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内部详悉

2024-11-08

华为内部详悉(精选3篇)

华为内部详悉 篇1

【干货:华为的股权、研发、治理】

节选自财富杂志对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的采访 华为针对消费者用什么品牌?

这个内部争论得很厉害,华为在中国用没有问题,但在国外,华为是发不出音的。H在很多语言里很难发音。我们一派观点是不用华为,再打造一个品牌,否则老搅在一起。用华为这个品牌,因为我们是B2B的公司,做消费者业务肯定受到约束,不能搞明星代言之类,否则业界以为你是做消费品的。

但我们终端公司则觉得华为这个品牌还是要用,因为总比新创一个品牌要好,国外很多公关公司也建议不要放弃,毕竟你有一个这么大的品牌。

后来达了一个妥协是:先用华为品牌带一个产品品牌Ascend,在日本我们就没有华为了,只有Ascend,这个没有翻译成中文,它在中国没有什么价值。在国外是华为加Ascend,就像苹果加iPhone一样。如果我们做得好,把Ascend做到家喻户晓了,那时这块业务也大了,我们就可以把品牌变成Ascend。如果这块业务做得不好,就还是华为品牌,就做中国这块,把运营商定制这块业务做好。做得好,向前走,做得不好,就还是跟现在一样。我们做到百亿美元是比较稳的,至于做几百亿美元,就不知道了。国际收入占到68% 我们国际化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所有的市场只在中国,我们的增长和发展是受限的。在电信这么标准化的行业,你必须走向全球, 所以就下定决心做国际市场。为了做好国际市场,全公司一切政策导向和一切干部行为都是向做国际市场倾斜:叫你去做就得去,不去从此你就没有前途。

我们有好几位主管,不去,或者去了跑回来了,从此在公司就不提拔。从1998年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干部政策都是如此:第一你要主动申请去;第二如果派你去你不去,就不可能再提拔。

对干部就得这样,否则谁去做国际市场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北京、上海这些的城市比国外很多城市生活环境都要好,再加上是在中国,我们生长在这里,这时如果在干部、待遇政策上没有导向,那谁愿意去做国际市场。

而且我们派出去的人都在30岁左右,不像西方公司大概都在40岁左右,他们家里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再加上西方公司都是全家搬过来,而我们也鼓励全家搬,但还不一定做得到。中国与国外的教育体系不一样,所以中国去拓展国外市场难度更高。

关于虚拟股制度与上市

我们没有融资要求,只有一个流动资金贷款。我们努力做的是:使我们流动资金贷款来自全球,而不仅是中国。

我们每年把利润都分掉了,我们也跟任总商量过能不能有一年不分,只要一年不分就马上有20多亿美元,可充当流动资金,但任总主张要分。分是从激励员工的角度,不分是从财务的角度。我们这几年净利润100%分掉,赚多少分多少。去年利润为什么低,其实是有意的。前年利润赚得多了,因为08、09年的金融危机,我们投资收紧了,所以2010年利润赚得太多,每股分2.98元。

去年,我们进了2.8万人,研发投资比前年多了9.5亿美元,汇兑损失比前年也多了5.5亿美元。这两块就多支出了15亿美元,所以利润就低了。

我们确实要控制利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分了之后,员工的期望提高了,自从前年分了2.98元之后,家属天天就想着2.98元,去年分了1.46元,家属就有意见。我们不能把员工的期望吊得这么高。

不分,留存下来也有问题,留下来就意味着资本增值,意味着资本投入,新员工配股的成本就高,回报就低了。

全世界没有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公司有些事情最好玩的。

这种模式我们很早就开始了。任总认为高科技行业需要大家一起进行利益分享,才能团结大量的人。当时社会上就有知识资本化的概念,我读书的时候,知识资本化是很流行的词,现在不大讲了。

