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

2024-10-18

河南农村(共12篇)

河南农村 篇1

目前, 在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的人口大省, 截至2010年, 河南省约9 000多万人口中约有7 000多万生活在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一直是当地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一个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速增长以及减少贫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的成立宗旨, 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财政支持,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保本经营, 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承担粮、棉、油收购与储备, 国家专项贴息扶贫资金投放与管理, 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财政贴息贷款, 办理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 办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的代理拨付等。

然而, 截至2006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贷款高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收购, 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的生产、加工建设所需的贷款投放不足, 对于农户的一般资金需求及农业开发, 像土壤改良、育种技术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发性项目基本不提供支持。对于农村道路、桥梁、水利、通讯、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资金需求基本不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渐市场化, 涌现出大批经营农副产品和农业科技的民营企业, 而这些企业也难于取得贷款。特别是近年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也悄然转移, 将一些资金用于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只在全省的47个县设有支行。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其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在农村信用社成为正规金融服务农村的核心力量的大背景下,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它发放的农业贷款占所有的金融机构放贷的绝大部分。据河南省银监局统计, 到2006年12月末,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中, 60%以上为农户贷款。

然而, 近年来, 河南农村信用社规模快速扩张, 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存款, 但是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吸收的农村金融资本投向非农产业的活动和现象, 商业化趋向严重。主要表现有:第一, 在河南农村信用社吸收农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 它在农村发放的贷款占其存款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第二,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组成中, 用于第一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有下降趋势, 而用于第二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明显增加。另外, 农村信用社从农村吸纳的资金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向三农投入的资金, 其存贷差额呈增长趋势。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 而农业贷款余额以很小的幅度增长或零增长, 大部分资金投放到了非农领域, 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贷款, 其经营渐渐偏离“支农”的大方向。

三、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商业金融机构是完全以营利性为目的, 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法人机构, 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 农民更为熟悉的是各类银行。对于河南农村地区来说, 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河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 只存不贷, 成为农村经济的“抽血机”, 而其“输血”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河南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 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由于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 使得河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 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同时, 就网点设置成本而言, 与有限的预期收益、较小的客户容量相比, 河南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遍布网点的代价太高, 不符合成本收益核算的基本原则, 撤销县域基层网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 河南农业银行的撤出确实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和农村资金流出的消极后果。河南农业银行对支行的资金贷款权上收过多, 对支机构主动营销贷款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得一些应该发放的贷款而没有发放, 借贷规模逐年递减, 农业类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 河南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和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 而对广大的农村中小型建设项目和中小型产业化企业以及农户的生产和经营缺乏应有的金融支持。而且近年来, 河南农业银行进行贷款结构调整。农村资金总量不足, 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 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的金融供给

民间融资是产生并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 因此被称为“草根金融”。民间金融机构是指民间个人组建的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或合会组织等。对于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民来说, 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据笔者对河南农村的调查, 约有83.3%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 而且借贷用途不仅用于生活临时资金急需如结婚、建房、子女上学等等, 而且发展到现在不仅工业、商业, 就连办学校、办医院, 也会采取向民间集资的办法。近年来, 民间融资呈快速增长、逐年活跃态势, 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时, 河南的乡镇企业很大一部分是靠民间借贷起家或发家的, 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63%靠民间借款。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为农村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 相对于金融机构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 更加适应民间资金融通“短、小、急”的特点, 因此成为中小企业及个人选择民间融资的重要原因。根据农行郑州市支行调查, 地下金融正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级市中民间借贷的“盘子”要占到整个农村地区资金市场总量的1/4多,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占一半左右。除融资额度逐年加大, 河南省民间融资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利率逐年攀升, 平均达到24%以上, 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目前中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的政策下, 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 因此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 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 从而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实际上, 大多数资金充足的农户对资金缺乏农户的友情借贷数量毕竟有限, 如果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媒介组织, 就会满足资金充足农户与资金缺乏农户之间的生产性信贷供求, 因此, 在河南农村经济中, 这些机构虽然长期被政府打压, 但是在一些民间组织的大力扶植下, 仍然很顽强的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

无可否认, 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 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力所不及的领域和范围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其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特别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属于非正规金融组织, 自发性必然蕴藏一定的风险性, 违约率高, 易受市场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它吸引了城乡居民大量闲置资金, 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形成监管真空, 造成金融信号失真。特别是高利贷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 更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 将可能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造成破坏和冲击。

五、结论

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农村经济仍然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兼业经营的特征明显, 特别是在南部和东部地区, 农村还比较贫困。在第一产业的生产中, 由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 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户及农村的经营实体在生产、流通中需要的大量资金, 完全靠自身积累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的注入和支持,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要求我们政府要结合河南的实际, 首先采取政策性金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增加对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供给;其次, 根据河南农村现阶段的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 重新定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各类针对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的职能, 增加对农村地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最后, 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同时在河南农村增设各种农村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县级机构, 以便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现行的金融机制, 可以增加农村的信贷供给, 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只有完善农村金融机制, 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 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彭宇文.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 .

[2]陈平, 孙向东.因情求策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江苏省为例[J].集体经济, 2009, (8) .

[3]董晓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4]阚先学.山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探讨[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河南农村 篇2

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

我是申请人***,生于1969年12月,民族汉,职业为农民,现居住于河南省***********。

我家有四口人,妻子、两个子女和我。我妻子病魔缠身,身患乳腺癌,2008年动了手术,不成功,病情发生转移,去年两次住院治疗,需要长期化疗,已经花费了几十万元,每年又需要几万元的化疗费用,对于农村出身的我已经无力承担;两个子女还小,一个在读书,一个早早务农,女儿在我村读小学,儿子在村里务农,闲时打些小工,但由于家庭困难,早早辍学,工资很低。我常年辛苦在外通过卖苦力赚的血汗钱根本不能支付他们的医疗费和学费生活费,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每次巨额的医疗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总为它伤透脑筋。以前为了让妻子能够早日康复,经常是东拼西凑,向这个亲戚借一点,向那个亲戚借一点,通过亲戚支援,再加上自己辛勤劳动,勉强能过日,但是,随着化疗费用的加大,我现在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再也扛不起了。而妻子又因有病,不能外出见风在家的收入为零。渐渐地发现已经向亲戚朋友只借不还了,再张口已经没人愿意帮忙了。

在我一筹莫展之时,不幸的我看到幸福的希望,赶上以“以人为本”的协调的社会形态,党的恩惠如同阳光一样照耀着大地,惠民政策似甘泉一样滋润着弱势群体,给予了弱势群体以最大的生活保障。

我经过几番斟酌,我特向您们申请我家为农村低保户,希望获得政府的补助,以此来度我家现在在经济上面临地困难境地,帮助我的妻子早日康复,让这个家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家,让孩子有个妈妈,让孩子完成学业。在此我们全家表示衷心感谢。

此致

敬礼

河南农民赴日本学习新农村建设 篇3

近年来,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省外专局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现已建立省“一村一品”引智示范村69个,涌现出苹果、茶叶、蔬菜、花卉、食用菌、手工艺品等一批特色专业村,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经营能力和积极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据河南省外专局局长李金城介绍,为培养更多的农业产业化带头人,河南省已连续两年组织农业产业化带头人赴日本学习农业和农村先进管理理念、实用技术和“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这些人员通过培训,运用在国外学习的知识和先进理念,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带领本村(镇)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在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周边村、镇或相关领域也起到了示范作用。郑州市中牟县十里铺村支书参加赴日“一村一品”培训学习回国后,把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大力推广大蒜种植,使全村年收入突破52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蒜村”,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孟州市禹寺村支部书记杨六东已经50多岁了,通过参加赴日“一村一品”培训,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结合本村实际,带领村干部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养猪,并制定出了本村2008-2010年发展规划。目前,该村已经投资50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生物发酵床,投资250万元,购置了6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

河南农村 篇4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河南省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金融供给总量提高缓慢,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我省农村市场资金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与农民增收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需求增长力度更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从资金满足程度来看,除政策性收购资金能得到较大满足外,其他各类资金需求满足率普遍较低,一般在30%以下。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信贷满足率较高,但也大都在50%~70%之间。除此以外,河南省金融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供需矛盾,金融服务农村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

