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2024-07-16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精选6篇)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1

黄陂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试行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鼓励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做好提质改造和补改结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按照区人民政府五届二十七次常务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激励机制,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充分调动街道(乡)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缓解我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二、工作内容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包括土地开发项目和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土地开发项目是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类为未利用地、林地、园地等通过工程措施可改造为旱地、水田的项目(林地需林业部门认定未纳入林地保护范畴且同意开发为耕地);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是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类为水浇地、旱地,周边水源充足,通过工程措施可改造为水田的项目。

三、项目实施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应严格按照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选址、测绘、立项申报审批、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工程交付使用后期管护、档案管理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武汉市旱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实施。

街道(乡)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承担项目实施具体工作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负责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工程实施、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协调、补偿兑付、后期管护等工作,负责项目后期建设占用、破坏耕地耕作层等违法违规以及不符合种植要求等行为的整改工作;国土部门负责项目立项申报,政策、技术指导,组织项目验收,上图入库,档案收集管理、监督等工作;发改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审核和建设资金核定,并于每年10月底以前送财政部门编制下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和奖励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农业、水务和林业部门负责政策指导。

四、资金标准及奖励

(一)建设资金标准。项目实施方案报区发改委审核后,按照下达的实施方案批复确定的建设资金标准执行且原则上不得突破,资金结算以审计单位结论为准。

(二)奖励对象。按照“谁实施、谁受益”的原则,奖励对象为项目实施所在地街道(乡)。

(三)奖励标准。在建设资金外,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批复确定的面积,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按5.0万元/亩的标准、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按1.0万元/亩的标准奖励。奖励资金由街道负责统筹管理、使用,可用于弥补项目管理支出、规划设计预算标准不能覆盖的补偿项目(苗木移栽或砍伐补偿、农作物青苗补偿、机耕路、渠道建设占压补偿、农户改变种植方式补偿等)、项目实施后的农业设施维修、保养等后期管护支出。同时在符合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按提供新增耕地面积的15%-20%的比例分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街道(乡)用地需求。

(四)资金拨付。建设资金200万元以上的采取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200万元以下的按资金结算结论一次性拨付的方式,拨付至项目所在地街道(乡);奖励资金按省、市国土部门下达竣工验收批复确定的新增耕地、新增水田面积核算后上报区政府,同意后拨付至街道(乡)。

五、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试行,由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2

关键词:耕地,质量评定,信息系统,数据库,占补平衡

0 引言

耕地资源是国计民生的根本, 要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留有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国家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而以法律形式做出的重要规定, 是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基本制度[1]。国家发展建设必然要占用耕地, 然而现阶段建设用地占用的多是居民点周围与交通线两侧的具有灌溉条件、土壤肥力高的优质耕地。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区位条件、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2], 虽然实现了面积上的“占一补一”, 但补充耕地的质量难以达到被占用耕地的质量, 使耕地存量隐性减少。

通过研究, 河北省建立了不同质量耕地的折算关系, 确定了科学的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换算方法体系, 但是折算方法复杂, 数据量大, 处理难度大,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得到的折算系数表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查询和计算, 工作效率很难提高, 不利于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应用。本文以省、市、县三级农用地利用等别图为基础, 设计开发简单实用的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信息系统。

1 系统开发的目标与用户需求分析系统的总体目标为:

通过对全省分等和占补平衡折算成果的筛选、归纳与总结, 建立属性数据库, 实现各类信息的方便、快捷采集 (录入、提取) ;利用MapGIS软件, 通过对河北省省、市、县三级土地利用等别图进行编码标准化、图层一体化和标示标准粮属性链接等整理, 建立空间数据库;应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sic语言与MapGIS相应控件进行开发, 实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MapGIS软件进行无缝集成。对河北省耕地占补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组织管理, 建立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全省新增耕地指标储备库 (包括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质量分记分规及土地利用系数等信息, 以便计算各地利用等指数) 和全省建设用地项目库, 通过公示求算补充耕地的面积为

S补=M×S占

式中 S补—补充耕地的面积;

M—占补耕地质量折算系数;

S占—占用耕地的面积。

将公式代入系统模块, 可以计算占用补充耕地的面积, 为河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提供高效、全面、动态和科学的信息化工具。 工作流程为:各市县上报本区域内的已完成的耕地开垦项目, 经省国土厅验收确认或备案后, 将耕地开垦指标进入新增耕地储备库;各市县上报本区域内的新增建设用地项目, 经省国土厅批准后, 纳入建设用地项目库;分批次报批用地先补后占的建设用地项目, 用已确认的新增耕地项目进行折抵, 如图1所示。

