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2024-10-15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共11篇)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1

成功教育案例论文:用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班主任成功

教育案例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在这些群体中,有的是父母因各种原因离异的;有的是父母下岗生活异常贫困的。现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他们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也经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何通过教育帮助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的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摆在所有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难题。

她叫小梁,两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在农村生活,读高中时回通化与父亲生活。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目前独自一人生活。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她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自卑感强;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做事缺乏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些我行我素。如何对单亲家庭孩子进行教育?我认为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她的人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班主任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

一、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态,做孩子心灵上的朋友

父母离异的孩子不愿向别人说心里话,常期压抑在心里,就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会产生心理疾病。所以进行有效及时的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我采取了和她“交朋友”的方法,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她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很快我便取得了她的信任,她几乎每周都要找我谈心,最初经常谈她的家庭、她与朋友的矛盾,现在更多谈及是学习上的烦恼,性格也一天天开朗起来。

二、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由于她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有时没有活干时,一连几个月不给孩子生活费,最难时每天仅能吃上一个面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学校领导和老师向她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校领导为她减免了学费、书费等一切费用;校领导也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学校是她坚强的后盾。点点滴滴的关心如丝丝春风让她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增强了她对生活学习的无限信心和勇气。

三、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念

由于家庭的变故她看待事物比较消极,理解问题也比较偏激,不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在谈心中我经常向她灌输家庭的不幸也许不是坏事,勇敢的孩子正好磨炼自己的意志。意志磨炼对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的成功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说意志都比较坚强。在我国历史上,匡衡家贫如洗,凿壁借光,后来成就事业;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因贫穷而改嫁,他在破庙读书成长;在国外,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两岁丧母,9岁丧父;大名鼎鼎的高尔基幼年流落街头,上的是“社会大学”……如果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严格约束自己,遵守班级的规则,这样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慢慢地她改掉了迟到的毛病,越来越关心班级、关心同学,学习上也更加刻苦努力。

四、学会用“爱”的眼光看待社会

由于两岁就离开父亲、加上有时父亲不能及时给生活费,她对父亲充满怨恨,不时还以恶语相加。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教导她:“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现在她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看社会的眼光也柔和了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在逐渐消除。“五一”放假过后,她高兴地对我说回去给奶奶过了生日。

当然,对她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要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她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她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她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要做到对她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她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梁成为了我班各方面都最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的第一名,在联考中也名列前茅;在通化市学科竞赛中,我校以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参赛,她取得了英语学科第五名的骄人成绩;在吉林省“三好学生”评选中,她又一举夺魁,被选为吉林省“三好学生”。在她的带动下,班级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2

一、来自苦恼女儿和伤心父母的一封信

1.来自苦恼女儿的一封信

上了七年级以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家庭的空间变小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毫无自由。父母与我朝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学习成了我和他们之间的主要话题,但是谈到学习,他们对我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现在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了。我和父母要么是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地争吵。我该怎么办?

2.来自伤心父母的一封信

女儿是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可她上了七年级以后,与我们的交谈明显减少了,问她学校里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们,让她写作业、温习功课总是很抵触,学习怎么也搞不上去。平日里我们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们认为美的,她不屑一顾;我们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从这两封信可以看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出了问题,然而沟通是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如何与子女沟通是我今天谈论的主要话题。

二、青春期初期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很多学生都是在初中时代就确立自己的优势,打下很好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高中、大学都会顺风顺水。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地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七年级以后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渴望孤独

青春期的学生不再和同伴玩,而是从群体中退缩出来,离群退出时,常会发生与朋友争吵,以及友谊破裂的事。他们常常单独地在房间里打发时间,有时候会突然不想参加家庭的活动,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十一二岁。

2.反抗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冲突最厉害的时期在十二三岁。表现为常与父母发生争吵、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有时会导致纠纷而使中学生情绪不好,心情黯淡,甚至引发离家出走的念头。学生反抗父母的情绪有时会表现得非常强烈,他们的口头禅是“啰嗦”“少管闲事”或用力关门,致使父母担心或生气。

3.独立自主

青春期代表着自主性的独立发展,也称为“自我觉醒的时期”。自主性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由于这时是自我的萌芽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个人思想还未成熟,无法顾及到对方,常常表现为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与心情。年龄小的孩子看不到父母就不安,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从心理上开始脱离父母亲,这叫做“精神上的断乳”,任何人在此时,都会逐渐脱离家庭而独立,去寻求自己的生活。

4.友谊交往

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逐渐排斥团伙的交往方式,与异性朋友之间、父母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渐渐疏离,而是更加重视与个别朋友的相处。

三、和青春期初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1.不要迎合子女的观点,也不要批评学生的观点

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阅历,在任何一个话题上面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强调不同,尊重差异,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从长远来看,没有创新的人是不会有发展的。

2.要清晰无误地定下一些学习和生活的规则

例如,玩电脑的时间、次数,一些奖励措施,压岁钱的使用等,而且不能轻易改变它。

3.对孩子的态度要开放

家长要表扬对的、冷淡错的。不要轻易批评,如果要批评也要尽量采用幽默的方式。

4.杜绝比较

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时代不同了,环境也不一样,同样的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

5.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

这个是子女不能承受之重。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子女的学习状况,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每个学生在学校中的处境是不一样的,家长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地弥补现在学校教育因差异性存在的不足。

