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共6篇)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 篇1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_________不受侵犯。
2.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_________关系。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_________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4.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_________为其指定辩护。5.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而无直接_________的社会关系。
6.外国人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诉讼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_________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7.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_________的内容为准。
8.机关拟定资格条件是_________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根据拟任职位要求规定的资格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采用_________加以规定。()A.限制式 B.任意式
C.列举式 D.组合式
2.下列项目_________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范围。()A.已失效的《镇压反革命条例》 B.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现行的《世界版权公约》 D.《法国民法典》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_________犯罪之中。()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4.王某曾因抢夺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02年6月刑满释放。后来王某又因抢劫罪被捕入狱,王某在_________时间内能够成为累犯。()A.2005年6月 B.2007年6月 C.2005年12月 D.2007年12月
5.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_________负责。()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6.王某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在路上行驶,被警察拦住,经查该辆摩托车为丁某所有,王某对于该车属于_________占有。()A.合法 B.非法
C.恶意 D.善意
7.下列项目中_________是债发生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法律事实。()A.合同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8.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通过_________表现的。()A.图书 B.行为
C.智力成果 D.身份权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9.甲接受乙的委托,完成作品创作,但双方未就著作权归属问题达成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A.甲 B.乙
C.甲和乙共同所有 D.甲和乙抽签决定
10.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为_________人。()A.2至200 B.2至50 C.1 D.5至19 11.甲将轿车停放于停车场内,乙倒车不慎,碰坏甲的轿车,乙当时身上无钱,甲请求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保险公司有权追究乙的责任,这是_________原则的体现。()A.保险利益 B.损害赔偿
C.最大诚信 D.保险代位求偿
12.被保险人从保险人书面通知之日起_________内不领取应得的赔款,即作为自愿放弃索取权益。()A.三个月 B.一年
C.六个月 D.二年
13.商家为促销进行抽奖式的有奖销售,确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种,下列_________组,为正当的竞争行为。()A.1800元—2800元—3800元 B.3800元—4800元—5800元 C.采用谎称有奖 D.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14.在给予违反法律和纪律的公务员的处分中_________不在其内。()A.警告 B.记过
C.察看 D.降级
15.经过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案件,复议决定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_________是被告。()A.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 B.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D.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 16.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判决能够以_________作为参照。()A.行政法规 B.行政规章
C.法律 D.地方性法规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是()A.人民代表大会 B.军队 C.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 E.人民检察院
2.下列_________部门能对违法者实施惩罚性的措施。()A.公安机关 B.学校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E.居委会
3.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有_________犯罪分子。()A.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B.过失杀人罪的 C.爆炸罪的 D.判处死刑的
湖南大学自考网:http://整理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E.判处无期徒刑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_人员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不受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予追究的限制,必须适用中国刑法。()A.国家公务员 B.农民 C.工人 D.军人 E.个体经营者
5.下列项目中,针对_________不适用逮捕。()A.在场亲眼目睹犯罪的证人 B.患有严重疾病的 C.怀孕的妇女 D.哺乳他人婴儿的妇女 E.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6.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于_________授予专利权。()A.发明 B.科学发现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E.动物品种
7.不得作为商标的标志有()A.牛奶牌 B.金属牌 C.上海牌 D.红新月牌 E.长城牌
8.下列项目中_________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A.股东会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经理 E.监事会
9.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是()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国有独资公司 E.合伙形式的企业
10.法人的人身权包括()A.姓名权 B.名称权 C.荣誉权 D.名誉权 E.肖像权
