乙烷从管道中泄漏,液态环氧乙烷喷出后急剧汽化,使周围空间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喷出的物料与裂缝处摩擦产生大量静电,加之设备管道无静电跨接装臵,随即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部分建筑倒塌,2名操作人员被埋在废墟中。

●防静电技术措施

一、减少静电的产生量:如限制液体流速、管道光滑顺直等;

二、加速静电的泄露与中和: 一)、静电接地连接; 二)、等电位连接; 三)、增加空气湿度; 四)、静电缓冲; 五)、加入防静电剂; 六)、穿防静电工作服; 七)、防静电地板; 八)、静电的中和;

三、静电屏蔽

七、报警装置、联锁装置缺陷事故案例

●液位报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事故案例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化工企业采用新的控制系统DCS、报警仪等; 二)、针对采用的新设备等应制定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四)、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八、设备、设施缺陷事故案例

(一)使用设备不密闭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企业生产沥青类产品,使用原材料有沥青、120#溶剂汽油等,生产过程中先将沥青加热至180℃变成液态后,投到敞口的反应釜中,然后用泵将溶剂汽油打入敞口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溶剂汽油遇180℃的沥青,有部分挥发至空气中与空气形成混合气,达到浓度时遇火源即发生爆燃,烧伤了正在作业的3名员工,其中1人死亡,2人重伤。●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规定: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易燃易爆物质和可燃物质的生产设备,应根据其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不同性质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可燃物质的生产设备为敞口型反应釜,公司对敞口反应釜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致

管膨胀节更改为金属软管,设备负责人提出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的意见时,总经理未予采纳。●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金属软管不具备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温度、压力补偿功能,在该公司设备负责人提出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时,未能引起公司总经理的重视,仍决定使用金属软管,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二)、企业在检修、安装设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使用符合要求的配件; 三)、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九、盲目施救事故案例

●案例

某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液氨为主要原材料,外购液氨通过槽车运输至公司后,通过管道卸至液氨储罐以供使用。一次在卸料过程中发生液氨泄漏,操作人员闻到一股很浓的刺激性恶臭味后,到事故柜那拿起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准备佩戴,因不会使用,在未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与未穿防护服的情况下,到现场检查泄漏部位,不一会儿即倒在地上,正好路过

第二部分

冶金行业

„综述‟冶金行业容易发生爆炸、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事故,特别是冶炼生产中的高温液体喷溅、钢水(铁水、铝水等)包倾覆、煤气和氨中毒、爆炸事故以及起重事故等,容易引发群死群伤。冶金行业主体工艺和设备温度高,产出高温液态金属及液渣在冶炼、转运、浇铸过程中危险性极大,尤其应注意投料时炉料应保持干燥;调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械应符合冶金专业起重吊的要求,因作业环境恶劣,其事故发生率较高;浇铸场地地坑中应保持干燥。生产过程中各种工业气体使用越来越广,如:煤气、液氨等危险物质的使用,在回火炉的操作中应严防空气进入,特别在突然失电时,应立即用氮气保护,维持炉内正压;生产现场存在作业空间狭窄的现象,往往因安全通道不畅而造成紧急情况下事故的发生。

一、原料、半成品、成品堆放事故案例

●案例

某钢管有限公司精整车间一名场地工站立于两堆钢管堆放区之间,进行作业时,钢管堆放处(钢管堆放高度约2.5米)突然倒下一根钢管将其砸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在对该厂的检查中发现企业未制定有关物料堆放的管理规定,生产现场、仓库物料乱堆乱放的情况十分严重。●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公司钢管堆放杂乱超高,且无固定措施,堆放区域与作业区域之间没有足够的安全间距,钢管从高处倒下,造成在此作业的人员受伤致死。●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喷出,工人来不及撤离而造成3人烫伤。经调查发现,由于浇铸模具地坑下潮湿,水分被泥芯吸入,在浇注过程中,当高温铁水注入模具型腔后,铁水的高温使泥芯吸入的水分瞬间气化,产生的大量气体集中型腔内不能顺利排出,型腔内的气压增大,最终造成气爆事故发生。经对该公司检查时发现:公司制定了《浇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其中明确规定浇铸前要对浇铸模具地坑、泥芯进行检查,发现潮湿时应严禁进行浇铸作业。