摘要:从一个七年级班主任的角度,面对家长常问的“我应该怎样去和孩子沟通?”这一问题,分别列出了来自苦恼女儿和伤心父母的一封信,然后就青春期初期孩子心理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5条和青春期初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青春期初期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沟通技巧

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块是学生的思想工作。个人认为,班主任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敏感但不神经质,细腻但不繁琐;同时要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以“互动”的沟通方式,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班主任若对学生不够深入了解,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操作,没有事先做好有效的沟通,自然会产生矛盾。学校德育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常常是通过双方“互动”而实现的。即在事件中师生双方都要用真诚尊重的态度去与别人沟通,其目的在于营造一种相互接纳的环境,这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愉悦的沟通。另外,班主任也要做好铺垫介绍工作,使学生们在思想上能先接受每一个任课教师。

二、以情入手,尊重学生人格

“严师出高徒”、“人不打不成才”,在类似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我们生活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严师”。然而,我们该如何理解“严师”这个概念呢?是体罚学生?是武力镇压?是独裁专断?还是动不动就叫家长或开除学生呢?显然以上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真正的?“严师”要做到“威而不怒”,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生活中对学生关心备至、爱生如子,只有做到?“恩威并施”、以情入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才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也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更加有序进行。

三、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清楚他们对情感、对家庭、对学习等多方面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关注他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尊重他们,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不排斥和老师进行交谈,并且能和老师向朋友一样聊天。同时,班主任还要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去考慮他们的处境,把在行为和思想上老师高学生一等的传统观念打破。班主任老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处理上受到了挫折、失败的思想情绪,在关键时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劝导和安慰。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使他们从困难中得到解脱,真正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从而更加增进师生的情感。

四、注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巩固和谐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巩固和谐师生关系。其实这是显而易见的观点,因为如果班主任不能够很好的的处理好师生关系,甚至导致学生对老师的厌烦和逆反现象,这必将给班级管理带来困扰。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势必处处和班主任作对,如此一来不要说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了,恐怕连班级日常秩序都很难维持。所以我们强调: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以一种较低的姿态来对待学生,建议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构建和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保持紧密的家校联系

中学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仅仅抓好学校管理,只能起到一半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孩子,家庭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学生家庭环境不一,导致了学生性格情感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班主任不能只拘泥于班级内管理工作,也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只有紧密的家校联系,才能使得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看护下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多管齐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父母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其一,通过建立学生档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今后处理遇到的学生问题提供材料支持。要注意定期更新档案,这有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进而对可能的问题进行提前预知;其二,可以建立班级家长QQ群。通过互联网,班主任能方便、快捷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解决部分问题。应注意的是不应该让网络成为监视孩子的工具,以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班主任和家长产生不信任。沟通工具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体会到关爱。因此,可以设立一些群规,这也成为家长的行为规范,让家长能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教育;其三,定期开展家校座谈会。组织家长到学校开会,学生可以回避,侧重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主张表彰优秀,这样容易引起家长攀比心理,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还可组织建立心灵之窗,让家长到学校这个环境里面和自己的孩子谈心,聆听孩子的心愿和遇到的心事,并完成孩子的一个精神愿望,比如拥抱孩子,给孩子一个吻。之所以不鼓励物质愿望,是因为物质的鼓励容易引起孩子的攀比和不良观。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要注重平时的感情投资,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并在与学生沟通技巧中有效运用情感效应。

参考文献

[1] 华敏娴.用心教育,浅析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中学).2016(03)

[2] 闫佩.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讨[J].赤子,2015(8).

[3] 周颖.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5(5).

[4] 程鸿.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4(11).

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教育案例 篇4

----家园沟通的案例

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与小伙伴之间一言不合,便挥拳相向。有的孩子打架出了名,在同伴中以“小霸王”著称。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名字叫赵玉翔,这个孩子聪明活泼,但就有打人的习惯,把小朋友打坏气哭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本班的几位教师对他批评又教育,可是一转身的功夫,他就又忘了,遇到不合意的事上手就打,这真让我们头痛。这一天,在美术课上,他故意用铅笔去扎旁边的小朋友,我发现后赶快制止,并大声训斥了他,他仰着头很不服气,我真生气他影响了正在的教学,我决定这件事告诉他的家长,请求家长来对他进行教育。

