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2024-08-10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通用8篇)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1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尊敬的评审团专家:

您们好!

病理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了多种病理检查项目,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现汇报如下:

一、病理科工作情况简介。

1. 能开展常规病理切片、快速病理切片、细胞学诊断、免

疫组化等项目。

2. 能够开展病理解剖。

3. 能进行多种细胞染色。比如:苏木素-伊红染色、巴氏

染色、神经纤维染色、肾上腺嗜络细胞染色、肥大细胞染色、脂肪染色等。

4. 有各种常用病理设备。如:徕卡2015切片机、奥林帕

斯显微镜、液基细胞涂片机、生物组织摊烤片机及组织冷冻包埋机等。

二、制定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

1. 建立了病理检查服务目录和病理切片、蜡块、纸质档案的管理制度。

2. 有病理切片的借阅、审批、管理制度,病理报告签发、复核制度,标本验收、核对制度,疑难病例的专家会诊制度等。

3. 对病理资料进行了计算机管理等。

三、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我们不断改进了如下几

点:

1. 我科原来的布局不合理,现在布局基本合理了。

2. 以前不能开展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现在能开展了。

3. 以往病理资料不能做到计算机管理,现在已经解决了。

四、我科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地方。

1. 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因技术水平有限,准确性不够等原

因,还需要进一步外出学习,掌握好该技术。

2. 病理科在全院科室发展中,如有更大的投入,比如设备

更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能更好的为医院提供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满足于临床,服务好患者。

病理科

2011年11月30日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2

1 病理质控中心工作的成功做法

1.1 在省卫生厅医政处直接领导下,建立省病理质控中心、市级病理质控中心和各级医院病理质控小组质控网络

各个层级实行分级管理、各行其职[6]。各级病理质控组织按规定通过申报、评估,经省卫生厅或市卫生局医政处批准建立,挂靠于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和热心病理质控工作的大型医院内。各病理质控中心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和上级质控中心的专业指导。中心主任由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挂靠单位负责推荐学科专家担任。省中心由全省医院热心质控工作的病理专家代表组成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疑难病理专家会诊组,省级病理诊断、技术培训基地,省病理技术和细胞病理指导小组等。省病理质控中心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市、县医院病理科进行1~2次的全面质量检查或抽查,对切片和组织病理诊断进行现场操作、考核等,检查结果汇总后上报省卫生厅。

1.2 编制《河北省医院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

在对全省各级医院病理科人员,设备,开展项目等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华医学会组织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7]、《卫生部医院管理年评价指南》和《河北省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等文件,编制了切合河北实际的《河北省医院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8],《细则》对科学化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各项质控标准到各环节工作流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全省范围内贯彻落实,推动全省各级医院病理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全省病理科实施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规范技术操作,实施诊断质量控制,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差错事故,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满足临床其他学科及病人对医院病理科的需求,对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和工作质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2 病理学科质控检查与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

2.1 科室用房布局结构合理,满足临床需要,防止污染及院内交叉感染

从接收标本、登记、取材、切片、染色,到诊断医师发报告,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无污染区;有毒废弃液专门集中收存,环保公司集中处理;易燃易爆及有毒试剂专门储藏室存放;分子病理及尸检室用房及环境要求达标,经检查验收,才能开展工作。

2.2 对病理诊断医师强化学历及资质要求

要求病理诊断医师医学院校毕业,进修一年以上,经专业岗位培训,取得执业医师执照及上岗培训合格证。技术员应进修半年以上或经岗位培训,获取资质或上岗证书。

2.3 对设备的要求

设备要求分,必备仪器设备和可持续发展设备。必备仪器设备即:诊断医师每人一台优质双目显微镜。三级医院具备组织脱水机、包埋机、石蜡切片机、染色机及冷冻切片机。可持续发展仪器设备即:显微照相设备、电脑管理、图像分析、远程会诊、计算机网络工作站、多人共览显微镜、免疫组化染色机、封片机、打号机、CR仪、染色体分析设备和原位杂交仪等。

2.4 病理医疗质量安全要求

要求具备标本接收签字和取材发现问题及处理记录,包埋、切片、捞片、染色及标签号码发生的问题及处理记录,诊断和报告发现问题及处理记录,会诊和疑难病例随访记录等。质量与安全措施、规章制度、开展项目要能满足临床需要。

