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通用9篇)
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篇1
过去分词作定语
(1) 在句中的位置
单个的过去分词作定语时,位于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面;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时,位于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后面。
a broken heart一颗破碎的心 a lost dog丧家之犬 a risen sun已升起的太阳
an organized trip有组织的旅行 a broken glass被打破的玻璃杯
a trip organized by the league由共青团组织的旅行
a glass broken by the boy被这个男孩打破的玻璃杯
The excited people rushed out of the building.
They found a damaged car at the gate of the park.
(2) 所表示的时间
过去分词作定语时,所表示的动作或者在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前发生,或者没有一定的
时间性。
The letter posted yesterday will soon reach him.他很快就能收到昨天寄出的信了。
Have you read the books written by the young writer?你读过那位年轻作家写的小说吗?
(3)语法功能
过去分词或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
The stolen bike belongs to Jack.被偷的自行车是杰克的。
The bike which had been stolen belongs to Jack.
The lecture given by Professor Zhang is abou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张教授所做的报告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The lecture which was given by Professor Zhang is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生物学业水平考知识点精选 篇2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高中 篇3
1. Remove clothing using scissors if necessary unless it is stuck to the burn.
除非衣服粘贴在烧伤面上,否则都要把衣服脱掉。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剪刀。
unless是连词,意为“如果不,除非”。在真实条件句中,unless引导的肯定条件状语从句,可以和if...not...引导的否定状语从句互换。
Unless you change your mind,I won,t be able to help you.
=If you don?t change your mind,I won ’t be able to help you.
除非你改变想法,否则我不能帮助你。
I want you to keep working unless I tell you to stop.
=I want you to keep working if I don’t tell you to stop.
如果我没说让你停,你就得继续干。
注意:unless 不可用于假想的事情,因此当if...not引导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时,一般不可改用unless。
例题:单项填空
①All the dishes in this menu, ______ otherwise stated, will serve two to three people.
A. As B. if C. though D. unless
②Don’t promise anything ______ you are one hundred percent sure.
A. Whether B. after C. how D. unless
解析: ①选D。考查状语从句的引导词。句意为:在这份菜单上的所有菜,除非另外说明,会给两到三个人食用。
②选D。句意为:除非你有完全的把握,否则不要做出承诺。unless除非。
2. John was studying in his room when he heard screaming.
约翰正在房里学习,突然听到一声尖叫。
此句型中when作并列连词,相当于and then,意为“正当……时,突然”。
常用结构:
be doing...when... 正在做……突然……
had done...when... 刚做了……突然……
be about to do...when... 刚要做……突然……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sth. when... 刚要做……突然……
例题:单项填空
①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_____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
A. When B. while C. after D. since
②We were swimming in the lake ______ suddenly the storm started.
A. When B. while C. until D. before
③I ______ along the street looking for a place to park when the accident .
A. went; was occurring B. went; occurred
C. was going; occurred D. was going; had occurred
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篇4
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信息需求的确定包括:确定信息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
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
纸质媒介:词典、报纸、传记、杂志等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站、电子百科全书、光盘,录像带等
人:专业人士、当事人、朋友等
事物:公共场所、事件现场、会议、事物等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信息的种类:文字(.txt、.doc、.html、.pdf、.wps等)、图形图像(.jpg、.gif、.bmp)、声音(.wav、.mp3、.midi)、动画(.gif、.swf)、视频(.avi.、.mpg、.mov、.rm)常见的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和遥感遥测法。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网络信息下载:直接下载(复制、粘贴,另存为等)。利用软件下载(网际快车(Flashget)、迅雷、网络蚂蚁,电驴、比特彗星(Bitcomet)等软件)
信息价值的判断: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
文本信息加工:字处理软件(WPS、Word)能够处理:文字、图片、表格等信息 数据信息的加工:Excel中不同的图表适于不同的呈现要求:
柱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
饼图适用于比较同一主体内不同成份的多少;
折线图适用于显示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确定作品主题→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
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用方式: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公告板)、QQ(同类的还有MSN等)、博客(Web log)
程序可看作是让计算机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句。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Visual Basic(VB)、C、C++等
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人工智能(AI)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等。
模式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等。
信息资源管理目的: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查询、统计、组织等管理操作。表是由一些字段(表包含的具体内容)组成的,每一行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称为一条记录。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系通常指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表和表之间的关系,同一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信息的主要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操作失误、病毒入侵、黑客攻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或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硬件基础知识:
内存:ROM(断电也能够保留数据)和RAM(断电时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输入设备:扫描仪、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音箱、投影仪
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水平考 篇5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其代表作有《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严厉批判了君权论。
维新变法作用: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更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篇6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 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
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013.1在伦敦奥运会官方网站上出售的吉祥物玩具是商品。这是因为吉祥物玩具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是伦敦奥运会的纪念品 C.在市场交易中供不应求 D.能满足人们的收藏需要
2、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货币的概念和本质((A 1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2012、2013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1价值尺度:(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叫做价值尺度。
(2货币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
(3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 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W--G—W(3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买和卖可以分离。
(4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2012.1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里的钱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它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 的职能(2013.22012年 12月 1日,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跨越东北三省的高速铁路——哈 大高铁开通运营。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一等座席票价 456元。这里的 456元体现了货币的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值尺度职能 C.流通货币职能 D.世界流通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金属货币与纸币((A 1产生原因: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
不方便, 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后来, 又产生了纸币。
