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报告

2024-07-14

直接报告(共12篇)

直接报告 篇1

企业背景介绍:

CLMO有限公司是美国CLMO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商用个人电脑、个人工作站和工业标准服务器, 生产的商用台式机销往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韩国市场。上海CLMO有限公司除了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生产基地以外, 也是CLMO公司在中国的一个大型的产品分拨中心, CLMO公司的一些其它产品, 例如显示器、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光存储产品以及各种网路产品均通过上海CLMO有限公司分拨运输给用户, 上海CLMO有限公司承诺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即无论产品是由哪里生产的, 客户向CLMO下订单, 公司会内部协调各种产品的生产调度及物流管理, 提供“一次下单、捆绑发货以及一张发票”的服务, 方便客户。

1 公司物流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经济时代, 产品生命周期短, 而且客户期望根据其独特需求定制产品。因此, 必须找到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方法, 保持客户满意度, 不积压大量的库存。因此今天, 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领域。企业必须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 推出个性化和可配置的产品, 确信的承诺、按时的交货、迅速响应客户不断变化着的需求、爱好及外界的经济环境。

为了取得成功, 必须尽快解决以下关于物流方面的问题:

如何在无需拥有大量库存的情况下, 对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化工作, 以便随时快速地更改运作计划?

若要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 必需创建协同化的环境, 即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在此物流信息网络中,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 紧密协作, 向着共同目标发展。

为了提供产品竞争力, 公司于2002年建立实施了SAP系统。创建协同化的物流管理网络, 协助公司管理整个供应链网络:从供应链规划到物料询价、从需求计划到产品配送。

通过运用SAP, 公司和合作伙伴能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并共享信息。准确预测存货短缺发生的可能性, 并及时补货以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任何延误, 自始至终确保计划和执行的同步。

对于由ODM生产的产品, CLMO公司先前的做法是, 先从ODM处买来产品, 存放在仓库, 收到客户订单然后发货, 从物流管理角度来说, 这种方式存在4个问题:

a.加大了库存压力;b.物流费用增加;c.订单供货期较长;d.上述三项都增加了产品成本, 也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针对上述问题, 公司实施国内直接出货DDS (Domestic Direct Ship) 项目,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流程。

2 公司物流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介绍一下公司物流管理所采用的MIS系统, 公司物流管理方面采用的MIS系统是SAP系统.所有材料的采购, 订单的处理, 产品材料清单BOM (Bill Of Material) , 工程变更都是在SAP系统中进行的。订单进来后, 系统会根据订单数量, 产品配置, 物流清单BOM等将客户所订的产品转换为物流需求, 然后根据系统中所要求的材料的库存情况, 自动计算出可以运到客户端的日期。如果有材料短缺, 系统会检查该材料是否有采购订单, 如果有的话, 根据系统中记录的供应商反馈的到货日期自动计算可以开始生产的日期。如果材料齐备系统会自动将这个订单推入生产控制系统, 开始生产。

在物料流动过程中, 系统都会相应跟踪。也就是说, 只要输入物流号, 你就可以随时查出该物流在材料仓库有多少库存, 在供应商HUB有多少库存, 在生产线有多少库存, 有多少数量已经装配完成尚未出货, 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为了解决ODM生产的产品必须先运到本公司仓库的问题, 公司实施了国内直接出货DDS (Domestic Direct Ship) 项目:

CLMO公司的多款产品如笔记本, 家用台式机由多家ODM厂商代工。每个ODM生产厂都有一个对应的Loading Group (成品装货点) 。Loading Group是SAP中产品属性之一, 在SAP中设置产品时, 设置生产该产品的ODM相应的Loading Group.当订单录入时, SAP系统会基于产品的Loading Group计算出订单中该产品的Shipping Point, 随后CLMO公司的SAP就会根据Shipping Point将订单信息通过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链接自动发送给ODM的SAP系统。具体操作流程为:

a.CLMO收到客户订单, 发送Trade PO 850给供应商, 经网关处理后发送EDI 850给供应商;b.供应商收到订单, 发送EDI 855确认收到, 安排生产;c.供应商发送EDI 856发货信息给CLMO;d.CLMO发送EDI824给ODM, 确认知晓供应商已发货;e.ODM发送EDI 810, 给HP开发票, 要求付款;f.CLMO发送EDI 824给ODM, 确认收到付款申请所有这些都是由SAP系统自动操作的, 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送也是自动进行的, 因此减少了人为干预, 节省了工作量。

3 此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

这套解决方案比较智能、自动化, 不足之处在于:

在项目开始实行阶段, 系统中各个产品的设置都需要更改, 在此过程中, 客户订单就难以处理, 而且由于设置更改工作量大, 涉及参数众多, 从而造成订单荡在系统中, 而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比较复杂, 解决时间较长, 延误交货。

给ODM的订单通过EDI信号传输, 有时存在订单丢失的情况, 此种情形因为牵涉更多, 原因分析更为复杂, 所以在初始阶段, 需要人员密切监控。

由于ODM产品是全球出货的, 多数ODM工厂都位于保税区。所以出货时清关耗费时间, 拖延影响供货期, 降低产品竞争力。

因此对于这套系统, 我们还需和系统开发支持部门更好的沟通, 在产品设计规划阶段将业务需求尽可能清楚地表达, 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更有弹性, 同时针对系统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测试, 在试运行阶段, 应该投入更大的人力, 提高关注度, 尽责解决问题。最后一条关键的是, 加强人员培训, 增加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相互了解对方操作流程。这样在问题出现时, 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直接报告 篇2

众所周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国足吸收FDI的世界大国,占了流向发展屮国家FDI总量的三分之-。但另-方面,巾国也是世界资本的-大供给源,虽然口前巾国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相比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规模还较小,但其增长速度不容小视。仅一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幅就达到了 32%,中国的很多跨国大企业在国际商务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746.5亿美元1,创历史最高纪录,位居全球第五。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达到了 116.3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有目的国的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中国的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等。但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宏观层而的,这些H益增长的对外宵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样的企业贡献的?剔除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因素和不同的械墓的影响,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V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企业层面的复杂差N很难由一个笼统的调查阐释清楚,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层面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规范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2003)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关于异质企业的理论假设需要更加详细的企业面的数据来进行检验。

本文将沿着Melitz的研究方向,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山发,就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上海和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而数据,来重点考察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文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1.2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奠足了理论基础。接着论文结合上海和广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给出相对明确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指导。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难点及解决办法,并对本文的框架和结构做出相关的说明。

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文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假设、理论框架等相关内容的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接着对有关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论证,进行相应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实证假设。

第3章是分别对上海和广东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做出了分析,通过对这两个典型区域的相关研究,来发现这两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之处,从而为我国企业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地出口企业与FDI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从而来验证HMY模型的相关结论,即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FDI企业的生产率,即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Ik,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效应的结果。

第5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做出总结,并对我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1、文献研究法第1章的研究动态和第2章的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在主要贸易理论中的体现进行了回顾和归纳,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定性分析法

第3章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上海和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同之处。

3、实证分析法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度出发,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

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解释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习效应的结果。

以下是论文的研究框架:

