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2024-09-05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通用13篇)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1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长春市第十九中学郑传兴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小且不具有任何行政内涵的主任”,然而他却肩负着世界上最神圣的职责,他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学生人格的践行者,影响学生人生的决定者。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与学生多沟通,又要与家长多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要建立统一战线,班主任应该注意与家长交往的内容、形式及其艺术。

1.家访的艺术

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通过看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是静态的,且不全面、不具体;光凭学生反映也还不够,因为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时不一定了解真实情况,有时不便反映,有时反映失真。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学生家庭进行访问。根据目的不同,家庭访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③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⑵目的性家访。这是在了解性家访基础上对少数学生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的家访。适用于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内容主要是向家长报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现或问题,共同商讨协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⑶沟通性家访。这是旨在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以实现良好配合的家访。适用于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内容是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这种沟通性的家访,也可以利用家长接孩子等机会,随时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一般的家访,大多是由于学生成绩太差,或出现一些思想问题,班主任登门或通过其他途径向家长通报这些情况,要求家长予以协助。因此,班主任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对学生的成绩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孩子又觉得老师很可怕,很可恶。

在家访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①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②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 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③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家访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除了交谈的内容和方式要注意外,班主任还要选择好家访的时间。家访一般应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家长的串休日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易太久,以免影响第二天家长的工作或学生的学习。如果方便的话,事先应预约一下。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应避开学生本人,尽可能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去家访。

2.与家长的书面联系及其注意事项

家庭访问,一般耗费时间较多,适用于离校较近的学生家庭。由于教师工作很忙,充裕时间有限,加上目前学校班型较大,不便于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家访的形式。对于离校较远或家长工作很忙的家庭,可采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学生的表现和学校的要求及个人的想法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请求家长协助学校进行教育工作。对于个别学生,因有些问题面谈反而效果不佳,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由于书面联系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有些不便当面表达的情感,可以在纸上充分流露,往往一封满怀深情、诚挚感人的书信便可对家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书面联系是大面积、高效率、常规性联系学生家庭的方式。其局限性是,了解的情况不够直接和全面。书面联系,通常以“告家长书”、家庭联系卡(或本、成绩通知单、周记、考试卷等形式进行。

采用书面联系这种方式,班主任应该注意所谈的内容要具体、单一,不可太复杂或笼统。可针对学生情况书写简明扼要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请家长附注意见。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发火的内容,可能对孩子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比较复杂的内容,不要写进“书面”中去。

3.召开家长会的艺术

家长会,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一般由班主任发起并组织,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举行,邀请全体家长参加。

开学的家长会可介绍班级工作计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期中的家长会,主要报告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下一段工作安排等;期末的家长会,主要报告工作总结,指导家长帮助学生过好假期等。如有重要情况需要家长知道,也可临时安排家长会。

根据会议的内容不同,家长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⑴教师报告会。主要由班主任介绍情况,家长了解有关信息,不进行讨论。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应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可以请本班教师或专家做有关教育问题的报告, ⑵经验交流会。由家长交流教育子女、协同学校进行工作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小结。也可以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

⑶学习成果展览会或学习成绩汇报会。学生以实物或文字语言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以使家长了解学生,使学生彼此促进。这类家长会的形式,可以适当灵活一些,丰富多样,不必千篇一律,不必恪守一种模式。如举行学生成果展览、文娱表演,由学生代表向家长汇报班级同学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等,使家长们看到子女在各方面的成长,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⑷家长—老师恳谈会。这种家长会与上述三种家长会的不同之处是,不是邀请全体家长参加,而是只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就某些学生的专门问题进行协调讨论,统一认识,寻求教育良方。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要开好家长会,目的、要求一定要明确,选时要恰当,会议的内容应事先书面通知,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并要妥善确定开会时间,力争使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参加。同时,会议的召开要准时,不拖拉。班主任一定要有发言,班主任的发言,要充分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热爱,以引发家长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利用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

