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2024-11-07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共12篇)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1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49-5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弄清已知减数和差,用加法求被减数的算法。教学难点: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学用具:

口算卡,例题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

60+23= 54+40= 4+45= 41+50= 2+75= 60+35= 3+62= 4+73=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1)出示例题图,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2)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 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下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还要口答问题:树上原来有28个桃。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师板书:5+23=28(6)说一说: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都用加法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2

一、认识多少时——渗透两种思想

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多少比较时, 多数是凭直觉, 而且只看到比较的量, 注意不到被比的量, 经常是知道“5 多, 3 少”, 却说成“5 比3 少”, 致使学生很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多”和“少的概念, 可组织两项活动.

1. 操作活动, 渗透 “对应”思想

(1) 出示数量接近的两堆学具, 让学生判断哪一堆多, 使他们明白堆在一起很难看出多和少. (2) 将两堆学具分行摆放, 不一一对应, 尽可能使两行的长度差不多, 再让学生判断哪种多, 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3) 移一移, 使其一一对应, 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为了便于比较, 人们一般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哪种数量有多余, 我们就说这种数量多, 另一种数量少. (4) 学生操作,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并说一说哪种多? 为什么? 通过这项活动, 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个数量多”是因为除了有对着的部分外还有剩余的部分, 初步明白多和少是怎么一回事.

2. 表述活动, 渗透 “相对”思想

(1) 先出示5 个圆片, 让学生说一说圆片的个数是多还是少? 使他们明白一个数量不跟其他数量比较, 不好判断多还是少. (2) 在圆片的下方出示3 个三角形, 让学生说一说圆片的个数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多”. (3) 在圆片的上方出示8 个正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圆片的个数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少”. (4) 反问:圆形的个数一直都是5 个, 为什么一会儿说圆形多, 一会儿又说圆形少? 从而让学生明白比的对象不同, 结果也不同.这时候教师说明:为了不使别人产生误会, 我们在说某个数量多或少时一定要说明是跟谁比的.第一次圆形比较的对象是三角形, 我们就要说“○比△多”;第二次比较的对象是正方形, 我们就要说 “○比□少”.说的同时将两句话补充完整, 并指导学生读一读, 注意在○的后面稍微停顿, 以突出“多 (少) ”仍然是指圆形的个数 (5) 表述训练.出示几组两个或三个数量比较多少的直观图让学生说一说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教师注意强调:在说多或少字之前一定要加上被比的对象.通过这项活动, 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个数量的多和少是相对于被比的对象来说的, 从而真正理解多和少的意义, 为正确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解决问题时——搭好三个梯度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解决实际问题时很难摆脱直观形象的束缚.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关系式解题, 让思维更为抽象, 可分三个梯度组织教学活动.

1. 借助直观说思路

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比☆多几个? ☆比○少几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一阶段是具体思维阶段, 学生通过看和数得到答案.

2. 利用数模找思路

教学例题时, 引导学生利用半抽象的模型图推想.如:红花12 朵, 黄花7 朵.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学生先读题, 说一说已知什么? 教师板书.然后分析:哪种花多? 哪种花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长条图, 并说明:老师把红花和黄花一个对一个地摆在纸条底下.

接着提问:现在看不到红花和黄花, 你们还能知道红花比黄花多几朵吗? 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 大部分学生很快想到是5 朵.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长的一条底下有12 朵, 前面跟黄花对着的是朵, 后面剩下的就是5 朵.这说明他们借助长条图通过想象得出了答案, 思维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析解答两至三道求相差数的应用题.每一题都跟例题一样, 先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 比一比谁多谁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变换图中的文字和数据, 后引导学生利用同一幅图推想答案, 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通过几次重复, 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多的量在长的一条下面, 少的量在短的一条下面. 这样就使这一长条图成为学生头脑中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模型, 当离开直观图解题时, 只要学生进行多少比较, 头脑中就会自然浮现长条和短条, 然后通过想象找到解题思路.

