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

2024-10-20

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共13篇)

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 篇1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在我接的402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吴金伟,好动爱讲话是他最大的特点。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最后为了不影响上课只好让他自己坐。虽然没人和他说话了,但是上课还是不认真,课后作业也不完成,有写也是写得乱七八糟,学习态度更加不好了。

因为他这种不良的学习情绪和容易影响其他学生,于是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自己,作业照样不完成。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次课上,我出了一道题目让大家解决,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我为了提高吴金伟的注意力也把他叫上来写,他写对了,其实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但是我就借机夸奖了他一番。奇迹般的,接下来的大半节课吴金伟竟然非常认真的听讲,也积极回答问题,我意识到了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后来经过我的了解,果不其然,吴金伟在家里要是什么做不好,家长就大声训斥,重则打骂,久而久之造成吴金伟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直接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接下来与他的接触中,只要是他有进步的地方我都适当的表扬,很明显的,孩子变得积极起来,上课变得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也按时完成了。

由此看来,只要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的关注,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还有就是不要吝惜我们老师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

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 篇2

2007年9月, 我任教的初三 (1) 班有个女生沈同学。这个学生我是从初二带过来的, 所以她的秉性脾气我是非常了解的, 她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活泼可爱的乐天派女孩。正因为如此, 一上初三我就觉得很反常, 上课走神、发呆, 老师讲笑话她也没反应;下课独自一人出出进进, 整天耷拉着脸, 好像别人总是欠了她什么东西似的, 不理睬任何人, 包括老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 沈同学出现这种情况, 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进入初三学习后, 由于学科的增加以及任务的加重, 导致她心理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直觉告诉我, 理科已明显在走下坡路的她对于进入初三学习已经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压力。如何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 走出这个阴影呢?作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 (本年度苏州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培训合格) 的我决定会同其他科任老师, 还有家长组成“攻关小组”, (当然, 以我的心理疏导、心理面询为主) , 力争形成教育合力, 尽快帮助她走出来, 使她尽早体验成功的快乐。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心理面询、心理疏导居然起作用了。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耐心疏导、启发和沈同学自身的努力, 她已经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 慢慢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 从她脸上稍微可以看到一丝微笑了, 组长的工作也开始正常起来了, 课后也能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了, 从几位学生那里得知她还去问过他们自己没弄懂的问题, 当然, 这所有的表现和原先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毕竟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无疑是既给了她自己和父母足够的信心, 同样也给了我这位工作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以加倍的信心和勇气。

二、个案分析 (面询记录)

预约时间2007.9.16

面询时间2007.9.23

咨询老师李正华

来访者情况:

女, 16周岁, 刚上初三, 几次测验成绩尤其是理科均在倒数, 不时有听到同学的嘲笑, 心理压力非常的大, 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 晚上失眠, 精神比较差, 有调班的打算。

接受咨询目的:

希望老师能帮忙缓解压力, 并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来改变这种令人窒息的局面, 是留在本班上课还是调班, 希望老师帮他出出主意, 如果调班, 希望和他一起来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

面询过程及相关印象:

第一次来到咨询室, (印象:精神萎靡)

问:能具体谈谈你上次跟我在电话里讲的那个问题吗?

答:老师:我最近一阶段时间里的几次小测验成绩在班里均处在倒数, 我对自己很失望, 总有人在背后嘲笑我, 我更加气愤, 我不想再待在这个班级里了, 我想调班, 你能帮我吗?

问:能具体说说他们在嘲笑你什么吗?

答:他们有的笑我初二期末考试是作弊的, 所以才考到了班级中游水平, 还有的在一起嘀咕, 看见我就不做声了, 肯定是在说我坏话。

问:那你自己怎么看你那次初二期末成绩呢?

答:我没有作弊, 那次考试我准备的比较充分, 复习也很全面、周到, 再加上发挥得比较好, 所以就幸运的考到了班级中上游。

问:为什么要用“幸运”二字呢?

