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戈尔的评价英文版

2024-06-14

对泰戈尔的评价英文版(共9篇)

对泰戈尔的评价英文版 篇1

有些看不见的手,如懒懒的微风似的,正在我的心上奏着潺的乐声。

Some unseen fingers, like an idle breeze, are playing upon my heart themusic of the ripples.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What language is thine, O sea?

The language of eternal question.

What language is thy answer, O sky?

The language of eternal silence.

静静地听,我的心呀,听那世界的低语,这是它对你求爱的表示呀。

Listen, my heart, to the whispers of the world with which it makes love toyou.

创造的神秘,有如夜间的黑暗――是伟大的。

而知识的幻影却不过如晨间之雾。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is like the darkness of night-it is great.

Delusions of knowledge are like the fog of the morning.

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便让你的爱情坐在峭壁上。

Do not seat your love upon a precipice because it is high.

对泰戈尔的评价英文版 篇2

As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s for learning, portfolio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tests of learning and can be utilized as tool for competence development.The presents study aimed to find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of evaluating freshmen’s English writing.It was designed to employ experimental method to establish students’portfolios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portfolio assessment can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ies.

2.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interest in and commiment to portfolios for assessing college writing swelled enormously in America and Europe.A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d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ortfolio based writing assessment..Portfolio assessmen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late 1990s, and has been used as an alternate means of assessment to more traditional tests methods Man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ve been employing this approach in various subjects, such as English, arts, chemistry, and mathematics.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

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Can portfolio assessment better improve students’English writing ability of accuracy, complexity and coherence at the end of one term-last experiment?

3.2 Setting and sampling

The present project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recommended by Hamp-Lyons and Cordon (2000) and the framework posed by Delett, et al. (2001) .

The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by purposeful sampling, an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classes of one teacher and 61 freshmen of a technological academy in Shandong province.All of the participants have never used portfolio in their previous study.The two classes received the same instruction but different assessment approaches The results of pre-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3.3 Instrument design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three varible, this study employed“CohMetrix”developed by Graesser et al. (2004) , which was available freely on the internet.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ompositions written by the two groups in pre-and post-project tests were put into computer with the original features with all the mistakes.Then these texts were read into Coh-Metrics one by one and the values of coherence and numbers of words and syllable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stored in Excel for the purpose of further analysis.

4.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following was the results of essay tests at the end of the project

As for the space limitation, only the paried samples tes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displayed.In the above table the mean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posttest were.507, 12.66, 1.06 and.734with the deviation.011, .038, .127 and.128.The observed t-value were 8.2, 7.6, 7.4, and 12.4 which were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As the same time, p=.000, which was much less than.05.The table showed the means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are different, and the result of postt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etes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class has improved writing skills greatly.From the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data, it testified that both summative assessment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can help enhance students’writing ability, but formative assessment can more faciliat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freshemen’s writing ability of accuarcy complexity and coherence than summative assessment.

5. Conclus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L learners’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riting portfolio assessment project.Although the data from this study give some implic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writing ability by using portfolio assessment, limitations still exist.Hoping it is helpful to futher research.

参考文献

[1]、Delett, J.S., Barnhardt, S.&Kevorkian, J.A. (2001) .A framework for portfolio assessmen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classroom.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4 (6) , 559-568.

[2]、Graesser, A., McNamara, D., Louwerse, M.&Cai, Z. (2004) .Coh-Metrix:Analysis of text on cohesion and language.Behavior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s, 36, 193-202.

泰戈尔对冰心小诗创作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泰戈尔;冰心;小诗;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89-1

上世纪20年代,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诗迎来了一场“小诗运动”,沈尹默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上的《月夜》是中国小诗史的起点。此后几年中,不少诗人都先后尝试创作,至1922年1月冰心诗集《繁星》、《春水》出版,使得中国小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走向了成熟。冰心的小诗是清新、隽永的典范,这种风格主要是受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对冰心诗的影响主要有体式、内容和思想这三大块。她在1932年写的《全集·自序》中,曾有这么一段:

谈到零碎的思想,要联带说说《繁星》和《春水》……,《繁星》、《春水》不是诗,至少是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对于新诗,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正如跋言所说,因看着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这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

