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反思性教学

2024-09-26

例谈反思性教学(共8篇)

例谈反思性教学 篇1

课堂教学反思例谈

一、反思课堂精彩点:

把“故事会”引入数学课堂

“故事会”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我把“故事会”巧妙地引入数学课堂。我首先广泛收集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和新知识有关的故事素材,然后进行合理加工,在讲解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开一个内容丰富、兴趣盎然的“故事会”,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学习数列知识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发生在棋盘格上的数学故事,讲述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的聪明运算,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再讲授数列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在讲述立体几何之前,我先向学生讲述蜂巢的几何结构,介绍蚁穴的合理构造,讲解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墓碑上的“圆柱容球”几何图形,用这些生物学知识和数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三角函数之前,我先讲述著名数学家欧拉的故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三角函数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史丰收的“数字馒头”、陈景润的“数学明珠”、华罗庚的自学成才、苏步青的爱国之路„„这一个个数学家的成才故事激励着学生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教学实践证明,把“故事会”合理地引入数学课堂,并安排具有启发性的原始问题或解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二、反思课堂遗憾点:

画蛇添足为哪般

最近,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问:“大家来读一读军需处长牺牲时的语句,然后谈谈自己的感触。”学生谈得差不多了,老师又问:“面对冻僵的老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你真是一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啊!”“你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我们一定会把你的精神发扬光大的!”“军需处长,我们向你致敬!你安息吧!”„„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这几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教室里感情似潮水起伏。

按理说,这个环节处理到这里,应该说已经比较到位了。可是,这位教师却突然发出指令:“全体起立!请面对军需处长的遗像敬礼!”结果,平静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嘈杂起来。桌椅挪动声、学习用品落地声、脚步声等一刹那间齐齐响起,课堂秩序大乱,原本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静静浸润学生心灵的教学氛围顷刻间荡然无存。不用说学生,就连听课教师的心也被弄乱了,原有的思维骤然断开„„

诚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唤醒学生内在的激情而采取一些独特的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形式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切不可盲目采用这样画蛇添足的方法。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且还破坏了课堂上原本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得不偿失。

三、反思课堂困惑点:

激情=“高分贝”?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语言贫乏,声音低沉,语调单一。

激情是否等同于“高分贝”?有的教师上课从始至终坚持使用高音量,从课前导入就激情满怀、慷慨激昂,课中、课末依然是“涛”声依旧。一整节课下来,教师大汗淋漓、嗓音嘶哑。表面上看,教师全情投入、激情四射,但久而久之,这统一的、过高的分贝会使学生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此“高分贝”充斥的课堂是一种伪激情,亦不可取。

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激情却并非如此。他们的教学节奏松弛有度,语言抑扬顿挫,语音、语调会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课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课末,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他们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甚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能够催生无穷的力量。他们的课堂激情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动着课堂的空气,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使课堂渐入佳境、奇妙无比,最终使教学达到高潮。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教学的无限魅力,尽情享受着课堂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课堂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激情,而不是那从头到尾的“高分贝”。

四、反思课堂生成点:

不该被忽略的教学资源

在学校组织的赛课上,一位历史老师在讲“大跃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吃食堂饭”,他出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食堂里的师傅忙着给社员们端饭,社员们则埋头猛吃。图片的左右配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下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怎么没有横批?”也许是怕解决这个问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继续往下进行。

我很为这位教师没能有效利用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而感到遗憾。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来解决:“谁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如果有学

生拟为“好景不长”,说明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吃食堂饭”的后果;如果有学生拟为“如此荒唐”,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吃食堂饭”的错误性质。总之,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这一意外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思维。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灵活机智地应对,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反思课堂创新点:

精彩的“许愿树”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班集体,我们的家》。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班集体是我们另外的一个“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懂得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班集体这个大“家”作贡献。课上,教师设计了“许愿树”绘画环节,给学生发放印有大树的卡片,让学生为大树画“果实”。学生在画完之后,纷纷跑到讲台前汇报自己的“果实”:“我要认真打扫卫生,让教室更干净,让大家更舒心。”“我打算给请假的同学补课,不让他掉队。”“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许愿树”绘画环节的设计,其积极意义在于:

首先,绘画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更具教育意义。如此教学,画“果实”已不是简单的画画,学生在画前要考虑这个“果实”代表了自己要为班级做哪些有

意义的事,画画不仅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评价指向突出了学科特点。对于这一设计,有些教师或许会从学生作品的线条、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就把品德与生活课上成了美术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则很好地突出了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

例谈反思性教学 篇2

一、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能否设计出合理适用的教案, 需要教师对如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反思。

1.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反思

教师备课时, 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果新授知识跟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较紧, 且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有所遗忘, 则有可能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困惑, 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例如, 在学习“盐”这部分知识之前,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酸”“碱”知识掌握的程度, 其次还要帮助学生复习用化学式写化合价的旧知识, 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化学式特别多。如果教师不知道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程度, 学生上课就有可能听不懂, 无法继续学习后面的知识。

2.对教材内容及所处地位进行反思

教师首先要搞清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 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盐”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中考甚至高中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且题目综合性强, 教师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基础抓起, 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3.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思考, 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尽快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 从而确定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化学这门学科新课程改革后在中考中只占60分, 为了不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 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学生课上能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到课后。“盐”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 习题难度也大, 并且各种盐的俗名非常多, 容易混淆。教师要尽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理解、记忆,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持续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从而扩大学习效果。

4.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定位。虽然课程标准和参考书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目标, 一步步达到大纲的统一目标。