1.4本文的创新点在理论方面,本论文从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综合角度出发,对企业异质性假设在理论研究中的体现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深入分析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利率直接影响理财 篇3

我们认为对个人理财影响最大的经济金融方面的指标,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经济景气指标、通货膨胀指标、税务制度、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其中利率水平可能是对个人理财影响最为直接的一个指标。因此要做好理财,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的变动趋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就格外重要。

利率反映的是使用货币的成本。在理财过程中,我们分析利率主要应当从利率水平的绝对高低以及利率未来走势的角度来分析。其中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和判断尤其重要。很多理财的策略选择直接取决于对利率变动趋势的判断。

比如,去年多家银行推出固定利率贷款,各方面专家纷纷叫好,认为是非常不错的金融创新,对贷款人的现金流的安排和风险的控制非常有利,在加息的预期下,甚至还很“划算”。笔者也在媒体上建议购房者应当首先考虑选择该类贷款方式。但结果该类产品最初的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淡,选择该类贷款方式的人寥寥无几。事实上从今天来看,当初如果选择固定利率贷款方式的贷款人就已经“赚了”,更不要说以后还有进一步的升息可能,从而使该类贷款方式更加的划算。普通消费者之所以不选择该类贷款方式,就是只考虑了眼前情况而忽视了未来的变动趋势。老百姓往往只是在利息升了以后才想到要改变,而这时常常就已经迟了。住房按揭贷款是一个长期的财务安排,在安排设置的时候当然要有一个长期的考虑,包括未来利率的可能变化。

还有,在数年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在1.98%的水平上的时候,利率将进入上升通道就已经非常明显。许多金融机构利用普通金融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事实,推出一些比当时利率水平稍高但需要长期锁定的投资理财产品,结果当时购买该类产品的消费者现在看来明显是“吃亏”了。如果当时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技巧和对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就可以规避该类损失。

因此普通百姓在理财的时候要学习以长期的眼光看待金融市场和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动,对未来的走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上把握好大方向。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我国的利率水平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经过5次调升。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了3.06%。3.06%意味着什么?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今后还会继续上升吗?如果升会升到多少?

最近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件被市场普遍忽视的事情是:时隔5年之后,财政部再次发行30年期国债。而30年国债的中标利率反映的恰是市场对长期利率水平的判断。最终4.27%的中标利率,超过了2006年10月底发行的06国开24的票面利率47个基点。我们可以将4.27%的中标利率认为是市场对未来长期利率走势的一个预期。如果以这个数据为参考基准,目前最新的3.06%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今后的趋势就比较明朗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利率上升的通道还没有结束。

利率的变动对固定收益的投资价值比较容易判断,也容易做出选择。在利率上升的期问,对于固定收益的投资产品,特别是长期、超长期的固定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在选择上要格外注意。当然,超长债券市值在利率的变动下价格的大幅波动也意味着极佳的交易机会。在国外高流动性的债券市场,超长债券始终是重要的交易品种。

直接报告 篇4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传染病疫情报告还存在迟报甚至漏报, 报告不准确或报告卡填写不全、字迹不清等现象, 使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未能真正做到及时、敏感和准确地监测疫情。

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疫情报告的条款?[1], 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 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和迟报及报卡质量不高情况的发生。但是, 从我院2006年5月到2008年8月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 (以下简称“报卡”) 中, 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讨论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表现为发现传染病不及时登记报告, 没能认真执行首诊报告负责制, 也没能认真履行法定报告人的义务。传染病报卡意识不够强, 对首诊填写报告意识差, 因此, 传染病迟报和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1.1.1 开出有关传染病项目化验单后, 不能及时与化验室联系并查阅化验结果。

1.1.2 诊断确诊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规定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1.1.3 对转院和死亡病人存在迟报和漏报现象。

1.1.4 对入院诊断为传染病已报卡的病人, 在进一步确诊否定后, 未及时订正或未订正。

1.1.5 在法定传染病中, 对疑似传染病报告有迟报和漏报现象。

1.1.6 不熟悉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1.2 填写地址不清楚或填写错误或未填

报告卡中问题表现最多的是地址填写不详, 省、市区、街道 (巷) 小区、门牌号、楼号、单元号等填写不全或错字、别字, 填写的文字表述比较笼统或漏填;而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址更是五花八门;对于学生, 很多在工作单位一栏无详细的学校、年级、班级。由于地址不详, 给诸如访视、消毒、流行病学调查带来困难。

1.3 缺项、漏项或空项

如肝炎的分型、性病的种类、梅毒、结核等情况, 多见缺项和记录不全;性病报告卡的传染来源、诊断依据经常空项或不填。

1.4 假名与假地址

这一现象多见性病及结核病卡, 给结核病访视、转诊带来不便。

1.5 发病日期和初诊日期填写不准确

多见于首诊未确诊或填报粗心。

1.6 报卡责任不明确

个别病人曾入住多个科室, 期间发现有传染病再转往相关科室继续治疗时未交接好, 直至病人出院后查漏才发现未报疫情卡或初诊医生开检验单, 待试验结果呈阳性时, 接诊的医生不是初诊的医生, 报卡的责任未能明确由谁执行。

2 对策

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 由于现行卫生体制改革、内部结构调整和受医疗保险业的限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卫生防病、预防保健科工作必须根据医院工作的基本条件,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基本特点, 探索一种在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疫情管理模式[2]。

2.1 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 措施得力

医院传染病漏报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医院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者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我院制定了严格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奖惩制度, 明确各科室的职责, 使传染病管理工作具有充分的组织保证。并设立预防传染病管理专项经费, 用于奖励传染病报告做得好的科室和个人, 在统一的指挥系统下, 达到分级清楚, 责任明确, 反应快捷, 处置及时准确, 保障有力到位, 确保了来院就诊的传染病例“诊断及时、报卡及时、低传染、零漏报”。

2.2 为加大管理的力度

2007年5月份, 我院下发了《关于传染病例、院感病例管理奖惩办法》文件。在文件中详细制定了对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或报卡不完整等的处罚办法及报卡质量好的奖励办法, 并将这些奖惩结果按考核扣分, 月底报质控办, 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

2.3 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反复的学习, 使医务人员强化了法律意识, 提高了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登记工作的自觉性, 各科医务人员也能够依照法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基本上做到了专职人员每天对重点科室的门诊医师就诊登记本进行传染病漏报检查登记, 如门诊挂号数、门诊登记数、门诊登记符合率、传染病发病数、传染病报卡数、漏报数、迟报数等。做到每天一登记, 每月一小结, 每季度一汇总。

2.4 建立完善的双签制度

为了杜绝传染病漏报、迟报, 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要求各科室医师发现初诊病人是传染病者, 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必须在当天上报防保科;各科室建立传染病报告双签字本, 责任明确, 奖惩到人。

2.5 针对性训练, 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首先, 组织专职人员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培训学习;其次, 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请来给全院医务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知识[4];第三, 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随时请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医院还对科室的责任疫情人员加强培训。第四、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下门诊、病房查看传染病情况。凡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要在我科轮转两周, 使他们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如传染病防治法的重要性、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上报程序、传染病的上报时限、传染病的报卡内容、如何填写传染病卡片等[5]。这样使责任疫情人在短期内不但熟悉了业务, 也摸索出一套查漏堵漏的工作方法。

