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通用6篇)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1
2010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2010年07月07日 17:09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文/南通大学 张莉莉
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研究员陈锡康、汪寿阳领衔的研究团队刚刚完成了“我国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报告”。陈锡康团队分析认为,2009年“保增长”主要依靠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和措施,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如果经济刺激计划过早退出,经济可能出现再次下滑”,陈锡康特别提醒,2010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规模达631万人,据卫生部最新数据统计,其中医学类毕业生将达119万,是继2009年的108万后第二个超过百万毕业生的年头,由此可见,2010年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依然充满挑战。
医学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
近几年医学专业毕业人数逐年上升,从1999年开始,我国加大了教育投入,普通高校开始扩招,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从这一年开始,毕业生的人数也有了大幅的增长。而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福瑞医生人才网统计,自2003年以来,我国医学类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从12207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55458人。
新增岗位量总体不足,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每个医疗单位的用人指标有限,新增岗位量相对于扩招以后的医学毕业生总数而言总体不足,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国家对医院行政性拨款的减少,医院编制每年增幅有限,招人多考虑应急、好用,不太顾及对后继人才的培养。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取向,全国基本一致。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2009年本科失业率前十医学类占了三个,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了31个省(市、区)的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调查抽样数达到44.4万人,统计分析得出2009大学生失业率最高前十,让人意外的是,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麦可思专家分析,因为医学类专业学习时间较长,且毕业后需要考取相应的行医资格证书,因此,在毕业半年后,大多数毕业生仍是实习医生,工资收入一般为1000多元。
2010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趋势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2010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择业创造条件
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一直是我国医学生就业的普遍模式,但20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医学类毕业生创造了新的条件和环境。2月23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提出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训的必经环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国内和上海的一些医疗机构也已开展试点工作。
以试点城市上海为例,培训对象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三年。培训对象的工资待遇和绩效奖励按照其学历和资历情况,参照其所在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水平发放,同工同酬。培训期间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享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合同约定的相关福利待遇。作为培训制度的配套政策,上海市各家医院的临床岗位将把是否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基本条件,从而保证学员们完成培训后有足够的工作岗位。
趋势二:基层就业的政策保障将给医学毕业生带来更大动力
“基层医院招人难,基层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岗无编、没有高年资医生带、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这些往往是医学类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2010年的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将会感受到更大的动力,政策保障也将更为完善。
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也曾针对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和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间的矛盾提出要免费培养定向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另外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以上的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其学费(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补偿(代偿)。对到山区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5年的医学院校本科生,将给予每人每年5000至7000元的补助。
各省(市、区)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医学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提供保障,以江苏省为例,由江苏省卫生厅牵头,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制办、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公开招募医学类相关专业人员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项目,从国家计划内统招的医学类相关专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往届毕业生中招募医学类毕业生,服务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由省财政按每人每年2.5万元标准下达专项补助经费至个人;自2008年起,县(市、区)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每年须拿出不少于当年招聘人数30%的计划,定向招录在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满5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表现比较优秀的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招募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同时被高校录取为研究生的,保留学籍,到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满3年以后,可以回校继续就读;可提前一年报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这些优惠政策对于医学类毕业生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趋势三:医学小专业就业形势趋好
根据2010年招聘会的需求信息分析,虽然从总数上看还是临床这类大专业需求人数多,但医学专业当中的小门类,例如影像、检验、麻醉等医学小专业的毕业生受到基层医院的青睐,市场需求也越来越旺,就业形势趋好。另外男护虽然并不像传说中就业那么好,但是因为护理专业男生比较少,在体力方面,男护士也比女护士更有优势,例如急诊室、手术室、ICU都比较需要男性;在急救方面,男性的行动和反应也相对要迅速得多。所以男护的就业前景也还比较乐观。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57万人。今后,招生规模或许平均每年增长1.6%。按照这一发展速度,2011—2020年的十年间,全国可增加普通高校毕业生6600万人以上。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人口接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有专家由此预测,2020年以后全国普通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五个趋势:1.从就业地域看,有从“大”到“小”的趋势;2.从就业行业所有制看,有从“公”到“私”的趋势;3.从收入水平看,有从“多”到“少”的趋势;4.从就业时间看,有从“长”到“短”的趋势;5.从就业期望值看,有从“高”到“低”的趋势。
在现有的就业环境下,我们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的层面需要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要加快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的改革步伐,减轻医疗卫生单位中的“关系竞争”现象;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就创业指导的力度,给予学生“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医学类的学生要积极调整自身的择业观念和求职心理,要以积极的心态尽量获得信息,准确定位,扩大就业范围,把可变的因素变化得对自己最有利,积极面对就业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资讯>医话