冰心在接触泰戈尔之前,就已经断断续续地将“零碎的思想”纪录下来,只不过由于外界对这种创作是不是诗非议很大,使得冰心也不敢确认自己“零碎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诗。泰戈尔的《飞鸟集》给了她启示,使她恍然悟到原来自己写的也可称作诗。

一、体式上冰心对泰戈尔的继承与创新

泰戈尔的小诗简短而韵律和谐,往往三、五行既成一首,每首的音节也十分简短。如My thoughts, like sparks, ride on winged surprises, carrying a single laughter.《流萤集》(我的思绪宛如火花,带着单纯的笑容,骑在让人惊奇的翅膀上。)

在体式上,冰心继承了泰戈尔这种以三、五行为一首的即兴短诗的创作手法,同时又结合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而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如她在《春水·一六六》这样写道:

遥指峰尖上,/孤松峙立,/怎得依着树根看落日?/已近黄昏,/算着路途罢!/衣薄风寒,/不如休去。

在这段诗文中,作者运用较多的单音节词和某些文言词汇来造句,一些句子有文言文句式的痕迹,作者精心锤炼文字,适当地运用了对句,因而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这正是冰心深厚古典文学底蕴的体现。同时她摄取了泰戈尔诗歌语言朴质美丽,音乐性强的特点,结合旧诗的押韵,这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冰心体”。“冰心体”的出现是诗歌演变过程中雅俗矛盾演化的外在显现,是古诗与五四初期白话诗折中的产物,也是古文的文辞优美与白话诗的直白质朴的结合。

二、内容选择上的殊途同归

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继承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就连内容选择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泰戈尔受“泛神论”影响,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界。他歌颂自然,因此笔下才有了许多月、花、鸟、海洋……;泰戈尔吸收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因而他时常用一颗童心去体味母爱。巧合的是,冰心《繁星》、《春水》所摄取的意象中,母爱与童心成为贯穿始终的两大主题。母亲与“我”(孩子)是冰心小诗中常有的意象组,《繁星》、《春水》中歌咏母亲的诗篇共有十处,她诗中的母亲是慈善、博爱而又坚强的,是冰心心情苦闷时的避风港: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一五九》)“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繁星·一二○》)

童年、小孩子、小朋友是二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族,共同体现了他们对童真的礼赞。《繁星》、《春水》中含有这样字眼的诗篇共十处。对母爱的深刻感受使他们都存留着那份童心,而对童年的回忆,对小孩子的喜爱则是外在表现。

三、思想上的传承与发展

谈及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二人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

在泰戈尔眼里,个体与宇宙的关系是和谐化一的,他从古印度的《奥义书》中找到灵感:他们从知识中获得至上灵魂,发现自己与灵魂结合在一起,与内心自我处于完美和谐之中;他们在心灵中实现了自我,摆脱了一切自私的欲望,经历过世上一切行动,从而获得了安宁。他们从各个方面达于至上的神,找到了永久的和平,与万物结合,进入宇宙的生命。这便是“梵我同一”论。

与泰戈尔同属于东方哲学圈的冰心接受泰戈尔“梵我同一”思想并不困难,因为她从小就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而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梵我同一”的思想如出一辙。只不过“梵我同一”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天人合一”却更重视人的主观努力。

他们的作品中都饱含着哲理探索的精神。泰戈尔的小诗以含义隽永见长,他的《飞鸟集》的大部分篇目是蕴涵哲理的。泰诗多劝戒,而冰心的诗更多的是鼓励。《繁星》、《春水》中有16篇是直接以青年人为鼓励对象的,这直接反映了冰心有感于时代的召唤。她知道这个时代是属于青年一代的,也只有青年人才能挽狂澜于即倒:“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繁星·一○》

泰戈尔抒情诗 英文 篇4

你啊,变作黄昏吧!