现阶段,河南省农村虽然存在多种金融组织,但是这些金融组织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向到工业。同时,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部门,由于政府的严厉打击,游离于正常的金融市场之外。于是,农村信用社就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这不但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流动性大大降低,而且也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省内非正规金融组织相当普遍,农村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其借贷规模也很庞大,虽然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零散的或者小额的民间融资根本无法对正规金融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影响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就是法律环境因素,目前,河南省农村金融法制环境不完善,金融债权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缺乏保护,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从而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第二,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差,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和群众诚信意识淡薄,甚至采取各种手段逃避金融债务。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的信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农村企业和群众缺乏守信的动力。这些都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河南省政府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力度不够,政府把从银行里贷出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利润较高的二三产业,其金融职能和财政职能的混淆,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涉农扶持政策,在加大农村金融资金投入的同时规范政府行为,明确区分银行的金融职能。另外,政府还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这些举措可以逐步减轻农民增收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无形中加大对其他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吸引力度,进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缓解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首先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尽快建立农村企业和群众的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储存、管理其信用档案,为他们获得信用贷款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要完善立法制度、严格执法力度,保障金融机构和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最后,相关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实行分类引导

尽管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省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甚至在有些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鉴于此,政府有必要对民间金融组织加强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打击。要既能保证民间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又能将其纳入到正规监管体系之中,防止农村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说,要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的正常发展,并逐步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中来。同时,坚决取缔以非法集资为目的的民间金融组织,而对于小额、分散的、用于满足农户基本生活需要的民间自由借贷,则任其自由发展。最后,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加大对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净化民间金融市场,降低民间金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以河南省为例,从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及资金清算管理,充分发挥综合业务系统作用,方便、快捷地为储户办理异地通存通兑业务,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防范操作风险,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的营业机构,办理通存通兑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通存通兑业务指客户在非开户营业机构办理的储蓄存取款业务。

第四条 通存通兑业务设立省级、县级清算中心,负责对下级机构进行资金清算管理。

第五条 县级清算中心必须在省联社资金清算中心开立汇差清算账户,用于通存通兑业

务资金的结算。

第六条 县(市、区)农信联社(以下简称县联社)按2006年9月底存款总量的1‰(精确到万元)向省联社资金清算中心缴存结算保证金,利率按同期省联社资金清算中心公布的结算资金利率执行,按季结息。

通存通兑清算资金账户原则上不允许透支,若发生透支,应于透支次日划拨资金补足,若未及时补足,将自透支日次日起对透支账户按日万分之三计算罚息。经警告仍不能补足透支额的,省联社有权停止其办理通存通兑业务。

第七条 通存通兑业务资金日终清算,次日打单,各营业机构应于次日工前准备时在前台打印。系统打印的电子记账凭证,与其他会计凭证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 省联社财务会计处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业务的管理,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负责通存通兑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省联社资金清算中心负责通存通兑业务的资金清算。

第二章 通存通兑基本规定

第九条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辖内开立的储蓄存款账户,均可自愿办理通存通兑业务。

第十条 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的条件:

1.储蓄必须设置支付密码;

2.开户时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存折(单)打印户名;

3.联网前的存折需到原开户社(所)更换新折。

第十一条 通存通兑业务范围:

跨营业机构可以办理的业务:续存、支取、口头挂失、更换密码、查询、补登存折、更

换单折、销户(不含存折类存款)。

原开户营业机构除可办理上述业务外,还可以办理以下业务:当天开户当天销户的存款、部分提前支取、凭印鉴支取、书面挂失及解除、冻结止付及解除、扣划存款、挂失补发折(单)或支取、密码重置、原手工办理的各种储蓄业务。

第十二条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所有机构通存通兑业务收费标准另行公布。

第十三条 各级管理部门及柜员应加强密码管理,严防他人知悉自己的密码,坚持每月

变更密码。严禁用初始密码办理业务。

第十四条 通存通兑业务凭证由省联社统一印制。

第十五条 信用社储蓄网点临柜人员必须无条件受理储户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存取款等业务。对确因系统问题一时难于受理的,需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无故拒绝受理,经查实的,追究经办人及单位领导的经济及行政责任。

第十六条 储户凭储蓄存折在异地取款每户每日限额为20万元,取款最高笔数为5次。

第十七条 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必须遵循《储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发生异地取款时:

(一)取款金额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储户凭存折、密码办理,不需要证件;

(二)取款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含5000元)的,储户还须出示有效证件,出示的证件应与储户进行实名登记时出示的证件相同;委托他人代取的,除存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外,还须提交代取人有效身份证件。

(三)取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柜员应核对并摘录取款人的有效身份证

件号码;

取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含10万元)的,还应要求储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代理人还须提供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包括以下七类:

1.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

2.户口薄;

3.军人身份证;

4.武装警察身份证;

5.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6.台湾居民往来大际通行证或其他有效旅行证件;

7.护照。第三章 清算级别设置

第十八条 通存通兑业务设置三个层次,分别为省清算中心、县联社清算中心、信用社,资金逐级向下清算。

第十九条 省清算中心机构码是16XXXXXXXX。

第二十条 信用社不设立清算机构码,利用“存放联社款项”科目,核算县辖来账、往

账和信用社在县联社清算中心资金头寸。

第二十一条

信用分社(储蓄所)不设立清算机构码,利用“4641社内往来”科目

核算内部往、来账务。第四章 会计科目设置

第二十二条 4615汇兑汇差。在此科目下设“通存通兑汇差”账户,用于核算通存通兑业务形成的应收应付汇差,反映由于通存通兑业务所形成的相互存欠资金的关系,如余额在借方为应收汇差,余额在贷方为应付汇差。该账户当天清算后余额为零。

第二十三条 1124存放联社款项。本科目核算法人信用社存放县联社、县联社存放省清

算中心的存款。

第二十四条 2323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本科目为管理部门专用科目,核算信用社上存县级联社、县级联社上存省清算中心的存款。

第二十五条 4641社内往来。本科目核算信用分社(储蓄所)与管辖信用社之间的资金往来及汇兑汇差款项的核算。实行一级法人的县联社,县联社内部资金往来亦使用该科目(下

同)。

本科目下分设二级子科目,分别按以下情况核算汇差:

464101县社往来。核算统一法人的县联社与所辖信用社形成的汇兑汇差;

464102 社社往来。核算统一法人县联社所辖的信用社之间的汇兑汇差。

464103 内部往来。核算法人信用社与其所辖网点及统一法人县联社的信用社与储蓄网

点之间的汇兑汇差。

第二十六条 上存资金产生的利息在5201金融机构往来收入科目下的“其他利息收

入”账户核算。

第二十七条 支付上存资金利息在5221金融机构往来支出科目下的“同业存放利息支

出”账户核算。第五章 业务处理

第二十八条 营业机构在受理储蓄存款开户业务时,应提醒储户只有设置个人密码,才能办理通存通兑业务;未设置密码的储蓄存款账户需通过原开户社增设个人密码后,方可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否则储蓄账户存取款业务只能在原开户机构办理。

第二十九条 通存通兑业务存取款原始凭证,由代理营业机构作会计档案保存,不再转

回原开户营业机构。

原开户营业机构将打印的通存通兑提入凭证作为相关科目借、贷方凭证。如客户需查询原支付凭证时,由开户营业机构与代理营业机构联系,代理营业机构应提供相应查询服务。

第三十条 储蓄通存通兑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均以计算机打印的有关凭证、清

单、资金清算表等为依据。

第三十一条 在交易正常的情况下,严禁柜员手工补登存折。发生故障不能正常打印存折时,通过临柜交易的存取款明细,必须由经办员本人手工补登存折;无折收现、代收代付业务可由通存通兑网点柜员查明明细后,手工补登存折。一切手工补登折明细均须由经办员与审核人员双人签章确认。

