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2024-07-18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共12篇)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1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4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在实践中虽然经不断地完善与强化,已经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但中央政策并没有体现这一点,也没有明确向这个方向进行调整,而且现行的农业直接补贴体系还不能满足农业直接补贴的需要,应该尽快构建中国农业直接补贴体系,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实施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主要有粮食直补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这4项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规模和范围正逐步扩大,补贴标准逐步提高,补贴品种不断增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1]。然而中国现行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缺乏持续的动力,粮食增产幅度减小,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对粮食生产的成本弥补有限,而且缺乏对政策负效应的应对措施。无论在政策本身设计方面还是在政策执行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设计和完善,以期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

2 构建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理论分析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是政府将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或者直接让农民受益的一种补贴政策,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包括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和专项直接补贴政策。综合直补政策以直接增加粮农收入为主要目标,具有普惠性,由国家对生产者按一定的标准直接给予的补贴;专项直补政策是为了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改进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品质,采用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国家财政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农户按一定的补贴标准直接给予的补贴,具有特惠性[2]。

综合直补政策和专项直补政策存在如下不同点:一是补贴对象不同。综合直补是所有种粮农户都能获得补贴,补贴对象是全国种粮农户和种粮耕地;专项直补是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种粮农户进行的补贴,补贴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种粮农户,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种粮农户才能得到补贴。二是补贴目标不同。综合直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专项直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改进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改善粮食品质,采用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而间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补贴类别不同。农业综合直补包括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业专项直补包括现行的农机购置和良种补贴,以及需要尽快增补的土地流转、技术推广、自然灾害、环境补贴等补贴专项。四是补贴功能不同。综合直补政策着眼于对种粮农民进行收入补贴,保障粮地的功能,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专项直补旨在通过补贴引导农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转移,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是作用机理不同。综合直补是对所有签订种粮补贴合同的农户进行补贴;专项补贴是对符合条件的特定农户进行补贴,引导农业生产行为。六是操作方法不同。在综合直补的具体发放过程中,为了降低操作成本,采取按照种粮补贴合同约定的粮食种植面积发放补贴,补贴对象明确,节省了对种粮农户进行甄别的高额成本,专项直补的发放过程中,采取农户申请补贴、管理部门审核、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目标农户的方式。尽管对目标农户进行审核甄别,但补贴对象的数量减少,也不会增加政策操作成本[3,4]。

3 构健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政策建设

3.1 完善综合直补政策

构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需要整合现有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改进政策实施思路:整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通过一卡通把补贴资金打入农户帐户,监管时只需要检查农户地块上是否种植了相应品种的粮食以及农户领取的补贴是否是按照规定足额发放,操作简单,环节减少,降低成本。

3.2 完善专项直补政策

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议从5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二是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的种类与范围,增加对小规模农户所需机具种类的满足,切实选出适合各地区特点的机具进行补贴;三是实行区域性差别补贴;四是完善补贴机制,扩大其他补贴支持渠道;五是完善农机服务支持对策。对于良种补贴政策,需要从3个方面完善:一是增加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三是引导农民到具有经营资质的诚信生产经营单位购买优质品种。

3.3 支持政策建设

3.3.1 建立和完善减少农民数量的政策。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加速土地流转,真正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解决种粮农民增收的问题。减少农民可以通过增设农民退收补贴政策、农民升学补贴政策、农民转业补贴政策和农户迁移补贴政策来实现。

3.3.2 完善务工培训补贴政策。

在农户没有通过扩大耕地规模获得足够的种粮收入之前,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兼业和外出务工,即使耕地扩大到一定规模可以保证一定的收入水平,农民仍然可以存在许多剩余劳动时间,可以进行兼业农闲外出务工,增加总收入[5]。因此,要完善务工培训补贴政策,根据农户务工技能需要,对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务工能力,获得非农收入。

3.3.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大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速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中央财政支出应有倾向性地向粮食生产区的优势产区进行倾斜,尽快建立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制度。争取在2015年左右,3年基本覆盖到全部农村居民,然后用5年的时间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分析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现状,对构建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设,如完善综合直补政策、专项直补政策、减少农民数量政策、务工培训补贴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以为构建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综合直补,专项直补,政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敏丽,涂志强.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当代农机,2009(3):21-22.

[2]丁义,曹红军,仇桂余,等.关注良种补贴完善运行机制[J].中国种业,2007(9):31-32.

[3]韦云凤,盘明英.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0):169-172.

[4]牛纪华,李松梧.农田收耕的必要性及实施构想[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27-28.

[5]杨宁,邹冬生,李建国.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615-619.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2

一、国外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美国现行农产品价格制度的核心是政府的价格间接干预或价格支持政策。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在不破坏市场机制调节农产品供求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缓解由于农产品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的动荡。具体包括:(1)以“平价率”作为支持的标准。(2)作为最低保证价格的农产品抵押贷款。(3)目标价格制。(4)无追索贷款。(5)储存或缓冲库存。(6)生产和销售限额。(7)扩大需求和粮食援助计划。(8)投入物和劳务补贴。(9)食品券计划。

美国现行农产品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数量管理财政补贴相结合。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等都确定了目标价格,如果当年生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政府则向农民补贴二者的差额。类似的补贴方式还有无追索贷款。1990年农业法规定,小麦、饲料谷物的基本贷款率为最近5年市场平均价格的85%,稻米和棉花的基本贷款率为平均价的75%-85%。如果当年的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政府必须按贷款率收购农产品,从而农民不必还贷。但政府的补贴是有条件的,凡是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必须参加政府的减耕计划和水土保持计划:要有7.5%的耕地休耕;另有15%的耕地不予补贴。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法从根本上推翻了6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规定要在7年内完全取消政府对农场主提供的收入和价格补贴,使之完全面向世界市场。新法律也取消了对农作物耕种面积的限制,农场主可以根据世界市场对美国产品需求决定自己种植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新法律保留了基本的无追索贷款,但方法上有所修正。为了使美国的农业平稳地过渡到新法律规定的目标,该法律规定,在7年过渡期内,设立“生产灵活合同补贴”以替代价格支持补贴。

(二)英、法国家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1、英国。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主要取决于农产品供求的变化。供求平衡时实行自由价格,供不应求时实行法定价格,供过于求时实行保证价格。自由价格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法定价格由政府与农民协商而定;保证价格不影响农产品自由贸易,市场上的价格仍然由自由贸易状况所决定,因此,保证价格实质上是政府干预下的自由价格。英国的主要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格,其中有一部分是欧盟范围内规定的谷物、牛肉价格,另一部分是英国自己规定的羊肉、酒、橄榄油价格。蔬菜、水果等实行自由价格。猪肉等则实行完全的自由价格,政府不加任何干预。英国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农产品提供补贴以及对若干农畜产品给予价格保证等办法,来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农业。

2、法国。法国政府在二战后初期就对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管理组织。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分别设立一个由政府官员、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的代表组成的农产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二是制定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在每个农业年度开始之际,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制定一组价格。主要有三种价格:(1)目标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在国内或欧盟内农产品短缺地区渴望得到的最高价格,也称指导价格,一般是在农产品上市之前规定的。根据具体情况,各年度间的目标价格可以有变化,也可以维持数年不变。在一个农业年度内,目标价格一般高于市场价格,是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上限,市场价格应低于它,而不能高于它。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政府就要在市场上抛售商品,加以平抑。(2)干预价格(收购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保证可以看到的最低价格。干预价格一般比目标价格低10%-15%左右,是一种保证价格,目的是要维持市场价格不致跌到这个限度以下,以保护生产者的最低利益。(3)门槛价格(闸门价格)。这是外来农产品到达口岸的最低进口价格,大约相当于目标价格减去外来农产品从口岸到国内或欧盟内农产品最短缺地区的运输费用的差额,一般在目标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三是干预农产品市场。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政府按干预价格收购全部过剩农产品,或对生产者主动储存、撤离市场等给予补贴,或通过变动进出口关税及补贴调节进出口,使市场价格维持在干预价格之上。当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目标价格大量抛售其储存的农产品,或通过变动进出口关税及补贴调节进出口,使市场价格维持在目标价格之下。四是建立农产品干预基金。主要有两种基金:(1)欧盟的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2)法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干预和调节基金。目前,法国约有95%的农产品受到国内或欧盟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价格干预。

3、日本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主要目标。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管理比较严格,价格形式有统一价格、稳定价格(安定价格或稳定幅度价格)、最低保护价格和稳定价格基金等。管理的政策目标是确保农民的利益,保持消费者物价稳定。实行统一价格的主要是大米,由政府统一规定大米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确定收购价的依据是大米生产费用、再生产费用,另外考虑消费者生活稳定因素。在大米短缺的时候,大米的收购价低于销售价、补贴也随之减少。牛肉、猪肉、一部分乳制品、蚕茧、生丝等实行“稳定带价格”,即价格虽然由市场决定,但政府要根据市场供求,确定一个价格上下浮动的幅度。对糖料(甘蔗和甜菜)、砂糖、麦类、土豆等则实行最低保护价格。对加工乳制品的鲜奶、大豆、油菜籽等实行基准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政府付给农民补贴。对蔬菜、加工用水果、肉用仔牛、鸡蛋等价格变化大的商品实行稳定基金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差额部分由生产者与政府共同出资的“稳定基金”补齐。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周期为1年。价格调整决策由生产者、消费者代表组成的政府审议会作出。总的来说,日本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依据是生产费用、供求因素等,同时参考历史价格和价格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主要措施与做法

1、美国的直接补贴

(1)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ProductionFlexi―bilityContractPayment)。美国的这种直接补贴是最典型的脱钩收入补贴。生产灵活性是指采用了这种补贴方法之后,生产者无论生产什么,其所享受到的这种补贴都不受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生产决策灵活性。

这种补贴的法律根据是19的联邦农业改进与改革法案(FAIR)。该法律对于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大麦、燕麦、水稻和棉花的农民,按照基期的生产数量进行直接收入补贴。计算的方法是:按1991―1995年平均生产量(单产X面积)的85%,再乘以政府规定的单位重量补贴金额,由于1991―1995年的产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农民所可能获得的直接补贴,只与在基期中(1991―1995年)所生产的产品类别和数量以及政府所规定的单位重量补贴