11.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A.患职业病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C.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医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D.劳动者因过错造成单位利益受损的 E.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12.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是()A.法院的辖区
B.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同法院辖区的关系 C.当事人的经常居住地同法院辖区的关系 D.当事人侵权事故的发生地与法院辖区的关系 E.当事人工作所在地与法院辖区的关系
1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立足于调解结案,但应在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A.自愿 B.合理)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C.合情 D.合法 E.公平
14.我国现阶段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内容有()A.宪政原则 B.权责统一原则 C.法律优先规则 D.法律保留规则 E.合理行政原则
15.具体行政行为是对_________的一次性处理。()A.具体行政事务 B.不特定事项 C.特定的人 D.不特定的人 E.多次适用
16.在民事诉讼开庭审理的程序中,对案件进行审理需经过_________阶段。()A.法庭调查 B.法庭辩论 C.法庭调解 D.合议庭评议 E.宣判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规范 2.紧急避险 3.提起公诉 4.代理 5.行政许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分)2.在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有哪几种?(4分)3.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有哪些?(4分)4.定金的罚则是什么?(3分)
5.简述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含义。(4分)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甲带儿子乙外出,路途中遇车祸,甲当场身亡,乙重伤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现查明:乙已成家,乙妻现已怀孕,甲家中有甲妻、甲的女儿。甲、乙双方生前都未留有遗嘱。问:
1.如何对待甲家的财产?为什么?(2分)2.甲的遗产继承人有哪些?为什么?(4分)
3.乙妻能够继承谁的财产?她在本案中以什么形式的继承人出现?(2分)4.如何处理甲的遗产?(2分)
湖南大学自考网:http://整理
全国2011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A.实体法和程序法 B.国际法和国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2.公民可以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指控或申诉,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对违法失职者予以制裁,这种权利是()A.批评权 B.建议权 C.控告权 D.检举权
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A.外资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个体经济 4.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行政法律关系 B.管理关系 C.行政关系 D.权力关系
5.行政机关以及经法律授权行使行政职权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统称为()A.行政机构 B.行政法律主体 C.行政主体 D.行政管理者
6.公务员因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法给予处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定处分类型?()A.警告 B.免职 C.撤职 D.开除
7.与民法并列同属私法的部门法是()A.公司法 B.保险法 C.经济法 D.商法
8.以公司之间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为标准,可将公司划分为()A.总公司和分公司 B.母公司和子公司
C.两合公司和无限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9.监督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和财务的公司常设机关是()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工会
10.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使债务人免受破产宣告起见,申请时债务人进行一系列改组、调整及其他挽救性活动。这类活动称为()A.破产和解 B.破产调解 C.破产清算 D.破产整顿
11.国家从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关系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中,与各类社会组织会发生具有指导性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A.市场规制关系 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C.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D.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12.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称为()A.偷税 B.抗税 C.逃税 D.避税
13.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罚款幅度是()A.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1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应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A.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C.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D.受害人已告诉的犯罪
15.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称为()A.地域管辖 B.级别管辖 C.专门管辖 D.普通管辖
16.以文字、图画或符号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是()A.物证 B.证人证言 C.书证 D.被害人陈述
17.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采取强制性措施。该措施称为()A.财产保全 B.先予执行 C.查封 D.扣押
18.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是()A.训诫 B.罚款 C.拘留 D.警告
19.票据持有人丧失票据采取补救的一种民事法律程序是()A.督促程序 B.公示催告程序 C.挂失程序 D.还债程序
20.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B.公开审判 C.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D.不适用调解 21.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是()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 C.海关处理的案件
D.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2.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A.最后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B.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C.上级指定的法院 D.各法院协商后确定的法院
23.因行政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A.共同诉讼人 B.第三人 C.原告 D.被告
24.下列不属于国际法渊源的是()A.条约 B.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