2011年医学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
2011-4-29
已有人收藏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不再被誉为“天之骄子”、“社会宠儿”,本科毕业生就业由“包分配”变成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到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650万,其中医学类毕业生预计12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我们荟萃多家调查研究报告,对2011年医学生就业形势初步分析并总结,以期为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1.医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密集期。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医学院校招生数也大幅增加。
2004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之后医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据统计,在2009年普通高校医学类毕业生人数为108万,2011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20万人左右。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去年底在当地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有1.8万名毕业生竞聘4000个岗位,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同样是1万多名学生竞争3800多个岗位。
2.就业岗位层次提高、数量趋于饱和。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数量趋于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取向,全国基本一致。有关资料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专科生则下降明显。福瑞医生网的注册用户来说,研究生以上都占39%,并且多数医院目前想要研究生,至于本科生,只有一些麻醉、影像、检验等医技方面的可以接收,其余的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基本上很难被接受。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给医学类应届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难度。
3.考研人数大幅度攀升。
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两年毕业意向的选择上,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本科学历很难立足,期望通过考研提高身价,同时也避过就业高峰。另外,就业时很多医疗单位对专业的限制使得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市场需求重新选择主攻方向,从而加入考研的大军。报名考研的比例很高,但考上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很多同学甚至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考研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同时也是各间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优势以及医学毕业
生的个体优势的较量,报考名牌高等医学院校的竞争难度更加大,比高考难度还要大。
(二)毕业生方面
1.就业倾向及薪资预期
任何一位毕业生在进入毕业阶段时都会有一个择业期望。择业期望影响着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及求职的方法和态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通过其择业期望具体体现出来。
某高校医学生就业调查显示80%的医学毕业生最钟情公立大中型医院,而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仅占两成。医学生在“择业方向优先考虑”中选择“考研”占62.74%;其次“就业”占34.91%;另有2.36%的同学优先选择“出国留学”。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希望继续学习,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预期期望普遍提高。近年大学中掀起的“考研热”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是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就业的浪潮中,有实力的家庭在孩子面临就业时让他们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给与了当前医学生最现实的支持。毕业生对自己薪资定位还是比较合理的,有60.78%的同学将期望月薪要求定在1000~2000元之间。
2.就业地域意向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区为生源地、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调查中,医学生不想去社区及农村医疗机构。72%的医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待遇明显偏低和业务发展前途受限可能是影响医学生不愿意选择基层的主要原因。在安徽省一家县级医院的薪资水平仅仅是每个月400元工资。
3.就业渠道准备
健康报调查还显示,医学毕业生为就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们求职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报纸、招聘单位的网站等媒体。为了能找到合适的工作,50%的毕业生投递了10份以上的简历,30%以上的毕业生参加了5次以上的招聘会,但目前毕业生签约率并不高,仅有38%的毕业生与招聘单位正式签约。福瑞医生在某高校的调查,从毕业生“找工作将采取的途径”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54.09%同学选择“自己主动去找”,而选择“依靠家人朋友帮助”占34.24%,同时,11.67%同学选择“依靠学校推荐”。这些数据更加表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仅依靠自身力量寻找一份较为合适的工作实在困难,动员各方面力量解决就业问题是一种不错途径,就业本来就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对于招聘会的种类,64.94%的同学希望参加以专业划分的毕业生小型和专长招聘会。
4.就业过程思考
对于自己择业影响最大的外在群体,51.36%的同学认为是父母,5.91%的同学认为是导师,16.36%的同学认为是朋友,26.36%的同学相信自己择业不受他人影响。这些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择业时自主性不强,对外因考虑太多,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形势认识不够,不注意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自身能力的匹配。求职中困扰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不公平竞争(37.66%),缺乏社会关系(21.75%)和得不到有效信息(18.51%)。对于现在就业难的主要问题选择最多的前三项是:人才供大于求、社会需求总量减少(48.55%),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27.39%)及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18.67%).福瑞医生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认为,决定成功就业的因素中,工作能力强是最重要的。但是,有40%的人认为是靠自己所在的学校名气大,23%的人认为是靠送礼托关系找到工作。以往许多医学生成功就业是因为有在某个单位实习的经历,而如今靠实习助其成功就业的情况在发生变化。由于医学生就业困难,此次调查,通过这一途径就业的只有15%。一位医学生说,刚毕业实习那会,他没命地学,天天待在医院里,只要老师那里有事做,再脏再累都是抢着干,老师挺看重他,还帮他找工作,但是打了一通电话都没下文,老师也无能为力。
5.就业指导课程态度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巧和技能,了解就业指导的现状和需求是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途径。
多项调查显示,50%以上同学希望学校开始就业指导课程
(三)就业市场的变化
现代卫生服务形式为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更加重视,医疗服务的价值将进一步显得突出,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以及临终关怀等现代卫生服务形式将随之出现,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医学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是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许多与人的生命、健康、体育、康复有关的预防、保健、咨询、经营、推销、审核等单位将蓬勃兴起。事实上,在药品推销、医疗保险、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不乏大量的医学毕业生。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文学科需要医学人才参与学科建设。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使医学与其它学科产生了交叉和融合。整个社会对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医学美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人才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懂得医学的高级人才,医学毕业生自然是首选对象。因此,医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新的就业机会。
(四)医学生如何应对就业?