2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3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4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5、结算与信用工具 结算与信用工具((A 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现金结算 ,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
往来的收付(转账结算。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6、外汇和汇率 外汇和汇率((A 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间的兑换比率。表示:100外币 =(人民币
7、价值与价格关系 价值与价格关系((B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不等, 首先是因为他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2 当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2012.2 母亲节期间, 各礼品店鲜花价格高出平日的几倍, 节后价格又回落下来。导致鲜
花价格如此波动的原因是
A.价值决定价格 B.商家决定价格 C.价值影响价格 D.供求关系影 响价格
9、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的内容及表现形式((A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C 一般来说,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11、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某商品的相关商品(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也会影响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商品
价格上涨, 其替代品需求增加;某商品价格上涨, 其互补品需求减少(如汽油价格上涨会使
汽车销售量减少。
1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B 1 调节产量 2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3、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B 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
⑴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⑵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2013.21材料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手机
生产技术的进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曾经作为奢侈品的手机, 现在已成为常见的大众
消费品。
(1运用《经济生活》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谈谈我国居民对手机的消费发生变化的
原因。(6分
答案 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 我国居民对手机的消费水平
提高。(3分②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因为我国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的进步, 手机价格总体水平下降,所以我国居民增加了对手机的消费。(3分
14、不同的消费类型 不同的消费类型((A 1 按照交易方式划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15、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A 1消费结构反映的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成为恩格尔系数。
16、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B 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行为:(1从众的消费心理;(2求异的消费心理;(3攀比的消费 心理;(4求实的消费心理
1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做理智的消费者 做理智的消费者((C 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譬如避免过分求异、从众、攀比心理,树立求实消费心理;在个人
消费过程中应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的原则以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做个理智的理性的消费者。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生产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 人们的消费, 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管愿望决定的, 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被消费了,这种商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012.3.只有搞好“菜园子”的生产,才能满足“菜篮子”的需求。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D.消费对生产具 有导向作用
2、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和要求
意义和要求((B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 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 家,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 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 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此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范围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范围((A(2013年考过 年考过
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范围:(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013.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中外合资经济 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国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那种占优势。这 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 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 地位((A 1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私营经营: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 以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 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 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实现这一制度的意义: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公司的含义
公司的含义、、基本形式和组织机构 基本形式和组织机构((A 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产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理、监督机 构(监事会
8、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A
9、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B(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2013简答题 简答题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012.4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染色馒头”事件被媒体曝光 后,产品销量下降,企业效益下滑。这警示企业要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更新设备,扩大规模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3.21 材料二 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曾经大部分被洋品牌垄断, 而现在国产智能手机正 在摆脱洋品牌的阴影。华为、中兴和联想已经跻身 2012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 名的前五强。这些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准确定位经营战略,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树立新的企 业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假如你是某手机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上述企业经营成功的经验给你带来哪些启示?(9分
答案
答案: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3分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 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3分(若考生从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答,也可酌情给 分
10、企业的兼并 企业的兼并、、破产 破产((A 兼并: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
②以优带劣, 提高企业和整个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 发展
破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 力。通过企业破产, 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
1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就业的形势 就业的形势((B((去年 去年 A 1劳动意义: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2就业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劳动力和生 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 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 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形势: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 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1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2012、2013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就业的意义 就业的形势
2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就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 方式的就业观。
(2012.5 2011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再度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的两难并存局面。面对这种 复杂的就业形势,作为劳动者应该
①树立竞争就业观 ②树立职业平等观 ③依靠政府就业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3.4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活干,可是 f1高级技师有时万元月薪都聘不到;有些大 学生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这表明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A.制定正确的就业政策 B.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 C.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D.首先考虑自己的 需要
