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

2024-05-09

黄河九曲(共8篇)

黄河九曲 篇1

摄__品t析黄河, 中国古代称河,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全忟5464公里, 是中国第二长河, 仅次于长江, 也是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在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曲玛菜、玛多、甘德、达曰、久治、玛沁、河南蒙旗、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责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十六县, 流程1455公里, 其间辟有许多黄河古渡口。“黄河九曲”指流经的九个省区, 而这些省区又由其中的各个渡口而闻名。、河•_•陈洪全/摄

黄河九曲 篇2

九曲黄河万里沙全诗的白话译文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黄河九曲无贵贱 篇3

记得有位女同学说,她最讨厌河南人,爱吹、爱骗小姑娘。火车上也听过商人说。河南人只做一次的买卖,他被骗了几次后,不是万不得已的话是再不与河南人打交道的,实在被骗怕了。我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曾经开玩笑说,您是河南人。河南很乱的是吧。真是毁了您的一世英名啊。这些言论者皆是识得了道德损失的河南人,有些绳蛇不分了。任何地方都可能生出这样龌龊卑鄙的行为,可不该定为河南人的特长,辱没整个河南人。

人们对坏的印象总是记忆深刻的,这样一来就有了偏见,看什么事都带着偏见,如同影视剧里的乞丐、贼偷、人贩子都操着河南话,就好像河南贫穷荒芜、强盗纵横似的。小时候我分不出山东话与河南话,将鲁豫二省当作一家。如今。史诗般的《闯关东》宣扬了善良正直、朴实勤劳、拼搏勇敢的硬朗朗山东人形象,而河南人的形象都比较消极。显得软绵绵的,会受人指戳。

外省人对河南人的印象多少都是带点狭隘与偏见。在外的豫人若是受人冷眼轻视,似乎多是会要强辩说的,比方说去列举一长串河南历史至今的名人来证明河南人多么优秀,抑或是自豪生动地描述古代河南一片繁荣富贵的景象,甚至会以古时王侯将相的口吻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也有的河南老乡,家事不见得优越,却总爱说谁谁领导人和他家有关系,是同学,是朋友,是远得不着边际的亲戚等等。这些河南朋友的要强举动到底有无改善河南形象的作用呢,也许会让人觉得河南人的嘴皮功夫还是了得的吧!

我向来不为这类要强者帮腔,因为我知道这种做法非但不能使人对河南人生敬,反倒让人觉得河南人有攀亲傍乡、自我吹嘘之嫌,也使历史文化名贤分量轻薄了不少。起初我也是个好强之人,偏要与给河南人扣帽子的人辩说,可有一次,一位湖南的朋友说,湖南出了个毛主席时,我也无语了,一是本想介绍河南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反而给弄得像是场什么比试;二来,人家搬出毛主席,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主席他老人家,似乎在叫板,你还比么?这样不好,本不是我的初衷。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地方主义、民族主义都是狭隘的、不和谐的,然后要弄清河南人应当摆放一个怎样的姿态来面对别人的成见呢?有句诗云:“我辈居南不识河”,说的是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根本无法感受欣赏黄河的气势,那反过来想,习惯了小桥流水的人或许在环境的反差下,更容易体会出黄河宏大的气魄呢!所以,我们不用悲观,误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我们只要不违背良心,就不怕谁人定我贵贱。与人相互尊重,宽怀以待,不卑不亢。愿通有无,愿通意见。还有就是珍视自己,珍视所有河南人。每一个河南人理应向世人展现积极的形象,可是让我非常失望的是,一些河南的盲人乞讨者居然跑到了上海我所在的大学城里,他们在街头卖着唱,合着跑调的胡琴,很显然有人在幕后操纵他们为其挣钱,可一下子就使得河南的形象在大学生的心中有了一个差之千里的勾画,我和同学经过时,常打趣说他们是民间艺人,比较喜欢流浪在民间。

其实,我们拥有了13亿人口的中国。一定会存在类似的繁杂的人际问题,但无论如何都是中华民族之间的误会,我们都可以寻找到横向发展的文化脉络的联系性,在此基础上相互尊重各自本土文化纵向发展的独特性。理性地想一下。不论是什么样的地方性、民族性的概念如果上升为同一个中国的概念之中。最后再晋升为同一个世界大家庭的概念,包容一切,深切交流,你中有我。不分彼此,还会产生什么狭隘与偏见呢?

就像我们这条从远古流淌下来的黄河一样,沿岸的城市与百姓,谁不是以饮黄河水生长而自豪的,然而黄河口岸数以千计。西流丰沛。至东断流。就分出优劣了么?有了水是河,干涸剩下河床的就是陆了,雨季难道就不会来么?你那河段口岸繁荣经济昌运是贵。我这沿河土地贫瘠百废待兴就低贱了?一条黄河贯穿中国,贯穿着民族,即便它每段流域都有自己的故事,它都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东流人海,它也属于世界。

九曲黄河万里沙 篇4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民谣里说: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实际上黄河的弯多得数不清,“九曲”或“九十九道弯”都只是用数字9来形容多.

在数学上,数字9有很多有趣的性质.例如,如果一个数的各位数字都是9,那么它的平方就会出现一种循环:

在上面这些等式中,把平方的结果分成左右两半,再把这两部分相加,所得的和正好等于原数.

