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

2024-06-0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精选10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 篇1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律诗通常为八句,其中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且颔联、颈联必须对偶。

答案: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5、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诗人过去惯常的调子,一经对比,欢快的特色就特别明显了;尤其要强调的是,该悲戚则悲戚,该欢快则欢乐,即“感情是诗的生命”,“凡作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为疲驴”(袁枚《随园诗话》)。当望穿双眼终于“剑外忽传收蓟北”时,有如大坝开闸,有如高山飞瀑,诗人积蓄已久的感情迸发了。

答案: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6、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颈联出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上承“喜欲狂”;对句“青春作伴好还乡”,下接具体规划返乡路线的尾联——这种承上启下的结果,把上下句间弥合得天衣无缝,真是令人叫绝。尾联的流水对,以四个地名作对,且按水路、陆路的时空顺序出现,更是妙趣天成。

答案: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例谈 篇2

生:从“喜欲狂”可以看出诗人一定心情舒畅、十分兴奋,因为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我们组想读一读第三四句。(小组齐读)

生:我们也从“漫卷诗书”体会到了诗人的欣喜若狂。诗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手舞足蹈了,他胡乱地收拾诗书,已经没有心思读书了。我们组要跟第一组PK一下。(还是小组齐读第三四句)

生: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无比激动。从“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看出,诗人以纵情歌唱、痛快地畅饮美酒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我们建议全班来读一读这首诗。(全班齐读整首诗)

生:我们从最后两句体会到了诗人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这两句中“即”“穿”“便”“下”用得特别好。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我想一个人来读一读这首诗。(自读全诗)

生:诗人闻听官军收复失地,心情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我们从第二句“初闻涕泪满衣裳”看出诗人高兴得都已经泪满衣裳了。我也想读读这首诗,跟他比试比试。(读全诗)

生:因为可以回家了,诗人,激动得都快发疯了。我们想以我们组的方式读读这首诗。(小组分句读全诗)

生:因为收复失地了,再也不用逃亡了。所以诗人特别高兴,高兴得泪流满面,打湿衣裳。我们想挑战上一组。(小组男女生分读上下句的形式读全诗)

生:我们应战。(小组齐读全诗后,小组代表继续发言)失地收复了,诗人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所以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激动的欢乐气氛中。

(各组汇报展示时,全班呼啦啦,站起一大片。各组同学你方唱罢我登场,课堂气氛甚是热闹。教者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似乎对学生的表现很满意。)

[教例分析]表面看来,这个环节的学习,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自主研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还是班级汇报交流,学生始终处于自动自发的状态,无需教师提醒、组织,大有“我的课堂我做主”之势。那教者则干什么呢?教者或巡视、或微笑、或颔首,即使参与学生的展示也是“嗯、啊”“说得不错”“有见解”“读得很有感情”串联了全过程,更有甚者,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对学生的发言不置可否。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思考了、说了、读了,似乎也有所收获了,但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发言始终是零散的、杂乱的,甚至重复的,没有深究、没有挖掘、没有借鉴和提高。学生是自主了,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老师却“缺席”了。

如果上述案例中教者能够及时“闪亮登场、指点江山”,及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拨、总结和提升,那么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从“喜欲狂”可以看出诗人一定心情舒畅、十分兴奋,因为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我们组想读一读第三四句。(小组齐读)

师:找得真准,这个词直接点明了杜甫的心情。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呢?