2.5 标本要求

固定液要求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取材前应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标本、标记和申请单是否一致;发现患者姓名、标本内容、数量、病变特征等不符者,尽快与送检方联系,查明原因,确保无误后再取材。切检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组织块脱水透明好,无回缩。切出组织面积不低于90%。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与取材数一致。切片厚3~5μm,无刀痕、裂隙、颤痕。切片无污染物。染色适度,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清晰等。

2.6 病理诊断报告要求

病理诊断报告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和报告日期等项目齐全。报告内容应有大体描述及镜下病变要点描述。病理诊断真实准确,用词规范;肿瘤病例要按WHO分类/分型;上下断端,淋巴结转移及特染、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内容详细。冷冻切片及疑难病理诊断,应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及其上级医师双签字。重要病例应共同阅片诊断,体现三级检诊并双签字制度。

2.7 质量评估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医院管理年的要求力度加大,不断补充检查,包括集体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临床医师及患者对病理科满意度调查情况等评估内容。经质量评估,达到切片质量的医院,省卫生厅予以公布,承认达标医院的病理切片进入互认院际范围。在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和谐医患关系。

3 医院病理科质控持续发展及其体会

逐步开展市级乃至全省的同批次蜡块或组织块分发,各医院病理科分别对切片、染色、常规诊断,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等项目判读,结果集中经专家组质量评定、排序,经主管行政部门公布各级医院病理科质控水平排序和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开展上岗培训及人员、技术准入工作。开展全省病理技术、诊断水平竞赛以及远程会诊等活动。逐步完善适合全省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病理质控标准、检查方案、与评价体系,促进医院病理科工作质量和诊断水平持续提高。定期、不定期地到各地市进行病理质控专项检查或抽查,督促地方病理质控中心成立,并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举办全省质控检查或评估活动。综合评价病理科管理、质量、人员培养和规章制度执行等全面情况。并通过卫生厅医政处向全省通报病理质控检查信息,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或表彰优胜单位,推广质控经验。成立培训基地,为基层培训病理人才。成立疑难病理专家会诊组,开展省级、市级病理疑难切片会诊、远程会诊及质控网站等现代化、信息化工作,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举行技术比赛等多种方式,激励全省病理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让病理诊断真正成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让全省各医院病理科成为各级医院质量信得过的先进学科。

摘要:随着卫生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河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细化到每个学科。本文系统介绍了河北省卫生厅抓医院病理科质控工作的经验,即制定全省详细的病理科规范化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查评价实施细则,并注重具体实施,从而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医院管理,学科发展,质量控制,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张成普,郭启勇.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l):7-9.

[2]刘翔,朱士俊.对《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77-580.

[3]谢孝志.对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l):4-6.

[4]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J]).中国医院,2005,9(4):41-47.

[5]慕立峰,慕本军.加强病理科建设提高病理质量管理[J].当代医学,2007,10(1):45-47.

[6]倪型灏.病理科规范化管理与临床病理质量控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16(5):424.

[7]张乃鑫,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病理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3

1.病理试剂由专人负责试剂的申购、请领及保管工作。2.废弃试剂回收到指定的回收桶内,并专人管理。3.不可随意将危险废物弃置下水道或混入医疗垃圾。4.严格遵守有关危险品废物的相关管理制度。5.严格遵守病理性废弃物保存及处理制度

二、病理科危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制度

1、危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责任制,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科室指定管理员为第二责任人。

2、切实履行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对科室成员进行培训、指导、监查考核,确保使用安全。

3、严格制定危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申购、验收、入库保管及使用制度,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并执行相关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预防、控制和杜绝医疗危险品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对意外发生能作出应急反应。

4、对违规使用者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与相应的处罚。

三、病理科废弃化学试剂的储存管理制度

1、废弃化学试剂管理责任制,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科室指定管理员为第二责任人。

2、危险废物存储设施应按GB15562.2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储存生食经营者均需做好危险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地方及出库日期和接受单位名称。记录单保存3年。

3、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

4、不相容的废物要分别存放。

5、试剂使用后统一倒入指定的废弃储存罐

6、需要回收时向物业部门提出申请,由指定公司来收回。

7、定期对所存储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其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四:病理科废弃医疗垃圾处理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及医院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 2.病理科废弃医疗垃圾(组织标本、器官、蜡块、取材刀片、切片刀、玻璃片)必须入黄色警示标志垃圾桶的黄色医疗垃圾袋及利器盒,量达垃圾袋利器盒的3/4即严密封口,贴病理标示,并填写日期。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篇4

记录表

科室: : 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XXX主任

成员;XXX护士长、XXX副主任医师 质控员:XXX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XXX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XXX副主任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5

