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2024-11-09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共7篇)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1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甲方:您的姓名:;性别:□男□女

身份证号:家庭电话: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乙方:社区家庭医生姓名:家庭医生工作证号:

固定电话:手机号码:所在社康中心名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社区家庭医生是依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家庭每位成员实施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健康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健康知识的传递与咨询、健康行为的干预与指导、医疗服务的提供与转诊服务项目。

甲方自愿与乙方签订服务协议,请乙方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的健康照顾。

一、甲方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有权利享受由乙方及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以下免费服务:

1、建立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2、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4、为孕产妇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

5、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

6、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7、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疫情处置;

8、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和随访;

9、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为家庭成员提供预约就诊、转介转诊服务;

11、定期整理家庭药箱。

二、根据甲方需要,如需乙方提供以下服务,需按相关标准支付服务费用。

1、必要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诊疗及健康保健服务。

2、必要时上门提供临终关怀与心理辅导等。

3、提供血、便、尿等化验项目及仪器检查等。

4、为家庭成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偿治疗服务。

三、为便于乙方为甲方提供服务,甲方需向乙方提供真实的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本协议书经甲乙双方协商签署后,乙方及所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甲方提供的信息保密,严防泄露。

四、本协议书各条款由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甲方对乙方所提供服务不满意可向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电话:),以及举办医院(电话:)和福田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电话:82918503)反映,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反映;乙方对甲方不提供家庭及成员真实信息的,可终止服务协议。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2

2009年全国人大宣布废止1954年颁布的《街道办事处条例》, 2011年7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的工作。深圳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早的地区, 其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是深圳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使命。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春风, 作为深圳市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体育近几年得到蓬勃的发展, 为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稳定社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为例。梅林街道辖区面积34.3平方公里, 总人口25万多人, 下设13个社区工作站, 区域内有中、小学共8所、体育文化中心3个。梅林街道利用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运动场所和居委会、森林公园、体育文化中心等公共社区资源为载体, 成立各种健身团队27支, 常年参加社区业余体育活动约3200余人 (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 。梅林街道健身团队的发展带动了各种社区群众体育活动, 近三年来每年参加活动的人数均在15万人次以上。

2 概念界定

“社区”是指具有一定人口, 形成一定社会关系并受一定社会规范制约的特定的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社区服务”是指社区管理者为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所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公益性的服务, 全民健身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身团队”是指主要从事某一项目锻炼, 核心成员比较固定, 并能够带动外围成员,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使锻炼人数相对固定, 具有较稳定的活动场所的群体。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梅林街道健身团队的群众988人和团队负责人19名。这些群众中最小45岁, 最大76岁, 平均63岁, 其中女624名, 男364名, 大部分已退休。很多群众同时参与了好几个健身团队的活动, 在调查时, 只设置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且参与活动最多的团队。结果如表1所示。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深圳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健身团队、社会学、社区体育等方面的论文, 进行分析、整理与总结, 在梳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为本课题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3.2.2 问卷调查法

面向梅林街道各健身团队的成员、负责人和部分群众就健身团队锻炼地点、练习形式、锻炼伙伴组成、改善人际关系作用和影响团队发展因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100份, 回收1042份, 其中有效988份, 有效率95%;共向相关健身团队负责人发放问卷19份, 回收19份, 其中有效19份, 有效率100%。目的在于了解健身团队在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3.2.3 专家访谈法

对在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教授进行面访, 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等。

3.2.4 比较法

与其他社会组织 (主要是公益性质的NGO) 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横向比较, 求同存异, 寻找和借鉴其成功之处。

3.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主要应用SPSS14.0软件对通过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3.2.6 实地考察法

考察梅林街道的健身团队, 与群众座谈, 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和现实状况。

4 分析与研究

4.1 对“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第一,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首先表现为项目开展多元化, 以满足不同群众的健身需求, 梅林街道组织开展的项目先后有:太极拳、木兰拳、健身气功、交谊舞、秧歌、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10余种, 每年都举办“全民健身节”、“全民健身月”、“体育健身日”、“社区健身大会”和各类健身竞赛活动多起, 基本做到了:月月有比赛, 日日有活动。

第二,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包括社区体育的设施服务、组织服务、指导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 健身团队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服务都可以发挥带动、建设和完善作用。

4.2 健身团队促进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的发展普遍比较滞后, 导致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 场地设施是构成社区体育的重要物质条件, 这一现实因素制约了很多体育项目在社区的开展, 所以不需要太多体育场地、设施的项目, 如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开展得较为广泛。据调查, 梅林街道健身团队所开展的很多项目, 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严格限制, 正适宜在社区进行推广, 如表2。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并不完善, 通过表2可以看出, 大部分 (61%) 群众的锻炼场所是社区的广场、楼前的空地、甚至是小区的人行道。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城市规划的不足, 没有在设计社区之初把群众的健身锻炼需求考虑进去, 另一方面也说明群众健身的积极性普遍高涨, 并不十分在意场地的局限。在和社区群众访谈时了解到, 很多群众其实并不乐意去较远的地方锻炼, 因为很多中老年群众还要照顾家人起居, 所以他们不愿意在路途中耗费太多时间;同时, 锻炼群众也希望能够方便召集同伴, 所以容易组织人员聚集的居民楼旁边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但是, 在调查中也发现, 年轻人、以及对场地有特殊需求的群众 (如参加球类项目锻炼者) 等并不满足现有的场地条件, 他们希望能够有更专业的场所来保障锻炼的质量。根据当下的实际条件, 研究认为如何利用好社区内的学校场地资源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学校一般都有专门的锻炼场所, 在早晨上学前和下午放学后基本上处于空闲状态, 如何盘活这些资源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根据专家访谈的意见, 建议由社区出面和学校协商, 社区提供专门人员负责场地的秩序, 学校场地开放实行收费制, 费用由两家约定分配, 以学校为主, 社区适当补贴。

4.3 健身团队促进了体育组织服务的改进

全民健身是社区组织的把手和粘合剂, 全民健身搞得好, 则社区群众活动活跃有序, 反之亦然。健身团队在全民健身中起到了整合群众、联系邻里、协调各种各样活动的作用, 使全民健身呈现出覆盖面广、动员群众多的有组织局面。所以健身团队对全民健身网络的形成和作用发挥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据调查, 大多数群众喜欢采用集体练习的方式进行锻炼, 如表3。