额有关,而与以后实际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没有关系。

以后,由于世界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能够按原来计划逐步减少直接补贴,反而大幅度地增加了补贴。原来预定的直接补贴支出总额每年为50亿美元左右,而到了,又在原定的基础上新增加了50多亿美元。8月13日,布什总统签署法案,美国政府向美国农民提供55亿美元的救济金,以补贴因玉米、大豆和其它谷物价格低迷而造成的损失。当然,这也是以美国中央财政出现巨额赢余为背景的。

具体的补贴幅度如何,以小麦和玉米的情况为例:经折算后可知,20小麦的补贴幅度为45.20美元/吨,玉米为27.56美元/吨。美国1990―1995年期间平均每公顷小麦单产约为3吨,玉米单产为7.5吨。按此计算,则基期种植小麦的农民每公顷土地的补贴额为115美元,基期种植玉米的农民每公顷土地的补贴额为176美元。

每个农民所获得的直接补贴总额每年最多不能超过4万美元。计算和操作过程很简单,因为并不需要调查农民的土地面积和单产,而只要知道农民的总生产量就行了,而每个农民在基期5年中的生产数量是有据可查的:在1991―1995年期间,实行的是差价补贴,农民必须出示生产数量的证明,一般是销售单据,包括粮食收购商的发票、粮食加工商和收储仓库的入库单据等。所有这些都已经是记录在案的。

上述办法是克林顿政府于年制定的农业法,其主要内容是自由种植和政府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于今年5月公布的有关美国新农业法规定,即在今后里,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目前实行的农业法的开支增加了80%。除了对一直接受政府补贴的小麦、大豆和棉花等种植者增加补贴外,新农业法还将增加对其他农牧产品如花生、牛奶、峰蜜等生产者的补贴。农业法还决定将用于土地保护方面的费用增加80%,这也将使过去基本得不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者等获得政府的支持。新农业法表明布什政府的农业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项新农业法在国内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将使美国的预算赤字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国家也纷纷批评美国增加农业补贴的行动。

(2)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m)。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最早是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1996年“联邦农业改进与改革法案”延长了这项计划,计划到,休耕保护土地3640万英亩。

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为10――。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鱼类和动物的栖息地,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土壤,改善农民景观等。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休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植被绿化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

申请批准方式是:根据有关地区的农场服务局的通告,农民可以提出申请,申请也相当于投标,申请书中要提出农民对休耕保护每英亩土地的要价。当地农场服务局在收到申请的7――90天内给予答复。各县农场局要通告农民当地每英亩土地实行休耕保护计划所能够获得的补贴额。当地农场局和国家农场局对所有投标申请进行研究,研究其可行性和租金要价。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数额在50-50000美元之间,平均全国为5000美元。

1996年前,美国政府鼓励农民闲置部分耕地,借以减产保价。1996年,美国政府调整了其执行长达数十年的土地休耕轮作政策,转而对耕种面积放松了管制,实际上是支持了农民扩大耕作面积,并依靠其庞大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继续给以各种相应补贴,以扩大生产,进而扩大出口,从而影响了世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自19美国“自由耕作法案”生效以来,农民自力更生的愿望反而越来越小,因为政府提供的一部分补贴在4年内竟翻了一番,据统计,美国政府共提供了总值高达305亿美元的补贴。对农业补贴持批评态度的人士认为,“自由耕作法案”和连续4年来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其初衷是让美国的农场主农步学会自己走路,特别是扶持那些家庭型的农场主。然而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看不到美国农场主有任何自力更生的迹象。分析家认为,问题出在这些补贴的受益者并非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小农场主。据统计,每年70%的补贴都落入了所占比例为10%的最大农场主的腰包,补贴不但帮不了小农场主,反倒有利于大农场主吞并这些家庭型的小农场。

(3)农业灾害补贴。从政府支出的角度,美国农业风险管理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灾害救济政策:是根据每年的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情况确定的,属于一事一议性质的。各个年度之间变化很大。农民在播种时并不知道发生灾害后作用,被视为“绿箱”政策。(2)特大灾害保险政策:农民只需要对每种作物缴纳6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参加。特大灾害保险的保险程度很低,只适用于实际产量低于正常产量的50%的情况。对于实际产量低于正常产量的部分的赔付率为55%,即农民得到的赔付金额为:(正常产量X50%―实际产量)x55%X价格。(3)多种灾害保险政策:从类别上看,可以细分为单个农场的产量保险、单个农场的作物收入保险、以县为单位的产量保险、以县为单位的作物收入保险等。由于不能充分满足WTO“绿箱”政策的标准,也由于美国的黄箱政策支出很少,因此美国主动地将此类保险政策支出列为黄箱政策。

(二)欧盟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欧盟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主体是“蓝箱”(即介于WTO规定的绿箱与黄箱之间)政策补贴。其特点是按固定的面积和产量进行补贴,补贴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但是具体操作方法十分繁琐,对各种情况规定的十分详尽。

(1)按种植面积补贴。按照欧盟年农业政策改革计划,谷物的支持价格在两年之内共降低15%。而油料、蛋白作物则按照世界市场价格。为了部分地弥补价格降低对收入的影响,农民将按照面积和产量获得政策直接补贴(欧盟对谷物等的价格支持仍然存在,但是支持价格水平大大下降)。获得这种补贴的.条件是,规模较大的农场(谷物生产总量超过92吨),必须将土地休耕10%(休耕的土地获得休耕补贴);规模小于上述标准的小农场,不要求休耕义务但是可以选择自愿休耕一部分土地,并获得休耕补贴。大小农场自愿休耕的面积总量不限,但是享受休耕补贴的上限为耕地总面积的33%,超过的部分不给予补贴。

农民可以根据每年种植的各类作物面积的多少申请面积补贴。可享受面积补贴的作物包括:各种谷物,油料作物,豌豆、蚕豆等蛋白作物,麻类等纤维作物等。对其他饲草类作物、甜菜、饲料甜菜、马铃薯、草籽等,不给予面积补贴。每公

顷面积的补贴额,各种作物之间有所不同,不同地区也不同。这是因为,补贴标准是按照每吨补贴额与平均单产来确定的。不同产品的每吨补贴额不相同,例如,谷物为58.67欧元/吨,蛋白作物为72.50欧元/吨等。油料作物的方法更麻烦些,每年还不一样,2000年为81.74欧元/吨,20为72.37欧元/吨。计算单产时,不是象美国那样具体到某个农户,而是按一个地区的平均产量。在德国,基本上是以州为地区单位来计算平均单产。个别州的不同作物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地区计算平均单产。按照德国的平均单产水平,2000年每公顷谷物和休耕地的补贴额经折算约为300―350美元。与此同时,有享受补贴权利的土地面积是按基础面积计算的。基础面积是1989、1990、1991年的三年平均值(分作物品种)。如果现在一个地区的实际面积大于基础面积,则单位面积实际补贴额按超过的比例减少。即面积补贴的总额是按照历史上三年的平均数确定后不变的,实际面积越大,超过基础面积的比例越大,每单位面积所能享受到的实际补贴额就越少。面积补贴的最小地块面积为0.3公顷,这也是休耕的最小地块面积,并且宽度至少在20米以上。休耕地上允许种植非食品原料,如用于化工的植物油、生物酒精、生物汽油、生物能源等。

此外,还有一些详细的操作上的规定。例如,农民必须书面申报种植情况和申请补贴,报至各个县的农业局。申报中要申明地块的位置、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和作物。并且如果农业主管部门要求,农民应当在万分之一的土地图上指明位置和证明。德国规定每年申报的截至日期是3月15日。对于申报中不遵守规定的,还实行惩罚措施。对于超报面积的,按超报面积的双倍削减补贴面积乃至取消补贴资格。

(2)休耕补贴。休耕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面积补贴中所涉及到的,每年同面积补贴一起申报,作为享受面积补贴的前提条件,大农场必须休耕10%;此外,大小农场均可以自由休耕。这种每年一次的休耕,享受与谷物同等的面积补贴标准。另一种是多年性休耕,至少休耕10年以上。100公顷以下的农场最多可以休耕5公顷,100公顷以上的农场最多10公顷。这种补贴的标准略高一些,德国每公顷为700马克。

休耕地的总体要求是:休耕地不能裸露,至少应当绿化,或者种草;休耕地不能施肥,不能施农药;休耕地除了可以生产非食品原料之外,如用于化工的植物油、生物酒精、生物汽油、生物能源等,不能生产别的农产品。

(3)环境保护补贴。对于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一定的方式,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则通过给予一定的补贴给予鼓励。环境保护补贴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至少5年,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具体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1)生态农业。整个农场的生产活动必须全部按照生态农业的标准,也就是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畜牧业。所有产品要符合生态农业标准,并贴生态食品的标签。(2)粗放型草场使用,包括将耕地变为粗放使用型草场。要求的条件是:草场载畜量不超过每公顷1.4大牲畜单位,最少不少于0.3大牲畜单位;大幅度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不转变为耕地。(3)对多年生作物放弃使用除草剂。多年生作物包括各种水果和葡萄等。(4)多年性休耕。如上述。多年性休耕补贴是列在环境保护补贴项目之下的。

(三)日本的直接补贴政策

日本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主要是2000年新出台的对山区、半山区的直接支付制度。这种措施应当归属于世贸组织规定的“绿箱”政策中的地区援助措施,因为符合两个基本条件:(1)受补贴的地区是有客观标准的条件不利地区;(2)补贴的额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超过地区由于条件不利所受到的损失。此项补贴的对象是处于根据有关法规划定的山区和半山区中的农田。对农田的条件要求包括:至少1公顷以上毗连成块,坡度大(水田1/20坡度,旱田8度以上),地块小而必须规整(大多数地块不满0.3公顷,同时地块平均面积小于0.2公顷),草地比例高(70%以上)的草地,有坡度的人工草地,其他特殊情况如农民老龄化比例高、撂荒比例高等。并不是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农田都可以享受补贴,对生产活动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1)其生产活动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撂荒(因为完全的撂荒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2)其农业生产活动要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包括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等。