第三十二条 在客户填写存款凭条,完整提供账号、户名等要素的前提下,可以办理无折存款业务。操作员除按程序操作外,办理时选择不打印存折,但要打印存款回单(用存款凭条替代),办理时加盖“现金收讫”章、经办人名单和注明“无折结存回单”字样后交客

户。严禁办理无折取款业务。

第三十三条 通存通兑业务凭证作废注销由营业机构业务主管执行,其他任何柜员不得

代理执行。

第三十四条 通存通兑业务在代理营业机构销户时,销户凭证由代理营业机构管理。

通存通兑销户时,系统将利息计入开户机构的利息支出账户利息、利息税及本金由系统

自动清算。

第三十五条 代理营业机构办理通存通兑业务时,可代为更换储蓄存款存折。新存折上加盖代理营业机构的业务公章和经办人名章。旧折由代理营业机构作当天传票附件。在办理换折后,临柜人员应将老存折磁条破坏或剪角,以免留下隐患。

第三十六条 代理营业机构受理通存通兑挂失业务只限于口头挂失,书面挂失业务仍由原开户营业机构办理;口头挂失有效期为5日,有效期内解除挂失必须在原开户营业机构办理。书面挂失业务7日后方可办理销户、挂失换折、密码重置及销转开户等业务。

第三十七条 代理营业机构受理通存通兑口头挂失业务时,应由挂失人提供挂失存单的户名、账号、余额、开户日期等要素,代理营业机构据此查出该挂失账户并证实存款确未支付时方可受理,柜员通过操作交易口头挂失的相关业务处理,但须明确告知储户5日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按有关挂失的规定到原开户营业机构办理正式挂失手续。

第三十八条 通存通兑业务资金采取逐级自上而下差额清算,每天营业终了,通存通兑

汇差由系统自动结转入账。

第三十九条 营业终了,各营业机构轧平账务,并认真核对4615科目下的“通存通兑汇差”账户发生额与当日通兑业务传票金额,确保一致后进行轧账,操作员签退,机构签退。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对各网点的运行状态通过网络进行监控,待全部营业机构做机构签退

后,进行日终批量处理。

第四十条 当天系统日终清算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机构的资金清算凭证(本代他凭证、他代本凭证)、资金清算清单(本代他清单、他代本清单)及汇总客户凭证等。次日各营业机构柜员在工前准备时,打印昨日的清算凭证及资料,并根据打印的清单明细核对记账

凭证是否正确。

第四十一条 省清算中心与通兑机构应按月互送清算资金账户的明细对账单,并逐笔换人勾对,对账中若发现明细账、余额不符等情况,应及时联系,尽快查明不符原因,以确保

账务完全相符。

第四十二条 省清算中心应按季向下级通兑机构发送其上存清算资金账户的余额对账单,通兑机构核对后,在回单联填明情况,加盖公章,送回上级中心,由上级中心备案存查。

第六章

资金清算及账务处理

第四十三条 通存通兑业务资金清算办法

1.系统区分通存通兑业务依据:客户在非开户信用社办理的存取款业务即为通存通兑业务。系统根据操作员输入的交易账号来进行判断是否为通存通兑业务:即输入的账号非本网

点账号,则视为通存通兑业务。

2.系统自动清算说明:往来账务清算账号定义表中的网点号即是该网点通存通兑差额的清算网点,若网点号是其本身,系统则视为是最高级清算网点。

储蓄所、信用分社属于最下级网点,故只需定义上级清算网点清算账号;信用社、县联社营业部需定义上级网点及下级网点清算账户。

当信用社辖内网点全部清算完毕后仍有差额(即存在跨本社的业务),则需向上一级的清算网点(县联社营业部)上划差额。

3.若清算网点未定义某网点的接收账号,则接收该网点的账务失败;若未定义上划账号,则该网点上划不成功,但不影响上级网点接收通存通兑差额。若清算账号因状态不正常等原因造成接收或上划不成功,省清算中心柜员做应急处理,前台柜员做相应处理,柜员应手工

记账。

4.各营业机构通过4615科目下的“通存通兑汇差”账户来核算他代本及本代他通存通兑业务,各营业机构代理其他网点收入业务时记贷方,代理其他网点付出业务时记借方,余额为本网点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的应收(借方)应付(贷方)差额。各营业机构日结后,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自动进行资金清算。若由于清算账号没定义等原因造成清算账户入账失败,柜员应手工记账,传票上标识“未自动清算”字样。

5.各级机构清算时账务处理如下:

(1)分社、储蓄所业务受理及资金清算账务处理

a.代理营业机构账务处理

客户持现金到本网点要求给辖内其他网点的收款人存款或持其他网点的储蓄存单(折)支取现金的,信用社经办人员要认真审查凭证并复点现金,无误后,按照计算机的提示将相关要素依次录入。次日营业前打印的通存通兑清算传票和本代他通兑凭证分别作相应科目账户的传票,以储户填写的存、取款凭证作“通存通兑汇差”账户的附件。会计分录为:

(存入现金)借:1011现金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4641 社内往来

(支取现金)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1011 现金 借:4641 社内往来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b.被代理营业机构账务处理

联网的营业机构次日打印“通存通兑入账凭证”通存通兑清算传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作有关存款或付款账户、通存通兑差额户的传票。会计分录为:

(存入现金)

借:4615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XX存款—XX户 借:4641 社内往来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提取现金)借:XX存款—XX户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4641 社内往来

(2)信用社资金清算账务处理

法人信用社内部各网点(含已实行统一法人县联社的信用社间)发生通存通兑业务时,管辖社的会计分录: 借:4641 社内往来—A分社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4641 社内往来—B分社

同属一家县联社跨法人信用社通存通兑的,再将本社通存通兑差额户通过1124存放联

社款项上划县联社进行清算。

若为应收差额,其分录为: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4641 社内往来—XX分社

借:1124 存放联社款项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若为应付差额,上述分录则相反。

(3)县联社资金清算账务处理

县联社收到所辖法人信用社上划的资金,会计分录为: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2323 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A信用社 借:2323 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B信用社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若县联社实行一级法人体制,上述分录中将2323科目变更为4641科目。

属跨县联社通存通兑的,再将县联社营业部通存通兑差额户通过1124存放联社款项上

划省清算中心。会计分录为:

上划的清算资金若为应收差额,会计分录为:

借:1124 存放联社款项—清算资金户

贷: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借:4615 汇兑汇差—通存通兑汇差

贷:2323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XX信用社 上划的清算资金若为应付差额,会计分录相反。

(3)省清算中心账务处理 借:2323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A联社

贷:2323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B联社

第七章 账务差错及应急处理

第四十四条 对通存通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遵循以代理方为准的原则,由计算机

系统结合人工干预进行处理。

对差错的产生及处理过程要按规定记入《差错登记簿》和《计算机运行工作日志》,以备查

阅。

第四十五条 代理业务机构因操作失误,造成错账的处理:

1.代理营业机构发现当日错账,由机构主任(责任人)审核授权后,作通存通兑账务撤销处理,同时填制一式三联《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错账通知书》并加盖代理营业机构公章,由代理机构主任(负责人)签字后,一联报县联社清算中心(跨县区的必须报省清算中心)批准备案后,另一联与原支付凭证复印件一齐传真至开户营业机构(无传真机的网点

可派专人送达),一联留存专夹保管。

办理储蓄账户通存、通兑业务时发生的记账串户、金额变位等账务差错,应及时与开户营业机构联系,说明错账的原因,开户营业机构接到传真或代理营业机构送达的错账通知书后,必须协助对发生账务差错的账户做止付处理,根据会计账务差错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开户营业机构隔日发现他代本业务的差错时,开户营业机构应主动与代理营业机构联系,代理营业机构在核查无误后,根据错账情况填制一式三联《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错账通知书》,加盖代理营业机构公章,并由代理机构主任(负责人)签字,一联报省清算中心批准备案,另一联与有关凭证复印件送达开户营业机构,一联留存专夹保管。开户营业机构必须协助对发生账务差错的账户做止付处理,根据会计账务差错处理办法进行

