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工作流程

2024-12-01

急诊工作流程(精选8篇)

急诊工作流程 篇1

急诊分诊工作流程

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分诊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功之一,每个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急诊分诊技术。

(一)接诊

急诊科面向全社会开放,病人来自社会各个阶段,文化修养、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发病过程各个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异。病人就诊,常以主诉急性症状为主。分诊护士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各种急性症状的鉴别诊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通过观察、询问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病人病情,决定进一步处理的顺序。对救护车转来的病人或严重创伤、急性中毒、大量出血、发病骤急等病人,护理人员应主动到急诊室门口接待病人,与护送人员简单交接,并迅速判断伤病严重程度,危重者立即送抢救室急救。

(二)临床评估

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有关病情的资料,注意不可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体检的重点首先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观察病人临床评估应掌握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快速分类。护士要熟练运用诊断检查(视、触、叩、听、嗅)的方法,观察意识、精神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敏感度皮肤颜色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特别注意对神志、气道、呼吸、循环、出血、疼痛及外伤等体检与分析。根据病情需要,可做必要的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糖、血尿淀粉酶等测定。

(三)分诊

通过接诊和体检,护士即可初步判断病人的病情,及时分类,指导就诊。对等待诊治的病人,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随时进行观察,必要时重新评估、紧急处理。

分诊流程:

病人就诊 → 分诊护士接诊 → 病情评估,初步诊断 → 带病人到诊室 → 诊室查后护

↗输液观察

士协助医生诊治,抢救 → 住院治疗→出院

↘急诊留观

急诊工作流程 篇2

门急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急诊工作质量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门急诊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理论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近年来, 国内一些医院树立门诊工作新理念, 通过对门急诊流程的重组和优化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实现了方便、快捷、流畅的就诊流程, 提高了患者有效的就诊时间, 减少了不必要的就诊环节, 缩短了患者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大大地提高了门急诊整体的工作效率, 体现了医院的社会责任与人文精神,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期特别策划栏目刊出了部分医院门急诊流程再造和优化的管理经验, 供大家借鉴。

急诊科护理工作体会 篇3

【关键词】 急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87-01

急诊科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均易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的抢救治疗、护理,可引起病情的恶化危及生命。因此,急诊病人的治疗、护理有着其特殊性,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治疗同等重要的意义[1]。本人从事急诊护理工作十余年,现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急诊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急诊科是急诊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尤为对致命性急诊患者,在处理的过程中对医护诊疗活动的快捷性要求很高,必须体现“急”、“快”,即包括接诊,诊断和处置(简称“三快”)[2]。

急诊患者病谱广,病情复杂,常是多科交叉,病情变化急骤,时间性强,尤为对复合性损伤的危重患者,护士必须按马斯洛层次论[3],对病人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另外,还要积极配合值班医生的各项治疗抢救,每一项操作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加之患者和家属对病情稳定的期望极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急诊护士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组织管理才能,快速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2 急诊科工作的程序和风险

2.1 对一般较轻的病人就诊 首先护士要进行采集病史,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相应的值班医生,同时护士据整体护理程序进行合理有效的抢救护理,但急诊病人要求短时间内抢救生命。因此,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程序要及时果断:其一,迅速识别。其二,监测生命体征。其三,明确护理诊断。其四,及时制定护理措施。其五,积极配合医疗抢救护理,迅速识别病情是首位,相应的护理措施应贯穿于整个诊治抢救过程中。

2.2 对抢救危重患者和复杂病例时 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医疗纠纷,急诊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必须做到急而不躁,忙而不乱,沉着冷静,思路清晰,不但要给患者提供精湛的急救技术,还要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尊重患者的尊严,诚实正直地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任何时候都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不辞劳苦,不讲报酬,此在急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2.3 急诊科是发生暴力事件集中的地方 因为有一些特殊病例,特殊患者,特殊家属,无论是病态,还是常态极易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言行举止。此时我们都要保持友好的态度,动之以情,讲之以礼。进行有效的病情解释和思想沟通,在此基础上要加强法律意识和必要的个人保护意识,尽量将矛盾及时化解,以确保病人更有效的抢救治疗,同时也确保自身安全。

