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2024-07-16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精选15篇)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篇1

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东二小学梁炳辉

上周,我参加了桂城街道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学科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科学科老师的培训,改变了以往自己对科学教学的一些偏见,让我对科学学科又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受益非浅,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认真上好科学课,不断充实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讲座中,东二小学吴青老师作了《科学课外小制作的组织与辅导》的专题讲座培训,讲座中,吴老师具体讲述了科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课外小制作的有关问题。特别是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的让我感受最深,听了讲座后,我明白了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而作为科学的实验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在有规范的玩中学习科学,感觉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科学课的重点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除了堂上的科学实验,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小制作,科学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更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以往我对科学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后不会进行反思和经验积累,所以从教科学多年,在科学的教学中都没有很大的进步,更忽略了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辅导。但听了中心小学彭老师作的《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的讲座后,让我懂得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必须要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线。科学老师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一个跃进。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

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而老师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时应注意:

1、指导学生认真整理研究结果,2、整理数据,3、找出主题证据,4、显出精华所在,5、突显现实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彭老师还通过范例对培训老师做了系统的分析指导,为我们以后在辅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收获很多,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具体方法经验,我要不断地学习,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篇2

一、名校办学思路清晰,教学成果显著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78年,坐落于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环境优美、整洁、典雅,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现有15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45人;有10名教师获得过全国、省、市(地)级优秀教师、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很受感动。

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兰州铁道学院子弟中学,1999年更名为兰州铁道学院附属中学。2003年4月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铁院附中也随其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交大附中。附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受高校文化的熏陶浓厚,学生很有礼貌,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让参观的老师记忆犹新。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明晰的办学思路为前提,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统揽,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根本,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保证,以完善的办学设施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保持。建校迄今,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一万多名,高考、中考质量近年来一直位于兰州市前列。

二、授课教师准备充分,课堂实用高效

2015年12月25日,全体学员观摩了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学陈丽娟老师的“CO2和CO”(第1课时)课堂教学。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猜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很大帮助。另外,陈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同时还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12月26日,我们在交大附中观摩了李丽老师“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节示范课,李老师复习知识全面、准确、系统性强,尤其是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视频很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酸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归纳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李老师归纳、总结及时,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全面,实用性很强。

12月28日,我们观摩了师大第二附中张艺娣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课堂教学,张老师通过复习燃烧的条件并让学生观看火灾视频,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衔接紧凑,过渡流畅。在讲解逃生知识时,播放的视频很及时,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安全教育课。

三、专家教授学识渊博,讲解催人奋进

培训期间,我们很荣幸地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克文老师《对化学科学的本质及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学科问题》的讲座,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孙红保老师的《积极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讲座以及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王彦强校长《谈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专家们的报告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从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出发,指出教师不应是“蜡烛”,要有可持续的文化知识储备,那就要学会做研究,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而研究应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又要回归课堂、服务课堂。今天的教师角色应该转变,由教学主体向学习伙伴转变、由知识传授向导学转变。

四、培训学员积极参与,精神难能可贵

面对每天繁重的培训任务,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一个人请假,每天都能按时听课、观摩、撰写培训日志和班级简报,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解,用心做好学习笔记,随时随地和各位学员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的改进措施。我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时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颇多,为我们一线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帮助,引领我们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咨询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篇3

我于2011年2月23日入职,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于3月16日接到第一个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管老师。

昨天由咨询师给我们做的培训使我受益颇深,解决了我一直在思考但却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感受很多。

首先,我终于知道了咨询老师们丰富的经验是怎么来的。我们都在抱怨家长很难搞定,可是我们却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而咨询老师他们面对的是事先完全不了解的家长,并且还要说服家长认可我们,并把孩子交到这里来学习,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对事情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得慎言慎行。而我们在有了咨询老师的介绍后面对家长的时候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本没有到位,致使我们在面对家长的时候会感觉到无话可说,并且不能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的实际问题,让家长对我们产生怀疑,这样势必是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工作的开展。听完咨询老师的经验分享后我觉得不断的学习才是正道,要充实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家长信赖我们。

其次,在有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素质,并且还要学会包装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基本上是高端客户群,这些层次的人有着良好的经济实力,对与之交往的人们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家长面前展现出良好的礼仪、气质与修养,才能赢得家长最基本的认可。

再次,我还学到了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自己觉得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这些问题如果换个思维角度去考虑,换中方式去解决,事情其实还是可以做好的。