为确保直接补贴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要求按村落签订协议,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参加,以求整体协调;对达不成村落协议的地方,也可以与单个农户签订协议。享受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农户的合作组织。

补贴的理论标准是山区、半山区与平原地区的生产成本差异的80%。具体标准根据水田、旱地、草地和人工草地分别设定,并按陡坡地和非陡坡地设定两级标准。每个农户每年可以享受的补贴上限为100万日元。政府为此支付的财政总支出为700亿日元,其中中央政府330亿日元。可享受补贴的面积约为90万公顷,即平均每公顷约为8万日元(约折合为630美元)。这相当于欧盟普遍性的面积补贴的两倍多一点。最终的目标是将其生产力水平提高到邻近的非补贴对象区的水平,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限定,第一期为5年。

欧美国家实行直接补贴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补贴政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来的价格支持和价格补贴的失败。价格支持措施效率很低,据经合组织测算,发达国家价格政策补贴的效率仅仅为25%左右,即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措施每拿出1元钱,农民所能获得的仅仅是0.25元左右。与此同时,政府的财政支出包袱也因过剩库存产品的不断增加而日益沉重。欧美等国家从国内政策需求看,需要寻找补贴农民的更有效的方法。

2、世贸组织谈判要求在农业中采取更加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政策。一方面,要减少国内支持政策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能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有必要改变对农民的补贴方法。

3、对农村社会和环境目标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无论是欧盟国家、日本还是美国,对农村环境问题、农村就业和农村社会发展其他有关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为了让农民不过度使用农村资源,或者为了使得农村地区不因农民的过度外流而荒芜,就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特殊的资助和补贴措施。考虑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财力雄厚,补得起,且农民群体在国内政治斗争中的巨大影响力,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将长期存续。

4、欧美国家的直接补贴政策,是与其特殊条件相适应的。这些条件包括:(1)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强,农民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很小,数量相对很小;(2)每个农场的规模较大,在美国更大,土地连片,种植较为单一,易于准确统计,也有可能按个进行研究;(3)农民和有关农业部门的素质较高,制度严密,不大可能出现舞弊及

政策的变形走样。

三、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农产品价格历来关系千家万户,无论处于哪一发展时期,做好农产品价格管理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显著特征以“调放”为主。1996年以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由于国内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增收困难以及受国家财力制约,上调价格困难或下调价格阻力较大,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价格改革则主要以“放”为主。目前政府管理价格的农产品已寥寥无几,棉花、蔬菜、水果、茶叶、肉类、木材、羊毛等其他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主要由市场决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近期颁布的《中央定价目录》规定,目前政府仅对以下几种农产品价格进行适当管理:(1)中央储备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储备作为保证粮食安全、调控市场的重要经济手段,其购销价格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烟叶属行政性垄断商品,其收购价格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制定。(3)按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每年初中央对粮食收购保护价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具体收购价格水平由继续实行保护价收购的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4)按照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蚕茧价格放由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管理,每年初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蚕茧收购的预测价格,参照中央提出的预测收购价格,各省级政府制定具体蚕茧价格政策。此外,为引导棉花市场价格合理形成,促进棉花供求平衡,政府还定期发布棉花价格预测信息。

可以说,经过20年的价格改革,目前我国对农产品价格管理范围、内容已很小,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市场的决定作用已得到高度发挥(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仍然通过干预价格、目标价格、门槛价格等多种价格管理方式对粮食、棉花、奶制品、肉类等大多数农产品市场进行干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面临的问题,已不是放得不够,而是管理不够,政府职能“不到位”和“缺位”,管理观念及方式还没有切实转变;不是市场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对发育不成熟的农产品市场的过分依赖,因不成熟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周而往复地生产的盲目性及产品“卖难”。可以说,以“调放”为主的20年农产品价格单边改革已基本走到尽头,今后农产品价格改革应该有新思路、新办法。值此时刻,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世贸组织规则中对农产品价格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尽量降低国外农产品冲击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根据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允许的政策空间,针对当前农产品价格运行中价格管理“不到位”、“缺位”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建立政府调控有力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为目标,尽快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对策。比如,如何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分析及预警体系,提供优质的价格信息服务?如何完善农产品储备调控体系,发挥中央储备粮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如何使用保障性条款,积极应对进口数量急增的“数量触发”和价格急剧下跌的“价格触发”等情况的发生?如何规范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价格行为和农产品市场交易行为,解决农民市场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价格和补贴方面如何调整现行的政策,用足用好8.5%及WTO允许的其它相关的条款。

按照《农业协定》以及中国货物贸易承诺和减让表中的规定,我国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承诺:一是增加了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将非关税措施全部关税化,农产品关税并不断削减,对一些重要农产品进口实行一段时间的关税配额制管理;二是承诺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控制在减让基期农产品生产总值的8.5%以内(以综合支持量AMS衡量);三是中国不得对农产品维持或采取任何出口补贴;四是在动植物检疫方面,放宽对美国西北七个州TCK病麦、柑橘等农产品的进口。上述承诺会使今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价格联动整合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价格水平的一致性将使国内农产品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这主要由于:一是国外农产品具备固有资源优势。我国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相对来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而发达国家在生产率、资源、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和资金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二是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水平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农业协定》虽然对削减国内支持和农产品出口作了规定,但由于发达国家减让基期的农业保护水平很高,削减后农业补贴金额仍较大。如美国AMS削减20%后,仍有每年191亿美元用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支持,欧盟削减后的国内综合支持总量仍可达796亿美元,日本削减后也还有283亿美元。而我国减让基期的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粮食等一些重要农产品的支持甚至为负数。三是出口补贴是增加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农业协定》虽对其进行约束和消减,但由于部分成员有巨大的基数,削减后仍可使用大量的出口补贴。如美国减让后的每年出口补贴仍达近6亿美元,加拿大3.6亿美元,而我国今后对农产品将不再使用任何出口补贴。

近期的工作重点要集中利用8.5%的支持空间继续坚持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同时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重点支持北方小麦和南方大米生产,确保口粮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及价格形势,合理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水平。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粮食收购保护价水平的确定应逐步按以下方式确定:收购保护价水平应当逐步按照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加上8.5%的国内支持量(AMS)的原则测算确定。同时,把改进对小麦、大米等粮食产销补贴方式,尽可能减少国内粮食市场人为扭曲,同时又保障农民收入。初步设想:国有粮食购销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市场价格经营粮食。为保护农民利益,每年政府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生产成本、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支持价格),同时通过市场监测计算各品种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从而确定差价补贴标准。当粮价过低时,农民可以持有售粮数量凭证(粮食必须售给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领取差价补贴。为将差价补贴切实补到农民手中,主产区尤其是农业税收较多的地区,差价补贴可考虑直接抵减农业税。

(二)关于粮食市场化问题

目前粮食收购保护价问题的症结,在于反映市场供求不够及时、灵敏、价格偏高,流通领域限制过严,对粮食企业管得过死。现行粮食收购保护价的运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的积极性,也弱化了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的作用,最后导致了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的品种阶段性过剩。按目前体制运作,购多销少,许多主产省将出现“收不了、储不下、卖不出、补不起”的波动局面。

粮食购销政策和流通制度,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规制和农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国务院批准从年开始由浙江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同年8

;月开始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扩大到整个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6省2市将广泛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目前,粮改步伐很快,不仅在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推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迅速展开。我们估计,如果粮改工作顺利的话,这种态势将在1―2年内在全国全面展开。也就是说,如果粮改不出现大的意外,我国极有可能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这种状况,无疑有助于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然而,过去的经验与教训证明,粮改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面临国内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下降,既要重视粮食市场调节的一面,更要防止“市场失灵”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面,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保证粮食稳定供给,全面促进粮改顺利实施。根据国际市场经验,粮食供求关系的协调,市场因素、微观变量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因素、宏观变量则是保障条件。越是粮食全球化,这种辩证关系就越明显。按照2001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粮食主销区应充分利用经济实力较强的条件,大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尤其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是有效实行粮食调控的重要保障,随着一批国有粮食储备库的建立和启用,它将对推进粮改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在流通过程中,针对粮食风险基金到位率不高、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手段等问题,必须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加强对粮食市场供求行情的分析和监测,建立粮食预警预报决策分析系统,建立预报体系,构建预警网络,重视期货市场,预测粮价走向,对粮食供求格局尽可能做到“早知道”,这是沿海发达地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改过程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当然,中国粮食市场化全面改革还只是处在区域性试点阶段,浙江等地的粮改也只是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能否在较短时期内向更大区域推进,或者用较短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实行自由化生产和经营,还需要全方位改革。特别是在中国“入世”初期(底以前),面临着国外优质粮食进口冲击,必须大力改革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建立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控制为辅的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框架。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在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减产的情况下,如何在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之间,在南方稻区与北方粮区之间,形成一个客观上各有分工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粮食生产格局与营建中国国内统一粮食购销大市场,对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以及融入国际农业大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改革粮食收购保护价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粮食经营主体认证制度,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购销价格在市场供求中形成,国家主要通过专项储备,掌握必要的、适量的粮源,确保粮食安全。通过“放价保量”的改革,把粮农和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增强粮农应变市场的能力,根据市场导向来安排生产;使国有粮食企业随行就市购销粮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来发挥主渠道和储备调节作用,能购得进、销得出。具体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完全放开粮食价格,把保护价与市场价的价差,直接补贴给农民。(2)完全放开粮食价格,并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保留收购保护价。这类似于国外的目标干预价格。美国、欧盟的粮食价格是放开的,可是长期执行干预价格。所以,对粮食收购保护价是按市场化原则来进一步改革,是完善而不是取消。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在政治上主动,在经济上确定了粮农“最低收入保障线”,给农民吃了“定心丸”。(3)遵循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粮食收购保护价作为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特殊政策,应在粮食供过于求,市价接近成本或低于成本的情况下加以运用。收购保护价水平应当逐步按照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加上8.5%的国内支持量(AMS)的原则测算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应能弥补粮食生产成本并使粮农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保护价不应以确保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应以保护粮食生产成本和粮农一定的收益(如10%左右的成本盈利率)为主要目的。当市场粮价极度下跌,低于粮食生产成本和粮农一定的收益时,国家应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以确保农民不会因粮价的极度下跌而亏本。(4)粮食收购保护价要与其他农产品保持合理比价,必须充分考虑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保护价制度应逐步将普遍保护粮食品种转为重点保护优良品种,这既利于促进粮食品质结构的调整,又利于粮食经营结构的优化。

