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0篇)
松江博物馆观后感 篇1
M030514409
彭雅琪
松江区博物馆参观心得
今天是管理学院党小组活动,我们来到了颇有历史韵味的松江区博物馆。松江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位于上海松江区中山东路 233 号。松江博物馆以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宣传松江地区历史文化、文物为主。藏品包括陶、瓷、玉、金银、铜、木器等,计 5000 余件,并有古代典籍 2000 余套,其中有部分珍贵的善本、刻本。
松江唐代建县,元代升府。明清时期松江府经济、文化位于全国前列。在古代,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又有“苏(州)松(江)赋税半天下”之誉。松江人文荟萃,明代的“松江画派”、“松江书派”、“松江诗派”饮誉全国。松江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流沙沉宝》,着力展示迄今为止松江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西林塔地宫、方塔地宫出土的宋元明清珍贵文物。
馆内还有“最古最足本”《松江急就章碑》及碑亭,国内独有的《赵孟頫自画像石刻》、《三文敏公心经碑》、康熙御碑及董其昌、赵孟頫等大书法家的法书艺术碑刻及碑廊。参观松江博物馆,将让观众追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历史之根,看到古代上海的繁华与灿烂。
新陈列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基本陈列展厅,下层为临时陈列展厅2个,不定期举办临时陈列展。基本陈列展厅展区面积500平方米,展出的是《流沙沉宝》——松江博物馆珍品陈列。该基本陈列由序厅、浦江晨曦、史河波光、艺海丹青四个部分组成。“浦江晨曦”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四个古文化展示了松江先民早期的社会生活。“史河波光”展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松江地区地面文物、墓葬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精品,再现古代松江经济的繁荣发达。“艺海丹青”展示了松江地区自晋至清末,涌现出来的一批艺术家的书画作品。董其昌是明代书画大师,对后世的影响较深,因此,在布局上仿制了江南水乡旧时民宅,设置了一处10平方米的仿董其昌书房场景“画禅室 ”,内设铜塑董其昌像及仿明家具陈设。整个展览通过240余件文物,再现了古代松江各个时期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我漫步在展厅,解读着青铜器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美丽与古老。通过参观,我在领略到松江古墓出土文物的精美造型与纹饰,同时也学习了不少的青铜器和陶器知识。
在展厅的出口,模拟再现当时发掘这批青铜器文物的场景,看着一件件的“青铜文物”在刚刚被发掘出后静静的躺在地上,静静的任自己的身躯在土中掩埋,似乎等着人们围过去后,开始讲述哪个古老的过去。
顺着展厅的通道慢慢的走着,不时的和其他的游人一样,驻足于某一件展品前,静静的站着、盯着展柜中的展品,“听”着它娓娓述说着它的由来,还有它哪个时代的我们的祖先如何样的生活。每一个展品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同样,每一个展品都是一本厚厚的史书。
面对着展览的珍贵青铜器文物,我深感自己文字能力的不足,更为自己有限的记忆而遗憾,如果我能多些记忆,如果我能强些文字,那这些青铜器的美丽和神秘,就将多些和久些陪伴在我的周围,让我继续心醉,让我继续感受祖先们的气息。时间飞快,一个小时的参观转眼即逝。对于这次的参观,我感慨万千。置身于博物馆中,每一件展品,每一个主题都是最生动的文化教育,唤起了大家对历史的珍视,对祖先的敬重,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我对社会的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只躺在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上生活,更应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谱写一首赞叹之歌,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共产党添光增彩!