处理。

3.代理营业机构对当日无法追回的错款或差额部分,编制特种转账传票,经代理信用社主任签字后在“1391 其他应收款”科目暂时挂账,并严格执行差错上报制度,2000元以内的上报县联社及市农信办会计部门,2000元以上逐级上报省联社会计部门。

第四十六条 开户营业机构本机构的差错,按会计差错账务处理有关规定进行账务调整。

第四十七条 “1391 其他应收款”科目挂账款项三日内必须查清并追缴。各营业机构应予积极配合,追查错账原因,如果确因个人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或行政责任,用责任人赔偿的金额冲销“1391 其他应收款”科目挂账款项,并逐级上报;应由单位负担的部分应按损失款项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后在“5361 营业外支出”科目中的“结算赔款”账户下列账,冲销“1391 其他应收款”科目挂账款项。

第四十八条 营业机构打印的通存通兑业务报表、凭证与资金清算传票不一致时,应先检查本网点发生的通存通兑业务的流水,与资金清算差额单进行核对,如果本辖内其他网点的数据错误的,当日能修改的,进行冲账处理,重新作通存通兑业务处理,当日无法修改的,按通存通兑业务差错处理。

第四十九条 各营业机构在网络业务交易中出现的各种业务纠纷,属同一县联社的,由所在县联社协调处理;跨县联社属同一地市的网点交易中出现的纠纷,由市农信办会计部门负责协调处理;省内跨地市的网点交易中出现的纠纷,由省联社会计部门负责协调处理。

第五十条 若遇特殊情况,系统不能自动清算时应作如下处理:

1.信用社、分社或储蓄所4615科目下的“通存通兑汇差”账户如有余额,不能自动清

算,则应通过手工上划管辖信用社。

2.信用社4615科目下的“通存通兑汇差”账户如有余额,不能自动清算,则应手工上

划管辖县联社清算中心。

3.县联社清算中心4615科目下的“通存通兑汇差”账户如有余额,不能自动清算,应

手工上划省联社资金清算中心。

第五十一条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突遇通讯或系统故障等情况时,为防止账务重复提交及错漏,在未判明情况之前,临柜人员不得再次提交该笔业务或作抹账处理,必须先作查询处理,判明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结果,按下述方法处理:

1.未入账,柜员可再次提交本业务;

2.已入账,但未打印相关信息,可用后台重打交易进行打印;若未生成打印文件不能重新打印,则通过账务撤销交易撤销该笔流水,然后重新发起交易;

3.若出现单边账情况,填写《综合业务系统业务数据调整申请表》,逐级上报至中心,请求数据修改。第八章

责任管理

第五十二条 清算中心设立专职清算柜员,并设置相对应的清算级别操作权限。

1.省清算中心:

设主管柜员一人。负责启动资金清算交易,进行日常清算业务操作,打印省清算中心通存通兑资金清算凭证,办理县中心清算资金划拨业务,对全辖业务进行监控。回复有关通存通兑业务的咨询,根据业务需要打印明细账。

清算复核柜员一人。负责对主管柜员经办业务进行复核和监督。

2.县联社清算中心:

设主管柜员一人,由营业部业务负责人担任,授权柜员进行日常清算业务操作。设清算录入柜员一人,清算复核柜员一人。负责各信用社之间的网络业务资金清算,负责县联社清算中心与省清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业务资金清算。

第五十三条 各级清算中心的清算柜员负责日常资金清算业务的同时,严格监督下级清算账户,严禁各清算单位的清算账户资金余额透支,若每月累计2次以上的,由其上级清算

中心给予警告、通报批评。

第五十四条 各级清算机构每日应认真检查“通存通兑汇差”账户是否存在余额,若有余额应及时通知上级清算中心,并检查清算单位资金清算账务。

第五十五条 参加通存通兑的营业机构录入信息错误较多的,由省信息科技中心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责成更换操作柜员。因信息错误引起纠纷的,由差错营业机构自行承担相关责任,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客户或信用社资金损失的,按规定给予赔偿。

第五十六条 各级营业机构因违反操作规定影响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的,由省联社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以不低于5000元的罚金,并对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直至开除处分。若柜员虚拟业务操作,对相关责任人处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原由各市制订的通存通兑业务资金清算管理相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关于修订河南省农村信用社 通存通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农信办、济源市农信联社,各县(市、区)农信联社: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管理办法(试行)》(豫农财[2006]45号)施行后,全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业务发展迅猛,有力地提升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竞争能力。根据当前我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客户,经研究,现对该管

理办法做如下修订:

一、适度上调办理通存通兑限额

原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储户凭储蓄存折在异地取款每户每日限额为20万元,取款最高笔数为5次。”修改为“储户凭储蓄存单(折)在异地存款每户每日限额为100万元,取款

每日限额为50万元。”

二、修改异地通存通兑客户身份识别审查要求

原管理办法第十七条中“

(一)取款金额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储户凭存折、密码办理,不需要出示证件;

(二)取款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含5000元)的,储户还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出示的证件应与储户进行实名登记时出示的证件相同;委托他人代取的,除存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外,还须提交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

(三)取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柜员应核对并摘录取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四)取款在10万元(不含10万元)以上的还应要求储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代理人还须提供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修改为“

(一)取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储户凭存折、密码办理,不需要出示证件;

(二)取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柜员应核对并摘录取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取款在20万元(不含20万元)以上的,取款人应提前一个工作日以电话等方式预约,取款时储户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委托他人办理取款的,还须提供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上述规定自2008年1月2日上午8时起执行,综合业务系统柜员限额表同时调整

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体育消费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从经济到文化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越来越注重体育、娱乐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农村体育的消费观念、意识和方式都在不断增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也不断出台各种农村体育扶持政策,更是给农村体育消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消费保障。河南省作为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非常大,蕴藏着巨大的体育消费潜力。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状况的研究,以利于更好的发掘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潜力,同时也为今后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现状

1.1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消费意识是一种心理行为,它是指个体为了满足健身、娱乐等方面的诉求而主动进行体育消费活动,从心理学上来说消费意识对消费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体育消费意识及其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行为方式。目前,在我省农村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落后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是传统上的农业国家,男耕女织、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在老一辈农村居民的的心中根深蒂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却也严重束缚着我省农村体育消费的发展,许多农民认为体育是可以可无的,体育消费是一种奢侈的行为,甚至觉得劳动就是体育锻炼[1]。年轻人本来是最容易原意接受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的群里,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村镇年轻人都崇尚外出务工,使得我省农村体育的消费人口数量进一步被压缩,同时也失去了在农村推广大众健身、体育消费理念的最好传播载体,以上种种因素,都制约着我省农村体育的消费观念普及和推广。

1.2 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方式

农村体育消费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消费项目。当前我省农村居民主要的体育消费方式主要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如球类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等)、棋牌类项目等。消费的主体以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主,这跟中青年群体大部分进城务工有关。老年人主要的体育消费方式以棋牌类和观赏性消费居多等,农村中青少年在体育消费中主要侧重于运动服装以及球类等小型运动器械方面的消费;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体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体育彩票类消费在我省农村体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和宣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村体育人口会逐步增加,农村居民健康意识会进一步加强,这些都会促使农村居民体育消费心理的变化,也将对人们的体育消费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1.3 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一定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量,可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2]。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即反映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消费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根据资料显示,河南省农村居民用于体育消费年均数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仍低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平均指标,各个地区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消费都是实物性消费品,如购买运动服鞋冒、体育杂志和健身器械等。

这说明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推广,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我省农村居民已经逐步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对于体育消费的理念也开始慢慢接受,花钱买健康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愿意承担体育消费的支出,而且加大投入。

1.4 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

体育价值是指体育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等需求,是体育的功能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目前在河南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体育的价值功效开始逐渐认可,但是受年龄差异的影响较大,年轻人倾向于体育的社会价值的选择,如娱乐、发展个性、促进人际交往等;中老年人则侧重于体育的生理价值,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这种对于体育价值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也体现在对体育消费价值的认知中。总的概括起来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强身健体的体育消费需求价值取向和娱乐型体育消费需求价值取向[3]。

