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2024-10-20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共10篇)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篇1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我市血吸虫病现状

崇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流行县,全市17个乡镇有不同程度流行。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靠吞噬红细胞为生,一对成熟虫每天可产3000个左右虫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等器官,损害肝脏及其他组织,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我国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二、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①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重,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能危及生命。②慢性血吸虫病可无明显症状或自身没有感觉,部分伴有慢性腹泻﹑疲乏无力和消瘦等症状。③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未经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出现腹水,病人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极度衰竭﹑呕血,甚至死亡。妇女感染可引起不孕,儿童感染影响发育可成为“侏儒”等。

三、哪些活动易接触疫水,如何预防。

很多生产活动﹑生活用水﹑游泳与戏水等都易接触疫水,如插秧﹑打谷﹑排水﹑捉鱼,沟塘﹑河流洗澡﹑洗手等。个人防护应穿长统靴或擦尾蚴防护药品尽量减少接触沟渠﹑河﹑塘水,特别是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尽量不要到沟渠内捉鱼虾﹑戏水﹑游泳等,避免造成急血感染。

四、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疫区群众每年应参加当地政府﹑卫生部门组织的查灭螺和普查普治血吸虫病工作,发现患有血吸虫应及时服用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物吡喹酮。关键是早查﹑早治,以免形成晚期血吸虫病,危及生命。因现阶段对血吸虫病只有治疗药物,而无预防药物,且血吸虫病易反复感染,疫区群众应每年参加血吸虫病普查,发现血吸虫感染及时治疗。

五、患了血吸虫如何检查﹑治疗

到过疫区﹑接触过疫水或疫区群众发现有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症状和体征者,应及时到乡镇医疗机构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性的治疗。

六、全民动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

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农业﹑水电﹑畜牧﹑卫生﹑教育﹑广播等)的协同作用。做到人畜粪便沼气无害化处理﹑沟渠硬化﹑下湿田改造﹑植树造林﹑产业结构调整﹑健康教育﹑人畜同步化疗等,这样就可以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一年三月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篇2

日本分体吸虫雄虫为乳白色,短而粗,长9~18 mm,宽0.5mm。雌虫细长,呈暗褐色,长12~22 mm,宽0.1~0.3 mm。虫卵为椭圆形、黄褐色。钉螺是日本分体吸虫的中间宿主,该病只存在于钉螺生长地区。牲畜在有钉螺生长的小河旁、湖岸、水田中放牧时最易感染血吸虫。血吸虫主要经牲畜皮肤侵入机体,有的尾蚴在牛羊饮水时从口腔黏膜侵入。从尾蚴发育到成虫需经30~50 d,成虫生存期为3~5年以上,其多寄生于肠系膜静脉,有的见于门静脉。

1发病情况

发病牛犊食欲减退,皮肤瘙痒,行动迟缓,腹泻。随后其他牛也相续发病。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逐渐消瘦,贫血。

发病半个月左右,一头牛犊因长期拉稀(粪便混有黏液、黏膜和血丝),严重贫血而衰竭死亡。

2临床症状

发病牛体温达39℃~40℃,呈不规则的间歇热。听诊,呼吸加快,肺泡音粗厉,呼吸次数为每1 min 50~60次,有的咳嗽。心跳加速,每分钟70~90次,心律不齐。

病牛精神沉郁,病初可视黏膜充血,继而苍白。尾蚴侵入皮肤时引起变态反应,导致皮炎,病牛皮下水肿和皮肤瘙痒。病重牛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精神萎顿,目光呆滞,严重腹泻,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和脱落的黏膜,最后粪便呈水样。病牛排便失禁,逐渐消瘦、贫血而亡。

3病理变化

病死牛机体消瘦,腹水增多,皮下水肿,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地肿大、充血或出血。病初牛肝脏肿大,后期肝萎缩,有部分肝硬化。肝表面及切面有粟粒大的灰白色或黄色的结节,肠壁虫卵堆积处出现结节,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和形成溃疡。在肠系膜血管、肠壁管及门静脉中可发现虫体。

4诊治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此次发病为日本分体吸虫病感染。

发病水牛用硝硫氰胺,按35~40 mg/kg内服,每1 d一次,连服5 d。牛停止到原地放牧,对牛舍进行清洗,用0.1%的消毒威连续消毒5 d,牛舍四周撒生石灰。病重牛加强护理,采取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对其他未发病水牛进行预防性驱虫。