实施方案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我院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有关精神,医疗质量在得到了持续改进和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的基础上,制定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方案如下:

一、每月要完成的医疗指标

医院各项指标必须达到或超过二级甲等医院标准,逐步向上级医院的指标靠拢。

二、持续改进医疗基础质量

1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需不断完善、持续

改进的过程。我院认真落实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严格要求职能部门尤其医务科和质控部要认真进行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督促、指导、检查、评价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并对科室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进行奖罚,制定、修订和完善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将逐步落实、贯彻、执行和考核这些制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各

1、各大委员会尤其是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加强管理职能,正确履行职责,将继续通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安全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临床药物治疗学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学术的要求,认真落实全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院长带队的全院质控每月一次,质控部每周两次的环节质控,科内质控均随时进行。

三、环节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持续改进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将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环节质量 的管要将这些问题结合我院的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落实持续整改措施,并评估整改效果。医院质量控制检查的重点仍然是门急诊病历书写、住院文书的书写、核心制度的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管理。

四、要将重点科室、重点学科建设纳入我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范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在于提升我院的整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尤其是专科的技术水平,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就是我院提升医院竞争力、提升专科技术水平的关键。通过的前期工作,我院的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骨科、超声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眼耳鼻喉科共九个科室成为区级重点学科建设创建单位。

五、将加强“三基三严”、继教工作和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6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一)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1.三级查房制度落实

2.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3.查对制度的落实

4.会诊制度的落实

5.医嘱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的执行

6.职责落实情况

在问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二)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1.死亡病例、疑难、危重病例的处理

2.急救技术掌握情况、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3.特殊药物的管理

在问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三)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1.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预防

2.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预防及处置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的落实

在问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四)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1.麻醉术前访视、术后交接班及术后随访

2.手术分级管理执行情况

3.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

4.围手术期管理

5.术前讨论、手术通知单审阅、大手术和高位手术请示报告制度

在问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五)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1.医院感染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

2.手卫生与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3.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4.一次性医疗器械、无菌物品使用

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问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六)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临床用血管理

在问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七)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

内容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在问

改进措施

检查者签名:

****年**月**日

科主任意见

主任签名:

****年**月**日

END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7

2.1 余干楚东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我院的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以二甲创评的精神,认真执行此方案,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并持续改进。

(1)实施依据:

①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②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③ 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④ 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2)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① 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科室及医疗质控科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医院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强化质量控制职能。

② 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③ 调整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学术管理委员会和伦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3)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4)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5)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6)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要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① 高度重视关键环节管理: 即危急重症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关键环节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② 高度重视重点部门管理: 即急诊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③ 高度重视重点岗位管理: 即护理配药室、药剂科特殊药品的发放、检验科质控等重点岗位管理标准、措施的落实与改进;④ 加强对麻醉科、中心供应室、护理单元、检验科、院感控制以及输血科、感染疾病控制、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十项工作重点(即本院当前高风险的薄弱环节)的全程质控管理。

(7)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8)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9)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10)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11)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本院目前主要专业部门 ① 非手术科室 ② 手术科室 ③ 门诊 ④ 急症

⑤ 感染性疾病科 ⑥ 临床检验 ⑦ 病理 ⑧ 医学影像 ⑨ 药事 ⑩ 输血 ⑪ 医院感染 ⑫ 质管办(病案)⑬ 血液净化 ⑭ 新生儿病室 ⑮ 护理

2.1.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负责。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个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有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楚东医院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和科室内抗菌素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2.1.3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查看考核为主。考查主要指标:

(1)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家属等待时间≤10分钟;

(2)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3)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改进措施:

(1)重点做好门诊网络和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就诊病人突然增加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案。

(2)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门/急诊就诊流程图、门诊就诊注意事项等。

(3)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4)配合院感染办公室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检查标准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考核方法:

(1)检查首诊负责制度和科间会诊制度,检查落实情况以抽查门诊病历为主。

(2)分诊和导诊服务检查以实地查看和提问为主。改进措施:

(1)完善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

(2)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检查标准3: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考核方法:(1)检查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2)查看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排班表。

(3)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90%。

改进措施: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

(2)确保主冶以上医生就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90%。(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并在各科室张贴病人就诊流程图,以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依据工作量及就医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坐诊,提高门诊确诊能力。

检查标准4:建立门诊质控组织,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考核方法:

(1)查看门诊质控组织。

(2)查看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3)门诊质控组织的活动记录。改进措施:

(1)建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质控组织。(2)完善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和记录。