●使用危险物质爆炸事故案例

某冷轧厂回火炉车间,2号钟罩式回火炉通氢气结束,在进行出炉前准备工作(氢气、氮气由本厂氨分解装臵产生),该厂制定的《回火炉操作规程》中规定:关闭氢气流量计后开启氮气流量计供气,只有待钟罩式回火炉外罩温度降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外罩紧固螺栓。一名操作工因急于下班,在钟罩式回火炉外罩温度未降到规定要求的情况下,用工具拆卸紧固螺栓,在拆松的瞬间,泄漏出的气体遇空气、火源产生闪爆,造成本人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灼烫事故案例

某特钢有限公司《转炉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入炉散状材料应保持干燥。转炉车间在一次转炉加冷料作业过程中,铸铁脱模泥浆沉积物伴随生铁块一起加入炉内,由于脱模泥浆沉积物比较潮湿,在进入转炉内后沉入铁水,脱模泥浆沉积物内的水分瞬间发生气化,并造成炉内钢渣喷溅,从转炉内喷溅出来的高温炉渣导致作业现场6人遭受不同程度烫伤。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6名伤者中有1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⒉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

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⒈作业前认真进行危害辨识;

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实施隔断(隔离)、清洗、臵换通风;

⒋作业前严格进行取样分析; ⒌安排专人进行作业安全监护; ⒍必要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⒏在受限空间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四、用电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

(5)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在不宜使用380/220伏电压的场所,应使用12~36伏的安全电压;

(6)禁止非电工人员乱装乱拆电气设备,更不得乱接导线;

(7)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反事故演习。

五、高温中暑事故案例

●案例1 某铸造企业采用电炉熔炼,造型、浇铸工作由两班人员分别进行作业,因受市场影响,产量下降,企业决定将造型班、浇铸班合并,造型人员即要造型又要浇铸。某日天气预报报告气温37℃,当第三炉熔炼结束,浇铸完成后,有数名造型工人出现头昏、心慌、恶心等中暑前兆,经送医院紧急医治恢复正常。●案例2 某带钢有限公司带钢生产流水线上,在夏季高温季节时,公司采取每班由两批工人每隔2小时轮流进行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某日,流水线上一名工人有急事请假离厂,与他轮班的工人未让车间安排的顶岗工人前来作业,其在连续工作数小时后,出现头昏、恶心等症状,因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后逐渐恢复正常。

●高温作业相关知识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⒈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⒉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⒊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高;

●提示

一)、高处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有关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身体必须健康,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的人员不能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

⒉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带要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防止挂钩滑脱;

⒊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衣着要灵活、轻便,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鞋和易滑鞋;

⒋不准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外墙和外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

⒌距地面3米以上的作业处,要设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⒍在层高3.6米的屋内作业,所用的铁凳、木凳、人字梯等,要栓牢固,并设防滑装臵;

⒎铁凳、木凳两点间的跨度不得大于3米,铺板宽度不得小于25厘米;

⒏作业要用的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⒐禁止两人同时在高凳上工作;

⒑不准站在小推车上或不稳的物体上操作。

七、设备检修事故案例

●案例

某铸件厂一次混砂机故障,因当天天色已晚未完成检修任务,机修班安排一名机修人员第二天赶在上班前完成检修任务。第二天机修工考虑到混砂机设有门机联锁安全控制装臵,就未在混砂机电源开关处悬挂“有人工作 禁止合闸”的警告牌,独自进入混砂机内进行检修,舱门带到仅留有150mm缝隙。当班混砂工人当天上班也较早,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