家长学校是近年在我国产生的新事物。它的目的与任务是帮助家长掌握和了解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一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各种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协调和促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在家长学校,班主任可以做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掌握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这既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能让家长了解班主任责任感,佩服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因而更主动、更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各项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是炙手可热的话题。同时,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经济状况不同、社会地位不一样、教育文化背景差距较大的各种类型的家庭。导致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甚至差距较大,给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增加了难度。班主任是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只有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家长、指导家长、增强家长素质教育意识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成效,使学校和家庭一起共同唱好校内外“一台戏”。结合本人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沟通学校与家庭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体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班主任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对负责任的家长重在正确引导。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因此一般能与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关系,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这类家长占主流。但他们往往由于过分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只重成才,不重成人,认为学生在学校就是

读书,忽视思想教育,个性发展教育,两眼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把高考看作唯一通道,不注重孩子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此类家长,班主任平时要注重多与家长沟通,多交流观点和看法,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多和子女沟通,与孩子交朋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抗挫能力,适当让他们多娱乐,开阔视野。这样,就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信心倍增,为素质教育奠定好的思想基础。

总之,要做好一个班级工作,必须深入学生实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经常和家长联系,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工作,从而才能成为一个让家长放心的成功教育者。

《家庭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沟通结合研究》课题论文 长春市第十九中学 郑传兴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2

关键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联系,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这一时代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 从物质条件, 从传统文明层面, 对孩子的成长的关注都是家庭、社会体现出高度的重视。毋庸置疑,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且人们也日益达成共识: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塑造者。当然, 要想发挥学校教育的最大塑造作用, 就必须有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家庭、学校是他们两个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 在学生受教育期间, 作为家长, 就有必要关注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而作为教师同样需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这二者之间的沟通往往就是由班主任来充当这一桥梁作用了。

当然, 班主任在充当这一桥梁与纽带作用的过程中, 目前主要是通过“电话”“家访”“互联网”等诸多形式来开展工作。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家访。从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看,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 是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开展班务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然, 这一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还需要注意技巧和恰当处理。从笔者多次家访的实践情况来看, 这一工作确实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如果不注意恰当地运用, 有时候家访会成为一种形式, 教师累, 家长累, 学生也累, 付出了很多, 效果确十分有限。因此, 而我们与家长沟通联系是不是也应该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与时俱进呢?

首先我想说的是联系内容上的改变。

1、指导家长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指导家长对子女的爱, 需要理智而有分寸, 对子女的疼爱的缺乏和过度的溺爱, 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这种爱在配合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就需要体现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适中, 对他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等方面。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发挥父母的爱的教育功效。如果脱离子女的实际水平, 一味追求高水平的期望并不现实。

2、要注意学习典型。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 同班的, 周围邻居中, 如果有一些优秀家长的家教例子, 是值得其它家长学习和仿效的。作为班主任, 可以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和事例总结好, 并在开家长会或者家访过程中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推广开来。

3、把学生的心声反馈给家长。要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就必须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是优秀家长必备的心理素质。在与家长交流时, 可以把学生的心声反馈给家长, 从而使家长自觉改正一些不恰当的家教方式。在笔者从教过程中遇到过一个学生, 家庭离异, 玩逆异常, 不学习, 他母亲每次都是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大声斥责他, 他也总是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一切照旧。我觉得即使孩子错了, 他也是有自尊心的, 这样的责骂只会让他更加自暴自弃, 于是我主动和他母亲谈了这个问题。事后, 我告诉了这个学生, 告诉他母亲向他保证以后不再这样责骂他, 但是大家的尊重你你也应该尊重自己, 要努力改掉坏毛病。第一次, 我看见了他眼睛里的泪花。之后, 他真的在变化, 一直都努力在改正身上不良的习惯。