“盐”的大纲目标有四点, 一是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二是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三是体会分类学习化学物质的方法与意义。四是学习蒸发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目标细化, 需要的教学时间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复习书写化学式 (主要是酸、碱、盐的化学式) 。二是学习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第二课时作者制定的目标是:一是利用探究氯化钠的方法继续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二是了解这三种物质的性质。

教师在备课时,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思考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 不能一概而论。

二、教学中的反思

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堂各个环节中安排得是否合理, 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否令人满意。

1.课前检查预习情况

让学生课前预习, 可对新授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且能自己解决部分问题, 然后带着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发现的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学生未解决的问题细化并给予解决, 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欲,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为粉末状固体, 不知道哪种物质跟盐酸反应更快。教师要思考以怎样的形式告诉学生哪种物质与盐酸反应更快, 而且学生不容易遗忘。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实验, 实验过程中还需提醒学生如何实验、如何观察才能比较出两者与盐酸反应的速率。

2.探究过程中的疑问

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的疑问, 不留下尾巴成为下节课学习的障碍。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 有的学生没有搞清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不知道哪些物质间能反应, 哪些物质间不能反应, 教师在新授课上对这一点要早做准备。

例如, 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个盐与酸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一些同学写出Cu SO4与HCl的反应方程式, 教师应及时指出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并讲清理由, 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能当堂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那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就轻松多了。

对于困难较大的内容, 教师尤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暴露问题, 引导学生一一加以解决。整节课中, 教师要不断反思内容处理得是否得当, 各环节安排得是否合理等。继而反思学生跨越一个个障碍的难度, 即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能够接受。

3.提高巩固练习的正确率

课堂反馈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率的常用方法。教师设计练习时一定要有针对性, 围绕课堂所学知识出题。教师可通过提高巩固练习的正确率,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要以基础题为主, 学生能做得出来,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 这一环节还可以让教师随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初中生来说, 一定要先夯实基础, 不宜设计深度思维练习。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拿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课堂巩固练习, 往往会做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样既浪费了课堂时间, 又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巩固练习时, 千万要注意题目的难度要适中, 而且题目要分层次、分梯度。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方法,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

一节课下来, 总有一些处理得比较好的闪光点或成功之处。教师可以保留、积累这些成功的经验,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次使用。在“盐”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中, 作者将几种常见的盐列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 探究它们的俗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 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讨论、实验、记录,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2.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方法

反思了成功之处后, 教师还需认真反思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反思本节课是否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收获多少, 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改进方法。另外, 也要反思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是否需要改进, 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 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教学, 这个知识点表面上看起来不难, 但实际上学生很难理解。多年的教学反思使作者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 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及置换反应, 用以旧带新的方法引出复分解反应, 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定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师可选用三个实验, 如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及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写方程式, 比较生成物, 自己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再完美的课堂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积累,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宝忠, 胡贵和, 刘成坤.侧谈化学教学反思的内容[J].化学教育, 2014 (3) .

例谈反思性教学 篇3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72-02

反思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境的能力。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品质,它使人更清晰地去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从而更理性、更有目的地开展行动。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和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如何去进行反思性教学呢?下面笔者以一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阐述如何去处理这节课以及课后的分析与感想。

一、教学前的反思

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作出分析。这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直线和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几何特征,且能够较好地利用直线方程或圆的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具备了一定的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因为是高三的文科班的复习课,考虑到课堂容量的问题以及教学的需要,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以及黑板相结合的形式。教学的方法是讲练相结合,以学生练与讲为主,教师只是在适时地予以点评和总结。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与时间安排方面以及在哪个阶段如何处理,笔者都做了周密的计划,具体如下:

(一)课前回顾

圆x2+y2-2x=0与圆x2+y2+4y=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B. 外切C. 相交D. 内切

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同时明白本节课所讲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题目,首先学生练习3分钟,然后第1题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及方法。

(二)知识归纳

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①判别式法;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

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d=■则d>r?圳相离?圳△<0;

d=r?圳相切?圳△0;

d<r?圳相交?圳△>0;

回顾知识,掌握知识体系.用幻灯片展示,教师予以说明。

(三)例题讲解

例1:一直线经过点P(-3,-■)被圆x2+y2=25截得的弦长为8, 求此弦所在直线方程。

从简单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知识,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解答过程,予以点评。

(四)小结用幻灯片展示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设想在复习知识方法的同时,尽可能多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虽然笔者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但也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二、教学中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不断发生,需要教师随时作出反思。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如期进行,但也有一些变化。

例1的解答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忘了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有少部分同学没有用几何法而用代数法去求解,因此在时间方面有所拖延,故需要及时点评:关于圆的弦长问题,可用几何法从半径、弦心距、半弦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也可用代数法的弦长公式求解,但是计算量相对而言要大得多,故首选几何法本题还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直线x+3=0符合题意。

点评:(1)在解答中,我们采用了对直线与圆的交点“设而不求”的解法技巧,但必须注意这样的交点是否存在,这可由判别式大于零帮助考虑;(2)体会垂直条件是怎样转化的,以及韦达定理的作用,处理y1,y2与x1,x2,的对称式,本题的解答过程是消x,当然也可以类似消y,在解析几何中经常运用韦达定理来简化计算。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能较好的适当的作出调整。而实际上,反思性教学也要求教师在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教师会对自己的计划作出少量的修改和调整,但不是大修大改。这是因为,第一:教师根据经验和任务本身制定的程序要比他掌握的其他程序都要好;第二:现有的程序是教师掌握的唯一程序,任何匆忙之中编排的程序都不如预定的程序顺利;第三:授课过程中改变程序不仅使教师也使学生信心不足。简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主要是保持活动的连续性。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需要对所选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在本节课中,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选的题目较为合理,让学生从易到难,有梯度地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

