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集

2024-08-12

院感知识集(精选7篇)

院感知识集 篇1

院感知识培训

湖南武冈展辉医院

院感科

前言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与医院相依并存,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控制成效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和经济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2002年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高强 二00六年七月六日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 组织机构:

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100张床以上)。有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科主任、护士长、兼职医生和护士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主要内容

一、名词解释

二、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标准

三、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与要点

四、常见的医院感染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六、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七、治疗室、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八、消毒隔离制度

九、医疗废物的管理

一、名词解释

(一)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注意: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 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三)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四)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

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标准

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

1、医院感染率≤10%

2、灭菌切口感染≤0.5%

3、医院感染的漏报率≤20% ★各类环境分类、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 环境类别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cfu/mcfu/m

2cfu/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0

≤5

≤5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500

≤10

≤10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15

≤15

———————————————————————————————————————

致病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应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指,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三、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与要点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分为:

外源性感染 = 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 = 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

 病原体来自于

(1)外环境 :传染性疾病如SARS

(2)其他的病人 :输注性感染如乙(丙)型肝炎

(3)污染的医用设施 :植入相关感染 如人工关节相关感染

(4)医务人员的手

 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感染,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宣教工作得到预防和控制。 内源性感染:

 病原体来自于:人全身寄居的各种微生物 如 口、鼻、眼、上呼吸道、皮肤、肠道、阴道

 内源性感染包括: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移位潜在活化

 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性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

1、详细的病史(既往史、现病史)

2、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

3、实验室和影像学的检查结果

4、易感因素

5、流行病学资料

6、入院至发病时间

7、该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三)鉴别诊断

1、发热

2、致病菌与污染菌

3、细菌与病毒

4、输液反应

5、腹泻

6、感染部位诊断、病源学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

(四)诊断要点:下述属于医院感染

1、入院↔ 发病的时间

具有明显潜伏期者≥平均潜伏期

无明显潜伏期者≥48小时

2、诊疗操作所致病原体扩散:阑尾炎切除术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3、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如输血相关感染、手术切口感染

4、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病原体或新的部位感染 如肺炎应用抗菌素后发现的曲菌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下述不属于医院感染

1、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2、病原体自然扩散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

3、脓毒血症的迁延病灶

4、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5、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注: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正确掌握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检验及药敏试验,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如发现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漏报率低于20%。

(五)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口腔科、手术室、ICU、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六)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四、常见的医院感染

1、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50%。

2、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据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前应当认真检查,若发现包装标识不符合标准,包装有破损、失效期和产品不洁等不得使用;若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

4.病理活检证实。说明:

1.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免疫学改变。

2.艾滋病潜伏期长,受血者在受血后6个月内可出现HIV抗体阳性,后者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

5、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认真学习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

如《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见》,《关于加强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降低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感染传播的危险;以标准、程序和指南为基础,加强落实;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和态度;对所有员工实施基础的标准预防如卫生洗手、隔离和带手套等。★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正确的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正确的手卫生能减少感染的传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洗手措施,医生、护士的手不但可能在病人间传播病菌,也可能威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洗手

1、洗手的目的

•普通洗手-----清除污垢和暂驻菌 •消毒洗手-----清除和杀死暂驻菌

•外科洗手-----清除或杀死暂驻菌,减少常驻菌

2、洗手指征

•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等重点部门时,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接触血液脱手套后。•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 •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指尖磨擦掌心 •拇指在掌中转动 •两手互握胡擦手腕

(二)手消毒指征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要求: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再在流动水下洗手。

七、治疗室、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1、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3、传染病患者及其使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八、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当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症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当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2)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应当每日消毒更换灭菌水。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当定期更换消毒。

3)地面应当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当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应当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当先消毒、洗净、再晾干,如有污染时应当先消毒。4)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九、医疗废物的管理

自2003年6月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来,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先后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

(二)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三)未使用符合标准的运送工具运送医疗废物的。

医疗废物(医疗垃圾):

•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的分类:

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文件《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如下:

1、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

3、损伤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 ——废弃的被服

•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特别注意

◆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不管是否接触血液体液组织,均为感染性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包括:(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包括: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包括: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6.其他废物

(1)放射性废物:含有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废物,包括:放射源、同位素检测试剂及混合物等。

(2)具有危害性的其他废弃物如压力容器等。◆ 医疗废物收集

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医疗废物登记和运送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我院医疗废物每天由专人定时到各科室回收送焚烧。◆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而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头柜、治疗车等台面上 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 ◆ 锐器伤的预防