最后,在和别人在沟通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很重要,比如说沉稳、耐心、放慢语速等,都对沟通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把每一类人的特点大致总结出来,才有助于自己根据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知识,并且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加强沟通的重要性,针对同一个问题,交换不同的意见与方法,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用更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高玉敏

老师寒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本学期我着重从课堂方面来规范自己,力争用我的规范来影响学生,为集体助力。课堂上的规范。我用我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在我的每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享受课堂带来的愉悦和幸福,让学生不会因为我的课堂而出现精神不集中,瞌睡等违纪想象。我的课堂上我不会惩罚任何学生,学生出现问题的核心应该是我出现了问题,不能用惩罚学生来掩饰我的失误,我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我是他们可依赖依靠的人。我的课堂不会出现拖堂现象,拖堂实际是一种犯罪。在教学上被称为教学事故。我用我的认真教研和备课来使我的课堂充实和高效。让学生在我的课堂40分钟之内得到知识的充实和精神的营养,不会无故占用学生的空闲时间,让学生的自由受到束缚,让学生的时间受到影响。

另外,我还会在节约方面身体力行。学校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身教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都深谙“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的道理。所以,在平素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应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不浪费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从小事出发,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节约型环境熏陶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让他们明白“节约是高尚,浪费是可耻”的道理。只有这样,为人师者才能为学生树立起节约的榜样,让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学生们模仿和学习的样本,我时常提醒学生及时关灯,关饮水机等,我的办公室也是这样,人走灯灭,人离开关电脑,我认为习惯教育胜过知识教育。

幼儿园老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时间飞逝,转眼间为期一周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是一名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幼儿园老师,这次我是带着迷茫带着疑问来学习的。在学习的期间我每天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听到老教师们的想法和建议,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众多的疑问在资深教师那里得到了解决,每一天都有丰硕的收获。

这次培训的课程是经过细心的安排,整个过程紧凑、周全。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如何有效的上好科学活动来开展的,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科学活动应该怎样上,以及上出效果来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因此,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使各个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材料)科学教育活动前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材料。为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引起幼儿的探究的兴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引发幼儿想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使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2、(方法)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学方法

(1)感官法。发挥幼儿多种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幼儿的口、眼、手、脑,让幼儿充分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如:在教“风的形成”,可让幼儿用嘴吹一根吸管而形成风,或在小盆里放上碎纸片,用扇子一扇纸片飞起来而形成了风。又如在“翻跟头”时,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体放到胶囊里,让幼儿摆弄、触摸。在“空气”单元教学中,让幼儿用气筒给气球打气,用塑料袋找空气,用小瓶装水观察气泡。在认识水果、干果时,为幼儿准备一些新鲜的水果和各种干果,让幼儿自由的看、闻、摸、尝。幼儿又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各种感官作用对有关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2)实验操作法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参加实验过程,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如:在“翻跟头”的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迁移能力及创造能力,第一环节自由探索。为幼儿提供小铁球和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胶囊的各种现象。当幼儿发现小铁球放到胶囊里时可以让胶囊翻跟头而别的物品不会时,带领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物体会让胶囊翻跟头,而有的不会,使幼儿知道重力。再引导到现实生活中你看到的重力时物体翻跟头,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3)提问讨论法在“聪明的动物”活动时,高老师向幼儿提出“为什么他能过躲过敌人的攻击?”“怎样使香菇变大?”“为什么在夏天自行车车胎打气过多易爆?”等。在“水的三态变化”,又向幼儿提出“水开的时候为什么会冒白气?”“湿衣服在太阳下怎么会干?”“冬天里,小河里的冰块是从哪来的?”等问题,先让幼儿讨论争议,各予以见,然后在及时总结,对幼儿的回答多认可,多启发,调动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科学教育活动的延伸。

将活动区学习活动与游戏紧密相联,从活动本身到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尽情的展现自我,开拓自我,丰富社会经验。如在教了“认识磁铁”活动以后,在活动区提供磁铁及各种材料,材料中一部分是铁制品,另一部分是木条、泡沫等,还可为幼儿提供几个小碗,分别盛有混合着大头针、回形针、扣子,在提供镊子、筷子、小勺和磁铁。幼儿在摆弄中会发现磁铁是将铁制品与非铁制品分离的最好办法,最快捷的方法,同时幼儿在摆弄磁铁时发现同极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在“认识水”的延伸活动中,幼儿可在自家的水盆或浴缸中尽情的玩耍,感受沉浮现象。在活动区中,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在活动中我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强调让幼儿通过直接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去发现去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重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教师培训策略的探讨 篇6