答:因为我就这一次考得这么好, 所以有点幸运。

问:好, 既然你刚才自己都说你很努力, 复习很全面、周到, 那我觉得你考得好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你大可不必把他们的嘲笑放在心上,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吗?至于别人的嘀咕, 那更不必记在心上了, 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纯属偶然。你说对吗? (印象:脸色有些好转)

答:老师, 话虽如此, 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我真的受不了了, 我想调班, 你能帮我吗?

问:调班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 你真的想就此逃避现实吗?你愿意承认你是靠作弊才考出好成绩的吗?那同学的嘲笑就是真的了。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呢?

答:我不知道——————— (印象:很茫然)

问:你最近的状态和你父母交流过吗?父母又是怎么看待你要调班的事的呢?

答:有交流, 他们只是要我在学习上再努力一点, 在任何一个班级学习都不容易, 只要你努力了, 你成绩好了, 别人自然就不会说什么了。他们哪知道我已经很努力了, 他们还是这样嘲笑我, 我只有调班了。

问:这些日子以来, 除了调班, 你有没有想过一些办法来改变呢?

答:我很努力的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要相信自己, 不要被嘲笑所打败, 一次一次地说, 努力了好多次, 我每天告诉自己, 要自信, 但是不行, 我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的尝试, 又一次次的失败, 我快撑不下去了, 我只有调班了。

问:你前面的努力我觉得非常好, 不要被嘲笑所打败。我对你的遭遇很同情, 但是, 环境是外在的, 而前途和成长都是属于自己的, 不要轻易说放弃, 好吗?

答:可是———

问:给自己时间, 也给老师时间, 让我们共同努力想办法, 今天时间有限, 我们约好, 下周同一时间再见面好吗?

答:好! (给以下几点建议)

面询建议:

1. 多寻找自己的优点, 闪光点, 每天对自己说:我真棒!我真行!

2.希望下周能再到这里来谈谈;

3. 如果下次再遇到嘲笑你的事情, 要勇敢一些;

4. 私底下和她的家长联系, 希望家长能多与她交流, 平等地听听她怎么想的, 多鼓励鼓励她, 多在学习上开导开导她。

备注:

1.由于第一次时间有限, 并不能确认她问题到底有多么严重, 还需要进一步深谈, 因此再约下一次。

2.是否可能有另外的原因在她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使她坚持要换班, 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三、个案结论 (自我反思)

1. 放开“缰绳”, 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 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常遭到别人嘲笑的时候, 她自然不自在,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 对这些学生的转化不是马上去只抓她的成绩提高, 固然这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 只有先治好“心病”, 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 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她的成绩, 而是更多地关注她的思想倾向和她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 多投入精力, 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 别人的接纳, 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 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就像沈同学这样, 你若眼睛只盯着她的成绩和表现, 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长, 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 像她这样, 只有从心理方面去暗示, 去疏导, 让她的心情变好了, 学习变主动了, 其他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就为转化她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 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 自我检讨, 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 它还包括学生父母, 原来科任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 (包括我自己) , 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他这两年的成长历程, 我们这些人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 或好或坏, 现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 在辅导小沈的过程中, 我发现以往教师 (包括我自己) 和家长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她身上烙下了深印。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 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 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 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 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对沈同学, 我们先不谈成绩和名次, 以“先让她开心起来, 克服自卑心理”为突破口。“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 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 这次采用了心理疏导、心理面询的方法来做转化工作, 结果, 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 力求合力, 树长久竞争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 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 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 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扎实的工作热心。从本文的教育个案来看, 沈同学由原来的自卑、缺乏学习动力变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全是我一个人的, 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 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 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其三, 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四, 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学生的心态变好了, 学习动力强了, 求知欲强了, 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 学生将受益终生。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篇3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爱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93-01

0

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心去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自然会明白学生有几多困惑,几多迷茫。来自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学习的繁重,自身心理、生理上的包袱,他们多么渴望班主任能够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因此班主任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真挚的交流,推心置腹的沟通,只有做到心与心相通,才能叩开情感的心扉,奏响师生心灵的乐章。