(3)设立门诊管理关键性指标:①门诊量;②病人投诉情况;③门诊患者满意度统计表;④各专业医生日工作量一览表;⑤主冶医师以上承担普通门诊工作一览表;⑥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一览表。建立门诊行政查房制度,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检查标准5: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考核方法:查看《门诊就诊病人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及调度备案。改进措施:

定期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检查标准6: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考核方法:

(1)开设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疼痛等专病特色门诊,提供人性化服务。(2)患者对医师、护士、药房、检验、放射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90%。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专病门诊,新开设老年病、疼痛专病门诊。

(2)拓宽门诊服务功能,以疾病为主导转移到以健康为主导,从单个病人转移到群体为中心,以医疗为重点转移到防治并举。

(3)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我院门诊、病区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检查标准7: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考核方法:

(1)查看传染病预检分诊有关制度。(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改进措施:

(1)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督查和考核科室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学习及业务培训情况。

(2)定期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充分应用网络直报,做到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一: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委员会,职责;实施细则、考核办法;文件及资料;教育和培训记录。

改进措施:

(1)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并贯彻落实。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制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等制度。

(4)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办法》等规定并执行和落实。

(5)每年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掌握输血基本知识。(6)每月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考核方法:实地查看输血科设施、设备、人员资质及相关制度,抽查工作人员掌握工作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情况及备案。

改进措施:

(1)加强输血科能力建设,做到布局合理,仪器和人员资质符合要求,确保临床工作需要。

(2)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输血科贮血基数要达到3天急症用血量,具备24小时为临床提供输血服务的能力。

(3)严把质量关,输血科血液来源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杜绝非法采供血现象的发生。按照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严禁非正常途径的各种血液制品进入输血科和临床科室贮存、解冻、配血、发放和使用。

检查标准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考核方法:质管办定期抽查输血病例,输血科室备案。

改进措施:

(1)不断充实、改进、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保证输血安全。

(2)加强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和出库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质量与安全。

(3)加强输血适应症的宣传,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输血适应症,完成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成分输血比例≥90%的质量指标。

(4)输血科每月对临床用血情况统计考核,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杜绝不合理用血,对临床用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或通报。

检查标准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实施情况;工作人员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情况。

改进措施:

(1)制定并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2)严格执行报废血液处理规定。

(3)贮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75%酒精),并进行细菌学监测,做好相关记录。

(4)输血器材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杜绝不合格医疗用品购入和使用。

(5)输血完毕后血袋按规定回收输血科,保存24小时后销毁,做好一次性器材的销毁记录。

检查标准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考核方法:查看各种制度文件及执行记录。

改进措施:

(1)输血前,做好临床输血申请单所查检验项目是否齐全的核对工作。

(2)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双方核对后登记

备案,受血者血样各种信息要齐全。

(3)输血科工作人员从接收标本、交叉配血、发放血液要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操作,不得有误。

(4)病人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存入病历。

(5)急诊用血或患者及家属不能签字者时,应报医院职能部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报请医院职能部门批准。

(6)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做好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2.1.11 医院感染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方案

检查标准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持续性发展改进措施,结合医院感染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修订、补充、完善相关制度。

检查标准2.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考核方法: 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考核、检查感染知识知晓度。

改进措施: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监控小组。专职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持证上岗。兼职人员责任到位,须达培训要求。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培训后上岗,医务人员培训按专业、层次进行院内、外医院感染专项培训。

检查标准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检查考核。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及相关人员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有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控制办法,制定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控制科室、岗位有相应预案、措施,全员重视,多方合作。

检查标准4.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现场查看布局、设施、工作流程。

改进措施: 根据预防医学和卫生学要求,对本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针对目前布局存在以往遗留的有待改进的问题,将卫生学布局列入今后医院感染控制议题,医院在今后基建、改建项目中,参考医疗卫生设计人及感染管理部门意见,争取三区划分合理。

检查标准5.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原始资料、年度检测登记本、灭菌登记资料。

改进措施: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完成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调查报告。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进展到现患率监测、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手术切口、新生儿、ICU)。开展消毒灭菌环境微生物监测,每月将报告网上反馈。与临床相结合,将疾病及部位感染状况

控制在以下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实查>90,力争≥9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由临床各专业小组配合,完成现患率、现患实查率,加强临床上报制度,进一步探讨环境微生物监测,建议有明确规定后,进行专项培训。

检查标准6.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考核方法:查看重点部门感染控制措施、管理资料。

改进措施: 院科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制定自查,感染办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特殊情况及时检查的督促方式,及时反馈、完善,注重效果。在医院感染专栏进行宣教,加大知晓程度。