一、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呼唤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的气氛,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究。儿童天性好说、好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世界在孩子眼中永远是那么神奇,那么充满幻想,那么妙趣横生。他们总是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有的同学问我:“鱼会不会思考?”“鸡为什么不会飞?”等问题。教师用征求、询问、商量的语句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我来给大家一个建议好吗”“还有什么问题”“谁还愿意说出自己的看法”等。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过,课堂上若被学生的问题难倒了,我也会坦然地承认:我不懂,然后和他们一起去探究。他们都非常乐意帮助我弄懂问题,让大家共同进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对于自然现象中的许多问题很感兴趣。例如,苹果熟了,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掉在天上;动物有尾巴,为什么人没有尾巴;为什么月亮总跟着人走……我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实验做迁移,并给以简单讲解,使学生虽然没有具体的理论,但已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解开了疑团。例如,一连几天阴雨绵绵,三年级某学生问道:“老师,下雨真是上天伤心流泪吗?”听后,我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在自习课时让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由于年纪小,知识少,最终没能得到圆满的答案。于是我布置他们课外找答案:他们有的去找“百科全书”,有的请教朋友、长辈,有的上网查资料……在他们得到了一些理论知识后,我又在自习课上请五年级的一位学生做了“模拟降雨”的实验,当学生看到酒精灯加热下的烧杯中不断有水蒸气上升(相当于自然界的水蒸气),在冷的玻璃片上冷却形成小水珠(相当于云),而且越积越多,最后终于承受不住而流下来的时候,顿时茅塞顿开。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非得探究出个究竟来。

2.在操作实验的活动中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玩、好动、好胜,表现欲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只满足于对身旁的自然现象的简单观察。而总想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他们了解如何引起或改变一些现象的要求和欲望,并愈来愈强烈地想进行各种尝试。因此,我就注意时时处处多让他们动手实践。例如,在讲“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实验:想办法把一杯水和一杯空气交换一下,并以此来证明空气确实占据着空间。实验所用器材简单,只有两个水杯、一玻璃缸水。为了锻炼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好。

3.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句名言:“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一节课,教师发言或活动时间多于学生,那么这位教师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创设探究情境后,应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激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观察、实验、操作,而不是教给学生每一步该做什么。例如,在“热空气”一课开始,我将悬挂纸蛇的铁架台和酒精灯按小组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把酒精灯放在纸蛇的下端(留有一定距离)。我提出问题:当点燃酒精灯,纸蛇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纸蛇会转动,有的说纸蛇会上升,还有的说纸蛇会螺旋上升,我也随着学生说纸蛇可能会摆动,此时通过老师参与猜想,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学生更能大胆地设想,敢于质疑。当教师参与猜想后,学生还有一种急于知道“谁的猜想对”的想法,于是想动手实验,亲自看看现象的出现,用事实证明准猜想的对。在实验中学生发现纸蛇会螺旋上升,此情此景掀起了学生的思维高潮:纸蛇为什么会上升呢?对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书中实验和小制作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实验,从中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就应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扶他们一把,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科学探究应该注重知识、技能、情感三者的结合

记得科学教学刚刚开始时,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科学课堂教学旨在探究,只要让学生经历这一探究过程就可以了,在参加一些科学教研活动时,我甚至听到过一些教师说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重要之类的话,因此教学设计也由此而展开,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确实是培养了,但一堂课下来,几堂课下来,甚至一年下来,如果让学生回答你学到了什么,我想学生很难回答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这也是我在教学中迷惑的地方。随着“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使我对《科学》这一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出现,学生在各个领域中都空前地活跃,不管是什么样的课,都注重了让学生自主体验。科学课更是由于自身的特点,走在了所有课程的最前面。通过让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知识情感技能的培养得到了提高。

四、让学生自主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理解和牢固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之后,还应注意安排科学知识的实践。教师要适当安排时间,使学生走入大自然中,使他们放眼世界,开拓思维,从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获取灵感,并利用科学的结论进行发明创造。

纵观科学教材,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有很多可供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素材。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独具匠心的实验材料往往不被重视,此谓师之过也。教学中,我在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情况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制作。几年来,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做成了地球仪、孔明灯、土电活、不倒翁、温度计等,还做成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认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像接受式学习也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在教学中要明确怎样处理好探究这种主要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真正落到实处。

小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3月22日下午,在我们学校会议室,我们有幸听了二七区教研室张培老师的课题研究讲座,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知道了自己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原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研究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是很难得一件事情。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要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一定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科研来自教育实践,它往往从小处、从细微处着眼,科研虽然高深却并不是一个我们不能达到的领域。