3. 根据关系式定思路

学生利用模型图正确解题后, 再引导他们将解答过的实际问题进行比较, 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求一数比另一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都用减法算.教师再追问:为什么求一数比另一数多几或少几都用减法算呢? 此时凭借数量关系的模式图和已有的解题经验, 他们也能很快给出答案:“无论是求多几还是少几, 都是要知道长的一条后面的那一部分, 必须把前面对着的个数去掉, 所以要用减法算”, 这时顺势概括出“大数- 小数= 相差数”这一关系式.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经历了关系式的形成过程, 而且深刻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因此学生都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 思维也顺利向抽象过渡.

三、巩固内化时——重视四种训练

1.基本训练

(1) 分清“哪个多”“哪个少”的训练.

(2) 变换说法的训练.

2. 变式训练

3.对比训练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标注单位,口头回答。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

1.出示情景。图1:左边树上有5个苹果,右边树上有10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苹果园去看看。你们能说出图的意思吗?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2.师:刚才我们到了丰收的果园,下面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看一看好吗?

出示情景图2:树上有一些小鸟,左边的4只飞走了,右边树上还有5只,原来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

提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3.猜一猜。师:老师的口袋里有一些红球,现在从袋子里拿出5只,猜一猜袋子里原来有几只球?为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二、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我们一起到桃园去看看小猴子采桃子的情景吧!

1.出示例题情景图,先让学生猜一猜树上原来桃子的个数

提问:你能找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怎样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呢?同桌讨论交流一下。汇报讨论结果:树上桃可分成两个部分,小猴子已经采了一部分,树上还剩下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有的桃子的个数。

2.列式计算。师:根据刚才同学们汇报的结果你会列式吗?23+5=28,教给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部分”与“整体”。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作了铺垫。教学中教给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部分”与“整体”,使学生理解原来的桃是由已采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合并起来的,将语言和手势配合帮助学生获得表象,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索、讨论和交流等方式,共同概括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3.单位名称。解决实际问题中为了清楚表示计算结果的数,后面要写上单位“个”,还要把这个单位加上括号。

4.指导口答。图上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现在谁能口答出来?

5.这道题你还可以怎么样列式?为什么?

6.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能说出题目中两个条件吗?你是怎样找到的?(读文字,看图)求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会做吗?试一试,各自列出式子21+3=24(块),指名一个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探索算法的必要性,增强其探索的主动意识。理解题意是正确理解数量关系的前提,要让学生看着图,把题意完整地说几遍,记在头脑里。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辨析中,学生更加明确这类问题的特征,让学生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7.轻松课中操

刚才同学们学的真认真,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好吗?做课中操轻松一下拍拍手、点点头、拍拍肩膀摇摇头,大家伸伸手,大家捶捶背,大家拍拍手,做完课中探索,学习精神好。

三、实践应用

1.小朋友做完课中操学习的劲头更大了,现在老师有几个题目要考考你们,有信心吗?请把书打开到第50页,看想想做做第2题,请你们先仔细看图把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各自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讲评。

2.做想想做做3、4题 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讲评。对做好的几个题目进行反思。

提问:做完这几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出:这几个题目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独立做50页第5题。

四、扩展延伸

1.想一想、选一选

小兔吃3个萝卜,还剩12个,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1)3+12=15(个)

(2)12-3=9(个 )

2.姐姐已经做了5朵花,还要做20朵,姐姐要做多少朵花?

(1)20-5=15(朵)

(2)20+5=25(朵)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练习,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五、游戏活动

示范游戏:老师拿出一些小棒放在讲台上,送给同学12根,还剩3根,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多少根小棒?怎么想的?