(三)关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问题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补贴总量很大,分摊到具体品种上也很大,如美国,仅“休耕补贴”玉米每斤就在0.2元人民币以上,而且大部分农产品都享有补贴。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并没有多少补贴,事实上采取的是负保护政策。加入WTO后,反而可以在农产品协议框架内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考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价格支持措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一方面,价格支持措施扭曲市场价格信号,造成市场不平衡,造成贸易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也造成对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过度使用和浪费性使用;另一方面,在保障农收入方面,效率也很低;国家拿出了很多钱,只有一小部分真正能够流到农民手中,大部分都在中间环节流失了,或者由于库存费用和产品变质而浪费掉了。与价格支持措施相反,直接补贴措施直接了当,不需要借助产品和市场流通过程,直接发给农民。政府用于此目的财政支出,没有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全部为农民所获得。并且,在世贸组织谈判中,直接补贴尤其是美国式的直接补贴,是没有争议的“绿箱”政策,无论补贴多少,都不受世贸组织的约束,也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2、汲取和借鉴欧美等国的经验,尽早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转为“绿箱”政策范畴的支出。表现在政策思路上,从价格支持补贴转为农民直接补贴,也即我国农业宏观政策要从改革以来以调控价格为主转而实行“绿箱政策”。同时,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逐步构建我国对农业的绿箱政策支持体系,以适当补贴的形式支持农业生产。“绿箱政策”的内容以一般政府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环保等为主要内容。在支持方法和途径上,应减少对具体农产品价格保护及其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增加提供农村长期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例如,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主要由农民、社区和基层政府提供经费的现状,在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重,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体来说,一是一般服务补贴(支出),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检疫、营销促销;二是基础设施补贴(支出),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能源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环保设施;三是结构调整补贴(支出),包括农民转产、转业、由于结构调整引起的损失;四是收入稳定补贴,包括一些农产品保护价收购、生产保险、合作组织、价格或收入的稳定基金、农民社保;五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

支出),包括受国家委托、农业粮食储备、农民或合作组织粮食储备;六是国内食物援助补贴(支出),包括对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失业人口如鳏、寡、孤、独、残人口及中小学生的食物援助;七是贫困地区援助补贴(支出);八是环保补贴(支出),包括森林、草原、土壤、水资源、野生动物、濒危动物、珍稀动物、湿地等保护支出;九是农业投入补贴(支出),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农贷利率;十是农业限产补贴,包括为保护草原而限制牧民养畜补贴、对农业生产者固定种植面积的补贴等。补贴对象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事业单位、农场、产业化经营组织及其他法人。

3、补贴方式方法。在考虑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时,按以下先后步骤进行:(1)取消现行的农业三税,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中央政府按核定的基期数额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对发达地区可以不进行这种转移支付)。(2)取消教育费附加和“五统筹”范围的收费,对地方政府因此而减少收入,由中央政府按有关指数重新核定之后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3)取消村提留,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村庄数量和人口多少核定固定补贴额,列入财政预算支出。以上三项,国家每拿出一元钱,农民就实实在在地少缴一元钱,就相当于增收一元钱。换言之,国家用于以上项目的支出,都相当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如果在此基础上,国家还有补贴财力的话,可以参照美国的脱钩补贴的方式,对农民进行补贴,计算补贴的基础可以采用税费改革中采用的土地面积和常年产量之积。

近期补贴重点和补贴机制:把改进对小麦、大米等粮食产销补贴方式作为坚持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的重要内容,研究改进对粮食产销的补贴方式,尽可能减少国内粮食市场人为扭曲,同时又保障农民收入。初步设想:国有粮食购销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市场价格经营粮食。为保护农民利益,每年政府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生产成本、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支持价格),同时通过市场监测计算各种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从而确定差价补贴标准。当粮价过低时,农民可以持有售粮数量凭证(粮食必须售给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领取差价补贴。为将差价补贴切实补到农民手中,主产区尤其是农业税收较多的地区,差价补贴可考虑直接抵减农业税。

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绩效探讨 篇3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 农民收入 绩效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36-01

随着我国经济态势愈来愈好,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也愈来愈快。但是,在农业的发展中还是会有很多阻碍,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及时出台完善的农业补贴政策给予鼓励与支持。

1 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

农业补贴是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一种政治手段,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指的是政府对于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和政策扶持,主要包含的有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方面会导致农民减产等问题,国家还提出了一项“绿箱”政策,它主要包含的有:农业的推广,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环境保护补贴,地区援助补贴等各方面的问题。另一种是保护性补贴,它主要包含的有种子,肥料,灌溉等各种农业投入的补贴。

2 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2.1 主要内容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从2004年起已经开始实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黑龙江省不断加大财政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在成为农业大省的基础上发展成农业强省。2012年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54.3亿元用于水利建设,迄今为止,黑龙江省财政不断加大农民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增加农民的生活收入以及城乡协调稳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面保障全国粮食的供应。

2.2 总体结构

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实施主要是以贷款优惠,价格扶持,播种面积等方面实行补助政策,补贴的方式非常多,但是补贴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生产流通到每个环节,虽然补贴的种类繁多,而总体比较分散,因此具体到每一项的补贴就相对很少。现在黑龙江农业补贴面对的问题还非常多,比如说补贴的方式不合理,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补贴消费,农民获得的是间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补贴资金损失严重,而没有直接补贴到农民身上,所以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刺激不是很大,也就降低了补贴应有的实际效果。

3 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黑龙江省和其他省份在2008年受到国家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农民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收入下降,经济幅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对于农业的补贴也逐渐减弱,农业的稳定和农民的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1 结构不完善

财政限制农业支持的资金规模,各地方财政对于支农的资金需求比较复杂,部门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资金用于农业事业的费用也比较高,相对于农业科技技术,农业生产,以及技术推广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就相对有限,因此财政支农的投入的不合理,影响着财政支农的绩效的提高。

3.2 资金不到位

财政资金管理的体制不完善,导致个部门投资的项目类别没有区别,统筹规划的缺乏严重影响效率的提高,阻碍着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转。当地财政部门受上级部门指令的控制,处理不了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更无法将财政支农资金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进行投入。

3.3 政策不全面

首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不清,没有采用有效的绩效考评措施,导致很多单位不能按照规矩立项,申报,审批和建设等程序,私自挪用公款,冒领资金,挤占土地,虚报假账,骗取和套用项目资金,导致资金流失,浪费现象严重,甚至发生个人经济犯罪情况。其次,国家支农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到位,乡村部门财政管理比较混乱,使用较为落后的资金监督机制,农民权益得不到保证.最后补贴的金额发放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每户拿到手中的补贴只有几十元而已,相对于价格涨幅较大的化肥和农药的价格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农民只有把补贴的金额用到农业生产中。

4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绩效的有力措施

黑龙江省只有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完善,督促资金快速到位,保证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逐渐增长,增强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在全世界的综合竞争能力。

4.1 完善农业补贴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健康增长角度考虑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扶贫开发,加大财政扶贫力度,让更多的生产力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大农业生产,农业公益设施,生产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在公共卫生事业差的村镇,增加农村卫生事业的经费,保证农民合作医疗补助费用的完善。

优化农业补贴的机构方式,应以经常性补贴为主,首先解决比较严重的问题,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采取农业保险式补贴的方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民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耕地的生产总量,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农产品增涨的目的。

4.2 督促资金快速到位

各部门要同心协力,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攻克项目管理,制度配备,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国土资源局,水利部门,林业局,交通管理等部门积极在示范区域投放项目和资金,共同推进农业发展局面。首先,各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统一调配资金,避免出现各部门间投入资金重叠,做到资金科学投放,再者加强财政体质的优化建设,使其更加精确的根据当地农业建设的需要投放资金。

4.3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在当地利用项目联系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采取绩效考评的方式,加强对项目资金实行动态的调动和监督。对地方各部门支农资金的投入,完善管理监督和审查系统管理,根据每个项目各个阶段的不同,采取定期组织财政投放资金,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流向采用监督检查和评审的方法,确保项目资金有效的运用到农业的建设中。建立严格完善的农村补贴政策,利用制度对项目进行约束,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农业补贴政策,发放时进行公示,并在补贴的项目,金额和存入的时间告知农户,便于农户和干部之间互相监督,防止出现补贴资金被挪用和贪污的情况出现,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真正做到补贴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

5 结语

黑龙江省农业补贴政策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应围绕农业建设为平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力度,壮大投资规模,统一调配有关部门资金,协调各部门之间配合力度,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达到资金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刚.粮食直补政策效果[J].中国粮食经济,2005(3).

