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编写

2024-08-30

教学计划的编写(精选9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 篇1

创业计划书几个注意事项

1、计划书要完整,不能留空太多。

2、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别人的成果。

3、计划书的内容尽可能多做市场调查,提高可行性。

4、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书写工整。

5、计划书第11页,销售和成本计划的几个运算公式:

(1)含流转税销售收入应等于第10页的销售总收入。

(2)流转税等于含流转税销售收入除以1.03乘以0.03

(3)销售净收入等于含流转税销售收入减去流转税。

(4)利润等于销售净收入减去总成本。

(5)非法人企业缴个人所得税,等于利润加业主工资,超3500元一个月才交,且要减速算扣除数。(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人企业),法人企业应缴企业所得税。

(6)其他等于增值税乘以0.04.(7)净收入等于利润减税费。

6、第12页现金流量计划。

(1)第一个月的月初现金为0,前一个月的月底现金是第2个人的月初现金。

(2)现金销售收入应等于图八的销售总收入

(3)税金等于增值税加个人所得税加其他

7、图八注意销售量预测,图九图八数据很多能用在图十中。三个图的数据跟计划书前面步骤里的内容要对应。

教学计划的编写 篇2

新课改多年, 不少一线教师潜心教研, 探寻提升教学效果之道。但学生对学科的抵触仍时常发生。近年来, 教学案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 它的运用正改变着原有的教学面貌, 成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教学案是融教案、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使用教学案教学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 促进课堂上师生的良好互动,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1 教学案的编写要求

教学案的编写, 首要的原则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有效学习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案的核心要素有四点:一是从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出发, 对课时学习目标进行可量化、可评价且详细、明确;二是课时学习目标进行问题化、习题化的转换;三是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出发, 对学生的学习全程进行程序化编排;四是对课时学习目标达标测评内容与形式进行定性、定量的设置与设计。在设计与编写教学案过程中, 围绕"一个核心", 坚持"两个做到", 把握"三个关注", 注重"六个环节"。

"一个核心"即以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为主要依据, 结合授课班级的学情, 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否扎实、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有全面的了解, 这是教师设计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只有摸清学生的学习意向, 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诊断学生的学习"症结", 方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易于操作的教学对策。

"两个做到"即首先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 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教学案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还是课后的巩固反馈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体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握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案编写中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其次要做到从教材出发, 教材是书本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学案的编写强调回归教材, 紧扣教材。吃透教材的育人因素、编写意图、知识架构、分层要求, 把握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的全过程。

"三个关注"即在编写和运用过程中, 教师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 即目的计划、自学质疑、独立思考、复习巩固、作业解难、系统概括、迁移创造和反馈调控。只有关注全部过程, 才能更好对学生在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判, 适当调控。二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即如何帮助学生在更少的时间内, 享受学习乐趣, 收获更多知识, 跳出题海, 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要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教学的完成达到教学相长, 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三个关注"告诉我们教学案的编写不是对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生搬硬套, 而是以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为要求, 力求构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注意"教学合一", 保证优质高效。

教学案的编写是按照教学流程进行的, 其主要构成一般包含六个环节: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学习研讨、训练巩固、教学评价、拓展延伸。课时学习目标对整个教学案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 目标数量应相对集中, 不宜过多, 3~4个为宜。学习目标不能局限于知识目标, 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课前预习导学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提前做好知识准备, 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 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 对疑难问题做好质疑、解疑的准备。其要义是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课堂学习研讨是教学案的核心, 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 完成对核心问题的研讨交流。一般从"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入手, 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为后续共同探讨做准备。课堂学习研讨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个别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有问题的解决和深入研讨中的拓展和延伸。课内训练巩固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要求进行的训练。主要有"同步训练"和"达标测试"两种。前者是根据学习进程进行的同步训练, 后者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的测试题, 意在精选、精讲、精练, 当堂检测学习效果。课后拓展延伸的目的是将课内和课外有机融合。其重点是知识架构的外延和学习方法的总结, 并进行适度拓展延伸, 必要时也可以为下一节课做铺垫。课后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案的运用实质上要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的思想、教学方式。表面上看,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少使上课变轻松了, 但教师在课前的准备, 对"混乱"课堂的驾驭能力, 对知识掌握的精确度都大大提高。

2 结语

总之, 教学案的实施充分彰显了现代教学理念, 是对传统教案的重要突破和合理扬弃, 从实施的效果看,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早日变"教案"为"教学案"。

摘要:教学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载体, 集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于一体。本文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 阐述了教学案的具体编写原则及注意点。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案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论地方史的编写与教学 篇3

关键词:地方史;教学;专业史;爱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

一、什么是地方史

地方史,顧名思义,是记述一个地方发展过程的历史。它和国家史(指一个国家的历史)并无根本差别,就其性质与功能、范围与内容来说,国家史作为一个整体,是从宏观方面来概述;地方史则是国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的说,是从微观方面来概述。国家史与地方史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国家史的研究和教学,如果不结合地方史的研究和教学,就会显得空洞抽象;而地方史的研究和教学,如果不放置在国家史的范围以内,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全面认识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既要有关于宏观方面的历史知识,也要有微观方面的历史知识。