我们的员工持股就是知识资本化,员工分享企业的利益。正是因为员工持股,才使我们团结了这么多的人。西方顾问公司到我们公司来做咨询,发现我们公司干部队伍储备是很充足的,他们不可想象的。我们公司的中高级主管和专家基本不辞职,除了自己休息或者创业。要想挖我们一位中高级主管很难,因为待遇你是开不起的(华为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近几年分别为21%、42%、40%和17%)。

工资你可以给得高一点,但没有股权,我们公司要求离开的人就得退股。任总从创业开始建立的这个分享机制,也就是华为成功的最核心的要素。

当然,最成功的要素走到今天,也有它的问题。问题就是我们有一部分人不干活、不进步,只要在华为待得下去就行了。

这时激励就失效了,因为股权的机制只要你在华为就一直有。我们这个员工持股机制说是长期激励,但事实上不是长期激励,还是知识资本化的概念。

长期激励是根据长期绩效来回报的,而我们的是一旦配股给你了,只要你在华为就长期有,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历史上员工持股成就了华为,团结了一大批人才,但走到今天,这些新问题是我们下一步要想办法解决。

我们总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被激励起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奋斗,在华为你不奋斗是不行的。我们一直是希望我们的员工逐步走向富裕,而不是一夜暴富。不能上市

首先,国家政策不允许。国家规定只能有200个股东,我们有6万多员工股东,而且明确员工持股会不能作为上市公司持股主体。中国平安的员工持股是通过信托公司解决的。我们6万多员工股东,要300多个信托公司,最终还是超过了200个股东上限规定。其次,上市之后,员工一夜暴富之后还干不干活,如果员工都不干活了,那我们上市做什么?我们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果上市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分点钱,那我们早就分了。6万多员工股东合法么?

员工的股票我们称为虚拟受限股,因此这6万多员工股东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股东。公司真正的股东只有两个:一个是任总,另一个是工会持股会。

员工持股是在工会持股会下面。你也可以简单认为是从员工集资了,然后投到华为。但是我们这个制度是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有正式批文的,允许我们存在,后来就不批了,全国类似我们这样的公司有千家左右。

当然,按现在的法律是不合法的,但当时特区特批的,是合法的。目前,任总在华为控股也只有很少的股份。(1.42%)

内部稳定最重要。一切事情从外部看是一个视角,从内部看又是一个视角。如果让员工都能看同事持有多少股,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我们还需要做调整。不能为了上市、为了透明把内部搞得鸡飞狗跳的。

我们不缺钱,透明的目的是干什么?无非就多拿几个合同。华为增长速度够快的,为什么要把公司做得那么大?我们已经够大的了,今年360亿美元左右,2015年真做到我们预计的7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美国市场,那已经是巨无霸,搞那么大做什么呢? 话说回来,做企业都希望做得更好,但做得好内因才是最关键,只有内部是团结的、坚不可催的,才能抵御外部的任何困难。一切都要考虑内部的团结。不能上完市,大家都不干活了。

中国人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你一定捅这个马蜂窝干什么? 研发实践

我们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在我们公司这是受批判的观点。当然,我们是有技术情结的,但纯粹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是不能走到今天的。

客观讲我们是一家客户需求驱动的公司,说我们完全没有技术情结那也是假的。我们每年维持这么高的研发投入,是因为这对于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价值创造是有用的。

每年12%以上的研发投入,这是要保证的。今年我们研发投资大概45亿美元,在全球公司里也是排在前面的。

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还能有序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1998年跟IBM开始的产品开发变革的贡献,我们叫IPD(集成产品开发)。

我们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不断在优化研发流程,不断在优化组织,不断在提升研发能力,从来没有停过。我个人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负责研发,前年交给丁耘了,但我还是一直很关注研发。从一个创意到走向产品,整个的管理体系、流程、工具、能力提升,这个过程华为没有停止过。

现在不管有多少人,别说7万人,再加7万人,我们管理也没有问题,能够有序地运作,确保把产品做出来,而且做出来的产品是稳定的、达到质量要求,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优化的结果。

