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

2024-07-11

河南黄河(精选9篇)

河南黄河 篇1

0研究背景

2003年河南黄河河务局和河南移动公司合作成功地组建了河南黄河移动虚拟网, 实现了手机6位小号互相拨打功能, 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在资费方面也为河南黄河职工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 河南黄河移动虚拟网日益壮大, 目前网内用户已有1万多户, 不但方便了日常生活, 也为河南黄河防汛工作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方便平台。

2010年为了临时解决县局以下通信问题, 河南局信息中心和河南移动公司合作为河南黄河防汛一线班组配备了G3移动固话160多部, 所有移动固话加入了河南黄河移动虚拟网, 河南黄河移动虚拟网用户越来越多, 并且和防汛工作日益紧密, 为了更好地为黄河防汛信息化服务, 如何将河南黄河防汛通信网和河南黄河移动虚拟网融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河南局程控交换机的更新改造, 业务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全局实现了来电显示业务, 各种增值业务也有了进一步开展使用的平台, 以便为河南局防汛电话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为防汛工作带来了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河南黄河通信网已经具备了和移动公司通信网联合组网的必备条件。将黄河通信专网和移动虚拟网融合一体, 组建一个较为完整互补的黄河防汛网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 , 实现网内统一编号互联互通, 为黄河防汛工作带来稳定、可靠、方便、快捷通信方式, 不但提升了黄河防汛专网的畅通保障能力, 而且会明显降低资费。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 (VPMIN) 是河南局信息中心和河南移动联合开发的面向黄河通信网电话业务应用网络系统, 将河南黄河通信专网内的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组成一个综合虚拟专用网, 实现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的短号融合。网内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直接拨打短号, 通话享受群内通话的优惠资费。

1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概况

随着通信设备交换能力的大幅提升, 在公网内组建虚拟网是新颖的应用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 各个运营商为了吸引集团客户, 在交换层为一定的客户团体组建虚拟网, 根据虚拟网用户的多少制定网内短号号长, 实现网内短号互拨互通, 在资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针对集团客户内部通信需求推出了移动虚拟网, 在本移动网内使集团内的移动用户组成一个使用更加方便的虚拟通信网, 实现了网内用户间便捷的移动通话。将集团内部成员的手机组成虚拟网, 实现手机长、短号互拨, 内部通话享受专属的资费优惠。自由编号可按部门、职位或个人偏好来编排成员的短号码, 网内用户间沟通更快速便捷。

根据河南黄河通信网的实际需求情况, 将黄河通信专网和移动虚拟网融合一体, 组建一个较为完整互补的黄河防汛网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 , 实现网内统一编号互联互通, 为黄河防汛工作带来稳定、可靠、方便、快捷通信方式, 不但提升了黄河防汛专网的畅通保障能力, 而且会明显降低资费。这种专网通信和公网有机融合而产生的综合网络系统在国内外是很少的。

河南局信息中心和河南移动联合开发的面向黄河通信网电话业务应用网络系统, 将河南黄河通信专网内的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组成一个综合虚拟专用网, 实现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的短号融合。网内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直接拨打短号, 通话享受网内通话的优惠资费。有效提高了河南黄河防汛工作的通信效率, 为今后河南局防汛工作带来更好的信息服务。

2 研究的技术原理、内容及方法

2.1 技术原理

1)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是河南局信息中心和河南移动分公司联合开发的面向河南黄河通信网电话业务应用的网络系统平台, 通过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协商相互配合, 分别在河南黄河网和移动网的通信数据库中根据实际联网需要做出相应的各种有关数据, 做好信息的相互识别相互融合, 使用安全快捷的国家七号信令来最终完成短号之间的互联互通。

2) 移动公司将河南黄河河务局的用户电话号码 (公网号码8位或7位) 输入到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中, 根据系统制定的编号方案进行短号认证, 认证后的短号经过数个环节的处理最终指向河南局程控交换机。经河南局程控交换机接受到移动方向的数据后, 经过数据处理和认证后, 送到指定的用户, 从而实现了网内手机用户拨打6位号的黄河专网电话。

3) 河南局程控交换机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路由, 用国家七号信令来和移动公司设备互联, 当固话拨打6位移动号码时, 中继路由指向移动方向, 经移动交换设备认证后, 通过层层数据处理, 完成呼叫对应的手机用户, 从而实现了黄河专网电话拨打6位号网内手机用户。

2.2 技术内容

2.2.1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编码方案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中包含了省局和六个市局, 移动公司提供的号码资源仅仅限于61××××到69××××共9个字冠头, 目前使用的有69 (省局和郑州局) 、66 (濮阳局和豫西局) 、67 (焦作局) 、68 (新乡局和开封局) , 这四个号段为移动手机小号, 65为省局固话小号。由于可用号段资源不能满足六个市局的固话所需, 暂时六个市局黄河专网电话不加入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 下一步重新对六个市局电话号码进行整合后, 全部加入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

2.2.2 基本呼叫流程

1) PBX用户拨打网内手机用户 (网内呼叫)

(1) IP前置机将被叫变换为600+被叫号码。

(2) GMSC/SSP根据被叫接入码触发V网业务。

(3) SCP将被叫短号翻译成真实号码, 然后接续被叫。

2) VPMN用户手机拨打PBX用户 (VPMN网内呼叫)

(1) MSC/SSP根据CSI触发VPMN业务。

(2) SCP将被叫短号翻译成真实号码, 并在被叫号码前加“路由前缀”601。

(3) IP前置机剥离被叫号码前的“路由前缀”, 然后接续到PBX。

2.3 技术方法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是河南黄河河务局信息中心和河南移动分公司合作开发的, 两网之间用七号信令相连, 为双方交换设备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响应速度。交换设备的数据进行了双方联网互调, 达到了长、短号互拨互通的效果。

3 创新点

1) 充分利用公网和专网资源, 两网有机融合, 组建了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平台, 提升了河南黄河防汛通信保障能力。

2) 实现了黄河通信专网电话和移动手机的统一编号, 短号之间互拨互通,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使用国家七号信令和移动公司直连, 实现了扩展业务、功能加强、接续快捷。

4) 通过虚拟网技术实现了黄河通信专网与移动公网间的无缝链接, 对网内移动用户和固话用户统一科学的管理。

5) 加入V网系统的用户享受相应的通话费得优惠政策, 从而降低了通信资费。

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建成后, 估计黄河专网电话用户为5000户, 移动手机用户为12000户, 加入V网系统后, 享受相应的通话资费的优惠, 由于无法统计每个网内用户的详细话单, 保守估计每个用户每年节省10元话费, 网内用户一年将节省1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4.2 社会效益

河南黄河移动V网系统的建立提升了河南黄河防汛通信保障能力, 提高了通话接续速度, 缩短了防洪抢险信息的上传下达时间, 为河南黄河防汛工作提供了便利快捷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 社会效益显著。