地方史作为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一个分支,有它相当的独立性,是国家史所不可能代替的。随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延伸与扩大,开展地方史的研究和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地方史和国家史一样,从时间范畴来说,也有通史和断代史之别。记述自古迄今一个地方历史发展的,是谓地方通史;取其地方某一段落的历史,是谓地方断代史。从空间范围来说,地方史和国家史一样也有通史和专史的区别。记述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是谓地方通史;就其众多社会现象选取一个门类为内容的,是谓地方专史。

明乎此,地方史和国家史的区别则在于地理范围大小的不同。国家史是包罗了国家管辖之内所有地区的历史;地方史则是国家某一地区的部分历史。但是,地方史仍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仍然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指一个区域,也可以指某一级或某一个基层的行政单位。因此,地方史本身就包容着很多层次的地方概念。我们可以作广义的理解,也可以作狭义的理解。

二、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由众多的地方历史所组成。这众多的地方历史的总体运动之中。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由众多地方历史发展规律中概括出来的,而这个由概括而得出的一般发展规律又制约着地方史的发展。由于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这个一般发展规律在各个地方都有它的特殊表现形式。地方史的教学就是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能够统一。我国古代史学巨著《史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统一。能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运动熔铸于一炉。虽然作者司马迁主观上并不是完全自觉地这样做,然而客观效果就是这样。

近几十年来,重视地方史教育已成为国际上一股重要的热流,我国的史学界、教学界人士从事地方史的研究和教育,已作出相当的成绩。加强地方史教育和教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最有效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爱国主义的感情往往是从热爱家乡的感情中产生的。“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认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自己家乡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也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把地方史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60年代美国就已有30个州法律明文规定在学校必须开设本州历史的课程。在日本,文部省将地方史教学列入教学大纲。《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让学生参观、调查乡土史迹及其文物》。”期望学生接触乡土生活文化“。在英国,改革历史课程,提倡让学生通过所熟悉的身边事物,进入历史世界。其他如俄罗斯、德国都把进行地方史教育放在重要地位。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各省、市、自治区不仅要自编乡土历史教材或地方民族史教材”而且要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之中。这是清楚而具体说明地方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通过乡土教材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应把是否重视乡土教材建设和教育作为衡量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乡土教材建设和教育中,地方史教材建设,地方史的教育,是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的。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了更好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重视和提高地方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三、如何搜集、整理地方史

(一)怎样收集地方史资料

地方史资料,内容十分丰富。从文献资料来说,如地方的《党史》、《地方志》、《革命回忆录》、《文史资料选辑》、《历史人物传记》、古《市、县志》、地方《风物志》以及各种有关地方史的典籍、文献和有关地方史的专题研究文章,只要认真收集,无论是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地方史资料,都是很有价值的。

(二)怎样整理编写地方史教材

广泛搜集地方史资料,从历史教学的任务说,是要编辑好一本地方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地方史教学。选材的基本原则是:

(三)如何编写地方史教材

地方史教材的体例,原则上必须和全国历史教材的体例一致。虽然现在全国历史教材有多种课本,但在体例上是没有多大差别。

四、如何进行地方史教学

进行地方史教学,从内容方面说:

1.激趣。即通过乡土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原始社会时,一般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

2.教育。即通过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

3.导行。即通过地方史教学,使学生从故乡的仁人烈士,德行懿言中受到教育,从家乡的光荣革命斗争史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转化为献身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

进行地方史教学,从方法方面说,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可采取“三结合”的形式。即“大”、“中”、“小”结合。

“大结合”。就是安排几个课时,系统的进行地方史教学。在新生入学时,先以一、二节课向学生进行地方史教学,有机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性、重要性;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在一个学期历史课教完后,留出几节课进行地方史教学,同时又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中结合”。就是结合历史课堂教学,讲到一个单元,利用一部分教学时间进行地方史教学。如放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前,还起到“导言”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放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能起到小结的作用,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注意点是教学内容一定要与通用的历史教科书有机地联系为一体。

“小结合”。就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地方史教学。这种“化零为整”的优点是有机结合性强,也不多占时间,切实可行。

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一般也称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1)举办讲座。

(2)阅读。

(3)参观考察。

(4)编写板报。

(5)组织地方史兴趣小组。

(6)地方史知识竞赛。

创业计划书编写的步骤 篇4

一 准备阶段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因而制定创业计划前必须进行周密安排。主要有如下一些准备工作:①确定创业计划的目的与宗旨;②组成创业计划小组;③制定创业计划编写计划;④确定创业计划的种类与总体框架;⑤制定创业计划编写的日程安排与人员分工。

二 资料准备阶段

以创业计划总体框架为指导,针对创业目的与宗旨,搜寻内部与外部资料。包括创业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产品市场信息、产品测试、实验资料、竞争对手信息、同类企业组织机构状况、行业同类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调查可以分为实地调查与收集二手资料两种方法。实地调查可以得到创业所需的一手真实资料,但时间及费用耗费较大;收集二手资料较易,但可靠性较差。创业者可根据需要灵活采用资料调查方法。