5讨论

5.1发现病畜要及时驱虫,对症治疗,消除感染源。发病区每年要定期驱虫3次。

5.2管理好水源,防止人、畜用水被污染。在血吸虫严重流行区,人畜用水中应加入漂白粉以杀死水中的血吸虫尾蚴。

5.3管理好人、畜粪便,粪便作堆积发酵处理。

5.4避免到有钉螺生长的河边、洼地或水塘边放牧。采取轮牧,每隔1~2月轮换一块牧地。

谨防血吸虫病 篇3

引起血吸虫病的是一种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及痔上静脉的小静脉中,能在人体内存活4年~5年。雌虫每天排卵约1000个~3500个,虫卵随血流沉积于肝及肠组织内,变性、死亡。成熟虫卵在肠粘膜层形成脓肿并向肠腔内破溃,随粪便排出体外。随粪便进入水中的成熟虫卵,自卵内孵出的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在钉螺内繁殖产生尾蚴。尾蚴遇有人、畜接触疫水时,能在2秒~10秒钟迅速经皮肤或粘膜钻入宿主体内,并脱去尾部变成童虫。童虫经过淋巴管或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经过3天~5天达肝门静脉分支内发育为性成熟期。大约05天左右,雌虫开始产卵,人在感染后的35天左右即可在粪便中查出虫卵。(见图)

血吸虫病以人为主要传染源,但牛、羊、猪、马、狗、鼠、兔等30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血吸虫,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南方的耕牛及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急性血吸虫病多见于夏秋季节,通常情况下小儿多在此时患病。除表现为接触疫水后有尾蚴性皮炎外,尚可发热,热型不定,一般在39℃以上,初有寒战,大多于15日~2个月自行缓解。消化系统可表现为结肠炎粘液血便,可伴腹痛腹胀,偶有便秘者。此外还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肝脾肿大等。半数病人出现咳嗽、胸痛、血痰等呼吸道症状,这是由于童虫移行至肺时引起的症状。此期嗜酸性粒细胞可增至20%~40%,有诊断价值。

目前我国已有较为成熟的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案。自1977年开始,我国已用吡喹酮(简称8440)治疗,此药为口服药,有服用简便,疗程短,副作用少而轻,用药时间短等优点。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由专业医生提供服药方法并根据儿童具体情况确定疗程。患者多于服此药后半个月粪便虫卵阴转,近期疗效约达100%,3个月~6个月后远期疗效仍达90%~98%。

除药物治疗外,对儿童和青少年还应考虑到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要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等,并应积极治疗贫血及保护肝脏。对急性期高热不退者,有条件时可住院治疗。儿童期很少做脾切除手术。

血吸虫病预后的好坏与治疗的早晚有直接关系。如能确切知道儿童接触疫水的日期,在感染25天后查出虫卵并开始治疗者预后最好。感染不重,发现后及时治疗者预后亦好。急性期伴有脑症状者及少数危重病人,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晚期肝功衰竭,严重腹水,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

学校血吸虫知识健康讲座总结 篇4

一.活动名称:“血吸虫防治知识讲座”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同学们对血防相关知识的认识

2、让同学们从自我做起,注意防护,以至于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

3、让同学们将学到的血防知识向家长宣传,提高全民参与血防的积极性

三.活动地点:**中心小学会议室 四.活动时间:5月22日下午 13:00-13:40 五.活动内容:

1.前期宣传:通过在班主任老师及校园广播对此次讲座进行宣传。2.联系老师:防保组人员**、**负责与学校联系,准备好活动事宜。

3.讲座地点的准备:学校老师准备多媒体教学所需材料。4.讲座进行过程:主要由**医生进行讲座,课堂中间穿插看钉螺标本、相关图片,组织学生代表模拟查一次钉螺,最后安排的是血吸虫防治知识测试。

5.讲座结束:班主任老师负责收集学生作文,并进行评比。

六、活动总结:

讲座一开始**医生运用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送瘟神》进行了引入,在场所有的同学们充满了兴趣,纷纷猜测到诗句中的小虫就是血吸虫,使得整个讲座始终维持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医生将上网查找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中讲给学生听,将收集的图片、钉螺的标本拿给学生看,让同学们更能深刻、形象地了解血吸虫、血吸虫病和钉螺。

讲座最后邀请了4名学生参与模拟查了一次钉螺。

整个讲座过程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积极参与了互动,认真做了笔记。讲座是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的,通过这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血吸虫防治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了血吸虫感染的主要方式:人们在捕鱼捞虾、游泳戏水、在水中抢收抢割、在有钉螺河沟洗衣服等都有可能被感染。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的生长、生育、生命、生活、生产的疾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同学们表示再不到疫水中游泳、嬉水、洗手、洗脚、洗衣物、捕鱼捞虾了,有效地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防保组要求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血防知识,并把血吸虫病的传播及危害知识装入文化橱窗,让全体学生观看,教育学生做好防护工作。

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分析 篇5

总结分析青白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成效和经验。方法收集青白江区1956-2010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档案,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情况。结果青白江区共环境改造灭螺220余万m2,占历史钉螺面积的49.00 %;近5年来反复灭螺1347万m2;累计查病382893人次,化疗12153人次;30万人次参加了血防健康教育活动,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100%。2009年以来连续2年未查到钉螺;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牛。结论青白江区通过综合治理,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治;传播阻断;成效;经验