13、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B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 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 议处理的权利等。P47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政府部门:加强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劳动者本人: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 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 报复。P47
14、利息 利息、、利率和本金 利率和本金((A
利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 =本金 *利率 *存款期限
15、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 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 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A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基本类型: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16、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A
1、我国的商业银行: 经营吸收公共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
17、居民多种投资理财方式的选择 居民多种投资理财方式的选择((C(2012、2013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异 储蓄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收益性 较低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收益 出险才有回报 风险性 较小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风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 流通性 较差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流通 一般不可流通
(2012.6国债素有“金边债券”之称。近几年,我国新发行的国债经常出现排队抢购的场 面。人们抢购国债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国债利率一般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另一方面
A.国债比股票、商业保险收益更大 B.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没有任何风险 C.国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安全性好 D.公民有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义务(2013.52012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在震荡中下行,有些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股民遭 受损失。这表明股票投资具有
A.高流通性 B.高风险性 C.高刺激性 D.高收益性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收入与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A(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12.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的 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 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A(2014年新加考点 年新加考点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我 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意义 及意义 及意义::B 1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
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 会地位。
5.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A(去年 B 1、公平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基本内容。
收入分配的公平, 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 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新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是实现社会 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6.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A(2013考过选择题 考过选择题
二者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 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 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01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效率与公平总是一致的 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③公平是提高效率 的保证 ④效率与公平总是矛盾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B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③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8.财政 财政、、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含义 的含义 的含义::A 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 情况。
财政赤字: 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9.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B(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2012.8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人呈逐年增长态势。2010年突破3万亿元, 2011年达到10.37万亿元。我国财政收人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收人分配政策倾斜 B.企业上缴利润增多
C.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增加 D.我国经挤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0.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来源 的来源 的来源::A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11.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种类 的种类 的种类::A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 出
12.我国财政的作用 我国财政的作用::C(2013考过选择题 考过选择题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013.7.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大量资金,支持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些行业的 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这表明
A.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的基础性因素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收支平衡是经济发展的立足点 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13..税收 税收的含义 的含义 的含义::A 从本质上讲,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4.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及其相互关系 及其相互关系::B(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
①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②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无偿性要求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 定了固定性。
(2012.9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 依法取得财政收人的基 本形式。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①自觉性 ②强制性 ③无偿性 ④固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种类::(A(2014年新加考点 年新加考点 ①根据征税对象划分: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②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 及 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也可以防 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③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作用: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 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 必须履行义务, 自觉 依法纳税。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 的基 的基本含义 本含义 本含义::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性 作用的经济。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B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2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 息,实现资源配置;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 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A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意义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措施 措施: ①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重要性
——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市场规则。
② 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
信惩戒制度
③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
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B ①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 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 场来调节。
②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 ① 基本标志 ——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 根本目标 ——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6、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C(2012年考过问答题 年考过问答题、、2013选择题 选择题