在迢遥的西山,在金灿的暮天,

静观,一眼不眨;

文静的娇美,忧郁的妩媚,

如沉思无语的妇女。

迈着轻盈的脚步 登上我的生命之舟,

伫立片时。

起航,把自己送至 昼夜的极地——

尘世的彼岸。

终止节日活动,不闻嘈杂的喧声,

不见人烟。

来吧,无声无息,化作盹意

渗透我的倦眼。

来吧,苦笑着,行至日光灼焦的年华之末,

如死亡的诺言。

发涩无泪的眼睁大,我凝眸观察

地球上的羁留——

松散发髻,用幽暗的浓密

层层将我裹住。

把你柔软清凉的手掌 像酣睡的甜蜜一样

按在我眉心,

无语地,轻柔地,用你的霓衣

遮覆我麻木的全身。

不知不觉,湿漉漉的哀切

浮上你的瞳仁,

我全身心已感到 你沉默的忧恼、

离愁的沉重。

不可摇撼的记忆

不可摇撼的记忆

如皑皑雪峰

在我无边的心原

巍然峙耸,

我的白天,

我的夜晚,

环绕幽静的雪峰

交替往返。

记忆把脚一直伸进

我的心底——

在我辽阔的心空

头颅昂起。

我的遐思

像朵彩云

围绕它畅笑、低泣,

等候施恩。

我晓梦的青藤绽生的

绿叶、花簇

欲伸出柔润的手臂

将它抓住。

雪峰摩天,

杳无人烟,

希冀的孤鸟日夜在

幽谷盘旋。

它四周是无尽的行程、

人语、歌声,

唯独中央是凝固的寂静,

恰似入定①。

纵然驰远,

峰峦犹见,

心空深深地刻了一条

荧荧雪线。

--------

①佛教名词。指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状态。

自我奉献

我为你欢快的情歌配曲,

用我心灵滋养的甜美的

爱的旋律;和你一样,

我的喉咙也曾壅塞愁悒,

迸发悲泣;我敬献檀香、花束,

对你膜拜;把鲜红的吉祥痣

点在你眉心;我将你束缚

以奇特的手法;我新的韵律

使你喜悦的浪涛起伏奔腾。

我没有俗人性灵的傲岸,

看着母亲你绿色的慈容,

你的尘埃泥土亦为我眷恋。

尽管怨恨降生凡世的苦厄,

我绝不飞升天堂寻求解脱。

羁 绊

羁绊?不错,一切均为羁绊——

仁善,爱情,对幸福的企求……

母亲撩起胸衣,手托着丰满

的乳房,以常鲜的血浆之流

养育灵魂。对乳汁的渴望

以祈福的形式含在婴儿口中——

如同本能的饥饿、情欲、向往,

宇宙的一切属性因哀乐的无穷

而密切关连,千秋万世

各种珍贵的生命渐渐富于

灵性;年复一年新的憧憬

出现于情趣高雅的华堂。

打消啜乳的念头,把母爱之绳

举刀砍断,解脱岂不荒唐?!

泥 土

哦,泥土,你微小、寒贫,

身居低层,将最低贱的人

拥在怀里;你忍受仇恨,

不恨他人。身着灰色衣裙,

哦,修道女,你装做淡漠,

在自己的领地哺养苍生亿万。

你埋名隐姓,哦,纯洁者,

世界的眼前你昭示美艳。

你干硬,播布的是温柔;

你贫穷,奉献的是稻谷、珠玉。

万民的脚下你安之若素,

你的裙下是忘掉的一切。

你怀里不停地装进“新颖”,

史实,你也搂在胸口,哦,泥土母亲。

小 姐 姐

来自西部地区的工人在河畔

制作砖坯。雇用的一个小姑娘

天天蹲在河埠擦洗锅碗勺盘,

从早到晚来回一百次以上,

细瘦的手腕戴的两只铜镯子

把铝锅碰击得叮当作响。

她无暇照料的幼小的弟弟

光着头,一丝不挂,浑身是泥,

像一只驯养的雏鸟蹒跚行走;

乖乖地坐在河堤上等候。

小姑娘头顶着水罐归来,

左腋夹着铜盘,右手抓住

弟弟的`手。两副担子一肩挑,

小姑娘俨然是母亲的代表。

珍贵的人生

死亡有朝一日降落两眼,

巡察的完结不可避免,

好比黑夜必然消逝,

黎明又在苏醒的大地升起。

家庭游戏在喧嚷中进行,

千家万户消度苦乐的光阴。

想到此,我不禁饶有兴致

放眼浩渺无际的天地;

映入眼帘的无一物渺小,

可观的一切皆为珍宝。

珍贵呵,最不起眼的所在,

珍贵呵,处境最惨的人才。

获得的,未得的,骈肩并存,

以为微贱而未索的,也请馈赠。

智 者

我是彩翼夺目的蝴蝶,

骚人墨客却对我不屑一瞥。

我心里纳罕,求教于蜜蜂:

“你凭藉什么在诗中永恒”?

