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2024-10-19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共11篇)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1

年月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已从一名幼稚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现场实际工作,我已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各工程的施工程序。这几年来我先后从事过湿法粒钡扩建工程、3#煅烧窑扩建工程、1000立方米硫化氢气柜改造工程、静电粉尘回收系统改造工程等多个工程。在上述工程中我从事技术工作,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一直奉行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一次验收合格率。

在质量管理上我把加强质量终身责任制的管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责任卡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这样保证了施工各道工序质量合格,同时加大对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本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到工序受控。同时加强了施工开工前的技术交底、方案的编制和执行监督工作。施工中严格执行各类标准,加强了过程质量控制,实行质量工资制,优质优价,对创建精品工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成本管理上,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成本预测,在施工中对成本管理实施动态监控管理,使工程成本始终在有序可控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实际施工中禁止现场出现大面积返工现象,合理用料,利旧利废,做到了工程投入量最小,同时加强机具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搞好维护保养,提高综合利用率,保证了长周期运行。

在工程进度管理上针对近几年的工程由于工程期紧,任务量大,材料设备不到货的情况下,为确保控制点施工任务按时完成,我精心组织,搞好施工准备,实行周计划管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合理划分施工阶段,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在静电粉尘回收扩建工程中由于工期紧,施工作业量大,为按期完工,在工程初期我建议施工作业人员熟悉现场情况,加大预制深度,全装置仪表阀门安装82个,各类焊接管件200个,为了施工高峰期降低工作量,不使仪表正常施工受到限制,我在施工准备阶段提前预制压力表阀门和导压管路的各个接头,将导压管路、伴热管路敷设到仪表一次点到位,提前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为后序施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强化安全管理上针对全年施工作业时间长、现场施工环境负责,立体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全员的安全、防火教育,树立人人管安全,人人执行贯彻安全防火规定,做到天天讲安全,天天贯彻安全,天天检查安全。

多年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工作。在硫化氢气柜扩能改造工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工程节约资金万元,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工期紧、任务量大、作业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合理划分各施工阶段,确保了施工质量为提前竣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赢得了甲方、监理等多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上述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但我从事或介入的其他工作还有很多:如曾多次参与工程的投标工作,工程的预结算管理等工作。在我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积极思考,不断学习新知识,全面、终合的考虑工程施工,圆满的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任务。多年来我被公司评为十佳青年、优秀员工、撰写的论文、合理化建议、施工技术方案多次被评为优秀作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继续完善技术发展体系,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高、大、精、尖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差别竞争优势,逐步建立完整高效的技术发展体系,形成各项目统一技术管理,分级实施,目标考核,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的技术管理体系。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2

1 课程作用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学结合学习课程。通过高度仿真实际生产过程的 “教-学- 做”一体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并掌握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基本结构、开车、停车、运行操作调节、事故处理等操作技术,达到 “化工操作工”新手和 “化工总控工”中级水平,使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化工企业人才。

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等内容的分析,课程组的专兼职教师共同探讨,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成为 “知原理、通工艺、精操作、会应用、懂技术、能创新”的现代化工职业人,即: 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掌握化工生产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能够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工艺指标,依据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操作; 具有分析、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一般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化工职业素质,以及具备再学习的能力,能与人沟通、协作、创新。

3 基于工作过程的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现代化工行业是集高科技、高投资为一体的装置型、流程化工业。化工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水平的高低以及职业素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化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而化工生产一线操作技术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的高低则主要体现在能否对工艺状况的正常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判断,能否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理性的深层次分析,并选择正确的调节措施以恢复其正常的操作等方面。这种能力不是以简单的动手技能来支撑,而是以对整个流程及所在岗位的工艺原理、设备特征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关的环保、安全、节能、经济核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因此,依据化工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精确定位,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出“理论学习- 仿真操作- 实践训练”的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教学采取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以真实场境为载体,每一个化工单元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由认识化工单元、仿真技能训练、工艺条件确定、实操技能训练、典型单元设备设计等任务来支撑,项目任务安排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内容系统、连贯,层次分明,深度层层递进。

对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如下。任务一,认识化工单元,学生首先根据所给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的基础内容,此时学生对化工单元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通过让学生深入到现场了解相关的真实设备或生产装置,增加感性认识。任务二,仿真技能训练,在学生初步认识设备和装置的基础上,模拟化工单元进行仿真操作,加深学生对于生产流程的认识和掌握,教师则根据仿真操作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确定工艺设计计算的基本内容,即完成任务三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操作设备结构,并进行相关设备参数的计算。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实施,学生对该化工单元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接下来进行的是基本操作能力训练。在训练之前,要求学生首先编制操作规程,这既是对学生前三个任务掌握程度的检验,又对进一步的操作训练打下基础。之后再让学生在校内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进行操作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对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提升其实践能力。针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典型设备,安排学生完成一次以典型设备为主的设计实践,增强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2]。

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打破了过去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在实验室进行验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完全贯彻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获取与技能养成、教与学无缝结合的教学理念,突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4 教学反思