总之,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多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观察发现,勤思考,多反思,多记录教学实际中的典型问题,要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努力让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 篇8

(一)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区里组织的科学科学教研组长赴上海跟岗培训。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认识: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最现代的理论知识,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更应该注重日常的实验操作能力等。

二、对科学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1、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着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科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体会科学,学习科学。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这更需要老师的辅导与帮助。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

(二)经过两周跟岗后,我理顺对今后科学教学的思路:

首先,需要教师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课前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学好科学。其次,选好实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做好实验。最后,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陈述实验过程,锻炼自学能力。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让孩子们心中喜欢科学,爱科学。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篇9

一、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

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 一般是引发学生兴趣—讲授—对学生考评, 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自主选择权, 实际从学生学习动机源的角度分析, 是对学生求知欲、归属感、自尊的一种亵渎。因此我们应当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可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操练式、模拟式等方法精心组织教学。现在备课时, 我所关注的不是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编排问题, 而是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践, 我觉得分组讨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备课时我会考虑如何将这些材料分成不同的部分, 以便布置给不同的小组。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讨论, 让他们实际练习, 焕发出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姚梅林教授在提到如何让学生学习, 学生有多种动机源, 其中兴趣就是最好的一种。学习兴趣的存在, 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 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作为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 培养专业理想。我每在开课之初要先通过大量的事例对专业的概况、未来的前景进行介绍,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了解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即将学习专业课程增加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警犬技术事业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及专业情感, 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任务驱动, 实现由学习动力向学习能力的转化

姚梅林教授也提到新的教学模式, 就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规范观点的引入→对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关注最核心的内容, 监控。在此启发下, 我打算利用“任务驱动”把主动学习引入课堂。最主要的是要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例如讨论式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 继而将规范观点引入, 同时对学生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倡导学生的学术和言论自由, 整个过程中, 把握关注和监控最核心的内容即可,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不可能教授学生需要知道的所有的东西, 但应该使学生具有迁移的能力, 应用所学, 去解决新问题或在新情境中快速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自我实现价值。

四、加强师生交流, 采取赏识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姚梅林教授提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这曾经是我一度忽视的, 以为这只是小孩子需要的, 但实则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学生在学习中,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满足了他学习动机源中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 进而培养与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 激发和调动自身的最大潜能, 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这次培训已过去一年了, 回想起来收获颇丰, 它使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学, 心中也豁然开朗。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我不可能完全准确地理解他们, 但我努力去倾听, 去理解。我发现, 学生实际上学到的内容与我预期的、应该掌握的有时并不一致, 他们对所教授的知识、技能进行了重新组织、加工。我意识到教学不可能是完美的, 每次教学后, 我经常思考下次教学时应该做哪些调整或改变, 比如, 怎样使课程更有趣, 怎样反馈、评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虽然对我是一种挑战, 但也让我感到了教学的乐趣, 也倍增了我投身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应霞.从自我价值理论角度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J].教书育人, 2009, (15) .

[2]Martin V Covington, Karen Manheim Teel.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蓝维, 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 2004.

[4]陈桂生.教育原理[M].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高文.学会学习与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1) .

[7]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J].林仲敏, 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8]龙文庄《.畜禽解剖生理》教学方法探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 (3) .

小学老师的教学理论培训心得 篇10

教育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到近代,教育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分化综合,产生了众多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工艺学、教育社会学等。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混乱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前提。

二、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又面对众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发展变化着的学生,他们受到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正确解释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就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三、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理论一经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掌握就能转化为强大的武器。“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这说明不能站在哲学高度用教育理论武装的教师其发展前途是极有限的。例如,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有可能提高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使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的泥淖。

四、预测教育未来。

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能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优秀教师总能在课前正确判断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准备;总能设想出某集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障碍,防患未然;总能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超前意识,面向未来。这种素质可以通过教育理论思维训练获得。

五 、提高教育工作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其实,我原对计算机技术先进的理念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培训前一直在担心自己学不会。但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课和练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我告诉自已,必须更加的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这两天的努力,使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方面先进的知识,我还知道了什么是云、什么是微课、如何制作微课、什么3D打印机……

有一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次培训之前,云、微课以及制作微课,这些总让我觉得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一种让人望而却步的感觉,经过这两天老师们耐心的讲解,才恍然大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觉得这次的培训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旅程,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我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尝到了成长的快乐,我被老师们精彩的讲课深深的吸引,在培训的时间里,我坚持出席,不请假,不迟到、不旷课,上课认真做笔记,并把重要的内容,精彩的部分录下来,永久保存。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开阔了眼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并影响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培训让我领悟到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而且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教师是自豪的!