2.6 预防保健科人员加强传染病的审核、订正、补报等工作[6]

审核:传染病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合核实。

订正:在我院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 应由报卡医师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 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 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 应及时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

补报:发现有漏报的传染病病例, 应及时通知责任医生补报。

2.7 督查作用和信息反馈

加强监督管理, 检查报告网络, 列出具体规范, 并把它作为定期检查传染病报告奖惩的依据。如检验科的化验结果是发现、诊断传染病的重要依据, 也是检查传染病漏报易忽视的环节。门诊医生开出化验单后, 有的病人因已进食, 不能当天检验;有的检验结果当天不能出报告;还有的病人因隐私问题私自将检验结果拿走, 导致医生不知检验结果;也有个别的医生因不是自己开的化验单而漠不关心等, 导致了疫情漏报。为了减少漏报, 按规定要求, 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到检验科查化验结果登记, 发现疫情先与传染病登记本核对, 没有化验结果的立即通知开化验单的医生补报。这样不但杜绝了检验科的疫情漏报, 也加强了疫情报告的管理。另外, 还要注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信息交流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疫情管理人员每次检查各种登记本都存在一些问题, 如传染病报告卡漏项、漏报、迟报, 字迹潦草, 结核病人不填转诊单, 性病病人的做假行为等, 通过为传染病病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沟通医患关系, 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主动配合医院, 逐步杜绝了做假行为。

对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报告, 是《传染病防治法》所赋予我们每个医疗工作者的职责, 是否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 不仅是关系到政府决策部门能否全面掌握本地疫情, 快速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其蔓延或爆发流行, 而且还是衡量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医务工作人员法律和职业意识强弱的一种标志。

综上所述, 医院加强对从事非传染病诊治医生的《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疫情报告培训是减少医院传染病漏报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和完善医院内疫情报告的管理科室及报告制度, 加强传染病卫生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是减少传染病漏报、提高报卡质量的关键。

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传染病卡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从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06年5月到2008年9月的传染病报卡中, 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传染病报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而经院领导参与、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学习后, 报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的管理,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管理的能力, 同时, 提高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的重视程度, 是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关键。

关键词:传染病报卡,问题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吕军, 陈刚.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2) :454.

[2]洪涛, 王健伟.我国传染病防治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12) :705-707.

[3]王陇德.对SARS流行的反思及近期的防治控制工作[J].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20) :1753-1756.

[4]潘森.综合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4 (1) :59.

[5]苗青, 刘元东, 付留杰.2003年某部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9 (21) :832-833.

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总结报告 篇5

一、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工作精神,多渠道敞开对接窗口

我区XXXX年2月22日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着力强班子、建机制、解难题、办实事、保稳定、促发展,通过活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真正实现了“群众跑”为“干部跑”、“多次办”为“集中办”。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区委在XXXX年6月26日出台了《“一建三联”四级党员帮办服务机制》,积极贯彻落推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必要性。利用联系点、干部进村、干部走访、恳谈、接待等方式,加强了干部群众的紧密联系,及时为广大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扶贫救弱。优化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全机构,推进实施

区党委及时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在区群公部。在认真分析区情区况的基础上,采取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制度。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包10人,一般领导干部包30人。区党委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实际、深入村社、深入群众,又认真抓好联系村委会、中心、站、所等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强化了措施,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区党委政府结合复兴区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维稳日益加重的突出情况,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以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为抓手,以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采取联户与包村并举,干部与部门共抓的方式,大力推行“零距离”工作法,建立一帮一帮扶制度,积极帮助群众做好民生民计工作,保稳定系列工作。

三、提高服务效能,多形式促工作开展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篇6

有人提出,地方不能发债的规定对未来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包括建立正确健康的融资渠道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实际上,我国政府正在着手探索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安排1.2万亿元,其中3500亿是中央代地方发债,还确定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四个地方作为自行发债的试点,当然有规定,除非通过特殊的批准才可以发,这说明从国家的角度已经意识到未来城镇化发展给地方更多发债的权利确实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的融资,市政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特别是对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国外在私营债方面有两类,一类是一般责任债,相当于各地自主财政担保的债务。还有一类项目收益债,这类债实际上主要依靠未来投资的项目收益进行偿还。实际上,我国的城投债某种意义就是项目收益债。这几年国家发改委在支持城镇化融资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项目收益债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几年城投债方面发行的规模和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直接报告 篇7

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内外环境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一直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原材料、工业用地成本的提高,甚至是居住成本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外资的盈利率,出现产业集聚中的离散效应;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对国内中西部投资出现优惠政策,加强了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投入力度,增强对中西部投资效率与投资质量的保障。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东南沿海省份及国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路径,承接好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调整结构,抢占市场。采取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的措施,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行业的同时,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现实国情、省情出发,寻找中西部省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努力实现超越传统的代工和低端引进外资的路径,在引资过程中模仿、消化高新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分布更加合理。

一、外商和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意图与策略的理论解读

常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竞争中,只有深刻地懂得外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及其理论依据,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投资策略、投资行为与其全球战略目的,进而判断其具体政策。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及投资国的效应往往是对偶反映,对其行为动机的理解有助于更准确预测对东道国的影响和正确确定自己的引资战略,并相应采取有利的管理和引导措施。中西部省份在加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知识学习,反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透析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为此,通过对美国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日本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的分析解读国际产业转移,以及由此引起东道国在引资过程中的深思。

(一)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中要素密集度动态比较优势在全球配置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产品生命周期的核心内容。

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把产品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创新阶段,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产品具有垄断性,可轻易获取垄断利润。此阶段产品是技术要素密集型的,在作为创新发源地的先进母国生产,因具备高深知识研究开发技能、高额研究开发资金和高收入、高消费的市场条件,也便于对新产品在设计、质量、功能、包装方面进行不断改进,所以适于在保护垄断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出口满足世界市场需求。随着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加大,国外市场出现仿制者,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加大贸易壁垒,再加上国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如在母国生产出口国际市场,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超过在国外直接生产的成本。为了在竞争中占有国内国际双方市场,利用在研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排斥竞争者进入,通过自己控制技术扩散赚取寡占利润,成为更为有利的选择。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厂商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丧失,技术已经普及,产品进入标准化批量生产时期,价格弹性加大,降低成本成为竞争追求的第一要旨,生产的相对优势已经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根据产品在不同阶段在国际经济中处于不同的竞争阶段而安排全球生产战略,该理论在国际投资主流理论中的最大贡献就是增强了动态性研究,介入了投资区位的考量。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发东道国的思考。

虽然在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从研制到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几乎接近同步,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给我们播放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整个慢镜头,对我们招商选资具有指导意义。此理论中包含的国际产业转移或者说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东道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规模,贸易壁垒和政府政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不是想引进高科技就能引进乃至消化得了的,技术水平、员工素质、东道国的配套政策,等等,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中西地区不仅要有引进国内外投资的意识与愿景,还要加强引进资本的软硬环境的建设才能够达到后发优势,突破静态比较优势陷阱,引进促进中西部产业优化发展的高技术投资。

