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优秀作文(精选12篇)
友谊的优秀作文 篇1
友 谊
树叶渐渐变黄了,秋天也渐渐降临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小黄猫去找小花猫、小龙猫一起去山坡上野餐。
来到了山坡上,小龙猫在山坡上铺垫子,小花猫和小黄猫在树枝上吊秋千。秋千刚吊好,小黄猫就迫不及待爬了上去,可秋千没吊稳,小黄猫刚上去,便摔了下来。
小黄猫十分气愤,指着小花猫说:“哼,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片片雪花飘落下来,冬爷爷缓缓地走来了。这天,小黄猫上街买了一筐又肥又大的鱼。在回家的路上,他恰巧遇见了刚钓完鱼的小花猫。小黄猫心想:“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我终于可以报仇了!”
“Hi!小花猫,你怎么不高兴啊?”小黄猫友好地问道。
“唉,别提了,我都钓了一上午了,一共才钓到三条鱼。”小花猫一边叹气,一边说道。
“悄悄告诉你,”小黄猫附在小花猫耳边说,“如果你把尾巴伸进冰窟窿里,尾巴一拎,就能钓到许多又肥又大的鱼了。你看,竹筐里都是我今天的成果。”
“真的?”小花猫欣喜地问。
“那当然了!”
小花猫提着三条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路上,小花猫又遇到了好朋友小狐狸。
“小花猫,你能给我一条鱼吗?”小狐狸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小花猫说。
“小狐狸,你也可怜可怜我吧。我今天才钓了三条鱼,不过……”小花猫神秘兮兮的说,“小黄猫告诉我,今天他把尾巴伸进冰窟窿里钓了一竹筐的大鱼呢!”
“哇塞,酷毙了!”
说完,小狐狸头也不回地向冰面跑去。小花猫见小狐狸走了,自己便回家了。
小狐狸找了一个特别大的冰窟窿,把自己整个蓬松的大尾巴都放到冰冰凉的河水中,但因为水温太低,小狐狸晕倒在水面上了。
小龙猫看见后,急忙将小狐狸送到了医院。“幸好抢救及时,病人脱离了危险,现在可以回家了。”大夫说道。
小龙猫从小狐狸那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教育了小黄猫,从那以后小黄猫和小花猫之间的友谊又完好如初了。
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很多同学在构思故事情节时,都会着力表现狐狸,因为它可是很多童话故事里的主角。可是小作者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构思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狐狸成了“受害者”,令人产生了耳目一新之感。
故事情节别具一格,但又充满了生活的真实趣味,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更是细致入微,人物语言更显精彩。四个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真是令人赞叹!
泰州市读书吧俱乐部 吴语轩
友谊的优秀作文 篇2
关键词:李白,杜甫,交往诗,君子之交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文学也空前的繁荣。唐代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比较宽松的创作氛围, 以及士人比前代更为宽阔的人生道路, 使唐代文人往往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句, 就突出表现了唐代文人那种具有充满自信的人生态度。即使在经历“安史之乱”前后, 社会矛盾尖锐、诗人穷愁潦倒的时候, 像杜甫那样的诗人, 仍然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显于出唐代文人广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
一、李白、杜甫交往诗数量及大概情况介绍分析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 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的手笔, 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 朝野上下, 许为奇才, 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如苏颋说:“此子天才英丽, 下笔不休。”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 。李白天宝元年 (742年) , 奉召入京, 供奉翰林, 是其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 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 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 天宝三载 (744年) 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沿黄河东下。这一年, 李白43岁, 杜甫33岁。杜甫由于25岁未考取功名, 游齐赵后返回洛阳, 呆了两年多, 感觉心情不畅, 离开东都洛阳到了陈留祖母处。他们碰巧在梁园相遇, 他们同游梁、宋一带, 此时又遇见高适, 三人酣饮纵游, 纵酒射猎, 寻访古迹, 慷慨怀古。第二年李白杜甫再次重逢同游齐鲁, 寻仙访道, 深秋在鲁郡 (山东兖州) 分别, 杜甫西去长安, 李白再游江东, 此后再未见面。
李白杜甫交往诗的数量不多, 现在仅存的李白写杜甫的只有4首, 分别为《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戏赠杜甫》《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后两首是否为李白所作, 尚有颇多争议, 在此姑且认为是李白所作。而杜甫的诗作中涉及李白的却相对多一些, 共有15首, 分别为《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饮中八仙歌》《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 另外杜甫晚年所作自传诗《遣怀》《昔游》也有提到与李白的交往。
二、通过交往诗的内容, 探讨二人的友谊
(一) 两人交游时期之诗
《赠李白》诗中明显透露出对于初识李白的雀跃之心, 认为和李白交游可能使自己寻得解脱现世烦忧的解药。两人初识之时, 李白已是名满天下, 供奉翰林的名士了。对于33岁的杜甫而言, 李白的才气和经历, 是自己非常向往和羡慕的, 也因此释放出最大的诚意, 与其交游。从诗中不难看出, 杜甫在初识李白之时, 其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另一首《赠李白》两人当时士之不遇的情形是相同的, 李白藉酒浇愁, 用放浪形骸的行径以掩藏内心哀伤, 杜甫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因为杜甫也深有同感。诗中豪气冲天的同时夹杂着哀伤, 有强烈怀才不遇的无可奈何。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首句赞扬李白的文才, 接着两句说明了两人交情。杜甫将李白当成兄弟一般敬爱, 眠时同被、携手同游, 其亲近的程度必是十分知己的友谊才可能做到的, 由此也可知李白对于杜甫也是非常认同的, 否则不可能与之“共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好友离别, 仿佛转蓬随风飞舞, 各自飘零远逝, 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 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 就倾尽手中杯, 以酒抒怀, 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 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 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戏赠杜甫》 (存疑) 幽默诙谐, 甚至滑稽梯突, 类似于打油诗。其实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 更不能说李白看不起杜甫。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 谑而不虐, 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李白作诗比较洒脱, 信口拈来即是诗, 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 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 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 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 新颖别致, 给人以亲切之感。
(二) 别后互忆之作