如果把平方换成立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试试看.

下面来看99993,不用计算器,同学们能够猜出得数来吗?

按照以上三个式子类推,似乎应该是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究竟对不对,还要实际算下来才知道. 利用上面的平方的结果,可以很快算出结果如下:

黄河九曲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电脑屏幕上演示黄河九十八弯曲的图画)增强学生的形象感,使同学们形成波澜的直观感。黄河的流向荡回曲折,才给人以跌宕生姿丰富感和真实感,避免了平直呆板的审美疲劳。写文章也是如此。

2、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这就叫做(多媒体电脑屏幕上展示)──事件的波澜。

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进行问题探讨:(教师介绍查找方法,学生合作上网查找有关波澜的资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你对兴波澜生变化了解了多少?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找概念资料后教师进行归纳: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⑴ 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⑵ “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

⑴ 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⑵ 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并介绍常用使文章兴波澜的技巧

明确:悬念 抑扬、意外、对比、巧合、、意识流动。

三、多媒体电脑呈现例文

钥匙

我转学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这里的同学都很注重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我很努力,语文不错,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我很着急。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老师让我请同桌、班上数学最棒的同学帮助我复习。她的语文不怎么好,我们俩正可以互相帮助。我跟同学们还不太熟,可对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净净,很文雅。她有个习惯──爱笑,笑得厉害了,就要流泪,尤其是听我说笑话的时候。

放了学,我马上把老师的意思告诉她。她听了,微微一笑,低头想了想。“行啊,不过,这两天我的事挺多……”

“那,怎么办呢?要复习也就在这两天了。”我不想让她为难。听说她考试前总要列一个详尽的复习提纲,我就说:

“这样吧,先借给我你整理的复习提纲吧,我明天就还你。”一边把我整理的语文复习要点给了她。“行啊,”她笑着接过我的《要点》,“可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你看……”

“没关系,我跟你取一趟吧。” “我家可远呢!” “不怕,我有月票。” “那……好吧。”

我们上车了。大概是两个人就伴儿的缘故吧,说说笑笑的就到了。估计不过是五六站的路。

这里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区,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挺立着,真神气。我忍不住问:“你家在哪栋楼?”

她朝前边示意了一下,我顺着看过去,有好几栋呢,“到底是哪个呀?” “嗯,从这儿数,第四栋。”那是一栋六层大楼,楼身略带粉红色,“真好看。你住几层?”

她又微微一笑。“你猜猜?”

“一层?……二层?……嗯,四层?……怎么还不对呀?” “六层。”她说。

“那,是哪扇窗子?”我望着六层上的那些窗户,“是那扇摆着花的吗?”她笑着摇摇头。

“是那扇开着玻璃窗的吗?”她还是摇头。“哦,我知道了,是那扇挂着黄色窗纱的吧!“她含笑默认了。我高兴地说:“多漂亮的黄色呀!是你自己选的吧?” “嗯,不过,那种颜色叫鹅黄,是黄色里很淡雅的一种。”

哦,原来一种颜色还分好多样哪。看看那窗纱,又看看她,我不禁拉着她的手,上楼──倒像我是主人了。

我们说笑着上了六楼,到了左边的门前,她停下了,打开书包找什么东西。我问:“怎么啦?”

她又翻了翻书包后面的 夹层,终于抬起头来,苦笑着说:“真对不起,我忘带钥匙了。”

我真有点失望,要走;可一想她得等她家人下班回来才能进去,一定很寂寞,就想陪她一会儿。她半急半笑着让我走,我不肯。

我忽然想起个笑话来,就讲给她听:四个旅客赶了很多的路,好不容易回到旅社,可是电梯坏了。只得一层一层地爬。她们住在第四十层。为了减轻疲劳,规定每人讲一个故事。等轮到最后一个人讲了,他们也上到了第四十层。大家就要这个人讲一个最简短而又最悲伤的故事。那人把眼一瞪说:“我把咱们房门钥匙落在楼下的汽车里了。”

她听了,捂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流眼泪了。她赶快从兜儿里掏出手绢儿──“当啷”,一个发亮的东西蹦出来,掉在地上。天色暗了,那个东西却更刺眼。她愣着,刚才那一丝笑纹却僵在嘴角上。

愣了好久,我俯下身去,捏起那枚发亮的东西,放进她有些颤抖的手上。她开了门,刚跨进去,“咔”,猛地把门碰上了。我呆呆地站着,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篇文章情节很完整也很曲折。文章刻画的“她”是“班上数学最棒的”,但心地狭窄,唯恐人家超过自己,因此当“我”向她借复习提纲时,她先以“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我家远着呢”作托辞,最后竟以“忘带钥匙”来假托,不肯借。情节屡次转折,较能吸引读者:

(多媒体电脑呈现)1、文章用“情节突转法”来构思情节,钥匙的出现是文

章的高潮所在,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写她的“笑”和“流泪”,这是显示作品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行文曲折的有效方法。

3、在高潮来临前,作者不惜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问楼、认房、上楼、讲笑话等内容,为情节的高潮蓄势,不断强化读者的期待心理,使矛盾爆发情节突转时具有飞瀑流泉从天降的艺术效果,造成读者心灵的强烈震撼。4、运用了误会法。文章中的“我”对她的屡次托辞,不仅不生疑,反而信以为真,使情节步步发展,层层铺垫,引人入胜。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分享由学生自己在百度互联网上查找出来的的兴波澜、生变化的几个例子:

1、设置悬念法:

例: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2、抑扬交错法:

例:

求职始末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到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一聘请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3、欲抑先扬法: [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须要步父亲的后尘了。“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

4、铺陈误会法:

例: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请续写: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讨论:事情的波澜因何而起?(误会)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5、情节突转法:

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

成绩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

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这个故事就运用了情节突转法。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二、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人徒使文字冗长拖沓。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三、布置作业 1、布置作文

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让学生在百度里搜索类似的作文话题素材进行感受)

要求:⑴ 故事要有波澜;⑵ 情节合情合理;⑶ 以给出文段为文章的开头。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可让学生在百度里搜索类似的作文话题素材进行感受):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记事性文章。

要求:⑴ 题目自拟;⑵ 不少于800字;要有波澜。

四、板书设计 波澜------技巧------

1、悬念

2、抑扬

3、对比

4、巧合6、意识流动

5、意外

五、教学后记:这次作文课上得很生动,同学们非常投入,原因是导入采用了故事的形式,大家积极参与利用了互联网百度搜索十分奏效,在讲解文章技巧时,引用了几篇精彩的是的例子让学生触类旁通,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其中,积极去思考。不足之处在于讲解技巧没有很深入。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湖北省 学校: 竹山县第二中学 姓名:易淑润 职称:中学一级 电话:*** 电子邮件:yishurun888@sina.com或932087835@qq.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第二中学 邮编:442200 个人介绍:易淑润,男,1976年12月生,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9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高中语文教师。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运用了各种方式,注重了培优辅差,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赢得了家长、学生、社会的赞誉。在德育管理和语文

见识九曲黄河第一镇 篇6

碛口,当地人通常读成奇口。碛,音同气,查字典,意为水中沙石,九曲黄河至此,乃黄河第二碛,第一碛便是天下闻名的壶口,只是第一第二的区别,壶口游人如织,碛口却门庭冷落,正因如此,这个古镇的居民生活形态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在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是北方商埠重镇,十分繁荣。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日复一日,舟船穿梭,商贾云集,白天骡马得得,晚上驼铃声声,繁荣昌盛,碛口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天下,号称九曲黄河第一镇。

然而,二百多年的繁荣之后,自20世纪三十年代末始,经历了黄河水患的侵害,现代铁路运输的兴起,战争年代的毁灭,碛口终于慢慢地掀过了它璀璨光辉的一页。黄金通道已去,高山依在,河水长流,岁月为我们留下了这一份珍贵的留痕。

明清街

这一路比较难走,一边黄河,一边山,道路狭窄,路边挖沙车或是运砖车经常大模大样地占了半边路,有时尘土飞扬,有时弯道惊险。傍晚,彩霞满天的时刻,我们到达了碛口。夕阳西下,河道里—弯浅细的黄河,映出绚丽倒影。

把车停好,走上古镇的明清街。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高圪台,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门对门,窗对窗,夜间屋里说话,对面都能听得清楚。各种商号的旗幡生动地招摇着,马记农具铺,黄河纸扎店,昌源粮行,豆腐店,长兴店,高升店,门楣上字迹扰存。漫步在此,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悠远、厚重。这条街不需怎么装扮就是活灵活现的一个布景街。

我们要住窑洞,朋友说去找长兴店老李家。总算安顿下来,住进长兴店一个小院子里,檐下常有燕儿呢哺。天已全黑。满天闪亮的星斗。长兴店前一排红灯笼,一把红漆长木椅,有人围坐打牌。一派悠闲。晚饭是西红柿炒了莜面疙瘩,豆面面条。这里鲜见稻米,日常就以面食为主。

碛口的夜很安静,红灯悬于街畔,把古镇照耀得那么安谧,祥和,充满诗意,又让人浮想联翩,灯下打牌的人也不喧哗,一片静好。窑洞里的灯光昏昏暗暗,勾勒出拱顶的阴影,土炕上一躺,很是满足。这个地方,也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来,那么,即使有蚊虫不时来侵扰,即使枕巾有些可疑的气味,一切也都是享受。入梦,仿佛听到枕畔黄河的涛声,虽然,如今碛口边的黄河是那样细小温柔,已经翻腾不起波涛。

清晨,黑龙庙

不等闹钟叫就醒了,拿下门栓,推开半扇院门,吱呀一声,这寂静的清晨马上就有了感觉。晨光中,长街静静的,有女人在自家门口梳头或择菜。信步闲逛,从石头小巷—路往上,经常是走着走着就上了人家的房顶,和烟囱比高去了,这里的民居都依山势而建,上下落差很大。

碛口最高处有座悠久的黑龙庙,气势不凡地俯瞰着脚下的黄河。它有厚重的三拱大门,有戏台,有鼓楼,有大殿,也有窑洞风格的偏殿。黑龙庙之后是座关帝庙,在这里,八竿子打不着的龙王爷和关老爷做了邻居,真是可爱。庙里没有和尚,香火却一直袅袅,我们到时,寂静无人,转了一大圈,便有几个当地人说笑着在各殿前的香炉里燃上几柱香,动作熟稔得就如同每天都做的事一样,忽然意识到,黄河水长年未摆脱干旱,黑龙庙应是古镇祈雨的庙宇,所以人们并没冷落它。