河南黄河 篇2

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一)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一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很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一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

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一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因此,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队伍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一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一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很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到了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

古人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

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约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广武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里过云曾就是一片荒山秃岭和贫脊川原,经常就是风沙起时天上、地面、水里浑然一体的黄色景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年之中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年可游的郑州黄河游览区了。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源头就是一股清泉,但就是由于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上最浑浊的河,每年经黄河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3-5厘米,所以,下游的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地面要高出7米。

在历史上,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也曾使黄河泛滥成灾,3000多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多次,它吞噬过无数的生命财产,因而成了害河,历代民众迫切希望根治黄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4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有泛滥过,而且,治理后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它又成了一条造福于人民的河流。

总之,黄河对人类社会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就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我舞来看这尊“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白色水泥塑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魏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地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就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就是从洛阳绵延至些的,过去这里曾就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的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就是一些与黄河风光相匹配的建筑特,若登监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华夏摇蓝”的意境。诸位请看右边的山头,那里有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大象雕塑唤起人们对河南远古历史的幽思。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就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中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河南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河南古属豫州,豫即多象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然用作河南的简称。山上的大象塑像反映了这个历史典故。

接下来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就是旅游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 宇中的大禹塑像。大禹就是4000多前前的治水英雄,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曾因治水失败而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午百看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戴斗笠,右手持耒,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理洪水。他发明的疏水导流的科学治水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就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澄泥砚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就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石刻艺术宝库,目前已刻碑1500多块。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馆国际书法馆和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中国书法巨擘手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浑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就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日破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钏鼓九鼎的主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xx、邓小平、陈去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就是当代最具的青铜大鼎,就是炎黄子孙瞻仰子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使千百年东游黄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郑州黄河气垫船就是高科技的结晶,它就是由般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强大的气流把船身向上抬升20-50厘米。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向前行进,几分钟内便可以飞抵黄河彼岸。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发2XX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拍照留念。

今天的讲解就要结束了。黄河将我们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将来再次相会,谢谢大家。

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我叫刘齐,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大家到郑州旅游观光。

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四)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懂得决都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个地点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个地点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敞的河床,以及这四周的风景。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来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长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特别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概磅礴的黄河,回想对照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吸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情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一定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样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然而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批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一定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假如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能够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一定是洪水泛滥的缘由,也一定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软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缘由,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部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兵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通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运用于都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培养”。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看着怀中的小孩,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四周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通过绿化,现已是浓阴笼罩。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儿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跑,妙趣横生。只是为啥在如此精美的地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答复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儿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奇中的大禹的像。矗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后来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创造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利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大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黄河文明,现如今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个地点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四周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懂得其气概。假如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阁楼。

那样,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如今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特别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五)

各位朋友:

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我先把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从七十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工作,景区初具规模。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

黄河,我们现代人亲切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的这座中型提灌站看出,黄河两岸的人民至今仍在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我们来看这尊 “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汉白玉做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发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以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此。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正是一些与黄河风光匹配的建筑物,若登临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华夏摇篮”的意境。

接下来从这里向西,可以乘坐黄河索道至另一景点大禹山,大家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亲曾因治水失败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千百年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带斗笠,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里洪水。他发明着疏水导流的科学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神的黄河文化,再这里突出的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泥研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时刻艺术宝库,目前以刻碑1500多快。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国际书法馆和美术馆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当代中国书法巨擘毛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名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深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钟鼓九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 “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怀念与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是我国第一艘用于旅游的气垫船。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顾名思义,它是由船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巨大的气垫,把船身向上抬高20~50公分。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浆产生的推动力,使船向前行进。

一望无际的黄河滩地坎坷不平,汽车在这里无法行驶,一般船只在这里搁浅,唯有气垫船畅通无阴,运行自如。

黄河的一大特征是险情丛生。在黄河平静的河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浅滩、暗滩,宽阔的河面无船出现,正是“黄河自古难行舟”的写照。但郑州号气垫船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河面上乘风破浪,自由飞翔。

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的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 203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舱拍照留念。

河南黄河 篇3

一、河南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特征和性质

从水库库区移民搬迁与滩区移民搬迁相比较的角度,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特征和性质。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移民安置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按照移民安置后从事的产业不同,移民安置方式可以分为农业安置和非农安置两种方式,也称为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城镇化安置)。按照移民迁移距离远近划分,移民安置方式可以分为本地后靠安置、异地近迁安置、异地远迁安置三种方式。按照群体与个人的不同划分,移民安置方式可以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按照政府扶持与否划分,移民安置方式可以分为一次补偿性安置与开发性安置两种方式。按照移民的自愿程度划分,移民安置方式可以分为非自愿移民安置与自愿移民安置两种方式。现实中库区移民安置方式往往是以上各种安置方式的综合,例如,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的安置方式既是农业安置(有土安置),也是异地远迁安置、集中安置、开发性安置和非自愿移民安置,也有少量的非农安置、分散安置和一次补偿性安置。对黄河滩区移民而言,安置方式既是非农安置(无土安置),也是集中安置、开发性安置和非自愿移民安置,也将出现少量的大中城市移民安置、分散安置和一次补偿性安置。本文认为,可争议的是滩区移民以异地近迁安置为主还是以异地远迁安置为主。

(一)滩区移民安置不仅是无土安置,而且需要“远离”原住地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大都属于有土安置,因为移民有小块耕地就可以安身立命。个别投亲靠友而在城镇定居的属于无土安置。黄河滩区移民不同于库区移民的地方是,滩区移民属于无土安置,政府不再划拨小块土地供其经营农业,因为移民还保留有原来滩区耕地的承包权,而且要把村庄复垦成可耕地。

吸取黄河滩区和淮河滩区过去移民的教训,笔者认为,移民不宜距离原承包地过近,尤其不宜仅仅从黄河大堤内搬迁到黄河大提外。原因有三个:一是移民不放弃或者仍然耕作原承包地,徒增耕作成本;二是存在反迁压力;三是新安置区无发展潜力。所以对黄河滩区移民来说,将来的社会身份认同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居住在(小)城镇的“非市民”,还是居住在农村新型社区的“非农民”。既然黄河滩区移民“非自愿地”不再以农业为职业,就需要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等权利。

(二)滩区移民创造的外部利益不易衡量

水库库区移民本身创造的是直接经济利益,容易衡量,如水利、发电、供水等,因此对库区移民的补偿方式近年来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如移民以土地入股水电站,还有长期逐年补偿移民等方式。黄河滩区移民本身创造的是间接经济利益(外部经济效应),如事关黄河长治久安这样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利益,就不易衡量。可以适当衡量的一部分利益是:黄河治理当局每年因减少人、水争地以及“生产堤”问题而节约的资金投入,每年因减少滩区居民安全和正常生活产生的防洪、救灾、重建等需要而节约的资金投入,这是由滩区移民本身带来的收入。从大局出发,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沿黄各县市水利部门应当以此“收入”,连续20年补偿移民,补偿移民因搬迁带来的净损失。