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拿出自己的学具,模仿老师送小棒游戏做一做,说一说,算一算。

(设计意图: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应用情境,而且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看看发现什么,思考提出什么问题等,不仅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计算热情,促进了他们计算策略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计算素养和能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4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类似的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只要从总个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算出去掉的数量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6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提问: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6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谈话: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来一起画图研究。

题目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一共采了28个桃)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这28个桃。

(呈现图形)

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谁到图上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完成示意图)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28-6=22(个)

谁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指名口答。

3、反思揭示课题

谈话: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板书:总个数)6表示什么?(板书:剩下的个数)22表示什么?(板书: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巩固提高

二、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1、指定4名学生把这4道题分别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使全班学生对这4题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组内分工,每人负责一道题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3、组内交流,要求人人说出自己负责的那道题是怎样想的,其余的学生注意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错及时纠正。

4、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对全班提问:这4题哪个同学还有不懂的?请举手提问。

在书上独立完成这4题。

6、在小组内检查订正,并要每人口头回答一道题目的问题。

三、全课小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5

东至县胜利镇中心小学:章庆英

教学内容: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新苏教版数学六(上)第92页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能正确求出百分率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体会求百分率的用处和必要性,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重、难点

重点:百分率的意义与求百分率的方法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前面我们刚学习了百分数,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出示练习十五第四题算算你做对的题数占一共题数的百分之几?揭示正确率板书课题“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二、例5教学

1、出示例题说条件和问题。“学校田径队有40人。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出勤人数 39 38 40 40 38 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其它几天呢?”

提问:出勤率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每天的出勤率?

2、出示学习要求:求出周一到周五的出勤率。

比较周一到周五的出勤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怎样解答?

除了有关出勤率的问题,你还能知道些什么?或者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谁来展示一下!(生汇报展示)

⑴生答(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生:用实际出勤人数除以应出勤人数,结果再改写成百分数。⑵学生汇报每天的出勤率 ⑶学生提问题并解答:

a、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b、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相同,算式是40÷40=1,你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C、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你认为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多少? 出勤率可能高于100%吗?

⑷、我还想知道有关缺勤率的问题。

a、刚才同学们在汇报例5时,都是从出勤人数的角度,求出勤率。想想,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呢?

(没出勤人数)那应该求什么呢?(缺勤率)b、师:例5中周一的缺勤率该怎样求?

生1:(40-39)÷40 =0.025 =2.5% 生2: 100%-97.5% =2.5% C、观察出勤率和缺勤率,你有什么发现?(和是100%)师: 100%指什么?

4、练习

(1)下面这两句话又该怎样理解?

a、工人李师傅加工了99个零件,全部合格,他的合格率是99%。()这句话对吗?

师:什么叫合格率?(板书)李师傅的技术高不高?

b、工人张师傅的技术更高,加工零件的合格率达到108%。()

让学生说明理由,明确合格率不能超过100%(2)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

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种子发芽的高低,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避免浪费种子。种子发芽率:发芽的量占种子总量的百分之几

出示: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求发芽率。

(3)你们一定也收集了不少百分率的例子!展示一下!花生出油率:出油的量占花生总量的百分之几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量占种子总量的百分之几 射击命中率:命中的次数占射击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盐水含盐率:盐的量占盐水总量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的百分率的意义.(1)城南小区绿化覆盖率达36% 表示城南小区的()占()的36%(2)姚明在一次火箭比赛中,投篮命中率为80%表示()占()的80%(3“五粮液”酒瓶上的商标上标有酒精度52%。表示()占()的52%

2、判断是非(1)、小麦的出粉率最高可以达到100%()(2)、红星小学五年级共有100名学生,今天缺勤2人,今天五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98%。()(3)、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占水的1/10()3填一填

(1)稻谷的出米率是85%,是指(的千克数占()的千克数的百分之八十五。(2)甲数是乙数的 4/5,乙数是甲数的()%(3)用200千克小麦磨出面粉170千克,小麦的出粉率是()。

(4)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有8粒种子没有发芽,发芽率是()。(5)王师傅加工了50个零件,其中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是()。(6)一个盐场用160吨海水制出4800千克盐。这种海水的含盐率是多少?