由上表可见, 团队很好地起到了“中介性”的作用, 群众在团队里面认识朋友, 集体锻炼, 维系了团队的存在, 同时也发挥了团队的作用, 壮大了锻炼队伍。

通过表3、4可以看到, 健身团队的练习形式以集体练习为主, 这符合群众健身锻炼的心理习惯, 通过访谈还发现, 一个健身团队的锻炼人数维持在20人左右的规模是比较适宜的, 所以健身团队在愉悦心情、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表5。

健身团队中以中老年居多, 中老年群众聚集在一起进行练习, 有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 对于稳定情绪, 调节身心状态, 改善生活质量等具有一定效果, 所以受调查群众认为健身团队对愉悦心情和改善人际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 体现了健身团队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4.4 健身团队满足了社区群众对体育指导服务的需求

全民健身的长远健康发展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同样健身团队的成长也需要大批既能够掌握一定技能又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团队中。在调查中也发现, 锻炼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怎样练”的状态, 他们更希望知道“为什么这么练”、“练了是为什么”,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将直接关系到团队的生命力是否旺盛、全民健身是否能够长久深入开展下去。因此, 目前迫切需要发展健身团队的指导服务, 为提高健身团队的吸引力、稳定并扩大锻炼人群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988名群众的调查显示, 43%的群众认为“缺乏高素质的指导人员, 进入瓶颈期后进步缓慢, 进而影响练习心情”是影响健身团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对19名负责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79%的负责人也认为“在锻炼过程中, 缺乏科学的指导, 使团队发展失去动力”是影响健身团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如表6。

针对这种情况, 社区需应积极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具有一定造诣的指导员队伍, 可以通过输送团队骨干参加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组织队伍参加市里和区里的各种竞赛活动等“送出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社区指导活动开展、举办各种讲座等“请进来”的办法, 激发群众锻炼的积极性, 促进社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丰富社区体育指导服务内容, 为社区体育的蓬勃开展贡献力量。

4.5 健身团队促进了体育信息服务的传播

传递健身信息、宣传健身作用、传播健身理念是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的三个抓手。在目前咨询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特别是深圳作为信息之都, 群众对健身理论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在群众掌握动作技能以后, 势必会提出种种问题, 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团队负责人或骨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建议社区体育的开展要和全民体质监测结合起来、和社区网站相结合, 补充和丰富关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同时团队负责人和骨干要积极学习, 掌握一定的运动健身知识, 特别是与日常保健相关的生理和养生知识。

5 结论

社区自治是深圳市社区发展的大方向, 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涉及到每一个人, 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水平是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调查与研究表明, 社区健身团队的健康、有序发展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促进了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 为社区管理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 当前深圳社区管理需要抓住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健身团队建设, 以团队的发展来带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 进而完善整个社区的为民服务水准。

6 建议

6.1 构建网络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

深圳市应该对社区发展实行“顶层设计”, 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 还要始终把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 在政府网站专门开辟“社区体育”专栏, 并从“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体育活动、体育咨询”6个方面内容进行建设, 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配套网站与市级网站对接, 政府职能部门能及时掌握全市各市区全民健身开展状况, 并进行统筹管理和指导。同时各个社区的体育活动也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从而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2 转换发展模式, 争取全民覆盖

目前社区体育的活动主体主要是中老年人群, 对整个社区来讲, 这相当于“一条腿走路”。实际上, 中青年人的身体素质与他们的年龄并不相称, 特别是随着深圳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青年人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身心健康状况堪忧。所以争取“健身人群全覆盖”是健身团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 对健身团队如何在社区体育设施、组织、指导、信息等方面发挥服务作用进行了探讨, 认为健身团队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促进了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 并提出要完善团队建设、加强组织网络体系构建等建议。

关键词:健身团队,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谢正阳, 胡乔, 李燕领, 汤际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路径[J].体育学刊, 2011, (5) .

[2]郇昌店, 肖林鹏.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述评[J].体育学刊, 2009, 16 (6) :20-24.

[3]肖林鹏, 李宗浩, 杨晓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2 (6) :427-475.

[4]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6]王虹.试论新世纪我国群众体育管理[J].体育科学, 2002, (4) .

[7]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80.

深圳家庭医生服务状况大调查 篇3

家庭医生服务给居民带来了便利

签约后,家庭医生会为签约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制订家庭健康干预计划,为家中65岁以上老人每年做一次体检,为0-3岁的儿童开展体检、发育评价、预防接种指导等,为孕期妇女提供5次孕期指导和2次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系统管理和转诊转介服务等。家庭医生也负责基本医疗服务,由于目前社康中心人手有限,除了急诊、产后访视等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多数还是通过预约家庭医生后到社康中心就诊。但是医生会把手机号告诉签约家庭,签约家庭可以通过电话与家庭医生及时进行咨询和沟通。

居民说

有事就找家庭医生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家人再不用为看病发愁了。”刘女士说。家住深圳福田区的刘女士刚刚与碧海云天社康中心的医生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家庭医生将担负起他们一家的健康管理工作。刘女士表示,原来自己和家人不管大病小病,一律都是去大医院,为了能挂上号,常常一大早就要赶去排队,最后得到的服务却很简单,往往是开一堆检查单,几分钟就给打发了。“现在有了家庭医生电话和QQ,遇到健康问题随时可以咨询。”刘女士说。2012年已签约了家庭医生的陶阿姨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她说,以前看病至少要两个人去,一排队就得等很长时间。现在走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社康。每年还有免费体检项目,不用去医院排长队了。家庭医生对她家人的情况非常了解,经常打电话询问她和老伴的身体情况,有健康问题家庭医生都会给予耐心解答,自己也对身体情况有了知情权。有次陶阿姨去开药,医生主动提醒有种药陶阿姨没有开,这让陶阿姨觉得非常贴心。“我自己都没记得那么清楚,他们都还记得,感觉很贴心很温暖。”

