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通用7篇)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1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编者按: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5年来,已经成为一项最重要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现代农业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探索科学有效地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更加着力用好投入,提高投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首次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这项政策实施四年多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40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到2007年底,全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装备结构有所改善,农机总动力比2003年增长了27.1%,农民购买重点开始转向了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和关键、急需的农机具,以及高性能、大马力、复式作业的田间作业和配套农具。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比2003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46.2%,连续3年增长幅度都在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7年比2006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栽植机械化水平发展速度快,势头猛,潜力大;玉米机收也正呈加快发展势头。可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机经营收入和农机户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机工业发展和装备技术创新,为粮食生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技术保障。
伴随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
一是补贴资金总量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从整体上看还比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购机能力不强,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需求量较大。比如广西,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居全国第六,2007年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仅为0.1%,机收水平仅为10.4%,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224元,低于全国4140元的平均水平,农民对购机补贴资金需求量大。据调查,2007年,广西仅有不到40%的申请购机补贴的农户享受到了中央财政购机补贴。在笔者调研的安徽宿州、江西部分地区等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补贴资金总量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农业机
械购置补贴投入,单靠政府财政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从目前补贴机制来看,市场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特别是金融信贷支持作用还没在发挥出来。
二是个别品种机具总量饱和与局部区域短缺问题。近几年来,补贴机具的品种以粮食主产区需求为主,特别是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从全国总量来看,在2006年趋于饱和后就停止补贴。目前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大多集中在小麦主产区,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影响购买滞后,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较少。中部到西部地区跨区作业成本费用较高不合算,西部地区小麦机收市场出现短缺。一些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和适宜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作业机械尚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农民需求迫切。如何协调这种饱和与不饱和问题,是实施补贴政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现实情况。
三是不同经济发展区域补贴比例问题。我国地大域广,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地区间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发达地区农业机械购买力较强,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购买力较弱。2007年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国26个省区市的225个县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意向及选择条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区域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山区和丘陵山区平原交错地区。不同区域对农业机械及其购置补贴比例的需求是不同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现阶段3类区域对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等耕作机械、植保机械、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收获机械都有大量需求,特别是平原地区,由于主要是粮食作物生产,这类机械需求量比较大;个性主要体现在丘陵山区和交错地区对小型农业机械需求迫切,特别是丘陵山区,由于地块小,作物品种及种植多样化,对适合作业的手扶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微耕机等多功能小型农机具需求旺盛。各区域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比例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平原地区各方面发展较快,经济条件较好,对补贴比例要求相对低一些。丘陵山区各方面发展缓慢,经济条件落后,对补贴比例要求相对高一些。而目前中央财政资金对各地的补贴比例都是最高不超过30%。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农民购机不仅实行中央财政资金补贴30%的比例,而且在此基础上,省级或者地市级还予以累加补贴,有的地区农民购机享受的补贴累计达到80%或者更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部分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丘陵山区等),省级财政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予以的投入相当有限,有的省份为了使购机补贴资金有更大的受益面,对于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比例往往控制在20%左右。这样造成了极大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农业机械化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区域差异。
四是补贴机具管理问题。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求确定享受购机补贴的对象应遵循公开、公正和农民直接受益基本原则,要求享受购机补贴的机具切实在农业生产
中发挥作用,并在两年内不允许违规转卖。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于购机补贴对象,目前虽然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的优先原则,但基本上还是“普惠制”,对于散置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进行监管难度很大。在某些地区,有些购机农民为了自己利益,钻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空子,将享受补贴的机具进行违规转卖,违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初衷。
五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工作经费是保障购机补贴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条件。随着补贴资金逐年增多,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应的工作量大幅度上升,但并没有下达相应的工作经费,造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购机补贴程序一般包括宣传(电视、报纸、电台等)、培训、会议、资料印制及存档(申请表3份、购机协议3份、公示张贴、公示存档、档案袋、邮寄公示等)、机具编号(字牌及字牌架每乡1付每镇2付、字牌(镀锌板)、字牌架、油漆、机具编号人员差旅费)等。笔者2008年7-8月份对购机补贴管理成本进行调研,大部分地区在补贴工作实施方面存在经费困难。据调查,补贴一台机具的直接成本在60元左右(包括3张申请表1.50元、3张身份证复印件1.50元、3张购机协议1.50元、2张公示10元、喷字10元、培训30元/人、其它4元/台),下乡服务费20元左右/台。另外,宣传费、培训、会议等费用也是不小开支,2008年浙江省嵊州市这项开支达到4.1万元,富阳市为5.5万元,安吉县为6.6万元。而这些地区农机管理部门年工作经费十分有限,如富阳市农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7人,年工作经费11.9万元;缙云县工作人员7人,年工作经费3.5万元,这些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从事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工作。而缙云县2008年承担了100万中央资金额度的补贴工作量,共补贴8-15马力拖拉机、40-80马力拖拉机、旋耕机、背负式机动喷雾器、茶叶加工机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手扶插秧机1245台,实施补贴的工作经费开支达到5.1万元,购机补贴工作经费占到补贴资金额度的5%左右。可见,在实际补贴过程中,工作经费十分缺乏,现有的工作经费不足以支撑补贴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随着购机补贴资金规模的扩大,将会直接影响补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如何用好投入,提高投入效益,使补贴政策和效益最大化,必须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建立完善的补贴投入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2007年底,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仅为42.5%;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仅为11.1%,水稻机收水平为46.2%;玉米机收水平仅为7.2%;大豆机收水平为47.4%;马铃薯、花生、油菜、棉花等主要作物收获