检查标准7.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

考核方法:所在科室现场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加大重点项目专项培训,请相关专家专门指导。制定相关规程及报告制度,深入相关科室检查、考核、指导、落实,对存在问题及时收集、规范,及时处理。检查标准8.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考核方法:现场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充分认识其是降低医院现患率、避免散发、杜绝暴发最基础的工作。采取重点科室、疾病及微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措施督促落实制度。解决重视程度不够、洗手的依从性差的问题。有些科室洗手设施有待改善。

检查标准9.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

考核方法:实地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进行。根据不同器械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清洗灭菌流程合理,基本达到灭菌率100%。加大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流程的培训,尤其是新从业人员。及时补充医务人员对消毒剂的选用原则和配制方法相关的知识的不足。药学部、感染办加强宣传力度(灭菌资料由手术室、供应室、感染办提供)。

检查标准10.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协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管理。

考核方法:查文件资料、原始资料,看病历,考核医务人员。

改进措施: 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管理制度及监控措施。加大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强化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耐药菌株监测及MRSA的监测工作,高度重视MRSA监测,深入ICU、神经内、新生儿(外源性感染)等相关科室,危

险区域常规监测,检测结果定期向临床公布,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通过正试运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基地提供的3.0版系统,进行整理,定期分析、反馈。

检查标准11.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

考核方法:现场检查,测试,问卷调查。

改进措施: 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适时进行宣教、检查,反馈,协助解决存在问题。根据特殊部门的防护要求配备防护用品。在院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做好卫生安全的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

2.1.12 质控及病历(案)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将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医院评审办法(试行)2012版》质量管理内容的要求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落实。

(1)组织机构

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网络,医院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六个工作组),质管办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的督导、检查、控制、分析、评价工作,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量控制小组及兼职质控员。

(2)教育培训

制定并实施对全院职工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及对医护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知识培训计划,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经常性、系统性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做好培训记录。

(1)建立重点部门及重要岗位监管制度,对医疗质量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时间段进行监管。

① 事故高发重点科室: 手术室、急症室、产房、产科、新生儿室、输血科、麻醉科等。

② 医院感染重点科室:血液净化病房、呼吸科、神内科、内窥镜使用科室、检验科等。

③ 关键环节:危重病人转科、手术病人交接核对、手术按时开台、病理标本处理流程、新生儿抢救室交叉感染等。

④ 事故易发时间段:周末、节日、中午、夜班等。

检查内容和时间:按照专业不同特点,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评价打分。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手段,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改进上。

(4)以病历书写为着力点,督促、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病历质量反映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是落实14项医疗核心制度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考核临床医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客观检验标准之一。

① 每月对出院病历,按每个医疗小组随机抽取二份进行质量检查、对死亡病历全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历书写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各种检查申请单、检验单、报告单的填写、合理用药。按我院《病历质量评价与奖惩制度》评分考核,与平衡记分卡指标挂钩,奖优罚劣。

② 针对核心制度的落实,每月单项检查一定数量的病历。特别是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和手术分级制度的执行。

③ 每月组织病案委员会对某一科室的全部病历进行逐份检查,统计存在的共性问题向科主任反馈,科主任拿出整改意见。

④ 每月评出病历书写优秀个人,影印件网上公布、奖励。年终组织评选年度优秀病历书写个人奖、集体奖及管理优秀奖

(5)促进病种管理“三合理”

指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提出的质量工作目标开展单病种费用控制、临床路径,引导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

(6)加强风险管理,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目前我院已建立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药品/器械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实验室的危机值报告制度。但报告的范围、时限、级别不清晰、处理流程及责任不明确。

为更好的落实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督促医疗、护理、药学、物流中心、临床实验中心建立健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并对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重点查看上报项目及例数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把质量控制工作放在预防为主上。

(7)固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优质的医疗服务结果来源于医疗服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优良质量。在推动服务质量改进过程中,指导科室建立、固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如重症病人家属探视流程、手术病人接送流程、输液流程、新生儿喂养、转科流程、抢救流程等。使服务效率提高、责任落实、病人就医更加方便、安全。

(8)设定医院重点监控指标,定期对医院运营质量监控检查

分别从工作效率指标、医疗指标、质量指标、管理指标中设定重点监控指标,如:疾病顺位、病床使用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手术台次、单病种管理指标、人均医疗费用(门诊、病房)、医院费用率等,随时监控指标的变化,对变化做出评价,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

检查标准1.护理理组织 ①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②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③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④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考核方法: 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情况。