成都市青白江区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钉螺和血吸虫病患者,经科学和系统调查证实青白江区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治血吸虫病,血防工作取得巨大的进展和成绩。1988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国家标准。2010-11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的考核评估,青白江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国家标准。现将青白江区1956-2010年的血防工作情况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查阅青白江区于血吸虫病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资料,包含国土、气象、人口、农业、水利、林业、卫生和社发等部门的资料。收集整理青白江区1956-2010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档案,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和报告,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文件和方案等。收集青白江区1956-2010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情况,包含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的卫生、农业、水利、林业、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情况。

1.2 分析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青白江区各个时期血防工作情况。结果

2.1青白江区基本情况 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平原和龙泉山系地区,面积378.56km2(上标),辖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5个社区,96个行政自然村,现有人口40.68万人。东南与金堂县、龙泉驿区,西与新都区、北与广汉市相邻,东西长约25km,南北约50km,海拨最高为964m,最低为462m。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主要灌渠是东风渠,毗河和青白江贯穿全区,水系复杂,毗河以北为平原,毗河以南为浅丘。青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60C,年总降水1080.8mm。农业种植以大米、小麦为主情况。青白江区是成都市最早的工业区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工业基地。

1956年,青白江区首次在大同公社一心村查见钉螺;1958年,大同公社确诊首例血吸虫病病例。经历年调查,全区共计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1个,流行村96个,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4493849㎡,历史累计病人48784人,历史晚血病人189人,现存活36人,历史累计病牛1265头。

2.2青白江区血吸虫病防治历程 青白江区从20世纪50年代发现钉螺和血吸虫病患者以来,防治历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

2.2.1 调查摸底,制定规划阶段(1956-1962年)青白江区建立了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机构,掀起了查灭螺高潮,发现和治愈了大部分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畜,基本摸清了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2.2.2 全民动员,群防群控阶段(1963-1979年)青白江区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积极

开展查灭螺、查治病,以药物灭螺为主消灭复杂环境的钉螺。,为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3 巩固成效,传播控制达标阶段(1980-1988年)青白江区提出了“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防治策略,全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查灭螺、查治病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我区螺情和病情,1988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2.2.4 科学防治、传播阻断达标阶段(1989-2010年)20世纪90年代青白江区执行了世行贷款控制血吸虫病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血防管理技术和理念。2006年来围绕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1,2],强化综合措施,2010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国家标准。

2.3 血吸虫病防治情况

2.3.1 部门协调,综合治理 青白江区整合部门资源,2006年全区共投入资金4885.16万元开展综合治理。水务局在钉螺孳生环境整治沟渠404.42km,掏修农毛渠道99.57km,建设人饮工程11处,解决了11.405万人的饮水安全。园林局在有螺环境,植树造林220hm2。农发局建沼气池8272口,大中型沼气池63座(约9200m2),下湿田改造253.33hm2,以机代牛推广微耕机221台。区交通局结合钉螺孳生环境清理边沟885000m,清除杂草25850m2,清掏淤泥1000m3。2006年以来,青白江区以“生态立区”为首要发展战略,将血防工作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先后实施了“环保五年行动计划”、“成都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建设工程”等专项行动,植树造林8500566.67hm2,生态绿地建设419hm2。青白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区,建立四川化工厂和成都钢铁厂等大型企业,征用大量土地133.33hm2,消灭98103m2钉螺;建立西部物流中心等征用土地173.33hm2,消灭钉螺128443m2。

通过综合治理,青白江区的有螺面积逐年减少,全区共环境改造灭螺220 hm2,占历史钉螺面积的49.00 %,有力地推动了我区血吸虫病阻断达标工作。

2.3.2 因地制宜,科学防治

2006年以来各乡镇(街道)每年反复查螺800 hm2以上,每年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泥敷、稻田浸杀等多种方法反复巩固灭螺500 hm2以上;每年监测查病6万人以上;每年畜牧部门检查全部的耕牛。近5年来累计查螺3051 hm2,解剖钉螺9381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反复灭螺1347 hm2;累计查病382893人次,血阳12153人次,粪检15674人次,未发现血吸虫病人,血清学阳性者全部规范化治疗;开展耕牛监测查病,血清学阳性全部治疗并做病原学检查;畜牧部门累计检查耕牛血清学检查4775头次,血清学阳性35头,全部粪检,未发现血吸虫病牛,扩大治疗35头。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建立起不明原因发热排查制度,排查2万余人。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救助,共救助34人。利用广播电视等开展血防知识宣传,近30万人次参加了血防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全民参与血防工作。

