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用12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1
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是实行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我国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就必须以人为本,大力改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是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入问题,有利于发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入学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大部分走进了学校。但是由于他们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很难融入城市,进入学校后随之出现了融入困难的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出现的问题
(一)入学门槛高,入读公办学校难度大。
为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起点公平,国家出台了“两为主”的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难的困境,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出现了大量有悖于政策导向的现象。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途径主要有三种形式: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需要提交名目繁多的证明材料,办理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甚至有些学生不能就读公办学校。而非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质量较低,很难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
(二)学校发展不均衡。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由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三者共同承担。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较少,大多数就读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非公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很大,非公办学校的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办学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很落后。公办学校依靠地方政府,而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却只能依靠自身,自谋发展,浪费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极其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缺失。
维也纳精神分析学者阿德勒提出了家庭教育理论。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和进入社会的基础,孩子在社会中需要的合作意识和生活能力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学校离不开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为了生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很难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首先,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因而很少有时间对子女进行教育,难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其次,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一般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甚至根本没有上过学,普遍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对子女的一些不正确学习行为采取不恰当方式,如打、骂等粗暴的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家庭教育作用得不到发挥,不能配合学校教育。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学校更加困难,进一步拉大他们与城市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加强制度保障。
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观念,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重视和扶持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应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顺利融入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现行户籍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严重阻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在城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没有城市户籍和学籍,没有纳入城市的教育规划,因而很难进入公立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地方政府虽然认识到了户籍制度的弊端,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进城务工人员能够申请到城市户籍的数量有限,而没有申请到城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政府要制定政策,进一步取消户籍限制,简化公办学校的入学程序,保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2.加大政府投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就读的学校档次不高,存在教学设施较差、缺乏教育经费和教务人员大量流失等问题。政府应该增加投入,扶持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支持。
政府应该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校的真实情况,对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加大扶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强化学校责任,优化学校管理。
1.优化教学过程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不同,在城市入学后,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很难融入学校。因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为随迁子女在学习上提供相应的帮助。充分考虑随迁子女的学习基础,根据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学校制定的教学内容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提高随迁子女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2.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自身特殊身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性格敏感、胆小孤僻、甚至自卑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心这些学生,了解他们,接纳他们。教学时,要认真观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实施灵活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关心他们,主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融入新的学校生活。
(三)强化家庭责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和教师,还必须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结合,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将子女教育放在最重要位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互相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家长代表做报告,使家长共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学习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子女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智慧,杜永红.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2]曹俊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探究:问题、原因及政策建构[J].基础教育研究,2013,10.
[3]孙彬.城市融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
[4]鲍国光,俞彩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生的新融合教育:“和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11,9.
[5]王哲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文化冲突:表现、根源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2015,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流入地,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务工、就业或经商,需接受教育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在我校居住地就近入学就读。凡父母或监护人在我村已暂住一年以上,都可以申请在我校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应按流入地规定,依法送其随迁子女至流入地学校入学,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一、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并确保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指导和督促学校就近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不得以如何理由拒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为学生建立学籍。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返回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
三、优质服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建立和完善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入队入团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实行同等待遇。
四、加强管理,统一建籍、统一管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各接收学校要及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学籍,坚持定期上报,做到底数清晰。对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因父母流动而失学。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杜绝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现象的发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3
关 键 词 家委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2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普遍表现出敏感孤独、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问题行为倾向。[1]厦门市乌石浦小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80%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其父亲多为工厂、汽配、五金、装修、修理等行业员工,母亲则多为家庭主妇或者手工零活从业者。显然,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忙碌,在家庭教育上大都有心无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学校、家长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而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劳动,而属于心理学范畴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学校在创建“和·美”校园的过程中,着力学生生活技能教育,并在家委会的积极协助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爸爸妈妈大讲堂”:唤醒积极的自我价值认同