25.一国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这种待遇称为()A.最惠国待遇 B.国民待遇 C.优惠待遇 D.普通待遇
26.在国际法上,构成一个国家的要素除了居民、领土、主权外,还包括()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湖南大学自考网:http://整理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C.司法机关 D.政权组织
27.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是()A.专属经济区 B.大陆架 C.领海 D.公海
28.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应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这种情况是()A.转致 B.反致
C.公共秩序保留 D.法律规避
29.在一般地域管辖方面,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的我国法院管辖权的一般连结因素是()A.原告住所地 B.被告住所地 C.原告出生地 D.被告出生地
30.当前各国在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上普遍适用1958年订立的()A.《纽约公约》 B.《巴黎公约》 C.《华盛顿公约》 D.《伦敦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通常认为,法律的要素包括()A.法律规范 B.法律规则 C.法律原则 D.法律概念 E.行为准则
32.下列同时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有()A.劳动 B.选举 C.受教育 D.纳税 E.休息
33.证据的特征包括()A.客观性 B.主观性 C.相关性 D.法律性 E.独立性
34.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E.有具体的诉讼事实和理由 35.国家责任的形式包括()A.全面限制主权 B.赔偿 C.道歉 D.国际审判 E.局部限制主权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国家性质 37.行政行为 38.债 39.税收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40.共同犯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42.简述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时效的种类。43.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5.甲(男,24岁)与乙(女,21岁)经人介绍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不久,乙怀孕。甲脾气暴躁,一言不和即对乙拳打脚踢,乙认为双方感情破裂且自己没有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甲给予赔偿。
问题:乙在怀孕期间能否提起离婚诉讼? 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 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乙的离婚及赔偿请求?为什么? 46.受害人甲(女,60岁)独自一人从离家不远的一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取款2万元。正当她把钱装进信封后准备离开银行时,被告人乙(男,17岁)突然从其身后窜出,将信封抢走。甲呼喊,路人丙协助其将乙抓住。其间,乙抗拒抓捕而使用其所带匕首将丙的手割成轻微伤。
问题:乙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如果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应如何定罪?对其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湖南大学自考网:http://整理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 篇2
打开互联网,网民很容易就能找到全国自考任何一门课程历年的试题。但要得到相关试题的参考答案,尤其是要得到上一次或上几次开考科目试题的参考答案,就很不容易了。因为最近几年全国自考办已不再公布各门课程试题的参考答案。对于试图把开考科目前几次真题当作考前热身的训练材料,以便查漏补缺、检验学习成效的自考生来说,没有参考答案绝对不是好消息。不过,没有全国自考办提供的相关试题的参考答案,自考生还是可以借助阅读相关试题的分析文章,把握出题规律,探索自学门径,全面掌握基础知识,顺利实现自考目标。因此,如果说参考答案只是解答了某一份试题,那么试题评析就是着眼于把握某门课程的命题原则。权衡之下,后者对于“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的意义更大。不过,对自考试题科学地全面地进行分析并且公开发表的文章实在太少。互联网上,包括在国内有很大影响的几家期刊网中,甚至难以找到一篇关于全国自考现代汉语试题的分析文章。撰写此类论文,不但有助于指导考生加强自学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相关部门提高自考命题的质量。
下面,仅以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为例,从试题结构、各部分内容比例、考核目标及赋分比例、试题内容等方面综合给予分析,以期促进考生的自学,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的命题工作。
二、试题结构
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由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说明、术语解释、分析、改错、论述等七大题型共50小题组成。整份试题呈现三个特点:第一,题型多样,采分点广,知识覆盖面相当大。阅卷实践表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当中,语言类课程的试题评分工作量远远大于文学类课程的试题评分工作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类课程试题的采分点众多。比如,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的采分点就多达九十余处。这意味着,总分100分的试题几乎每判定1分就对应着一个知识点。评分工作量的增加从根本上减少了评分的误差,确保了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第二,题量很大,结构巧妙。小题序号连续,有利于考生迅速把握各小题的平均分值,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免在某些小题上纠缠不休,耗费过多的时间。第六大题(改错题)还采用了大题干套小题干的结构技巧,整份试题因此显得条分缕析、浑然一体。为保证题意的明确性和小题序号的连续性,第43和44小题、第45、46和47小题各自都不嫌题干说明的一致性反复出现了相同的提示。虽然多费了笔墨,但并不显得啰嗦,反而增加了整份试题结构的紧凑性。第三,问题呈现的顺序与教材章节内容的先后顺序一致。各大题下面的小题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各部分知识内容先后出现的顺序进行编排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单项选择题,教材全部六章的内容在该题下面20小题中都有体现。这部分的考题就是按照指定教材(张斌主编《现代汉语》,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以下简称“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的:“绪论”(第1题)、“语音”(第2—6题)、“文字”(第7、8题)、“词汇”(第9—13题)、“语法”(第14—18题)、“修辞”(第19、20题)。其他题型所考核的知识点虽然并非都覆盖了教材中各章的内容,但除第六大题(改错题)第43、44小题本来是考核“修辞”知识而应该放在其他改错题后面的,却又排在了考核“语法”知识的第45—47小题前面,其余各题都无一例外地按照相关的内容在教材章节中所处的先后次序进行编排。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