站在鼓楼眺望,雾蒙蒙之中,脚下是密密扎扎、层层错落的窑洞和瓦片鳞鳞的四合院,远处是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静静流淌的黄河,两黄相遇,风情独具。

黄河水蚀壁画

黄河,母亲河。珍惜每一次与黄河亲密接触的机会,顶着炎炎烈日,来到碛口黄河边那个叫麒麟滩的地方。黄河水处于干旱状态,巨石点缀的浅滩都裸露出来,镇上的婆姨们打湿了手绢戴在头上来河边浣洗,不知道这么黄的水,能洗干净不。

一只羽翼初丰的小麻雀蹦跳了过来,居然被我一手抓住,而且很老实,也不挣扎,我展开手掌,它就站在那里不动,把我乐得够呛。没想到在黄河边的小麻雀这么大气,这么可爱。

从此处上溯几十公里,是黄河天然水蚀浮雕“黄河壁画”的码头。所谓黄河水蚀壁画,简单地说,就是在黄河两岸的峭壁上,由黄河水经过上亿年的冲刷,留下了奇妙的纵纹沟壑,就有如一幅幅美丽的“岩石画”。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令人震撼。

长兴店老李

人,是风景的一部分,长兴店老李,绝对是碛口—位奇人。不得不提。也许你会看他面熟。不用奇隆,他曾经出现在很多摄影家关于黄河、关于山西的摄影作品集里,那可是实实在在印刷成厚厚册子的,也曾经出现在太多驴友、游人的镜头中博客里。他头裹羊肚肚巾,或穿羊皮袱,或穿对襟白褂,留着山羊胡,手里永远举着一根烟袋杆,他的形象,是典型的山西陕西黄河边的爷们。他,是绝对敬业、绝对有范儿的碛口代言人——

他给我们的名片上印着他的名字和头衔:山西省临县碛口长兴宾馆;影视摄影美术创作接待处服务中心;山西省临县碛口黄河旅行社;中国碛口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个个都很响亮体面,实在难以和眼前这个光着膀子、满口粗话国骂的瘦老头儿联系到—起。他在这条街上有店铺,沿用了老字号长兴店。在铺面门板上,挂满了各地写生基地的金字招牌,热热闹闹的。走进去,满壁都是以他为主角的摄影作品,后来他还骄傲地拿出好几本厚厚的摄影集和书,上面都有以他为主角的摄影作品。那些作品中他的神情,他的笑容,他的样子,与他本人一点不像,那肯定是经过所谓的摄影专家指点与磨练才能摆得出来的——拍作品与拍纪实是两回事,好的作品表达的未必就是现实中的样子,就像演戏一样,可以演出角色所需要的思想和意境,老李已经是—位精于此道的好演员。我好奇地问他:你现在的形象可以申请肖像保护了,这么多人以你为模特拍摄作品,付不付钱?他一幅不屑的样子:要啥钱哩,都是朋友。那幅视钱如粪土、拍胸脯讲义气的样子可爱又可敬。他们的生活算不上多么贫困,但真的也谈不上富裕。

吃过饭,朋友再转转,让老李给讲讲。老李便猫回屋里半天没出来,我正奇怪,想要动身的时候,老茂说等一等,老李在换装。我更是惊讶,啊,咋还换装哩。片刻,老李—掀帘出来了,果然粉墨登场,衣服整个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羊肚肚巾、白对襟褂、黑色肥腿紧口裤,黑布鞋,手中还擎着一根烟袋杆,—个活灵活现的黄土高坡上的老汉出现在眼前,看得我那叫—个乐呀,原来老李真的如此“敬业”,还如此应景地换好了“讲解服”。

一行人随他走至街口,面向黄河滩,他站在蓝天之下,还是比划手里的烟杆,配以手势开始讲古,滔滔不绝,除了普通话不标准,十足—个优秀导游的范儿。而每次相机对准他,他就总是习惯性地把脸迎上镜头,或是讲着讲着停顿一下,给个十分厚道慈祥的笑容,等快门声响过,他再继续讲。这样一直走走停停讲讲,老李自己说,要是讲得详细点儿,两小时也下不来。我还好笑地发现,他在讲解过程中,很少国骂。嘿嘿。

我不知道老李是如何把碛口的历史与典故熟记于心的,就说他自小在这里成长,听长辈讲故事,但他未必能记得这么系统和周到,一定也是自己完善过学习过的吧。而他花费这个精力与时间,其实并不赚钱,因为不仅拍照不要钱,他的讲解也是免费的,住在他店里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种特别的服务,但其实吃住也赚不了多少钱,我们五人,住一晚吃三顿饭一共才240元,有大批写生的学生入住的时候,收费一定会更低廉,赚个人头儿钱而已,他何必花那么多的精力与时间呢,想至此,不禁肃然起敬。也许,他内心深处深爱自己的家乡,以此为骄傲,所以他那么热情扬溢地做着这些其实不必做的工作,没半分报酬,他却乐此不疲。说他是碛口一位奇人,是碛口的形像代言人,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呀。