4、阐明、宣传有关政策, 增加理解, 消除隔阂、误会。由于在对孩子实施教育过程中, 类似于义务教育、教育收费等诸多的问题, 可能引起家庭、学生、学校三方的不愉快与矛盾。因此, 就有必要利用家长会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方法条列, 帮助家长对辍学就工等违法现象进行分析, 提高认识。特别是关于学校收费问题, 要对相关收费情况进行解释, 产生矛盾的原因往往是家长对学校及上级有关政策不清楚。以及学生以学校的名义向家长骗取零花钱。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或者家访过程中讲明为什么收费, 从而得到家长的谅解和支持。

除了内容上的变化之外, 我想我们还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变化, 现代的社会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电话, 手机短信, 甚至于视频或MSN现代、生动、让双方体验科技之乐。网上聊天式家访, 还有网上各个家庭开blog式家访。但我想, 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最好的, 但我们似乎可以在传承传统教育的同时因地因时地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动。我们可以这样和家长见面:

无意撞见。由于多数家访都是经过预约准备的, 因此往往会给家长和班主任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 如果有机会无意撞见家长, 班主任不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访谈。一般来说, 这种无意撞见式的形式, 会使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谈话、沟通、交换意见会更加放松、随意、不再显得拘谨。

互相约见。从我们常见的家访形式来看, 我们喜欢将家访的地点定在学生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认为, 学生家庭不是唯一约见地点。如果总是把地点确定在学生家中, 那么容易给人的感觉是老师永远是家访的主导者, 学生与家长是被动的受访者。如果我们变更下约见地点, 或许会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生生活社区公园或咖啡馆相对轻松、又能了解学生生活社区的背景。

联合行动。家访不是一种班主任的个人行为, 它涉及到其他学科教师。因此大多数老师家访都只身前往学生家中, 这种开展工作的方式需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改变。有一次, 班上一个孩子家里突然失火, 一间房烧得干干净净。索性他和哥哥逃了出来。衣物和书包全没有了。而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听闻后我立即去找他, 可是他由于害怕和羞怯躲了起来。正在这时, 我听说班里的几位学生也要去劝他回校学习, 于是我便召集他们一起来到该学生的家中。由于有同学的参与, 他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同学真挚的友情, 不再固执地拒绝, 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

浅谈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篇3

一、必须具备的两点意识

1.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请家长到校,都应主动给家长让座、面带微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主动和家长联系,以表明老师的诚意和态度;在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不当家长面训斥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说明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共识;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准备好约见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会见后,要及时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再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二、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时的一些心理技巧

1.沟通前的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实际来看,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说,环境塑造了人。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家校沟通的正常开展。

3.见面沟通时要先扬后抑,让家长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

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阳光面,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再次要讲究方式,寻找共同语言,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4.用教育理念来分析、说服家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非常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说服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支持你?应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人。他的孩子交给你,一百个放心!

三、几点沟通的策略

1.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着装得体,给家长良好的第一印象,博得家长的信任。

2.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与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水让座,家长临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坐”、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4

一、以诚相待,和家长以心换心。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讲求艺术,巧妙应对不同类型家长。

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老师来家访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决不夸大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一定要加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三、要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朋友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对孩子们关心,去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孩子,并把这些工作中孩子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家长一起快乐地分享,我们就会与家长做朋友,家长也就会和每一位老师亲近乎。一旦老师与家长成了朋友,家长就会成为我们老师们的朋友,成为我们的左右臂,那我们的工作就会更轻松,更顺利。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5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交往,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我认为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提高自身修养,博取家长信任。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平时应该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班主任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失望,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如果针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利用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经常同家长联系,对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6

教育是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两者缺一不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连接学校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所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为家长所理解和鼎力支持,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那么,到底该怎样沟通呢?我个人认为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表达。在表达当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和谁表达,也就是沟通的对象是谁。每个家庭各有不同,学生家长的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就要有针对性的沟通预案,适当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以下就针对这几种类型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护短性”的家长:这类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他们不希望老师过多地去批评自己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不愿意面对这种家长,但是作为班主任必须面对各类家长,那么,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还是要尽量积极的去面对,而不是去逃避,为了工作,适当放下恩怨,主动进行家访,真诚的推心置腹的把自己的出发点、目的和孩子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同时也和他们说清楚,如果对孩子的问题不管会出现的后果,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为他们的孩子的成长好才管的,力争让他们理解你。当然你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条理清晰、目的明确、论据充分、值得信服,在这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表示出对其孩子的真正关心。