医生说

我们是朋友

推行家庭医生服务以来,碧海云天社康中心的莫主任除了在日常的上班时间进行坐诊之外,手机上、QQ上都增加了不少居民联系方式,这些都是跟她签约了的服务对象。莫主任坦言,现在会常接到居民咨询电话短信,加上还要电话回访和上门服务,比之前更忙碌了,但感觉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居民的健康档案、家庭成员健康情况,一般接触了几次后,她都能记得很清楚。而她觉得自己不只像是医生,更像是居民的贴心朋友,那些健康问题总会及时提醒大家,而居民也很乐意与她交流,有一些居民每到过节的时候,都会特意来看望她,让她觉得自己和居民成了一家人了。

家庭医生服务难以深入推行

当然,任何新体制的推行,都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就比如家庭医生服务,在推行过程中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向前迈了一大步,忧的是,具体执行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而无法深入推行。

01

因素一 居民误解:家庭医生=私人医生

一说到“家庭医生”,大家就想到了国外影片中上门诊疗的私人医生,而在我国,家庭医生概念并不是这样。国外家庭医生,即私人医生,是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而我国的家庭医生,是指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更多的是扮演健康“管家”的角色。在深圳,家庭医生以户为单位,与居民签订书面服务协议,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和寻医问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未来,家庭医生将逐步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手中有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他们是全科医生,根据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他们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交给签约家庭,接听签约居民的电话:他们不仅仅是医生,更是居民的朋友、知己……

02

因素二 居民疑问:签不签约一个样?

越来越多的居民都感受到了家庭医生便民、周到的服务,但在家庭医生推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解。有居民反映,自己签约了家庭医生后感觉跟没有签约差不多,自己也没享受到多少家庭医生的服务。碧海云天社康中心的莫主任给予了解答。

实际上,这种疑问源于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误解。仔细解读《深圳市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试点工作方案》后不难看出,家庭医生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健康服务、健康服务管理以及转诊转介服务。家庭医生服务项目目前所开展的服务,大部分业务已经包含在医生现有的服务中,只是将现有的服务更加规范化。而签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签约家庭拥有家庭医生的手机号码,可以主动跟自己的家庭医生联系,而家庭医生团队也会因应签约家庭的需求主动提供相应的随访和服务。目前一个家庭医生要签约几百户居民,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居民可以主动与家庭医生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总之,在家庭医生心目中,签约居民与一般居民是不一样的,医生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和更好的服务,在很多服务中,签约居民享有优先权。

03

因素三 社康中心之困,药品不齐全

虽然大部分居民很满意家庭医生,但有时一些居民仍不得不往大医院跑。问题在于:基层医院,缺药。家庭医生刘医生介绍了一个情况,之前他负责的一位老人,需要一种特效药,但在社康中心没有,每次也都得去大医院开药拿药,很麻烦,老人很希望社康中心能有这种药,经常问刘医生什么时候能够有。刘医生每当看到老人那希望的眼神,总是觉得很愧疚。

社区用药相对二级、三级医院,要单一得多,加上经费有限,本来可能有300种药,到月底一些药就‘断档’了,只剩150种。药物是治病的“武器”,医生没了武器,医术再好也力不从心。这也造成了患者从家庭医生身边“流失”。莫主任建议,国家不妨进一步加大投入,增补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价格有适当浮动,老百姓也是能理解的。

04

因素四 家庭医生上门打针输液风险大

80多岁的沈奶奶2009年就签约了家庭医生,她很满意家庭医生的周到细致服务。因为腿脚不方便,有时也会打电话让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她发现家庭医生上门不能注射输液。“我和老伴80多岁了’有次支气管炎要打针,可家庭医生说不能在家打,我们只有去社康了。由于不舒服,走几步路就得停下休息,本来10分钟不到的路程,我们来回花了2小时10分钟。家庭医生如果能够上门打针,多方便我们啊。”

莫主任指出,上门诊疗中输液的风险特别大,万一出现输液反应等情况,在居民家中因为条件不足,难以及时抢救。而且这种行为是《执业医师法》等医疗规范所不允许的,《执业医师法》明确,“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沈奶奶的这种情况有许多居民都有相同的感受,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社康中心一般都不提供上门输液和打针等侵入性治疗。其实,社康中心一般备有轮椅,可以借给居民接送打针输液,方便他们的出行。

05

因素五 家庭医生服务管理体制尚未成熟

作为家庭医生,付出自己的努力,收获了许多居民的感谢和理解,这让他们倍感欣慰。但在推行家庭医生服务的过程,有些情况还需要得到居民的理解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职责规范不明晰

目前家庭医生的主要责任是为签约居民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跟进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为签约居民提供体检、上门服务。但服务的标准、规范都不明确,希望能有具体的相关规定出台,明确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

◆前期宣传太过,后期宣传不深入

家庭医生服务试点之初,一些媒体太过宣传,让居民们误以为“家庭医生”就是指到病人家里去看病的意思。认为家庭医生随时可以上门治病、打针。当签约之后居民被告知这些项目难以在家实现,导致居民对家庭医生产生不信任和不满。而且由于宣传的持续性不强,有些居民甚至对家庭医生这一概念都不清楚。

建议:加大对家庭医生持续宣传力度的同时做好相应的家庭医生误区解答工作,使居民更清楚地认识家庭医生的工作范围。

◆法规政策下的左右为难

曾经有医生在患者家中因采用急救输液而成为被告的事件在医疗界产生震动。当紧急抢救和相关法律产生分歧的时候,家庭医生究竟该如何选择?莫主任提议,希望国家能明确立法规定家庭医生的职责范围,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

◆人员配置问题

据了解,一般一个社康配备约3-5名家庭医生,每个家庭医生签约几百户家庭,也就是要管理1000-2500名居民。日常健康咨询还能完成,但到体检时,就人手明显不够用了。“社康配备了B超检查仪器,可是我们家庭医生都不会操作,只有等医院的专科医生过来才能安排居民的检查,每次能检查的人数有限,检查不到的就只能等下次了。”家庭医生刘医生说。在家庭医生待遇方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比起医院医生来有一定的差距,与家庭医生的工作量也不成正比,导致许多家庭医生的流失。

“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行是深圳新医改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加速的老龄化社会日益突出的慢病管理、日常保健等需求意义深远。家庭医生作为政府的一项利民措施,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宣传和支持,将它发扬光大。

特别提醒:家庭医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服务,主要是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宗旨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病,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以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并干预各种无法被专科医疗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

