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进城务工常识(精选8篇)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1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求职时,除了亲戚朋友及熟人介绍的外,要到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获取务工信息,向介绍机构出示相关证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自己能胜任的工作。
与用人单位见面时,要出示自己的证件,还要写一份简历,介绍自己的经历。
被录用后,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签定劳动合同。具体地说,就是 要就业培训,工资,劳动时间及强度,公休假期待遇,劳动安全卫生好保护,医疗保障,提清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方面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护用工单位好 劳动者的权利,二是明确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三是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一据可凭,有法可依。如果发生纠纷,务工者可以凭合同到劳动监察部门反应,举报,或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终裁。
按照国家的 规定,进城务工者与其他职工一样,可以参加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和享受已参加险种的保障待遇。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2
一、农民工享有的基本权利
1.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
2.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依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安排农民工加班的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4.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5.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中;
6.用人单位不得向农民工收取订金、保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证等证件;
7.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应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
8.农民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权利;
9.女职工享受特殊劳动保护;
10.农民工有权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注意事项
1.千万不要到非法职业中介求职;
2.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保留有关证据,如工资条、公司办理的出入证件以及考勤等;
3.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
4.一定要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如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应理性维权,通过正规途径,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切忌冲动和极端。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3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 随迁子女教育 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10-01
一、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
(一)随迁子女入学成本高,升学困难大
我国现行的入学政策和入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正规教育。在各种这些就学途径中,公办学校为了防止进一步激化公办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通过收取各种教育规费,如: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家庭大都收入较低,再加上入读公办学校的入学手续繁琐、步骤较多,严重制约了随迁子女的入读公办学校。在接受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里,这些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也较高,与当地的公立学校相差不大,但是也要交纳较高的费用,一般农民工子女家庭依然是负担不起。此外,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由于受户籍和学籍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必须回原籍升学,但是当前各地的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城市学校所学内容与原籍学校教学内容难以衔接,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升学和发展。
(二)随迁子女的学校管理不规范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大规模入城,给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的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公办学校中,随迁子女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流走的学生根本不与学校打招呼,有些随迁子女因证件手续不全而没有学籍,为此学校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是效果也不好。在民办学校里,条件好的一些民办学校基本上有档案、电子卡,与公办学校一样。但是在一些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里,由于入学较容易、管理不严格,学生流动性很大,而且有的插班生进班,学籍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民办学校和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大,师资管理困难,我国目前的政策还不能保证教师的平等,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在福利待遇上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教师流动性较大。
(三)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大量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幸福感、情绪调控能力、自尊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明显低于当地的子女,随迁子女在生活上还存在着与当地学生不一一样的生活困境,他们缺少当地朋友,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不敢接近城市的同学,因为身份、教育、家庭以及潜藏在身后的社会因素阻碍了他们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很容易走向封闭和自卑,导致产生复杂的“边缘人”的心态。随迁子女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学校里教师在课堂里很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这些子女很难找到自己的宣泄途径,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而这直接影响着与同龄人的交往。
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
户籍制度是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即城市政府以在校户籍儿童人数或在编教师人数下拨教育经费,如果接受了随迁子女,就会导致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致使城市公办学校资源紧张,出现高额的而借读费和赞助费现象,从而无法有力保障其入学机会的公平。因此,采用居住地管理取代户籍管理的教育体制,是势在必行。如江苏省自2003年5月1号起,全省范围内推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湖北省2004年也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湖北省居民的户口类型将统称为“湖北居民户口”。1这些户籍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可能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取消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各项相关制度,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平等机会,给予随迁子女应有的国民待遇。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执行力
政策法规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政策实施配套措施,使得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政策偏离目标现象,丧失政策本身的正确引导作用,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不断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构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监督政策的有效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都强调弱势补偿,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克服不合理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可以借鉴“教育券制度”,做到“钱随人走”,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再按实际发生的“教育券”的数量,经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2;针对进城务工子女流动性较大,可以建立统一的流动信息实时统计制度和电子化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实现电子网络化管理,学籍管理可以依托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生唯一的学号进行管理。
