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2024-10-23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通用4篇)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篇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菁华 禁受 忍俊不禁 襟怀坦荡 身居津要

B.庇荫 辟邪 开天辟地 弊绝风清 筚路蓝缕

C.挈眷 切割 切肤之痛 锲而不舍 妾妇之道

D.信笺 渐染 草菅人命 流水浅浅 缄口不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破天荒 察言观色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B.冬蛰 笑咪咪 发愤图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宣泄 霓虹灯 秘而不宣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收讫 荧光屏 额首称庆 横挑鼻子竖挑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专家指出,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交流沟通,多尊重鼓励,不能总是耳提面命,絮絮叨叨的。

B.他妻子饲养这些家畜,原是想用来振兴每况愈下的家业的,但她劝阻不了他拿它们去换两块所谓有“魔法”的磁铁。

C.法庭经过激烈辩论达成共识,张德兴因正当防卫致使袁鸣海丧命,实属罪不容诛。

D.在刚刚结束的“劳模”评比会上,王师傅因其感人的事迹被大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评为本年度的“劳模”。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法制观念,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

B.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C.亚洲的朋友担心,日本淡忘历史会成为社会的风潮,导致自己陷入孤立而不能自拔。

D.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这种手术令病人冲动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变得温顺,但也给部分患者遗留下不可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力、智能下降和人格缺陷等。到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7年,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成功,这使得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70年代调查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现代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得以重获肯定。因为立体定向手术毁损的脑组织直径仅0.5厘米左右,病人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术后副反应因此而大大减小。随之而进一步发展的X光刀、γ刀,则帮助病人把痛苦和副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医生试图采取切除、射频、冷冻等手段,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专家们认为精神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医生们不得不承认,人脑对于当代医学来说还是一个太复杂的人体器官。神经类疾病的生理机制仍在探索,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往往是引起对精神外科的争议的重要原因。像面对很多疑难医学问题一样,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神经外科手术被用于癫痫,去掉那扭曲的病痛。还用于一些种类的.精神病,去除执念,去除妄想。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难想象,为一些文艺界的著名精神病患者实施精神外科手术,我们应该给蒙克、梵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物开颅吗?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用于规范精神外科手术的法律。这一空白产生的原因是,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人们对此类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而实际操作的例子也相当罕见。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把它当作是有危险的、潜力巨大的、将来时的医学手段。

5.下列对“精神外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外科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技术改变人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篇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接地气的草根戏班,________的地方唱腔,着实令戏迷们为之________。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台下是男女老少芸芸众生,演戏人精益求精,演得________;看戏人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台上演员声泪俱下,台下观众也跟着哭鼻子抹眼泪:人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融进了悲剧的氛围之中。

A.字正腔圆 迷倒 惟妙惟肖 B.原汁原味 迷倒 栩栩如生 C.原汁原味 倾倒 惟妙惟肖 D.字正腔圆 倾倒 栩栩如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

在世界各国建筑史上,石质材料都有广泛而久远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质文物的形式丰富多样,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物 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③完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多为石质 ④石质文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⑤它们经历久远的历史年代 ⑥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 A.⑤③⑥②④①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①④⑤②

D.④⑤①③⑥②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同情比实际的物质帮助更加重要。B.让自己的汗水落进乞讨者的帽子里,希望乞讨者能自食其力。C.对他人的不幸,不能只流于表面的同情却没有实际的帮助。D.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出自己深切的同情,场景十分感人。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宗元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辞,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

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家:居住 B.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 叩:询问 ..C.触罪摈越、楚间六年 摈:抛弃 D.蓄其志以周于事 蓄:怀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

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

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

D.作者认为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也更羡慕柳谋的做法。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4分)

(2)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4分)9.作者为什么认为柳谋能够“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温台

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4分)(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4)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师说》)(5),有所广益。(《出师表》)(6)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7)日星隐耀,;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岳阳楼记》)(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老 爱 情 苏 童

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

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栽,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番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太多,穿得也太多。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塞。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

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死的,外公今天也死的。”

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

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

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痰声,未及人们做出反应,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了。这时就听见堂屋里自鸣钟“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夜里12点!