(三)滩区移民搬迁增加了收入流的净损失

移民搬迁到新安置区后,搬迁过程增加了实际收入上的净损失:一是生活开支成本上升。黄河滩区群众生存环境恶劣,在长期与洪水的抗争中,产生了与洪水共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形成并长期维持着极低水平的收入一消费均衡。在新的安置区,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将使生活消费支出成数倍增加,而在形成新的较高水平的收入一消费均衡之前,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心理焦虑过程,期间生存压力骤然加大。

二是来自农业生产的纯收益减少。因为土地转包出去,仅仅得到土地租金这一部分纯收益,另一部分纯收益(劳动力工资)损失掉了。以濮阳市的濮范台黄河滩区为例,2012年农业人均纯收入大约13D。元,按通常情况,假定地租收入一般占50%左右,土地出租租金按650元计,另外的人均650元就是搬迁引起的损失。这项损失对滩区移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字,占2012年滩区农村人均纯收入3319元的近20%。

那么如何使非自愿移民转变为自愿移民呢?当然搬迁行动也是有收益的,安置区生活环境的彻底改善,例如相对于滩区有更安全的住所,更好的教育、医疗,便利的生活条件等带来的个人和家庭效用的增加,就是搬迁的收益,在长期均衡的意义上,所有这些收益应该能够基本反映生活开支成本包括住房成本的上升。但是在短期,仍然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缓解移民群众生活的压力。当前有关规划部门已经确定的滩区移民生活补贴标准是每人每年补贴24D0元,连续10年。这显示出此次黄河滩区移民搬迁政策的制定吸取了过去库区移民的教训,注意到间接经济损失的较充分补偿,使移民在安置区能够正常地生活。

对于移民搬迂引起的来自农业生产纯收益的减少问题。以黄河滩区急需搬迁的82万人口估算,人均650元的农业生产损失,总计不过区区5.3亿元。如果省、市、县三级财政把5.3亿元补偿给农户,则移民不用辛苦种地又能得到农业的全部收入,非自愿移民将会很容易转变为自愿移民。而且随着滩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快速改善、土地流转和高效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农地租金将会逐步上涨,政府的补偿支出会逐步下降。当然这项支出总是需要一个实际的理由,就是移民搬迂本身创造的外部利益,其受益者水利部黄委会等水利部门,理应补偿移民搬迁形成的净损失。

此外,滩区移民搬迂涉及的安置区住房补助金的国家标准,仍然采用10年前的淮河滩区移民补偿标准户均3.3万元,远远低于当前移民住房的建设成本,在地方各级政府增加财政补助后,仍需移民家庭承担一部分投资成本。以我们调查的某试点安置区为例,建房投资成本户均20万元左右,扣除各级政府补贴之外,农户仍需负担3万~5万元。这些不利因素都会使得一小部分贫困户、特困户的搬迁具有非自愿移民的性质,或者因为搬迁而返贫。因此在住房建设上,应借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计划由国家出资,不让移民分担住房成本的做法。

(四)滩区移民非农安置方式是风险高而且没有退路的安置方式

各种移民搬迁过程实则也是移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丧失的过程。但是非农安置方式与农业安置方式相比较,非农移民资本丧失的更为彻底。例如移民以前的农业技能和经验不再有效,以前基于农村、农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渠道不再有效。虽然移民的生存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非农化的生存能力和知识储备几乎为零,面临的贫困化风险会大大增加。

同时,非农安置方式与农业安置方式相比较,非农安置方式的(外部)风险远高于农业安置,因为土地本身具有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对于非农安置方式,失业的风险一旦发生,若没有社会保障,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移民不仅对政府的依赖心理非常强,还容易形成“你把我搬迁出来的,你要对我负责”的社会群体心理,甚至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在小浪底库区移民的非农集中安置中曾经出现过。

可以说,采用大规模的非农化集中安置方式,相对于农业集中安置而言,是一种没有任何退路的安置方式。搬迁扶贫,说到底,就是把贫困农民从滩区搬出来,给他找活干。当地政府无形中承担了移民集体的就业责任或者失业的社会保障责任。如果实施“本乡本县就地安置”的近迁安置方式,从滩区贫困县政府所“不得不”承担的这些责任来说,它也是有心无力。而把搬迁扶贫任务分散在多个(发达)县市,就会大大减轻就业压力和社保压力。

因此,对黄河滩区移民来说,最大限度降低其就业的风险,安置地选择在何处至关重要。可行的选择标准是:安置地的城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确保移民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根据一般规律,小城镇发展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较发达县市的小城镇发展在前,贫困县市的小城镇发展在后;大中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小城镇发展在前,偏远地域的小城镇发展在后。滩区所属贫困县,地处偏僻,交通区位条件差,大中城市辐射不到,小城镇要普遍地发展繁荣并实现就近就业,这不是黄河滩区有关县区在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因而“本乡本县就地安置”模式的效果不如跨县市远迁安置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黄河滩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正在实施的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计划,其中心内容之一是对滩区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和有组织地向外进行劳务输出,说明就业容量极其有限。可以预计的是,如果搬迁全部局限于本县之内,未来还需要组织劳务输出。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根据黄河滩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规划,确立的大部分主导产业是: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突出发展化工产业,濮阳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光电产业,范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金属加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台前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换句话说,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大部分是资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是有利于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产业发展只能吸收少部分劳动力。

滩区地僻无资源,几十万人口在贫困县是负担,在发达县市就会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如果寄希望于上级政府向滩区贫困县拨付大量资金,或者通过上项目来解决滩区移民劳动力就业问题,其经济效率必然低于跨县市搬迁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解决移民就业问题的发达县市之经济效率,从而拖累全省GDP增长率和经济效率。

所以,站在什么角度看滩区的搬迁扶贫很重要。如站在全省高度与站在所属县的高度看搬迁扶贫,结果大不同,因为相关主体追求的目标利益不同。在当前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下,黄河滩区所属县市一定会把地方的经济增长与搬迁扶贫捆绑在一起:最好的途径就是利用搬迁扶贫不断地向上级要项目、要资金、要政策,在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增长这个局部利益的同时,实现搬迁扶贫。当然在县域角度,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搬迁扶贫问题。因此,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一般是优先于搬迁扶贫目标。而不用考虑这些项目、资源在其他县市是否有更高的经济效率。而且因为濮范台试验区的比较优势大部分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会出现经济增长与扶贫的两难选择:从经济增长角度讲,上级拨付的资金会投向资金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从扶贫角度讲,就应该投向本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站在全省高度看搬迁扶贫,就不会有县域局部利益的羁绊。因此,滩区搬迁扶贫一定要跨县市搬迁,而且搬迁难度要低于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因为滩区移民搬迁是无土安置。