机械化刚刚起步;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急待发展。可见,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一些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装备水平距离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按照2008年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购机补贴资金40亿元计算,平均每亩耕地投入装备补贴仅为2.2元。因此,建议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对一些机械化水平低的关键环节作业机械适当提高补贴比例,进行重点推广,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的种类和范围。2008年补贴机具的种类涵盖了动力机械、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粮食干燥机械、排灌机械、畜产品生产机械、水产品生产机械等9大类33种机具,在重点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对油菜、牧草、挤奶、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生产机械给予了一定扶持。但其中,在动力机械的补贴种类中,15-25马力段的动力机械是空缺,南方深水田耕作有比较大的需求;一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丘陵山区用小型特色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还未列入全国统一补贴目录。建议适当扩大全国补贴机具的种类和范围,同时各地要用好用足国家补贴政策,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切实选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特色机具采用中央补贴资金进行补贴,以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三是继续重点补贴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重点对象。真正形成“一户购机,多户使用”的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新局面。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机经营相比,参与社会化作业服务的专业户和服务组织可以克服农机经营规模偏小、资金有限、机具配套比较低等问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资金购买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使其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从机耕、机播、田间管理到机械化收获、农产品运输等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管理,有效防止倒卖现象出现造成补贴市场混乱,使补贴政策效果下降,影响补贴执行效果。而补贴对象如果是一家一户的散户,则较难实现对补贴机具的管理;针对大户或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补贴机具有利于进行监管,以保证发挥补贴机具的作用,也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两个转变”的要求。并建议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补贴倾斜力度,根据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提高补贴的台(套)数,促进其生产能力的提高。
四是实施农业机械购置区域性差别补贴措施,中央财政资金对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引导性补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扶持性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不是一个短期的扶持政策,而是一个长期的支持政策。近几年来,平原地区或粮食主产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主要是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结果。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向粮食主产县倾斜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条件下向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满足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防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出现“马太效应”。因此,在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过程中,应因地制宜运用政策调控手段,采取补贴比率区域性差别的方法,适当调节资金资源向弱势群体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配置倾斜,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方面补贴机具的确定应在坚持通用类农机具全国统一竞争择优筛选的制度下,适当扩大地区非通用类选型范围,以满足不同区域对特色农机具的需求。另一方面,补贴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区域农民购机能力、不同作物机械化发展水平及作业市场化程度,区别对待。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能力较弱,区域农民购机能力较弱特别丘陵山区应加大补贴比率,实行扶持性补贴;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应充分调动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引导性补贴;区域农民购机能力较强和作业市场效益好的农机具可适当降低补贴率,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金融信贷机构向农民提供购置农业机械贷款,实施混合型补贴。对于政府导向的新技术、新机具应加大补贴,促进其尽快普及,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通过差别补贴方法,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支持政策在多层面、多方位发挥作用,促进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平,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完善补贴机制。补贴机制的形成直接影响补贴效果,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目前的补贴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稳定顺畅实施与运行,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缺一不可。在市场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中,市场竞争是首要原则,是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时,应以市场竞争为主,宏观调控的侧重点应在于以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地保证市场竞争作用的发挥,维护市场秩序,在不破坏竞争法则和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对社会分配环节进行必要调节,使收入分配取向公平,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单靠政府财政资金是不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财政投入在于引导、示范、调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各种补贴资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因此,在增加财政补贴资金量的同时,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各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补贴机制,扩大其他补贴支持渠道,通过财政信贷贴息引入金融市场,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带动多方面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解决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和不同作业服务市场程度下的农民购机能力问题,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满足不同补贴对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补贴机具信息网络,实行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打击违法
转卖补贴机具的行为。同时,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财政补贴资金量一定的比例(5%左右)下达工作经费,为做强做大补贴工作提供条件。
六是丰富和拓展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的内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但是,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不仅局限于此,需要不断完善与之相衔接和配套的支持政策,共同构成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体系,实现互促共进。(1)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投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购机补贴资金量的增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装备需求呈现出高技术含量、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而目前农业装备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凸现,急需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农机化科技创新。(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增加,农村机耕道建设和农机场、库、棚问题愈加突出,急需有关部门设立专项予以解决。(3)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投入。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增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监管问题与矛盾逐渐显现,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支持也应随之增加。(4)实施作业补贴。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阶段进行作业补贴,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5)实施农机具更新报废补偿机制。鼓励农民更新淘汰耗能高的老旧农机具,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敏丽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涂志强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2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 国家财政部、 农业部于2004 年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随着补贴资金规模、补贴政策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 在补贴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 一) 资金补贴总量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近年来, 各级财政向农机资金投入呈快速增加势头, 但资金投入量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沈阳市四个远郊县 ( 市) , 矛盾尤为突出。 以新民、 辽中为例, 2012 年年底有关部门曾对2013 年的国补资金需求情况进行调研, 数据显示, 两地2013 年国补资金需求分别为7957 万元、6103 万元, 省实际下达的国补资金分别为3200 万元、2250 万元, 资金补贴总量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同时, 由于补贴资金不足, 使得补贴名额有限, 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民购机补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还有些地方根据补贴额度和优先补贴条件审核确定补贴对象, 客观上为权利寻租留下一定空间, 让农户对补贴政策产生怀疑。 2014年随着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所需农机具实行普惠制后, 这一矛盾才得到一定缓解。
(二) 补贴农机具价格相对偏高, 产品和服务质量存在问题
各级农机补贴实施方案都规定 “严禁企业借扩大农机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 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 实际上不少补贴的农机售价都高于不补贴农机的价格, 有的农机产品价格甚至上涨了15%~18%, 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农民享受补贴的空间。 此外, 农民与经销商议价行为存在不对等, 虽然在购机过程中, 农民可以向经销商或直接向生产企业询问、洽谈机具售价, 但一旦经销商定价后, 农民议价空间很小。 同时, 部分农机故障发生频繁, 工作适应性较差, 产生质量问题有的是企业方面的原因, 有的是流通环节的原因, 但不管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都严重影响农民购机积极性, 进而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此外, 部分农机企业服务意识差, 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 尤其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 机具零部件供应不到位, 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 贻误农时。