2 系统技术路线

2.1 系统设计原则

2.1.1 实用性

系统应严格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思想, 考虑同区域占补和异地占补等不同情况, 特别是要满足对新增耕地储备指标的入库、出库、查询与打印的要求, 系统中的查询结果直观且简单。整个系统使用简单, 界面美观大方, 具有人性化特点。模块划分简单明了, 充分考虑用户已经习惯的划分分类[3]。

2.1.2 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应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使整个系统能符合技术发展的要求。

2.1.3 独立性

系统在设计和打包时将用到的模块和控件等一并打包进去, 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可以在没有安装MapGIS的情况下独立运行。

2.1.4 安全性

系统应支持系统查错、实时报错和逻辑报错等报错功能, 并具备对不同类型、规模的数据与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 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机制, 防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非法修改和添加等情况, 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1.5 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和规划应该从宏观与长远的观点统筹规划。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开发程序和数据库等技术应符合当前信息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能持续扩充和升级, 特别是为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等土地信息系统留有较好的接口, 能与其他系统有机集成。

2.1.6 经济性

首先, 该平台应选择经济实惠、性价比高的软件;其次, 系统的开发成本低, 技术方案可操作性强, 所选择的软件能充分实现其功能, 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节约开发成本;再次, 系统维护成本低, 数据更新容易实现, 软件升级成本低廉, 系统升级扩展容易实现。

2.2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Microsoft Corporation的SQL Server 2000平台搭建数据库。该操作系统集成了Windows 2000 Sever操作系统的安全集成技术, 更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4]。配合Visual Basic 6.0开发新增耕地质量评定系统, 组成新增耕地储备库, 便于统一管理数据, 实现数据多工作站的共享。同时, 运用Microsoft Corporation的Visual Basic 6.0进行开发, 以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和方便易用。

系统采用C/S (客户/服务) 结构, 由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 分为信息采集子系统 (客户端) 、信息检索子系统 (客户端) 和网络数据库服务 (服务器端) 3 个子系统, 包括属性信息采集模块、空间信息采集模块、基础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维护模块、属性信息检索模块、空间信息检索模块和基础数据检索模块7个主要模块。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服务器管理海量数据, 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版, 在工作站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个人版, 二者通过ADO接口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与系统之间 (如省厅与各地市国土资源部门) 的数据交换通过 Internet全球互联网, 以TCP/IP通信协议进行[5]。

2.3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充分考虑系统专业性、数据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确定基于以下环境进行开发。

1) 服务器。

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 工作站。

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SERVER 或WINDOWS XP;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

3) GIS组件。

目前, 土地系统普遍使用MapGIS平台、农用地分等和耕地占补平衡折算等工作的矢量化图件都为MapGIS格式。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MapGIS格式的土地口图件, 空间数据库采用MapGIS组件方式开发。

4) 开发工具。

为了适应MapGIS组件开发方式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本文选择与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兼容性较好的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 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以高效率和短周期的优势实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MapGIS软件的无缝集成。

2.4 数据库设计

耕地占补信息是在对占用和补充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本质上可将其划分为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基础数据等3类:属性数据是描述对象的各种特征与性质的定性和定量描述, 多为纸介质保存, 如记录本合各种文字报告等;空间数据描述对象的空间位置及其拓扑关系, 一般是图形形式;任何信息管理系统, 其操作对象均为各种数据, 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必须借助于数据库 (Data Base) 技术来实现。在软件开发中,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开发“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时, 采用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分别建立的方法。

数据库访问组件的实现包括SQL Sever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库的读取, 并且利用SQL语句执行数据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以及保存等操作, 关闭数据库连接[4]。

2.4.1 基于MapGIS图形数据库地建立

本文所用是MapGIS 格式图件, 部分以纸介质保存, 以河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农用地利用等别图为基础, 对其进行编码标准化、图层统一化以及标示标准粮属性链接等处理, 实现不同类型单元分层存放和编码的唯一性与专业性, 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和修改更新。

2.4.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为了便于操作管理, 本文将数据归入两个库, 即耕地指标储备库和建设用地项目库。耕地指标储备库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预备项目, 经省国土厅验收确认或备案后, 形成耕地指标的数据, 包括影响验收耕地质量的因素描述、验收机关、验收总面积、验收新增耕地面积和验收时间等属性。建设用地项目库是指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建设征地项目数据, 包括影响占用耕地质量因素描述、征地单位、批准机关和总占地面积合占耕地面积等属性。属性数据库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 整理河北省市县乡行政区数据库。根据合乡并镇后的具体情况, 修正市县乡的名称及所属关系, 建立河北省市县乡行政区数据库。

