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历史文化

2024-11-07

江西省历史文化(精选8篇)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1

江西省新增的1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简介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简介

横坑古村位于富田镇政府北面2公里处,以横坑钱姓为主,其他姓氏依山沿坑散居,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150公顷。全村现有130多户,800多人口。古村四周青山环抱,后龙山发源于安仁山,绵延三十余里。泓溪、融江两水夹流,古村独立其中,称为“双流砥柱”,故古名泓溪村。又因古村像一突出平台,横截十里长坑,故名横坑村。

横坑古村原有25座祠堂,现存11座,其中9座保存完好。宗祠孝敬堂仿官家漕运贡粮船只模样所建,别具一格。所有祠堂均具赣中“天井式祠堂”特色,祠堂有悬挂式坊牌、石柱、木柱、抬梁、楹间梁坊、雀替、藻井、匾额,且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西合璧建筑特色的私塾两间,共和国少将钱江旧居两座,有200余年的历史,且保存完好,留下不少有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的资料。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民宅三排六栋,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其中一栋两间书斋相对,中有小天井,这种建筑独具特色,是整个村庄大防御体系的一个缩影,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三条互为纵横的古巷道,30栋赣派风格的明清古民居,回龙庵和南华山道观,砖雕、石雕、木雕各有千秋。清光绪年间的一架古屏风,苏东坡撰文“表忠观”,阳文雕刻,黑底鎏金,花板镂空雕,是目前吉安市发现的最大的古屏风,距今有167年历史,彰显了横坑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横坑古村是曾山同志在中央苏区革命试点的第一村。在横坑,他创建了苏区第一个支前扩红模范乡——花岩乡,因而红色遗址、遗物众多。曾山旧址及文物、红军模范营旧址及上课旧址、红二营旧址、花岩乡群众大会旧址、红军特务连旧址、三个炮楼、一个岗哨。遗存的红色武器有:步枪、刺刀、剑、大刀、铁叉、梭标、土铳、重机枪子弹壳等。可以说,横坑古村的每一座祠堂都是革命旧址,一草一木都印上了红军的足迹。邓小平的祖坟——邓光荐墓,在古村境内,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参观价值。

横坑古村原生态格局完整,田野阡陌,绿树成荫。500年的古樟、古枫有20多棵,古树环绕,竹林掩映,风景十分优美。横坑古村红、古、绿资源丰富,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虽年代久远,饱经战火的洗礼,但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格局,以其鲜活的原生态性、种类的复合性、赣派建筑风格的糅合性和独特的个性而独领风骚。

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简介

樟枧村位于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东邻坳南乡,南接曲白乡、才丰乡,西毗县城,北连高桥楼。距镇政府1公里,距县城10公里。樟枧村是一个刘姓聚族而居的明清古村落,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12个村组,270户,1183人,刘姓占90%以上。

自古以来,樟枧村十分重视知识传承、人才培养,很早就办有学馆,文风鼎盛,名闻四乡。在明清鼎盛时期,共有351人在朝任职。明弘治年间,刘敷官居二品,修学治乡,泽被乡里。嘉靖年间出了位文学家叫刘孔愚。在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期,那些举人、进士衣锦返乡,大兴土木,装点门庭,光宗耀祖,极大地丰富了古村的人文古韵。

现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200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村落中有明清祠堂5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刘氏家庙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末,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省军区被服厂和湘赣省军区医院在1933年先后搬迁到这里办公。村里呈三角形分布的三口千年古井,井内壁均为桐油石灰砖砌而成,井圈为麻石质地。村落中的清末“村中村”为院落格式,总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院落由6栋民居组成,并铸有围墙,6栋民居之间有鹅卵石巷道。民居为青砖灰瓦,下墙脚大多用青砖砌成“人”字形,檐宇、墙头、门楣、窗栏等处雕刻精致。另外,樟枧村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明清建筑,有“郎中第”、“大夫第”„„屋前门楣雕刻非常精致,有花卉、虫鸟、人物等。

村中还有两座古桥。其中村北的青龙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清道光年间,是永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清源桥始建于公元1446年,砖石结构,桥全长10米,桥拱长3.6米,宽2米;此桥系刘善与刘敷回家探亲期间,见河面原有的木桥腐蚀损坏,便捐款兴建了这座砖石结构的桥。

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简介

湖洲村位于峡江县东北部,隶属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委会。现有600余户2500余人,全村略呈带状,东西长约0.8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

湖洲村历史悠久,自宋庆历五年(1045年)开基,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古至今,英贤辈出。戏台、寺庙、祠堂、牌楼、古椅等组成了具有历史传统的古建筑群,尤其是古戏台、寺庙、祠堂集中建一块,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加上古民居、牌楼、书院和多座古桥,风格独特、古色古香。古建筑为清代砖木结构,木柱、壁板、大厅两侧次间大多为格扇。格扇又分格芯、涤环板和裙板三部分。格芯多以各种雕刻图形组成,穿雕、浮雕、镂雕等各种手法兼用,造型各异,兽、鸟、花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湖洲村已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制定了保护制度,划出了古建筑保护范围,规定古建筑四周不准建房、搭建建筑,已拆除四周杂乱建筑700余平方米。

吉水县白沙镇桥上村简介

桥上村,原名桥南村,因位于白沙镇圩镇南古桥上而得名。村庄南北走向,村东面有座小山名叫南山岭,小山上古树苍翠,林木茂盛;村南面有一条千年古路延伸穿村而过,为龙江、沙溪、上固通往于都、兴国至吉安的古官道;村西面泷江绕江而过,泷江河水清流透明,沿江两岸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村北面过千年古桥至圩镇老街,以古桥为中心保存着许多古建筑群,其中以桥上古街两旁的古祠群和圩镇老街的古店群最为著名。

桥上自然村自唐末开基以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黄、罗、邱、周、曾等十余姓氏,200多户,800多人口,以罗姓人居多,面积约1.5平方公里。村里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20多处。村里有口水井名叫仙人井,千余年来一直哺养着整个村庄人口。村里古樟树连片生长,千年古樟10多棵,而以村南古道边的古樟最为出名,相传为村里的龙头树,有千年历史。

桥上村中以一条主道即古街贯穿南北,古街两旁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10余处,街道两边有很多窄巷,令人产生曲径通幽的神秘感,巷道再向两边伸展,连接着许多古民居。

村里的古建筑据多方考证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建筑结构大多为二进二厅,木质结构,风火墙维护,宏大严谨,宽敞明亮,大量的砖、石、木雕点缀其间,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体现出浓烈的江南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物价值。古祠堂有赞公祠、天海公祠、致中堂、济民堂、天性公祠、长春堂、洋楼屋、新祠堂等明清建筑,这些建筑以古街为主要骨架,构成南北向为主、东西向延伸的古街巷系统。

桥上村罗氏宗祠建于明朝,祠堂三进三厅,气势恢宏,建筑精巧,大门院套错落有致,但于文革时期被当时的区政府拆除用于建设白沙礼堂(在罗氏族谱里均有记载),仅遗留古色古香的回壁墙一面。其它祠堂民居青砖扣缝,许多门、窗、大门挂面雕龙画凤,镶刻着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图案;许多居民墙上还保存着红军时期的各种宣传标语、口号,极具历史价值;许多建筑还采取了东西合壁的建筑风格,以洋楼屋为典型代表。

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简介

爵誉村位于泰和县城西北25公里的螺溪镇。古村东起胡宗泉故居,西至肖天裕故居,南起康悦如故居,北临牛吼江。全村南、西高,东、北低,版图近似方形,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民居呈手枪形,面积1.6平方公里。