二、河南黄河滩区移民安置区选择的基本思路

当前黄河滩区的县市规划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滩区移民搬迁的试点工作,相关部门也在制定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总体规划方案。确立的搬迁安置原则是以本县区就近集中安置为主,依托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产业集聚区等建设安置区,通过引导并扶持工业、农业相关产业、服务业向安置区周边布局,吸纳劳动力就业,实现就地城镇化和劳动力的就近就业。笔者认为,在滩区所属贫困县内通过建设小城镇、兴建“移民城”等方式大量集中安置外迁移民,然后利用政府的优惠和支持政策发展二、三产业解决移民就业问题,这种思路的可行性需要仔细评估。如果在贫困县内的小城镇盲目规划设计集中外迁安置区,会造成有镇无市、有镇无业的被动局面,政策、资金扶持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积极探索跨县市异地远迁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安置方式,依托河南省沿京广轴线和陇海轴线两大产业带上的大中城市、县城、中心城镇、产业集聚区,有计划地将滩区居民分期分批外迁安置。

(一)实施“产业”移民安置

扶贫搬迁关键是要使移民搬出去之后有活干、有钱挣,实现就地就近非农就业。要选择已形成规模的产业集聚区附近居住小区或城镇建设安置区,进行集中安置。只有这样,扶贫搬迁才能“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才能避免先规划建设外迁安置区集中安置、后寻找和安排产业项目的巨大风险和被动局面的出现。

(二)实施向中心城镇移民安置

要依托各发达县市有产业基础和就业前景的中心城镇,实施集中安置。如,新郑市的龙湖镇、巩义的回郭镇等中心城镇,这些中心城镇人口容量大、就业机会多。另外,移民安置区建设不需要像贫困县内安置那样额外投资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因而资金投入并不是很高。

(三)实施“城市近郊”移民安置

河南省沿京广轴线和陇海轴线的大中城市,郑州、新乡、许昌、商丘等,每个城市近郊至少可以分散容纳几万人至10万人的规模移民,还有新郑、巩义等发达县市近郊接收滩区移民。实施“城市近郊”移民安置,优点是未来城市近郊的房租收入可以成为滩区移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有余,还可以节约政府数百亿元的移民财政支出。优越的郊区区位在未来产生稳定的房租收益,只要政府担保,银行也会愿意贷款给移民进行建房等项支出。在当前近郊土地(征地)价格较低,还没有完全反映其未来租金收益的情况下,征地、搬迁费用较低。因此,这个思路的道理是:用未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支付今天的移民费用。

“城市近郊”移民安置方式具有可靠性:即大中城市未来发展繁荣的可能性,远高于在沿黄贫困县内建设多个小城镇或大型社区并使其发展繁荣的可能性。可行性在于其要点是单纯的利益分配,而且是未来利益的分配,引发的现实矛盾较少;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二三产业项目投资。便利性是在城市近郊提供更多的房屋出租,可以降低城市房屋租金,降低城市外来人口的生存成本,进而降低城市常住人口的生活成本;还可以降低城市工商业和产业集聚区工业的用工成本,有利于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缘的城中村或者城乡接合部是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并融入城市社会的第一站,这个特殊区域,表面看管理无序混乱,实则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实施城市移民安置

城市移民安置属于自愿移民的方式,进城务工者的就业能力不同、需求不同、务工所在地域和城市不同、寻找工作所依靠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因此,本质上不适合集中安置,而比较适合分散安置。作为前述安置方案的补充,要顺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迁移人口城市化,对于部分有意愿迁居城市的滩区群众,要积极帮助其落户城市。积极鼓励进城务工并有稳定收入的滩区居民和家庭进入其务工城镇安置,优先办理城镇户籍,优先安排廉租房。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篇4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人造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cBN、PCD、PcBN及制品在内148个品种600多种规格。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1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远销日、美、欧及东南亚市场。

“用科技打造‘旋风’,凭真诚追求卓越”是我们的质量方针。

全球质量最稳定的超硬材料供应商。

地址:河南省长葛市人民路200号

电话:0374-6108626 6108616传真:0374-6187660 6108811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篇5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一: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二:

各位朋友:

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我先把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从七十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工作,景区初具规模。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

黄河,我们现代人亲切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的这座中型提灌站看出,黄河两岸的人民至今仍在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我们来看这尊 “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汉白玉做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发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以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此。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正是一些与黄河风光匹配的建筑物,若登临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华夏摇篮”的意境。

接下来从这里向西,可以乘坐黄河索道至另一景点大禹山,大家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亲曾因治水失败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千百年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带斗笠,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里洪水。他发明着疏水导流的科学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神的黄河文化,再这里突出的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泥研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时刻艺术宝库,目前以刻碑1500多快。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国际书法馆和美术馆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当代中国书法巨擘毛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名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深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钟鼓九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 “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邓小平、陈云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怀念与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是我国第一艘用于旅游的气垫船。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顾名思义,它是由船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巨大的气垫,把船身向上抬高20~50公分。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浆产生的推动力,使船向前行进。

一望无际的黄河滩地坎坷不平,汽车在这里无法行驶,一般船只在这里搁浅,唯有气垫船畅通无阴,运行自如。

黄河的一大特征是险情丛生。在黄河平静的河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浅滩、暗滩,宽阔的河面无船出现,正是“黄河自古难行舟”的写照。但郑州号气垫船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河面上乘风破浪,自由飞翔。

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的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 203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舱拍照留念。

走吧,让我们一起去乘座气垫船和黄河亲密接触。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三: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四:黄河小浪底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我姓高,大家叫我小高或高导就可以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开心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先生呢,就是我们的安全护航大使——安师傅了,安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巧,所以大家对我们的旅途行车安全大可放心。俗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同行游”,咱们的缘可不浅!所以,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只要合情合理,我们都将尽力为您解决。在这儿小高预祝大家在河南玩的开心、吃的顺心、住的舒心、行的放心!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坐稳扶好!

现在我们的车正在驶向黄河小浪底的途中,距离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简称豫,素有“中州”“中原”之称。

一部中原河南史,半部华夏中国史。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据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8000多年前的文字契刻符号和乐器都足以震烁古今。在华夏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而全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了4个: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悠久的历史使河南成为文物资源大省:中华第一笛、第一龙、第一剑都在河南出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馆”。河南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百家姓中有70多个起源于河南。河南还是中国功夫的故乡,享誉海外的少林武术和陈式太极拳也起源于河南。

现在我们已进入洛阳市境内,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称为“神都”的城市,历史悠久,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天下名都,位居我国八大古都之首。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发生在这里。历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您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您一定要来洛阳看看了!