这里教者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一下子抓住了全诗的题眼,再以一句“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就为学生接下来紧扣“喜欲狂”进行交流做了铺垫。学生也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显得交流杂乱无序了。

再如:

生:终于可以回家了,国家终于统一了,杜甫怎能不欣喜若狂呢?我建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全诗,感受一下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全班齐读全诗,显得很有声势)

师:你们理解得很深刻。读得也很投入。由此可见,诗人不仅仅是写自己的欢快心情,他还想表达——

此时学生已经悟出,杜甫是因为国家统一而欣喜若狂,教者再及时给予总结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这首诗所要传达的心声,对杜甫爱国情怀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析 篇3

来源:本站 作者:雨 辰 发布日期:2011-9-15 点击次数:3071 [打印] [收藏]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中渗透着对自己祖国的一腔血诚。他的全部诗歌创作清楚地表明,他始终是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喜忧哀乐思想感情的变化,完全是以国家盛衰起伏的形势发展为转移的。当着山河破碎、国运危艰的关头,他愁深似海、忧重如山,哪怕冬去春来自然节候的递嬗,也要勾起他的伤心落泪,如《春望》就是典型的例证;而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之时,他又兴高采烈、欣喜欲狂,居然孩子般地得意忘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题为《闻官军收两河》,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当时,诗人已是五十二岁的老人了,为因成都一带军阀混战,而正以“白头短发垂过耳”的衰羸之躯,拖家带眷地流落在梓州,也就是现今四川省三台县避难。

诗题中的“官军”,指朝廷的军队。在杜甫写这首诗的前一年(762)十月间,唐朝朝廷以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各路大军十余万,由陕州,也就是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地界发起反攻,一举收复东京洛阳,又乘胜追击,先后平定河南郑、汴诸州郡。同年十一月,再进军河北,叛军将领薛嵩、李抱玉、李宝臣(原姓张,名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纳地投降。到了下一年,也就是杜甫写这首诗那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最后兵败自杀(见《资治通鉴》卷222)。至此,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这一胜利喜讯迅速传遍全国,当时漂泊在梓州的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受到极大的震动和鼓舞,多年积郁在心底深处的复杂炽烈的情感,犹如火山爆发般地喷迸出来,从而写成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诗人乍听到全国胜利喜讯刹那间所激起的一迭感情浪潮。依照表达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全诗分为前后两个层次。

诗的前四句为一个层次,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绘,极写诗人乍听到胜利喜讯时的狂欢之状。

“剑外忽传收蓟北”,首句点题,宣告了胜利喜讯的迅速传来。“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当时杜甫住在梓州,梓州隶属蜀地,所以称剑外。“蓟北”,蓟州以北,相当于现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范阳辖区。剑外地处西南,蓟北地处东北,实际相距数千里,而着以“忽传”二字,就把两地紧紧地连接起来。“忽传”,一方面道出了喜讯迅速传播的实情,因为平定叛乱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大事,如今终于实现了,这消息自然能够不胫而走,迅速地传遍全国。一个“忽”字,把消息传播的迅疾声势和人们奔走相告的热烈情景充分地显示了出来。另一方面,“忽传”也表明作者突如其来、事出意外的主观感受。本来,平定叛乱,使全国重归统一,是“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诗人朝思暮盼、汲汲于怀的夙愿,但世上的事偏是平日早在望中,来时却又感到突然,平时越盼得心切,来时也就越觉得意外——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现象。诗人早也盼、晚也盼,如今,终于盼来了平定叛乱、全国胜利的一天,他倒觉得来得突然,出乎意外了。一个“忽”字。正把诗人当时这种特定的心态活脱脱地披露了出来。

