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精选8篇)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1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精细管理是华北油田的特色和亮点,持续深化精细管理是发扬和传承石油工业优良传统的重要法宝,是推进公司又快又好稳健和谐发展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和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公司特色文化,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的执行公司精细管理的指示精神,我们万庄站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全员参与,总结我站精细管理的现状,全方位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对我站今后在深化精细管理方面应该做什么也进行了讨论:
1.做好深化精细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全体员工必须真正认识到深化精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是推进公司又快又好稳健和谐发展的有力武器,是获得更高效率、更大效益、更强竞争力和更广发展空间。真正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提高。
2.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万庄站在华北地区属于大型加气站,站内不仅设备多,而且地下管网纵横交错,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因为高压气体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所以作为站上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不仅要熟悉每个阀门、每条管线的作用,而且在操作时必须格外小心,不仅专心而且要用心,否则 可能因一时疏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为了充分保证安全生产,站上坚持做到警钟长鸣,除了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外,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或消防演习,平时进行不定期抽查或有针对性地业务培训,作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站上员工普遍具有浓厚的安全意识,较强的心理素质,不仅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而且对工艺流程也非常清楚,对于各种突发事件都能对症处理,妥善解决。同时不断强化安全文件及QHSE体系文件的学习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仅学好而且要把学习内容落实到工作中,及时分析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强“三基”反“三违”,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例如,在加气中发现有的车辆气瓶质量有问题就坚决停止加气,确保司机及员工的安全。平时不断加强防范意识,各种消防器材、安全附件保持完好,电气设备、线路、接地等均符合防火防爆要求。通过这些措施,牢固树立了全站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现在全站员工能清楚的识别本岗位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杜绝了死角,为企业安全平稳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下一步重点工作是继续强化细化安全责任,加强关键部位的巡回检查质量。
3.设备管理方面:安全生产固然重要,但设备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二者密切相关。因此,在设备管理上,从夯实基础工作入手,建立健全各种设备资料台帐,不断深化细化管理,同时建立安全附件台帐及各种辅助台帐。对各种资料报表按要求做到“三无一化”,各种岗位制度健全,资料报表分类摆放,使其一目了然。在用设备认真填写运转记录,记录运行参数,禁止漏报错报。严格执行“设备五定检查”制度,不断强化设备管理,按照“十字”作业法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合理调整注油器工作效率,合理控制压缩机的运转时间,定期组织全站人员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不合格的地方坚决予以整改,克服麻痹大意消极懒惰思想,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指正。通过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而且更加理顺了工作关系,从而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4.节能降耗方面:在工作中,万庄站常年坚持挖潜增效,积极控制成本。全站员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集思广益,从节约一块棉纱、节约一度电、节约一颗螺丝钉做起,提倡大家的节约意识,并且根据本站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还有全站员工根据气候及温度变化,经过反复观察、掌握了干燥塔有效的再生时间,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电能,同时节约了成本等。
在输差控制上,将控制本站输差纳入员工考核范围与业绩工资相结合,做到日统计,周汇总,月兑现。对控制输差好的班进行奖励。这样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班岗位员工的工作量加大了,但大家没有怨言。认真执行岗位职责的同时,及时记录每班的流量计数并核算每天实际加气量并相比较,发现输差不正常及时查找原因,对每一处泄漏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对可以回收的气予以回收,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使输差控制在了规定范围内,并且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合理使用压缩机,及时关闭排污阀门。我站员工根据压缩机的工作参数,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重复启机以降低气损耗。根据进气压力的高低合理启停压缩机,并且在每次停机后都及时的将压缩机的一到四级排污阀门关闭。合理的启停压缩机不仅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输差。
还有平时站上的一些小改小革,如改装加油桶、自制小工具等,不仅保证了设备的清洁卫生,而且消除了工作中的隐患,同时节约了成本。几年来,万庄站在成本控制方面不仅作到了成本不超,还每年为单位节约大量成本。5.基层建设方面:在加气工作中不但要保证加气质量,同时要保证服务质量。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站上员工坚持做到微笑服务,文明用语,诚信待人,不仅长期保持了本站的窗口形象,而且在工作中全站员工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在加气棚下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忍受蚊叮虫咬,衣服被汗水湿了一遍又一遍;冬天顶着刺骨寒风,忍受雪打风吹,手脚冻的失去知觉,甚至长出了冻疮……,艰苦的磨练,恶劣的环境不仅锻炼了大家的意志,而且整体素质和集体凝聚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提高。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大家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知识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努力作到“精
一、通
二、会三”。
几年来,通过万庄站全体人员的一致努力,不仅在工作方面 创造了一流业绩,而且在文娱体育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为单位争了不少荣誉。不仅如此,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现在全站有一半以上同志拿到了大专、大本文凭,有三名员工考上了技师。实现了自身价值。
全站员工通过对往年工作的总结,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我站今后需要加强的是:
1.全体员工要与时俱进,学习更先进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业务素养适应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2.站上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继续寻找挖潜增效、节能降耗的途径,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无后顾之忧更高效的投入到工作中。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争取在各项工作中不断有新突破、新提高,把安全生产和精细管理贯穿于每项工作中。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2
一、企业竞争莫过于精细, 成功更在于细节
(一) 现代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精打细算细水长流”等一类的语句言词, 都是多年来前人对治家创业和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中, 以切实的体会和见解对精细化管理做出的十分形象的阐述和论断。“兴家就如针挑土, 败业就似浪淘沙”,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 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精细化管理已被各行各业视作一种精神和理念广泛吸收, 纳入企业文化, 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竞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是精在事前, 细在过程, 细节管理, 精益求精, 只有达到了管理理念的转变, 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才能到来, 我们的企业才会在持续健康中发展壮大。
(二) 精细化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细节影响品质, 细节体现品位, 细节显示差异, 细节彰显企业的魅力所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当前市场竞争也不断在凸显, 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安全绿色生产、盈利能力、质量管理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各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上。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 通过提高员工素质, 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 强化链接, 协作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要适应这种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堵塞漏洞、节支增收、严字当头, 细微处入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实施, 通过实践, 改变了粗放型管理模式, 使企业的管理日趋完善, 基本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也就是说, 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 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三) 精细化管理能够实现企业规范化经营。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 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 只不过是精细化的管理, 是对“人”和“事”的精准、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因此, 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 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经济效益, 是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 实行精细化管理要解决好观念问题。