( 三) 金融信贷对农民购机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 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大增加, 但对于大中型农机具, 动辄十多万或数十万元的大型拖拉机、 高速插秧机、 玉米收获机等来说, 购买依然较为困难。 农机购置补贴为农民解决了部分困难, 但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还不够。 从目前补贴机制看, 市场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特别是金融信贷支持作用还没发挥出来, 农户普遍反应购买农机银行不给贷款, 农民只能在民间进行高息借款, 购机户的利益空间被大幅挤占。
( 四) 县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严重短缺
历年国家、 省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指导意见 (实施方案) 都规定“各地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 增加资金投入, 并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 但实际工作中, 除市级管理经费得到保障外, 县级财政完全不能做到“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 随着补贴资金逐年增多, 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 工作量大幅度提升, 但苦于工作经费短缺, 造成大量宣传、推广、机具核实等工作难以开展。
(五) 政策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虽然市、区 (县) 、乡 (镇) 严格落实国务院 “三个严禁”和农业部 “四个禁止”、“八个不得”及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 但近年来仍发生多起违纪违法案件, 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在农机购置补贴向购机农民兑付过程中, 各级政府挤占挪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逐渐形成常态, 农民无法按时得到惠农资金, 政策落实打了折扣, 农民购机热情受到影响, 政府公信力产生危机。
二、影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的主要原因
(一) 从政策本身来看,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要不断完善
任何政策的形成, 颁布与执行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不例外。 从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 各地政府都在尽可能地结合本地实际来落实这一惠农政策, 相继出台了各地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 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 从“补贴对象”到“补贴机具经销商”, 从“补贴机具”到 “补贴标准”, 从“补贴执行时间”到具体的“补贴机具购置操作程序”等等各个方面。 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仍然需要对这一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 同时,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是与其它政策相关联而存在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是如此, 它是国家整个惠农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大农业政策, 经济政策的一个部分, 需要与其它政策相衔接, 这样才能发挥这一政策的最大功效。
(二) 从政策实施主体政府来看, 各级政府的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级政府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者, 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的工作宗旨, 但在这一惠民利民的政策实施中仍然存在不和谐的音符。挤占挪用国补资金的现象时常出现, 指定经销商垄断提高补贴农具价格的现象也数见不鲜, 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以这一惠民政策进行权利寻租的现象。
(三) 从政策落实客体农户来看, 广大农户对这一政策的认知度不高, 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通过对部分农户的调研, 许多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认知程度不高。有四成左右的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现行政策表示“不了解”。有超过三成的农户对这一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表示“不满意”或 “很不满意”。
三、改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黑板报、宣讲等多种宣传渠道和形式, 让农民了解政策。 每年及时公布补贴资金、 种类, 简化审批程序, 公示补贴对象等, 提高政策实施透明度和公平性。
(二) 增加补贴资金额度, 发挥金融信贷支农作用
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对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所需农机具实施普惠制, 从沈阳市的情况来看, 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 辽宁省其它各市情况与沈阳相类似, 建议以全力推进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 保障水稻、玉米生产所需大马力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具补贴资金供给, 既保证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又化解农民对补贴需求的矛盾。同时, 加大农机补贴额度, 扩大普惠制机具补贴范围, 将畜牧、水产、林果、加工等机械逐步纳入到普惠制目录。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金融机构, 实施购置大中型农机具信贷政策, 降低或免除贷款利息, 可以利用一部分购机补贴资金进行贴息贷款, 更好地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
( 三) 对农机具维修网点和机库建设应给予财政支持和补贴
目前, 从沈阳市的情况来看, 现有农机维修网点1078 个, 其中一、二级网点仅占全部网点的4%, 其余均为三级, 大多数没有资质, 维修设备简陋, 只能做一些简单维护, 且分布不均, 绝大部分设立在乡 (镇) 政府所在地, 农机具一旦出现大的故障, 在本地不能及时维修, 大的维修点大多在县城, 给农机维修带来诸多不便, 形成农民购机容易、 维修难的局面。 建议应当对农机具维修网点给予财政支持, 采取升级、改造、新建等措施, 建成一批具有辐射效应的农机维修网点, 进一步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 另外, 从调研情况看, 各地有90%以上的农业机械没有建停放场、库、棚, 一年四季露天停放, 直接影响农机使用寿命, 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建议继续执行农机具库房建设补贴政策, 统一建设标准, 由农机户自愿申请建设农机库, 财政给予一定的定额补贴。
(四) 明确农机补贴工作管理经费
建议上级部门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明确县级农机补贴工作管理经费渠道, 可按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1%~2% 提取管理经费, 用于满足在宣传、 推广、服务、监管等方面基本支出。
(五) 完善监管机制, 接受社会监督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机;补贴;调查;思考
自2005年执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11年间,湖南省冷水江市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30万元,补贴各种农机具 1.3万台套,受益农户9000户。
目前,全市农机具现实保有量1.7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6台、高速水稻插秧机10台,另外还有各种小型水稻插秧机和小型收割机、育秧组合设备、各种动力植保机具等,农机总动力26万千瓦。全市已有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9家,这些合作社以承包经营或者以代耕代种代收的方式,开展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主的农机作业服务,其中两家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为财政扶持建设的现代农机合作社。
一、农机补贴成效明显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户购买农用机械的积极性。近十年来,冷水江市农业机械保有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增加了2.4倍、2倍,大型适用的高价值农机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水稻生产各环节的适用机具均衡增长并普遍使用,特别是育秧组合设备的使用,突破了机械化插秧多年来的瓶颈,机械化插秧面积逐年提高。2015年,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60%左右,是十年前的3倍。农机具保有量的增加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为农业生产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降低了农机购机成本,激发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合作组织的形成,各种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潜在力量。
(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据实地调查测算,以水稻生产为例,农户用人工种植水稻平均每亩至少需要8个工作日;使用机械后,各环节累计用工平均每亩只需3到4个工时左右,加上转场及机具维修保养等间接用工,最多只需1个工作日。以本地每个工作日100元的工价计算,再减去平均每亩所需200元左右的机械及油料损耗和维修保养费用,每亩水稻可节约劳动力成本600元左右。
(三)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形成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为改良农业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条件。农业机械化作业高速高效的特点,为抢农时、抗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油菜收割季节雨水较多,以往没有机械收割,很多农户受雨水影响往往是有种无收,大片成熟的油菜受雨水浸泡烂在地里。有了收割机以后,这种现象大为改观。
(四)遏制了土地抛荒现象。农机购置补贴在促进农业机械使用和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土地抛荒势头,并使部分已经抛荒的土地得到复垦。冷水江市沙塘湾街道办毛易村一农机大户,在2014年的农机作业中,用高效优质低价的农机作业服务,使数十家农户看到了种田的希望,放弃了抛荒土地的想法。2015年,该农机大户复垦了本村原已抛荒的50多亩荒地,并最终组建了洪华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据了解,近几年全市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相继复垦了抛荒土地1000多亩。
二、农机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只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不考虑农机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农机服务体制的建立等,在农业机械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机维修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农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而地方农机服务体系却已是名存实亡。原有农机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厂家的三包服务有时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往往机具坏在田间不能及时修复,既损收益又误农时。
(二)农机技术人员奇缺。农业机械使用量不断增加,各种农机操作及维修保养人员却不足。往往是买得到优质的机具,却找不到优秀的操作使用人员,导致有些机具不能及时得到利用,即使勉强投入使用也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不正确的操作维护保养方法使机具故障增多,不能及时使用的机具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田间作业机具补贴额度偏低。除插秧机外的其它机具,补贴标准一律不超过30%,相对于很多农户来说,需交纳的购机款数额还是很大。比如一台704大中型拖拉机,不带农具的价格为75100元,补贴23600元,购机户还要支付51500元,且要一次交清。还要另配农具数千元,因资金回收期较长,一般农户只能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购买大机具的积极性。
(四)农机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效益低下。因在资金、机耕道、机库、油料、农机维修等方面面临不少问题,农机合作组织生产效益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购买积极性。如油料补贴,其它非运输行业使用的油料可以享受国家燃油补贴,而同样不是运输行业的农机行业用油,只能使用含有燃油税费的油料,且得不到国家补贴。