路到了码头,老李上了船,把好撸,说:来,我摆几个姿势,让你拍照。于是乎,敬业的老李或是眼望前方神情坚毅,或是作状用力撑船,或是露出他训练有素的笑容看向镜头——真是绝了,我说,这老李。

黄河九曲 篇7

一、岚城镇的时空定位

岚县历史悠久, 考古表明, 距今五六千年前, 县境内即有人类生息繁衍, 商为燕京戎所居, 周为娄烦胡地, 春秋末年晋国在古城村建汾阳邑。北魏初年, 秀容部帅尔朱郁德于封地汾阳邑环300里建秀容国, 置岚州。唐代改称宜芳县, 明洪武初年定名岚县, 有2000多年的建县历史。清代直属太原府, 民国时期属山西省冀宁道, 抗战时期为晋绥边区根据地。建国后, 岚县先后属于兴县专区、忻县地区、晋北地区管辖, 1971年10月, 岚县划归吕梁地区。

岚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8°05'00″-38°36′11″、东经111°21′43″-111°50′02″。东西宽约42公里, 南北长约66.5公里, 北靠岢岚, 西接兴县, 东邻静乐, 南连娄烦、方山。全县四面环山, 中部地势平坦, 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 约占吕梁市总面积的7.2%, 是吕梁山上最大的一块盆地。岚县河流属黄河流域中游地段, 以鹿径岭、野鸡山、大沙壑、白龙山、赤坚岭, 后山一线为分水岭, 以东流入汾河, 主要河流有岚河、榆湾河、舍安河;以西流入黄河, 主要河流有岚漪河、蔚汾河等。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为9.54×108m3, 一般干旱年为5.90×108m3。

岚城镇位于县境中部, 1958年建岚城公社, 1984年设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人口12178人, 辖24个村民委员会, 26个自然村, 在现县址所在地东村北15公里处。从隋大业十年 (公元614年) , 岚城立治所到上世纪的1950年县政府搬迁, 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尽管朝代更迭, 或郡或州或县更制不一, 但岚城作为岚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没有间断。只不过, 县城迁址后, 随着古城墙、旧衙门、钟鼓楼等古老建筑被拆毁, 岚城被悄然无息地带走了昔日的兴盛和繁荣, 遥远的历史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 这里的民俗文化依然保留不少原有风韵, 经过厚重的历史积累, 更是培育出历久弥新的九曲黄河灯会民俗文化, 成为岚县历史、岚县文化的标识和集中体现。

岚城镇北关村地处岚县中北部, 总人口1120人, 耕地1450亩, 为纯农业村。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 是岚县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岚城镇北关村东门外直通209国道;出南门与城内村比邻。其所处为东西两山相夹之岚城川。顺川往北至河口乡, 直至岢岚县。顺川往南经土峪乡直至岚县城。现在的北关村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村庄面貌、村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并且兴建了岚县第一个农民文化活动广场, 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日益形成。“九曲黄河灯会”是北关村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所以能流行至今, 是由于群众喜闻乐见。

二、岚城“九曲黄河灯会”源头探究

民俗文化反映了人民的经济状况, 生活习惯, 道德风貌。岚城自古寺庙甚多, 又是古代岚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文明高雅的民俗文化很丰富。岚城“九曲黄河灯会”即是来自于宗教文化的信仰, 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娱乐以及祈求美好愿望消灾赐福的宗教信仰观念。

1.“九曲黄河灯会”受庙会的影响。

岚城历代修建的寺庙分布比较广阔, 活动比较旺盛, 逐步形成的宗教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庙会的形成全出于神话故事和对历史上好人歌颂的传说。各种庙会的活动时间又都是由庙堂所供奉的神像英明的圣诞日、出家日、万寿日、复活日等节日举行庆典而设。如传说玉皇大帝的圣诞日是农历正月初九日, 所以每年的玉皇庙庙会要从正月初九日起会到正月十五日闭会。农历四月初八日是释迦佛祖万寿日。农历五月十一日是城隍爷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圣帝君诞辰日。农历八月十七日是至圣孔子先师圣诞节……只要逢这些节日, 各有关庙都要唱大戏, 周围各村的信徒、香客们都要来上供、烧香、祭拜。虔诚者出资出劳沉静在寺庙中, 全身心地投入进行数天的佛事活动。礼炮齐鸣, 鼓乐吹奏, 香烟缭绕, 经声入耳, 叩拜如潮, 人山人海, 红火不绝。随之一街两苍, 买卖兴隆, 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外来的把戏、奇洋景等各地艺人也云集于此助兴, 游览风光, 络绎不绝。一年一度的庙会把岚城打扮的姹紫纷呈、壮丽璀瑛, 看庙会的也兴致勃勃、幸福洋溢。