流程管理没有问题,现在做什么就成了最关键的了。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战略营销体系,更多聚焦怎么倾听客户需求,怎么理解客户需求,跟客户探讨他到底要什么,然后来定义我们的产品和产品的规格。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这个体系也建立起来了。这就使我们做什么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提升了。研发首先是你有一个很好的组织流程和团队,这样产品才能做得出来。有了这个以后,就是不断提高效率的问题。接下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出来”就成了最核心的问题。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光有研发队伍和流程是不够的。因为你可能让研发天天做错的东西,比如本来要做个手机,他却做个杯子出来。因此集成产品开发和战略营销体系这两者保证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

在信息通信产业,如果你做出的东西不符合客户需求,又得等两年才能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那你就落后了。每个产品、产业的竞争,都是在客户恰好要的时候,你就有;当然,竞争对手也会有;没有的厂家,这一轮竞争就出局了。但是你还得有竞争力,竞争力无非是三点:一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第二是成本,第三是时间点。

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在客户恰好要的时候,你恰好推出来,而且恰好是满足客户需求,相比竞争对手还有竞争力,那就是最伟大的”。我们的研发体系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是最伟大的。

研发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行。早了效率低,晚了就出局了。一体化研发

三星的崛起是一体化的成功,原因在于过去你可以在别人产品都做出来后,你再做。那时产业链是成熟的,别人的产品都出来了,所有器件都是现成的,你拿过来做就行了,只是设计和开发软件。

走到今天,我们基本上是每个产品出来,从器件、到芯片到产品,是同步进行的。华为要走向未来,那我们大量的产品应该是从芯片级开始做,不能从业界获得现成的芯片、器件,要不就自己做,要不就和供应商一起做,是用一个产业链把一个产品推出来,这样我们必须有核心能力。

如果没有核心能力是做不出来的,我们如果再等到业界的器件和芯片都出来了,再做产品,那就要落后别人两年,这是历史上的做法。

现在我们是要在业界同步或者领先推出,在通信行业,很多核心产品我们现在都是领先推出。软件有人总归是可以做得出来,关键是得有芯片,有器件。拥有所有硬件的核心能力对于华为面向未来的竞争是非常关键的,要不你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你要等着别人做出来。而且如果是供应商做的定制,供应商是不能直接卖给你的,必须要等到定制的做完,然后再开发一个标准化的芯片卖给你。我们在供应商那里订制的芯片也是不能直接卖给其他人的。

别人说华为公司是傻冒,我们也习惯了,就算原来芯片原来用的是别人,慢慢地我们也要做一个自己的出来。现在有些芯片是用我们自己的,这样可降低成本、进行差异化。华为治理

CEO轮值制度是我们的首创。只能靠未来去检验。未经检验的东西你怎么能下判断呢?我们有一句话,这个东西效果如何,成功了,那一切都是对的。华为再过10年、20年,如果说轮值CEO制度一直在转,而转得华为公司很好,那么大家就会说华为的轮值CEO制度是成功的;如果说最终转得华为没了,那肯定是失败的,没有什么说的。

我们是在有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CEO轮值。我们有三个人各自有分管领域:一个是管人力资源委员会,我是管理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还有一个就管财经委员会,也就是公司的人、财、事,这三个是固定分工。

一个公司这三项管完之后还多少事呢?剩下的就是公司运转过程中,内外部事务的处理。处理也不是轮值CEO一个人来处理,很多事情还是要召集大家来讨论,每个月都有董事会,还有日常例会。轮值CEO一个月只开一次会。具体来讲,像最近的危机公关,美国政府指责我们,我这个轮值CEO就要管事了。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内外事件的处理,轮值CEO要牵头;这一段时间内一些重点工作的推动,轮值CEO也要牵头。总体上,我们三个人各自有分工。轮值CEO期间做的事情是全面的,但自己分管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2005年顾问公司帮助进行组织架构优化,优化之后就要开执行团队的会议,一个月开一两天的会,任总说他不开。说他坐不住。