资料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惑是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等。在与老师交流时,多数家长常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务工人员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敬。他们认为自己没文化就不能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同时认为自己学历低,工作“不体面”,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因此没办法以自己为范本来教育子女。而在子女看来,父母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住拥挤,这种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因而父母的教育在他们看来没有说服力,这也使得他们之间很难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
而从学校的视角看,这种多元化的家长职业构成,反而为生活技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学校家委会学习部专门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人才库”,根据家长个人专长,设立了“爸爸妈妈大讲堂”,每周一小时,请可以担任“教师”的家长走进校园,分年段给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职业见闻。[2]比如一位从事建筑施工的爸爸,就以“阿祖的厝会说话”为题,通过大量的门匾、牌匾、堂号、词联、彩画等实景照片,把阿祖的厝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讲得通俗易懂,大受孩子们欢迎。这位爸爸以“家从哪里来”为情感主线,告诉孩子们有趣的起厝打基方式,有意思的起厝过程,起厝完毕的庆祝方式,自己参与建设的闽南建筑的图片等,最后还推荐了《记住乡愁》这本书。又如,一位在眼镜店工作的妈妈,收集整理了配近视眼镜的学生群体的数据,向孩子们分享了“预防近视六大妙招”。如此等等。就是这些奉献在劳动最基层的爸爸妈妈们,先后为学生们开设了《VR-走进虚拟现实》《孝行天下》《摄影天地》《绿色网络》《乐器鉴赏》等等多个行业的大讲堂,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劳动技能的自信,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师生。学校教室走廊的文化墙上,开始有了“这就是我骄傲的爸爸妈妈”的留言即时贴。还有不少孩子积极鼓励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校园,给小伙伴们开讲自己的行业故事。这样,通过“爸爸妈妈大讲堂”,亲子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应该说,孩子的“生活技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它往往需从身边的重要他人身上习得经验,尤其是以双亲为言行榜样,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来感知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他人”,他们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最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自尊,而这正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家教漂流日记”:传递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
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另一大困惑是“孩子不听话”,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3]就此一问题,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属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家长们都表现出对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加强家校合作的热切愿望。就此,老师们认为,如果能将他们的经验、心得加以总结提升、积淀推广,同时把他们的困惑抛出来探讨、交流,也许他们的家教水平就将得以提高。为此,学校决定引导广大家长撰写家长教育感悟,并以日记的方式将之“漂流”分享。活动伊始,校长首先在家委会上率先示范,分享了自己的家教心得,并要求每班家委会积极组织家长们撰写分享,将《班级家教漂流日记》的效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同时带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催动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一位家长在漂流日记中写道:儿子的数学模拟考考砸了,面对满卷子的低级错误,我忍不住爆发了。第二天,我冷静下来后,想跟孩子抱抱,再好好交流交流,哪知孩子不说话,走进房间里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说你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别人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原来,他拿来的是配套阅读书籍中的《一位母亲和家长会》一文,文中的母亲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与鼓励孩子,最终让资质平庸的孩子取得了非凡成就。不难想象,这位家长被深深地触动了,以后教育孩子时,相信他再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会更加理性而科学。
事实上,何止这位家长,在家委会的积极组织下,当家教日记在每个家庭中“漂流”起来时,当孩子跟父母一起阅读时,父母们坦诚的交流,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的执着,取得家人理解支持后的欣慰,善于批判思考以及控制自己情绪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都化作文字中那些温暖的画面,浸润着孩子们的内心。
而今,这24本《家教漂流日记》已成为一部难得的实用性生活技能教科书,成了家长们最好的成长礼物。每学期,学校都会将其中的优秀之作装订成册,赠送给每一个家庭。广大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家教案例互动启悟,相互支持,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培养乐观精神,成就了最好的生命示范生命的正向教养。
nlc202309081653
三、“家庭学习共同体”:弹奏“和·美”的互助共进音符
应该说,家长们尽管都有着提升自身家教能力的愿望,但他们的个体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发挥家委会的协调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尽可能快速地提升家教素养和能力?在社工的协助下,学校以中高年级年段为试点,组建了校内和校外家庭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了1+N模式的互助学习实践。所谓1+N模式,是指由若干有共同意愿的家长、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与教师一起共同策划、共同参与、自愿组合、优势互补,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教育的壁垒,建立起有效的互助沟通机制,弹奏了“和·美”快乐的互助音符。
这种“校内”及“校外”互助小组服务模式可谓好处多多。一方面,它能更好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学会有效利用组内成员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作为校内互助小组的延伸,家庭式互助学习小组强调亲子共同参与,为家长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家庭互助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家长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家庭教育指导也由“被动教育”变为了“主动体验”。
而与此同时,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不但学习起来其乐融融,而且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去海边捡拾垃圾,远赴白鹭洲进行才艺表演,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等,在家长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生活技能获得显著提升。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家委会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家长的家教能力显著增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大大提升,尤其在同辈交往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大为改善,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了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觉性,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孙文中.厦门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2]杨志杰.循径取穴——学校管理的“养生之道”[J].福建教育,2016(9):5.
[3]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8.
(作者单位:厦门市乌石浦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4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所面临的状况
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格局,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大量的流动人口承担着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任务。很多农民选择进城打工, 就会在城市中安家,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随之而来。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表明: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与当地适龄儿童的同等教育, 以当地全日制公办的中小学校为主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施行常规教育, 保证日后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市化的学校氛围中是特别的存在, 因为其家庭在社会中的特殊性, 导致很多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来自城市里原有生活圈的阻碍。需要通过教育思路的转换, 来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质量。
1.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工作重点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教育领域的科研能力, 将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的思想教育内容作为重点议题开展讨论。
第一, 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以特殊学生群体为对象展开一系列调研工作, 组织全体教职人员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 从思想层面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教育认识,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以往校方对学生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来看, 没有为担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教职人员提供相应的思想教育教材, 更没有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到位, 从而为课堂思想教育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校方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搭建一定的技术平台,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库, 利用动态分析软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好。