博物馆观后感 篇2
张莹
为了在提高业务水平,了解到一些关于文博行业的历史知识,我们利用了周四学习的时间来到了位于开滦路的南山电力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站在秦皇岛电力博物馆门前,这座巴洛克风格的老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与沧桑气息,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电力的发展史。
和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早期发电历史一样,秦皇岛电力工业的发轫也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八国联军入侵之后,1928年8月,英国人请来了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作坊,设计修建秦皇岛发电站,以满足港口电力机车的运输和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扩建用电的需要。
日本侵略者霸占该电站后,为培植战费来源,从日本移来超龄的旧1500瓦发电机一台,供电区域由秦皇岛、山海关两地,发展到昌黎县及北戴河海滨。
日寇投降后,由国民党资委会接收。1948年11月25日,秦皇岛解放前夕,占领着南山发电厂的国民党53军在逃跑之时运来72箱炸药,企图破坏电厂和码头,并从海上打了30发炮弹。由于地下党和工人护港队提早做了电厂和码头的保卫与伪装工作,炮轰只留下两个弹坑,发电厂安然无恙。解放后,南山电厂焕发了新生,为港口发展和振兴秦皇岛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1953年11月,按上级指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整套厂房设备全部无偿移交华北电业管理局,与道北电厂合并为秦皇岛发电厂。至1966年10月,南山电厂停止运行,设备被拆除。据介绍,该馆展品涵盖了清末、民国、建国初期等不同时期的电力图书、实物、地图等10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的展现了全国、冀北、秦皇岛的电力发展历程。始建于1928年的秦皇岛南山发电站,由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工作坊设计,于1929年建成,为清末建成的秦皇岛港与民国建成的耀华玻璃厂供电。1966年10月,秦皇岛南山发电站停止使用,2013年5月,保留的主体建筑被国务院纳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观后感 篇3
今日,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
篇二:博物馆观后感
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
博物馆观后感 篇4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展览中最深刻体会是此刻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祖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列强的屠戮和欺辱之中,这印证了“国家弱注定要被外族侵略”的规律。为了避免让历史重演,建设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还未绽开的花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奉献自我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少年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我,积累知识,锻炼能力,磨练品质。只有少年强大才会给祖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参观中使我愤愤不平的那就是有很多国家来侵占中国的领土在听见解说员慷慨激昂说到南京大屠杀时我仿佛看见那惨目人睹的场景时我的心里是阵阵凄凉但是我也仿佛看见中国人民在顽强与日本侵略者斗争时我立刻就想到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带领顽强的中国人民,与国民党积极合作,坚忍不拔、坚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我参观了明、清与抗日战争时看见了虎门销烟、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等在清代无能统治下迫使这些事情一一发生。
抚今追昔、缅怀历史,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不能不谨记这样一个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中国人民和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所印证了的真理和教训,也是历史上无数国家和人民用他们的命运所引证了的真理和教训。社会发展局面,使我们的国家永保安全、稳定、繁荣、文明和强大。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更应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真抓实干的精神、以严谨活拨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开辟美好的未来……
一、鹅头桶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温州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只什么桶呀?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回头展望的鹅,使我想起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爸爸告诉我说:这种桶是温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鹅头桶,是古人用来装洗衣服的,因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里的,人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然后用手挎着鹅头桶提回家,这样既轻松又好看。我心想古人真聪明,我也要好好读书,假如我也发明一些东西放到博物馆,让将来的观看,那该多好啊!