任何不适应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 同样, 任何变革也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因此, 企业的管理理念再也不能一直扎根和禁锢于传统的观念、假设和政策上, 必须获取和适应全新的价值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是精湛, 精益求精;“细”是细节, 最小的工作单位。“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 “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因此, 加强精细化管理必须解决好观念问题。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从细微之处入手。只有通过做一些琐碎、简单、具体的事情, 甚至是平淡的, 鸡毛蒜皮的工作, 来实现整体的战略愿景。打破陈旧的观念, 克服官僚习性和僵化的文化, 营造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 结合客观实际, 努力吸收借鉴成功经验, 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 即创新管理理念。
(二) 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管理的好坏决定企业的成与败。首先, 强化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制度, 实行精细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 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同时, 及时总结、梳理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做法, 不断完善各项规定、制度、流程、规范及标准, 使精细化管理深入企业日常管理, 形成持续性的长效机制。其次,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方式。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题因素, 以人为本的管理, 要求确立员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 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 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现代企业来讲, 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就必须以人本思想为指导, 实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是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科学管理模式, 是企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通过实施精细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走向精细化, 由制度管理向自主管理过度, 从而确立员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真正实现全员自主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职工的能动性,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 实现信息化和人才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保障。
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等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企业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同时, 也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资源, 已获得普遍共识, 在这样的社会中, 及时抓住信息就能把握主动权, 而信息闭塞则势必会失败。信息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 企业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有人才作为保障。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 企业的拥有者怎样选好人、用好人,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积极挖掘员工的创造力和巨大潜能, 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 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实, 才能体现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 实行精细化管理绝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 而是企业长期的目标和要求, 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因此, 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 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 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 树立精心安排, 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等目标, 这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对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 粗放管理形成的诸多弊端和对企业的不良后果, 使得企业纷纷向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管理方式转变。推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就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相关加强措施, 以此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强化管理提高券商市场竞争力 篇3
如何才能提高一个证券公司的管现水平?首先要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的核心是建立起股东大会一董事会一监事会一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结构。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和各种风险方面的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一个国家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受到其文化、历史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以及法制化程度等多方面制约。我国的法人治理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的经验,选择双层制法人治理结构,即在股东大会下并行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这种治理结构在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同时,也有两大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大股东成为公司的主宰是双层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结果;二是监督约束不够,表现为监事会监督流于形式,经理层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目前证券公司的现状是,所有权虚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是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最大障碍。管理层由大股东委派或指定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即由公司的经营班子决定公司的发展、经营和分配等重大决策,易滋生道德风险,从而加剧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股权过于分散则无人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多数监事会成员由公司内部产生,其身份和行政关系不能保持独立,所以监督作用有限。公司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主要人员均来自于控股大股东,行为趋向同质化,决策授权与执行授权混为一谈,极易引起决策和经营风险。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应确保全体股东的权益,而不只是大股东的权益。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在个人、机构和政府三者中,最有效的投资者是个人,最差的是政府。所以要建立个人、机构和政府共同控制,互相制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无论是大股东、控股股东都要依法、依程序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亡发挥作用,无权超越股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侵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要聘请外部专业人士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监事,充分发挥他们的检查、建议和监督作用。合理确定公司的激励机制,将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的绩效挂钩,建立股权激励等方式的薪酬组合制度,对管理者形成有效的长期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个员工主动性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强化公司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工作实践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实行优胜劣汰,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根据员工不同职级、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奖励计划,如当期薪酬(基本工资),短期激励(年度奖金、福利),长期激励(股票期权)等,使员工从进入公司到退休,从年轻新手到资深专家都能享受不同的阶段性激励。建立职工持股会,把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将企业作为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角色,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好一些,生活质量高一些,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留下遗憾。
