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024-10-10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精选10篇)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思考-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会计核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会计数据准确、财会报表信息真实可靠。加强会计核算管理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阐述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分析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会计核算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对策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

会计核算也叫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全面反映会计主体资金流向的一种管理活动。加强会计核算对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能够尽早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及时获取和整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零散的会计资料,再由专业人员对核算基础资料等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会计管理、财会系统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或是经营管理中的漏洞,为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二是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活动提供保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确保企业资金运营安全、高效。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采购、维护、报废等环节的准确计量和记录,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杜绝财务造假等行为的发生,遏制企业贪腐行为。三是加强会计核算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会计人员通过对经营活动中经济事项的准确计量和记录,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及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会计岗位及人员配置不合理,最终导致会计账务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企业在大的会计政策上能够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但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要求不够清晰,导致会计核算管理混乱。例如:如本应计提待摊费用的项目,却未在制度中予以明确;本应递延的收入却未在核算办法中明确递延事项及规则;或是新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制定不及时,导致会计核算无章可循。此外,有的企业为了牟取私利,在会计核算上设立多套账簿,盈利的账簿是做给银行等机构看的,而亏损的账簿则是专门为税务部门设计。会计信息失真改变了会计核算管理的初衷,难以满足经营管理需要,无法客观、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扎实。一些企业的会计资料不完整,账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会计人员在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不认真,相关资料的传递不及时,对记账所需的 审核不够严格,尤其是在原始凭证的填写上较为随意,甚至出现以白条作为入账依据的现象。会计人员填制的记账凭证要素不齐,内容不完整,账目不清晰,使用的会计科目不正确,账务处理不规范等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与账务处理不统一,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少企业的会计电算化 管理严格,存在会计资料丢失或是被篡改等问题,使得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3.企业内外部监管不到位。不少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会计核算的监管不重视。一方面,企业内部监督更侧重于对财务收支方面的监控,往往关注费用支出的合规性,却忽视了对会

计核算等原始信息的监管。在这种监管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存在一人多岗位或是核算管理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上,记账不及时、不完整较为普遍,内部监督机制约束力不强,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此外,企业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管流于形式。外部审计侧重于对重大金额、重点业务或是费用支出等方面的审计,忽视了对会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的审查,导致会计核算管理的外部审计走过场,无形中打消了会计核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应准确把握会计政策,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首先,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整、可操作的会计核算流程,设置相应的岗位,安排专业的会计人员。同时,要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确保各岗位及人员严格按照核算流程与分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其次,企业要组织专人定期梳理现有会计核算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业务发展需要,梳理现行核算制度是否有效,对于失效的制度要及时修定,确保会计核算真实有效。最后,企

业应建立会计核算管理奖惩机制。对于能够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且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人员要予以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弄虚作假、滥用会计核算政策的会计人员,要予以严惩,情节严重的报送相关执法机构。2.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财会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熟悉财经法规和核算制度,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及核算范围,为有效开展会计核算提供保障。财会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传递会计资料,严格执行 审核规定,按要求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无误。在记账环节上,应采用双人复核的模式,严格核算流程,准确使用会计科目,不折不扣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企业应借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管理情况实时传递到记账人员处,便于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企业还要加强电子 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电子 备份,以及电子 纸质版的保存,规范 整理、归档及保存等各环节工作,更好地发挥会计核算的基础作用。3.加大会计核算的内外部监管力度。首先,企业应建立会计核算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的监管。要坚决执行会计核算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不能出于节约成本等原因而减少会计核算岗位人员配置等情形。其次,鼓励财会部门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会计核算内部监督。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岗位履职情况、账务核算的合规性、会计 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为内外部审查提供充足的依据。此外,企业应积极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由于外部监管机构审计专业性强,审查手段多,审计效果明显。因此,可以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主动开展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审计工作,全面排查会计核算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确保会计核算流程规范、内容合规,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利珍.论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2]赵莲鸿.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2012,(5).——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措施

1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原因

(1)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意识不明确。

由于决策者以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意义认识程度不够, 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 会计人员往往将提供正确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以及义务不屑一顾, 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决策失效。

(2) 财务会计事实准则不完善。

目前, 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 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增强了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 由于财务会计准则以及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方面不完善, 在法规指导下所产生的财务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造成合法性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3) 会计监管实施不到位。