好了,游客朋友们,咱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手关好车窗,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下车后呢大家一定要记下我们车的颜色,停车位置和车牌号码——G55588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黄河小浪底大坝区。小浪底大坝区是一个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林、水、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素有“世纪工程,黄河明珠”的美称。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大坝上“小浪底”三个标志性的大字,每个字都是46m*64m见方,可谓是世界上少有的大手笔!现在请随我登上大坝,在参观之余,小高提醒大家“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一定要注意安全!小浪底工程1991年开始动工,1997年成功截流,2001年竣工,前后历时10年。累计按填土石11183万立方米,如果筑一条高1米,宽1米的土石坎,可以绕地球赤道2.8圈。

黄河小浪底工程是集多种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控制性工程。全坝长1667米,坝顶宽15米,最大坝体高154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最大的土石坝。在大坝下面有70米厚的砂卵石,它是为了防止泄露而在坝下筑起的一道混凝土防渗墙,深达80多米,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被称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了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情况。大坝整体设计施工破解了10项世界难题,创造了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最大的坝顶了,放眼望去,整个小浪底工程在这里一览无余:北边是进水塔,由19个进水口组成,分四层排列,其中大小洞室多达110多个。像这样,在一个山体上,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群堪称“世界之最”。当今世界,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厂房一般都建在大坝旁边,而小浪底的发电厂却整体藏在山中,60多米的高度,相当于25层楼房,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地下发电厂。电站装机6台,总装容量180万千瓦,年平均法发电量为51亿度。南边的3条泄洪洞是世界上首次安装孔板新型泄水装置的工程,泄洪洞出水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

黄河小浪底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建成后的小浪底,最高运用水位275米,总库容12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有40.5亿立方米,控制黄河输沙量100%,使黄河下流的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而每年的6月份上旬到7月份上旬,景区将迎来了又一个继“五一”黄金周之后的旅游热潮——观瀑节,景区每年这个时候开闸放水,把淤积在水库和河道中的淤泥尽量多的送入大海。到时,高压水流从大坝的多个闸口同时喷射,形成高200多米,长500多米的巨大水体抛物线,滚滚洪流,白浪滔天,卷起千堆雪,不可谓不壮观!此外,“观瀑节”正值盛夏,酷热难耐,而景区内温度比景区外温度低10度左右,真可谓是“消夏”的好去处!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就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拍照留念。但游玩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和财物安全。最关键的是大家一定要牢记集合时间,一小时后咱们在这儿集合,不见不散!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五:黄河风情线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惟有兰州得天独厚,黄河穿城而过,而黄河百里风情线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的名片和窗口。今天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便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便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横跨黄河,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

2010年6月,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想知道黄河铁桥的来历?听我慢慢道来。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可被黄河险阻给害惨了,他曾打算请外商帮忙修造一座跨河铁桥无奈洋人索价过高,就没能实现。到了公元1907年,兰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铁桥的建议,这次清政府批准了。于是乎一项由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满宝本负责施工,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天津人刘永起负责工地操作的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三年四个月以后,也就是1910年6月终于竣工了。您猜花了多少钱?30万6891两8钱9分4毫,精确吧。别说钢材水泥了,连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从美国或是德国进口的。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桥”了。1954年,兰州市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现在的中山桥既坚固耐用又气势雄伟,现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其次,便要提到水车博览园了,今天的兰州水车博览园,承载了古代金城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古老水车的风采。

兰州水车,最早出现在明朝,相传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到了云南做官,他游遍了南方,见到了木制的灌溉汲水工具龙骨筒车,便暗暗把构造记在心中,后来退休回家便巧思构造,终于仿制成功。兰州的干旱大家说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续创制的水车可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音。人们纷纷仿制,在20世纪中期,兰州的水车有252轮,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期的8倍多。称得上一座“水车之都”了。后来随着电力灌溉的普及,水车一个个被拆除了,兰州也失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兰州水车得以重建,再现水车雄姿。走进水车园,一定要静静的聆听一下,来自水车那个遥远的国度的呼唤。

风情线上的第三站,便是大家所听闻的黄河母亲,黄河母亲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质地为花岗岩,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余吨,是我们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黄河母亲还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

黄河雕塑运用了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说到这里请大家猜一下,那个婴儿是男是女呢?听出当初构思的时候何鄂女士就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灵机一动,就塑造了一个匍匐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让人无法分辨是男是女。不过一般都认为是男孩。黄河母亲,母亲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婴儿天真烂漫,顽皮可爱。整个雕塑和谐流畅,还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自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那么下一处美景又是什么呢?对了,就是白塔山。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在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介绍完上面的这些美景,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了,这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由于时间关系,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篇六:黄河壶口瀑布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王晓芊,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四大景观: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两岸。

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驾汽车飞越黄河时的助跑线。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柯受良驾汽车飞跃黄河不久后,在99年我们的黄河娃朱朝晖骑摩托车也同样从这里飞过了壶口瀑布的上空。现场10多万观众和通过卫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亿的观众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又一飞跃黄河的壮举。这挑战自我,战胜大自然的壮举,展现了我们黄河儿子的英勇气概。

如果大家细看脚下这黄河石岸,就会发现断断续续的摩擦痕迹,这就是壶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国古代,黄河的商业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时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黄河水运南下进行销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龙王辿时,由于壶口落差大,龙槽窄,水流急,货船根本无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纤拖出水面,延山西一侧拉过龙槽,再进入河中继续航行。旱地行船时艄公们唱着船歌,纤夫们喊着号子,推、拉、牵、挽互相呼应,场面极其壮观。因此,凡到壶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黄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绝活,可惜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这个行当已没什么传人了,在古渡的老镇上只剩下两位老艄公孤独地生活在他们集体宿舍一样的老窑洞里,任青春同老镇的繁华一样渐渐消逝。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有人说壶口瀑布是可以触摸的威风锣鼓,是可以凝视的黄河大合唱。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您尽情的融入这壮观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过靠前观赏景观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护您的相机免受水雾的侵扰。

看了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6篇的人还看了:

1.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2.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

3.郑州旅游导游词

4.郑州市导游词

5.郑州沿途导游词

6.河南郑州概况导游词范文

7.郑州概况导游词

8.郑州导游词作文

9.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民国时期河南黄河的治理新措 篇6

关键词:民国时期,河南黄河,治理,新措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治理的投资,并改变了黄河下游分省而治的体制,设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治河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颁布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法》、《黄河修防暂行规程》等一批有关治黄的专门法规。这些都为该时期黄河沿岸各省寻求治黄新方策、引进治河新技术和兴办近代治黄工程等,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就民国时期,河南黄河的治理新措进行简要论述。

民国时期,河南黄河引进的治河新技术包括:“在沿河增设水文站、测量水位、流量、含沙量;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绘制河图;用电话电报报汛,进行水工模型试验;试办吸水机、虹吸管进行引黄灌溉等。”[1]22

1. 增设水文站。

“1919年,顺直水利委员会在河南陕县、山东济南泺口设立水文站两处,观测水位、流量、含沙量、降雨量等,为黄河干流最先设立的水文站。陕县站4月4日开始观测水位,民国十八年移交河南河务局领导。测量工作亦断亦续,民国八年至民国三十六年,停测四次。”[1]20同年,顺直水利委员会从河南新乡用导线引测到京汉黄河铁桥北岸,设PM249永久测站点,后向西测至沁河口再转回新乡,并用普通水准联测高程[2]21。