李杜两人于天宝三年夏秋在梁园相会, 之后李、杜两人短暂分别, 直至天宝四年春天两人再度于鲁郡会合, 之后又一同偕手同游齐、鲁, 直至春天两人在鲁郡分别, 两人交游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杜甫一直到老年还怀念当时一同出游的情景, 追忆与李白的友谊, 可见对于杜甫而言, 这段时间在其生命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人分手之后, 从此各奔东西, 直至生命终了再也没有见面。杜甫在两人分别后, 常思及李白, 都完全反映在其诗歌当中, 情感真挚, 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1. 杜甫诗中提及李白者
《饮中八仙歌》提及当时有名的八位酒客, 可以说是群仙的肖像图, 其中包括李白, 重点也是李白, 足见对李白的偏爱。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孔巢父和李白同为竹溪六逸, 三人必定是彼此互相熟识的, 因此见此思及彼是可能的。由赠巢父的诗中提到李白, 可见杜甫脑海中一直未曾忘怀李白, 甚至是深深的思念着两人的交谊。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本为赠宴之作, 表面上此诗是夸奖薛华的七言诗功力可上比李白, 实际上可知李白在杜甫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尤其说其七言之作是可以远超六朝诗人的五言之作的。形容李白才气甚至可比拟鲍照, 此处指的是李白长句的功力, 因为鲍照有《拟行路难》七言乐府, 因此认为李白可以超越谢眺, 是指七言长句而言。李白曾言“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眺在李白的心目中具有很独特的地位, 因此杜甫说李白有超越谢眺之处, 是指其长句而言, 也透露出杜甫对于李白在七言古诗上的肯定。
2. 以怀李白为旨之诗
《冬日有怀李白》士之不遇的心情, 李杜两人是相同的, 也因此身为同样遭遇的杜甫, 对于李白也就更多了一份相知相惜的感情了。由此可知杜甫对于李白应是相知甚深而多所感慨的。
《春日忆李白》赞扬李白诗作清新之处有如庾信, 俊逸之处则似鲍照。庾信和鲍照无疑是李白十分欣赏的诗人, 杜甫身为李白的好友必定知道这一点, 而由此二人来比拟李白的诗作, 无异是对李白的一大肯定。两人彼此追忆、挂念对方, 可是却不知何时能再在一起饮酒话文章。情意无限但又满含人事的无常无奈之感。
《梦李白二首》杜甫此诗作于干元二年 (759) 秋天, 当时李白因永王璘事件长放夜郎, 至巫山被赦还江陵。杜甫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 心中十分挂念, 甚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时年李白已经五十八岁了, 杜甫也四十七岁了, 距离分手已有十四年之久, 而杜甫对于李白的关心并未因时间留逝而变淡, 而这必定是真正情谊深厚的好朋友才有可能做到的。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为五言排律, 诗共分成四段。此诗清楚说明了李白的一生, 甚为详尽, 颇有以诗作传之意, 以及由此的产生的相惜情感。
《不见》杜甫正居于其写作的颠峰时期, 本诗艺术表现甚高。从本诗内容中可看出杜甫对李白真挚的情谊。因为很久没见到李白了, 因此想念他。此诗余韵无穷, 友情之深切, 不言自喻。杜甫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重视, 是情感诚挚的表现。
(三) 悼李白之作
《遣怀》相忆自己曾与李白、高适等人同游的往事, 互相把酒言欢。杜甫在晚年之时, 追忆起这段游历, 仍觉无限乐趣。彼此情谊必定是深厚的知己, 才能历经时空的变化后, 往日的情景仍是如此清晰。而其时李白已卒, 杜甫的追忆想必是更是无限感伤吧!因此情此景也只能追忆了。
《昔游》这一篇作于766年, 是专忆与高适、李白同游宋、齐之事, 可以看作是《壮游》的补充, 和《昔游》也是姊妹篇, 算是杜甫的回忆自传诗作。此处再次说明当时的交游, 与上一首有互相呼应之感。
可见杜甫对这段往事的念念不忘, 在晚上时分与李白、高适登上单父台。当时的杜甫必定是年轻充满抱负的。当时的景致是如此的空旷壮观, 如同自己的心志充满, 那段日子是十分美好而无憾的。
三、总结李白、杜甫的关系以及友谊
李白诗歌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和独特个性魅力, 透着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在当时乃至后来, 都曾经吸引过无数的士人, 自然也吸引了小他11岁的杜甫, 从一点上说, 杜甫是李白的崇拜者, 也就是李白的粉丝。
他们有幸同游梁宋齐鲁之后, 由于朝夕相处, 一起登台怀古, 一起喝酒吟诗, 一起寻道访仙, 情同手兄, 甚至喝醉了酒还同盖一床被子。这种亲密无间的相处, 使二人相互非常了解, 发现二人是同类中人, 都有报国之志, 怀有满腹经纶, 但同样都又怀才不遇, 内心颇为苦闷, 只得寄情与山水之间, 游历大川名山, 饮酒酬唱, 相互作诗赠答, 赞颂友谊, 成为知己。
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计算下来不超过一年, 但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着友谊的深浅。在分别的十多年里, 杜甫多次在诗作里提及两人感情, 十分怀念同游的情景, 关心李白的近况, 言辞之中充满着关心。李白也有应答之作, 只是留下来仅一首而已。
李白长流夜郎以及以后, 杜甫对于李白的感情是有明显的转变, 由怀念仰慕渐渐变为哀怜惋惜。这是因为杜甫后半生历经战乱, 四处漂泊, 生活艰难, 所以, 他就特别担心李白, 因为他深知李白的性格, 所以, 从骨子里面还是替他担忧, 就像一个兄长关心弟弟一样, 尽管李白比他大11岁。由于思念过甚, 还多次梦见, 可见思念之深厚、感情之真切。
所以, 李白和杜甫, 是知己, 是朋友, 是古代名士之间的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牵涉什么物质利益, 纯粹是友谊。近年来说什么李白不待见杜甫, 说什么杜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等论调, 都过于片面和武断。
在中晚唐诗人的眼中, 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 韩愈和李商隐都对李白都推崇不已。宋代以后, 杜甫地位极高, 然论诗者, 皆并称李、杜。
参考文献
[1]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4.
[2]张忠纲.《杜甫诗选 (插图版) 》.中华书局出版, 2009.8.
友谊的丰碑 篇3
从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六年三月,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是鲁迅战斗生涯中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写的《藤野先生》中回顾与描写了这段生活。鲁迅用这篇文章,塑造了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日本人民也没有忘记鲁迅,他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伟大的鲁迅,除了完好地保留了鲁迅学习和生活过的遗址,还特地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是又一座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
在仙台建纪念碑的决议是一九五九年八月通过的。一九六○年开始动工兴建,一九六一年四月落成揭幕。纪念碑的建立,是广大日本人民表示日中友好的生动体现。
鲁迅纪念碑座落在宫城县市立博物馆旁的青叶山麓,碑用宫城县稻井出产的黑色玄昌石制成,高四点五米,宽二米,重十吨。正面上半部有直径一米的圆形浮雕,是取自鲁迅逝世前十月八日在上海青年会参观时所摄像片,由日本著名雕刻家精心制成;碑的下半部横塑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鲁迅之碑”的行书字;再下面刻有宋体字的碑文。碑文扼要地叙述了鲁迅居留仙台的情形和仙台人民对他的怀念。碑文说:
“中国的文豪鲁迅,从一九○四年秋到一九○六年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学过医学,他痛心于祖国的危机,以拯救民族灵魂为急务,而志向于文学。仙台就是他走向转折的地方。从此他写出了许多作品和评论,为中国新文学带来曙光。我们敬仰鲁迅的人们,为了纪念他青年留学时期,建设这纪念碑,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
纪念碑参考了中国汉代古碑的式样,雄伟庄严。纪念碑周围灌木葱茏,鲁迅生前喜爱的桂花树,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许广平同志一九六一年参加纪念碑揭幕典礼时亲手种的松树,周海婴同志访问日本时种的腊梅,都已生长成材,枝叶繁茂,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根深叶茂,长青不败。“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是建造纪念碑的宗旨,也表达了日本朋友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鲁迅先生学习过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当年的校舍大部分不存在,都已经新建了,但鲁迅看幻灯片的那个教室和藤野严九郎先生解剖人体的研究室还存在。研究室是一座简单的木屋,而那个梯形教室也比较简朴。我们在参观这个教室时,陪同的日本朋友说,鲁迅当年看过的幻灯片有一部分至今还保存着,但那部激起鲁迅愤怒的关于日俄战争的影片没有了。鲁迅学习过的教室,至今还被完好地保留着,作为一种纪念。