目前, 我国政府制定的监督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尤其是财政会计监管力度不够, 造成了目前会计信息造假状况严重, 再加上企业自身监管力度差, 以及中介机构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导致整个财经会计监管体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欠缺。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首先是会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不高, 会计后续教育又缺乏力度。这使得许多会计人员只能应付较简单的会计业务, 对复杂的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其次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乱纪作斗争的少。

(5)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责任划分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 信息量空前增大。企业往往没有根据实际现状的变化而制定符合实际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 而且出现了信息质量问题, 很难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 这样也让会计从业者萌生假账谋私的念头。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 规范公司治理机制,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对公司制企业而言,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构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组织保证, 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实现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

(2) 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这些准则中有选择地应用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信息优于历史成本信息, 相对更可靠。采用公允价值可将变动影响通过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及时反映并传输给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揭示企业蕴藏的潜在风险, 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 便于做出理性的决策。

(3) 强化会计监督的作用。

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强化会计监督, 一方面要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实行会计监督, 严格把关, 对不合法、不合规的业务事项, 财会人员要敢于抵制, 对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要及时建议并加予纠正, 对有疑问的经济活动要提出质疑, 以保证单位会计核算从进程到结果都能真实、完整、合法、有效;同时还要对本单位的财产物资加强会计监督, 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建设, 包括内部牵制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审批制度, 特别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通过这些制度建设, 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以利于监督、检查。加强会计监督, 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发挥会计管理作用的必要措施。

(4) 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首先,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使之增强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道德观念, 敢于抵制和揭露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真实的信息。其次,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各项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善于辨别真伪, 有效发挥监督职能。

(5) 依法落实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地把单位负责人确定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就要把单位负责人这一会计主体落实到实处, 就要依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将会计人员的相关责任落到实处, 抓住这个关键, 制定和完善单位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 规定和完善单位各部门及其人员的会计行为责任, 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治国.会计信息质量宏观保障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吴新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公司治理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 (1)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4文章编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67-02

一、会计失真的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会计实践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个别领导和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制造假账,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情况有:乱挤乱摊成本、费用;做假账和账外账;以虚充实;挪用公款;隐瞒收入等,根据“领导的需要”设置账簿,成了个别人贪污腐败、个别企业偷漏税款、个别领导调控利润的工具和调节器,故意违反记账规则。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会计信息的扭曲。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不具备系统的基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参差不齐。

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动因。一方面长期以来,上级考察下级是否对经济活动管理中做出了成绩,主要以利润、产值来衡量,只要取得了利润或是产值,下级就取得了政绩,有了政绩就可以提升,从而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另一方面,作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主要途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税务机关及其他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正是基于这种影响力,会计主体会因偷税或者促进股市融资等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进行一些有违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处理。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报酬、职务等私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屈从于管理者的意图,从而丧失职业道德,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3.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导致会计人员受制于人,有名无实,成为单纯的记账员。会计人员本来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主要因素。但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受聘于单位负责人,受控于企业管理当局,要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意义和目的,体现管理当局的意志,这必然会造成“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

4.成本过低,使造假者无所顾忌。会计人员在进行造假行为的时候,自身一般也会进行一个成本收益的对比分析,当他觉得冒险造假获得的利益远高于其可能付出的代价时,就会铤而走险。如企业为了向银行贷款时取得对方的信用,故意将应付账款不及时记账而达到隐瞒负债、争取多贷款的目的。还有的企业利用虚增费用,不计或少计收入以减少利润来达到逃避纳税的目的,由于查处力度不够,使造假者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在利益驱使下无所顾忌。

5.外部制度缺陷为违反会计信息真实性提供了条件。从会计信息管理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一是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未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使许多企业将一切会计信息均视为自身秘密,这无形中使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得到了隐藏,给个别经手人以可乘之机,造假数字、假记录。二是会计基础工作抓得不牢。财政部门虽然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强化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会计管理体系仍存在管理乏力的现象,后续教育不力,尤其会计制度改革中,新增内容较多,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是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趋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方法的多样性也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同时立法的缺陷、漏洞和滞后,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监督和打击力度不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1.导致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失误。从宏观看,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微观市场经济主体看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企业和经营决策造成方向和运作上的失误。

2.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发育。公平竞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失真致使市场主体之间出现危机,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资源配置正常发挥,最终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会计信息失真,不但不能维护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还侵蚀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国家税收流失,还使企业丧失改善经营管理的机会,致使企业混乱、破产,失业人员增加,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再就业压力,影响社会安定,对国家财税法规的权威性是一种挑战。