3 急诊科工作的沟通技巧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最易产生矛盾的地方,病人的病情较重,甚至处于濒死状态,作为家属,心情大都担忧,惊慌失措,焦虑不安,情绪较激动,不冷静,不能接受,哭哭啼啼,绝大部分家属认为自己家人病情最重要,希望医护人员立即处理。作为护士,要把紧张的抢救变成有序的工作,不仅注重生命的抢救,更要注意护患的沟通,所以护士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情,与病人家属和蔼交谈,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解释和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冲突性的语言,不使用肯定或绝对性的语言,万一抢救不成功,也能取得家属的谅解,这样既能使病人极其家属的主动配合治疗,又能保护医护自尊,同时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劝其家属离开病人,一方面稳定病人的情绪,减少给病人带来的心里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沟通分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沟通方式因人而异,需要掌握技巧,工作中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在健康的护患关系基础上的,也是实施治疗的护理计划的前提。

3.1 沟通的类型

3.1.1 语言性沟通是通过询问交谈等的方式进行 护士的语言亲切,有好,悦耳动听,会给病人带来愉快,但谈话的内容应有针对性,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诉他们所需了解的知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3.1.2 非语言性沟通是护士通过表情、手势、体态、目光接触及触摸等等方式弥补患者在病态情况下语言交流的不足 而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表现,对病人的心理影响较大,而身体姿势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情绪状态,正确应用“点头”“手势”“对儿童的抚摸”等能维持和调节交流的进行。

3.2 沟通的技巧 急诊科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短,在沟通时,首先最主要的是尊重病人。接待病人入院时,护士应主动热情态度和蔼,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份、性别等具体情况进行称呼,力度恰当,在进行询问了解病情时,护士要努力做到语言表达准确,简洁,通俗易懂,是病人和家属都能理解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宣教,深入浅出,耐心解释,通过治疗性沟通,达到理想的抢救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卓燕容.急诊ICU患者的负性心理与防范[J]广洲医药2007,38(3):78—79

[2] 王津生.急诊工作的“三快”[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6):37—38

急诊ICU治疗护士工作流程 篇4

1.参加晨会,听取夜班病情报告。

2.清点治疗用物、麻醉药品、贵重药品、物品、器材及医疗仪器,并登记签名。

3.检查麻醉药空安培数与电脑处方、手工处方是否相符。

4.更换消毒灭菌物品(纱布罐)。

5.向供应室报更换消毒物品数。

6.配制上午治疗用药,处理临时治疗用药。

7.安排长期静脉执行单的执行时间。

8.核对口服药单、发口服药。

9.核对长期静脉用药并摆放在其对应的药蓝中。

10.配制下午治疗用药、处理临时治疗用药。

11.核对长期静脉输液单、贴水、摆药。

12.检查消耗物品、消耗药品、消毒液储备情况,及时领取补充。

13.核对大处方用药

14.核对口服药、发口服药

15.核对医嘱并签名

16.为晚夜班做好准备工作,做好治疗室的清洁、整理工作和交接工作。

1.参加晨会,听取夜班报告。2.检查晚夜班医嘱执行情况。

3.查看监护仪的监测参数,掌握ICU内病人病情。

4.为准备转出ICU的病人或出院病人退掉剩余的小处方药。5.办理转科、出院收费结账手续并登记。

6.负责转科、出院、死亡病历的整理和护理文件的质控。7.处理当日医嘱。8.临时医嘱签字。

9.将预约好的检查单交待工人陪送病人检查。

10.督促外勤工人及时送会诊单、输血申请单、取血、取药、取X光片等。11.按常规进行收费。12.打印长期医嘱执行单。13.负责点收被服。

14.负责新入院病人的登记、信息维护、床头牌、体温单等填写。15.向家属宣教病房规章制度等。16.病人入院首次护理记录。17.打印、整理医嘱单。18.核对医嘱,并登记签名。

19.保持护士站整洁,负责电脑的维护、保养。20.护士长不在时处理有关事宜。

1.提前十分钟接换夜班。

2.阅读晚夜班护理记录,查看监护仪的监测参数及趋势回顾。3.与夜班护士床边交接班,详细了解病情,做到七了解。4.协助白班护士做好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5.检查床边简易呼吸器、吸氧、吸引装置的性能。6.仪器设定报警范围,打开报警开关。7.采集各种标本。