《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规定,现代汉语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共六个部分,其中重点在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大致可以是:绪论5分,语音27分,文字8分,词汇16分,语法32分,修辞12分”。大纲同时说明,“各种比例规定均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统计结果表明,试题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绪论2分,语音28分,文字9分,词汇17分,语法32分,修辞12分。各章所考核内容的比例符合“考纲”组配试卷的要求。具体到各节,所考核内容的比例关系突出反映了命题的三大倾向:倾向之一就是,各章考核内容分散到各节。以教材“第四章词汇”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该章共有七节内容,试题除没有直接考核“第七节词典”的内容之外,其余六节都有考核内容。试题涉及“词汇”一章的题目共有17分,具体落实到六节的分值是:第一节词汇概说,1分;第二节词的构造,2分;第三节词义,4分;第四节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8分;第五节词汇的构成,1分;第六节熟语,1分。倾向之二是试题侧重考核自学者运用语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第五章语法”的内容在试题中占了32分,具体到各节的比例是:第二节词类(上),8分;第三节词类(下),1分;第四节句法结构,8分;第五节句法成分,3分;第七节句型和句式,1分;第八节复句,1分;第十节语气,4分;第十一节常见的语法错误,6分。以上分值较大的三节内容,无不侧重于考核知识应用能力:第二节词类(上)讲授实词知识,试题第50小题(4分),考核对实词“二”和“两”用法的区别;第四节句法结构的内容着重考核运用图解法分析短语的能力(试题第38小题,4分);第十一节常见的语法错误的题目要求修改病句,更是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第45、46、47题,共6分)。倾向之三就是,考核要求相同的各节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偏难或不易采用笔试形式考核的内容在试题中没有出现。教材第二章语音各节内容在试题中(占28分)的比例关系就是很好的证明:第一节语音概说,3分;第二节声母,6.5分;第三节韵母,6.5分;第四节声调,8分;第五节音节结构,3分;第六节音变,1分。“第七节音位”因为相关的知识偏难,“第八节语音规范问题”和“第九节朗读”的知识因为不易采用笔试形式而在试题中没有具体的题目予以考核。
四、考核目标及赋分比例
据我统计,整份试题考核目标三个方面的赋分比例是:识记16%,领会34%,应用50%。和“考纲”关于命题的要求(识记15%,领会25%,应用60%)相比,试题考核目标的赋分比例存在明显的偏差。这主要体现在“领会”和“应用”两个考核目标的或重或轻上,轻重都分别有正负约百分之十的偏差。
识记、领会和应用属于不同的能力层次,试题加强对领会能力的考查,相应地就降低了对应用能力的考查。这是不是意味着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呢?仅从要求领会的题目所占比例的增加或要求应用的题目所占比例的下降,并不能得出试题降低了要求这样的结论。同一题型考核目标三个方面不同能力要求的题目可以并存,我们首先选择某一题型所有题目,然后从中把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作一对比,最后再来讨论不同能力要求的题目的难易程度,必定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以单项选择20题为例,要求识记的,有7题;要求领会的,有5题;要求应用的,有8题。把这些能力层次不同的题目对比之后,我们很难说要求领会的题目就比要求应用的题目更容易作答。比如,要求领会的第16小题(领会短语的内部结构)与要求应用的第6小题(要求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相比,前者并不会比后者更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考纲”把应用60%的比例分解成简单运用35%,综合应用25%,而试题中应用50%包含着简单运用12%,综合运用38%。很明显,试题对综合运用的要求高于“考纲”的规定。这是否加大了考试的难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只能留待相关部门对答卷进行抽样分析之后才能作出结论。
五、试题内容
试题除第1、12、18、37共四小题外,其他题目都能从“考纲”中确定所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试题内容的编制有三个特点:首先,命题紧扣指定教材,有不少题目直接取材于教材。比如,第五大题(分析题)第35小题,要求分析“壹”、“句”、“向”、“相”这四个汉字的结构模式。考核的知识点就在教材第114页。即使“考纲”中没有明确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如上文提及的第1小题(关于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第12小题(关于一般词的类别和特点)及第37小题(关于疑问句的结构类型)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也都有详细的表述。其次,试题内容与基础阶段知识相衔接。某些与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相衔接的题目设计,体现了现代汉语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更是贴近日常语言生活的文化素质课。有关汉语拼音(第6小题)、汉字笔画(第7小题)、言语表达(第44、45小题)等的基础知识都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掌握的,也是大众日常语言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最后,单凭记忆就能解答的题目在整份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极低,大部分题目都需要在牢固掌握语言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细致分析耐心比较之后才能作出正确解答。
试题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题目得分难易和赋分多少的矛盾。比如第三大题(判断说明题)的情形就反映了两方面的矛盾:正确的命题只需要标注一个符号,不需要说明理由;错误的命题除了标注相应的符号之外,还必须说明理由。而不论是否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额定的得分都一样。这是一个方面的矛盾。另一个方面的矛盾是,有些题目要说明理由还真的颇费口舌,比如,第27小题要说明“韵母为什么不等于元音,声母为什么不等于辅音”就得长篇大论:“韵母可由单元音或复元音充当,也可由元音加辅音充当;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能充当声母只能充当韵尾(如ng),有的辅音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如n),另外普通话中还有所谓的零声母音节(即不是辅音开头的音节)。因此,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韵母不等于元音,声母也不等于辅音。”第28小题的情况也是如此———不是把“部件”改成“偏旁”那么简单就可以的。要说明“为什么并非所有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就是合体字”同样难省笔墨:“合体字分解出的两个以上部件,可以是独体字或常用的部件,也可以是便于称说的笔画或能变通称说的部件。但如果分析出的两个部件不便于称说或不便于变通称说,就不适宜按合体字来分析。比如,‘卵’字尽管可以分为两个部件,但分出的部件不便于称说,因此‘卵’字应看作独体字。”而如此这般费时费力只是得到1分,又是否合理呢?第二,覆盖面追求宽泛与知识点重复出现的矛盾。杨军(2005)指出,自学考试的优势在于“卷面的知识考核点较普通高校宽泛”,上文不少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自考试题涉及的知识面确实很宽。不过,试题第29和49小题重复考查反义词的对应关系,就和宽泛的覆盖面这一追求产生矛盾了。第三,极少数题目拔高了要求。试题第18小题所谓“述宾谓语句”的提法,不但在指定教材中没有出现,而且在当下全国普通高校通用的几部《现代汉语》教材中也难找到。把“述宾谓语句”这样的提法放到相当于本科水平的毕业考试中来考自学者,显然拔高了要求。
六、结语
自学考试命题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很难做到让各方都满意。但自学考试积累了近三十年的命题经验,形成了大量的试题样本,只要认真客观地进行分析,试题质量就一定能够不断地得到提高。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就有不少出得十分巧妙的题目,比如第42小题,表面上似乎考查文字知识而实际上却是在考查词语的运用,独出心裁地既考文字又考词汇。这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试题存在的个别问题渴望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加以避免。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在形式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题型内部的小题都按照教材章节内容的顺序来展开,而不是随机呈现问题以便更好地考查自学者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某些拔高了要求的题目可以通过注释或者变换词语的形式使之适合这一水平考试,比如第18小题就可以用“述宾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来替换“述宾谓语句”。