CEO不主持会议,那怎么办?如果说当时任总同意主持开会,就没有后面EMT主席轮值这回事了。他不开会,我们就做工作,说以他感兴趣的议题开会,开会就要有人主持吧,这就产生了EMT主席,于是EMT主席轮值制度就出来了。开了会之后,任总变成很积极,觉得这一个月一次的会很有收效,发言最积极了。原来要他坐下来开一天会,是想都不敢想象的。他之前也会开会,比较随意。现在就是我们三个人(另外两位轮值CEO是胡厚盭和郭平)主持会议,日常工作都到业务部门去了,我们基本上没有日常工作。印象深刻的事

华为的成长道路跟中国企业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私下跟任总闲聊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做一个民营企业,走的路都是爬北坡的路,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民营企业应该走的路,完全不是。别人该上市的时候上市,我们不上市;别人该投房地产的时候投房地产,我们不投;别人有钱投到其他领域,我们天天投研发。我们跟政府关系也就是跟他们保持一个正常的沟通关系,我们在深圳市,但不跟深圳市领导吃饭的。

我们就是一门心思盯着客户。我们公司的高管从来不上电视媒体,不是有规定,谁都不愿意。原来跟你们杂志见面都不愿意,现在好一点,是因为号召大家要多跟媒体打交道。我们公司做事的风格就是只知道做事,踏踏实实地把事做好。因为走的路跟其他企业不一样,就造成了中国不理解华为,国外也不理解华为。中国不理解华为,就是不知道华为怎么能够成长到现在,华为走的这条路,中国公司很少走过。一个是我们研发的投入,第二个是我们真正的全球市场,第三是我们这么大规模的管理变革投入,一般1~2%的收入投资在IT和管理变革——我们整个管理变革要落到IT系统上。

国外看我们:“你说你没有上市,没有资本支持,还天天说国家没有资助你,你凭什么发展起来的?”美国人是不能想象的。后来外国人也搞清楚了,我们的发展资金还是来自于员工,但还是有没有搞明白的,我们凭什么走到今天。事实上,华为这个故事如果在美国,就是一个像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一样的创业故事,包括跟阿尔卡特创业者的故事是一模一样的,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是有资本市场支持的,我们恰好没有。

这是西方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后来我们把股权讲清楚,他们就慢慢明白了。我们公司不上市,但每年扩股不少,一年扩股10%就进来几十个亿,因此,我们公司的资金是员工拿自己的钱几十年滚起来的。

华为内部详悉 篇2

华为接入网FA16设备日常维护中发现, 几条语音业务, 分配了时隙, 相对应的主站和分站端业务板的端口也进行了数据库配置和设定, 相关的业务板板件也确认无故障, 但业务始终不通。本文通过一起FA16接入网中语音业务故障的处理, 对FA16接入网中的内部HW进行分析, 为今后的日常维护提供参考。

2 分析FA16设备中的内部交换规则及HW分配情况

华为FA16接入网设备用于解决专网的专线传输和用户接入问题, 在电力系统专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A是灵活接入 (Flexible Access) 的英文缩写;“16”表示典型应用中, 每个ONU (即光纤网络单元, Ntwork Unit的缩写) 提供1~16个E1。由红的基础知识可知, 它的主控板型号一般H301PV8/PV4 (升级版本为H302PV8/PV4) , 可提供8/4个E1的接入量, 若配置两块PV8板, 最大可提供16个E1的接入量。以下为FA16系统设备框图。

从图1可知, 外部传输设备的2M通过16*E1线路接口接入后, 与业务接入接口之间是通过数字交叉连接, 用HW协议的方式进行通信和内部数据交换的, 即传输设备的2M接入PV8主控板后, PV8主控板与各用户业务板 (如CDI、SRX、ATI、ASL) 等之间是通过华为内部HW协议实现内部通信和数据交换的。HW, 即highway, 为高速公路之意, 在此意为华为接入网FA16中内部通信的高速公路。