2) 编制县乡—土地利用系数对应数据库。在MAPGIS中利用面积加权法按乡求算土地利用系数, 将县乡与土地利用系数的对应关系整理, 导入ACCESS数据库中。

3) 建立河北省指标控制区、相应影响因素分值及权重对应数据库。

4) 建立各市县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河北省作物产量比系数对应数据库。

5) 建立河北省利用等别以及标示标准粮对应数据库。

整理以上数据库, 通过各自ID综合导入建立ACCESS数据库, 便于以后的查找计算。

3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采用VB + MapGIS组件+ SQL Server集成的开发模式, 充分利用GIS工具软件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和SQL Server强大的数据库功能, 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使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外观界面和友好的人机接口。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3.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属性信息、空间信息和基础数据的采集, 实现对各种基本信息 (数据) 的采集 (录入) 。对于空间信息图件, 可从原始空间信息图件中采集, 也可将已有图件 (数据) 直接调入, 做编码标准化和图层统一化处理, 建立属性, 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对于属性信息, 提供标准录入对话窗口。

3.2 数据管理

进行河北省内耕地占用、补充信息的新建和删除, 对各数据库中信息 (属性信息、空间信息和基础数据) 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等操作管理, 包括耕地项目指标的申报、修改、删除与查询, 以及建设用地项目申报、修改、删除与查询等功能, 并实现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

3.3 信息检索

根据用户给定检索条件, 在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返回检索结果, 包括新增耕地库的汇总统计 (统计河北省及各市县的入库总指标、出库总指标、库存指标) 和项目预备库统计 (统计出各市县的上报项目个数、项目总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规模、新增耕地总面积等) 。

3.4 数据下载

根据用户要求在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检索, 建立检索结果 (如影像、原始数据等) 的人机接口, 提供下载功能。

3.5 数据维护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对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 使其仅可以执行许可的操作并实现数据基本备份功能, 以防出现突然事故, 导致数据丢失[6]。

3.6 网络实现

网络数据库服务可以利用已有的政务网服务器, 也可以重新设立服务器。用户使用安装了信息采集子系统或信息检索子系统的计算机终端接入万维网, 即可实现信息的采集、管理或查询。

4 系统流程图设计

根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需求, 同时考虑用户的方便与实用, 来设计系统流程, 如图3所示。

5 结论

耕地占补折算依托计算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 进行耕地数据和图形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实现耕地占补折算工作自动化。本文以河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农用地利用等别图为基础, 对其进行编码标准化、图层统一化以及标示标准粮属性链接等处理, 建立了基于MapGIS的图形数据库, 河北省市县乡行政区数据库, 县乡—土地利用系数对应数据库, 河北省指标控制区、相应影响因素分值及权重对应数据库, 各市县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河北省作物产量比系数对应数据库, 河北省利用等别、标示标准粮对应数据库;设计了工作流程和系统流程图。

目前, 河北省耕地占补折算信息系统处于正在研发阶段, 在系统开发实践工作中, 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某些县区国土资源局没有安装MapGIS软件情况下如何使用该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 (即客户端与服务器端) 的通信协议的设计, 网络服务模式下数据通信的加密和可靠性等问题, 都有待于在实践工作中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水杏.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国土经济, 2002 (7) :15-17.

[2]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应用研究报告[R].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04.

[3]王振龙, 王兵, 汪灶建.农田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 (2) :188-190.

[4]曹卫星, 潘洁, 朱艳, 等.基于生长模型与Web应用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1) :133-138.

[5]张玉宝.安徽省耕地占补平衡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与开发[J].中国土地科学, 2004, 18 (4) :56-59.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3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我市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申报、实施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含义

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的统称。

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土地包括荒山、荒地、荒滩等,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改造成为可利用土地的行为。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二、项目立项申报

(一)立项基本条件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

2、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土地权属清楚,界址明确,地类准确;

4、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5、项目区地块坡度小于二十五度;

6、项目区没有地质灾害和其它重大安全隐患;

7、拟申报项目没有与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来源区块重叠。

(二)立项申报资料

1、项目立项请示;

2、项目立项呈报表;

3、项目拟实施前后地类变化情况对比表;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文本、规划设计图;

6、项目资金预算编制;

7、人民政府文件(未利用地开发)、农业局说明或证明(园地整理)、林业局说明或证明(林地整理);

8、项目实施论证意见(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部门意见);

9、项目区土地权属证明;

10、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照片等影像资料;

11、项目区现状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土地利用现状实测图;

12、项目区位置图:项目所在1∶10000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所在1∶10000分幅土地利用图斑图的位置图(用红线标注项目区所在位置)。