第二, 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出较为完善的沟通平台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内容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探究学生心理的变化, 耐心地进行沟通, 找出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学生也会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不产生排斥的感觉。
2. 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校方为了提升学校整体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开展教师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研究活动, 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为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实践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 包含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打开学生的思想格局等几项重点内容。将研究结果用于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实际思想教育过程中,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教师研讨工作, 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 逐步树立了学校教师队伍中关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道德教育的核心观念与意识, 加深了部分教师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解, 对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的改良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发现大部分学校对城市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教育工作较以往有所加强, 这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 也是国家教育政策改革的成效。只有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中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整体人文素养, 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未成年人的未来成长极为有益。
参考文献
[1]刘善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机会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1) :138~139
[2]杨申宣、刘琼维、王红晓.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云南省蒙自市小学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 2012 (5) :151~152
[3]黄忠敬、冯靓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教师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以上海市M区为例[J].基础教育, 2012 (6) :144~145
[4]汤林春.冲突·建构·融合: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23~128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5
为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经研究决定成立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统称随迁子女)就学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罗建军
下甲镇初级中学校长 副组长:梁金芬
下甲镇初级中学副校长
下甲镇初级中学副校长
成员:
下甲镇初级中学教务主任
下甲镇初级中学政教主任
下甲镇初级中学后勤主任
…………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任由杨军同志兼任并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宣传好关于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二)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随迁子女就学情况的摸底统计工作,及时掌握随迁子女的就学情况;指导各校做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全方位帮助随迁子女轻松就学。
(三)加强监督力度,设立举报服务电话,杜绝违规操作,致使随迁子女难就学、不平等就学的现象发生。
(四)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下甲镇初级中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随迁子女;教育权
数据:据2013年3月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20%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参加除工伤保险之外的其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率均未超过30%。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
从人文角度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也有错误的价值取向、人文观念在作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那些数以万计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就是流动人口,但在城市中这些流动人口通常会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在经济上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比不上城市居民,这就造成了两者子女间在生活学习中不同消费观念,随之而来的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势必造成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之间存在差距感;同时由于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体力劳动,也造成了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现象,也就造成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难以维护。
从社会角度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异地高考政策推进缓慢的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根本性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必然要触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制度,乃至社会结构。从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预示着我国的城乡结构体系在未来将发生巨大变化,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这一目标,足以表明进城务工随迁人子女受教育权将得到更好的维护。
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各界应广泛关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必然是维护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的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将被提及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真正实现其入学公平、教育公平、升学公平。
新型城镇化能畅通随迁子女就学通道。根据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总体要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会逐步放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能得能消除,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和实施办法将更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色彩。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坚持公办学校为主,简化就读手续,保障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儿童少年平等接受相应的教育。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满足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小学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报考高中阶段学校,会平等享受高中招生政策和享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有关政策与会随之调整,会使不具有流入地户籍的随迁子女,在完成高中相应阶段并有相应学习经历,可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随迁子女就学条件将得以改善。新型城镇化明确指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节点上,各地区会将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纳入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中,会依据不同城市的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随迁子女就学需求等因素,科学布局中小学校,加大城镇人口密集地区学校建设,扩大教育资源并统筹配置。会均衡发展的教育配置资源,加强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位置的学校建设,逐步为随迁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切实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问题会得以解决,逐步实现经费预算中统筹安排, 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在校生数拨付经费予以保障。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随迁子女教育质量将有所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辐射能力强,是利用城市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在提升城市自身的过程中,相关机构会加快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昭示着提高随迁子女就学的教育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会对随迁子女实施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了解城市,融入学校,快乐生活,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有助于随迁子女就学管理。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体现在对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的更应该是管理更新。应加强随迁子女流出地、流入地的学籍管理,确保流出、流进都有相应的信息记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对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关系到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更好地维护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理应成为检验新型城镇化成与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7
关键词:美国教育,社会融入,随迁子女教育
一、比较议题的提出
