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2024-11-01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共9篇)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1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鄂尔多斯市水务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水利各项工作。

一是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大会,集中传达学习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

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视频,全面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组织知识竞赛,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真正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一要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二要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三要推进黄河取水工程建设,保障工业发展用水需求;四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牧业用水效率;五要抓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推进各领域节约用水;六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水进程;七要建立健全水利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水管体质改革;八要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2

尹建业在汇报中指出, 中央扶贫幵发工作会议召开以后, 江西省委、省政府迅速采取有力措施, 在全省上下掀起了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 营造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全力以赴加大扶贫幵发力度, 集中精力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 正确处理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两大关系, 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考核机制、精准脱贫退出机制、投入分配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政策支撑、组织保障、信息网络、社会帮扶四大体系, 打好产业脱贫、保障脱贫、安居脱贫三场攻坚战, 着力实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危旧房改造、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教育和金融十大扶贫工程,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到2018年, 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闲现象, 井冈山市等有条件的革命老区贫W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确保到2020年, 现行扶贫标准下贫W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宫蒲光在听取汇报后对江西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宫蒲光指mr■江西的扶贫幵发工作措施得当、成效显著,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重视程度高, 贯彻落实快;第二, 政策体系全, 组织保障好;第三, 创新举措多, 具体措施实宫蒲光表示,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赣南等革命老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 共同迈入全面小康。

广东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篇3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见解深刻,对存在问题的剖析切中要害,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符合实际,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形势、领导科学发展的高超能力。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宏观要求、微观部署,全面阐述了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系统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指出了努力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综合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明确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原则和主要任务,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认为,自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最早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并已收到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增长方式初步转变,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显著;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富有成效;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但必须看到,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是收到了初步成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任重道远。当前,全省传统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薄弱,城乡区域差距过大,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形势仍然严峻,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用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前提。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准确地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谋划好、安排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努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及早安排好节日期间的生产生活,积极主动地抓好稳定工作,认真细致地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关心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所有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温暖。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4

县水务局贯彻落实全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

7月27日,县水务局召开会议,全面传达全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共80多人参加。

会议安排,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局机关、引洮局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26”防汛排险除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工作组。一是疏浚排险组。由水务局、引洮局7名分管领导牵头,25名工作人员参加,分赴全县17个乡镇,全面开展排涝除险和水毁水利设施排摸工作。二是自救保障组。农村供水管理所、灌溉管理所、抗旱防汛服务队对人饮、灌溉、堤防工程受灾情况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5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之一

过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不断化解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一年。面对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异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出台更直接更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顽强拼搏、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承接了前6年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赢得了粮食与收入“双增”、强基与惠民“并进”,改革与统筹“互促”的可喜局面,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即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为巩固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之二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期。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对“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之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三化同步”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兴水利强基础 狠抓生产保供给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之四

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篇6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7

会议对实现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提出“三五”要求:一要抓住五个关键突出重点, 二要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 三要实现五个重点任务。“三五”要求有哪些新提法值得我们关注?

一、五个突出重点

会议要求, 贯彻落实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必须抓住五个关键、突出重点:一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二是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三是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四是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五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要结合扩内需和调结构。

2008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双防”、“一保一控”到“保增长”。一年来,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中央对经济全球化作出正确判断, 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 从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 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种转变还基于通货膨胀因素考虑, 随着去年年底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大幅下降, 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翘尾因素影响, 通货膨胀风险基本消除, 因此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扩大内需时机成熟。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机遇。扩大内需成为保增长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虽然我国面临严峻挑战, 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 扩大内需大有作为。随着围绕扩大内需具体政策的推进, 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保增长谋求又好又快。保增长目标不仅着力当前, 而且着眼长远。在提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重视提高发展质量, 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既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又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 为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五个重大问题

会议要求, 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努力中, 要把握好五个重大问题:一是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 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二是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 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四是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 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五是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 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重之重:扩大内需为主结合稳定外需, 调整内需外需结构、投资消费结构。

重视内需不忽视外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0月份《全球经济展望》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从3%调低为2.2%, 世界各大工业国经济下降0.3%,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集体衰退;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从7.7%调低为7.1%。世界银行2008年12月9日发内投资为主要渠道扩大内需, 是我国现阶段应对世界经济下滑的最佳选择, 中央四万亿财政投资已经启动, 其积极效应将在短期内显现, 为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奠定良好基础。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中间需求, 需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来支撑。搞活流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国家扩消费的举措重在创造便利的消费环境和消费网络, 以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三、五大重点任务