以上资料按照文字、表格、附件、图件顺序排列装订成册。

市局受理条件:项目符合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符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土资文„2005‟201号)的立项要求;申报资料齐全、完整、有效、程序合法,可研报告规范,开发整理方案合理;地类图斑正确,界址清楚,土地分类面积准确,权属无争议;申报图件清晰,实测的现状图能正确反映项目区地形地貌和现状地类,勘测成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三)立项报备

项目经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通过远程报件系统,及时填报项目立项申报资料;经省厅审核通过后,再完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工作。

三、项目实施管理

(一)实施准备 项目经批准立项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并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项目区内发布项目实施公告,接受监督;

2、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用款计划;

3、建立工程工期、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等相关制度;

4、组织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委托工程监理。

(二)工程实施

1、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算经各地审定、市局审查通过后,不得调整,并组织项目开工;

2、各地应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确定专人,明确责任,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和农业局应当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4、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合同合理组织施工,因违反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延误工程验收或者造成其他损失的,承担其相应责任;

5、监理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设计和监理合同,对工程的设计标准、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实施控制,并承担监理责任。

6、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市局批准的规划设计成果,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方案,不得降低工程建设标准,不得调整耕 作层的质量要求。

(三)实施报备

实施准备资料经省国土整治局审核通过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再通过部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上报项目实施阶段信息。

(四)项目自检

1、项目实施后,施工单位提交竣工报告及工程保修承诺等;

2、监理单位提交项目工程监理报告及质量评定报告;

3、审计单位提交项目审计报告和工程决算报告;

4、各地应有完整的项目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等资料;

5、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做好工程项目自检工作。

四、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实施竣工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在完成自检合格后,向市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市规划院组织进行实地测量,核定新增耕地面积,并完成项目的初步验收工作;初验合格后,报市局耕保科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一)项目验收资料申报

1、项目验收请示;

2、项目立项批复;

3、项目验收呈报表;

4、项目实施前后地类面积对比表;

5、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6、项目实施方案;

7、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8、项目资金决算表;

9、项目实施后现状照片等影像资料;

10、图件资料(项目现状图、图斑图及规划设计图);

11、市规划院提供的实测竣工图及新增耕地面积核定表。

市局受理条件:市规划院已完成项目竣工测量、新增耕地测算和初步验收等工作;申报资料齐全、完整、有效;申报项目的验收范围符合项目立项批复确定的位置、范围、土地规划用途;符合项目规划设计和验收办法要求,并自检合格;申报图件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实测竣工图与项目实施后的土地利用现状一致,净增耕地面积计算正确。

(二)现场验收

市局耕保科及相关科室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查,会同农业部门依据《湖北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验收办法及标准》对项目竣工情况进行实地验收,重点对项目实施范围、新增耕地面积、土石坎平整度、土壤质量、耕作层厚度、相关配套的道路、沟渠及涵管等工程建设及质量等情况进行核实。

经市局验收合格的下达项目验收批准文件;验收不合格的,市局提出整改意见,项目实施承担单位进行整改。

(三)验收报备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4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严格耕地保护的一项支撑性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国土资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有关精神,实现“明责任、算大账、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方式,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改进政策措施,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作出部署。

此次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的着力点是什么?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有哪些改革创新?国土资源部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确保改革成效?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答。

记者: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此次对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做了哪些相应的改革创新?

负责人: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识。耕地具有涵养水源、循环养分、调节气候等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耕地保护好、建设好,更好地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才能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青水绿。为此,国土资源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管理措施,通过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一系列措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是耕地保护在绿色的发展道路上前行。

从资源条件看,通过成片未利用开发补充耕地已不切实际。随着补充耕地的持续开展,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减少。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情况看,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存约38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于生态保护等原因不宜开垦。

成片后备资源越来越少,转向通过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有效耕地。

同时,部门的有力作为也给耕地占补平衡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有力促进了耕地保护工作。所以,要改变耕地占补平衡由国土资源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发挥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记者:此次改进占补平衡管理方式的着力点是什么?