4某市电视台抽样调查了观看电视的800名学生,其中有360人观看了这个电视台的《快乐儿童》节目.《快乐儿童》节目的学生收视率是多少?(书中108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6

作者:刘冬云

点击数:945

发布日期:2011/4/25 14:10:20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旨在通过此课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即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及能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用减法,难点在于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解决。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三个特色:

1、本节课较好地创设了学习情境。如:我们平时在比赛的红队、黄队、蓝队、绿队得分情况入手,学生兴致很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本节课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2、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节课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提出数学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找两个数量比一比,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学校举行的彩绘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请看大屏幕。

谈话: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2)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一)解决红点问题1,研究部分数量与整体数量间的关系。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请同学们先自己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再把画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展示画法

学生可能会画这样的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015年六年级数学教案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展示自己想法,其他学生质疑解答。

3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男生做了总数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总数看作单位“1”,5平均分成5份,男生占了其中的3份。关键是找准单位“1”。

提问:求男生做了多少件也就是求什么?

3生:求男生做了多少件也就是求15的是多少。

5小结:画线段图是个很好的方法,它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题中数量间的关系,对于以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也很有帮助。

2.列式解答。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做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求153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答案。

(二)解决红点问题2,研究两种不同数量间的关系。1.画线段图数量关系

谈话: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请同学们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搜集不同的画法。

学生可能会用一条线段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线段图于重点处提问。质疑:男生作品中有5是女生的作品,是这么回事吗?男生作品中包含女生作品吗? 6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这是两种数量,应该用两条线段来表示。教师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2015年六年级数学教案

提问:求女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什么? 生:求女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2的 2.列式计算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因为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做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求12的 少用乘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为后面解决分数除法和稍复杂的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

3.归纳总结

提问:比较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适时引领: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不同点是第一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量。

小结:回顾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知道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两个问题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画一条线段图,什么情况下画两条线段图。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为后面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和稍复杂的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和铺垫。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计算(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5是多65是多少。6

提问:第一道题求什么?第二道题求什么?

2015年六年级数学教案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的办法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决问题。重点交流要求短吻鳄的尾巴长多少就是求什么?

3.解决问题(自主练习5)

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的办法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决问题。重点交流要求要求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提问:这一题与前一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领学生理解一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一个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画两条线段。

4.提高练习(课件出示练习)

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思路。

【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练习的设计都是有关动物的,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题意。此处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归类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形成清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015年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熟练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梳理方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时,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的?

(1)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

(2)分析题意,理解分数的意义,可画线段图帮助分析(3)列式解答,检验是否正确。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自主练习6(1)课件出示题目、图片

(2)小组合作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如何画线段图?

(3)交流分析思路。(4)自主完成。

2、自己完成自主练习8、9 全班交流分析思路和解决过程

3、自主练习7(1)出示题目

(2)独立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谁是单位“1”?你怎么知道的?和前几题有什么不同?如何画线段图?

2015年六年级数学教案

(3)交流分析思路

(4)自主完成。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0(1)出示题目

(2)独立画图分析解答。(3)交流分析思路,解答过程。

2、拓展:能不能根据你生活中时间安排的情况,编一道分数乘法的题? 其他同学解答。

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7和“试一试”,第60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初步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特点,感受数学抽象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出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人从盛有红花片的盒中抓一把红花片,另一人从盛有蓝花片的盒中抓一把蓝花片。先猜一猜对方抓了多少个花片,再互相数一数各抓了多少个花片。

进一步要求:同桌两人再比一比,谁抓的花片个数多,谁抓的花片个数少? 学生按上述要求再次进行抓花片活动,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设计说明:抓花片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从多与少的角度充分感受两个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多,红花片的个数比蓝花片少,红花片的个数与蓝花片同样多等。另一方面也能引发学生对两个数量多与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例题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场景图。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在玩抓花片的游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两个:(1)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2)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指出:第一个问题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第二个问题。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你知道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将两种花片排一排,找出问题的答案。交流时让学生指着排列的花片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出来的。(突出两种花片一个对一个排列的方法)

(2)追问:如果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我们还是这样排一排,方便吗? 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列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排列的花片,想一想应该列怎样的算式。

(3)组织交流时,教师借助排列的花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13比8多多少,需要从13里面去掉8,用减法计算。

同时在排列的花片上作出如下的一些标记。

(4)要求学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反思:算出的结果与前面想出的结果一样吗?