(三)打造校园文化,给予随迁子女特殊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多元文化的传承功能,使随迁子女既能对流入地文化适应和传承,又能在原有文化特质上得到尊重与保留。学校教育不应以某一地的文化主流自居,要求流入者去单向顺应与遵从,而应同时尊重和吸纳其带入的异质文化。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既要引导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又要保留随迁子女自身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平等意识,构建学校平等、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他们进入公办中小学的心理门槛。作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教师,要成为随迁子女心灵成长的关注者、世界观形成的引导者,必须认真对待和关心每一位随迁子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学校里要避免单独编班,要利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给予随迁子女的更多的关注与爱护;课下经常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最后要注重道德与情感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注释:
[1]湖北省教育厅: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
[2]李志友.《试论“券”解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可行性》,皖西学报,2010年6月。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林茜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及其影响 篇4
内容摘要:农民工在各行各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不
可磨灭的贡献;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国家政策的不完全落实也给农民工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字:经济、技能、消费、生活、土地、待遇
调查地点:射阳县盘湾镇中华村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8月30号
调查对象:外出务工者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外出务农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分析相关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实施方法:问卷调查及走访
在繁荣的城镇里,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的农民工穿梭其间,从他们奔波的背影及悬挂的汗水中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背井离乡的辛酸。在他们不太流利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里能够感受到他们外出打工的不拔与坚毅。他们只身来到城镇放着一家老少不管不顾放弃那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大好时光,我想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梦想而拼搏,因为他们并不能适应城市喧嚣和它节奏的快速,那么他们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呢?为什么他们要放弃自己的家园千里迢迢的赶往他们并不怎么熟悉也不能适应的另一块土地呢?并且还是乐此不疲、趋之若鹜呢?
我在暑假做了一回农民工,并通过暑假时间对农民工的问题做一些调查,因为这是和各年龄段的农民工密切的交谈,因此结果还是比较实际的。我家在农村,这几年暑假都回去,发现家乡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大部分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很多户人家就是老人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了。通过与外出打工人群的交谈,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农民工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打工的,农民能吃苦,肯出力,勤奋,任劳任怨且廉价。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有农民工在辛勤的劳动。现在矿山、建筑工地,真正第一条线工作的有80%——90%是农民工。举凡城里最累、最脏、最苦、最险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在默默的干。农民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现实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农民的贡献是在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各方面条件很不利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管理制度。这种一国两策的格局,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革,虽然农民进城了并且在城里的二三产业工作了,但农民的户籍仍然是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没有变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出去赚钱养家糊口。然而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仍是过年的钱也很难。究其原因,据几个农民工说他们虽然每天都辛苦的工作,但工资却很低,即便省着花也攒不到什么钱,加之许多收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也只能混混自己的嘴巴。通过对农村的熟悉我还了解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其子女读书问题很难解决,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都很难落实,所以难让农民的小孩进城学习,也只有让他们在乡下随他们自己学一点,这就造成大批人没有念完高中就回家去了。缺少知识,缺乏技能,这就好比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严重。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很大因素是经济原因,伴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及征收,使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土地,仅靠几亩4农田早就不能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况且社会生活水平也在逼迫性的提高,农民进城务工自然成了维系基本生活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有欠缺理性思考的地方。首先,政府给农民的补偿金与被征用土地实际价值和预期升值空间差距悬殊,换句话说,政府利用公权力,以极低的价款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直接征用过来,然后利用市场方法,通过对外招标方式,以高价转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在这一个“三方关系”中赚取了丰厚的“剪刀差”暴利。当然政府征收土地的权利是无可非议的,我国的土地制度为土地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征收土地必须符合合法条件;(1)为了公共利益的目地;(2)严格依照法定程序;(3)公正补偿。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少数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图利开发商,将商业用地曲解纳入公共利益范畴;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征地补偿费用不合理,不到位;安置程序简单化,社会保障不利等。这些无疑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我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产生这种现象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这些务工人员中有着某中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缝纫、针织等;或者单纯的抱着在城市务工“多挣些钱,改善生活”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个现实的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使得部分农民有种粮“得不偿失”甚至“入不敷出”的感觉,虽然国家对“三农问题”一向关注重视,也切实的采取了许多惠农措施:今年来中央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赋,还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增加粮农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但是由于结构性通货膨胀,原料价格上涨,交易条件恶劣,农村金融外流等一些外部经济因素,农民从事农业生