2.“九曲黄河灯会”受社火 (人口会) 的影响。

岚城围绕农事节气活动的民俗文化是必须和隆重的。如清明节要打秋千、坐胡游、去百病。五月初五要喝雄黄酒, 使一年内蚊虫不叮咬等……岚城及周边村的社火又都是从免灾祈福的愿望出发, 许诺择吉日定时进行活动的:如西街的社火日选择的是农历二月二日。老人们传说, 西街曾因小孩生水痘, 难于医治而死亡。街巷首领向圣神祭拜许诺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设社火祭拜, 以保平安健康。为什么要选择农历二月二日, 传说农历二月二日是接子迎富节。据古书记载, 早在有巢氏时代, 这一天有人要了一个孩子领回家中养活, 从此家富了。于是后人在这一天到野外采蓬叶 (蓬:蓬门多子植物, 故古人以“蓬”代子) 。向门前祭之, 这便是多子, 保子迎富节, 是一种反映健康的社会活动。每年过了正月初五日, 西街选出的社火纠首就开始组织活动。先是采料制作黑色火药。木炭、硫磺、火硝用石碾碾碎, 用箩过后进行配制。虽说是“一硝二磺三木炭”, 但配制是一门独特技术, 要专门请做火药师。火药做好后, 做火师带一班人用毛纸、色纸做成土炮、麻炮、鞭炮、架子火在晚上定时点放。这天家家大门生旺火, 挂灯笼, 贴过街对联。上下午还要组织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唱戏、八音等, 从早到晚热闹一天。届时亲戚朋友和周边村民都来参加。所需费用由人头分担, 大喜 (生男孩) 是双份, 小喜 (生女孩) 是一份。如此的社火 (人口会) 在一城两关年复一年的活动。正月初十是西沟村, 正月十五日是大南街、南关, 正月十八日是北关, 正月二十日是邓草沟, 正月二十五日是大东街、北堡窑上, 二月二日是大西街, 二月十九日是大北街。所祭拜活动的规模形式大体相差不大。只是北街的形式是供会, 北关的形式是九曲黄河灯会。

3.“九曲黄河灯会”兴起的内因。

九曲黄河灯会, 其来历各地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祭祀道家鼻祖老子, 它实际上又是阴阳太极图的变形。也有的说是古代战争中的迷魂阵图形, 更具体的解说是源于商纣无道, 姜子牙受西伯侯之邀领兵伐纣, 直把商兵打的节节败退。为保商纣江山, 闻太师请来赵公明率兵抵御, 赵不幸丧生。其妹“三霄”为给兄报仇, 设下毒阵, 即九曲黄河阵。此阵内藏先天之秘密, 生死机关, 外按九宫八卦, 连环进退。人虽不多, 却胜百万雄师。此阵若进, 神仙入阵而成凡, 凡人入此而即绝。“三霄”为报一箭之仇, 将玉虚门下十二位真人, 全部用混元金斗压入阵中, 最后子牙无奈, 只得亲上昆仑山请出道教的祖师元始天尊和老子才破此阵, 救出十二位真人。最后“三霄”阵破人亡。这就是历史上的九曲黄河阵。后人为感念赵公明及其“三霄”为尽兄妹之情, 不惜牺牲性命, 特在民间将九曲黄河阵演变为游艺活动, 以九曲灯会的形式供人们转游。

九曲黄河灯会兴于唐代, 流于甘、陕、晋等黄河沿岸地区。它就是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 以灯代兵, 布阵游戏。在民间统称为“转九曲”。在岚县一年一度的转九曲古会多达十几个村。它起先源于民间瘟疫肆虐, 虫害连年, 五谷不收, 或人畜不安等因素。村人通过自发许愿或道人指点, 而举行的一种以转九曲的形式来祭祀神灵, 并通过转九曲赶灯会以达到消灾避难避邪的一种民间祭祀游艺活动。正月十八日, 一年一度的北关村“九曲黄河灯会”同样源于村人为保全村风调雨顺, 人畜平安而许愿的一种以“转九曲”为活动的人口灯会, 来达到消灾避邪的目的。

三、岚城“九曲黄河灯会”仪式展演

九曲原本按九曲图谱在一平坦地段用铁锹拢好后, 九曲四角和正中央用五根10米高的木杆土悬挂着红、黄、绿、紫、蓝五种颜色的方旗, 上书甲乙东方木, 南方丙丁火, 西方丙辛金, 北方壬癸水, 五种方旗均用于镇邪之用。在九曲的每一弯中心又竖九根次高杆, 上挂九盏八角灯笼。灯笼上八面各书有福、禄、寿、宫、富、安、康、祥、顺八隶体字。其余三百一十五盏灯悬于九曲中剩余部位, 五颜六色围绕九盏八角灯笼, 构成了九曲黄河的壮观阵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九曲黄河阵逐渐今非昔比, 五种方旗和九根高杆渐已消失弃用。阵内365盏五颜六色的灯笼制作也逐渐简单起来。时至今日凡流行转九曲的古灯会日, 皆其本为千篇一律, 多用预先锯好的圆形灯底座, 上面用各色色纸糊好, 内点蜡烛。灯座一侧凿有一小孔, 用以插灯杆之用。灯杆取材多以高粱杆或葵花杆为多。九曲黄河阵再不是撕杀的战场, 除妖斩魔的阵地, 而成为人们欢乐的海洋, 幸福的天地, 人类进步、和谐、文明、富裕的缩影, 给游人以平安、幸福、希望的象征。