负责人:按照新时期新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发4号文件明确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深化、细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通知》主要从转变补充耕地方式、扩大补充耕地途径、实行补充耕地三类指标分类管理、采取指标核销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扩宽补充耕地资金渠道、强化监管改进考核以及做好文件出台前后政策衔接等8个方面做出规定、明确意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一是转变补充耕地方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过去以开发为主补充耕地调整为以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补充耕地,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补改结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从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允许各地以补充耕地和提质改造现有耕地相结合的方式即“补改结合”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这次《通知》将“补改结合”应用范围从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进一步扩大到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有效解决了地方的实际困难。

三是拓宽补充耕地途径“算大账”。除耕地开垦费外,允许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其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投入产生的耕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产生的耕地,相关部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耕地等,均可用于占补平衡。

四是建立三类指标储备核销制。改变以往建设用地项目于补充耕地项目“一对多”“多对一”的挂钩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补充耕地数量、产能、水田三类指标储备库,具体建设用地报批时按占补平衡要求从储备库中分类分别核销。在强化县(市、区)政府责任的同时,更有利于实现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五是进一步落实“明责任”。要求各地合理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开垦费标准,重点提高占用优质耕地的成本,强化建设单位法定义务。以区域为单位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督促地方政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六是采取“差别化”管理方式。要求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平台,因地制宜统筹指标调剂行为。可区分情况明确调剂政策,对于重点建设项目限定指标调剂价格、优先予以保障,其他建设项目采取竞价方式调剂补充耕地指标;也可采取统一限价交易或市场交易方式,进行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大对资源保护地区的经济补偿。

记者: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确保改革成效?

负责人:首先,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统筹谋划,合理规划。要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水田上作出合理的规划,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确保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其次,要加强部门协同,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这不仅仅由国土资源部门一家承担,还涉及发改、农发、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任务。《通知》已明确今后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实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管考核,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任务的完成。

再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筑牢工作基础。落实《通知》明确的各项改革措施,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基础数据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为此,将抓紧开展补充耕地三类指标储备库信息系统建设,在做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全国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的基础上,建设形成补充耕地三类指标储备库。按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核销的要求,相应完善用地报批的有关要求,确保占补平衡管理新方式的顺利实施。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八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得出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对杠杆平衡的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学生现状〕由于学生在1~7年级的学习中没有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因而形成了一些较被动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定势,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参与意识不够强。经过半年多的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基本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与假设,会对获得的数字信息用变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处理。

〔教学设想〕

1.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之养成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习惯。

2.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3.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个探究过程,采用学生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循环探究”创新型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杠杆的平衡可能跟力、力臂的大小有关,进而对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2.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想像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制作杆秤

1.学生了解和使用杆秤

(1)教师出示一把杆秤,让学生谈杆秤的构造。

学生观察得出如下的结论:

“有秤砣、有秤钩、有秤杆、有提钮。”

“它是一个杠杆。”

“它是测量质量的。”

“它有许多刻度。”

……

(2)让一位学生自愿试用杆秤称一个塑料小桶的质量。

2.学生分组制作杆秤。

(1)学生每两人组成一小组,并讨论杆秤的制作方案。

(2)学生在班级内交流各自的制作方案,通过大家的相互补充,最后各组总结出自己认为是最佳的制作方案。

(3)每组学生制作一个杆秤。

(4)每组学生用自己做的杆秤去称一金属块的质量,将结果通过网络发布出去,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最后教师将每块金属的实际质量也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5)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制作成果,大家为成功的制作喝彩。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发现杠杆的平衡跟力、力臂的大小有关。

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教师引导:“刚才的活动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当有学生答到:“杠杆平衡时所挂物体越重,秤砣离提钮的距离就越远。”这时,教师引导问:“所挂重物不同,实质是什么不同呢?”学生悟道:“是力与力臂不相同。”

教师不是让学生测量、计算、得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想到杠杆的平衡跟力、力臂的大小有关,进而猜想与假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师问:“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有如下的猜想:

“杆秤也是一种杠杆,它有支点、力和力臂。”

“所挂物体越重,秤砣离提钮就越远,杠杆平衡可能有:F1+l1=F2+l2。”

“刚才的结果也可以写成:F1-l1=F2-l2的形式。”

“如果所挂物体加重,不移动秤砣,而在秤砣下加重物,也可能平衡,我认为它可能满足F1l1=F2l2。”

“我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跟速度、密度一样,是比值的关系,即F1/l1=F2/l2。”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猜想出它们之间可能有的关系。这一阶段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发现者。

三、实验验证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

第一步:学生自由组合,完成实验。

第二步:学生将实验取得的数据,填写到电子实验表格中。

第三步:学生将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出去,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随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

最后一阶段,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体现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

四、课后小结

……

课堂实录

一、学生活动

1.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的杠杆

(教师拿出一杆秤)师:这是一杆秤,同学们熟悉吗?请大家谈谈对杆秤的认识吧。

(学生略加思索,纷纷举手)生:秤由秤杆、提钮和秤砣组成。

生:还有秤钩。

生:它的粗细是不均匀的,刻度却是均匀的。

生:秤杆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生:他有两个提钮,这两个提钮的测量范围不一样。

师:那么你知道使用这两个提钮称量时,哪个范围大些呢? 生:可能是靠近秤钩的。

生:杆秤称量物质的质量。

师:有没有同学会使用杆秤来测量一个装有物体的塑料小桶的质量呢?(学生相互议论、交流看法。一个学生主动提出愿意试一试)