资料链接

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推行状况

深圳:2009年9月,深圳市确定了22家社康中心作为首批家庭医生试点单位。到2012年11月,全市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康中心已经达到267家,占全市社康中心比例超过40%,从事此项服务的家庭医生达996名。

上海:2010年9月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研究和试点。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市长宁、徐汇、浦东等10个市级试点区,共有1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构建,覆盖2277名家庭医生,签约161万户家庭共374万人。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4

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关于支持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深圳市福田区关于支持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快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引导辖区股份合作公司主动开展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规范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区政府设立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帮助辖区股份合作公司开展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区政府根据辖区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和各股份合作公司建设计划,经综合平衡后在政府投资计划中安排。

第三条 专项资金用于下列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一)城中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二)城中村公共绿化、美化、卫生等环境设施建设。

(三)城中村治安、交通、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改造。

(四)符合城市规划的供水、排水(排污)、供配电、道路、电气、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五)符合城市规划的城中村社区公共停车场、幼儿园建设。

(六)未纳入区政府近期改造范围的城中村内公共道路维修与改造项目。

(七)其他符合市、区统一规划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处理水电设施移交遗留问题等。

第四条 区政府对本办法第三条所列的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支持:

(一)文化体育设施、治安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消防设施、公共绿化美化、卫生等环境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额不超过经核定的工程预(概)算金额的49%。

(二)未纳入区政府近期改造范围的城中村内公共道路维修与改造项目通过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额不超过经核定的工程预(概)算金额的49%。

(三)城中村水环境治理工程,按照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外围主管道由区政府出资建设,城中村内支管和楼宇内管道由有关股份合作公司和村民共同出资建设,区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额不超过经核定的工程预(概)算的49%。

(四)由股份合作公司自行建设、服务社区居民、按规定标准收费、且符合城市规划的城中村社区公共停车场、幼儿园建设,区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额不超过经核定的工程预(概)算的40%。

(五)城中村水电设施移交遗留问题,由区政府统一协调、制定统一政策后,使用专项资金予以解决,补助标准另行研究制定。

(六)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由政府出资,按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建设、管理。

第五条 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经批准立项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府投资的程序和规范,由政府组织或指定建设单位建设;公共配套设施项目接受补助超过50%(含50%)的,由政府组织或指定建设单位建设,低于50%的,由股份合作公司组织建设。

第六条 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实际需要,并经市、区政府批准的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规划,有利于城中村改造工作。

(二)建设项目已明确建设单位和项目责任人。

(三)项目建设方案已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

(四)项目预(概)算已经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审定。

(五)建设单位已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可充分保证项目建设资金。

(六)涉及用地的建设项目已取得国土部门的规划许可或区重建局确认的规划审核意见。

(七)建设单位接受区政府对该项目的监管。

第七条 专项资金使用程序:

(一)提出项目。有关股份合作公司按照市、区政府批准的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自身财力,制定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二)申报立项。建设项目具备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条件的,由有关股份合作公司、或必要时与政府有关部门一并向区计划部门申报建设项目立项,同时提出专项资金使用申请。

区计划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立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立条件的,报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予以立项并下达计划。

(三)项目招标。预算审核造价超过200万元(含200万元)的工程项目和单项预算审核价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的货物,必须进入区采购中心进行招标。预算审核造价不超过200万元的工程项目和单项预算审核价不超过50万元的货物,由各股份合作公司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

(四)拨付资金。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接受专项资金补助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下拨到区重建局,由区重建局转付建设单位,在项目动工时按补助额的70%拨款;余款待区重建局确认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决算由区审计局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书,根据审核结果确定决算造价,进行相应调整后再予拨付。审定决算造价超过计划总投资的,不再增加补助,未达计划总投资的,按审定决算造价核减补助金额,相应减少未拨余款。

区计划、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对拨付资金申请进行审核。

第八条 建设单位申报项目立项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责任人简介。

(三)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拟建地点、拟建规模,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分析等。

(四)申请补助金额超过300万元的项目需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意见。水电类项目必要时可提交市水务集团和供电公司出具的《工程施工图会审纪要》或《审图意见书》。

(五)经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审定的工程预(概)算书。

(六)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七)涉及用地建设项目的国土部门规划许可文件复印件。

(八)区计划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 建设单位申请拨付资金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建设项目计划批文复印件。

(三)中标通知书、工程施工合同和相关付款凭据复印件。

(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出具的《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水电类项目必要时可提供《工程竣工验收移交证明》。

(五)区计划、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十条 接受区政府补助建成项目,在国家征用、拆迁改造以及产权转让时,区政府保留享有一定比例权益的权利。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监管:

(一)专项资金的使用受区政府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管。

(二)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对接受专项资金补助金额超过500万元的建设项目实施监督。

(三)区计划、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专项资金计划的执行,并向区政府报告计划执行情况。

(四)专项资金在区财政设立专户,由区计划、财政部门按照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其职责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必要时应征得其批准。

(六)区重建局在有关街道办事处的配合下,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投标、竣工验收、款项支付以及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七)建设单位在项目建成后,应在6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和竣工验收工作;同时由有关股份合作公司将专项资金使用结果报区政府。

第十二条 凡不按政府规定程序运作的项目,区政府一律不予资金支持。对违规建设等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 区政府对辖区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参照本办法执行。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5

深圳市福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国家法定职责的物质基础与保障。为了加强本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区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街道办事处和上述各部门的下属机构。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认为属区政府所有的各单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内的物业、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所有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对外投资,以及用财政资金或用在法律上认为属区政府所有的各种资金投入形成的物业、土地和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工程。

第四条 福田区财政部门是本区具体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凡涉及到政府物业资产管理的,按《深圳市福田区行政事业单位物业资产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具体管理部门为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

第五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明确具体的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单位要有一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六条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各类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区财政部门对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二)制定本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本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统计、汇总;

(四)负责监督管理本区行政事业单位物业资产经营的收益;

(五)负责审核本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变更,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负责固定资产调拨、报废及核销的审批;

(六)监督、指导区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对其领导下的社区工作站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第八条 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要指定固定资产职能管理机构,对本单位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和监督。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二)制定本单位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组织本单位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清查、登记、统计汇总、监督检查等;