比较教育研究,在地实践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以下简称宾州)斯泰特科利奇市(State College)的收音机公园小学(Radio Park Elementary School)为个案,自2014 年4 月到2015 年2 月对该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下简称为ESL)儿童的教育进行了为期10 个月的实地调查,探讨了美国这样一个移民而且国际暂居流动人口较多的国家,是如何利用学校教育这一工具促进社会融合、实现并维系社会整合的,并进而反思其对我国当前城市公立学校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中的意义。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人口横向流动加剧,其对教育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带来了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有关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作为关涉宏观社会阶层流动以及社会整合的问题而广受关注。然而,在研究者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当下,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状况并不乐观。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脉络下,随迁子女群体的长期存在且日益庞大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实现有效的社会融入,是教育以及相关社会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美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黑人白人冲突、种族歧视曾长期存在,种族及文化的多元是其基本特征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异质多元的文化之上,美国实现并保持了至少在显见层面上较为稳定的社会整合形态,其中的推力当然离不开宏观社会制度的安排,但学校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者近一年对美国个案小学的观察中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学校教育增进社会团结与融合、维系社会整合的功能1在美国公立学校有清晰的体现,特别是在对新进入美国社会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来儿童的教育实践上。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与美国移民或国际暂居流动人口孩子的社会融合在问题产生前提上有所不同,所面临问题的具体内容也有根本区别,但问题解决及拟达成的显见目标———实现一国社会存在之基础的社会团结与整合是一致的。基于此,研究认为在具体策略上两者因所回应问题的具体内容不同而不可简单比较模仿,但在技术策略背后所贯穿的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实践逻辑与路向则是共通的。美国的社会融合问题由来已久,其对该问题的回应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较为成熟;而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社会融合问题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20 年才逐渐凸显的,我们在对此问题的应对上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中美两国在此议题上做比较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在具体问题界定及问题解决逻辑与思路上的启发很有必要。
二、美国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入学规定与教育:平等接纳与看见需求
(一)入学中的制度安排:平等接纳
1982 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普莱勒诉杜伊案(Plyler v. Doe)中判决,拒绝非法进入美国的孩子进入免费公立教育系统是违反宪法的。[1]这一判决适用于K-12 义务教育系统,[2]从此奠定了至今在美国各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孩子无论合法居民与否都享有平等入学权利的法律基础。因此,在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入学程序虽然各州会有些微差异,但总体而言程序都很简单。
以宾州为例,该州教育局的基础教育通告(Basic Education Circulars)指出,“州内所有学龄孩子,无论他/ 她是本州居民,还是仅仅是与本州居民住在一起,或居住在有关机构以及领养家里的非居民,都有入读公立学校的权利”。[3]基于对这一权利实现的保障,通告中除了规定需要审查年龄、住所等资格文件之外,更明确规定了禁止审查的内容,如父母护照签证等,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孩子的身份如何,合法与否都同等具有平等入学资格,即通告中所声明的,孩子的入学权利不可以在孩子的移民状态上有任何条件。[4]
州的规定直接在学区层面落实。因此,斯泰特科利奇学区网页上标明公立学校注册入学所需文件仅为:(1)政府颁发的证明学生出生日期的出生证明或护照原件;(2)疫苗接种情况清单;(3)合法监护人住在本学区的住址证明;(4)证明合法监护人监护关系的文件。[5]
由此可见,在美国,自上而下从国家法律层面到州的制度安排到学区的程序化操作,对于所有学龄孩子,在入学权利保障上都是一致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是美国社会中外来移民或国际暂住居民的主要部分,也是在美国社会中面临更多社会融合问题的群体,入学机会分配中不问身份的平等接纳,使这一群体孩子迈出了走近美国社会的第一步。
(二)学校教育过程:从认知需求到积极回应
注册入学时,除了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在宾州教育局的网页里还有规定需要提交家庭语言使用调查表。[6]在研究者对收音机公园小学的研究中发现,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表是在注册现场填写,同时要求填写的还有孩子有什么特殊需求的调查表。2014 年4 月调研期间,研究者曾询问负责注册的老师,为什么要填写这个表?老师解释,因为学校使用英语教学,孩子的英语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参与和表现,了解每个孩子在家庭中使用何种语言,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这是州的统一要求。通过查看孩子在家庭中语言的使用,大致能够了解这一孩子的英语语言状况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根据这一信息,开学后学校会对所有在家不使用英语的同学逐一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学校将对那些在测试中被认为对英语掌握不够好的孩子提供专门的语言课程,即ESL课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的英语课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
真正从交往互动到深层次心理的融入、融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外来者来说,对所进入社区、社会的语言、风俗、文化有基本把握与理解,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感受到舒适自然的重要前提之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获得平等入学机会,进入了儿童最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开启了社会融入可能的第一道门。但如何将这一可能性往前推进,将入学机会的平等延续到学校教育过程,使这一群体儿童有能力平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从前文老师对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语言状况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在州教育局以及学校对此问题的理解与回应———平等接纳,但也看见不同需求,并给予特殊支持。而这里的不同需求,最显见的是语言,然后是与之关联的文化及其他,学校将语言作为了问题回应的重要切入点。
在收音机公园小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混合分班,统一教学,但正如注册老师所说的,入学后对在家不使用英语的学生进行语言测试并单独给予ESL课程。因为研究者的女儿在该小学入读学前班(Kindergarten)1,开学第二周,研究者收到了学校ESL课程老师的信,主要意思是学校完成了对新进入学校的英语为非母语学生的语言测试,欢迎新家庭加入学校的ESL项目,同时介绍ESL课程分班情况和即将要开展的活动。2
在随后研究者对收音机公园小学ESL课程的研究中发现,ESL不仅是孩子语言学习的课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引导孩子以及家长了解美国文化的课程,ESL老师不单负责语言教学,还承担着介绍美国文化以及协助学生家长更好地进入所在社区的角色。
在ESL课程里,语言学习当然是核心,但内容的组织却是文化。从每周课程老师给家长的邮件里,可以看到在不同年级的课程里,有基本日常用语以及词汇掌握的要求,但所有语言学习都会整合到每个月的学习主题单元中,而学习主题的安排却与日常生活、文化紧密关联,其中以介绍美国日常生活文化为主,特别是结合季节、节庆展开。如9 月,学前班的学生因为属于入学初始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为日常最常用的五种感官以及相关动词使用,而其他年级的内容则是有关秋天的主题;10 月则是紧接着秋天而来的收获主题及与相关的节庆、色彩、南瓜以及万圣节;11 月则是与感恩节相关的历史、仪式、火鸡、家庭团聚等;12 月则是圣诞节主题。在秋天、收获的主题里,课程老师会介绍社区周围的农夫市场及附近农场每年秋季常规的收获庆典活动;在万圣节的主题学习里,老师会告诉孩子怎么庆祝,特别在“不给糖果就捣乱(trick-or-treat)”活动中怎么去要糖果;在感恩节的主题里,老师则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节日的历史渊源,让孩子们建立起“五月花”这样有历史意义的概念;在圣诞节来临前两周,ESL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有关圣诞节的书,通过影片给同学们介绍世界各地冬天的节庆日,同时也会与同学分享老师作为美国人在这个节日里的一些传统庆祝方式等。3
孩子的社会融入与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紧密关联,但同时也极大程度受家庭影响,如果家庭能在新的环境中很好地调整与适应并顺利生活,孩子则会更容易建立起相应的安全感并愿意投入新环境。因此,ESL课程除了引导孩子了解和理解美国日常生活和文化外,同时也通过家校沟通的邮件以及各种活动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如,在9 月开学的第一个月,ESL课程专门召开了ESL学生家长的“返校之夜(Back-to-School night)”家长会。会上ESL老师介绍了本课程孩子学习的情况、课程教学方式以及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学习的地方,随后,老师重点和家长们分享了美国文化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基本方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在10 月中旬,学区ESL项目组组织了一次全学区ESL学生家庭的百乐餐(Potluck Dinner)聚会,聚会期间,组织者特意给家长们印发了该学区的社区各类服务电话、日常生活超市的介绍等信息,以帮助ESL家庭尽快熟悉社区环境与适应新的生活,与此同时还给家长们介绍了本学区专门针对国际人员的公益组织机构及在这一机构中可以得到各种服务与活动参与。在万圣节前,ESL老师则专门发邮件提醒家长学区万圣节晚上“不给糖果就捣乱”的要糖果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
至此,可以看到,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教育,在学区以及学校的实践中,一方面是按照法律法规平等接受入学、各种资源一视同仁开放;另一方面是对其特殊需求予以积极回应,从教授语言到介绍风俗文化以帮助适应新生活,研究者将其称之为教育过程中对美国文化的输出。如果教育仅停留于此,很容易让人想到“宰制”、“文化帝国主义”这样的概念。但研究者在对学区以及个案学校的研究观察中发现,在实践层面的教育过程中,与英语语言、美国文化的学习、介绍的同时,也贯穿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促进相互理解以和谐共处的努力,这种尊重与理解不仅在美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也在同为跨文化的ESL学生之间。
三、多元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境遇:尊重与推进理解
在研究者调研期间收音机公园小学9 月开学的第一次ESL学生家长“返校之夜”家长会上,ESL课程老师便对家长说,虽然孩子在学校要专门学习英语,但在家庭的日常交流中,不需要刻意去使用英语,建议保持使用母语,这样对孩子的思维以及成长都是有好处的,他们当然应该要会说自己的母语、理解自己的文化。很简单的建议,但从中不难看到,至少在ESL项目中对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态度。而随后学区组织的全学区所有ESL学生家庭参加的百乐餐聚会,通知标题即为“ESL跨文化百乐餐聚会”,主题则是“促进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家长相互认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聚会现场,插有所有ESL学生所属国家国旗,主持人一一介绍了学区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家庭。