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学生活动:该名学生上讲台用杆秤测量塑料小桶的质量。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你测量的结果吗? 生:……

师:有没有同学会读呢?(学生不会读秤杆上的数值)师:今天布置一项课外活动,在家中练习使用杆秤。

2.制作杆秤

(1)制定制作方案

师:今天大家愿不愿意自己动手制作一把杆秤呢?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根据桌面上所放置的器材,讨论制作杆秤的方案。

(学生讨论制作方案,约3min后,有一组学生主动提出要与同学们交流方案。)生:用这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作秤杆,圆柱体的重物作秤砣。

生:提起提钮,秤钩处挂钩码,移动秤砣,让它静止,并记下刻度,每增加钩码数,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记下刻度。

生:应该让秤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师:杆秤静止时说杆秤平衡了。下面各组同学根据其他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自己的想法来动手制作。

(2)学生分组制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制作杆秤,边制作边讨论。

师:制作完毕后,请各组同学利用自制的杆秤去测量桌面上一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在多媒体网络的电子表格中。

学生活动:学生用自制的杆秤进行测量,记录后由计算机发送到大屏幕上。学生将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出去,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随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

……

教师将各组金属块的实际质量,通过多媒体发送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比较。

师:所有小组测量的结果同金属块的实际质量非常接近,说明同学们制作得非常成功。现在请每一组代表带着本组的制作成果依次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用实物展示台投影到大屏幕上,并相互交流。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师:刚才的活动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又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呢?(学生相互交流后,有学生举手回答)生:我发现杠杆平衡时所挂物体越重,秤砣离提钮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可能是F1+l1=F2+l2。

生:会不会是F1-l1=F2-l2的形式。

生:如果所挂物体加重,不移动秤砣,而在秤砣下加重物,也可能平衡,我认为它可能满足F1l1=F2l2。

生:我们这组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跟速度、密度一样,是比值的关系,即F1/l1=F2/l2。

……

师: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力与力臂之间好像存在以上这么多种关系,那么哪些是正确的呢?请大家选择桌面上的器材用实验来验证。

三、实验验证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处理各组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电子表格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约10min时间)。

2.学生总结出结论

师:请各组同学分析各自的实验数据,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各组学生陆续上讲台展示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逐一排除“F1+l1=F2+l2”、“F1-l1=F2-l2”、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阿呆物理网wuli.edudo.com

“F1/l1=F2/l2”等猜想,最终得出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四、知识运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杠杆平衡的知识,关键是我们如何用所学的知识为今后的生产、生活服务。

学生活动:大家谈(略)。

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师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引入制作杆秤比赛,这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激发起学生们广泛的兴趣。学生在制作杆秤的活动中,热情高、兴趣浓。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对杠杆的平衡和影响平衡的条件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教师并没有静态地传授知识,解疑答难,而是创设真实情境,提供实验、观察、思考及讨论的机会,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气呵成。一些结论性的知识也就自然在学生的活动中发现并归纳出来了。

点评者:芜湖市教科所李文波

占补平衡规划设计方案 篇6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确定的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即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实行这项制度,保证耕地不减少。2006年6月,国土资源部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发布了《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对依法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一、 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模式的提出

目前,国内研究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及政府支持政策多是从各行政区域角度出发,研讨如何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优势及挖掘潜力。《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及各地区相继制定的考核实施意见、办法等,都是要求各级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工作。但事实上,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也不尽相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效益显著,但建设用地不断占用耕地,而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在本省域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不现实的。而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资金缺乏,农业技术水平低,单位产量很难提高;当地工业又因种种原因发展滞后,以工哺农的目的无法达到。

为此,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提出跨行政区域、经济区域的耕地占补指标置换,以达到耕地占补平衡,即确保我国耕地总量的不变,又可实现以工哺农,实际上这是将土地资源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一种特殊交易的模式:即从我国整体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在工、农业发展上的优劣势,发挥中西部一些地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和沿海发达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优势,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指导及协调,在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且易开发的其他省域进行耕地占补指标置换,实现占补平衡就成为可能和必然;或将开发等量耕地的资金投放到农业技术研发、实现农业规模生产上,那么,以工哺农的目的也就真正实现了。在这种模式下可有效缓解东部发达地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增加不同地类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收益,同时促进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区域间资金、技术、资源优势的互补和转换。

二、 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区域间特别是东部沿海与东北及中西部之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亟待得到遏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通过跨区域耕地占补指标置换、以工哺农,可筹措巨额资金,直接用于支持中西部及其他地区优势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设施建设,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格局。