三、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县市农业主管部门要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起一个能适应现代农机发展要求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二)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县市农业部门应运用现有农机培训学校、农机技术推广站等机构的场所、人员,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维修、操作技能,为农机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购机农户的培训,使农户熟练操作使用,懂保养、会调试,能够排除简单故障,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三)适当调高田间作业机具的补贴标准。田间作业机具对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作用重要,应享受比其它机具更高的补贴标准,进一步激发更多农户从事机械化生产的热情。
(四)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建议在财政扶持的基础上,给予农机购置信贷支持,加强机耕道建设,给予农机具使用者适当合理的油料补贴。同时,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指导培训,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的经营能力,确保农机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5〕6号)精神,确保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有效实施,经省政府同意,现就2015-2017年吉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线,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突出补贴重点,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突出补贴政策普惠,使广大农民公平享受政策福利;突出补贴政策连续,确保阶段性政策稳定有效实施;突出补贴政策效果,强化规范性操作,保障资金安全。注重改革完善,简化操作程序、务实便民惠民。注重环节监督,加大绩效考核和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补贴产品市场化,保障购机者选机购机自主权。
二、补贴资金使用安排
(一)补贴对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补贴对象为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专业户、种粮大户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二)资金使用。国家和省级补贴资金由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在综合考虑各县(市、区)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乡村人口数量等要素确定并下达各地补贴资金控制指标。年度资金(2015-2017年)连续滚动使用,实施敞开式(普惠)补贴,满足购机需求。省级资金一方面用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机具购置累加补贴,另一方面与国家补贴资金捆绑使用扩大补贴规模。补贴资金实行全省总量控制,动态调剂管理,据实结算兑付。
(三)补贴机具种类。按照国家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总体要求和我省实际,确定补贴机具为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和动力机械等8大类的22个品目(见附件2)。补贴机具必须是我国境内生产并已获得国家或省级有效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补贴机具产品须在明显位置固定标有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四)机具补贴标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全省区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同一档次内大多数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幅度较大时,全省将统一调整此档机具补贴标准,并按调整后的补贴标准结算。补贴机具分类分档及补贴标准由省农委统一发布。
(五)累加补贴机具。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的机具实施累加补贴,具体办法按《吉林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方案》(见附件1)执行。
(六)补贴机具数量。一户农(牧、渔)民或农场(林场)职工家庭,年度内享受补贴机具数量限定为1台(套),即1台拖拉机及其相应配套机具,或其它1台机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年度内享受补贴机具数量上限为5台(套),即5台拖拉机及其相应配套机具,或其它5台机具。纳入吉林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的,其享受补贴机具数量另行规定。
三、补贴实施办法
(一)操作方式。全省统一实行“自主购机、敞开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式。即:凡是符合条件的购机者,购买补贴种类品目范围中的机具,在规定的补贴机具数量内,自主申请后均可享受补贴;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下达各地财政局,由县级财政部门组织将补贴款兑付给购机者;购机农民的补贴款通过“一卡通”兑付,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购机补贴款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兑付。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月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相关结算资料,财政部门按月组织结算和兑付工作。
(二)操作时间。各年度补贴操作时间分阶段执行。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播种机械、育苗机械设备、栽植机械等产品的补贴应在当年6月30日前办理。秋季农业生产所需的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饲料作物收获机械、清选机械、干燥机械等产品的补贴应在当年7月1日后办理。年度补贴截止时间为当年11月30日。
(三)机具购销。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已列入黑名单的经销企业和个人不允许参与补贴活动,所销售产品不能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生产企业应对其确定的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的经销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补贴对象可在吉林省境内自主选择补贴产品经销企业或通过企业直销方式购买机具。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补贴对象应对自主购机行为和购买机具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风险。
(四)操作程序。总体操作程序如下:
1.购机补贴对象到当地农机部门登记相关身份信息,并签写《农机购置补贴购机告知书》,明确自主购机、自担风险。
2.购机补贴对象应在购机后10日内,拿当年新购置且未使用的机具及购机发票、身份证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提供经营执照、组织代码证)等有关材料,到购机集中地或当地政务大厅办理补贴申请手续。
3.县级农机(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对补贴对象身份及所购机具进行确认及核实,在《购机确认书》上签署意见。
4.县级农机(农业)、财政部门对补贴对象及相关材料共同审核确认、公示合格后,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银行转账方式向其兑付补贴款。
各实施县(市)应根据省里的实施意见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的补贴工作流程。
(五)退货规定。如补贴对象所购机具已经核实且补贴款尚未兑付,经县农机(农业)、财政部门批准后,其所购机具方可退货;补贴款已兑付,经县农机(农业)、财政部门批准,补贴对象需将所领补贴款全额退回财政专户后,其所购机具方可退货。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要密切沟通配合,严格执行规定,建立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和责任具体落实到岗位,制定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并抓好督促落实。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工作力度。
要强化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约束机制,农机购置补贴重要工作事项,须由集体研究,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并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严禁挤占挪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用于组织管理经费。
(二)加强引导,科学调控。农机购置补贴既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也是一项产业促进政策。各地要通过政策实施,促进农机装结构布局优化,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全面推进我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所急需农机具,实施敞开补贴,即是我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也是使广大农民公平享受政策红利的必然选择。各地要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坚持行之有效的经验,创新完善工作措施,有重点、分阶段实现政策目标,促进补贴政策持续深入实施。
各地要认真研究、周密考虑、科学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资金结算进度,缓解农民购机的筹资压力。要积极协调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贷款及金融租赁扶持政策,开通筹资渠道。
(三)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各级政府要强化农机补贴的组织推动和监督管理,规范实施中的操作行为和关键环节。要严格确认补贴对象,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充分尊重购机者自主选择权。补贴机具要逐台核实,具体程序和由各实施县确定。县乡要在购机集中地或当地政务大厅等开展补贴受理申请、核实登记“一站式”服务。
全面深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网络化,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全部使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明确责任,专人使用、专人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窃取、倒卖、泄露补贴信息和电信诈骗等不法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对购置实行牌证照管理的机具,其所有人要向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牌证照。要依法开展补贴机具的质量调查,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等工作。
要加强对基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培训和警示教育,提高基层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公开信息,接受监督。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利用宣传册、明白纸、挂图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部门要建立完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确保专栏等信息公开载体有效运行。
省级和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重点公开实施方案、补贴额一览表、操作程序、投诉咨询方式、资金规模和使用进度、补贴受益对象、违规现象和问题等;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按照“谁鉴定、谁公开”的原则,公开补贴机具的推广鉴定证书、鉴定检验结果等信息。
在年度补贴工作结束后,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以公告的形式将所有享受补贴的购机者信息(格式见附件3)及落实情况在当地政府网站或农业(农机)部门网站(页)上公布,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五)加强监管,严惩违规。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全面履行监管职责,以问题为导向,适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强化监管,严惩违规,对违规现象和问题主动向社会公布。