在仙台,我们还参观了鲁迅的旧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写道:“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由此看来,鲁迅先生在仙台至少住过两个地方。关于鲁迅的住处,日本的鲁迅研究者也有不同的意见。山田野理夫一九六一年发表的《鲁迅在日本的二三遗迹》中说:“鲁迅的住处在仙台市片平町五十二番地,房主原为佐藤喜东治,现在是垣久实先生的府宅,中间虽多少经过一些改建,但鲁迅曾住过的二楼那间十叠大的房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参见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日《光明日报》)但日本精神医疗中心理事长兼脑研究所所长柘植秀臣不同意山田野理夫的意见,他发表了两篇文章,认为,“鲁迅住的佐藤家的房子,在大正七、八年(一九一八到一九一九年)时拆毁了,在那个地方盖了现在的两层楼房。……这所被误认的二层楼房屋是后来佐藤老人建造的,而老人从被毁坏了的旧屋迁入那里的,这正是被误传的原因吧!”柘植秀臣的岳父安积弥六郎和鲁迅在仙台是邻居,一九一六年五月安积逝世,拍有葬礼照片,正好将鲁迅旧居照入,成为纠正误认的鲁迅旧居的贵重资料,柘植秀臣将此照片送郭沫若同志。我们到仙台参观鲁迅的旧居,是在一个现在叫“瑞凤殿”的地方,宅院门口树着一块一米多高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郭沫若同志书写的“鲁迅故居”几个字。我们在这里刚下车,院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陪同我们的日本朋友介绍,她叫竹中女士,是当年鲁迅居住此地时房东的孙女。竹中女士把我们领进院里,据她说,院里的那棵大树,是鲁迅居住时就有的。可以想见,当年鲁迅住在这里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这却是他一生中值得记忆的地方。鲁迅在这里,不仅每天俯瞰广濑川的流水,而且在观察着时代的风云,在怀念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今天日本朋友对于鲁迅住过的地方还专门树碑,供人参观游览,也足见日本朋友对鲁迅的深厚感情。鲁迅逝世以后,日本文学界、学术界不仅大量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而且不断出版研究鲁迅的专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鲁迅成为热潮。日本学者们为什么那样悉心研究鲁迅,我们在仙台得到了答案。仙台市长、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会长岛野武先生、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在宴请我们的席间,诚挚地告诉我们,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仙台同中国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们很风趣地对我们说:“仙台是从中国来的。我们这个城市原来叫‘千代’。若干年以前,在一次藩镇诸侯聚会时,其中有个诸侯吟咏了一首中国古诗,其中有一句‘仙台初见五层楼’,大家说这‘仙台’二字很好,于是就把‘千代’改成了‘仙台’。”他们还说:“仙台的人民都以有鲁迅这样伟大的朋友而自豪。”他们还谈到,仙台各界人士还想出各种办法来纪念这位伟人。仙台市把鲁迅的小说《故乡》列入中学的语文课本,目的是让更多人通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在访问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中国有十位留学生在仙台的高等学校里学习,那里的教师们都表示,一定要象藤野先生那样,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这些学生回国后,在建设中国四个现代化事业中作出贡献。随着中日友好的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也日益频繁。仙台市组织了一批批青年到中国访问,日本第一架“友谊之翼”的飞机,就是从仙台起飞的。这批青年高兴地来到中国,在北京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有的还访问了鲁迅的故乡绍兴,见到了闰土的孙子。
关于友谊的作文:感受友谊之美 篇4
友谊之美,仿佛虚无缥缈,实际随处可见。只要将感受融入心灵,就会发现,友谊之美早已弥漫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友谊,仿佛是一架钢琴,只需把感受化为乐谱,即可弹奏出动人的乐章。
友谊之美——鼓励
体育,本该是尽情欢声笑语之时,却不知为何,成为我的梦魇。不知何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完成前滚翻这个动作。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可在一次体育上当众出丑以后,一种不安的情绪就悄然在心头弥散,从此,上体育就生怕这节有关于前滚翻的程。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担心也渐渐消失。
直到一次公开,我无意间看到了老师的教案。瞬间,我的目光凝固了——这节竟然是前滚翻的程!,听到了这个消息,我的朋友们都热情地教给我要领,可我始终没有勇气翻下去。公开时,面对那犹如天堑般的体育垫,我的信心早已鸿飞冥冥。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翔加油!”顿时,我的耳边回荡着震耳欲聋的鼓励声。。。它们化为一座友谊之桥,助我登上了成功彼岸,它们化为了无尽的勇气,助我翻出了那成功的前滚翻。
难道没有了同学的指点,我能成功?难道没有了同学的鼓励,我能成功?我感受到友谊的力量是无尽的。
友谊之美——互助
自从数学“五连冠”之后,我便成为班上当之无愧的“学霸”,就算曾经考了93的低分,也无法动摇我的地位,我们班德同学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互助。自习上,我旁边的同学都经常向我请教难题,而我来者不拒,总是细心地向他们讲解解题思路。而我有什么问题,同学们也乐得帮我解决。长此以往,我周围的同学成绩都在飞速上升,我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上升。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成了挚友。
友谊之美——团结
步入五年级,我们的程表上多出了一门心理,心理早已取代了大多数人心里最喜欢的程,因为它实在太有趣了!
又一次心理到来了,心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将玩一个:“抓统领”的游戏:选出一个统领,五个敌人,五面镜子,游戏开始时,五个敌人是不能知道统领是谁的,而统领需要做一个动作,镜子则要站在讲台上,跟着统领做动作,而剩下所有人则要一起做动作,而敌人要指出谁是统领?当然,统领几秒就要换一个动作,而敌人的指认次数也是有限的。我想出了一条妙计:统领做一个指人的动作,其他人也跟着模仿,就会搞得敌人晕头转向。着需要我们无与伦比的团结,集体采纳了我的办法,提高着团结,我们撑到了下。
关于友谊万岁的作文:逝去的友谊 篇5
初识他们是在一年级的夏天,刚入学的我很腼腆,不善于沟通,在班里没朋友。是他,主动向我伸出手,问:“你……你好……我可以……坐你边上吗?”当时的我,红着脸回答:“那……那好吧。”说完后,我摸了摸脸,烫得跟个小太阳似的。
从此以后,我和他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花园边,图书馆,阅览室……哪儿都看得到我们结伴而行的身影。同学们都羡慕我们,亲如兄弟的友谊。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都想到彼此。随着朝夕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多,我们的友情似乎更加坚固了。
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那是二年级开学,他和那个人也成了好朋友,与他结伴在校园。我望着他们的身影,只能傻傻地站立在原地。原本和他手拉手在一起的那个身影应该是我啊!我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怒他为什么抛弃我,为什么离我而去。我多想让他们的友情碎裂,可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他们俩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看书时,我的心碎了,从此便不再理他们。回到家里,我扑到床上,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被子里哭泣。
三年级的春游,大巴上是三人座。正当我忧愁没人和我作伴时,他们来了,我鼓起勇气叫唤他们和我一起坐,可他们竟然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此时,这份友谊就像车窗外的丝丝白云,在微风的吹动下,被撕着扯着消失在湛蓝的天际。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我们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或许只有用最坦然的心态才能面对念念不舍的“失去”吧!
又是一年夏天,我已经五年级了。仰着星夜回忆往事,心中无限感慨,忽然,眼角感到有一丝凉水。呦!是泪,在星星的闪烁下发光。我心想:就让这晶莹的泪,成为回忆中的一部分吧!