在当前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该如何面对呢?综合上述的观点不难发现,有些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就业的观念我们可以改变,前人就业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汲取,我们就把可变的因素变化的对自己最有利,积极面对就业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福瑞医生网建议毕业生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积极的心态:其实面对困难心态是最重要的,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可以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求职的具体准备及过程中,才可以屡败屡战而不气馁。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也都在面对,你难他也难。很多时候坚持和积极就是最重要的。看看周边的同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考取了名牌大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获得了好的职位吗。
2.尽量获得信息: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差,有些机会知道的晚了一步,好的职位被别人占掉了,是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人错失发达的大好机会,有的是由于胆识不够;但很多是由于没有及时的信息,如果大家早知道在1995年之前深圳可以很好的立足,内地很多人会由此获益的。所以在当今社会信息最重要,君不见很多中介机构就是靠信息服务而生存的很滋润吗?为何几个大的招聘网站广告漫天飞?道理是明摆着的。所有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都不要放过
包括学校、报纸、网络以及大的论坛,QQ群等;也许多点的信息就会抓住个好机会呢。
3.调整观念,扩大就业范围:当前的形势下,毕业生都是朝着大城市、大医院去的,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建议要采取就业策略,从最坏处着想最好处努力,可以选择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小医院,甚至与医疗相关的产业先行就业之后再慢慢调整。最近我们受到某美资健康管理公司的委托急招50名医学毕业生从事健康助理工作,但很多同学以为不是临床工作而放弃了。其实相关行业很多人认识不足,也许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呢。
4.就招聘网注册用户上,目前很多毕业生看到招聘信息,没有太用心去关注,认真的程度也不够,注册一个简历都仅仅写个专业和联系方式,而看到有招聘信息就应聘,根本不看条件符合如否,结果没有一家单位来电招聘。原因很简单,现在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相比,可以说很强势,选择面非常广,所以在招聘上也非常注意细节,他们不愿意接受一个做事那么不认真的求职毕业生,更讨厌那种乱发简历不符条件的应聘者,所以也建议求职者一定要认真面对每个应聘,应聘资料尽可能多展示自己,必要时要电话联系单位,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和认真态度!
综合上述,2009年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需要大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尽早并技巧的做好准备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2
一、新疆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三年就业率
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本科就业率逐年下降, 高职就业率反而高于本科就业率的特点。原因如下:一是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英语、法医作为新办专业就业市场尚未打开, 影响了本科整体就业率;二是我校高职专业为:护理、乡村医师, 其中乡村医师为定向生, 护理专科历来需求旺盛, 所以高职就业率高于本科。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 三年就业去向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三年来本专科就业去向, 可以看出就业区域集中在疆内, 从首府逐步向地州辐射, 具体表现在:第一, 高职毕业生在区级及乌市就业人数逐年下降, 本科毕业生在区级及乌市就业人数小幅上扬;第二, 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毕业生地州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 其中乡村医师毕业生统一回生源地卫生局等待进一步分配, 所以在就业统计时乡村医师就业方向均列为地州;第三, 选择县级及以下单位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第四, 本科毕业生考研比例在上升。究其原因:疆内就业市场的变化促使毕业生就业选择日益合理化, 区域诊疗中心的建立及基层医院快速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考研已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结合等专业毕业生首选, 总体来说, 毕业生的就业取向更加理性, 行业分布更加多元, 地区分布更加合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单位:0人
二、新疆医学生就业趋势分析
目前来看, 新疆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不错, 尤其是临床医学、检验、麻醉、影像、护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但是并不能实现百分百就业, 因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 经济发达的区县人才济济, 经济较差区县人才匮乏。对于本科生来说, 县级 (含) 以下单位是未来主要就业方向, 这既是新疆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也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 疆内医疗事业发展不平衡性将长期存在
人们习惯上以天山作分界线, 把新疆划分为北疆、东疆、南疆三个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2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68个县, 这些都是新疆医学毕业生长期而稳定的就业市场, 随着高校扩招、三本院校建立、疆外毕业生的流入等因素导致疆内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者越来越多, 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北疆地区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如乌昌地区、克拉玛依市本科需求逐年下降, 这完全符合新疆卫生资源分布现状。研究表明:新疆医师和护士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分别为0.45和0.43, 均超过警戒水平0.4, 说明新疆各区域医疗人才分布明显不公平。“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等首府所在地周边少数地州市, 离首府较远的南疆各地州卫生资源拥有量明显偏低”【2】, 这与南疆地区底子薄、人口分布广、医疗服务半径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有关。为了提高南疆各地州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 自治区已经实施了相应卫生人力调整政策, 这也意味着未来会有持续增长的就业机会。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在各地州中心城市逐步建立区域医疗中心, 实现大病重病当地就医、疑难杂症或危重病人转诊首府的就医模式, 改变卫生资源聚集首府周边地区而其它州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3】未来基层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 将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 释放群众就医需求, 再加上新农合报销比率明显向县级和乡镇医院倾斜, 将使就医市场“重心下移”, 更多的病人会选择县级或乡镇卫生院, 这将给新疆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 新疆医疗卫生行业结构性失业会有所缓解
