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2024-09-27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精选7篇)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1

农业扶持最新补贴政策

去年年底时,《关于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的通知》正式发布,这篇通知公布了20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最振奋人心的是,通知指出,以省份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超过1500元。也就是说,每亩农田最多能领到1500元补贴。

不过,这个补贴也不是随便领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申报承建高标准农田!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呢?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

也就是说扶持对象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

在农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农业补贴政策发布后,当农民得知并申领时,往往已经过了申报最佳时间。近年来国家对农业补贴的力度越来越多,补贴项目也越来越多,可还是有一部分农民或农业主体拿不到。针对这些情况,农合论坛特别做了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农业补贴资金如何申领?农业项目如何申报?

国家农业补贴的申报有严格的流程,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申报时间及要点。在三项补贴改革后,国家农业补贴的发放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集中在上半年申报并发放补贴资金,而对于一些扶持类的项目资金往往集中在年中和年后发放。还有一些项目,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是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发放的。对于先建后补的项目,一定要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并备案立项,否则建了也得不到补贴。

农业补贴一般能拿到多少资金?

农业补贴的种类很多,申报项目不同,拿到的资金也不一样。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加工等不同的农业项目补贴资金也不相同,有的是直接发放补贴资金、有的是扶持资金、有的则是一次性补助。具体怎么补可以查看作者以前的头条号文章。另外,补贴资金的多少除了依据国家补贴规定外,还要参照当地相关文件来定。

地少的农民能获得多少补贴?

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之年,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向家庭农场、合作社转移。国家的补贴政策先扶持农业主体,然后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最终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由此可见,农民以后拿的补贴会越来越少。

虽然国家支持新兴农业主体的发展,但必要的农业补贴还是有的,如粮食补贴,谁种地补贴给谁,以玉米为例,去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玉米价格市场化,国家通过发放玉米价补直接补贴种地的农民。

从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看,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是发展之路。地少的农民,只有通过组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运作,才能享受更多的农业优惠政策及补贴资金。

[2017年农业扶持最新补贴政策]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2

一、补贴对象及责任

(一) 补贴对象。我省辖区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 (即具有我省户籍或在我省辖区内有承包耕地合同的农民) 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指利用自有或筹集的各种农业机械经常性的从事耕、种、收、植保、排灌、养殖等方面作业服务的经营组织) 。除使用各级财政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 通过其他渠道取得各级财政资金购置农业机械的购机者, 不得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二) 优选条件。在申请的补贴资金超过计划指标时, 确定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

1.种植大户 (年种植或承包种植面积2 0亩以上的农户) 、农机专业户 (拥有或承包2千瓦以上的农用动力机械, 自用或为他人作业的农户) 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并依法注册登记1年以上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2.购置配套农机具 (购置主机和与其匹配的作业机具) 的申请者。

3.科技入户工程和“平安农机”活动中的示范户。

4.持有农机管理、推广部门核发的农机技术培训证书、资格证书, 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基础、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经验并能够积极配合农机管理工作的申请者。

5.未享受过财政资金补贴购买农业机械的申请者。

申请者的条件相同时, 根据申请和受理时间的先后排序确定。

(三) 补贴数量。补贴对象年度内享受财政补贴的购机数量为:

1.个人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 (一套指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 ;

2.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三套;

3.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作业服务队年度内享受补贴购置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 0台;

4.个人年度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的数量均不超过6台。

(四) 补贴对象的责任。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农机管理规定, 购机后必须到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补贴机具的登记入户、核发牌证 (农机号牌和行驶证;法律法规规定纳入牌证管理的农机具) , 接受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补贴机具检查管理和质量跟踪调查, 并服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的合理调度, 在重要农时季节优先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 积极支持当地的农机推广工作。

2.补贴机具原则上三年内不得过户, 四年内不得跨县级以上 (包括县级) 行政区域过户, 五年内不得转卖到广东省外。因特殊原因需转让的补贴机具, 必须报经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并逐级上报地级以上市和省农机主管部门备案。补贴机具的转让价不得高于原购机时机具价格减去各级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

3.不得将补贴机具租赁到广东省外, 不得通过以租代购等方式变相转让补贴机具。

4.违反上述规定的补贴对象, 一经县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查实, 必须退回财政补贴资金, 并取消今后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资格。

二、补贴机具及补贴额

具体补贴机具及补贴额以省农业厅公布的《广东省2 0 0 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为准。省级农机购置补贴额的确定原则是:

(一) 全省不分区域实行统一定额补贴;对同类别、同品种内不同型号的产品, 实行同一补贴率;对同品种、同基本配置的不同生产厂家的机具, 在按相同补贴率计算出不同机具 (不包括选装配置) 的补贴额的基础上, 进行算术平均取值, 确定其单机补贴额。

(二) 种植机械类的水稻插秧机的单机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6 0%, 其它类别农机具的单机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 5%。

三、申办程序

(一) 做好宣传工作。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农机购置补贴的受理时间、受理地点、联系人和咨询电话。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 让农民充分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计划指标、补贴机具种类和补贴额以及申请和办理程序。

(二) 受理和审批。

1.受理和初审。在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确定的时间内, 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受理农民的申请, 指导农民按要求填写《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 并及时核实申请者的有关材料以及资格条件, 提交由县级农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评审组进行审核确认后, 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汇总上报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

2.复核和评审。各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成立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 根据省下达补贴资金规模和各县上报的申请材料, 进行复核、评审, 在《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上填写评审意见, 并签署盖章。

3.公示。各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要对评审通过的购机申请者在其所在乡镇或村进行张榜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补贴对象姓名 (或组织名称) 、身份证号码、住址, 申请购买的机具品种牌型、数量及其生产企业, 机具价格和补贴额等。公示期满后将公示情况填入《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

4.申请表发放。经公示无异议者, 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将受益对象的《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送交有关县级农机主管部门, 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直接发放给申请者, 不得交给农机供货方。

5.购机。农户直接向农机供货方进行“差额购机”。购机时须向供货方提交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1份, 并索取补贴机具的销售发票。各市、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应根据受益对象的需求, 提供相应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协助联系有关农机供货方, 在购机过程中监督执行“差额购机”方式。在购机交接时,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派人在场见证, 将交接核实情况填入“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