正如他宣布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心想事成,陪着妻子一起去了。如果不是人们亲眼看见,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对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是我的邻居,死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同一天。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犹如上了锈一样,任人们怎么拔转就是一动也不动。

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12.分析小说中“老夫妻”的形象特征。(6分)13.小说安排“女儿”这个人物有何作用?(4分)

14.小说的标题“老爱情”有什么含义?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小说结尾说老人夜里12点陪着老妻去了,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不再转动了。有人说这个情节太过离奇,不符合常理,应该删掉。你认为这个结尾是否应该删掉?请结合全文谈淡自已的看法。(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崇尚简单 国 风

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眼。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尧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检查工作,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文中引用甘地和司马光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18.现代社会金钱崇拜使人类陷入了怎样的生存困境?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答案

1.【答案】C(字正腔圆:(说和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根据语境应选“原汁原味”,排除A、D项。迷倒:使沉醉、陶醉。倾倒:形容十分佩服或爱慕,“为之倾倒”属固定搭配,故排除B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

2.【答案】D(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3.【答案】C(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4.【答案】B(文段先谈石质材料在建筑史上的应用,③与之密切相关,排在最前面;与③衔接较好的是⑤,而与⑤衔接较好的有①和②,从逻辑上看②应在①前面;⑥④与后文联系紧密,排在最后。应选B项。)

5.【答案】C(画面中坐在墙脚的乞讨者显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而站着的绅士竟然手抓手帕泪水涟涟,甚至泪水都滴落到乞讨者的帽子里,代表在精神上同情对方,可是乞讨者更需要物质上的帮助。因此,漫画的寓意为面对他人的不幸,实际的帮助比精神的同情更重要。)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答案:C(摈:被抛弃,根据语境此处是被动义。)7.答案:A(“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应为“柳谋弃考进士”)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译文:(1)时势要退就退,尊敬老人,(使他们)没有汲水舂米的劳苦。

(2)译文: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担任从事来使他的家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

9.答:作者年轻时喜好名誉反受其害;柳谋诚实敦厚说话不多,怀着他的志向来周密地做事。(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1)答:“渺渺天涯”表现了担忧之情;“浮云流水”表现了不舍之情(一点1分,两点3分)

(2)答:诗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2分)庭院幽深,瑟瑟秋风,摇动翠竹,掀动帘幕,客房者惟有孤灯相对,自吟自怜。(2分)

(3)答: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1分)。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1分);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1分)。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1)取之无禁(2)其不善者而改之(3)弃掷逦迤(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5)必能裨补阙漏(6)翱翔蓬蒿之间(7)山岳潜形(8)舍我其谁也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答案】①相貌、行为十分平常普通;②任劳任怨,细心照顾后辈;③同甘共苦、相互照顾、生死相依。(每点2分)

13.【答案】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女儿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闲人,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作者是以女儿的浅薄和利己反衬老夫妻的宽容和仁慈。(当然也可以从主旨的揭示角度分析,答对两点得4分)

14.小说标题“老爱情”的含义:①表层含义:小说讲述的是一对老人的爱情故事,体现的是一种老式爱情,即中国传统的同甘共苦、夫唱妇随的爱情。②深层含义:“老爱情”中的“老”即为永久、永恒之意,真正的爱情永远青春不老。妻子死了,丈夫也平静地“陪着妻子一起去了”。老夫妻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每点2分)15.答案示例:不应该删掉。

①结尾的这个情节恰是小说的高潮,那矮小的老人在和孙子的对话中就已经明确了死志,结尾这个情节就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②突出了老人视爱情重于生命的形象,“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

③这个情节恰好体现了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突显了小说“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这一主题。(答“应该删掉”也可,要自圆其说。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9

16.答: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1分)其次,从“至善至美皆美德,简单是美德,生活简单的人目标明确志向会坚定”三方面论证为何要崇尚简单。(2分)再次,论述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2分)最后,总结全文,得出“崇尚简单”的结论。(1分)17.答:①引用甘地的话为本段论据作总结,(2分)②也是对分论点“至善至美皆美德”的有力论证(2分)。③引用司马光的话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生活简单的人目标明确志向会坚定”观点(2分)。

18.答:①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②人只知道一味向自然索取,破坏生存环境。③人变成物欲的奴隶,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哲思类材料作文,材料往往具有隐喻性特征,不直接说明道理,一般借用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材料通过玻璃杯装填不同物质,引起人们对于玻璃杯自身的忽视,引导人们思考,人类人生因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等带有低俗色彩的欲望、物质享受、过于计较,从而变得失去人生的方向,以至于完全失去自我。从正常情况来看,学生较多能从这个角度入手。思路一:

从回归原先纯真、质朴的自我、本我来看,可以立意:做最初的自己、回到本来的我、回归自我、找回本我、唤醒自我、保持自我等。思路二:

从回归自我的途径看,可以立意:人生要淡泊宁静、给自己一片心灵天空、不要让心灵遭受蒙蔽等。思路三: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篇3

(2012-2015)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等。地理学科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一、高中地理课程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我们可以大体上将地理课程的总体理念归纳如下。

1、重视对未来公民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而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巨大优势。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世界观念的公民,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应建立新型的现代教育理念,平时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拓宽学科知识视野,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向。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侧重生活的地理,对应的是具有生存需要的学生和注重应用与操作的地理学习;侧重文化的地理,对应的是具有素质要求的学生和强调常识与技能的地理学习;侧重科学的地理,对应的是具有探索意向的学生和倾向学科发展的地理学习。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应该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并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特别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化消极被动的学习地理知识为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学会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努力实现多元化,这包括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元化。强调“三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并且应该提高学生在评价过程的参与度。

二、高中地理课程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地处常州市武进城区,创建于1939年,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1957年)、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999年)、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04年)。现有52个教学班,6名专职地理教师,教师年龄段分布适中老中青搭配合理。高级教师三人,其中邱效琴老师四次受到武进区政府嘉奖,2002年被评为常州市地理学科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常州市首批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007年9月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国祥老师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兆海教师为武进区骨干教师。杨庆春、方训和刘磊教师为中学一级教师,而且刘磊老师为南师大地理系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素质过硬,目前全体满工作量,有待于引进新人。

目前全省地理教学一标多本,其中人教版与鲁教版教材最为重要。地理教学需要考虑如何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体系下优化重组各种教材,有效整合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至关重要。在考试和升学压力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赶进度,以教师讲授代替学生读书,以练习代替思考等诸多类似短视性的教育行为。使得原本兴趣盎然的地理学变得枯燥乏味,把综合性的教育目标简单化为分数斥求,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教师跨越式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即如何在高考短期目标和长远教育目标求得平衡,如何协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长足发展以及学校的社会口碑三者关系。

有鉴于此,我们初步制定地理学科发展规划,力图开拓本校地理教育和地理教学的新格局。

(二)课程实施

1、努力钻研教材,适当践行课程目标

目前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课程目标的把握还是存在一定的偏颇,主要问题是对三维目标的把握上侧重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应试倾向十分明显,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强调明显不足,即存在短期教学目标与长期教育目标脱节的矛盾。我们应努力钻研一标多本的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打破不同版本教材的藩篱,重组教材结构,尽力让地理课堂更加贴近高中学生。在此过程中贯彻三个原则——生活化、人文性和科学性,以此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关心爱护环境的新时代公民责任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的解读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学生中心主义、学科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三者寻求平衡。“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因此,高中地理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生出发,关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利用时代性很强的地理信息技术,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观念。

2、努力形成风格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

除了发挥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风格独特的地理课堂氛围外,我们还需——

①提升生存力地理

地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地理学习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这种生存力具体表现在:认识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环境。

这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进一步优化重组地理教材结构,并且要特别关注情境的创设,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②富有文化品位的地理 我们需要以地理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包含地理文化素养(基础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技能以及正确的地理情感、观念、态度等),还需要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课堂评价中,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包容各种学生的合理的个性张扬,尊重学生并在此基础完善学生的道德理念。

③具有浓厚科学味道的地理

现行地理教材有两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体系庞大,触角延伸广阔,这在如今媒体发达的情况下就有些特色不明显的弊端了。第二是地理教材结论性知识多,而过程性的推导较少,给人以大众化的感觉,部分学生觉得地理并不如物理、数学、化学等科目那么“科学”。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特别是对地理学史的研究。了解地理学及分支学科的发展轨迹。辅以必要的实验设备,创设特定的情境,设置开放性的作业。从而为学生展示出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思维方法的科学性。总之,地理学科并不只是一大堆经验总结。

(三)课程建设

1、不断完善学案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各种地理教学资料库,并及时根据教材的变化更新调整。现在我们已经形成具有体系的必修