产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农业方面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油、电、煤、水等基础产品,以及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使种粮成本大幅提高。这种价格的飙升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本身是一个没有附加值的行业,农产品的单位产量也是有限的,我们不难看到工业品的附加值在不断的上升,这由此导致了农村交易条件恶化。事实上农民收入在有限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却越来越大,农民务农“入不敷出”,赤字愈大。相比条件下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最起码打工不需要望天而收,不用烧香拜佛的求天,只要自己能吃苦、肯吃苦,那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综上总结出农民工进城的原因如下: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土地太少不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困难不得不外出打工;部分农民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并且获取更多的收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外农村应用新型的科技,使得劳动力剩余。
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影响是双面的,不仅对农村本身来说有着重大的影响,还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有效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劳动力的转移开拓了农民的视野,转移了农民陈旧的农民观念,使得一些务工收入较高者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子女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兴建楼房、配置家电、购买手机电脑已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从另一成面上讲,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想适应,初中文化的外出劳动者成为外出务工的主流,高达71.4%,小学文化占14.6%文盲半文盲占3.96%,高中以上的务工人员仅占10.04%,因此外出的务工者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层企业,就业空间狭小,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的行业,素质低下成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颈瓶;体质缺陷制约劳动力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面向农村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在自己的城市里“暂住”,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连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低等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的歧视,导致农民离乡不离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会农村,成为往返与城市和农村的“两栖”居民。
针对农民工的问题,我们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前几年实施的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这一措施颇显成效,使许多农民工能够顺利的取到工资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另外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开展“再就业培训”它使得许多农民工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能够使他们成为有素质的打工仔。近年来国家采取政策补助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沿海城市农工荒问题。如果城市在不重视农民的权益而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与加大投入,农工荒的问题将持续,并导致其经济受到限制。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5
在城里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您是福建农村户籍,今后可选择在城镇当地缴交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了,以前在老家缴交的,可直接转到现居住地去。
从福建省人社厅获悉,我省将开展城镇就业的农村户籍居民参加或接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符合条件者可在城镇居住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或接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这也是我省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养老保险衔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据悉,纳入参保接续人员包括两类:一是持有《居住证》的我省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居住地从事个体经营(无雇工)以及灵活就业的,本人自愿,可以城镇个体经营者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城镇居住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我省农村户籍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自谋职业的,持有《居住证》的,可在城镇居住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接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费用方面,缴费基数按我省城镇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执行,并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同步调整;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12%划入社会统筹基金。
另外,在厦门市城镇就业的我省农村户籍居民以及外省务工人员,其养老保险参保、续保具体办法将由我市自行规定后出台。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6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策略探析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作为新时期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切实探讨并化解其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当务之急,在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转变观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共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作 者:何桂宏 刘正荣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刊 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刊名: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心理健康问题 化解策略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 篇7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7395万人 (1) , 其中16-30岁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为16821万人, 超过农民工总人数的61.4%, 新生代农民工 (2) 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 也关系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陈兰, 2010) 。
广西是我国的一个农业人口大省, 2013年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0.42% (3) 。然而受经济基础欠发达、自然资源脆弱的限制, 2014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 明显低于全国9892元的平均水平, 因靠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农民工劳动力输出一直是区内实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就业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影响研究, 广西作为样本区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典型。
二、城市就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意愿受到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想将各种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产生的影响全部分解出来, 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为找到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愿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广西农村实际及指标数据获取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选出如下部分因素作为变量指标进行分析, 见表1。