布的报告再次调低预期, 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0.9%, 世界贸易缩减2.1%。外需趋紧, 以扩大内需为主, 方能夯实经济地基, 在当前启动国内消费难以迅速见效的阶段, 还要想方设法稳定外需。内需和外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外需增加, 会带动与出口行业相关的投资与就业, 从而转化为内需。而内需水平提升, 会加大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投入, 会创造更便利低成本的流通网络, 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也有利于扩大外需。去年底, 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向全社会吹响拉动内需的冲锋号, 更强有力的政策还将被采取, 以促进我国在本轮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中, 逐步形成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扩大内需短期以投资为主, 长期依靠消费支撑。由于政府投资可以直接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其直接效应比较明显。而对于消费, 政府所能调控的, 短期能见效果的空间比较狭窄, 手段也要贫乏很多, 政策效应相对比较弱。当前以国

会议要求, 今年经济工作的要实现五个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深化改革开放, 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看点: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由确定总体基调转为具体部署和落实。

财政政策由稳健调整为积极, 货币政策由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积极财政政策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曾被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目前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大相径庭, 但此政策的采用表明了中央对经济的信心和调控经济的积极态度。货币政策的大幅度调整变化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去年9月以来, 为保增长, 央行多次降息并调低存款准备金率, 并放弃对商业银行扩贷规模控制。通货膨胀威胁消除, 增加市场流动性已成为全球央行刺激经济的主要工具。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利于中国对外出口和资本市场稳定, 因此我国需要一个稳定和合理的汇率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力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为资本市场带来适度的流动性。

调结构任务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改善城乡结构;四是调整地区结构。四个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这不仅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细分最终消费需求和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指全社会的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中间需求指生产者和商家为了转售、进一步加工或制造而进行的购买需求。社会生产现代化程度越高, 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消费需求的乘数越大, 从而带动的就业人口也越多。当前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中间需求, 中长期要依靠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才能有效带动投资需求增长。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带动中间需求, 将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 形成发展新优势。

首次提出结构性减税。既有别于全面减税, 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 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 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今年起全国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企业用于设备购置等投入可抵扣增值税, 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 加快技术改造和优化结构, 提高市场竞争力。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 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 相对更为科学。

改善民生打出组合拳。五大工作任务中, 有关通过提升民生水平扩大内需的政策贯穿其中。今年, 我国将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大投入, 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应。我国人口众多, 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善民生大有可为, 未来推出的措施将更加注重实效。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8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资源。谁拥有潜能无限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成就大业的显著优势。实践反复证明,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一个领军团队足以引领世界潮流。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关键在坚持党委政府托底,多予放活用好良才,出台优厚政策、营造舒适环境、搭建广阔平台,全力打造栓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生态,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让千里马们尽情驰骋、才尽其用。

一是要饱含爱才之心。

对待人才有爱的诚意,思想上首先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定期向人才开展理想信念和国情研修教育。用人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怀有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感情,把人才真放在心上,出台一揽子人才新政、执行一连串人才决策始终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把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服务企业专员等制度机制逐一细致落实到位,谨防“叶公好龙”式待才,真见面、谈真心、话真情。要深入人才群体送政策、搞服务,打交道、交朋友,听诉求、解难题,真正感染、感召人才。

二是要找准育才之方。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在人才培育空间、成长平台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面培养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机制。要健全市场化引育机制,聚焦重大战略、本地支柱和特色产业,多方搭建教育培训、校企合作、赛会交流等平台,举办专题研修班、高峰论坛、创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探索“企业学院”等新型办学模式,搭建产业研究院、人才港等载体,着力培育项目团队领军人才,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力促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就业创业无缝对接,推动产学研、“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是要驾驭用才之术。

管好人才关键在管活人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加突出“企业主体、产业基础、市场导向”,以“松套减负”赋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催生人才创新创业更大自由度。作为市场重要生产要素,人才不是古董,并非放置愈久愈值钱,更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在人才成长成才的“黄金期”抓紧用起来、挂帅出征,接受市场的勘查检验、优胜劣汰。“要让马儿跑,必须让马儿吃足草”。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人才充分享受市场带来的重大利好,真正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在激励人才中成就更大事业。