新疆地域辽阔, 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因素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 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也存在一定差距, 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各方面相对落后, 在人才竞争方面必然处于劣势。自治区为改善偏远县乡人才匮乏的现状, 2007年开始实施定向农牧区乡 (镇) 、国营农牧场举办医学生培养计划, 分5年制全科医师 (本科) 与3年制乡村医师 (高职) 两种。新疆医科大学作为自治区指定的培养单位, 三年来累计培养了2096名乡村医师 (高职) , 2014年还将毕业724名乡村医师 (高职) 。2010年五年制全科医师 (本科) 开始招生, 目前招生专业为临床、中医、预防医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全部回生源地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基层卫生机构, 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牧区医疗工作水平, 通过“订单式”培养, 缓解基层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和用不上的问题, 推动各区医疗单位均衡发展。
(三) 基层就业潜力巨大, 政府、学校、单位需共同推动就业工作
2009年实施的新医改明确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 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期间也将重点投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建设, 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我区县以下 (包括县级) 医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诊疗技术都有了很大提升, 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通过对近年来我校招聘单位的分析, 乌昌地区、库尔勒、克拉玛依、石河子等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以及全疆三甲医院首选研究生, 这也符合我区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在逐利效益的推动下, 大部分医学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 然而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对本科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反而越小, 欠发达地区、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大批医学人才。
调查表明困扰毕业生下基层的主要问题是工作环境不利于职业发展, 工资待遇不理想, 基层用人制度不够灵活。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县以下 (包括县级) 单位的重视, 各区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想方设法吸引人才。新疆在执行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同时, 结合地区发展需要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5】, 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新疆人才建设情况, 各地区在此基础上纷纷制定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比如伊犁地区2012年人才直引计划规定【6】:通过招聘、调动方式引进的获得学士学位且为伊犁州紧缺专业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享受一次性安家费1万元, 提供80平米左右住房一套, 在伊犁州直连续工作8年以上, 可直接赠予, 由于有了政策的支持, 伊犁地区2012、2013年在我校毕业生招聘会上收获颇丰。由此看来, 只要各地州、基层医院能够改善毕业生就业条件, 把各级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使毕业生感受到基层就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将会吸引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三、思考与建议
(一) 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优化就业指导、创业创新教学内容, 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新疆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始于2009年,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各高校在政策的推动下, 积极探索符合校本实际的课程体系, 教学涵盖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创新教育。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求, 充分考虑我校教学特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秉承全程化、多样化原则, 设计不同模块, 内容涵盖学业规划、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创业培训。大一新生为专业认知、自我认识教育和初步了解职业生涯教育模块。为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增强专业认同感, 以学院为单位, 以专业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 鼓励体验式学习, 进行学业规划教育。大二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模块。大二、大三阶段是学生开始全面接触专业课时期, 系统学习职业生涯理论是这一时期的教学重点。学校目前采用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的“职前网络学堂”为主, 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为辅的方法, 使学生初步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 清晰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发展任务, 积极储备知识, 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块, 采用面授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形式。我校就业指导课充分考虑到医学生学习特点, 对四年制与五年制学生分类指导, 区别对待, 在临床实习之前开展。教学内容上, 除了一些共性知识以外, 兼顾到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特点授课。经过三年的努力, 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整体框架已经形成, 教学内容还在不断优化中, 学生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 稳定疆内就业市场, 逐步辐射周边