离园时,他的爷爷来接他,我不容分说很气愤的向他爷爷说了此事,本想和他一起找出办法,可谁知平时挺和蔼的爷爷突然上前对着孩子就一耳光。我赶紧把孩子拉到一边,看着赵玉翔惊恐的样子,又看到他爷爷的举动,我真后悔向他爷爷“告状”。家长在老师面前大打出手,看着孩子挨打,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责怪自己没把孩子照看好,也想到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育方法一致对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经常会被一些先人为主的成见所左右,一不小心就会以偏概全。很多时候,在遇到调皮的孩子时,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问题和缺点上,习惯于用批评和责备去纠正孩子的过错行为,而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我简单地把宇翔的打人行为认定为不守纪律、欺负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没有给予他充分表达的机会,没有给他更耐心地讲明道理。幼儿年龄小,我对宇翔的批评已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不仅对宇翔自己而言,还包括周围小伙伴们对他的看法。久而久之,在伙伴们的排挤下,宇翔会失去在集体生活中的信心,这对他将来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之所以会屡教屡犯,除了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个原因之外,还与他们的认知特点有关。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于发展中。他们的记忆容量小、信息加工效率低、回忆速度慢,而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概念的能力差。如果教师跟幼儿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幼儿可能听不懂,或者记不住。另外,幼儿不一定能够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概念应用到另一个情境中去,他们不知道老师昨天讲过的道理今天也应该继续遵守。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则。规则不仅指导、规范着幼儿行为,也是教师评价幼儿的―个依据。一般来说,教师眼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话的孩子,而宇翔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幼儿。在规则下,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幼儿,他的种种“问题行为"集中反映了当前许多幼儿所具有的特征。首先,在宇翔调皮行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四五岁孩子跳动的童心:活泼好动,不愿安静地呆在室内,不时要站起来走动一下;好奇心强,什么都要亲自尝试,动手摸摸;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独立,不愿受约束……这些特点在很多幼儿身上被众多的规则所压制和掩盖,而在宇翔身上却肆意地、“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来。其次,宇翔也有一些独生子女的特点: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分享、合作……此外,、宇翔还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特征:好强、攻击性强;敏感,自尊心强;自制力差,易分心……其实,这些表现,在很多幼儿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只不过在宇翔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和激烈而已。一名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相处在一起,有时自己在工作遇到困难时,总想得到家长的帮助,可是,采用的方法不得当,也会适得其反,不但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还会引起种种误会。即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给今后的家长工作带来麻烦。

“惩罚”是有些人常用的教子方法,这些人甚至迷信惩罚,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小孩是打出来的。有的父母因为“望子成龙”的求胜心切,孩子一不听话,先是勉强压住怒火,呵斥几句,如果孩子再没有反应,便一顿痛打,为让他有个记性而下手很重;更有脾气暴躁或家庭不和睦的父母,两人招架拿孩子当出气筒,劈头盖脸地将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通。像宇翔的爷爷一样,不分青红皂白,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用“武力”解决,这种种做法都有失偏颇,经常使用即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又弄得孩子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性格、情绪甚至行为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爱打架”的孩子及怎样争取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对于那些个性强、易冲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幼儿,要为他们创造机会,培养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要去改变幼儿的个性,也不应当去改变,幼儿的经历有限,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效率低,产生矛盾的几率大,往往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浪费了许多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

教育应建立在“可信”和“可行”的基础上,态度应是诚实、诚恳和尊重他人的,不要轻易对幼儿用否定性话语。没有一个幼儿是有意识地要做错,有意识地要与老师和家长“作对”的。他们之所以做得不合要求,往往是因为还不知道或者没有能力做得更好。很显然,教师的责任不应止于告诉幼儿怎么不对或不好,而是要教幼儿应该怎样做才符合要求,要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患于未然。每个幼儿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学习走路时要经历无数次的跌倒和爬起、无数次的摇摇晃晃一样,他们是在不断的错误和问题中学习与成长的。更何况,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致,个体差异很大,不可能全班幼儿都整齐划一地达到教师的要求。有时候,教师的宽容与耐心更能成为激励幼儿进步的动力。

用真心去感染家长,讲明暴力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用暴力解决事情,无形中告诉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摆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不给孩子高高在上的特殊地位,去掉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许多独生子女,他们有很多优点:性格开朗、礼貌好客、友爱大方、知识面宽、身体素质较好、聪明、有创造力。家长和教师应坚信,“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和教师要善于扬长避短,避免幼儿的侵犯行为产生。

帮助孩子纠正“好强”的个性。在家中,家长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有不正确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不要因孩子不愉快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教给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准则及处理冲突的方法。家长要教育孩子珍视伙伴间的友谊,和小朋友团结互助。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家长应与孩子商量解决,告诉孩子动拳头是不文明的行为。

父母自身要注意不使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孩子做错了事要坚持说服教育,在游戏时,要避开那些侵犯行为很多的同伴,或设法将他们分开。

尽量让孩子接触具有暴力倾向的传播媒介。这更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在家庭中,主要不让孩子看那些渲染武力、残暴的电视节目。有的家长喜欢看,却没有注意到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有了打架的行为,家长和老师要及时耐心的进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的,让孩子向对方道歉,并相互和解。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5

“耐心、细心”管好班级(围子镇仓街初中杨松花)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时,必须要耐心、细心和爱心。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不能形成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只能灵活地对其进行教育。下面是我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具体做法。

案例一:“鼓励、表扬”是一剂良好的药方。

A,上课时,喜欢说悄悄话,性格泼辣,有一次不值日,被我批评时,与我顶嘴,并且不服从我的教育,同时说要转班之类的话语,经过我与其家长对她的谈话之后,才慢慢的转变对我的态度。从那以后,我逐渐摸清楚她的性格,就是服软不服硬。因此,就算她在课堂上说话,我也避其锋芒,不直接批评她,而是批评与她说话的同学,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同时,课后与她谈心,鼓励她可以在课堂上多举手回答问题并恰到好处地指出上课说话的种种不良之处。借此来消除其讲悄悄话的时间,使其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本学期,我又让其担任组长管理本组的日常纪律和劳动事务。有一天,我例行检查卫生区,发现楼梯几乎一尘不染。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知道那天是A他们组负责卫生区的值日,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班上表扬了他们。本来我以为他们会不在乎我的表扬,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整个小组顿时欢呼雀跃起来,那种气氛都几乎让我加入他们的阵营中,并且自我陶醉成功的喜悦(但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很后悔,因为这是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决佳机会)。后来,只要轮到A他们组值日,我很放松,因为李萧娴会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出色的完成任务。她变了,变得有责任心了,变得温柔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觉得在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不容易被学生接受时,我们是否应该变通一下,起用鼓励、表扬或是沉默地暗示等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并不反对使用批评。相反,我认为有时侯,对一些骄傲、自满自大、目无尊长的学生还是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案例二:“软硬兼施”也是一剂良好的药方。