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单元操作,其工程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因此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复杂、抽象。在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理论学习- 仿真操作- 实践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建立起与学生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很喜欢并接受的,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其最终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认可。

5 结论

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以来,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强调其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尽量接近生产岗位环境。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现代化教学手段,按照 “理论学习- 仿真操作- 实践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避免了实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可预见的危险性,打消了学生和教师的顾虑,这样既打破了学生跟着老师跑、用一个模子来 “塑造”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握住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使得学生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真正体现了“教- 学- 做”一体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3

一、试验条件

试验在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温室内进行,试验池塘水泥结构,单池面积50米2,池深80厘米,水深50厘米,室内保温和进排水等配套设施完备。

二、试验材料

试验用鳖苗是从杭州利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日本鳖苗,试验用饲料在浙江一家品牌饲料公司采购,试验用生物制剂由这家饲料厂代购。

三、试验方案设计

设计在2000米2温室池塘中,按相同密度放养同一品种鳖苗,其中试验池面积1800米2,对照池面积200米2。试验池分两阶段进行水环境调控,第一阶段为放养后30天内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不换水,生物制剂按产品说明使用;第二阶段采用人工排污的办法调节水质,不再换水,设计每7天排污1次。对照池采用常规的放养后每10天彻底换水1次的方法,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不同调水方法的死亡率、亩产量与亩效益。

四、试验经过

1. 池塘消毒注水

池塘用漂白粉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注水到50厘米的标准水位。

2. 鳖苗放养

按试验设计方案的要求,于2012年8月12日开始放养鳖苗,鳖苗放养前进行计数、称重,再用1%食盐溶液浸泡5分钟进行消毒,放养密度为20只/米2。

3. 试验操作

试验组从放养第一天开始按产品说明使用经过处理的生物制剂EM原液,30天后每7天排污1次,方法是每25米3水体排出高浓度的污泥水约20千克,然后关闭排污管,再在池中补充等量的同温净水。对照组放养后每10天彻底换水1次。

4. 培育管理

鳖苗放养后的生产管理按《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067—2002)的要求进行,试验期间进行正常的试验观察和记录。

五、试验结果

1.养殖成活率

经过对养殖30天的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养殖成活率试验组为97.30%、对照组为96.80%。通过对养殖270天的起捕数据进行统计,养殖成活率试验组为93.20%、对照组为87.50%(见表1)。

2. 生长情况

通过对养殖30天的抽样称重数据进行统计,亩增重试验组为695.31千克、对照组为691.07千克。通过对养殖270天的起捕称重数据进行统计,亩增重试验组为5081.36千克、对照组为4887.01千克(见表2)。

六、经济效益分析

1. 成本分析

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养殖成本进行分析得知,试验组千克成本为28.89元、亩成本为14.82万元,对照组千克成本为33.11元、亩成本为16.34万元(见表3)。

2. 经济效益分析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知,试验组亩产值为20.52万元、总利润为15.38万元、亩利润为5.70万元,对照组亩产值为19.74万元、总利润为1.02万元、亩利润为3.40万元(见表4)。

七、讨论与建议

1. 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30天的养殖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的死亡率和生长情况差不多,说明生物制剂在温室中应用与传统调水方法效果差异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在封闭温室的黑暗环境中,生物制剂的生化效应没有野外池塘好;第二阶段的人工排污效果明显,特别是对提高成活率效果明显。

2. 不同调水方法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不但是直接增加成本,而且还体现为提高养殖对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换水对鳖苗的惊扰不但影响其吃食,饵料系数也随之提高。

3. 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适当排污不但对鳖苗干扰少,也能降低养殖成本,建议此方法在同等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地区推广。

4. 本试验属于大面积生产性试验,对不同调水方法对水体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如生物制剂应用后对菌群数量和浮游动物的影响等都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联系地址:赵春光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邮编:311201;刘飞波 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邮编:315000)

化工技术工作总结 篇4

又到一年年底,工作总结就是回顾一年的工作,那么化工技术工作总结如何写呢?请阅读下文。

一、专业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应将专业技术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我认为,邓小平同志倡导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远意义,在于将专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在转化过程中实现专业技术的升华,造就自己,体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将专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91年,将我厂硫酸车间“一转一吸”生产工艺改为“二转二吸”生产工艺,原“一转一吸”生产流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率低,造成排放于空气的二氧化硫超标,产量低,影响了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又污染了环境。通过这次改造,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并通过了省、市两级环保部门的验收,硫酸产量由原来年产1.5万吨提高到2万吨,大大满足了我厂磷肥生产的需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

另外,1992年,我引进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研制的换热器新技术,即把硫酸车间换热器更换成空心环管壳式换热器。在这次技改中被换下的六台换热器,由原来的折流板式更换成空心环管壳式,使用面积由原来的1835M2减少到1210M2,气体总压降由原来的15050Pa降到6320Pa,硫酸产量均换87T/d计,所需用热面积由原来的22.1M2(t?d)降至14.58M2(t?d),使我厂每年节约生产用电270000KWh,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取得了直接经济效益。