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建设, 制定出“稳定新疆, 面向基层, 辐射西部”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 秉承区别化原则, 确保效益最大化。北疆和东疆底子好、经济发展较快、信息化建设较完善、人才吸引力强, 学校要充分借助现有实习基地, 完善“定岗实习”项目, 主动联系, 择优推荐, 稳住优质市场。南疆地区 (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 受经济条件制约, 各方面发展相对较慢, 虽人才需求旺盛, 但吸引力较弱, 这部分就业市场潜力巨大, 是未来市场建设的重点。疆外市场也必须纳入就业市场开发体系内。新疆医学院校90%毕业生都是本地生源, 因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毕业生基本都会在疆内就业, 甘肃、陕西与新疆同属西部地区, 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相差不大, 交通也会越来越便利, 未来应该通过校园招聘、毕业生回访等形式与周边省市用人单位建立初步联系。2013年甘肃省白银市卫生局和人事局联合来我区招聘, 新疆医科大学及石河子医学院对此高度重视, 为他们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 从联系毕业生到追踪签约再到单位回访, 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表示2014年还会继续来我区招聘。在确保“老阵地”, 积极开拓“新战场”时不仅要扩展用人单位数量、提高用人单位质量, 也要创新就业市场建设的方式及方法。
1.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
结合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求, 借助每年毕业生跟踪调研、毕业生工作会议等机会, 收集用人单位信息, 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宣讲、招聘, 重点邀请相对较偏远、信息相对较闭塞区域的医疗单位来校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 打破毕业生对基层单位的刻板印象, 扩大用人单位影响力。
2. 充分挖掘校友资源。
疆内医学院校毕业生遍布全区各医疗单位, 许多已经成长为单位领导者, 这都是有利资源, 不但要通过校友获取所在单位招聘信息, 同时也要发挥校友在招聘活动中的宣传示范作用, 提高校友所在单位招聘工作成效。
(三) 整合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随着互联网及技术的不断革新, 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 我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改版后的新疆医科大学就业信息网内容更丰富, 增加了档案查询功能, 2014年建立了新医大就业共享微信平台, 确保多渠道传递就业资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通过学院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班级QQ群获得就业信息, 这也给我们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打通各学院间信息传播渠道, 改变各学院各自发布就业信息的现状, 提高就业信息共享度。为了进一步降低招聘及求职成本, 自治区于2013年12月正式开通了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 该网站是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 (网上办公) 、就业信息发布、就业资讯、就业政策、网上招聘、求职、就业指导、就业动态监测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就业信息化平台, 免费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服务。网站设置就业咨询、政策法规、就业促进、求职招聘、自主创业五个栏目, 分为求职者、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大中专院校四个业务专区。从高校角度来讲, 公共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很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特别利于基层用人单位的宣传。学校需通过招聘会、就业调研等形式在用人单位中大力推介该网站, 因为地州及基层用人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层次不齐, 而恰恰是这些单位在毕业生中的认知度不高, 学校在日常就业指导中也苦于对基层单位的了解太少, 无法满足毕业生多元化的服务诉求。目前用人单位、学校、政府都在发布就业信息, 存在就业信息利用率相对较低、信息遗漏较多等问题,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科学有效、系统的规划与整合, 进一步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维护。
(四) 转变观念, 提升能力
作为毕业生来说, 应顺应时代需要, 直面就业市场化,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树立科学合理就业观念。树立合理就业观首先需要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己,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好高骛远。调查显示, 医学毕业生受专业限制, 就业时首选医院为主的事业单位, 看重事业单位编制, 追求所谓铁饭碗。这是受到传统精英型就业观的影响, 缺乏竞争意识的表现。新疆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社会发展、思想意识相对较落后, 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抱有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在择业时主要强调“自我”需求, 脱离社会实际情况。但现在强调的是就业市场化、双向选择, 大学毕业生也是劳动力市场普通一员, 必须主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求职时应以专业为基础, 结合社会需求, 充分考虑性格、兴趣、技能及价值观, 妥善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我意愿与家庭意见等关系。现代社会行业分工日趋细化, 新职业层出不穷, 很难做到一次选择就定终身, 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慢慢积累社会经验, 逐步澄清自我职业兴趣, 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专业知识扎实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关键, “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 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7】。大学本科阶段, 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应该是每位学生的核心任务, 医学毕业生尤其要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必然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胜出。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发现医学毕业生普遍理论知识扎实, 实践技能欠缺。这也反映出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 知识转换、运用能力较差。因此, 大学期间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临床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假期“三下乡”等形式强化实践技能, 提升就业综合素质, 扩大就业口径, 使自己在进入职场后能够尽快胜任工作, 拓展职业发展面。
摘要: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始终较大, 但是新疆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因为新疆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 南疆四地州医疗卫生人才紧缺, 医疗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为给毕业生提供更为科学的就业指导, 必须预判就业市场的变化, 新医改的大力推进及新疆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基层就业机会增多, 结构性失业有所缓解, 学校需积极调整就业工作思路, 逐步挖掘周边省市的就业市场, 毕业生应该结合区域现状, 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2011-12.