B、C是让我和科任教师非常揪心的和烦心的“双差”学生代表,对他们的管理实在是不易。迟到、服装不整齐、不佩带校卡、抽烟甚至赌博,都和他们沾上了。有时候,我甚至失去耐心,想放弃了。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班主任,必须让本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于他们我主要是与他们讲道理摆事实、与家长沟通共同对其管理和监督。该批评的我严厉地批评教育,这样下来他们还是遵守班规的。有一次,我看到B和C从卫生间出来,我过去找他们谈谈心,增进师生的情谊。但我却突然闻到他们的烟味。我知道他们抽烟了,怎么办?这是很棘手的问题。如果先狠狠的批评教训他们,可能就会令他们反感,加之证据不足,他们也会否认。但如果就这样不处置,那么我的良心会不安。我急中生智,编了个善意的谎言:“老师以前也抽烟,而且很滥”。他们先是一怔,然后很快恢复自然。接着还假装问我:“老师抽烟的感觉怎样呀?”我说:“当然是飘飘然咯,还很有精神的,但我最后还是戒掉了。”“为什么戒掉?能戒吗?”他们问道。我说:“能,而且必须戒,靠意志戒,因为抽烟使我的喉咙经常痛,还有口腔溃疡。” “哦”,我接说:“抽烟者往往闻不到自己身上的烟味,但别人却能闻到(和风细雨)。而今天我就闻到

这烟味了,你们俩老实交代吧(措辞严厉)。”他们服了,希望我不要将此事告诉其父母,并且保证今后再也不抽烟了,但我还是将这事告知其父母,并让其父母好好严格管教和监督自己的孩子。还有一次,我例行检查班级,走到教室门口时,发现班里面有一群学生围在一起。我好奇地走过去,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在玩扑克,并且是赌博。我沉默着,不做任何反应。因为我想给这位学生台阶下,况且我只发现这位同学手里拿着钱,其他同学看到我,早就有所准备了。没有证据,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赌博的,只是在课间时间玩扑克放松心情而已。但这事不能这样不了了之。第二天,我决定从D这里突破,刚开始我叫他承认错误,并且会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他就死活不肯承认自己赌博。没办法,我只能采取强硬的态度说到:“我明明看到你手里拿着钱和扑克,你还不承认自己赌博,如果你再执迷不悟,那我就告知学校德育处,让他们来调查,证据充足,那你就接受“记大过”处分吧!”这句话还挺灵的,他马上说:“老师不要,我承认就是了。”之后,我和他的母亲共同教育下,他再也不赌博了。同时,我通过这件事,向班里进行纪律教育和法纪教育。这样下来,我们的班风好多了,学生再也不出现玩扑克的现象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觉得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一味的表扬,否则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表扬,不会批评。就算作错事了,也会表扬。那就和我们的使用“表扬”这种教育方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的态度不妨强硬些,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身的。然后再以软的方法进行讲事实,摆道理。

案例三:善意的欺骗有时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有一天,学校的校警室给我来了个电话:“老师,麻烦你到校警室签个名,将你的学生领回去。”我一听就明白什么回事了。原来学校为了制止学生迟到以及不穿校服的现象,要求校警见到这些学生后,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同时要有班主任的签名才能放行进入教室。我到校警室后,沉默不语,因为这名学生正是B,是我经常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今天又犯纪律了,我很生气,但没表现出来。签名之后,我和他一起走回了教室。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太漫长了。我在思考着:如果学生迟到了或者是其他原因,只要班主任签名,就能回教室,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无所谓了,那这一做法就形同虚设了,违背了学校的本意。我必须想个法子来让学校的措施更有效果。那就是善意的欺骗:“今后你们因为迟到或是其他的原因,被校警室制止不能回到教室,我再也不会去签名领你们回来,希望你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一作法,果然有效,学生几乎不会迟到了(除个别原因之外)。

其实,说句心理话,如果真的有学生因为迟到或是其他的原因,被校警室制止不能回到教室,我还是会去签名,将他领回教室。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必须对他负责。善意的欺骗有时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因为学生不迟到了、遵守纪律了。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6

昨天早上回来,因为不是我的早读,第一二节也不是我的课,而大课间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学生告诉我,所以直到上第三节课,我才发现了飞龙没有来上学呢。

打电话到他家里一问,他外婆说他发烧了。再打电话给他的爸爸,他爸爸说他半夜里发烧,带他到医院去看了医生。我问他发热多少度?原来38。8摄氏度呢。我请他爸爸要叫医生帮忙打印一份病历带回学校来,病好了三天之后(也就是星期一)才学校上课。

