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的造句(共4篇)
名落孙山的造句 篇1
有关名落孙山的造句
1. 高考录取榜张贴出来了,围观的考生们脸上的表情各异,有的表现出金榜题名的喜悦,有的则露出了名落孙山的失望的表情。
2. 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我名落孙山。
3. 但是,还是有30%左右的学生名落孙山。
4. 后来人们用“名落孙山”来比喻考试没有考上或者选拔没有被录取。
5. 上海和北京曾入选20第一届10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但此后均名落孙山。
6. 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么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7. 他成绩那么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8. 这次考试他又名落孙山。
9. 那是一九八一年秋,十几个吃闲饭的人凑到了一起,其中大多是高考中名落孙山的待业青年和下乡返城的“知青”,还有几个没有固定职业的`社会浮闲人员。
10. 在我国清代中叶,有一位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曾经多次参加清代的科考,终因名落孙山,看透世态炎凉,积十年之功夫写成了我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1. 名落孙山的朱敏健当时心情十分复杂,他回忆:一直以来,我都因为有机会参与这宗大案而引以为荣,岂料却又偏偏因为它而升级无望!
12. 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我这个在码头干了七八年装卸工的初中生,就去碰运道,结果名落孙山。
13. 结果,买他的文章的人中了举人,他自己反而名落孙山。
14. 《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范进,所以一直名落孙山,被那杀猪的老丈人耻笑,就是主考大人嫌他文字悖谬的缘故,从二十多岁,考到五十多岁,总是铩羽而归。
15. 今年高考,我相信你不会名落孙山的。
16. 这次考试,我虽然没有名落孙山,但还是觉得不理想。
17. 张三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高考却名落孙山。
18. 这一次牙医和律师已经名落孙山。
19. 他微笑了,当面给我口头评语是“胡说八道”四个字,我想这回糟了,一定名落孙山,阿弥陀佛,还算官运亨通,第二天发表,老牛居然也登虎榜。
20. 当我得知名落孙山,心情空前绝后的难过,犹如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21. 冠军的花环总是短暂的,今日光彩夺目的冠军,明日就很有可能名落孙山。
22. 虽然他满怀信心地表示:"但教不把初心负,沧海遗珠莫遽河",结果却时运不佳,名落孙山,这一结果使他十分沮丧;他在"秋仲移居大安"一诗中流露出这种心境:"曲巷自来车辙寡,懒随征逐少年场。"
23. 高中毕业后,裴原旺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了省城高等学府,他们两人名落孙山。
24. 学生的情绪刚趋平静,我又投石激浪:如果竞赛失利呢?又有哪些说法?一时间,"失败"的同义词次第而出:受挫、败北、败阵、落第、走麦城、失荆州、名落孙山、饮恨赛场、城下之盟、四面楚歌、出师不利等。
25. 这次考试,他名落孙山。
26. 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
27. 如果你参加考试,最好能及格,一定不要名落孙山。
28. 新世界葡萄酒轻松占据了前几名位置,拉菲则“名落孙山”。
29. 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麽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30. 你平时不努力,难怪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31. 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32. 名落孙山的候选人回去工作,其他的则说战斗刚刚开始。
33. 今年你虽然名落孙山,但只要下定决心,努力用功,明年一定会考取。
34. 高考的成绩下来了,哥哥再次名落孙山。
35. 我考试名落孙山了,我很难过。
36. 她这次的考试一定名落孙山。
37. 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38. 不难想象她在高考时名落孙山,并且只能主修她不喜欢的热能工程专业。
39. 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麼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40. 他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41. 也许在你看来,动物世界里按“情商”论资排辈的话,鸡类可能将名落孙山。
42. 她初次出马就顺利通过了律师考核,而与她一道应考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却名落孙山。
43. 我来投考的那一年,有一个山东老乡,已经报考了五次,次次名落孙山。
44. 他成绩那麽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45. 今年高考他又名落孙山了。
46. 参军是萨达姆的梦想,当他在军校招生考试中名落孙山后,他便身心交瘁。
47. 我已有心理準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48. 参加考试,即使名落孙山,也不应灰心,再接再厉,下次再来!