2.对于每一道题而言,会有各种不同的解法,且强调了何时用何种方法会比较好,但是对于本班学生而言,相对来说,首选的应是计算简便一点的。

3.在课堂上能够较好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在做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而通过布置的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然,本节课还是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以便使以后的教学更为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节课实际上是只解决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那么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应该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上再增加一个课时,这样,时间会更为充足。

2.教师的点评可以再简明扼要一点,直击要害。

3.给学生更多一点思考的空间以及课堂练习的时间,让其自由发挥,灵活动脑。

4.可以让学生来总结本堂课的知识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

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要求教师审视自身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行为更为睿智与成熟。反思性教学使教师超越了机械“复制和安装”的传统思路,有助于教师对改革形成新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关注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批判、反思与探究,将教与学看作是不确定的历程,欣赏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而不是一些标准化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2]《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2003年4月

[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钟启泉崔永漷吴刚平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名师教学机智例谈 篇4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从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妥善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俄国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同样如此,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什么是教学机智,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机智,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事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事不可避免的,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教师能否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加以引导?能否正确地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时间”,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以外转变成教学中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我相信,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机智是建立在良好的综合素质之上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信息,灵活地处理教案,及时调整学生思路、进度和速度,科学地调整传授方式,合理地调控传播信息的质和量,以保证教与学的同步进行。

其次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教学机智要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做后盾,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只有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再次要有课堂调控能力,像现在家常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教学的起点。有时课堂上学生会提出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该怎么办呢?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无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这都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

课堂教育机智的发挥,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洞察学生总体学习情绪,及时恰当地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予以调节。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的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点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精力更加集中。课堂上遇到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最有害且又最不科学的办法是板起面孔训斥。一个素养高,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不会采取这类方法的。在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

例谈作文有效教学1 篇5

冯尚才

进入高中,学生面对的就是高考,学习课程增加,学业负担加重。就作文而言,不论是从总分还是就语文成绩而言,所占的比例都不小,但真正用于作文的教学时间又是相当有限的。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明显。

一、摆正位置

当作者

高一语文期必修一“表达交流”安排的写作练习都是写人记事的,大多数学生写的作文都是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故事梗概,或者转述他人事件,使得事情呈现一个大体轮廓,模糊不定又似曾相识,呈雷同化趋势,当然文章内容也就空洞乏力不能引人入胜,不会给人领悟启迪。同样的,同学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非“塑造”,而是直接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品质,下面是几个典例中的文段。

„„刚开学,我们参加了军训,这之前我就听参加过军训的同学说过,军训可不是什么好玩的。果然不错,几天军训我感觉很苦,都快累死了。而教官们都英俊潇洒,精神饱满,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无限敬佩之情„„

„„暑假里跟妈妈去割麦子,从早上割到了中午,我觉得很累,干农活很苦。忽然抬头,发现妈妈的头发又白了几根,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不少,两手的老茧似乎更厚了,我一下子长大了,明白了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她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们的母亲是勤劳吃苦,关心爱护我们的„„

„„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做上好吃的总让我一个人吃,她自己从来都不吃一口。一次我生病了,天下着大雨,妈妈背上我就向医院跑,等我醒来的时候妈妈坐在床边看着我„„

如此等等,把事情概括化,过程简略化,人生、世界、事理简单化,似乎一眼就可洞穿一切,似乎不生病就不足以表现母亲的伟大,这不大好,而且可以说基本就是老套。

其实,复述故事情节,简缩故事梗概,是读者的事情,作者要做的是把要写的人物的言行举止、行为事迹、心理神态、外貌衣着通过描写现实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所要刻画的人物站在读者面前,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该干嘛干嘛。是让他们站出来自己说话,而不是你替他概括了,转述了。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也可是众多事件中的一个个感人细节,如我们早就熟悉的《背影》《藤野先生》;甚至是移花接木来的影响深刻、能够刻画人物的别人的具体事件、言行举止或生活场景画面,就是被人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人”。毕竟,文学是允许虚构的,即使散文也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只要是典型的,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就取,否则就一概去之。学生写作中一味的概括,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读者,没有作者的意识。引导学生摆正位置当作者,不做读者的事,不做中间人式的传声筒——转述事情,就要改变学生写作思维,启迪学生步入写作之门。下面,是必修一“表达交流”内“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习作中的片段,这位同学应该是真正做了作者了,进入了作者的角色。

东方的天边呈现出一片橘红色,太阳即将跃上地平线的时候,别人还没有起床,我已独自一个人坐在了空旷的教室里。这次月考考砸了成绩惨不忍睹,我只有对着空白的黑板发呆。忽然,教室紧闭门被推开了,一个

高大的身影挡住了本来就黯淡的光线。是班主任!我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慢慢的一步步朝我走来,他要干什么?难道他要教训我一顿不成?