蜜蜂答道:“你确实漂亮,

但容貌美丽切莫宣扬。

我采蜜讴歌的品行

同时占据了花和诗人的心。”

印度——吉祥仙女

你摇荡着寰宇的心旌,

你承托太阳的手灿亮、洁净,

呵,哺育万民的母亲!

蔚蓝的海水洗尽你纤足的疲倦,

你头戴晶莹、洁白的雪冠,

太空吻你的秀额——喜马拉雅山,

和风吹拂你的绿裙。

你的天空升起第一轮红日,

第一声耶摩吠陀在你的净修林传播开去,

充栋的诗集,宗教、科学典籍

诞生在你的青林。

你在诸邦施舍食粮,

你善行的甘美乳浆

在恒河、朱木那河流淌,

对自己作品的英文自我评价 篇5

All the photos are ultimately in one or more ways to tell a story. If the viewer is emotionally connected to your photo, there is a story. First of all, your first challenge is to confirm what you are trying to tell the story in the end.

Technical quality

Is the photo precisely in focus? Exposure perfect? What about noise and sharpness?

Composition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photo help to express its content?

Highlights where?

Even if a photo is not perfect, it may also have some good places. Find out the highlights and find out why.

The right tool

If you use a different equipment, this photo is better? If so,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equipment and the equipment that is desired? Why did not use another piece of equipment at that time? Is it possible to obtain the desired effect with the existing equipment?

Improvements

After a cup of tea time to see a photo, you can find some can be improved, can be more creative place?

Tell the story?

After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we go back to the first question and see if we have succeeded in telling the story. If the answer is “no”, the above problems will have this photo “failure” reasons.

If you have just started practic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a table to list these problems, 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your shooting level.

Do not worry about this work may be a waste of time, and all the learning process, at the beginning you may feel a bit awkward and not meet, but once the habits, it will become a natural thing.

对简爱的评价的英文翻译 篇6

I think Jane Eyre is an autobiography of CharlottoBronte.Although the story is made up ,the heroine and people’s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tory were taken from the details of real people around the experience.Charlotte Bronte described a young girl’s struggling life to express her inner thought :everyone is equal regardless of his or her gender.

In the actual fact,Jane Eyre wasn’t pretty,even herself knows that,and of course,the ordinary aooearance make others have bad opinion on her.However,in my mind,a person’s beauty on the face can only make others feel that he or she is attractive or charming.If his or her mind isn’t the same noble as the appearance,beauty of this kind cannot last for a long time,only a person’s great virtue,a noble soul,a beautiful heart can be called as an everlasting beauty.

高校英文写作课的有效评价 篇7

关键词:高校,英文写作,有效评价,互动,探究

英语,早已成为全球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英语教育在中国也尤为受到重视。英语教育与学习强调对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其中“写”则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从实际出发还是从长远来看,英文写作对学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毕业后可申请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而入学需要完整的英语阐述和自我介绍;进入外贸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物流等工作也需要借助英语作为信息的载体;生意谈判、合同撰写及与跨国公司的电子邮件联系,同样需要英语书面表述作为媒介进行传情达意。

1 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

在高校英文写作课程中不难发现,学生一直适应于单一的写作评价体系,即教师批阅的分数起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学生拿到批阅后的作文只关注最终得分,忽视写作的真正目的和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薄弱环节。这导致学生迷失了改进的方向,从而也压制了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那么,写作与评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1973)曾经说过:“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并乐于用英文进行书面表达,提高写作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学生在看到教师批阅留下满篇红色标识时产生沮丧和反感的心理。

2 有效评价方式探讨

传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有效的改进,探讨并引入先进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1 阅读修改范文与评价