(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院感知识集 篇2

在国外的企业创新管理实践中,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项目不再是由企业的驻厂设计人员全权完成,而开始逐渐以外包的方式执行[1],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产品的复杂性增强和生命周期变短,要求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加入到设计与开发的团队中;(2)设计实践受到新兴技术的很大影响;(3)设计专家不再是仅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而更多的是在设计服务机构[2]。设计项目外包趋势的出现,为企业完成设计方案提供了三种选择:企业内部自己完成、外包完成、两种方式的结合[3,4]。通常企业会根据项目的目的和自己的管理能力来决定实际项目所需的执行方式。

为了让企业更加清楚地做出选择,许多国外专家研究了设计项目外包的优点与缺点。Cooper认为设计外包的优点是节省成本,有利于企业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设计人才,保持创意活力。在评估了多种形式的外包实践后,Stamm发现,设计外包可以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产品的特性。Best则强调在外包过程中出现的设计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不同关系,她认为设计外包更有利于设计经验的积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研究也发现设计外包的缺点,如趋向于越来越高的价格、外部设计师通常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不能有效地沟通[5]。事实上,以上的这些研究只是关注于总体经营层面的内容以及外包流程中的关系问题,而忽略了设计项目本身[6]。而这正是本研究的重点。

设计外包作为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KPO)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的深入才逐步出现。不同于传统的低端服务性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KPO更接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业务模式。作为为企业提供创意及设计服务为目标的设计外包无疑更是这一业务模式的主要内容。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国至今开展的很少,多数都还局限在文献综述的阶段,没有基于第一手资料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7]。本研究的对象是在中国已经执行完成的32个设计项目。研究将通过参与调查(participant observation)的方式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并以粗糙集进行数据分析,用以去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找到关键要素,从而确定取得成功设计外包项目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参与调查(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本研究设计外包项目的数据来源于笔者参与的近100个设计项目。这些项目的执行期在2004—2008年。在项目中,笔者作为企业外部的设计资源参与设计项目,并以项目负责人或是设计师的角色参与项目的整个执行流程。考虑到研究成果的通用性和代表性,最终从近百个设计项目中选出32个项目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来自同一企业的其他项目,或是来自不同企业的相似项目都被删除了,以确保32个项目都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并有着不同的设计背景、组织和项目管理方式。

(二)粗糙集(Rough Set Theory)

由于导致成功的设计外包项目因素与规则是无法预期的,因此本研究采用粗糙集进行数据分析。这一方法是Zdzislaw Pawlak在1982年发明的用以处理模糊和不确定事件的数学模型。利用粗糙集可以在有限的数据当中找到相似的概念,它可以找到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则、发现数据组中的规则并把他们从现象中剥离出来。粗糙集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分为两个层面:(1)成功的外包设计项目的关键要素。他们代表了项目的主要特征点,也是归纳项目模式的线索。(2)基于这些关键要素的项目决策规则的产生,这些规则最终可用来建立成功的设计项目外包模式和决策树。

(三)因素选择

用于分析的项目资料的因素可分为四个类别。

1. 企业背景资料:

包括影响企业设计的态度和代表企业自身设计认知的基本信息,如企业规模、成立时间、是否有自主品牌。

2. 企业内部设计:

包括是否有内部设计部门、企业运用设计创新的经验、内部设计在组织中的地位。

3. 外包设计项目:

项目整合者的角色、项目的目的、内部设计的角色、项目的结果、设计定义的细致程度。

4. 项目的结果:

成功或是失败。项目的结果由3个客观要素构成:产品最终是否上市,上市则为成功;企业对于设计项目的反馈,积极的反馈则视为成功;是否有继续的合作,如果合作双方之后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则视为成功。以上3个要素只要有1个满足,则该项目结果就按照成功归类。

三、设计外包项目的成功要素与规则

在第一阶段的粗糙集分析中,通过约简计算得出的是项目的主要决策要素组。表1列出了9组约简结果,每组都包含4个要素。约简规则最少的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的组别,因此规则为16那组的4个要素就是设计外包项目的主要要素,即企业的规模、是否有内部设计、内部设计在项目中的角色、设计定义的细致度。

在第二阶段,上一阶段得到的16条规则按照4个要素用遗传算法再次约简。计算结果表明这16条规则可以用来说明所有32个项目的执行情况。为了方便理解,用表2来表示这一计算的结果。以第一阶段得出的4个要素为主要线索,直接列出对应的表现,据此所有32个项目可以被归纳为4组。

这4组的设计外包项目成功规则是:

组A:内部设计参与外包项目+一般性的设计定义。

组B:内部设计参与外包项目的评审+详细的设计定义(大型企业)。

组C:内部设计不参与外包项目+详细的设计定义。

组D:企业无内部设计。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规模对于设计外包项目成功与否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而内部设计在项目中的角色对于项目的成功十分重要。与之对比,设计定义的详细程度也只是1个次要决定要素,受内部设计的影响。因此,这些决策要素的重要性可按照由强至弱的顺序依次排列为:内部设计的角色、内部设计能力的建立、设计定义、企业规模。与32个案例结合,这4组成功模式可以做进一步的理解和阐述。

组A:内部设计参与外包项目+一般性的设计定义

有9个案例属于这一组。在这一组的企业中,他们的内部设计部门势力很强并且相对独立。设计外包在多数情况下是对内部设计力量的一个补充。设计定义的详细程度代表了该组企业外包的不同策略和目的。

调查发现,企业内部设计部门有时会刻意地提供一个非常粗略的设计定义给外部的设计公司,其实际用意很有可能是为了评估这一设计公司的实力,尤其是在企业准备未来和该设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之前。因为,一个足够专业的设计公司应该知道如何抓取客户企业的真实需求,并快速地进入相关的产品领域中,建立对该类产品的专业理解。然而,这一做法也会造成双方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在合作过程中沟通的障碍,增加合作的难度,增大项目失败的风险。

如果内部的设计部门给出的设计定义非常清楚而详细,这代表企业希望外部设计力量起到一个补充作用,能为企业提供一些新鲜的创意。详细的设计定义是为了外部设计能够在其框架内提供有效的创意。但是,如果外部设计师不能够按照定义的框架展开设计,或是不了解该类产品的特性,结果也很有可能导致失败。

组B:内部设计参与外包项目的评审+详细的设计定义(大型企业)

这组包括4个案例。它所描述的情况多数是在大型的企业当中,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他们的内部设计部门,而该部门只参与外包设计项目的评审。

这类设计项目通常是由企业的产品或项目经理负责,因此他们的个人经验往往对项目的成败起到重要影响。如果他们提供的只是一个粗略的设计定义,这多数是因为他们缺乏设计项目管理的经验,设计定义中很可能缺少对产品的综合考虑,包括来自不同专业部门对于产品设计的研究与定义。这将导致设计提案在企业内部的集体评审时难以通过。相反,如果他能提供一个非常清楚的设计定义,包括给外部设计的建议等,就会使项目的沟通顺畅得多。因为在这一设计定义中,通常包括了来自内部设计部门对于项目的专业意见。

组C:内部设计不参与外包项目+详细的设计定义

在这组所包含的5个案例里,企业的内部设计部门完全不参与设计外包的项目。所有的沟通与合作是外部设计资源和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如工程设计、产品管理、项目管理。同B组的情况相类似,项目负责人的能力与经验越强,他能提供的设计定义也越清楚有效,项目也越有可能成功。

组D:企业无内部设计组织

这组的14个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内部设计部门,而他们所展开的设计外包项目更有可能成功。这是因为最初这些企业并没有技术或是市场的领先优势,当他们决定把企业从代加工制造(OEM)向代设计制造(ODM)或是自有品牌(OBM)转变时,设计的重要性开始逐渐被意识到。由于缺乏设计经验,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建立起自己的设计部门,因此依赖外部设计力量也就成了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外部设计在整个设计与开发流程当中,作为一个专业职能部门的角色加入,能和企业内部已有的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此,通常合作双方都会努力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途径,项目合作的成功机率也较大。

四、成功的设计外包项目模式

根据以上4组的项目表述,成功的设计外包项目模式可以用决策树的方式直观表述。图1展示了判断设计外包项目成功与否的流程。其中,3个层次的划分要素是:内部设计部门的建立、项目的负责人、设计定义的清晰程度。这里用项目负责人的要素替代了原有的内部设计角色,以涵盖组B和C。因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是由非设计人员担任,或是内部设计只参与决策。因此他们都是以非设计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为节点,由设计定义的清晰程度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

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出,这3个决定性要素事实上有着更深层面的含义,他们代表了企业的设计认知、设计经验和设计能力。在一个企业里,内部设计部门的建立通常是其对设计的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企业的设计能力由3个因素为代表:是否有独立的设计部门、内部设计部门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负责整个设计项目、项目负责人是否有能力提供完整而清晰的设计定义。企业的设计经验也可以由内部设计部门的经验和项目负责人的经验来代表与展现。