他站住了,看着我紧张又疑惑的眼神轻轻的笑了。“怎么,还在为考试失利烦恼啊?一个人怎么这样轻而易举地就被打败了呢!最后能不能成功,拼一拼才会知道!”“拼”,“拼”,我不由自主的念叨着这个字。“是啊,不拼你怎么就知道已经失败了呢?”他坚定的说,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爱拼才会赢”这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然后转过身,用探求的眼神看着我:“试试看,怎么样?”我抬头望了望他,他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睛里充满无限的期望,像是在等我肯定的回答。我轻轻的说道:“老师,我会试试的。”老师点点头,转身走了。

这两个文段中,小作者只是把老师的言行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至于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概括,这就对了。

二、详写过程

动真情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乏味,不能吸引读者,原因很多,比如内容不丰富,行文无波澜,语言、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无变化,说理角度方法单一等,但是只概述事情,不详写事情过程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譬如在一次回忆性记叙散文的写作中有学生写道:“„„我们四个小伙伴拉着各自家的羊去放,离开村子不到百米远就拴下了,然后一个人看着,其余三人去偷别人家园子里的苹果,苹果偷到了,我们分着吃,感到很高兴„„”这件事这样写,在读者眼里就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引不起丝毫的兴趣,打动就更谈不上了。这就是概述了事情而没有详写事情过程。要说这件事本身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就是没写精彩。讲评时我跟学生分析说,这件事中至少有三个过程:去偷的过程;分苹果的过程;吃的过程。不用说“感到很高兴”,应该让事实说话,让读者感到你们很高兴。如果把这三个过程写详细了,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课堂上我大概口述如下

“„„小不点看羊,我们三个去偷苹果。距果园还老远呢,我们就一个吼叫着让另一个猫下腰,而自己却站直了身子嗖嗖地往别人前面窜。其实如果有人,就是猫着腰我们也早被发现了。别看胖子胖,他两腿夹住树干,呼哧呼哧,几口粗气喘过就爬上树了。呆瓜在树下接,胖子把一个个苹果丢下来,没多久,负责放哨的我看着有点急,又有点怕,大呼:‘人来了!’撒腿就跑,胖子哧溜一下从树上滑下来,一个屁股蹲儿跌了个四仰八叉。翻起身他一面唉吆唉吆地搓屁股喊痛,人却早跑出老远了。呆瓜过水沟时一只鞋子黏在了泥上,他回过头一把捞了起来,一只手拿着鞋子,一只手连同胳膊肘按着衣服两边的口袋拼命跑,我落在后面哈哈的笑„„。„„分苹果时胖子拿着最后分剩下的一个不放手,还大声喊:‘我摘的,当然归我!’呆瓜说:‘不是我按着口袋,早丢光了,你们还抢?’‘我不看羊,你们有机会去偷吗,„„?’别看小不点个头矮,追着胖子就是不放,胖子左拐右弯地跑,羊被惊的以桩为圆心转圈。最后我们决定把苹果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这胖子还是一把抓起其中最大的一块,一下子塞进了嘴里,双唇紧闭,两腮帮子鼓的老高,嘴一撅一撅的嚼,喉咙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吞咽声,两嘴角里向下滴着水„„”

这样详写事情过程,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不再苍白空洞,自然就有了吸引力。即使是说理性文章,为了不让文章陷入空洞、一味说理,能够打动读者,具有说服了,也应详写一些细节、人物语言、动作等,这样不仅能够使行文有波澜,文章的说理方法多样化,而且也不会使论据沦为符号、概念,从而导致文章单调、枯燥。譬如爱迪生和贝多芬是学生作文中常用的两个典例,而大多数学生写成了“„„爱迪生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后最终发明了灯泡,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仍然创作了不少名曲„„”写成这样,使作为论据的本来可以很深动感人的人物事迹变成了符号、概念、口号,成了一个空壳,也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能力,当然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震撼和说服力。同时,说理方法、行文也少了变化,文章自然就空洞乏味,不如写成这样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都在试验。他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

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因为其本身试验过6000种材料,加上试验次数的累加,估计他重复做过10000次以上的试验„„”

用事实说话,用人物具体感人的事迹动人,不仅能使文章有感染力,说理透彻,还能够使行文、说理方法富于变化,使文章摇曳多姿,吸引读者且有说服力。如果不知道作为论据的人物具体的事件,就不要用那些符号化、概念化、口号化的空头支票唬人,那样只能使读者生厌,阅卷老师困乏。

那么如何详写事件过程呢?

一、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把一些典型的场面、动作、语言写具体,加上文学性的修饰和技巧性的衬托、渲染等处理,让本来很普通、一般的人物、事件富有艺术性或说文学味。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吃果子、泥黏鞋子等动作,不一定真有,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典型动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文学创作中所说的“典型化”,是鲁迅提倡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人物形象典型化方法,其实,它也是事件、场景的典型化方法。

二、虚构。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不可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倒可能是众多生活经历的累积叠加或说组合,学生老盯着一件事,不是不知道移花接木,就是忘记移花接木。也可以这么说,“偷梁换柱”、“李代桃僵”或说“假传圣旨”、“狸猫换太子”这些不太光彩的做法在这儿都是真确的。比如,偷果子的过程我当然不知道,叙述的内容、动作只是根据生活经验,用想象虚构上去的,但是学生听得兴高采烈、心服口服。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恕不赘言。

三、避免老套

有创新

材料作文,好多学生一下笔就是满篇议论,也可以说是满腹牢骚,人云亦云,空洞说教。长期训练,形成了思维定势,加之懒的动脑用心,基本就是结构的固定化、公式化,一个观点,三两个材料,一个结论:不放弃就会有成功,爱迪生怎么怎么,所以我们要永不言弃;选材老化僵化,失真(脱离现实人生):爱迪生、贝多芬、居里夫人,再加上汶川地震;立意满本子空话、大话、套话,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坚持了就可成功,关爱(爱护)他人或环境。概念大的吓人,范围广的惊人,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不可能两次掉入同一条河里一样深奥又广泛的哲学命题,拿到哪儿都合理,但无一确切准确感人,能落到实处处。没有一把辛酸泪,倒有满纸空洞说教的荒唐言,惹人厌,讨人嫌。用《咬文嚼字》中的话说就是“套板反应”“陈词滥调”很严重,阅卷老师很生气,后果当然不言而喻了。固然,写议论文是要说理,但要说那些别人没有说过或是说的不透彻、不正确的;或是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道理用不同眼光去看,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去说,力求说出新意,有自己的感悟,至少给人一点惊喜。古往今来有多少与亲情、爱情,家乡、祖国有关的同话题文章,它们能历久弥新是因为每一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写的,都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感悟认识,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作者创新的结果,而不是去复述别人的故事。说理可以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也可比较鉴别探究因果,还可追根究底层层深入,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贴近生活,反映自己,有真切的体验和直接的感情。用事实说话,选取自己生活中能发人深省的细节精雕细琢,而不是道听途说,嚼别人嚼的没心嚼的故事。下面是必修一“表达交流”中“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习作中的片段