四是要涵养容才之量。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信任是对人才最大的激励。面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这些襁褓中的人才及团队项目,要给予更多关心、耐心、信心,给足成果转化落地的时间周期,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在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为他们铺路搭桥,让他们大胆放心选择落地,成长为撬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点。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大刀阔斧推动“双创”容错免责机制有效运行,打破以往人才“不敢与不能”的顾虑,在制度允许范围内给予人才足够空间和权力,允许试错、包容犯错、大胆容错,真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力和创新动力。

五是要做实敬才之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加强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人才积极参政议政,提高政治待遇,鼓励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适时表彰奖励,广泛弘扬宣传,让大众了解人才彰显的专业性和实际贡献、实际价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浓厚氛围。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干得好的人才真激励、真兑现。要加强关心关爱,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落实好职称评聘、挂职锻炼等政策,解决好安家住房、家属就业就学、保健医疗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把工作成效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判断,深刻阐释了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吴江说,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反映出党

管人才的政治优势正在转化为全球人才竞争的制度优势,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优势正在转化为引领发展的创新优势,深化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动力正在转化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说,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还将继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为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一是要抓领导,始终坚持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建、管人才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中要为“党委统一领导”的定位服务,为“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提供支撑,为“建设人才人才强国”夯实基础,把管干部、管党建与管人才充分结合起来,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人才政策,承办本级党委发展思路,督促下级党委落实责任,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是要抓统筹,不断推进机制改革。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门要找准“牵头抓总”的着力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激励等各个方面争取新的突破,整合机制,打破掣肘,牵头制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重大政策,逐步健全完善科学规范、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

三是要抓协调,整合力量引才聚才。

人才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的人才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岗位性质制定不同的人才工作办法,纷繁复杂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这之中,就需要组织部门建立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工作合力,既积极支持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特色开展工作,更团结一切工作力量为同一目标共同奋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解决一切发展难题,夯实基础,盯紧“结合点”和“差异化”,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的部门联动格局。

四是要抓建设,培养骨干人才队伍。

一个地区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组织部门既要立足于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定位,更需要下大力度做好人才队伍的教育引导,把社会建成培养皿,把企业建成孵化器,持续强化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好选好用好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用才和爱才并举,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阶段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

【三】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

一二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强大虹吸效应,县域地区更应抢抓机遇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加快创新驱动,人才兴业的生动实践,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工作,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提升地区招才引智的软实力。

一、推进服务数字化,把人才“事”办好。

目前各地的人才项目补助等服务涉及多部门审批,政策兑现“肠梗阻”现象普遍存在。提高人才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势在必行,通过搭建场景、构建算法模型打造人才“一体化”平台,按照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置业服务、纳税服务、公安服务、商事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等服务场景,采取数据驱动、模型分析和多跨协同等方式,破解人才发展瓶颈等问题,实现人才需求精准触达和人才服务一键办理。要聚焦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进行政策系统梳理,实现高端人才、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等各类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探索开发自动认定人才类别,智能化推送政策等“专属推送”,让人才第一时间知晓所能享受的政策和服务,解决以往“政策一大本,找找老半天”的难题。

二、推进服务人性化,让人才“事”好办。

各地区提供的人才服务主要以生活补助和项目资助为主,以资金为手段,缺乏创新。站在人才角度思考,更应关注与本地区的产业特色相匹配的人才群体的痛点问题,以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不断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导向,把突出解决好人才服务“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不断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要建立以产业为重点的人才服务“贴心管家”队伍,全流程服务重点产业企业。以服务专员为切入口,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多场景谋篇布局、多维

度深入服务的服务品牌,与涉经行业主管部门及产业平台紧密联动,利用线上咨询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窗口审批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分散服务与集中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专题破难相结合的多维度服务模式,实时获取企业服务需求,主动回应企业诉求和期盼,持续优化人才生态。

三、推进服务一体化,助人才成好“事”。

由于各地区人才管理仍然分而治之,在资格资质、评价标准、政策、载体等方面存在制度性障碍,人才评价、聘用、奖励等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面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强大虹吸效应,县域地区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主动利用制度优化拓宽柔性引才的渠道是县域地区破解高层次人才引才困局的路径。要抢抓机遇,以开放态度优化人才政策,消除阻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政策壁垒,逐步探索扩大政策辐射范围,以G60科创走廊城市群建设和高铁快速发展为契机,鼓励和打造新的双向“轨道人才”,有效促进人才服务同城化,共同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一体化便利化的人才服务机制。