在实行技术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成效比较显著的是普钙车间的湿法生产改造工程。1990年8月—12月,普钙车间投资120万元,将传统的干法生产改为湿法生产,年产量由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6万吨。工艺流程缩短了,省略了干法生产中的干燥、配酸系统和除尘设备,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了,据统计,就燃料、电耗、大气污染三项每年共计节约50万元。

二、基础理论是搞好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

“万丈高楼从地起”,人类历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样一条自然规律,即人类无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都是从基础开始。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没有基础,就谈不上发展,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去指导专业技术工作,就没有技术成果的产生。而每一基础理论的突破,都孕育着一场技术革命,可见基础理论对专业技术工作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我一向都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而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实际系统地学。我任职化工工程师以来,每年都参加专业学习。如91年的《无机盐化工产品技术》、95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设计工艺》、97年的《磷肥湿法生产工艺》等理论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90年8月至于12月,普钙车间将传统的干法生产改为湿法生产,经过八个月的技改和试产摸索,一次投产成功,实现了不用脱水设备,直接进行“湿法磷肥生产”的工艺生产线。我厂从64年建厂以来,普钙生产经历了三次不同的生产方法。前两次都是“干法生产”,这些传统的流程具备干燥、配酸系统、除尘设备,工艺流程繁琐、耗费大、污染环境,不利于工人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还给企业造成浪费。湿法工艺流程的成功投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附近居民对我厂的怨言减少了。在这次技改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产品水分达标。我带领车间技术员经过几个月的生产摸索,找到了影响产品水分指标的六大因素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比如针对矿种因素,我采取矿种搭配使用,云贵矿与湖南矿以1:0.6的比例进行搭配,磨矿浆的水采用氟吸收的水,增加矿浆的流动性,降低矿浆的水分含量,产品水分问题解决了,其它的指标也随之好转,使我厂湿法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成品由原来的四级品达到三级品,产量由原来的3万吨增加到6万吨,节约成本约50万元。

三、扩大知识面,使专业技术工作如鱼得水。

我认为,任何现代工程项目,不可能是纯专业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组合。要把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必须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计划经济时代是这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这样。

我参加工作以来,就喜爱阅读各方面知识的理论书籍。我想如果知识广泛一些,也许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我在系统地掌握本企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其他理论知识。近十年来,主要学习了《电工学》、《工程流体力学》、《塑胶工业》、《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添加剂》、《快速固化氨酯密封剂用酞酸酯催化剂》,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近几年来,由于整个化肥市场平淡,尤其是京九铁路的全线开通,外省磷肥大量冲击广东市场,造成竞争激烈,磷肥的销售市场处于低谷,尽管公司在销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带来了旺销,也只是有市无价;本身磷肥生产成本就高,属于微利产品,本企业如果还是靠这单一产品就很难经营下去。

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说过,科技人员以后要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方法,才能得出有力的科学论证,我认为这是科技的发展方向,在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再没有什么纯专业技术了,只有系统工程。“一本通书读到老”只能是寸步难行。

四、治学严谨、大胆创新,不仅是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品格,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根据我多年来的工作体会,治学严谨、大胆创新才能搞好专业技术工作,才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

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管理或市场开发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这时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考虑得不够慎重,就将会把企业引向灭亡,反之,认真谨慎地分析了解情况,就不会出错。

我任化工工程师以来,解决了公司一些技术难题,这些难题对我来说,虽然不完全是陌生的,但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风险。比如此次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投资300多万元,对于只有几百名在职、退休工的企业来讲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我认为,面临今天的化肥市场,坐着等死不如搏一搏,此新产品有如此多的优越性,工艺技术水平又是国内领先的,更何况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备创新精神。

当然,专业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并非是盲目的,要在工作中反复实践,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找出有力的理论依据解答所研究的课题,同时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出可行性报告。这样不仅专业工作做好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升华。我认为在进行专业技术工作中,应坚持反对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杜绝一切“大概”、“差不多”的浮夸作风,要向老一辈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江总书记的“三讲”教育其中一讲就是讲学习,对于我们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就是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顽强拼搏、科技兴国、开创未来。

当然,专业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并非是盲目的,要在工作中反复实践,mzd同志说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找出有力的理论依据解答所研究的课题,同时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出可行性报告。这样不仅专业工作做好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升华。我认为在进行专业技术工作中,应坚持反对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杜绝一切“大概”、“差不多”的浮夸作风,要向老一辈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江总书记的“三讲”教育其中一讲就是讲学习,对于我们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就是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顽强拼搏、科技兴国、开创未来。一年来,化工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把重在预防与稳妥的应急处理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职工在“四纪”(工艺、劳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落实安全组织体系、运行监控手段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以维护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通过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工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无人身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甲方交通事故,安全工作实现了预定目标。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化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5