今天早上呢,我在上着第三节课,布置了学生按课文内容画画。忽然发现怎么琳无精打采地坐着,什么也不愿做呢?摸摸她的头,似乎很烫手的呢。正犹豫着叫谁带她到教导处。坐她后面的黄主动就说:“老师,我陪她过去。”我吩咐他俩俩:“到了教导处,看哪个老师在,告诉他说琳可能发热了,要量体温,到我的座位那儿找体温计,量一量再说。”

过了一会儿,黄回教室来了。

很快就下课了。我回到教导处看到琳正坐着,在量体温。我自己也想喝水,想着发烧应该多喝一些水,也倒杯给这个女孩子吧。谁知办公室内没有纸杯,去行政室找了找,也没有纸杯,于是走过另一间办公室问他们要了一只。给小琳倒了一杯水,她很快就喝光了,再倒了一杯递给她。我自己呢,就马上找出了她爸爸的电话来,打电话卡请她过来带她回去看医生。她爸爸答应了。

再问问小琳,原来她半夜就已经发热的了,今天早上退热了她竟然来上学了!

我马上给她写了离校纸,并在背面写上了字留言,叫他爸爸请医生打印病历,还有病好了三天后才回学校上课。

然后再倒了一杯水,送她回到教室让她收拾东西。其他学生在上英语课,测验。反正都已经打断了他们,于是再对他们说了声:有不舒服的要马上告诉老师。有发烧的,好了三天之后才回来上学……他们答应了。

于是我才回到办公室来。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7

一、爱是信任

案例1:钢笔“丢失”以后

期中考试结束了, 我班陈晶得到了学校奖励的一支精美的钢笔。 课下, 同学们都围在她的身旁, 啧啧赞叹, 我也在班里祝贺陈晶取得了好成绩, 并鼓励同学们向她学习, 争取下次考试也登上领奖台。

获奖的喜悦还没有结束, 第四节临上课, 陈晶跑到办公室红着眼圈告诉我, 钢笔不见了。 我一下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班里从未丢失过任何东西, 这件事一定要彻查到底。 而且这支钢笔对陈晶来说意义非常, 它是金钱无法换来的荣誉, 我必须对孩子有个交代。 我一边安慰她, 一边询问丢失的相关细节, 并向她保证, 一定会把她的钢笔找回来。

陈晶走后, 我思潮起伏:这支笔一定在我们班。 可如果现在进去, 挨个搜查, 就一定会闹得沸沸扬扬, 对拿走钢笔的孩子将造成终生无法抹去的伤痛。 若不这样做, 则如何找到钢笔呢?

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 班里一个女生悄悄告诉我, 她看见我班赵某把钢笔偷偷拿走放在了自己的书包里, 我告诉她不要声张, 并暗暗想好了办法。

上课铃响, 我神态自若地走进教室, 微笑着说:“咱班的陈晶真粗心, 刚得的钢笔就不知丢在哪儿了。 如果哪位同学捡到了, 麻烦送到老师的办公室, 我相信咱班的同学都能做到拾金不昧。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 你们说对吗? ”

“对!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我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赵某, 她红着脸低下了头。

中午, 那支钢笔果然端端正正地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在班里表扬了这位不留姓名的“拾金不昧”的同学, 赵某感激地望着我, 眼里闪着泪光。 我知道, 我在她心里已播下了诚信的种子。

爱的最好证明是信任。 小学生如春起之苗, 根不深、叶不茂, 容易受风雨袭击, 害虫叮咬, 班主任只有用信任照耀, 用爱心灌溉, 他们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给孩子一份信任, 他的表现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二、爱是宽容

案例2: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学校为了美化环境, 买来了一批茉莉。 楼道里每个窗台上一盆, 绿绿的叶, 洁白的花, 煞是好看。 每天一进楼道, 一股幽香迎面扑来, 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精神都为之一震。 学校为了方便管理, 将花责任到班级, 落实到个人。 我选了班里几个文静的女生, 放心大胆地将花的命运交付到她们手上。 每天浇一次水, 花儿们长得生机勃勃。

周一上学, 我一进楼道, 习惯性地把目光落到了茉莉花上。 在蓬蓬勃勃的茉莉中间, 有一盆不合时宜地耷拉着脑袋, 叶子皱巴巴地下垂,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都脱落了。 我走近一看, 花盆里的土已干得开裂, 显然有好几天没有浇水了。 再看花盆上贴的标签, 赫然写着“五一班何浩然”。 我顿时火直往脑门上蹿, 心想: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回头我一定狠狠批评她。 我赶忙浇了一壶水, 浇完茉莉便上楼了。

等我第二节课再下来时, 那盆茉莉已挣扎着抬起了头, 但花骨朵已落, 无法挽回了。 我在惋惜的同时, 气也消了大半。 静下来想一想, 她毕竟是个孩子, 一时疏忽也在所难免, 提醒她下次注意就好了。