三 创业计划的形成创业计划形成阶段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拟定创业执行纲要

主要是创业各项目概要。

2.草拟初步创业计划

依据创业执行纲要,对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及销售、组织与管理、技术与工艺、财务计划、融资方案以及风险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编写,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创业计划方案。

3.修改完善阶段

创业计划小组在这一阶段对创业计划进行广泛调查并征求多方意见,进而提出一份较为满意的创业计划方案。

4.创业计划定稿

进行定稿,并印制成正式创业计划文本。

1.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方法

创业计划书编写的目的是为创业融资、宣传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创业实施的规划方案。因此,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出尽可能的展现创业项目的前景及收益水平外,还要展现出创业项目的可实现性。

在编写创业计划书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

第一. 做好工作计划,使创业计划书的写作过程有条不紊。

第二. 始终围绕创业产品与服务进行展开,并经常性的评估产品业服务的创业

价值。

第三. 要充分寻求外部有关人员的指导与协助。

第四,在不断修改补充中完善创业计划。一般来说,最终形成的创业计划地正式文本与创业计划草案可能相差很大,有的甚至面目全非。

第五,要针对创业计划的目标读者,设置计划项目的不同侧重点。风险投资商对创业计划中的市场增长及盈利性感兴趣。战略伙伴与主要客户关心产品/服务、市场、盈利及管理团队的运作能力。而主要雇员、管理队伍则主要想知道创业公司过去的成功记录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2.注意事项

(1)创业计划要重点突出、注重实效。每一份创业计划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突出每一个创业项目的独特优势及竞争力。另外,要注意创业计划中所使用资料的时效,制定周期长的创业计划应及时更新有关资料依据。

(2)产品服务描述使用专业化语言;财务分析要形象直观,尽可能的采用图标描述;战略、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创业团队要使用管理学术语,尽可能的做到规范化、科学化。

(3)创业计划内容多,涉及面广,因此,要求创业小组分工完成,但应由组长统一协调定稿、,以免出现创业计划零散、不连贯、文风相异等问题。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编写意见 篇5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编写指导意见

课程标准是对传统大纲的超越,它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权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课程标准规划和设计教学,编写融课程标准、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为一体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能打破教师过于依赖个人经验、过于依赖教科书的思想束缚,从课程建设者的角度整体地思考课程标准,实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也能为广大教师营造课程标准实施的氛围和环境,在实践中领会、渗透基于标准教学的理念,加强专业学习,将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为深入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现就中小学教师编制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理念、内涵及基本程序

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2.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3.基本程序与原则:以“教学效益”为纬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智慧与能力”为经线,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处理好三个程序:

制定学习目标(回答:什么最值得学习)——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

二、把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包括四部分:(1)学习目标的设置(2)评价任务的设计(3)教学过程(4)作业/拓展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采取“逆向设计”思路,即先设计学习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回答“学生要到哪儿去”;其次设计教学评价,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学生“到达了那里”;由目标和评价最后来设计教学过程,回答“通过怎样的方式把学生带到目的地”。通过逆向教学设计使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落实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相关要求 首先,确立准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制定目标的三个依据:课标在哪里?——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文本在哪里?——回答: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在哪里?——回答: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制定出准确、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分解与整合课标是制定学习目标的前提。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学生需要学什么”首先由课程标准作出回答,它是学习目标的立足点。

分析与把握教材是制订学习目标的着力点。它既需要站在学段整体内容的高度将本节所学内容看成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点,分析其在知能网络中的关联作用,确定“学生学什么最有价值”,教师就等于占领了教材内容的制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就不再是“ 教材编写者” 的教材,而是经教师创造性解读的“ 教师的教材”,是因地制宜的、适用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前提、基础。“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 指的就是学生现有学情,也是学习的重点、难点。通过对学清的分析能深知学生前备知能及其在接受新知上的短板,能够准确地找到最近发展区,从而准确推断 出学生的学习结果。

叙写学习目标时的注意事项有:

1.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习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在陈述时应以学生为主体,有时目标陈述中省略了“学生”两个字,但学生作为目标陈述的主体也应是隐含的。

2.学习目标是具体的而不是一般性的学习结果。相对于课程标准的一般性特征,学习目标更加清晰、具体。通过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结束后自己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

3.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当前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在学习之前不具备这种学习结果,是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之后在未来能达到的行为。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明确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学习目标直接影响着评价任务中内容的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所采用的评价任务也不同,评价任务中的内容设计要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保证评价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评价任务的设计。其中作为课堂评价诸多方式之一的表现性评价,清晰界定了学生应知的和能做的,学生通过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实现这些标准,把评价与教学结合起来,给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应符合以下四个原则:

1.价值取向原则:解决“评价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包括评价任务的目标具体性和明确性,教师据此建立适当的表现标准与评价程序。

2.表述简明原则:回答“评价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表现在评价任务的指导语、作业内涵及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指导语”讲明任务是什么,“作业内涵”申明“学生做什么或成果是什么”,“评价标准”是考量“学生做得怎么样”的具体指标。