一、专业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应将专业技术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我认为,邓小平倡导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远意义,在于将专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在转化过程中实现专业技术的升华,造就自己,体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将专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91年,将我厂硫酸车间“一转一吸”生产工艺改为“二转二吸”生产工艺,原“一转一吸”生产流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率低,造成排放于空气的二氧化硫超标,产量低,影响了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又污染了环境。通过这次改造,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并通过了盛市两级环保部门的验收,硫酸产量由原来年产1.5万吨提高到2万吨,大大满足了我厂磷肥生产的需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实行技术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成效比较显著的是普钙车间的湿法生产改造工程。1990年8月—12月,普钙车间投资120万元,将传统的干法生产改为湿法生产,年产量由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6万吨。工艺流程缩短了,省略了干法生产中的干燥、配酸系统和除尘设备,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了,据统计,就燃料、电耗、大气污染三项每年共计节约50万元。

二、基础理论是搞好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

“万丈高楼从地起”,人类历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样一条自然规律,即人类无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都是从基础开始。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没有基础,就谈不上发展,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去指导专业技术工作,就没有技术成果的产生。而每一基础理论的突破,都孕育着一场技术革命,可见基础理论对专业技术工作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我一向都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而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实际系统地学。我任职化工工程师以来,每年都参加专业学习。如20xx年的《无机盐化工产品技术》、20xx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设计工艺》、20xx年的《磷肥湿法生产工艺》等理论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三、扩大知识面,使专业技术工作如鱼得水。

我认为,任何现代工程项目,不可能是纯专业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组合。要把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必须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计划经济时代是这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这样。

我参加工作以来,就喜爱阅读各方面知识的理论书籍。我想如果知识广泛一些,也许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我在系统地掌握本企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其他理论知识。近十年来,主要学习了《电工学》、《工程流体力学》、《塑胶工业》、《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添加剂》、《快速固化氨酯密封剂用酞酸酯催化剂》,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篇6

一、课程改革方案的落实情况;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在本学期《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大量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法,将启发式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力求在讲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深入,而且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期末,还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化工安全生产的音像资料、图片等,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安全生产的直观感受,加深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我们还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大量补充工作岗位安全常识,分析实际事故案例,使学习内容尽量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上的注意力、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际演练

本学期中段,我们在保卫科等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学生在操场进行了一次消防演习,主要演练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现场救护,如:检查和判明伤情、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通过消防演习使学生了解了消防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掌握了常用的现场救护措施,初步培养了冷静、准确、快速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应坚持实施,并逐步丰富其内容。

3.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过去讲课以粉笔为主,现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使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接受。

评定学生成绩方法采用了一些新的尝试,采用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并把实习成绩也纳入考核,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积极开展教法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教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及自发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已成本系教师习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研究教学中问题及教法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统一学时、通一布置作业,考试统一命题,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也有利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体会

1、教材问题:我们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系列的规划教材,此教材内容丰富、翔实具体,附录的有关法规、资料很多,比较合适学生自学。因此,教材建设方面主要是利用有关化工安全生产的音像资料、图片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实践教学

我院高度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活动。虽然不一定是专门为本课程而组织的,但同样使学生接触到了大量实际化工生产安全措施。感觉这些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远远超过观看图片和视频。通过实践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常识和经验,对以后干好本行业工作的信心也增强了。

三、如何更有效地推动课程改革的思考和措施

1、提高教师水平

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到化工生产企业学习、协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

2、引导学生自学

可以通过灵活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网上搜索资料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搜集相关方面的精品课程网站,相关专业信息等方面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加强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的力度,方便学生进行课外训练,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7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第二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1年10月28日在江西南昌召开, 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45家单位的编委、专家共50人参加。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局长、《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主编王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指示。与会编委认真听取了编辑部的工作汇报, 充分肯定了期刊的定性、定位、内容框架, 以及期刊近二年来的进步, 热烈讨论了2012年的组稿规划, 为今后期刊的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对今后杂志的组稿、出版、发行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此次编委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今后期刊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工精馏节能技术探讨 篇8

【关键词】化工节能;精馏技术

随着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工技术的进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分离是在这一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这一个过程中最终能够确定下来产品的质量和收率。精馏是指利用回流方法使液体混合物进行高纯度分离的操作,其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这一方面探讨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精馏分离操作所消耗的能源就占用了化工分离中的95%。当然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出来的结论是,在热力学中精馏是低效的耗能过程,有极高的热力学不可逆性。但是在如今世界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精馏过程中的节能操作势在必行。有效的精馏节能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可持续性资源的发展。在现代化工行业中国内外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其节能技术的发展,下面将展开讨论精馏的节能技术。

一、加强精馏节能技术的措施

1、完善操作条件

在本文中将通过对精馏过程的软件模拟来进行对其操作条件的研分析。精馏塔的主要操作条件包括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塔板压降,进料位置及温度、理论板数、回流比以及回流温度、塔顶塔底采出量、关键组分的清晰分割程度,塔顶塔底热负荷等等,除塔的操作压力通常是给定的(在设计双效流程除外),至于其它条件均可以根据实际作为变量进行操作,至于最佳分离值则可以通过对灵敏度的分析、设计规定或优化技术来确定,以获得最小的冷凝负荷和再沸器热负荷,从而达到精馏能耗节约的目的。