典型案例:

初2007级我班有个学生叫张平,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同学们都嫌弃他。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自我控制,自我改进,但经过几次努力,他仍我行我素,毫无半点起色。期中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责任心告诉我,我不能逃避,必须正视现实!于是,我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过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亲前两年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紧接着又病了。年纪小小的他正是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妹妹。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消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羽毛球。于是,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表现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羽毛球一边与他谈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送他去医院,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有意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促膝谈心,使其融入温暖的集体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奇迹终于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大胆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初中毕业时他以596.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临江中学,现在正在重庆工商大学念大三。后来他在给我发的短信中说道:也许你不记得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但确实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师。这不正是情感之花结出的甜蜜果实吗?

案例反思:

一、深入了解,架设情感的桥梁。师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是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何况是备受冷眼的问题学生,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神情的凝视,一回友爱的握手,学生都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打动,心田就会激起情感的浪花。

二、真诚相待,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优秀学生相比,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倍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脆弱,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冷漠桀骜,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对待,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发现并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

三、以人为本,用责任心去感化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的绽放。”作为班主任,关爱每位学生是职责所在,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对于问题学生,我从来没有放弃他们,任其破罐破摔,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

四、及时鼓励,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赏识教育就是通过鼓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常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正确看待问题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他们身上挖掘积极因素,寻找闪光点,引发求知欲,扬起自信的风帆。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篇4

摘要: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正文: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我班2年级有个学生叫王一丞。2年级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

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5

------后进生需要的是更多鼓励

“班主任工作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幸福快乐的,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每天看着自己天真可爱的学生一天天健康成长,学知识,讲礼貌,爱劳动。这就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要拥有的宝贵的教育经验。还在用心灵去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好学生人人都爱,但要爱一些后进生孩子却并非公平对待,更多的是要多鼓励他们.我是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后进生是我班一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本学期期末发现我班的后进生学生有明显的增多,同时,在班级工作中,由于后进生的管理工作没跟上,影响较大,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后进生越来越差,在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之后,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家长对他们鼓励的话。让他们从心里知道老师对他们没有放弃,还是多么地关心他们,再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做到爱护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对那些基础知识差、上课不专心,不爱读书,作业不认真、不听话的学生。除了批评教育,我认为离不开的是鼓励,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班上最差的学生,无能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自暴自弃,想到老师对我们这

些成绩差的学生也不喜欢。我认记得在去年开学报名那天,他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走错教室上课,我班来了一个遵义市学校转来的学生杨纪学。那天报名工作也接近尾声,他父亲来报名,上课第一天,我到班上清点学生到校人数,新来学生杨纪学不在班里,于是寻问,其他学生讲,杨纪学在五年级,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四年级又来了一个不好管的学生。不出所料,我从他先前教的老师口中得知,这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在这里读,父母亲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管不住,在校总爱和小同学动手打架,许多同学都怕他,经常被老师批评,后来老师没办法,通知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把他转到遵义市一间学校就读。今年转回来听说也是在哪儿学习不好,胆子较大,又转回老家就读。

就是这样转来转去的男孩子,在开学的前两个周就麻烦事不断,不是和同学打架,就是不值日,课间做危险活动,课上不专心听讲,老师多次请进办公室谈话,可是没有起到效果。其他任课老师也说这孩子不好管了,我也只能尽力了就这样每次犯错,叫进办公室,通知家长一起说服教育,写保证书,回教室,没过几天,但他的老毛病又会范。正当我为他的表现而伤脑筋时,一次语文课,自由读课文,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同学们听,这篇文章篇幅较长,生字较多,又是选读课文,学生课前没预习,没有准备,一分钟二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学生站起来打破宁静,这时,第二排的杨