3.难度适当原则:明确“怎样的任务才适当”的问题。要做到表述准确,用语得体,准确预估学情,将评价任务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之上,并在评价任务介入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并通过设疑、激疑等手段,扫清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障碍。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需要思考:(1)什么样的活动(工作/经验/任务)能有效达到学习结果;(2)什么样的方法、顺序能使该有效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3)为了确保有效的表现,需要在各环节上给予怎样的预设。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在设计、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等。

教学计划的编写 篇6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物质准备,在教学环节中为向一节课要质量提供了前提,它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而也成为考核教师业务的重要内容。

然而,随着电脑、网络的应用到普及,教案存在了“手写版”和“打印版”,一时褒贬纷存,学校对两个“版本”的“兼容性”成了问题。打印教案该不该允许,最后就只能由领导一锤定音。当然“手写版”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中庸之道,而“打印版”却有前卫之险,这一锤下来,“打印版”自然很少有容身之地。

理由:打印教案有下载抄袭的“嫌疑”,而手写教案才有“真实性”。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日都要笔耕教案不少,也自购得电脑,并非有感手写之苦,大力倡导打印,于己方便取巧之意,也非有提倡教案必须手写之心,只是对现状略表个人见解,以求教于同仁。

打印教案和手写教案都是教案,教师都运用其于教学之中。很明显,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用手写的,一个是电脑打印的,即实现的工具不同。然而,由于工具的不同,却导致了它们“真实性”的差距如此之大。

“真实性”之差,主要是因为打印教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复制粘贴,略加排版,即可成了,而手写教案须伏案而作、熬更受夜,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就会给“打印版”订下了罪。然而我们反过来试问,难道手写教案就没有抄袭的可能吗?而打印教案就一定是抄袭的吗?信息革命的今天,谁说键盘不是一种书写工具呢?如果不是,所有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必须只能用笔处理公文,那我们不如回到龟甲兽骨、竹木帛简甚至是刀耕火种、钻木取火的时代岂不更具有“真实性”!手抄教案就不可以抄袭吗?“抄”字就是提手旁呀!“手写版”也能发行旗下的“手抄版”呀!

打印教案是时代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电脑作为信息时代的生产工具之一,正以加速度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更是日益注入人们的生活,日益走入寻常百姓家。会用电脑、善用电脑己成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更是将其列入必修内容。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这方面更应该身体力行。在党的关怀下,边远山区也配备了远程教育电脑,切实培训着广大师生、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培训和带动,教师个人电脑也日益增多。笔者所任教的小学是一所很边远落后的山村小学,2008年来,所有教师都购买了个人笔记本电脑,使远程室排队等候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正是如此,打印教案的产生和发展就必然成了不可阻挡的时代产物。在学校教学、“两基”、“普实”、远程等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的今天,对教师的素质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学用新的生产工具必成大势所趋。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工作的资料必须手写才“真实”,我们的教育将会处在什么水平?教师的素质将会在什么水平?进而,国民素质将会是什么水平?

手写教案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练字”。关于这个观点,很多书家、书法艺术工作者对此无不有辨证、深刻的理解:大量机械的书写,只是在巩固着我们不良的书写习惯(或者说是习气)。你有时间去考虑起笔、行笔、收笔吗?你能去心追手摹唐楷的端庄、晋行的灵动、钟鼎的凝重吗?你此刻的心绪与古人作字的心绪是近还是远?就算你能“笔秃三千、墨磨万锭”,在进度要求下,要不要改作业了,要不要上课了呢?若还兼职远程、实验、综治、禁毒、“反邪”或其它工作任务,以此作教案,你的效率可想而知。如果这样确实能练字,而且很多人也因此而练好了字,那人们为什么还追寻毛笔宣纸、砚墨展卷这样的古味?检查教案不是在搞考古,如若哪一篇教案真的有幸成了古董文物,以书写工具来推断教案的年代和价值那也应该是后代子孙的事了。要把教案作为钢笔字帖,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也许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达到的要求。

所以,手写教案和打印教案都是教案,不能认为打印的必有抄袭嫌疑,手写教案一定没有抄袭嫌疑,书写工具的不同不应该导致“真实性”的差异。否则,这样的逻辑错误得显而易见,也很可笑,是与时代发展相违背的。

是不是时代发展了,都不要写了,必须去打印了呢?这显然也是极端错误的。一方面,我们会感受到键盘输入的高效、打印输出的规范工整、互联网资源的无所不有,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手写教案的字里行间里,透露出的人性的生命力。随身携带的笔,对课文、教案的圈圈点,又何曾不是来自心中所悟。虽然笔记本电脑是越做越精巧,甚至有了掌上电脑和IPAD,但某些时候,还是代替不了笔。