当然一次活动并不能真正让大家熟悉起来,但至少学区的活动从形式上表达了一种对不同文化尊重与理解的姿态2。在这一活动中,对孩子来说,他们显然也不会因此对某一文化产生多么深刻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获得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活动所营造的不同文化欢乐共存、不同人群共同分享的氛围,无形中会强化个体对“和而不同”的认识和接受。同时,很多孩子会因为自己带来的国家的特色食物很受欢迎而心生自豪感,并因此加深身份认同。聚会期间,在研究者与学区收音机公园小学负责ESL教学的老师讨论跨文化学生适应的问题时,该老师顺便告诉研究者,百乐餐是学区每年的常规活动,活动目的一方面是给ESL家庭一些有关学区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当地日常生活的资讯,另一方面就是想给大家创设一个相互交流、增进理解的机会和空间。该老师还谈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让对方感到新鲜的东西,但这种新鲜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又没有相互理解尊重的心理前提而容易导致矛盾,孩子之间的交往常常会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学区、学校通常会将家庭纳入,希望营造一个ESL社群,增进彼此理解。研究者发现,“社群/ 社区(community)”3是他们很喜欢使用的概念。同样出于对不同文化的关照以及促进相互理解,在ESL课程里,高年级的教学内容里更有不同国家文化的学习单元,如在2014 年10 月26日,ESL老师的邮件中就提到:“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将要开始学习日本以及来自日本的民间故事。”4
ESL课程中对多元文化的态度也在其他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见到。如学前班的老师在教学中讲到美国感恩节的传统时,老师也会给每个同学表达的机会,让同学们分享各自国家或家里有趣或特别的节日传统。在每个国家特别的节日里,如中国的春节,老师也通常会请相应家长来和同学分享他们的节日传统风俗,以及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在一些国际学生较多的学校,特别是有更多自主空间但同属公立系统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有的学校更会以多元文化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在这些学校,不同国家文化传统表达生存的空间显然更大,而且内容也更为丰富。
ESL课程以及学校里的常规教育教学当然是影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社会融合最主要的制度化社会生活场所,但在这之外,学区所在社区的一些相关组织及活动,其实在更大的社会层面推动包括儿童在内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宾州州立大学的全球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Global Studies)、学区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免费面向公众的多语言世界故事时间(World Stories Alive: Tales in Many Tongues)项目等。
学校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家庭需求的认知与行动回应,除了直接解决了现实的问题,也让学生和家长在心理上感受到被支持与接纳,而且,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到学区对ESL学生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生存空间打造,使这种支持与接纳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敞开门”“把你变成和我一样”的单向结果,而是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接纳与共处。这种接纳给孩子带来的是正向的情绪体验,也让孩子在学校、在社区都更觉得自在而愿意融入和参与。研究者在大量观察中发现,即使是英语仍然有很大障碍的孩子,他们都非常愿意去学校,在学校表现积极,没有显见的疏离与不适,与老师、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当然这一方面与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有关,但其中更得益于学校在宏观法律架构下对孩子从个体人到其后文化的态度及落到实处的实践。
四、启示与本土问题回应:融合概念与中国问题的实践路向
在收音机公园小学近一年的观察研究期间,研究者最常想起的相关研究情境是,2013 年研究者和人类学研究者冯老师在北京一所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就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的田野调查。在学校,一方面研究者不断听到学校老师说,现在本地外地生都一样了,都一视同仁,没什么差别,都分不出谁是本地谁是外地的;但另一方面,研究者也看到弥漫在老师中满是抱怨、甘愿放弃的消极。老师们认为,学校今天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状况是学校衰落的标志,有老师甚至认为从最初教医生的孩子到教护士的孩子,现在沦落到教住在地下室的护工的孩子,毫无出路。而在学生中,也不是像老师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在表面上,随迁子女与本校的本地孩子确实很难看出有多少区别———因为在该校的本地孩子本来就少而且也主要来自低社经阶层,但随迁子女那种来自心底的文化自信的缺乏其实是显见的,他们居住在这座城市却局限于极其有限的生活半径,对所身处的社区、城市都知之甚少。社会融合在实践上除了政策所强调的“一视同仁”之外,并没有更多严肃考虑和落实措施。在田野中,研究者与课题组成员曾有过讨论,讨论的核心是,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可以去充分挖掘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背后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去找到学校发展的新路径以及社会融合的可能?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及社会融合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的回应特别是具体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显然需要更多切实的行动研究做支撑。但研究者也发现,在美国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多有值得借鉴之处,如前文所言,借鉴不是具体技术策略的简单模仿,而是贯穿在实践的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实践逻辑与问题解决的思考路向。
首先,是关于“社会融合”定义的问题。在本文从对美国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从学区到学校、到教师,他们对融合的实践所强调的是在法律的框架下,承认不同人群孩子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需求的积极回应,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学校及社会生活。而对于文化差异,一方面是肯定与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创造机会促进交流与理解,使得大家能在共同的社区安适共存。显然,其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不是“她/ 他”变得像“我们”了,而是不同文化的孩子、人群达至相互尊重、理解、接纳,和睦共处,甚至在互动中建构出新的文化形态,就像ESL老师所说的,学校里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生,是很有趣的事情,每个人都很特别,可以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学校的文化也因此更丰富。在我国,无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领导、教师,谈及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最常听到的仍然是“现在政策都一样了”、“本地生外地生一视同仁”、“看不出什么差别”这样的表述。其中,“融合”显然仅停留在“趋同”的层面。这样的定义,既忽略了随迁子女这一群体本身可能因文化、习惯等种种差异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也看不到随迁子女作为文化多样性的群体可能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会。因此,在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与社会融合的议题中,重新审视现有政策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对“社会融合”的定义,显得很有必要。
其次,是与对融合定义紧密关联而来的认知差异与回应需求的问题。从前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语言课程安排、文化活动的设计,都是对这一类学生群体差异性需求的认知与回应。而反观我国当前很多接受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强调简单的等同划一,忽略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因此,造成了虽然这一群体被接受进入公办学校,但却难有很好的城市社会理解和个人成长,其中回避差异性需求也因此带来隐性区隔甚至是现实的社会矛盾。在当前,这一群体除了显见的来自不同区域所可能存在的城乡文化差异、区域风俗文化差异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由于义务教育后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对于其中大多数人来说都要面临义务教育之后返回户口所在地继续学习的现实。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如何在可能的范围里去考虑这一现实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目前的个人困境与国家政策两难,并给予可能的支持,如建立学生家长获得政策信息的常规渠道,纳入家长参与协助孩子更好适应不同区域间转学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等。这既是回应最直接的教育需求,也是更大意义上以积极的姿态面对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不同区域、阶层民众的社会团结。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方便抽样确定位于上海、广州、北京三地的34 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基础上,在每所样本学校的四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 个班级( 仅有2 ~ 3 个班级的全部纳入) ,对每个样本班级的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和家长问卷各4 166 份,回收匹配的有效问卷3 941 份,有效率为94. 6% 。其中男生2 253 名( 57. 2% ) ,女生1 688 名( 43. 8% ) ; 家长自感经济状况“比较好”有237 名( 6. 0%) ,“中等水平”有2 644 名( 67. 1%) ,“比较差”有809 名( 20. 5% ) ; 家庭社会经济水平评分较低者1 105 名( 28. 0% ) ,中等者942 名( 23. 9% ) ,较高者1 290 名( 32. 7% ) 。
1. 2 方法选用国内外相关调查中使用过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条目[7],分别编制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农民工家长的结构式自填问卷。
1. 2. 1 学生刷牙行为详细询问了小学生“过去1个月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持续时间”。本研究中,参考国内外研究,“正确刷牙”的定义[8 - 11]为能够采取竖刷或者转圈法每天刷牙≥2 次,并且每次刷牙持续时间至少2 ~ 3 min。同时询问了家长该学生3 岁前后的刷牙经历。
1. 2. 2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从3 个维度编写问卷:( 1) 口腔健康信息认知能力,包括理解“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牙龈炎的相关症状”“评价六龄牙的重要性”“适合小学生牙刷刷头大小”“适合小学生刷毛硬度”“甜饮料对小学生牙齿的危害”和“窝沟封闭防龋作用”7 个信息; ( 2) 口腔健康信息评价能力,包括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蛀牙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的必要性”和“有牙齿问题及时到医院矫治的必要性”5 个信息; ( 3) 口腔健康信息运用能力,包括“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让孩子适龄刷牙”“帮助孩子刷牙”“检查孩子刷牙质量”和“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5 个信息。其中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含义是家长曾带孩子在学校接受过检查,定期检查牙齿或接受过窝沟封闭或涂氟等措施。口腔健康素养问卷整体Cronbach α 系数为0. 620,认知能力素养、评价能力素养与运用能力素养3 方面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 452,0. 463 和0. 345。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条目均以二分类,“不知晓/不能正确评价/未做到”计为0,“知晓/正确评价/做到”计为1。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参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方法[12],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 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1. 2. 3 一般人口特征问卷还包括学生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来目前居住城市的年龄、自感家庭经济状况等。为综合评价对象的家庭社会经济水平,根据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计算Green评分[13],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赋值32,40,49,61 分。职业状况为无业和农林牧渔水产业生产人员、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职员和办事人员、军人、商人个体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和企事业负责人分别赋值34,42,49,53,56,59 和63 分。Green评分= ( 父亲文化程度分 × 0. 7+ 父亲职业分 × 0. 4 + 母亲文化程度分 × 0. 7 + 母亲职业分 × 0. 4) /2。并根据Green评分三分位,确定家庭社会经济水平为“较低”“中等”和“较高”三类。