据县志记载:爵誉村原叫龙源村,因村里人才辈出,贤才鹊起,文风鼎盛,科举蝉联,爵崇誉隆,故宋仁宗赐名“爵誉”,以示褒奖,由此爵誉村名沿用至今。

爵誉古村格局自明清以来基本未变,布局以姓氏宗祠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始建于宋、明、清朝的古祠有70栋,清朝余存的古民居34栋,基本完好;明清建的书屋8处,店铺5家,寺庙、道观5座,坊牌3座。还有保存完好的清乾隆年间为防水患、由肖钱两姓筹资修筑的0.5公里的防洪围堤、两层拱桥、三处渡口。古民居为青砖青瓦,建有山墙,多为二道大门,大门间有小院落,厅堂内是木质框架结构,厅堂里的木板上有雕刻花卉图案和用金粉写的规训格言。古民居的院落和民居之间巷道均铺有鹅卵石及条石。座落在村中的“久大堂”“孝德堂”、“宝浩堂”、“复古堂”、“敦叙堂”是五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

泰和县马市镇蜀江村简介

蜀江村位于泰和县城西偏南10公里的马市镇蜀口村委会,现有400多户共1800多人。古村东起欧阳效生故居,西至欧阳小山故居,南起书屋(复亨堂)门前墨钵塘、欧阳新建故居,北至欧阳效思故居,版图近似四边形,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蜀江村是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进士、楚州宝应县知县欧阳献可长子欧阳祖德,从万安常德顺赣江而下,择蜀江口肇基。自此,后裔繁昌,人才辈出,经济繁荣。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欧阳永俊第一个登科进士至今,代不乏吏。明清时期登科进士21人,举人28人,贡生、征荐159人,拔贡2人,国学生38人。官居尚书、翰林院大学生、庶吉士、侍讲、左侍郎、左布政、副使、知府等190多人。出萃“兄弟五经科第”、“兄弟朝天八龙”、“兄弟尚书”、“父子进士”、“三世宪台”等。

蜀江古村格局自明清以来未变,布局以宗祠崇德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始建于明朝的古祠现保存5座、遗址4座。清朝建的古民居23栋,基本完好。古民居为青砖青瓦,建有马头墙,多为二道大门,大门间有小院落,厅堂内是木质框架结构,木板上有雕刻花卉图案和用金粉写的规训格言。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简介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距县城30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234户,总人口908人。英溪村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是著名才子明代嘉庆年间“探花”金达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英溪村始源于唐朝末期,以金姓为主,是唐朝左仆射、后任浮梁县令金安的后裔,由槐里(今浮梁镇)迁养九源(村废),再迁此地。英溪村背靠大英岭和英凤山,村口的“七星桥”古朴端庄,村前溪水清澈见底,川流不息,英溪村由此得名。整个村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处处展现出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英溪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仅宋代就有进士12人,明代金达由嘉靖帝钦点为探花,清雍正荣登进士1人。

英溪村内现存有众多清末时期的徽派古建筑,传统古民居22栋,建筑面积3685平方米。除古民居外,还有“青云得路”牌坊、“国学师”门楼及“御赐俸禄”门楼,这些古建筑以木雕砖刻为主,规模宏伟,装饰精美。“青云得路”牌坊、“国学师”门楼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简介

浮梁县旧城村古县衙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昌江之畔,周围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融历史、宗教、文化、民俗、观赏于一体,记载了浮梁1300多年的要事珍闻。

旧城村内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县衙、宋代佛塔——红塔,堪称世界一绝;有历史文化长廊、千年瓷坛、珠山官窑(明清官窑)、古城门楼、魁星阁陶瓷精品馆、汤公井、浮梁茶馆、千年奇桂、按擦院(九江道署)、哥德堡号雕塑、千禧良缘广场等景观景点。

现存的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县署第一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被定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达1100余年间,县衙屡毁屡建。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

红塔又名西塔,佛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公元961年,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塔高40.47米,六面九层。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采用了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首——青花瓷,它以216块独特的贴地青花瓷砖,向人们演示了千余年来浮梁旧城的人文历史和相关事迹,充分展示了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表现了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从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明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在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感受到丰富的瓷茶艺术。

旧城村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色,最具有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旧城村现在保存有传统民居52幢,建筑面积24026平方米。

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村简介

涌山村位于乐平市北端,黄山余脉涌山北麓下,是涌山镇政府所在地,距乐平城区30公里。该村现有土地面积26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1400户,5800余人。全村以农、林、建材、采煤及传统手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现有建筑825幢,其中传统建筑79幢,主要为明清时期饶派建筑风格。

涌山村初始于唐,原名锦溪村。唐宋时,有王氏、吴氏、余氏等几大姓氏家族居于此地,其中王氏是名门望族,在农业、煤炭、石灰、瓷土等行业共同开拓,富甲一方。至元代,官府特设“八涧巡检署”,拥有12间房屋、21名巡检吏差,专管八涧市场、税收、治安。建国后,涌山矿产资源得到了迅速而充分的开发,煤矿、石灰厂、水泥厂等厂矿纷纷在其附近建立,使涌山成为本市工业密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市场繁荣的最大集镇。

涌山不仅地灵物丰,历史甚为悠久,村落南口鸡公山有喀斯特溶洞5处,1962年中科院在其中一处叫“仙岩”的洞穴中,发现了人类打制石器及伴生的“大熊猫——剑齿像”动物群化石,证实了该地为我省旧石器时代遗址最早发现地。之后这里陆续发现有商周遗址、墓葬以及战国西汉、三国南朝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等遗存遗物。

乐平自古以涌山为北大门倚重,它东南连接婺源、东北连浮梁,古饶、徽两州文化于此碰撞并连接,当地流传民谣 “徽地多饶匠、饶地多徽商”。从现存的古道、桥梁与文献族谱证明,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的一条重要入口通衢。在这块北、东、西三面环山,南向开口的约4平方公里的圆形盆地中,溪水密布、八涧交织。主要河流有二支:一支是来自浮梁的涌山河;一支是源于婺源、乐平交界的共产主义水库人工干渠。涌山河穿村而过,合符古代“腰带水”风水理念;干渠是涌山村十景之一,体现出当地居民对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独有情钟。

涌山老街区遗存除有王母石牌坊(清道光)、三孔涌山石桥二座(清乾隆)以及一些里巷民居与临街老店外,最显摆的是座落在涌山老街中段的“王宗五祠”——昭穆堂,该祠堂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建筑规模宏大,平面功能齐全,木、砖、三雕合用,戏台装饰精美,是乐平唯一一座明代戏台遗存,弥足珍贵。

王家街区是涌山村古民宅最集中且又遗存比较完整的区域,这里的古民居建筑主要有:司马府邸、祠堂私塾、州判官府邸、戏台看场,以及分布在各条巷道与临街的明清时期民居与店铺。

德兴市海口镇简介

海口镇位于上饶德兴市东北部,距市区35公里,西接亚洲最大斑岩露采矿山——德兴铜矿所在的泗洲镇,北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隔河相望,区位优势明显。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下辖海口、黄渡、江田、舒湾、杜村5个行政村和新源1个居委会,总人口近15000人。

海口镇海口村内古建筑众多,留存古宅14栋、古街5条、古井4口、古城门3处、古码头、古戏台、古楼阁各一个,以明清古民居多,建筑精湛,别致典雅。古建筑占地35000平方米传统建筑完好程度为75%。其中较有特色且保存较好的有董世良民宅、寒泉井、海口北城门、文昌阁、聪门、东林桥等等。

海口唐代董氏建村时,依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盖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在今天海口村的基地上建造了一座“村城”,其村落布局及街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海口村内五条大街(宋朝,海口称为市,五街分别称为上市、中市、前市、后市、下市),巷弄近百条。多是曲折走向,古街古巷都以青石板铺就;村内排水、防盗、防火等设施也相当缜密完善,村外又围以城墙壕沟,整个村庄俨然就是一座“城池”,故宋、元、明、清四朝古人都称海口为“城”。

已成立了海口古文化保护与研究学会,负责对海口镇域内的古文化进行资料整理和文物搜集,并将流散于民间的石刻古碑集中保管,募捐集资修缮了万年台、文昌阁、聪门、古城东门等古建筑。

德兴市海口镇新营村简介

新营村,位于江西省德兴市银城镇东南,距离城区约10公里。新营村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余人。