要高度重视群众举报投诉受理查处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有效形式受理投诉。对实名投诉举报的问题和线索,要做到凡报必查。
省、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对投诉集中、“三包”服务不到位、采取不正当竞争、出厂编号及铭牌不规范、未按规定使用辅助管理系统、虚假宣传、降低配置、以次充好、骗补套补等线索具体的投诉进行重点调查核实。对于违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关规定的生产和经销企业,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视调查情况可对违规企业采取约谈告诫、限期整改等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和进一步处理建议报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视调查情况及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建议,可采取约谈告诫、限期整改、暂停补贴、取消补贴资格及列入黑名单等措施,要将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并视情况抄送工商、质量监督、公安等部门。同时,要将暂停或取消补贴资格的处理情况报农业部。
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产品补贴资格或经销补贴产品的资格被暂停、取消,所引起的纠纷和经济损失由违规农机生产或经销企业自行承担。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5
农办财[2011]34号
颁布时间:2011-3-21发文单位: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厅(局、委)、农机管理局(办公室)、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我们研究制定了《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财[201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厅(局、委)、农机管理局(办公室)、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我们研究制定了《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
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注重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补贴范围,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和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注重突出重点,向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关键薄弱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注重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丘陵山区、血防疫区及草原牧区农机化发展;注重扶优扶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推动农机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注重阳光操作,加强监管,进一步推进补贴政策执行过程公平公开,监管措施扎实有效;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保障农民选择购买农机的自主权;注重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促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及规模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综合考虑各省(区、市、兵团、农垦)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乡村人口数、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确定资金控制规模。为支持春耕备耕,财政部已将2011年中央财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0亿元指标提前通知各省级财政部门。各省(区、市、兵团、农垦)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与同级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地确定本辖区内项目实施县(场)投入规模。补贴资金应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畜牧水产养殖大县、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100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创建县和1000个专业化防治示范县、血吸虫病防疫区县、汶川地震重灾区县适当倾斜。
属省属管理体制的上海、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宁夏、江西、广西、海南、云南、湖北等11省(区、市)地方垦区农场和海拉尔、大兴安岭垦区农场补贴资金规模、补贴农场名单及资金分配额度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农垦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协商确定,纳入本省(区、市)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指导,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本实施指导意见,规范操作,统一管理。其他地方垦区的市、县属农场的农机购置补贴纳入所在县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三、补贴机具及补贴标准
(一)补贴机具种类。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机具(详见附件1)。手扶拖拉机、微耕机仅限在血防区和丘陵山区补贴。玉米小麦两用收割机作为小麦联合收割机和单独的玉米收割割台分别补贴。
除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外,各地可以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运输机械、装载机、农用航空器、内燃机、燃油发电机组、风力设备、水力设备、太阳能设备、包装机械、牵引机械、设施农业的土建部分(指用泥土、砖瓦、砂石料、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修砌的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及黄淮海地区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不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
(二)补贴机具确定。农业部根据全国农业发展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确定全国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各省(区、市、兵团、农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补贴机具品目范围。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将补贴机具品目范围内的,所有已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且承诺在本省(区、市、兵团、农垦)销售的产品和已列入本省级支持推广目录的产品,全部纳入补贴目录,按程序向社会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三)补贴标准。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定额补贴按不超过本省(区、市、兵团、农垦)市场平均价格30%测算,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汶川地震重灾区县、重点血防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通用类农机产品补贴额由农业部统一确定,非通用类农机产品补贴额由各省(区、市、兵团、农垦)自行确定。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
四、补贴对象和经销商的确定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
补贴机具经销商必须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经销农机产品的营业执照,具备一定的人员、场地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条件。经销商名单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提出,报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统一公布,供农民自主选择。农机化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补贴机具经销商的监督管理。补贴对象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机购机,允许跨县选择经销商购机。
五、开展操作方式创新试点
为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工作创新,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鼓励各地在保证资金安全、让农民得实惠、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开展资金结算层级下放、选择少数农业生产急需且有利于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的农机品目在省域内满足所有农民申购需求等试点。提倡农机生产企业采取直销的方式直接配送农机产品,减少购机环节,实现供需对接。拟开展试点的省份要认真研究,周密考虑,科学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报农业部、财政部审定后实施。
六、申报程序
各省(区、市、兵团、农垦)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根据本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县(场)名单和资金指标分配意见,并制定本省(区、市、兵团、农垦)补贴资金使用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各一式二份)备案。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注重绩效,加强考核。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培训指导等工作。要与当地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以及水利、林业等部门搞好沟通协调,切实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省级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对开展政策宣传、公示、建立信息档案等方面的支出给予保证。严禁挤占挪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二)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办法》和本实施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要严格执行补贴产品经销商由生产企业自主推荐的制度,由农民自主选择经销商和补贴产品。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要对省(区、市、兵团、农垦)内外生产同一品目机具的企业一视同仁。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严禁借扩大农机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公布补贴产品目录时不允许规定补贴产品最高销售限价。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各地补贴资金规模。要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为方便农民,改补贴协议为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具体格式详见附件2),或直接用申请表替代补贴协议。补贴指标确认书由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办理,经与同级财政部门联合确认后,由农机化管理部门交申请购机农民。对价值较低的机具可采取购机与公示同时进行的办法。要加强对农民购机情况的检查核实。大力推进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普及应用,并与财政部门信息共享,加快实现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三)加强引导,科学调控。农机购置补贴既是强农惠农政策,又是一项产业促进政策。各地要正确把握政策取向,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调控作用,合理确定补贴机具品目范围,科学分档测算补贴额。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加快落后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要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要深入搞好农机装备需求调研,科学分析现状与不足,因地制宜制定农机购置补贴规划,为补贴政策持续深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四)严肃纪律,加强监管。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管,把国务院“三个严禁”和农业部 “八个不得”的要求落到实处。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财农[2011]17号)要求,积极履行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发挥财政部门特别是基层财政部门的监管作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制定督查方案,明确进度要求,落实督查任务和责任。要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信息公开、抽查监管作用。农业部、财政部将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严查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对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决不姑息。对发生问题的县,将查实的情况通报全国农机、财政系统,并抄送省级纪检监察部门,建议对相关责任人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将永久取消经营补贴农机产品的资格。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生产企业要及时取消补贴资格。各省(区、市,兵团、农垦)要将督导检查情况及对各类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及时报财政部、农业部及驻部纪检监察机构。