① 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③ 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 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见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包括税收、财政 收支政策等手段;货币政策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等手段。
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 的总体功能。
(2013.8 住房乃民生之要, 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为了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 发展,国家可以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有①经济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法律手段 ④市场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21材料一 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拙的经济摸式。为落实科 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低砍经济,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2011年 11月 23日,财政部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说收优惠政策,并继续实行相关 财政补贴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危险废物污染“出宣拳,用重典”,加大查处力 度,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发改委会布 《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 2012年 10月 1日起, 禁止销售 100瓦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代之以节能灯。
(1结合材料说明国家是运用哪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9分
答案 答案::①经济手段。(2分国家对低碳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体现了这 一手段。(1分
②法律手段。(2分国家对危险废物污染加大查处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体现了这一 手段。(1分
③行政手段。(2分国家公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逐步禁止销售白炽灯,体现 了这一手段。(1分
7、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B(2013年 A 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通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8、深入贯彻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B(2013考过选择题 考过选择题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13.9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必要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 抉择。
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 动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0、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A(2013考过选择题 考过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 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013.10在日常生活中,从家电、汽车到食品, “洋货”到处可见;我国制造的
商品也走 出国门。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政治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实质: :A 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从而 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 :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 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 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1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A(2012年考过选择题 年考过选择题(1 WTO 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 所。
(2 WTO 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 最重要的原则、透明度原 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3对我国的影响: 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 全, 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2012.10 2011年12月11日,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 中国出口增长4.9倍,进口增长4.7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实践证明,中国人世
①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③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对世界贸易格局起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 1成就: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新时期做法:①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 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 服务贸易。
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篇7
一、时事政治考查重点:
1.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3.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6.新宪法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7.新宪法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增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8.新宪法增加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为了贯彻和体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精神,为成立监察委员会提供宪法依据。
9.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10.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11.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深入交换看法。
12.2017年11月1日,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联大一委)会议1日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这两份联合国决议,这也是这一理念首次纳入联合国安全决议。
13.2017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14.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意味着我国实现了民用飞机技术集群式突破。
15.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16.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打好脱贫攻坚战,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7.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8.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19.2018年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在板门店举行会晤。20.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简答题考查重点:
(一)经济生活:
例1: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过40年改革探索,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例2: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因此农业也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而引导结构调整的信号就是价格,只有价格信号反映了供需关系,才能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所以价格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价格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调节农产品产量;②调节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
例3:我国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国有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 答案: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例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因此,在“脱真贫、真脱贫”的过程中,精准扶贫助推社会公平显得尤其重要。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二)政治生活:
例1:2017年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并将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歌法规定,不能在不适宜的场合演奏、使用、播放国歌,要维护国歌的尊严。维护国歌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公民的政治义务有哪些?
答案:公民的政治义务主要有: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例2: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继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后,我国宪法迎来的又一次修改!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例3:2018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充实进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的条文。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综合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做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障。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①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例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迎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例5:2018年,中国一系列周边外交引发世界广泛关注。中日关系“破冰”,中朝关系回暖,中印两国首脑开始“增信释疑”。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因美国发起贸易战而陷入摩擦之中,双方已为此开展多轮磋商和谈判。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国际关系的变化,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三、分析说明题考查重点(哲学部分识记要点)设问方式:请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10分)答题要求:(1)必须要把哲学原理与材料进行对应分析