2、利用中间换热装置节能

有些精馏塔的顶部与底部温差较大,对于此类精馏塔便可增加中间换热器来事冷热量达到均衡的状态。增设的中间换热器能够改变操作线斜率,并利用低品位能源:若是精馏塔上部的温度变化明显,则可在精馏段的某塔板间处设置中间冷凝器,并用低品位冷剂作为冷源,以此节省主冷凝器高品位冷剂的用量,从而降低能耗,但是此种方法会使精馏塔上方塔板的分离能力减弱;若是精馏塔下方的温度分布变化大,可在提馏段的某塔板问处设置中间再沸器,减少主塔再沸器高品位热量的消耗,精馏塔的热能降低,热效率提高,能够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此种方法虽然节能效果良好,但是同时也存在下方塔板分离能力被削弱的问题,如当乙烯精馏塔装置中间再沸器的热负荷约为提馏段总热负荷的30%时,所节约的能量相当于整塔能耗的17%左右。

3、多塔精馏分离序列的优化

通过操作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在精馏过程中应首先除去容易造成系统腐蚀或结焦的组分,以便降低后续设备的材质要求或稳定操作;首先应当把进料分成分子数接近的两股流,按塔顶与塔底各占50%的分馏比例安排;根据塔顶产品的挥发度依次递减的顺序逐个回收;对于各组分沸点相差很大的物系,若有组分要在冷冻条件下进行分离,应使进入冷冻系统或冷冻等级更高系统的组分数尽量减少;应把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最接近于1的组分放在最后;对产品纯度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简单精馏流程采用热集成技术比无热集成的可节约操作费用50%,可见塔系热集成技术对于分离过程能耗的影响往往比单个塔的优化更显著,这是挖掘精馏系统节能潜力极大的一种措施,因而成为节能研究者的热点对象。

4、多效精馏

多效精馏是将原料分成大致相等的N股进料,分别送入压力依次递增的N个精馏塔中,N个塔的操作温度也依次递增。压力和温度较高塔的塔顶蒸汽向较低塔的塔釜再沸器供热,同时自身也被冷凝,以此类推,这样就节省了低压塔再沸器的能耗和高压塔冷凝器的水耗。在这个系统中,只需向第一个最高压力塔供热,系统即可进行工作,所需能量约为单塔能耗的1/N,如将三个塔串在一起采用三效精馏技术,其能耗仅用原来的1/3,节能幅度达到67%,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多效精馏由于效数增加,加热蒸气用量减少,能耗降低,但效数越多,设备投资费用增加,且受到第一级加热蒸气压力及末级冷却介质种类的限制,操作愈发困难,一般由单效改为双效可节能50%,双效到三效η增加17%,三效到四效η仅增加了8%,可见,多效精馏后几效所产生的节能效果不断下降,因此工业上一般采用双效精馏,其工艺流程按加热蒸气和物料的流向不同,分为平流、顺流和逆流三种。

5、提高分离效率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结论,随着分离效率的提高,能够起到降低能耗、减排、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化工精馏的同时,选用高效导向筛板及新型的填料等分离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分离效率,使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降低,还能够因为精馏塔的还能与回流比呈线性关系,从而成比例地降低的能量消耗。使化工产品质量提高的办法之一及时提供啊分离效率。

二、结语

依据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主要的结论,优化节能蒸馏塔,主要是是为了达到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指标的同时,将能耗降到最低。然而,精馏操作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以减少能量消耗,包括:选用高效规整填料取代普通填料方式,以提高再沸器或冷凝器传热效果,将精馏塔的进料的状态机位置进行修改,增加了一个中间再沸器或冷凝器,热泵技术的应用,采用多效精馏和特殊蒸馏技术,改变多塔精馏工艺过程减少回流比,改变塔的压力的操作。

参考文献

[1]李群生.多晶硅生产中精馏节能减排提高质量技术的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02.

[2]《精细石油化工》稿约[J].精细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3]《化学工程师》投稿指南[J].化学工程师,2011年07期

[4]《合成润滑材料》投稿须知[J].合成润滑材料,2011年01期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9

一、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努力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2005年,我们本着“为企业生产、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努力发挥基层班组的贴近生产优势,要求、督促班组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重点针对解决生产难题,降低成本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展工作,切实提高了活动的效果。

1、围绕塑件化工厂中心任务,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成果突出。

我们以提高塑件化工厂经济效益,促进全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目标,以解决制约完成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的“瓶颈”问题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小指标竞赛、招标揭榜技术攻关活动、冲刺四季度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和以“强化基础管理,立足岗位创新”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注重通过广泛宣传、典型引路、完善激励机制等方法,促使职工增强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立足本职为企业争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积极完善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模式,对活动实施了定期检查、考核与奖励,及时将活动的进展、成效、检查结果以及合理化建议采用情况、获奖情况等信息,在塑件化工厂和车间、班组公开栏内进行公开,有效的增强了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热情和主动性,起到了启发交流、强化激励的作用。全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1989条,经整理归类,实际采用率达4xxxx,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筛选论证确的了26项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主要难点问题做为塑件化工厂的重点招标揭榜项目,经各专业活动小组和广大职工的联合攻关,目前已有22项被攻克。此项工作获得了**市先进技协称号。