1. 3 质量控制正式调查开始前,在上海的某所样本小学,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学生和5 名家长进行预调查,以进一步修正调查问卷和调查实施流程。现场调查时,由调查人员在班级内使用规范的指导语,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集体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填写,并在第2 天上交,由负责老师将问卷寄回课题组。
1. 4 统计分析利用Epi Data 3. 1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检错,使用SPSS 22.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描述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象刷牙行为的基础上,采用 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不同维度与学生刷牙频次和正确刷牙行为的关系,同时控制性别、自感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混杂作用,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小学生的刷牙行为全部被调查学生中,3 岁以前开始刷牙的不到40% ,自我报告过去1 个月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也仅为70% 左右,女生这两个行为比例均高于男生( P值均< 0. 05) ; 而每次刷牙能够持续至少3 min的学生比例仅为23% ,采用正确方法刷牙人数更少( 13% ) ,且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越早到城市居住的学生在“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比例越高( P < 0. 05) ; 自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早期刷牙行为、最近刷牙频次和持续时间都相对较好( P值均< 0. 05) ,但刷牙方法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基于家长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的Green评分等级与学生各刷牙行为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2. 2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方法[12]计算,口腔健康认知能力素养总体正确率为16. 2% ,认知能力素养各条目正确率不尽相同。见表2。多数家长知晓甜饮料和儿童牙刷刷毛硬的危害以及保护六龄牙的重要性,知晓率在75% ~80% 之间。评价能力素养总体正确率为60. 0% ,大部分家长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牙齿好坏与自己的保护有关”“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牙齿问题及时到医院矫治的必要性”,各条目报告率在79% ~ 95% 之间,而“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报告率仅为44% 。运用能力素养总体报告率为12. 9% ,仅有“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报告率高于50% ,其余均较低。
2. 3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刷牙行为关系由表2 可知,拥有良好刷牙次数和正确刷牙行为的子女,其家长素养均高于不具有良好刷牙行为的子女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小学生,其家长知晓“六龄牙的重要性”与“甜饮料对小学生牙齿的危害”,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的比例均大于70% 。但能做到“帮助孩子刷牙”“检查孩子刷牙质量”的家长报告率均低于30% ,具有该刷牙习惯的学生的家长素养高于不具有该刷牙习惯的学生家长。能够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小学生,其家长能够知晓“六龄牙的重要性”“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和做到“检查孩子刷牙质量”“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比例在30% ~ 80% 之间,均高于不能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学生家长。
注: * P < 0. 05,**P < 0. 01;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表3 显示,家长是否拥有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与其子女能够用正确方法刷牙有关,OR值分别为1. 41 和1. 30。控制混杂后,与低口腔健康素养家长相比,高口腔健康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家长的孩子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42. 2% 和36. 9% 。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3 讨论
本研究以上海、广州、北京三地的34 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家长的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研究结果反映,若家长具有较高水平口腔健康素养,其子女日常刷牙行为也较好。
本研究调查发现,随迁小学生3 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比例不到40% ,与Wierzbicka等[14]对波兰学龄儿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与Elkarmi等[15]的对4 ~ 6 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相同。本研究显示,儿童具有良好刷牙行为的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儿童刷牙行为较差的家长,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的缺乏,将极大的影响儿童口腔健康。与李政等[16]对北京市四~ 六年级流动儿童调查研究结果一致,笔者也发现,具有每天刷牙次数≥2 次这项运用能力素养的家长,能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表明随迁子女家长没有足够正确的知识转化为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次调查对象中自我报告过去1 个月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占70% 左右,该比例高于白云洋等[17]对天津学龄前儿童的调查; 而每次刷牙能够持续至少3min的学生比例仅有23% ,低于张海莲等[18]对吉林一到五年级小学生的研究。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人群不同本研究调查人群刷牙行为比学龄前儿童明显进步; 其次,本研究调查了三地随迁小学生刷牙情况,而其他研究多为某一地区学生刷牙情况,地域跨度大,综合了几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因此总体上报告率低; 第三,调查中深入询问刷牙方法,暴露了研究对象虽每日刷牙次数良好但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事实。本研究也发现,随家长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子女三岁前开始刷牙和现在的刷牙习惯明显改善,与Petersen等[19]对中国城市11,13 和15 三个年龄段青少年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而采用综合评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Green评分与小学生刷牙行为无关联,可能的原因是Green评分为综合性指标,自感家庭经济状况更加敏感; 研究对象单一,均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和文化程度相近,区分度小,Green评分高的家长人数少,因而无法得出其关联性。同时研究还发现,来目前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学生3 岁前开始刷牙的人数越多,说明对城市的融入感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评价能力素养为60. 0% ,而认知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报告率仅为16. 2% 和12. 9% 。本研究显示,三个维度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越易培养正确刷牙次数和刷牙方法的行为。评价能力素养与运用能力素养与子女用正确方法刷牙行为密切相关,与刷牙频次无关,认知能力素养与正确方法刷牙和刷牙频次均无关。可能的原因: 首先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偏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知识体系,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知识环境,知识掌握差因而无法得知认知素养与学生两种刷牙结局的关联性; 其次,掌握的知识并不能直接对子女的健康行为产生影响,而转化为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会更利于家长帮助孩子形成健康行为。
为提高孩子形成正确刷牙行为习惯,提高家长口腔健康素养,需要进一步设计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素材内容,对流动儿童家长推行口腔健康教育项目[20],提高家长认知水平,进一步其提高评价和运用能力[8,21]。应将流动儿童家长列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和宣教的方法提升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正确指导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研究优点为样本量大,多地区系统地对进城务工家长的口腔健康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进行评价。缺点为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基于自我报告的报告率存在一定的回忆偏倚,另外,口腔健康素养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偏低。但是,由于内部一致性系数与条目数量有关,目前设计的每个条目内容对应相应的素养,本身条目数量不多,若是放弃某些条目则不能全面反映家长该项素养。因此,在本文中仍然使用了内部一致性系数相对可以接受的这些条目问题,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检验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方法的信度和效度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及其与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该类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34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4 166名和家长3 941名,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学生刷牙行为。结果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持有率分别为16.2%,60.0%和12.9%。“六龄牙的重要性”、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评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这三项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0.7%,85.2%和94.5%。知晓“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家长做到“经常帮助孩子刷牙”和做到“经常帮孩子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报告率较低,分别为26.4%,19.1%和27.9%。口腔健康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刷牙行为较好。家长口腔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素养持有率与学生正确刷牙有强相关性(调整OR值分别为1.42和1.37)。结论 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子女刷牙行为密切相关。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策略初探 篇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城市学校一方面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距也给城市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市边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人数的近二分之一, 下面笔者结合学校实际, 谈一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思想道德教育不连贯。