(5)提醒学生填写单位名称,并指名口答。3.认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

引导:我们已经算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根据这个结果,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能指着图说一说吗?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

【设计说明:上述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是: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也就是用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去解决“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这一问题;再借助直观将上述问题抽象为“求13比8多多少”这一数学问题;然后联系减法运算的含义认识到,要求13比8多多少,需要从13里面去掉8;最后讨论“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这一问题,使学生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这样的思路,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了数学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他们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试一试”所呈现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相互交流。

2.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并结合例题进一步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设计说明:学生解答“试一试”中的问题后,适时进行总结和归纳,突出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本质。】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图意,再要求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减法算?“小猴比小熊多采多少个”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如果要求“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熊跳绳比赛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计算。学生解答后提问:如果把问题改成“小兔比小熊多跳多少下”,该怎样列式解答?算出结果后,又该怎样口答?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解答前,指名读题,要求说说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题。学生解答后,追问:求“一共买来多少台电风扇”为什么用加法算,求“台扇有多少台”为什么用减法算?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9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六年级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每学到这部分内容,学生往往出错,不知道该乘还是该除。今天我讲这部分内容,由分数乘法应用题入手,让学生直接把单位“1”变成要求的问题,然后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这样仍然是从乘法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来讲没有一点难度。例如:一盒水彩笔有36枝,从盒中拿出4分之1,让学生提出问题(拿出多少枝?或还有多少枝?)这两个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改为“一盒水彩笔拿出4分之1,正好是9枝,这盒水彩笔共有多少枝?”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再找等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就轻而易举了。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为什么用除法列式(相当于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篇10

教学设计

秦燕

一、复习导课

(1)8×1/2 的意义是什么?

(2)东东有20元零用钱,他用零用钱的 1/4给奶奶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东东买这件生日礼物花了多少钱?

(3)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方法,今天,我们来研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目标引领

1.抓住关键句,找准单位“1”。

2.借助折纸或画线段图,明确单位“1”的转化。

3.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自学,完成下面内容: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要求的是()的面积。

(二)分析与解答

1.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3.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1/2=240(m2);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1/4=60(m2)。

思辨: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求红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萝卜地面积)

利用上述图例,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上述思辨问题,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步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2)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算式是1/2×1/4=1/8。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1/8=60(m2)。

思辨: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三)回顾与反思

我们求出的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可能会出现: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60÷240=1/4,确实是占萝卜地面积的。萝卜地的面积是240m2,240÷480=1/2,正好是整个大棚面积的一半。

还可能出现:从折纸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红萝卜地、萝卜地和整个大棚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

师:这道题中有两个关键句,出现了两个单位“1”,那么我们就要借助折纸或画线段图,找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四、信息反馈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咱们班36人,1/4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人数的1/3,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呢?

说说你的分析思路,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2.解答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秒,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脉中的2/5,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只有静脉中的1/40。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秒流动多少厘米?

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血液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再求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是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的几分之几,再求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

五、拓展提升

教材第15页“你知道吗?”

《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就是:一根一尺长的木棒,今天取它的一半,即,明天取它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它一半的一半的一半„„这样取下去,永远也取不完。这根木棒是一个长度有限的物体,但它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介绍极限思想。

六、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一)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师小结: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当于把两个“求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要先想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特别要注意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清楚每一步中的谁是单位“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然后用分数乘法计算。

2.我们可以借助折纸或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有多少点子教学反思 篇11

教师的讲解对孩子来说,太空洞,理解起来太难。想要活动,准备要充分。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从导入、新课、练习的`安排,教师要熟记于心。每节课中的问题不要太多,要有针对性,每个问题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在环节中的过渡中,要有过渡语言。其实,不只是这节课,数学老师在上课中都是分块的,过渡语言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下面,我们来”。

自己听一听,也觉得这么突兀,不自然,想想学生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再有,加入同桌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摆出来结果,及时反馈,经过几次摆一摆,有些孩子已经学会了,就要加入语言让他们说一说,这时候,同桌活动就很自然。同桌之间,你说我摆,相互监督,相互交流,学会的孩子语言表达更好了,刚才不会的孩子,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会了。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篇12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1