6.补贴机具的核实。县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及时 (建议在购机交接时同时进行) 对受益对象提交的材料、补贴机具品种牌型和价格等方面进行核实。经核实无误的, 按照《国家补贴机具编号规则》要求对补贴机具进行编号和在机具显著位置喷漆标志, 并立即填写《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汇总表》。

7.补贴资金结算。各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每季度受理一次农机供货方提出的省财政补贴资金结算申请, 在1 0个工作日内对结算材料进行核实, 出具结算函和相关材料提交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办理资金结算。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在1 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将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直接拨付至农机供货方。

8.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各地级以上市、县 (市、区) 农机主管部门应建立备查档案。备查档案包括《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汇总表》以及有关文件、公告、公示材料等。

四、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使用要求及支付方式

(一) 资金的使用要求。

根据我省实施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的有关要求, 2 0 0 8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所需的省财政累加补贴资金在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各地级以上市应按中央补贴产品目录中规定的机具品种牌型及其补贴标准, 优先明确累加补贴的省财政补贴资金, 确保资金足额预留。

除2 0 0 8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所需累加补贴的省财政补贴资金外, 2003年至2007年历年结转的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2 0 0 8年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均按照省农业厅《广东省2 0 0 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规定的补贴机具品种牌型及其补贴标准执行, 具体实施工作按照本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

(二) 支付方式。

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即采取“差额购机、统一结算”方式拨付。“差额购机”是指在购机时, 补贴受益农民只需向农机供货方 (生产企业或销售商, 下同) 支付机具销售价格减去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即可提货。“统一结算”是指在资金结算时, 农机供货方按规定时间向有关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提交资金结算的有效凭证, 包括:《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购机者的《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和补贴机具销售发票复印件 (须注明“此件与原件相符”字样, 并加盖单位公章) , 经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核实无误后, 出具结算函提交同级财政部门, 由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直接拨付至农机供货方。

五、工作要求

(一)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补贴, 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体现, 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推进农业机械化, 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农业 (农机) 和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 精心组织, 确保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顺利实施,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使补贴资金切实发挥作用。

(二) 规范程序, 严格管理。各地要按照国家和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关规定, 完善制度, 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要严格执行市、县两级评审和受益对象公示制度, 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一要严格按地级以上市确定的受理补贴申请、确定补贴对象的时间规定进行审核和审批, 不得随到随批;二要严格要求申请补贴的农民亲自到场办理有关申报手续, 严禁农机部门和农机供货方代替和包办;三要严格公示时间、内容、方式及场所, 不得走过场;四要严格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表的发放, 严禁未走完程序就发放;五要严格审核申请补贴农民的有关材料和资格条件, 严禁先购机后补办手续, 认真核实受益农民的实际购机情况, 严防一机多补等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行为;六要严格审核、审批权限, 明确县级的权限是审核, 审批权在地级以上市;七要严格补贴资金计划指标额度、实施区域和补贴机具品种牌型范围、补贴标准, 不得超额、跨区域审批和擅自扩大补贴范围、调整补贴标准;八要严格审核补贴有效凭证、材料上报制度。

(三) 保障经费, 明确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切实保障农机补贴工作的落实。对于当地农业发展急需, 农民广泛认同的关键机具设备, 要集中资金, 联动补贴, 提高整体效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各实施环节的衔接。严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以任何方式参与补贴机具的经销活动和违规代收购机款;参与经销补贴机具的农机推广等机构, 不得向农机生产企业收取正常经销费以外的费用;各级农机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农机供货方的好处费, 不得向享受补贴的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加强补贴机具的牌证管理, 对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农机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 及时进行登记入户和办理农机牌证, 不得巧立名目收取非国家规定的各种费用。

(四) 加强宣传, 搞好服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加强购机补贴的宣传工作, 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程序和补贴机具品种牌型、单机补贴金额。要搞好咨询服务, 做好购机手续、补贴产品目录的相关信息等咨询解答工作。充分尊重农民选择权, 不得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根据农民购机的需求, 组织农民购机, 认真做好农机供货方和农户之间的购机协调衔接工作, 鼓励集中供货、批量发机。要引入竞争机制, 反对垄断经营, 禁止基层农机部门和农机厂商串通起来暗箱操作, 禁止农民和农机厂商虚报冒领补贴资金和转手倒卖补贴机具。要加强对补贴机具的价格监管, 特别是农民享受补贴后的机具价格, 不得高于区域市场价格。根据补贴工作进度要求, 农机、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 分期分批做好补贴资金的结算工作。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协调农机供货方, 搞好供货衔接, 充分发挥其自身技术、网络优势, 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要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对补贴机具的质量投诉, 对农民投诉多的机具及其生产企业, 应按管理权限取消其农机产品列入补贴产品目录资格。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3

(1)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补贴额度:省级1 000-2 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申报时间:6月;(2)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300-5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3)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500-8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4)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的30 %,申报时间:5月;(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补贴额度:80万元,申报时间:6-7月;(6)扶贫项目申报时间:1月。

种植农业项目:

(1)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 %左右,申报时间:6月;(2)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补贴额度:200万-2亿,申报时间:6月;(3)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 %左右,申报时间:6月;(4)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补贴额度:300万,申报时间:9月;(5)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补贴额度:300万以内,申报时间:7-8月;(6)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植项目)补贴额度:100-500万,申报时间:12月之前;(7)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种植机械)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30 %左右,申报时间:12月;(8)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 %左右,申报时间:6月;(9)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种子项目补贴额度:800-1 500万元,申报时间:2月;(10)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专项补贴额度:120万元;(11)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补贴额度:每亩补助1 100元,申报时间:3月;(1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补贴额度:500万元,申报时间:6月;(13)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补贴额度:不超过2 000万元,申报时间:8月;(1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贴额度:60-300万元,申报时间:4月;(15)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补贴额度:100-300万元,申报时间:7月;(16)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300-5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17)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500-8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18)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补贴额度:80万元,申报时间:6-7月;(19)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额度:80-120万元,申报时间:3月。