新营村古建筑众多,保存较好的祠堂10处、民宅20余栋,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文化传统建筑。公祠以舒协斋公祠、舒氏公祠、张氏宗祠等为代表,建筑雄伟壮观,无论以石雕门楼之精美,还是祠堂设计之大气,都显示其名门望族的气派,加之从平面布局到立体空间的墙体、木构架,大都保存历史风貌,建筑年代均有文献可考,它也是赣东北地区清代建筑的纪年标志物,具有典型性。民居以舒大章民居、舒秦三民居等为代表,外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民居内部,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新营村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独特别致的村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完善实用的排水系统,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文情脉脉的匾额楹联,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的环境空间。

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简介

曾家村位于金溪县琉璃乡以北偏东5公里处,为琉璃乡与陈坊积乡交界处,距县城29公里,地理位置较优越,交通较为便利。

古村选址于丘岗地带,村外田园平沃,村后竹林茂密,村东溪水潺潺,村北一河横穿,风景秀丽。

古村现有220户1100人,绝大部分为曾姓,是曾巩堂兄弟洪立公后裔,也是人们尊为“宗圣”的曾子(曾参)的一支嫡传后裔。《东源曾氏宗谱》载,曾子的43世孙曾絓由南丰迁中宋,46世孙元龙从中宋迁模桥,49世孙子宾从模桥迁东阳书院。为纪念南丰祖曾洪立葬于南丰东源,而改东阳为东源,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建村以来,人才辈出,人文气息浓厚,近现代先后出了18个教授,故有“教授村”之称。

东源曾家村至今保存有一条600多米的进村古道、村围墙及完善的排水系统;3口古井历经几百、上千年沧桑,至今完好如初,井水清彻见底,酣甜清爽,村民仍在饮用;仍然较好地保存有7条主要的传统街巷和174栋明清古建筑,整个村落历史风貌完整如初。布局主要由一条东源街,又称直街,向西北方向分支出六条90米以上的巷道,巷道之间又有小巷相互连通,弯弯曲曲。均用青石板与卵石铺成的巷道,分布着九大古民居聚落群,每个聚落群屋屋相通。每栋古建外墙上的石质花窗,雕花纹饰图案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屋内柱础,每栋各不相同,同一栋之间不同柱础的雕刻造型和图案又各有特色;大门上方的石雕和砖雕更是巧夺天工、美仑美奂,有的综合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艺术为一体,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屋内屏风、窗户、雀替、梁架上的木质雕刻也是各显神通,把“福禄寿喜、马上封(蜂)候(猴)、一路(鹭)青天、一瓶(品)富贵、一路登科、一束清廉„„”都表现得淋离尽致,凡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东源曾家村建筑类型多样,庙宇、桥梁、官厅、宗祠、宅第、门楼、民宅齐全,时间跨度大,数量多,保存完好,在江西地区少见,对研究古代建筑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完整且有明确纪年的明清古建筑,为同时期的各类型建筑树立了时空标尺,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区古代建筑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聚落构成、建筑形制、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集中体现了地域性、展现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创造出地方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科学、文化价值。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简介

湖坪村位于抚州市乐安县湖坪乡,距离县城50公里,现有人口10890人,皆为王姓。

北宋初年(960年),湖坪村开基始祖王延年从吉水县带源王坑迁徙此地。先居于“闻华山”西北麓桐胡寨,但由于三面环山,地形狭窄,难于容纳生齿繁衍,遂开辟北面沼泽地居住(今湖坪村),距今已1000多年。至今,村子外围仍保存“桐胡寨”、“东岳庙”、“五湖书院”等宋时期遗址。村内坊牌下巷屹立着延佑年间建造、纪念元朝进士王晋的“青宫侍讲”牌坊。古代湖坪村,科甲连芳,仕宦辈出,宋、元、明、清共出过1名状元、1名神童、11名廷试进士、200多名官宦,上至翰林学士、下至主薄。1930年代初,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林彪、肖克等开国功臣曾在此生活、战斗过。

湖坪村现存明清时期各类建筑共390处,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红一方面军总部“大湖坪整编旧址”(国宝公祠),2006年9月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宫侍讲牌坊、董氏节孝坊、伟佐两先生祠红军标语、翘先公祠、忠义垂芳祠、乐善好施宅、聚庆堂建筑群等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坪村历史建筑具有中国江南典型建筑风格,但在历史上既受庐陵文化影响,也受临川文化熏陶,也经过红色文化洗礼,故在建筑方面形成了自身众多特色,大多是前带庭院内置天井硬山式传统民居。

黎川县华山场洲湖村简介

华山场洲湖村距离县城35公里,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45户1760人。2006年5月,洲湖风景区被抚州市委确定为全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洲湖村是一个集“红、绿、古”三色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1933年8月至1934年,肖劲光、毛泽民等同志曾率红军部队去福建光泽牛田村准备攻打金溪浒湾,往返于千年古道,部队多次驻湖洲村历时两年之久,在高位厅、黄氏宗祠及船屋内外,留下了许多清晰的标语。景区内还有原始次生阔叶林1.2万亩,景色优美怡人。

古色资源以“船屋”古建筑群最为出名。“船形古屋”位于闽赣古驿道要道的洲湖村中心,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竣工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历时三年,至今有160多年历史,是一栋具有江南特色的复合式砖木结构的豪宅。“船屋”坐西朝东,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共108间,36个大小天井,3条进出走廊。其造型奇特、规模宏大,屋内厅堂依次为神堂、上厅、中厅、下厅、廊厅等五个单元结构,其间有三条过道走廊和三层天井厢房贯通连接,神堂左右各有两间房与三个天井相间。

崇仁县相山镇浯漳村简介

相山镇位于崇仁县南部,是崇仁、宜黄、乐安三县交界中心,距离县城27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现有4983户20422人。南枕王家山,东畔西宁河,西滨相山港,北连周家陂,三面山水环抱,一面舒展平地,为山洪冲击和河港夹流而形成的冲击层。镇区周边为相山山脉中的小平原,镇区范围内有大量的农田、村落。据郑姓家谱记载,郑姓宾年公,自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来任崇仁学正,爱崇而留家西里,其孙守荣公,自华盖山而至凤岗,见此山清水秀,遂卜居于此,前后约六十余年。由此推定,相山镇建置于宋代,约公元1200年。相山双峰、老虎港瀑布群、苔州蝙蝠洞和石塔、乌龟照镜、浯漳宗祠、尧岗古屋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并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是崇仁县旅游重地。镇内交通主要由崇凤公路以及乡道构成,属三级公路,全为水泥路面。

浯漳村是相山镇10个自然村之一,也是相山镇历史传统建筑群的所在地,亦有“千年古村”之美誉。浯漳古村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由浯漳始祖谦山公从港口迁到此处,而后发展所成。浯漳古村地处四山环抱之中,分别为相山、大华山、芙蓉山和表华山,占地约140亩,所留古建筑群面积约5000平方米。此村是以八卦格局而建,环圆而立,以圆为基,建东南西北四门,分别为 “文科第门”、“武科第门”、云程门、紫气东来门等。此建筑群多以明代为主,且多数为祠堂,如:伟巷公祠、贡公公祠、昂公公祠、陈氏大宗祠等。该建筑群大多数原貌保存良好,且保持着典型的明代建筑的风格,以砖木构架混搭为主,留有许多天井,并存在少见的影壁,整体规模宏大,气象宏伟,形体虽简练,但细节繁琐,尤其是装修上的石雕与木雕更是栩栩如生,极其精致,美观。

为了加强对该镇古建筑的保护,维护历史古村落风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该镇实际,已制定了相应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并将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了镇建设规划,落实了相应的管理责任人。

修水县山口镇简介

山口镇位于修水县的西南部、修水和铜鼓两县交界处,距修水县城33公里,面积173.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2.4万人。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