三、广西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特征分析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是“广西大学2013年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课题基金”下立项课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认知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为例”的问卷调查所得。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30周岁, 在外务工6个月以上的广西籍农村青年。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采集数据样本, 在广西区共发放问卷300份, 经过筛选和审核后, 剔除调查对象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段内的76份、所填写信息不满足研究要求的29份及问卷缺失4 1份, 剩下有效问卷1 5 4分, 问卷有效率5 1.3%, 基本满足本次研究的数据样本要求。
2.样本特征
(见表2) 在从以上对样本主体基本情况来看, 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 外出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 占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2/3以上。第二, 新生代农民工中超过80%的人外出务工或有务工经历。第三, 广西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偏低, 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 有近20%的人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不利于他们务工过程中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和维权。第四, 获取就业信息渠道方面, 政府和劳务中介机构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十分欠缺, 他们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寻找与亲朋好友的介绍。第五, 整体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40.9%的月平均收入在1500-2500元, 同时受行业、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二) 定义变量与建立模型
(三) 分析与结论
1.城市就业环境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3得知, 就业环境客观评价均值最高的是“对务工人员的就业政策”, 最低的是“对务工人员购房政策”。对就业意愿影响最大的是“务工地收入状况”, 最的小是“务工地文化建设程度”。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 务工地就业环境所有客观状况评价均值都在3以下, 即在“较差”到“一般”之间, 相对其他就业环境, 当地就业政策, 人口素质和收入状况基本能令新生代农民工满意。户籍政策, 购房政策和对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评价最低, 现实原因就是二元户籍制度导致户籍政策和农民工子女就读政策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最大的是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和当地生活水平, 这三项关系到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和生活成本。影响最小的是当地文化建设程度, 说明农民工文化意识不强。每项就业环境对就业意愿影响的均值都在3以上, 对于在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每一项就业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他们在城市就业的意愿。对于农民工影响最大的就业环境因素是收入水平。
2.城市就业环境对务工意愿的回归统计分析
(见表4、5、6、7) 利用SPSS20.O软件,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首先使用容忍度指标对各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进行检验。表7结果显示, 调整R2值为0.576, 说明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 估计标准误差为0.742, 说明衡量多元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好, 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 (VIF) 都小于3, 可认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D.W统计量在2左右说明残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统计结果见表6、7。经济环境所包含的务工收入状况、务工地物价状况、务工的生活水平状况的P值均小于0.05, 说明经济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显著。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 本文可得出如下结论:
1.就业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的影响主要是经济环境, 其次是社会政策环境, 文化环境对务工意愿的影响较弱。就业环境中的经济环境与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的相关系数为87.6%, 表明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仍是以“打工赚钱”为主。在务工地能获取的务工收入水平的高低, 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大小的根本原因, 收入水平越高, 务工意愿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同时, 务工地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与其收入水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名义收入一定的条件下, 物价越高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就越高, 那么实际收入就会下降, 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意愿也会随之下降。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优化就业环境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信心与务工意愿。就业环境中的社会政策环境与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的相关系数为57.9%, 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十分关注与自己就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的宏观政策, 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城市的务工意愿。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对务工就业的就业政策的关注外, 也越来越希望能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 对于促进他们融入城市, 在城市生活、发展所涉及的落户政策、购房政策、子女就读政策及医疗保障政策等方面也越来越关注。文化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甚微, 基本可以不予考虑。
摘要:本文以劳动力迁移“推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从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城市就业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业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意愿的影响主要是经济环境, 其次是社会政策环境, 文化环境对务工意愿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就业环境,新生代民工,意愿
参考文献
[1]陈兰.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J].中国劳动, 2010, (8) :6-10.
[2]李建华, 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 :42-45.
[3]程名望, 史清华.就业风险、就业环境、就业条件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沪鲁晋364份务工样本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 2010, (1) :11-19.
[4]蔡!.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王兴周.“90后农民工”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128-133.
[6]刘建民.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64-69.
[7]张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 2011, (6) :100-109.
[8]姚植夫, 张译文.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北四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 2012, (8) :46-55.
[9]张毅.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_增加外出务工收入[N].人民日报, 2004年2月13日 (6) .
[10]赵春雨, 苏勤, 方觉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体系与方法[J].地理研究, 2013, (5) :891-901.
进城务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篇8
进城务工有哪些类型?
农民进城务工的类型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技术工。即包括工厂、建筑工地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工作,如瓦工、木工、焊工、管工、电工、车工等生产领域的技术工人,也包括厨师、理发师等服务业的人员。
个体劳动者。如开报亭、特色小吃店,从事家电修理、裱糊字画、雕刻等。
简单劳动职业者。如一般企业的体力劳动者、各类服务人员、保安人员、清洁工、洗衣工、搬运工等。
农民进城务工的类型正在朝着长期工和有一定技能的方向发展,随着农民进城就业有关政策和条件的完善,农民工可以从事的职业也会更加广泛。
找工作有技巧吗?