改进措施: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重新修定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各工作环节交接流程。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制度的学习,特别是核心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检查标准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①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②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③对各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④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⑤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改进措施:修订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以确保等级护理要求和患者安全的需要。力争使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比至少达0.4:1, 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50%。临床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制,逐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目标。制定各护理工作岗位任务和目标,逐步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养计划,每月坚持护理讲座1次,坚持每月进行1项护理技术操作重点辅导和考试,促进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各科室要根据专业特点拟定专业护士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到位。加强年轻护士的 “三基”训练,科室要拟订“三基”训练计划,每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做好聘用护士的轮转工作,继续鼓励护理人员院内进修。

检查标准3.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改进措施:在以完善各项质量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压疮上报制度和病人跌倒、坠床、导管脱落上报制度,学习掌握常见应急预案。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病人就医安全。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监控,每月要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并做到及时反馈,要克服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切实发现质量问题,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科室做到日有抽查,周有检查,月有分析和总结,及时纠正护理疏漏,杜绝差错隐患。护理部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倡导护士“慎独”精神,严格监督约束机制,对护理质量监控要做到平时督导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高风险科室和危重病人的巡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疏导、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实行三级质控制,护士长质控组按分工要求每月检查1次,科护士长加强日巡查和督导检查。护理部每季实行护理工作大检查1次。

检查标准4.临床护理管理:①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②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③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④对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⑤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⑥各项特殊检查护理措施到位。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加强住院病人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检查前后指导等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以社会医学、生态环境医学为指导的健康管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专科知识、康复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各科室要开通病人咨询热线,以满足病人的需求,确保我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检查标准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①对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②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③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④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⑤保障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⑥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定危重病人上报制度并实施,护理人员掌握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护理部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督导,对重点科室如ICU、心胸外、手术室、神经外、神经内、呼吸科等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视。对特殊病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重病例讨论。临床科室加强急救器械、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器械物品完好率100%,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检查标准6.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检查方法:查阅资料。

改进措施:采取措施鼓励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加强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上报制度的落实,护理部加强对上报病例的跟踪观察,定期进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查找发生时间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检查标准7.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①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②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③与临床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满足临床工作和住院患者的需要。

考核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接、送手术病人等各项流程、各项操作常规,护士长保持与临床科室良好的沟通,注意征求科室及手术医生意见,严格各种工作程序,满足临床工作和住院患者的需要。

(1)医院质量总体目标

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应开放总床日数)×100%

传染科:≥ 80%、≤90%

综合科:外 科:≥90% 内 科:≥9 0% 妇产科:≥9 0%

平均住院日=出院者住院总日数/出院总人数≤1 5天

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16次/年

(2)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 ① 医疗质量目标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出院患者总数—疑诊患者数)]×100%≥95%

治愈好转率=(治愈好转例数/住院病人总例数)×100% ≥90%

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总例数)×100%≥80%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术前诊断符合数/(手术人次—疑诊患者例数)]× 100% ≥95%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急救人员到场抢救时间 ≤5分钟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麻醉死亡率=(麻醉死亡人数/手术麻醉总人数)×100%≤0.02%

死亡率=(死亡人数/出院总人数)×100%≤3%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药品收入/总收入 ≤45% 抗菌素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抗生素药品收入/药品总收入)×100% ≤40%

医疗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严重差错次数/总床位数)×100% ≤0.5%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100%

医疗事故发生率:0 医院安全管理意外事故发生率:0 病历、处方管理质量目标

甲级病历率=(被检查病历中甲级病历数/被检查病历总数)×l00% ≥90%

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门诊病历书写合格数/检查门诊病历总数)×100% ≥95%

门诊处方合格率=(门诊处方合格数/检查门诊处方总数)×100%≥95%

② 医技质量目标

CT、DR检查阳性率=CT、DR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CT检查总人次数≥70%

X线片阳性率=(抽检中阳性片数/抽检片数)×100%≥40%

甲级摄片率=(抽检中甲片数/抽检片数)×100% ≥40%

废片率=(废片数/抽检片数)×100%≤3%

B超阳性率=(抽检中阳性数/抽检总数)×100%≥80%

检验报告书写合格率=(检验报告书写合格数/检查检验报告数)×100% ≥95%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V/CCV)V=[(测定值一靶值)/靶值)CcV值为WHO统一使用值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成绩以上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③ 输血管理质量目标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④ 院感管理质量目标

院内感染发病率=(期内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新病例数/期内住院患者数)× 100% ≤8%