五、结语

本文以决策树的方式提供了设计外包项目的成功模式。据此,企业和设计公司都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和设计项目的特性制定策略,使合作项目的成功机率增加。这一成功模式是由3个主要因素决定的,这3个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是:内部设计组织、项目负责人、设计定义。这3个因素把32个案例分为4组,每组都代表了1个取得成功的路径。

这一决策树直观地展现了成功设计外包项目的模式,可以给企业在做设计外包选择和决策时提供参考。对于设计公司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这些要素评估企业类型,企业的实际项目需求和设计经验,以采取正确策略进行合作,以取得成功。

基于调查研究和粗糙集分析,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实践带来具备通用性的指导。但是由于笔者是从外包设计服务的提供者,即外部设计师的角度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会把合作的另一方,即企业的项目管理和内部设计组织的意见与观点再纳入考量,以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Cooper,R.and Press,M.The Design Agenda:A Guideto Successful Design Managemen[tM].England:John Wi-ley&Sons Ltd.,1995.

[2]Bruce,M.and Morris,B..In-house,outsourced or amixed approach to design[C].Bruce,M.and Jevnaker,B.H.(Eds.)Management of Design Alliances:SustainingCompetitive Advantage,New York:Wiley.1998:39-64.

[3]Bauhain,D.Managing designers[C].Oakley,M.(Ed.).Design Management:A Handbook of Issues and Meth-ods.UK:Basil Blackwell,1990:359-366.

[4]Stamm,B.V.Managing Innovation,Design Creativity[M].England:John Wiley&Sons Ltd.,2003.

[5]Best,K.Design Management[M].Switzerland:AVA Pub-lishing,2006.

[6]Cooper,R.G.and Kleinschmidt,E.J..New products:what separates winners from loser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87,(4):169-184.

院感知识集 篇3

1. 龙虾的血液是蓝色的。

2. 古埃及人把妇女的尿液加入大麦中。如果大麦发芽生长,那就表示该妇女怀孕了。因为孕妇尿中含有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3. 月圆期间人的食量会增加8%,而饮酒量会减少26%。

4. 老公是中国古时人们对太监的称呼。

5. 所有的北极熊都是左撇子。

6. 新生婴儿的第一砣屎是绿色的。

7. 热水比冷水更容易结冰。

8. 大象不会跳,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9. 婴儿可以同时呼吸和吞咽,而成年人不行。

10. 飞蛾不会吃东西,因为它没有胃和嘴。

11. 打火机比火柴更早发明。

12. 公蟑螂一生可交配多次,母蟑螂一生只交配一次,便可以终生产卵。

13. 鸭子的叫声没有回音,暂时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14.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

15. 星期二是一周七天中最有效率的一天。

16. 左撇子男人比左撇子女人多一倍。

17. 男性遭遇雷击的风险系数是女性的6倍。

18. 男人智商每增加16分,结婚的概率就升高35%;而女人智商每增加16分,结婚概率就降低40%。

(王华)

脑筋急转弯

1. 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

2. 什么东西越长越细越难过去,越短越粗越好过去?

3. 一幢大楼失火,为什么很多人围观却都不报警?

4.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5. 牙医靠什么吃饭?

6. A和C谁比较高一些?

7. 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8. 一个人拼命往前跑,一会左腿跳着跑,一会右腿跳着跑,一会蹲着跑。为什么?

9. 什么动物既没有祖先又没有子孙? (阿珂)

幽默

不能同路

夫妻争吵后丈夫有点后悔,就带妻子去街上转,他看见两匹马正拉着一辆车艰难地前行。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两匹马那样一齐拉车,共同走完人生之路?”丈夫轻声细语地说。

“我们不会那样的,”妻子说,“因为我俩中有一头是驴!”

媒人

老王病重快要死了,临终前他拉着老婆的手说:“老婆……我死后你一定要改嫁给老张。”

妻子问为什么。

老王说:“是他给我们做的媒,我想让他也领教一下你的厉害……”

不用担心

女儿要搬到外面住,费了半天口舌,总算获得母亲的准许,但母亲仍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可以让男人到她的房中去,因为这样会让妈妈担心。

三天后,女儿在电话中报告她的生活。“你没有让男孩子到你房中吧?”妈妈紧张地问。

“没有,我在他房中。”

押题高手

有一位政治老师,据说是押题高手,每年考研,他都能押中好几道题。一次,他在考研辅导班上说:“大家注意,这道题考的可能性极大!”“为什么?”有人问。“因为已经连续押了四年,还没有考。”

牵手

强大爷:“我和太太結婚40年了,上街总是手挽着手。”

小李:“你们感情真好!”

强大爷:“哪呀,我一松手,她就会去买东西。”

醉酒

丈夫:“今天电视不知怎么的,整个晚上只演一堆篝火!”