山口镇早在民国元年称武德镇,1927年改建为山口镇。山口老街是修水县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老街,呈南北走向,全长将近三华里。明清时,老街分为八个部分,由北向南称为八甲。街道两旁是砖木结构的店铺,临街的一面都是木板门,协昌南货店、祥南广杂、好古斋等老字号的门牌依旧历历可见,都似乎在彰显往日的辉煌。坐落在桃坪村的陈家大屋、詹家老祠和全县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文峰塔虽历经风雨,但面貌依旧。

山口境内有一来苏村,传说是村人为感激和怀念苏东坡来过此地而得名。苏东坡来时过渡的渡口称作来苏渡,并建有苏公亭一座。

山口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比较兴盛,查阜西便是其中杰出代表。查阜西,山口来苏人,自小聪颖好学,一生致力于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等职。

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简介

鹤舍村地处鄱阳湖东岸,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西北部,临界湖口县,与庐山隔水相望。距乡政府3公里,是两乡合并前的原前山公社所在地,属苏山乡的第二小集镇。距九景高速只有20公里,省级袁多公路(水泥路面)穿村而过。环鄱阳湖船游,从湖口鞋山上水,不要半小时即可登陆。

鹤舍村现属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苏山村委会管辖。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全村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全村现有200户800余人。

鹤舍袁氏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注重教化。历史上既出了文举,也出了武官。清代举人袁成壁,曾任浙江汤溪县知县,在中举时,主考官在他试卷上批有八个大字“文章颇可,字冠全场”,他的旧居“大夫第”尚保存完好。民国初期学者、诗人袁铁梅,为江西省议员,他们儿子袁训芷曾留学日本,著有《铁血青年》一书。民国后期,全村在国民党内任职的将、校级军官就有10余名。

鹤舍袁氏重视立校办学,成村伊始,就请先生办起了私塾,随着时间推移,村里办学的名声大了,乡里乡外求学的人也多了。清朝初期村里投资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浣香斋”,既满足了本村子女就读,也广纳了外乡许多学子。“浣香斋”自古至今是学校,故历史上曾有人称鹤舍为学舍村。如今原校舍已改造成两层的教学大楼,其“浣香斋”石碑犹存。

鹤舍袁氏以经商致富。清代中期,村里有位先祖,名叫袁蕃杰,靠卖豆腐营生,他凭着勤俭起家,赚了一些钱,就到景德镇做瓷器生意,生意非常红火。此后,他的儿子袁绍起继承了他的事业,发展到拥有七座瓷窑加数十间店铺和坯房,成为当时有名的企业家。村里大部分古屋都是他当时投资兴建的。

鹤舍袁氏以宗法治族,以道德为训。村中祖厅恢宏,修谱有章,族规严密,派系绵长。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祖厅大门两壁题有“卧雪家风”墨迹。

村中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建筑有23栋,占全村现有建筑的40%,祖厅三进,占地600平方米;巷道15条,平均宽度1.5米,总长度800米;石砌长方形池塘一口,占地500平方米;民国初期小洋楼一栋,占地100平方米。全村古屋、石巷保存完好程度在95%以上。已被县政府授牌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2

文化创意产业指以个人或团队的创造力为核心,通过对高科技的运用和开发,创造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而旅游企业则对市场需求和变化有着极为敏感的洞察力,如果能够实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姻,可以充分发挥两个产业的自身优势,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产业增值和提升的过程。

江西省颁布了《江西省2013—2015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标志着政府从宏观战略决策、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行业管理等层面支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两大产业融合的发展。然而,目前江西省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分析江西省的旅游融合基础及可以采取的模式,并对两大产业的融合提出建议,对于江西省旅游发展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1 江西省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基础

1.1 资源基础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江西拥有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一批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江南鱼米之乡,江西的三清山、龙虎山等绿色旅游资源也独具魅力;同时,江西还有着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资源,如婺源的徽派文化及赣南的客家文化。经过多年的挖掘与整理,这些旅游资源已经形成红色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多个特性鲜明、底蕴丰富的系列,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也为江西的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1.2 市场基础

近年来,江西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一直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南昌市民的文娱消费为1120元,其中与文化休闲相关的支出较去年增长达到30%以上。由此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文化娱乐服务上的花费也将不断增加。而在80、90后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主体的情况下,仅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商品被赋予更多的观念价值及文化要素。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因通过赋予商品独特的象征意义,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而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3 产业基础

江西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江西省借助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上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据江西省旅游局统计,近五年来,江西省旅游接待人数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2年江西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347.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72.0亿元,增长27.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6.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增长16.8%,旅游总收入达到1403亿元。另一方面,江西省的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创意文化、数字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500亿元,截止到2013年,江西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2家、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基地3家。

2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

2.1 集群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可以将同样文化背景的旅游和文化产业进行集合,这样不但可以使得集群内的企业成员有较高的归属感、信任感,也有助于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这种集成模式可以借助旅游业的超高人气带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知名度,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空间和市场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则可以为旅游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打造全新的产业和全新的商业模式。西安的曲江新区正是由于打造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而拥有了文化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宣传优势和旅游需求优势。曲江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唐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旅游景区等核心资源,规划建设了将旅游、会展、影视、传媒相互融合的多个功能分区,形成一个集文化主题景区、餐饮酒店、旅游演出及旅游衍生产业链于一体的规模庞大的产业聚集。通过这个集群,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了互动,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推出了大唐芙蓉园、《梦回大唐》歌舞剧、“曲江之眼”等一批可参与、可欣赏、可体验的全新旅游文化项目;而旅游的发展同样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法门寺文化景区的悠久历史和高知名度就直接带动了曲江影视集团制作的大型文化纪录片《法门寺》的诞生。

2.2 创新开发模式

创新开发模式是指利用创意从多元化角度,利用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升级,或是对传统型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新颖的方式再现。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正是对广西地区广为流传的刘三姐的传说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以山水实景演出的新颖方式进行再现。演出打破传统的表演方式和舞台格局,将桂林山水、少数民族风情、民间传说等传统的旅游元素进行创新组合,以阳朔的山为背景,漓江的水为舞台,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气候来营造主题,采用先进的艺术灯光和烟雾营造出震撼的现场效果。截至2012年,观看过“印象刘三姐”的观众累计达418万人次。从“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旅游资源中加入新颖的艺术概念和现代化技术可以成功地打造出一个迎合市场需要的高品位、高科技的旅游产品。因此,将文化创意元素与旅游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和深层次发展,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满足消费者对创意型、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需求。

2.3 渗透融合模式

创意产业有很强的渗透性能,能与不同的产业相互渗透。当旅游产业因子与文化创意产业因子相互渗透时,原属于本产业边界内的产业成分交叉渗透到对方领域内,从而形成相互交融的产业融合状态。这种融合方式使得不同行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不同产业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交织,从而延长了双方的产业链。冯小刚《非诚勿扰》片段的拍摄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长期以来一直以优美的风景和淳朴的民风吸引着大量游客参观游览,而在2009年国内首个湿地生态文创园在此正式挂牌成立,园内汇集各类创意工作室、艺术创作和展示机构以及大型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成为集文化、艺术、旅游于一体的艺术产业示范基地。在这种良好的创意氛围下,2012年,西溪创意产业园全年园区实现总产值7.8亿元;园区企业投资制作影视剧共计50部,出产电影3部、电视剧1305集,新增影院23家,实现电影票房收入5.7亿元;该园区还荣获国内创意产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最佳园区奖”。

3 江西省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对策

3.1 培养及招纳复合型人才

兼具文化创意与旅游知识的人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起着关键作用。创意人才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思路,旅游人才则对旅游市场需求及变化有着更深入的研究,能够把握市场特点。只有同时掌握这两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把握市场的特点并开发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旅游产品。目前,江西省内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此,江西省应当针对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及引进政策,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快速融合。政府应利用现有高校资源,就人才培养的环境,包括师资、设备、产学研合作等进行资源整合,并配合江西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及特色形成跨校的人才培育联盟,培养对口的实用型人才。此外,政府应当加大选拔力度,招纳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及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设立专项基金对创意人才进行奖励和自助,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企业合作,引导旅游需求