四、加强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

1. 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面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会计理论开始关注其产生的原因和探索解决的途径。

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注重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并重,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并且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全社会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2.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切实完善企业法人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二是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改变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的依附关系,免除了工作中来自经营者的压力,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会计人员在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要有颗公正的心,一个排除利益干扰以信为本、以诚为先的职业道德,不能利用会计原则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思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道德行业准则。

4.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收益;二是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处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其出具不真实、违背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另外会计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净化会计执业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真实性优劣。在一个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真实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不光靠会计行为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我们应当加强法制建设,以“德治”和“法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用道德规范武装会计人员头脑,杜绝不正之风,净化会计行业的环境。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受到重视并运用法律手段加以治理,但如果法律法规中对所要求的真实性含义不清楚,也没有明确承担财务会计资料真实责任的具体条例,这必然不利于运用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而言,完善会计规范和同违反法规、蓄意造假的行为作斗争是同样艰巨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做好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然能得到有效的抑制。

(作者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辽宁沈阳 110000)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浅议 篇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浅议

市场经济要求会计工作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积极参与经营管理,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防范和预警经营风险.今日的`会计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及政府管理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经济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着有关方面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作 者:刘淑贞 作者单位:区建行会计处刊 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YINCHUAN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年,卷(期):2001“”(4)分类号:F23关键词: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5

【摘 要】文章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先天缺陷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出发,联系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分析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委托代理制,而委托代理制的深层问题之一就是产权问题,因为委托代理关系涉及的就是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产权理论是研究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制的基础。

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明确的产权(即财产所有权) ,没有产权的人是无权签约的。产权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没有个人对财产(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企业是由不同财产所有者组成的,企业所有权显然不同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交易的前提,企业所有权是交易的方式和结果。严格地说,财产所有权有别于企业所有权。财产所有权与产权是等价概念,指的是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公司治理结构分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所谓外部公司治理结构或称外部监控机制,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接管市场)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实施约束的控制制度。所谓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或称内部监控机制,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行为的控制制度。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大致出于以下几个目的:为了上市或增发自己的股票,从而募集大量资金;向股票市场传递信息,以提高公司股票的价格,增加公司的价值;为了偷税漏税,我国现行的税收法规和相应的条例政策还存在一些漏洞,而且监管不力,惩罚不严,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提供虚假的纳税申报,隐瞒其收入和利润,提供虚假信息。

2.客观原因。(1)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银行利率的升降、通货膨胀等给人们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失业,从而拉大了贫富差距,这就使得公司越来越注重会计信息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求得更好的发展。(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各个公司都在积极地采取行动走在该行业的前头,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制还不是很健全,很多制度还存在着漏洞,这给会计信息的造假者提供了良机。

(二)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环境保护。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协调好公司与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不仅仅通过披露的财务指标来评价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完善的激励机制会使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作出科学的`决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前提。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主要体现了公司治理的机制和效果,其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公司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1.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采用召开定期董事会方式,要求经理层对公司的主要信息向董事会披露,也可以采用召开临时董事会方式就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进行决策;董事会成员还可以深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实地走访,获取公司经营的第一手信息等均是为了使董事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公司有义务向股东提供真实、详细的会计信息,如果因提供了过期或虚假的信息导致股东作出错误的决策或股东利益受到损害,股东有权追究责任。同时由于董事会掌握着经理层的任免权、报酬决定权,在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合作过程中,经理层倾向于主动、全面、真实地向董事会报告经营期的各项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董事会还通过一系列程序监督经理层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如董事会成员可以咨询有关外部独立专家(有关费用由公司承担),获得公司所处行业的共同性信息,依此来判断经理层披露信息的可信度;董事会成员也可以深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实地走访,与公司员工进行广泛的非正式沟通,获取公司经营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与经理层所报告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对经理层的会计信息披露作出合理的评价等,这样就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同样,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的行为,检查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从而减少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

2.外部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除了依赖于内部治理的完善,还依赖一系列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内外结合才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为此,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外部政府治理机制、外部社会治理机制。外部市场治理机制是相机治理和接管收购的有机结合。所谓相机治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依靠对某一随机变量的可确信的认识;而接管收购则意味着第三方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原有的利益平衡格局被彻底打破。通常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的程序包括三个要素:相机治理的主体、信号以及相机治理程序。