八、作业环境缺陷事故案例

●安全通道不畅事故案例

某铸造有限公司生产产品为中大型机器箱体,铸造车间现场堆满了造型好的砂箱,仅留500mm左右的通道供人通行,原先安全通道均被占用,一次在浇铸完成后,操作人员进行落砂作业时,工件突然倒落,将一名无处躲藏的作业人员压在其下,被其他人员救出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

●作业场所照明不足事故案例

某铸造有限公司造型后的砂箱采用流水线输送,其驱动装臵设臵在地下一层,企业未按设计要求安装照明装臵,就开始设备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调试人员进入地下查看设备,因光线不足,一脚踩空摔倒后被转动的机器带入,紧急停车后,送医院治疗最终落下残疾:左腿截肢。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一个案例中企业违反《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作业区的布臵应保证人员有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不应妨碍人员工作和造成危害的规定;第二个案例中企业违反《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工作场所均应设臵正常照明的规定,造成了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行车作业十不吊:

⒈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⒉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 ⒊斜拉物体不吊;

⒋重物上站人或有浮臵物不吊; ⒌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 ⒍遇有拉力不清的埋臵物时不吊; ⒎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

⒏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

⒐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 ⒑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十、交叉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钢铁有限公司将厂房油漆工程承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包工头带领两人到公司进行油漆作业。事发当天,钢铁公司厂内机动车司机驾驶运热铁水车在特种车辆运输专用通道上倒车,准备进车间装运热铁水。由于时近中午,油漆包工头突然进入该特种车辆运输专用通道,头朝上叫唤一起作业的员工下来吃饭,未注意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专用铁水运输通道禁止入内”,未观察到铁水车的运行情况,被该车撞击倒地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该公司违反规定将油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个人,由于油漆包工人员缺少基本安全常识,冒险进入有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禁止进入的区域,导致自身被撞身亡。●提示

第三部分

机械行业

„综述‟机械行业生产过程主要为加工、装配,容易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等事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加工设备多为厂家定型设备,设备自身安装有安全防护装臵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对安全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作业过程中要督促员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在生产区域内要合理布臵各个作业区,做好作业区内物品堆放、作业的组织工作,严格危险物品存放区的管理,如:油漆、乙炔、氧气等;要着重强调在行车作业、电焊作业、油漆作业等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生产。

一、原料、半成品、成品堆放事故案例

●案例

某机械厂的原料场上,一名场地工站立于原料堆放处与输送带中间,在对原料进行剪切作业时,身后的原料堆放处(原料堆放高度约4米)突然倒下一捆重约600公斤的原料包,将其压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在对该厂的检查中发现企业未制定有关物料堆放的管理规定,生产现场乱堆乱放的情况十分严重。●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原料堆放杂乱超高,且无固定措施,堆放区域与作业区域之间没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原料从高处倒下,造成在此作业的人员被压致死。●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压铸机安全防护门上的安全联锁装臵属于压铸件的安全防护装臵,该压铸工不仅未对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而是将其拆除,造成在误操作时联锁装臵彻底失去作用,未停止运行的机器将其挤压致死。●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严禁私自拆除、改装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四)、联锁装臵的有关知识:

联锁装臵是一种多功能的安全防护装臵,当采用防护罩还不能安全时,则在机器的防护罩、防护门、控制箱上安装机械的、电动的、气动的或机械电动复合的联锁装臵。联锁装臵应具备以下性能:

⒈在有联锁装臵的防护门,关上后才能启动机器,机器开动后,防护门就不能打开了;

⒉防护门打开时,机器的启动机构被锁住,或与电气开关脱离接触,机器无法启动;

⒊联锁装臵本身失灵时,能阻止机器开动。

三、起重机械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在某有限公司的五号车间内,一名立式机床操作工将一块重约4.3吨的H型钢工件用电动单梁起重机(俗称行车)从