从青白江区血防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血防科研工作。①开展耕牛市场的血吸虫病调查和监测,制定市场交易耕牛血吸虫防治管理策略和措施,有效控制通过耕牛交易输入血吸虫病传染源。②稻田灭螺试验:2006年以来稻田灭螺2355180m2。③血防信息管理系统研发:血防信息资料的管理是血防工作的重要组成,从血防工作的需要出发,组织血防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发了基层血防信息管理软件,促进血防信息化工作进程,同时也在其他血防县推广应用。

2.4血吸虫病防治成效 青白江区血防与经济发展结合,钉螺面积逐年下降。2009年以来青白江区连续两年未查到钉螺;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牛3,4,5];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达100%;收集和整理了历年原始资料,建立了全区11个乡镇96个行政村(社区)的血吸虫病情、螺情变化及监测巩固的完善系统资料,全部实现微机化管

理。2010年11月经过四川省人民政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卫生、畜牧、农业、林业和水利等部门的专家对青白江区的钉螺情况、人群病情、家畜病情、血防资料和综合治理等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估,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讨论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青白江区委和区政府就把血防作为当地重要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分析青白江区血防经验,提取出当地较有特色的经验。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青白江区成立了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领导小组,下发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血防达标入目标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血防达标工作例会,通报问题,限期整改;建立部门定点联系乡镇制度,区级61个部门定点联系96个流行村。

3.2 健全体系,强化管理 青白江区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以区血吸虫病防治院为指导、乡镇公共卫生所为枢纽、村公共卫生站为网底的三级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成都市实现3个率先:一是率先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公共卫生所;二是在各公共卫生所率先建立血防专室,确定一名血防专管员和资料员专职从事血防工作;三是率先由政府在每个村聘任村公共卫生信息员从事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青白江区的三级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和“三各率先”保障了血防阻断达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血防科研与现场防治相结合耕牛是血吸虫病的重要传染源[6],青白江区唐家寺耕牛市场是西南最大的耕牛交易场所,为有效控制耕牛血吸虫病传染源的输入,开展耕牛市场的血吸虫病调查和监测,制定市场交易耕牛血吸虫防治管理策略和措施。免耕等农业耕作新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也造成稻田钉螺增加,传播隐患加剧[7,8],青白江区开展稻田灭螺方法探索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比较试验,总结出稻田浸杀灭螺技术,该法效果好,并在全区推广。

3.3 今后的思路与展望 青白江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血防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为了巩固青白江区的血防成果,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3.2.1 依法防治,长抓不懈 血吸虫病阻断达标仅仅是青白江区防控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离血吸虫病的彻底消灭还有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程,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继续保证血防经费,保留一只与血防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测试卷 篇6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60分)

1、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

2、血吸虫病(俗称“”),人和家畜都能感染。

3、人和家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俗称),就可能患病。

4、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是月。

5、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措施。

6、在我国流行的为血吸虫。

7、疫区每个和个人有义务积极配合当地血防部门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人畜查病和治疗工作。

8、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它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

9、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或哺乳动物接触疫水秒钟,血吸虫尾蚴即可侵入皮肤,就可能造成人或哺乳动物感染发病。

10、血吸虫病分为、慢性和晚期三种。

二、判断题(40分)

()

1、血吸虫病是一种只有人患的疾病。

()

2、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与生命。

()

3、除人以外,还有40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

()

4、接触疫水机会越多,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就越小。

()

5、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出

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

()

6、儿童如果患了血吸虫病,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7、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捕鱼虾、洗衣、洗菜等,可

以预防控制血吸虫病。

()

8、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

2014年血吸虫病实施方案 篇7

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

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步伐,实现2014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按照《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规划纲要(2009-2015年)》(卫疾控【2010】36号)、《四川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川卫办发【2010】626号)、《眉山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眉卫发【2011】74号和《仁寿县畜牧兽医局2012-2015年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仁牧医发【2012】1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仁寿县委“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的工作方针;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运动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染源控制和阻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我辖区2014年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2014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GB15976—2006);

(二)具体目标:一是加强血吸虫病知识宣传力度,确保疫区对血吸虫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二是进一步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坚持对北斗镇、城堰乡每年两次存栏耕牛血吸虫病查治率达100%,确保当地无血吸虫感染病例;三是加强综合治理,改善自然环境,逐步压缩血吸虫流行范围;四是加大畜禽传播途径管理力度,确保2013年前畜禽圈养普及率达100%。

三、实施范围

北斗镇、城堰乡共计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家畜传染源和家禽传播途径管理:

1、家畜禽圈养:血吸虫病疫区,加大推进畜禽圈养,通过改造畜禽圈舍、改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艺和种草养畜禽等措施,减少家畜感染率和家禽携带血吸虫卵率,减轻家畜禽对有螺环境的污染;

2、家畜查治:坚持每年两次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及选择性治疗,控制家畜感染,减少环境污染;