养殖农业项目:

(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良种项目补贴额度:300-500万元,申报时间:2月;(2)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补贴额度:200万-2亿,申报时间:6月;(3)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养殖项目)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 %左右,申报时间:6月;(4)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补贴额度:300万,申报时间:9月;(5)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补贴额度:300万以内,申报时间:7-8月;(6)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养殖项目)补贴额度:100萬-500万,申报时间:12月之前;(7)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养殖及饲料加工机械)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30 %左右,申报时间:12月;(8)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10 %左右,申报时间:6月;(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贴额度:60-300万元,申报时间:4月;(10)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300-5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11)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补贴额度:500-800万元,申报时间:10月;(1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补贴额度:80万元,申报时间:6-7月;(13)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额度:80-120万元,申报时间:3月。

农业流通加工类项目:

(1)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补贴额度:200-1 000万元,申报时间:7月;(2)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补贴额度:300万元,申报时间:9月;(3)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申报时间:12月;(4)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补贴额度:项目总投资的30 %,申报时间:5月;(5)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补贴额度:农机价格的30 %,申报时间:12月;(6)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补贴额度:50万元-300万元,申报时间:6月;(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贴额度:60万元-300万元,申报时间:4月;(8)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补贴额度:80万元,申报时间:6-7月。

(摘自《农产品期货网》,2016-10-26)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4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1935年,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后,美国通过并实施了()。

A.《国家保险法》 B.《社会保险法典》 C.《社会保障法案》 D.《贝弗里奇报告书》 3.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中经常提到的“广覆盖”,是对()的一个表述。

A.社会政策资源 B.社会政策标准 C.社会政策运行机制 D.社会政策对象 4.一些政策方案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必须对各个被选方案的风险强弱程度、防范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从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政策方案,这是()。

A.价值标准 B.成本一效益标准 C.可行性标准 D.风险标准 5.储蓄保险型保健计划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和雇主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新加坡 6.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是针对()的专业服务和生活照料。

A.社会需求 B.个人生活需求 C.公共需求 D.社会发展 7.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正式引入了()的思想。

A.参与式扶贫 B.定点式扶贫 C.开发式扶贫 D.多层次扶贫 8.1990年代,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了()的教育经费体制。

A.以教育税费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补充 B.以非义务阶段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辅、C.以教育税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补充 D.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教育税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教育基金等为补充 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是()。

A.计划配置就业 B.全员就业 C.市场主导、政府支持 D.就业终身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开始实施。

A.1994年6月 B.1995年1月 C.2007年6月 D.2008年1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1.福利国家的主要危机包括几个方面()。

A.福利支出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B.全球化使福利国家的维系面临挑战 C.意识形态的问题 D.福利引发的负面效应 12.下列哪两个社会保险类别个人不需缴费?()A.工伤保险 B.生育保险 C.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D.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13.中国社会政策调整的隐形程序包括()。

A.政策变通 B.补偿措施 C.分化机制 D.委婉化策略 14.蒂特马斯曾将社会福利模式划分为()。

A.残补式 B.和谐式 C.工业成就式 D.制度再分配型 15.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有()。

A.国家保险 B.现收现付 C.完全积累 D.部分积累 16.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可享受廉价租房制度,内容包括()。

A.货币补贴 B.实物配租 C.经济适用房 D.住房修缮 17.下列是就业促进政策法规的有()。

A.《促进就业法》 B.《劳动法》 C.《劳动合同法》 D.《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8.社会政策实施受组织特征的影响,主要包括()。

A.科层组织官僚化的影响 B.组织间合作与沟通的影响 C.组织与政策对象关系的影响 D.组织与政策制定者关系酌影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9.现收现付模式: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财政内,根据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原则,依照本期的养老保险支出来测算需要收取的养老保险费用,通过在职的劳动者来支付现在的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模式。

20.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制定的社会性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1.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劳动者参加并履行缴费义务,对因失业而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维持基本生活。

22.住房政策:针对住房问题,为了实现住房供需平衡,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政府干预住房领域的各种规则和行动,这些规则和行动可能影响住房的供给、需求、数量、质量、价格、税收或占有形式等。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社会政策可行性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哪些特点? 答:(1)实证(中立)分析与规范(价值)分析相结合,即这种分析不只是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去对客观事实作出判断,而且还需要对社会政策方案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在各种备选的方案中做出价值优先性的安排。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即既需要用定量方法来对政策方案的实施及其各种影响作出分析,也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以具体把握社会政策与政策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

(3)政策主体意见与政策客体意见相结合,在可行性分析中,首先应当了解公众,尤其是政策对象对这项政策的意见。以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支持和遇到的障碍。

(4)多学科和多种具体方法的集合,社会政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在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法、个案访谈法、实验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

24.简答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答:商业保险是指通过保险公司的商业经营,来收取保费,承担责任,保障风险的行为。而社会保险是指靠国家来强制执行的保险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

第一,两者的目的不同,或者说属性不同。商业保险是营利性商业行为;

社会保险是非营利性的政府行为。

第二,两者的手段不同。商业保险是通过商业手段,自愿交易完成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借助于行政体系,强制实施。

第三,两者的运作机制不同。商业保险是通过商业公司运作管理,社会保险是通过政府下属的非营利机构,借助于行政手段运行的。

第四,两者实现的效果不同。商业保险不关心社会效益,而社会保险最终效果是社会安定和公平的效益。

第五,两者的保障水平有别。商业保险是根据投保人的投保份数提供保障水平,而社会保险是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来规定合理的保障水平,然后根据个人的贡献,订出一个合理的变动幅度。

第六,两者的保障能力有别。商业保险本身是有风险的,如果经营不善、或者风险突变,保险公司就会破产,从而失去保障能力。社会保险因为是一种国家政府行为,所以不存在经营风险。

第七,两者的保障范围有别。商业保险有很强的选择性,只提供可保的保险。而社会保险是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要求尽量扩大覆盖范围,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基本人生风险。