(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国际产业转移思想

1.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核心内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基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角度,从整个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为切入点,论证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边际扩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基于此,他将日本的对外投资根据动机划分为:自然资源获取型、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型、占领东道国市场型、与发达国家交叉投资型。值得说明的是“交叉投资型”指的是日本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就不应是劣势产业而应该是产业内部的相互直接投资,比如美日之间的汽车投资。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投资应能同时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提出若干应用主张:(1)实施日本式资源开发型投资的政策;(2)向发展中国家工业投资发挥“教师作用”;(3)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实行“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

2. 边际扩张理论引发的思考。

日本对外投资的企业,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是在日本国内生产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为了继续维持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需要到该产业仍为优势产业的国家进行生产,这样日本既可以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又可以由投资带动对外贸易。从中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资源问题而大量向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领域投资的举措及其所采取的“投资——进口”战略。日本在国外投资的矿产产品主要又是为了出口到日本,同时日本为了自身的资源环境保护把大批资源需要量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日本本国已经淘汰的技术转移到国外。由于技术在本国的已经是淘汰没落技术所以日本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大多采取合资经营方式,或是技术转让、补偿贸易等非股权投资模式。鉴于此,中西部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符合实际地、有选择地引进日本资本,要在长远战略基础上兼顾当前发展指导思想下引进资本。

外商及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多元的,其直接目的可以归纳为:绕开贸易壁垒;维持垄断优势;获得国外自然资源;降低成本;获得信息;转移污染等。中西部在引进外资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除了考虑自身的需要外,还须深刻理解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经济战略,以使引资战略和决策的确定、谈判过程的博弈以及日后的管理都有所鉴照,并有正确的选择与依循,防止盲目和失利。

二、中西部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

1. 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接受FDI的状况有所改变,东部地区所占全国利用外资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金额的增长迅速,外商投资的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东部地区依旧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占全国绝对比重。

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分别为656.4亿美元、54.5亿美元、36.8亿美元;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为942.4亿美元、74.4亿美元和66.2亿美元。2009年各区域分别为852亿美元、53.4亿美元、71.09亿美元。2010年,东中西部接受外资的数量分别为:898.5亿美元、68.6亿美元、90.2亿美元。2011年分别为:966.04亿美元、78.36亿美元、115.71亿美元。后危机时代,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如表1)。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 中西部接受FDI的增速。

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了43.57%、36.4%和79.8%;2009年各区域增速分别为-0.96%,-28.26%,25.7%,实现了7.41%的正增长。2010年东中西部接受外资的增速分别为16.7%、16.4%、22.3%,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增速分别高于总体增速11.2个和9.5个百分点,占比均较2009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1年分别为:7.51%、14.26%、28.24%。整个“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从11.2%提高到15%。从整体而言,中西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并且增速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如图1)。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3. 中西部接受FDI的比重。

后危机时代,外商投资区位转移态势已经确立,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增速显著高于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后,各区域虽一度受影响。由图2可得:2008-2011年,东部地区仍是接受外资的主体,中西部接受外资的比重仍较少。但这种趋势在改变,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二)FDI在中西部的区域分布

具体到全国各省市,FDI地区分布不平衡,如图3所示,2010年,东部各省市依旧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中占绝对比重,但是中部地区的四川与重庆已经进入排名的前十位。其他中西部各省份利用外资的数量也有所改善与增长。但是由图3可看出中西部部分省份接受外资的数量仍较少,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势相当明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3可知,中西部地区外资与东部地区一样均出现集聚效应。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在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内蒙古、陕西。

(三)中西部地区接受FDI的主要来源地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受危机的影响,对外投资均有所减少,但亚洲地区仍是我国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者。欧洲地区由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泥潭,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其企业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能力。中西部地区外商来源前十位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新加坡,维尔京群岛,美国均在前五名之列,仅排名有所不同。并且香港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额比重最大。但是,亦可以看出,中西部外资主要来源是一样的,但是其中也有些不同,中国台湾,中国澳门,韩国在中部地区的投资地位要高于西部。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各地方统计年鉴整理。

分组讨论,将表2中的地区分别归入亚洲组以及欧美组,可以得出:亚洲地区在中西部的投资量要远远大于欧美地区的投资。据前人研究而得,欧美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根据中国的市场而来的,其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会不同,而亚洲国家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把对中国的投资锁定在低端的劳动、资源密集型生产制造、装配环节,而外资企业紧紧把控高附加值、高规模经济的研发、销售环节,在中国投资生产,产品远销中国之外世界市场。所以按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来分析,亚洲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区位选择中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权重较大。

(四)中西部接受FDI的产业分布

从统计数据可得:我国中西部地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少数行业,中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吸收的FDI数量比较大,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中西部地区在技术含量高,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吸收的FDI数量较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依赖第一产业。这也符合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并不合理,因此中西部地区如何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凭借本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等行业相对优势,在长远战略指导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则可以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资趋势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充分发展自己,采取措施,将引资与地区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鉴于理论的解读中西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提高引资质量

基于我国中西部软硬环境的制约,从产品生命周期、边际扩张理论的分析来看,到中西部投资的外商基本上都是基于资源获取型的技术含量很低的投资,这与中西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初衷目的相悖,从中西部长远发展战略着眼,国家应有重点地促使外商到中西部投资,又要根据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产业特点,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中西部的引资政策和创新引资模式,在中西部接受外资时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在吸引外资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其对地区经济的短期促进作用,要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能够健康的发展。

(二)加大开放力度,提高中西部市场形象

优化各级行政部门办事效率,减少外资企业交易成本。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引进外资管理和外资企业监管中的职能与责任,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工作程序,取消不必要的干预,提高办事效率,在审批、鉴证、检查、进出口等各环节为外资、外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特别是要严格行政纪律,依法依规办事,并建立健全渎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把分内之职变成谋取私利和部门利益的手段。藉此使各级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行政信誉,树立中西部省份良好的市场形象与国际形象,从而形成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使外商和外资企业除正当生产经营外,既无非分之想,亦无分外之忧。

(三)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

经济发展与当地教育是相得益彰的关系。波特指出:“一个国家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以及竞争优势将继续升级或被赶上的命运。”对于经济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人才是最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而教育则不仅是事关人才培养,也是高效利用外资的最重要的软环境。相对于外资青睐的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高素质人才缺乏和教育水平落后是最突出的弱点之一。中西部要想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藉此助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根本和长远优势,就必须在教育和人才问题上谋求突破,以有效满足外资进入对本土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当然,解决教育和人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但其边际效用递增明显,只要认识明确,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扭转弱势,取得长效。

(四)注重产业集群效应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移

大力促成中西部一些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交易成本优势的地区,尽快形成经济聚集区域,采取明确的产业和地区倾斜政策,吸引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的劳动力及资源指向的外资企业前去投资,使外资撤减变为外资在我国境内的转移。一是,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形成弹性生产体系,进一步发挥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集群竞争力。二是,要不断完善集群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由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企业能够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使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在后危机时代,中西部地区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契机,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在后危机时期,中西部地区接受FDI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了东部地区,但规模与东部地区仍有差距。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仍有许多的制约因素,并且国际形势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仍有波动,所以中西部地区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仍有不确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海蓉,王振锋.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背景下FDI的变化及启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1-10.