“后进生”的家长:这类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不愿面对老师更不会来开家长会,针对这类家长,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去拜访家长,用真诚的心去沟通,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孩子,我相信,这种方式会让家长有所感悟去面对孩子是“后进生”的事实,共同帮助孩子;有些家长可能还会有“差就差了吧,混个毕业证就算了”的这种想法,这类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打消这种念头,另外,可以向他们说说孩子的优点,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放任型”的家长:这类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托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学习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的家长,这些中等生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也没啥大出息,只要不学坏、不出格就行。再加上这些家长忙于单位工作、忙于打拼挣钱,而孩子日渐长大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虽同居一处,相互之间交流却越来越少。(班主任

)家长无心去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感受,彼此缺少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更缺少相互的理解。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要经常去走访,可以建议他们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是家长能够坐下来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同老师、孩子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溺爱型”的家长: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类家长与护短性家长有些类似,溺爱型家长一般不对孩子提具体的要求,也不对孩子做具体的限制。对孩子的要求环境比较宽松、自由。父母对孩子要求没有什么事必须去做和什么事一定要做的,只是随孩子们任意发展,没有一个目标。这是一种要追求孩子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的教育方式。他们对自己孩子要求太低,甚至没有要求,那么孩子们就很难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目标,就更谈不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了。所以孩子对学习和工作成绩的要求也低,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太令人满意了。针对这类家长,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做父母的不能太溺爱孩子,须知温室中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与这类家长交谈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适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是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配合性”的家长:这类家长应该是所有老师都想面对的一类家长吧,这类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要,也很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与老师配合,是孩子在各方面取的发展。针对这类家长,我们可以固定的交流沟通,全面把握孩子的成长状况,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得确保家长是理智型的,不会打骂孩子),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7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 恋爱中的人, 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 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 听起来舒服极了, 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 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 说了我眼睛看到的, 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 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 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 数学基本一位数, 平时不做作业, 写字乱七八糟, 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 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 他像大人一样, 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 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 我要找你。一度以为, 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 从这学期来, 他真的很给力, 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 他读书特别卖力, 特别洪亮, 把我高兴得不得了, 忘了他以前的形象, 马上夸他:“天啦, 翱翔, 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 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 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 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 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 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 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 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 不仅仅是读书, 包括他的字, 他的爱劳动, 他的热情, 他的考试成绩, 他的每一点进步, 我都看到了, 都表扬他鼓励他, 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 谁有优点, 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 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 你好多天没打架了, 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 学会了互相夸奖, 班上孩子们幸福了, 快乐了, 学习积极性也高了, 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二、学会管理你的学生, 让他做你理想的人

光是夸奖, 会助长学生的威风, 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来管理规范约束他的行为。在日常行为管理中, 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1. 不断强化, 鼓动学生。