[2][3]杨艳新.新疆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2) :1398-1400.
[4]周烁, 吴蕾蕾, 贾国葆.关于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01) :75-76.
[5]李瑞星.农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探索—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02) :60-64.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R].2011-06.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18-02
高职高专医学类学校在就业工作中不断完善“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在充分了解自身能力、个性、特长、专业等基础上,准确定位。做到“先就业,再择业”,树立“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校不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毕业生到省外甚至到国外就业,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使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地就业。
一、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三届毕业就业情况为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存在的就业心态,寻找差距,深入调查研究毕业生的择业观,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全面提高就业技能,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结合医学类高职高专科专业的特点,我校就业办对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供大家参考。
1.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为:中医学46.21%,针灸推拿27.49%,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學生近一半有升学意愿。
2.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为12.9%。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入学时文理兼招,对专升本所涉及的基础性课程(数学、英语)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许多毕业生都选择了放弃升学或升学率低。
3.护理学专业情况。目前护理学专业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护士执业资格证备考上,所以选择升学的毕业生基数小。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仅为0.84%。
4.中药专业因无对口专业学校招生,因此升学率为0。
二、以我校各专业就业对口率及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情况为例
专业对口率、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例三年中有波动,但幅度不大。
1.中医类毕业生。以专升本、医疗卫生单位和中医养生企业就业为主。专业对口率为:中医95.09%,针灸推拿96.74%;针灸推拿、中医学专业在医疗卫生单位方向就业比例分别为43.37%、20.86%。
2.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基层、私立医院、专升本为主,其他就业类型为辅。专业平均对口率为84.62%,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例为69.54%。
3.护理学专业对口情况。由于护士执业资格证考取率较高,毕业生就业呈现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率高的态势。专业平均对口率为93.42%,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例达91.55%。
4.中药专业。从药材种植、药品生产、药品销售等多方向、多渠道就业,专业对口率为92.6%,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例为30.6%。主要集中在药品生产企业比例达40.6%。
三、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学生方面。①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未转变,行动不积极,不能正确认知自身,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部分学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表现出了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自身定位不准,部分毕业生就业方向首选为事业单位,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因此必定有人落榜。就业意向目标单一,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且事业单位录取率远比高考入学率低得多,导致事业岗位挤破头,其他行业方向无人问的现象。②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不高,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欠缺,从而导致毕业生一年后相关执业助理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低,进而导致就业的层次低或质量不高(毕业一年后仍然是合同或院内合同形式)。
2.社会层面。①就业方面。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2003年至2006年每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8万、58万、75万,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而2001年待业的毕业生有34万,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79万……与毕业生总人数、待业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几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基本持平,岗位的增长比例低于毕业生的增加幅度,劳动力供求量远远超过需求量。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专业的针对性较强,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来自于社会供大于求及高一级层次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不少学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②创业方面。创业方面是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较薄弱的环节,这其中存在着多方面局限,包括了创业情况项目及行业有局限,学生对创业政策不熟悉,创业的目标不明确,一般都是停留在“有想法”这个初级阶段,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3.学校层次。①地域影响学校声誉。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特别是分布在非省会地州市学校受到了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很多的用人单位对学校声誉不了解,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有偏差,信息滞后。②就业指导与服务。高职高专类院校,有部分是由中专层次升格为专科层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制度化建设还有待完善。目前就业指导专业化和专家化程度还不高,还属于课堂大众化教育,不能做到具体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问题值得学校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就业工作开展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形成系统、完备的奖惩机制对推进就业工作有重要作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跟踪服务工作的开展,因学生毕业后存在着联系方式的变更等情况(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单位变更快),所以对于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总之,只有政府、社会、院校和高职高专医学毕业生一起努力,抓住机遇、把握时机、消除影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才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读本[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中天.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丽芬,王宏.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与展望[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
[4]王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4
旧年尾新年初的当下,正是中国高校毕业生争相跑场应聘的高峰季。中国青年人在就业地选择上初显一种分化新趋势,即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学子们更愿意选择回到故乡,而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的比例则相对较高。
新近加入湖南长沙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邓宇刚刚拿到了车牌号。“早几年就看中了这款车,今天总算给它配上车牌了。”邓宇言谈中带着喜悦。
从北京某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后,小邓在北京辗转于几家媒体工作,却在不断攀升的房价和各种压力下失去了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几个月前,他最终选择了逃离北(京)上(海)广(州)。