《小树有多少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是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 归纳法,练习法,主要是考虑到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大,优者优,劣者劣,是很明显的差别。像320这种题目的得数,他们不用考虑,就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学生会不清楚,这是本班学生的学情。

课上,从导入开始, 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购整捆的铅笔导入),为本节新课小树有多少棵作了铺垫。当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 学习的兴趣高。在授新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分组交流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衍晟、嘉豪、晓茵等相对接受能力较不好的学生也能根据复习的内容顺势迁移到本课学习中。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每捆20棵树,3捆就要把3个20相加即20+20+20

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树合起来的总数

就是把20+20+20,等于60(棵)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谈论自己的想法。尽管不那么完整,我都给予肯定。当提出4捆小树、5捆小树时,孩子们也就明白该怎么样做更好了。

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迁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练习中,有出现32 302 3002这类题目,再让学生计算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积每一次多一个0这样的话,对于乘数和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不那么顺畅,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孩子还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当乘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积也跟着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会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2

《小树有多少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是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梯度导入式”,主要是考虑到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大,优者优,劣者劣,是很明显的差别。像3×20这种题目的得数,他们不用考虑,就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学生会不清楚,这是本班学生的学情。

课上,从导入开始,我有意识地利用生活情境复习之前的乘法口诀表(从购整捆的铅笔导入),为本节新课“小树有多少棵”作了铺垫。当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兴致盎然。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衍晟、嘉豪、晓茵等相对接受能力较不好的学生也能根据复习的内容顺势迁移到本课学习中。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每捆20棵树,3捆就要把3个20相加……”

“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树合起来的总数……”

“就是把20+20+20,等于60(棵)……”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只要是合理的说法,尽管不那么完整,我都给予肯定。当提出4捆小树、5捆小树时,孩子们也就明白该怎么样做更好了。

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迁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练习中,有出现“3×230×2300×2”这类题目,再让学生计算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积每一次多一个0”这样的话,对于乘数和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不那么顺畅,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孩子还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当乘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积也跟着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作业中,发现孩子们的写字情况并不好,也许是新学期刚开始,有待今后改正。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这样设计是为了全班交流体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2、数学游戏。

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本节课我还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但在这一节课上,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只注重了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4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知到内化的过程。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认知支撑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中。

《小树有多少棵》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后的进一步学习。课前伊始,我就先复习表内乘法的口算,以及数的组成,例如:20里面有个十,300里面有()个百等,为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进行了铺垫。

在新授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植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已知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3捆一共有多少棵”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小组汇报交流中,再优化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多种多样,有画图,用加法20+20+20=60来计算,更多学生是直接用遮住0的方法来计算,先算2×3=6,20×3=60,我适时引导学生,“2”是表示什么,由于有之前的课前复习,学生很快就能抓住“20就是2个十,20×3表示2个十乘3,也就是6个十,是60”这一算理。因此,新知的学习就是这样水到渠成。

而对于后面的“500×3=?”的计算,我引导学生总结“20×3”的`计算方法,再用迁移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究“500×3=?”的算法。这样既开动了脑筋,又节省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口算过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也高。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5

1、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植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2、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不强求统一的语言和过程,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3、由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下节课应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6

《小树有多少棵》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在二年级已经学过表内乘法,这节内容并不难理解。

在教授时,我首先复习了几道表内乘法题,然后复习了数的组成,为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进行了铺垫,我觉得花这几分钟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在新授时,很快就能抓住“20就是2个十,20×3表示2个十乘3,也就是6个十,是60”这一算理。

因为学生的积极反应,导致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学生列出算式“20×3”与“20+20+20”时,我没有把握住这一时机,相机引导学生比较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简便性,从而概括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因此,在练习反馈这一环节中,我就吃了苦头。个别学生由于没有彻底理解乘法意义,出现了“30×4=70”这种错误,并且,在70×5=+()+()+()+()这个问题上,学生显得很盲目。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在练习课上进行补充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教研时,莉群老师有一个很及时有效地方法,在解决三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时,趁机引导学生“如果有8捆小树呢?”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简便,从而有了深入研究的兴趣。