培养习惯时, 我的主旨是:每月跟着学校走, 每周跟着老师走。每月, 学校都有主题习惯培养, 但在我们班, 除了这些基本习惯外, 我们班每周还有一个重点习惯。而且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相结合, 针对本班实际, 学生缺什么就训练什么。本期第一周, 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冲动, 乱七八糟地做事, 大声地讲话, 把耳朵都要震聋了。于是, 我在黑板的最上边用笔写下了第一周主题:本周我要做的事:安静做事, 文明课间, 做一个文明人。写了两天, 有学生记不住了, 我会要他背10遍20遍。当学生上课、下课、吃饭时大吼大叫, 我就会说:“本周我要做的事?”生答:“安静做事, 文明课间。”不断强化, 不断训练, 学生就会把这个习惯放在心上, 将习惯与行动相结合。后来我发现, “本周我要做的事”这个提法有些命令的味道, 我就把它改为“本周我能做到的事是”。这样学生就有了主动性。第二周, 继续强化安静, 结合班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 我制订了 (安静) 积极举手发言。第三周, 因为学生积极了, 就有些我行我素, 不听别人说话了。于是我又制定了: (安静) 我会倾听, 不接下嘴。为什么我会一而再, 再而三地强调安静?是因为我们班学生太活跃了, 总是冲动地做事。第四周, 我会欣赏他人, 表扬他人。第五周, 我要好好写字。第七周, 我跟妈妈一起争星星。为什么我会这么提?是因为, 最近我们班搞了一个活动, 评选优秀家庭, 每月评选三个优秀家庭, 照片贴在星光灿烂里, 而且最后三个家庭的妈妈要给前三个优秀家庭的孩子买一个小礼物, 哪怕是一支笔也好。考核优秀家庭的标准就是漂漂亮亮地写字, 批改作业的时候, 我会打两个成绩, 优是学生作业质量, 五角星是家庭督促力度, 只考核字写得是否漂亮。因为我跟家长说过:“你说你做不来题我不怪你, 但你总能看得出来他字得认真不认真, 督促他写好字这个不需要你动脑筋就能完成。”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班上有的同学本来字就写得好。差的不是永远都得不到奖励了?”我笑了:“我们只用自己今天的字跟昨天相比, 有进步就行。”谁都想当优秀家庭成员, 所以字写得特别卖力。

2. 书信往来, 加强沟通。

书信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更是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最好方法。我们班学生的家庭作业家长是必须签字的。所以, 每个家长总能看到我的留言。当哪个学生表现得特别好的时候, 我会在作业后留言:“宝贝, 今天上课非常积极, 肯动脑筋。”宝贝, 今天的字写得特别漂亮, 是你督促得好!”“今天的字是我看到的最整洁的一次, 加油, 别放手, 你做得非常好!”有一个妈妈因为独自带孩子, 孩子的作文总是写几个字, 我笑着写道:“妈妈怎么了?五个字不是作文呢, 需要加油喔, 你不心疼我还真心疼了呢!”常常书信, 家长也学会了给我写信。会将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事情简短地告诉我。然后我也将管理中的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说给家长。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8

关键词:学生;教育工作;家长;沟通

众所周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它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起始场所。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密切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就能全面发展;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

一、家访或电话访问是班主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它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班主任要认真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爱好;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师和同学的认识和评价;常和那些人来往和接触等。这样班主任就可把它和学生在校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形成关于该生的整体形象,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对其进行教育。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电话访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家访或电访。在家访过程中,其中有许多家长都会认为“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

(二)对一些学生的点滴进步或取得荣誉时不妨也打个电话报喜,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三)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心。

二、召开家长会要适时、科学

家长会的召开也是推动班级工作健康开展的有利形式,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其类型也多种多样,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优生家长会、差生家长会和全体学生家长会。根据召开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入校家长会、学期中家长会、学期末家长会和毕业班学生家长会。家长会的召开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家长的一次广泛交流和沟通,更应注意方法和艺术。

(一)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最好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二)与家长谈话时,要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心理关系上是相互依赖的心理,一般说来,家长教育子女依赖学校,依赖老师。教师对家长同时也有依赖心理,如要求家庭作业家长要签字,要求家长对教师的教育不足给予补充,共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召见家长谈话时,要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在谈话之前就要先了解学生在某一学科的情况,以提高交换意见的准确性和提出措施的切实性,这样和家长谈话时,就有内容可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的共鸣。同时,也让家长知道了班主任在学校对自己小孩是很关心的,从而愿配合学校教育好小孩,达到 “联手”教育的目标。

(三)与家长谈话时,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班主任找家长谈话时,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和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 “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因此,班主任要先谈论学生在近段时期来在哪些方面进步了,实际上也是在肯定家长的教育成绩,使家长感到自己的工作也是有效的,从而增强孩子的信心,再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和缺点,向家长提出合理的教育,家长也易于接受。