2促进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的基本对策

2.1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消费意识

在充分挖掘河南省地方体育特色项目的同时,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体育消费环境,以全面开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思想,各地方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团体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载体积极进行舆论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体育健身价值和功效,这样才能促使广大农村居民主动进行体育消费,愿意增加体育消费,同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基础性地位的作用,实现村与村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

2.2 开发优质体育资源,细化农村体育消费市场

加大对河南省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与研究,创新消费模式,既要深挖传统体育健身项目、体育消费模式的潜力,如三大球、游泳、登山、垂钓、台球、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又要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体育彩票等新兴体育消费项目,以满足现代农村居民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对农村体育消费市场进行深层次细分,即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爱好、不同收入水平的体育消费者,来细分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并开发不同层次的农村体育消费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体育消费需要。

2.3 培养农村社会体育骨干,健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

河南省市一级体育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农村社区体育骨干或者社区体育指导员,通过定包干或者驻村的模式,定期深入村镇进行宣传和指导,帮助村民了解体育健身、掌握体育健身的各种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热情。同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农村体育市场经营和管理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科学拓展农村体育市场、开发和研究农村体育消费需求、改善体育消费结构,从而更好的为我省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服务。同时多设计一些适合在农村社区多功能、小型适用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同时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和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雯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99-101.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83181.htm

河南农村 篇7

人力资本是人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的综合, 是投资的产物。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体力投资, 即对营养和健康的投资;二是智力投资, 即广义的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家庭。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实行了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教育投资越来越多地由家庭承担;同时, 由于农民不享受公费医疗, 健康投资也主要由家庭承担。家庭是人力资本投资最直接的投资者和收益者。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对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动态实证分析。

一、河南省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动态变化分析

教育投资是一个较广泛的概念, 既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的投资, 也包括在职培训以及生产、劳动技能的学习。教育投资对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最直接有效,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所指的教育投资是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表1和表2显示了1980~2007年河南省农村家庭年人均教育投资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 农村家庭的人均教育投资呈总体上升趋势, 从1980年的2.8%增加到2007年的7.93%。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80年的135.51元增加到2007年的2676.41, 增长了19.75倍;人均教育投资从1980年的3.8元增加到2007年的212.36元, 增长了55.88倍。这充分说明,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家庭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另外,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 在人均教育投资绝对量明显增加的同时, 教育投资的比例存在一定的波动。从图1看, 我们可以依据教育投资比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1980年到1990年。该阶段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比例较低, 特别是1985年以前, 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微乎其微。同时, 恩格尔系数比较高, 农民的收入主要用于食品和衣着。第二阶段, 从1990年到2003年。在这一阶段, 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 我国高校招生全面实现并轨, 加重了农村家庭子女的学费负担, [2]增加了农民对教育的投资额度。从1999年起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也激发了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投资。10年来, 就全国范围来看, 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飙升至现在每年3000元到10000元不等, 而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3]随着教育投资成本的急速上升, 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仍是逐年增加, 这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意识到对家庭成员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性。第三阶段, 从2003年到2007年。该阶段农村家庭对教育投资比例波动下降, 从2003年的10.67%下降至2007年的7.93%。高校扩招圆了许多学生的“大学梦”, 但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质量和信誉度的下降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尤为严重, 即使能够找到工作, 由于竞争性的工作环境, 也使得预期的工资收入降低。2003年左右, “新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虽然大多数农村家庭意识到对教育投资的重要性, 希望子女读书、出人头地, 但面对着高额的教育代价以及暂时的“零回报”时, 很容易失去对教育投资的热情。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 (1981~2000年) 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 (2001~2008年) 各年数据计算整理。教育投资包括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投资。

另外, 从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上看 (见表3) , 2000~2007年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0年的10.11%下降到2007年的7.93%, 2002~2003年的波动表现得特别突出。但2000~2007年在生活消费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 (2008年) 数据计算。

支出比例的排名中,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一直稳居第三位, 仅次于食品和居住。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0年的49.71%下降到了2007年38.01%, 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这表明,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温饱问题以后, 对教育的需求依然强烈, 教育投资在农村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仅次于食品和居住投资。

以上对河南省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变化状况及投资结果分析表明, 农村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绝对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 教育投资增幅较快, 说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温饱问题以后, 对教育的需求增强, 仅次于食品和居住投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 近几年教育投资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反映了农村教育本身的困境,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农村家庭其教育投资意愿的降低。

二、河南省农村家庭健康投资动态变化分析

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基本的投资, 只有健康的机体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讲, 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对健康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都是健康投资的组成部分。但这里所讨论的健康投资是指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 是狭义的健康投资。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 (1981~2000年) 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 (2001~2008年) 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由表4和表5可知, 河南省农村家庭年人均健康投资的绝对值由1980年的4.3元上升到2007年的173.19元, 增长了40.28倍, 健康投资占人均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3.17%增加到2007年的6.47%。从农村家庭健康投资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看, 自1980年以来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还应看到的是, 由于农民不享受公费医疗, 且近年来医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因而使得医疗保健支出也相应增加。农村家庭对医疗保健的投资更多是在医疗上而不是在保健上。[4]因此, 可以说农村家庭对健康投资比例的上升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医药价格上涨所致。另外, 从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上看 (见表3) , 1980年医疗保健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排第六位, 2007年仍然位于第六位。从这一角度讲, 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农民收入的限制, 农村家庭的保健支出非常有限, 仅就医疗而言, 农民“看不起病”或“不愿看病”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 从历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值变化来看, 无论是教育投资还是健康投资, 总体上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的蔓延, 导致了农村家庭对教育投资意愿的降低。另外, 通过统计资料我们还可以看出, 尽管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增幅, 但与城镇家庭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为936.55元, 而农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为212.36元,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仅为城镇家庭教育投资的22.67%;2007年农村家庭人均总支出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家庭的34.2%, 而农村家庭人均健康投资也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家庭的27.64%。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与城镇居民的距离却在拉大。尽管农村家庭用于教育、健康的投资比例有所提高, 但仍然与城镇居民家庭有较大的差距。可见, 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仍不容乐观。因此,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四、对策建议

首先, 通过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在制约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诸因素中, 收入是一个很强的约束条件。分别选取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作为主要的变量建立对收入的一元回归方程,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做回归, 测算出教育投资的收入弹性为1.074, 健康投资的收入弹性为1.539, 均大于1。很显然,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小和收入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提高农民收入, 对改善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意义重大。国家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 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 逐步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而多渠道分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不仅能够较快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含量, 还能增加收入, 提高其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

其次, 从宏观层面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实现城乡统筹, 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 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 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等。国家必须从财政投资政策上向农村倾斜, 分阶段、有计划地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力度, 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 不断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5]同时, 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国家应出台具体优惠政策, 引导、鼓励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任教, 逐步改变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外, 还应调整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 在招生政策和招生指标方面向农村倾斜, 激发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第三,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能够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6]国家必须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出台具体的引导办法, 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包括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的政策。同时,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实用型人才, 以适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后,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广泛建立起来, 农村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不到10%, [7]面对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农民个人难以承担, 医疗保健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 才能为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外部保证。因此, 当前迫切的任务是, 尽快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医疗保险制度, 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投资,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 使医疗费用能够控制在农民的支付能力以内, 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得性, 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

摘要: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 政府、农村家庭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本文从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 以河南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 收集了大量资料, 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动态变化状况。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 本文认为除了通过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外, 还应从宏观层面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农村家庭健康投资低的现状,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促进农村家庭健康的投资。

关键词: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健康投资

参考文献

[1]张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发展生产力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J].特区经济, 2008, (12) .

[2]田雪原.大国之难[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7.

[3]王书军, 李英.农户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约束条件及对策研究——农村中小学高辍学率的经济学透视[J].农村经济, 2007, (01) .

[4]高梦滔, 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中国农户就诊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04, (07) .

[5]赵炳起.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 2007, (11) .

[6]张雅光, 田玉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 (03) .