(二)东中西部各自发展的局限性

1.东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地域上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其比较优势。随之而来的是两类产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但受国家因粮食安全而限制农用耕地使用政策的影响,非农业用地缺口不断增大,导致地价猛增,直接影响产业升级;另外,因产业之间比较利益悬殊,该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很低,其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在东部沿海各省区区域内进行非农业用地与耕地占补指标置换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

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的短缺,在该区域内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不太现实。另一方面,该地区大多数的农民,受城镇化、工业化的影响,除了一些特色农产品之外,往往把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仅作为辅助工作,以工哺农的效果在以上经济区内不显著。

要破解东部沿海省区经济发展的用地难题,保障又好又快发展,除了必须转变原来粗放式的管地方式、用地方式,实行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利用之外,不能仅站在本行政区域内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而应从全国整体利益的角度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真正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

2.中西部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东北及中西部许多省区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有发展粮食的优越条件,但因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投入低,地方财政紧张且国家投入有限,因此无力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不考虑地区之间农业和工业的比较优势,靠行政手段迫使农民从事粮食生产不但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无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谈不上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当然也会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优化。

(三)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各个经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各地发展才出现不平衡状态,呈现东富西贫、南强北弱的局面。跨地区耕地占补指标置换、以工哺农的模式,正是扬长避短,将东中西部强势资源相结合,从国家全局角度出发,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达到工农业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

(四)环境保护的要求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社会、经济、环境互为支持系统[2]。目前,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地区,其发展是工业代替了农业,在生态环境上,是先发展后治理,结果是以牺牲环境为经济发展的代价。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非农业用地缺乏,许多企业被迫迁至内地或在内地投资办厂;而中西部(包括东北)地区为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往往以“加快城镇化步伐”作为“推进农村建设”的前提,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其结果都是既占用了农田,导致耕地进一步减少,而且由于工业的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损害。此外,中西部某些地区由于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缺乏,又急于致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也导致了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发展农业已从过去单纯注重其经济意义向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并重的方向转变。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要求工业“哺育”农业[3]。从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标准越来越严格,也要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统一”。通过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的模式,可聚集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中西部现代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中西部发展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五)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在经济探索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教训,该发展模式未必就是全国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认为,“区域发展的绩效不仅与资源禀赋有关,更重要的是发展的路径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中西部地区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以求快速发展致富,结果同样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东部发达地区走过的老路。对农民来说,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这些地区采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值得商榷;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这样做。那么要解决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资金问题,就不能单纯地从本地区出发,各自谋求发展,而要求跨省份、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从全局出发,发挥东中西部的各自优势,资源互补。

三、耕地占补平衡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看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模式的可行性

通常农户家庭总收入由以下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将需要耕地的农业收入定义为需耕地收入,将不需要耕地的其他收入,如来自第一产业的其他收入、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定义为不需耕地收入。假设总收入为i,上述需耕地收入、不需耕地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w1,w2,w3,w4,可以建立地区总收入与收入比重的回归模型:

i=β1w1+β2w2+β3w3+β4w4 (1)

分析:对于耕地紧缺的东部沿海等地区的农户家庭而言,受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大多来自企业的劳动收入、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等,β1为负,β2为正,因此,农民愿意通过经营不需耕地的产业来增加家庭收入;而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有良好的农业资源或潜在的农业资源的地区来说,则β1为正,β2为负,农民愿意经营需要耕地的第一产业。

(二)从耕地占补目标的确定及实现看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模式的可行性

1.需控制的变量

在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需控制的变量有:置换的土地亩数m,转让价格元p/亩,其中耕地占用方农民所得p1构成其转移性收入,将此收入折算到n年,则每年的收入为p1/n。提供耕地占补(可开发耕地)方农民所得为p-p1元。对该款项应严格监管,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提高生产率。需要注意的是,耕地不允许重复置换。

其它应注意的变量有:耕地占补方所在地耕地的平均生产率prod 1w,工业用地的生产率prod 2w,农村人口的就业人数rw,需耕地收入比重w1w,不需耕地收入比重w2w;提供耕地占补方的土地总量k,农业耕地的原生产率prod 1z,农业耕地提高后的生产率为prod 2z,农村人口的就业人数rz,需耕地收入比重w1w,不需耕地收入比重w2w。

2.确定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

(1)保障粮食安全。

要求耕地占补后,既要达到耕地我国耕地总量的平衡,又要能够提高提供占补耕地方的生产率,得以生产出(k+m)亩土地的粮食,或至少能用k亩土地,生产出(k+m)亩土地产出的粮食。事实上,由于耕地占用方所在地的农业耕地大多闲置,而提供耕地占补方的土地往往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通过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后,土地的产出可能远高于原先的粮食产出量。