建立内控系统,保证企业合规经营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并保证生效的一个过程,并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三个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有五个要素:1、控制环境。这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员工的素质及岗位职责、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高管人员的经营方式和政策水平、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2、风险识别。每个公司的正常经营都会面临大量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公司必须对这些风险做出识别,即哪些是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的风险,哪些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所以要控制或回避的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3、控制行为。就是对公司所有领域和操作环节的风险所采取必要的措施,即职责分离、复核验证、实物控制和行政审批授权等。4、信息和沟通。公司的信息系统要保证及时准确地提供内部数据(财务和业务)和外部数据(同业的信息和市场发展状况),供决策参考。5、监控。没有执行的法规不如没有,同样内部控制系统没有监控,靠自觉遵守也不如没有。要实时监控和随机监控相结合,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对内控系统经常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司内控系统的建立、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完整性原则,即不漏掉任何岗位、每个业务环节;二是有效性原则,即要有可操作性;三是合理性原则,就是与时俱进,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运营状况的变化而调整系统。一般公司的内控制度应包括环境控制(治理结构、管理思想、员工素质),业务控制,资金管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和内部稽核控制六大控制系统,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环节和关系到每一位员工。需要说明的是,内控系统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建立是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合理”的保证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不能做到绝对保证,因为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内控系统。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不违规才能生存,然后才是发展。近年来证券公司遇到一些困难,部分原因是市场持续低迷造成的,还有一些原因与监管不力,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严重,违规或不规范经营有关。所以我们不能把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立起来,它应该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强化风险管理,抓住机会创造价值
企业要运营,就会遇到风险,所谓高风险与高收益是不完全对等的,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1、市场风险。就是因价格波动造成投资发生亏损造成的风险。持续几年的熊市给国内券商的生存带来巨大风险,这是券商面临的最大风险。2、营运风险。也称操作风险,如交易系统故障,指令错误,超权限操作,挪用保证金等等,这其中包含了公司内部很大一部分风险,给公司造成潜在的损失不亚于市场风险。3、信用风险。也称合同风险,是指不能履行合同带来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有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即资金缺乏,资产不能及时变现或在市场中资产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变现。5、法律风险。指公司的文件没有正确表达导致经营或财务状况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合同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等。公司对面临的风险要认真分析,识别哪些风险是能为公司带来预期收益的风险,即好的风险;哪些是不能为公司带来收益的风险,也叫坏风险。在企业面临的五种主要风险中,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能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好的风险,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它的目标就是要取得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为企业创造价值。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是不能为公司带来收益的坏的风险,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尽量控制和回避该风险,以控制或减少它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好的风险就是机会,风险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对坏风险的控制上,停留在控制损失阶段,还要对好的风险进行主动承担,给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企业要制订风险管理政策,必须与其战略目标相吻合。公司的实力越大,可承受风险能力也越大。董事会在决定了公司的经营形态后,要对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负有最后的责任。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公司决策层不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还要给予风险管理部门足够的职权和支持,否则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将难以落实。而公司领导层存有投机心态和对风险管理制度的带头违犯是对风险管理工作致命打击。一定纠正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会阻碍公司业务开展的错误认识,让所有员工都明白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只会获得监管部门同意开展更多的业务范围,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篇4
郑州轻工业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班
姓名:谢先斌
学号:54100701014
4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摘要】管理是企业的主题,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与好坏;而企业文化的积淀必然决定企业的发展的持续性。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着力进行管理创新,特别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字】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技术创新,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管理
【正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屹立竞争日益严峻的市场中,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在竞争中不断积累企业文化。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积淀自己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企业文化
如果说管理是企业生存的推动力,那企业文化就必定将成为企业的灵魂,必定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定是企业管理过程最重要的部分,也必定将最终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积累的最重要的财富,更是不断促进企业前进,推动企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是全体员工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他能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源源不断的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能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督促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二、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虽然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具体的落实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要加强对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和实施的管理,针对企业在产业、产品、规模、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集中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及时、准确提出技术改造项目并组织实施;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差、倾向低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重新配置科技资源分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规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还需要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多种类型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法人资格,建立了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才是真正的企业。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创新的技术源应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因为只有企业才最清楚“市场冷暖”,知道如何按照市场需求开发创新所需的技术。而技术开发的重要前提就是人才。