【四】

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出了更新部署。XX镇将从引才、育才、爱才着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一、引进人才壮队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基础。我镇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技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利用春节、国庆等人才返乡时机,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鼓励乡贤人才、技术能人、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引导他们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到农村创新创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引导乡贤以援建项目、助学助教、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反哺故里、报效乡

梓。数十名乡贤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推动全镇各类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第二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二、培育人才提素质。

一方面,抓住省、市、县农业部门组织培训的机会,积极动员农民参训300余人次,培育了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在乡村搭平台强合作,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培训活动,培育技术能手、电商直播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乡贤人才梁宁返乡创办的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广泛吸纳50户农户参与发展,拓宽了我镇鲜莲蓬、笋干、泽泻梗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培养了一批电商人才,形成了人才“孵化”效应。助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的10153元增长至2020的12677元,增长24.9%

三、爱护人才激活力。

注重讲好XX人才故事,近年来,省、市、县主流媒体对我镇人才工作特色做法、人才故事等报道40多次。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班子成员与优秀人才“结对子”,让领导干部当好人才的“保姆”,助力干事创业。我镇每年还安排数十名优秀人才免费体检。系列关心关爱措施点燃了人才干事创业激情,助力全镇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

【五】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在人才工作领域举行的最高规格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也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我们基层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创新思路举措,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人才工作要做好,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党政班子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的工作制度,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成立XX镇青年人才党支部、顺益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及兴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等,加强技术人才的政治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确保正确的工作方向。每年采集XX籍在外人才数据,更新人才数据库。利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在外专家、学子、乡贤人才参加,共谋发展。

二、坚持外引内育人才。

采取“引进+培育”双管齐下的模式,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一方面,广泛宣传《XX人才政策汇编》,在人才引进上出真招、用真情,对于引进的人才,安排班子成员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其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分层分级开展乡土人才轮训、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教学、上挂下派等方式,培训人才1700余人次,人才专业化能

力得到提升。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培训力度,注重在基层一线锤炼,着力锻造能堪担重任的干部人才。

三、坚持激发人才活力。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大胆发展,更好地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充分倾斜,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企业、合作社,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经营管理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谢润平、谢家胜、谢延发等农村实用人才共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27个,合作社成员达260余人,带动农户700余户,助力了群众增收致富。

【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为此,我们要积极奏响人才工作“合奏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一、奏响识才懂才“前奏曲”,选好人才队伍“领头羊”。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强调坚持党管人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识人才,懂人才,把准各领域高潜质人才、关键人才尤为重要。“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识人才,要有“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慧眼,要敞开心怀识人才,要懂才、爱才、惜才,真正了解其所想,所盼。同时,要健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深化人才改革,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创新多元评价方式,真正选好人才队伍“领头羊”,推动人才在不同岗位上闪闪发光。

二、奏响选才引才“协奏曲”,抓好人才选拔“牛鼻子”。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现今,各地争先广开求贤之路,广纳天下之才,如何奏响选才引才“协奏曲”,谱写“选才引才”大文章,需要创新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科学的人才发现、引进、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机制。更要因地制宜,因需引才,考虑人才落地存在的各方面困难,贴心提供人性化服务,设计人性化政策引进人才,抓好人才选拔“牛鼻子”。

三、奏响用才留才“进行曲”,用好人才这匹“千里马”。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何用好留住人才这匹“千里马”,要紧紧抓住“人尽其才”这一根本,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坚持因地制宜,因才施策,分类细化用才留才政策,为人才施展搭建舞台,加大奖励激励力度,坚持用人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把人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才能奏响人才工作“进行曲”。

【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作为一名人才工作者,我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看到了未来的前进方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必须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理念,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好。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兴成才之事,多为人才分忧,提升人才生活工作环境,才能当好人才工作的“服务员”。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做好未来的人才工作,应围绕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任务要求,紧扣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重大任务持续发力,注重激发人才活力,发挥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这要求我们以“英雄不问出处”的气魄,破除论资排辈的思维定势,立足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行性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保障配套体系,营造识才、引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

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维。

国家发展靠人才,乡村振兴靠人才。要把人才聚起来,发挥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凭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产业项目发展要不断向农村倾斜,要树立正确的选才用才导向,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乡创特派员专业优势,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舞台,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培育、锻炼和选拔优秀人才,让人才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扎下根、安下心,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发展。