妻子:“你少喝点吧!电视机昨晚就送去修理了,你看的是壁炉。”

唯恐太迟

一个男人手拿纸匣在路上狂奔。

巡警怀疑他偷了什么东西,就上前把他拦住了:“匣子里是什么东西?”

男人一惊,忙回答道:“是一套时装。”

巡警:“哪来的?”

男人:“时装店里刚买的。”

巡警:“到哪里去?”

男人:“回家给我老婆。”

巡警:“为什么要这样狂奔?”

男人:“迟了,恐怕式样又过时了。”

后悔

老王贷款买了一辆车。后因不能及时还贷,银行开走了他的车。

老王懊恼不已,拍着大腿说:“早知如此,当初我应该贷款结婚!”

院感知识考核 篇4

1、填空题

(1)虽然在有医院的那一天起,医院感染就同时存在,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问题,并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却是始于__世纪。(19)(2)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各种率、__,__,__,__和__(比,均数,百分位数,中位数,构成比)

2、简答题

(1)简述我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3)(2)在医院感染监测过程中进行现场调查资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收集的信息。(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6)

第二次考核

1、填空题

(1)医院感染高危人群中集中的特殊部门有__,__,__.(ICU,外科病房,肿瘤病房)。

(2)关注结果的目标性监测主要有__,__,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MRSA、VRE的感染监测,血液透析病人经血管入口的感染监测,医务人员利器损伤的监测等。

2、简答题

(1)各种监测方式的优缺点阐述。(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106)

(2)简述器械相关感染的定义。(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107)

第三次考核

1、填空题

(1)流行病学方法是糅合了__和__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社会学;卫生统计学)

(2)设计类型的引用目的是指__,__,__。(描述状况,检验假设,评价效果)

2、计算题

(1)某群抽取成年人200名,测得其血糖的均数为3.64mmol/L,标准差为1.20mmol,估计该地成年人血糖均数的95%可信区间。(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27)

(2)泌尿道感染病例组30人中尿路插管者22人,求插管率的95%可信区间。(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37)

第四次考核

1、简答题

(1)阐述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以及病原学诊断依据。(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449)

(2)阐述血液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依据。(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451)

2、详细说明题

(1)阐述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依据和相关说明。(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451)

(2)阐述腹(盆)腔内组织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依据和相关说明。(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P453)

第五次考核

1、简答题

(1)医院感染监测就是做空气培养和看病历吗?(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15)

(2)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20)

2、详细说明题

(1)目前我们的医院感染监测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吗?(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27)

(2)

如何能使门诊检验科的传染病漏报率降到最地(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 P70)

第六次考核

1、简答题

(1)有人环境使用什么方法消毒空气。(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125)

(2)什么叫隔离?(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132)

2、详细说明题

(1)

医疗锐器伤的危害有哪些?(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146)

(2)

发生HIV曝露后如何处理?(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151)

第七次考核

1、简答题

(1)血培养样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289)

(2)中段尿样本采集应如何避免污染?(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300)

2、详细说明题

(1)如何看待临床微生物室的阳性培养结果?(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311)

(2)预防ICU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P367)

第八次考核

1、病例分析以及诊断(1)

(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P3)

(2)

(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P46)

2、简答题

(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要点。(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P68)

(2)泌尿系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P148)

第九次考核

1、连线题

(1)

氨基糖苷类 左氧沙星

米诺环素

3,4代头孢菌素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单环类 阿米卡星 头孢噻肟 妥布霉素

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奈替米星 头孢吡肟 氨曲南

磺胺类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美洛培南 复方SMZ 多粘菌素类 多利培南

四环素类 多粘菌素E 多粘菌素B 四环素 喹诺酮类 多环西素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防控.PPT表五)

(2)

青霉素类

多粘菌素E 氨基糖苷类

磺胺类

苯丙醇类

碳青霉烯类 替加环素

甘氨酰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糖肽类 复方SMZ 四环素 氨曲南 头孢替坦 头孢西丁 厄他培南 普罗威登菌 头孢呋辛 亚胺培南 环丙沙星 磷霉素 莫西沙星 替考拉宁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磷酸类 万古霉素 米诺环素

四环素类 庆大霉素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防控.PPT表二,三)

2、简答题

(1)什么事MDROs定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防控.PPT.11)

院感知识培训1 篇5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今天,你洗手了吗?——

手部卫生— 医院感染的控制

医生、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如:

 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

 测量血压或脉搏

 接触病人的手

 给病人翻身

 接触病人的衣服或床单

 接触床头柜、床垫等

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

 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2.8。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的定义:

 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 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 5.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洗手方法:1.湿手;2.取液;3.揉搓及其方法;4.冲洗干燥;5.护肤 七步洗手法:

1.掌心对掌心;2.手指交交,掌心对;3.手指交交,掌心对搓擦,手背搓擦,掌心搓擦 4.双手互握搓揉指背;5.拇指在掌中搓揉;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7.手腕

注意事项

 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 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

 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

 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手。

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相互揉搓覆盖整个双手表面。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 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先洗手,后消毒。

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洗手方法与要求

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如何进行外科手消毒?