“初闻涕泪满衣裳”,接着写诗人乍听到胜利消息时喜极而泪的反应。“初”,刚刚。“涕”,上古是指眼泪,泗才是鼻涕。中古以后,逐渐由新起的“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也就一般不用了。这里“涕泪”连用,均指眼泪。“裳”读音应为cháng,古时指下身衣裙,男女皆服。此处“衣裳”,指全身衣服。全句是说,诗人刚一听到胜利喜讯时,竟立刻眼泪夺眶而出,止不住地涌淌,连衣服都给浸透了。由此见出诗人确已激动到了极点。一个“满”字,既表明了流出的眼泪之多,也让人想见诗人当时百感交集、惊喜泪飞的情状。金圣叹评此句说:“先生在剑外,刻刻思归洛阳,为因祸乱未息,朝中绝无动静,反放下念头过日子,谓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得听好消息。今一传到耳,且不问事之虚实,不觉大喜遍身。喜极反泪,此亦人心之常,勿作文章反跌法念去了也。”是的,人的思想感情的外现本非一途。正如已故当代美学家王朝闻所说:“温柔可能是充满力量的,粗暴有时恰恰是软弱的表现,不谦虚不诚恳,有时是用谦虚和诚恳的姿态表现的。很悲哀时可能发笑,快乐得很也可能哭。”(《王朝闻文艺论集》2集9页)诗人正是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中,熟视着山河破碎的乱象,看够了人民苦难的惨状,国忧民瘼,郁结于心,化作了对于平定叛乱的梦寐以求的渴望;如今,叛乱真的平定了,山河破碎的局面终于结束了,人民苦难的生活眼看告一段落了,那么,面对此情此景他竟然“大喜遍身”,“快乐得很”,乃至喜极而“哭”,“哭”得“涕泪满衣裳”,难道还有什么奇怪吗?

“却看妻子愁何在”,进一步写诗人喜极而泪后的神态。句中“却”字,是连词“且”的意思,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紧密相承。清人刘淇《助字辨略》卷3云:“此且字,两务之辞,言方且如此,又复如彼也。”“妻子”,妻与子的合称。这句是说,一等自己激情稍定,就马上去看老伴和孩子们的表情时,发现他们也早就转忧为喜,连一点愁苦的影子都没有了。值得玩味的是,诗人本正述说自己的兴奋和喜悦,为什么马上转而牵扯到老伴和孩子呢?这是因为,在过去颠沛流离的岁月里,老伴和孩子同自己一样饱尝了战乱之苦,他们在诗人的感染之下,也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整个家庭也常年笼罩在愁云苦雾之中。如今喜讯忽传,理当及时告诉家人,于是有“却看”的表现。“却看”,正见出诗人要与家人共享胜利喜悦的情态。“愁何在”,则以反问语气强调了老伴和孩子们得知战乱平息的喜讯后,个个脸上平时的愁云都已消解净尽,早转为笑逐颜开的神情变化。

“漫卷诗书喜欲狂”,具体写诗人与家人共庆胜利时的狂欢之状。在共庆胜利中,是诗人的兴奋和激动感染了老伴和孩子;反转来,老伴和孩子们喜悦的神情又鼓舞着诗人。于是,他的兴奋和激动进一步升级,竟然达到了喜极而狂的程度。“漫卷诗书”,正是诗人喜极而狂的行动表现。“漫卷”,就是胡乱地卷起来。在唐代,雕版印刷尚不普遍,书籍多是写在纸上或帛上,然后卷在卷轴上,读时要慢慢展开,读后再慢慢卷起。“诗书”,是诗集和书籍的合称。本来“读书破万卷”的诗人,现在再也无心埋头苦读了,不仅无心苦读,就连把它们好好卷起的工夫也没有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喜欲狂”则明确揭示了这举止反常的心理原因。想想看,诗人已经欣喜到了简直要发狂的地步,哪还有功夫去按部就班地慢慢卷起那些宝贝呢?这里,切不可轻易放过“喜欲狂”的“喜”字:国家重获统一,是一喜;社会再得安定,是二喜;生活复归平静,是三喜;家人又能团聚,是四喜;返乡也好如愿,是五喜。五喜临门,喜何如哉?于是,“喜”而“欲狂”,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从全诗感情发展的线索看,如果说前面的喜极而泪还是诗人欣喜激情的洪峰乍起的话,那么,这里的泪后欲狂则就是诗人欣喜激情的波涛翻滚了。