医院感染漏报率=漏报数/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类切口手术感染病例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数)×1 00%≤0.5% 抗感染药物应用率=(抗感染药物应用病人数/期内住院患者数)×100% <5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灭菌后物品抽样样品监测合格率/抽样样品总数)×100% 100%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漏报数/(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100% >98% 门诊日志登记率=(已登人数/就诊总人数)×100%≥85%

肠道门诊漏登率=[漏登数/(已登病人数+漏登病例数)] ×100%/ 0 ⑤ 设备管理质量目标

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完好率=(设备仪器完好及基本完好件数/设备仪器总件数)×100% ≥95%

医疗设备维修及时率=(医疗设备及时维修数/维修设备数)×100% ≥90%

⑥ 护理质量目标

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五种表格合格份数/五种表格检查份数)×100%≥95%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例数/特、一级护理检查例数)×100%≥95%

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抽项检查合格数/基础护理抽项检查数)× 100% ≥90%

开展整体护理履盖面=(开展整理护理病房/住院病房数)×100%≥5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灭菌后物品抽样样品监测合格率/抽样样品总数)×100% 100%

年褥疮发生次数 0(不可避免除外)急救物品设备完好率(按抢救物品完好率评分标准达95%以上)100%

急救药品合格率=(抽查合格药品数/抽查药品数)×l00% 100%

⑦ 科研培训目标

科研课题立项等级:局级以上≥2项/年

三基理论考试参考率=(实际参考人数/应参考人数)×100 100%

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考试合格人数/总参考人数)×100%≥90%(≥8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考核技术操作合格人次/考核技术操作总人数)× 100%≥90%

医学继续教育的履盖率=(实际参加人数/应参加人数)×100% 100%

⑧ 服务质量目标

候诊时间:≤30分钟 急诊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 ≤30分钟

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病人投诉办结率=(投诉办结数/期内病人投诉次数)×100%≥85%

陪护率=(期内陪护人数/期内住院人数)×100%≤5%

病人就餐率=(实际就餐人数/住院人数)×100%≥80% 病人就餐满意率(问卷调查所得):≥70% 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0% 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病人满意率=(调查满意项/总调查项)×100%≥90% ⑨ 后勤保障质量目标

物品采购准确性=(抽查合格品种数/抽查品种总数)×100%≥95% 物品采购合格率=(抽查合格品种数/抽查品种总数)×100% 100% 车辆正常使用率:100%

水、电、汽保障率=(期内水、电、汽实际供应时间/期内水、电、汽应供应时间)×100%≥90%

⑩ 人力资源目标

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临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临床医师总人数)×100% 98%

医师队伍中学士学位=(具有学士学位的医师人数/全院医师总人数)×100%≥95%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篇8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具备以下功能和服务能力:彩超、床旁B超及各类探头,能开展全身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或治疗;心脏运动机能、血流动力学、瓣膜和心壁检查;脑电图、肌电图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体腔的内窥镜检查; 2.超声和心电图检查提供每天24小时急诊服务和床旁服务。3.建立临床医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后及时解决会议提出的问题。

4.报告项目齐全、字迹清晰、用词准确、符合专业格式、避免口头用语;报告医师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

(二)评价指标 1.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功能科室服务满意度≥90%。2.治疗饮食就餐率达到或超过95%。

(三)功能检查科室质量考核标准

项目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B超工作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1.现场检查,24小时存在脱岗扣20分; 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急危重病人床边B超自接2.现场查看或临床科室调查超声报告超过30分钟出到电话应10分钟内到位。具报告扣5分;急危重病人床边B超10分钟不能到诊室保持环境整洁、诊查床清洁,为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查后或被污染位扣10分; 时更换床单;凡进行穿刺、活检诊疗等侵入性操作前应对诊室进行空3.违反院感要求每次扣10分; 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侵入人体组织诊疗器械应做4.查B超登记本、光盘等统计彩超检查阳性率,每下B超室 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降1%扣5分; 彩超检查阳性率应≥70%。5.每月由党办到临床各科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贯彻执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关于禁止非医放满意度调查表; 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国家计划6.发现有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现象扣20分; 生育委员会8号令),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 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心电图、脑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1.抽查超声、心电图、脑电图报告各10份,报告单脑电图 报告医师经过培训,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书写不合格扣10分; 心电图 2.报告医师的资质不符合规定扣10分; 1.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意少开展一次扣分; 识。医疗服务安全和指2.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纠纷。未及时报告和处理扣分; 令性任务 3.认真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未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扣分; 益性活动。1.医院的科室质量管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科主任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室科室质量的质量水平。除同行专家评审,作为一般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没有能科室所发生的质控扣分,质控小组成员承担50%。管理小组力直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评价 职责 是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及经常性工作。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各级人员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本科室的质量教育、检查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规章制 2