由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叫好叫座到“大黄鸭”的广受追捧可见,具有文化内涵且形式新颖的旅游产品极容易获得游客的追捧和热爱。而这一类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的诞生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要求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共同合作,努力寻找产业、产品和不同领域企业间的交叉点,打破技术、产品和市场边界,打造跨产业的企业或联盟。

此外,文化创意与旅游的顺利结合还依赖于市场的需求。目前,南昌市有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新华安699文化创意产业园、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791艺术街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除了新华安699和791艺术街区偶尔见诸报端外,其他的创业园很少被媒体提及。因此,为加大对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相应的宣传力度应当加强,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当通过新闻、报纸、广播、杂志、互联网、户外广告等多种宣传媒介提高大众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向大众免费开放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增加文艺演出场次,开展文艺活动进校园等活动来培养大众对文化和创意的兴趣,提升文化创意的认可度,进而扩大对旅游创意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3.3 政府支持,保护创意环境

江西省的文化创意与旅游分属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归文化厅和宣传部管理而旅游则主要由省旅游局负责,这些不同的部门之间管理规定、发展前景规划及发展重点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时容易存在不同部门不能协调、信息不能及时沟通、政策不明确等情况。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深入结合和交融发展,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从行政层面保证两大产业的顺利融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约束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政府应当主导在融资、体制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扶持,研究制定并不断优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征管、人才激励、审批监管等各项政策,创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为产业融合提供更宽松的政策,打造更好的环境。此外,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政府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创意企业或个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4 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要实现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顺利融合,就必须充分发挥产业联动的作用,拉长产业链,加大相关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江西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因此,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根植于深厚的地域文化中,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不断进行创新。如将江西省的婺源歙砚、徽墨、文港毛笔、铅山连史纸等制造企业集合,打造全国首个“文房四宝”产业基地,这个产业基地集生产、参观鉴赏、购物于一体,不仅可以量身定制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而且彰显江西人文特色的旅游产品。

除了发展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旅游纪念品以外,大力发展歌舞剧、民间表演等市场需求量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表演也有着重要意义。西安打造的“长恨歌”、“大唐芙蓉园”等系列文化产业项目也正是因为能很好地将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声光电进行结合而大受欢迎。因此,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及高水准的歌舞编排形式铸造江西历史文化的鲜明特色,在井冈山、婺源等具有文化底蕴和游客基础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大型歌舞剧目,推出江西省的代表性歌舞剧表演系列,并通过高品位策划、包装和推介不断扩大影响。

摘要:旅游产业在产品、市场、品牌、宣传营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和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交集,两者结合使得科技含量高、形式活泼、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江西省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宜人,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江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基础入手,对两大产业的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西省,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峰,黄喜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09):118-122.

[2]甘莹,郭峦,陈红玲.广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6):72-75.

[3]陈淑兰,刘立平,付景保.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文化创意视角[J].经济地理,2011,(08):1392-1396.

[4]龚巧林,陈惠芬.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1):25-26.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3

而我们聚焦江西省城镇化的发展中的文化现象,必须对江西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们知道江西历史名人资源丰源,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景德镇造瓷业发达,知名度广。同时江西的红色文化影响深远,红色精神至今都是值得学习的。所以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传承江西特色历史文化是必要的,这对江西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从四个方面简单阐释江西省特色历史文化:

一、人文荟萃

江西自古以来人文鼎盛,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朝历代的历史名人都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彪炳于史册。比如汉代的九江陶渊明;宋代的临川王安石、吉水文天祥、婺源朱熹、庐陵欧阳修:元代的高安周德清;明代的临川汤显祖、奉新宋应星:清代的八大山人:近现代的新建胡先啸、婺源詹天佑、等人。

“茶圣”陆羽曾寓居于上饶县: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宋代苏东坡三过江西;岳飞镇守江州;辛弃疾定居上饶;范仲淹曾出任饶州太守:海昏侯刘贺封地就在南昌新建县。在近现代,政治名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在江西的踪迹数不胜数。

这些历史名人或为官、或治学、或隐居、或客居、或革命于江西,他们都阐释了江西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了赣文化的繁荣。

二、宗教圣地

江西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道教、禅宗、净土宗、洪州禅、净明道构成了赣派宗教。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晋代许逊(许真君)是净明道祖师、治水专家,百姓建万寿宫祭祀。现万寿宫遍布全国及东南亚,几乎成了江西象征。历史上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江西”的说法,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

三、陶瓷文化

江西是瓷器的故乡,从商代出现原始瓷器开始,历代制瓷业经久不衰,在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宋以后,窑厂遍布全省境内,瓷器珍品扬名中外。至明清时期,景德镇荣居“瓷都”重要地位。

“唐代六大名窑”江西有四,丰城县罗湖洪州窑、吉安县永和镇吉州窑、赣州市七里镇窑以及景德镇的御窑。景德镇御窑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德镇瓷器。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景德镇在明万历时期就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了。当时的景德镇在全国已处于制瓷业中心的地位。

而今,瓷器已成为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识别性的风物之一,千年以来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谓是江西文化里精致华美的一章,我们在全面继承历史传统特色上应突出江西的瓷文化,将江西文化中最绚烂的精华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四、红色土地

江西是老革命根据地,很多历史性的起义在这里发生。英雄城南昌、革命圣地井冈山、红色故都瑞金、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都是江西红色的印迹。

1927年8月1日,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后世留下了井冈山精神。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诞生,举世瞩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也在这里。

红色是一种精神,他是江西的品牌,是江西特有的文化资源。让我们应该延续这种精神,继续将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初步了解了江西特色历史文化,接下来我们主要选取江西省三个较典型的文化遗迹进行深入介绍

滕王阁、景德镇和白鹿书院。将基于本组的调查研究成果分别介绍这三大文化遗迹的现状:

一、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世的经典。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滕王阁的规模有所扩张,但总体来说,工程师尽可能地将滕王阁进行了仿建,使滕王阁重现古时风采。

据本组成员对滕王阁相关管理人员的走访,调查近些年来,滕王阁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滕王阁作为南昌乃至江西的标志性景点,每年都有许多中外游客造访,许多游客都有“既然来了江西,不到滕王阁非好汉”的心理。滕王阁的票价也维持在50元的水平上,没有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而增长,这与滕王阁一直没有获评为“5A级”景区也是有关系的。

此外,滕王阁在城镇化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进行大力保护的同时,也有其保护困境:遭高楼围困。

站在滕王阁阁前广场环顾四周,北面有瑞颐大酒店,东面有凯莱大酒店、多伦多、教育出版社、邮政大楼,其中最高的瑞颐大酒店有21米,心动当大酒店也有将近20米,而且体量都非常庞大,在众多“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滕王阁显得十分弱小,外地客人来昌,到了榕门路者都很难找到滕王阁的大门。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滕王阁东通面临巨大的拆迁压力,北延已经到了八一桥底下,可以说已经到了极致,而西联由于赣江的阻隔,可做的文章有限,唯独就是南扩,是滕王阁最大的希望。但如果在南面也建起高层建筑,那滕王阁未来的发展后路也就给断掉了。

要想在城镇化过程中传承文化、延续特色,势必得牺牲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国家的相关法规不可少,但能够保证法规的贯彻落实也十分重要。

二、景德镇

景德镇作为全国瓷都,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瓷文化。在景德镇,本组成员探访了“5A级”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并对景点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古窑也经过了几次修建,使得景区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名气的扩大也使得制瓷师傅们的手艺得到展现。但我当我们采访制瓷师傅时他们仍然表示,徒弟虽多,但真正能够传承这门手艺的人却不多了,保護制瓷手艺还是得国家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帮助师傅们培养传人。

此外,在本组对景德镇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景德镇中充斥着大量廉价而同质化的低档瓷器,且瓷器市场较为混乱,游客大多不具备鉴别瓷器的能力,由此存在着“同货不同价”的销售乱象。在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大家都想从“瓷文化”中分一杯羹,大量生产者的涌入带来的不是景德镇制瓷业的大繁荣,反而将其带向了同质化、低端化。这样的现象启发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优秀的文化IP,我们更应注重其保护,严格把控其入市门槛,建立完备的运营体系,避免过多的低质文化的涌入,对原本的优秀文化造成污染。