三、筑牢人才干事创业的组织保障。

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既褒奖成功者、鼓励探索者,又严惩怠惰者、宽容失败者,倒逼人才更积极地干事创业。同时,建立“领导+人才”工作联系群,建立健全关心关爱人才体制机制,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爱,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夯实安心追梦的“软环境”。

我们要创新党管人才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汇聚绥德。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基地、医院、学校、企业建立人才工作站;吸引绥德籍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兴业,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和重点人才项目建设,有效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业动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广大人才要自觉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终身追求,充分发扬民族精神、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不断汇聚磅礴力量,让人生在爱国奋斗中焕发光彩。

古往今来,爱国奋斗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千万有志之士实实在在的自我奉献。班超发出“立功西域”的豪言壮语后,投笔从戎、征战沙场。“两弹一星”功臣、梁启超之子梁思礼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在回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时说道:“爱国!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正是怀着强烈的爱国情、赤子心,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优厚条件回国效力,投身于祖国科技事业。

典型是生动的“教科书”,榜样是最好的“催化剂”。只有自觉向先模人物看齐,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校准自身定位,把稳前进航向。无论是“一寸赤心唯报国”的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等老一辈知识分子,还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他们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篇章之中,用实际行动为“国之大者”做了最好的注解。广大人才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高尚情操,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终身追求,主动在思想上看齐、精神上对齐、行动上靠齐,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取得成长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负笈求学志,拳拳报国心,践行“国之大者”关键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广大人才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亿万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勇于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到国家科研最需要的领域去开拓创新,勇当“拓荒牛”、勇闯“无人区”,努力实现更多从“

鄂尔多斯市水务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篇9

【一】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XX县委组织部迅速部署,强化氛围营造,注重激发活力,突出作用发挥,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干职工和县内企业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策应全市工业三年倍增行动,创新引才聚才新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齐心协力构建新时代XX人才发展的华彩篇章。

一、增强责任感,当好“纳贤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的正向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释放人才红利,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创新引才方式,打破区域壁垒,以输变电、麻鸡、蔬菜三大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大力实施“一企一博士”“一产业一团队”的“双一工程”,探索实施博士挂点帮扶企业行动,持续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公关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拘一格抓人才引进,逐步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发展局面,实现产才深度融合发展。

二、增强使命感,当好“育才员”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个坚持”作为人才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把培养与引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推荐各类优秀人才作为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或者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人选,让本土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角、挑起大梁。精心搭建平台载体,依托XX“三院两馆一中心”,积极申报创建省级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厚植人才培育沃土,激活县域人才发展交流“一池活水”。健全考核机制,巩固和完善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坚决破除“四唯”,形成看成绩不看资历,重业绩不重学历,晒实绩不晒虚功的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增强紧迫感,当好“服务员”

强化人才服务意识,完善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主动与引进的人才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打通党管人才“最后一公里”的闭环,完善丰富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功能,为人才提供“妈妈式”服务,让人才留得住、安下心。持续优化人才安居服务,建设新一期“拎包入住”精装人才公寓,对租赁住房人才分类别给予租房补贴和生活津贴,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自主建设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多渠道、多样化住房保障,让人才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对优秀人才、人才工作示范建设宣传力度,宣扬好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鼓励创新、礼敬人才的浓厚氛围。

【二】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和人才,正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要切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人才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长期执政,是因为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才、吸纳优秀人才、服务保障人才,集聚人才之智,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以吸纳优秀人才来凝聚全党人心,实现发展目标。

广纳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构建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锻炼平台,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与氛围,树立先进典型好榜样,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发挥“磁铁效应”,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中国建设,让各方面人才各展其才、才尽其用,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竞相迸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把握好引才“精准度”。

虽然我国现在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但人才红利并没有完全消失,大量高校毕业生人才出现浪费情况。我认为各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细致调研本地区的生产力发展等综合情况,结合本地区的人才需求,运用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对人才进行精准选拔,达到精准引才的目的,从而避免大才小用,小才大用,人才乱用的现象。

二是要把握好用才育才“契合度”。

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制度,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大舞台”。基层是锻炼干部的练兵场,要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鼓励人才下沉基层解决基层急难杂苦的工作。培训教育是人才进步的铺路石,要优先安排人才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参与重要工作。要创新人才培育方式,健全人才培育制度。采取理论教育、现场教学、培训考核等形式,以拓展眼界、加强业务技能、提高意识水平、加强党建教育为重点,切实提升人才质量水平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落实人才干部边“用”边“育”培养措施,增强人才发展协同性,保证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