“1931年7月,河务局长呈省政府:‘测量水文为一切设计之先决问题,惟水文测量为有时间性的工作,与其他测量可以随时完成者不同,其精密测验之记载,非经悠久岁月不足以资参考而副实用,尤非预为筹划即时进行无以备将来施治之依据,兹为实事求是免误要工起见,拟即在潼关、阌乡、灵宝、陕县、孟津、巩县、武陟等处,择定适宜地点,设置水文观测站九处,并组织测量队一队,实行办理水文测量事宜。’8月,奉省政府指令,核准照办。”[3]卷三18

1933年大水发生后,为了迅速了解灾情,黄河上首次进行航空摄影,测区10800平方公里[4]105。9月,黄委会建立测量队并聘定挪威人安立森为一务处测绘组主任工程师,筹组测量队[1]49。

1934年7月,黄委会建立黑石关(四)水文站[5]80。同月,黄河开始精密水准测量,起点是原顺直委员会水准标点YY600(在京汉铁路卫河大桥桥墩上)和PM249(在黄河北岸),然后逐步向两岸扩展[1]50。“11月,测量一队开始测量黄河南北大堤,自京汉路黄河铁桥起,向下游进行。大堤横断面每250米测一次,每公里测有民国二十二年最高洪水位遗痕。二十三年至冀鲁边界顺直水利委员会之第4023号永久测站止,与山东测量路线相连接。西端起点为民国八年顺直水利委员会测设的第249号永久测站位于新乡县黄河北岸京汉铁桥附近,该站测有经纬度及水准高度”[1]50。

1937年8月,黄委会建立伊河龙门水文站和洛河洛阳水文站[5]80。9月,黄委会建立石头庄水位站(二)[5]80。1938年7月国民政府黄委会在李西河设花园口水文观测站[6]19。

2. 绘制河图。

“1919年11月1日,河南河务局成立测量处,开始河道地形测量,至1923年10月共完成沁河河道长55公里和黄河从孟县、济源县交界至直隶长垣县长190.5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共测1:6000比例尺图69幅,并编绘成1:4万比例尺图。高程引自顺直水利委员会京汉黄河铁桥北岸PM249测站点,是治黄部门首次采用大沽零点高程。”[2]22

1928年11月华北组织黄河两岸地形测量:“华北水利委员会组织测量队,先自豫境黄河铁桥,向下游施测。沿河两岸地形则测至大堤以外数公里为止。十八年春奉建委会令,停止黄河测量综计施测约五个月。其测量方法系用三角网法,测至中牟县境之孙庄,自黄河铁桥以上至武陟县之解封村一段,亦同时测竣,约1140平方公里。五千分之一地形图89张。约820平方公里。河身横断面31个,其他河身横断面89个,堤身横断面155个。”[7]254

3. 沿堤筑建铁轨、公路。

1928年柳园口险工段筑成轻便铁道三公里,6月份在天然坝一带抢险中,用斗车沿铁路从十一堡调运石料1000立方米及时发挥了作用[1]44。

“1930年河务局长手廷镒会同公路局长布告:查开郑汽车路关系豫省中部交通极为重要,政府不惜巨款经营修筑数月,始克竣工,必须妥为保护方能永利民行,且中经黄河南岸堤面130余里,关系河防更为重要,尤应切实保护。特公布‘护路章程罚则’:对有载重大车、独轮重车及重载牲口在汽车路上行走,一经查获定即按照罚则从重惩处,决不宽贷。另又制定‘河南河务局工用汽车附载旅客售票简章’对省城河务局街至柳园口,和开封至郑州间往返旅客公开售票”[3]卷七6。

4. 沿河设置吸水机。

“1928年10月,河南沿河设置吸水机。根据冯玉祥命令,河南省政府训令河务局:现为兴办水利,亟应购置吸水机器,以资应用,所需价款,业令财政厅即拨一万元交该局长具领。河务局即派员赴上海、常州等处分别购妥,于11月20日回汴。计购引擎四部,吸水机八部。35匹马力引擎一部,带9吋吸水机三部,8吋吸水机一部呈缴总部兵工局接管;引擎二部(17匹、18匹马力各1部)吸水机三部(9吋二部、8吋一部)民国十八年一月,安设于柳园口坝上(在今12护岸处)。引黄河水可灌老君堂、孙庄一带耕地四千余亩。一部(17匹马力引擎带8吋吸水机一部)安设于斜庙第二:造林场,作为育苗浇水之用。”[3]卷五20同年举办沁河水利“昔人治河专重防患,而今则不独防水患,尤在兴水利,计本年沁河两岸监修闸门三十八处,灌田二千余顷,陆续于黄河两岸安设吸水机、虹吸管试验吸水办法,一方面灌溉堤树,一方面为人民灌田”[8]97。“1929年12日,上南分局郑上汛头堡建设虹吸管工程,开渠引水。‘以南索须河为干渠,所有经过之北索须河,在引渠两旁砌闸堵塞’查勘路线六百余里,至7月10日开始灌田。”[3]卷八51936年10月20日黑岗口虹吸建成,举行放水典礼,安设虹吸管六条,管径0.6米[1]53。

5. 沿河架设电话、电讯。

“1929年10月,河南省整理黄河委员会委员长何其慎奉省政府谕:于各险工处架临时电话以期信息灵通,预防河患。南岸险工由开封至柳园口24里,由柳园口至中牟县东漳80里,由东漳至郑州来童寨65里,由来童寨至郑州京水镇35里,共长204里架设电话五部。当月完竣,黄河南岸河工称便。”[3]卷七1

1931年4月来童寨向西建电话支线。铁牛大王庙至来童寨,架设电话支线长34里[9]10。

1932年架设沁河两岸及黄河北岸电话线。沁河两岸至河北堤界(现河南濮阳段)下界沿河各段汛,先后均安设电话[9]10。德国萨克逊大学教授、著名河工模型试验专家恩格斯(1854—1945)自1890年任教于德兰斯顿工业大学,“首创河工模型试验,常以研究黄河为志,30余年孜孜研讨不倦,1932年6—10月和1934年两次作黄河模型试验,晚年受聘于中国,因病未能成行他认为宽堤(距)有储蓄洪水之作用,强调黄河之病不在堤距之过宽,而在缺乏固定之中水河床,由于主流摆动,‘中游逼近堤身,因河水淘底而堤益危’。故主张固定中水河槽,利用‘之’字形河道,‘宜于现有内堤之间,就此过于弯曲之河槽,缓和其弯度,堵塞其支叉,并施以适宜之护岸工程,以谋中水位河槽之固定’。并根据河槽形势修筑翼堤”[4]100。