(四)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

三、与家长的交谈要讲究艺术

(一)要做到直率坦诚。在交谈中,教师应谈问题不告状,不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过错。杜绝诸如“王某某上课无心听讲,下课打架骂人,对老师极不礼貌,这样的学生我管不了了,你还是回家自个儿看着办吧!”之类的语言。因为它的可能性只有两个:一是激化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事后孩子多半要受到家长的惩罚,结果必然是师生结怨;二是让家长觉得老师无能,进而对学校乃至教师产生不信任。谈成绩不溢美,不能空洞赞扬学生的优点。

(二)要做到不卑不亢。近年来,社会上尊重教师已蔚然成风。但是,不尊重教师,甚至瞧不起教师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有权势的家长。在与这类人的交谈交流中,要站稳脚跟,做到不卑不亢,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要做到不蔓不枝。所谓“不蔓不枝”是指教师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应该目标明确,突出中心,掌握时间。不论是家访还是接待来访,教师的心中均应有明确而具体的中心内容:或是因为学生存在某方面的缺点而了解家庭原因;或是因为学生有某方面的特长,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或是因为家长忽略了某方面的教育而使学生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建议家长采取措施,等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9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班主任)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10

“进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进门槛效应”是非常有名的心理学规律,企业管理中人们把它成功运用于市场营销中,成为成熟的企业管理理念。其实,他与教育教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将它运用于我们的教书育人过程,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给学生一点爱,让学生进入我们爱的 “门槛”。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要让班级工作整体快速推进,就必须公平的给每一位学生一点真爱。让他在进入这个班级的的第一时间,就感觉到班级的老师是帮自己成功的,每位学生都是大家庭的一员,这个集体中的所有人都是自己人,这才算是学生进入了第一道门槛,也是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第一步。9年前,我中途接上了班主任,那个班级的学生十分活跃,深受我的喜欢。(班主任工作)班级中有几位同学过分的调皮,有几位任课教师也一起为我出谋划策:“张孕才同学就根本考不上大学,而且属于你越不理他,他越乖的类型”,当时作为年轻的班主任我很相信大家的说法,并且按照大家的旨意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班级管理,后来问题慢慢地出现了,而且接二连三。有的问题是他公开制造的,有的是他幕后操纵的,高三一年我的情绪被这位“很乖”的同学控制了。整整让我苦恼了一年,在毕业留言中他们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本来对你的到来充满信心!”“我们本来不是这样的,我们有着比别人更强烈的愿望,我们还为成绩不前哭过好几次!”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如果运用了近门槛效应,在接到新的班级就平等地对待他们,放弃对他们的戒备,把他们看做自己的朋友,给他们一点真爱,也许后来的教育失败就不会那样彻底。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 篇11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大家长”,其工作非常烦琐与复杂。班主任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班集体的整体素质,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初中时期作为学生转折点的关键时期,一个好的班主任则会让学生有着更好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有着同学的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性不稳定,自制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但是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中,他们就会受环境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优秀当中的一分子。要建立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

2.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学生的教育永远都不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家长的配合。初中时期的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各个方面都在发展。作为班主任,要发自内心真诚地去关心、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反馈交流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一方面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近况,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同时,也更方便班主任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班级中的管理者,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工作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去沟通、去交流,有时一些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误解。

首先是面对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免不了遇到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但是初中生在青春期性格容易冲动,时常有逆反心理。所以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批评学生时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斥责,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有辱骂性的语言,要以劝诫和引导为主。学会倾听,不要对学生抱有偏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

然后是家长,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比学校教育重要得多,所以班主任要是想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则需要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同时也是给家长一个学生情况的反馈。但是每个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家长的性格不同,所以班主任就需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如实汇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动向;对于溺爱型的家庭,首先要表扬学生的长处,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委婉地提出孩子的不足,并且劝告家长溺爱孩子的危害;对于放任自流的家长,多与家长沟通孩子的优点,让其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 篇12