3、加大畜禽养殖结构调整,发展非易感染动物养殖,减少易感染动物的饲养量。

(二)加强机构建设

中心站成立动物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动物血防达标督察小组、动物血防达标工作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动物血防达标工作应急预备队。(名单见附件)

五、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辖区2014年血吸虫病达国家传播阻断标准工作,是仁寿县畜牧兽医局下达给我站的一项指令性任务,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把认识、思想、行动统一到达标工作任务上来,正确分析当前血防工作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防治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小组,落实分解好具体工作任务,强化监管,加强领导,严格遵照达标工作任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2014年实现辖区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尽快召开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小组以及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参加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动员会,安排落实本乡镇达标工作。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本乡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不脱产的血吸虫病防控专业队(人员名单请于5月15日前报中心站达标办)。充分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群众性运动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行中心站职工包乡、乡镇站职工包村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通过会议、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对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的宣传力度,大造社会舆论,使辖区群众家喻户晓,在醒目位置书写1—2条血防宣传标语,将血吸虫病防治宣传资料发至农户,提高群众防病

自我保护意识。

3、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中心站已将动物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列入今后几年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心站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辖区达标工作。中心站上还成立了血防达标工作督查小组,由中心站会计任组长,负责全镇血防达标工作的督查。达标工作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层层落实达标工作责任。

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任务艰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目标顺利实现。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碧文

副组长:杨德清

办公室主任:李桂芳

成员:

钟丽张学超王东

陈建文李茂云李久河

李晓燕

注:钟丽、李茂云、李久河、李晓燕负责城堰乡血防督查工作;张学超、王东、陈建文负责北斗镇血防督查工作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督查小组

组长:钟丽

成员:

王东李久河李晓燕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张学超

成员:

钟丽李久河李晓燕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应急预备队

队长:陈建文

队员:

李建中张应权郭俊超

张泽君刘水河刘永光

杨春芳汪菊仙李金平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篇8

血吸虫病是由复殖裂体寄吸虫引起的以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仅次于疟疾的一种重要热带病。该病曾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共约2亿血吸虫病患者,6亿人健康受威胁。仅我国还尚有44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33810个流行村,估计患者67万人[1]。近年来,虽然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再感染难以控制,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经费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2]。这些现状的存在提示国家和学者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和不容懈怠。

本文根据各文献报道,总结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结合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将目前的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1.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在人类寄生虫病中,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1947亿。就全球而言感染者集中于10-19岁年龄段。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有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某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加纳伏而泰湖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于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未获控制[3]。

1.1 总的流行现状与趋势据2003年底统计,110个县(市、区)共有钉螺分布面积36.3亿m2占全国的96%;血吸虫病患者73.6万,占全国的87%;急性血吸虫病902例,占当年全国的81%。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2流行区的变化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区)的418个县(市、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1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在418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7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3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08个县(市、区)及5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2001~2003年分别发现4、15和l8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9例,浙江省18例,深圳市10例,均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感染地点分布统计,江西省占51.35%,安徽省占18.92%,湖南省占13.51%,湖北省占10.81%,四川省占5.41%[5]。

1.3 病人数变化陈贤义根据各省的上报资料,总结了2001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病人820 776人。其中慢性病人794 539人,较2000年增加123 139人;当年共有晚期病人25 664人,发生急性感染573人[6]。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7]。郑江等人报道每年估计至少有20000人死于血吸虫病。死亡原因为:埃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膀胱癌与肾功能衰竭,与肠道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与门脉高压及其后果,如上消化道出血。但在控制有效的国家死亡率显著降低。例如,巴西近一二十年来,死亡率下降十分显著。我国建国初期推算有1100万血吸虫病人。全国有9000万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病人分布如下:湖北省271815万、湖南省211061万、江西省111185万、四川省81097万、安徽省51879万、云南省412486万、江苏省31655万、浙江省01138万。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没有当地感染的病例。2001全国粪检1567415人,粪检阳性79907人,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10%;粪检耕牛575184头,阳性31547头,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48%[2]。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4 年龄分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07年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调查的3 003人中,男女性别比为1:1.35,年龄中位数均为43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湖北省应城市的一项报道显示,1980~2000年该市共发生急感突发疫情7起,发生病例104例,其中75例为确诊病例,29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急感中,有83例在汉北河感染(79.81%),有21例在当地沟渠、塘堰感染(20.19%)104例急感中,年龄最小4岁,最大47岁,15岁以下88例,16~49岁16例[8]。汪奇志等曾报道称人群血吸虫病检查结果年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在两年均呈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峰值年龄段均在45~54岁。年间比较,除5~14岁抗体阳性率不变外,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不同程度地下降,35岁后各年龄组下降幅度大于35岁前各年龄组[9]。闻礼永等[5]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7~68岁,平均年龄为25.44岁。男性占75.68%,女性占24.32%,男女之比为3.1:1。