8.晨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9.做好穿刺置管处的消毒,更换敷料。

10.参加医生对所负责病人的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11.翻身、拍背(Q2H或PRN)12.吸痰(PRN)

13.口腔护理和气切护理。

14.检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囊压力。

1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记录。16.观察仪器运转情况,及时处理报警。17.执行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18.为新病人准备床单位 19.清点用物。

20.与白班护士床旁交接班。

21.核对饮食牌、护理等级牌及其它付治疗。22.核对长期医嘱。

23.执行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并电子签名。24.测量14:00点钟体温。25.绘制10:00和14:00体温。26.及时倾倒引流液并定时夹闭尿管。27.做好病人床边的清洁卫生工作。28.与白班护士认真交接班。

1.清点治疗用物、麻醉药品和抢救物品器材,并登记。2.阅读晚班护理记录,查看监护仪的监测参数及趋势回顾。3.与晚班护士床边交接班,详细了解病情,做到七了解。4.检查床旁简易呼吸器、吸氧、吸引装置性能。5.仪器设定报警范围,打开报警开关。6.翻身、拍背(Q2H或PRN)7.湿化气道、吸痰(PRN)

8.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囊压力。

9.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和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记录。10.观察仪器运转情况,及时处理报警。11.按时完成病人的各项护理、治疗及用药。12.执行电脑临时医嘱并签名。

13.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及时倾倒引流液。14.采集血标本。

15.测量06:00体温,绘制体温单。16.协助病人进食、服药。17.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18.总结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书写交班报告。19.核对医嘱并签名。

20.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护工做好床上擦洗。21.为下一半做好有关准备工作。22.参加晨会交班,报告病情。23.与白班护士床边交接班。急诊ICU晚班护士工作流程

1.清点治疗用物、麻醉药品和抢救物品器材,并登记。2.与白班护士床边交接班,详细了解病情,做到七了解。3.向所负责的病人作自我介绍。

4.检查床边简易呼吸器、吸氧、吸引装置。5.设定仪器报警范围,打开报警开关。6.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7.测量18:00体温并绘制体温单。8.协助进食或鼻饲。

9.翻身、拍背(Q2H或PRN)10.气道湿化、吸痰(PRN)11.核对长期医嘱执行单。12.执行定点治疗。

13.协助病人服20:00口服药。

14.检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压力。

1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和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记录。16.观察仪器运转情况,及时处理报警。17.执行临时医嘱并电子签名。

18.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及时倾倒引流液并记录。19.保持病室整洁、安静。20.执行定点治疗。21.核对医嘱并登记。

急诊服务流程 篇5

一、救护车送入病人服务流程 分诊护士听到救护车警报→推平车至救护车处→转移病人上平车,保暖、床档保护→入急诊抢救室→通知专科医生和抢救室护士到位→进行急救处理→请家属在门外等候→向家属交代相关的流程→病情平稳后,由医生、护士护送作相关检查→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送入病房→和病房做好交接→请家属补办入院手续。

二、自己来院病人服务流程 分诊护士预检分诊→评估病人病情,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将病人带领至相应专科→和专科医生作好交接→为候诊病人提供开水、宣传图片资料等→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维持就诊环境。

三、危急症病人服务流程 将病人安置在平车上→入急诊抢救室→保暖、床档保护→通知专科医生和抢救室护士到位→进行急救处理→请家属在门外等候→向家属交代相关的流程→病情平稳后,由医生、护士护送作相关检查→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送入病房→和病房做好交接→请家属补办入院手续。

四、群体伤病人服务流程 大批量伤员入急诊→启动重大创伤紧急救治预案→安置病人入相应诊室,稳定伤员情绪,按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诊→通知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向院办公室、科主任、护士长汇报→请院办公室协调相应专科医生、护士、护工增援→开放绿色通道→协调临床辅助科 室完善相关检查→分流病人到相应科室→作好群伤登记→请患方补办入院手续。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篇6

1.急诊抢救工作必须组织健全,分工周密,做到随时能投入抢救工作。院、科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