1934年夏,黄委会委托原北平物理研究所代测秦厂、开封之经纬度,以为黄河施测地形图之依据,又在开封、秦厂设置无线电报机二部,以传报黄河汛情[9]10。同年,黑岗口设置黄河水底电缆,敷设黑岗口黄河水底电缆,试验开封———封邱间电讯通话,灵便异常[9]10。

6. 植树固堤。

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期间号召普及平民教育,河南河务局及分局、各林场、购石处,先后从民国十六年十一月至十七年十月,建立15个平民学校,吸收学员共382人,此为黄河设立学校普及职工文化教育之始[1]44。

1928年3月18日,冯玉祥在新乡召见河南河务局局长张文炜,指出:“植树为巩固堤防、治河之本。添设造林处,自成立之日起,在5个月内办齐550亩之苗圃,育成247万株之树苗,所需经费,由预算外请领。”[2]204月,河务局委任第一、第二、第三造林场场长各一人,命各场长按照勘定地点赶速开办。6月,河务局长呈报省政府,第一林场在博爱县柳庄,育苗面积约200亩;第二林场设在下南上汛(中牟斜庙)柳荫地内,面积240亩;第三林场设在武陟嘉应观及莲花池地内,面积200多亩[2]44。从3月至6月,河南河务局先后在博爱柳庄、开封斜庙(今属中牟县)、武陟嘉应观及莲花池建立第一、二、三造林场,总面积640亩。这是最早建立的3个治河专用造林场[2]20。

1929年4月,张文炜向河南省政府呈报:前奉总司令面谕,令赴黄河堤种柳,从2月22日至现在,植柳树199923株,植榆树1500株,共计201423株,对已种树株令各分局“妥为保护,勤加灌溉”[2]20。

综上,民国时期,河南的黄河治理,引进了国外先进水利技术、邀请了国外水利专家来华指导,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治河技术,出现了诸多划时代意义的治河创举。

参考文献

[1]河南黄河大事记(1912-1949)[M].河南黄河河务局印,1988.10.

[2]民国黄河大事记[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3]戴眉川.豫河三志[M].开明印刷局,1932.

[4]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河南黄河志[M].1986.

[5]河南省志·黄河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郑州黄河志编辑室.郑州黄河志[M].1986.

[7]黄河年表[Z].军事委员会资料委员会出版,民国二十四年.

[8]张文炜.豫河务局十七年度工作概要[J].华北水利月刊(二二卷五期),1929.

河南黄河 篇7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 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黄河的径流量仅位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已经处于临界状态, 随时有断流的危险。1999年后, 在黄河来水严重偏枯的情况下, 国家开始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 2006年8月, 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条例》规定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 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2 河南黄河高村断面年际流量分析

河南黄河水资源调度以黄河高村断面流量作为控制指标, 1999年以来历年高村断面非汛期实测月平均流量与水量调度控制流量见表1[1]。从年际总量控制及年份逐月调度控制两个方面对《条例》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单位:m3/s

图1为高村断面水量实施调度以来历年非汛期实测平均流量与平均调度控制流量对比图。2006年以前为《条例》实施前年份, 从图中可以看出, 除2000年与2001年外, 其余年份两个指标差值较大, 其中2002-2003年处于超引状态, 全年非汛期平均超引量约为74m3/s, 2003年以后实测平均流量则远大于平均控制流量, 2003-2004年为293m3/s, 2004-2005年为178m3/s, 2005-2006年为171m3/s。2006年《条例》实施以后, 实测平均流量与调度控制流量差值明显收窄, 除2007-2008年外, 其余年份两个指标基本吻合。

3 高村断面超引年份逐月流量分析

分别选取《条例》实施前后超引最严重的年份, 《条例》实施前后断面下泄流量比控制指标超出最多的年份, 逐月调度控制情况对《条例》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2003-2004年2007-2008年为超引年份, 2002-2003年和2010-2011年为下泄流量和控制指标超出最多的年份, 图2、图3分别为《条例》实施前2002-2003和2003-2004年内逐月实测平均流量与控制指标流量对比图, 可以看出, 2002-2003年两个流量变化剧烈, 除6月份外, 其余月份均处于超引状态, 2003-2004年内各月实测流量线均在控制指标线之上, 二者差值较大。图4、图5、图6、图7分别为《条例》实施后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内逐月实测平均流量与控制指标流量对比图, 可以看出, 年份内两个流量基本吻合, 虽逐月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 但实测流量基本在控制指标流量线附近摆动, 由此可以看出, 《条例》实施前, 实际下泄流量与控制指标相比, 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条例》实施后, 每月的实际下泄流量与控制指标基本吻合, 实现了下泄断面流量的合理控制。

4 结语

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控制应按照“丰增枯减”的原则, 在保证断面调度控制流量的同时, 尽可能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根据前面的分析, 《条例》的实施, 使得黄河水资源的调度控制更为合理, 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 达到了控制省际断面流量的目的, 提高了出境断面达标率, 实现了黄河水量合理分配。因此, 在今后黄河水量调度实践过程中, 强调《条例》的强制作用, 严格断面流量控制, 对实现黄河流域的用水管理和调控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河南黄河 篇8

关键词:黄河,RVA,累积效应,水文情势,水利工程

1 研究现状

人类大规模的修建水利工程使得河流的水文情势状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随着河流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地提高, 这种受影响的程度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本流域生态系统的状况也会随之改变。

关于水利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作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 变动范围分析 (RVA) 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研究复杂的生态水文过程, 是评价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过程影响的一种有效分析手段, 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程度以及河流生态恢复研究[1]。

2 改变后的RVA法及相关参数

2.1 改进后的水文改变指标法

本方法在原有RICHTER等[2]1996年提出的一套5类共32个参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基流量、断流等2类5组水文参数, 分别是基流量 (每月基流、季节基) 和断流 (短期断流、长期断流) 这样不仅丰富了“水文情势”研究的内容, 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2.2 各评价参数水文改变度Di的计算

2.2.1 对于原有的32个评价参数计算

(1) 首先确定各个指标的上下限, 称为RVA目标。过程如下[3]:

(V下, V上) 称为RVA目标区间。Vmin为各个评价参数多年最小值;Vmax为各个评价参数多年最大值。V75%和V25%将各评价参数的逐年的均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位于75百分位和25百分位所对应的数值。

(2) 确定32个水文评价指标的改变度:

式中:Ne=r NT, Di为第i个IHA的参数的水文改变度;Ni为第i个IHA参数变异后仍落于RVA目标范围内的实际观测年数;Ne为IHA变异后期望落于RVA目标范围内的年数;r为变异前IHA落于RVA目标范围内的比例, 本文取50%;NT为变异后受影响的径流量记录总年数。

2.2.2 基流量的2个评价参数计算

将基流量从总径流量中分割出来。采用率波递归法计算基流量, 其计算函数如下:fk=αfk-1+ (1+α) (qk-qk-1) /2 (3)