三、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在城镇化过程中,其作为景点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对于其文化理念的传播有所助益。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4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业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出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们经济领域的一个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圈地的时代。教育文化产业市场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休戚相关,他们的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就此,我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掌握大学生对身边的培训机构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几个培训机构的发展状况,并且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主要为南昌大学的学生 ;两个培训机构,分别为科益计算机二级考试培训中心和朗阁雅思英语考试培训中心。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对学生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南昌大学教学主楼随机选择为教室让在自习的同学们填写,并当场收回的方式。对教育机构采取的是直接上门找到其负责人填写,并当场收回的方式。对学生发出问卷100份,共收回93份,回收率达93%。对培训机构发出调查问卷2份,共收回2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

2011年5月14日——2011年5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培训机构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各种培训机构的态度;培训机构自身的实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卷向学生提出了10个问题(见附一),向培训机构提出了10个问题(见附二)。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对学生的调查中,除有6名同学未参加过培训外,其余的同学都有参加过各种培训的经历,可见,现在接受各种培训在大学生中已是非常普遍。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1位同学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各种培训,他们认为为了的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就应该接受培训,另外有32位同学认为大学生没有必要参加各种培训,他们认为接受培训所花的费用太高了,家庭承受不起,而且大对数培训是没有效果的。说明大多数同学在是否有必要参加各种培训这个问题上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自己参加的培训是有用的。在被调查对象中,多数同学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证的需要应为现在考证越来越严格,难度也逐年加大,使得很多同学只是通过单调的自习方式很难顺利通过考试,所以才选择到相应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其次同学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出国留学,一个正在接受雅思培训的学姐告诉我,考雅思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流利的口

语,还需要有一定的应试技巧,而这些应试技巧大多数是靠从培训机构学来的。再提及“你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比较看重什么”时,大家都认为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课程设置是选择培训机构的主要标准,他们认为现在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宣传名不副实和收费不规范。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我认识到大多数大学生对接受培训持肯定的态度,可见对培训机构来说,在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而且比较稳定,但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培训没有必要,说明培训机构还有更大的市场潜力等待着去挖掘。

此外,在本次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两个机构都有一定的荣誉,其中朗阁雅思英语考试培训中心获得“中国十大知名品牌”、“中国十大外语培训机构”、“中国十大教育培训品牌”、“学员推荐专业诚信服务机构”等荣誉,科益计算机二级考试培训中心也是在南昌大学学生中信誉最好的计算机培训中心。科益计算机二级考试培训中心所请的教师都为省内各高校的教师,所以都为兼职,而朗阁雅思英语考试培训中心所请的教师有部分为海归,部分为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的英语成绩优秀的硕士、博士生。说明各机构对所聘的教师的身份要求都比较高,而且都希望通过聘请到更多优秀的知名的教师来提高本机构的知名度,从而改善教学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针对“贵机构是否有在江西扩大规模的打算”时,两个机构都不约而同的表示江西是个教育大省,但教育培训机构并不多,所以将来可能会在江西省内的其他市甚至县开办培训班,以扩大自身规模。在保障性承诺方面,科益计算机二级考试培训中心表示第一次没过,下次免费再培训;朗阁雅思英语考试培训中心也表示考分不满6分,全勤及作业完成者,免费重读本课程。在承诺兑现方面,从我的室友及其他参加过科益计算机二级培训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其承诺是会兑现的;而对于朗阁雅思英语考试培训中心,我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没有问到参加过其培训并且考过试的同学,所以这个是本次调查的一大遗憾。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培训机构表示认可,但也不反对其存在一些问题。在培训机构方面,正规的、有一定声誉的培训机构都比较重视师资力量,所以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聘请优秀的教师。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我调查的都是比较大型的机构,所收集的资料远远还不够,其他一些机构办学条件差、虚假宣传现象严重、无视法律,使广大人名群众上当受骗。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2、定期对市场上的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整治工作,严查虚假宣传的培训机构,做好消费维权;

3、像电视台、报纸之类的媒体不能盲目地为培训机构做广告,要对观众负责。

附一(学生版)

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我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只是做一次普通的了解,我将对你所填的信息全部保密,希望你能配合我填一下这份调查问卷。谢谢了!

1、请问你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是否参加过培训:

A.是B.否

3、你认为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参加各种培训:

A.是B.否

4、如果你参加了培训,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自身能力B.考证C.出国留学

5、如果你没有参加过培训,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花费太高B.听同学规劝C.自身能力强,不需要培训

6、你认为现在培训机构的发展速度如何:

A.过快B.过慢

7、根据你的了解,你身边是否有同学投诉过培训机构:

A.是B.否

8、你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比较看重什么:

A.品牌B.口碑C.师资D.课程设置

9、你认为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宣传名不副实B.师资力量参差不齐C.收费不规范D.教学管理混乱

10、在你看来,培训机构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比有什么特点:

A.针对性强B.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完全为了应付考试C.学习后很快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附二(企业版)

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是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对江西省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只是做一次普通的了解,我将对您所填的信息全部保密,希望您能配合我填一下这份调查问卷。谢谢了!

1、贵机构成立于___年。

2、请问贵机构有何荣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贵机构所请的教师为:

A.海归B.国内知名高校教授C.省内高校教授D.其他_____

4、贵机构所请的教师是兼职还是全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贵机构接受培训,是如何收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贵机构与其他相同性质的机构相比,有什么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贵机构对学员有何保障性的承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贵机构的课程是如何设置的,请详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贵机构今后还将通过哪方面的努力来吸引更多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机电学院历史 篇5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迄今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办学历程。文革前,学校几经搬迁,历尽坎坷。文革中,学校在吉安市被迫解散,广大教职工下放农村,学校所有资产荡然无存。1973 年在南昌市石岗镇复办。其间,经省教育厅、省计委批准,学校在 1959 年至1963 年曾招收普通大专生 97 名。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招收普通大专生118名。1984 年,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与江西省机械技工学校合署办学,校址由南昌市石岗镇搬迁至南昌市迎宾北大道。2000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原一机部重点研究所——南昌矿山机械研究所成建制并入。2002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大学校园荟萃的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东大街168号。

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年磨砺奋进,五十年春华秋实。经过一代又一代机电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学院抓住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机遇,奋力推进了学院的各项建设。升格以来,学院乘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东风,全院教职工勤勉耕耘,励精图治,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品牌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之路。学院布局有序,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校园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目前江西省机电行业办学历史最早、实力最强的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之一,几代机电学院人用他们的辛勤耕耘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历届学子勤奋执着,奋力拼搏,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学院争得了荣誉,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已经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如全国劳模、全国青年十大技术能手、江铃模具中心技术主管袁政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江西日月明总公司总经理、学院江西日月明奖学金的捐赠者陶捷;江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江西上饶长城化工制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学院“能才”奖励基金的捐赠者方能才;江西饶州监狱副监狱长、江西珠湖抗生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陈华胜;中山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欣;九江财兴卫浴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训忠。政界精英江西省环保局副局长雷元江、宜春市委常委兼高安市委书记郭安、新余市副市长陈九根;万载县女县长孙国琴;赣州市科学院院长黄林海;吉安市老建办主任毛向东;上饶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金生;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徐耀冲。学界名流哈工大博士生导师钟诗胜、东莞理工大学副校长邹晓平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李礼夫博士、华东交大理工学院院长熊国良博士、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庄新国博士。海外学者皮廉博士、曹腾云博士、马军安博士等。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6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A.农业发展迅猛 C.郡县制度形成

B.分封制度崩溃

D.官吏待遇下降

2、福清县王荣家庭,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经济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稳定小农经济

C.限制家庭手工业 D.保证家庭财产共享

3、某书以“崩溃与重建”为题,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变化,结合下面目录分析,这里的“崩溃”是指()

A.孔孟儒学

B.汉代经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古代希腊社会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民主。这反映出古希腊()A.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 C.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 D.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