 方法1——冲洗手消毒方法

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注意事项

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医院中心手术室外科洗手及手消毒流程

 外科洗手:

 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 取适量的肥皂或者皂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使用清洁布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外科手消毒 :

 第一遍(在洗手处):取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

 上臂下1/3,包括指尖、指缝和拇指等;揉搓时间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一般揉搓2~6分钟。

 第二遍(在洗手处):待干燥后,重复上述步骤一遍。

 第三遍(在手术间):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按六步搓手法步骤进行揉搓。揉搓时

 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5cfu/cm2。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GB 15982):

 Ⅰ类区域工作人员,其手卫生要求细菌总数≤5cfu/cm2。Ⅰ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 Ⅱ类区域工作人员,其手卫生要求细菌总数≤5cfu/cm2。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 Ш类区域工作人员,其手卫生要求细菌总数≤10cfu/cm2。Ш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

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其手卫生要求细菌总数≤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

院感控制知识III 篇6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

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与住院期间接受的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如在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出院后出现相关部位感染而再次入院,该感染直接与上一次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

4、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者住院期间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可表现为两种情况:

(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徒新病灶)。(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现的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而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以内发病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6、患者住院期间,只要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就可诊疗为医院感染吗?

答:不可以。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培养到细菌而无炎症表现,这只是细菌定植,不属于医院感染。只有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既培养到细菌,又有明显局部炎症表现,才能诊断为医院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直接于烫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如烫伤、手术缝线刺激导致的轻微炎症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9、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的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

10、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感染等,属于医院感染。

11、呼吸机相关肺炎应如何诊断?

答: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肺炎。

(1)病人施行人工机械通气(MIV)治疗后或解除MIV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患者出现粘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或白细胞总数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病人在原有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MIV治疗48小时以上,肺部又发生新的病原体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

12、何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答: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静脉穿刺部位感染(局部红肿或硬块或有脓液排出),或隧道感染(沿导管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漫性红斑),或血流感染(败血症或真菌血症)等临床表现。

13、如何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答: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C)、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从导管血和外周静脉血,或从导管尖段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物结果的致病菌,即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4、如何诊断输血相关性感染?

答:常见输血相关性感染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

诊断输血相关性感染,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

(1)患者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2)有证据证明,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病原体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有证据证实供血人员血液存在该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A或RNA阳性等。

15、何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答: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是指: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性肠道疾病,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发热或腹泻。周围血白细胞可升高,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壁充血、水肿、出现,或见到2~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

16、无症状菌尿症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无症状菌尿症患者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管史,应属于医院感染。诊断时还应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尿液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或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但无明显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1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如何诊断?

答: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出现的泌尿系统感染,符合下述条件即可诊断:

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有发热。

⑵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

⑶尿液培养革兰式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

18、手术部位感染共分哪几种类型?

答:手术部位感染分为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

1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

答: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切口局部红、肿、热、痛,或可见化脓性分泌物。(2)从化脓性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由外科医生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2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

答: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感染,累及筋膜和肌层的深部组织,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局部疼痛等感染症状和体征。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影像学检

21、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有哪些?

54答: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

(1)以机会致病菌为主,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白假丝酵母菌等。

(2)多为多重耐药菌等。(3)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22、多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常见有哪几种?

答:由多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常见有: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23、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是什么?

答;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是:(1)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2)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采样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常规培养应在2小时内(厌氧培养应不超过30分钟)送达实验室。

24、在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

答: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根据是否保留血管内导管采取不同采集方法:(1)保留导管:至少采集两套血培养,其中一套经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从导管内或输液港隔膜无菌方法采集。两个位置采血间隔时间应<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2)不保留导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集两套血培养,并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血标本应在采集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时送检,应室温保存。

25、留置导尿管患者如何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

答;留置导尿管患者采集标本前,应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松开导尿管,并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采样部位,将注射器刺入导尿管,抽取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26、如何正确采集痰液标本?