两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语可言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将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 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一、以校内学习为基础, 以校外学习为拓展

开展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大项目, 因为对于组织者来说, 必须要确定好培训主题, 组织人员, 更要邀请培训专家。高层次的教师培训难以让所有教师受惠, 因此建议以校内学习为基础, 组织大量的校内学习讨论会议, 通过校内教师的自我提升来完成。每周可以由一名教师来制定研讨主题, 然后作为主讲人, 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方法阐述之后, 再邀请其他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讨论, 得出此次研讨的具体精神。由主讲教师写成报告, 交给教研室, 并发给参与研讨的教师, 作为学习材料, 也作为下次研讨会的一个基础。

学校还要组织一些校外学习拓展, 让本校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学术讨论中去, 并在学习当中做好记录和引申。在回到本校之后, 积极组织学习。由参与校外学习的教师作为主讲人, 将学习的教学精神与校内教师做更加细致的交流, 并且根据本校的情况, 融入本校教学的特色。

通过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的结合, 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接收新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开拓教学能力, 发展教学水平。在和其他教师的相互讨论当中, 也能够提升自我, 获得更多的教学启发, 从而更好地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落实也延伸培训结果

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机会比较多, 但是整体效果并不好, 除了在培训内容上本身缺乏创新性或是实践性之外, 还与教师的落实有关。所以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 更要重视对培训结果的落实和拓展。

落实培训结果, 要求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学校或是教研组积极组织人员考察, 在课后探讨发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并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讨论。再次对学习结果进行修缮, 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融入教学中去。再者, 在学习校外的教学精神时, 要积极转化成本校特色的教学。很多教师在转化过程中遇到困难, 就会放弃创新教学的想法, 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这样就无法发挥教师培训的效果, 是非常可惜的。所以需要对这些比较“高大上”的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使之更加符合自己目前的教学现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要积极响应教师这方面的要求, 举办实践效果研讨会, 更好地促进培训结果的落实。

三、做好培训记录工作

培训记录工作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做好培训内容的记录, 另一方面是做好培训人员的记录。首先从培训内容方面来看, 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做好笔记, 并记录自己的培训心得。将其作为日后重要的学习材料, 相关培训部分可以将其作为知识材料并做好积累。学校相关宣传部门可以将此次学习成果做成报纸, 分发给学校内的教师, 其他学科也能从中获得教学启发, 延伸培训效果。另一方面, 要做好培训人员的安排, 争取让所有教师都能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 积极学习。

四、对培训做好质量监督和激励措施

参加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权利, 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应从监督和激励两方面入手。监督能有效保证教师在参加培训过程当中, 积极学习, 认真听讲, 记录心得, 反思结果。而激励政策, 则更好地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教学培训当中来, 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培训任务。通过培训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评价也将培训与评职称相关联, 扩大教师培训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学生的评价列为培训的要求之一, 通过学生的视角来选出更希望教师培训的项目,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作为教师培训的有效参考, 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在学生的教学实践当中。

总之,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一方面发展了教师本身的水平, 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而在有效培训方面要做好效果扩散和落实工作, 完善培训细节, 让培训真正有所用, 有价值。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是基础教学的支柱, 且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需要教师具有更多更具有创新力的教学思路, 所以语文教师培训非常有必要。语文培训能开放语文教师的视野, 拓展他们的教学层面, 丰富教学方法, 延伸教学理念, 最大化教学效果, 做到教学相长。总结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心得, 提出如何更进一步地做好语文教师培训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发展区

参考文献

[1]刘小宁.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J].新课程 (小学) , 2015 (1) .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2012年8月16—24日,我参加了黔东南州小学科学科的培训活动,深感荣幸。因为这次科学科的培训,让我在本学科的领域有了很深的感触。科学课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所以,作为科学课老师要让知识自然地流进学生的意识世界,这就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现在的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接触的也多。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提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尖锐。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也是凡人,但碍于情面却不愿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其实这是一种对学生极其的不尊