九曲黄河灯会的头一日, 北关村内即有部分人自愿走向预先设定好的九曲黄河灯会现场, 开始按九曲图谱丈量放线, 用铁锹拢堰培土。三百六十五个灯座土堆均匀显目, 灯座与灯座间用土堰连接。拢好的九曲灯场游乐通道通畅自如无一阻拦。到正月十八日主会日上午即开始热闹起来, 村内自编自演的秧歌, 旱船, 高挠, 绕街巡回出演, 街面上方彩旗、彩吊迎风飞舞, 即已显示热闹的节日气氛。进入晚上, 街巷家家大门外灯笼高挂, 旺火通红, 村民成群结队开始陆续将预先做好的九曲灯笼挂往九曲会场。按旧俗一人一灯, 三百六十五个灯柱即表示着365天, 闰月年另加30盏, 但仍远不能满足村人的需求, 全村一千多盏灯只能挂在除三百六十五个灯座外, 其余的灯只能挂在其它灯之间的土堰 (或楼) 上。转九曲开始, 首先在九曲入口前鸣炮三声, 以此示意转九曲即将开始。炮响之余全场灯光顿时通红。此时持幡纠首打幡徐徐从九曲入口进入, 八音随后紧跟, 接着各参加社火人群, 男女老少, 携儿带女依次进入。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人员也挤在其中, 根据旧俗转九曲可达到病人进阵能去病;体弱者进阵能强健身体;读书人进阵能考取功名;不生育者喜添贵子;穷者能富;富者更富的目的;只要瑞气附身, 你将终身受益。正因如此, 转九曲这一社火活动数百年来一直能延续至今, 从未间断, 而是愈来愈旺。

夜色中, 皓月当空, 彩灯齐明, 鼓乐喧天, 鞭炮轰鸣, 万家空巷, 人流如潮。遇有瑞雪降临, 天空微飘雪花, 灯场里点燃的盏盏灯火, 更富诗情画意。远观, 繁星点点, 光明灿烂, 宛若五彩缤纷的银河落地;近看, 竖成行, 横成行, 横竖成行, 好似朵朵荷花含苞待放。

在转九曲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摸老杆”、偷灯、禁止中午吃腥的习俗。村人讲究, 当老年人在儿女的搀扶下进入灯场, 转至中央高竖的老杆下总要绕老杆转一圈, 摸一摸, 素有“转一圈圈身体健健, 摸摸老杆, 祛病延年”的讲究。另又有“偷个绿灯生个女儿, 偷个红灯生个儿子”的说法, 一些年轻媳妇, 更是把精力放在偷灯添子上。不时地有看灯人有意高喊挑逗, 扬言今年偷一盏, 明年还两盏, 带有某种鼓励色彩。

转九曲从进到出, 要经过九个方阵, 365盏灯, 灯灯不漏, 弯弯曲曲转一次行程正好三里路, 需时两个钟头多一些。九曲转完人们缓缓进入焰火周边开始放焰火。焰火结束, 村人则开始收拾自家的九曲灯, 拿回放好, 待下年再用。

参考文献

[1]董晓萍著.田野民俗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海珍著.岚县民间故事.山西省内部资料, 山西省内部图书准印证: (05) 第47号

[3]刘海珍著.岚县民俗.山西省内部资料, 山西省内部图书准印证: (05) 第47号

[4]康茂生主编.岚县志[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黄河九曲 篇8

欣赏黄河歌舞的每一件作品, 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浓重的乡土气息, 这种气息完全来自于对山西这块黄土地上风土人情的深刻展示。《喜酒歌》是民俗的再现, 它反映了刚结婚的小俩口与一群朝夕相处的小兄弟们闹洞房喝喜酒的故事。北方地区有个习惯, 结婚的当晚是要有人闹洞房、喝喜酒的, 如果闹洞房没人或人不多, 说明这家不为人, 或人缘不佳。舞蹈就取材于闹洞房喝喜酒的过程, 一群秃小子闹洞房没闹成, 便讨酒喝, 通过喝酒所产生的一些趣事, 折射出百姓生活的点滴。

舞蹈《喜酒歌》用男群舞的形式, 反映了一群小伙子的生活情态与人生命运的写照, 它用夸张的舞蹈语汇, 真实地表现了那种北方汉子的群体形象, 简单朴实的服装, 嘻笑无常的憨态傻样, 确实土的掉渣, 但土的可爱, 土中透出山里人特有的灵气。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憨畅秉性, 赤裸裸地表现出北方汉子的真诚。

舞蹈《喜酒歌》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舞蹈诗篇。通篇以酒为文章展开, 所有的情节无不从酒中开始, 听房不成, 要酒, 酒罐从新房递出, 闻酒见喜, 所有舞蹈的肢体变化, 都以酒为中心, 或抑或扬、或伸或屈, 都在酒的周围延展。一人喝、两人喝、群体喝, 喝喜庆、喝伴嘴、喝笑、喝哭、喝乐、喝怒、喝醉、喝高, 都在“喝”字上做文章, 用典型民间舞蹈的舞步, 舞出一段浓郁的、民间色彩很浓的情节来, 耐人寻味。

一个舞蹈, 亮点的选取很重要, 同样是喜酒舞蹈, 全国喝酒舞蹈的体裁很多, 大多又都是大裤角、大海碗等……。怎样才能有别于他人, 怎样才能有自己的个性, 使同样一个“酒歌”的舞蹈不落俗套。经过缜密思考再三推敲, 选取了大板凳这样一种道具。板凳的运用要巧妙、要神奇, 才可称得上为亮点, 才可赢得观众。板凳一出现从摆碗开始, 到板凳的挪移, 到画面构图的运用, 都起到了对情节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致到后来立起成为院墙, 放平成为桌子, 放倒成为凳子, 堆垒成为山的离奇效果。舞蹈中一件道具改变一个舞蹈的形象, 一件道具升华一个故事的事例枚不胜举。