5、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C.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摒弃了儒学的束缚6、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7、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8、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表明()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商业化 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 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9、“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10、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A.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C.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

D.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

11、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12、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13、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

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 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

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 14、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15、“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

16、《旧唐书·韦坚传》记载:天宝二年(71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缎”。材料主要说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17、《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A.《哈姆雷特》

18、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19、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这说明古代闽商()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20、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21、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该现象的出现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瓦解 B.世界金融中心再度发生转移 C.美国经济衰退丧失主导权 D.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22、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23、毛泽东在某文中说道:“(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A.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反映了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 D.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这些规定()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5、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六科制度()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 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 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 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

二、非选择题

26、(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7分)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8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今之辩”和“中外之争”。梁启超曾说:“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严复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王国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东西。”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编练新军当然是为弥补庚子之役后中国防力量的不足,但是也不能否认晚清政府意欲军事集权的企图。军事集权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是当务之急。在前期设立的商部、银行等机构的基础上,1906年11月,清政府成立度支部,积极致力于财政整顿、税务管理,以及财税机构整合和财务人员培养。1907年开始度支部建立造币总厂直辖各省分厂,逐渐收回了中央的造币权。1909年3月,又开设财政学堂,颁布《财政学堂章程》,学分三等,中等科、高等科与别科,同时设立税务专科和银行讲习科,为税务系统和银行系统培育人才。后又设立印刷局,统一纸币的印刷;在各省设立调查局,在各部院设立统计处,统计全国财政。在统一地方财政机构的过程中,度支部还向每省派出两名专任财政监理官,会同清理财政,负责向度支部汇报当地的财政状况,绘制《财政说明书》。虽然在推行清理财政的过程中,财政监理官的工作遭到督抚们或明或暗的抵制,在晚清中央的强烈支持下,地方的财政改制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摘编自吴园林《清末的财政集权与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财政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财政改革的作用。(9分)

分宜中学2018-2019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历 史 答 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反映的是报酬方式的变化,并不能表明农业迅猛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表明原来通过“授土”“授民”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报酬方式的变化,并不能体现行政区划、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土地和粮食两种报酬方式,并不能简单作比较,其中更多反映的是一种中央集权的萌芽,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大家庭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的特点,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统治者表彰这类家庭的经济目的主要是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B。

3、【答案】B 【解析】据目录可知“儒家经学途穷”的原因在于“异端学说发难”“自然灾异作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对儒学产生一定的冲击,魏晋时期天灾、人祸不断,但侧重构建人伦关系的汉代经学无法应对这一危机,最终遭到扬弃。B项与材料反映一致;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匹配,排除。

4、【答案】C 【解析】古希腊直接民主的弊端充分暴露是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权力被滥用和误用,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是直接民主,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故B项错误;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等内容可知,“这一小撮士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与洋务派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主张从制度上进行变革,C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可以看出英国对自己大国地位的迷恋,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材料是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故A、B项错误;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该体制改革对于粮食产量提高的影响,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

9、【答案】D 【解析】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加强与东方的谅解”“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可知,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故A项正确;多极化格局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形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目的是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不是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故C项错误;1969年冷战局面还存在,德国没有摆脱冷战的影响,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秦灭六国疆域辽阔,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秦代的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观念逐渐消亡,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与希腊与罗马矛盾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影响罗马人的是希腊的文化,并非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万民法兼顾被征服者利益,只能缓和彼此矛盾,不能解释罗马人“成为俘虏”的原因,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背后隐藏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中宗时,权臣打破官吏任命规则,依然借助于皇权,故皇权被削弱错误,故A项错误;中宗时的权臣弄权,故B项错误;宦官指太监,不属于官僚系统,而题目中是权宠,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广陵郡……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京口绫衫缎”等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表明唐代形成了不同的手工业专业性生产区域,故选C项。

17、【答案】B 【解析】“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判,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八大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不是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9、【答案】A 【解析】材料虽然反映了闽商重视海外市场,但不能由此判断他们忽视国内市场,也不能说明他们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B、C两项曲解题干内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闽商大量移民海外的原因,排除D项。20、【答案】A 【解析】根据提供的这几本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侧重于对历史的总结反思,故A项正确;几部史书的编修,不能确定是否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材料既然有改革的说法,说明是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的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但从材料的三部史书无法证明,故D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诺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材料中美国黄金储备和存量不足以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国际责任,故A项正确;二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后,目前再未发生转移,故B项错误;二战后至今,美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苏格拉底强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进行客观认识人的无知并进行反思,体现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B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表明毛泽东维护湘南特委的方针,故A项错误;湘南特委不能代表整个党中央,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一切工厂归工人”可知其“左”倾错误,故C项正确;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材料表明汉朝政府颁布法令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地位的提高,广大商人虽富却贱,C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25、【答案】C 【解析】六科制度和内阁制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和唐代三省六部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线是胡惟庸案,故D项错误;六科制度改善了朝政,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制度:察举制。

说明:察举孝廉,崇贤、举善、黜恶,教导人们向善。(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中正官可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败坏社会风气。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7、【答案】示例1:中华文化在近代逐渐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传统文化核心为儒学,强调伦理纲常,植根于自然经济,主要为封建专制服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华文化逐渐增添了民主、自由、法治、宪政等现代化因素,传统文化中强调尊卑等级和血缘关系的成分逐渐减少。中华文化走向进步。

示例2: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以自身传统和西方近代文化逐渐交融、结合,呈现兼收并蓄的发展趋势。鸦片战争以后,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立足于传统,兼采中外,贯通古今,以批判性态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指出其自身局限,用西学中的积极因素来改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江西省历史文化 篇7

南屏中学初步形成“阳光教育、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 阳光育人, 创新思路, 阳光办学。学校树立“发展学生, 提升教师, 影响家长, 服务社区”的办学理念, 以“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为育人理念, 以“脚踏实地, 胸怀大志, 追求卓越, 造福社会”为校训。学校以“县内领先, 市内知名, 全省一流的示范性精品初级中学”为立校方向, 构建了“三年内教学质量全县前茅, 形成鲜明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 五年内教学质量全县领先, 全市前茅, 彰显一流文化特色, 成为全县人民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品牌精品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战略, 努力使校园成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精神特区。

阳光教师, 阳光课堂, 减负高质。该校有最敬业最优秀的阳光教师, 对待学生“爱”字当头, 对待工作“勤”字走先, 对待事业“奉献”朝前, 爱学生胜过爱自己, 不慕名利、不计得失。学校教师敢于探索, 实践总结, 创造出适合本校教学发展的“学检研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原有生源条件极差的情况下, 该校教师艰苦奋斗, 爱岗敬业, 带领孩子们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实现学校教学质量连年创造奇迹:各年级教学质量迅速进入全县领先位置;2012年, 该校在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一跃进入前四强;2013年, 再创辉煌, 进入全县前二。

阳光德育, 阳光少年, 快乐成长。学校德育为先, 素质教育特色凸显, 培育阳光少年。每日开展广播操、跑操活动, 坚持学生在校阳光体育一小时。少先队、学生会走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 星级阳光少年评比、十佳班长评比、校园十佳歌手评比活动, 文学社、围棋、象棋、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大合唱等阳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精彩纷呈。在南屏中学学习的孩子文明有礼, 积极向上, 个性彰显, 健康成长。

吴城文化与商代江西 篇8

关键词 吴城遗址 考古 文化

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山前乡吴城村,该遗址的发现令世人瞩目。

根据吴城遗址发现的各种遗迹和出土的大量文物,我们跨过历史的门槛,可以看到一幅远古的图画,它清晰地展现了三千多年前吴城先民们的生活场景。

吴城地区丘陵起伏,水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是一片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沃土。在靠近肖江的向阳坡上,花繁枝茂,翠竹丛中掩映着一座又一座茅草盖顶的简陋房屋。这种茅舍面积不很大,室内宽度还不到4米,呈长方形半地穴式,地面和墙壁都经过焙烧,糊有一层青灰色的硬面,屋里整洁、干燥,中间有一个灶台,人们就在这里做饭和取暖。