25.根据政府在住房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分为哪些模式? 答:根据政府在住房问题上扮演的角色或承担的责任,邓尼逊和温格逊将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雏生型、社会型和全面责任型。雏生型住房政策是指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人们往往以违规自建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政府虽然已经开始对住房采取某些干预措施,但政府倾向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应对住房需求。社会型住房政策指的是将市场当作解决住房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住房问题,政府扮演一种拾遗补缺的角色。全面责任型住房政策是指政府把满足全体国民的住房需求作为自己的责任,并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在分析中国慈善事业存在哪些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 答: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慈善的观念意识比较滞后,很多人做慈善更多地是从“积德行善”、“造福后人”、“因果报应”等角度来进行的,缺少自动、自发、并内化于心的动力,慈善的工具性色彩较浓。慈善的“恩赐”性特点依然存在,无论是慈善组织、政府还是社会大众并未从根部上改变“施予者”的视角,没有从平等的角度去看待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这与现代慈善理念也是不相符合的。

(2)慈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中国的慈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但是综合性的《慈善法》和《慈善事业促进法》并未出台,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捐赠者的法律责任并未严格规定,对捐赠的具体方式、办法等也未明确。

(3)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有待提高,正是由于慈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慈善组织的行为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因而监督、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滥用捐款、挪用捐款的事情时有发生,影响了大众对慈善组织特别是官方慈善组织的信任程度。

(4)慈善行为的行政色彩依然浓厚,中国的慈善组织是从政府中剥离出来的半官方组织,比如扶贫-、教育、儿童和妇女等慈善组织。这些组织拥有政府的资金、人事、政策等方面的各种支持,通常是接受捐赠款物的最主要组织。但是这类组织的行政化色彩非常浓厚,人员往往属于政府事业编制,工作上受政府领导和指导,缺乏独立性,工作效率不高,专业化较差。从改良国民的慈善意识、健全完善慈善法制、促使慈善组织运行机制等角度论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

27.论述艾斯平一安德森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体制类型的思想。

答:艾斯平一安德森将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保守主义和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

第一,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这类国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可以部分包括英国。这类国家的福利制度主要依托家庭调查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带有少量的普遍式福利津贴,再加上有限的社会保险计划。他们主要奉行自由市场调节理念,反对国家过度干预,把福利对象污蔑为道德堕落者,把国家再分配计划说成是通向集权主义和人类奴役的道路。所以,他们尽量压低福利救助,促使人们投身市场,接受市场给出的任何社会分层结果。

第二,保守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这类国家典型代表是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些欧洲大陆国家从来就不对自由主义表示臣服,而是对阶级身份和社会地位极力维护。他们由传统的专制主义国家转向了合作主义的政治体制,主要依靠国家、雇主和劳工组织代表组成三方协商机制,确立社会保险计划,保障既得利益者的社会权益。而对于那些体制外的失败者,通过严格家庭财产状况调查提供社会救助。强大的天主教传统使得它们的社会保险制度把家庭妇女排除在外,让她们成为外出挣钱丈夫的受益人,附庸在丈夫身边,提供家庭服务。

第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这些国家只是北欧少数国家。他们奉行普遍主义和劳动力非商品化原则,追寻社会的平等和团结。他们有普遍的非缴费型保险体系,根据生活需要来确定给付水平,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缩小收入差距。他们把家庭成本社会化,通过家庭补贴、社会服务来分担家庭的责任,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活,而且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平衡,以确保福利资源的充足。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5

时间: 2011-07-18 10:04:49 来源: 网络 作者: 浏览:808次

内容简介:2011年甘肃将大幅提高畜牧业保险品种和财政补助标准

今年甘肃省对奶牛的保险数量保持不变,农户承担的保费降低63%。今年计划安排12万头奶牛保险,而农户承担的每头奶牛的保费由96元降低到36元,可获得每头奶牛30 2011年甘肃将大幅提高畜牧业保险品种和财政补助标准

今年甘肃省对奶牛的保险数量保持不变,农户承担的保费降低63%。今年计划安排12万头奶牛保险,而农户承担的每头奶牛的保费由96元降低到36元,可获得每头奶牛3000元的保险保障。今年计划安排82.7万头能繁母猪保险,计划数量将多于往年,农户只需为每头能繁母猪交12元保费,就可获得每头能繁母猪1000元的保险保障。

宝鸡养猪场最高可获80万元补贴

“每头能繁母猪一年的保险金额为千元,养猪户只承担12元的投保费,其余48元投保费由我市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记者从陕西省宝鸡市有关方面了解到,针对生猪市场波动较大的实际,宝鸡市今年对能繁母猪的扶持政策继续执行,同时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进行大力扶持,最高可补贴80万元。

宝鸡市业界人士介绍,从今年开始,宝鸡市财政、农业部门利用国家相关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了对生猪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补贴标准明显提高,资金主要用于猪舍的改扩建、养猪设备购置、水电路等公用设施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具体补贴标准按年出栏500至999头、1000至1999头、2000至2999头和3000至10000头以上分为四个档次,分别给予25万元、50万元、70万元和80万元的补贴。

另外,对列入陕西省上万头生猪示范村项目建设的养猪大村,陕西省上也给予补贴:建设一个存栏600头二元母猪的商品仔猪繁育场,可获50万元补助;有50个农户参与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每个养猪户可获补贴6000元。

国家补助合肥养殖300万

根据有关安排,今年安徽省计划获得4000万元中央投资用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合肥的生猪养殖户将分到其中一杯羹,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可以获得总计300万元左右的中央补助。

25亿扶持生猪养殖 母猪补贴百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五大政策促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生态养猪及相关补贴政策

各类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

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10000头四个档次予以补助,1万头以上不再安排补助投资。其中:

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20万元,其中:苏浙粤每个补助15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25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20万元,京津沪地区不安排。

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40万元,其中:京津沪苏浙粤每个补助30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50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40万元。

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60万元,其中:京津沪苏浙粤每个补助50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70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60万元。

年出栏3000—10000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80万元.考虑到云南、贵州、重庆的特殊情况,云南、贵州、重庆可适当降低年出栏规模,安排部分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重点户),中央平均补助投资为10万元。

中央补助投资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地方政府要根据项目改扩建实际的规模大小,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日