1、必修2和必修3学案。在未来几年内,我们还会根据课堂教学反馈不断完善、修正、更新。

学案的更新把握如下三个原则: 基础性:学案不是对教材的照搬照抄,只是对教材的基础和核心的精心提炼与结构优化。

趣味性:学案的目的是刺激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所以学案的内容上将逐步提升趣味性的阅读材料与新颖的地理科学问题的比重。

科学性: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地理学科看起来知识覆盖面广,但是相对于物理化学而言操作性较弱。我们要在学案中增加动手实践的板块。

2、开发并完善校本课程

地理教研组已经开发实施如下校本课程:地理信息技术(GIT),旅游与地域文化,国家名片上的山水等。大大开阔了学生们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修养。并且锻炼教师队伍。

在未来几年内,我们要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努力推出精品校本课程,力争印刷成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现有条件,今后我们还要视情况尝试开设关于天文方面的或者地理学史等方面的校本课程。

3、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鉴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我们全体地理教研组成员每年多次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假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今后我们更是要引导加强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

①利用GPS预测武进内涝高发路段 ②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为常州规划发展提供新建议 ③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设计常州导游电子地图 ④利用遥感图片更新常州市地图 ⑤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筛选常州最好楼盘 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评估BRT速度

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了解香港(台湾)

⑧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制作地震分析图

⑨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小区地震避灾预案

⑩尝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完善网上地震救灾社区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还须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的联系。我们不仅要活动形式还应该多样化,特别是注意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方面的探索还要扩展到制度规范的建立,包括如何成立小组,如何组织常规活动,活动的宣传与记录以及如何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反馈等。

(四)资源建设

1、整理地理组多年的经验,筛选与更新练习题库,以便于平时进行基础性练习,小高考综合训练,一轮单元复习,二轮综合复习以及模拟考卷的组合。

2、搜集整理多方素材与课件,构建素材库和课件库,节约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

3、依托校园网构建地理学科网站,在创设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过程中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通过网站实现校内与校外的地理学科发展的交流,通过网站展现地理教师的风采(包括教师微博与课题博客),通过网站实现课程的学习与延伸学习等。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应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重,并努力践行一下五个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对于教师除了常规的考察外,还应该关注以下项目—— ①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获取地理信息,即方法的建立。

②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使其灵活掌握基本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 ③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否还抱残守缺地“兜售”知识。

为改进评价,我们还需要多听课,形成评课制度。并规范教研组活动,使教研组活动具有计划性与开放性。改进备课方式,完善备课笔记创新与自我反思部分。

对于学生的评价侧重学业评价,并重点关注学习态度与方法、课堂表现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评价项目。特别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六)教师成长

地理教师是地理学科发展的关键,如何将教育理想与教师理想统一,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推进素质,如何实现对地理教师的激励与自我激励是教师成长的核心问题。

首先要引导地理组全体成员制定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罗列自己对于教育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教育的期望。鼓励地理教师参加各级学习与培训以使更多地理教师成为区级、市级骨干教师或者是学科带头人。而教师的学习成长还可以借助网络,通过远程听课提高自我水平。

但是教师最根本的成长还是灵魂的成长,这需要通过不断阅读哲学类作品、文史类书籍,经过交流与观点碰撞产生火花。只有灵魂的壮大才能持续地推动专业成长。

三、保证措施 1完善并落实制度

目前的制度总体是好的,我们只要做进一步完善并抓好落实。包括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考核制度,“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组内公开课制度,大型对外公开课活动,姊妹学校交流活动等等。需要改善的是提高组织效率。而地理教研组内需要严格分工,明确职责并努力提高教研组的凝聚力。

2经费保障 3师资保证

地理组的人手还是略显单薄,必须引进新鲜血液。否则我们的精力不足以进行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研究,只能简单完成教学任务。

四、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初步拟定学科规划,进行论证与完善。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5年2月——实施地理学科规划。

第三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总结规划实施过程中得失,形成文字记录。

第四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根据总结制定下一轮的学科规划。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试卷 篇4

江苏省启东中学20xx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142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柯灵

1.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2.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3.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4.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5.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6.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

7.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一九三零年秋

1.三个词概括这篇散文描写的小巷特点,并说说小巷对人身心又有那些影响。(6分)