1 电话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 教育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班主任工作要注重整合教育力量, 形成德育网络”[2]。众所周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为此, 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就会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长期以来,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很多, 如书信、家长会、单独约见家长等。新时期, 沟通方式呈多样化, 如电话访问、短信、网上交流等。至于采用什么样的途径, 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此, 笔者对自己所带的2010级医学检验班的34名学生做了一个家庭情况的调查 (见表1) 。

表1显示, 全班学生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占85%, 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占68%, 说明召开家长会的难度非常大;同时, 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70%, 家长与学生联系的方式中电话联系的比例高达91%。由此可见, 电话联系是新时期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最便捷、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

2“三个电话”实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通常, 很多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给家长打电话, 结果往往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而班主任与家长都不愉快, 班主任工作收效甚微。笔者认为, 对学生家长的电话访问, 事先应做好计划, 有准备、有目的地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 每学期适宜给每位家长打“三个电话”, 即开学初打一个, 期中打一个, 期末打一个。这样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能收到良好效果, 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体会。

2.1 第一个电话:了解情况, 赢得信任

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 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 一般开学第一个月内就要展开这项工作。“首因效应”告诉我们, 首次电话沟通开展得好与坏,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 更影响到接下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次电话访问的目的有: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赢得学生家长对学校、班主任的信任与支持。

2.1.1 电话访问的准备期 (1) 根据学生注册的信息, 设计好电

话访问表, 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联系电话、交流信息记录和备注。

(2) 确定好电话访问的时间, 通常以家长休息时间为宜, 根据本班学生家长多为在家乡工作和外出务工的特点, 电话访问的时间确定为1 9∶0 0~2 0∶0 0。

(3) 收集学校基本情况资料、学生入学初的表现和食宿状况, 以及本班学生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前景等资料。

2.1.2 电话访问的过程中 (1) 交谈时间不宜过长, 交流的时间约为6分钟。

交流时最好使用家长熟悉的语言, 让交流更加顺畅, 如本班学生都是来自桂东南地区, 因此, 多采用粤语方言跟家长交流。在交谈过程中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多用日常用语进行交流。

(2) 注意营造轻松氛围, 态度要自然、亲切。

(3) 交谈内容:“唠家常”式了解家庭状况, 了解学生就读动机, 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介绍学生入学状态、学生食宿情况;介绍专业就业前景、班级管理计划;介绍班主任本人工作经验。

2.1.3 电话访问结束时

要肯定这次交流的收获, 对学生家长花休息时间来交流表示感谢。同时, 欢迎家长以后继续支持班主任工作, 自己愿意与家长密切联系, 搞好学生的教育。

2.1.4 电话访问结束后

及时整理交谈获取的信息, 制定解决班级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及时总结本次电话访谈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2.2 第二个电话:深入交流, 寻求配合

经过半学期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肯定会有一些需要家长配合来解决的问题。期中考试后的一周与家长进行第二次电话交流。这次电话访问的目的有:有的放矢地与家长进行交流, 激发家长主动配合班级工作的热情。

2.2.1 电话访问的准备期

(1) 根据学生半学期的情况, 设计电话访问表 (见表2) 。

(2) 汇集学生半学期各方面发展情况, 进行分析, 选取有用的事例。

2.2.2 电话访问的过程中

(1) 交流的时间长度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但交谈时间不宜超过1 0分钟。

(2) 在第一个电话的基础上, 本次交流可以直率一点。

(3) 对学生的评价要遵循“多报喜, 少报忧”的原则, 既要诚挚说出优点与进步, 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

(4) 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多倾听家长的意见。

(5) 交谈内容:介绍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成绩、优点与进步、不足之处, 与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 为下一阶段班主任工作寻求家长的配合与帮助。

2.2.3 电话访问结束时

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家长的意见, 给后进生家长更多的信心, 再次对家长的配合表示感谢。同时, 欢迎家长继续支持班主任工作, 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2.2.4 电话访问结束后

认真整理访谈纪要, 反省与家长沟通过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2.3 第三个电话:共同探讨, 达成共识