友谊之花_友谊的作文500字 篇6
“哎,物理你会做么?我觉得好难啊!”我放下手中的书转过头去问:”你,是在问我吗?“”恩,对啊,不然还有谁。“清脆的声音传到了耳朵里。”还行吧。“我又开始继续看书。在以后的几天里,她不会的。不明白的都来和我讨论,让我发表自己的观点。刚开始,我只是”哦“”恩“”是啊“可是我发现她人真的很好,活泼,开朗,大方。到后来我会说”恩,是啊我也这么觉得。“”没关系啦,下一场加油!“我也逐渐变了,有时会主动问她,即使次数不多,她每次都耐心的给我讲解:“你看,这一边和这一边……”就这样,我也没想到我们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期中考试之后,我的进步很大,班主任封我为”进步标兵“。我真的很开心,她说为我感到自豪。其实,我最想谢谢她,这句”谢谢“一直没好意思说出口。进考场之前我们都会彼此鼓励一下,说比一比看谁能够:跑得更快”,这是一个信念,在考试的时候,它变成了我冷静分析的定力。
在那之后,体育课上再也不是一个人;中午去食堂时,身边总会有一个身影相伴;课下,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来与我问答。在课堂上我不会再畏缩举手;每天清晨我不再是面无表情而是春光满面来到校园;突然发现,到了现在,心里的那块冰融化了,真的融化了。
老舍之子谈老舍与赵树理的友谊 篇7
来自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曲艺代表
谈到老舍和赵树理, 老舍的儿子舒乙立即来了精神, “老舍和赵树理是在解放后认识的。1949年4月, 赵树理是跟着部队由解放区来北京的, 老舍先生是1949年底由美国回来的。”
介绍他们两个人认识的人叫凤子, 凤子当时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女演员。凤子当时在家里宴请宾客, 他们二位都参加了, 于是就结识了。“那时候我不在北京, 我估计这个时间是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的时候。”舒乙说。
1950年5月30号, 北京市文联召开了成立大会, 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大会上, 老舍先生被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 李伯钊、赵树理、梅兰芳等为副主席。
“这个时候老舍和赵树理就是同事了, 而且是最核心的同事。”舒乙说, “当时赵树理的住处就在他们办公室楼上。”
当时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杂志叫《说说唱唱》, 这是一个民间文学的杂志。杂志刚刚成立时, 主编是赵树理, “老舍先生来了以后, 老舍成了主编, 赵树理变成了副主编, 但实际上还是赵树理在负责, 老舍就等于在里面挂了一个名。因为他是文联主席, 平时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舒乙回忆说。
老舍的一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 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 但两人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老舍和赵树理有绝对共同的爱好, 就是民间文学, 即使在创作研究侧重方面也完全一样, 所以后来他们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舒乙肯定的说, “虽然两个人并没有在一起共同创作过作品, 即使赵树理在创作上更侧重于描写农民的生活, 而老舍先生更侧重于市民生活描写, 但他们在民间文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描写的人民大众, 他们的眼睛看的不是知识分子, 不是官员, 不是富人, 而是普通的老百姓, 而普通老百姓的构成就是大量农民和城市无产者, 所以基于这一点来说, 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
老舍和赵树理都特别爱好曲艺。舒乙认为, 曲艺也可以看作是他俩的共同语言。《说说唱唱》上刊发的大都是曲艺类作品。
舒乙说:“在当时的曲艺方面, 中国的作家是根本不行的。当时中国的作家大都是洋作家, 是留学归国的学生, 对曲艺是一门不通。”
根植于民间艺术的曲艺,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大多数时间都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 作家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学生和留洋回来的, 实际一点曲艺都没有接触过, 既不会, 同时又很讨厌这个东西。像打鼓、相声、单弦、快板、山东快书、河南坠子这些艺术, 不仅不会, 而且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这一层的人, 没有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 所以也根本不会去听, 他们都高高在上。在民间戏曲创作上, 五六十年代的那一批老作家, 除了老舍和赵树理, 任何人都不会。这么多作家中就只有两个人, 又懂曲艺, 又写曲艺, 又喜欢曲艺, 一个来自解放区、一个来自国统区的两大人物就是当时曲艺的代表。”
曲艺先驱的莫逆之交
虽然老舍和赵树理没有在一起演出过, 但老舍先生却经常会在家里组织聚会, 聚会的时候他们二人会自告奋勇地演很多东西。“赵树理是一个又说又闹的人, 上党梆子经常随口就出来了, 高声在屋里吼。”舒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脸上时不时出现会心的笑容。
回到北京以后, 老舍有了自己的小院子, 他常常把小饭馆的菜叫到家里来。有一次, 菊花盛开, 他特意请了赵树理、欧阳予倩等好友来赏花。饭后, 桌子一撤, 余兴开始, 老舍打头, 先来一段京戏《秦琼卖马》。赵树理站在屋子中间, 仰天高歌, 唱的是上党梆子。
“老舍先生会很多东西, 他是一个特别幽默, 活泼、热情的人, 这种场合的话, 少不了他们两个当主角, 其他的人都不会, 也只有看的份。上党梆子那种东西是需要吼的, 而赵树理就是那种会吼的人, 特别高亢。”
“我在家看他表演是经常的事, 他就喜欢这种东西。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 对梆子那是热爱的不得了, 赵树理是张嘴就来, 而且他唱的梆子特别的滑稽, 能把人乐过气去, 比如‘早上出得门来, 屁股朝前, 肚子朝后。’都是特别滑稽的一些东西, 能把人肚皮笑疼了。”舒乙说。
老舍对赵树理的作品也是喜欢的, 老舍很少写评论, 但有一篇评论是写给赵树理的。他在看到赵树理新作短篇《套不住的手》后, “满心欢喜”, 专门写了一篇评论。他在评论中说:“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 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 我总得到一些启发, 学到一些窍门儿。”他赞扬赵树理“他的文字是多么从容而又严整呵!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 事实上却是字斟句酌, 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他又说:“从字里行间, 我还能看到他的微笑, 那个最亲切的微笑。”可见他对赵树理的感情之真挚, 性格之熟悉。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赵树理对老舍的作品也很关注。老舍的剧本《方珍珠》上演前就让赵看过。赵树理在《方珍珠》剧本读后感中说:“这剧本刚刚脱稿之后, 我已得到先睹之快。”他在文中对这个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了精辟的分析。
老舍和赵树理都是写戏的。老舍先生写了一个戏叫《柳树井》, 赵树理写了一个戏叫《罗汉钱》, 都是解放初的戏, 而且都是宣传《婚姻法》的。《婚姻法》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大法, 当时要解放妇女, 要反对包办婚姻。他们二人一个人写了一部小戏, 后来都演出。
“有一次看《罗汉钱》演出, 我们坐在一起, 我就非常注意看赵树理的表情。当时的椅子后面都有一个小平盘, 前面人坐着, 后面的人可以喝茶。赵树理的手就放在前面的小平盘上, 随着戏开演, 赵树理很快就入戏了, 把小平盘当作鼓敲了起来, 而且表情是得意万分。所以说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 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很自然的喜欢戏曲。”舒乙回忆说。
“他当时打鼓的状态和形象, 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民间曲艺的这一套东西赵树理特别棒。”舒乙说, “民间的曲艺, 民间的戏曲, 民间的乐器, 他都是拿得起来的,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动作与语言的运用方面, 在赵树理那里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编的, 反正是他张口就来。但我估计这不是他自己编的, 而是真正的民间的才有的那种滑稽的东西。”
“老舍也特别喜欢这些, 所以他们两个谈得来,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 这绝对是有原因的。”