2、加强培训,严格考核,力促基层班组建设上水平。2005年,我们按照轻工局的指示精神,结合塑件化工厂实际,进一步强化班组建设工作;通过实施系统培训,严格考核管理,强化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班组的执行力和工作水平,使班组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基础培训方面,我们与有关部门合作,认真开展了“职工安全卫生与消防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岗位操作技能专项培训活动,单独举办了班组经济核算知识讲座、化工基础理论讲座等系统培训班,还举办了班组长学习班,对基层班组长进行了现代班组管理学、企业发展与班组建设关系学、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及班组经济核算理论等方面的专题强化培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基层班组和广大职工学习现代班组管理理论,钻研技术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加强班组内部考核和班组民主管理、班务公开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班组经济核算为突破口,以加强班组内部的思想交流、工作交流、学习交流为手段,进一步强化班组的各项基础管理,有效促进了塑件化工厂“三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班组在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下大气力狠抓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在广泛宣传、加强组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筹集资金,为主要生产装置配备了电算化管理软件和计算机,同时进一步细化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内容、步骤、形式、方法、时限等管理要求,督促基层班组坚持搞好当班经济核算和班后经济分析活动,并将核算结果向下一班交接,定期在班务公开栏内予以公布,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塑件化工厂基层班组经济核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塑型作业部在活动中,认真组织职工围绕生产优化的关键环节提合理化建议,科学确立活动内容,实施动态管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非计划停车,创造出装置连续平稳运行360天的历史最好水平;保管车间组织班组以经济核算为管理手段,严格控制产品库存运行成本支出,压缩消耗,全年共节约各项办公费用8xxxx万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目前,塑件化工厂班组经济核算活动已全面深入展开,各主要生产班组的经济核算准确率已达到8xxxx;在轻工局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塑型作业部代表塑件化工厂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班组经济核算活动不仅切实提高了基层班组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塑件化工厂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为广大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搭建了有效的基础平台,极大地增强企业职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必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提高班组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一年来,我们按照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努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通过组织开展职工读书自学、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基层班组的整体实力取得了很大成绩。

1、认真抓好“创争”活动。努力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

为了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进一步细化了活动计划和考核办法,结合“职工创新成果冠名”和“最佳操作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8项创新成果和3xxxx操作能手,向轻工局进行了推荐,并在塑件化工厂内部进行广泛宣传表彰,通过典型引路,发动职工积极投身各项活动;同时,不断加强对职工日常学习与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指导基层班组认真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发动和组织职工进行读书自学,我们还注重发挥基层班组在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班组优势,认真搞好岗位练兵、岗位成材、岗位建功活动;经过努力,塑件化工厂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均有了明显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005年,共有11xxxx职工报考了更高一级的岗位职称鉴定考试,其中1xxxx通过公司工人技师资格认证,xxxx取得高级技师资格。

2、强化基础建设,认真搞好“建家”活动。

在此项工作中,我们进一步严格验收考核标准,对基层单位和班组的“建家”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严格的检查验收,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评选表彰先进,促进了班组的基础建设。

二○○六年班组建设工作计划

2006年是轻工局的“质量安全管理”年。也是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工作十分繁重艰巨的一年,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基层班组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发挥新的作用,实现新的作为,做出新的贡献,为此,我们基层班组要按照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组织、发动广大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塑件化工厂三届四次党委扩大会议和八届八次职代会精神,以提升“五项工程”建设水平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将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推上新高度,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塑件化工厂全年各项任务,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精心组织,加强引导,突出实效,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推上新的高度。首先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重点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要求基层班组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三个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我自身无违章,无误操作、无事故”的竞赛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塑件化工厂安全稳定生产。其次是围绕塑件化工厂的中心工作开展劳动竞赛。坚决贯彻“质量安全管理”的理念,根据塑件化工厂基层班组实际情况和特点,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实际效果,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深入的开展以“节能降耗、降本减费”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和“五小”活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掀起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新高潮;坚持主题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开展好合理化建议和招标揭榜工作,做到每季一考核、一评审、一奖励、一公开,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围绕安全生产,提高效益,节能降耗,降污减废等课题进行创新攻关;继续做好最佳操作能手评选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技术能手和操作专家。大力发展职工技协事业,为职工搭建展示和发挥聪明才智与技艺的平台,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要通过宣传引导和活动实践,切实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创新意识和节约观念,发动职工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挖掘潜能,建功立业,为完成塑件化工厂全年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多做贡献。三是抓好班组建设,全面推进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上新水平。认真落实公司基层班组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加强基础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班组工作水平,在强化班组长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方式、新途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深入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推广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加强班组间的横向交流,促进班组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化工厂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10

关键词:煤化工;传统煤化工;新型煤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

目前被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极大的效益,它推动着农业、工业的发展。现对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优化这一技术应用的方法。