重,也是对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并真诚坦白平等地与孩子们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唯一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四、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智力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等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学生生存在整体的、发展的社会中,就要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在短短几天的集中培训中,我通过聆听各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学校和听观摩课,找到焦点,指导实践等学习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升华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对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参加这样的培训对今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完善自我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通过培训,在思想上我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作为骨干教师,更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能一贯性地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是要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通过培训,夯实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我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次培训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地市的同行并与他们成了相互学习的好朋友,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在交流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加上每天听取不同专家教授和老师的讲座,使我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xx商城实验小学刘敏老师的《风从哪里来》一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情景创设引人入胜,实验组织有条不紊,真正做到了从“做中学”这些都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之前死板僵硬的科学课堂变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三、通过培训,形成反思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我时刻告诉自己:要不断地学习,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优秀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时,我感到了自己身上的压力:要想不被淘汰出局,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15

目前, 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 重点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 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 不能向博士导师指导研究生时所强调和所关注的方面看齐, 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必要求过高, 这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的重点。当然也不能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 而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说来, 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

一、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课间有学生问:“下雨天, 蚯蚓为什么会钻出地面?”经了解是学生活动时在操场上发现的现象。顿时学生争议开了, “是因为缺氧。下雨时, 小鱼也会从水中探出头呼吸。”“或许是搬家, 蚂蚁下雨前不是要搬家吗!”“现在下的是酸雨, 把土壤腐蚀了, 蚯蚓呆不下去了。”“下雨后土里灌满了水, 没有空气憋的慌, 蚯蚓不喜欢太潮湿的地方。”正好《动物与环境》一课可以探究蚯蚓适于在什么环境里?明亮的地方还是阴暗的地方?潮湿的地方还是干燥的地方?教师把这些问题提到前面来探究, 达到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这样, 既关注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探究加强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孩子天生好动, 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探究学习《怎样防止金属生锈》一课时, 对其中的实验, 教师可提前一周就让学生将两只铁钉分别放置在干燥处和潮湿处, 观察两只铁钉生锈的情况有什么区别。一周后的课堂上, 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汇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时教师可趁势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交流后得出潮湿的地方金属容易生锈, 并对自己亲自发现得出的结论特感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再提醒学生看看桌子铁脚的生锈情况, 发现油漆掉了的地方都生锈了, 再看铁的文具盒同样发现掉油漆的地方也都锈了, 于是得出油漆有防锈的作用。通过探究, 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三、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不仅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更是学生懂得生活、理解身边世界的钥匙。在学习《杠杆》一课时, 学生迫不及待拿着文具盒、尺子、铅笔做起实验来。教师趁势引导学生:移动铅笔离手指近一点, 或离文具盒一端近一点, 再压尺子的一端, 会发现什么秘密?通过实验、讨论后, 学生得出, 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 离用力点越远时, 就越省力;杠杆不仅省力, 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此时, 学生获得的知识还只停留在课堂实验上, 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架起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这时, 教师拿出钉有铁钉的木条, 请力气大的男生空手把铁钉拔出来。男生折腾了好一会, 也没有拔出来。接着再请一个娇小的女生用羊角锤来拔铁钉, 她轻而易举地就把铁钉拔出来了。学生顿时明白, 羊角锤这个大力士起的是杠杆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如剪刀、钳子、铁锹、铡刀等, 学生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教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就蕴涵着一个科学道理, 掌握好科学课的有关知识, 你会懂得更多。

四、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习《雨中的布料》一课时, 一上课, 教师安排几位学生表演被雨淋的样子冲进教室, 发现不同的衣服被雨淋湿的程度不一样, 猜测跟布料的关系。然后教师出示丝绸、棉布、毛料、尼龙等让学生认识, 并提出刚才的猜测怎么验证。学生齐声说用实验。教师追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了操作方法:将水洒在布料上, 一样的距离, 一样的速度, 将喷雾器都按一下。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接着, 学生按照自己得出的操作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实验, 做好各个实验员的分工, 分别为记录员、材料员、操作员、观察员、记时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验时间, 不同的学生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生相互交流与沟通, 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 共同解决问题, 能对实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不同的布料吸水性和透水性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用途应选择适用的材料。同时学生也明白了, 在生活中, 猜测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的。通过探究,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

尽管儿童没有射电望远镜用以观察太阳系的奥妙, 没有电子显微镜来探究无限微小世界的秘密, 人们也并不期望他们对物质有什么新发现。但是, 儿童照样自发地或在成人指导下探究着这个世界的奥秘。探究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 它存在于每个人身边, 渗透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儿童所从事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 与每个成人对自身所处社会的探究, 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 应关注的重点正是让学生学习作为探究之本质的那些共同的方面, 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的方面。我想, 只要我们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课就会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算命共性信任下一篇:选择坚强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