诗的后四句为另一层次,是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特写诗人欢庆胜利中的狂想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这是狂想之一。“白日”,指灿烂的阳光,也兼有妖氛尽扫、丽日当空的含义。今按,“白日”一作“白首”,二者虽各有其版本依据,但全面衡量,却终以“白日”为优。其理由除了如当代学者廖仲安先生《“白日”还是“白首”》一文从考据学与声律学的角度所强调的以“白日”对“青春”,既有《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招止”的根据,显得典雅而美丽,又可避开以“白首”对“青春”即与本句末“酒”字隔字叠韵的声病之外,另从语义学的角度考虑,毫无疑问,以“白日”的光明磊落象征当时平叛奏凯的政治局面,也较以“白首”的老态龙钟揭示自己写诗时的实际年岁更为符合整首诗的抒情氛围,更适宜于点化昂扬高远的艺术境界。故择善而从,我们还是取“白日”而舍“白首”。“放歌”,放声高歌。“纵酒”,纵情喝酒。而“须”字,则强调了“放歌”与“纵酒”这种欢庆活动项目的不可或缺。全句是说,在这风和日丽的大好时光,只有放声高歌和开怀畅饮才能尽情抒发胜利的狂欢。《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现在的情形就已经达到了非纵情欢歌不足以抒发内心激情的地步了。而开怀畅饮竟至于“纵”的程度,更可想见诗人那种激情四溢、一醉方休的状貌。

“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狂想之二。“青春”,指春天。春天草木新生,山青水秀,所以说青春。“还乡”,指回到诗人幼年生活过的东都洛阳。诗人自注说:“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就是洛阳。自从安史之乱爆发,携带着妻儿老小开始逃难那天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从来没有消减过;何止没有消减,简直是与日俱增的!如诗人流落蜀中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所写《恨别》一诗中曾深沉地表示:“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昼眠。”代宗宝应二年(762)所写《大麦行》一诗中又痴情幻想:“安得如鸟生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而同年稍后所写《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一诗中更信誓旦旦:“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足见他思乡之殷,盼归之切。现在好了,“蓟北”已经收复,平叛终于胜利,“还乡”的愿望理当可以实现了。在这种情形下,诗人萌发趁着山青水秀的大好春光重返家乡的行动念头,就完全是在意料之中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狂想之三。“即”,是就的意思。“巴峡”,具体地点不详。或说在巴江之上,或说在巴县境内。今按,从梓州的方位以及下文所构想的先由水路出峡东下,抵襄阳,再转陆路北向洛阳的行进路线看,当为沿涪江而入长江,巴峡即应在这段水流间。当代学者廖仲安先生根据清代学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旧注”说“巴县有巴峡”,以及另首杜诗《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忠州三峡内”一句注解中又引赵注说:“三峡以明月峡为首,巴峡、巫峡之类为中,东突峡为尽”,而推测出:“在明月峡与巫峡之间,还有一个巴峡。”这一推测有理有据,可备一说。“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现今重庆、湖北交界处。“穿巫峡”,即穿过三峡之意。郦道元《水经注》云:“巴东三峡巫峡长。”巫峡在长江三峡中居首,故举之以概其馀。“便”,亦就意。这两句,紧承上联“还乡”二字生发,具体规划了还乡的路线,就是先通过巴峡,穿过巫峡,再直下襄阳,转向洛阳。“从”,这里用作动词,是顺势通过的意思。巴峡、巫峡,山高江窄,水流湍急,故分别着一“从”字、“穿”字,以表达在山峡曲折中顺流疾驶的情景,十分传神;而出川入鄂,山远水阔,故着以“下”字,以显示在江水平流中舟行轻捷的情景,相当生动;再自襄阳登车,改走陆路,故着以“向”字,以强调马不停蹄,直指洛阳的情景,也非常贴切。尤其两句中挨次拈出四个地名,并用上述四个动词加以连接,竟把还乡路线描述得那样具体和得势,确实给人以一气贯注,其疾如飞的感受。尽管这条路线是那样绵远,并须水、陆换乘,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好像诗人早已定好水陆联运的通票,根本不必顾虑途中会有办理车船转换手续的麻烦,而一路畅行无碍,指日可达故乡,是不在话下的。读着这样的诗句,人们甚至会感到不是在听取诗人作还乡路线预想的说明,而已经是跟随诗人一起践历还乡的征程了。所以会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自然是由于这样的诗句恰到好处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身仍滞留剑外,心已飞向故乡的归心似箭的激情的缘故。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诗人刚刚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胜利消息刹那间所激起的异常兴奋、喜悦的心情,表现了他衷心拥护平定叛乱,深情欢庆祖国重归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应当看到,作为伟大爱国诗人杜甫的这种感情,是由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所激发,并为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所规定的典型感情,所以,它一方面是诗人内心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又是诗人那个时代一切善良的人们共同心理的生动反映,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这首诗的思想价值,正在于此。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唐代大作家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一文中曾强调指出:“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确实是经验之谈。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正是写“欢愉之辞”,它的“难工“,本不待言;加以诗中所写,又集中在诗人“初闻”喜讯刹那间的感情变化,情节虽能动人,终因非常单纯,就更不易写好。但杜甫毕竟无愧为诗国大手笔,全诗短短八句五十六个字,经过他高超的艺术处理,居然举重若轻地写出了如此丰富多彩、绚烂夺目的生活场景,既气氛紧张,使人读时生应接不暇之感;又条理井然,让人读后兴从容圆满之叹。总之,在诗中,热烈的艺术表达与冷静的心理解剖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其所以能如此,主要得力于以下几点:

第一,通篇采用了“赋“法。在诗中,第一句是直接叙事,其余七句则是直接抒情,这就造成了全诗八句冲口而出,一气贯注,流利自然的特色。清代学者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此诗说:“八句诗,其疾如飞,……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正是指此而言。就这样,在诗中,火山爆发一样的炽热感情,借助于擅长铺叙的“赋”法,得到了力透纸背、淋漓痛快的表达,不仅充分展示出诗人当时喜极而狂的神态,而且强烈感染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看来,“赋”作为一种表现方法,不仅不应当一概排斥,相反,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使诗篇灿然生辉。杜甫这首诗就是运用“赋”法成功的适例。

第二,曲折顿挫的章法。如前条所述,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赋”法;但“赋”法并不等于平铺直叙,其实,它同样以章法上的曲折顿挫为上乘。在这方面,这首诗也做出了典范。清代学者施补华《岘佣说诗》曾对此作过精到的阐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今人动笔,便接„喜欲狂‟矣。忽拗一笔云:„初闻涕泪满衣裳‟,以曲取势。活动在„初闻‟二字,从„初闻‟转出„却看‟,从„却看‟转出„漫卷‟,才到喜得还乡正面,又不遽接还乡。收笔„巴峡穿巫峡‟,„襄阳下(向)洛阳‟,正说还乡矣,又恐通首太流利。作对句锁之。即走即守,再三读之思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所谓“即走即守”,所谓“俯仰用笔”,都是对这首诗曲折顿挫章法特点的总结与概括。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首诗除具有一气贯注的基调之外,还体现出一种摇曳多姿之美。

第三,现实描绘与驰骋想象并举。在诗中,既描述了诗人欣喜欲狂的现实的情状,又抒写了诗人欢庆胜利和返回故乡的未来的构想,运用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就尽可能多地增加了这首诗的感情容量和思想深度,并使这种思想感情得到更为酣畅淋漓也更为曲折有致的表达,从而取得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篇4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注释

⑴闻:听见,看见。

⑵“剑外”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涕:眼泪。

⑷“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却看:再看,还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⑹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⑻“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文 篇5

“官军收蓟北了啊!”一大早,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便传遍了梓州,大家欢呼雀跃,一片喜气洋洋。无处不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所有的人都互相庆祝、道喜,为自己的家乡终于被收复而激动。