(四) 审核本单位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变更,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负责固定资产处置、核销的审批,对超越权限范围的固定资产处置进行上报;

(五) 负责本单位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及更新的计划、审批、申请和实施。

第九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指定内部固定资产职能管理机构,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上级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固定资产管理;

(二)负责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及维护的日常管理;

(三)负责固定资产各种账、卡的建立与管理;

(四)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五)负责办理本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核、申报手续;

(六)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七)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各单位要指定固定资产管理员,专门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负直接责任;

(二)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分类卡片,负责本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变动登记和汇总;

(三)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领用,将在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使用人并做好相应记录,在人员变动或工作调整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移交和内部调拨工作;

(四)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保管和维护,妥善保管库存资产,做到堆放有序,做好防火、防潮、防盗工作;

(五)定期检查各部门和个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与财务对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六)向本单位分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及部门报告工作。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标准的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通用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各单位可以作为固定资产加强实物管理。

由于行业的不同,其主要生产工具的固定资产标准可以低于非主要生产工具,如图书馆的图书、学校的课桌椅等。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财务制度的要求编制本行业的“固定资产目录”。暂时不能编制“固定资产目录”的行业和单位,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类别或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系统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固定资产分类,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个类别。

具体对每项固定资产分设编码时,执行财政部制定的《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一)房屋及建筑物。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产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 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

1、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器械、诊察器械及诊断仪器、医用射线设备、医用生化化验仪器及设备、体外循环设备及装置、人工脏器设备及装置、假肢设备及装置、手术室设备、急救室设备、诊察室设备、病房设备、消毒室设备、口腔设备及医疗用灯、兽医器械等。

2、广播电视单位的广播发射设备、电视发射设备、音频节目制作和播控设备、视频节目制作和播控设备、广播/立体电视及卫星广播电视设备、电缆电视分配系统设备、应用电视设备等。

3、科研单位的科研仪器仪表、电子和通讯测量仪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等。

4、文化体育教育单位的文艺设备、体育设备、娱乐设备、演出服装和舞台设备等。

5、新闻出版单位的新闻出版设备、印刷机械、装订机械等。

6、公安政法机关的交通管理设备、消防设备、取证及鉴定设备、安全及检查设备、监视及报警设备等。

7、其他行业的专用设备。

(三)一般设备。含交通工具、办公和事务用等通用性设备。包括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文化办公机械、消防器材、电机、变压器、锅炉、空气调节电器、清洁卫生器具、通信设备、视频产品、音响设备、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计算机软件、家具设备、被服装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经过文物鉴定机构鉴定的列入《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包括革命遗址、石窟及石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传世历史文物、考古发掘文物、民族文物、外国文物、化石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和图书室的图书。包括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文献资料、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光学录像、光盘资料、电视唱片等。一般单位的图书服从价值标准,够标准的图书作固定资产。

(六)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分类内的固定资产。对于一般单位而言,其医务室设备、厨房设备可列于此类。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记账;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装修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可参照同种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以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价值入账;

(七)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八)用外币进口的设备,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加上国外部分的运费及其它费用(外币应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再加上支付的关税、海关手续费等计价入账;

(九)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和非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

(三)将固定资产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并单独计价的部分拆除的;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五)发现原来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的。

第四章 产权登记及收益管理

第十六条 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代表区政府对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和建筑物(简称固定物业),进行相关的产权界定,办理产权登记,产权所有人统一注明为福田区人民政府。(注:具体实施细则由区物业管理中心制定报区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七条 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将固定物业用于对外出租或经营的,其收益必须纳入统一的财政专户,集中上缴管理。区财政部门负责收益上缴的监督和管理,收益的使用由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在日常行政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固定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采购、验收、登记、领用、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十九条 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码、建卡、分配等手续。单位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发票和入库验收单,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账。

第二十条 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单位财产混淆,并及时归还。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必须由使用部门指定的管理人员统一办理领用或使用手续,在用固定资产必须明确使用人和责任人。

第二十二条 建立账、卡核算制度

(一) 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每项固定资产都必须建立卡片,卡片一式两张,使用部门领用时,将其中一张交由使用部门保管,使用部门应保管好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数量登记簿,反映本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情况,交回固定资产的同时将其卡片交回。

(二)固定资产经批准报废、调出时,将两张卡片同时注销。

(三)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下按固定资产类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价值核算,实行综合管理和监督。

(四)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固定资产类别、品名、规格、型号设置明细账,进行数量、价值双重核算,以反映固定资产购入、使用、库存的数量和金额,同时还应建立使用部门的领用登记,以掌握资产分布和使用的详细情况和变动情况。

第二十三条 建立技术管理制度

(一)各类技术设备和仪器应集中管理,不得交由个人保管。

(二)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等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对技术性较高的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使用、维护、保养和交接制度,设置和填写运行记录(即管理台账)。

第二十四条 建立清点核查制度

(一)各单位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全面清点核查,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参加,共同清点核查。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对清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改进并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区财政部门或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二)固定资产清点核查在具体安排时,可采取一次性清理,也可以采取分期分批轮流清点核查的办法。如出现余缺、毁损应及时作出记录,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属于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造成的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后,可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区财政部门审批销账;属于过失的责任事故造成的,应当给予过失人以必要的经济、行政处罚;属于违法的,应当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十五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则上不得私自改变其使用性质,不得私自转让、转租、分租、调换。如确需转让、出租、调换须有书面报告,经单位提出意见报区财政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出借,不得影响单位正常业务的开展和固定资产的使用。出借的固定资产到期时,借出单位负责及时收回,遗失损坏由使用单位按价赔偿。

第二十七条 使用部门因工作任务变动等情况引起的闲置固定资产,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政府物业管理部门反馈,并由以上部门对以上固定资产进行调剂使用,使用部门不得自行调剂,否则由财政部门、政府物业管理部门收回。

第二十八条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责任事故造成损失或损坏的,应查明原因,由责任人负责全部或部分赔偿。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及时办理实物、账卡和档案资料的移交手续。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管理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购建要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充分考虑工作的需要性,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以及与现有设备的配套性,严格按批准的计划和预算办理,防止盲目购置,造成积压。对购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和建设永久性设施,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实行民主决策。