课下, 我把她叫到了茉莉花前, 语重心长地说:“你看, 这盆茉莉多漂亮啊! 如果它有足够的水分, 这些花骨朵一定会美丽的绽放。 有时我们一个小小的失误, 就葬送了这些花儿的一生。 老师相信, 你作为它们的‘妈妈’, 以后一定会精心照顾它, 对吗? ”她含着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 她再也没有忘记过给这盆茉莉浇水, 当别的花已开过, 这盆茉莉却开得正旺, 它用迟到的花朵给精心养育它的人送来深深的祝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它可以穿透学生的心灵。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 他们总会有意无意地“犯错”, 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要用博大的心胸原谅孩子的过错, 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 正确加以引导, 认识到“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 唯有如此, 教育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三、爱是公正

案例3:座位风波

新学期开始, 班里来了几位新同学, 这又涉及让我头疼的排座位问题。 上个学期, 经过了几次调整, 既要兼顾个头, 又要照顾近视的, 还要考虑同学间的关系, 权衡前后桌, 即使这样, 也不能做到人人满意。 这次我决定一切从简, 就按个头。

按个头排好座位的第二天, 有个优等生的家长打来电话:“能不能把我的孩子往前调调, 他眼睛近视。 ”我耐心解释:“如果仅仅是近视问题, 我建议你马上给孩子配副眼镜, 因为他个子太高, 如果调到前面, 恐怕会挡住别的同学听讲。 ”该家长很不高兴地挂了电话。 不久, 又有很多家长打来, 理由各不相同, 比如“他同桌太调皮, 影响孩子上课听讲了”, “后面同学上课老小声说话啦”, “前面同学凳子太高, 遮挡视线啦, ”等等, 原因不一而足, 目的只有一个:往前调。

有时我也想:调个座位并不是难事, 但为了满足个别同学, 就牺牲其他同学的利益, 这有失教育的公平, 我也绝对不会以成绩排位。 我对不守纪律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 对凳子高低做了调整, 并以身作则, 把我的外甥排在了倒数第二位, 不给一点儿照顾。 在我的坚持下,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几个成绩差的孩子看老师顶着压力也没给他们往后调, 学习态度改变了许多, 上课听讲明显认真了。 我想, 这就是公正的力量。

“座位问题”是困扰学生和家长很久的问题。 有些老师 “以分定位”, 给那些成绩好的所谓好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人为拉大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距, 还会给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显然有违“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的原则。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8

常常能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时我会非常生气,说这话太不公平,老师又不是神,有些学生真得不好教呀,不过今天我会觉得它很动听,因为这三年来我亲身见证了这一点:我们的学生真得很单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但是一旦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时,内心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显得特别真实可感了。

小徐是一个家庭富裕,个性很强的男生,平时很少讲话,但一出口常常让你气不打一处来。

那天,教育局在我校举行音乐教师招聘公开课,安排我班一半学生去上音乐课,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按常理让一、二两组同学去了,另一半留在教室上我的语文课。

结果上课铃一响,我还没开口马上就有同学抗议:“老师,为什么他们能去,而我们还要在教室里上课?”“因为只需要一半的同学呀。”“可为什么按顺序是一、二两组而不是三、四组呢!”我正准备解释,坐在最后排的小徐突然轻轻说了一句“只要不看见你就行”, 身边听到的同学都在窃笑,因为他平时说话也比较随意,我也就当作没听见准备上课了,可是没几分钟他又更响地冒出了一句“只要不看见你,去哪里都行”,这是什么话,我也生气地回了一句“你不想看见我,我还不想看见你呢”,没想到他又来了一句“我又没说你,你干嘛要承认”,还显露出一副挑衅的神情,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但是为了不让双方太难堪,我故作不理他,准备下课了再找他交流。

坚持上了一节课,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当他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说:“徐X,跟我去下办公室吧。”“我要拉大便”一甩头走进了厕所, “那就中午吧。”可是一个中午也不见其人影,我想可能在睡觉,那就等到下午上课后吧。可一个下午也没见人,这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事后,我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深刻地反思,也许自己太冲动了,所以双方应该交流一下,可……下午第三节刚好是体育课,而且今天放假,我准备到操场找他,结果没人,老师同学说刚才还在的,难道开溜了,于是我马上给家长打电话,没人接听,同学们都说没事的,他应该回家了,于是我也就回了家,吃完饭,我又分别给家长和他去了电话,可依然是没人接听,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连着询问了他的几个死党,证明他已经回家了,终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事后我琢磨着有些人是需要冷处理的,你越热心,他越不当一回事,你不理他,他反而会乖点,于是我决定冷冻他。

毕竟老师也不是圣人,特别是当尊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容易失控,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发生问题,但对有些行为我们也可以用默然对待,毫不理会,冷冻他,有机会再处理,有时候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周日晚自修,我故意当作没看见他,他也安安静静地刻着板画,忙得头都没抬一下。那就这样过去吧,只要他知道努力就行了。第二天早操,值周老师告诉我,男生寝室有人抽烟,一问,他首先承认了,我什么话也没说,“哈!这回看你还找不找我。”所有同学都散了,没想到他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我批评,一交流,态度很诚恳,于是我趁机提到了那天的事情,把自己的担心和联系经过都告诉了他,听完之后,他很不好意思地向我做了解释,看他一脸笑容的轻松,我毫不犹豫地搬出了一套最真心的说教:“你美术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三,而文化成绩由第四退到了中等偏下,难道你不想上大学,本可以上本科,你非得把自己毁到专科甚至于上不了线,你想吗?”他一个劲地摇头,“那你还有没有决心?”“有,我也常常在试着努力,可就是坚持不了。”“说明你容易受影响,缺少意志力。”于是我给了他一个建议,每天中午到我办公室默写,看书,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中午,果然早早吃完饭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一口气默了三首宋词,我非常高兴,好好地鼓励了他一番。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关系变的特别好,见面时热情的打个招呼,有事情随叫随到,小事发个短信,大事跑来跟你商量,很明显态度变得诚恳了很多,那真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了,我很欣慰。有一天上课我又突然发现,他桌上的那一堵高高的书墙(学生专门为上课做小动作设的掩护)没有了,桌面干干净净,老师看得一目了然,我心中一阵欣喜,看来这次是真得下了决心了。有一次,我碰到专业老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她也高兴地跟我说:“他说了,你那天的话他非常喜欢听,觉得真得是为他好,所以决定要好好表现给你看。”听得心里甜滋滋的。