重庆市能繁母猪保险政策解读

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渝办发〔2010〕237号)。为方便广大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经重庆市政府网站约稿,市农委就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2007年7月,为控制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温家宝总理连续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全国开始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2008年2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迅速推进我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通知》,对我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委托人保财险重庆市分公司牵头承办能繁母猪保险工作;2009年3月,市农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继续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通知》,对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0年8月20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能繁母猪保险政策进行调整,对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重庆市启动此项工作以来,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覆盖面稳步扩大,不断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风险保障需求。截止2010年8月底,我市共承保能繁母猪257.8万头,惠及农户151万户,提供风险保障188446.58万元;二是风险保障作用凸显,推动了我市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截止2010年8月底,我市共赔付能繁母猪13.95万头,支付直接赔款9770.64万元,惠及农户8.23万户。三是农业风险意识得到培育,农户主动投保的意识不断增强。中央和市政府的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全市广大农户从这项支农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四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安排,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2008年以来,农户自缴保费2062.4万元,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了18.84亿元的风险保障,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总体上看,能繁母猪保险为我市生猪产业提供了较全面的风险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增强,并实现稳定增长,能繁母猪保险作为支持和保护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其功能和作用正逐步显现,并释放出较大的能量。

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充分挖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惠农”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按渝办发〔2010〕237号文件规定,2010年我市能繁母猪保险金额提高到每头1000元,收费60元,其中农户自缴12元,中央、市、区(县)级财政补贴48元。

2010年8月20日

2011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继续在黑龙江省实施

2010年,生猪和绵羊良种补贴项目继续在黑龙江省实施。这是记者6日在黑龙江省2010年生猪、绵羊良种补贴项目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会议期间,省畜牧局还与各项目县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并对2010年生猪、绵羊良种补贴项目进行了安排部署。

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继续在巴彦、肇东、望奎、北林、讷河、宁安、集贤、勃利、龙江、大庆辖区、伊春辖区、佳木斯辖区等12个项目县实施,对项目县内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每头能繁母猪一年繁殖两胎,每胎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绵羊良种补贴项目在龙江、明水、讷河、肇源、依安、甘南、肇东、安达、杜蒙9个县实施,对项目县内存栏绵羊能繁母羊30只以上,并购进东北细毛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无角道赛特羊、特克赛尔羊和考力代羊等绵羊种公羊的养殖户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每年补贴800元。

会议对实施好2010年生猪、绵羊良种补贴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宣传覆盖面达到100%,让有意愿参加项目的养殖场(户)都能享受到补贴政策。要加强供种单位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加强能繁母畜的登记管理,确保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育肥猪有保险 财政补贴保费20%

“育肥猪有保险,奔小康有保障。”在湖南省育肥猪保险工作对接会上,很多生猪养殖企业的代表都拿着一份育肥猪保险宣传单仔细研究,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保险金额为每头500元

湖南省是全国生猪养殖大省,2009年湖南省出栏生猪7858万头,居全国第二位,出口生猪居全国第一位。

育肥猪保险可有效减轻养殖户受自然灾害和疫病等因素影响,提高生猪养殖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

此次对接会上推出的育肥猪保险产品采用由一个主险附加起赔体重、饲料中毒、盗窃损失、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政府强制扑杀六个附加险构成。理赔时仅需提供保单正本、索赔申请书和畜牧部门出具的疫病及死亡原因证明三大要件。育肥猪保险的参保对象为全省生猪存栏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保险金额为每头500元,主险责任为直接造成生猪死亡的22种疾病,主险费率为7%(最终以保监会核准为准),费率上采用根据养殖规模下浮率的方式,如万头以上猪场主险实际费率仅为4.9%,根据赔付率情况续保时给予保费优待。

财政给予20%的保费补贴

“国家财政提供20%保费补贴,农户最多只需交纳80%的保险费,就可享受100%的保险保障。”除了给予保费补贴,财政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如参加了保险的养殖企业,可将保险标的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农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县域金融机构开办此类涉农贷款业务,由财政按其贷款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中央、省级重大专项资金对投保企业优先扶持;对于养殖业保险工作出色的县市,优先安排生猪良种补贴和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国外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研究 篇6

课题组长:李安宁

杨敏丽

成员:涂志强

恽竹恬

卓杰强

杨 锋

李二超

纵观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在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初期,毫无例外地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规范和促进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7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其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支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法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都把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一个普遍性措施和有效途径,采取了具体的扶持促进政策措施,即使在其后的全面机械化发展阶段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之后,仍然继续实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有重点的强化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本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因此,对这些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制定、完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扶持政策

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是各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和WTO农业协议“绿箱”和“黄箱”政策,制定本国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

——WTO“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财政大多从以下5个方面实施国内支持,保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 展。

(1)在由公共基金或者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方面,各级财政可以支持: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人员培训、培训设施建设、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产品鉴定与检测、农业机械化信息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机械化农业示范工程。

(2)按照自然灾害救济支付条款,提供救灾农用柴油补贴。(3)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投资支持,促进农产品产后处理技术,如烘干、保鲜等技术的发展。

(4)按照环境计划下的支付条款,通过资金投入,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

(5)根据区域援助计划下的支付条款,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落后地区的农业机械化。

——利用“黄箱”政策,从效应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各国政府实际操作的支持政策主要有:

(1)向大型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机具的购买者提供直接补贴、长期优惠贷款,发挥政策调控功能。

(2)按照国际惯例对农用柴油进行价格补贴。

各国政府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和各国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制定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引导,二是扶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三是严格管理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

(一)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引导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引导以经济手段为主,往往采用政府投资、资金补贴、低息贷款和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具有较大的扶持力度。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或装备实施直接补贴、低息或贴息、购 机贷款担保等政府优惠贷款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尤其是WTO主要成员调动农民购置大型机具和设备积极性的主要促进措施。如日本政府对农民购买拖拉机、联合收获机、育苗设备、大型米面加工、烘干、储藏设备以及灌溉、施肥设备提供50%左右的补贴,补贴以外的费用政府通过长期低息贷款给予支持,利率一般比市场利率低30% ~ 60%。韩国政府向购买农机具的农民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建立了26个机械化插秧示范区和机械化插秧服务体系,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资20%,其余60%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法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由政府提供总投资20% ~ 30%的补贴,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可以得到50%以上农业信贷合作社贷款。澳大利亚政府对农场主购买新设备时提供18%的补贴。俄罗斯规定销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其他较贵的农业机械,购买者可以分期付款或者用5 ~ 7年无息贷款。美国各州均出台农业机械销售和使用的减免税政策。