(五)加强宣传,搞好服务。各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引导,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要搞好咨询服务,认真答疑解惑。要高度重视与企业的资金结算工作,增加结算频次,减轻农机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有条件的省可以采取预结算等方式加快结算。要协调农机企业做好补贴机具的供货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要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了解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和农民的反映,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投诉,对存在质量问题、农民投诉较为集中的机具及其生产企业,应按管理权限及时取消其补贴资格,保护农民的权益。要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执行进度及信息报送工作,继续实行进度半月报和信息周报制度。及时开展半年和全年专项执行情况的总结,分别在6月20日和11月30日前,将上半年和全年农机购置补贴(包括地方财政安排的补贴)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报送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财务司和财政部农业司。附件1:
2011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1.耕整地机械 1.1耕地机械 1.1.1 铧式犁 1.1.2 翻转犁 1.1.3 圆盘犁 1.1.4 旋耕机
1.1.5 耕整机(水田、旱田)1.1.6 微耕机 1.1.7 田园管理机 1.1.8 开沟机(器)1.1.9 浅松机 1.1.10 深松机 1.1.11 浅耕深松机 1.1.12 机滚船 1.1.13 机耕船 1.1.14 联合整地机 1.2 整地机械 1.2.1钉齿耙 1.2.2弹齿耙 1.2.3圆盘耙 1.2.4滚子耙 1.2.5驱动耙 1.2.6起垄机 1.2.7镇压器 1.2.8合墒器 1.2.9灭茬机 2.种植施肥机械 2.1播种机械 2.1.1条播机 2.1.2穴播机
2.1.3异型种子播种机 2.1.4小粒种子播种机 2.1.5根茎类种子播种机 2.1.6水稻(水旱)直播机 2.1.7免耕播种机 2.1.8抗旱坐水种机械 2.2育苗机械设备
2.2.1秧盘播种成套设备(含床土处理)2.2.2 秧田播种机
2.2.3 种子处理设备(采摘、调制、浮选、浸种、催芽、脱芒等)2.2.4 营养钵压制机 2.2.5 起苗机 2.3 栽植机械 2.3.1油菜栽植机 2.3.2水稻插秧机 2.3.3水稻摆秧机 2.3.4甘蔗种植机 2.3.5草皮栽补机 2.3.6树木移栽机 2.3.7甜菜移栽机 2.4施肥机械
2.4.1施肥机(化肥)2.4.2撒肥机(厩肥)2.4.3追肥机(液肥)2.4.4中耕追肥机 2.5 地膜机械 2.5.1地膜覆盖机 2.5.2残膜回收机 2.6 食用菌生产机械 3.田间管理机械 3.1中耕机械 3.1.1中耕机 3.1.2培土机 3.1.3除草机 3.1.4埋藤机 3.2植保机械
3.2.1电动喷雾器(含背负式、手提式)
3.2.2机动喷雾喷粉机(含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粉机)3.2.3动力喷雾机(含担架式、推车式机动喷雾机)
3.2.4喷杆式喷雾机(含牵引式、自走式、悬挂式喷杆喷雾机)3.2.5风送式喷雾机(含自走式、牵引式风送喷雾机)3.2.6 烟雾机(含常温烟雾机、热烟雾机)3.2.7杀虫灯(含灭蛾灯、诱虫灯)3.3 修剪机械 3.3.1嫁接设备 3.3.2茶树修剪机 3.3.3树木修剪机 3.3.4草坪修剪机 3.3.5割灌机 4.收获机械 4.1 谷物收获机械
4.1.1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4.1.2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4.1.3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4.1.4大豆收获专用割台 4.1.5割晒机 4.1.6割捆机 4.2玉米收获机械 4.2.1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4.2.2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4.2.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脱粒功能)4.2.4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 4.2.5玉米收割割台 4.3 棉麻作物收获机 4.3.1棉花收获机 4.3.2麻类作物收获机 4.4花卉(茶叶)采收机械 4.4.1采茶机 4.5籽粒作物收获机械 4.5.1油菜籽收获机 4.5.2草籽收获机 4.5.3花生收获机 4.6根茎作物收获机械 4.6.1薯类收获机 4.6.2甘蔗收获机 4.6.3甘蔗割铺机 4.6.4甘蔗剥叶机 4.6.5甜菜收获机 4.7饲料作物收获机械 4.7.1青饲料收获机 4.7.2牧草收获机 4.7.3割草机 4.7.4翻晒机 4.7.5搂草机 4.7.6捡拾压捆机 4.7.7压捆机 4.7.8饲草裹包机 4.8茎秆收集处理机械 4.8.1秸秆粉碎还田机 4.8.2高杆作物割晒机 5.收获后处理机械 5.1 脱粒机械 5.1.1稻麦脱粒机 5.1.2玉米脱粒机 5.2 清选机械 5.2.1 粮食清选机 5.2.2种子清选机 5.2.3扬场机
5.3 剥壳(去皮)机械 5.3.1玉米剥皮机 5.3.2花生脱壳机 5.3.3棉籽剥壳机 5.4干燥机械 5.4.1粮食烘干机 5.4.2种子烘干机 5.4.3油菜籽烘干机 5.4.4籽棉烘干机 5.4.5果蔬烘干机 5.4.6蚕茧收烘机械 5.4.7热风炉 5.5 种子加工机械 5.5.1种子包衣机 5.6 仓储机械
5.6.1简易保鲜储藏设备 6.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6.1碾米机械 6.1.1碾米机 6.2磨粉(浆)机械 6.2.1磨粉机 6.3果蔬加工机械 6.3.1水果分级机 6.3.2水果打蜡机 6.3.3蔬菜清洗机 6.3.4薯类分级机 6.3.5蔬菜分级机 6.4茶叶加工机械 6.4.1茶叶杀青机 6.4.2茶叶揉捻机 6.4.3茶叶炒(烘)干机 6.4.4茶叶筛选机 6.5剑麻加工机械 6.5.1刮麻机
6.6天然橡胶初加工专用机械 7.排灌机械 7.1水泵 7.1.1离心泵 7.1.2潜水泵 7.2 喷灌机械设备 7.2.1喷灌机
7.2.2微灌设备(微喷、滴灌、渗灌)7.2.3 水井钻机 7.3 其他排灌机械 7.3.1风力扬水机 7.3.2抗旱机泵 8.畜牧水产养殖机械 8.1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 8.1.1青贮切碎机 8.1.2铡草机 8.1.3揉丝机 8.1.4压块机 8.1.5饲料粉碎机 8.1.6饲料混合机 8.1.7饲料破碎机 8.1.8饲料搅拌机 8.1.9颗粒饲料压制机 8.2畜牧饲养机械 8.2.1孵化机 8.2.2螺旋喂料机 8.2.3送料机 8.2.4清粪机(车)8.2.5网围栏 8.2.6水帘降温设备 8.3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 8.3.1挤奶机 8.3.2剪羊毛机 8.3.3贮奶罐 8.3.4冷藏罐 8.4水产养殖机械 8.4.1增氧机 8.4.2投饵机 8.4.3网箱养殖设备 8.4.4水体净化处理设备 8.4.5织网机 9.动力机械 9.1拖拉机 9.1.1轮式拖拉机 9.1.2手扶拖拉机 9.1.3履带式拖拉机 10.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10.1挖掘机械
10.1.1农用挖掘机(斗容量≤0.4m3)10.1.2挖坑机 10.2平地机械 10.2.1平地机 10.3清淤机械 10.3.1清淤机 11.设施农业设备 11.1日光温室设施设备 11.1.1卷帘机 11.1.2保温被 11.1.3加温炉
11.2塑料大棚设施设备 11.2.1手动卷膜器 11.3连栋温室设施设备 11.3.1开窗机
11.3.2拉幕机(含遮阳网、保温幕)11.3.3排风机 11.3.4温帘
11.3.5二氧化碳发生器
11.3.6加温系统(含燃油热风炉、热水加温系统)
11.3.7灌溉首部(含灌溉水增压设备、过滤设备、水质软化设备、灌溉施肥一体化设备以及营养液消毒设备等)12.其它机械 12.1废弃物处理设备 12.1.1固液分离机 12.1.2废弃物料烘干机
12.1.3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 12.1.4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12.1.5沼液沼渣抽排设备 附件2: 编号
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
一、补贴对象基本情况 姓名或组织名称: 住址: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二、补贴机具及补贴金额
农业机械名称 农业机械型号 生产企业 数量(台)价格(元)财政补贴金额(元)实际支付差价款(元)大类 小类 品目 合计 中央 省 市 县
三、其它说明
1.补贴对象须在 月 日至 月 日期间购机,交纳售价扣除补贴资金后的农业机械价款 元,并提交本通知书。
2.如放弃购机,应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间至少10天前向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交回本通知。
3.两年内不得转让所购农机。特殊情况需要转卖或转让的,须经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如有擅自
转卖或转让行为,取消五年申请购买补贴农机的资格。
4.本通知一式四份。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各一份,补贴对象两份(购机时提交经销商一份)5.本通知签字盖章后生效。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6
湖北省2012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必须把握六点:一是注重突出重点,向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播,秸秆机械还田、回收等重点作业项目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注重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丘陵山区、血防疫区农机化发展;三是注重扶优扶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四是注重阳光操作,加强监管,进一步推进补贴政策执行过程公平公开;五是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保障农民选择购买农机的自主权;六是注重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及规模
(一)实施范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和地方垦区农场。
(二)资金规模。为支持春耕备耕,中央财政预拨我省第一批补贴资金6.6亿元。按照“突出重点,依据需求,统筹兼顾”的原则,采取因素法、公式法,综合考虑各地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粮棉油作物播种面积、农村乡村人口、农机化发展重点,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确定各县(市、区)2012年补贴资金控制规模。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由《省财政厅关于预拨2012年中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的通知》(鄂财农发〔2012〕2号)提前下达。
(三)补贴资金适当实行倾斜。补贴资金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畜牧水产养殖大县、部省农机化示范区(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创建县和专业化防治示范县、血吸虫病防疫重点治理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房竹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鄂西北生态旅游圈、库区移民县等给予重点倾斜。同时兼顾山区丘陵和老少边贫库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补贴机具及补贴标准