田野里,奴隶们正在使用石铲、石锛这些粗笨原始的生产工具翻松土地。这时的农产品种类已日渐增多,单是粮食作物就有稻、粱、黍、麦、菽、稷等,此外还有桑、麻、瓜果之类经济作物。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又用陶刀、石镰把庄稼收割回来。

肖江上,有些奴隶正在驾舟打鱼,挂满了陶网坠或石网坠的鱼网拖上来了,一条条肥美的鲜鱼在船舱里活蹦乱跳。附近山丘上的树林里,还有些奴隶正在打猎,他们使用弓箭、石矛射杀、追逐着野兽。

山坡上,有几处铸造青铜器的作坊。此时,作坊里炉火烧得正旺,熔炉旁堆满了木炭和矿石。一部分奴隶正在把从附近山上开凿拣选来的白色或红色的粉砂岩石打磨平整,再用铜凿、铜刀镂刻浇铸不同器物用的模子,上面还刻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刻上简单的文字符号,这就是石范。另一部分奴隶正在炉前挥汗操作,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熔炼,滚沸的铜汁出炉了,大家相互配合,立即将铜汁注入石范,待铜汁冷却凝固,拆除石范,再进行一番细致的打磨修整,一件简单的铜器就制作成功了。至于形体比较大的器物,比如铜鼎、铜斝之类的容器,那就不是一次就能浇铸成功的,必须先分开浇铸部件,然后再进行总体熔接。

在吴城,曾经陆续出土蝉纹铜锛、兽足虎耳铜鼎、凤首器盖、铜斝、铜矛等一批造型别致、纹饰华美的青铜器,反映了商代青铜铸造工匠的高超技艺;那伴出的大量铜渣、木炭和石范,则表明这些青铜器就是在吴城当地铸造的。

离村庄不远处还有多座制造陶器的作坊。有些奴隶在揉泥,有些奴隶在制坯,有用手捏的,也有用木构辘轳车轮制的,陶坯成型后,用陶拍子拍印上方格纹、叶脉纹、水波纹等多种多样的纹样,还用小竹竿戳印上整齐的圆圈纹,有的奴隶拿着尖头木棒在陶坯上刻划了各种文字符号和图案花纹。陶坯经过一段时间的晾干,再放入陶窑里加温焙烧。

这种陶窑呈上小下大的覆钵状,顶部有圆形的烟囱,窑膛的长度和宽度也不过150厘米左右,一窑烧不了几件陶器。陶器种类很多,有些是作炊器用的,大部分是作盛器用的,还有一些是作为生产工具使用的。

吴城先民烧造的陶器除大量的泥质软陶、夹砂灰陶、印纹硬陶外,还有的器表施了一层酱褐色或黄绿色的釉彩,被称之为“釉陶”;也有的器表先用泥浆水刷上一层红陶衣,再用黑色颜料描画上简炼生动的图案,被称之为“彩陶”。还有一些粗看同釉陶器差不多,但实际上已和陶器有了很大的区别:它采用含有氧化硅和氧化铝成分为主的瓷土作胎骨,器表施有一层莹亮光润的釉,又经过1100℃—1200℃高温的焙烧,这就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堪称是后世兴旺发达的瓷器家族的远古祖先,被称之为“原始瓷器”。这种“原始瓷器”的碎片以前在河南郑州、安阳的商代遗址中也曾出土过,但吴城遗址出土的数量比那里要多得多。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商代吴城地区占据着主要的位置,而渔猎在当时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产;当时不但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工,而且在手工业内部也已经有了较细的分工和简单的协作。和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奴隶在从事着大规模的生产,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奴隶在生产的过程中,已经熟练掌握了冶铸青铜器和烧制原始瓷器的技术。

村上有人去世了,人们会将死者安葬在墓葬区,墓葬中多少要放置一些死者生前日常使用的生活器具。在吴城遗址发掘清理过23座墓葬,葬式有土坑竖穴墓、瓮棺葬、二次葬。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寡优劣相差悬殊,多至20多件,有青铜器、仿青铜陶鼎、甗形器、陶尊、陶盆等,应该是中小奴隶主的墓葬,而少的只有几块陶片,或许这就是奴隶的墓葬,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当时已经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贫富不均的状况。

吴城遗址出土的大量精致锋利的铜矛、铜戈、石矛、石戈、石镞,说明当时已经制造并使用各种专门武器,这正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表现。两次剖析吴城西城墙时在城壕底部出土的25具人颅骨,经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对其中的16具颅骨和颅骨残片进行鉴定,得出了这样的鉴定结论:“可能是男性的为5具,性别不明的为11具。结合牙齿齿冠磨损状况和颅骨缝愈合度判断,年龄大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有两具颅骨有明显的被锐器砍伤的痕迹,可能与战争或俘虏有一定的关系。从保存比较完整的几具颅骨的形态特征看,具有蒙古人种的某些特征。”可见这些身首异处的颅骨是被人为杀戮的武装奴隶的残骸,当年这里曾发生过场面颇为壮观又极为惨烈的一方强攻城池和另一方坚守家园的战争。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文化遗物的特征比较,吴城遗址可分为商代中期、商代晚期和商末至西周初三期,延续时间长达数百年。吴城遗址出土的器物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遗物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陶鬲的造型作风、演变规律大体与中原的陶鬲相似,陶器上部分刻划文字的结构也与殷墟甲骨文类似,从斝、戈、锛、斧等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吴城文化具有不少明显的地方特点,如生产工具中的凹刃石斧、带纹饰的马鞍形陶刀,以及吴城特有的双腹甗、贯耳深腹罐、高领折肩深削腹瓶、小口折肩罐等陶器群,大量的几何形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等,都是与中原文化有所差别的。商代居住在肖江畔的吴城先民在这里耕作、渔猎、制陶和炼铜,创造了光辉的“吴城文化”。

从考古发掘揭示的各种遗迹判断,吴城城址内可以划分为制陶区、冶炼区、居住区和墓葬区。考古发现证实吴城是一座颇具规模且分工周全、布局合理的商代方国都邑。

考古资料证实,在中原地区夏商文明的影响下,江西地区的原始氏族制逐渐解体,从而步入文明时代,赣江中下游地区在商代中期已开始形成吴城方国文明,这一文明在商代晚期进入鼎盛时期。

凸现吴城方国文明的特征是:制造并使用各种专门武器,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征战与祭祀已经成为方国的大事;在农业聚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早期城市,成为当地文化中心,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已掌握整套科学的青铜开采和冶炼技术,并已成功铸造有一批风格独特的精美青铜器;成功烧造和广泛使用原始瓷器;日常交往中已经使用文字,这些文字尽管难以释读而又失传,但它们在中华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首先提出了“吴城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命名,指出以吴城遗址为代表的江西商代文化是一支有着自己的分布地域和自身文化特征又受到强烈商文化影响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丰富的考古材料证明,吴城文化是江西境内主要的商代文化遗存,它曾受到中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影响和浸润,凝聚着吴城先民的聪慧劳作和创新精神。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是一个基本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当时赣江—鄱阳湖地区的奴隶制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吴城先民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同样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璀璨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吴城商代遗址之后,江西又发现并发掘清理了新干商代大墓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采炼遗址。吴城商代遗址以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形象展示了这座商代方国都邑的大致文化面貌;被誉为“长江中游青铜王国”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则以琳琅满目的文物珍宝全面展现了江西商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与发达程度。吴城遗址和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足以改变人们对南国商代文明的整体性认识和传统的历史观。瑞昌铜岭商周铜矿采炼遗址的发掘,又以事实雄辩地证明,江西的青铜文化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三大考古发现表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江南地区同样有光彩耀眼的青铜文化,可使我们认识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分布格局,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重要舞台。在黄河流域华夏族先民奋发开拓中原大地的时候,江西先民也同样在赣鄱流域这块肥土沃壤辛勤劳作,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上一篇:大垸镇换届选举活动圆满成功下一篇: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