“嗒,嗒”只听见几声清脆的脚步声,一个人影从门外走进一加大宅子里,大声说“蓟北被收复了,我们可以回家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啊!”这个人就是杜甫。家人听见叫喊声全都赶了出来,“杜甫,我们都知道了!”只见杜夫人兴冲冲的说道。杜甫激动地说:“如今,洛阳已被官军收复了,现在不回家,还等何时,咱们快整理行李,准备回家吧!咱们先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下襄阳徒步走到洛阳!”杜甫兴奋地把诗书笔墨放进行李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这一天终于盼来之时,他竟激动的喜极而泣。终于,杜甫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写下了这首发自内心的呐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文 篇6

在庭院的小屋里,杜甫坐在书桌前,手托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唉!这七年多的安史之乱不知何时才能停止,唉!”他又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顺手拿起一本书,翻翻看看。

“杜兄,大好消息,大好消息……”隔窗地王兄大声喊道。他直奔进屋子,气喘吁吁地说道:“杜兄,好消息,府衙……府衙门前贴出安民告示啦”“什么?王兄,你慢点说。”杜甫站起身来,对王兄说道。“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啦。”“这……这是真的吗?”端茶进屋的的夫人惊讶地问道。杜甫听了,激动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顿时,眼眶湿润了,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撒满了衣裳,手中的诗书胡乱地卷了卷,高兴地简直要发狂。老伴把孩子们叫了过来,把这一喜讯告诉他们,他们听了,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地抱着妈妈地脖子,高兴地说道:“大家可以回家乡咯!大家可以回家乡咯……”一个不一般地消息,带给杜甫一家无比快乐的一天。

杜甫一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计划着返乡的路程。杜甫取出地图,小心翼翼地铺张开来。老伴看了看地图,问道:“这路线哪条最近呀?”杜甫注视着地图,一会,他摸着胡须,有富有诗意地说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又摸了摸胡须,笑得更灿烂了,仿佛到了一路上,风景秀丽。天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嵌着丝丝如絮的白云,江的四周种满了柳树,细细长长的柳树密密的垂着……在这春季美丽的景物的伴随下,杜甫一家纵情高歌,畅饮美酒,真是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呀!杜甫又回过神来,他笑容可掬地走到书桌旁,挥动着毛笔,认真地写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作文 篇7

正当他唉声叹气的时候,忽然有一群敲锣打鼓的人向他走来。杜甫很疑惑,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他们如此高兴呢?难道是官兵收复蓟北了?不可能。于是杜甫问了其中一个人:“请问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发生什么事了?”

“你还不知道啊,官兵收复蓟北了!”杜甫一听,简直不敢相信,他期盼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流下了高兴的泪水,不知不觉,眼泪已流湿了衣裳。

杜甫连忙跑回家,告诉正在洗衣服的妻子,妻子听了也高兴得泪流满面。杜甫又去告诉正在玩耍的孩子,孩子听了,激动得一蹦三尺高。杜甫胡乱卷起诗稿和书籍,他高兴得快要发狂了。他叫妻子和孩子放下手中的活,赶紧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出发。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趁着明丽的春天,杜甫约了朋友一起在湖边放声歌唱,畅饮美酒。杜甫准备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回到自己的故乡。

到了第二天,杜甫带着家人来到渡口,那里人山人海,杜甫好不容易乘上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他的人还没到,但他的心早已飞回家乡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篇8

在教学时,我注重指导他们读准字音,如“蓟北”的“蓟(jì)”,“涕泪”的“涕(tì)”, “漫卷”的“卷(juǎn)”;尤其是“衣裳”的“裳(cháng)”, “妻子”的“子(zǐ)”,与平时的朗读习惯有差异。

教学全诗时,我抓住“喜欲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体会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整首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的词语是哪一个?引导学生自读、寻找“喜欲狂”。那么,作者为什么“喜欲狂”?哪些词能体现作者的“喜欲狂”?“喜欲狂”之后,作者想到些什么?又增添了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通过自读、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方式,一步步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体会诗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中心小学来了这么多的领导来看望我们,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开心吗?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明天是国庆节,从明天开始,连续放假7天,由于今天上午大家的突出表现,本次放假,不布置任何家庭作业!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快乐到怎样的程度?