[2]曹亚军.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J].农业纵横,2011(1):49-50.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4

关键词:农业,财政直接补贴,乘数效应

一、引言

补贴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 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主体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政府作为宏观主体, 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 利用市场机制中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的关系, 通过财政补贴对微观主体的利益激励, 来调动或者牵引市场力量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 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而这些目标中, 有的属于市场失灵领域, 有的属于市场有效领域, 有的属于市场的组织和建设范畴。

近年来, 我国出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财政农业补贴政策。如2007年, 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其中有关补贴的政策提到, 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50%以上。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 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2010年, 农业补贴的品种范围扩大了, 力度加大了, 补贴的重点对象更加明确———“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对补贴款专款专用不得他用的规定也更加严格和明确。纵观我国多年来的财政农业补贴政策, 其政策目标多属于农业处于市场失灵领域和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组织和建设范畴。

补贴是一种政府或其委托机构所无偿或优惠给予的利益。根据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第十六条补贴以及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中所提到的补贴定义, 机构补贴行为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是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做出的财政支持, 如资金赠予、贷款担保、税收减免等;二是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做出的价格支持, 初级产品的输出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以使该产品出口售价低于同类产品国内销售价格。因此, 本文将补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财政资助型的补贴;二类价格支持型补贴;三类收入支持型的补贴。其中直接财政资助, 如拨款、贷款、投股;资金潜在的直接转移, 如债务转移和担保;税收抵免或税式支出;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外的货物、服务或者政府采购。所以, 本文认为财政直接补贴应属于直接财政资助, 更加突出补贴的主体———政府直接给予财政支持, 而不是委托或指示一个私人机构完成政策目标。

农业补贴就是对农业进行的补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 而有关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的研究却不多。例如, 闵宗陶、魏剑峰在2005年的《粮食财政补贴方式转变的经济学分析》中, 就粮食财政间接和直接补贴效应进行对比, 但是更多说明粮食间接补贴的缺陷, 而对粮食直接补贴分析不深入, 其中提到, 所谓直接补贴就是对生产者按一定标准进行直接转移支持。郭宏宝在2009年的《中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机制设计》中, 在划分农业补贴时, 是按照我国现行财政预算账户中政府补贴支出分类、政府预算支出形式和补贴的作用和WTO《农业协议》的相关条款进行分类的, 没有突出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种类, 仅在第二种分类中的预算补贴中提到。

二、相关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2004年, 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 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6年, 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近几年, 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取得重大成果。但必须看到,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8年, 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粮食连续四年增产,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 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 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 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 扩大良种补贴范围, 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 提高补贴标准, 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

2009年, 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有: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 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 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 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 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 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三、有关经济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1、名义保护率 (NRP)

NR P由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 是一种应用广泛、简单适用的补贴测定方法, 它利用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百分比来反映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程度。其测定模型是:

上述计算公式中, PD表示国内市场价格, PW表示国际市场价格。如果NRP为正, 则表明一国的农业政策为正保护政策, 且NRP的绝对值越大, 保护的力度越强;如果NRP为负, 则表明一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为负保护政策, 且NRP的绝对值越大, 负保护的程度越强。

2、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乘数效应

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表现, 因而能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乘数效应来衡量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财政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即财政转移支付的变动会引起收入乘数倍的变化。具体计算方法是:

Ktr表示财政转移支付乘数, △tr表示一定时期内财政转移支付的变化量, △y表示一定时期内收入的变化量。因此, 如果用△tr表示一定时期内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的变化量, △y表示一定时期内农业产出的变化量, 就能用Kt表示财政农业直接补贴乘数。用Ktr的数值反映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Ktr的值越大, 说明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很大, 反之, 则说明影响程度较小。

四、数据验证

第一, 选择粮食作物中的主要谷物五年的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 借助名义保护率 (NRP) 测定我国农业直接补贴水平。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近几年我国给予农业直接补贴的政策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水稻的名义保护率2007年前都为正值, 而2008年和2009年的数据却都变为负数, 说明我国水稻经过财政直接补贴, 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具有竞争力。玉米的名义保护率也都为正值, 而且数值在前四年都比水稻的名义保护率的值大, 说明我国对玉米的财政直接补贴, 已使玉米比水稻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水稻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国家对其进行补贴, 更多的是出于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的目的。从玉米的名义保护率的数值反映, 国家对玉米的财政补贴政策不稳, 但受当年主要谷物补贴量的影响。小麦的名义保护率的数值基本上是负、正值交替, 反映了我国对小麦的财政直接补贴很不稳定,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2008年和2009年的小麦和水稻的名义保护率的值接近, 说明我国对水稻和小麦的补贴今后将采取一致的措施。从表1还可以看出, 水稻和小麦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国内市场价格逐年上涨, 这与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密切相关;国际价格在2009年突转下降, 这与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有关。因此, 用名义保护率的值反映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程度时, 会受到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注: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9年财政状况, 经过整理而得。)

第二, 由于农业是第一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此借助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来反映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下面选择最近五年的第一产业产值和财政支持“三农”的投入额, 经过相关计算, 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反映我国支持“三农”的财政政策效果。

由表2的数据Ktr的值都大于1, 说明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已对农业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从Ktr数值的变化看, 每年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效果差异很大, 2004年和2007年的Ktr数值明显都比其他年份高, 反映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的拉动需要其他相关方面的大力配合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 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增加值高时, 第一产业增加值也高, 反之相反。一方面说明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不稳定, 另一面也说明第一产业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五、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政策角度, 分析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和相应的政策效果, 借助名义保护率和财政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模型, 利用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分析, 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是财政支农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财政支农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还需要有其他相关方面的大力配合, 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元渝、陈舒泠编著:农业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2]段爱群: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3]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郭宏宝:中国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效果与机制设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5]樊胜根主编:公共支出、经济增长和贫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启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6]高宏业主编: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7]文小才: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经纬, 2007 (3) .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 篇5

一、发展休闲农业增进民生福祉

1.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申请补助数额:省级1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

2.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受理单位:财政部;

支持范围: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申请补助数额:300~5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10月。

3.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受理单位:财政部;

支持范围: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申请补助数额:500~800万元;申请申报时间:10月。

4.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

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的30%;

申报时间:5月。

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补贴额度:80万元;

申报时间:6-7月。

6.扶贫项目

受理单位:扶贫办;

支持范围:带动农民增收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资金补助数额:5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不定。

二、打造现代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

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良种项目

补贴额度:300~500万元;

申报时间:2月。

2.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养殖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报时间:6月。

3.~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养殖及饲料加工机械)

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30%左右;

申报时间:12月。

三、发展农业流通加工类项目也可获得国家补贴

1.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

补贴额度:200~1000万元;

申报时间:7月。

2.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申报时间:12月。

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财政部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财政资金对纳入目录的各类设施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目前比例为30%。方式采用“先建后补”。

申报时间:5月。

4.2015~20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补贴额度:农机价格的30%;

申报时间:12月。

5.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报时间:6月底。

四、投资种植农业,助推经济发展

1.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

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报时间:6月。

2.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补贴额度:200万~2亿;

申报时间:6月。

3.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报时间:6月。

4.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

补贴额度:300万元;

申报时间:9月。

5.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各县农委、农业局)

申请补助数额:5000元/亩,300万以内申请

申报时间:7-8月。

6.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植项目)

补贴额度:100~500万;

申报时间:12月之前。

7.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8月底。

8.农产品促销项目

资金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报时间:6月。

9.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种子项目

补贴额度:800~1500万元;

申报时间:2月。

10.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专项

补贴额度:120万元;

受理部门:财务部。

11.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

补贴额度:每亩补助1100元;

申报时间:3月。

1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补贴额度:500万元;

申报时间:6月。

13.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粮食主产区,灌区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灌溉面积为5-30万亩。

资金补助数额:单个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8月。

1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受理部门:科技部;

补贴额度:60~300万元;

申报时间:4月。

15.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补贴额度:100~300万元;

申报时间:7月。

16.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支持范围: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优质适龄壮苗500万株以上能力,近3年内未出现假劣种苗问题。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资金500万元以内;

申请申请申报时间:5-6月。

17.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

补贴额度:80~120万元;

申报时间:3月。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6

什么是绝对免赔额?

比如你买的小麦保险,最高赔偿额是4 500元/hm2,保险公司设置的绝对免赔额30元(10 %),那么如果发生了災害,你的损失在30元以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只有在发生灾害后,你的损失在30元以上300元以下,保险公司才会赔偿。取消绝对免赔额后,意味着你花同样的保费,能够得到更高的赔偿。

什么是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国家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农业受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很大,通过购买保险,农户能在收到灾害影响后,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从而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目前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涵盖种植、养殖、林业3大类15个品种,基本覆盖了主要的大宗农产品(12.940,0.24,1.89 %),各级财政合计保费补贴比例平均达到75 %-80 %。

当前中国正处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农业生产逐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投入的规模更大、面临的风险更高,因此我们干农业的,应该学会利用国家的农业保险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国家如何补贴保费?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比如海南受台风灾害较多,西南地区受泥石流等灾害较多,中原地区受干旱灾害较多……因此各省农业保险的品种、范围、保费以及赔偿金额都不一样。以山东为例,山东2015年对小麦、玉米和棉花保险费率进行调整,小麦保费由每公顷150元提高到225元,保险金额由每公顷4 800元提高到5 625元;玉米保费由每公顷150元提高到225元,保险金额由每公顷1 500元提高到5 250元;棉花保费由每公顷270元提高到450元,保险金额由每公顷6 750元提高到7 500元。为规范作物签约期,避免承保公司补贴资金跨年度挂账问题,小麦签约期调整为每年的1月20日前,玉米为7月15日前,棉花为5月31日前。

保费补贴方面,山东为国家和省级财政负担50 %、地方财政负担30 %,农户负担20 %的比例给予补贴,也就是说,山东农民每公顷小麦地保费225元,自己只需要交3元就可以,如果发生灾害,保险公司最高会赔偿5 625元/hm2。

如何购买和理赔?

签定合同。在自愿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统一投保,投保单位与承保公司签订保险合同(附参保农户投保明细单,同时提供投保农户身份证号及一卡通账号)。村里没有统一投保的,投保农户与承保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投保人应及时缴纳应承担的保费。保险合同须按品种(小麦、玉米、棉花等)签署,保费须按品种缴纳。投保农户不缴费,财政不补贴。

定损理赔农户如在合同期内发生了灾害,首先要及时通知所在村协保员或镇(区)三农保险服务站,由镇(区)、村协保员把受灾情况核实后报送保险机构;其次要保护好受灾现场,未经保险公司允许,不能随意对灾害现场进行处理;随后,保险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将联合对受灾情况进行查勘定损,保险公司将根据规定进行理赔公示,无异议后向受灾农户发放赔款。

争议处理:农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因保险事宜发生争议,可通过自行协商解决,也可向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机构或政府申请调解;如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仲裁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什么?