——对农用柴油实行减税和补贴是WTO主要成员普遍执行的一个惯例。其目的是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减轻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负担。如韩国政府给农户提供比市场价格低50% ~ 80%的免税油。德国在农业政策中规定,农民用的柴油半价供应,政府实行25% ~ 50%的价格补贴,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为此每年支出4 ~ 5亿马克。美国政府对农用柴油实行免税政策。法国政府一直对农用燃料实行减税15%的优惠政策。50年代以来实行农用燃料减价,农用汽油减价达到30% ~ 45%,有些年份该项减免达到了法国整个农业预算的23%。

——重视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及技术推广。在70年代,美国农业科研经费每年就达15~20亿美元,近来仍在增加。科研经费的分配比例大致是公共研究系统和种子、农业机械、农业化工和食品等各类私营公司各占一半。此外,还专门拨出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以1977年的联邦预算为例,资助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就达2.4亿美元,用以向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强化农业机械化培训。很多国家尤其是WTO成员都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由政府直接出资开展培训工作。目的是提高农业机械经营者的技术水平等基本素质,为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提供基础保障。

(二)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

为节约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多数国家鼓励支持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1996年,法国居马的总投资额为15亿法郎,占农业投资总额的6%(1985年3%)。其中:优惠贷款占65%;自有资金占28%(1995年为22%);政府补贴占7%(1995年为12%)。韩国在1977 ~ 1986年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协、农地改良组合等机械化营农团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的建立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三)严格管理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

农机的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关系到农机作业质量,关系到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各国对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都进行了严格管理。一方面,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实施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对农机维修、配件供应进行引导与扶持。日本、韩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关于农机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技术规定和维修服务方面的规定。除日本、韩国之外,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都将农机产品质量保证、检测、控制等内容列入农业机械化法 4 律法规中,还制定了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新西兰1950年颁布《机械法》,主要内容是有关农业机械安全防护的技术规定,同时增加了农业机械事故的监理调查内容。日本在出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前后,颁布了27个有关农业机械的安全防护标准。为提高售后服务水平,韩国政府规定制造厂和经销商必须设立一定数量的维修站,以便修理农机和提供零配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三级维修站:道级(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市级和镇级,政府对各级维修站提供财政补贴。加拿大、法国等国规定各公司的农机产品必须保证10年内有零配件供应,对农机零配件供应予以免税等。

二、国外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是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阶段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由于农户在农业机械方面的投资能力比较弱,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直接提供高额的财政支持效果非常显著,对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国家更是如此。各国政府在财政投资、信贷、补贴、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其后的全面机械化发展阶段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欧美等国家仍然继续将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当作政府支持农业的一个普遍性措施和有效途径。法国、韩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通过国家政策支持进行土地整治,扩大经营规模,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告别了小农经济,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土地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减少农民。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数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到现在只有2.2%,农民平均占有土地达到10公顷以上。在着手 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大胆向国外借款,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的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为保证农业机械质量及其方便使用,政府颁发“特许权证”,指定专门企业,在各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点。1955年到1970年,各农场拖拉机占有量从3万台增加到170万台,联合收割机从4900部增加到10万部,其他现代化农用机械也很快普及。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政策的推动下,农场的规模扩大了,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了,政府又不失时机,做起了“专业化”文章。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效益也越来越可观。法国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城市中等工资水平。6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政府调整思路,把扶持农业的重点放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力图通过“产业化”,把本国农业做大做强。

1970年以前,韩国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小农经济结构。这一特点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减少和农业用工费的急增,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日本经过40年实现的水稻生产机械化,韩国仅用了一半的时间。1970年以后,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时期,政府陆续出台了扶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在农业机械的购置方面制定了补贴、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尤其是在1978年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农业生产转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机械技术阶段,政府的金融支持使得农业机械化在农户购买力很脆弱的状况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效果非常明显。

(二)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体系

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国家扶持。放眼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国 家通过立法和制定支持政策,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促进和引导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人工成本上升,必然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国家的支持、推动必不可少。韩国连续实施了6个国家农业机械化事业五年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推进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日本《农业基本法》明确鼓励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合并土地和实行机械化等促进农业现代化,并据此采取了系列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意大利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农业发展十二年规划”和两个“农业计划”,建立发展农业“周转基金会”,以优惠利率为购买国产拖拉机的农户提供贷款和补贴,大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法国在二战后头3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把农业装备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推行“农业装备现代化和规模化”,用15年时间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是一个国家农业机械化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管理措施做出具体的规定,内容涉及农业机械化规划、资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安全、维修、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法规的形式有专门的法律,有在有关法律中做出专门规定,还有形式多种的法案、法令、规则、纲要和标准等。

日本在1953年制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后,曾经在1962、1965、1978、1983、1993等年份进行了多次修订,及时调整、修改其中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不一致的条文,并多次修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令。1961年制定了《农业现代化资金援助法》,此后,还先后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规则》、《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业务条例》和《农机销售、维修 的安全指导》等等配套法规。美国的农业立法比较完备,在农业法中对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机教育、科研、推广、产品质量鉴定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农机安全方面还有专门的《农业装备安全》法规。美国很多州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专门法律或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农业机械化内容,如《加州农场设备销售税和使用税条例》等。韩国在1978年制定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外还将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列入了《农渔业村发展特别措施法》、《农业机械附加价值税零税率法》、《农业机械用油税减免法》、《产业标准法》、《道路交通法》和《兵役法》等相关法律中。德国、法国、新西兰有专门的“机械法”或“农业机械法”等。

虽然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机械化法规不尽相同,但在许多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国际惯例,通过农业机械化法制法规建设,一方面明确规定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以及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将农机产品质量、农机经营、农业机械化教育与培训、农机使用与维修等内容都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明确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证、推动作用。