[2]邵永恒,张永庆,廉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1):16-25.

[3]陈秀山,赵宵伟.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1):5-15.

[4]董伟.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0.

[5]王志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态势与对策[J].求实,2011,(1):4-5.

[6]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0-30.

[7]何龙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20-30.

[8]高远东,陈迅.FDI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差异化分析[J].软科学,2010,(9):14-23.

[9]聂聆.试论后危机时代FDI发展趋势与我国引资政策调整[J].现代财经,2010,(8):12-30.

直接报告 篇8

一、中国农业企业需要“走出去”, 也能够“走出去”

(一)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等相对稀缺的国家。不平衡理论 (Hwy-Chang Moon&Thomas W.Roehl) 认为, 存在资产相对不平衡的企业, 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市场寻求补偿性资产, 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达到平衡, 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因此, 对外直接投资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在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 还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与农业自然资源紧密相连。不平衡理论说明当有些农业自然资源在本国不能提供或是不能全部提供时企业可以寻求资源的进口, 但这样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活动对外依赖性增加, 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农产品安全, 这时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就成为获取农业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应该加强引导农业企业发展跨国经营, 拓展国际市场, 开展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和农产品加工, 加快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步伐。

(二) 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阶段

邓宁 (John.H.Dunnin) 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 000美元~4 750美元时一国对外投资增加, 增速有可能超过外资流入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发布的经初步核实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 507亿元, 根据2010年7月27日1美元=6.7797人民币元汇率折算, 并按全国13.38亿人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计算大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753.69美元, 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高涨阶段 (这里用国内生产总值代替国民生产总值) 。在邓宁看来, 跨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行动态演进。虽然该理论在分析中只用了人均这个单一指标并据此来判断企业整体所具有的优势状态和对外投资直接规模, 其结论很难说是全面的, 但从跨国投资的实践看,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所以该理论也可以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判断依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农业已经在产业体系、研究体系、人才培养、高科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这是中国农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先决条件。

二、重视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通过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培育出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的某些比较优势, 进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投资。正如拉奥 (sanjaya Lall) 的技术本地化理论所认为的那样, 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在较低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赖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有优势, 也就是说当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成熟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后, 就具有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 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本身会使企业获得和增加新的优势, 因为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 而且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求优势, 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所以, 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一) 组建大型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 (Hymer S.H.) 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优势是企业特有优势之一。跨国企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可以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 降低成本。跨国企业还可以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 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合理布置生产区位来取得企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 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 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和国外大型跨国农业公司相比规模还较小, 集约化程度还不高。企业规模小, 企业内部市场就小, 外部交易成本就较大,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更难以与外国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抗衡。为此, 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围绕壮大主业, 加强国际资本运作, 开展和规范企业兼并、收购, 提高企业集约化程度,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 培育世界品牌的农业跨国公司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还意味着培育世界品牌的重要性。培育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 已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 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像泰国正大集团、嘉吉、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德国KWS种业集团、美国孟山都集团等这样一批跨国农业公司, 它们能够持续增长几十年、上百年, 能够在世界市场获得统治地位, 是与其品牌经营策略分不开的。中国农业跨国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 属于发展中国家小型的跨国公司。培育世界级的品牌对中国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人民币升值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阿利伯 (R.Z.Aliber) 的资本化率理论认为货币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了目前世界上存在着若干通货区域。各种货币的地位强弱不同, 强币的币值稳定, 汇率坚挺, 而弱币正好相反。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用该种货币购置其他区域资产是有利的。另外, 该理论还认为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 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在金融市场筹资, 从而为其在海外投资设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在汇改推进的五年中, 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不断。在可预见的将来,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大可能逆转。另外,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许多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的成本在进一步降低。特别是有些国家, 有些经济体, 为了应对危机、振兴自己的经济, 出台了许多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 消除了原来设定的一些政治性障碍。这些都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

四、重视“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加强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投资

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面临的就是“走到哪里去”的问题, 所以区位的正确选择是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都十分关注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在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展上,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 (包括文化、习惯和语言等) 的影响, 其对外直接投资首先是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 逐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 最后为获得更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存在密切联系。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区位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开拓市场, 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那么就应该进入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2) 如果企业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 就应该到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投资。尽量采取与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的方式, 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 获得国内得不到的技术和管理技能; (3) 如果是为了回避贸易摩擦, 则应该到那些市场准入门槛高、贸易摩擦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投资; (4) 资源开发型企业可以到东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去投资, 通过对外投资建立海外农产品供应基地。

根据弗农 (Raymond Vernon)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当前中国农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主, 一方面这些国家符合中国农业结构特点, 可减少投资的风险, 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国家多是华人聚集地, 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 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特定区位比较优势。如印度尼西亚是农业大国, 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中国较为落后, 每公顷土地棉花产量仅2.7吨, 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和应用上与中国有较大差距。但该国土地资源丰富, 有1 300万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棉花, 气候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条件极佳, 但每年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棉花、稻谷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俞毅.论中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战略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1) :33-39.

[2]尹成杰.农业跨国公司与农业国际化的双重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 :4-10.

[3]江小涓, 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 2002, (73) :13-25.

[4]陈华.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与中国境外企业特有优势提高的分析[J].财贸研究, 2001, (2) :24-26.

[5]宋桂峰.跨国公司理论到实践分析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时代经贸, 2007, (12) :28-29.

煤直接液化的方法 篇9

本专利提供一种节约能源, 对设备要求低, 生产周期短, 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煤直接液化的方法。

煤直接液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煤、溶剂、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混合均匀, 得浆状混合物;主催化剂为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助催化剂为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煤可以为褐煤、次烟煤或烟煤。

2、将浆状混合物导入到反应器内, 向反应器内充入氢气, 在温度为280℃~420℃、反应体系总压为7至12Mpa的条件下, 反应0.5至4小时, 分离, 即得。

主催化剂为干基煤的0.2至10wt%;助催化剂为干基煤的1至20wt%。

该方法采用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作为主催化剂, 并加入少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作为助催化剂, 其中主催化剂的用量为0.2至10wt%干基煤, 助催化剂的用量为0.5至20wt%/干基煤。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 因此克服了非均相的无机固体颗粒不能扩散到不溶解的煤的大分子网状结构中的缺陷, 催化剂的用量大大降低。同时, 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配合使用, 使得反应温度只需280℃~420℃、反应体系总压只有7~10Mpa, 反应所需的时间0.5至4小时, 大大降低了反应温度, 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而体系压力降低了3至18Mpa, 降低了对设备承压的要求, 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较高品质的烟煤, 而且适用于碳化度较低的褐煤和次烟煤, 煤的转化率都在68%以上。因此, 节约能源, 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并且缩短了生产周期, 降低了运行成本, 适合工业化生产。