答:

2.试以文章第二小节为例,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答:

3.文章结尾写“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用意是什么?(4分)

答:

4.探究“乌衣巷”这一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课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又言:“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者除赋额。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减税。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乞敕所司处置。”帝悉报许。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委。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 奇:对……感到惊异

B、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举:推荐

C、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当:应当

D、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 计画:计划

6.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C、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D、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 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况钟初任苏州知府,面对难治的局面,巧察实情,严惩奸吏,全府上下为之大震。

B、况钟在任苏州知府期间重视教育,礼遇文儒,救助寒士,举贤荐能。

C、况钟做苏州知府时为民“兴利除害”,上疏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为军籍之事,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

D、况钟任满时,当地很多百姓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请求为他立祠。

8.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9分)

(1)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3)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6),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7)荷尽已无擎雨盖, 。(苏轼《赠刘景文》)

(8)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削弱(xuē) 粳米(jīng) 碑帖(tiè) 箪食壶浆(shí)

B.孱弱(chán) 豢养(huàn) 纤细(xiān) 佶屈聱牙(jié)

C.皈依(guī) 犒劳(kào) 编辑(jí) 扑朔迷离(shuò)

D.韶光(sháo) 披靡(mǐ) 嬗变(shàn) 煊赫一时(xuǎn)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B.明星出书,风潮渐涨。一旦明星已成气候,他们的书不管内容怎样,往往一出版就意味着畅销。我们说,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令人不堪卒读。

C.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就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D.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即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真正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顾问王留柱介绍,河南被掳往日本的劳工有4100多人,现在仍在世的不足100多人。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从而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14.针对下面两种情形,用一句话写出你自己的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1)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

(2)有时,并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

答:

                                 
                                   
         

40

                       

15.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使得语义得到充分体现。(4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 ;

四、作文(70分)(做在作文纸上)

16.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乙、选考题(18分)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文贵通达

李文海

眼下,杜撰几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拼凑一些半古半洋的语句,堆砌成一篇诘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文章,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这可以说是当前文风不正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坏风气也蔓延到研究生教育中。有人说:有的博士论文常常连博士生导师都看不懂。这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现实生活的某种真实反映。

其实,朴实无华,明白晓畅,乃是一篇好文章的头一个,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老一辈的文学大家们曾经反复强调过。

梁启超要算是文章高手了。梁启超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新文体”不拘一格,俚语、韵语乃至外国语法均可入文,但前提是必须“平易畅达”、“条理明晰”。他说:“为什么要作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尤其是历史的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读来犹如雾里看花,这不但表明作者心目中没有读者,而且也失去了作文章的本意。

梁启超强调好文章首先要做到“词达”。他说:“若为文章之美,不要多说,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过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删的有多少,该删的便删去。我不主张文章作得古奥,总要词达,所谓‘词达而已矣’,达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说话不行而文章技术比说话强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这一段话,把“简、浅、显”三个字都包括进去了。“章无剩句,句无剩字”,就是“简”;“不再求深”,就是“浅”;“词达”,就是“显”。

“五四”时期倡导“文学革命”的胡适,也称赞梁启超的文章“有很大魔力”,并且对产生这种魔力的原因作了很有意思的分析。他说:“这种魔力的原因约有几种:(1)文体的解放,打破一切‘义法’‘家法’,打破一切‘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2)条理的分明,梁启超的长篇文章都长于条理,最容易看下去;(3)辞句的浅显,既容易懂得,又容易模仿;(4)富于刺激性,‘笔锋常带情感’。”

胡适对梁启超文章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自己对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他在评价黄遵宪的诗时,跳出所论的具体范围,谈了自己对于“做诗”与“做文”的一般性看法。他指出:“这种诗的长处在于条理清楚,叙述分明。做诗与做文都应该从这一点下手:先做到一个‘通’字,然后可希望做到一个‘好’字。古来的大家,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古来绝没有一首不通的好诗,也没有一首看不懂的好诗。金和与黄遵宪的诗的好处就在他们都是先求‘通’,先求达意,先求懂得。”连“通”都做不到,既不能“达意”,又不能让人“懂得”,哪里谈得上是好文章?