英文写作有其固定的文章模式和表达习惯,模仿英文原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阅读逐渐适应英语的思维思考及表达,可以有效减少中式英语。英文范文阅读及修改环节是评价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侧面。下面,列举外籍教师Tom在准备一堂中国文化的写作课前所做的准备。Tom将写作的目的与要求逐一细化,包括文章各式,框架结构及相关启发的问题,并用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在写作前有明确的导向。此外,Tom还选出与题目相关文章作为范例,复印分发给学生阅读并修改。Tom在范例的下方设定了系列问题,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如:What is a stereo-type?What is a cultural trait?How do they relate to Chinese culture?Find the thesis statement and underline the subject with green,the opinion with purple,and the main points with red…Tom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与修改得结果进行评价。此外,学生还需根据写作题目并模仿范文,独自完成文章的提纲在下课后一并上交。Tom根据学生的文章提纲框架建构对该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在90分钟内,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按照写作要求独自阅读、修改并构建文章。这其中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阅读和写作即为输入和输出的过程。Stephen Krashen(1989:440-464)也认为二语习得最好的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有趣的、可理解的、与学生相关的输入。没有一定的目的语的输入,输出也会很难产生。学生可以在写提纲、修改、模仿范文等训练活动中,反复借鉴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在反复的实际运用中,熟能生巧,形成学生自己的写作技能,为进一步的独立写作创造条件。

2.2 师生互动评价

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是英文写作课有效评价的方式之一。中国有句谚语:“文章不厌百遍改。”英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进行多次修改,这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在互动评价前,需将正确掌握评价的尺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将重点放在思想表达上,而不是侧重于拼写和语法的正确。

这里列举外籍教师Rebecca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审—学生二次自评—教师评审”。Rebecca将评审的标准在写作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适当参照分档和分值的比例。例如:

学生首先按照评审表进行自我评价,即在每项要求内容后给自己的作文打分。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转换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文章,并在自我审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后写下分数并与习作一同上交给教师。

Rebecca在审阅学生自评结果后,再次审阅学生作文,并在每项所得的分值上打“√”,同时做出评价意见。这其中有学生习作中的错误指出,也有对学生精彩的遣词造句的表扬。经过教师评审后的总分及作文在一周之内返回给学生,继续进行二次自评。学生在二次修改后给出自己的新分数,这一分数可超过教师初审分数。上交习作之后,Rebecca将学生的初次与二次自评的文章加以对比,并决定是否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如此往复,直至达到师生双方满意的作品和分数。

在师生互动评价中,学生看似只写一篇文章,但是其反复修改,反复思量的机会增加了。每次师生间的互动修改就是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次升华。同一文章的反复修改练习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其效果要远远优于不断地布置学生写新的文章,并且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3 学生分组修改与评价

除了师生互动修改外,文章的细化修订工作还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进行修改及评价。这能使学生充分借鉴他人文章,学得更深、更广。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阅能力和组织归纳能力。土耳其学者托托尼斯(Birsen Tutunis)认为:“写作训练,特别是当每组人数多时,可以产生对所学语言的意识能力。”语言有鲜明的社会性,离不开人群交际,英语写作也是如此。分组修改评价有助于思想的交流和切磋。学生将写好的文章,相交换阅读,互相评论并提出意见。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减轻教师修改作业的负担。

这里列举外籍教师Mick的分组修改与评价实例。首先,Mick在自愿前提下,按照写作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可实现学习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3-4人的小组。之后,Mick进行分组评价的指导,防止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基础错误上,而忽略了文章在内容上和组织编排上的错误。指导方式为,将一系列问题抛给学生,进行逐步分析。如:What'sthe purpose of the writing?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ve-paragraph structure?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Underline the sup-porting sentences…这一过程使得学生逐渐习惯从整体把握文章。之后,Mick再对学生较熟悉的语法等错误进行指导修改。指导之后,即可进行分组修改与评价。Mick则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答疑解惑。学生根据提供的检测问题对同学的文章的内容做出修改并给出评价分数,这一分数也作为教师在最终评价学生文章时的一个有效参考。

这一过程的好处是学生可以依照指导性问题对文章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修改。同学之间通过讨论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而且,这一过程中的笔记记录也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

3 结束语

传统的英文写作评价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且遏制了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有效的英文写作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得需要和一种享受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统筹把握协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多写和多练才是最终目的,而不断吸纳采用更新更有效率的写作评价方式也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Birsen Tutunis.Use,usage or bot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mes(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M].New York:Rapid Intellect Group,Inc.,2001:201-205.