纪学站了起来,老师我来试试?同学们都向他投去怀疑的目光,心里想:“你行吗?”我也没多想,说:”好”接下来听到的是他的读书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普通话还比较标准,读完之后,全班同学给他鼓掌.称赞他读得很好,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他的举动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我抓住时机把他好好鼓励了一番,你这个位置曾经是成绩好的苟恩敏座的,她成绩非常优秀。现在这个位置由你来坐,你也要向那位女同学一样坐在这里在学习上能取得优异成绩,坐这个座位的同学成绩都很好,你也要做到这一点才行。更主要是你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好,老师都要向你学习请教。特别是每次范读课文他都举手, 读给大家听,而且回答问题也积极主动,我每次都对他的普通话的发音准确进行表扬鼓励.课堂上的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从此,他找到了学习自信心,不再像以前捣乱了.只要有时间,我都利用机会去帮助他、鼓励他,和他玩。在今年评选优秀少先队的活动中他被上了。六一儿童节他还代带我班表演节目,他有了很大的变化了,进办公室的次数越来越少.学习兴趣浓了,上课能专心听讲了;纪律有进步了,下课再也不做危险事了;作业书写也认真了.老师在办公室的话题也开始对他进行表扬多了。通过期末考试,他各门功课都非常理想,曾经他父亲的要求是语文70分左右、英语及格分数,家长就感到满

意了,可现在不得不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他还被我班评为本学期的“优秀学生”奖。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6

班主任教育案例

高峰是一(9)班男生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脑子挺聪明,就是太懒散,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而且有点和班主任和老师对抗的意思!

高峰同学虽然基础很差,但脑子聪明,就是有点懒,不爱动脑子,再加上基础差,有些科目也比较难懂,所以转化难度较大,但经过我多方面的引导,渐渐和老师以及班主任的态度有所好转,并且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额外的给他布置了一些任务,比如:写认识,并且鉴于学生和老师直接交谈有一定难度,我采取了笔谈的形式,现在我这已经有好几万字和学生的笔谈记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班主任教育案例分析及对策 篇7

案例一:某某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但父亲却倾注了所有的爱, 在班级里他的成绩处于上游, 有一次班级发新书, 当新书发到他手里的时候, 大声对我说:“老师, 我的书褶皱了, 给我换本新的!”我微笑着说:“每人一本, 数量是正好的, 那么谁愿意要这本褶皱的书呢?”他红着脸, 低下了头。

案例二:我们班级里有一个女生, 行为习惯很不好。经常和同学吵嘴, 严重的时候还骂人, 同学们对她很反感。去她家家访时看到她妈妈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 说起孩子也是一脸的无奈:“她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女, 全家人都宠着。有一次, 不知为了什么原因还骂了她爷爷。”

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很好, 但却出口脏话、事事以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 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 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望子成龙”型。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 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 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重视分数, 舍得投入, 缺乏人格培养。孩子的功课分数, 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学习至上, 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不少家长花重金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书或者亲自辅导, 目的只有一个———一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于是, 家长包办了孩子的家务劳动。当孩子犯错或是不懂礼貌的时候, 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 也不加以管教。导致孩子形成“唯我独尊”、不尊敬他人的不良品质。

(二) “顺其自然”型。

不可否认, 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 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具体表现为:“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长辈们那“特别的爱”, 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 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 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而消除此问题, 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 运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 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 不把孩子当宠物, 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 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 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 及时反馈,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 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 家长以“情感”为桥梁, 以“亲情”为纽带, 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细节, 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的家庭气氛中。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 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 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 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摘要: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 同时也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 篇8

常常能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时我会非常生气,说这话太不公平,老师又不是神,有些学生真得不好教呀,不过今天我会觉得它很动听,因为这三年来我亲身见证了这一点:我们的学生真得很单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但是一旦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时,内心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显得特别真实可感了。

小徐是一个家庭富裕,个性很强的男生,平时很少讲话,但一出口常常让你气不打一处来。

那天,教育局在我校举行音乐教师招聘公开课,安排我班一半学生去上音乐课,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按常理让一、二两组同学去了,另一半留在教室上我的语文课。