高考前一个月,他因为和父母闹矛盾一度想弃学,被我发现后,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长谈,终于使他觉得自己也应该要理解父母,不能因为一个月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结果一个月的努力换来了一个本科生。

小徐事件的处理让我明白了一点:我们的学生如此简单直率,或者可以说幼稚--喜欢你我就听你话,我要好好学习,不喜欢,我就不合作,跟你对着干。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我们教师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冷热兼顾,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达到有效教育他们的目的,但前提是要真心,要让他们理解老师是真正为了他好才这么做的。

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 篇9

“融情,优教,乐学,求真”,是我校的传统办学理念,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由此我校催生了“校内家长制”这一新生事物,旨在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日常行为、心理等存有偏差的学生,“校内家长”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家长在教育方法、手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困惑,老师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通过家、校合力,形成有效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所有家长的夙愿,这在储佳同学父母的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突出。自储佳读小学开始,她父母就规定她每天到家完成回家作业后,必须马上做家长规定的家庭作业,限定她每次考试必须位于班级前2名,基本上剥夺了她交友和娱乐的时间。在这样的精神、心理压力下,储佳的行为渐渐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进入中学后,我发现她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就请她担任班级美术课代表,想给她一个平台好好表现一下自己,把自己更好的融入这个集体中。可是事与愿违,不多久同学就纷纷反映,储佳将看不顺眼的同学作品很随意的丢弃在垃圾箱里,并且还拒绝接受老师、同学的劝告。后来,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同学发生争吵、肢体碰撞的状况。再后来,发展到故意伤害同学,把用过的面巾纸塞到同学的桌肚、椅子背面的铁管里,她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不满和厌恶,从而也使得她自己陷入了更大、更深的孤独中,她的父母也为此伤透了脑筋。

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政教处发出的“创和谐校园,建温馨教室”的倡议下,我决定利用教室绿板报一角,开设“温馨角”,内容是:(1)配合每天的值日班长,公正、及时记录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同学予以表扬。(2)及时记录课上积极发言、考试成绩有进步的同学;每次活动、竞赛中获奖的同学。(3)如果班级里有同学发生了矛盾、纠纷,一方面想要化解这个“心结”,但另一方面又碍于脸面,不好意思主动向对方表示歉意,那么就可以借助“温馨角”,用书面的形式寻求对方的谅解,从而达到“言归于好”的最终目的。我将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储佳,目的就是让她在发现、记录同学中好人好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同学的进步和集体的温暖,从而能够感化并规范她的行为,同时我也时常过问和检查。

不久,班中有二个女同学闹起了纠纷,两人处在冷战、对峙状态,看到这个现象,储佳马上就以其中一个同学的口吻,在“温馨角”上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短信,在班级同学的劝说下,另外一个同学也马上表示了和解的愿望,最终两位同学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我立马抓住这个契机,重重的表扬了储佳,当同学们用一种热情、友善的眼光注视着她时,储佳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愉快的笑容。这不仅化解了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加强了 “温馨教室”的建设。从此,小佳变了,变得懂得关心同学,变得懂得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同学们也开始渐渐发现小佳的优点了。如今的小佳,常常会协助出黑板报、绿板报,而且课间总有同学与她说说笑笑,小佳自己也变得开朗起来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多了,期中考试也名列班级第1名了,在这次心理课上的集体舞的排练中,小佳同学真正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同学友情的可贵。温馨教室的建设就是需要这种同学间的真心相待,因为同学有缺点,我们可以帮助他改正,同学有困难,我们照样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朋友一生一起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10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负责人、管理者、引导者,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德育方面承担起主要的引路人。多年班主任的生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无数,却有哪么一件事,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深深地让我反思与促进。