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有竞争力,更是需要优秀的人才,人才在企业发企业要发展,首先,选拔人才,从高校中选拔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德好、动手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后加强培养与锻炼,使其成为企业的栋梁;其次,“以人为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劳动潜力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再次,是教育投资,在本企业中培养创造性人才,通过对员工的继续教育、继续学习、继续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他们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促进员工本身的全面发展,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知识型企业、创造型企业。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储备。为了企业发展壮大,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有勇气不惜重金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积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能够人尽其才,敢于给他们给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放到不同岗位甚至是领导岗位上去历练,不怕犯错误,让他们早日成熟,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财务管理
财务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以经济为主线,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在企业运行中,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但在诸多事情中,必须分清主次矛盾,必须时刻坚持以经济运行为主线,重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以经济运行为核心,其他的工作和事情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经济运行,是辅助于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实施的,从而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企业作为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管理,重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想方设法提高盈利能力,这也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以经济运行为主线为核心,否则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和意义和价值。
只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了,效益不断增加了,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并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凝聚职工的心,汇集职工的情,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假如企业经济运行不行,质量和效益持续下滑,那么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改观,最终会走向倒闭,最终结果是这个组织不复存在了,职工也会下岗失业,失去经济支柱。那么在企业经济下滑的这个过程中,即使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再有特色和亮点,但是还是不能挽留企业倒闭的命运,不能保住广大职工的饭碗。所以说,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经济运行为核心,其他的工作和事情是用来持续提高企业管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否则就是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最终也会失去意义。
四、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规矩没有规章制度就必然不能健康持续发展。人是能动性和随意性都很大的动物,变化性和随意性都很
大,光靠人为的管理是不可行的,因此实现对各部门员工行为的全面、详细的管理还必须靠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个企业是一个庞大的集体,明确企业管理至关重要。健全企业管理,企业才能得到发展。
五、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大量的优秀人才作基石,丝毫不差的财务作保障,健全的企业制度来推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科技人才、财务管理和企业制度,他们是缺一不可的。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企业在谋求长久的发展中,储备优秀人才就必定成为其重要的任务。丝毫不差的财务管理是保证,因为,离开了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其他活动都寸步难行。企业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有条不紊的运行的前提,因为只有稳定的环境,企业才有发展的空间。而企业文化是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有激人奋发的企业文化,博学深厚的科技人才,一丝不苟的财务管理,健康健全的企业制度。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些管理措施,一个企业必将有高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基于英国ABC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
[2]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与提升》,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3] 王宗军,夏若江,肖德云:《创新能力与技术战略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技术战略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年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5
一、“比学赶超”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车间全体职工认真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深化精细管理,经过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1至12月完成包装硫磺任务15.2万吨。100%完成硫磺产品外运任务。硫磺成型、包装生产做到上游装置生产出液硫量100%完成;安全生产消灭上报事故,实现“三零三率”; 实现了“硫磺产品外运装车事故为零,用户投诉为零,硫磺产品包装事故为零,硫磺产品外运装车事故为零”的“四个为零”;实现了“硫磺发运出厂合格率、上级抽查合格率”两个100%;
设备完好率为100%,主要设备完好率100%,静密封点泄漏率为0.01‰,硫磺成型装置开工率100%,设备事故为零;
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推进了劳务工规范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变动等管理,治安综合治理和劳动纪律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员工“违反计生政策事件为零,治安违规事件为零,违反劳动纪律事件为零”,保证了车间内部管理稳定、队伍稳定和生产稳定。
二、“创先争优”促进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了“比学赶帮超”活动。开展比学赶帮超及小指标竞赛活动,把每月各班包装质量情况进行公开评比。提高硫磺产品重量指标作为竞赛指标。自二季度班组开展小指标竞赛以来,班组加强了对硫磺产品进行复检,发现超重情况,及时联系仪表或保运人员处理。竞赛活动节约了生产成本,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2、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加大对职工队伍的管理力度。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树立良好的职工队伍形象,促进包装车间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职工努力达到了业务过硬、操作规范、文明用语的要求。今年6月份,在我车间举行了 “防毒反事故”岗位安全技能练兵比赛,各班班长、成型机、包装机、叉车等岗位人员共50多人参加了练兵比赛,目的是训练职工在恶劣的天气环境——狂风暴雨中,发
现上游装置有硫化氢泄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切断进料、停机、停泵?如何去进行人员急救、疏散、撤离及集中等等,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确保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装置及职工人身的安全。
3、开展以“党员差别化”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锋活动。我们把先锋活动作为激励党员在“深化精细化管理效益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围绕车间生产管理的中心工作,以“党员身边无违章违纪,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党员身边无效益流失,争当管理增效的模范;党员身边无消极情绪,争当构建和谐的模范”为主要内容,实实在在地开展先锋活动,促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装置、到岗位,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4、积极开展班组精细化管理小故事会活动。11月7日下午,包装车间在2#硫磺成型包装装置交接班室举行了班组精细化管理小故事会。分部党群工作部非常重视,党群工作部宣传主管—— 唐胜颖及相关的宣传人员亲临现场参加,小故事会由周波书记主持,陈剑锋主任逐个点评。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班组发明创造的用“木偶戏拉绳子”的方法解决了包装生产过程中硫磺下料难的问题、从而完成了高负荷硫磺包装任务的;有为确保硫磺产品出厂准确率二个100%、从而想方设法改进装车方法提高装车准确率的;有为节约一把扫帚宁可让别人嘲笑自己“吝惜鬼”,也要把脱落的破扫帚紧固再用的;也有为节约一块垫片而精打细算的……故事会结束后,分部宣传主管——唐胜颖给予了比较好的评价:一是故事会的工作开展得认真扎实,职工都能把稿背下来讲;二是一线的员工很聪明,竟然能发明象“木偶戏拉绳子”这样的办法解决硫磺下料难的问题;三是让职工讲自己身边的故事,宣传身边的先进,从而互相学习先进,内容丰富有成效。
5、誓扛红旗,力争经济效益第一。支持车间工会围绕分部“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事争第一”的总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为重点,深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扎实开展“创新创效创一流”劳动竞赛活动,做到组织落实、项目落实、措施落实、效果真实,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224条,采纳42条,评奖19条。其中5月份冯海昌提出的“改造自动包装线喷码控制系统,确保产品包装质量”和8月份陈彩明提出的“一套硫磺包装机防尘软接改造”获分部优秀合理化建议。