1中国煤化工发展的背景

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具有缺油少气多煤的特点,于是在能源资源利用上,我国通常应用煤炭资源来开展能源生产活动。以焦炭的产量为例,我国的焦炭生产达世界焦炭产量占比的50%左右。现分析中国煤炭的供需能力分析,以下实际数据统计均来源于《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折分析》研究报告。表1为全国现有和在建煤矿供应现状及预测,2010年及2015年为实际统计的数据,2020年为预测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报废、关闭的煤矿呈增多的趋势,煤炭供应能力没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表2为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及预测供需平衡,2010年及2015年为实际统计的数据,2020年为预测数据。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我国在煤炭供应能力没有显著提示的背景下,需求量却年年增加,导致我国需要进口煤炭,满足煤化工发展的需求。而向国外进口煤炭有时会受到种种制约。将炭资源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煤炭资源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炭的形成需要木材等天然的自然资源,更需要把天然自然资源变成煤炭的环境、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现在煤炭资源耗尽,那么可能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可以替代的资源。虽然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的大国,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存储也是有限的。第二,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在没有寻找可替代的资源,必须使用煤炭资源时,如果要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却又要让煤炭资源的使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我国需要在开展工业生产中既减少煤炭资源的损耗,又要让煤炭资源满足开展工业生产的需求。第三,煤炭资源在应用时会排放大量污水和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比如会排放SO2、CO2等气体,如果在应用煤炭时,会污染环境,人们将失去生存的空间,人们需要在应用煤炭资源时,做好环保工作,以便保护生存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重视煤化工的发展。

2中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2.1传统煤化工

中国的传统煤化工技术分为合成氨技术与甲醇技术这两种。合成氨技术以煤或焦炭为主要原料,通过将材料气化,从中提取氮与氢这两种元素,然后将它们合成氨气。我国的合成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当前我国已经有4000多套煤气化炉,每年生产的合成氨可达5万吨。我国主要将合成氨应用到化肥工业生产中。当前我国生产的合成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可出口至国外。随着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中已经尝试减少合成氨化肥的应用,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合成氨的需求量已经不会再增加。根据市场需求可以了解,合成氨技术的应用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它的工艺生产过程为煤+水→气化(实际是一个煤炭不完全氧化的过程)→水煤气→脱硫→变换→脱碳→合成气→合成反应→精馏→精甲醇。甲醇是一种可以替代汽柴油的清洁型燃料,综还能替代石油及液化天燃气作为燃气能源。在国际油价节节上升,导致甲醇的需求量增多,我国曾投资开发甲醇项目,并且甲醇项目每年的产能在100吨左右,然而由于甲醇产量过多,又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传统煤化工技术可概括为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三种技术。我国曾在上世纪40年代积极发展传统煤化工产业,然而煤化工企业的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技术较为简单,在生产时耗能较多。当时,我国在发展传统没化工产品时,没有做好供求的预估,导致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存在产品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产品的产能存在过剩的问题。

2.2新型煤化工

当前我国正在研发及使用的新型煤化工技术为以下几种:第一,甲醇再加工技术我国虽然存在甲醇产能过盛的问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甲醇产品。作为一种化工原料,甲醇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人们需要将甲醇羰基化处理后的乙酸酐、乙酸、草酸等产品。当前我国已经开始深入的研究甲醇再加工产品。比如西南化工研究院积极制力于这项研究,并制出了乙酸制品的软件包。将气制甲醇制稀径是甲醇再加工的另一个方向。上海石化研究院已经完成甲醇制丙烯技术的研究,清华大学、中化集团、安徽淮华完成了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当前我国在甲醇制烯烃技术上有较大的优势。虽然我国的甲醇制烯烃技术优势较大,但是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还需要完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完善了甲烷的造气工艺流程,让甲烷的转化率到达了30%以上,乙稀的选择性也到达了70%以上,但是这样的效果还不能满足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求。第二,煤制天燃气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应用煤来替代石油能源,生产出天然气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实现满足了我国天然气使用的需求。2012年,太原赛鼎工程公司开发设计出了第一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之后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的煤制天然气设备已经气用,产能可达每年4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煤制天然气的转化率很高,这一产业非常有发展前景。

3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

图1为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链中煤化工技术的应用,从图1中可以看到传统煤化工技术与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关联与技术的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实际上是从旧的煤化工技术中发展而获得的。这种技术的应用就是要达到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在确保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转化率来达到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以这些需求为方向,我国深化了旧的煤化工技术,发展了新型煤化工技术。虽然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较快,并在部分领域中取得了技术的优势,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产业项目规划的问题,我国传统的煤化工技术就曾经出现缺乏规划,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在新型煤化工技术也存在这样的发展隐忧,并且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比如二甲醚、乙稀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第二,产业链的风险问题。自从2008年开始,我国已经从煤炭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我国煤炭的需求量年年上升。当前我国煤炭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即使我国现在能依赖进口来解决原材料缺失的问题,然而未来,可能会因为煤炭资源耗损过多,所以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开展煤化工产品生产时,我国还存在产业链配套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有时有些企业缺少开展工业生产的设备。我国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了配套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缺失的问题,比如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的标准和规范已经落后。第三,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已经希望尽可能的通过应用新型煤化工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转化率,然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是未能满足环保的需求。我国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还是存在污染大、耗能多的问题。如果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煤化工技术:第一,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合作,优化产品项目规范,集中研发和发展几个最有前景的技术,避免煤化工技术盲目发展。并且在扶植煤化工产业发展时,要筛选企业,让产业发展规模化。第二,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包括设备的研发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建设,不能让煤化工技术单一发展,孤立应用。第三,结合需求设计产品发展的周期,根据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节能减排等多元化的需求评估项目,分析哪些技术需要重点投资发展,哪些技术需要即时淘汰止损。