结果上课铃一响,我还没开口马上就有同学抗议:“老师,为什么他们能去,而我们还要在教室里上课?”“因为只需要一半的同学呀。”“可为什么按顺序是一、二两组而不是三、四组呢!”我正准备解释,坐在最后排的小徐突然轻轻说了一句“只要不看见你就行”, 身边听到的同学都在窃笑,因为他平时说话也比较随意,我也就当作没听见准备上课了,可是没几分钟他又更响地冒出了一句“只要不看见你,去哪里都行”,这是什么话,我也生气地回了一句“你不想看见我,我还不想看见你呢”,没想到他又来了一句“我又没说你,你干嘛要承认”,还显露出一副挑衅的神情,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但是为了不让双方太难堪,我故作不理他,准备下课了再找他交流。

坚持上了一节课,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当他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说:“徐X,跟我去下办公室吧。”“我要拉大便”一甩头走进了厕所, “那就中午吧。”可是一个中午也不见其人影,我想可能在睡觉,那就等到下午上课后吧。可一个下午也没见人,这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事后,我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深刻地反思,也许自己太冲动了,所以双方应该交流一下,可……下午第三节刚好是体育课,而且今天放假,我准备到操场找他,结果没人,老师同学说刚才还在的,难道开溜了,于是我马上给家长打电话,没人接听,同学们都说没事的,他应该回家了,于是我也就回了家,吃完饭,我又分别给家长和他去了电话,可依然是没人接听,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连着询问了他的几个死党,证明他已经回家了,终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事后我琢磨着有些人是需要冷处理的,你越热心,他越不当一回事,你不理他,他反而会乖点,于是我决定冷冻他。

毕竟老师也不是圣人,特别是当尊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容易失控,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发生问题,但对有些行为我们也可以用默然对待,毫不理会,冷冻他,有机会再处理,有时候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周日晚自修,我故意当作没看见他,他也安安静静地刻着板画,忙得头都没抬一下。那就这样过去吧,只要他知道努力就行了。第二天早操,值周老师告诉我,男生寝室有人抽烟,一问,他首先承认了,我什么话也没说,“哈!这回看你还找不找我。”所有同学都散了,没想到他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我批评,一交流,态度很诚恳,于是我趁机提到了那天的事情,把自己的担心和联系经过都告诉了他,听完之后,他很不好意思地向我做了解释,看他一脸笑容的轻松,我毫不犹豫地搬出了一套最真心的说教:“你美术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三,而文化成绩由第四退到了中等偏下,难道你不想上大学,本可以上本科,你非得把自己毁到专科甚至于上不了线,你想吗?”他一个劲地摇头,“那你还有没有决心?”“有,我也常常在试着努力,可就是坚持不了。”“说明你容易受影响,缺少意志力。”于是我给了他一个建议,每天中午到我办公室默写,看书,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中午,果然早早吃完饭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一口气默了三首宋词,我非常高兴,好好地鼓励了他一番。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关系变的特别好,见面时热情的打个招呼,有事情随叫随到,小事发个短信,大事跑来跟你商量,很明显态度变得诚恳了很多,那真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了,我很欣慰。有一天上课我又突然发现,他桌上的那一堵高高的书墙(学生专门为上课做小动作设的掩护)没有了,桌面干干净净,老师看得一目了然,我心中一阵欣喜,看来这次是真得下了决心了。有一次,我碰到专业老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她也高兴地跟我说:“他说了,你那天的话他非常喜欢听,觉得真得是为他好,所以决定要好好表现给你看。”听得心里甜滋滋的。

高考前一个月,他因为和父母闹矛盾一度想弃学,被我发现后,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长谈,终于使他觉得自己也应该要理解父母,不能因为一个月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结果一个月的努力换来了一个本科生。

小徐事件的处理让我明白了一点:我们的学生如此简单直率,或者可以说幼稚--喜欢你我就听你话,我要好好学习,不喜欢,我就不合作,跟你对着干。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我们教师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冷热兼顾,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达到有效教育他们的目的,但前提是要真心,要让他们理解老师是真正为了他好才这么做的。