第三十一条 购置的固定资产,凡属达到政府集中采购标准的,应按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才能购买或建造。

第三十二条 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由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使用部门按使用说明检验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固定资产管理员凭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据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领用等手续。

第三十三条 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领用手续。

第七章 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拨、出售、报损、报废等。

处置的范围主要包括:

1、闲置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2、报废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

3、盘亏、呆账、遗失、非正常损坏的固定资产;

4、因技术、经济因素,继续使用不合理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淘汰的固定资产;

5、因单位撤销、分立、合并等原因发生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固定资产;

6、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的审批权限。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单位价值原值3万元以下或一次性处置批量总值5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各单位主管部门审批,报区财政部门备案;处置单位价值3万元以上或一次性处置批量总值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资产,报区财政部门审批;一次性处置总值3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交通工具除外),由区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区政府审批。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的审批程序。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时,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填写固定资产处置申报审批表(一式三份,格式见附件1、2),并附明细清单及本规定第三十八条所列的有关资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后报区财政部门;

(二)区财政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工作程序,对申报事项进行审批(备案);

(三)申报单位凭批复到区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四)区财政部门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第三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处置固定资产时,应按照下列不同情况,分别向财政部门提交经主管部门审核的有关资料:

(一)无偿调拨提交的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单位主管部门对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批准文件和调入、调出双方协议书 。

(二)出售提交的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评估报告;

3、书面申请及说明;

4、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的审批意见。

(三)正常报废提交的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必要时);

3、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的审批意见。

(四)非正常报废提交的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

3、单位审核及处理意见;

4、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的审批意见。

(五)资产遗失申报注销提交的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单位审核及处理意见(包括对当事人的处罚及赔偿意见);

3、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的审批意见。

第三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一)交通工具。执行国经贸资源[20xx]1202号文件。

(二)电脑、服务器、打印机、电视机、录(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机、传真机、音响等电子类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一般设备参照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作使用年限的标准。

(三)专用设备:根据专门性能和专业用途,以相关行业标准或权威技术部门鉴定为准,无具体行业标准或技术鉴定的,参照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作使用年限的标准。

(四)大型设备确因型号淘汰、无配件来源、资产技术状态低劣、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超过重置费用50%以上等原因需要提前报废的,必须有相关权威技术部门鉴定;

(五)房屋建筑物及上述未包括的其他固定资产: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年限确定。

第三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预算外资金和事业收入等)报废更新固定资产的,必须先做好原有固定资产的处置报批工作,方可到计划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更新资产的立项和资金申报工作。

第四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合并、撤销、分立、转制时,要对其占有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或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后提出具体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区财政等部门共同确认后,方可办理相关资产处理手续。在未办理手续之前,原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固定资产,确保资产安全。

第四十一条 单位内设机构之间或非独立核算的下属单位之间调拨资产,不涉及账务调整的,不须办理申报手续,但要做好资产调拨的交接、登记以及实物账调拨等工作,明确资产划转后的管理责任。

第四十二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资产的残值变价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

第四十三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及时申报资产变动情况,对擅自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处置的固定资产涉及国家秘密的,在处理之前,使用部门须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固定资产做好技术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办公用品、用具、生活用品、器具、材料等资产,也要分类登记,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应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办法,并报区财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区政府授权区财政部门解释。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6

深圳市易信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器托管协议

甲 方:姓名身份证号

地 址:

电 话:

联系人:

网 址:

乙 方:深圳市易信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艺丰广场C座26D

电 话:0755-82135100 82135500

联系人:白本通

网 址:http://

2-1-11 对方服务器托管,甲方的信息服务器设备应符合公用通信网络的各项技术接口指标和终端通信的技术标准,电气特性和通信方式等,不得影响公网的安全。

2-1-12 甲方应按时向乙方交纳本合同约定的费用。

2-1-13 甲方可以自主的在其服务器上加装配件,并支付相关费用。

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2-2-1 按照本合同附件的规定为甲方的信息服务器提供一条带宽100M的高速数据端口用以接入Internet。并协助甲方进行设备安装、联网调测,域名设定。提供整个IDC的硬件防火墙过滤。

2-2-2 对服务器的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控,以保证甲方信息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由于硬件故障,乙方应提供备用服务器,保障甲方站点的正常运行。

2-2-3 为甲方提供放置信息服务器的标准机房环境,包括:空调、照明、不间断电源、防静电地板等。2-2-4 保留因甲方违反本合同2-1-

2、2-1-

6、2-1-12或2-1-15等条款而终止服务器运行的权利。2-2-5 除非双方另有书面约定,乙方承认甲方自己存放在服务器上的任何资料、软件、数据等的知道产权均与乙方无关,乙方无权复制、传播、转让、许可或提供他人使用这些资源,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2-2-6 按照本合同收取相关费用。

2-2-7 因乙方原因,造成服务器的正常工作中断,乙方以小时为单位,以月费为基数,按平均每小时费用的二倍向甲方赔偿。但以当月的月费为赔偿的最高限。

2-2-8 甲方自行安装软件或进行系统配置如导致系统无法使用,需要乙方进行恢复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但不包括配合甲方重启服务器等日常服务。

2-2-9 消除非甲方人为操作所出现的故障。但因第八条情形的出现以及非乙方控制范围之内的事项除外。

第三条 服务内容、费用及支付方法

3-1 本合同的详细服务内容由附件描述。

3-2 本合同所涉及的费用包括一次性费用和连续支付的月费。其涉及的金额一律以人民币元为单位。3-3 本合同涉及的一次性初装费用共计 元/台(包括分配壹个独立IP地址)

3-4 甲方采取 的方式付款。

3-5 在本合同签定后,甲方将 元支付乙方。

3-6 乙方将于 年 月 日为甲方开通服务器。

3-7 以后甲方将于每(月/季/半年/年)日之前支付该(月/季/半年/年)的租费共计 元。3-8 如甲方付款逾期,除补交应付金额外,其拖欠的天数按应付金额的0.3%另付滞纳金。

第四条 合同期限

4-1 本合同有效期为 年。起始日从服务器开通之日计算。在合同到期时,双方如果需要继续合作并对本合同无异议,则本合同自动顺延。如双方认为某些条款需要修改,届时双方另签合同。