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由于父母工作地点不确定, 其子女经常转学, 因而老师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 不利于因材施教。家长忙于维持生计, 早起晚归,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 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问题。
2. 家庭学习环境欠佳妨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群体较为特殊, 他们的家庭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居住环境较差、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 一些孩子在喧闹的菜市场、商店门口的小板凳甚至公园的椅子上写作业, 父母没时间辅导, 家庭作业、预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都无法落实。
3.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往往体现出重智、轻德的思想。表现在过问成绩多, 过问思想少;娇宠溺爱多, 严格要求少;物质满足多, 精神给予少;期望要求多, 因材施教少。与孩子缺乏交流沟通, 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视孩子做人、处事、交往、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4.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发展明显滞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城市学校读书, 在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和城市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有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自我评价偏低。虽然他们与同龄的城市学生相比, 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但由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相对差, 使得他们对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适应较慢, 也比较困难。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对策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端正思想, 对他们“多关爱一点, 多理解一点, 多帮助一点, 多宽容一点”, 多与这些孩子谈心、交朋友, 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 倾听他们的心声, 分享他们的快乐, 消除他们的困惑,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 让他们增强自信心。
2.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 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 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 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 进一步规范家长行为, 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另外,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给家长提供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要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 经常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交流座谈, 及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请家长为学校、教师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 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3. 组织各种活动, 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校和班级要开展能展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长的活动, 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 培养合作意识和友爱情感,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体会到尊重和理解, 形成健全人格。
4. 强化基础, 分层教学, 提高成绩。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10
我校隶属城乡结合部,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83.69%, 这些孩子流动性很大, 加上原有基础较差, 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成绩普遍偏低。他们其中还有一部分“小企业家”型的务工人员, 虽然重视孩子学习, 肯花钱, 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知识, 乱报各种补课班, 不但没有起到辅佐作用, 反而让使孩子疲于应付, 失去学习动力。为了快速帮助孩子们摆脱困境, 让他们早日进入正常学习状态, 实现外来务工家庭最终的心愿——期盼孩子们学习好、有出息, 我们从最基础、最人文的工具学科——语文入手, 尝试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内大量阅读, 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负担
大量阅读, 的确给孩子们带来了性情的陶冶、修养的提升、视野的开阔, 更为他们各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但辛寨子中心小学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家长一般都是在工地打工、在菜市场卖菜, 甚至是靠回收废品谋生的人。因为居住条件和生活费用的限制, 孩子们不仅不经常洗澡, 连头发也常常是又脏又乱的。一般10平米不到的出租屋, 一家三口、四口甚至五口人挤在一张床上, 床铺前面或后面就是灶台, 分不清洗脸盆和菜盆, 做饭的油烟味儿和烟草味儿充斥整个小屋。往往一张长方形的小饭桌就是孩子写作业的课桌, 黏黏糊糊, 常常粘掉作业本的纸。为了省几个电字儿, 灯光永远是昏暗的。生活困难是一方面原因, 事实上, 很多打工家庭就算不缺钱, 他们的生活理念就是如此, 他们给孩子的学习环境就是如此。因为几乎生活在“自生自灭”的状态里, 孩子们没有钱买书, 也不习惯买书, 更谈不上读书了。最令人头疼的, 是家长们对学校的“全托付”——老师们有时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忙里偷闲地给刚转入的学生补课, 家长们却不大领情;暴雨倾盆的天气, 即便是班主任打爆了电话, 也拒不来接孩子回家, 等到老师打车送孩子走进出租屋, 父母却正在看热播剧, 没有丝毫脸红, 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在这种状态下, 想让孩子们大量阅读, 几乎是纸上谈兵。
关注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殊情况, 2010年, 我校在确定实施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大胆地强调了“实施课内大量阅读”中“课内”二字的含义, 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们在课堂上就完成大量阅读任务, 解决孩子们没有读书环境、没有读书时间等后顾之忧。至于书的来源, 采取学校统筹、学生自捐、开办图书置换大集等策略, 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们轻装上阵, 跟本地同学们一样, 开开心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
我校将国家教材和自选教材分开进行, 利用学期的前两个月完成国家教材, 后两个月大量阅读自选教材。这样, 一个学期的语文教材只用半个学期完成, 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大量阅读。我们尝试实施的“20+10+10”课堂模式, 即20分钟阅读理解, 10分钟扩展阅读, 10分钟动手练笔。在不影响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10分钟的扩展阅读和10分钟的动手练笔让语文教学焕发了生机。原本死揪课本、满堂灌输的语文教学, 使学生成绩平平、产生厌学情绪, 而10分钟的扩展阅读材料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津津有味地阅读着, 同学间还能自觉进行讨论, 没有字数限制的读后练笔更是记录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哲理体悟。
一年下来, 进行课内大量阅读的两个五年级实验班的期末成绩就已超过成绩较好的两个对比班, 效果令人惊喜。要知道, 实验班各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孩子是外来务工随迁子女。2011年9月, 我们决定五年级再增设一个实验班, 其他年级各增设两个实验班, 每个普通班里都留下一个成绩较好的班级做对比。学期末时, 几个实验班的各项检测成绩仍然遥遥领先于几个对比班。第二轮实验的成功, 使我校更加坚信了课内大量阅读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升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
我们逐步开始将成功经验在全校推广开来, 课堂模式逐渐异彩纷呈, 教师们也在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 不断调整自选阅读教材内容。如一年级读《唐诗100首》、二年级读《弟子规》、三年级读《宋词》、四年级读《论语》、五年级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六年级读《史记》。不但如此, 在挑选教材的时候, 老师们也费了一番功夫。他们坚持在众多同类教材中选择适合孩子使用的, 尤其是适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使用的。如在为三年级孩子选择的宋词读本中不仅标注了拼音, 难得的是书后还有文字浅显的诗词介绍和作者写作的背景, 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此外, 老师们也逐步探索出一些适合这些外来务工子女阅读教学的好方法, 如实验班阅读的基本方法:读文识字、理解表达、积累运用。
1.读文识字。
低年级由教师范读课文两遍达到正音识字目的;中高年级让学生自读、自主识字, 教师查读重点字词的记忆情况。
2.理解表达。
由教师提出主线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的及时点拨与评价尤为重要, 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表述的重要手段, 只要学生回答的有道理, 教师都予以肯定。学生从敢讲到爱讲、最后到会讲, 在实践中学会了思考与表达。实验班的语文阅读教学秉承的就是“读书时不苛求甚解、多多益善”的“以读为本、读中提高”的教学理念。
3.积累运用。
选取好词好句好段鼓励学生背记下来, 可以从数量上进行评价, 无上限与下限, 鼓励进步。积累的内容低年级可以由教师推荐, 中高年级可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可从积累的内容中选取其一进行运用, 亦可以针对阅读材料的学习谈感悟、想法等, 旨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自由表达。
二、检验大量阅读的成效, 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希 望的未来
1.学生的读书习惯基本形成。
大量阅读使实验班的学生由量变发展到了质变。学生们平均每学期读书6本, 是普通班的2倍, 由最初的老师规定读书到后来向老师积极推荐书目。他们在读书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 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比比皆是。
2.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在实验班的课堂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沸腾”的学习状态, 学生爱思考、敢讲话, 侃侃而谈来自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他们引经据典, 谈古论今, 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群胸飘红领巾的孩童, 更不敢相信这是一群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