四、电焊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机械厂结构车间,招聘一名电焊辅助工,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即安排至车间跟随一名有证焊工进行焊接辅助作业。一天下雨该名辅助工穿的布鞋已全部潮湿,当其到生产车间用右手合电焊机电闸,左手扶焊机一瞬间,即“哇”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该名辅助工因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缺少对电焊作业危险性的认识,在电焊机接地失灵,机壳带电,自身未穿绝缘鞋的情况下进行送电,造成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二)、企业要切实落实电焊作业中的触电预防措施:

⒈要正确使用合格的电焊工具; ⒉要正确接线和敷设;

⒊要注意进入金属容器、井下、地沟等处作业时,严禁将电焊机和照明用的行灯变压器带入,防止一次电压引发触电事故;

⒋在潮湿环境作业应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证绝缘性能不会降低;

⒌在拆除电源线、消除电焊机故障、移动电焊机及焊工离开现场时切记将电源开关断开;

核细则进行处理; 五)、使用油漆需注意事项:

⒈防火措施。油漆作业场所禁止吸烟和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禁止穿钉鞋上岗操作;

⒉油漆作业中需要动火检修焊、割时,应按照程序,并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能进行作业;

⒊车间应设强力通风设备,自然通风条件要好。调漆房、喷漆柜、干燥室也应采取局部通风,防止易燃液体蒸气达到爆炸浓度。发生火灾时要关闭通风设备。

⒋油漆作业场所禁止生火炉取暖,蒸气管上不准烘烤棉织品,特别是沾漆的布、手套等;

⒌油漆作业场地和调漆房必须经常打扫,随时清除漆垢、干残渣和可燃物。沾有油漆的棉 纱、抹布应每天清除,不能乱丢,应放入加有清水的金属箱内加盖密闭,沾有油漆的工作服应挂在固定通风的地方,工作服内不能装沾漆的棉纱等,以防自燃;

⒍调漆房、烘烤房、仓库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装臵,如干粉灭火器。

六、用电事故案例

●案例

某机械厂车间内,两名员工为了赶一批急着要交货的产品而进行加班,作业过程中在铣床上加工零件的操作工触电晕倒,在一旁给零件锉毛剌的另一名操作人员也同时因地面积水导电而被电击晕倒,待其苏醒后发现铣床操作人员已无任何反应,经送医院抢救确认已经死亡。经现场检查发现:由于铣床安装时未进行固定,在日常使用中,由于设备的振动而造成移位,铣床的动力电线过短,且未采取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使动力电线不断地与机器外壳摩擦而造成破裂。●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

损坏、漏电和其他故障,应及时处理;对不能修复的设备,不可使用其带“病”进行,应予以更换;

(5)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在不宜使用380/220伏电压的场所,应使用12~36伏的安全电压;

(6)禁止非电工人员乱装乱拆电气设备,更不得乱接导线;

(7)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反事故演习。

七、劳动防护用品事故案例

●案例

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内,一名操作人员戴手套操作车床进行加工作业,车削过程中,在清理铁削时不慎被旋转地车床主轴卷住,旁边工作的人员发现后立即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车床操作人员从车床甩落至地面,立即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该机械厂未能很好的监督、教育员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该名车床操作人员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导致了这起死亡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真正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安全设施建设、安全防护用品配备、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油漆库房应设臵“严禁烟火”等安全标识; 三)、危险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⒈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并应有符合规定的包装,包装上应附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⒉储存物品的地点、仓库、场院应严禁烟火,并配臵符合规定的照明和消防器材;

⒊存放物品的货架、容器等,应具有相应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能;

⒋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采取隔离、隔开、分离的储存方式;

⒌储存化学物品,应按其特性要求存放,并设臵相应的支架或箱柜,配备必要的器皿、工具和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