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 篇9

“融情,优教,乐学,求真”,是我校的传统办学理念,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由此我校催生了“校内家长制”这一新生事物,旨在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日常行为、心理等存有偏差的学生,“校内家长”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家长在教育方法、手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困惑,老师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通过家、校合力,形成有效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所有家长的夙愿,这在储佳同学父母的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突出。自储佳读小学开始,她父母就规定她每天到家完成回家作业后,必须马上做家长规定的家庭作业,限定她每次考试必须位于班级前2名,基本上剥夺了她交友和娱乐的时间。在这样的精神、心理压力下,储佳的行为渐渐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进入中学后,我发现她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就请她担任班级美术课代表,想给她一个平台好好表现一下自己,把自己更好的融入这个集体中。可是事与愿违,不多久同学就纷纷反映,储佳将看不顺眼的同学作品很随意的丢弃在垃圾箱里,并且还拒绝接受老师、同学的劝告。后来,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同学发生争吵、肢体碰撞的状况。再后来,发展到故意伤害同学,把用过的面巾纸塞到同学的桌肚、椅子背面的铁管里,她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不满和厌恶,从而也使得她自己陷入了更大、更深的孤独中,她的父母也为此伤透了脑筋。

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政教处发出的“创和谐校园,建温馨教室”的倡议下,我决定利用教室绿板报一角,开设“温馨角”,内容是:(1)配合每天的值日班长,公正、及时记录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同学予以表扬。(2)及时记录课上积极发言、考试成绩有进步的同学;每次活动、竞赛中获奖的同学。(3)如果班级里有同学发生了矛盾、纠纷,一方面想要化解这个“心结”,但另一方面又碍于脸面,不好意思主动向对方表示歉意,那么就可以借助“温馨角”,用书面的形式寻求对方的谅解,从而达到“言归于好”的最终目的。我将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储佳,目的就是让她在发现、记录同学中好人好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同学的进步和集体的温暖,从而能够感化并规范她的行为,同时我也时常过问和检查。

不久,班中有二个女同学闹起了纠纷,两人处在冷战、对峙状态,看到这个现象,储佳马上就以其中一个同学的口吻,在“温馨角”上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短信,在班级同学的劝说下,另外一个同学也马上表示了和解的愿望,最终两位同学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我立马抓住这个契机,重重的表扬了储佳,当同学们用一种热情、友善的眼光注视着她时,储佳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愉快的笑容。这不仅化解了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加强了 “温馨教室”的建设。从此,小佳变了,变得懂得关心同学,变得懂得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同学们也开始渐渐发现小佳的优点了。如今的小佳,常常会协助出黑板报、绿板报,而且课间总有同学与她说说笑笑,小佳自己也变得开朗起来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多了,期中考试也名列班级第1名了,在这次心理课上的集体舞的排练中,小佳同学真正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同学友情的可贵。温馨教室的建设就是需要这种同学间的真心相待,因为同学有缺点,我们可以帮助他改正,同学有困难,我们照样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朋友一生一起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10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负责人、管理者、引导者,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德育方面承担起主要的引路人。多年班主任的生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无数,却有哪么一件事,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深深地让我反思与促进。