参考文献
[1]杨军.审视我国现行的自学考试制度[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2) :79-80.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概论 篇3
1.依托主干知识,注重能力立意
试题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的主干知识,涉及到《诗经》、官营手工业、“市”的变迁、明代内阁、洋务企业、民国初年风俗变迁、九一八事变、战略反攻、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罗马法、伏尔泰的思想、工业革命的成就、美国的政治体制、《四月提纲》、新经济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入世之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选官制度、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西方福利制度等。从考点的分布来看,除了世界近代史的比重偏少外,其余覆盖面较为均衡。
试题突出基础性,但也并非是纯粹识记的考查,知识与情境的依存度非常高,如第(1)题需要合理解读冯梦龙的这段话,进而判断与山歌相似的“民间性情之响”是《诗经》;第(7)题要完整把握章乃器所说的话,对“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的转折性语句要通盘考虑。
试题同样注重对历史概念、事件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前因后果的挖掘,如第(2)题“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第(5)题“对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认识”;第(14)题“分析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第(22)题第(2)问要求进行主题论证等,由此实现对知识与能力的立体式考查,提升了思维的含量,这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与超越。
2.贴近时代,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如选官制度、福利政策、日本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涉及公平与正义话题的梭伦改革、和谐社会等,引导历史教学要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着力培养考生要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素养。
“新材料”、“新情景”的试题创设亮点纷呈,如第(6)题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第(11)题创设“不同时期我国对待外债的态度和政策的变化”的信息情景,考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变化。第(23)题第(3)问“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第(24)题(A)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第(24)题(B)第(1)问“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等,都强调了基于材料的分析、概括和归纳。
试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有图片、画报、漫画、柱状图、人物言论等,历史著作除了继续选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史学大家的著作或言论入题更为突出,如余英时、吕思勉、萧公权、汪荣祖、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大量的经典材料和史学大家史料的引用,使得整份试卷变得厚重,蕴含的思想更为凝练,也启示着中学历史教学要更多地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关注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的比较和纵横联系
试题力求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考查方面有所突破,如第21、22、24(B)题等,或考查历史比较能力、或考查认识历史现象和趋势的能力、或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或方式,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江苏历史卷已连续两年设置了开放性论证类试题:去年要求考生论证陈旭麓的观点;今年的试题又进一步创新,虽然提供了“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的主题,但仍需考生准确概括“史家历史认识的修正受到掌握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同时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一观点,并加以论证,试题将论证能力与史学研究能力相融合,提升了思维的严密性。
试题注重知识的整合和重组,挖掘与主干知识相关联的延伸性、隐性知识,以此考查考生把握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的能力,如第(13)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第(16)、(17)题,涉及“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注意不同模块的综合考查,贯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21题第(2)问“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第24(B)是中外关联。
4.强调“以史为鉴”,注重史观与价值观的渗透
试题体现了古为今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浓厚气息,如第(21)题第(3)问“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第(23)题第(4)问“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第(24)题(A)第(3)问“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第(24)题(B)第(1)问关注“个体的品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这些设问依托于具体的考点,在材料的基础之上巧妙渗透,既升华了试题立意,又增强了价值观考查的有效性。
试题重视多重史学范式的运用,这成为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问题的一把钥匙,如第6、20、22题;第24题(A)第(2)问、(B)第(2)问等,涉及社会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其中唯物史观仍然是阐释历史现象的重要依据。
综观江苏高考历史卷,无偏题、难题、怪题,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试题特点的研究,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B.“培养”理论
C.“意见领袖”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2、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A.控制论模式 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
A.有限效果论 B.新的强效力论
C.适度效果论 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4、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普遍性 B.抽象性 C.有效性 D.指说性
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有限效果论 B.议程设置论
C.“魔弹”论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
A.卢卡奇 B.葛兰西 C.霍夫兰 D.霍克海默 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A.卢因 B.霍克海默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