有一个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快乐,不过,他远比你们更快乐!这个人就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你知道杜甫为何比你们更兴奋吗?引出课题:《闻军收河南河北》

二、杜甫知多少

提到杜甫,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说杜甫 教师归纳:

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大部分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

三、背景:安史之乱

要学好这首诗,首先我们得了解杜甫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谁能说说当时的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七年之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段日子里,他度日如年,由于战乱,杜甫和很多老百姓都背井离乡,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在那苦难的日子里,杜甫曾写下这样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亲眼目睹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的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史”。同学们,试想一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杜甫和唐朝老百姓都在渴望着什么? 渴望和平!

对,和平!渴望和平!今天,这和平终于盼来了!请大家一起齐声读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闻:听说,听到 官军:朝廷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黄河南北两岸

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黄河南北两岸的喜讯

这消息,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个怎样的消息?(激动,振奋)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是如何表达他的快乐、兴奋的。

三、体验情感

1、初读古诗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书,正音。小黑板展示:古今词意

衣裳 :yi chang 古人上为衣,下为裳;今指衣服 妻子: qi zi(第三声)是指老婆和孩子 ;今指老婆 青春:指绿意盎然的春天; 今指青年时期

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把整首诗通顺流利地读下来。现在我也想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杜甫的快乐,兴奋,激动!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老师读得如何?从中你听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高兴,激动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把作者的这份心情也试着读出来。学生再读古诗,2、细读品味

这是地名,文中有6个表示地名的词,你能把他们一一找出来吗? 剑外 蓟北 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第一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读了这一句,说说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出来,错了没关系。

杜甫听说收复蓟北的喜讯,为何哭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呀,杜甫为什么反而哭了呢?

喜极而泣,这是激动的眼泪,是心酸的眼泪,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终于迎来了这盼望已久的喜讯,怎能不激动得哭呢? 第二句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先看上半句。

妻子和孩子曾有怎样的忧愁?为流离失所而愁。为国土的破碎而愁。为家乡的亲人而愁。如今忧愁还在吗? 再看下半句

漫卷诗书是怎么个卷法,你能来卷卷看吗?

是漫不经心地卷,还是胡乱地卷?那种情况跟杜甫此时的心情比较吻合?

杜甫是个大诗人,平常他是极爱书的,如今为何胡乱地卷一卷? 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

对,太高兴了,高兴的几乎发狂了,才不管它书不书的!

你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会“喜欲狂 ”? 你能表现一下这种情绪吗?如果把“愁”和“喜欲狂”重读的话,效果会不一样,不信你们试试。你在极度高兴是会怎样庆祝?来看看杜甫诗如何表达他这种“喜欲狂 ”的心情的:

第三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在干什么?

你知道杜甫此时几岁吗?52岁,这个年龄本来并不适合放歌、纵酒。可杜甫却这么做了,为什么?

快乐是要分享的人越多越快乐,人们奔走相告,互相聚在一块,尽情喝酒,放声歌唱。尽情放纵自己享受这快乐。

天下太平了,杜甫终于可以回家了,过了7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回家的心情非常急切。你能从诗中看出来吗?

第四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已经定出了回家的路线,看到这一句,不由让我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归心似箭哪!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啊,男生们,端起酒杯与杜甫一起放声歌唱,尽情喝酒吧(男读)

女生们,你们也端起自己的酒杯,加入这支快乐的队伍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篇10

1、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诵读诗文。

3、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4、鉴赏诗作。

教法与学法指导:

诵读法、知人论世、鉴赏

教材分析:

1、重点: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体悟作者爱国情怀。

2、难点:走进诗人情感世界,鉴赏诗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唐诗是中国文化瑰宝,在其中闪烁着两颗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二、与诗人对话

1、请学生介绍杜甫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字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并称“李杜”,其作品大多沉郁顿挫,有“诗史”职称,最著名的作品“三吏”、“三别”。