对那些文理不通、逻辑混乱、晦涩难懂的.文章,最深恶痛绝的大概要算是毛泽东同志了。1958年9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一封信里严肃批评有些干部不大懂辩证逻辑,也不大懂形式逻辑,不大懂文法学,也不大懂修辞学,所以写的文章和文件只是将一些观点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有不足,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他呼吁全党要认真提高写作水平,改进文风。时间虽然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仍然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11月9日第15版,有删节 )

17.选出对“通达”的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写文章要朴实无华,明白晓畅,这是一篇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B.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在“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的前提下,不拘一格,俚语、韵语乃至外国语法均可入文。

C.所谓“通达”指的就是要做到“简、浅、显”,即“章无剩句,句无剩字”,“不再求深”和“词达”。

D.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先求‘通’,先求达意,先求懂得。”否则,就既不能“达意”,又不能让人“懂得”。

18.为了使自己的观点鲜明突出,作者采用了一些方法,以下对作者采用的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论点作为文章的题目。

B.在文章的“提出问题”部分,揭示论点的内涵。

C.在论证过程中,紧紧扣住论点。

D.用“篇末点题”的方式,再次强调论点。

19.文章最后一段具有怎样的论证作用?(6分)

答: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选用的论据具有什么特点。(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7.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

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8.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

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19.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其原因有哪些?(6分)

20.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6分)

丙、加试题(40分)

注意事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注]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1.给下面的句子添加标点符号(6分)

子贡曰:“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骄 何 如 子 曰 可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2.请就孔子“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主张,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00字。(4分)

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有人说“繁漪给人的初次印象是个“坏女人”,但她却能“坏”得让人感叹让人惋惜。请分别举例说明。(5分)

答:

4.请说说鲁迅的《药》表达了怎样的主题?(5分)

答:

5.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B.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是他的优柔寡断。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使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

C.薛宝钗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她一有机会就要劝贾宝玉学些应酬世务,讲些仕途经济,使宝玉越发反感,由于她在贾母、王夫人等身上下功夫,最后达到了和宝玉结婚的目的,但她却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做了封建主义的牺牲品。

D.巴金通过觉新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新对来觉慧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的最大特色。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就是封建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实。

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题(15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程序认为,对于长期受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困扰的我国来说,农业内涵拓展提供了巨大而难得的机遇。即以生物能源而言,它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能够替代多少商品石化能源,而是它将永远、彻底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不仅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还要能使农民像他们的美国同行那样,不但没有增产后卖难之虞,还能有多途径增值,从而长期保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程序还呼吁,我们再不要用传统眼光看待正在迅速变化和内涵拓展中的现代农业。很多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状况有很大的误解,所谓“农业劳力只占总数的2%”,实际上,2%只是指在田间和畜舍等生产一线的劳力。据此,有些经济学家一厢情愿地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劳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农民大部分进城上。实际情况是,美国从农业产前、产中到贮存、加工再到储运、销售的劳力,要占全国劳力数的约18%。在上世纪90年代IT产业出现之前,以使用劳力而言,农业一直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换言之,扩大农业内涵本身能使相当数量的多余农业劳力就地就业,再加上农村工业化的大发展,我国农村劳力严重过剩和增收乏力的难题才有望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因此,我们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难得的机遇。

(1)在这两段文字中,程序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不超过60字)(7分)

答:

(2)读了上述文字后,说说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农业?(8分)

答:

江苏省启东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卷

甲、必考题(142分)

1.

2.

3.

4.

5. 6.() 7.()

8.

(1)

(2)

(3)

9.

(1)

(2)

10.

(1) (2)

(3) (4)

(5) (6)

(7) (8)

11.() 12.() 13.()

14.

                             
                             
                   

41

       

15. , ;

, ;

16.作文(做在作文纸上)

乙、选考题(18分)

一、论述类文本

17.()18.()

19.答:

20.答:

二、实用类文本

17.()18.()

19.答:

20.答:

丙、加试题(40分)

注意事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子贡曰:“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骄 何 如 子 曰 可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2.答:

3.答:

4.

5.()

6.