“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文学成就, 这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定论的。但是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东西, 他们是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锋。现代曲艺要改革、要改良, 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他们是现代曲艺改良的先驱, 全国就这么两个人。既是杰出的贡献, 又是他们两人共同的特点。这是别的任何作家都没有的。”舒乙总结说。
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作家
进城以后的赵树理, 并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格格不入, 但赵树理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那一套生活方式。
“解放后解放区的作家是主人公, 而赵树理是解放区最有名的一个作家, 所以别人也不可能排斥他。”舒乙说。“但城市生活对赵树理来说, 完全是陌生的, 所以也闹了很多笑话。”
至今赵树理喝酒的一段往事仍清晰的记在舒乙的脑海中。赵树理从老舍家回文联的住所, 要穿过整个王府井, 比如说当时王府井有三家小酒铺, 赵树理每一家都得进去喝一杯。
“喝一杯是怎么个喝法呢, 进去把钱往柜台上一放, 然后由酒坛子拿‘提溜’倒一杯, 仰脖而尽, 不是慢慢的喝, 碰到第二家再来一下, 第三家也是如此, 把所有酒铺喝个遍, 赵树理这才会回去。”舒乙说, “旧社会的时候, 一般乡下赶马车的都这么喝酒。进去把钱拍到柜台上, 就去喝一杯, 而这时马车还在继续走, 车夫要追着马车走, 所以赵树理这是赶马车人的习惯。但是赵树理每一家都要进去, 只要有八家他会喝八杯, 五家五杯, 三家三杯, 而且不要下酒菜。”
“在北京, 赵树理一直是这个习惯, 所以大家看着特别可乐。在朋友家里, 赵树理一喝酒就闹, 开始唱, 开始跳, 开始耍。老舍也挺能喝酒的, 而且他和赵树理在喝酒的时候肯定是要划拳的。”
赵树理还有一个习惯, 睡不惯席梦思。“比如说出国, 作为领导的赵树理肯定会被上级派去出国, 他就会等到很晚很晚, 人都散了的时候, 服务员也休息去了, 赵树理就偷偷的在地板上睡, 因为他睡不惯席梦思, 第二天大清早他就起来, 把被窝放到床上去, 把房间搞好, 怕别人看见笑话他。”
赵树理就是这种习惯, 他绝对睡不惯软床, 一直保持着在抗日根据地时, 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的习惯和作风。
“他有很多很多笑话, 就是那种农民似的笑话。太行山区哪有席梦思, 就连木板床都没有, 都是很硬的土炕。”进北京后, 赵树理就住在北京市文联, 而且睡的一直是木板床。
上世纪90年代, 舒乙在筹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时, 做过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的时候, 要做一尊赵树理全身的雕像放在院子里。雕像一共十几个人, 作为解放区出来的作家就是赵树理。负责的雕刻家是中央美院的雕刻学的教授孙家钵。他就问我怎么雕, 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赵树理在前面走, 后面牵一头驴, 驴上坐一个乡间的小姑娘, 小姑娘的原型就是《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孙家钵一听就来劲了, 说这个东西肯定特棒。”
雕刻过程中, 孙家钵问舒乙, “赵树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舒乙说:“第一, 他是一个驴脸, 极其丑陋, 水蛇腰, 有点驼背;穿一套窝窝囊囊的中山装, 口袋里别一支钢笔, 兜里面鼓鼓囊囊的放半块窝头, 背着手走路, 穿布鞋。”
后来雕刻真的按照舒乙的描述一样, 铜质雕像, 驴上面坐着一个梳大辫子的乡下小姑娘, 放在文学馆的院子里, 舒乙和孙家钵都很得意, 因为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品, 但是舒乙就怕赵树理的家属不同意。
“哪知道赵树理的儿子赵二湖从报道上看到雕像的信息后, 给我打电话, 说我可不可以翻一个你这个雕像, 我问干什么, 他说放在他们家乡的街心公园的中心位置。当时我就知道这完全得到了赵树理家属的认可, 赵二湖完全认为这是一个神似的东西。”舒乙说。
“但赵二湖的想法后来并没有成功,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搞成, 现在搞了一个标准像, 比文学馆的那个要坏一万倍, 特别不像赵树理, 特别丑陋。当然这个丑陋是从雕刻的角度。”舒乙遗憾的说。
用友谊写下的文人的高贵品质
到北京以后, 赵树理的作品不是太多, 并且经常受到批评。他很苦恼。他唯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山西, 生活在他熟悉的环境里。北京对他来说太陌生了, 所以进城以后, 他在创作资源上有点枯竭, 所以他频频表达了回山西的意愿。
对赵树理的创作, 社会是承认的, 他的作品雅俗共赏,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但实际上在文坛上赵树理始终不被承认。那些知识阶层认为他的作品是下里巴人, 不屑一顾。甚至现在人们排定“大师”座次, 他也名落孙山。
其实在建国之初, 就有这种情况。赵树理从山沟沟住进了北京的胡同, 表面上成了精神贵族阶层的一员, 实际上却格格不入。当时的文艺界被人们称为“酱缸”, 置身其中是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
上世纪50年代初的赵树理, 在北京以至全国, 早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但他在大酱缸里却算不上个老几”。赵树理在作协没有官职, 他又不会利用他的艺术成就为自己制造声势, 更不会昂着脑袋对人摆架子。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土特产”。
“解放后的文学理论是非常左的, 赵树理有比较高的文学修养, 别看他生活的样子像个老农民, 但他中西的理论都非常好, 各种名著他都看过, 他自己有一套文学标准。他经常是离经叛道, 离开极左的地方, 这一做法在当时是要受到批判的。”舒乙说。
“比如说赵树理描写一个正面人物, 这正面人物有很多缺点、毛病, 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的。正面人物就是要高、大、全, 没有任何缺点, 不会谈恋爱, 什么都没有, 是一种空中楼阁似的高大形象。但赵树理绝不会这样去描写, 他肯定会描写一个有声有色的活灵灵的人, 这个人有自己的爱好, 有自己的缺点, 有自己的毛病, 是一个活人, 这种做法绝对会受到批判。”
“赵树理是一个艺术家, 是一个作家, 对于政治环境他是不会回避的。”
当赵树理遇到批评时也会找包括老舍在内的朋友进行交流, 但他也要写检讨, 以寻求过关, 这对于赵树理来说是相当苦闷的。
“赵树理解放以后就不快活, 一些自己的想法、真心话也只能在私底下和朋友们交流。”舒乙说, “赵树理是一个有见解的人, 包括对时局的见解, 像他这种智商很高的人, 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这样, 在时局和他的作品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的。其他人不会因为他地位高, 特别有名, 就放过他。”
“1956年, 赵树理在山西待了半年以后, 如实的反映了当地农村的状况。这在当时大跃进风潮下, 正赶上反右倾扩大化的时候, 是绝对不可以的。1956年是赵树理建国后思想和创作的一个转折点, 开始以文学的或非文学的方式向执政者们‘进言’。”舒乙说, “赵树理日子不好过, 对于儿女的生活他不太管, 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 不让他们有特权, 他始终过着一种特别低调的生活。”
1965年, 赵树理真的就回山西了, 但一回去就倒霉了, 文革的时候, 赵树理的遭遇很惨。
在文革中, 老舍宁可自沉于太平湖以死抗争, 也不愿向丑类低下高贵的头;而赵树理在被关押到山西省高级法院里后, 仍对看望他的女儿说:“近年来我几乎没写什么, 因为真话不能说, 假话我不说。”
赵树理的性格决定了他最后的悲剧命运, 但不要说赵树理, 当时任何人到那去都会是这个下场, 当时完全是一个疯狂的状态。
友谊的颜色 篇8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在哪里找到了朋友,我就在哪里重生。 ——泰戈尔
有良友相伴,路遥不觉其远。——莎士比亚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友谊,赞颂友谊吧。
从前,世界上的各种颜色进行过一次争吵。每一种颜色都说自己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和最讨人喜欢的。
绿色说:
“显然,我是最重要的。我是生命和希望的标志。没有了我,所有的动物都会死去。展望田野吧,你会看到,到处都有我。”
蓝色打断了它的话:
“你只考虑了地上,想想天空和海洋吧。水才是生命的基础呀,云彩把水分从深邃的大海带到了天空。天空给了人们空间、和平和宁谧。没有我,你们将不复存在。”
黄色咯咯地笑出了声:
“你们都太严肃了。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笑声、欢乐和温暖。太阳是黄色的,月亮是黄色的,星星是黄色的,每一次你看向日葵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开始欢笑。没有我就没有快乐。”
橙色马上开始自吹自擂:
“我可是健康和力量的颜色。我携带了大多数重要的维他命。想想胡罗卜、南瓜、柑橘、芒果和番木瓜。我并不经常出没在天空,但当日出或日落时,我在天际登场,我的美丽足以惊世,没有人还会想起你们。”