⒍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篇5

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及改进建议

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发生事故的概率高,且后果严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笔者主要探讨应急救援管理层面上的问题;阐述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石化行业的应急救援体系;指出了目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不完善、不规范,应急装备不完备和缺乏社会救援联动机制等问题;建议企业和政府联合制定应急预案:形成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三方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调作战,发挥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作 者:沈郁 于风清 SHEN Yu YU Feng-qing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 刊 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2004 14(10) 分类号:X928 关键词:石油化工   企业   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读后感 篇6

我们所工作的岗位接触的反应储罐较多,每天都需要和各种化学物品溶剂打交道,这样的相对应的我们要注意安全隐患也就较多,比如釜和储罐的压力安全,化学物料和溶剂的使用及存放等,除了这些物品本身的安全隐患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外部环境的安全隐患,在我们车间门口贴着一块十分醒目的安全标示,上面列出了进入车间禁止携带的一些物品和行为,这样每天还没进入车间安全意识就时刻的看在眼里,想在脑里,记在心里,在操作过程前可以把一些安全的隐患避免,消灭。安全意识造就了安全生产,从每一天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后来广为流传,并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千里长堤虽然看似十分牢固,却会因为一个小小蚁穴而崩溃的道理。更是警示我们世人,事情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

人是万物之灵,是社会发展之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生产,安全是生产的基石,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人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社会上各样的工作都必须围绕人来开展,离开人什么事情都将无所事事。

在安全生产中,必须坚持以人为先,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代钻木取火,到当今高科技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离开人去谈社会的发展,那不过是水中月,雾中花。当今人类为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及生产自身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不得不从事一些高危险性的工作,如我们所从事的化学品生产等,往往由于人的疏忽三大敌人(麻痹,不负责任,不遵章),常常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既害了国家、企业,最终害的是自己和家人。

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

2、对安全生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

3、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

4、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5、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

6、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

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爱心与平安,心手相连,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职工,我深深地知道: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是每位职工共同的心声;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和谐氛围。

石油化工设备事故案例 篇7

1 石油化工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作业与主要伤害形式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由各类作业组成, 其中多数为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通过上述作业分解, 将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过程的危险性作业归纳为起重运搬作业、高处作业、临边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混凝土浇注作业、焊割作业、其他明火作业、施工用电作业、危险品作业、机械操作、气压试验、液压试验等12项。对上述各类危险性作业过程存在的潜在事故和伤害形式辨识结果, 可归纳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倾覆、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灼烫烧伤、触电、放射伤害、机械伤害、淹溺等14种主要伤害形式。

2 造成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危害程度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复杂多变, 原材料、产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是高风险的施工作业。因为石油化工工程施工作业过程的作业对象特性、作业环境、气象条件、地质状况等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其引发条件不同, 危害程度也相差甚远。由此需要根据进行作业时的客观条件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 以评估事故后果及其危害程度。

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伤害形式:

(1) 高处坠落。设备、管道、结构构件吊装和高空组对;脚手架架设和拆除;建构筑物砌筑;模板安装和拆除;滑模施工;管道线路高空敷设;大型储罐浮 (顶) 升组装和试验等施工过程在高空作业条件下, 可发生人身高空坠落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易引发高空物体坠落打击等次生人身伤害事故。

立体交叉作业将使伤害范围扩大。

(2) 物体打击。使用塔式起重机吊装, 桥、门式起重机吊装, 吊篮吊装等进行起重运搬作业过程, 可因机械、索具缺陷或操作失误导致物体坠落引发物体打击事故。立体交叉作业条件将使伤害范围扩大。安全教育、危险标识、隔离措施、防护措施和现场监督不力等将增加事故引发的频率。

(3) 机械伤害。使用各类施工机械, 包括桩工、沉井、建筑、土石方机械等作业过程易引发机械伤害。机器装配过程操作不当会引发机械伤害事故。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事故引发的频率。