河南农村 篇8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指国家或组织通过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 并使之与开发对象有机结合, 使特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掘、有效发挥和合理使用的过程。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现有农村人口开展职业培训和进行科技教育, 发挥其积极主动性, 挖掘其潜力, 提升农业劳动者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缩小人力资源的城乡差异, 提高农业生产力, 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是实现“生产发展”这一新农村建设经济目标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 就得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而这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提高, 即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接受了先进农业科技教育, 掌握了现代农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农业劳动者能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的判断, 捕捉市场信息,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并组织专业化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整个农村生产发展。

(二) 是实现“生活宽裕”这一新农村建设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生活宽裕的衡量标准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 农民的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个方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但能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而且能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保障新农村建设社会目标的实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可以使农民掌握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 进行规模化集约型生产, 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获得更多收入。与此同时, 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了基本素质的农民也能更好地适应非农业生产, 提高经济收入, 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提升生活质量。

(三) 是实现“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这一新农村建设政治目标的根本举措

“仓廪实而知礼仪”。随着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的提高, 农村各种不科学不合理的陋习才会逐渐被摒弃, 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才会养成;随着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的提高, 道德观念的逐步强化, 团结互助、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才会形成;随着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的提高, 民主法治意识的逐步增强, 其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才会逐步提升, 农村的基层管理才有可能更加民主并形成规范的制度, 使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使得到保障,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成因探析

(一)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 素质较低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省。截至2011年底, 河南省总人口达1048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占59.43%。河南农村人口教育水平比较低, 河南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与本省的城市人力资源相比差距非常大, 城乡人力资源发展非常不均衡。河南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很低, 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占到80.2%, 而河南城市人口中小学和初中学历所占比重要少得多;河南农村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不及城市的三分之一;河南农村人口中取得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0.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 为城市水平的二十分之一。

(二) 认识不到位, 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位

1. 各级政府认识不到位。

虽然早在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就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河南省各级政府并未真正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 部分政府官员只关心自己的政绩, 在具体实施中急功近利, 偏离提高农民素质这一核心, 导致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效不理想。

2. 农民积极主动性差, 自我开发意识不强。

囿于自身知识能力和传统观念, 河南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缺乏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积极主动性, 很多农村父母倾其一生所有供子女读书上学, 目标却是孩子能离开农村留在城市工作, 导致高素质人才从农村源源不断流向城市。与此同时, 由于农村补贴城市, 农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农村落后面貌难以改变。

(三) 缺乏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

河南省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 经济较为发达, 而广大农村却难以获得资源的优先配置, 经济相对落后。根据刘易斯的理论, 要想破除河南省的二元经济结构, 改变河南农村目前的状况, 关键是加快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率, 这就需要加速开发河南现有农村人口。但河南农村有关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不健全, 如缺乏留住优秀师资力量的制度, 农民难以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受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现有的户籍制度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不成熟, 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贫乏, 农民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现有的土地制度, 无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 也就很难真正保护农民的长期收益。

四、开发河南农村人力资源,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 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1. 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速度, 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广大农村重男轻女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加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 养儿防老思想严重, 导致农村超生现象比较普遍。超生及超生处罚一方面使现有农村劳动力由于家庭负担重, 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使超生儿童的教育培养水平较低, 致使未来劳动力的素质下降。因此, 在河南农村地区要积极推广新型生育观念, 打破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解除农民老无所养的后顾之忧, 遏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

2. 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 开展农民素质教育。

开发河南农村人力资源, 必须把握农村教育的时效性和特殊性, 建立健全河南农村现行的教育机制, 促进农村多种教育形式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 要合理布局河南农村地区的教学网点, 不应对原有教学网点过多撤并, 避免农村适龄儿童因上学困难造成失学;让进城务工的河南农民工子女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 能够在就业城市就近入学;河南各级政府应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建立诸如农村教师补充制度、跟班学习制度以及优秀教师下乡帮扶等各种激励制度,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素质。此外, 还可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及农村职业学校等的作用, 加强对农民的继续教育, 以及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二) 提高认识, 注重科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1. 政府要转变观念, 切实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 河南各级政府应抛弃形象工程以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到第一位, 增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河南各级政府还要通过公共财政加大对农村和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有效规划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积极扶持引导农民走上自我发展道路。

2.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 更新农民生活方式。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人的思想素质决定行为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普及现代文明知识,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在河南得到大力发展, 不断淡化河南农民原有的封闭保守的传统思想。通过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的理念, 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通过有效深入的学习, 在河南农民心中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 真正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努力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实现知识致富。

(三)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制度

1. 建立并完善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

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河南各级政府都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投资作用, 同时引入社会资本, 拓宽资金渠道,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经费保障, 满足农民各种培训的需要。

2.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保障机制。

因地制宜, 整体规划,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河南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切实保障河南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改革并完善河南农村教育体系, 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确保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保证农民能够按需参加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 实现学有所教。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 加深河南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医疗的资金投入, 争取把全部农民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来。探索适合河南省情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改变农村养儿防老的落后观念, 保证老有所养。改革束缚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 打破河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不仅为农村劳务输出牵线搭桥, 还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搭建平台, 拓宽农村人力资源就业领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对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实践。在河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相互促进的。为实现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本, 通过有效开发农村现有的劳动人口, 带动河南所有农村地区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 张衡,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0.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3]覃成林.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河南农村文化现状及地域特征 篇9

河南具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4年以来, 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切实构筑文化强省, “十五”以来, 河南全省文化经费投入17.09亿元, 其中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7.04亿元, 占全省文化投入的41.2%。2006年, 省财政增加基层文化场馆补助经费1 000余万元。近年来, 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人民币, 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自1990年以来, 河南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文化进基层等活动, 组织实施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投入一个多亿, 基本解决了780多万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问题;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基层信息网点近5万个, 初步形成了覆盖伞省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1]。到2007年底, 全省已有县级文化馆167个, 县级图书馆116个, 乡镇文化站 (文化服务中心) 1 932个, 文化大院 (村文化室) 7 514个。

二、河南农村文化的地域特征

1.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 但整体水平偏低。

从20世纪90年代初, 河南省开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从初期的农业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化培训逐步向农业新技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等技术培训转变, 目前主要培训重点为种养殖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农民技能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但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人员, 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技能培训比较少, 技能掌握科度和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据2007年河南省调查年鉴, 在河南省农村,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05%, 中专文化程度占2.4%, 高中文化程度占11.12%, 初中文化程度占61.81%, 小学文化程度占17%, 文盲与半文盲占6.63%。调查表明, 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 仍有6.63%文盲与半文盲存在, 可以说目前河南省农民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八年左右, 但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参考指标值中,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十五年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以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为代表的豫西为例, 从素质上讲, 豫西农村广大农民勤于耕作, 吃苦耐劳, 民风淳朴, 但总体上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按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看,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为6.6, 小学程度人数为21.63, 初中程度人数为57.48, 高中程度人数为11.89, 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为0.46。部分农民致富积极性不高, 观念陈旧[3]。

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情况如下:“不识字”人口有413人, 文盲率为4.9%, 小学文化程度有504人, 占41.3%, 初中文化程度有1 515人, 占46.8%, 高中文化程度有88人, 占6.8%, 中专和大学 (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 (全日制为准) 的为38人, 占4.4%。周围的王楼村、丁庄村、赵东村、娄庄村、洼李村、汪坡村、北杨庄村、三角王村、阎楼村、白寨村、王买村、范庄村等村里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4]。

2. 主流意识形态健康, 但封建沉渣泛滥。

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国家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动态, 并对党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意识主流面。与此同时, 传统的封建残渣在农村仍有巨大的惰性和张力。