2、介绍写作背景

1)指名背诵《望岳》并说说诗作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志趣。

25岁的杜甫,踌躇满志,对政治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但现实总是残酷,应试不第的杜甫只能四处行卷,望能遇见伯乐,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小官职,却又遇到了“安史之乱”,看到国家破碎,人民受苦,作者留下伤心的眼泪,写下《春望》一诗。

2)学生背诵《春望》,感受作者忧国忧民情怀。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直攻长安、洛阳,原本繁华的都市成了杳无人烟、杂草丛生的荒地,诗人也曾被虏,逃出后带着妻儿一路逃亡到四川,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饱尝战争带来的痛苦,本是“家有田园在东京”却无家可归;在锦江畔,茅屋为秋风所破;在梓州“记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但这位伟大的诗人,无时无刻不在盼望“长令宇宙新”,所以,当他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惊喜的洪流一发冲开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与作品对话

1、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体会感情基调。

“生平第一首快诗”,“快”字何意?

快乐,欢快,轻快,明快,畅快……本诗的基调应该是欢快的。

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裳cháng,古代多为单音节词,“衣”为上衣,“裳”为下裙,男女都能穿着。现代汉语中“衣裳”为一个词,“裳”字要念轻声。

3)、教师范读。

4)、全班齐读。

2、你从哪儿读出了“快”意?

“忽传”、“初闻”:消息来的突然,喜悦显得猛烈,作者想到八年来的痛苦、别离、相思、仇恨、国难、民苦将随着唐军的胜利而结束,忍不住老泪纵横,喜极而泣(板书)。

“却看”、“漫卷”:诗人喜悦,自然先到相随多年的妻儿,于是回头看,妻儿脸上的愁云早已烟消云散,全家溢满了喜悦的气氛,诗人也无心看书,随意卷起书卷,与家人一同欢呼。妻儿的喜悦更加重了作者内心的喜悦,欣喜若狂(板书)。

“放歌”、“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于是52岁饱经沧桑的诗人狂饮高歌,想象着与家人在美好春光的陪伴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尾联: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原本漫长的路程,弹指间就到达,可见作者身在梓州,心已回到故乡了,可见其归心似箭。诗人用字高度准确,如“穿”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

3、诗人仅仅是为了个人漂泊、苦难的结束而“喜欲狂”吗?

诗人为自己喜,更为国家而喜、为百姓而喜。“安史之乱”结束,支离破碎的山河得以收复统一,人民不再流离失所,国民都可以休养生息,这喜悦是国家的喜悦,是人民的喜悦。全诗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齐读

四、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1、学生根据以学过的鉴赏方法,再读诗歌,结合自己的理解,鉴赏诗作。

学生鉴赏成果展示:

1)作者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时期,他既见证了唐代的繁荣,又目睹了在战争的硝烟下艰苦生活的人民,面对这一幕幕的转变,面对与他有着同样逃亡漂泊命运的人民,他高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从“安史之乱”到763年春,历经了整整八个春秋,终于迎来了唐军大捷的消息,这怎能不让人民兴奋?不让作者“喜欲狂”呢?此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早已从作者心头散去,脸上洋溢的是无以言表的欢乐,是热泪纵横的喜悦,于是,作者“生平第一首快诗”诞生了。――陆丽廷

2)杜甫写的诗大多沉郁顿挫、雄浑悲怆,为国忧、为民愁。而这首诗却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充满了无限喜悦之情,喜从何来?多年战乱,本以为国家将亡,却忽然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便难以一直内心的欣喜,因而老泪纵横、心飞故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喜”,这正是为了国家而喜,现在看来,似乎作者的种种情感都是因国而起,其爱国之情有多深沉已经显而易见了。――林陆平

2、补充鉴赏《登岳阳楼》,说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用一句话评价诗人(总结)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五、作业

背诵全诗

上一篇:专业化管理经验下一篇:上传助教老师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