红色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喊道:
“我,是你们所有人的主宰。我是生命的血液!我是危险和勇敢的颜色。我是激情和爱的颜色。没有了我,地球会像月亮一样变得空虚。”
紫色站起身来,他非常高,说起话来风度十足:
“我是王权和力量的象征。国王、酋长、主教都选择了我,因为我象征着权威和智慧。人们不会对我提出疑问,他们只能聆听和服从。”
最后,靛青说话了,他的声音比其他人都轻,但却比其他人都斩钉截铁:
“想想我吧。我是沉默的颜色。你们几乎注意不到我,但是如果没有我,你们全都会变得肤浅。我代表着思想和反省,代表着黎明的微光和深邃的海水。你们需要我来平衡和比较,来祈祷和获求内心的安宁。”
这样一来,颜色们就不停地自夸,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无比优越。他们的争吵声越来越大。突然,电闪雷鸣。雨无情地倾盆而下。颜色们惊恐地蜷缩起来,彼此挤在一起捱过这恐怖的时刻。
在一片喧嚣声中,雨开始说话了:
“你们这些愚蠢的颜色,彼此相互争斗,每个人都想支配别人。你们难道就不知道每个人都是天造地设,都是独一无二,彼此不同的吗?携起手来吧。”
颜色们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按照雨的话,团结在一起,携起手来。所以,每当大雨冲刷这个世界时,彩虹都会出现在天空,它让我们记住彼此要珍惜。
友谊的优秀作文 篇9
四年级,我认识了她,第一次见到她,便对她有了好感,渐渐的,我们越来越熟了,她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天我们都在一起,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一起分享自己有的东西,是多么开心呀!每天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每一次,老师让两人组合,我们两个总在一起。
直到五年级,我们的关系还是很好,时间一分一秒的从身边划过,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转眼间,便到了五年级下学期的最后几天。
可是,我却犯了一个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我和刘婧闹矛盾了,并且谁都不理谁, 在这几天里,我每一次扭头都会看见刘婧在笑,而且笑得好开心,但我的那种锥心的痛,让我很想哭,这一段时间太难熬,我感觉生活中如果没有她,我将失去以前的那种灿烂的微笑。这段时间过后,我请她原谅我,她好不容易才答应,但她说了一句让我感觉很伤心的话:“我们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好了。”听了这话,让有了一丝希望的我,一下子陷入了深渊,几年的好朋友,就在她说的那一句话中破碎了。在这一刻,我才懂得了友谊的珍贵,才懂得了朋友之间那份最真挚的感情。
友谊是珍贵的.,当它失去了,要想挽回,实在是太难。那一刻我懂得了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
★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作文350字
★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的作文400字
★ 懂得了珍惜九年级话题作文
★ 懂得了友谊作文
★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600字初中初一叙事作文
★ 那一次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作文600字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600字作文
★ 以《我懂得了》为话题作文
描写友谊的优秀作文 篇10
我有好多朋友,但最好的有两个,那就是王思睿和曹鑫甜,可我渐渐发现,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有一次,我发现曹鑫甜零花钱渐渐多起来,甚至好几百,我想:这么小的学生,家长给那么多的零花钱,不怕丢,莫非是偷的。回到家,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说;“别和她玩了,一天天撒谎聊撇,准备带坏的。
我一听,还是听妈妈的吧,王思睿比我学习好,所以我一直把她当成我的上司,我班前10名好学生,都和她玩。大绳比赛有她,跳绳把衣服甩给我,让我给她拿着,玩大绳她跳得挺高兴,我在那站着,有用到我她就理我,没有,就把我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很孤独的时候,程佳瑶就在我身边,她总是在我不高兴的时候哄我,和我玩,让我有真正的朋友。
友谊的禁区 篇11
比如,在发现好朋友的配偶出轨这件事上,百分之百的男人都会装作没看见,毫不犹豫地选择沉默,和好友之间依然能和从前一样相处,不会有丝毫内疚。他们觉得这件事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女人,从她们不幸撞见这件事的那一刻起,便会陷入“我该怎么办”的矛盾与挣扎之中。告诉女友,怕她受不了打击;不说吧,又会觉得自己是在背叛友谊、见死不救,她会被内疚感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事实证明,女人一旦遇到这种事,几经权衡之后,无论你选择说还是不说,最终都会使你和女友之间的友谊发生改变。选择不说的结果会使你不敢面对女友,并且下意识地尽量减少和她见面的次数。非但如此,为了减轻负疚感,在和女友渐渐疏离的过程中,心中还会极不客观地不断安慰自己:也许我们的关系并没有熟到这种事也要告知的地步,也许我们也就是比普通同事要好那么一点点而已。而女人最拿手的天赋是,极易接受自我心理暗示,并迅速被自己催眠。于是,一段时间之后,你和女友之间的友谊真得就会变成君了之交。而对于女人来说,拥有一份淡如水的无论爱情还是友情,感觉上都约等于无。
邻家姐姐近来郁闷得要命。起因是当她不经意遇见自己一个要好牌搭子姐妹的老公在外拈野花,震惊之余,她没有过分在内心煎熬,而是立刻展开调查。尔后,如实向牌搭子女友做了详实汇报。接下来她还协助女友成功上演了一出捉奸闹剧。据说,在她不遗余力的配合下,狐狸精险些被原配夫人抽破了相。在没有战火硝烟,也没有黑社会威胁的太平俗世里,这样的友谊怎么着也能算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典范了。然而,以后的日子里,事情却出现了戏剧化的转变——
原配赶跑了狐狸精,又跟老公闹了N个回合,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俩夫妻不仅没离婚,更兼出双入对散步遛狗,仿佛步入第二春,羡煞旁人。两人非但不感激邻家姐姐及时出手帮助他们挽救婚姻,反而将她视为仇敌,碰面连招呼都不打。牌搭子彻底散了伙不说,她的女友还四处散布,说邻家姐姐心术不正,唯恐别人过得比她好,搅起事来比过年还高兴。把个一向心直口快的邻家姐姐气得险些十二指肠溃疡。朴实无华、心地单纯的她,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自己急他人之所急的一件侠义之举最终怎么会演变成了猪八戒照镜子?
这件事的内在涉及到哲学和心理学,其中当事人的心理变化之复杂微妙非只言片语所能说透。
年少时代,我们经常做一种游戏,几个女孩凑在一起,每人说件事,比赛看谁今天最倒霉。最后,在倒霉冠军事迹的映衬下,所有人心中都会倍感安慰。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让人越输越欣慰的比赛。而那个倒霉冠军,她有可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但那一刻,我们没有因为好友成了倒霉冠军而难过,反而会因为有人比自己更倒霉而庆幸。这真是个可怕的游戏。
长大后,我们停止了这个游戏,但游戏的心理却保持惯性。更糟的是,也许你的游戏心理已经消除了,但别人却以为你没有。再加上某些刻薄的哲学家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研究成果,诸如“人类对别人的不幸怀有并非轻微的快感”之类,那么邻家姐姐的遭遇便不足为奇。
况且,女人生就有一个无法克服的恶习,这恶习甚至不分年龄与种族。我们喜欢以自己或别人的隐私来交换和维持友谊。小时候,我们就有一个感觉,谁如果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我们就很想把它告诉别人。最后,我们会那么做的。不知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把秘密说出去比保留着更有乐趣。
因为太了解彼此的秉性,所以才会不断上演女性友人之间的反目成仇:与其让你把我的秘密说出去,不如我先揭露你是个爱生事非的阴险小人。
还是让我们向男人和上帝学习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知道很多事,但他们从不说出来。
友谊的优秀作文 篇12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象征,象征主义
被公认为福斯特自己最杰出作品的《印度之行》 (1924年) , 是福斯特最后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 也是他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作品, 更可以称得上是英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继《霍华兹别墅》之后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范围里与更深刻的程度上寻求“唯一的联系”, 探讨英国与它的殖民地印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通篇作品都充满了辛辣与讽刺, 其优美的语句、抒情的表达、含义深刻的象征, 富于哲理的预见使小说此起披伏、高潮重叠。《印度之行》是福斯特作品中最具有现实主义的一部, 同时也是运用象征主义技巧最多的一部。