6、关爱职工,共建和谐。全年共家访、探望重病号、住院职工、困难职工21人次,补助困难职工11人次,补助金额10900元。在6月30日全省“扶贫济困"日中车间职工踊跃捐款,共收到全民工捐款5420元,劳务工1872元。认真做好各种疗养指标的统筹和安排工作。做好安排保健疗养12人次及长工龄保健疗养8人次。
7、加强和规范劳务工教育和管理。为了实现“完成任务、带好队伍、稳定队伍”目标,车间秉着“服务生产、服务职工”原则,用心、用力去开展工作,加大力度管理劳务工工作,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三、“精细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一)、安全环保工作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6
中部市财政局
中部市财政立足实际,从深化国库改革、保障资金安全着手,全面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初步构建了稳健的国库运行新机制,有效地服务了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现将做法汇报如下:
一、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一)统筹谋划,推进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改革初期没有成熟经验可取,我们探索实践,从试点到推广、从完善到提高,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构建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循序渐进,拓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层面。一是科学制定国库改革方案。坚持“规范推进改革、加强系统建设、提高服务实效”的原则,研究制定《中部市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拓展。二是稳步推进国库改革单位层级。本着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化解矛盾、消融阻力的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夯实工作基础。2002年10月,按照“试点
—1— 扩面、深化、提高”的工作步骤,先选择市级12户预算单位进行试点。2003年7月,扩展到市级所有一级预算单位。2008年5月,延伸到财务独立核算的市级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同时,把驻外机构、差供单位、非财政供给单位以及给予补贴企业等,也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目前,纳入国库改革单位由2002年的12户增加到了2010年的433户(其中预算单位227户、其他单位206户),覆盖了与财政发生支付业务的所有单位。三是逐步拓宽国库改革资金范围。严格财政资金监管,细化财政支付管理,拓展财政资金监管范围。2002年,把预算内安排的基本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2008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意见》,把预算内安排的基建、城建、支农、科技、教育等项目支出,部门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会议费等专项资金,预算外财政专户、其他财政专户等所有财政性资金,实行一个系统、一个流程、一个漏斗集中支付。目前,达到了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全覆盖,有效增强了财政监管能力。
——规范程序,推行零余额账户制度。一是严格规范国库改革支付程序。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明确岗位角色职责,完善内控机制。预算指标由预算部门审核录入;用款计划由预算单位录入申请、业务部门审核批复,国库部门汇总审核下达。资金支付申请由预算单位录入、国库执行机构审核执行。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工资、工程建设、采购、会议等项目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个人或供应商账户;零星、经常性小额支出由单位
—2— 实行授权支付。二是建立健全零余额账户管理制度。严格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完善零余额账户功能,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清理撤销单位实体账户,账户结存资金归并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赋予单位零余额账户基本账户功能。所有支付资金区别不同方式由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区别不同性质由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清算。切实做到财政资金在实现支付前存放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特设账户。
——分步实施,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一是建立组织、制定方案平稳推进。成立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实施公务卡制度领导小组,增强公务卡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坚持“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平稳推进、逐步到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2008年,选择市级20家预算单位试点;2009年,进行市级联网单位扩面;2010年,市级所有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二是健全制度,规范公务卡支付结算程序。研究制定公务卡结算办法,明确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银联公司职责,增强单位财务部门监管责任,授权单位财务部门组织公务卡申办,授权单位制定公务卡持卡人授信额度、公务卡结算报销制度。三是公开选择,严格公务卡代理银行监管。按照“公开公正、资质考核、绩效评价”的原则,公开选择公务卡代理银行。研究制定公务卡制度改革委托银行代理方案,明确代理银行指定一家经办机构办理公务卡业务,规范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程序,防范非代理
—3— 银行、非经办机构以办理公务卡为名营销信用卡,扰乱公务卡制度改革秩序。四是宣传培训,提高公务卡制度改革社会认知度。扩大公务卡制度改革社会影响度,召开公务卡制度改革动员,在《中部市日报》组织专版宣传公务卡制度,在中部市电视台、中部市电台、《中部市早报》开辟专栏,跟踪报道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情况。邀请代理银行、银联公司、软件公司开展公务卡应用培训,举办培训4期,培训单位财务人员1000多人次。目前,公务卡制度已在市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截止6月底,累计协调布放POS机具4650余台、特约商户3180余家,累计发放公务卡5600余张,累计公务卡结算金额638万元。
(二)探索实践,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中部市县级国库改革起步早,标准不
一、模式多样。既有单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又有单一国库集中支付模式,还有双轨并行模式。我们创新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会计集中核算转轨,提升县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探索创新,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一是统一规范县级国库改革模式。县级国库改革进度不同步、模式不统一。2009年,以省财政厅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统一方案、统一部署、统一软件、统一流程、统一维护”的总体思路,在实行单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中部市县、南乐县、华龙区,率先实行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市财政集中部署网络设备、集中管理电子数据、集中维护网络系统,县级财
—4— 政利用一套网络设备、一套应用软件、一个支付流程,远程登录办理国库支付业务。2010年,在实行单一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清丰县、高新区,实行双轨并行模式的范县、台前县,进行应用系统改造升级,推行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我市县级全部实行了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二是统一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在推进县级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统一规范、分步实施、减轻负担,拟定统一流程、印制统一凭证、购置统一设备,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是全面推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零余额账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撤销会计集中核算集中账户,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恢复设置单位零余额账户,绑定单位基本账户和零余额账户;设立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归集单位自有资金。按照财政直接支付、单位授权支付方式,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集中支付,分别由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清算回补,确保未支付资金存放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特设账户。四是扩容国库集中支付空间。把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全部转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把未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单位、非财政供给单位或财政补贴企业,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同时,扩大集中支付资金范围,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截止6月份,县级财政纳入改革单位867个,纳入改革比例100%,零余额账户支付资金301927万元。