“唉,我这可怜巴巴的分数,就是对我辛辛苦苦半学期的回报吗?”我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一脸沮丧。别人都走了,教室里显得空空荡荡的,有点荒凉。“哧啦——”一声,试卷被我撕掉了一角。“别撕了。”声音很轻,但很有力,我抬起头,是班主任„„

在办公室里,张老师当着其他老师的面质问我:“上课怎么回事,老走神?”我含糊其辞的回答:“没,没

有„„”我不敢正视老师的眼睛。一个不经意的转眼,使我看到了窗外的同学们,原来他们为了看好戏,早在窗户外面挤得水泄不通了。时不时的还有人对我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此时,我的脸比西红柿还红,感觉火辣辣的。这么“光荣”的“办公室一游”我还是破天荒头一次,我恨不能找个地缝躲躲。

这些文段中,小作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都一览无余的展现给了读者,读来真实、具体、感人,这种写法,用巴金话说,就是“讲真话”。写自己的生活是一种创新,因为每个人的故事和经历都是不相同的;避免老生常谈,“陌生化”,写别人不知道的、没有写过的,也是一种创新,如《边城》;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游褒禅山记》,更是一种创新。

四、言有文采

乃文学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意为没有文采的文章是不会流传下去的。有文采,就是有好的语言,好的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言辞传神的,能把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写的有血有肉,说的绘声绘色;能把所议之理阐发的生动形象、精辟透彻;通篇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作文无“文”也就成苍白无力的口号、标语,或空洞的说教。如今学生写作口语化太过严重,或说是太过通俗,几乎没有书面语,不是朴实,而成寡味了。这就不好玩了,做人我们要厚道,但语言太过通俗就成土气了,一点文学味都没有,就不好玩了。不要说“树叶子落得满地都是”,而要说“落叶铺了一地”。应该说,升入高中,学生读的文章,积累的语言是足够他们表情达意的了,出现语言寡淡无味、苍白无力,甚至纯粹一口的“老土话”,一是平时写作太少,不能学以致用,对文学语言太陌生,驾驭不熟练;二是态度不端,不够重视,缺少自觉美化语言的意识。每一篇作文都应要求、引导学生运用那些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如熟语成语,甚至有些文言词语,像“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色宜、叩首”等等。别再说“磕了个头,就玩去了”,那太没文学味儿。不要再说“树叶子都黄了,一片一片下落”,说“一树的秋,在寒风中飘零”;其次,要要求学生创设语境,使用那些形象性词语,如“扭扭捏捏”“一张大红脸”“手舞足蹈”等;用适当的修辞也可是语言精彩,如前面提到的“此时,我的脸比西红柿还红”;充分的提炼生活语言,语言照样精彩,如我听到有一个人在打电话是说:“我听说你在蒙古大草原上溜达了一阵子,又到东三省扫了一圈”,我不知道我用“扫”对不对,但“扫”和“溜达”就用的特别好,一个写出了几天内转东三省的匆忙,一个写出了人在大草原上的那种自由、散漫。

顺便还得说两句。有一个我们都感到好奇但没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偷窥狂:高中老师,都听过或是看到过类似的学生情书片段

“每每想到你的冷静,你的慎重,你的内在的美,便让我感动,浑身战栗不能自持。烈火炙烤我,让我一刻也不能安宁,我的亲人,我盼望着我们能住在一个房间里,即便带月荷锄归,那也是多么的美丽啊„„”

“„„你是我的灵魂,我的亲人,是我身边的唯一„„月光下,我远远的看着你,你得一个迈步,一个转身,都引得我一阵阵心动。或许我很渺小,很不起眼,很卑微,但是我愿意为你而改变„„”

不要以为这些温婉隽永的言辞出自一个作文水平多么好的学生,而往往是那些很一般甚至很差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毛诗大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情受到激发,有冲动,有激情,才有话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人生,像林妹妹一样多愁善感,做文学得有点多情;再说,唤醒学生生活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写与童年有关的话题,我带他们回忆了抓鸟、掏蚊子、捉蛇等,还有挖陷阱:几个小家伙一块儿挖一个陷阱,草草覆盖后就在路旁等候落井者了,老远的看有人来,就你捅捅我,我捅捅你,叽叽咕咕窃笑不止,当然行人不是傻子,加上那潦草的覆盖,早就露馅儿了„„最终,大家一哄而上几只脚挤上去,一下子踩了就一哄而散,又开始下一个游戏了„„学生各说各的有趣事,说到后面都有点不可收拾了。