[2]Halliday M A 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73.

[3]John Langan.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sixth edi-tion[M].New York:McGraw-Hill Education,2007:305-330.

[4]Krashen,Stephen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

[5]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院学报,2002(3).

[6]浩瀚,张艳秋.流畅英语写作[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7]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浅析泰戈尔对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 篇8

摘要:冰心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崇尚“爱的哲学”,并将母爱,童真,自然作为她作品的主旋律。她文学风格曾受过许多方面的影响。幼年时代的她就广泛地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译作中,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学生时代的她就读于教会学校,基督教的泛爱思想对其创作思想、人道主义观念影响甚深。冰心是以“问题小说”开始了她在小说世界的长途跋涉,《超人》的出版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的处方--“爱”的哲学。而这种哲学来源于东方哲理诗人泰戈尔的宗教哲学和西方基督教博爱思想。

关键词:冰心 泰戈尔 影响 爱的哲学 飞鸟集 繁星 春水

对于冰心而言,泰戈尔可是她生命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为什么呢?冰心是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开始创作哲理小说,也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冰心被称为“中国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冰心自己承认:“我接触泰戈尔的著作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我从中文和英文的译本中,看到了这位作家的伟大的心灵、缜密的文思和流丽的词句,这些都把我年轻的心抓住了„„”

首先,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开始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泰戈尔。泰戈尔多才多艺,才华横溢。他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学艺术大师、学识渊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也是锐意革新的教育家。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泰戈尔一生的创作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冰心在《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中写到:“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都是很短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冰心作品中的语言富有明丽、典雅和深刻的哲理性。

其次,在冰心的小说里有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这些宗教思想很大部分也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泰戈尔从小就生活在具有浓厚宗教思想的印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泰戈尔的诗歌体现了印度宗教文化的大宇宙和小宇宙统一的“梵我合一”的观念, 以及追求至爱的精神理想。特别是青年时代的泰戈尔, 由于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因而 他诗歌中的“上帝”是东西方宗教文化混合的象征符号。一方面他认为“上帝死了的时侯, / 宗教便将合二为一”(《飞鸟集》笫84 节)另一方面, 他又主张不要去乱礼拜, “向谁礼拜呢? / 睁开眼看, / 上帝不在你的面前。”(《吉檀迦利》第11 节)很显然, 泰戈尔对“上帝”的理解糅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 并把这种精神化解为完全彻底的泛爱哲学。冰心出生于中国20 世纪初一个温馨的家庭, 她的祖父谢子修是一位私塾先生, 其手书的“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的对联, 足以道出这个家庭的宗教文化氛围。冰心的母亲一心向佛, 与世无争, 这对早年冰心宗教情结的形成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及至进了贝满女中, “因受着基督教义的影响, 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 4 ]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 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 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 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献歌“是泰戈尔最常用的诗体形式,以颂神的形式来完成诗歌创作的外形结构,以泛爱主题来完成诗歌的情感表达,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美学特质,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上帝”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全能的符号,是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对立的抽象物,是赐爱于人类的主体,而冰心诗歌中的泛爱主义则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其爱的宗教情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献身精神。即便是深受泰戈尔影响的诗集《繁星》, 其宗教精神也主要是表现为替弱小者立言, 为苦难者寻找一个躲避风雨的港湾。“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进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 节)。诗中的“母亲”与泰戈尔诗中的“上帝”是同义语, 但“母亲”的意义却远离神而更近人,是普济众生的实体, 而非神秘莫测的“上帝”。从这个意义上说, 泰戈尔是把人的本能转移到神的身上, 冰心则是把神的特质移位到人的理想世界。