2.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分秒必争,工作紧张而有序。由在场的最高职称医生组织抢救,必要时科主任、院有关人员共同组织抢救。各级人员应听从指挥,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当抢救需要有关科室支持时,有关科室必须积极、及时地给予配合。病人需要转入病房时,要及时收治,严禁推诿。

3.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迅速予以解决。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并及时记录。凡经抢救的患者,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抢救工作告一段落时,应作小结。

4.抢救室是危重病人急救的场所,设备要齐全,制度要严格,一切急救用品必须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消毒及维修,保证各类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值班护士要详细交接班,并作好记录。

5.抢救中急救药物的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要集中存放,以便统计与核对。

6.病人经抢救后,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监护室或手术室继续治疗。若需继续抢救或进行手术者,应预先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好准备。病情不允许搬动者,应留在原地抢救治疗。

7.抢救室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

【监督检查】

1.负责抢救室工作的护士每日清查各种急救药品、器材、抢救设备,确保完好、齐全。

2.急诊科主任、护士长需经常到抢救室巡视,检查、了解抢救工作的开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检查登记制度。

3.科主任每周,科护士长每日检查抢救室人员到位及工作情况,经常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建议,不断改进急救工作。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篇7

1 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

1.1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

急诊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 “急”表现在发病急、需求急、处置急, 而“救”的关键是时间, 时间的快捷是速度。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做到反应快, 还要做到眼快、手快、脚勤, 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加重了心理压力[5]。

1.1.1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有调查结果显示, 工作量超负荷是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6]。徐姝[7]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急诊共接诊病人37 182例次, 每天就诊人数分布极不均等, 多则1 d达152例次, 少也有68例次。由于急诊的工作量具有不固定性, 无法预料可能的就诊病人数量及病情, 尤其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护士严重缺编, 致急诊护士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8]。

1.1.2 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

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 抢救时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将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 甚至生命, 护士为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有调查显示, 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0%~70%, 严重者还可导致医疗事故[10]。尤其是病人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无疑给急诊护士又添加了一份工作压力。

1.1.3 暴力事件频发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 医院急诊护士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 原因是急诊护士是最早接触病人的人员, 接诊的又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 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 病人或家属求医心切, 而急诊护理工作量大, 常处于被动状态[11]。据香港医学院、香港大学对420名护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受到语言攻击占72%~80%, 身体袭击占45%[12]。艾莉[13]对急诊护士的研究结果显示, 因急诊环境复杂, 心理暴力无一人幸免, 发生率为100%。因此, 在医院缺乏报警装置和保安监控系统的情况下, 急诊室暴力容易发生[14]。

1.1.4 职业危害性

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 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 致使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室[15]。孙伯英等[16]对2 3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显示, 其中有1 499人发生过锐器伤, 占67.55%, 而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就占75.60%, 锐器伤的发生频率又以针刺伤最高, 占58.72%。锐器伤是护士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尤其是针刺伤[17]。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 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18]。王萍等[19]在对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调查中显示, 职业暴露与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关, 职业暴露风险越大则工作压力越高。

1.2 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

1.2.1 高学历带来高压力

王岚等[20]研究显示,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在工作时间分配上, 工作环境、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刘丽等[21]关于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中提出护士的学历也是影响工作压力因素之一,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最为突出。急诊护士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 学历的增高提升了护士的自尊心, 也对自己的晋升和岗位设置有较高的期望。但实际工作中, 学历高低与岗位分工、工作待遇没有太大区别,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高学历护士具有更大的压力。

1.2.2 护士年龄与护龄压力的影响

王岚等[20]研究显示, 36岁~45岁的护士感到压力最大, 其次是26岁~35岁。刘丽等[21]研究显示, 护龄在5年~10年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最强, 认为这个阶段的护士工作经验丰富, 作为科室专业骨干, 面临着晋升、学习等多方面压力, 且对急诊科职业风险意识相对较高;而且, 她们大多已婚, 还得面临着承担家庭及子女教育等压力。年轻护士由于工作年限短, 对于复杂病情的判断、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欠缺, 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比较差, 对不同病人缺乏较强的协调能力, 这给年轻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22]。