(四)多种政策手段并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

各国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政府都制定了农业机械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土地集中政策、农业专业化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生产价格补贴政策、农用燃油减税与补贴政策等。在资金扶持方面,采用了政府投资、资金补贴、低息贷款、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根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阶段,以财政支持政策为主,支持农业机械化购买、使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总的趋势是在农业机械化发 展初期,财政支持尤其财政补贴力度较大,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后期,适当调整政策上的优惠。但是由于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即使是已经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财政支持仍然是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在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国家更是如此。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61 ~ 1966年,韩国农业机械的购置实行中央政府补助60%、自筹40%的以国家补助为主的支援方式。1967年开始利用对日(本)请求权资金进口并供应拖拉机、开沟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进口手扶拖拉机、动力喷粉喷雾机的部分零件,并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供应。

1967 ~ 1971年,韩国主要支援普及手扶拖拉机、动力喷粉喷雾机和水泵,以国家补助38%、地方政府补助2%、贷款25% ~ 40%,自筹20% ~ 35%的方法支援。

1972 ~ 1976年,韩国实施第一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这是其首次制定(国家)农业机械化计划。对动力喷粉喷雾机的购置实行政府补助2%、贷款63%、自筹35%的政策,对其他机种实行发放50% ~ 70%的贷款。政府支援农业机械购置的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国引进的贷款,发放贷款的数额为农业机械购置价格的60% ~ 70%,2 ~ 5年之间分期偿还。

1977 ~ 1981年,韩国进入第二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重点发展插秧机和收获机械。对30公顷规模的农协、农地改良组合等营农机械化中心,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资金来源于1976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和政府的预算。

1982 ~ 1986年,韩国实施第三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要在1987年全面实现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半山区实现50%机械化的目标。为促进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从1981年开始,组建经营规模为10公顷的机械化营农团,重点对机械化营农团购置拖拉机、插秧机、割捆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和干燥机等农业机械给予扶持。主要做法是:允许每个机械 化营农团以补助40%、贷款60%的形式购置5台农机。农业机械购置资金来源于1981年设立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基金、国民投资基金、外国贷款资金、特财资金和农协资金等。到1986年,韩国的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植保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 70%、28%、27%和79%。

1987~1991年,韩国进入第四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到1991年水稻栽培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0%的发展目标。并将机械化营农团划分为大规模和小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以平原地区为中心,组建10公顷以上耕地的大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供应大型机械;而小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以半山区为中心,在有5公顷以上的耕地面积的地方组建,供应插秧机和小型联合收获机。主要做法是:对机械化营农团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50%,贷款40%,自筹10%;为促进旱田作业机械化开发了管理机,以补贴20%的形式支持;对一般农户实行贷款60% ~ 90%的政策。到1991年,韩国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植保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7%、85%、80%和93%。

1992 ~ 1996年,韩国实施第六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到1996年全面实现水田机械化,大力促进园艺、畜牧业等旱田作业机械化和设施自动化,大力促进产后机械化,培养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从1993年起利用5年时间实行农业机械半价供应,即对一般农户,农业机械价格在200万元以下时补助50%,超过200万元补助100万元;对农业机械组织(农业会社法人、作业班等共同利用组织)和粮食专业户补贴事业费的50%。到1996年,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8%、97%、96%,达到先进国家水平。韩国农业机械的半价供应实行到1997年,随后以低息贷款为主。

法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期,国家对农机购买者给予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励高效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机具的研发、生产与 推广。政府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占到农业机械投资额的20%~30%。目前农业机械化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补贴、优惠贷款等鼓励政策已较少使用,但农机用油补贴政策一直在执行中。目前农业机械化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保护使用者安全、降低劳动强度和保护环境、利于国土整治等方面。1960年,法国颁布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00年对该指导方针进行了补充修订,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的环保要求。为保证偏远地区土地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政府仍然为当地农民提供购买农机具的补贴资金。

英国1938年用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费用是1400多万英镑,1948年为4390万英镑,70年代初每年的费用超过8000万英镑,到1979年用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投资为5.81亿英镑,占全部农业投入的13.4%。日本在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曾经达到80%。德国对农用柴油实行25% ~ 50%的价格补贴。美国对农用燃油实行免税政策。

(五)始终将农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作为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并向农业现代化发展,扶持、推动科研先行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国家都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农机科研、开发体系,不但国家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农机企业也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农机科研机构不仅数量众多、阵容庞大,科研设备亦相当先进齐备,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机科研进行补助、资助,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中央专门成立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农业机械的应用、研究、实验和鉴定,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分析,农机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行,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机教材、书刊的编写出版等。还承担民间机构实施风险较大的基础实验研究、开发改造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很多国家为提高本国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农机技术培训都制定了支持政策。通过教育和培 训,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一般农民,知识都比较丰富,能够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各种车辆的使用、维护和修理,懂得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和通信工具,具备环保、园艺、法律等多种学科专业知识,工作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日本中央和各道、府、县都设立了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为农民讲授驾驶技术、操作方法以及保养、检查的有关知识。政府对地方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的建设、活动经费以及对社会培训农民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补贴一半经费。对扩建这些机构及引进新教材方面实行扩大补助。韩国农村振兴厅设立农民训练所、各道设立农民训练院,各郡设立农业机械训练场,实行免费培训政策。中央实施针对农村指导公务及教官要员的专门技木训练;道、市、郡以机械化营农组织的基干要员和农业机械实际需要者以及妇女为对象,实施以农业机械的驾驶操作、维修等实用技术实习为中心的基本技术训练。

(六)大力鼓励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 如何提高农机装备使用效率,降低其使用成本,始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机共同利用,是各国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美、德、日、法、韩等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国家,除了有健全的管理指导体系外,还建立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推进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这些服务组织不仅为农民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加速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在代表农民和农机企业利益,反映农民要求、沟通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国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的主要特点:一是鼓励扶持合作购机,共同使用,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二是支持保障服务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民加入组织比较普遍;三是合作内容广泛,涉及农机购买、使用、销售、技术培训 信息交流等方面;四是政府对服务组织的减免赋税、优惠贷款等政策扶 持比较到位。