“虽然工作量相比北京并没有轻松多少,但总算有种安定下来的感觉。”他说。
面对一线城市年复一年持续上涨的房价,许多故乡在二、三线大中型城市的年轻人,回乡立业成家,有亲友的帮忙,有熟悉的环境,经济压力也小得多,幸福指数自然相当高。
当邓宇们选择逃离“北上广”时,也有一些年轻人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周萍萍是邓宇的大学同学,家乡是安徽阜阳的一个小镇。自毕业后,她就一直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从事编辑工作。为了节省房租,她和本科同学一起在京郊昌平租了一个单间。尽管日常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她却也甘之如饴。
“毕竟周末还可以去参加一些精彩的读书讲座或海外交流活动,或者和同在北京打拼的同学们聚会,为找寻新的创业机会展开‘头脑风暴’。”她说。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人,就业压力巨大。
北京市教委日前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在服务季期间,将集中举办至少130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中等规模供需见面活动,预计参会单位在1万家次以上,可提供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10万个。这种规模是其他中小城市所不能比及的。
“很多专业在北京比在地方好就业,未来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周萍萍说。
至于会不会一直留在北京,她的态度则显得随性而自然。她说:“现在家乡省会的房价也快要破万了,既然都是要租房,找工作,倒不如选择在北京闯一闯。其实就算一直租房也没什么不好,只是选择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他们班里留在北京就业的十多个外地学生中,近80%是小城镇或农村的年轻人。在另外两所理工为主的北京高校,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城市和农村毕业生选择就业地时出现一定程度分化,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差异;二是由于期望值的差异。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5
因此,如何正确分析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采取何种应对之策使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地就业,这既是学生、医学院校密切关注的热点,更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考验
1. 待就业人数增多,就业岗位竞争激烈。
当前形势下金融危机给医学类大学生就业所造成的影响,令人堪忧。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数量达108万人,高职医学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2008年底在当地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中,有1.8万名毕业生竞聘4000个岗位;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同样是1万多名学生竞争3800多个岗位。由此可见,市场对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是少之又少。
2. 就业岗位层次提高,数量趋于饱和。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用工数量已趋于饱和,所谓招人,即是追求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趋向,多数中大型医疗单位目前最低的学历要求为研究生。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并且略有下降,而高职类毕业生则下降明显。
3. 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本身劣势明显。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本身就不太喜欢学习,思想懒惰,纪律松散,加上专业课程的枯燥乏味,很多学生选择了放弃学习;而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些,就给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
(2)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强调实训,但往往由于学校实训条件有限,加上联系的校外实习基地较少,因此,同学们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而这些,对要求实际工作经验的医疗行业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忌讳。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不愿意从事低级繁琐的工作。而医学类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一般都会被安排到生产线上呆上一年半载,很多人受不了苦,会选择消极的离职待业。因此,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更加削弱了其就业的竞争力。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综合分析
1. 基层就业,未来关键一步。
经过不断的培养和补充,目前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而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用人指标有限,难以大量接受毕业生。高职医学类学生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要想进入比较困难。除此之外,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而当下在医疗改革新时期的巨大背景下,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类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应摆正心态,积极乐观地接受考验,到基层就业。
2. 社区医院,人才需求蓬勃。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虽然中小医院、偏远地区的医院对高职医学类学生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类学生不愿意去,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在近两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随着社区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与政策的不断加深,所催生出的社区医院消费市场也为各类的医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其中,高职类护理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人才,在社区医院都是非常紧俏的。
3. 医药类专业销售人员。
药品销售人员与医药专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型医药公司、连锁药店的药品销售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医药知识。2008年10月,医药英才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医药行业销售领域每天发布近两千个职位,占每天所发布职位的20%左右。对于高职医学类求职者而言,从事医疗器械和一些医药产品的销售,不失为一条就业渠道。
三、对策与建议
金融危机对09届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重大,而且这种影响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至于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也很难预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对毕业生的影响。
1. 重视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工作难找,工作还没着落的毕业生容易产生忧虑、焦急、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且这类毕业生不在少数。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帮助毕业生减少心理问题。
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掌握和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心理问题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要聘请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讲座,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再次,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常识,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等。
2. 加强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是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核心,亦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金融危机下,针对高职院校医学类学生普遍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弱点,我们更需要想方设法增强实训,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可采取如下几种做法来增强实习:(1)内外相结合的办法,既加大对校内实习的投入,又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争取每个专业都拥有几个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2)打造基本技能实训、岗位认知实训、校内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实训体系。
3. 调整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范围。