答:痰液标本的采集可采用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法、经人工气道抽吸等多种方法。自然咳痰法采集时,病人应留取清晨第二口痰。采集标本前应取下假牙,清洁口腔(不用牙膏),用力咳出气道深部的痰,直接吐入无菌容器内。咳痰困难者可先于雾化。

27、如何正确采集手术切口感染标本?

答:采集手术切口感染时,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感染局部二遍,去除切口表面渗出物和皮肤污染菌,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试子两个,采集病灶边缘或脓腔囊壁脓液或分泌物,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涂片检查。

28、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

(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的传播。

(4)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原传播。

(5)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播媒介。

(6)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29、什么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答: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

(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在接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戴口罩。

(2)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带外科口罩。(3)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4)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5)鼓励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在候诊区内,与其他人员保持1m以上的空间距离。30、个人防护用品指的是什么?

答:个人防护用品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31、常用的医用口罩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产品标准不同,常用的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为蓝色阻水层,中层为过滤层、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为白层)、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四种类型。

32、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

33、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答:使用口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2)金属软条向上,颜色一面向外,固定带分别绑于头顶后与颈后,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分塑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

(3)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

(4)口罩应保持清洁,当口罩潮湿及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丢弃。(5)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6)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4、怎样正确使用手套?

答:(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②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坏皮肤、黏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2)正确戴脱无菌手套。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4)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执行手卫生。(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35、什么情况下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答:(1)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为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6、什么情况下应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答:(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①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和其周围环境时。②对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③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①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②接触某些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7、如何正确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答: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时应注意: 正确穿脱隔离衣与防护服。

(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应用。(4)如接触过疑似患者,接触第二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或防护服。(5)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6)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应每天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清洗并消毒。

38、何时应使用防护帽?

答:当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39、何时应使用鞋套?

答: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或直接更换专用隔离鞋。

40、何谓空气传播?

答: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5p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41、何谓飞沫传播?

答;飞沫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直径>5p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传播。

42、何谓接触传播?

答: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导致的疾病传播。

43、对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对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麻疹、水痘等)患者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1)应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

(2)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3)门急诊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并将其隔离。

(4)除非在负压病房内,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5)应严格空气消毒。

44、接触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

a)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使用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b)进入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c)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5、对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患者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如条件有限,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感染原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床间距>1m。优先安置重度咳嗽并有痰的患者。

(2)门急诊应尽快将患者隔离。

(3)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医用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5)加强通风。

46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

d)进入隔离病室应戴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e)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物品。

47、对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对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当条件受限时,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

(2)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48、在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

(1)进入隔离室,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并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患者应穿防护服。

(2)离开隔离室前,应脱去隔离衣或防护服,摘除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9、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应采取哪些锐器伤预防措施?

答: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预防锐器伤措施有:(1)操作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2)建议使用具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医用器械,以免刺伤。(3)建议手术中使用容器传递锐器,以免造成医务人员的损伤。

口外手术与院感的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年11月至2011年11月, 本院共收治口腔颌面外科2613例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1927例, 占73.75%, 女性686例, 占26.25%;以年龄区分, 患者中年龄最大者91岁, 年龄最小者5个月, 10岁以下患者192例, 11~60岁患者982例, 61岁以上患者297例;以患者的疾病结构区分, 唇腭裂患者174例,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786例,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83例, 口腔颌面感染患者153例, 其他口腔病种为75例。全部患者在手术前都不存在其他感染症状。

1.2 方法

自行设计《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手术感染情况调查表》, 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感染状况、感染部位, 在填写表格的同时, 查阅其出院病历, 并对出现手术感染的病例详加分析。经统计, 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口腔颌面手术创口感染的原因

2.1 内源性感染

(1) 疾病本身的原因:由于口腔颌面部的手术后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端, 解剖生理的特殊, 特别是口咽部结构复杂, 术野范围大, 渗血多, 创口难以达到严密缝合, 止血不易彻底, 创口引流不畅, 加之口腔微生物的存在, 常常不可避免地引起伤口感染。 (2) 营养因素:术后患者因疾病的影响, 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术后体重减轻。营养不良, 机体抗病力减弱, 代谢平衡失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口感染。 (3) 年龄因素:由于老年人颌面部疾病造成的生理缺陷, 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降低, 防病能力差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影响, 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下降, 对疾病的易感性强, 存在于体内或表面以及环境中的正常菌引起感染的概率增加, 从而增加了创口感染概率。