这是由过生日引起的故事。星期天的一个晚上,突然接到管级主任来电,反应周六上自修时,我班里的一个学生过生日,邀请了十几个同学去宾馆吃饭,然后又去K歌,直到十一点多才陆续回家,男女生差不多对半数。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立马赶到班级,怒气冲天,先找那个过生日的学生询问事情先后确认无误后,准备第二天星期一班会课上进行训斥,给他们一个处分。第二天上课时,我特别留意哪些参加过生日的学生,发现他们个个都呵欠连连,于是袭击检查这他们的作业,果不其然,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没完成作业,我耐不住气在课上看着那些人,向同学们阐述周末的一些人一些事,最后板着脸孔说下午班会课再来好好整顿。看着那些学生,各个脸色惨白,低着头,抿着嘴,有些惊恐,有些垂头丧气,我心里的怒火多少下去了一些。下课回家,中午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意思是承认错误,因为孩子参加活动的事家长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后来会变了样。然后家长跟我反馈,其实孩子们已经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所有的领导行政包括班主任在内一人一遍遍的追究这件事,孩子们会被一棒子打垮,因为毕竟还是孩子;而且他们认错的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也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与其家长通完电话,我细思很久,到底是继续我的教育使命继续“革命”,杀鸡儆猴呢,还是以另外一种风格,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呢?经过打探,确实已经有好多位老师在班级就这件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警告。那个中午我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我想明白了,我选择自己的第二个方案,和风细雨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于是在周一的班会课上了,我特意举办了一个特殊的主题的班会——如何过生日,在这个班会中,我先阐述了我当时像他们这么大时跟同学朋友是怎么过生日的,然后让班会的同学都列举下自己过生日的情况,最后解释过生日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该在生日当天最感谢谁,应该跟谁一起过才最有意义„„在进行班会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的引导。孩子们再一次把头低下来了,但从他们的眼神当中我发现他们感悟了,我相信,这次他们低下的是悔悟的头,等下抬起的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头。我很有成就感,换种教育方式,孩子们很乐意接受。

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你越是跟他们较劲,他们越不买你的账。所以就要看老师能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而此时正需要我们的爱心!面对学生严重性的犯错,考验的就是教师们的耐

班主任教育沟通案例 篇11

[关键词]师爱自尊心体验 转化

[中圖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06

一、案例简介

小泽(化名),男,14周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好在母亲虽然改嫁,却还能在经济上给予他一定的支持。该生表现为上课听不进去,有时还称病不来上课,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经常找周围同学讲话,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甚至不写作业,脾气很倔,喜欢和老师对着干,时常表现得很自悲,但这个学生头脑灵活,心地也很善良。

二、案例分析

(一)要本着交心结友的原则,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先是利用课间时间找他谈心,以朋友的身份和他面对面交流,尊重他的人格、保护他的自尊心。刚开始,他有抵触心理,看到他这样我真想发火,但后来一想,我必须放下我的尊严与他促膝交谈,为他着想,这样才能使他能主动敞开心灵,如饥似渴地接受我的教诲。像小泽这类从小生活在不健全家庭里的学生,逆反心理是很强的,每根神经都是敏感的,你和他谈心他也总怀疑你是在可怜他,尽管我有足够的亲和力,但收效甚微。怎么办?我只有思考和寻找另一种方法。

(二)要善于选择时机,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

对于小泽这样性格倔强,甚至有些自悲的学生来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弄巧成拙。这时我只有耐心等待时机成熟再和他谈。时间不长,机会终于让我等到了,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我的一家》,当读到小泽的作文时,我发现这样一句话:“爷爷奶奶一天天老了,我不能总是依靠妈妈,我要争取早一天自立,我要好好地做家中的支柱,让爷爷奶奶晚年生活幸福。”读到这,我顿时被他的话感动了,突然发现了小泽心灵的闪光之处。我想,何不借这个机会和他谈谈呢?于是,我利用自习课悄悄地把他叫到校园里的一棵小树下,先和他谈他的爷爷奶奶,然后又谈他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他的妈妈,这样一步步,我发觉气氛变了,他的抵触情绪也没有了,偶尔会说两句话,但离我预期的效果差远了。接下来我要做的便是:给予温暖和足够的耐心。

(三)要用心去温暖、关爱学生,不讽刺和嘲笑,这样才能感化他们的心灵

解决像小泽这样的学困生转变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即使一时达不到理想境界,也不要灰心,更不要在他面前发牢骚。对于小泽,我总是隔三差五到他家家访,询问生活,嘘寒问暖。学习上,只要发现他有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赞赏一番,这样能慢慢地树立起他的自信心。

(四)要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浓浓的师爱

平时教师应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各方面帮助他们,消除师生隔阂,走进学生的心灵。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小泽谈话,首先是从侧面了解他的喜好——打游戏,事先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一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以及玩法,在和他交流的同时,我先入为主,说到一些游戏时,他听得几乎出了神。当他用诧异的表情看我时,我乘机攻入他的内心,也就在这时,我知道了他为什么上课老爱讲话,老是和老师对抗,原来他是想借此引起全班同学以及老师的注意。对他的坦城相待,我当即赞美,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下,他又向我说了很多我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事情。

(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敲开学生的“心灵话匣”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在小泽的潜意识行为中,有一个核心和关键因素——叛逆因素。经过我和他的多次沟通交流以后;他的精神得到了鼓舞,心灵也得到了启迪,再也不会无故称病回家、逃避学习、悲观失望了。校园里从此多了一个乐观自信、尊敬师长的快乐男孩。

三、案例启示

一个14岁的少年,本来就处于青春叛逆期,他的心理正在发生着变化,再加上家庭的不幸,所以迷惘自悲,倔强或多或少都体现出来了。对待问题学生不能一眼看死,任何人都是可以转化的。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提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尊重他们,让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尤其是在谈心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与他们像朋友般无拘无束地交流,进而使他们的身心能健康成长。

上一篇:半个孤儿散文下一篇:美好的早安祝福语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