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
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
9、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A.怀特的把关研究 B.霍夫兰的把关研究
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 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10、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译码 B.编码 C.编码和译码 D.反馈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B.媒介即信息
C.冷、热媒之分 D.全球一家
12、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 B.实用论
C.使用与满足 D.可获得性(易锝性)论
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 B.施拉姆 C.申农 D.维纳
1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信息系统 B.社会系统 C.环境系统 D.组织系统
15、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直接性 B.一次性 C.延迟性 D.及时性
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 B.娱乐功能的失调
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 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1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B.20世纪初到30年代
C.20世纪初到40年代 D.20世纪初到50年代
18、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
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 B.传播功能的工具说
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 D.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
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
A.多维单项性 B.双项直线性 C.单项循环性 D.双项循环性
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A.受控 B.操控 C.施控 D.遥控
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内容分析法
22、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
A.中立 B.肯定 C.否定 D.批判
23、能完整地对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流通形式加以概括的提法是()
A.互动对话式 B.点对面 C.点对点 D.电子对话式
24、刊登广告所施的传播影响是()
A.自由选择的 B.任意性的 C.有意图的 D.强制性的25、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实验对象
26、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学派是由()
A.欧洲学者创立的 B.亚洲学者创立的C.美国学者创立的 D.非洲学者创立的27、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
A.“拉”技术的出现 B.“拉”技术的深化
C.“推”技术的出现极其应用 D.“推”技术代替拉技术
28、小组讨论或座谈会属于()
A.组织传播 B.人际传播 C.社会传播 D.群体传播
29、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是()
A.历史比较法 B.内容分析法 C.逻辑归纳法 D.客观描述法
30、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拉斯韦尔模式 B.申农---韦弗模式
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D.德福勒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仍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这一现象说明了()
A.信息超量的后果
B.信息低量的后果
C.大众传播的麻醉性功能失调
D.广告的功能失调
E.信息流量的功能失调
32、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大功能,它们分别是
A.环境监测 B.文化传播 C.社会发展
D.社会协调 E.娱乐
33、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组织包括
A.地方电视台 B.广告公司 C.报业集团
D.音像出版社 E.电影制片厂
34、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
A.传播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B.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
D.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封闭
E.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
35、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
A.区域性 B.不同个性 C.共同性 D.社会性 E.全球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非语言符号
37、休眠效果
38、传播单位
39、大众传播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0、意见领袖有哪些主要特点?
41、传播的控制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42、大众传播出现功能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43、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的优势有哪些?
44、英尼斯有关传播媒介的偏倚性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9分,第46小题14分,共23分)
45、论述在传播效果中,“传播流程”研究的基本内涵极其主要研究成果。
46、试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报道为例,说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要点。
答案
一、单选
1.A
2、D
3、A
4、B
5、D
6、D
7、A
8、D、9、D
10、C
11、B12、D
13、A
14、A
15、C
16、D
17、B
18、C
19、D 20、C
21、B
22、B23、B
24、C
25、C
26、C
27、C
28、D
29、B 30、C
二、多选
31、ACDE
32、ABD
33、ABCDE 34、BCE
35、CD
三、名词解释
36.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
37.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睡眠效果”。
38.传播单位:是在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只引申出来的概念。他们认为,第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39.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四、简答题
40.答:(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关系。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与阶层,而是均匀的分布与社会的任何群体或阶层中。
(3)意见领袖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