—5— ——完善改革,推进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改革初期探索,全面推进转轨工作是构建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虽然中部市县级国库改革起步早、存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但是转轨工作动手早、行动快。2005年,清丰县、高新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核算模式转轨;2009年中部市县、南乐县、华龙区,2010年范县、台前县,实施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继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在转轨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明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标,加强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的领导,务必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转轨目标。二是协调动员,加强宣传。召开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动员会,宣传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必要性,征得单位理解支持。三是规范机构设置,转变工作职责。撤并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健全国库管理机构和国库执行机构,合理界定国库执行机构职责。四是妥善安置,消除顾虑。原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人员并入国库执行机构,富余人员分流到财政业务部门,解决财会人员后顾之忧。五是退回账务,强化培训。退回会计核算业务,恢复单位会计核算职责。聘请专职教师、业务骨干,开展会计核算、支付业务培训。目前,全市县级财政全部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增强了基层财政建设,提升了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三)健全平台,提升财政信息系统应用支撑
构建功能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建立财政国库制度
—6— 改革的信息中枢。一是统筹规划财政信息骨干网。2002年,统筹谋划财政信息骨干网建设方案,规划建设了市县乡财政广域网、局域网,搭建了财政应用系统架构。二是分批建设财政应用城域网。适应财政改革发展需求,2008年6月,建成了财政到单位的城域网;2009年6月,建成了财政到代理银行、人民银行的城域网,实现了财政资金网上支付清算,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时效。三是整合构建财政应用平台。2010年6月,整合物理隔离、封闭运行的应用系统,构建功能完善财政应用系统支撑平台,拓展了财政应用系统功能。四是换版升级国库支付应用软件。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是保障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手段。2002年9月,选择北京兴财应用软件启动国库改革;2007年12月,选择河南省财政预算执行软件优化国库改革。2008年6月,开通了自助办理国库支付业务,提升财政国库支付业务办理效率。2009年6月,开通了国库支付清算业务,实现了财政、人行、代理银行实时清算。
二、着力构建财政资金安全防范体系
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生命线。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
(一)开展督导检查,严格财政专户管理
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们
—7—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财政资金专户进行了多次清理检查。一是规范财政专户管理。2006年,开展全市财政专户清理整顿活动,撤并政策执行到期的账户,合并同类资金性质的账户,实现财政专户归口管理,构建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二是开展资金安全督导检查。2007年6月,开展全市国库会计基础工作督导检查;2008年,开展全市财政资金安全建设督导检查;2009年4月,开展全市财政资金安全专项督导检查;2010年和2011年两次开展全市财政专户清理整顿,通过督查发现和解决财政专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财政专户规范化管理。三是构建财政内控机制。把内审工作列入财政监督工作计划,由监督机构组织开展财政内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财政部门“灯下黑”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资金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财政资金安全第一责任人,业务承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其他审核、监督等岗位人员是连带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人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财政资金安全保障机制 完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用制度约束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研究制定了《国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业务工作流程》、《中部市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办法》、《中部市财政国库资金安全建设实施方案》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8—
(三)明确分工,强化资金安全责任
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设置和完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分割权限,从制度建设和岗位设置上消除资金安全隐患。一是明确科室的职责范围,发挥业务部门在资金管理每一环节的重要作用。二是合理设置岗位,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流程。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按照“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相结合”的形式,以相互牵制、高效运转为目标,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将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同时,结合国库业务特点,建立岗位间既有配合又有监督的工作流程。
(四)严格资金拨付规程和财务印鉴、票据管理
一是严格的资金拨付规程。从指标管理到资金拨付的申请、审批、拨付、核算、账务处理等环节,严格按照资金拨付程序办理,防止资金拨付“一手清”;二是加强财政资金核算,按月进行指标与资金、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的核对,每月初国库部门向局长、主管局长及监督部门报送账户上月末银行存款余额统计表;三是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对财务印鉴实行使用、管理分离制度,严禁既使用印鉴又保管印鉴,严禁一人保管拨付资金全印鉴。加强银行支付票据管理,严禁会计人员随意丢弃空白票据,严禁空白票据提前加盖印鉴。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财政干部风险防范意识
—9— 在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财政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教育入手,将警示教育、法制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一起抓,牢固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政干部对资金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思想理念,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奠定思想基础;二是有计划地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反面典型,克服麻痹思想,居安思危,防微杜惭,增强国库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三是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开展财政、会计、经济等相关法律和党政法规学习,积极参加财政部门依法理财实务、财政改革与法制等专题培训学习,增强财政业务人员的法制观念。
(六)不断夯实财政国库管理基础工作
坚持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国库管理基础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不断提升财政国库管理水平。一是推进国库管理规范化建设。针对财政国库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严格财政财务制度,组织县级财政国库会计基础工作评比活动。同时,树立标杆,召开国库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县级国库干部现场观摩学习,形成规范化管理观念,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二是建立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建立了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解决财政预算执行、国库管理方面的问题。
—10— 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增进了部门沟通,拉近了工作距离,解决了国库管理实际问题,为推进财政国库精细化管理开创了新局面。
三、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完善国库改革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十二五”期间国库管理工作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国库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两基”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国库工作重在提升“五大功能”、“打造五大体系”,保障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结合我市财政国库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公务卡制度改革成效,拓展公务卡改革范围。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公务卡管理机制和市场受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规范结算程序,提高结算效率,强化公务卡支出监控,进一步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拓展公务卡制度改革范围,尝试县级公务卡制度改革。二是完善财政业务平台建设,增强财政业务平台支撑能力。完善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增强财政业务平台的实用功能,真正将财政信息化建设转化为财政工作效能,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三是加快推进财税库银税横向联网的应用。按照省财政厅部署,积极协调国税、地税、国库、金融机构等,加快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及早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形成高效透明的财税库银工作机制。四是研究构建银行账户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银行账户管理制度,构