为防止不可开发新耕地地区进行耕地占补失控,政府一方面应对全国范围的耕地进行分类、分等级管理,划出可开发占补、可置换的区域,要求完成占补的土地,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或亩数;另一方面,对需提高耕地生产率但无耕地可开发的区域,在国家粮食、耕地安全警戒线内,严格控制耕地指标占补置换的总量m不能超过h。

(2)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占、补两地的农民收入都应高于原来的收入。对占补方所在地的农民来说,每亩土地平均生产率由prod 1w提高到prod 2w,收入变为:

iw+m*prod 2w-m*prod 1w+m*p1/n (2)

对提供耕地占补方所在地的农民而言,每亩土地平均生产率由prod 1z提高到prod 2z,收入变为:

iz+k*prod 2z (3)

(3)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既要解决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用地短缺的问题,又要解决农业优势地区资金短缺的问题,发挥其优势农业同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及其动态模型

通过以上对应控制的变量及目标的分析,以耕地占、补两地的农民收入、就业人数和生产率为函数,建立以下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目标确定及实现动态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政府目标为农民福利最大化,约束条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

undefined

四、耕地占补平衡的选择原则

第一,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耕地占补指标置换须具备的条件。

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进行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1)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能走上以内含增长为主、外延增长为辅、产业升级和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该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用地短缺且价格很高,已制约了产业升级和优化;(4)该地区的第一产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业没有比较优势,农民没有积极性,但有能满足产业升级需要的农业用地;(5)能通过产业升级和优化解决当地“三农”问题,并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6)有能力以较高的价格支付购得的耕地指标或等同于相同耕地价值的金额。

第二,接受跨地区耕地占补指标置换、以工哺农需具备的条件。

只要是有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的区域,均可考虑接受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置换、以工哺农的模式,但该区域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比较优势;(2)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且易开发;或,虽然耕地后备资源不太丰富,或较难开发,但现有耕地开发增产潜力大,加大资金投入(来源于耕地指标置换)后粮食单产和总产量能大幅度增加;(3)能运用耕地指标置换所得资金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4)有清廉、高效的领导班子并建立专门运作和监督机制,能专款专用。

五、建立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运作机制

我国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以来,“耕地指标”已悄然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但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尚待规范和缺乏,尤其是在我国现行农用地价缺乏统一科学评估,农业产品比较利益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必须寻找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经营“耕地指标”这一特殊商品的新路子,建立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市场。

第一,应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土地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其发展利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必须慎重而行。而且,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如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使用权问题,以工哺农资金的调拨、使用问题等等,国家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制定相关的占补政策和办法,给予规划、引导和调控。

第二,以有关部委、省市地方政府为中心建立指导、协调和监控机制,实施具体的引导、监控职能。如制定地区选择原则和标准、东北和中西部农用耕地的选择和监控、指标交易原则和指导价格、交易款项的使用原则及监控机制等。

第三,政府与公众监督的机制。耕地的异地占补由于空间地理位置的跳跃性增大,行政层次的增多,给监督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耕地的占与补是否做到数量与质量的平衡,补充耕地所需的开发整理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地到位,利益的平衡是否包括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等问题,是否得到了全面解决,是评价耕地异地占补平衡能否真正实现并发挥它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关键[4]。

第四,评估机制。评估机制是实现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技术关键。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1)分析区域社会经济特征与建设用地需求。(2)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正确认识耕地价值[5]。即要正确认识耕地的社会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而不能仅以土地产品的价格片面构成耕地的价格。(3)对各区域土地的开发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并反映在价格中。(4)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综合评价。包括被占耕地综合素质特征分析与评价、补地背景分析,对占补两地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和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作出占补平衡的研究结论。

第五,跨地区实行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各方的合作机制。实行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模式的占补方(东部发达地区)与接受方(中西部、东北地区)也可以建立长效的合作,将资金、技术的开发与提高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东部与中西部的全面合作、共同发展。

六、结论

实行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的模式,弥补了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又有助于缓解沿海发达地区商业用地的困境,有利于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有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差异。该模式强调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客观必然性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从全局出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以科学发展观解决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优化产业结构及形成区域共同发展新格局。

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综合发挥我国各个区域间的优势,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土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公报》[EB/OL].http://www.m lr.gov.cn/xwdt/zytz.

[2]王瑰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390-392.

[3]朱四海.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机制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4-17.

[4]刘兆顺.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386-389.

上一篇:行政管理简历下一篇:内蒙古喀喇沁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