4结语

新型煤化工技术,是以旧煤化工技术为基础,结合社会的需求,技术的进行而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当前我国的煤化工技术的应用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应用技术时,必须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优化技术应用的方向。

参考文献:

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技术中的应用 篇11

1.使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节能的重点应该在设计、优化阶段,而这块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很多时候电厂配电系统以及部分设备并不是完全由工厂自己决定,另外考虑到初投资的问题,因此对于使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

1.1合理的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的选择应根据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并考虑当地电网现状、用户的用电负荷性质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而定。一般而言,如果是6~10kV的配电电压,由于10kV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如供电系统能耗和有色金属耗量均较小,因而高压配电电压应首选10kV;当用户6kV设备居多、且容量较大、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时,考虑采用6kV;当用户有少量3kV电动机时,可用10(6)/3kV专用变压器供电。

1.2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是输变电行业中的耗能大户,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10%左右,如损耗每降低1%,每年可节约上百亿度电,推广节能变压器事在必行。推荐使用干式变压器,如果是已经有旧的油浸变压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改造,油浸变压器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相对也比较大,这也是油浸变压器的明显的不足之一。

1.3无功补偿装置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工厂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设法提高工厂供电各相关部分的功率因数,以充分利用变、配、用电设备的容量,增加其输电能力,减少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在客户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是有必要的,尤其对大客户,特别是有大型电机居多,感性设备居多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电品质。

2.选择节能设备

目前,节能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中尤以变频器最为引人瞩目,而且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另外节能灯具、Y型高效电机等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推广使用变频器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工矿企业中可能有大量的风机、水泵等大动力设备一直在工频状态下运行,这样就需要利用闸阀控制风量、流量,结果就是损失了大量的电能。而改为变频调节后,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也就是改变了电机的输出功率)来调节风量、流量,我们知道,功率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大大减少了损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2.2 Y型高效电动机

高效电动机与普通电动机相比,优化了总体设计,选用了高质量的铜绕组和硅钢片,降低了各种损耗,据估计损耗可降低20%~30%,效率提高2%~7%;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2年,有的短至几个月。有下列情况的应该考虑选用高效电动机:

(1)在新上项目需要新的电动机时。

(2)旧电动机损坏或电动机绕组需要进行重绕时。

(3)在电动机长期运行于低负载或过负载状态下需要更新电动机时。

2.3使用节能型照明电器

节能型照明电器优点很多,高效低耗,节能环保,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照明设计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照明设计的理论,还要了解国内外有关照明技术的新动态。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器和控光器件),改善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2.4使用低阻电缆,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我们都知道,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电阻有着平方的关系,线路的阻值越大,那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越大。为了减小电缆上的电能损失,建议使用低阻值的电缆,这样可以减少输电线路损失,同样电缆散热量较小,在高负荷、高温度的夏季也减少了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也是必须的,设计电缆的时候,在充分考虑负荷容量和扩建可能性以及必须的安全裕度下尽量选择小截面的电缆,减少投资。

3.加强工厂用电管理,合理使用峰谷电力资源

峰谷用电:电力行业中峰谷的含义是用山峰和山谷来形象比喻用电负荷特性的变化值。通常白天8:00至22:00的用电为高峰用电,深夜22:00至次日8:00的用电为低谷用电。“峰谷电价”意义在于,鼓励居民利用低谷电价的优惠条件大量消费低谷电力,比如电热水器、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同时,对电力部门来说,将高峰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既缓解了高峰电力供需缺口,又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削峰填谷”的双赢策。对于工厂而言充分利用低谷电量进行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条件的企业鼓励低谷期间用电,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用电成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工厂白天期间线路负荷很小,夜间线路负荷很大,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济的杠杆作用明显。

4.加强工厂电力计量管理

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计量的管理,有两层含义,其一就是加强管理可以避免因为计量问题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隐患,对运行的重要电能计量装置施行质量跟踪、状态监测、抽样检定、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对在用计量装置测试数据分析,避免计量装置失准运行,提高在用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其二就是根据电能计量的结果制定相关长效机制,比如说同样的办公室或者车间用电量的比较,比如说空调、照明电量的比较等等,通过这些电量可以看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而制定出相关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或者使用,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

上一篇:终会主持稿下一篇: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MBA预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