让家长了解一个学期以来, 学校、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做了哪些工作以及班级的发展现状, 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 为下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做好计划。第三个电话应该在学生放假前一周完成。这次电话访问的目的有: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树立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 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共识。

2.3.1 电话访问的准备期

(1) 根据电话访问目的, 设计好电话访问表 (见表3) 。

(2) 汇总学生一学期各方面发展情况。

2.3.2 电话访问的过程中

(1) 交谈时间不宜超过6分钟。

(2) 对学生的评价仍然要遵循“多报喜, 少报忧”的原则, 着重指出家长配合后学生的进步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指出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不宜过多针对个人。

(3) 交谈内容:介绍本学期学生的综合表现, 强调家长配合后学生教育的效果, 介绍班级管理方法与措施以及下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和技能要求, 交流下个学期班级管理的侧重点, 特别交代学生放假的具体时间以及路途安全注意事项。

2.3.3 电话访问结束时

首先, 肯定家长与班主任配合后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并再次对家长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同时, 望家长能继续支持班主任工作。

2.3.4 电话访问结束后

认真整理访谈纪要, 与学生手册中的班主任评语的内容进行衔接。

总之, 新时期, 班主任应利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与途径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只要班主任积极与家长沟通并赢得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 就能促进班主任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S].2010.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记录 篇13

班主任:付雯雯

刘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父亲是工人,母亲为超市售货员。刘辉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偏上,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期中测验两门主课均不及格。刘辉的性格比较外向,嘴很甜,人乖巧,有人缘,虽不是班里的少先队干部,但在朋友圈中说话有人听。刘辉一家原住在闹市区,后因住房拆迁,搬到城郊新建的开发小区。由于小区的建设不配套,因此小区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中,有附近的农民前来经商者,也有一些小区的居民加入到个体业余经商的队伍中。刘辉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刘辉的父亲主要经营时鲜蔬菜。从市区批发市场购进赶鲜的高档菜,在小区农贸市场出售。遵父母之命,刘辉近半年来下午放学后也常帮助爸爸卖菜。如果儿子表现好,生意做得也称心,父亲就给儿子以奖赏,或给买点好吃的东西,或给点零花钱。久而久之,刘辉对帮助爸爸摆摊卖菜产生了兴趣,而对学习的兴趣则越来越下降。刘辉的母亲对孩子也十分放纵,她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晚上吃过晚饭后,为图家中清静,经常催着孩子出去找同学玩,10点钟以前不要孩子进家门。鉴于以上一些原因,刘辉的厌学情绪愈益增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甚至对同学说:“学习什么,真没劲,还不如跟我爸爸跑跑腿,要吃有吃,要钱给钱,那多够味!”

刘辉的厌学症无疑是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父亲工余经商捞外块,把孩子也拉上了,还不时有所奖赏,予以“积极强化”;母亲图清闲,晚上10点之前不让孩子进家门;父母都很少把孩子的学习放在心上。处于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在孩子看来,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反正爸爸妈妈不计较这个,只要乖乖听话,让父母高兴就行。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因此,娇治刘辉的厌学症,关键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刘辉的家长切实认清教育子女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辅导方法: 1、厌学的倾向表现在刘辉身上,但其直接原因却在于家长的“模型示范”和放纵自流。因此,学校应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介绍和分析刘辉近来的

学习变化,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委婉地指出由于家庭的影响而导致孩子厌学的情况,晓之以理,融之以情,力求引起家长的重视和警惕。 2、教师抓住刘辉这一典型事例在全班进行教育,但不要点名公开批评。可以少先队队会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围绕“重钱轻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明确少先队员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学不学无所谓,有钱吃喝自在就行?这不仅对刘辉是一种教育,而且对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动机也有积极意义。 3、适当组织几名学习好的同学或班干部定期到刘辉家中帮助他补习功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刘辉以具体的帮助和监督,另一方面也是对家长的暗中提醒和促进。在采取这种措施之前,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如果刘辉的家长不同意这样做,则不勉强。 4、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刘辉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李刚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上一篇:《好大好大的蓝花》下一篇:暑期英语三大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