专利号:200710201063.3

联系人:岗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宏福创业园15号汉能科技有限公司

运输问题的直接算法 篇10

线性规划逐维选优算法[1]改变了最优化学科的传统观念, 着眼于求最优解集。通过逐次投影在等式约束解集平面上建立序结构, 逐维选优和判定可行性, 得到了线性规划的低于O (mn3) 的强多项式直接算法。文献[2,3]提出线性规划的新算法是在一种切割平面上的求优, 用于求解运输问题时可操作性不理想, 线性规划逐维选优算法[4]可直接用于运输问题的求解, 但是会出现繁琐的迭代, 特别是大规模运输问题。现提出运输问题一种更有效算法, 文中未被说明的数学符号与文献[1]相同。

1 投影矩阵

定义1 设Pn阶方阵, 若P=PT且P2=P, 则 称P为投影矩阵。

显然, 若Am×n矩阵, 秩为m, 令H=AT (AAT) -1AP=I-AT (AAT) -1APH均为投影矩阵。

定义2 称H=AT (AAT) -1AP=I-AT (AAT) -1AA的投影矩阵偶。

从投影矩阵偶的定义可得:对任一xRn, 必满足A (Px) =0, x=Px+Hx

引理1 设n-m的维平面π={x|Ax=b, xRn, bRm, rank (A) =m}。

H=AT (AAT) -1A, P=I-AT (AAT) -1A;则任一向量vRn在π上的投影为:v′=Pv, 在π的正交补上的投影为:v′⊥=Hv。特别地, vRn的标准正交基ej (1≤jn) , ej=Peje'⊥j = Hej。因此有:P= (e′1, e′2, …, en) , H = (e'⊥1 , e'⊥2 , …, e'⊥n) 。

引理2 任一点xRn在π上的投影为x′=x+AT (AAT) -1 (b-Ax) 。

引理3 设向量u, v在π上的投影分别是u′, v′;则u′Tv′=uTv′=u′Tv

特别地:v=ej时, u′Tej=uj; u=v=ej时, ejj= (ej) 2≥0。

2 运输问题的投影矩阵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 也简称运输问题, 其数学模型如下:

minΖ=i=1mj=1ncijxijs.t.j=1nxij=ai, i=1, 2, , m;

i=1mxij=bj, j=1, 2, , n;

xij≥0;i=1, 2, …, m;j=1, 2, …, n (1)

式 (1) 中ai>0 (i=1, 2, …, m) , bj>0 (j=1, 2, …, n) ;i=1mai=j=1nbj。这是一个具有 n+m个等式约束, mn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运输问题存在最优解。当所有参数为整数时, 必有最优整数解。约束矩阵A的秩为 (m+n-1) 。在平衡条件下, 式 (1) 可忽略一个约束等式, 不妨去掉最后一个约束。令

x11x12x1, n-1x1nx21x22x2, n-1x2nxm1xm2xm, n-1xmnA= (111111111111111111101010) }m}n-1x= (x11x12x1nx21x22x2nxm1xm2xmn) Τb= (a1a2amb1b2bn-1) Τ, c= (c11c12c1nc21c2ncm1cmn) Τ

模型 (1) 即可表达为:

mincTx s.t Ax=b, xo (2)

式 (2) 中r (A) =m+n-1。

把模型 (2) 称为运输问题的标准形式, 又称为标准运输问题 (STP) 。可得到关于等式约束Ax=b平面的投影矩阵偶[5]:

Η= (e'1, e'2, , e'n) =-1mn[B1BBBB1BBBB1]

Ρ= (e1, e2, , en) =1mn[ (1-m) BBBB (1-m) BBBB (1-m) B],

其中B1=B-mIn, n

B=ln, n-nΙn=[1-n1111-n1111-n],

Rn的原点O在平面π={x|Ax=b, xRn}上的投影为O′。取v=OO′, 注意到AO′=b, Pv=O。因此 , 由引理 ( ) 可得O′=HO′=AT (AAT) -1b。于是有:

Ο=1mn[ma1+nb1-dma1+nbn-dma2+nb1-dma2+nbn-dmam+nb1-dmam+nbn-d], d=i=1mai=j=1nbj

3 主要定理

为了便于表达, 不妨设标准运输问题式 (2) 中等式约束Ax=b的系数矩阵为m×n阶, 并引入记号:m-n 维平面πk个坐标超平面交是m-n-k维平面Γk, 其正交补为Γ k⊥; 任一向量vRn在Γk上的投影为vk; 原点ORn在Γk上的投影Ok;秩为mm×n阶矩阵A添加k个行单位向量eTjp (1≤pk) 后秩为m+k的矩阵为AkAk的投影矩阵为:

Ηk= (Ak) Τ (Ak (Ak) Τ) -1Ak= (h1kh2khnk) = (hijk) Ρk=Ι-Ηk= (g1kg2kgnk) = (gijk)

定义3 (1) 不等式aTxb规定a为平面β:aTx=b的内法向;若两个平面的内法向的内积非负, 则称它们的内法向方向一致。

(2) 凸域D={x|aTxb}为平面β的内部;多个平面内部的交称为它们的内部。

定义4 (1) 称Rn的超平面α:cTx=hRn的高度为h的等值面; 目标函数梯度c正向称作Rn的上方方向。

(2) 称Rn的等值面与可行域的交为运输问题 (STP) 的等值面;若运输问题的等值面与可行域的低维界面重合, 则称该低维界面为运输问题 (STP) 的低维等值界面。

由于运输问题 (STP) 的可行域是非空的凸集, 且运输问题 (STP) 一定有最优解。因此, 根据线性规划解的几何表达理论, 运输问题 (STP) 的低维等值界面一定存在。让STP的等值面的高度减小。若在h=hk时, STP的等值面变成STP的低维等值界面Γk, 则当Γk的所有内法向方向朝上时, 可行域在Γk的上方, Γk上点的目标函数值取得STP可行域上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也就是低维等值界面Γk为STP的最优解集。

根据定理1和参考文献[1], 我们可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定理3 若gjjk≠0, Ak添加eTj后, 则Pk+1=Pk-gkj (gkj) T/gjjk

推论ck+1=ck-ckjgjk/gjjk

定理4Ok+1=Ok-Okjgjk/gjjk

定理5 若ok≥0, 则Γk可行;若有ojk<0, 且gjjk=0, 则Γk不可行。

设Γk的内法向为d1, d2, …, dk, 令δk=ck=pkc。按定义, Γk为STP的n-m-k维内法向朝上的等值面即是:ck=0, cTdj≥0 (1≤jk) 。因此我们有:

定理6 Γk为STP的n-m-k维内法向朝上的等值面的充要条件是

(δk) 2=0cΤdj0 (1jk)

定理7 Γk+1为STP的内法向朝上的n-m-k-1维等值面的充要条是

(δk) 2=max{ (cjk) 2/gjjk}cjk0

定理8 内法向朝上的等值面Γk+1与可行域的交 (非空) 是STP的最优解集。特别地, k=n-m时, Γk退缩为一点, 该点即为STP的最优解。

4 算法的一般步骤

从上述基本理论我们可以得到算法的一般步骤:

(1) 计算P0, O0及c0。k=0 (kn-m) 。

(2) 若 (δk) 2=0, Γk与可行域的交为STP的最优解集, 计算终止。

(3) 对jθcjk≥0记sj= (cjk) 2/gjjk, max (sj) 的下标集为S

计算δk+1=δk-max (sj) , 若 (δk) 2≠0, 转 (5) 。

(4) 若 (δk) 2=0, 对is计算ti=oik/cik, 设tj=min (ti) , 将is, ij的下标θ删去。计算: Ok+1=Ok-Okjgjk/gjjk;gik+1= gik-gjikgjk/gjjk (iθ, ij) 。再判定Γk+1与可行域的交是否非空; 若非空将jθ删去, 转 (2) 。否则将jθ删去, 转 (5) 。

(5) 按照sj (jθ) 由小到大的秩序构成下标集T, 逐个对jTOk+1, gk+1 (iθ, ij) 。判定相应的Γk+1与可行域的交是否非空。若为空集, 将jθ删去。若非空, 仍记对应的下标为j, 将j和其它有giik=0的下标iθ中删去, 并计算ck+1=ck-ckjgjk/gjjk;若k=n-m-1, Γk+1为0维平面, 该点就是STP的最优解, 计算终止;若k<n-m-1, 转 (3) 。

参考文献

[1]彭岳林.彭猛.法向消元和线性规划强多项式算法.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34 (1) :102—107

[5]蒋宏锋.运输问题的投影矩阵.长沙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18 (4) :14—17

[4]蒋宏锋.运输问题的逐块选优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8 (4) :922—925

[2]卢厚清, 张永良, 王宁生.求解运输问题的一种新算法.运筹与管理, 1999;8 (1) :27—33

博弈“直接税” 篇11

11月的最后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最后截止日。

此前的11月25日,在2010首届税法论坛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郝如玉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社会上对车船法草案意见很多,新的车船税法案推行将面临很大阻力。不过沿用了近60年的车船税条例上升为全国人大立法,郝如玉还是颇感欣慰,“这改变了过去税收立法行政主导局面,开启了税收立法博弈的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则认为,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为名的个税、物业税和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的推出,牵扯民众切身利益,更需要倾听民众呼声。

行政主导升级人大立法

10月末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车船税法草案的过程中,就有代表对《车船税法(草案)》增加纳税人负担提出过质疑。

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曾在分组审议时表示:“从目前网上和身边有车人的反映来看,我感到这是一部‘加价的法律。”

在进行分组审议时,陈伟才认为,现在城市中的主打车型是排量1.6升至2.0升的私家车,按草案规定,这一块基本上都要涨价,会影响到绝大部分车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孚江更是直言:“我们立法的出发点不要总想着从老百姓兜里掏钱。怎么既鼓励消费、拉动内需,又给老百姓减税,这才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尽管围绕《车船税法(草案)》是该“增税”还是“减税”的争议颇多,但是一直以来政府行政主导的税收,而今让公众能够在立法平台上,让民众广泛参与,相互博弈还是不多见的。

“这是第一部由国务院条例上升为法律的税法暂行条例,意义很大。”郝如玉认为,让民意在全国人大立法平台上进行博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民主。

据郝如玉介绍,目前中国现有的19个税种,有两个税种是由全国人大立法的,17个税种立法是国务院发布条例或者财政部发布规定,或者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办法来征收。

征税的核心问题就是无偿地向法人或自然人收取货币或者实物,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此无偿的强制征收的行为就需要法律的授权,作为征收的依据,否则就会面临很尴尬的境地。

对于行政主导的税收,郝如玉形象地进行了描绘:委托政府制定税收条例,在法理上这个圈儿绕的就不太圆。政府制定条例,政府组织征税,政府财政组织花钱,没有什么有力的监督,社会上议论特别多。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我国税收立法层次比较低,效力比较差;而人大立法则能让民众参与,更多的倾听民意。“在国外,税收都是要经过立法,我们应该加快立法步伐”。

对于税收立法权的升格,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曹明星博士分析认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是个人私权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集体人权已经过渡到个人私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的税收开始向协商制方向发展,曹明星认为,直接税比重的增加,也是推动税收立法的原因之一。

“增”“减”之间引导消费

对于很多人认为《车船税法(草案)》增加了车主的负担的说法,郝如玉进行了解释, 新的草案整体保持税负不变,但税率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

“以北京为例,如果每辆车征400元,那么 4万元的车的分母是4万,分子是400;如果40万元的车,分母是40万,分子是400;如果400万元的车呢,分母是400万,分子是400。公平与否一看便知,这是典型的原始累退制,是反向调节贫富差距。”郝如玉说。

郝如玉认为,新草案按排量计税,多数排量和价格是成正比的,极端的例子也有,例如3万的1.0排量的夏利和30万的1.0 排量的奔驰。“但从前是完全不合理,现在是多数人合理了,这是个进步。”

“从草案来看,汽车排量在1.6以下的影响不大;而排量1.6到2.0之间的税额则由原来的几百元上涨到千元,这部分群体受影响比较大。”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法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刘天永建议作为城市中1.6到2.0之间的主打车型群体可以适当减少税收。

刘天永认为,新的车船税法草案按排量征税,其目的是引导消费,鼓励买小排量的汽车,今后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要考虑成本。

对中产阶层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直接税的改革应当是重心。”高培勇呼吁,当前我们所说的收入分配说到底就是需要直接税调节。

直接税包括所得税和财产税,前者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后者包括还没有真正开征的社会保障税、物业税和遗产税等。与直接税对应的间接税是对商品、服务征收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高培勇认为,今天的中国税收,已经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对接并被推至破解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前沿地带。直接税的现行税制格局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更不适应于越来越趋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今年4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一篇名为《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文中透露,要逐步提高我国直接税的比重,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并将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环境税等税种。

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产税这项制度改革,拟先在部分城市对部分个人拥有的住房进行试点,恢复征收房产税,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

由此可见,直接税的增加已是箭在弦上,将择机而出。

今年2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

但报告同时称,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面临经济危机以及高企的房价,有舆论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将面临双重打击,照此下去,中产阶层的新生力量会不断减少。

据环球网报道,11月22日,巴菲特在回击美国共和党的一项坚持为富人减税的提案时表示:“中低产阶级的税额,或甚至较高阶层的中产阶级的税额,都应该再进一步降低。但我认为金字塔尖端的阶层,或像我一类的人们,应该缴纳更多税额。”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博士曹明星认为,一部税法的颁布,对任何纳税人都有影响,但如果政府要保护中产阶层的发展,就要从税收政策上进行考量。

直接报告 篇12

当市场存在交易成本时, 企业通过将市场“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的存在。所谓内部化是“内部组织 (企业) 对市场交换的替代” (Williamson, 1996) 。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 (P.Buckley and M.Casson, 1976) 及鲁格曼 (A.Rugman, 1981) 将交易成本理论引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 开创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认为,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内部化国际生产模式, 由利用外部市场价格、竞争机制来协调控制资源配置, 转变为体系内部通过计划、组织来协调控制资源配置, 其结果是跨国界的中间产品交易被置于跨国公司所有权之下, 产品价值链上的各单元作为内部市场交易主体, 交易各方是股权控制下的价值生产单位, 将从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直到营销等整个价值链放在一个体系内部完成。通过这种内部化的组织形式, 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买卖双方的不确定性, 又可以消除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这种内部化的国际生产模式同时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提供跨境服务成为必要, 诸如保护专有知识 (信息密集型的专业服务业) 、规避搜寻和谈判成本 (商务服务业) 、通过经营地域的分散化获得协同优势 (金融服务业) 、获得投入或开发新市场 (批发与零售服务业) 等需要, 都成为跨国公司服务业内部化的理由。因此, 内部化是对外直接投资中服务业追随制造业的驱动力之一。