(2)至少保证有三条以上哲学原理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兼顾不同的哲学板块)
答题策略:(1)熟记常用的哲学观点,并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词,二者对应分析。(2)从选择题的题肢中寻找正确的哲学观点,再与材料信息进行对应。唯物论板块: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常见材料关键信息:““现实”“形势”“立足于……”“面对……”)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常见材料关键信息:“政策”、“规划”“思想”“精神”“在……指导下”……)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常见材料关键信息:“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论板块: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见材料关键信息:“社会实践”“实干”“行动”“指导思想”……)辩证法板块:
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或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常见材料关键信息:“相互影响”“多方面”“综合”“全局”……)
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常见材料关键信息:“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困难挑战”“看好”……)
⑦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见材料关键信息:“特色”“分类”“因地制宜”“实际”……)历史唯物主义板块:
⑧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见材料关键信息:“观念”“生态文明观”“政绩观”“核心价值观”……)
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常见材料关键信息:“人民”“民生”“获得感”“实惠”……)
四、综合探究题考查重点(以经济和政治为主)
1、常见设问方式:
(1)请你从《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角度,说明XX(主体)怎么做某事?(2)请你从《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角度,就XX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2、答题策略:(1)看清指定的知识范围及其具体主体,在范围内作答(2)用熟记的知识,直接回答问题
(3)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提炼出答题要点(4)作为开放探究型问题,尽量能多思考,多归纳 3、2018年学考可能要重点关注的具体知识: 经济生活:非公有制经济与就业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政治生活:监察委与权力监督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①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效率);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预防腐败);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作出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民服务)。
措施:①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②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③政府要实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4、常用答题术语: 政治生活:
①政府履行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建设职能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党的领导。③人大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人大行使监督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等原则。经济生活:
国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
数学学业水平知识点 篇8
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方法:设函数yf(x)在区间(a,b)内可导,(1)如果恒f(x)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增函数;(2)如果恒f(x)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减函数;(3)如果恒f(x)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常数函数。
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步骤:①求函数yf(x)的定义域;②求导数f(x);③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不间断区间为增区间;④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不间断区间为减区间。
反过来,也可以利用导数由函数的单调性解决相关问题(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设函数yf(x)在区间(a,b)内可导,
(1)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增函数,则f(x)0(其中使f(x)0的x值不构成区间);
(2)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减函数,则f(x)0(其中使f(x)0的x值不构成区间);
(3)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常数函数,则f(x)0恒成立。
2.求函数的极值:
设函数yf(x)在x0及其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f(x0)(或f(x)f(x0)),则称f(x0)是函数f(x)的极小值(或极大值)。
可导函数的极值,可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基本步骤是:
(1)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2)求导数f(x);(3)求方程f(x)0的全部实根,x1x2xn,顺次将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区间,并列表:x变化时,f(x)和f(x)值的变化情况:
(4)检查f(x)的符号并由表格判断极值。
3.求函数的值与最小值:
如果函数f(x)在定义域I内存在x0,使得对任意的xI,总有f(x)f(x0),则称f(x0)为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极值不一定,但在定义域内的最值是的。
求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值和最小值的步骤:(1)求f(x)在区间(a,b)上的极值;
(2)将第一步中求得的极值与f(a),f(b)比较,得到f(x)在区间[a,b]上的值与最小值。
4.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1)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绝对不等式问题)可考虑值域。
f(x)(xA)的值域是[a,b]时,
不等式f(x)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f(x)max0,即b0;
不等式f(x)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f(x)min0,即a0。
f(x)(xA)的值域是(a,b)时,
不等式f(x)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b0;不等式f(x)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0。
(2)证明不等式f(x)0可转化为证明f(x)max0,或利用函数f(x)的单调性,转化为证明f(x)f(x0)0。
5.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湖南高二地理学业水平知识点 篇9
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有自然异变还要有损失。
3.自然灾害的特点: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4.自然灾害的分类:
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h.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
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并导致汛期水量增大,更易
发生洪涝灾害。b.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a.修建水利工程;b.裁弯取直,加固大堤,清理河道;c.开挖
入海河道(淮河);d.修建分洪区;e.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f.退耕
还湖;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h.实行防洪保险等。
淮河多水灾原因:支流众多、扇形、源短流急河水汇聚快,中下游地势平
缓落差小洪水下泄缓慢,河道弯曲、狭窄、淤积造成行洪不畅,湖泊淤积
蓄洪能力减弱,暴雨频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明显)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快行冷锋天气影响;b.气候干旱,降水少;
c.春季大风日数多;d.蒸发强e.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能见度低等
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或虽然在板块内部,但地处板块内部小板块交界处。
A、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洪涝、干旱、寒潮大风、冰雹、雪灾、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B、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C、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啸等
D、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旱灾: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以及季风区
危害:粮食减产、工业缺水、林木干枯死亡,河流、水塘、湖泊干涸,人畜饮水缺乏,引发火灾及虫灾、社会动荡
分析旱灾的成因: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活动、雨带延迟、伏旱、春旱防灾、减灾:节约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活)、法律法规、宣传。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黄河还有凌汛——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向的河段发生在解冻和封冻季节)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c.台风的影响;
d.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e.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英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学业水平考试英语重点知识点01-22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02-02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梳理05-09
高三政治学业水平考复习2013120B10-15
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口语话题表达练习题09-25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临考复习11-24
高三语文学业水平知识点分析10-01
学业水平考试经验总结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