1.3 护患关系方面

有调查显示, 81.1%急诊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甚至无端指责[23]。由于急诊病人大多发病急、病情凶险, 病人常有紧迫感、危机感甚至濒死感。病人家属的心情往往表现为焦急、紧张, 希望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 一旦护士难以满足他们要求, 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有些家属和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 加之由于生病或经济负担过重而易怒;有些病人因为家庭矛盾或牵涉的纠纷不配合治疗, 甚至把心中的烦恼和怨恨发泄到护士的身上, 这些都会给护士施加压力[22]。杜萍等[24]调查显示, 85.7%急诊护士认为最烦心的是碰到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家属。护患冲突的产生, 部分是由于护士心理健康欠佳引起的职业心态偏差造成的, 而不是由于护士职业道德缺乏引发的[25]。

2 对策

2.1 加强管理层的支持, 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防护

2.1.1 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

高层领导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 支持鼓励接受继续教育, 适当增加年轻护士晋升和进修的机会, 在安排岗位上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 并给予必要的培训与指导[26]。护士长作为最基层领导者, 是护士在工作中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 直接影响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度和团队归属感[27]。护士长是创建良好工作场所的关键人物[28], 这就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的护士长要理解护士, 善于同护士沟通, 为护士营造一个同事间能够友好合作、沟通良好的工作氛围[29], 使护士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工作, 从而减轻护士的压力。

2.1.2 急诊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

完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指南, 全面推广标准预防, 增设防护的基础设施, 改进医疗器具, 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 并且通过强化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 加强传染病的隔离及保护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的监督机制, 使预防措施得以落实, 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的危害[19,30]。同时通过宣传和培训, 强化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议在急诊科附近设置治安室并实施全天巡逻制度, 保证治安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11]。

2.2 护士的自身调节

有调查显示, 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和职业的发展, 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剧压力程度[31]。当护士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 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 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 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当护士在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时, 可通过与同事、朋友、家人之间的积极交流寻求支持, 必要时找心理医生咨询, 也可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体育锻炼, 或上网聊天、外出郊游等来缓解压力。另外, 急诊护士特有的行为准则要求急救操作时“紧、快、轻、细、稳”的行为为特点。因此, 急诊护士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参加各种业务学习, 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培养自己的应急能力, 达到急救技术过硬、操作技术娴熟, 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从而赢得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32], 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2.3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互相理解、平等、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之一。急诊护士针对就诊病人的特点, 在护理中把护士对病人的关爱通过真诚的语言交流传递给病人, 在与病人进行各项沟通时,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尊重和爱护病人, 做好健康教育,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使护患之间能相互理解和信任, 从而减少个人工作压力, 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32,33,34]。

综上所述, 急诊工作的超负荷性、高风险性、护患关系的复杂性、暴力事件的多发性, 是急诊护士工作主要的压力源。因此, 加强对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重视, 改善工作条件, 加强护士培养, 确保护士人身安全, 改善护患关系, 以减轻护士压力, 最终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摘要: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和护患关系方面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 并提出相应对策。

急诊工作流程 篇8

关键字: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护对策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1],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急诊护士成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2]。本文对我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原因分析

1.1就诊环境因素

1.1.1就诊区域和观察区通道相通,进出人员多而杂,导致环境嘈杂,造成工作人员和患者容易激动。

1.1.2路标不清晰,导致问路人员太多,造成干扰分诊护士正常工作。

1.2护士因素

1.2.1主动服务意识欠缺:急诊就诊患者数量多,急、危、重症抢救多,致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身心疲惫得不到缓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主动服务意识减弱。为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解释工作不到位,不注意说话方式,态度生硬,造成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

1.2.2护理人力资源流失:长期紧张而繁重的护理工作,频繁的重复性夜班,使少数护士产生厌烦心理,技术熟练的护士流失严重。新入职的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扎实,沟通能力欠缺,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

1.2.3沟通能力不足:有调查显示,急诊工作暴力在工龄少于1年或1-4年护士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72.9%和70.5%[3]。此阶段的护士因社会和临床经验少,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能力不足。

1.2.4缺乏有关暴力防范的培训:护士在学校甚至岗前培训时,没有接受过在工作中如何防范暴力和保护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面对暴力伤害和威胁时缺乏应对技巧和策略。