福斯特两次对印度的访问使其完成了《印度之行》。通过两位英国女士的印度之旅, 反映了英印人民之间在文化和精神上的隔阂, 小说中对造成和加深这种隔阂的英国殖民统治制度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其主要事件——跨种族强暴案所引发的英殖民统治者与当地觉醒的印度人之间压迫与反压迫、歧视与反歧视的斗争, 表达了印度人民渴望自由和友谊的强烈愿望。
1《印度之行》
整部小说由三个部分构成:清真寺、山洞和寺庙。
第一部分的中心事件是阿齐兹和摩尔夫人在清真寺的会面。已有的经历让阿齐兹对在印度的英国人没有好感, 以致他跟英国人交往都作最坏的考虑。他未明是非就申斥摩尔夫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然而摩尔夫人进寺脱鞋的举动以及尊重印度民族, 包容和接纳印度文化的基督博爱精神又让阿齐兹对她的偏见烟消云散。
这一事件暗示通过直觉的同情、认同与热情是有可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
第二部分的中心发生在山洞里。去山洞之前, 菲尔丁 (政府大学预科学校的校长) 和戈德博尔教授因后者做礼拜而耽误了去马拉巴山洞的火车就预示着可能发生事故。朗尼的母亲摩尔夫人、未婚妻在阿齐兹医生的带领下参观当地几个具有史前遗迹、形态奇特的岩洞。洞内昏暗无光, 潮湿闷热, 声声不绝的回音使人头脑发胀, 阿苔拉在神情恍惚之中突然感到有人趁机污辱了她, 而这个人, 她认为, 只能是离她咫尺的阿齐兹医生。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将冲突推向高潮。英印之间的猜疑、敌对以及仇恨达到了极点。两个民族之间的较量也变得越加激烈。法庭上, 阿苔拉努力回忆当时洞中情景, 承认受到污辱的感觉只是在那种闷热潮湿的环境里濒于晕厥的一种幻觉。阿齐兹医生立刻受到了无罪释放。白种人全场哗然, 印度人欢呼雀跃。
但在第一部分双方建立起来的友谊全部被催毁。阿齐兹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反英分子。与菲尔丁之间的友谊也陷于僵局。而菲尔丁也由于对印度人的友好态度而受到其他英国人的冷淡奚落。双方所希望的友谊之路到此封住。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尾声, 以两年后茂城举行的宗教庆典开始。阿齐兹和菲尔丁在庆典上见的面;彼此之间的误会得到消除, 并部分地达成了和解。小说以阿齐兹和菲尔丁在丛林骑马后分手而告终。在这里, 福斯特又一次借周围的自然景物象征性地否定了阿齐兹和菲尔丁友谊续存的可能。
不得不提的是, 贯穿于福斯特多部小说中皆提到的英国中产阶级那颗“发育不良的心”在这部小说里则表现为对殖民地人民的冷酷无情, 菲尔丁校长与印度医生阿齐兹试图在殖民者和殖民地居民这两股势力之间架起一座通往友谊的桥梁, 希望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友谊与谅解, 但是结果枉然。因为在当时英、印两国之间的冲突与仇视无法调和的历史条件下根本就没有一条可以通往友谊的路。福斯特另一部小说《霍华兹别墅》中的主题在这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小至个人, 大到国家, 只有当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时才能建立起那种“唯一的联系”, 即真诚的友好与了解。因此, “这本小说常被作为对1914-1918年大战前后英、印形势的批评而加以阅读”。[1]
《印度之行》的揭露性与批判性超越了福斯特以往对一般中产阶级所持的暧昧态度, 作者通过阿苔拉小姐反映了对殖民统治的反感与对受压迫民族的同情, 她最后为阿齐兹的清白辩护标志着与自己出身阶级的决裂。有趣的是, D.H.劳伦斯对《印度之行》爱不释手。当很多读者对阿苔拉小姐的岩洞幻觉大惑不解时, 英国文学家、诗人劳伦斯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那是因为阿苔拉小姐对与自己肤色不同的阿齐兹医生情有独钟, 处在压抑环境下的她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幻想变相地表达了出来。而阿苔拉小姐的这种欲望正是福斯特钟情深色皮肤的印度男子的间接写照。
总之, 小说的第一部分对英印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以及双方对真理的追求, 都做出了积极的肯定, 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信心的否定, 第三部分透出一线希望。将辨证的结构与人物的情绪、故事的氛围相结合, 与大自然的气候完美地融为了一体。小说的形式与结构就像滚动的乐曲, 和谐优美,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象征主义手法在《印度之行》中的运用
象征主义文学起源于1886年的法国, 20世纪初期就演变成了欧美各国流派中的一支。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 影响非常深远。象征主义在作品中往往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 暗示多于解释, 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或者如法国诗人马拉梅所说, 象征主义文学是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
象征主义不仅描绘事物的明确线条而且描绘其固定的轮廓, 在文学作品中它所要表达的是要使读者既似懂非懂, 又恍惚若有所悟, 使读者边读作品边体会文中深意。与单纯追求明朗或晦涩所不同的是, 象征主义追求的是半明半暗, 或明暗配合, 或扑朔迷离。
现实的物质世界往往被象征主义认为是虚幻而痛苦的, 而隐匿其背后内在的世界才被认为是真实的。故象征主义作品中一般都会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印度之行》的魅力之所在就是福斯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其中的象征寓意丰富, 读者惟有仔细品味, 方能品出个中韵味。
2.1“Passage”象征
首先, 小说题目 (A Passage to India) 来自于世界文坛闻名的诗人华尔特?惠特曼的一首诗, 书名有多种象征意义。
“Passage”这个词本身在《印度之行》里的意思是指印度和英国之间的通道—— (1902年开通的) 苏伊士运河。它使得英国人能在六至八周乘船到达印度。阿苔拉及摩尔夫人就是从这一通道到达印度的。因此, 从题目来看, 这部小说是关于两位印度女士到印度的旅行。
“Passage”第二层意思象征着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建立友谊和相互理解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讲, 菲尔丁先生、摩尔夫人, 以及阿苔拉, 都试图和印度人交朋友, 然而, 不幸的是, 因为现存的殖民制度使他们的尝试最终走向失败。
“Passage”第三层意思即象征着探求终极真理的不同途径。
正如书名A Passage to India所表明的那样, 该小说不仅是关于去印度的旅行, 更是关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之间试图建立友谊的历程。福斯特在这部小说中所探询的是在一个充满偏见的国度里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友好相处并建立真诚的友谊。
2.2 山洞象征
其次, 山洞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个象征。它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东西”, 福斯特在小说的第一句话和第二部分的第一章都把它们描述为“很特别”。然而当阿苔拉问起“那些山洞是什么样子”的时候, 阿齐兹对它们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而戈德博尔教授高深莫测的回答又否认山洞有任何特别之处:里面没有雕像, 既不神圣, 也没有任何装饰。小说中所有的中心事件都围绕着山洞展开。阿苔拉就是在山洞里产生幻觉, 进而控告阿齐兹;摩尔夫人在山洞里经历了她人生中的巨大转变。这些山洞确实很奇特, 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也很难让人琢磨, 评论家对它的解释各不相同。以摩尔夫人和阿苔拉在其中的经历来看, 山洞体现了基督教和理性的缺憾;它们的空洞与虚无既象征着印度哲学的绝对的梵;也可以说象征着人头脑中的无意识, 理性的阿苔拉在山洞中第一次面对它, 而又无法接受;亦或山洞象征着人类意识永远达不到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现实。
2.3 标题象征
另外, 小说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而这三部分的标题也分别具有象征意义。
第一部分标题“清真寺”, 初步揭示英印两方的对立情绪;第二部分标题“山洞”, 通过山洞事件和法庭审讯将双方对立仇视情绪推向高潮;第三部分标题“寺庙”, 以印度教的庆典为背景, 重申为什么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不可能真正达成谅解和友好。