1.5 职业分布及其他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按职业分布,学生占45.95%、农民占35.14%、渔民占10.81%、工人占8.1l%,以学生感染为主。感染方式:戏水占40.54%,农业劳动占35.14%,渔业劳动占18.92%,旅游占2.70%。西昌市动物血吸虫病的研究显示,血吸虫感染最严重的动物是牛,而猪、马、羊、犬均无感染。夏、秋两季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5月份感染率较高。试验区共查面积36018m2,其中有螺面积占24760m2;钉螺阳性率平均为1.20%,其中封闭大山区的磨盘乡阳性螺率最高(1.29%),半封闭二半山区大兴乡次之(1.12%),平坝区川兴镇最低(0.65%);阳性螺主要分布在道路边沟、灌溉田及周边沟和房前屋后[10]。

2.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措施

多年来,国内外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策略是:采取人畜同步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环境改造以及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全国血吸虫发病率从解放前的0.81/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06/10万。但近几年,疫区范围有扩大趋势,疫情回升较为明显。在防治过程中发现可能由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洪水、气候变化的关系,钉螺感染率下降不明显或

有反复,不易消灭控制;牛羊猪等保虫宿主多人畜同步化疗难度大;流行区人畜化疗后再感染率高;吡喹酮化疗对已造成的组织损伤没有作用,对再次感染并没有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有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威胁[11]。在感染难以完全遏制的情况下,减少宿主体内寄生虫数、降低产卵量、控制肉芽肿的发展,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尽量减轻免疫病理损伤,则是目前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和不可或缺的途径[12]。

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也提到健全急性血吸虫病的登记、报告制度,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急性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13]。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本世纪以来。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措施。但是,消灭钉螺不仅耗资巨大,需要长期、反复进行防治,而且药物灭螺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在钉螺分布广泛、孳生环境复杂、水位难以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四川和云南7个疫区省在环境没有彻底改造之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以达到阻断传播血吸虫病的目标十分困难[14]。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将防治血吸虫病分为3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即减少重症人数;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控制和阻断传播。我国随着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防治目标也由“阻断传播”改为“控制疾病”通过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引进世行贷款并鼓励社会积极参与[15]。本世纪以来,全球控制血吸虫病的总策略是减少疾病的危害,而不是消灭。我国根据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围绕“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战略部署,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血防工作指导方针 在继续实施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的同时,部分重点区域实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五”血防规划提出了“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总血防目标,是符合我国血防工作实际的。我国血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从广义疾病监测的角度纵观我国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历史,其监测网络大致分成3类:重复性横断面抽样调查,即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调查;区域性监测,即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巩固监测;固定监测点的纵向监测,即监测点监测[16]。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畜),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防治(血防)成果巩固[17]。

总之,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防治机构的变更阶段,血防也不能离开国家的政策,只有结合国家有利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血防工作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18]。针对流行区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血吸虫病危害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订出切实可行的血防责任管理制度。为中国血吸虫病的研究进展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就喜,房修罗,沈继龙.日本血吸虫rSj 14—3—3疫苗和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保护作用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 26(9): 825-829.[2] 郑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及展望.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 15(1): 1-2.[3] 陈名刚.世界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治进展.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 14(2): 81-83.[4] 李岳生,蔡凯平.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7): 553-554.[5] 闻礼永,蔡黎,张仁利等.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7): 577-579.[6] 陈贤义,姜庆五,王立英等.200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 14(4):

田骑龙小学预防血吸虫病工作方案 篇9

为了进一步巩固血防健康教育成果,避免学生感染血吸虫病,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落实孝血领发[2010]1号文件精神,特拟订此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继枝 副组长:刘进明 冯中发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主任:刘进明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内容:

1.营造良好的宣传、学习氛围,加强对《卫生防疫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血防知识的学习活动。

2.扎实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开展一次田陡渠查螺的课外活动、写一篇与血防教育相关的作文。3.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杜绝我校学生下疫水游泳、戏水。

三、职责分工

1.冯中发:全面负责血防教育工作。

2.刘进明:负责完成对学生血防知识的讲座活动。

3.林敬尧:负责督促相关教师上好血防教育课,负责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批改,负责开展血防知识征文活动。

4.刘进明:负责学生的血防知识抽测活动。

5.李义长:负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排查整理接触疫水学生。7.刘进明:负责上血防知识课。

2012年2月15日

王垸小学2013学年度

血 防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血防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程,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厅以及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血防工作,以保证我校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二、成立组织

为加强我校血防工作,保证我校师生及其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成立血防教育工作领导组,名单及工作职责如下:

组 长:叶志文 副组长:冯鑫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开展好“四个一”活动:

1、教师给学生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

2、组织学生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

3、要求学生写一篇与血防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

4、开展一次田陡渠查螺的课外活动。

通过“四个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血防健康教育。通过集体晨会、主题班会、黑板报、小测试和体育健康教育课等多形式多角度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动员他们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积极配合。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和“致家长信”向家长提出相应要求,共同教育学生不在有钉螺分布的区域游泳、戏水、捕鱼等,防止或减少接触疫水,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检查。

(三)积极配合完成二河血防站开展的有关工作。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以确保我校血防健康教育科学、有效。

三、工作安排 1、3月上旬,向全体学生发放《血防知识健康教育读本》,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由各班班班主任教师负责)。2、3月下旬,各班主任上一堂专题教育课。3、4月上旬完成血防知识测试。4、4月中旬完成血防作文,选取优秀作品表彰。5、5月份,组织学生参加血防知识抽测活动。(由少先队负责)。6、5月份,利用周一的晨会课,由体育组老师为各班同学上一堂专题教育课 7、5月份,组织学生开展查螺、灭螺户外实践活动。每班出好一期专题黑板报(由少先队负责)8、6月份,组织各班看一次血防教育录像(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发放一份告家长书,宣传有关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由教导处负责)。9、6月:配合二河血防站对全校师生进行一次检查。

王垸小学

王垸小学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自查报告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对于人民的危害极其严重。我镇水源丰富,河渠纵横,气候适宜血吸虫卵的繁殖,属于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历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在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的同时,加大了血防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按照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我校在对中小学生血防健康知识教育工作中,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创建考核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宣传动员深入家庭

按照市教育局、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我校从三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是提高认识。

每学年初我校将血防知识教育纳入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由教导处负责督促实施,并列入了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目标。分层次召开了领导会教师大会和工作专题会议,提高师生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二)是成立专班。学校成立了血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其它领导为成员的领导专班,全面负责学生的血防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并成立了以政教主任为首的工作专班。学生与学校签订不下疫水的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中小学生血防健康知识教育的责任。

(三)是扩大宣传。学校加大血防教育宣传工作力度,营造群策群力治“小虫”的氛围。学校门口有醒目的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的标志,校内有固定的健教专刊。开展了“四个一”宣传活动,听一场血防知识讲座、看一次血防知识录像、开展一次七号渠查螺的课外活动、写一篇血防作文。社会反响较好。

二、认真培训,加强管理,确保血防教育落实到人

(一)是重视培训工作。围绕《国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我校制定了“教师培训、学生自护、家校联合”的综合教育目标,探索“定期讲座、学生自学、带动家庭、影响社会”的血防教育模式。加强了教师血防知识培训工作,请血防站专家给学校科任教师上血防知识课。学校还组织教师观看了血防知识专题片,逐步提高了教师血防知识水平。以班级为单位,由地方课老师负责给学生上血防知识课,做到老师有备课笔记,学生有课堂作业。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还对学生统一进行了一次血防知识测试。

(二)是配合做好防治。6月中旬,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参加血检或粪检,参检率达100%。查感染血吸虫病的学生。暑假前,学校召开了“严禁下河游泳,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学生大会,并布置开展“远离钉螺、幸福暑假”作文大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血防意识。

三是加强档案建设。学校统一资料档案管理目录,重点收集原始资料,学校3月、6月、9月出一期血防板报,利用图片、宣传单、广播开展血防教育宣传。特别对留守生、单亲生的血防健康知识教育都有记录。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血防教育收到实效

5月份,我校组织专班对学校血防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覆盖率为100%,血防知识听课率为100%,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6%,正确行为形成率达100%,学生中没有发生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例和急性感染的病例。有效促进了各班级对血防健康知识教育的实施。

我校血防健康知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不平衡,个别的班级教师存在应付的现象,效果不佳;二是部分家长血防意识比较淡薄,署假期间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下河游泳容易接触钉螺。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篇10

中共XX市委书记、XX市人民政府市长 XX

同志们:

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具体行动。今年5月中旬、6月初,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国和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提出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防治思路,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血防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全国、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今明两年任务,推动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进步。