(1)答:

(2)答: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8届高三阶段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甲、必考题

1、(1)深长;曲折;寂寂。(3分)(2)消除疲劳;调整紧张的、烦躁的、悒郁的心情;

放纵闲适的心情和爱人随意谈天。(3分)

2、(第二小节)运用对比手法,写北地胡同阴沉晦暗,上海里弄拥挤低俗,乡村陋巷

肮脏破败,来衬托江南小巷恬淡雅致、整洁明丽。(若分析拟人的修辞效果给2分)

3、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分别适合喜爱逐臭争利、争论是非、听锣鼓钲镗者这

三种人的地方,具有喧嚣闹杂的特点,以此反衬小巷的安静,小巷是适合喜爱宁静淡

泊、沉思者的佳处,从侧面来表现了小巷的魅力。

4、(1)昔盛今衰。(2)喜爱宁静,淡泊名利。(意对即可,每点2分,语言因素2分)

5、C(判罪,按其罪判相当的刑)

6、D(A第二人称代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连词,表转折;助词,表状态C代词,有人;或者,也许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7、C(“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的说法不当,“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意思是说这1240人服军役到只到自身,不再让他们的子女因他而服军役)

8、(1)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

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

(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

(3)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样。

9、(1)(4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

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

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

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

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

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

而野鸦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4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10、略

11、C(箪食壶浆sì,佶屈聱牙jí,煊赫一时xuān)

12、B(A,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终将失败。C,“他”没有离开本土家乡用“衣锦

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D,“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夸张过度。

其中,“赤地千里”表示因旱灾或虫灾寸草不生,不指火灾。)

13、A(“不足”与“多”自相矛盾)

14、(4分)示例1——人们的行为可以传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示例2——爱是可以传递的,而冷漠和自私也可以像瘟疫一样蔓延。示例3——人世间真正缺少的不是爱和善良,缺乏的是爱和善良的传递。示例4——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也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渊。(有关键词“传递”,语句通顺,照顾正反的5分;未写出“传递”,但写到“爱”或“自私”的2-3分;只谈“让座”的0-1分)

15、她们彼此用墙进行隔离,却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他们在门上装上门镜,却像个监守自盗的家贼向外监视。(注意句子两部分表述的行为是矛盾而有联系的,此外,房子是仿写时考虑的范围)

16、略

乙、选考题(18分)

议论类

17、B(这是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的特点,不是“通达”的内涵)

18、D(篇末没有再次点题)

19、最后一段是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论点,与前面的梁启超、胡适的正面例子构成正反论证,使对论点的阐述更加透彻。

20、(1)论据很典型,所选的都是我国近现代一流的写作大家;(2)论据很真实,直接引用了几位名人的原话;(3)论据很有说服力,所选的人为人们所熟知,其观点通俗易懂,容易为大家所接受。(每点2分)

实用类

17、B(“臭”是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

18、C(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

19、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2.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

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3.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20、1.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3.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丙、加试题(40分)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这样,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3、她的“坏”表现在对丈夫的不贞,与继子的乱伦,等方面;她的感叹让人惋惜之处在于敢于表现了她对腐朽苦闷现实的强烈不满,和要冲出这束缚她的封建的网的痛苦挣扎和愤怒呐喊。

4、通过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赞扬了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着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5、D、E(D巴金是通过觉慧表达了这一切的。E是资本主义)

6、(1)农业内涵拓展能够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困难,从而长期保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还能够缓解我国农村劳力严重过剩的难题。(2)a.不用传统眼光看待正在迅速变化和内涵拓展中的现代农业;b抓住开发生物能源这巨大而难得的机遇,既提高产量,又确保增殖;c让相当数量的多余农业劳力就地就业;d发展农业的工业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丙卷文言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甲卷文言文

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刚到任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黜,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荷之征,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书朝廷讲明。清军御史李立在匈补军户时为政暴虐,府同知张徽秉承李立的心思,动辄用酷刑压制平民改配军籍。况钟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苏州府属县拖欠的赋税共四年未收齐,总计七百六十余万石。况钟请求适当改为征钞,被户部部议时否决,但从此后颇有所蠲免和减征。况钟又曾上言:“近来奉诏召募百姓租种官民荒田,官田按照民田科征,没有人种的田地则免除赋税额。昆山等县百姓因为死亡、迁徙、从军而除掉户籍的,减去赋税。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没的,赋税额却依然存在,应当都按照诏书的规定办理。臣所管辖的七县,税粮税轻重不均。……请求敕令有关机构处理。”宣宗都予以批准。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

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防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上一篇:防雾霾致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论健美操音乐的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