笔写也好,电脑打印也好,目的都是相同的,只是实现的工具不同罢了。就像端水,可以用盆,也可以用桶。

对于教案的“真实性”,笔者认为,不反对借鉴和参阅。清华大学的张孝祥教授说过:“一般除非从Internet网上摘抄他人的java script程序,或者编写一些非常简单的应用程序,否则,很少人能做到不查阅相关的文档帮助资料,完全徒手构思编写一个复杂的Javscript应用程序” ①。编程如此,教案亦是如此。美术、绘画、小儿学说话、走路无不从模仿开始,正是人类会借鉴、参阅、模仿,才使得人类有如此之高的学习能力,进而有如此之高的创造能力。互联网的出现,为教师的借鉴、交流带来了便利。很多网站的教案、远程教育“小耳朵”课堂的教案无不让城乡教师受益匪浅。在“教案属于公还是属私”的问题上,早就有所争议,在某案例结局判决中笔者得知:“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 ②。如果要抄袭侵权别人的教案,手写、电脑同样都可以。而要断定其是否是职务作品,关键是是否有独创性③。因而我们的教案是否属于“自己”,就关键是其是否有独创性。当然不是要求每位老师都有极其鲜明,前人未有的高见,但最起码的各个班、各个学生,总有不同吧。教案就是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就算是教材一样,教法可以参考别人,但总不能去复制粘贴别人的学生。学生的情况不同,学校、地区的条件不同,教法上肯定就会有所不同,本质上教案也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教案的“真实性”不是是否用打印或手写,而是是否立足于实际。君不见,有的教师的“教案”,几年下来,同一个年级的教案一模一样,这就是自己抄自己,哪怕篇篇群蚁排衙的蝇头小楷,也只不过是用手或打印机去多“印刷”几本而己、多浪费一些纸张而己;君不见,多少边远落后的山村学校,不见电脑、多媒体为何物,但“教案”中却频频用这些东西去“教学”,这种“教案”真正能用于其教学中吗?再“流行时髦”,也只不过机械复制翻版或凭空捏造罢了。

其实,只要我们心存为教育教学奉献的满腔热情和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进取心,扎扎实实抓好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又何必在乎是电脑打印教案还是手写教案呢?“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句伟人的话,曾让十几亿中国人吃上了饱饭,为何也不用它来指导一下我们的教案呢?

教学计划的编写 篇7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杭州市南肖埠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学习了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程, 但大部分学生都只接触过课堂中学习的内容, 机器人编程的知识基本为零, 所以学生的学习思维需要转换。六年级学生的探索能力较强, 对新事物很感兴趣, 因此, 笔者设计了生活中常见的停车场景, 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引导他们一步步学习程序的编辑模块, 并在应用中理解程序的功能。

●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i Robot软件学习的第二课, 是在前一课搭建四轮小车的基础上, 根据“停车场停车”这一具体场景, 设计行车路线并编写程序控制小车, 使小车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定点停车的任务。本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后续学习打基础为目的。鉴于学生初次接触编程, 故笔者将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根据场景要求在纸上设计行驶方案并画出流程图;第二部分, 熟悉i Robot编程界面, 并将流程图转换为程序;第三部分, 在仿真平台中运行, 根据场景调试优化程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看视频、交流, 初步了解什么是“程序”;通过自学探究、教师介绍, 认识“编写程序”的界面, 理解多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延时模块、停止所有直流电机模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探究、演示、交流, 学会i Robot软件中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延时等的代码编写, 并在仿真中学习调试程序代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体验i Robot搭建、编写、调试程序的整个过程, 对i Robot学习产生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编写程序, 使小车机器人实现前进、后退、转弯等运动。

难点:学会在仿真场景中观察小车机器人的运行, 并优化调试程序。

●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演示、课堂游戏激趣、教师演示、自学材料锦囊等方法。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视频激趣 (2min)

师:上节课我们在i Robot软件中, 第一次搭建了四轮小车机器人 (如图1) ,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酷炫的视频, 去看看怎样让机器人动起来。

学生欣赏车子通过各种障碍时的酷炫表现。

师:如果要让我们搭建的四轮小车也潇洒自如地行动, 那应该怎么做呢?

生:使用程序控制小车行走。

师:代码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 负责指挥、控制机器人的行走。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课《出色的驾驶员——编写程序》的学习, 让我们搭建的小车也动起来!

教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酷炫的汽车总动员视频, 让学生思考代码的功能,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巧妙导入新课。

2.设计行驶方案, 画出流程图 (9min)

(1) 挑战卡:根据场景画出流程图, 尝试编写程序 (5min)

师:编写代码前, 我们首先需要依据场景任务要求, 设计出小车行走的路线。在每位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份“学生学习挑战卡” (如图2) , 现在请大家打开材料, 根据图中场景, 在流程图中画出你设计的小车行驶路线。

学生画流程图, 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 思考、设计程序。

(2) 学生交流展示编写思路 (4min)

师:大家差不多都完成了, 老师在巡视中发现有几位同学的路线设计跟大家不一样, 我们请他们来说一说为何这样设计 (通过实物投影在大屏幕上展示如图3所示的学生路线设计图) 。

学生展示分享, 每人限时40秒。

师:大家设计得都很好, 我们目前已经有好几种不同的路线设计方案了。 (PPT展示)

方案一:前进→后退→左转→前进→停止;