值得高兴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很积极,概括口算的方法也十分多样,且简洁易记。遮“0”补“0”的方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整节课,教学目标有达到,算是欣慰。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7

《小树有多少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是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前,我做了学情调查,发现对本节知识的基础差距较明显,显的差像3×20这种题目的得数,有的学生不用考虑,就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学生会不清楚,这是本班学生的学情。

课上,从导入开始,我有意识地利用生活情境复习之前的乘法口诀表(从购整捆的小棒导入),为本节新课“小树有多少棵”作了铺垫。当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兴致盎然。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利用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学生能根据复习的内容顺势迁移到本课学习中。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每捆20棵树,3捆就要把3个20相加……”“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树合起来的总数……”“就是把20+20+20,等于60(棵)……”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只要是合理的说法,尽管不那么完整,我都给予肯定。当提出4捆小树、5捆小树时,孩子们也就明白该怎么样做更好了。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迁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练习中,有出现“3×2 30×2 300×2”这类题目,再让学生计算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积每一次多一个0”这样的话,对于乘数和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不那么顺畅,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孩子还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当乘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积也跟着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用完整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不能停留在零散的语言上。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8

不久前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下面是教学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书中的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有3捆小树,每捆10棵。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三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树有多少棵?(师板书)谁能列出算式?

生:3×20。(师板书:20×3)

二、合作探究

师:20×3你会做吗?(生纷纷举手)你会算了,还有第二种、第三种算法吗?先想一想再到小组中和伙伴们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小组合作)

师:(合作后)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20×3的?

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先写一个20,再在20的“0”下面写一个3……(生说,师板书竖式)

师:你列出了竖式,但没有算出结果。(师将竖式擦掉)谁还说?

生2:我先用2×3=6再把后面的“0”落下来。

师:为什么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后面呢?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学生第二次小组合作)

生:(合作后汇报)2×3=6后面少了一个“0”要加上。

师:也就是说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个20是60,所以用2×3=6的后面要填上“0”。还有没有其它 的方法去做?

生:3个20相加,20+20+20=60

师:她是用加法来做的,可以!

生:20+20=40 40+20=60

师:实际上他们俩个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

生:20×2+20=60

师:他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20×3。

练一练:(一)4捆小树有多少棵?

5捆小树有多少棵?

8捆小树有多少棵?

(在求5捆小树有多少棵?时一生用的是加法来计算的,而在求8捆小树有多少棵?时这名学生改用了乘法,师抓住时机问其为什么改用乘法?)

三、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出示 3×2=6 5×6=30

30×2=6050×6=300

300×2=600 500×6=3000

学生先口算再观察两组算式有什么规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找两名同学说,然后到小组中合作。)

学生汇报,师总结规律: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教学末尾写上几个“0”。

四、做游戏。

规则:在数1、2、3、后,一生拿出一张一位数卡片,另一人拿出一张整十数的卡片,看谁先说出它们的积。(先一生与老师板前示范,再同桌游戏)

五、练习提高。

课件出示:一篮枣30个

师:2篮枣多少个?(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六、总结。

(1)自我评价,你觉得你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给自己打打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听后感受:

学习之处:

1、课堂上少了花哨的形式,有的只是朴实的教学。

2、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请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看谁在认真倾听” 、“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注意在教学的细小环节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3、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练习中求 4捆小树有多少棵?

5捆小树有多少棵?

8捆小树有多少棵?

在求“5捆小树有多少棵?“时一生用的是加法来计算的,而在求8捆小树有多少棵?时这名学生改用了乘法,师抓住时机问其为什么改用乘法?这里老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问题。老师没有直接说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复杂,而是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真正的体现了优化的主体是学生。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一小学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教学反思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由于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树有多少棵”这一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学校或社区每年都进行植树活动,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过。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植树这一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上一篇:跨国洗钱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