二、蝴蝶盘
呀,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可好看了。听爸爸说,“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盘。”我们家也有果盘,但那是玻璃做的,虽然看起来很洋气,也很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字盘,在爸爸的讲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发展史。
博物馆观后感 篇5
今天我看了一个电影,名字叫《奇妙的博物馆之夜》。这部电影非常有趣,它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自然博物馆,那里有恐龙化石、兵马俑、大狮子、猴子、小矮人……后来,博物馆又来一个木乃伊,这个木乃伊有一块石牌。这块石牌,能够让博物馆里的东西在晚上动起来,但在转天太阳出来前,它们必须回到原来的位置,否则会化成灰。
有一个人,做了这里的管理员,第一天晚上,他发现这里的东西都在动时,他非常害怕,一直跑。后来,他了解了这种情况,就准备了很多道具和这些活动的东西对抗。过了几天,原来的三个管理员把石牌偷走了,这个人就和这些会动的东西们合作,把石牌又抢了回来。小矮人坐在电动车上,“总统”蜡像骑在恐龙骨架上,他们从两边开始追,终于追到了坏人。“总统”蜡像从恐龙上跳到了马车上,抢过了石牌,坏人一看这么多人,吓坏了,就逃跑了。石牌又被送回了博物馆,天快亮了,所有的“人”和动物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博物馆观后感 篇6
北京汽车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26号,南四环花乡桥西。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设有汽车博览、主题展览、汽车科普、汽车娱乐、学术交流等功能展示区。五至三层的展览陈设由历史、技术和未来三个主线构成,博物馆内部项目设置富有创新性,着重突出知识性、参与性和娱乐性,通过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三维与多维、音响与影像等多样形式,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参与方式达到教育启发,使我们认识了解近代汽车的历史与变迁,进而体会汽车科技、汽车文化的特质与内涵。整个参观过程,我们仿佛亲眼见证了中外汽车的发展史博物馆的介绍从车的起源。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指南车它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
广州博物馆观后感 篇7
广州博物馆观后感
广州是一个拥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亮点,她是南越、南汉、南明三朝都会,是历史最悠久的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有千年商都之称。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使其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我今天要介绍的广州博物馆就是以广州城的发展为主线的展览。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2月11日,以始建于1380年的明朝建筑镇海楼为馆舍,在当时,足以将广州一览无余。即使曾五度被毁,但如今的顶层正面依旧高悬“镇海楼”横匾,两侧对联更是气势磅礴:“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民国初年,有识之士认为:世界文明的国家,均有宏伟博物馆设办,广州为全国最繁盛的地方,又是“广东革命策源之地、总理诞降之省”,所以就选镇海楼作为博物馆馆址。而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座公立博物馆,也是全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她被赋予了“救亡图存、开发民智”的历史使命。从此,“雄镇海疆”数百年的镇海楼成为广州的老城标。既然大家在暑假的时候都已经参观过镇海楼,我就不再对展览的文物一一介绍了。简单地说一下我参观过后的一些想法。正如我刚刚所说的,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都。依据考古的发现,这里有众多新石器时期遗存,足以证明数千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虽然不及西安等世界古都,但广州所拥有的文化底蕴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对于某些抨击广州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言论,我是真心觉得发表的人很没有文化。
反观我们自身,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关注广州的文化的。在之前的演讲中,很多同学的说,如果不是作业要求,根本就连南越王墓博物馆都没去过。而有的同学则因旅游,参观过马王堆、兵马俑等等省外的博物馆,并对此如数家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问作为一个生活在广州的人都不主动地去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又如何要求外来游客挖掘我们的文化呢?所以无论我们是不是广州人,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就有义务有责任去爱这个城市去发扬这里的文化,使广州真正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历史文化名城。
省博物馆观后感 篇8
那天,我们班一起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历时2小时,走马观花似地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上一壶”。
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
个人觉得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比较有自豪感,六朝至隋朝,瓷器一统天下,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而瓷器玉石般温柔的质感,自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地喜爱,绚丽辉煌的陶瓷文化,一度成为古代中国的象征。也许玲珑剔透般的雕刻,只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而精美的陶瓷,只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又或只是千万陪葬品中用来充当数量中的一类。但在我看来,粘稠的泥土和适当的火候的智慧般的结合,无疑造就了中国千年难得一见的瑰宝-------瓷器。可能受性别的影响,喜欢它的质感,花纹和那种独特的秀气。时间的洗涤只会让它们更加亮丽,风采斐然!楚文化