3.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010年9月, 我们在五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实验, 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当年全区检测中, 这两个曾经的中游班级位居全年级首列。迄今为止, 我校有实验班11个, 这些原本成绩处于中下游的普通班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中80%的班级成绩居前。成绩的提高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自信、新的追求。那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长终于有了书卷气十足的孩子, 也使他们增强了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能力, 实验班的学生们变得有朝气了, 他们总是自信满满地迎接着一次次的挑战, 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留下了实验班孩子们的身影。古典诗词诵读大赛、讲故事比赛、小辩论家赛、校园歌词创作大赛等, 无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孩子们正朝着多读书、多见识、多自信的良性轨道一步步向前发展。同时, 孩子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都有了长足进步, 全国“FLL机器人比赛”中他们获奖, 全国“啦啦操争霸赛”沈阳站中他们夺冠, 大连电视台《小鬼当家》节目中他们崭露头角, 区运动会上他们频频得分……
班主任如何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篇11
一、加强情感交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新的环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个时候的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建立起一个我和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意义是巨大的。相信了我,也就相信了我的课堂。对课堂上的教学案例和一些理论概念,我就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特殊的生活背景进行剖析和分解,然后和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然而他们既能接受我所要输导的文化知识,又能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这个老师这么了解我的生活,原来这个城市里的老师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流浪”。和学生的共同认知感就建立起来了。孩子们相信了我,也相信了我的课堂。“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加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天生其人必有才,生其才必有用。这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不好,但是他们勤劳、朴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鼓励农民工子女,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他们在某些方面成为城里孩子的榜样。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数自主、生活能力强,往往自己上、放学,不让父母接送,甚至有些孩子在放学之后,还要帮父母看摊、做饭、照顾弟妹。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交流,定期推选“谁是父母好帮手”,再评出后对孩子进行奖励,并鼓励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营造“亲情氛围”
现代教育呼唤“人性教育和人性化管理”。我要经常俯身和学生对话,将真心的微笑奉献出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觉你就是他最值的信赖的长辈,是他最好的朋友。这点如果做到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在生活中,我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话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顾虑、爱好,然后盖章开导、鼓励。有时和他们玩游戏、说笑话,师生之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跟家长拉拉家常,做做工作,传达当代为人父母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改变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方式、教育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共同完成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篇12
一、要肯定激励,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摸清情况, 区别对待,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 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互动, 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并激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及独特性, 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 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敢于展示自我、欣赏自我。同时用真诚的爱来引导感化他们, 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还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 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 这样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生生结对, 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采用结对子, 一帮一的形式让城市学生带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齐头并进, 实行“城”“乡”结对子活动, 可以利用同桌的优势, 让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交流、多沟通, 潜移默化, 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创设和谐的育人班级环境, 教室的黑板报要定期更换, 更换的主题要围绕本课题的内容而定, 使学生一进到教室就明确要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 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自觉加强个性修养的自主意识, 凡事多一点宽容、忍让, 相互之间多一份鼓励和支持, 少一些指责和误会。同学之间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 共同生活在班集体中, 体验班级和学校的温暖。另外学校要营造友爱、宽松、和谐的校园支持系统,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 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 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全校教师联动, 全面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 动员多方力量, 整合多种资源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伴关系、家庭背景等情况, 给他们配备专门的导师, 从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生活上指导, 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情。同时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 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关心学生生活,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 因材施教
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 进行个案研究, 随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改进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 在实践中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 对一些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偏差现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根据他们的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与家长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 与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教育方案, 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矫正他们的“行为偏差”, 巩固他们的良好行为。建立贴近学生的德育目标, 把《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进一步细化, 选择以养成教育作为立足点, 在实施中要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 使目标切合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共同担负起培养责任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 职业不稳定, 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受着父辈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缺乏有效管教, 他们的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我们要通过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 形成合力。建立家访联系制度,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 举办家长学校,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让他们重视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 通过召开家长会, 设立家长开放日等方式, 让家长走进课堂, 了解学生在课堂及学校的实际状况, 与教师主动沟通研究教育方法, 形成合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不能单靠学校一方,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学校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援的协调者、沟通者, 要善于发现有利资源,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把握良机。如城关区教育局举办的社区少年宫, 采取因地制宜、自愿参加、特色发展和公益性的原则, 在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点, 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加“社区少年宫”的各项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校外时间既得到一定安全防护, 又享受到丰富的课余生活, 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是一大福音。
摘要: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肯定、激励, 采取生生结对、建立档案、因材施教的方式, 进行全校联动, 全面引导等策略, 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梅晓艳.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 2012 (8)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推荐阅读:
学校保障进城务工子女09-25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09-23
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07-10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08-24
进城务工人员现状10-24
进城务工青年08-06
进城务工农民论文08-17
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09-15
农民进城务工的原因09-13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