这是由过生日引起的故事。星期天的一个晚上,突然接到管级主任来电,反应周六上自修时,我班里的一个学生过生日,邀请了十几个同学去宾馆吃饭,然后又去K歌,直到十一点多才陆续回家,男女生差不多对半数。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立马赶到班级,怒气冲天,先找那个过生日的学生询问事情先后确认无误后,准备第二天星期一班会课上进行训斥,给他们一个处分。第二天上课时,我特别留意哪些参加过生日的学生,发现他们个个都呵欠连连,于是袭击检查这他们的作业,果不其然,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没完成作业,我耐不住气在课上看着那些人,向同学们阐述周末的一些人一些事,最后板着脸孔说下午班会课再来好好整顿。看着那些学生,各个脸色惨白,低着头,抿着嘴,有些惊恐,有些垂头丧气,我心里的怒火多少下去了一些。下课回家,中午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意思是承认错误,因为孩子参加活动的事家长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后来会变了样。然后家长跟我反馈,其实孩子们已经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所有的领导行政包括班主任在内一人一遍遍的追究这件事,孩子们会被一棒子打垮,因为毕竟还是孩子;而且他们认错的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也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与其家长通完电话,我细思很久,到底是继续我的教育使命继续“革命”,杀鸡儆猴呢,还是以另外一种风格,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呢?经过打探,确实已经有好多位老师在班级就这件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警告。那个中午我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我想明白了,我选择自己的第二个方案,和风细雨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于是在周一的班会课上了,我特意举办了一个特殊的主题的班会——如何过生日,在这个班会中,我先阐述了我当时像他们这么大时跟同学朋友是怎么过生日的,然后让班会的同学都列举下自己过生日的情况,最后解释过生日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该在生日当天最感谢谁,应该跟谁一起过才最有意义„„在进行班会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的引导。孩子们再一次把头低下来了,但从他们的眼神当中我发现他们感悟了,我相信,这次他们低下的是悔悟的头,等下抬起的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头。我很有成就感,换种教育方式,孩子们很乐意接受。

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你越是跟他们较劲,他们越不买你的账。所以就要看老师能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而此时正需要我们的爱心!面对学生严重性的犯错,考验的就是教师们的耐

创新教育课程教学案例评析 篇11

以下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评课《剪刀变形机械抓手》(《创新教育实验教材》第一册第7课)中的一个实录片段。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剪刀形状吗?

生:能。

边说边比划。老师注意到多数孩子比划的剪刀形状是一样的。

师:比一比看谁比得最有创意,我们都喜欢欣赏有创新的比法。

生尝试不同的比法,已经有多种不一样的比法。

师:你能用你比划的剪刀去夹一夹桌面上的乒乓球吗?

生试着去夹乒乓球。

师:请大家尝试着让自己的剪刀变形去抓乒乓球;接着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去抓乒乓球;再用我们的手去抓乒乓球,注意细心体会这个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师:勇敢地把你体会到的说完整。

生:我发现当我们比划的剪刀形状变形之后去抓取乒乓会变得很容易。

师: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思索。

师: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在发生变化?

生:手与乒乓球的接触面在慢慢地增大。

生:我发现剪刀变形后更方便我们用力了,因为我们平常习惯用手去抓取物品,那样感觉更容易些。

师:能够从生活中的细节得到启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真了不起,请大家将掌声送给他。

师生齐鼓掌。

[评析一]

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撑。根据上述片段笔者认为,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显示出来,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积极的实践中,逐步学会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上述案例还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若要把创新课程落到实处,就应真正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主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动手,细心体会,交流感受。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举措,却体现了教师非常注重“体验式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

[评析二]

呈现突出的“生活化”气息。从学生熟悉的剪刀、自己的手入手,让课堂贴近生活,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动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突显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有效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设计了不同形状下抓取乒乓球的环节,旨在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彰显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评析三]

教学评价激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对学生个性化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有效教学之重要,为人们所认同,而有效教学的实现,其最根本的目的必需是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呼唤。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教学才能真正有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践证明,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很多科技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获取更大的教育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成就有活力、有深度、有内涵、有生命的创新教育是中小学校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虽然,梓橦路学校的创新教育还在路上,但梓橦人正尽力用教育的良知呵护创新的种子,用思想的深度造就创新教育的高度,用近乎执拗的坚持去完成培育创新建设者的神圣使命!我们期待并相信,更多同仁与我们站在一起,通过创新教育实践,为民族的明天积聚更多的力量!