再次,对冰心入世的人生观的影响。泰戈尔奉行入世的人生哲学,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强烈的爱国主义、关心人类进步、人爱自然的思想贯穿于他作品的始终,冰心受其影响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热潮,在她的作品中,时代感与爱国心并存。她的小说《分》、《六一姊》、《庄鸿的姐姐》等,对不平等的社会、对摧残儿童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呼应了“救救孩子”的时代之音。

第四,冰心吸收了泰戈尔的爱创造世界和女性的本质是爱的思想,确立了她的母爱思想。泰戈尔认为“世界是从爱中生的,世界是被爱所维系的,世界时向爱而转动的,人类是进行于爱之中的。”以及“上帝是派遣妇女来爱这个世界”、“她奉上帝的使命来做个人的保护者。” 冰心则认为:“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爱的起点,是母亲的爱。”她热情讴歌母亲的无私和宽厚:“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就这样,冰心辩证地吸收了泰戈尔的这些思想,对泰戈尔的女性爱思想加以发展,从而确立起世界由母爱建立起来,并由母爱推动前进的思想,奠定了自己爱的哲学基础。

第五,冰心吸收了泰戈尔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泰戈尔极为倾心大自然,他认为,人只有投入自然母亲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际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冰心出生在山清水秀的南国福州,后随父到烟台,从小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自从阅读了泰戈尔的作品后便为其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尤为钟爱。如“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这段话描绘出了大海的壮美和宏丽。

冰心随时随地地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是因为她和泰戈尔一样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忘却现实的污浊和烦恼,才能净化心灵。于是,冰心提出向泰戈尔学习。在冰心看来,大自然和美和爱不仅可以慰藉感染了社会病的青年的心,更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和创造出健康的人格。她将爱自然当做解脱社会和人生痛苦的灵丹妙药。

最后,冰心极为珍爱泰戈尔所建造的理想的儿童天国,热情赞美童心的纯洁和质朴。泰戈尔的《新月集》,以新月一般经营柔美的诗歌,对儿童的纯朴天真做了极为温柔委婉的歌唱,其译者郑振铎说它像安徒生的童话一样,具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泰戈尔这个梦幻般的儿童天国,深深地吸引着冰心、触动着冰心。她一委婉的言辞诅咒虚伪的现实,用伤感的情怀追忆着逝去的童年,以迫切的性情追求着童心的复返,颂扬童心的坦诚无邪,构筑自己的爱的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对泰戈尔的评价英文版 篇9

关键词:评价理论,新闻标题,态度,介入,级差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新闻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新闻标题是新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有着总结新闻内容、帮助读者评估新闻和吸引读者的功能。新闻标题中有丰富的评价性资源, 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语法、词汇和修辞特点等方面, 对于新闻标题的评价性研究则很少, 也很少用系统的理论来分析。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马丁教授提出的评价理论对中英文新闻标题进行对比研究, 并试图从语言文化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角度对新闻标题中的评价性差异进行解读。

1 理论介绍

“评价理论”由悉尼大学的语言学教授马丁提出, 是在语篇语义学层面表达人际意义的系统之一。评价理论本身又分为介入、态度、级差三个子系统。“态度”用于揭示标题中的情感、判断和鉴赏, “介入”用于揭示态度的来源及表达方式, “级差”则揭示态度的强弱。态度子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 其又进一步分成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小系统。情感涉及人们正面或反面的感情, 如高兴/痛苦, 自信/担忧等。判断涉及人们对行为的态度, 如赞美/批评, 表扬/谴责等。鉴赏则是对一些现象是否有价值的评估, 如是否完善、美丽等。态度也可以分为正面的态度和负面的态度。介入系统分为“单声”和“多声”, “单声”是一种单纯性断言, 不承认其他立场的存在, “多声”是明确表示可能存在另外一种意见的言语, “多声”又分成两个小类:“收缩”和“扩展”, “收缩”把所引述的命题归属于一个具体的人物 (往往是权威人士) , 使其显得真实、可靠, 这样就把容纳其他立场的大门关上了, 而“扩展”则打开了容纳其他声音的大门。级差又细分为“语势”和“聚焦”, “语势”表达态度的强度或数量, 而“聚焦”表达态度的典型性或确切性。