(4)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 中发生的重物 (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 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等事故。起重伤害事故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中, 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 事故后果严重, 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吊装方案不合理, 自然环境条件不好, 施工组织不力、设备维修保养不当, 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等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频率。

(5) 倾覆。使用流动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时, 可因作业地面或边坡塌陷、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指挥不当等因素产生机械倾翻。雨季施工时, 湿陷性土壤将增加机械倾翻的危险性。沉井混凝土浇注不当可引发倾覆事故, 进而引发物体打击等人身伤害事故。设备维修保养不当, 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事故引发的频率。

(6) 坍塌。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重大危险。砌筑质量如果不达标, 很容易产生坍塌事故;沉井混凝土浇注不当可引发倾覆事故, 进而引发物体打击等人身伤害事故。在对湿陷性黄土或碎石层的地质进行土石方作业时, 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和做好支护措施, 否则会加大塌方事故的发生频率。集中大面积的进行人工土石方沟槽开挖容易加剧危害程度。在立体交叉作业条件下容易加剧坍塌事故的危害程度。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塌方事故引发的频率。

(7) 火灾。施工用火场地周围存在可燃物时, 防火措施不当可引发火灾。设备管道清洗、脱脂、防腐以及建构筑物防水等使用易燃介质的作业场合, 明火可引发火灾。立体交叉作业和在有易燃流体的生产装置运行环境下进行焊割作业或其他原因产生明火可使火灾的危险性增大, 严重时将造成设备或管道爆炸, 增加危害程度。安全教育、防护措施和现场监督不力等将增加塌方事故引发的频率。

(8) 爆炸。气割、气焊作业操作不当可产生气罐爆炸。石方开挖时, 由于爆破技术缺陷可发生意外爆炸。石油化工装置进行高压气体强度试验可因材料脆变引发爆炸。火灾区域周围承压设备发生爆炸的机率增加并使危害程度加剧。所有爆炸事故均可引发次生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立体交叉作业将加剧危害程度。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塌方事故引发的频率。

(9) 触电。非安全电压下的电气仪表调试作业和电焊机、电动建筑机械和工具使用过程, 可因防护不当或设备绝缘缺陷引发触电事故。在金属容器、管道等受限空间内进行带电作业可增加触电事故的危险。用电管理缺陷, 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触电事故的频率。

(10) 灼烫烧伤。焊割作业、酸碱作业和使用高温沥青等高温物质进行防腐、防水作业由于防护不当可引发灼烫烧伤事故。火灾和立体交叉作业可使人体烧伤事故危害性加剧, 伤害范围扩大。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不力将增加烧伤事故引发的频率。

(11) 急性中毒。设备管道防腐、清洗和脱脂易引发中毒事故。在设备管道内部等受限空间内进行防腐作业或进行剧毒极度、高度危害介质作业将加剧事故危害程度。介质毒性增加会加剧事故危害程度。安全教育、危险标识、防护措施和现场监督不力等将增加中毒事故引发的频率。

(12) 窒息。受限空间作业由于通风不良引发窒息事故。土石方作业时由于塌方造成人员窒息, 集中大面积人工开挖将加剧危害程度。安全教育、防护措施和现场监督不力增加窒息事故引发的频率。

3 结论

因为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造成事故发生的条件也不同, 危害的程度也差别极大。因此需要根据进行作业时的客观条件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以评估事故后果及其危害的程度。安全教育、防护措施和现场监督不力增加窒息事故引发的频率, 故此降低事故发生率需要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从业人员必须根据各类事故在施工的各个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点进行重点控制, 以防重大事故和群体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员安全, 减少资源流失。

摘要: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这些危害会造成资源流失、人员伤亡等情况。本文将通过对石油化工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潜在事故以及伤害形式的发生条件和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 降低事故发生率, 减少资源流失, 人员伤亡。

上一篇:我旗政协委员到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检查政协提案办理情况下一篇:关于民主班会的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