班主任创新教育案例 篇12

一、开展“数学教育创新的途径与策略———数学教育创新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案例研究是理论来自实践的最好体现.在数学教育案例中或多或少地蕴涵着某些数学教育思想, 有的还闪烁着新的教学原理和创新思想的光点.案例研究是运用典型引路, 启发研究者或学习者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为数学教育创新研究寻找切入口和实践路径提供有力的帮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具有创新思想的典型案例作为“点”, 那么同一侧面多个特殊案例就形成一条“线”, 在这条“线”上教师制订了什么样的创新策略, 学生学习情绪, 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会留下清晰的“足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 从个别到一般, 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数学教学某一侧面的规律和思想, 而多个不同侧面一定量的教育创新案例构成一个“面”, 对这样的“点”———“线”———“面”进行分析研究, 就一定能使研究者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学教育创新策略和途径, 这就是数学教育创新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数学教育案例的涵义和特点

“案例”一词英文称“case”, 汉语还译为“个案”、“个例”、“实例”、“事例”等, 比较广泛采用的称为“案例”.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 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案例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数学教育案例仅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对数学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 能够反映数学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 或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 数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

从广义来说, 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事件都可以写成案例, 但作为数学教育研究案例, 还应该具有一些特点.

1. 客观性.

案例是写实的, 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所谓客观性, 就是对数学教育事件发生的背景, 特定环境, 主要情节进行客观的描述, 如实的介绍, 而不能随意取舍或歪曲事实的真相, 分析要就事论理, 从事实中引出道理, 启发人们思考, 有的案例也不作分析, 而让读者或研究者去评判.

2. 典型性.

数学教育案例既要反映某一数学教育事件的客观现实, 体现数学教育的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特色与规律的统一, 也要有反映某数学教学活动的成功或不足的典型性.

例如:案例《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是顾冷沅教授把某位教师在讲“正方形的性质”这一节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从表面上来看该教师是通过由浅入深, 层层设问, 最后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的一堂启发式教学课.课后对其本堂课提问次数及提问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共提出105个要思考的问题, 其中属于记忆性提问如:正方形有几条边?高达68.3%.提问频率达每分钟2.33个问题.学生根本无法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这一事实说明频率过高的设问是无效的, 结果一定是启而不发, 不是真正的启发式, 而仍然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一个典型仪表.

3. 原理性 (或有效性) .

案例应该是真实的, 但真实的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性是指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它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原理上的现实意义, 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领悟出教学原理含义的闪光点, 是数学教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创新性.

数学教育案例既是反映数学教育活动的客观事实, 具有某一方面的典型性, 又能体验出某一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涵义.同时还要有新意, 能够启发读者和研究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开拓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研究进步和发展.

以上“四性”是数学教育案例的主要特点, 也是选择和确立案例内容的主要标准.

广大数学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他们最了解学生, 最容易发现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 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蕴藏着丰富的, 新鲜的数学教育思想.收集、整理、挖掘、总结数学教育案例, 给予科学的、理论的分析, 对于开展数学教育研究并有效地指导数学教育实践, 提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育案例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摘要: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迫切任务.因此对数学教育创新进行探讨和研究十分必要.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篇13

爱心搭建心灵的桥梁

作 者:XXX

单 位:三台县争胜乡中心小学校

联系电话;0816-5912897

班主任教育经验文章

爱心搭建心灵的桥梁

三台县争胜小学

李顺宜

【内容摘要】: 爱心和责任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循循善诱,以真情感

动学生,收获的就会是累累硕果。

【主题词】:晓之于理,动之于情;同学相助,共同进步;爱心为媒,心灵相通

记得那是我刚接手四年级时发生的事,班上有个学生叫景荣贵,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磨蹭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有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受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转化景荣贵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 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陈佳欣)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学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陈佳欣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陈佳欣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景荣贵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陈佳欣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景荣贵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陈佳欣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同时也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初尝成功的滋味,他学习上更努力了,更遵守纪律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要:

一、晓之于理,动之于情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景荣贵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3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心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学相助,共同进步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爱心为媒,心灵相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 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从学习和思想上帮助他,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使她成为一个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8《借生日》教学设计下一篇:关于小学生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