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春秋时楚庄王成就了霸业,留下了“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千秋传奇。战国时,楚国又成为七雄中灭国最多、拓疆最广的诸侯国。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出土于楚墓中,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我只选取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的截图,楚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个人的感受所能领会得完的,看到两王的兵器排于一列时,心莫名其妙地感到震撼,当真是越王的剑比楚王的矛要长啊,历史果真在两王的兵刃上就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不成?“卧薪尝胆“的成语解释会永久性的和吴越两王有渊源吧? 至于哲学、文学和艺术上,楚国在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精神文明的顶峰。以老子、庄子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是构筑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以屈原诗歌、庄了散文为代表的楚文学,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之源头。
藏品精萃/书画
古代读书人借文字和绘画技巧以扬名天下的不在少数吧?字如其人的当真也多:豪放,帅气,雄浑。。。这些用来形容字体风格的字眼和描述人性格的词汇雷同度确实高。“诗书画三绝兼擅,文史哲一以贯之。”让学林用来称苏渊老果真是贴切。如果从文化本体上来界定和从历史地位上来评述这些古代的文人,怎能不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画虎画皮难画骨,字书画强调的是格高韵清而意境雅逸,尤其强调独弹而自出机杼。挥毫运笔纯任自然,点画线条酣畅通达,即进入了王僧虔所说的那种“书之妙道,神采为上”的高级境界,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气势,又有天人合一性的内蕴。古人以行草面世,运笔恣肆矫健而骨力洞达,结构奇崛跌宕而生动多变,章法疏密有致而开合自如,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笔墨变化,那“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线条展示,不仅是一种审美构造,更是一种墨象语境和情感符号,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
而绘画古人则对梅兰竹菊情有独钟,注重于笔情墨趣的挥洒,讲究诗意禅境的表现,可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梅花,疏影横斜,清气弥漫。古松,大气磅礴。兰竹,超凡脱俗。我为之感叹和感动!
音
这个“曾侯乙编钟”截图只是《曾侯乙墓》中的一部分,省博物馆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单独的个体来作为列展,因为喜欢音乐,所以还是决定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虽经千年,其音质、音色如今毫不逊色的恐怕曾侯乙编钟就算得上其中的一员吧?情操的提升自是少不了音律这一部分的功劳。以前只是在历史课本中看到它的缩图,真正见到它的时候脚步停留在那里,任同学呼喊半天也不见移动,它本身就是魅力所在!
曾侯乙墓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它位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墓内出土的器物许多带有铭文。特别是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寝戈”铭文的短戈,出土时置于主棺旁,当为曾侯乙寝宫侍卫使用之物。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礼器是历年来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因发掘前未经扰动,真实地反映了墓主人享用器物的仪式,这在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曾侯乙墓的青铜礼器的大体组合沿袭春秋时期的传统: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组、豆成对,盘。曾侯乙墓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特点,采用了浑铸、分铸、等冶铸技术和平雕、浮雕、圆雕、透雕、错金、镶嵌、铸镶、铜焊等多种工艺,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国当时先进的冶铸科学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地编钟、鼓、琴、瑟、笙、箎(chǐ,)、排萧8种共125件乐器。种类全,数量多,制作精,保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乐器是新发现,为世界考古史上所仅则见。这批乐器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纪我国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用具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墓中出土的金盏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小动物有牛、羊、猪、狗、鸡、鸭一类家禽家畜,似乎是祈祷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墓中出土的兵器包括戈、矛、戟、弓、箭、盾、等,其中“殳”和多戈戟是考古发现中仅见或少见的兵器;墓中还出土了许多车马器,其中两件矛状车具是用于增强战车战斗力的新型车具。
温州博物馆观后感 篇9
对于学习历史,这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历史于现在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改变与发展。我想在现在学习历史不仅要阅读历史有关的资料书籍,观看历史视频和电影,参观历史博物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历史留下的实物更加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周围一切的改变。
周五和全班同学一道参观了温州博物馆历史馆。温州的历史折射出的是整个中国的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缩影。从原始农耕的社会到科技发达的当代社会,从落后保守的封闭生活到先进开放的现代化城市,温州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古到今,从农业到科技的顺序排列,我们感受到了温州历史的巨大变化。农耕工具、制瓷器具、印刷技术等等物品的陈列,展现了当时温州这个自己自足的原始小农社会。好多陈列的东西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陌生,如果没有上面的介绍,我们可能都不知道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可见,对于历史我们其实了解的真的不多。然后是电话、洋钟、邮局等在炮火后进入中国,进入温州,近代社会到来,民族工业兴起,温州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发达的城市,其发展之迅速与它在近代的经济积淀有很大的关系。在进入现代后,温州的经济更是迅速发展,商业迅速崛起,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展,在温州人民的探索与实践中,使温州的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独具温州特色的模式。