2.2 外源性感染

(1) 手部清洁: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 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护理中连续给患者做护理操作及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换药时往往忽视洗手, 这也是造成伤口感染的外源性因素之一。 (2) 术中原因:手术中细菌的含量、器械、敷料及其他物品的污染均可造成手术后伤口感染。 (3) 侵入性操作及无菌技术的影响:口腔颌面手术中大部分手术与口鼻相通, 侵入性操作多, 如果不严格掌握各种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 无菌技术不严格, 就难免会造成术后伤口感染。

3 结果

3.1 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1471例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中有60例出现医院感染, 比例为4.08%。其中, 唇腭裂患者的感染率最高, 达到6.67%;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 占33.33%。

3.2 患者年龄、麻醉方式、住院时间和感染率情况

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来看, 婴幼儿与61岁以上的老年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中的易感人群, 其感染率分别达到5.73%与4.71%;从麻醉方式来看, 全麻患者的感染率是4.2%, 局麻患者的感染率则是3.66%, 全麻患者的感染率略高一些;从住院时间来看, 时间越长, 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越高。可见, 住院时间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关系。

4 讨论

4.1 上、下呼吸道感染率在感染部位中居于首位

呼吸道感染率占全部感染患者的61.66%,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为33.33%, 比上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更高。颌面外科手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非常多, 这是因为口腔颌面部位处于呼吸道和消化道之始, 通过口腔与鼻腔和外界进行连通, 其解剖结构十分特殊, 其温度和湿度都适宜于细菌的大量滋生和快速繁殖。手术后, 患者的咳嗽与吞咽功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之影响。同时, 手术后患者的呕吐与免疫力低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与鼻饲管饮食等因素也十分容易导致感染。

4.2 手术伤口感染率在感染部位中处于第二位

手术伤口感染率达到23.33%, 在感染部位的统计中处于第二位, 这是因为人的口腔颌面部血液循环十分丰富, 手术后大量出血, 很容易造成血肿与组织水肿。因为口腔颌面部结构十分复杂, 其形态也不规则, 再加上手术的时间长、难度也大, 患者面部也暴露于外, 这样一来, 手术就会破坏患者的口腔黏膜防御体系, 从而加大了局部感染之概率, 以上因素均为印发颌面伤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4.3 婴幼儿与老年患者是手术感染的易感人群

婴幼儿群体实施颌面外科手术者主要是唇腭裂患者。这些患儿大多存在吮吸功能障碍, 导致喂养困难, 进而表现为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 对于手术后的刀口愈合存在显著影响, 因而容易发生感染。

与成人患者比较起来, 患儿的气管与支气管管腔更为狭窄, 软骨缺少弹力组织, 因而不易排出各类异物;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主要是肿瘤患者, 大多要实施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及和腔、道等相通手术, 所以十分容易引发感染。有鉴于此, 婴幼儿与老年患者是口腔颌面手术感染的易感人群。

4.4 预防措施

加强术中细菌源的控制:手术室工作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规则更衣, 特别强调术前应严格洗、刷手, 严格控制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器械、敷料必须彻底消毒。严格空气消毒, 术中严密仔细止血, 在缝合切口前用双氧水或甲硝唑液彻底冲洗, 洗去伤口内颗粒物质, 以达到预防术后感染的目的。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口腔颌面手术患者应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食或软食, 少量多餐。口腔颌面手术后患者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口咽、颊、舌等口腔内大型复杂的手术患者, 术后予以鼻饲饮食7~10d, 以保持口腔清洁, 减少吞咽, 预防伤口感染或裂开。

正确的口腔护理及病房环境卫生:正确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本身的细菌定植。术前三天用抗生素漱口, 术后每次进食后仔细漱口, 对口腔内暴露伤口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以减少感染机会。

另外, 加强病房管理, 避免人员过多走动, 限制探视, 定时通风换气, 消毒液擦拭喷雾消毒的措施, 保持空气新鲜, 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并做细菌学检测。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 证实本院在手术过程管理中较为科学规范, 但依然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 需要高度重视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并实施术后医院感染监测, 从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防控措施。要加大对医务工作者实施医院感染知识、无菌操作观念等方面的培训, 加强消毒隔离,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严格做到手术无菌操作, 从而切实降低颌面外科手术的感染发生率。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手术感染问题。方法 收集本院200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2613例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资料, 其中60例出现医院感染。本研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分析, 且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果 2613例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 比例为2.29%。60例病例中, 唇腭裂患者发生感染率最高, 占6.67%;患者感染部位以手术伤口居首位, 占33.33%;幼儿与老年患者为此类感染易感人群, 分别占5.73%和4.71%;全麻感染率达4.20%, 局麻感染率达为3.66%;患者住院时间和医院感染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故应当对其加以重点研究。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5) :61-67.

上一篇:实习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企业职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