方案二:前进→左转→前进→停止。

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两种设计方案, 而有的同学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不同的转动方向、速度。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设计思路, 锻炼他们上台讲演的能力, 在展示中互相学习。

3.开始编写程序, 突破重点 (13min)

(1) 任务一:初始编写程序界面 (5min)

师:编程前首先导入四轮小车机器人, 然后新建一个程序, 在跳出的“选择机器人”的窗口里选择四轮小车机器人。在编辑窗口的模型面板里, 分成“控制”“逻辑”“运算”“变量”“侦测”“驱动”六大类, 每大类里又有若干个模块。那么请大家将四轮机器人导入平台, 并打开“认识编程程序”界面了解软件编码界面, 然后从中找到控制小车直行的模块是哪一个, 最后把模块名称写到第二项右侧的代码分析板块中 (如图4) 。

学生参考学习锦囊, 自主探究编码界面里各模块的功能。

设计意图:师生交流反馈,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编写程序”界面的组成以及几个基本模块的作用。通过自主探究, 学生初步体验i Robot软件编写程序中的“多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延时模块”“停止所有直流电机模块”。

(2) 任务二:根据流程图, 编写程序代码 (8min)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常用的模块, 那么我们一起来编写小车行驶的程序。

学生操作演示, 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 针对遇到的问题协同合作解决, 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

4.仿真中优化调试程序, 突破难点 (14min)

(1) 任务三:开始仿真, 调试优化程序 (11min)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程序的编写, 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我们一起进入仿真测试环节, 看看编写的程序能否控制机器人动起来。 (在“在线平台”中, 先选择左侧的项目, 再依次选择准备好的机器人和程序, 找到一个空的座位点击就可以进入仿真环节。仿真界面的最上面是一排控制机器人开始、暂停、重新开始的按钮, 左侧显示机器人端口名称以及对应参数的数值。)

教师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

师:小车差一步就成功到达了, 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时间不够, 转的时间太少了。

师:那老师修改一下看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增大延时) 到达终点了, 你的判断很准确。现在请大家测试一下自己的程序, 如果发生同样的问题, 就修改程序。

(2) 拓展任务 (3min)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再优化一下程序, 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程序进一步优化的方法, 提高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和对延时、速度模块的运用能力。

5.展示学生作品、总结 (2min)

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回顾知识点。

师:通过这节课, 同学们都完成了挑战, 当了一回四轮车驾驶员。同样, 在生活中, 进入停车场, 我们也需要设计行走路线、行走速度, 相信有了准确的判断, 大家都可以成为出色的驾驶员。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学习i Robot编写程序的知识, 拓展虚拟场景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

《出色的驾驶员——编写程序》一课的目的是使用软件对搭建好的机器人进行编程, 完成任务所要求的动作。

(1) 在本节课中, 吴老师运用了任务驱动法, 把整个任务分成三个小任务, 问题环环相扣, 难度逐步提升。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机器人程序的编写思路。

(2) 在课堂中, 吴老师的语言清晰, 指令语言准确, 而且在处理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沉着冷静。例如,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机突然连接不了机器人服务器了, 吴老师发现问题后, 并没有停下来去处理教师机, 而是利用软件广播的功能, 用一台学生机来授课, 等知识点落实后, 再在学生操作的间歇, 对教师机进行处理, 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 能这样处理课堂突发情况, 实属不易。

教学计划的编写 篇8

摘要:编写适于国情的高等学校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是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亟待进行的一项工作。本文根据笔者十余年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遇到的问题,介绍了由英文原版教材改编的有机化学双语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双语教材;有机化学;双语教学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学质量工程要重视双语教学,并且正式启动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审定了全国首批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这为规范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及实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是教育部首批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之一。改编出版对国内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师生切实适用、方便学生学习的有机化学双语教材是这个项目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出版有机化学双语教材的必要性

与其他课程一样,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成功开展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自1997年以来,笔者一直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英语强化班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十多年来,我们先后使用过多本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要参考书。在教学第一线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感到,英文原版有机化学教材具有英文地道、讲解详细、插图丰富、内容全面、便于自学等诸多优点,但并不完全适合国内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遇到以下问题:

1英文教材中的有机化学专用词汇、术语以及有机化合物名称没有中文注释,学生自学不方便,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有些学生反映,使用全英文教材学完有机化学课程后,对一些有机化学专用词汇和术语,只知道英文,说不出相应的中文词汇和术语,对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也比较生疏。

2英文原版教材中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分散在各章中,如羧酸、胺等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在教材的最后几章才出现,而在前面章节的教学中,如醇、醛、苯环支链的氧化反应、胺对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等,需要用到羧酸和胺化合物的名称,学生没有学过这些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讲课提到这些化合物的名称时,学生感到很陌生,给学生准确理解教师英文讲解的内容带来困难。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一些有机化合物命名在较后面的章节出现,不利于双语教学。

3英文教材章节编排比较随意,不拘形式,而中文教材一般讲求章节编排归类划一。中、英文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有所不同,国内教师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时常常需要调整某些章节的顺序。