(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众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41、答: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1)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2)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3)指出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自我控制等。
42.大众传媒学之所以出现功能失调,就是因为某些功能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所滥用,强化到不恰当的地步,或是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使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而大众传媒自身由于受到商业化和不同集团的利益所驱使,也常常难以把握好各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和“度”。
43.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以下主要长处:(1)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电波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神速,自然另报刊望尘莫及。(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广播使用声音传递,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的限制,凡是具有听力和一定的理解力的人均可成为广播的听众。(3)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不同的声调、语气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广播传播音乐的效果极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
44.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成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由于英尼斯的学科出发点原是经济史,他不可避免的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的社会或具有复杂的、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的书写技术的社会之中;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偏倚空间的”传播媒介倾向于现在和未来,有利于帝国的扩张、政治权威的加强、世俗制度的确立(权力之从教会移向国家)和科技知识的发展。其特征是及其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大众传播系统的建立,但是却无法形成口语传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现代的印刷媒介、电话、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均属“偏倚空间的”媒介列。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 篇5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国务会议 d.共产党和党外人士座谈会
17.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 )
a.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b.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c.个人和集体的统一 d.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19.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 )
a.在野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20.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针是( )
a.利用、限制、改造 b.利用、限制、批评
c.利用、团结、教育 d.利用、团结、改造
2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2.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消灭国民党蒋介石的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4.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
a.日本模式 b.德国模式
c.美国模式 d.苏联模式
2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6.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
a.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
b.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27.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
a.洋为中用 b.推陈出新
c.百家争鸣 d.古为今用
28.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是( )
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有错必纠,有反必肃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9.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30.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 自考基础会计学的复习笔记
★ 实干不如巧干:自考复习巧安排
★ 自考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 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
★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
★ 英语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 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 篇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很多答案是错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D)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在党的(C)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C)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以人为本
D.构建和谐社会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A.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B)A.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C.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B)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是(C)A.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9.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概括的是(D)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B)A.经济基础不同
B.主要矛盾不同 C.根本任务不同
D.领导力量不同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B)A.党的建设 B.经济建设
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2.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C)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B)A.相互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相互矛盾
D.根本对立无法调和