4-2 如果在合同期间或期满之后甲方需要乙方的其他服务,双方另签合同。

第五条 合同解除、终止及违约责任

5-1 本合同在下述情形下终止,双方互不负责,但终止方应书面通知另一方:

5-1-1 一方当事人主体资格消失,如破产。但进行重组、名称变更或者与第三方合并等在不此列。5-1-2 一方严重违反本合同,另一方根据本合同的约定解除本合同。

5-1-3 因不可抗力而解除本合同或者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本合同的。

5-1-4 依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而终止。

5-2 在合同有效期间,如果一方提出终止要求,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否则应赔付对方相当于三个月月费的赔偿金。

5-3 本合同到期后,如果甲方没有按时支付续约款项,则双方认同本合同执行终止。乙方届时将关闭服务器。

5-4 在合同执行期间,如遇甲方因故需单方面违约或解除合同,必须同乙方协商处理,并支付一个月服务费用做为补偿。

5-5 在合同执行期间,如果甲方拖延付款超过10个工作日,乙方可以关闭服务器。如甲方拖欠付款一个月之内完成付款并要求重新开启服务,应支付1000元重新开启费。如果甲方拖欠付款超过一个月完成付款并要求重新开启服务器,应现次支付本合同3-3所述的一次性费用。

5-6 由于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或严重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本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必要时,视作违约方片面终止本合同,守约方除有权向违约方索赔外,并有权终止本合同。

5-7 在本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甲方应在三日内将其服务器及附属设备搬离机房,否则乙方有权进行处置并且对该服务器及附属设施的丢失或者损坏不负任何责任。

第六条 责任限制

6-1 乙方在进行服务器配置、维护时需要短时间中断服务,或者由于Internet上通路的阻塞造成甲方服务器访问速度下降,甲方均认同是正常情况,不属于乙方违约。鉴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的特殊性,因Y2Y问题、黑客、病毒、电信部门技术调整等引起的事件,甲方亦认同不属于乙方违约。

6-2 在履行本合同时,乙方对因第三方的过错是或者延误而给乙方或者其他第三方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6-3 乙方对通过甲方间接接受乙方服务的第三方的损失不负责任。

第七条 争议解决

7-1 因履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当事人应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

7-2 如果协商未成,双方同意向当地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并接受其仲裁规则,该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双方将无条件地履行该仲裁裁决。

第八条 不可抗力

8-1 任何一方遇有不可抗力而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合同或迟延履行本合同,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五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于事件发生之日起二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

8-2 遭受不可不抗力的一方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减少损失,并在事件消除后立即恢复本合同的履行,除非此等履行已不可能或者不必要。

8-3 本条所称“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有避免或不能克服的客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洪水、水灾、爆炸、雷电、地震和风暴等以及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府管制、国家政策的突然变动和罢工等。

第九条 保密

9-1 任何一方对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以任何方式获知的另一方商业秘密或其他技术及经营信息均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其他第三方透露或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第十条 权利保留

10-1 任何一方没有行使其权利或没有就对方的违约行为采取任何行动,不应被视为是对权利的放弃或对追究违约责任或义务的放弃。任何一方放弃针对对方的任何权利,或放弃追究对方的任何过失,不应视为对任何其他权利或追究任何其他过失的放弃。所有放弃应书面作出。

第十一条 通知

11-1 本合同要求或允许的通知或通讯,不论以何种方式传递,均自被通知一方实际收到时起生效。

11-2 上款中的“实际收到”系指通知或通讯内容到达被通知人的法定地址或住所或其指定的通讯地址范围。11-3 一方变更通讯地址或通讯方式,应自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后的地址及联系方式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第十二条 合同的解释、法律适用、生效条件及其他

12-1 本合同的解除、终止或者本合同有关条款的无效均不影响本合同关于合同的解释、违约责任、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责任限制、补偿及争议解决的有关约定的效力。

12-2 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电信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计算机行业的规范。

12-3 如果本合同任何条款根据适用的现行法律被确定为无效或无法实施,本合同的其他所有条款将继续有效。此种情况下,双方将以有效的约定替换该约定,且该有效约定应尽可能接近原约定和本合同相应的精神和宗旨。

12-4 对本合同的理解与解释应依据合同目的和文本原义及业界通行的理解和惯例进行,并且应当将本合同各条款及有关附件作为一相整体来理解和解,本合同内的标题不应影响本合同的解释。

12-5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发生变化,本合同变更相关内容;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乙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或者终止合同的履行。

12-6 在本合同有效期风,因乙方上市、被收购、与第三方合并、名称变更等事由,甲方同意乙方可以将其在本合同中的权利和/或义务围让给相应的乙方权利/义务的承受者,但乙应保证甲方在本合同中的权益不会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

12-7 甲、乙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本合同。任何一方在履行中采用欺诈、胁迫或者暴力的手段,另一方均或以终止本合同并有权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12-8 本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约定若与双方以前签署的有关条款或者乙方的有关陈述不一致或者相抵触的,以本合同为准。

12-9 未经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不可转移、许可给第三方,除非一方进行重组、合并或者名称变更,但应通知另一方。

12-10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签约方各持一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12-11 本合同经各方授权代表于 年 月 日签署于深圳市,自该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篇7

福府办〔2012〕17号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专家的管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评审专家(以下简称专家),是指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经审核准予进入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为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拟支持项目评审,提供评审及咨询服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作风正派、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责任心强;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称,在本专业范围具备领先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愿为经济建设事业发展服务;

(三)获得过相应的国家或市级专业奖励者优先;

(四)身体健康。

专家的具体资格条件由各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区财政局备案。

第四条 区财政局负责按行业分类建立和管理专家库。分行业专家名单由各主管部门提供、更新,并可由区财政局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资格条件,从市、区有关部门的人才库中吸收符合条件的专家入库。所吸收入库专家需经主管部门确认。

第五条 各主管部门项目评审时所需专家组成员,由区财政局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按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专家库本着随机抽取、有序使用、安全保密的原则,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运作方式明确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区财政局负责专家库管理和对专家的考核。具体职责如下:

(一)对专家库进行建设、维护和管理,为专项资金支持评审提供专家资源;

(二)负责专家入库的聘用、考核和评审专家的抽取工作;