2 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相结合, 对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进行对比研究。作者从中文主流报纸中的《人民日报》收集100条新闻标题, 从英语主流报纸中的英国的《卫报》 (时间均为2013年6月) 收集到100条新闻标题, 并建立两个对应的中英文新闻标题语料库。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这些标题都没有经过人为的筛选。作者用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态度、介入、级差) 及其子类对这些标题逐一进行标注并在统计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发现及解读

借助统计软件, 作者将标注好的新闻标题统计出来, 通过统计作者发现, 中英文新闻标题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评价性资源。在中文标题中, 共有评价资源265处, 英文标题中有233处, 详见表1:

3.1 新闻标题中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 中文标题中有态度资源104处, 英文标题中的态度资源为85处。通过统计我们发现, 中文中的正面态度远远超过了英文标题中的正面态度, 而英语新闻标题则恰好相反, 见表2及例 (1) 和例 (2) :

例 (1) :中非合作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27日)

在这一则标题中, “大有可为”和“前景光明”都是正面的评价。

而英文新闻标题中流露出的负面“态度”较多, 如:

例 (2) :Berlusconi found guilty after case that cast spotlight on murky premiership (《卫报》, 2013年6月25日)

在这一则新闻中, “guilty (有罪的) ”和“murky (阴暗的) ”均为负面的评价。

在104处“态度”资源中, 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正面“态度”出现61处, 占总的态度资源的58.65%, 与此相对应的是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正面“态度”资源只出现36次, 占总的态度资源的42.35%。出现这一显著差距的原因, 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中文主流报纸不仅起着报道新闻的作用, 还有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因此所报道的负面新闻, 有关社会的黑暗面、消极悲观情绪的新闻的相对较少。中文新闻报道 (尤其是主流的媒体) 侧重宣传目标的实现, 其内容的严肃性和政治性决定了其新闻报道的“正面性”, 而英语报纸的政治性要相对少一些。

3.2 新闻标题中的“介入”资源分析

因为新闻标题的简洁性和为了使报导权威、客观, 中英文新闻标题都大量的使用了介入资源中的“单声”。单声往往用来描述一个单纯的事实, 显示出新闻的客观性, 如下面2则例子:

例 (3) :李克强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29日)

例 (4) :Government plans£100b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卫报》, 2013年6月28日)

英文新闻标题的多声资源比中文新闻标题要多 (英文标题65处, 中文标题38处) 。在多声资源中, 英语新闻标题的对话扩张多于对话紧缩, 而汉语新闻标题恰好相反。汉语新闻标题倾向于压缩对话空间以显示出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以及文化的集体主义取向, 尤其是在报道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的时候, 如:

例 (5) :刘延东在天津调研时强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30日)

在下面这一则英文新闻标题中, 作者使用“say” (说) 一词, 没有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指示”、“强调”那样显示出新闻来源的绝对可靠性和权威性。

例 (6) :Dozens of undercover officers could face prosecution, says police chief (《卫报》, 2013年6月25日)

在例 (7) 中, 作者使用“may” (可能) 一词, 显示出与读者较大的对话空间, 承认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是一种扩展性多声。

例 (7) :Labour may back early vote on UK's EU membership (《卫报》, 2013年6月29日)

3.3 新闻标题中的“级差”资源分析

在级差方面, 中英文新闻标题都有较多的“语势”但是“聚焦”极少, “语势”方面的升级又远多于降级, 较少的聚焦资源则源于新闻标题的简洁性要求。

例 (8)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30日)

例 (9) :深入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29日)

在中文新闻报道中, 显示出“级差”中的升级资源 (即表示程度比较大的词) 比英文标题中要多, 这说明中文新闻标题较多地使用“语势”来加强新闻报道的语气, 相对而言英文新闻标题的报道显得更加“淡定”。

4 结束语

本文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出发揭示了新闻标题中评价性语言的特点以及中英文新闻标题在评价方面的重大的异同。作者希望通过本文, 对新闻语篇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同时本文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写作新闻标题也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还探索了评价理论在新闻标题这一全新领域的应用, 为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 J.R&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05.

[2]陈令君.硬新闻中的转述言语及其意识形态功能[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10 (1) :59-60.

[3]陈先锋.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语用特征[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07 (5) :42-43.

上一篇:成功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写家乡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