在第一部分“清真寺”, 主要事件——摩尔夫人和阿齐兹的会面发生在以伊斯兰方式来探询真理的清真寺里, 伊斯兰教的信仰为这两个人物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氛围。“清真寺”的象征意义最清楚地体现在摩尔夫人和阿齐兹医生在清真寺初遇的场面里, 摩尔夫人是个宽厚仁慈的人, 她在白人罕至的寺院里虔诚地按照伊斯兰风俗脱鞋膜拜, 毫无白人那种目空一切、高傲骄横的神态。很快便与阿齐兹医生取得了融洽的了解。因此, “清真寺”不仅象征着伊斯兰教的爱, 也“象征着在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性, 推而广之象征任何两人之间达成和解、结成联系的可能性”。[2]同时, 清真寺也代表着阿齐兹与菲尔丁之间的友谊。
第二部分“山洞”的象征意义却截然相反。马拉巴山洞位于德拉维迪亚高原;它与喜马拉雅山一起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山洞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圆形的洞室, 室壁无比光滑。这些史前的山洞像古老的印度一样神秘, 而且给游客的心灵留下很奇怪的印象, 返回昌德拉普尔后游客也很难明确说出这山洞是有趣、枯燥无味, 还是根本没感觉。山洞的神秘特色导致神秘事件的发生, 加之令人压抑、郁闷的炎热天气, 促成了两位英国女士的幻觉和歇斯底里。山洞事件标志着由清真寺开始的英、印谅解友好已经失败。
第三部分“寺庙”是印度教庆祝佛圣降爱于人世的地方, 那里缭绕着神圣的香烟。寺庙且象征着人类可能在其中达成和解的神秘宇宙。但是在庆典之后, 当菲尔丁与阿齐兹共同走出山谷的时候, 山下那些庙宇和坦克、监狱、兵营仿佛一起高呼彼时彼地它们都不需要友谊。这里庙宇、坦克、监狱乃至飞鸟、岩石都成了不祥之兆。
2.4 季节象征
与小说三个主要象征相呼应的是印度的凉季、热季与雨季三个季节, 它们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象征性的环境, 起到了烘云托月、暗示讽喻的作用。
在第一部分“清真寺”中凉爽的气候与相对的清醒和克制相吻合。
在第二部分“山洞”里, 潮湿闷热的的气候与理智的丧失、梦呓、幻觉和广泛的动乱相呼应。[3]S.M.Gilbert:E.M.Forster’s A Passage to India (Monarch Press New York, 1965) , p.60
在第三部分“寺庙”里一部分发生于雨季, 阿齐兹和菲尔丁乘船观看庆典, 在水中相撞, 造成覆舟之祸。然而, “伴随雨水而来的是更新与焕发, 是大地与生活的复苏”。[3]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更新与复苏, 暗示着希望。所以, 在这里福斯特对英印关系的未来又透露出了一线希望。自然界的气候与故事的气氛、人物的情绪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 足见福斯特对象征主义技巧运用的功底。
2.5 动物象征
2.5.1 黄蜂
福斯特还对某些细节赋予其象征意义。如摩尔夫人在清真寺初遇阿齐兹后回到家里更衣时, 发现衣帽架上有一只黄蜂, 这种黄蜂是印度特有的昆虫。摩尔夫人对这只小小动物充满爱怜的神态颇为发人深思:
“可爱的小家伙, ”摩尔夫人对那只小黄蜂说。小黄蜂并没有醒来, 但摩尔夫人的声音却飘了出去, 扩散到不安的夜空中去。
从小说中处处可见摩尔夫人谆谆告诫她儿子朗尼说“上帝就是仁爱和爱你的邻居”来看, 此处则不难理解为什么福斯特将她那副面对小生命亦爱亦怜的形象安插在书中的细微之处了, 摩尔夫人与小黄蜂还在第三部分一再被提到, 这个细节小动物的象征意义也就更加为人注意了。
2.5.2 蛇
小说中多处提到了蛇。
“如果是几个人同时说话, 便响起一种重叠的闹嚷声, 回声生发回声, 整个山洞都被由一条条蠕动着的小蛇组成的大蛇给挤满了。”
这种回声的可怕之处在于, 摩尔太太出了山洞还与摩尔太太形影不离, 如同法力无穷的咒语。始终伴随着摩尔太太且化作了越来越令人心烦、恐惧的喃喃耳语声:
“怜悯、虔诚、勇敢——这些都存在, 但都是一样的, 淫秽也是。凡事都存在, 一切都没有价值。”“巨蛇会下降并回升于华盖之中”。
福斯特将回声与喃喃耳语声化作更富于直感性的蛇的形象加以描绘, 这可以说是文学的一种通感手法, 但福斯特在这里的描写却富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在印度, 蛇被认为是庙宇的守护神。印度的雕刻中也常出现蛇吞其尾形成的圆圈, 它无始无终, 代表了“无限”和“永恒”。印度耆那教认为, 蛇在圆圈中的“降”的过程是前继着并将回归于一个“升”的过程, 象征着时间永远在上升与下降之间交替进行。印度教中, 蛇的圆圈也表示灵魂的轮回。[4]
佛教中的转世观念及法轮常转的说法, 显然也与蛇的圆圈不无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 印度文化的精髓可归结为“圆”, 《印度之行》中, 福斯特在对蛇的形象进行描写时, 显然是抓住了印度文化的精髓, 在“圆圈”上大做文章。山洞都呈圆形, 在这样的山洞中发出的回声自然也是圆的振荡,
“即使是划着一根火柴的声音也会生发出一个小小的蠕虫似的蜷曲, 只是这种蜷曲之声过于微弱而形成不了一个可以觉察出的圆圈罢了。”
福斯特之所以把回声化为蛇的形象, 是因为这回声与蛇在“圆”的文化意蕴上发生了本质的联系。[5]
总之, “每一个词语被放进《印度之行》后, 都在发出回声”, [6]就连苍绳、黄蜂、鸟, 甚至岩石、泥土、空气也都在行动和说话。
除此之外, 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看, 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时的困惑, 体现的正是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印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要英国的殖民统治不被推翻, 那么阿齐兹与菲尔丁等人之间的友谊之路就永远不能真正建立起来, 因为这种友谊不是建立在平等的文化基础之上。因此, 福斯特不像美国诗人惠特曼那样, 去放声高歌东西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宏伟理想, 相反, 他的小说充满了反讽的意味:在充满无知、傲慢与偏见的殖民统治的氛围中, 英国人能走进印度文化的门户吗?阿苔拉小姐走入洞穴的经历也象征性地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5]
小说结尾处福斯特以诗歌的笔触与哲学的寓意而且夹带些许插科打诨似的文笔写出了颇有象征意味的场景:
阿齐兹与菲尔丁并马走出山谷, 他们似乎是真正的朋友了, 但地上的石头使他们两人不能并辔而行;山谷外城市的一切景象也都不需要他们的友谊, 城市中的一切都在呼喊:“不, 还不到时候!”苍天也在呼喊:“不, 不在此地!”
3 结束语
福斯特的作品将传统与现代融于一体, 后人在把他归为传统作家还是现代派作家方面争论不休。由于他运用象征手法而被有的评论家称为象征主义者, 其实这正是他创作中现代主义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基本上承袭了从笛福到梅瑞狄斯的现实主义传统。其现代主义倾向体现在作品的主题、诗歌化风格和象征技巧的运用上。在他身上, 新旧传统兼容并蓄, 且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作为文艺创作转变时期的伟大作家, 福斯特当之无愧。正如福斯特作品中所展示给人们的那样, 他既相信人们内心的自然情感是神圣的;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联系, 更相信合理交往是形成完美生活的要素。他尤其强调个人与个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几乎部部作品里都有提到。也正因为如此, 福斯特在他的几部作品里都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深厚友谊”。福斯特在《印度之行》里就表达了这种情感, 他始终希望人们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信任, 建立一条通往友谊的路。这在今天仍然是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这部《印度之行》亦被认为是他的最佳长篇小说, 并在世界各地多次获奖。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G.Movements in English Literature, 1900-1940[M].Cambridge, 1975:114.
[2]Gilbert S M, Forster E M s.A Passage to India[M].Monarch Press New York, 1965:60.
[3]Shahane V A.Focus On Forster's A Passage To India[M].Bom bay, 1989:108.
[4]石海峻.浑沌与蛇:《印度之行》[J].外国文学评论, 1996 (2) .
[5]Beer J.A Passage To India:Essays in Interpretation[M].Macmil lan, 1985:69.
[6]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5.
[7]罗玲娟.从《印度之行》的人物关系看东西方文化冲突[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3) .
【友谊的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友谊的见证优秀作文05-24
动物之间的友谊优秀作文10-24
收获纯真的友谊作文优秀篇06-08
友谊在我心中的优秀作文10-16
珍爱友谊优秀作文10-19
初一优秀作文:友谊也是玫瑰08-31
密林深处,友谊之花正开放优秀作文11-06
关于友谊万岁的作文:逝去的友谊11-18
友谊的小船翻了 - 友谊作文600字10-14
【精华】友谊的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