找工作同做事情一样,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所谓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识、技能、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一定得知道自己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不能做的工作却偏要做,结果必然遇到挫折。
了解你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向亲朋好友中做过相关工作的人了解有关情况,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请教,他们经验丰富,体会深刻,能给你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失败教训,使你少走弯路,而他们的成功经验又是你可以借鉴的。
自我推荐。在了解自己和了解工作的基础上就开始求职了。求职就是寻找和得到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用人的信息、争取面试、谈话、签约等环节。找工作就像推销商品一样,要让顾客买你的产品,你必须告诉对方,你的商品有何特点,价格怎样公道。同样,找工作也要围绕着“我是做好这份工作最合适的人选”这样一个中心来展开。学会推销自己,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录用。
为什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现代职业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各种工作。有人看到别人做某种工作做得很好,就觉得自己同样可以做,但真的做了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就是由于职业差异和我们个体差异所造成的。
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同买了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自己穿了合适,别人看了也觉得舒服。俗话说“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在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里工作,状态会很放松,无论做什么都觉得得心应手,也很容易出成绩。
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的另一個好处,就是可以使你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与这个职业相关的知识会掌握的越来越多,专业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而且有可能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相反,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想象他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怎样判断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面对种类繁多的工作,怎样才能判断出自己适合做哪类的工作呢?这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衡量。
从自身能力上看,具备怎样的能力,是判断自己适合哪种工作的重要标准。你具有烹调能力,可以做出各式花样的可口菜肴,那么就选择厨师工作;你的手很灵巧,眼手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可以选择家电维修、制作手工艺品等工作。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它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某类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生理角度讲,相貌、气质、身高、体力等这些身体的自然条件也可成为判断自己适合哪种工作的依据。许多工作对从业者的生理条件都有特定的要求,如大宾馆、饭店的服务人员、保安人员对相貌、身高有特定的要求;搬家公司对其员工的体力、耐力也有要求;色盲的人不能从事与颜色有关的职业,如蔬菜的分级包装、印染、化验等工作;有嗅觉缺陷的人不能从事食品生产、化妆品销售等工作。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工作对从业者身体条件的要求,可以减少求职失误和工作挫折。
从心理上说,喜欢什么工作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对某项工作产生兴趣,才会使人们自觉地朝着相关的方向努力、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你对某个工作感兴趣,那么干起工作来就会感到其乐无穷。性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显然,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人从事商品推销工作是不合适的,一个脾气急躁的人也难以胜任诸如校对、售货等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工作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有了对自己心理、生理、知识和能力的了解,就能大致判断出自己合适的工作范围。从而为自己确定明确的职业目标,降低找工作的盲目性,有利于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找工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找工作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实当你准备外出打工时,就已经开始考虑:准备去哪座城镇?适合去南方还是北方?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饮食、语言等。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也许不习惯北方的天寒地冻;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就不宜到空气潮湿的环境里工作。
除此之外,找工作还要注意以下一些具体情况:(1)要了解你想做的工作是不是已经“人满为患”。如果有许多人都要从事这种工作,在这个行业或职业上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那么即使你费了很大的力气,因竞争激烈,可能也得不到这个工作。
要注意所选的行业有什么规范。许多行业有自己的工作习惯、行业用语和一些行业忌讳,不了解这些就可能成为就业的障碍。
如果想进城从事个体经营,还应懂得国家的有关规定,懂得如何取得营业资格和营业执照、如何纳税等程序,了解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不要根据他人的好恶或评价选择工作。每种行业或工作因为性质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一样,难免在人的心目中有高、低、贵、贱之分。找工作不要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无论哪种工作,只要符合自身的条件对自己来说便是好工作。
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有少数个体经营者采取拖欠工资、谎称赔本等手段拒绝支付劳动报酬,骗取劳动力,甚至欺辱女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进城务工的朋友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防止受骗,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找工作应避免哪些误区?
挑肥拣瘦。有些人找工作时往往处在两难状态,想干又怕艰苦,不艰苦的工作收入又低。实际上,不可能存在一个既清闲,又收入高,人人都可以做的工作。这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起码条件。我们应该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从艰苦的、简单的工作做起,等你有了经验、有了资本,就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山望着那山高。有些人总是看着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好,频繁地换工作,结果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提高,最终被社会所淘汰。找工作要量力而为,从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和技能,因为职业技能的积累只有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进行。
缺乏自信。有些人被自卑心理所笼罩,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明明可以做的工作,却因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能力不够而不敢去尝试。这样无疑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
对金钱过分迷恋。赚钱是每个进城务工者最直接的目的,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心理,以高工资、高报酬为诱饵,吸引不知情的人上当,上当者最后非但钱没挣到,自己还被别人利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挣钱要取之有道、合理合法,何况挣钱并不是进城务工的惟一目的,还要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
【农民进城务工常识】推荐阅读:
进城务工农民论文08-17
农民进城务工的原因09-13
进城务工的欧洲农民工08-30
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民工租房可提取住房公积金01-10
农民被进城的根源10-13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06-06
粤府办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06-17
农民进城后仍可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08-30
进城务工01-06
进城务工子女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