(1)投保者在决定投保前,须详细了解保费补贴政策、投保单上的重要提示和保险条款(特别是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被保险人义务等);同时,投保单必须由投保人亲自填写,集体投保的被保险人要在投保农户清单上签字确认;另外,投保后,必须妥善保管好保险单和发票。

(2)投保者如实填报姓名、保险的作物、面积、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地块位置以及用于领取赔款的资金账号等识别信息。

农业进入到黄金10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农业成为现在最火爆的行业!农业有风险,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但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补贴保费的形式,最大程度降低了农业投资者的风险!在政策性行业赚钱,就是这么任性!

(摘自《生意社》,2016-03-16)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7

(一)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阶段 (1960-1978年)

在这一阶段, 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价多次调整, 而统销价长期不变, 出现购销价格严重倒挂现象。在短缺经济条件下, 这一措施虽然对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粮食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国家付出了大量“粮食消费补贴”, 地方政府也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而且过低的粮食价格也损害了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从实质上来看, 这一阶段中, 一方面, 国家财政对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进行补贴;另一方面, 由于工农产品存在的“剪刀差”, 本应由农民获得的利益一部分流向了城镇居民。

(二)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调整阶段 (1979-1984年)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政府针对当时粮食价格严重偏低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以至我国连续几年出现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增大的情况, 及时的提出了稳定粮食征购指标, 不许超额征购粮食的政策, 以图通过稳定征粮水平来控制、降低农民利益的损失和减少对粮食的需求。同时, 为了缩小工农产业产品交换的差价, 国务院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把粮食价格提高了20%, 超购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1979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 粮食购销双轨制政策实施阶段 (1985-1997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粮食购销双轨制政策的实施阶段, 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超购粮的比重过大使得粮食收购资金大量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庞大, 而当时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涨幅不大、粮食收购价格大于粮食市场价格, 结果导致国有粮食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二是由于我国政府相关粮食部门和企业的粮食储备和收购能力不足, 不能够全面够满足国内剩余粮食流通和消费的需求。总体来讲, 这一阶段的粮食政策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利益得到了的保障, 而我国粮食企业和当地政府都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四)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实施阶段 (1998-2003年)

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解决国有粮食企业亏损问题, 我国政府在1998年5月实行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即用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这种通过干预市场价格对粮食实施补贴的政策, 起到了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改变了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的实施也导致了以下的“两难”局面:一方面, 粮食产量增加了, 但品种结构不合理, 库存严重积压, 粮食市场供大于求, 顺价销售极为困难, 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 财政支出不堪重负, 而且越是产粮区, 财政负担越重, 国有粮食企业陷于困境, 这就导致了产粮区各级政府和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 从而被迫降低粮食保护价标准, 缩小保护价范围, 致使粮食产量不断下降。总体来讲, 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内城镇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土资源越来越紧张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 我国的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阶段 (2004年至今)

由于上一阶段粮食价格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我国政府在2004年进行了新一轮的粮食市场化改革, 并配套出台了“三减免、三补贴”的相关粮食政策, 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牧业税,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前来看, 粮食综合直接补贴政策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粮食直补政策效率的数理分析

截止到2010年年底,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我国已经实行了6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消费者和种粮农民的影响, 我们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粮食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分别由当期粮食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 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即:

其中:Q1代表粮食需求量, P1代表粮食需求价格, Q2代表粮食供给量, P2代表粮食供给价格, α1, α2, β1, β2为大于零的常数,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 有:

其中:P0和Q0代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粮食价格和产量, 这时候粮食需求价格等于粮食供给价格, 粮食需求量等于粮食供给量, 把 (3) 式和 (4) 式代入 (1) 式和 (2) 式, 得到:

由 (5) 式和 (6) 式可以得到: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后, 假设我国政府对每单位粮食的补贴为R, 则粮食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后的新一轮市场均衡价格P3, 而种粮农民得到的价格P4是粮食直接补贴后的市场均衡价格P3加上粮食直接补贴R, 此时P3和P4的关系为:

把 (9) 式代入 (1) 式和 (2) 式, 得到:

其中:Q 3为补贴后的粮食市场需求量, Q4为补贴后的粮食市场供给量,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 有:

其中:Q E为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粮食供给量。

由 (10) 式, (11) 式和 (12) 式推出:

把 (14) 式代入 (10) 式和 (11) 式, 得到:

要想知道种粮农民和粮食消费者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利益, 就必须把P3, P4与未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之前的粮食市场均衡价格P0相比较, 即:

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 使得粮食需求呈现钢性特征, 也就是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粮食供给价格弹性, 即

把 (19) 式代入 (17) 式和 (18) 式, 得到:

从 (20) 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消费者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利益大于种粮农民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好处,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粮食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增加了粮食供给量, 从而导致粮食市场均衡价格的降低, 结果使得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通过市场价格的降低间接地补贴给了粮食消费者。

三、基于DEA模型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率分析

本文采用D E A模型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农业政策的相对效率进行分析, DEA效率指标包括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 其中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输入指标为直接补贴资金和人口数量,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输出指标为粮食产量和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 选取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作为D M U决策单元 (最终数据根据国家粮食局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华粮网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财政厅网站上面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 并利用D E A方法中的CCR模型分别建立以上23个省市自治区的效率评估模型, 我们用D E A-SOLVER软件分别运算求解上面的23个效率评估模型, 得到的结果见表1:

D E A得分反映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有效实现程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3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有8个省市自治区的DEA得分为1, 也就是说只有这8个地区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有效的, 其余15个省市自治区的DEA得分都小于1, 说明这些地区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不高, 这也说明了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的情形比较普遍。以新疆省、安徽省和福建省为例, 这三个省的DEA得分分别为0.5925、0.5256和0.3 4 9 8, 也就是说在维持相同的产出水平下, 仅需要现有投入量的59.25%、52.56%和34.98%即可, 这说明这三个省分别有40.75%、47.44%和65.02%的投入要素并未对产出作出贡献。以上情况表明:各省市自治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距;补贴无效率的区域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率总体情况一般, 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结论

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情况一般, 不仅各省市自治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距、补贴无效率的区域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 而且粮食消费者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收益大于种粮农民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收益,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粮食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增加了粮食供给量, 从而导致粮食市场均衡价格的降低, 结果使得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通过市场价格的降低间接地补贴给了粮食消费者。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合理、有效的粮食政策不仅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国内粮食供给能力, 而且也能够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实际收入。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各个阶段的粮食政策进行了回顾;其次, 对当前的粮食综合直补政策的绩效进行了数理分析;最后, 利用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 对我国政府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率,DEA模型

参考文献

[1]、龙方《,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第一版。

[2]、肖国安《, 中国粮食安全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第一版。

小议农业燃油税直接补贴问题 篇8

一、燃油税补贴实质是对农机进行补贴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463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76879万千瓦,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1834万台,分别比1995年增长180%、115%、98%,收割、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2007年全国机耕面积7172万公顷,机械化脱粒粮食43650万吨,机械排灌面积4889万公顷,农业机械运输作业量1685亿吨公里,农副产品初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作业值2618亿元,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2.7%。对农机耗油进行合理补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意义重大。

燃油税补偿对象:自有自用的农机户;以农业机械为手段提供农田作业服务的农机大户、专业户、公司制企业;各种所有制的农场、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等,拥有农业机械并提供农机服务的企业、业主。补偿重点是:农机耕整、插(播)作业;机械化植保和化肥深施等农田作业;以燃油为动力的农业排涝、提灌、节水灌溉作业;农产品收获、运输、干燥和加工作业;农业生产性运输作业等。补贴方式:燃油税补贴涉及到对农机耗油进行直接补贴和通过对农户种粮量补贴而间接补贴农机作业两种补贴方式,两种方式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缺点,对补贴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迥异。

二、燃油税间接补贴缺憾表现

间接补贴方式,即按人口、土地进行补偿。“在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实施后,如果当年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引起农民种粮支出增加,中央财政将把这部分补贴纳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通过财政已经建立的对农民的直补渠道,把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就是使种粮农民手中的补贴通过市场机制自然流向农机户。其优点是交易费用低,容易操作,但问题也很多,主要是补贴不合理。

燃油税补贴的间接补贴方式,要求农机作业与粮食生产完全对应,这就产生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机作业存在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环节,仅仅依靠粮食产量核定农机作业量进而确定补贴量很困难;二是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很多,因气候、种子、灾害、管理造成的粮食减产,并不减少农机作业量,按粮食产量对农机作业进行燃油补贴意味着补贴不足;三是农机作业涉及粮食、棉花、蔬菜、加工、运输、排灌等多个方面,粮食生产仅是一个方面,粮食综合直补农机燃油税显然不充分;四是按照出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是大趋势,于是没有进入流通环节而直接消费的粮食所含的农机作业补贴就无法保证实现;五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作业不生产粮食,补贴无处兑现;六是将农机作业不应负担的燃油税资金补偿到不用农机作业的农民、土地或农产品上,其后果是农机作业负担增加,而不用农机的得到补偿,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另外,间接补贴也会影响社会福利。燃油税补贴是一种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业投入品补贴是指政府为扶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资料,如电力、燃料、农机、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其目标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刺激农业生产以增加产品的供给,稳定生产者收入,使本国农产品具有同国外农产品竟争的能力。投入品补贴方式不同,对社会总体福利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相对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对社会总体福利的损失更大。

三、燃油税直接补贴面临两项费用成本

直接补贴即采取由农机部门提方案,财政、审计部门审查监督,银行部门兑付的办法,将补偿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直接补偿给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户的做法。直接补贴补偿资金取之于农机,用之于农机,谁增加负担,就补给谁,有利于把开征燃油税对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直接补贴问题涉及两项交易费用,一是信息费用,二是监督费用。制度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这两项制度成本高低。