法国的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合作社(CUMA,该组织只限于购买、使用农业机械方面的合作),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法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些大型、专用农业机械,如经济作物作业机械、大型收获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都通过合作社集体购买、使用,机具使用费比个人购机使用费低40%。有效解决了购买昂贵农机设备的资金困难,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居马”能够享受免交一切赋税的优待,还能获得优惠贷款,政府支持是这种合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韩国政府在1971年实施了“农业机械共同利用计划”。该计划主要研讨了如何扶持农业机械利用组织和实施相关的技术培训问题,把共同利用组织分为以农民为中心的共同利用组织、农业团体为中心的利用组织和农业团体为中心、设置在示范区的利用组织3种类型分别加以扶持。如“营农机械银行”,主要利用农业机械完成农田作业,对具有操作能力的农户租赁农业机械和受委托代理经营农户租赁的农业机械,单独核算,政府在资金支援、宣传、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扶持。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营农机械银行”以及农协等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德国50%的农业户是兼业农户,他们建立了农机使用联营社、互助组、机器出租站等组织,为农户服务。其中“农机环”世界闻名。日本战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促进各种形式的互助形式,推进农业合作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银行”等农机共同利用组织。在西欧,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应用、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美国为解决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事情,除了有很多农业经营公司为农民提供服务,大量非盈利性的合作社在提供各种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合作社遍布各地并稳定发展,农机租赁公司、农机作业公司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达。除农业合作社中有农机服务项目外,还有农机协会等联系农机 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介组织,既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经销农机产品,也开展农机具使用租赁活动。

由此可见,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加快时期,各国政府毫无例外地都制定和出台扶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都较大,保障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建议

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85%,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按照国际惯例,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工业化发展时期,是国家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落实和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向粮食等农产品大省倾斜、向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倾斜、向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倾斜。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完善补贴制度,强化落实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巩固补贴成效,提高补贴效益。

(二)对重点环节农机作业实施专项补贴

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目标、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重点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粮油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保护生态环境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机作业环节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对农用燃油实行减免税和价格补贴,是WTO成员国政府通过生产资料补贴给农民提供的间接性收入支持。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建议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并通过部门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田间作业用油实行30% ~ 40%的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以农业机械经营者为主。

(四)对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减免税政策

建议进一步降低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拉动农机工业发展。逐步减免部分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积极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进行试验推广。引进、开发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步伐。

(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引导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利用政府补贴、部分出资、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和新型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中介和合作组织。

(六)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安排农业机械科技开发资金,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重点支 持,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积极引导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七)健全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

2024国家农业扶持补贴政策 篇7

与此同时,云计算在应用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日前,作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上海落地了一批云计算项目。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多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云计算近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将徐徐开启。

将引导组建云计算“国家队”

有关专家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目前各部门对抓紧起草《指导意见》已经达成共识。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明确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

据了解,正在起草的《指导意见》将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运营和应用服务,促进已在内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进一步对外开展相关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云计算模式向服务转型。

《指导意见》还将明确,选择部分城市作为云计算试验城市,组织国内骨干企业开展云计算服务。这意味着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之后,多个政企合作的云计算应用项目有望在今年落地。

此外,鉴于国内IT企业与国际IT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对国内云计算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

今后相关部门将引导组建云计算“国家队”,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目前,华东电脑、东软集团、浪潮信息等行业龙头已深入参与到各云计算示范项目中,有望在2011云计算落地之年抢先一步占领市场空间。

上海率先落实多个示范项目

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由于缺乏有价值、成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此各地云计算发展面临共同的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2011云海论坛上,上海的多个云计算示范项目率先落地,突破了云计算应用的难题。其中,华东电脑、普华基础软件、中标软件、东方通泰、世纪互联等一批企业发布了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公共服务平台,闸北健康云、青浦区和长宁区电子政务云等一批云计算项目正式签约,与东软集团、浪潮软件、万达信息、华为等一批软件和电子信息企业共同合作,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

据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介绍,上海下一步将从两方面推进云计算的示范应用。一是应用需求导向型的具有商业模式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采用自主创新云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金融、贸易、物流、文化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面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并将引导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居民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二是采用云计算模式新建或者改造信息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信息系统。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上海云计算产业今年的重点将落在示范应用上,特别是对于具有成功商业模式的市场化项目,将研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其推广应用。

云海产业联盟秘书长唐全荣表示,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培育一批云计算龙头企业,形成一套云计算标准,培养一批云计算人才,推动具有典型意义的云计算项目建设,特别是采用自主创新解决方案构建的云计算项目,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首选途径。

万亿元市场启动在即

未来我国的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政府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包括5个试点城市在内,各地主管部门都对发展云计算表示出浓厚兴趣。北京市经信委与北京市发改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发布了《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明确表示将通过建设中国云计算中心服务于电子政务;上海发布“云海计划”;深圳制定了云计算的产业战略和实施方案,当地从事云计算相关应用的企业已超过300家。无锡、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也积极与国内外IT龙头企业合作,探寻云计算落地和应用的最佳方式。

多位专家表示,政府部门不仅是云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更是重要的市场启动力量,政府的推动可以促进云计算产业跨越式发展。专家建议,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计算技术服务厂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国内IT企业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并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厂商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合力参与全球云计算产业竞争。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指出,从2009年年底到2013年年底的4年间,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为中国带来超过11050亿元的新业务收入。

东方策略团队则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元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招商证券研究员张良勇表示,我国云计算市场基数小,在未来两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几率不大,但由于公共部门受政府强力推动进行示范性应用,市场增长达到或略超过亚太市场水平是可能的,即未来两年增长率在 40%左右。

张良勇表示,国内IT企业的机会在软件服务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安全、地理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等应用领域。国内IT企业的优势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灵活的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等。

华东电脑相关负责人表示,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层面均有动作,有的针对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层,有的着力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有的则主攻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的应用层。预计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相关企业有望在这一轮IT浪潮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上一篇:高矮排队中班教案下一篇:医护人员转正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