塑造一个人物, 构勒一个画面, 创编一个舞蹈, 需要有一个典型的动作贯穿始终, 这个典型动作, 就像是一个作品中的主旋律音乐, 或者说形象音乐, 是整个艺术作品中不断出现、反复再现的一种艺术手段。舞蹈《喜酒歌》中的典型动作取自于山西民间民俗舞蹈中的“拔泥步”, (一种专业俗称) 。拨泥步就是百姓在烧制砖瓦时, 用双脚踩泥和泥时的形态。在舞蹈的三个篇章中都用到了这个动作, 从一开始第一篇章中的小用, 也就是基本步伐比较原始, 相对规范, 到第三篇章激烈而又欢快的音乐节奏变化时, “拨泥步”迅速地变异、发展, 与现代舞、摇滚舞大胆地结合, 形成时空的反差, 形成民族与现代的结合。节奏慢时, “拨泥步”正好给人沉重、不容易的感觉, 节奏欢快时, 一样的气拨山河的气势和喜泣交织的感受, 通过脚、腿、胯、腰、手的多种姿态的变化, 分解了“拨泥步”内在的韵味, 同时也升华了“拨泥步”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手法。“拨泥步”在舞蹈《喜酒歌》中的运用, 就像是一串珍珠用“拨泥步”把它串起来, 有一气呵成之感, 整个舞蹈以模仿、再现的手法, 交融互渗的将一群男子汉那种纯洁、朴实、直爽、憨厚的性格展示出来。

有了典型动作作为基础, 有了心仪的独特道具, 都是为一个好的创意服务, 所有的艺术手段, 都从创意上展现它的色彩和力量, 创意既要新奇、又要立意高;既要大气, 大的有特点, 又要展现家长里短融会时代风貌。总之, 创意决定成败, 所以我在创作《喜酒歌》的创意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舞蹈分三个小篇章, 第一篇章中的喝酒, 分单喝、两人喝、群喝、组团喝, 喝得尽兴, 喝得疯狂, 喝到赌酒爬墙头。第二篇章划拳、行令, 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 展示划拳的风采, 由慢划、快划到乱划, 由微醉、大醉到都醉, 渐渐地听不到划拳声。突然从远处飘来一阵歌声, 那歌声让人那样的痴迷, 那歌声让人那样的心动, 那歌声听的让人仿佛有话要说。第三篇章也是升华篇章, 舞蹈讲述百姓们活的都比较简单, 没有什么更多的奢求, 只要有一点点的亮光, 就能点燃生活的希望, 如果要确定人的幸福指数的话, 他们最高, 因为他们的生活热情非常高涨。整个舞蹈把这一群小伙子们, 无忧无虑开心愉快的心境表露无遗, 这碗喜酒喝出好心情、喝出好日子、喝出好心态。

舞蹈《喜酒歌》宛如一篇抒情的田园诗, 尤如一杯浓烈的老酒, 这个舞蹈有喜无忧、有乐无愁, 看了这段舞蹈后, 会使人对生活充满朝气, 在舞蹈语汇上一土一洋, 互相配合, 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舞姿, 使《喜酒歌》中的小伙子们, 通过大起大落的形体和感情对比, 才有了更强烈的生活感和时代感。

舞蹈《喜酒歌》将山西民间舞蹈的形体和外来语汇交融在一起, 更是这一舞蹈使人爱看、耐看的可取之处。通过努力运用别具匠心的设计, 给表演者的再创作提供了方便之处, 使这一舞蹈的特色不仅在整个民俗舞蹈中别具一格, 而且使得山西民俗的舞蹈也被全国的老百姓所能接受。

创作新的舞蹈应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其质朴的风貌, 回归不光是指一般化的恢复、还原, 更是指把质朴风貌引向艺术的极态, 红要红到头, 绿要绿到底, 土要土得掉渣。不要怕丑, 只有达到极态境界的艺术作品, 才能具有鲜明的风格, 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才能使观众的情绪达到沸点。舞蹈《喜酒歌》用其独特的舞蹈语汇“拨泥步”, 准确地诠释了农村小伙子们在闹洞房、喝喜酒过程中的情趣。

黄河歌舞有别于传统民间舞蹈的一个最大特点便是它的人生关怀态度, 它关怀着黄河儿女的生存状态, 它关怀着黄河儿女的命运历程, 它关怀着黄河儿女的心路轨迹。饱满的生命意识用独特的舞蹈语汇充实着黄河儿女的丰满, 体现了黄河儿女自身对生命的爱和对生命意志力的肯定与赞美。

“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 那是一个谁, 那就是我那要命的二小妹妹……”。黄河歌舞能延续二十多年长盛不衰, 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并不像有些所谓的理论家们讲述的那样, 黄河歌舞走进了死胡同, 恰恰相反, 它正迈着铿锵的脚步, 向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走去。

上一篇:加强企业物资管理下一篇:“营改增”房地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