参观是以一种短暂的时间来了解漫长历史的方式,历史是一条长河,连续而漫长,短短的十几分钟的内心震撼不是历史最终要带来的结果,我想更多的是对历史整体的联系与思考。我想这次的参观不仅仅是对温州历史的一次回顾,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次短暂的学习。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10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周围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大型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一个特别清净的地方。这正好符合了博物馆的气质“博物明志,宁静致远”。
聚落内建设有抗战、5.12地震纪念、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等20余个分馆。在此次活动中,我分别参观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川军抗战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中国老兵手印广场、5.12地震纪念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和国防兵器馆等。
我参观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馆,它展示的是一些关于人民顽强抗战的文物,一根高达十来米的红色柱子壁纸地站立在馆中央,显示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精神。中流砥柱馆的地面,有黄铜铺就而成。导游解释道,之所以用黄铜做地面,越磨越亮,暗示着“历史越来越清晰,公正的展现。”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例如“不屈战俘馆”出口处的静心湖,“三寸金莲馆”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每一处均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令人惊叹。
川军抗战馆突出表现了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史实。飞虎奇兵馆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情况和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的传奇经历。不屈战俘馆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展馆。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领袖们的功劳,有战士们的功劳、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功劳,当然也有这一位位战俘们得功劳。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的侵略,仍面不改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战俘们,连数量都没有统计,有名有姓的更是极其少数。“一个人的悲哀是被他的民族忘记”,让我的心情极不平静,日本侵略者对他们肉体上的残害他们可以不屈,而我们,对他们的忘记是我们最大的悲哀。走出战俘馆,是一个死湖,水面很平静,据说是为了平静参观完不屈战俘馆后人们愤愤不平的心。而一个人的心,不是一弯湖水可以平静的,我们能做的是对战俘们永远崇敬的心。
接着我去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中国老兵手印广场等让我了解到在民族危难之际,正式有了千千万万民众作为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赶赴前线、勇抗强敌,才能有整个民族的最终胜利。而馆内展出的抗日将领和全国各界人民奋起抗日的众多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更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感到无比自豪。
然而对于建川博物馆,我的态度是矛盾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说,叫“纠结”。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那么亲近的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它,历史太厚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压着我,让我透不过气来。时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不能洗刷事实。
当亲眼看到当年先烈们以无比落后的装备抵抗侵略者,我的心情是震撼的,打赢这场战争更多的是靠民族的团结,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收获比在任何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得到的都要多。我的心情激动难以平复,那一段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该忘记的。也是这样一段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书写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反侵略的伟大胜利,无数的中华英雄儿女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这些也是我们不该忘记的。先烈们英勇的事迹感动着我,一张张图片上年轻的面孔,坚毅的眼神震撼着我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也是对我们面对失败与困难,面对逆境与挫折的一种指引与力量之源。参观每一个展馆,站在每一个展台前,每当看到日本侵略者的物品都有想冲上去灭了它的冲动,但我知道这不行。这是最好的证据,是对日本修改历史,否认侵略,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也是告知后者这段历史最有力的教材。
【松江博物馆观后感】推荐阅读:
夜渡吴松江怀古,夜渡吴松江怀古宋之问,夜渡吴松江怀古的意思,夜渡吴松江怀05-27
松江大学城05-29
松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指导意见-松江教育信息网12-07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阅读答案09-06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工程简介07-19
上海松江区电工上岗证实操培训介绍07-22
上海松江区高三二模联考作文12-03
松江区中小学美术研训工作计划12-18
北京博物馆观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