然而, 许多跨国公司并非将所有的服务业都纳入企业的组织框架下, 在对外投资的目的由要素驱动、市场驱动转向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 它们也经历了“内部化——外部化”的变迁。制造业企业基于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将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服务支持活动外包出去, 如运输、采购、售后服务等。在这一外包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形成, 在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 其自身发展水平、规模也在不断提高, 服务成本不断降低, 规模经济效应和学习效应得到释放, 进而又推动制造业企业将更多的支持活动外部化, 从而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显然, 外部化成为服务业直接投资跟随制造业的又一重要驱动力。

综上所述,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跟随特征有其必然性。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 全球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均已超过了制造业。而在这一趋势下, 对于以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这一规律是否依然发生作用, 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始于1968年的韩国对外直接投资, 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不仅诞生了LG、三星等众多知名的跨国企业, 且已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的投资理论。本文通过研究韩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以帮助我们探索国际直接投资中上述两大行业发展的独特规律, 而对于作为韩国产业承接国的中国而言, 其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 韩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对亚洲直接投资概况

1989年以前,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区域为北美地区, 1989年以后, 随着亚洲市场的迅速崛起, 韩国凭借其在亚洲地区的经济优势与地理优势, 将亚洲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选择。2014年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42.54%。同时, 韩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一直是以制造业为主的, 虽然服务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 但其规模还是小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投资的存量分别占对亚洲投资总存量的65.82%和35.12%。那么韩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中, 是否也存在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追随呢?

注:本文关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均来自韩国进出口银行数据库

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中, 存量规模最大的前八个经济体为:中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和越南。2014年韩国对它们的直接投资存量占整个亚洲总存量的87.6%, 因此, 通过研究韩国对这入个经济体投资中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布, 可以看出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的规律。

表1显示了韩国对亚洲8个经济体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概况。不难看出, 韩国对于前三个地区——日本、香港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信息和通讯业、专业科技服务业和批发与零售业等服务型行业, 对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投资处于次要地位;而对于后五个地区——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个共同特征, 就是以制造业为重心。不妨将这八个样本经济体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日本、香港和新加坡, 它们的人均GDP水平都在韩国之上;第二组为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它们的人均GDP水平都在韩国之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 这些经济体2014年的人均GDP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加坡54776美元、日本38491美元、香港37777美元、韩国24392美元、马来西亚10548美元、中国6747美元、印度尼西亚3510美元、越南1902美元和印度1505美元。在这一分组基础上, 对韩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追随状况进行实证检验。

3 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中服务业追随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3.1 数据选取及描述性分析

本文选取1980~2014年之间的年度数据, 把韩国对第一组经济体 (日本、香港和新加坡) 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直接投资流量的两个时间序列分别设为和, 把韩国对第二组经济体 (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直接投资流量的两个时间序列分别设为和。每一变量的时间序列含35个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发现, 的极差与平均值都是最小的, 而的极差和平均值都是最大的, 说明韩国在第一组经济体中的制造业投资要少于对第二组经济体的制造业投资;的极差与平均值都大于, 说明韩国在第一组经济体中的服务业投资要多于对第二组经济体的服务业投资。

3.2 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韩国对两组经济体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的关系。回归分析分为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三个步骤。本文采用Eviews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检验过程。

第一步, 先检验变量的单整性。这是因为, 为了确定韩国对两组经济体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变量必须同阶平稳。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异方差现象和避免原始数据的波动性, 也要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从表3可以看出, 四个变量的时间序列都为一阶单整序列。

第三步, 为了检验韩国对两组经济体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直接投资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分别对这两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 韩国在第一组经济体中的服务业投资带动了对其制造业的投资, 但制造业投资对服务业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 同时, 韩国在对第二组经济体的服务业直接投资与制造业直接投资互为影响因素。

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 韩国服务业和制造业对亚洲两组经济体的直接投资之间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二, 对于日本、香港和新加坡这三个经济体, 韩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是制造业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但制造业不是服务业的格兰杰原因;第三, 对于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五个经济体, 韩国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原因。由此可知, 在韩国对于较发达的第一组经济体的直接投资中, 出现了服务业投资带动了制造业投资的效应。同时, 在对于较不发达的第二组经济体的直接投资中, 出现了制造业对外投资中的服务业跟随效应。

分析原因, 首先来看韩国对于发达经济体这一组的投资。这些地区一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市场开放、法律制度完善、服务产业成熟、基础设施完备、技术集聚、自然资源缺乏;另一方面也各具特色: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航运中心, 新加坡是一个集科技咨询、金融保险和批发零售服务以及“共享服务”的理想地点, 日本国内零售业高度发达。这些有利条件虽然吸引一部分的韩国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的投资, 但对于韩国的服务业投资显然更具吸引力。如表1所示, 韩国对这一地区的专业科技服务、信息通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批发零售服务的投资远远高于对制造业的投资。

再来看韩国对发展中经济体这一组的投资。与韩国相比,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韩国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会把国内的一些成熟行业向国外转移。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来说, 劳动力成本较低, 国内的制造业比较发达, 有利于韩国对他们进行制造业投资;而对于印尼, 越南和马来西亚来说, 国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资源缺乏的韩国会选择这些地方进行采矿业的投资, 而采矿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在制造业投资的过程中, 给制造业提供各类配套服务, 也会带动韩国服务业在这些地区的投资。比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韩国三星公司, 不仅在中国建立半导体工厂, 还在中国设立产品技术服务机构, 发展金融、广告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增加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 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范围更广、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投入品 (崔岩、臧新, 2007) 。

4 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表明, 无论是从流量还是从存量上看, 制造业投资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占比都远远低于服务业。比如,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13年末在总存量中的占比仅为6.4%, 商务服务业占比却为29.6%。

但研究者对具有代表性的1500多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 采矿业和制造业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 (王碧珺, 2013) 。这是因为, 很多情况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于避税、会计记账等目的, 企业以投资的第一目的地为中转地, 设立投资公司或者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台公司 (登记为商务服务业) , 然后以此为跳板, 投资到其他国家的实体行业, 甚至部分作为“返程投资”回到了国内。

调查还发现, 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获取技术 (包括先进的技术、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以及市场渠道) 和自然资源。数据显示, 制造业投资中45.5%和31.6%的资金分别被用于获取技术和自然资源 (王碧珺, 2013) 。服务业对外投资的首要动机是具有贸易导向性的“获取市场”, 尤其是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它们的功能是便利出口、维护客户关系、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也就是说, 它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了出口的便利。

上一篇:日本高考制度下一篇:混凝土的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