那次作文效果格外的好,所以不是学生没有积累,而是没有激起。唤醒记忆,激起情感,找到写作的灵感、激情很重要。

五、贯穿始终

久养成

一是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要求,不断练习、摸索的过程,不可着急求快,这无需赘言;二是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只要提到某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就应特别强调它在写作中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文章本身的写作特点或艺术技巧上。如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中,我问“梁先生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很快回答:“很深的印象”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于是学生找到了“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等句子,我说这文章叫你们写就是“我听过一次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印象非常深刻,很深刻,使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或至今都记忆犹新„„。”话还没说完,学生就“哈——”的笑了。接着我说看看你找的句子人家是怎么写的,我们就该怎么写。然后分析写法。最后,我总结,作者想说的是梁先生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贵处就在于,他牙根就没直接喊出,而你们老是直接喊,唯恐别人不知道。这你就做了读者的事,你都喊尽了,读者还有什么读头?其实你该做的是作者的事情。还要注重练习,哪怕是降低难度,练习其中的一两点都行,不成篇,一两行,一段或几段都行。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这样的古文都有很多可学的地方。记住不套到犁头中的牛永远学不会犁地。

总之,作文分在高考中占得比例太大,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去要求,认真对待。

古浪县第五中学

以《示儿》为例谈古诗教学 篇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价值的提升。

我在教古诗《示儿》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采用我们新课改模式,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放手让小老师组织指导大家,让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片断一:在了解了诗人,很好的理解了诗句的内容,并初步感受了诗中的“悲”后,学生们利用收集到的两首古诗进行补充拓展。

小老师: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还为什么而悲?

青春展示组:我们收集到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来体会,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青春组:请大家齐读,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

生2:我的眼前是居无定所的百姓,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

在了妇女的身上,到处是凄凉的哭声。

小老师: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A:悲伤

生B:悲痛

小老师:是啊,陆游这时是多么的悲痛啊。讲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再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片断二:

小老师过渡: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生:王师的身上。

小老师:王师呢?他们在做什么?

生:我们来补充。

高峰组补充:我们来利用一首诗《题临安邸》补充说明白。高峰组:大家来读这首诗,并观察插图。

高峰组:他们在做什么?

生3:饮酒作乐。

生4: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小老师:面对这些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荀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小老师: 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评价: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

以上两个片段是学生对“悲”的拓展。使“悲”显得愈发丰满。反思:

一、找准切入口,建构文本。

在《示儿》教学中,主要抓住了一个“悲”字进行解构。选取了课外的两首古诗作为补充材料、一古诗拓古诗、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学生的感悟也丰富起来。

二、抓住情感主线、整合文本。

我们把这首诗中的“悲”拆成了很多份、如果就此打住,那么课堂中就没有的生成。诗是散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散的,我们的课堂

例谈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2003) 的目标总体描述中, 七级要求为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 九级要求为能借助词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语言技能目标 (九级) 明确要求, 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 抓住主要情节, 了解主要人物。《江苏省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在语言运用的阅读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考生要能读懂简易的文学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使英语教师对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重新审视。

一、文学作品与英语教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载体, 通过场景描写和情节冲突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体现人物的性格, 在具体的意象描写中反映抽象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解读的不仅是文字, 更是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以及情感背后传达出来的价值观。

笔者调查了市面上某一高考模拟试卷阅读理解题的D篇, 共38 篇, 其中文学作品有18 篇, 占了47%。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逐渐与试题结合, 向高中英语课堂渗透 (丁琳2013) 。笔者又查阅了近十年全国各省高考英语试题, 发现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试题也为数不少, 其中浙江省试题尤为突出, 因此笔者以2011 年浙江省高考英语卷阅读理解D篇阅读材料为例, 开设了一节文学作品解读课, 与其他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学习。

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2011 年浙江省高考英语卷阅读理解D篇源自The 30th Anniversary Reader’s Digest Reader:A Selection of Memorable Articles Published by the Reader ’s Digest During the Past Thirty Years这本书中第38 页Frances Fowler的标题为The Day We Flew Kites的文章, 讲述了作者孩提时期一次放风筝的经历, 这个甜蜜的经历对作者本人和其他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使作者领悟到了亲情的重要性, 能够正确处理女儿的要求, 也使当年的小男孩能够从容度过在战俘营里的日子。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放过风筝, 也的确感受到放风筝带来的快乐, 然而作者笔下的风筝, 不仅“放”出了欢声笑语, 更“放”进了大家的心坎里———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作者前后一共为读者描绘了三个相对独立却有彼此关联的场景, 分别为the sweet family memory of flying kites, the influence on the author和the influence on the little boy。笔者决定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元素入手, 分别分析这三个场景, 同时将高考阅读理解原题融入其中, 使学生既感受到人物的情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 又能体验原汁原味的高考题。

(二) 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去分析文中三个场景。

(3) 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高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考查方向。

设计意图: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语言技能目标 (八级) 中明确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 在语言技能目标 (九级) 中明确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 抓住主要情节, 了解主要人物。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本。学生对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目标是否达成, 最终会在高考中得到检验, 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感受到高考对此的考查。

2. 情感目标

(1) 学生能够透过文本感受到人物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感受人物的情感而增加自己的情感积累。

设计意图: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中, 不少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偶有忽视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现象存在, 本节课所解读的文本情感是关于家庭欢乐回忆对人的影响深远, 易于使学生产生共鸣。

(三)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元素的角度分析文本。

2. 学生能够了解高考中文学作品类阅读理解如何考。

3. 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了解甜蜜的家庭经历对人一生的重要性。

(四) 教学难点

1. 对于高考中文学作品阅读技巧的点拨。

2. 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做到情感的积累。

(五)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结合合作学习法, 给学生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使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 步骤一:导入 (4m)

向学生展示一幅照片, 请学生对照片进行描述。问题:“Can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

In the picture, there’re lots of people flying a giant kite. They are celebrating a festival called Sagami Giant Kite Festival. Have you ever flown kites?

提供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1. Have you ever flown kites?