—11— 建银行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切实规范银行账户管理程序,实现银行账户的动态化管理。五是研究构建财政专户资金管理运行体系。构建财政专户资金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财政专户支付程序,保障财政专户资金安全,实现财政专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六是研究构建财政国库现金管理体系。完善财政资金综合管理运行体系,解决财政资金管理、资金存放效益问题。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综合管理制度体系,解决国库现金大规模沉淀金库问题;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解决财政专户资金低收益存放问题;制定《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办法》,解决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安全高效收益问题。七是研究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运行体系。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体系,将财政监督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预警机制,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切实防范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安全风险。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7
狠抓质量攻关, 提升产品品质
面对ABS存在杂质多、色差大、冲击强度和熔融指数有波动, 新建装置面临限负荷生产甚至被迫关停的窘境, 工厂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工厂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此,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户满意为标准, 以ABS研发中心为技术支撑, 结合熟、细、韧的总体要求, 开展了以降低杂质、改善外观为核心的ABS质量四大攻坚战, 产品质量得到根本性转变, 杂质大幅降低, 白度提高, 色差稳定, 产品质量实现“零”投诉。高端产品的生产, 由精心挑选、择机生产转为随时组织生产。
发挥ABS研发中心作用, 打赢杂质来源渠道攻坚战。攻关期间, ABS研发中心模拟大装置生产过程, 进行300余次ABS胶乳凝聚模拟实验, 200余次聚合、混炼小试实验, 获得实验数据3000多个。一是弄清了杂质是什么, 主要是高温导致的聚合物碳化, 其余为灰尘、铁锈等外来杂质;二是剖析了杂质的组成, 主要由红色和黑色杂质组成, 红色杂质多为聚合物, 黑色杂质多为外来杂质;三是摸清了杂质是哪来的, 通过倒推的方法, 查找出杂质的来源主要为粉料、SAN、化学品和环境。
优化调整生产工艺, 打赢降低过程杂质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 日通报影响产品质量的瓶颈问题, 加大督办力度, 解决工艺、设备等关键问题100多项。坚持目标导向, 瞄准121H质量标准, 以ABS研发中心小试数据为基础, 突破原有工艺指标限制, 调整干燥器温度等工艺控制指标22项, 特别是通过反复实验, 逐渐降低一、三装置干燥器温度, 并将干燥器入口风门开度降下来, 解决了局部粉料因停留时间过长易老化变质的问题。采用新工艺, 使用新溶剂, 提高了SAN单元清洗效果。优化工艺参数、调整配方1200余次, 优化聚合温度等工艺条件90项, 细化挤出机模头清理等定期工作53项, 极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
合成树脂厂DCS操作人员正在认真控制工艺参数
提升管控原料助剂标准, 打赢管控外来杂质攻坚战。科学研究并统一分析方法, 提高原料、26种助剂质量标准。按照新质量规范, 管控原料助剂的质量标准, 提升了硫酸的标准等级, 召开供应商大会, 约谈重点助剂供应商, 并对其生产现场进行联合审核, 在工厂纪委监督下对助剂进行不定期、多次多品种质量抽检, 形成了震慑作用。在提升和规范标准过程中, 制作粉料压片2万个以上, SAN料、ABS成品打板20万余个, 为降低ABS杂质提供了数据支持。
完善设备设施, 打赢堵住杂质进入系统攻坚战。尝试运用新技术, 提高设备稳定运行的效果, 组织凝聚搅拌器、SAN破碎等20项设备技术改进。增设SAN精密过滤器、硫酸进料罐等设备, 完善了80台 (套) 风送系统过滤器等100项设备设施;改进蒸汽、真空管线等31项设施, 有效地阻止、隔离了外部杂质进入系统。
狠抓“产销研”结合, 拓展生存空间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需求不旺、ABS市场供大于求, 而吉化ABS增量是原来的两倍之多、同质化倾向严重, 如不能“虎口夺食”, 装置就面临停产的境地, 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工厂创新“产销研”协同机制, 开发新产品、走访大用户、强化技术服务, 拓展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缩小了新老产品市场价差, 2014年增产的10万多吨、2015年1~4月增产的数万吨ABS全部投放市场, 实现产销两旺。
通过开发新产品抢占目标市场。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整合ABS研发力量, 成立ABS研发中心, 以“服务工厂、服务市场、服务发展”为定位, 以“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研发适销对路新产品”为目标, 初步形成了“市场引领科研、科研支撑市场, 科研指导生产、生产推动科研, 需求引导生产、生产满足需求”的“产销研”协同创新机制。为抢占高端市场, 工厂实行研发、管理和操作人员三结合, 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了杂质含量低、色度指标好、高抗冲击的0215H产品, 打入了白色家电高端市场。实施“专供专销、量身定制”模式, 相继开发了玩具料0215E、摩配专用料PT151、鞋跟料H816、高光黑色料3070H等专用料产品, 实现批量专供, 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走访大客户拓展目标市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销售大区和大用户的市场开发, 先后带队走访销售公司和大用户10余次, 进一步拓展了ABS产品市场;邀请三大销售公司总经理以及20余家大客户来访, 加深理解、沟通需求, 增强对吉林石化ABS产品的信心;持续巩固主要市场, 探索开发华北、西南、东北和东南亚新市场, 做推介报告50余场次, 走访各大区40余次, 走访用户和经销商200余家。
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巩固目标市场。成立售后服务技术团队, 一年多来, 围绕技术服务、技术对标、技术培训等工作, 累计走访用户40余次, 交流、服务用户300余家。成立市场服务部门, 每个销售大区设置一名市场开发与技术服务专职人员 (兼职研发业务) , 其他兼职人员根据所涉及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品种, 参与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设置技术服务专线电话, 对用户技术需求和质量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解答。开展技术培训, 派专人对各销售大区及其分公司、经销商进行技术培训, 增强了大区和经销商对吉林石化ABS产品的认知, 提高经销商技术服务能力。
狠抓安稳生产, 挖掘装置潜能
面对两套新装置刚投产、老装置故障率高的现实, 要实现三套装置优化运行, 安全是前提、平稳是关键、设备是基础, 工厂不断深挖装置潜能, 向安稳运行、提升产能和节能降耗要效益, 实现效益最大化。三套装置全部满负荷运行, 物耗、能耗创历史最低。2015年一举结束了亏损局面, 1~7月份账面连续实现盈利。
从严从实从细管控安全环保, 确保无事故。坚持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越, 把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和新《环境保护法》作为履行责任的第一要务, 严格执行“退守”和“叫停”制度, 强化现场受控管理, 优选监护人, 提高监护人整体责任意识, 守住作业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月评最佳监护人, 给予适当奖励。坚持从现场实际出发, 合理放权给班长, 推行关键操作、检维修项目科室跟踪、车间跟班升级管理制度。坚持安技装备等同关键设备管理, 确保时时完好。坚持“超标排放就是违法”的理念, 对40余个环保数据实行日通报、周讲评、月考核, 对废水排放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工厂内控COD浓度指标1500mg/L。强化环保点源治理, 确定42个控制点, 制定清胶破乳等92项措施, 确保“三废”达标排放, 对超标排放零容忍。深化“三违”记分管理, “无事故车间”考核与“三违”记分挂钩, 加强车间自主管理, 督促班组长对“三违”行为的检查, 实行班组成员“三违”相互连带, 持续提升基层团队反“三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六源”入手夯实设备设施基础, 确保稳产。积极开展寻找“六源” (故障源、缺陷源、危险源、污染源、浪费源、清扫困难源) 活动, 持续降低机电仪设备故障率, 由岗位人员“看”设备向仪表自动“控”设备转变。以创建“标准化装置和岗位”活动为载体, 不断消除“低老坏”问题, 提高设备完好率。彻底扭转“设备能转就行, 不出事就行”的惯性思维, 实施预知性检修、可靠性维护, 使自控率由91.0%提高到98.5%, 平稳率由95.05%提高到99.99%, 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检修频次和安全风险, 装置平稳运行上了新台阶。
合成树脂厂干部员工一起研究降低SAN单元重组分排放
敢于突破自我创新改进设备, 确保高产。打破固有思维定式, 通过技术创新, PBL反应釜增设刮板, 提高运行控制效果, 将反应批次由25批延长到50批以上。实施18万吨ABS装置挤出机减速机和喂料器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 摆脱了进口设备备品备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F线负荷持续提高, 有效提高了18万吨装置运行水平, 一凝聚干燥系统负荷也有所提高。2015年上半年, 一装置月产量突破16800吨, 二装置月产量19500吨刷新纪录, 三装置月产也达到17700吨。
吃干榨净挖地三尺, 确保低成本。千方百计降低原料消耗, 通过技术改造, 实现丁二烯回收由低价外销转为全部回用, 提高了丁二烯综合利用率。实施SAN重组分排放减量优化, 重组分产生率不断降低。通过回兑回收料、延长清洗周期、用过渡料生产专用特色产品等, 实现固体废料率降低0.4个百分点。千方百计降低能源消耗, 实施重组分部分替代天然气、冰机系统并网、循环水场优化运行、采暖系统优化等10余项措施, 节约天然气、水、电、汽。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充分利用动力二厂的脱盐水富余能力, 停用技术落后、规模小、成本高的脱盐水站。1SAN、2SAN冰机由2台改1台运行, 3-6SAN冰机由3台改2台运行, 新循环水场水泵由“两开一备”改为“一开两备”。随时调整伴热、采暖蒸汽、热水压力和流量, 新区热水减少近一半, 新老区采暖伴热蒸汽也有所降低。千方百计降低助剂价格, 推进助剂公开招标、进口助剂国产化, 充分利用助剂的市场资源, 大幅降低助剂采购价格, 亚磷酸酯和有的助剂降价超过1万元以上, 实现了6种进口助剂国产化。
狠抓思想教育, 树理念转作风
面对员工来源多样化、年龄结构年轻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实际, 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不断统一思想,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让思想政治工作提“士气”、接“地气”、聚“人气”、筑“底气”。
抓好观念转变提“士气”。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 引导全员实现了五大观念转变:一是由“重产量轻质量”向“质量就是生命”转变;二是由“只注重安全环保”向“质量效益和安全环保并重”转变;三是由“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四是由“间歇式生产观念”向“连续化生产理念”转变;五是由“产品出厂合格”向“以用户满意为标准”转变。同时, 坚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高人一筹”理念, 引导全员摒弃公司“小厂”思维, 树立公司“大厂”意识, 激发全员力争上游的工作干劲。