2004年以来,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针对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现的血吸虫病疫情反弹,我市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关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市政府及时制定了2005年至2015年的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按照规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切实把血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重点考虑、重点倾斜,确保了血防各项工作的落实。卫生部门加大了对螺情、病情的监测和对流行乡镇血防工作的指导力度,2005年查螺面积8422.79万平方米,药物灭螺面积2439.2万平方米,开展血吸虫病检查61.35万人,治疗晚血病人17人,外科手术治疗晚血病人6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水利部门把水利血防与农田水利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启动了血吸虫病疫区农村人口安全引水工程,广汉市完成了龙泉水库疫区整治工程,罗江县加快了省水利厅下达的文星镇水利灭螺示范工程的实施步伐;畜牧部门重点开展了春秋两查两治工作,控制耕牛的感染率,引导农民改变家畜养殖习惯,并在旌阳区寿丰镇开展了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农业部门借助国家实施农业综合项目和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把疫区农田环境治理纳入工程主要内容,抓好农业综合项目实施;林业部门在流行区大力营造生态林、经果林、工业原料林,促进了流行区的生态建设,推进血防工作向纵深发展;爱卫办加大了农村改厕力度,2005年,对广汉、旌阳、中江、罗江四个血防项目县完成改厕10400座;财政部门落实了经费保障,2005年,市、县两级拨专款371.4万元用于血防工作。今年,市财政又拨血防专款200万元,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预算血防专款共计135万元,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也根据血防工作任务需要加大了资金投入;教育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加强了中、小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开展了血防知识竞赛;新闻部门面向全社会加大了血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血防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血防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起了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的有力工作机制,完善了血防监测体系和监督措施,广汉市于2005年一举通过验收,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在为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血防工作任务还很艰巨。2006年,旌阳区、罗江县、中江县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08年,绵竹市、什邡市还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灭螺药物供需不平衡、不到位;乡镇血防工作经费不足;耕牛感染率较高;血防综合措施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还比较缓慢;血防协调和业务指导机构力量比较薄弱等。

当前,我省和我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都处于合力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卓有成效地抓好血防工作。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市血防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政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好血防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县(市、区)政府,特别是疫情反弹的县(市、区)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刻分析当前血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疫情反弹的原因,找一找工作在哪些方面还不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防治”这一基本防治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按照我市制定的《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把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规划和资金安排上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投入重流行区,切实把防治血吸虫病这件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达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防治成效。

二、坚持综合治理,落实部门工作职责

血吸虫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因地制宜”。我市目前的血防达标,是用治标的方法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要彻底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还要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齐抓共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所规定的职责,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要抓好各部门专项规划的制订。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确定,国家的农业、水利、林业三个血防专项规划将于6月底审批下发。在实施国家专项血防规划中,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整合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现有投入政策,切实落实流行区项目和相关配套资金。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做好项目规划相互衔接配套,抓好项目规划的审核评估,确保项目及时落实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二是要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好市政府《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的血防工作春查秋会制度、例会制度、述职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等制度,确保职责履行到位。三是要加强督导检查。各部门对各县(市、区)的分片联系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要逗硬执行,特别是夏秋季血防工作十分关键,各部门要挤出时间、安排人力,对各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四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县(市、区)和各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血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坚持科学防治,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科学性的特性,我市的广汉市、旌阳区、罗江县、中江县曾经是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现在又进行重达标,这充分说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传播控制水平,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消除了血吸虫病的危害,还必须着眼长远,建立一套完整的血防工作长效机制,才能避免血吸虫病疫情的再次反弹和回升。对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要认真进行总结,特别是广汉市虽然已达标,但是如果在农业、水利、林业的综合防治措施和改水、改厕、改造环境等措施未有计划、有步骤地跟进或传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又可能卷土重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一是要狠抓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目前,以牛为主的家畜是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必须坚持以管好人畜粪便、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切实落实控制传染源的各项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要加强已建血防项目的管理和维护,从根本上治理钉螺孳生环境;要大力实施农机推广项目,推行“以机代牛”耕作农田,尽量减少血吸虫病流行区耕牛数量;要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家畜养殖习惯,制定血吸虫病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实行家畜圈养禁牧的有关规定,对牲畜实行圈养舍饲;要进一步规范耕牛活畜交易市场,严防输入性传染源;要通过改厨、改厕、改圈和建沼气池等方式,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生粪下水、下田,污染环境。二是要强化技术规范。坚持科学防治血吸虫病,严格落实血防技术方案,规范各项技术措施,加强血防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特别是乡镇血防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做好血吸虫病人的救治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效果。三是要保证经费投入。市政府已把用于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血防工作实际,确保血防工作经费到位,为我市的血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是要坚持依法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血防工作进入更加严格的法制化管理轨道。各地各部门要把贯彻、实施《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逐级抓好《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条例》的落实。五是要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重点人群、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防护能力,增强群众支持、配合和参与血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落实工作措施,确保达标任务完成省政府已经明确我省要在2008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XX作为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要为全省血防达标工作作贡献。今明两年的工作非常重要,关键要做好“一个巩固”、“三个达标”、“两个准备”。“一个巩固”:就是广汉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克服松劲、麻痹情绪,巩固好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成绩,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三个达标”:就是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要将血防达标工作作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来抓,保证必要的血防投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防治措施,严防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确保今年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两个准备”:就是绵竹市、什邡市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达标进度的要求,合理安排资金、技术和人员,早作安排、早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为2008年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作准备。

同志们,血防工作任重而道远。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按照全国、全省血防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我市制定的《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阅读题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