(一)补贴机具种类1、2012年中央购机补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的机具。手扶拖拉机、微耕机仅限在血防区和丘陵山区补贴。玉米小麦两用收割机作为小麦联合收割机和单独的玉米收割割台分别补贴。
2、除以上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外,按照国家的规定,我省可以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
3、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运输机械、装载机、农用航空器、内燃机、燃油发电机组、风力设备、水力设备、太阳能设备、包装机械、牵引机械、设施农业土建部分(指用泥土、砖瓦、砂石料、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修砌的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不列入补贴范围。
(二)补贴机具确定
根据2012年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结合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经省农机局聘请专家评审,合理确定了我省2012年补贴机具种类为12大类43个小类151个品目(附件2),并报农业部备案。
1、补贴机具必须是已列入《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和《湖北省2012-2014年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中的产品。
2、2011年被取消补贴资格的机具,2012年仍不纳入补贴资格。
3、不符合国家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的机具,不列入补贴范围。
4、对农民已普遍接受的低值和技术含量低的小型机具,不列入补贴范围。
(三)补贴标准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机具在全省实行统一补贴标准。
1、通用类农机产品补贴额由农业部统一确定最高补贴额,对趋于饱和或农民购买积极性高的机具,我省将适当降低补贴额。
2、非通用类农机产品补贴额由我省自行确定,按照“分档科学合理直观、定额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机具补贴额。
3、非通用类农机产品定额补贴不得超过我省近三年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的30%。
4、重点血防疫区主要农作物耕种等大田作业机械补贴额适当提高。
5、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对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30万元。在此基础上,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和作业补贴。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同等对待。
省农业厅、财政厅向社会公布《湖北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并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血防疫区补贴标准仅限湖北省36个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县和2个实施血防“以机代牛”工程县市(附件5)。
各市州县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标准。
四、补贴对象及补贴机具数量
(一)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
(二)补贴机具数量
1、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的拖拉机或自带动力的农业机械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台(套),鼓励农民购置拖拉机配套农具;一户农(渔)民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的数量分别不超过10台、10台和1台;一个生鲜乳收购站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不超过1套(3台,即1台挤奶机、1个储奶(冷藏)罐、1个运输罐)。
2、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农机具,不鼓励每家每户购买农机。
五、经销商的确定
补贴机具经销商必须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经销农机产品的营业执照,具备一定的人员、场地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条件。经销商名单由农机生产企业依据农业部和湖北省农机局规定的经销商资质条件自主提出,报省农机局备案统一向社会公布,供农民自主选择。农机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补贴机具经销商的监督管理。补贴机具经销商必须规范操作,诚信经营,销售产品时要在显著位置明示配置,公开价格。
补贴对象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择购机,允许跨县选择经销商购机。
六、补贴程序及补贴资金结算方式
(一)补贴程序
1、申请购机者到所在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领取《2012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初始申请表》(附件4),并填写完整。经所在地村委会确认盖章后,再由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会同乡
镇财政所联合确认盖章。
2、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会商财政部门在3-5个工作日内,根据农民提交的申请,对申请购机者按相关要求进行资格核实,确定拟补贴对象。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拟补贴对象。
3、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拟补贴对象在其所在的乡镇、村组张榜公示7天(公示可分批进行)。
4、公示无异议后,补贴对象持第二代身份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到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办理信息录入工作,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打印出《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附件3),并会同财政部门对其联合确认盖章。《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一式四份,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各留一份,交补贴对象两份(购机时提交经销商一份)。
5、农民凭第二代身份证和《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到机具供货商购机。补贴采取“差额购机,直接补贴”的方式。补贴对象可以在当地补贴机具经销商及其经销网点自主购机,也可在省域内跨县的补贴机具经销商和省内直销生产企业及其经销网点自主购机,补贴对象与供货方商谈机具价格。补贴对象确定购机时,向供货方提交《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购机人只需支付机具销售价格扣除补贴额后的差价款提货。
(二)补贴资金结算方式
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1号)文件有关规定,补贴资金结算实行省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从实施工作开始后至少每季度与补贴机具经销商或省内生产企业结算一次补贴资金,年底前结清全部补贴资金。加快实施进度,确保11月底前全年补贴资金落实到户。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责任制,做到目标到岗、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内部管理制约机制,购机补贴实施人员与监管人员岗位分设。
(二)认真组织实施和规范操作。
1、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对开展政策宣传、公示、建立信息档案、机具核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支出给予保证,严禁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2、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不得随意缩小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全省范围内补贴品目数量保持一致。
3、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在确定补贴对象时,不得优亲厚友,不得人为设置购机条件。
4、购机农民按照内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自主选择购置补贴机具和供货经销商,农民可以在省域内跨县自主购机,农机管理部门不得指定某种机具产品和机具供货经销商。
5、机具销售价格由购机农民与经销企业商谈确定,企业不得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农民的价格,加强对农机产品市场价格的监管。
6、不得向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分配补贴指标;不得委托经销商办理购机补贴手续;不得办理先购机后补贴的手续。经销商或生产企业不得向农民作出补贴承诺,违者将被严肃查处。
7、农民如放弃购机,应在《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规定的时间至少10天前向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交回本通知。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两年内不得转让所购农机,特殊情况需要转卖或转让的,须经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如有擅自转卖或转让行为,五年内取消申请购买补贴农机的资格。
8、供货方必须及时向购机人出具全额购机正规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购机人姓名、所购机具生产厂家及机具型号、出厂编号(动力机械要注明发动机编号)、销售价格、补贴金额、购机日期等。供货方应向购机人说明要保存好购机发票原件,作为享受“三包”服务的有效凭证。同时,发票副联或复印件交给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存档。
9、为方便农民,对机具补贴额在1000元以内的低值机具采取购机和公示同时进行的办法。但农民必须向当地农机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审核同意后办理相关购机补贴手续,购机后立即公示。
10、加强补贴机具管理。各地对所有补贴机具进行登记管理、编制补贴机具号码,并在机具显著位置喷涂标识、机具号码和销售服务电话。对单机补贴5000元以上(含5000元)的机具以及拖拉机(含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所有产品必须实行人机照相,并在系统中上传人机合影,人机照相必须做到清晰易辨,否则不予审核通过,其他机具各地自行确定。补贴机具铭牌标识必须与实际销售的机具型号一致。对单机补贴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机具以及拖拉机(不含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所有机具,生产企业必须在系统中上传机具铭牌标识照片。
11、关于钢架大棚设备、水稻育秧温室设备、微灌设备等产品的具体补贴要求,由省农机局另行下文确定规范。
12、为做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提高植保机械补贴工作效率,县级农机、财政、农业植保部门应密切配合,先由县级农业植保部门对机防队购机需求和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并出具购机证明,再由农机部门安排购机计划并录入补贴系统(购机证明需扫描上传),经财政部门与农机部门联合确认后,由机防队统一组织购机。
13、各地要严格按照购机补贴资金额度使用补贴资金。严禁超计划使用购机补贴资金,超额使用部分,一律由各地自行负责。
14、在粮棉油主产区用于补贴田间作业机具的金额不得低于补贴资金总额的70%;对早稻集中育秧的钢架大棚和连栋温室优先安排补贴;用于补贴设施农业中钢架大棚的金额实行限制:蔬菜主产县(市、区)不得超过补贴资金总额的40%,其他县(市、区)不得超过20%。
(三)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
1、及时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突出宣传主题,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并及时公布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2012—2014年国家和湖北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湖北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农机生产企业自主推荐的补贴产品经销商和实施购机补贴工作程序等。