强化教育引领接“地气”。坚持形势任务教育的全员性、递进式、全方位和多层次原则, 开展“三讲三看三增强”形势任务教育, 即讲危机看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讲优势看机遇、增强质量意识, 讲任务看前景、增强责任意识;开展“做中国最好的ABS”形势任务教育, 厂领导深入基层, 为一线员工讲形势、说任务。64名中层干部深入103个班组, 开展形势任务集中宣讲。通过形势任务教育的有效开展, 把工厂在成本、市场、产业链、专业管理、科研开发方面的五大优势说清讲透, 用算账对比的方法, 把能够完成全年艰巨生产任务的道理说细讲明, 从而增强员工实现全年减亏增效目标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改进工作作风聚“人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牵动, 全面转变各级干部工作作风, 为员工做榜样、树标杆。厂领导以身作则转“四风”, 团结一心抓管理, 从严从实做工作, 坚持“走动式”管理, 带头加班加点开展质量攻关, 功夫下在现场、眼睛盯在现场、带队跑前沿市场, 沟通大区销售和客户, 开拓产品销路。各级党员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的多了, 工作执行力持续提升。质量攻关期间, 攻关例会、专题会常态化, 并迅速形成“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双向全员参与的攻坚模式, 各级干部早上7点到岗, 晚上9、10点钟下班, 有时甚至通宵, 个人献工每月最多者达200小时, 攻关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坚持不懈, 自2013年12月12日开始, 天天攻关, 至今仍未间断。同时, 工厂坚持激励约束机制, 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 向工作业绩突出、效益贡献大的员工倾斜, 每月拿出一部分奖金, 重奖质量攻关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 干好干坏不一样”。
深化7S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篇8
关键词:7S班组自主管理BZG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创新驱动发展”,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鲁耐窑业公司在生产经营的管理中体会到,观念创新比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更重要,创新活动必须从观念创新做起。鲁耐窑业是一家传承百年历史的企业,始终把品牌经营作为企业的使命,坚持依靠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看管理,管理看现场。实施并塑造先进的7S现场管理模式,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一、实施7S管理
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通过7S活动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7S活动首先对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品与非必需品进行区分,定期处置非必需品,定置管理必需品,明确数量并准确标示,节约查找时间,通过清扫,达到作业现场干净整洁,提高职工素养,加强职工培训,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和能源,最终实现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1]。
二、深化7S管理
深化7S管理,就是将7S与TPM、JIT结合起来,创造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努力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发动每一名员工积极投入到管理改进活动中来,立足岗位,针对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现场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每日、每周、每月都能实施改进,实现设备事故、质量事故、安全事故为零,实现产品品质改善和环境改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1深化7S管理,推行BZG班组自主管理,自主改善活动,打造过硬职工队伍
公司员工大都在生产、管理的第一线,最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最接近现场的人总是最有办法。因此,公司大力推行全员自主改善活动,按照细化管理、规范管理的要求,以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的不断提高为目标,引导班组职工树立“问题就是资源”的理念,培养职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意识。
公司坚持每月对BZG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坚持每季度一次的BZG现场经验交流会、BZG成果发布会或交流共享会,推动班组自主管理的深化和提升。公司实施“管理人员定点挂靠、对口帮扶”制度,加强对班组工作的帮助和指导,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建立起班组管理的长效机制。班组管理从“要我抓”向“我要抓”转变,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局面。
开展BZG班组自主改善活动。以班组为单位,由班组长牵头,每周都要对岗位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落实责任,实施改进。公司要求每一个班组每周自主改进项目不少于一项,所在部门负责检查和考核,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的要给予相应处罚。力求做到每日、每周、每月都有改进,共同构筑“质量事故、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为零”的管理体系。
2落实“三不缺陷”制度,构筑事故为零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班组、工序作为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的基本阵地,树立内部顾客观念,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下道工序具有监督、检查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权利,每个工序岗位都要做到“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公司质量监督处配合生产分厂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使每个工序都成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主体,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加工质量,从而构筑事故为零的质量管理体系。
3“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是保证7S有效推行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7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也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推行7S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工作现场不留“7S死角”,必须首先克服我们心理上的“意识死角”。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整改效果,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7S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4深化7S,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
加强7S管理,将清洁生产作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公司對重点污染源生产单位加强监管,做好废气,废水,固废排放管理工作,杜绝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对各车间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实行定额管理,各车间对生产班组的用煤、用电、用水实行全员节能定额考核,节奖超罚。根据生产工艺设备配置情况,充分利用国家电价政策,调整设备开动时间,降低电费支出。在耗能设备经济运行方面,淘汰高耗能设备,选用节能型设备,如更新变压器850KVA五台、电动机517KW4台;将摩擦压力机进行“革命性”技术改造,改装成节能数控螺旋压力机,提升耐材产品生产的数控化程度,操作安全、工艺可控、是实现企业从粗放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意义重大。
三、分析推行7S中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企业在推行和实施7S管理活动中出现不同的效果呢?如果一个企业连7S都推行不了,那么其他管理活动也很难取得成功。7S管理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全员对7S管理认识不到位、推行标准不高、执行不到位、推行效果不够理想,各项标准要求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7S管理是基础管理,如何做好基础管理是一件看上去容易,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应牢固树立7S意识,切实将7S作为改进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各项要求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促进7S管理的不断深入。7S管理为企业提供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各个公司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7S这个管理工具去进行自己不断变化的个性化管理。
四、结语
7S是一切管理的基础,是全面生产管理TPM的前提,也是ISO9001有效推行的保证。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员工们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是7S的深入实施,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使公司信誉得到了有效保障,员工主动参与的行为在改变,创新的观念在改变。“鲁耐窑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日益扩大,产品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实现了生产、效益与员工收入同步增长[2]。
由实施7S到消化、吸收7S,再到深化7S创新移植成自己适用的7S管理模式,其实质俨然已不是最初的现场管理,它渗透到了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服务等多方面,提升的是人的品质,员工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业绩潜移默化的在发生质的变化,最终提升的是企业与个人的双赢。从而也验证了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展内涵。
参考文献:
[1]宋莹,谢晓英浅谈7S活动与节约管理[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深化精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荐阅读:
收入来自核心竞争力,利润来自精细化管理08-30
深化安全监控模式提高安全系数08-29
关于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活动工作总结08-27
全面精细管理09-06
管理精细化08-29
煤矿掘进与精细管理07-17
材料精细化管理05-11
桥梁精细化管理05-14
精细化管理理念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