2.1 通过新增一个开局数据配置FA16设备网管数据

以枝江公司为例, 枝江公司采用华为公司FA16接入网设备。枝江县调主站与客户服务中心之间原先配置有28条语音话路进行语音业务通信。现因工作需要, 现需要在上述两站之间增加10条左右语音话路业务。根据业务增加的需求量, 初步对备用业务板件的数量、SDH通信系统中2M时隙数量的配置情况进行估算, 发现可满足要求, 于是通过华为BAM网管对新增的业务进行配置, 如图2所示。

网管实际配置:

1、通过SDH通信设备, 在枝江县调主站和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之间新增1个2M的时隙通路。

2、枝江县调主站FA16接入网设备中, 新增2块CDI板, 安装于3#机框的04、05号槽位, 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FA16设备中新增2块ASL业务板, 安装于4#机框的06、07号槽位。两站的单板配置状态图如图3和图4所示。

3、通过半永久连接表, 新建业务。联接方式为:枝江县调主站第三层机框04、05号槽位所对应的2块CDI板与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4#机框的06、07号槽位的2块ASL板之间建立业务联接, 业务条数为共28条, 然后进行设定。但在设定主机整表时, 网管系统总是提示“超时, 设置不成功”。后通过分析得知, 因枝江公司华为接入网中, 有2个离线网元 (即枝江变和江口变, 模块号分别为2和3) , 因此但维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因有脱管网元引起, 但新增的业务应已设定至相应的模块中去了, 提示“超时, 设置不成功”是正常现象。

4、查询枝江县调主站新增CDI单板和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对应新增的ASL板的业务状态, 显示新配置的业务端口其租用线为空闲。将用户线接入话机进行实际拨测, 业务不通。

5、查询枝江县调主站原先在用CDI单板和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对应的ASL板的业务状态, 显示其业务端口为租用线为正忙, 其语音业务均为正常状态。

6、再次对业务配置的DBF数据库进行检查, 未发现错误。对SDH中的2M业务配置、2M线缆、FA16中的CDI板、ASL板进行检查, 未发现故障和疑问。

2.2 在开局中遇到的故障原因查找

1、首先利用华为BAM网管的数管系统, 检查半永久连接表中的业务配置。第三层机框02、03号槽位所对应的CDI板配置的业务为枝江县调至客服分中心的语音业务, 共28条, 占用1个2M的带宽。1个2M虽有32个时隙, 但因华为FA16设备内部需占用4个时隙, 所以实际可用的语音业务为28条。

2、将DBF数据库发给厂家, 厂家回复DBF数据库也未发现配置错误的情况。但厂家反馈一个重要的信息, 新增的业务配置在枝江县调主站第三层机框04、05号槽位所对应的2块CDI板上, 但第三层机框为扩展用户所使用的从机框, 因此其可供配置的业务数量受一定的限制。

3、进一步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 得知了故障原因:第三层机框为扩展机框, 其业务量只能4个内部HW (每个HW内部可分配32个时隙的业务数据, 对外部来说, 相当于1个2M) 的时隙, 即只能配置4个2M的业务。而且华为FA16接入网设备中, 其主控框和扩展从框的槽位分配是有一定规则的。即主控框中主控板左、右的业务板槽位与内部HW之间分别是遵循2-1-1-1、2-1-1-2规则的, 即03、04#槽位业务板占用1个HW, 05#槽位业务板占用1个HW, 06#槽位业务板占用1个HW, 07#槽位业务板占用1个HW, 以下类似, 具体如图五所示。而扩展从框中RSP板左右的业务板槽位与内部HW之间分别是遵循4-3、4-3规则的 (如图5所示) 。从规则明显可知, 扩展从框中最多只能配置4个内部HW的业务。