14.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基本尺度的是(B)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5.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始终放在首要地位的是(A)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A)A.公有制经济
B.私有制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民营经济
17.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A.计划和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B)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19.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社会里,民主主要表现为(D)A.多数人的统治
B.一种国家形式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公民在政治上应享有的自由
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A)A.民主集中制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依法治国
D.议行合一 2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22.体现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的是(A)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民主法制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
D.党的作风建设 2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国际主义
D.为人民服务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坚持(D)A.改革开放
B.民主法治 C.以人为本
D.科学发展
2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使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是(A)
A.实现祖国统一
B.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C.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D.促进双方各层次的交流合作
26.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放在第一位的是(A)A.国家主权和安全
B.反对恐怖主义 C.构建和谐世界
D.建立国际新秩序 27.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A)A.健全民主集中制
B.完善多党合作制
C.任用干部票决制
D.落实党建责任制
28.2009年4月6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到 2020年,我国将(D)A.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B.基本普及公共卫生服务
C.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D.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9.截止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了(D)A.1万亿美元
B.1.5万亿美元 C.1.8万亿美元
D.2万亿美元 30.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是(B)A.何厚铧
B.崔世安 C.曾荫权
D.董建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有(ABCD)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3.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包括(ABC)
A.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34.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全方位”是指(ABCD)
A.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开放 B.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 C.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实行开放 D.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实行开放 35.当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ABD)A.基本养老
B.基本医疗
C.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所拥有的权力主要有(ABCD)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8.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BCD)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39.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CD)A.民族融合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0.2009年5月20日,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出席。本次会晤主要讨论了(ABD)A.中欧关系
B.气候变化
C.能源安全
D.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 答案: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42.简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答案: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理论上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最高纲领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总方向和总纲领。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是具体的行动纲领。最高纲领要通过若干个最低纲领的实施才能实现,没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将失去正确的方向;没有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也无法变成现实。可以说,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43.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3).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4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动员、激励和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
45.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案: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47.试述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答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全国新闻学自考QQ群:49601024
北京新闻学自考QQ群:49600490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推荐阅读:
自考艺术概论试题07-12
4月自考经济法概论00244试题及答案06-11
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和答案10-24
广州自考环境保护与管理大专本科专业10-22
自考设计概论整理10-11
文学概论自考真题10-18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试卷08-26
传播学概论笔记自考07-20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