二、 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1.股权结构问题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占绝大多数,政府作为国家股的股东,它所追求的是企业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虽然国有企业也吸收了不少非国有企业的股东,但由于这些非国有企业的股东所占股份少,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样就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

2.资本结构问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我国的银行不能够上市对股票进行买卖,而企业通过融资向银行借贷增加资本对企业实施经营权取得利润这种矛盾就使得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企业的发展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经营者的必然选择。

3.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1)股东大会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多数国有公司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一般各公司的章程都明确规定股东大会一年一次,遇重大问题必须临时召开。但在实际运作中,股东大会的参与者多是国有股及法人股的代表,个人股参与者极少。许多公司在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资格上对持股数量作出限定,少则几千股,多则几万股甚至几十万股,这样大量持有流通股的小股东就无权参与股东大会直接行使自己的控制权。股东大会不行使权力。

(2)董事会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公司的董事会中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董事会表决流于形式。一是股权代表多是国有股及法人股代表,很少有小股东代表。二是董事会的内外部董事构成比例不合理,多为内部董事构成,即使少数公司聘用外部董事,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比例较低,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董事会成员的任命,作为公司发起人的政府主管部门,借助在公司中的控股地位,往往把公司的董事会作为安排干部的场所。这些人员中大多数都不是内行的专家,他们很难担当起公司决策和管理的重任。

(3)监事会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公司中大多由政府机构指派,有的为董事会任命,只有少数才由股东大会选出,这样监事会存在监事身份不合理的现象,出任监事的大多数是公司内部职员,由于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人员,不可能履行监事应承担的职责;监事专业不对路,素质偏低。监事会成员中多数为政工干部,法律、财务、工程等方面的人才较少,这极大地阻碍了监事职权的行使,导致监事会的工作条件缺乏,监事难以开展监督工作,当然职权行使较少;监事会的监督意见不被重视。有的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对监事会提的意见不是回避就是拖延,监事会形同虚设。

4.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国外公司一般以经理人员较高的薪水和股票期权等来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是由各级政府任命的,比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除少部分试点企业实行了经营者报酬和业绩挂钩外,大部分经营者的报酬还是由政府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经营者个人利益。经营者报酬偏低、形式单一,这样势必影响经营者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了经理人对决策不负责任的态度,会对外报出虚假的会计信息。出现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增大,不利于长期的激励。

(2)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经由会计人员流向社会的,会计主体――人的综合素质,是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差异直接导致会计行为的差异,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由于制度的转轨,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不强,传统观念尚未彻底消除,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3)中介机构原因。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依然存在,究其原因:经济利益驱动,为了招揽顾客,不得不答应其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财务报告;内部规定和外部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有效实施。

(二)改革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股权结构的合理化。面对“一股独大”问题,将现行的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国有资产进行分解。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来确定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设立若干个与行政职能完全分开,专门从事国有资产委托和经营的常设机构,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从而,在不改变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形成彼此平等、相互独立、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成百上千个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持股。

2.完善董事会制度,有效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各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定期召开股东大会,严格遵守公司章程和议事规则,审议各类报告和任免董事、监事。同时,股东大会还应该注意保障小股东的权益。对于股东大会的最低出席股份数,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或取消,提高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与监督的机会。同时,应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选聘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董事。

3.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力求从根源上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

题。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关键要提高其权威性,保证其独立性。这就要求监事会的职责权限要明确,议事程序要规范,避免使监事会流于形式。为了使监事会有效行使监督权,首先,要求监事会成员中必须有精通公司业务、财务、法律等的人员,同时,要赋予监事会事先的监察权和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权利;其次,控制监事会成员中内部成员的数量,应以外部监事为主,同时,要求监事会成员的任免、收入、福利以及执行监督的费用应由股东大会来决定;再次,要保证监事有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和列席董事会会议的权利,这种补充召集权,可使监事会在发现重大问题时,通过股东大会表决来及时防范和制止,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样使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不再形同虚设,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构造,从员工自身出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权和报酬是企业家两大激励因素。企业控制权回报可以满足企业家自我实现、权力需要、尊重需要等。报酬可以满足企业家物质需求、劳动认可和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因此,将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相挂钩能对其产生有效激励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实行年薪制和经营者股权。年薪制一般将董事和主要经理人员的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和风险收入两部分。