(一)信息费用

农机作业用油实行直接补偿在实施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如何准确、低成本地获取用油信息问题。由于农用拖拉机和农业动力机械多为个体经营,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其面广、量大、分散,作业条件、作业内容、作业量和单位作业耗油量都不尽一样,为获取信息,首先要对耗用汽、柴油的农业机械进行普查,分清哪些属于补偿对象,哪些不属于补偿对象(如专门从事运输的拖拉机),属于补偿对象的农业机械农业作业年最高耗油量(补偿上限)是多少;然后从技术基础层面上,补偿对象需要有类似于银行卡的登记卡,作为登记加油量和领取补偿金的证件;农机主持登记卡到加油站购油,加油站要有对农村专用的具备税控装置的智能卡系统,智能卡系统能够登记每一次的购油量,作为退税补偿的依据。最后从组织层面上,需要财政、税务、农机、石油、金融机构(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这类“专用性资产”来作为传递准确信息的组织保障。

(二)监督费用

直接补贴程序中,用油信息获取的初始阶段和调整阶段的“话语权”主要在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因为其低成本获取农机户作业信息的优势不可替代。一般来说,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对本地农业机械拥有量、作业量了如指掌,能准确地提供农业机械的有关数据,不会让购油量统计失真。但是如果结合我国大部分乡镇普遍存在乡镇债务问题,而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又多隶属于基层政府的现实背景,这种基本权利有很强的激励使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户的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共谋”或使基层农机管理部门进行寻租,进而产生补贴过度。具体来说,第一,基层农机部门可以串通农机户,采用高估农机用油量、损耗量、谎报作业量、滥报机器工时等种种手段,骗取补贴款,共同谋利。第二,燃油税实施的重要目的是用燃油税补偿手段来引导农机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机配套水平,迅速提高农机农田作业水平。补贴政策定位是:当地优先发展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实施面积重点补,限制发展的机具及作业面积可少补或不补;比较效益低的农田作业项目多补,市场化程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机具及作业面积少补;农业生产服务性运输纳入补偿范围,商业性经营性运输不予补偿。对此,农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不同农户的“差别”进行寻租,获取部门利益。为遏制这类现象发生,需设置必要的机制进行规制,其运行发生的费用就是监督费用。

四、建立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燃油税补偿保障机制

(一)技术支持

目前,智能卡系统已在银行、超市乃至学生饭堂得到广泛使用,技术条件具备了在绝大多数地区以智能卡进行购油数量计量的可能;一些偏远地区,用油机械少,农业机械流动性较小,活动范围一般不超出县甚至乡(镇),可以固定在就近的几个加油站购油和登记购油量,这对于购油量的统计和核对都比较方便;对于少部分既上路运输又下田作业的农业机械以及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可采取按农业作业量进行定额补贴的办法解决;一旦技术更为成熟,可建立全国统一的智能卡系统,对跨区作业机械仍可使用智能系统。智能卡系统为燃油税补贴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组织保障

农机管理部门自上而下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农机服务体系,可以实事求是地提出农机作业补偿资金的分配方案,并对转移补偿的全过程实施管理,将补偿资金真正返还给农机使用者,应将其作为燃油税补偿分配管理的主体。农机管理部门通过分配管理计划柴油、农业生产救灾柴油、油料价格调节基金等国家项目、物资资金,已经积累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分配管理办法和措施,如凭机建卡、凭卡发证、凭证发票、凭票供油、张榜公布、群众监督等,能保证燃油税补贴专项资金有效兑现落实。从资金安全性考虑,以农机部门为主体,财政、银行多个部门参与,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业务部门提供数据,财政部门管资金但不管发放,最后由银行兑现,这样的组织安排能保证补贴资金的高效运营管理。

摘要:国家开征燃油税以来,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有必要对农民进行燃油税补贴。燃油税补贴涉及到直接和间接两种补贴方式。直接补贴方式则涉及信息费用和监督费用两项成本,当成本在可控情况下,燃油税补贴应建立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燃油税补偿保障机制,采取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直接补贴形式。

关键词:燃油税,农业成本,直接补贴

参考文献

[1]姜国忠.论农业多功能贡献视角下城乡关系的调整与重塑[J].理论探讨,2008,(5).

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简介 篇9

1996年起,美国新的农业法案实行,以农业补贴制度代替了粮食储备制度。政府不再通过粮食储备抛补去纠正粮食市场扭曲,而是简单地支付粮食加工商收购价和农民维持农场可持续的价格差。1995~2002年间,美国提供了114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年平均142.5亿美元。补贴中,80%多流入到农民和农作公司,12.5%是“水土保持项目”,另外7%用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

美国农业补贴条款的适用范围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大豆、油料、棉花、奶类、花生、糖类、羊毛和马海毛、蜂蜜、苹果、干豆类等大约20种农作物;重点补贴对象是粮食、棉花、油籽和乳品生产。

2、欧盟

干预采购。是指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支持价格之时,政府采购特定的过剩农产品,并将其进行临时性储存或者出口。在绝大多数市场条件下,干预价格发挥着市场底线价格的作用。政府干预性采购的农产品必须符合最低质量要求。

生产和销售配额。主要应用于糖和牛奶,目的是限制过度生产,并支持生产成本。配额则是通过减少内部供应来帮助支撑价格。

进口保护。目的是维持欧盟产品优先的基本原则,并且防止廉价进口产品损害欧盟的内部价格支持体系。为了确保进口产品不低于内部农产品的价格,欧盟对绝大多数进口农产品都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平均为30%,进口关税率超过100%的农产品高达141种。

出口补贴。绝大多数得到价格支持的农产品都可以享受出口补贴,为从内部市场转移过剩农产品提供资金,从而支撑内部价格。目前,欧盟出口补贴额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是最多的。

3、日本

特定农产品收入稳定计划。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标准价”(前3年的平均市场价),农民将享受补贴。补贴对象主要是种植可耕作物、油籽、水果与蔬菜以及从事畜牧业的农民。

差价补贴计划。如果某些农产品当前的市场价格低于固定的参考价格,生产者可以享受差额补贴。作物和牲畜补贴保险。政府为这些保险计划提供40%~55%的保险费,农民则支付剩余部分的保险费。当作物或牲畜因自然因素发生意外损失之时,农民可以根据参保条件得到20%~80%的损失赔偿。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思考 篇10

农业补贴方式与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直接相联。根据农业补贴政策的不同目标, 农业补贴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 (1) 投入补贴。这类补贴可分为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内部成本的直接投入补助和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外部成本的间接投入支持。前者包括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补助等。后者包括政府强化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农业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以及资助农村居民教育培训的投入等。 (2) 产出补贴。其最典型表现就是农产品价格补贴, 即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水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采购农产品, 政府的采购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格的差额, 就构成了农业补贴。产出补贴兼有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双重功效。当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的方法来刺激农产品供给量普遍增加时, 就应该采用这种补贴方式。 (3) 直接补贴。投入补贴和产出补贴都是通过市场传递给农民的, 都是间接补贴方式, 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是无法得到这些补贴尤其是现金补贴的。即使能得到补贴也因补贴的迂回曲折方式导致补贴流失, 最终落到农民手中的补贴大打折扣。如果政府的农业补贴不是通过市场, 而是直接支付给农民, 则构成了农业补贴的直接方式。直接补贴方式的效果是补贴资金完全落到农民手中, 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要限制农产品生产时, 则可选择这种补贴方式。

2 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业补贴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1994年) 是现行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 (1994年-2002年) , 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发展时期。财政补贴支农逐步增加, 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 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第三阶段 (2003年至今) 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 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 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补贴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财政支农方式, 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改革农业税制。

从2004年起, 国家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并不断加大对部分地区种粮农民的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财政部统计显示, 2006年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 比2005年增加约10亿元, 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 (区) 126.8亿元, 均占本省 (区) 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 分别比2005增加2亿元和3亿元。

我国还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这一补贴制度是财政部2005年以柴油配套调价为契机, 综合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因素, 针对种粮农民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而新增的综合直补。2006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125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 使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这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对减轻因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 稳定农民种粮收益, 促进粮食生产,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意义重大。

2.2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 财政农业补贴支农总量偏小, 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比, 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水平不高, 补贴总量根本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 并且近几年, 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补贴数量虽不断增加, 但年度间不均衡, 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补贴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按照WTO《农业协定》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分为以下几方面:黄箱补贴, 即对农产品价格提供直接支持的, 必须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根据WTO黄箱政策规定, 我国今后每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不能超过480亿元人民币, 而现有补贴大约平均每年仅276亿元人民币, 离480亿元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绿箱补贴”, 即对农产品价格不直接提供支持的, 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我国绿箱补贴量较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如我国每年平均支出1514.2亿元人民币, 主要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服务”补贴, 达785.6亿人民币 (95亿美元) , 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 约383.8亿元 (46.4亿美元) , 占25%;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所占比重较小, 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 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

(2) 各地方补贴标准和办法混乱。

我国的补贴数额随意性很大, 省际间补贴标准差距过大。由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同, 以及核定包干基数的因素与应补贴的粮食种植而积的差异, 各省粮食补贴标准差距较大。例如, 江苏省补贴水平较高, 水稻亩均补贴20元;山西省补贴水平较低, 玉米亩均补贴5元。省际间人均粮食直接补贴金额也相差较大, 四川省享受直补的农民人均补贴8元, 辽宁省人均25.66元。我国各省补贴的依据也不一样。如粮食直补依据的确定, 按照补贴是否与当期粮食播种面积及价格挂钩分为两种情况:①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 即不管市场上粮价的高低, 不管当期是否种粮都按前几期的计税面积或者计税常产给予农民补贴, 这种补贴实质上就是固定补贴;②与当期实际播种面积挂钩, 即按农民实际种粮面积, 向农民兑付粮食直接补贴。这种形式属于与面积挂钩而不与价格挂钩的半挂钩补贴。

(3) 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补贴成本高, 效率难以提升。

农业补贴的政策, 主要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 因政出多门, 协调困难, 交易成本高, 时滞长, 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 使得农业补贴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 从而降低了农业补贴的效率。另外, 因中国农民数量庞大, 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载体, 许多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其运行成本都比较高。