当前的形势下,毕业生都是挤破脑袋涌向大城市、大医院,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建议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应该走向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选择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中私营的小医院,甚至与医疗相关的产业,先行就业后再慢慢调整。总之,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引导毕业生注意,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4. 积极投身走向民营医疗单位。
与国有医疗单位相比,民营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更加渴望医学人才,更欢迎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加盟,提供的待遇相对优越,发展空间较大。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健全,单位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和提供其他保障措施,在民营单位工作亦不再有后顾之忧。
摘要: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结合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和特点, 分析其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市场的变化,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职院校,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邹云龙, 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篇6
关键词: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就业问题
中国分类号:G718.5
一、引言
我国已明确将高职教育做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为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成为了我国就业的主力军。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的高职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
二、高职医学技术毕业生就业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的偏差。当前的很多高职医学院校往往是通过彼此间的学校合并所组成的,所采用的培养模式往往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和课程设置没有和市场接轨等,这些问题往往造成了培养目标的偏差,导致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2、就业指导不到位。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的形势,搜集就业信息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但是很多高职医学类院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就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和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这些因素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学生就业困难。
3、国家政策没有得到彻底落实。国家为了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是这些就业政策往往不能够得到彻底的落实,同时,就业政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实际效益,就业政策还不够完善。这些政策往往是宣传鼓动的成分多,真正落实下来的比较少。
4、高校办学与市场需求不符。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期,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产业部门的技术结构正在向着技术密集型转变,导致了很多医院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是高职医学院校往往没有设置这些课程,或者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医院的需求,严重脱离了市场,造成了医院大量需求人才,而大量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况。
5、高职医学院校在就业实习问题上不够重视。很多高职类的毕业生,特别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到各个医院去进行专门的实习和培训,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所学的知识。但是很多高职类院校没有给予学生提供一个专门实习的医院,或者高职院校的领导根本就不重视这些实习,造成了医学类的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直接导致学生求职就业竞争力低下。
三、解决对策
1、提高教学质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毕业生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问题上合理设置课程,需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还可以不断的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2、完善办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是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来促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不断的优化课程设置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加强重视医学毕业生的实习环节。高职医学类的毕业生需要加强重视实习环节的重要作用。通过在各个医院的实习,可以让毕业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能力,而且还是对他们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习,毕业生会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鞭策他们在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4、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这就需要学校成了专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来帮助高职医学类的学生进行更好的就业。学校要不断的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并且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服务体系,要逐渐的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及时准确的提供信息,不断的解决高职医学类学生在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就业。
5、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我国的就业市场目前还不够规范,需要制定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让广大毕业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还需要采用公平的报酬,防止一些不法用人單位采用极低的报酬就可以享受到人才的行为。最后,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一些中介机构的监管,不断的为广大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就业市场的繁荣昌盛。
6、强化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但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需要深刻认识到依靠自身实力才能更好的就业。因此需要在求职之前就应该积极的打好基础,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的学习其他知识,不断的开拓视野和思路。同时,还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就业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竞争,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包装,通过紧抓机遇来推销自己,从而增大就业的机会。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要想解决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充分重视,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育教学的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培养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国梅.浅谈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2).
[2]高丽君.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求职择业问题的调查和思考[J].南北桥,2008,(07).
[3]王秋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推荐阅读:
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论文10-20
医学院校毕业生当前就业状态的调查分析09-14
医学类各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0-13
医学类毕业自我鉴定07-21
医学检验学就业前景09-26
中医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06-04
沈阳医学院就业指导网10-28
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11-04
医学毕业生论文09-04
医学研究生就业表自我鉴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