5.建立完善的外部监控机制,为会计信息的提高创造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监控主要体现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产品市场。首先,完善证券市场,通过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使公司的经营者感到压力。进而使接管成为防止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的最有效的外部监控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有效地制约经营者。应当尽早建立完善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在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内设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职业经理人员,对专业经理人员实行会员制。

6.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凡是由企业经营者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由企业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除了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外,还应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进行民事赔偿。民事赔偿的主体应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者即企业经营者,而不是企业法人实体,更不是会计行为主体。民事赔偿制度可以增加企业巨额潜在的诉讼风险,使得会计造假成本升高,从而遏制经营者造假,这样从源头出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7.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首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谋私利。其次,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刘立翠.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J ].北方经贸,2001,(11).

[2] 王丽秀.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 J ].国际贸易问题,2003,(10).

[3] 刘国立.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

[4] 夏德仁,李念斋.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9-31.

[5] Anne Bruce.How to Motivate Every Employe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吴卫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初探[ J ].经济时报,2005,(4).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篇6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措施

会计信息是指在会计活动过程中以报表、报告等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体现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目的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反映了各种利益关系。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决策,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中小企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企业执行了错误的行为,损害企业乃至国家的利益等情况,对其信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较少。

我国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然而大多是针对大企业的研究,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较少。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资源构成也不同。

因此,不能把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成果直接拿来给中小企业使用,而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有效的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现行《会计法》法律责任的安排,除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并没有涉及民事责任,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等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或缺失。

这就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企图钻法律的空子,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失。

此外,在会计监管上也缺乏责任风险机制,对实施监管的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既不够具体也缺乏操作性。

比如:《会计法》中没有提到对监督不作为或监督效力低下应承担什么责任。

这样监管很难真正到位。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情况不好。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控机制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理想的情况。

内控机制的健全与执行需要企业管理者较高的认识、员工的执行力和企业文化等,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更倾向于经营结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企业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忽略了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

这种偏向性容易引起会计信息在产生过程中会忽略一些内容,促使会计错账,虚报会计信息等的发生,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四)企业的外部监督力度不够。

当企业在经营活动时,如果其财务行为与会计法律法规发生冲突,企业往往只考虑经营,忽略了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

而外部监督的各部门,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也严重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见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是由各项会计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7

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否, 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而且还反映了企业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扩展, 会计基础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 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 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 报送期限;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数据安全、资料保管;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配置和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和执行;会计工作的交接程序以及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

2 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大多数单位已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 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 水平稳步提高, 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会计基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突出表现在:

a) 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未根据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 账务处理程序不科学, 内部管理松弛, 内部牵制制度不合理,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不健全, 计量验收制度不严格, 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执行不严密,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b) 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配置不合理。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存在无会计从业资格上岗, 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未完全按照“互不相容职务”的原理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 没有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c)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的核算不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 不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 如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 基本要素不齐全, 购买大宗物品没有清单, 没有验收证明, 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 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 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 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成本数据和盈余状况;自制原始凭证不统一, 白条入库现象屡禁不止;在账户管理中, 未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账外账”、“小金库”严重;企业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 而且“账表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企业没有完整正规的报表报送系统, 各表间没有完整严密的勾稽关系;电算化会计知识缺乏或老化, 对本企业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硬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等等。

d) 一些重要会计政策不明晰,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能遵循一贯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不完善, 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电算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严重, 导致会计档案不完整和不安全。

e) 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的形同虚设, 使得工作难以按章办事, 工作随意性大, 财务管理与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3 产生问题的原因

a) 企业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及其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薄弱。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 即内部会计管理失控, 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管理无序, 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不重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新增固定资产不记账, 减少固定资产不冲账等问题相当普遍。

b) 相关法制不够完善与健全, 现有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制环境。尽管《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对弄虚作假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 但有不少制度法规范围和标准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 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给会计核算中不规范行为提供了温床。

c)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陈旧, 内部监督不力。对会计人员管理观念陈旧, 会计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 不够民主, 管理随意性强, 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抑制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往往一个人身兼数职, 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些问题, 不仅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因此,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4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4.1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各级领导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为了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连续数年积极开展会计质量达标升级活动, 制定了会计质量标准化达标升级考核细则, 每半年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检查考评, 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实行奖优罚劣机制, 有力地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扎实、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 为公司的做强做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制度是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明确财务职能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 内容庞杂, 要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本单位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 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 使企业核算更加明确、简化, 业务流程更加优化, 运行效率更加提高。在实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 更应加强职责划分, 将不同功能工作分由几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完成, 以防止一个部门和人员可以操纵整个财务处理过程, 并加强对有关数据文件的保护, 同时还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 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债权债务的管理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会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 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性, 使财务工作能够稳步有序地进行。