4英文原版教材的知识涵盖面不完全适合国内的课程教学要求,比如,英文原版教材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关于核酸、蛋白质、甾族化合物以及合成高分子等独立成章,篇幅过大。国内教学一般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讲授这部分内容。原版教材不适合学时较少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用书。

5英文教材中举例、插图特别多,习题量也很大,并且前后章节中许多内容重复出现。虽然这些特点有利于学生自学,但也使得英文原版教材又厚又重、书的售价比较昂贵,学生难以承受。

6国内正式出版的英文版的有机化学教材还很有限,如果使用国内尚未影印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仍存在版权问题。正式出版的影印英文教材,仍然有书的售价比较昂贵,学生难以承受的问题。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改编英文原版有机化学教材,尽量保持英文版教材的“原汁原味”,同时贴近国内教学要求,出版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编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特点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亟待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出版对国内师生切实适用的有机化学双语教材。十余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改编英文原版有机化学教材是建设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有效途径,既可尽量保持英文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亦能适合中国国情,达到学生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提高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Wade教授编著的“Organic Chemistry”(第五版)影印版教材,这是一本国际流行的优秀教材。我们在2006年采用了这本教材作为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用书,在教学中对这本教材的某些章节进行了调整和删减。教学实践证明,这本教材英文语句通俗易懂,内容重点突出,讲解详细,是一本很好的有机化学教材。在教育部项目的支持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将Wade编著的“Organic Chemistry”(第六版)改编为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70-90学时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使用。

改编的有机化学双语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对英文原版教材只做章节顺序的调整和内容的删减,不增加新的英文内容,目的是尽量使改编的双语教材保持英文版教材的“原汁原味”。

2本书突出双语教材特色,对所有有机化学专业词汇、术语及化合物名称都给出中文注释,书后增加有机化学专业词汇和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方便学生自学和查阅。

3每章结尾增加中文概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

4为了使改编教材的章节编排遵循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特点,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部分从各章中抽出来,合并为新的一章,作为第3章“Brief Introducfion and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在双语教学中,有机化合物命名部分放在较前面的章节集中讲授,有利于学生自学和课堂理解教师英文授课内容。

5适当调整章节顺序,比如,将原版教材中第15章“Conjugated Systems,Orbital Symmetry,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调换为第11章,紧随烯烃(第9章)和炔烃(第10章)的章节之后,并将第15章中紫外光谱的内容抽出来与红外光谱合并作为第12章;将质谱与核磁共振谱合并作为第13章。调整后的双语教材的内容相对规整,符合国内的教学特点,方便教师双语教学使用。

6为了使改编的双语教材重点突出,篇幅精炼,对英文教材中基础性重点章节的内容基本未做改动,保留原版教材讲解生动详细、语句通俗易懂的优点;对非重点处的内容、插图和举例适当删减;前后章节明显重复的内容适当删减合并;根据每章的教学重点,筛选保留部分习题;对核酸、蛋白质、甾族化合物的内容适当缩减;删掉了第26章“Synthetic Polymer”。本书内容涵盖与国内的有机化学教材内容基本一致。

7本书保留英文原版教材的Index,方便读者查找相关内容;删掉书后的其他附录。

8本书为黑白印刷,将重要的彩图集中到一页,从而在保证教材特色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教材的成本。其他的彩图将在电子教案中出现。

改编后的教材与其他的双语教材比较,英文出自原版教材,中文文字不多,只起提示和概括的作用,力争达到以英文教学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改编后的教材体系、内容覆盖面与我们编写的中文有机化学教材的体系、内容覆盖面基本相同。难理解的基本概念、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生可参考中文有机化学教材。

三、新的思考

结合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我们正着手完善配套的双语教学课件的建设、电子教案的建设、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我们也正在总结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的经验,筹划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和相关教学资料建设。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上述有机化学双语教材的改编工作,预计在2009年年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为第一本由英文原版教材改编的有机化学双语教材。由于初次尝试,加之改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改编不妥之处,由衷地欢迎专家、同行和使用本书的学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和完善这本有机化学双语教材。

微格教学教案编写 篇9

微格教学教案编写

在进行微格教学时,确定了学生所训练的教学技能内容,编写教案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微格教学教案编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组织、设计的具体方案,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又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好的教案,就不可能上好微格教学课。1.设计微格教学课的教案,必须考虑微格教学课堂的特点微格教学课是以培训教师的技能为目的,以训练教师的“诊断”教学能力为目标,要求把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实际,特别重视师生双方活动的两个变量的影响和变化,以促进学习。

从微格教学的表面上看,它是使培训的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如:讲解、提问、导入等,但它的实质是培训教师学会运用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及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讲,它注重教学的“诊断”及诊断后采取的措施。从理论上看,“微格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是人类学习才能的五种类型: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微格教学授课内容少,课时短,学员通过一小阶段的教学训练,加涅称之一个“学习事件”。这个教学事件过程又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输入—加工—输出过程),信息加工是学习关键,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为信息内部加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学习者内部因素发挥作用,知道这一点,就掌握了微格教学课的基本宗旨。