2. Whom did you fly kites with?

3. How about that day you flew kites?

4. Were you happy?

设计意图: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对课堂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让学生描述一幅放风筝的图片, 唤起学生放风筝的记忆, 既为学生创设口头表达的情境, 搭建分享经历的平台, 又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体会美好记忆, 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 步骤二:了解文学作品的要素 (5m)

学生联系四个辅助的问题及自己经历的描述归纳出文学作品的六大要素:

Setting+Characters+Plot+Feeling+Symbolism →THEME

设计意图:

根据Robert Anderson, John Malcolm Brinnin等学者在1993 年联合出版的Elements of Litera-ture, 结合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及对文学作品解读的能力, 笔者将文学作品简单归纳为setting, characters, plot, feeling, symbolism, theme六大要素, 并形成一个公式, 便于学生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在阅读文本时自觉关注这六个要素。

(三) 步骤三:分析文本 (18m)

1. 要求学生将文本分成三个场景, 并概括每一个场景:

Scene 1—Para:____

Scene 2—Para:____

Scene 3—Para: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寻找过渡句“The years went on.”和“ Another decade passed.”对文本划分场景, 培养学生篇章结构的意识。引领学生有意识地把握篇章结构, 有助于学生在分析文本时抓住主要情节。

2. 场景一:

(1) Setting:____

(2) Characters:____

(3) Plot:____

(4) Point of view:____

在分析情节时关注“On the way we met Mrs.Patrick, laughing guiltily as if she we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together with her girls.”融入高考原题:

56. Mrs. Patrick was laughing guiltily because she thought____.

A. she was too old to fly kites

B. her husband would make fun of her

C. she should have been doing her housework then

D. her girls weren’t supposed to play the boys’game

设计意图:

此题有关人物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第一段中的背景描述“As always, it was a busy one for‘Six days shall you labor and do all your work’was taken seriously back then.”了解七天要有六天认真工作是当时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给Six days shall you labor and do all your work加引号是为了凸显这一背景, 而接下来的情节是本该忙碌工作的母亲和邻居Patrick夫人领着女儿去看放风筝。在这样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很轻易地通过文本解读, 理解人物的情感。

在分析观点时关注“I think we were all beside ourselves.”“Perhaps it’s like this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I felt a little embarrassed.”“I locked the memory up in that deepest part of me where we keep‘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and yet they are’.”融入高考原题:

57. By“we were all beside ourselves”in paragraph six the writer means that they all____.

A. felt confused

B. went wild with joy

C.looked on

D. forgot their fights

设计意图:

此题为词义猜测题, 涉及情节与作者的情感。此处的情节是父母加入孩子一起放风筝, 学生在阅读时很快就抓住了“Parents forgot their duty and their dignity;children forgot their everyday fights and little jealousies.”这句话, 并且解读到位。此时笔者乘胜追击, 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Perhaps it’s like this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I thought confusedly.”如此快乐美好的生活让人不禁认为天堂就是这样。这句话也是用来表现作者情感的, 但表述方式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

58.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after the kiteflying?

A. The boys must have had more fun than the girls.

B. They should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before playing.

C. Her parents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m.

D. All the others must have forgotten that day.

设计意图:

此题考查作者情感, “I felt a little embarrassed.”非常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体现了文学作品语言的情感性, 提示了作者前后情感的冲突的原因, 因此学生很容易选出答案D。

笔者提出如何理解“I locked the memory up in that deepest part of me where we keep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and yet they are’.”这句话是文本中较难解读的句子之一, 学生需要特别关注“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and yet they are” (这成了秘密, 但是正是因为秘密才会更加难以忘怀吧) 。

3. 场景二:

(1) Setting:____

(2) Characters____

(3) Plot____

分析情节时学生不难发现一个冲突———作者起初不同意带自己女儿去公园, 但在听了母亲的话“Do you remember that day we flew kites?”之后又同意了, 此时融入高考原题:

59. Why did the writer finally agree to take her little girl for an outing?

A. She suddenly remembered her duty as a mother.

B. She was reminded of the day they flew kites.

C.She had finished her work in the kitchen.

D. She thought it was a great day to play outside.

设计意图:

此题考查学生对情节的理解, 母亲的话开启了作者的记忆之门, “The locked door flew open and with it a rush of memories.”往日美好的回忆充斥在作者的思绪中, 意识到甜蜜回忆的的重要、亲情的无可取代, 于是作者欣然答应女儿的要求。学生理解情节的同时对家庭的情感也得到共鸣。

4. 场景三:

(1) Setting:____

(2) Characters:____

(3) Plot:____

分析情节, 发现文章的最后一个冲突:小男孩靠着自认为只有自己记得的美好回忆在战俘营里存活下来。此时融入高考原题:

60. The youngest Patrick boy is mentioned to show that____.

A. the writer was not alone in treasuring her fond memories

B. his experience in POW camp threw a shadow over his life

C. childhood friendship means so much to the writer

D. people like him really changed a lot after the war

此题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与主题相关联, 并不是只有作者一人珍惜那段记忆, 美好的回忆对所有人都很重要, 这是支撑渡过难关的情感依靠。

(四) 步骤四:总结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高考中文学作品类阅读理解的考查方法 (7m)

通过阅读文本以及文本分析, 观察文学作品的特点, 包括段落特点和语言特色。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ry works:

(1) Paragraph:____

(2) Language:____

In the text, there are only 632 words, but totally there are 15 paragraphs, and meanwhile each paragraph is very short, some paragraphs just containing one sentence.