2、各地要将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至少每半月公布一次,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列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将补贴政策内容、操作程序、举报电话、资金规模、执行进度以及每名购机户的购买机型、生产厂家、经销商、销售价格、补贴额度、姓名住址(不涉个人隐私部分)等信息在各县市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网站上公布,同时通过其他多种形式进行公布,使全社会广泛知晓。
3、将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公布到村组。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在补贴工作结束后,以公告的形式公开本县补贴资金额度、农民分户实际购机数量、补贴金额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监督检查。
1、制定监管督查方案。各级要把监督检查贯穿整个实施补贴过程和每个实施环节上,使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化。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严查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乱收费及委托经销商办理购机补贴手续等违规行为。及时上报监督检查情况,各地要全程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补贴实施监管督查工作。
2、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受理群众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信访、举报或投诉,及时办理上级部门批转的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对问题较大的县市在全省农机、财政系统进行通报,并抄送省级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追究。
3、严格管理补贴产品产销企业。对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及时查处并列入黑名单,永久取消经营补贴农机产品的资格;对参与违法违
规操作的生产企业及时取消其补贴产品补贴资格;对违规违纪性质恶劣的生产或经销企业,移送工商行政管理和司法部门处理。
4、加强自纠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认真限期整改,确保不出现因涉嫌农机购置补贴违法违规操作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或较大范围的违法违纪案件。
5、认真核查补贴机具。采取电话抽查、进村入户核查和开展重点核查等方式。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机等有关部门,按照不低于购机农民总数20%的比例,对农民购机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照农民的购机补贴信息资料逐项核实到位,如发现问题,要深入调查,查明原因,及时查处,并将抽查核实及处理情况上报省市财政部门、农机管理部门。如有购机者申报信息不实、倒卖机具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的,要对该购机者实行“黑名单”管理,取消其五年的购机补贴申请资格。各级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经常性随机抽查,核实农民购机补贴情况。
6、督促企业搞好补贴机具供货和售后服务工作。要协调农机企业做好补贴机具的供货工作,督促农机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要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了解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和农民的反映,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投诉,督促经销企业做好服务。对存在质量问题、农民投诉较为集中的机具及其生产企业,要追究经济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管理权限及时取消其补贴资格,保护农民的权益。
7、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资质条件的审核。申请购机时,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提供注册登记证明、合作社章程、社员名单和作业服务范围等材料,县级农机管理部门需对合作社真实性、合法性和所申请购买的机具是否符合作业服务项目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假借合作社名义套取国家补贴资金。
(五)落实工作部署。实行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考评,并考核到市县。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启动后至当年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完成前,各地每周至少报送一期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简报。要及时开展半年和全年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执行情况的总结,市州分别在2012年6月10日和11月20日前,将上半年和全年农机购置补贴(包括地方财政安排的补贴)实施情况总结报送省农机局和省财政厅。报送的工作情况做到真实、及时、完整。
(六)严明补贴工作纪律。
1、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三个严禁”、“八个不得”等有关规定,确保做到“不向农民收费,不向农机生产企业收费,不向补贴产品经销商收费,不以工作经费不足为由向企业及农民收费”。
2、农机部门负责人和从事补贴管理的人员不得利用职务和职权影响,为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借农机购置补贴谋取非法利益;不得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直接或间接从事补贴机具的销售工作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农机部门和所属事业单位不得从事补贴机具经营活动,违者将严肃查处。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7
1 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补贴机具价格不统一
(1) 同类补贴机具在全国各省、市之间的补贴额度不同。受各地农业发展情况、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所享受的补贴金额不尽相同, 给倒买倒卖提供了利润空间。
(2) 同款机具的销售价格不同。享受补贴的机具定价虚高, 甚至出现农民购买补贴机具的价格比在市场上直接购买的机具价格还要高的现象, 造成财政补贴“缩水”, 农民受益减少。《办法》中规定“让农民自主选择经销商和补贴机具, 自主与经销商商定价格, 严禁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 或以代收代购名义收取农民购机款”, 而且对补贴机具制定“最高限价”, 但在现实买卖过程中, 定价权还是牢牢掌握在经销商和农机生产企业手里, 购机者作为弱势群体, 没有掌握应有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1.2 报废更新程序复杂
《办法》中规定对半喂入收割机、全喂入收割机加切碎装置两个品目机具仅限给予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基于江苏省这两种农机已达到饱和, 不再适用普惠制, 而实际上在苏中、苏北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新购机的需求。报废更新政策实施后, 没有旧机而又想新购机的农民为了能够享受到补贴, 必须按以下三个步骤操作:一是找到废旧收割机。在省内找不到, 就到邻近的安徽、浙江等省购买。随着废旧收割机需求的增长, 其价格上升很快, 已由最初的几千元上涨到现在的上万元, 严重增加了农民负担。二是到乡镇、村办理报废机具产权证明。《办法》中规定, “若报废的农业机械没有牌证的, 需提供乡、村出具的报废机具产权证明”。有些地区农民往往还要缴纳几百元的手续费才能够拿到产权证明。三是到指定机构办理报废手续。在办理过程中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而且报废的收入低于当初购买旧机的价格。报废更新政策的实施不仅程序复杂, 而且严重削弱了财政补贴的效果, 削弱了政策效应。许多农民经过权衡, 只能放弃购买联合收割机, 而选择购买其他机具, 经过改装后替代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收割机生产企业的发展。
1.3 基层监管责任加重
(1) 《办法》中规定“补贴机具两年内不得转让, 对两年内擅自转卖或转让补贴机具的购机者, 将取消其五年申请购买补贴机具的资格”。目前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大部分都不超过机具总价的30%~40%, 也就是说购机者至少自筹60%的购机款, 具有绝对的控股经营管理权和处置权。补贴协议上规定“两年内不准转卖”, 既与股权不相适应, 也加大了农机、财政部门的监管难度。
(2) 《办法》中对基层财政和农机部门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规定乡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不低于购机农户50%的比例, 对农民实际购机情况进行核实;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监督, 核查其销售台账, 并按照不低于购机农户10%的比例, 对农民的申请与确定、公示, 经销商资质条件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搭车收费、指定补贴产品和经销商等问题进行核查;乡级农机部门要对农民实际购机情况逐台进行核实;县级农机部门要按照不低于购机农户30%的比例, 核查其补贴机具销售情况是否真实。而往往一个县每年所购买的补贴机具都在两三千台以上, 按政策要求进行抽查, 不仅面广, 而且量大, 基层管理部门现有的人员配置有限, 工作量和监管难度相对较大, 经常会出现抽查的没问题, 有问题的总是没有抽查到的现象。
1.4 资金结算进度慢
2011年财政部在《关于切实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增加结算频次, 至少保证每季度结算一次”的要求。从实际情况看, 很多地方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算方式发生了改变, 不再由省财政厅与农机生产企业结算, 而是省财政厅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下达各地, 由地方财政部门直接与农机生产企业结算。由于政策的变化, 使得地方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需要一定时间来理解消化,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结算进度。二是《办法》中对地方农机部门、财政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 相关部门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监管后, 才能实施结算, 拖延了资金结算进度。三是一些地区为了防止发生倒卖农机、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现象, 财政部门要等到一个厂家所有的机具销售完毕并经过检查后再行结算, 所以结算时间多为年底。
2 对解决上述难点热点问题的一些思考
2.1 规范补贴机具价格
对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的机具, 农机部门要对生产成本、原始销售价格等进行深入调研, 提供销售价格区间。实际操作中实行挂牌销售, 明确销售总价、国家和省补贴比例, 明码标价。对于人为提高补贴机具售价的厂家和经销商, 必须给予严格查处。
2.2 防止倒卖农机
为防止不法分子搞“异地购机”, 甚至倒卖补贴机具, 建议收取申领补贴保证金 (单机补贴2 000元以上的机具) , 保证金比例以补贴金额的30%~40%为宜, 保证金收取方式应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 存放在财政专户中, 在当年补贴机具核查完后, 由财政专户打入到“惠农政策一卡通”中退还给农户。
2.3 灵活实施报废更新政策
报废更新程序复杂, 手续繁琐, 增加了农民负担, 建议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对实行报废更新的半喂入收割机补贴5万元/台, 新购机的补贴3万元/台。
2.4 对补贴范围进行修改
适度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对一些技术成熟、覆盖面广的机具品目实行普惠制补贴政策, 尊重购机者意愿, 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仍然保留, 但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
2.5 对监管范围进行调整
将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或单机享受补贴金额超过3 000元以上机具的农户纳入监管范围, 既减轻了基层监管工作的难度, 也能加强对重点机具的管理, 有效防止倒买倒卖。
2.6 结算方式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农业补贴政策思考11-13
关于设施农业发展中破解土地问题的思考08-18
关于扶持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0-20
的农业补贴相关政策汇总09-13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07-18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08-29
关于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思考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