根据微格教学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学课学习程序大致可分为八步:(i)激活事件,(ii)指引注意,(iii)刺激回忆,(iv)提供指导,(v)增强保持,(vi)促进迁移,(vii)引出动作,(viii)提供反馈。

微格教学课教学流程可简略表示如图2-3。

总之,微格教学课堂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如何组织、设计一堂课,把各要素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反馈给予完善和改进,这是微格教学备课时必须把握的关键之点。2.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微格教学课的特点,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明确的行为目标来表示,能够被观察和操作。在认知领域通常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有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我国学科教学中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评价五级水平。

(2)根据教材内容,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教学技能练习的同时,又要注意到这些技能在教学实际中的使用效果。如果只重视教师在微格教学课上如何演练技能,而不重视教学的对象及教学效果,就失去了微格教学的培训意义。

(3)被培训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是明确的,各单项教学技能群的训练点必须清晰,也就是说,在哪个教学阶段使用何种技能都要一一注明,不能有丝毫含糊之处,这样才能使培训取得好效果。

3.微格教学教案的内容

按一般微格课堂教学的要求,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

(1)教学目标。这是微格教学课教案的首项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备课的前提,制定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微格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在制定目标时易出现两个毛病。(i)目标定得大,制定目标抄参考书,不顾课堂实际情况。(ii)制定教学目标不细致,含糊,笼统。指导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予以指导,它的好处是:帮助年轻教师理解教学大纲,帮助他们深钻教材,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教学技能。如讲《观潮》一文,微格课指定讲第四至五两小节,讲潮来时的景象。全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i)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案《微格教学教案编写》。(ii)懂得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学习从几方面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iii)理解积累11个词语。如果把这么多的目标压在只讲很短时间的四至五小节,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应把这两小节内容的讲授目标规定为:(i)懂得观察事物要有顺序。(ii)体会潮来时雄壮的景象。(iii)理解掌握“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两个词语。这就比较具体准确。

(2)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行为包括板书、演示、讲授、提问等若干活动,这都要在教案中写清楚。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预先经过周密设定,与教学时间一栏相对应,使自己的教案更具有可行性。年轻教师讲授微格课,因为没有经验,对教学过程掌握不好,有时扩大了预定行为范围,有时又缩小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范围,这都需要指导教师事前提醒,提出一些应付课堂变化的建议。尤其是现代课堂教学,电化教学手段复杂,单就电教硬件的操作来说,如果事先不策划好,都可能影响教学进程。(3)学生的行为。它是教师备课中预想的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主要有观察、回忆、回答、操作、活动等。在备课中预想学生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年轻教师备课往往一厢情愿,只顾自己怎样讲课,不注重对学生的组织与反应,结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冷场,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完不成教学任务。比如讲《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教师随便叫一个学生回答第一小节的节意,本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导向性问题,学生回答后应立即转入下面的教学行动,可是这个学生吱唔了半天也没回答准,拖延了教学时间,表面上看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师备课中对学生的预想回答未予足够的重视,事先无准备造成的。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怎样活动,参与活动的各种行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都应考虑到。微格教学课,时间紧凑,环节衔接紧密,稍有不当之处就容易拖堂,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4)教师应掌握的技能要素。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设计应具体、明确。在一节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多方面的,单就使用的教学技能来说也有若干分类。应该注明什么技能呢?在教案中应注明目前主要培训的技能要素。比如培训提问技能,就要注明教学过程中提问各个类型的使用以及提问构成要素。这样,从教案中就可以了解教师提问的思路以及是否掌握了各种提问类型以及提问是否流畅。指导教师在审教案时,就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从而保证上课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5)需要准备的视听教材。它要求在教案中把自己将使用的视听材料加以注明,以便课前准备,课中使用。板书也应在这栏中注明。(6)时间分配。微格教学是由0′0〃开始计时,它以分、秒,严格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忌拖堂,受训者必须明确这一点。4.微格教学教案的批阅

学员写好微格教学教案,要由指导教师批阅。(1)看学员对教学技能能否正确地加以识别。有的学员由于不能识别应掌握的技能,造成上课的盲目性,使培训收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应予重视。

(2)在编写教案时,学员还应明确上课时的课堂评价内容。具有评价意识,上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标准,还有助于提高编写教案质量以及上课后对教案的再修改,容易做到自我监控。(3)重视对教案设计的研讨和分析。学员编写教案不是走过场,教案对教师上课行为有约束力。原则上讲,制定教案的每一步都应有科学的依据。所以,学员必须明确编写教案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4)编写教案要注重实效性。微格教学的特点在于“微”字,所谓注重实效性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教案编写不要贪多、贪大、求全。也就是说,应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微格教学是讲授一小部分内容、整篇文章的一小段,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阶段。其次,编写教案还要把握讲授知识的完整性与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某一个知识,比如中心思想只有讲完全文才能归纳出来,某一重点词,有时需要前后文联系才能讲透,微格教学却只完成一小阶段教学目标。抓住上述特点设计教案,才能使微格教学训练趋于科学、合理。5.微格教学教案的再修改

上一篇:急诊自我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晚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