(4) 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够合理、明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短期化。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化、补贴方式模糊等现象, 影响了补贴效果的发挥。财政直接用于农业的补贴政策一般与当时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相挂钩, 成为政策的配套措施。但是, 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不断变化的, 财政的直接补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二是补贴重点欠明确, 某些方面补贴力度不够强。就补贴领域而言, 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集中在粮棉产品, 虽然已开始有选择地补贴某些优质品种, 但还不够普及、稳定;对投入品的补贴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诸多方面, 而且很少分地区和人群;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力度有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金融支持乏力的难题, 这些均反映出补贴重点不够合理、明确。从补贴力度来看, 在一般政府服务中, 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 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 其中没有或很少有补贴, 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 进展迟缓;市场营销服务未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 呈现短缺态势;检验服务因补贴资金缺口大, 比较落后, 难以满足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在国内粮食援助上, 一方面补贴资金欠缺, 另一方面粮食库存积压严重。三是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农业保险业务出现全面萎缩, 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 农业危害程度不断加重, 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也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 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四是农业出口贸易补贴不足, 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过剩问题开始显现, 使财政、信贷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较大难题。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补贴中占用大量的资金, 难以有充足资金用于补贴农产品的出口, 使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成本高,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出口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放大。

3 改革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1) 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 从根本上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 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 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 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2) 改变农业补贴政策的取向。首先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其次用于提高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增加农民收益, 为确保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 适当考虑引入第三方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监控机制, 并通过年终审计, 防止直补资金的挪用或克扣。再次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文化、农村医疗卫生等, 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3) 加快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 完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 改变过去某些仓促的政策实施, 严格实行支出预算制度。在WTO规则框架下, 着手研究制定有关农业保险、农业灾害、救助贫困地区援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法律法规, 健全农业支持法律体系,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帮助农民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 解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纠纷中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4) 积极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利弊。同时为了促使我国农产品提高环境标准, 发展绿色农产品, 加大对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的补贴力度, 引导农业资源转向绿色农产品生产。

摘要:主要分析了农业补贴的一般理论和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 考察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 指出我国必须加大农业补贴, 尤其是加大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补贴,补贴方式,直接补贴

参考文献

[1]姜少敏.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效果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07, (12) .

[2]谢凤杰, 谭砚文.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

[3]赵海东.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 2007, (12) .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篇1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明确要求在稳定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进农业补贴办法,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遵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关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财政部、农业部针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为积极稳妥推进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在全国范围内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一)必要性。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种粮比较效益低,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经营规模小。受制于小规模经营,无论是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金融服务的提供、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还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效益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遇到很大困难。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提高政策效能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在多数地方,农业“三项补贴”已经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或者不种地,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增强农业“三项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能,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

(二)基本内容。根据当前化肥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从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既可以支持以土地有序流转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可以支持土地股份合作和联合或土地托管方式、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签订订单实现规模经营的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业的生产服务实现区域规模经营等其他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支持方式,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农业信贷担保的方式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尤其是粮食主产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形成全国性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成覆盖粮食主产区及主要农业大县的农业信贷担保网络,强化银担合作机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也可以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利息给予适当补助(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现金直补要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或技术推广服务面积挂钩,单户补贴要设置合理的补贴规模上限,防止“垒大户”。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二、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

(一)必要性。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农业的补贴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继续增加现有补贴种类的总量,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总体范围内的支持空间进一步缩小,不利于我国充分利用规则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水平。因此,需要改革现有农业“三项补贴”制度,将一部分农业补贴转为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使用不受限制的补贴,如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等。同时,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为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有必要选择一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二)试点内容。2015年,财政部、农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由省里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贴资金要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并严格掌握补贴政策界限。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同时,要调动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地力,鼓励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直接现金补贴到户。二是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全国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其他地区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比照试点地区的政策和要求自主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试点,但试点范围要适当控制。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在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推开。

三、切实做好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工作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扎实工作,确保完成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任务。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具体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密切部门合作,确保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落实到位,确保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相应的组织管理经费,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研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支持方式,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明确政策实施的具体要求和组织保障措施。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各省在研究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方式过程中要与财政部、农业部进行沟通,省级人民政府审定的实施方案要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三)抓紧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各地要抓紧制定2015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落实方案,调整优化补贴方式,抓紧拨付8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和全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农户,尽快兑付到农民手中。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尽快落实到位。试点地区农作物良种推广可以根据需要从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中解决。

(四)切实加强农业“三项补贴”资金分配使用监管。明确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建立管理责任体系。中央财政农业“三项补贴”资金按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因素测算切块到各省,由各省确定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任务落实、资金拨付和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督促市县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做好相关基础数据采集审核、补贴资金发放等工作。对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或违规发放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动态。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密切跟踪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工作进展动态,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部、农业部将深入有关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同时,财政部、农业部将研究制定相关制度,适时对各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农业补贴资金及补贴工作经费分配的重要因素。

(六)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各地要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主动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沟通交流,赢得理解和支持,为政策调整完善和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财政部 农业部

价格支持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篇1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将农业补贴归纳为两种类型。第一, 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 包括: (1) 价格支持, 即通过价格政策、市场干预等向农民和农产品提供补贴支持, 补贴成本由政府财政和农产品消费者共同承担; (2) 直接补贴, 即按照一定标准和条件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 补贴支出由政府财政负担。第二, 政府一般服务支持, 即通过政府公共财政对整个农业部门的补贴支持, 不针对农民和特定农产品, 包括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支持计划。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根据是否对贸易形成扭曲的标准, 将农业补贴分为两大类, “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 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种子等投入补贴等;“绿箱”政策则是不会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显著性扭曲的补贴政策, 包括对农业科技、病虫害控制、以粮食安全为目的的公共储备等。当前我国农业补贴项目众多,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农业补贴的分类, 研究农业补贴中的价格支持农业补贴 (表1) 。

2 我国价格支持农业补贴现状分析

2.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我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在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背景下制订的, 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国发[2004]17号) 明确提出“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 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 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对象是小麦和稻谷两大重要粮食品种, 主要在国家规定的主产区执行, 政策执行主体为国有粮食企业, 主要指中储粮。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会在相关粮食主产区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挂牌收购粮食交售的新粮, 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时, 则不启用或及时退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了价格托底作用, 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 增加了粮农收入,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国家掌握优质粮源, 巩固了宏观调控基础。

2.2 粮油临时收储措施

2004年, 国家在确定最低收购价品种时, 没有将玉米、大豆等品种列入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制度。自2008年以来, 玉米、大豆及油菜籽价格波动巨大, 与其它粮油品种的比价关系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农民收入, 稳定粮食生产, 国家先后多次启动粮食临时收储计划, 品种包括玉米、大豆、稻谷和油菜籽等, 后来又扩充到棉花、生猪等多个领域, 临时收储措施的适用范围大大扩大。

以棉花临时收储为例,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是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的, 把以往在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根据《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主要适用于棉花主产区, 包括天津、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 (区、市) 。棉花临时收储的政策执行主体为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2005年以后, 国家先后多次棉花收储, 具体如表2所示:

3 对当前价格支持农业补贴的定位

3.1 明确价格支持财政补贴的基础地位

从我国国情来看,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仍然是我国长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大多数公民对食品价格仍然十分敏感, 民众的承受能力, 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仍然是一个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关键性民生问题。特别是近些年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剧烈的波动, 更加凸显出粮食安全和农业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性。价格支持农业补贴对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作用不容忽视。另外, 从发达国家政策来看, 欧盟韩日等都将价格支持作为补贴支持农业的基础性措施, 欧美目前价格支持补贴仍然占农业生产者补贴的20%左右, 而在农业资源匮乏的日本和韩国, 更是占到80%以上。事实证明, 日韩等国正是通过价格支持政策解决了长期困扰的食品短缺问题。

3.2 保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适度规模

从发达国家实践来看, 大量的价格支持财政补贴不仅助长了农产品过剩, 而且也给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由于价格支持农业补贴政策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 发达国家普遍都逐渐减少价格支持, 增加直接补贴的比重。我国未来改革的方向也应该是增加直接收入补贴。价格支持补贴政策指向明确、操作相对简单、作用直接, 见效较快。因此, 对于这样补贴能力不强, 保障农产品供给压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价格支持补贴政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政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保持其规模适度。

4 改善价格支持农业补贴措施

4.1 建立全国基础农产品信息数据系统

当前全国农产品价格波动,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恐慌性下跌或上涨。今后要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 以县为单位, 掌握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基础数据, 逐步建立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共享和协作的全国基础农产品信息数据系统。并逐步建立规范的重大信息披露制度, 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这样有利于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 使政府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财政支持补贴政策, 提高农产品供给的保障能力。

4.2 探索建立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

从发达国家实施情况看, 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是主流, 但同时仍然维持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价政策。当前可行的一种政策方式就是反周期补贴制度。反周期补贴是美国200年农业法案提出的补贴工具, 它实际上是贷款差额补贴与直接收入补贴相互混合的产物。价格补贴取决于市场价、固定直接支付额、贷款价格和目标价格之间的差价。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价格时, 政府会给予贷款价差补贴, 而当市场价格、贷款价差补贴和固定直接支付金额的总和低于目标价格时, 政府还会给予反周期补贴来弥补差额;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价格, 但市场价格与固定直接支付金额的总和低于目标价格时, 政府给予反周期补贴;当市场价格与固定直接支付金额的总和高于目标价格水平时, 所产生的余额给农民。因此, 国家要整合现行价格及补贴政策, 建立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 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政策, 加强对目标价格和反周期补贴规模的合理测算。在制定反周期补贴制度时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分农产品品种、分区域、分阶段实施。

4.3 完善现行价格支持补贴政策

将现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制度化, 统筹考虑国内农产品供求、成本和利润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 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 建立规范的政策启动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国有农产品垂直管理公司的体制优势, 建立收储、储备和调控一体化操作机制,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摘要:农业补贴政策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 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价格支持农业补贴现状, 对价格支持农业补贴在我国农业补贴中的地位进行定位, 并提出改善价格支持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价格支持,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国强, 中国农业补贴: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

[2]方松海, 王为农, 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 2009, (9) .

上一篇:汽车尾气检测下一篇: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