三是要把握好留才“温度”。

要建立有温度的留才制度,加强人才的归属感。要做好“引才”,更要“留才”。留住人才,增强人才归属感是关键。要增强对留才工作的重视,优化人才“栖息”环境。对于优秀人才要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风气。要建立人才生活配套服务制度。要建立人才服务机构,帮助解决项目申报、经济补助等困难和问题。要疏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邀请人才直接参与重要会议、重要项目、重大决策,让人才感受到组织的温度。要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坚决宽容人才在为推动工作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鼓励人才培养试错精神、积极实践,敢于担当、不断创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集聚各类顶尖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从长远来看,人才战略更应该依靠自己培育各类人才,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高端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这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二要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自古英雄出少年”,要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鼓励青年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青年人才,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要充分尊重人才,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认真听取青年人才意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人才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三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过大量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要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四】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2021年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年,我们正在经历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乡村振兴是上层建筑,那么人才振兴便是基层,只有夯实人才这个基石,才能保障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不过,得益于国内疫情快速有效控制,我们的国家并未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国,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一、重视自主培养,突显价值取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选才用才导向,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遵循规律为每个人才量身配套“个人服务”,多方面打造复合型人才,让人才术业有专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破解唯学历论、唯职称论、唯资历论等条件限制,让拥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才成为行业“翘楚”,让更多拥有“一技绝尘”的优秀人才崭露头角,站上人生“C位”,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

二、坚持广纳贤才,谋划战略布局

坚持广纳贤才,擘画“引才聚才”战略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应胸怀寰宇,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张贴“招贤榜”,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招揽既能“仰望星空”也能“根植大地”的优秀人才,共同绘制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谱系”。

三、突出人文关怀,实现成果转换

突出人文关怀,实现“留才用才”成果转换。“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用幸福“温度”感动人才,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服务”,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浓厚氛围。在体制机制上破立并举,善于扬长避短、借力借势,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破除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人为障碍”,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构筑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努力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实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

【五】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接续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历史进程中写下动人精彩的篇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我们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坚持把科学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要牢牢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新时代人才工作之魂,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人才强国意识,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人才工作,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把习近平人才战略思想贯彻到新时代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要始终以习近平人才兴国思想武装头脑,把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紧密联系实际,在习近平人才兴国思想指引下进一步端正人才理念,要坚持笃信笃行,全面践行习近平人才兴国思想,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把系统观念贯穿工作始终,推动落实新时代人才建设与祖国的改革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确保方向不偏,行稳致远。

【六】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根据特别尊重人才、特别政策、特别环境、特别机制的要求,以求贤若渴、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才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也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于斯为盛,惟才是兴”。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出现了一大批眼界开阔、胸襟宽广的领导干部,一大批有勇有谋、敢于创新的经营管理者,一大批知识丰富、成就卓越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推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异军突起,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奇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都得益于我们拥有一大批具有战略思维、全球眼光,善于同国际接轨的各类人才。当前我们面临的高质量发展难题,更加需要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后美国之所以跃居世界超级大国,是因为战时美国吸纳和集聚了大批国际领军人才和精英人才,形成了吸纳全球人才的文化传统,增强了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日本毁于二战,崛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20年快速崛起,主要得力于战时留存的科技管理人才的支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评论日本崛起时讲过“二战可以毁灭日本的物质财富,但无法毁灭日本的创新资源,这就是人才和知识”。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反复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新途径的引领者。谁能够培养、集聚、用好创新型人才,谁就能抓住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采取更开放更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更大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全球产业结构大变动、大组合,带来国际人才大流动、大循环,我们更要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要求,以“海纳百川、服务全国”的精神,努力营造开放、宽松、宽容的社会氛围和育才、聚才、用才的体制环境,强力扩大人才集聚效应。大力弘扬“大气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大力表彰和宣传重大创新成果和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社会舆论导向;提供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机制,加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切实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载体创新功能建设。企业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体,又是各类人才集聚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的作用,就必须推动企业的人才建设。要结合企业转型引进人才。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立足转型,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引进各类应用人才拓展空间。

上一篇:列车长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时尚女孩曾美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