根据2007年“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的调研资料, 河南农村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仅占7.3%, 知道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占13.23%。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还有限, 了解村委员会组织法的占35.53%, 知道劳动合同与具有劳动保险意识的仅为17.56%[2]。另据民权县2008年的问卷调查, 虽然有48%的村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想信念, 但剩下的仍有16%的民众将佛教、道教、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 有15%的为其他精神信仰, 没有任何信仰的占21%[5]。这表明, 农民对国家政治关心程度不够, 政治素质尚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为数不多的阅读报刊的农民中, 其阅读面很少涉及时政类书籍。根据调查, 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的农民在被调查对象中仅占23%, 在书籍的选择上, 16~30岁的青年农民最喜欢看的书分别是武侠小说 (61%) 、侦破小说 (29%) 、色情言情作品 (25%) 和纪实文学作品 (24%) ;31~60岁的中年农民比较喜欢看的书分别是农村致富技术 (47%) 、传统评书文本 (34%) 、封建迷信书籍 (23%) 和生活常识 (22%) ;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最喜欢看的是传统评书文本 (61%) 、生活常识 (58%) 和封建迷信书籍 (51%) 等[6]。由此可以看出, 低级趣味以及封建文化书籍仍充斥着农村的大半个市场, 打卦算命在民间仍旧流行, 婚丧嫁娶都要算上一算也不稀奇。此外, 农村中宗族势力和族长意识还十分严重。在集体活动或民主选举的过程中, 家族或宗族势力往往影响着大局。

3. 小农意识逐步改观, 但市场意识仍需强化。

中原的地理环境, 是一种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原先民对农耕文明的选择。在中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 主张农为邦本, 很早就形成了以农户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社会结构以及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勤劳的中原人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所谓小富即安的小农生活。

在三化协调建设的今天, 河南农村逐渐有了商业运作的现代意识, 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地劳动力解放出来, 参加除耕种土地以外的工作, 并开始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初步创造了财富。但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 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主观上过分依赖政府和集体, 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规范仍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在现代市场意识调查中, 农民对市场经济、绿色食品、因特网、物价等现代名词概念了解程度较低。不少农民小富即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缺乏变革和竞争精神。大多数农民兄弟对国内外局势认识不清, 缺乏危机感。另外, 由于市场消息的滞后, 大多数农民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 导致了机遇的错失或者危机的来临。这表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仍需要增强, 在由传统计划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 仍任重而道远。

4. 文化性格厚重有余, 但冒险精神不足。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农业文明繁荣, 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主导, 中庸和求稳的思想比较重。在母亲河的积久浸淫下, 逐渐塑造了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光辉形象。

然而, 作为一种内陆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 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河南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农耕文明, 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在文化性格上厚重有余、进取和冒险意识不足。对文化的市场运作能力较差, 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

此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河南农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情况看, 河南全省18个市可分为四类地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层次也较高;经济水平差的地区, 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的弱一些。

总之, 河南农村正处在乡土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过程中, 这种转型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传统、现实时, 精神世界所经历的“扬弃”与“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河南农村只有紧紧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然景观、地理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 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唐金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141.

[2]樊树民.河南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8-9.

[3]吕玉辉.大众传媒在豫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河海大学, 2005:6-7.

[4]周少华.河南省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9:32-33.

[5]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22-23.

河南农村 篇10

关键词: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农村人居环境基本概念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清华大学吴良铺教授作为中国建筑研究界的泰斗提出了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从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 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宏观整体, 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系统地加以研究, 以为人类生活提供科学的指导为目的, 更好地为建设适合人类生活的聚居环境提供理论支撑的科学。农村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在广大农村特定的地理系统背景下, 进行着生活、劳动、休闲娱乐为主要方式的活动, 在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适合自己生活的客观环境。

2 当前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当前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2.1.1 农村经济收入、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58.98亿元, 同比增长4.3%。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10年增产增收、连续8年超过500亿㎏。截至2013年10月, 河南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9万个, 出资总额1588.33亿元, 涉及成员总数43.73万个, 农民组织数量大大增加;河南省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总数达到4000余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8.27万hm2, 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9%。2012年末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9829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2989元, 家庭经营收入达到了6197元。

2.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2012年末河南农民人均居住支出1061元, 2012年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8.5m2。比2000年的指标几乎翻了一翻。2012年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楼房面积人均达到20.1m2和17.1m2。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用于住房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 居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自建住房中有卫生设施、空调等现代设施的居民户数比重均有所提高, 对自己家庭室内室外装饰、装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2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2.2.1 农民收入依然以农业为主, 来源单一, 农民消费仍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

根据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2012年河南省农民人均总收入中, 其中综合性收入的50.1%仍然是农业收入。收入来源单一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收的主要制约原因。广大农村常住户居民的消费支出, 仍然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 诸如吃饭、穿衣、子女教育等方面。住房建设的支出要占到农民总支出最大比例, 有些农民自建住房的资金需要3~5年才能还清外债。2012年年末, 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032元, 占到家庭人均总支出的64.1%。

2.2.2 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市、县等地方财政力量有限, 国家政策要求的相关配套资金一般很难落实到位。一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银行不愿意投放贷款, 农村集体又没有财政能力。大部分社会资金不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最终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单一, 后续养护和管理措施不到位。既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工程质量, 也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造成直接的影响。

2.2.3 村庄卫生环境极差, 道路庭院绿化率低。

农村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影响村容村貌建设的重要问题。大部分农村仍然以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为主。在农村的许多池塘, 由于农村居民生活习惯的原因,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流入河流, 导致河流水质严重下降。

3 美丽河南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

3.1 注重“顶层设计”,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注重“顶层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在政府合理规划的前提下, 完善制约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在交通、能源、通信、供水方面要加强协调, 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 科学论证, 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结合地域特点, 合理确定不同地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

3.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将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纳入到政府预算, 通过调整政府财政支出分配结构, 政府确保县级以上政府财政每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逐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合理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 逐步放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与一些非经营性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效益巨大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其余建设项目都应允许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用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私人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资、捐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鼓励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本着农民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 坚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 不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 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 增加农民负担。“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各种社会力量建设美丽乡村的作用, 加强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3.4 依据农村人居环境的区域差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以省会郑州周边城中村和经济发达的优级农村发展地区为例, 紧密结合省会郑州的区域实际, 坚持多措并举。把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 科学调整村镇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 积极引导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的自然村庄向中心村、沿河、沿路等适合居住的地方聚集, 结合周边交通、通信和地貌特点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农村住房和基础配套设施。

以河南各地级市为核心的周边县域农村地区如洛阳、安阳和南阳城市周边的经济较发达的广大农村良级发展地区为例, 各地市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强化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 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广泛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提高农业技能以及非农业技能,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以县城和乡镇为核心的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相对滞后周边农村, 要从改善村容村貌等入手, 以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层干部要运用改革的思维, 调动农民建设自己美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地方政府要注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建立和健全发达的交通流通服务网络, 结合地域资源优势, 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设。

以一些交通不便、生活生产条件落后的自然村为代表的差级发展区, 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完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养老院、村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结合地域特点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重点,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充分挖掘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综合发展水平”,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5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投入体系。省政府投资要重点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引导激励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沼气、河道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 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 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 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 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4 结束语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国家和政府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各职能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从法律、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因地制宜, 区别对待,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辉, 冯文广.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J].现代农业, 2007 (1) :38-40.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及建议 篇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

粮食生产再创新纪录。全省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连续3年超过1000亿斤,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一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658.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收入有了新提高。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4.24元。比上年增加602.64元,实际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额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多的一年。

(二)现代农业有了新推进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全省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87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18个省辖市的监测中心、79个县(市、区)的农产品检测站建成运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农村面貌有了新改变

全省解决了约500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农村通电户13.8万户,完成3600个20户以上已通电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4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1.4万公里,全省48081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1907个乡镇全部建有客运站,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5%以上;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5万户,累计达到238万户。

(四)农村社会事业有了新气象

落实“两免一补”资金43.9亿元,资助学生1262万人次;对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368.8万套课桌凳进行了统一配置和更新,集中解决了737.6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课桌凳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发展到143个。覆盖农业人口7017.9万人,参合率达到90%以上,提前3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投人扶贫资金6.5亿元,整村推进803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7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解决温饱。

(五)农村党建有新加强

培育了一支“双强”党员干部群体,全省63.8%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75万多名农村党员成为“双强”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6%。构建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成终端接受点4911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6.4%。