4.3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其有效的运行, 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因此,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首先, 科学设置会计岗位, 合理配置财务人员, 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 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 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 不但可以让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 提高业务素质, 还能将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过程中暴露出来, 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最后, 充分发挥内部岗位的牵制作用。从会计凭证到账表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靠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 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彻底杜绝造假事件, 隔断会计造假的环节和载体, 防止经济舞弊和经营决策的失误, 全面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形成一系列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与制度化, 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4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它可以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 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企业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资产的经济有效性进行再审核, 有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4.5 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

各级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熟悉并能正确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 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切实贯彻财务会计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核算细则, 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与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强化财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教育是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基石, 应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通过定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工作在全社会的诚信品质和信用度, 使全体财务人员形成“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 这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遵守的铁定法则。财务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要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要抱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参与企业全面管理, 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5 结语

总之,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的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广泛开展, 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各单位要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利用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契机, 努力推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 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秀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J].经济师, 2007 (11) :159-160.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篇8

【关键词】提高 会计 信息

当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都极为关注。而这个问题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是各种经济信息的基础,是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但是,严峻的事实却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可以说是“造假”,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在原因

1、法规不健全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相继颁布的具体准则共同起作用,状况较乱。《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不足之处。如对违法处罚规定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量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急需进行修改,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2、会计理论不完善

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真实的现在情况;重要性原则,是将重要的事项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事项合并反映,由于合并了相对不重要的事项,使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原则在应用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少预计或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使会计信息带有了估计成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外部监督乏力

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下属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其他会计核算监督;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4、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等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5、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执法不严,法将不法,对违法行为往往只是以罚代法,支付一些罚金,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因此对法律熟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一些执法机构也往往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原因

1、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正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些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为了个人私利或本企业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厂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搞账外账、小金库,大搞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人员失职

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体,所有会计信息最终都出自会计之手。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差,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导致会计核算错误,信息失真。

3、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基本上由领导决定。主管部门并没有起到保护会计人员行使职权的作用,守法的会计人员遭打击报复、被撤换,主管部门往往顺从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会计法》的修订工作,将修改《会计法》的不足之处,明确法律责任,特别是对将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给国家、社会、投资人,并导致损失的人员在《会计法》中规定给予重罚,详细规定处罚的具体标准,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使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标准只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使具体业务核算必须遵循相应具体准则的规定,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2、加大执法力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齐抓,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逐步完善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有些原则、假设虽有缺陷,但还将继续使用。我们在发展会计理论的同时,尽量减少信息失真的程度。随着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会计理论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使提供的会计信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4、改革会计管理体制

会计委派制,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向企业派遣会计人员的制度,被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调整、任免和管理由委派机关负责,使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制约,保证会计人员的根本利益。

5、加强监督力度

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各级主管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在对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6、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准确掌握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还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执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道德标准,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使之在履行职责时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的发生。不断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队伍,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 、结束语

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楚它的危害性,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正确运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兴全.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質量[J].上海会计,2006

[2]赵增耀.董事会的构成与其职能发挥[J].管理世界,2005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 篇9

苏州会计培训捷梯教育今日接到财政部的相关通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三号、第二十四号和第二十五号。其中,第二十三号和第二十四号公告分别对28家金融类企业和144家非金融企业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结果进行逐户公告,以加大公众的监督力度。

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逐年提高。多数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增强,审计执业质量提升。但检查也发现,仍有部分企业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偷漏税款、侵占国有资产等违规问题。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理处罚,责成被查单位调整账务、补缴税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会计信息质量如何评价 篇10

会计信息评价的标准:由于会计信息质量与一般产品的质量是有区别的,一般产品的质量通常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测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无法采用一般的技术方法进行测量的。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是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得到提高: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信息的实质重于形式得到提高: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告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得到提高:谨慎性是指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以上的这些会计信息特性方面才能正确的评论会计信息

上一篇: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下一篇:李思思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