1.3患者和家属因素

1.3.1特殊心理:急诊患者或家属对突发疾病或创伤意外没有心理准备,都认为自己或自己家人的病情最重,期望立即得到医生、护士的关注,积极地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但急诊护理工作有抢救”的轻重缓急之分,不能满足一些轻类患者立刻诊治的要求,造成护理人员和患者产生对抗情绪。

1.3.2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期望值过高:随着社会上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的普遍开展,使患者在认识上牢固树立了“病人是上帝”、“花钱买服务”的思想偏差,当治疗护理效果不佳时,就会对引发不良情绪。

1.3.3经济文化背景差异:患者和家属受经济压力、病情严重或疼痛等影响,易产生消极对抗情绪;某些患者受酒精、特殊药物刺激,容易情绪激动,引发过激行为。

1.4辅助支持系统因素

后勤工友少,送标本和检查不及时;保安不到位;检验报告不及时;急诊收费等候时间长等等。

2 护理安全防范

2.1改善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

2.1.1在候诊大厅和就诊区域安装24小时闭路监控系统;加强就诊区域和走廊的灯光照明。

2.1.2建立急诊电子叫号系统,按轻、重、缓、急快速预检分诊,使患者有序就诊。对急重患者立即送入抢救室,并通知医生和抢救班护士作紧急处理,然后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

2.1.3在就诊区域入口处放置办公桌,由后勤工友控制就诊陪同人数,观察区家属凭探视证进入,减少无关人员进出,使急诊室相对安静。

2.1.4在候诊大厅安装电视机,使患者和家属耐心等候。

2.1.5重新设计指示牌,使标识清晰,患者和家属容易辨认;在候诊大厅张贴医院结构分布图,在地面使用不同颜色路标标识急诊患者常到区域(急诊区、观察区、输液中心、药房),减少问路人员对分诊护士的干扰。

2.1.6在候诊大厅增加化验单自动打印机,使患者和家属能随时查询化验结果,减少不必要的询问。

2.2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2.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自己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患沟通技巧,以娴熟的护理技能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2.2根据就诊患者数量,及时调配急诊护士人员数量,注重老、中、青护士的合理搭配。在工作高峰时间,增设辅助加强班护士,以缓解高强度工作压力。

2.2.3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杜绝一切护理安全隐患,树立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2.2.4组织学习暴力事件的相关培训,请派出所民警传授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技巧(包括警惕性、适当的防卫及如何脱离和回避等)[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在保证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急诊护士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行使医院和自己的正当权利。

2.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管理

2.3.1在候诊大厅张贴急诊就诊流程,使患者和家属消除不确定感,配合工作。

2.3.2利用时机,充分宣教:因急诊护理工作繁忙,护士应该充分利用查房和操作的时机,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给予适时的关怀、同情、安慰和鼓励,随时随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用药情况、注意事项等等,使患者和家属有充分的知情权,能正确客观地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3.3危重患者让医生提前向家属反复交待病情及风险,及时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使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2.3.4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的患者应放置抢救室治疗,高度关注此类患者,积极联系家属,做好“三防”工作。

2.3.5关注家属的情绪,发现不良情绪苗头,及时告知护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并重点交接班,提醒同事给予关注。

2.4强化辅助支持系统

2.4.1在工作高峰时间,电话联系后勤主管调配工友,保证标本的及时送检和患者入院、检查的紧急处置。

2.4.2增设专门的急诊保安人员,负责控制就诊患者和陪同人数,维持诊疗秩序,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2.4.3规范急诊检验报告出示时间:血、尿、大便等常规检验报告半小时内;生化、肝功能、心梗组合、脑钠素等检验报告1小时内。

2.4.4规范急诊收费流程:正常上班时间,急诊收费处只能接受急诊患者的缴费;非正常上班时间,急诊患者优先缴费。

3 小结

医院场所暴力已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作为高危科室的急诊科,急诊护士是暴力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因此,如何维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急诊护士应该通过不断改善诊疗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管理,强化辅助支持系统等等一系列措施,正确应对各方面来临的暴力威胁,学会自我调节压力,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工作和患者,预防和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将暴力伤害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谢巍,张大伟,谢晋宇.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产生及预防[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2]葛宝兰,常娜,孙宏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12A):3134-3136.

[3]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A):203-204.

上一篇:党建标语口号有哪些下一篇:辞旧迎新聚餐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