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压力不断增大。河南大中型水库病险率高,水利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小,不足耕地面积的30%;农机配置不合理,制约着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

(二)农业效益低,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政府积极性不高。

(三)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

(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强。河南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比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分别低6、10.2、9和1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3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比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分别低12.6、22.9、17.6和29.7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0.4元,仅相当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的51.5%、28.2%、31.4%和31.2%。

(五)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打破,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瓶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分割的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制度仍未破除,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处于“流”而不“转”、“动”而不“移”的状况。

建议

(一)制定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此,必须解决好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比如建立和完善促进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等,从而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建议在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基础上,省、市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并对涉农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强化服务农村职能和业务,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1、目前村委会换届每3年一次,党支部换届2~3年一次.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建议将村委会的任期延长至5年,与乡镇政府任期保持一致,推行党支部换届与村委会换届同步进行。

2、粮食主产区村干部的补贴标准一般每月仅为100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稳定,建议中央增加村干部的补贴转移支付,并建立健全村干部离职补贴制度。

3、扩大基层民主,增加乡镇直选试点,并逐步推广。

4、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公务员序列。

(四)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一是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二是要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建议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将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补贴提高到免费供种的水平,并实现全覆盖;三是增加农机补贴。四是逐步提高粮食价格;五是遏制农资价格上涨过快。

(五)要进一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河南省是农民工的输出大省,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已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工资低、劳动重、环境差、拖欠工资、缺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需要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应进一步从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使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六)重点抓好农民的培训和教育

首先是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基地、示范基地。其次是要把农民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第三,依托科技入户工程,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训科技示范户,率先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努力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第四,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加强实用人才的培训。要引导他们开阔思路,扩大眼界,努力提高管理经营的水平。敢于闯市场,敢于自主创业。

(七)建设新农村,必须搞好规划

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好的规划不仅可以合理地整合农村的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同时能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展现新农村的新风貌。

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力求做到一次投人,长远受益。

规划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决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规划一定要尊重民意。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学会)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 篇12

1加速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

如何持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直是省政府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固然“多给少取”, 由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改善农民的生活。但是, 巨额的财政支出分摊到每个农民身上就变得杯水车薪了。因此, 在以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土地政策为前提, 以优势产业发展为导向,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目标的前提下, 逐步建立“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和适应市场运作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才能全面推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

1.2有利于发展河南省农业现代化

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化, 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 农业现代化的地位就更加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求我们要有计划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社经济效益, 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力;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特点, 基本确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 加速土地流转, 提升农业经营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1.3有利于增加河南省农民的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问题。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 而且有些因素又沉积已久, 并涉及到许多问题。土地流转后, 农民除获取租金外, 还可以外出务工或在业主经营的土地上就地务工, 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农民的收入构成也由过去的以种田收入为主向务工收入和租金、股金收入为主的转变, 增长方式发生变化。因此, 对于河南省来说, 加速土地流转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真正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发现并解决现存土地流转模式中的问题,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加速土地流转对改变河南省农村经济十分必要, 因此我们对河南省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2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 尽管河南省各级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传统思想束缚, 土地流转规模受限

经调查表明, 河南省做为传统的农业大省,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 他们认为只要有了土地, 生活就有了保障, 宁可撂荒弃耕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规模。例如在抽样调查的480份问卷当中, 有85%的人说不知道新的《土地承包法》, 甚至连一些村干部也不清楚, 15%的人说是从电视或报纸上看到的。在选择知道的农户中, 对“承包期不再调地和农户不同意谁也无权在土地承包期内拿走土地”这两项在《土地承包法》中涉及农户土地权益保护的关键内容的了解的农户还不到20%。究其原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一些农户对推进土地流转有些害怕, 一方面怕失去土地经营权, 万一打工不成也失去了最低的生活保障, 因此宁肯在外出打工期间让土地荒芜也不愿出租或者转包出去;另一方面害怕政策不稳定, 担心政府收回土地租赁权, 所以也不敢大胆投入。因此, 河南省目前面临着土地流转规模受限的问题。

2.2政策法规不完善, 土地流转发展受限

现在国家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两个文件, 是我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依据。虽然两个文件都有很多创新的东西, 但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条款相对较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问题。同时,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实质是土地的所有权即产权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流转, 客观上要求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土地产权的内容和形式, 明确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 保护他们的权利不受侵犯, 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约束他们的行为。尽管我国的政策法规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操作可行性的准则, 但是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办法至今仍未出台, 现有法律的不完善性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的正常运行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法律保证和规范, 这也是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目前面临的重要障碍。

2.3管理服务滞后, 土地流转规范受限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 在回收的问卷中48%的受访农户认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规范性问题。目前我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由于管理服务还比较滞后, 合同不规范现象相当突出, 大部分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无约定或者只有口头约定。同时, 流转的程序也不规范, 不少农户土地流转后没有到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 不便于政府机构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还有就是流转的主体不规范, 在一些地方业主不是与获得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签订协议, 而是与乡镇政府或者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流转协议, 再由乡镇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去做农民的工作, 其作法恰恰与相关法律政策相违背, 有些非耕地流转中有的业主只是与农民签订一个流转合同, 或者发放一些生产资料, 实质上仍然依靠农民单独种植, 并没有实现统一的经营和管理, 随着国家对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 有的农户要求重新明确种粮补贴的归属, 有的农户要求提高土地流转收益等等原因造成的土地流转纠纷也越来越多。

2.4农村社保不足, 土地流转权益受限

根据调查表明, 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当复杂, 虽然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经在普遍施行, 但农户对自己此后的保障依然很担心。土地流转后, 农户失去了土地的依靠, 急需寻求一条挣钱之路, 尤其是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 根据样本数据 (多选) 可知, 79%的人选择靠自己的积蓄和子女养老, 45%的人迫切需要医疗保险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32%的人关注土地流转后的就业渠道。追根求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广大农民担心自己的流转权益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 这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也突出反映了现存农村社保机制的不健全。

3加快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我省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因此, 广大农民才是土地流转的主体, 促使农民转变观念, 让广大农民意识到加速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意识到实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使其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是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因此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大宣传《土地承包法》和有关国家土地流转的各种法规政策的力度, 广泛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现有的制度下, 特别是农民缺乏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情况下, 对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 即: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因地制宜, 不强迫命令, 并充分发挥经营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 听别人的故事不如讲自己的故事, 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 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使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扩大全省的土地流转规模。

3.2完善政策法规, 加速土地流转发展

首先要完善和强化国家土地法, 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 明确集体土地流转的范围, 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在集体土地流转中的地位和职责;其次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立法执法力度, 必须尽快制定出权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条例》, 明确规定土地流转形式,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规定, 土地用途变更规定, 转让登记, 纠纷解决等等, 明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及全能结构, 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及征地的程序等等, 进而使土地管理及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加速我省农地流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3.3改进管理服务, 加强土地流转规范

针对目前我省存在的由于管理服务滞后造成的土地流转缺乏规范性的普遍现象, 一定要使各级政府把改进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的任务列为工作的重点, 使其进一步规范化, 制度化和法律化。最好能由国家制订和颁发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 并纳入合同法范畴, 使其在性质和基本条款等程序方面规范化, 合同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四至、座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方式;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违约责任等。同时,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 比如说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 不仅要提供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等服务, 而且要提供土地流转咨询、价格评估, 以及指导合同的签订, 处理合同纠纷, 协调利益关系、并引导农民通过上土地流转网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方位关注最先进最前沿的土地流转信息, 建立服务平台, 沟通供求双方信息, 使广大农民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为加速我省农村土地流转贡献力量。

3.4改善农村社保机制, 保障土地流转权益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农村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就必须坚决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逐步将农村的各项保障由依靠承包的土地转变为依靠社会保障, 比如说逐步改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等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并且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 把广大农民纳入社会安全网之内, 使广大农民贫困有所救助, 年老有衣食来源, 生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从而为土地流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田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 2004, (8) .

上一篇:哲学素质下一篇: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