49. 他成绩那麼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50. 即使名落孙山,也不要轻易言败,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的造句 篇2
一天, 他闲躺在床上, 在清苦的境域里想象重阳佳节的到来, 想象亲友团聚的快乐情景, 忽然听到“搅林风雨声”, 屋外秋风乍起, 横扫落叶, 紧接着大雨滂沱风雨交加, 创作灵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他从床上跳起来, 提笔在墙壁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刚写完还没有对第二句进行考虑, 突然催租子的人闯进来, 立刻把他的诗兴冲走了。
以后他想接着写, 谁知再也找不到那样好的灵感了, 这次创作有始无终, 留下了遗憾。
他的朋友向他要诗, 他不得不说明情况, 只将这一句寄去。可是, 即使这一句, 也成为流传后世的名句, 历代受到称誉。吕本中《童蒙诗训》说:“文章之妙, 至此至矣!”成语“满城风雨”就是由这句诗而来。现在人们普遍用来比喻事情传遍各地, 到处议论纷纷, 显然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宋朝吴地人孙山, 素喜滑稽诙谐, 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某年, 他到外地考举人, 同乡托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同考。同乡的儿子名落金榜, 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 就先行返回。
同乡问孙山, 他的儿子是否考中, 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 又不便隐瞒, 就仿照欧阳修的《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 随口念了这样两句:解名尽处是孙山, 贤郎更在孙山外。
名落孙山的王致和怎样创出老字号 篇3
王致和自幼跟着父亲学过做豆腐,于是向几位同乡借了点钱,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两间房,开起了豆腐作坊,每天做上几屉豆腐,沿街叫卖。到了夏季,有时他怕卖剩下的豆腐发霉,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和盐腌后用缸储存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三伏之后,王致和打开缸看腌制的豆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试着尝了尝,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他送给邻里品尝后,没想到大家都称赞不已。此后王致和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臭豆腐颇受人们青睐。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致和在延寿寺街路西开设作坊,竖起了“王致和南酱园”的招牌。
同治年间的一天,得宠于慈禧太后的太监安德海出宫办事,路过“王致和南酱园”时,他被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所吸引,一看是卖豆腐的,而这豆腐块不大,略带臭味儿,便好奇地买了一块品尝。虽然闻着有点臭,可吃起来却别有风味。安德海想,老佛爷成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这东西准没吃过,何不让她尝尝?于是买了一小坛子,带回宫里。慈禧用晚膳时,安德海将一小盘臭豆腐端到慈禧太后面前,她一闻,连忙捂住鼻子。安德海言道:“皇太后,这东西闻着有点儿臭,可吃着味道不一般,您尝尝?”慈禧试着夹了一点儿放在嘴里咂摸了咂摸:“还别说,这味道还真不一般……”不知不觉这—顿晚膳间,她竟吃了两块,然后问安德海这吃食叫什么名字?安德海说叫“臭豆腐”,慈禧太后摇了摇头,说这名字实为不雅。她见这吃食呈方形,且着青色,便賜名“御青方”,并传旨将“御青方”列入御膳菜谱,适时进奉。
因皇太后御赐了“御青方”之名,王致和的臭豆腐声名大振。清末状元孙家鼐还写了两副藏头对子,一副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副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荚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
成语名落孙山 篇4
孙山是宋代的一名才气无双的学子,因为他很幽默而被人们称为“滑稽才子”。他跟同乡的儿子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科考,公布成绩时孙山的名字在最后一位,他的`同乡却落榜了。孙山回到家里以后他的同乡来问他考试情况,孙山觉得开诚布公地说不太好,但不说又不行,于是他便说道:“解元尽处足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我孙山的名字在举人榜上是最后一个,你儿子的名字还在我的后面。”过去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第一名称做解元,孙山在这里所指的解元是指一般考取的举人。“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就是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