(三)负责处理对项目进行专家评审环节的质疑投诉。

第八条 区财政局应为专家库中的专家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专家的有关信息,包括学历、专业、职称、培训、考核情况、评审次数、操守评定、不良行为记录、被投诉次数和原因及调查处理结果等,作为专家考核和使用的依据。

第九条 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专家的具体资格条件并报区财政局备案,负责受理专家报名、核实专家资格条件,向区财政局推荐专家。各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荐符合条件的专家入库,不断充实后备力量。

第十条 专家的个人信息如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区财政局在专家库中予以变更。

第十一条 专家在评审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向主管部门及区财政局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二)在参与决策咨询过程中充分地、独立地发表个人意见,并可保留个人意见和建议;

(三)优先获取主管部门本行业内相关资料;

(四)参与评审活动的,有权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获取劳务费;

(五)可自愿退出专家库。

第十二条 专家在评审活动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对企业的申请项目是否符合辖区产业政策、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评审,必要时应参与对企业的现场考察;

(二)按照规定的评分标准对项目打分,参与评审报告的起草,并在报告上签署意见,对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三)对非法干预评审的工作人员和机构进行举报;

(四)不断充实、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主管部门评审工作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五)配合区财政局做好对项目进行专家评审环节的质疑投诉处理工作;

(六)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对评审结果引起的质疑或投诉处理工作。

第三章 专家抽取、使用

第十三条 区财政局根据主管部门需要确定专家类别和人数,于评审开始前一天抽取评审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并做好专家抽取、邀请等工作记录,存档备查。

第十四条 区财政局应当向被抽中的专家明确评审时间、地点、抽取单位联系人、使用单位联系人,并告知评审项目,以确保专家专业对口,但不得透露企业名称及其他专家等情况。

第十五条 专家抽取工作完成后,区财政局于评审当天向主管部门提供专家名单。

第十六条 区财政局建立专家的候补机制,每次抽取专家时需按主管部门需要的评审专家人数的50%抽取候补专家。如出现抽出的专家不能参加评审的,需在区财政局规定的时间内通知区财政局,区财政局从候补专家中补充评审专家至满足评审需要。

第十七条 各主管部门的专家评审劳务费,按照区财政局制定的统一标准执行,由使用专家的主管部门从其业务经费中支付。若需对同一项目进行复评的,不再发放专家评审劳务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区监察部门负责不定期抽查专家库记录,凡在管理、使用评审专家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将依法追究管理、使用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 专家需与区财政局签订《专家自律公约》,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按照规定的评审工作规则,客观公正地对项目进行评审,对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专家在评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接到评审通知时,无故拒绝参加评审;

(二)未按通知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报到;

(三)临时因故不能参加评审的,未在评审开始前规定时间内通知使用单位的;

(四)接到评审通知后,询问与评审有关的企业名称、其他专家等不宜透露的情况;

(五)参加评审时,发现与申请企业有利害关系,未主动提出回避;

(六)从接到评审通知到主管部门公告支持项目之前,与申请企业等进行有利害关系的接触,透露有关评审信息,或收受企业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好处;

(七)参加评审时,发表具有倾向性、诱导性的言论,对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施加影响,有碍其他专家客观公正评审;

(八)在评审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未认真审核企业申报项目的有关资料,导致评审结果显失公正;

(九)在评审过程中,擅自将项目资料带离评审现场;向外界透露其他专家对项目的评审意见;记录、抄写、夹带有关评审内容;评审结束后复印或带走与评审有关的资料;

(十)拒不向评审委员会提供对评审结论的书面意见和理由;

(十一)对专家评审环节和评审结果引起的质疑或投诉,不积极配合区财政局和主管部门进行解答或澄清;

(十二)发现评审过程中有违法、违纪现象,不及时向区财政局或有关监管部门反映、举报。

第二十条 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有第十九条所列违纪违规行为的,主管部门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向区财政局如实反映,由区财政局视情节轻重决定该专家是否继续参与评审活动。严重违规的,由区财政局按相关规定报有关部门查处。

第二十一条 每次评审结束后,使用专家的主管部门根据区财政局制定的考核标准,如实记录专家到场情况、工作态度、评审质量,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区财政局。

第二十二条 区财政局每年年末根据主管部门每次反馈的情况,参考专家参与评审的次数等情况,对参与评审的专家进行综合考核,做出称职、基本称职与不称职的结论,经主管部门确认后记入专家个人信息档案。当年未被抽取参与评审活动的专家,不参与年终考核。

第二十三条 专家考核为“不称职”的,区财政局不再聘用,并剔除出专家库;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区财政局向其发出警告,责令纠正。责令改正后仍无明显好转的,区财政局不再聘用,并剔除出专家库。

第二十四条 自愿退出专家库和被剔除出专家库的专家聘书由区财政局负责注销。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至2014年12月31日止。原《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福府办 [2009]38号)同时废止。

附件:专家自律公约

附件

专家自律公约

本人保证严格遵守评审规则,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和评审工作纪律,做到:

一、在接到评审通知时,没有正当理由不无故拒绝;

二、按通知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报到;

三、临时因故不能参加评审的,在评审开始前规定时间内通知抽取单位和使用单位;

四、接到评审通知后,不主动询问与评审有关的企业名称、其他专家等不宜透露的情况;

五、参加评审时,发现与申请企业有利害关系,主动提出回避;

六、从接到评审通知到联席会议审定支持项目之前,不与申请企业等进行有利害关系的接触,透露有关评审信息,或收受企业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好处;

七、参加评审时,应严格遵守评审组织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纪律要求,不发表具有倾向性、诱导性的言论,不对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施加影响;

八、认真审核企业申报项目的有关资料,在本专业范围内发表客观、公正的个人评审意见,对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九、在评审过程中,不擅自将项目资料带离评审现场,不向外界透露其他专家对项目的评审意见;不记录、抄写、夹带有关评审内容;评审结束后不复印或带走与评审有关的资料;

十、对专家评审环节和评审结果引起的质疑或投诉,积极配合区财政局和主管部门进行解答或澄清;

十一、发现评审过程中有违法、违纪现象,及时向区财政局或有关监管部门反映、举报。

上一篇: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下一篇:股权质押反担保合同协议书协议合同协议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