式中:fk为k时刻算出的暴雨径流量, (m3/s) ;qk为k时刻实测的河流总径流量, (m3/s) ;α为滤波参数。

2.2.3 断流中3个评价参数计算。用IHA软件计算每

个月份断流天数[4]、每个月发生断流的次数以及每年累计断流天数。将计算结果参照公式 (1) (2) 进行计算, 得出各参数对应的改变度Di。

2.3 权重分配及水文改变度计算选择专家打分法, 参见文献[5]。

3 黄河流域水利开发情况及算例

3.1 流域开发现状

本文选取黄河流域上的三座水库为范例, 来分析水库的积累效应。研究时段划分采用黄河流域三大水库的建成时间作为累积效应的时间节点, 随着黄河流域水利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将其划分为:第一阶段1980年之前;第二阶段1980-1995;第三阶段1995-2005。南城子水文站可以收集这三座水库的水文数据, 其流量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随着黄河水利各项工程相继建成对该流域水文情势改变的累积效应。所以采用南城子站1952-2005年的逐日实测日径流资料来分析水文情势的变化, 以此来评估水利工程相继建设对流域水文情势改变的累积效应。

3.2 算例计算结果

根据上文提到的算法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流域1952-2005年的水文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如表1、2结果。通过改进后的RVA法计算出的整体改变度为43%, 属于中等程度的改变。六组指标改变度的平均值从高向低排列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六组、第三组和第五组。依照各组平均改变度值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第五组, 其平均改变度为30%, 属于轻度改变;第二类为其余各组, 其改变度均在33%-66%之间, 属于中等程度的改变。

(%)

4 结论

(1)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流的水文情势的影响作用伴随着河流开发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累计作用。从各个时期改变度的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流域水文改变度随着水利工程开发等级的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 (2) 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水文情势的整体改变度为43%, 属于中等程度的改变。说明该流域内的水利工程已经对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必须立刻提到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李兴拼, 黄国如, 江涛.RVA法评估枫树坝水库对径流的影响[J].水电能源学, 2009, 27 (3) :18-20.

[2]张洪波, 王义民, 黄强, 等.基于RVA的水库工程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评价[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3]顾颖, 雷四华, 刘静楠.澜沧江梯级电站建设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 2008, 39 (4) :20-23.

[4]郭文献, 夏自强, 王乾.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6 (6) :733-736.

河南黄河 篇9

河南黄河治黄防汛工作的主要信息通信手段目前以河南黄河通信专网为主, 少量公网租用为辅, 由微波、一点多址微波、无线接入系统、移动通信、程控交换、部分光缆、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组成的综合通信网, 是河南治黄防汛工作的主要通信手段, 也是全河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防汛、抢险、水调、视频会议、电子政务、防洪工程信息化等等各项治黄业务提供信息数据传输的重任, 多年来为黄河防汛指挥调度及日常治黄工作提供专项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信息通信综合网络, 覆盖了河南境内6个市级河务局、28个县级河务局以及沿河两岸重要险工、险段及涵闸300余处。

对于河南通信网络资源的整体管理而言, 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水平上, 而且有关通信资源管理各自为政, 没有有机结合、统一管理;线路设计、网络优化也采用人工测绘和图纸管理的方式。如何加强河南黄河通信资源和设备的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地为黄河防汛提供有效的通信支撑, 成为黄河通信事业的迫切课题。

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选型

Skyline软件是利用航空影像、卫星遥感数据、高程数据和其它的二维或三维模型等信息源, 包括GIS数据集层等创建的一个交互式环境。它能够允许用户快速的融合数据、更新数据库, 并且有效地支持大型数据库和实时信息流通讯技术。Skyline软件系列产品为网络和非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三维交互世界的窗口。以下的工作流程能够指导你在本地或网络环境下进行基本数据生成, 数据传输, 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等。产品能够分离开或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用户化的特殊定制。因此, 选用Skyline的三维GIS平台, 能更好的实现黄河通信资源管理, 并具有很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

1、首先搭建一套基于Skyline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使用卫星影像、高程数据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河南黄河全河段进行建模。2、根据我局信息传输网、交换网络的实际情况, 对微波站点、通信线路、交换站点等通信资源进行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分类。3、根据通信资源的不同类别, 在三维GIS平台上进行批量建模, 实现河南黄河通信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更好的为黄河防汛提供通信保障能力。

通过对河南黄河通信资源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分类, 以Skyline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建成一套河南黄河通信资源三维GIS模型, 以便实现通信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为黄河防汛通信保障提供更为方便有效的管理手段。

四、项目建设目的

根据当前黄河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 采用Skyline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建立河南黄河通信的传输资源、交换资源的三维GIS模型, 实现以下目标:

1、真实、直观地再现微波站点、通信线路、信息交换站点、地表信息和建筑物等的三维景观。

2、可以实时浏览、检索、查询各个信息点的基本信息, 管理整个河南黄河通信设施的庞大基础数据, 包含设备信息, 无线覆盖范围, 有线线路路径, 以及地理信息等数据。

3、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分析处理工具并生成各种专题图纸, 以便决策者进行分析、决策。

五、项目功能需求

1、三维GIS的基本功能:可以对地图进行无级放大、缩小, 通过图层控制可在地图上新建、删除基本点、线、面、建筑物等实体模型, 并进行标识和属性设置, 可以控制各类模型的叠放顺序、显示隐藏状态、显示风格, 可以根据需要输出专题图纸。真实再现通信网所在环境以及线路、微波、交换站点的分布情况, 通过三维自由飞行, 实现三维景观浏览, 使通信管理、施工、维护人员可以直观了解通信网现状。

2、为通信网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依据:根据三维GI S系统提供的丰富数据, 建立准确的模型, 应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可以辅助通信网的规划设计, 为通信线路的设计施工和通信网络的优化提供依据。例如, 微波站点的选址, 微波天线的选型、挂高及方向, 设备的功率, 光缆的路由等, 在线路规划中可以自动生成最佳路由图。

3、故障管理:以三维GIS系统为平台, 可以清晰的看到网络运行状态, 根据通信网拓扑关系, 进行通信故障影响范围分析, 通过界定故障点的物理位置, 找出故障点上、下游的所有受影响的线路及站点, 为检修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使通信恢复更为快捷和容易。

4、其他功能:实现通信资料的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 提高对黄河防汛的通信保障能力。在“公专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上, 为实现与公网更好的合作共享提供便于查看更加直观的资料。

六、结束语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黄河通信管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三维GIS技术, 对河南黄河通信网的物理和逻辑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实现对通信网组织和优化, 为决策者和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专题图纸。随着黄河通信专网的建设, 三维GIS技术的发展,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黄河上将会有更好的应用。

摘要:随着河南黄河通信专网的建设, 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借助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网络规划、优化和管理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河南黄河通信专网规划、优化和维护中的应用。

上一篇:未来发展之计算机技术下一篇:礼仪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