4、查阅华为FA16的单板板件资料可知, 华为CDI板为16路环路中继接口板, 2块CDI板即为32路, 需占用1个内部HW (对外来说即为1个2M) 。扩展从框中02#、03#槽位中在用的两块CDI板需占用1个内部HW, 而04#、05#槽位中安装的两块CDI板也需占用1个内部HW。从FA16设备扩展从框中的内部HW分配规则可知, 明显04#、05#槽位中的CDI板将无HW时隙可供分配, 导致枝江县调主站新增的2块CDI板与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新增的2块ASL板之间建立的通信业务无法顺利开通。

2.3 故障处理

1、通过网管可知枝江公司华为FA16接入网中, 有2个离线网元 (即枝江变和江口变, 模块号分别为2和3) 。因枝江变和江口变其设备由FA16更新为其他PCM设备, 因此导致其在网管显示网元离线。由此我们想到, 厂站设备已更新, 其原先与主站FA16设备对应的业务板板件的端口资源将空闲起来, 因此, 可否考虑利用主站空闲业务板板件的端口资源。

2、查询枝江变和江口变原先的语音业务, 得知其业务分别配置在主控框的11、12号槽位的CDI板上, 每站配置了8条语音业务 (占用8个端口资源) , 共16条语音业务。

3、与华为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得知, 只要FA16设备内部HW时隙资源充足, 主站端空闲业务板板件的端口资源可灵活分配, , 即可对应到所需的任意分站站点上。因此决定采取的业务配置方案为:在主站主控框的11、12号槽位的CDI板的前8条语音业务分别与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4#机框的06号槽位的ASL板之间建立业务联接。

4、考虑到前面在业务配置时, 因有脱管网元引起的“超时, 设置不成功”的提示, 且现脱管网元的设备已更新为其它设备, 因此考虑将脱管网元配置的相关业务和网管中的相关系统配置进行删除, 同时将枝江县调主站新增CDI单板与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对应新增的ASL板的之间新配置的业务也进行删除, 然后再进行所需业务的配置。

5、通过接入网数管系统和接入网维护系统, 进行相关业务的删除操作。

6、再次操作半永久连接表, 在主站主控框的11、12号槽位的CDI板的前8条语音业务分别与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4#机框的06号槽位的ASL板之间建立业务联接。

7、查询主站主控框的11、12号槽位的CDI板的前8条业务和客户服务中心通信站4#机框的06号槽位的ASL板的业务状态, 显示租用线正忙, 接入终端进行拨测, 语音业务可正常使用。

3 结论

华为反腐:最大的风险来自内部 篇3

华为管理层在大会上提出,对腐败“有必查、查必彻”。目前华为内部正在展开清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清除出队伍,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司法机关。

华为企业BG成立于2011年初,当时华为为适应信息行业变化做出战略调整。2013年“华为年报”显示,华为企业BG全年销售收入152.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截至目前,华为发展了300多家总经销商和增值经销商,4000多家二级渠道伙伴,2014年的目标是在全球发展到6000多家渠道伙伴。

经销商为及时拿货、争取更多折扣等,主动向相关华为员工行贿;有员工视“好处费”为“潜规则”,甚至主动索贿。

在这次反腐大会上,华为管理层强调,诚实劳动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一切钻公司漏洞、借职务便利牟私利的行为,都是公司不允许的。据华为在反腐大会上披露,百名左右涉嫌腐败的华为员工中,大部分为内部坦白,一些主动申报的员工也被内部处罚;数名被查出来的问题员工已被移交司法处理。

15万人的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华为认为,“没有什么能阻挡公司前进,唯有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2013年1月,华为召开“董事会自律宣言宣誓”大会,董事会全体成员共同宣誓:“我们必须廉洁正气、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带领公司冲过未来征程上的暗礁险滩。我们绝不允许‘上梁不正下梁歪’,绝不允许‘堡垒从内部攻破’。”

据悉,为了杜绝内部腐败,华为企业BG内部开始倡导从“单纯的利益关系”发展渠道经销商,转变成发展“认同华为文化和价值观”的渠道经销商,并与渠道经销商达成共识,建构伙伴联盟关系,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

(摘自《南方都市报》 本文作者:汪小星 等)

上一篇:校团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刮目相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