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收集汇总本科质量管理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定期向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控办汇报质量管理工作。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科室所发生的院感扣分,院感小组成员承担50%。导; 科室医院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感染管理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小组职责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 相关指标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功能科室服务满意度≥90%。满意度每下降1%扣5分。

二、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1.是否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未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扣5分;制度未落实每项扣10分; 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是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1.科室未建立感染管理小组扣5分; 染管理组织体系; 2.院感小组未履行职责则科室所发生的院感扣分,院感小组成员承担50%。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未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扣5分;责任一处未落实扣5分; 4.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是否合理; 设施布局不合理扣5分; 5.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工作流程不符合要求每项扣5分; 6.是否建立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未建立制度扣5分;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7.是否按规定报告; 未按规定时限报告每例扣5分;漏报1例扣10分 8.是否指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未制定制度扣5分; 科、口腔科、手术室、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3

9.是否存在违反规范的情况。违反规范每次扣5分 10.是否有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每超过1%扣2分(总计10分); 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臵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上述医院感染率≤10% 11.是否建立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无制度扣5分; 暴露防护制度。1项制度未落实扣10分; 12.是否存在违反手卫生规范的情况。违反手卫生规范,每次扣5分; 13.是否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相关证明未进行审核,每次扣20分; 14.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否实施了严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未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每件次扣20分; 并进行效果监测。15.监测效果是否达标。监测效果不达标,每次扣10分; 16.是否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未按规定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每例次扣5分; 17.是否按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未按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每例次扣10分; 18.是否按规定进行耐药菌株监测 按规定进行耐药菌株监测,每少一次扣5分; 19.是否建立员工职业安全制度; 未建立员工职业安全制度扣5分;制度未落实扣10分; 20.发生职业暴露是否及时报告 发生职业暴露未报告扣10分; 21.相关评价指标 ①医院感染现患率≤10%。每超过1%扣5分; ②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每下降1%扣2分; ③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每下降1%扣10分;

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三、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健全与完善各科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 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4

2.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查对制度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 分;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C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患者未建立腕带每发现一次扣10分,由此导致

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C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5.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有记录

每个部门落实不到位扣10分; 目标

二、提高用药安全 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药柜无专人管理扣10分,误用风险的药品无醒目标志并分区放臵扣10分; 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2.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未认真核对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明 3.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发现一次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扣2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4.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制、输液配制和输注违法规范每次扣2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 5.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考核各科医护人员对常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不了解扣每次5分,临床使用 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药品时未加强巡视和观察扣11分; 6.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不临床药师未履行职责每发现1例不合理用药扣临床药师5分;1例药品不

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良反应临床药师未提供咨询服务扣5分。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每一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扣20分; 目标

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使除紧急抢救外执行口头或电话医嘱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 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 扣30分;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紧急抢救时未护士未向医生重述口头医嘱或未实施双重检查每次扣10分;

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由此导致的差错扣30分;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接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者未规范、完整记录和进行复述,并提供给医师使用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 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5 目标

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发现未完善术前准备下达择期手术医嘱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

完成 每次扣30分;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手术部位未标志每次扣10分; 3.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未制定扣5分。目标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配臵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 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未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感染每次扣30分;

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3.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使用不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感染每次扣30分; 4.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不合要求扣10分;

5.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手术后的废弃物未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每次扣10分; 目标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未制定或不合实际扣5分; 1.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CCU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包含项目不符合实际情况扣5分; 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目标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1.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对上述特殊患者或体检人员无防范跌倒措施扣10分; 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挽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 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未建立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扣5分; 6

3.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未认真实施防范跌倒的措施每个环节扣10分; 4.护理服务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对象的配臵合理(开放床位与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扣5分;

出勤护士比为1:0.4)目标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未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扣5分; 2.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未认真实施防范压疮的措施每个环节扣10分; 3.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无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扣5分; 目标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非处罚发现1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扣10分; 性)与措施 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系统》网上报告活动 3.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未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扣5分; 4.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未进行针对性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扣10分; 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目标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未对患者(家属)提供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每次扣5分;

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在手术前(或有创性操作)前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每次扣 作)前和药物治疗时 10分; 3.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未告知每次扣5分;

上一篇: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下一篇:物流公司述职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