设计意图:

在这样的提示引领下, 学生很容易得出段落多而短的特点。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在笔者的带领下赏析了一些句子, 并针对已提及的文学作品语言特色进行了回顾总结。

How to set questions about literary works in tests:

(1) related to plot

(2) related to character’s mood

(3) related to plot and mood

(4) related to theme

为了使学生无障碍地了解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考查方法, 笔者在此呈现出题的方法, 请学生将课堂上出现的高考原题与各个出题方法进行对应探究。

(五) 步骤五:情感升华 (10m)

由于本节课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父亲节, 所以笔者设计了sharing环节, 让学生就“我要在父亲节为父亲做什么”进行讨论, 思考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创造甜蜜的回忆以增进亲情。

设计意图: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 (刘俊报2012) 。要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就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通过完成这个任务, 可以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 加深对亲情重要性的感悟, 意识到自己需要对父母的情感予以回馈。

(六) 步骤六:作业 (1m)

通过复习课上所学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完成另一篇文学作品类的阅读理解题。

设计意图:

要想检验学生课堂所学, 课后针对性的练习是必须的, 因而笔者安排了另一篇文学作品类阅读理解作为课后作业,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亚云2015) 。

四、教学反思

总体而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最后的情感升华部分, 学生的反应更是超过了笔者的预期。课堂教学集中于文本的理解与应试技巧相结合, 教师指导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同时, 帮助学生得到情感层面的体验,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情感的解读上, 帮助学生进行情感积累。

(一) 赏析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材料选用了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而且是高考阅读理解原题, 让学生零距离接触高考中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教学, 学生感受和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赏析策略以及高考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方式。

(二) 努力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

情感积累是另一大闪光点, 现在的高中生由于繁重的课业而缺乏时间、精力等去用心感悟生活, 有情感缺失的现象。人的情感一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二是来源于别人的经历。阅读文学作品就是积累情感的途径之一, 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去感受生活、积累情感。本节课除了让学生收获知识技能, 还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 学生的主体性有待加强

当然, 无论笔者多么精心充分地备课, 实际课堂上的效果与预设之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正所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 在分析文本时, 笔者准备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场景, 再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场景。但实际教学中, 由于学生自主分析的速度较慢, 课堂节奏略有拖沓, 为了节省时间, 笔者做了更改, 三个场景均以笔者引导为主。

参考文献

丁琳.2013.探索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课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9)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3.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俊报.2012.浅谈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大观周刊, (4) .

刘亚云.2015.例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点[J].中小学外语教学, (8) .

盛伟.2012.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十“Pride and Prejudice”教学设计[J].教材研究, (8) .

例谈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8

下面以选入中学教材中的贾平凹先生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反思中的收获。

一、 我曾经的失败课堂

2007年,也就是山东省教学课改后,我第一次讲《我不是个好儿子》这一课,贾平凹这篇质朴的美文早就拜读过了,很喜欢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也不矫揉造作的文字,文章语言质朴,却渗透着圣洁的母爱。认真地备课后,我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讲台,45分钟后,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却难过得几乎落泪,不能接受这么一篇至情至爱的令人感动的好文章竟然一点也没有打动学生,想想课堂上学生那木然的神情真是郁闷得要死。难过的我接连几天都打不起精神,心里真是有些生学生的气,抱怨他们是冷漠的、麻木的、不懂得情感、不会思考的一代年轻人。可是当我看到了组长班的学生就此文而完成的精彩的文章时,忽然意识到:不是我的学生没有 感情,而是我的课堂设计出了问 题,导致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是水到渠成的环环相扣,而是学生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在生拉硬拽,使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整改后,课堂问题变为:

①文章通过哪些生活琐事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哪些文字最能打动你?

②“我”是不是个好儿子呢?

③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谈谈你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补充:加《懂你》歌曲做开场白,导入新课,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二、同行的精彩课堂

两年后,威海市教研室组织一次课题结题报告会,在那次会议上,威海二中的谷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精彩的有效课堂设计模式示范课《我不是个好儿子》。缘于对此文的喜爱,加上上次的伤痛,走进谷老师课堂的我听得非常认真,在听课的同时,也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

三、我的成功课堂

2011年,我又一次地接触到了《我不是个好儿子》这篇文章。想到要从哪里跌倒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带着这样的决心,我的备课重在积极探索,设问质疑,拓展延伸。我的设计融入了同仁的宝贵经验,加上自己的个性理解,同时大胆地把它设为了公开课。

这一次,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那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

汇总近四年的教学反思,只就课堂问题设计加以总结: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不求问题多,但求精;不求旧,但求新;要不落窠臼,思维活跃;要化散为整,化多为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知警策。”抓住“居要”的内容,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与主旨。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

题目一目了然,揭示主题的如《我不是个好儿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多问几个为什么:刘和珍是谁,作者为什么要纪念她?为什么忘却了还要纪念?

2.引导学生抓住抒情句

例如,《我不是个好儿子》中有一段抒情:“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为什么说“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会把全文内容带起来。“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上,还表现在对儿子孙辈的态度上,在对钱的认识上,等等,这就要依托文本,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内容来概括。作品正是通过很多小事、很多细节来展示母亲的伟大的。

再如《荷塘月色》重在分析其文眼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才夜游荷塘,因为游荷塘才看到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才想到江南的采莲曲,因为不宁静才回到现实。

3.从文章的结尾切入

如《孔雀东南飞》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的结尾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他们可不可以不死?不死可以怎样?不死:可以私奔,可以反抗,还可以求饶;必死。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悲剧根源都探究清楚了,远比陈旧的分析形象、探究主题的死板设计要好得多。

好的设计如美味珍品,只有我们是巧手大厨,选好食材,配好作料,方能做出让人食而不忘的佳肴。

上一篇:管理学课后大作业答案下一篇:“我们如何被企业需求”讲座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