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2024-10-09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精选8篇)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篇1

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可我爱了你这么多年,却始终沉默不言,内心早已腐朽不堪。

一直想着要跟你表白,可以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有话可说则多说,无话可说则少说。可我心里装着一肚子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可说,不可说,爱是可爱不可说。

爱你的这些年,我在成长。学会穿衣打扮,品味时尚;学会刻苦努力,拒绝平庸;学会留心细节,绿色生活;学会拥有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配得上你。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以我时常对着蝴蝶思考生物进化,对着天空怀想远古文明,我拥有了那么多的好奇心,从而拥有了浅薄的`智慧。

我还是那么爱你,可是说与不说都已经没了意义。

这些年来,是你给了我新的样子,你创造了如今的我,充满个性。

你不爱我,我不怪你。感谢你赐予我的空欢喜。

我爱你,可我不说。

有话可说也不说。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篇2

一. 原文展示

湖南考生

(1) 谁不期待那东方喷薄欲出的朝日?谁不渴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谁不想消除“草色烟光残照里”的哀怨?

(2) 这一切, 都源自对早的向往。有了早, 就能欣赏到“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的孤寂美;有了早, 就能领略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的奇异;有了早, 就能抒发“愿乘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愿。

(3) 于是懂得, 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抹亮丽色彩, 是实现人生精彩的动力。用早来鼓舞自我, 何须“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悔恨, 何须有“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无奈?有了早的激励, 才有了比尔·盖茨微软帝国的不朽传奇;有了早的激励, 才有了张瑞敏“全球唱响海尔”的凯歌;有了早的激励, 才有了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学校的繁花似锦。

(4) 而失去了早出发、早行动、早成功, 很多人只能去搭乘人生的末班车, 只能任灰暗成为生命的主色调, 而不能书写人生的华章。毕竟,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观天边云卷云舒”是一种超然。但辉煌更是人生最壮美的云霞, 何不用“早”来磨砺自我, 磨砺一方月明云开的壮阔苍旻?

(5) 此亦似人, 此亦如国。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条件, 是一个社会繁荣昌盛的保证。有了早的激励, 才有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美誉;有了早的激励, 才有了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胜景。试想, 若没有当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 作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 只怕中国只能在“文革”的阴影下踟蹰不前, 哪里又有当前的恢宏气势?

(6) 同样, 一个国家没有早的眼光, 只能落后于世界潮流。失去了早, 就如同明清时期中华文明无奈的式微;失去了早, 就如同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的土崩瓦解。

(7) 早是心中不落的青阳, 早是心中不倒的信仰。有了早的激励, 又何必再发“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悲音;有了早的激励, 又何必再唱“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的哀曲?

(8) 用早激励人生, 用早装点梦想, 去厉兵秣马, 去扬剑试锋, 终会迎来春暖花开的灿然, 终会领略江河源头的胜景奇观。

二. 原点评与再点评

第1段原点评:开头连用三个反问句, 以人们熟知的情景与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情夺人, 起笔不凡。

再点评:三个反问句确实起笔不凡, 但细读便觉困惑。第一句期待朝日, 这是点出了题中的“早”, 应该说还是有力度的, 但第二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春雨过后青草初萌的景象, 与“早”毫无关系, 第三句中“草色烟光残照里”就一定表达哀怨之情吗?点评者说这三句是“以情夺人”, 而笔者要说这是装腔作势, 以“空”骗人, 骗取阅卷老师的好感。

第2段原点评:点明“对早的向往”这一主旨, 然后再引用诗词名句来具体表现“早”的意义和作用, 用语典雅, 气势非凡。

再点评:三个排比句让人不知所云。“有了早, 就能……”这样的表述既不通顺, 也不明确。另外,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写尽了人在旅途的辛劳和无奈, “愿乘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 但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的信念, 这两句都无法印证“对早的向往”。点评者说这些诗词名句具体体现了“早的意义和作用”, 显然是忽视了这些诗句的内涵。而语句不通顺, 表意不明确, 又何谈“用语典雅, 气势非凡”呢?

第3段原点评:本段文字先用引证法, 后用例证法, 语言精练, 论据充分, 正面阐述了观点。

再点评:本段在使用引证法时, 语言不是如点评者所说的“精练”, 而是别扭和令人费解, 可把“何须”和“何须有”改为“哪里还会有”。在使用例证法时, 虽然充分, 但文章对三个事例只有列举, 没有阐释, 更没有分析事例中的三个人是如何因为早的激励而取得成就的, 因而论据和观点明显油水分离, 如果这样写就能算论据充分, 那么, 似乎此处用任何成功人士的例子都是可以的。

第4段原点评:先反后正, 与上文构成对比论证, 丰富了论证的角度。

再点评:从议论文的写作技法上来说, 点评者这个点评应该说是对的, 但我们却无法忽略本段文字在表达和逻辑上的硬伤, 以句号为单位, 本段共三句话, 后两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是肯定“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观天边云卷云舒”这种生活态度, 还是要否定它?另外, 这与“早”又有什么关联呢?

第5、6两段原点评:由人生到治国, 并联系实例, 思路有广度, 议论有深度。

再点评:“此亦似人, 此亦如国”, 不知是哪里找来的一句话, “此”指代什么?第5段中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这是因为“有了早的激励”?第6段中的苏联解体是因为“没有早的眼光”?点评者说这两段“思路有广度, 议论有深度”, 不知与论点无关联的空话、废话如何就有了广度和深度!

第7、8段原点评:再用抒情式的议论句, 呼应开头, 归结全文, 较好地彰显了作者构思的缜密, 行文的灵动。

再点评:结尾确实是用抒情式的议论句, 只是我们要为陆游和李煜鸣不平。陆游的壮志难酬和李煜的亡国之恨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早的激励”——这是哪家的逻辑?

原总评 (原点评者称为“写作借鉴”) :文章在内容上由人生说到国家, 紧扣“要有早的意识、要早行动”的观点, 运用举例、引用、正反等多种论证方法加以论说, 文气一贯到底。“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语言尽管略显花哨, 但整体而言与内容的表达相谐, 瑕不掩瑜。故“内容”与“表达”都给满分。发展等级从“丰富”和“文采”方面给满分。

再点评:“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但笔者读后觉得这不是“气盛”, 而是气虚, 气乱, 作者故意卖弄并非真有的才学, 来炫花阅卷老师的双眼, 干扰阅卷老师的判断。其虚假、混乱之文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滥用整句。全文800来字, 除每个段落的观点句外, 整篇文章几乎全由整句构成, 很难找到散句和杂句, 满眼看去, 不是排比就是对偶或对比, 句子和词语不是成对就是成串, 作者为了形式上的整饬, 已经无暇顾及内容的丰盈和表意的明确。

二是堆砌事例。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重要的论证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 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 作者往往会选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增加说服力。但这些事例一定要恰当, 能与论点构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另外, 叙完事例后要进行分析, 分析的过程即论证的过程, 这是议论文的核心。这篇文章中, 第3节中有三个事例, 第5节中有三个事例, 第6节中有二个事例, 全文共八个事例, 但却不都与论点构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而且例后没有任何分析, 这种堆砌事例的做法除了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制造材料丰富的假象外, 对证明论点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三是海量引用。引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文化内涵, 但引用过多往往让人觉得有卖弄之嫌, 在古代这叫“吊书袋”。本篇作文中作者直接引用的古诗词名句达十处之多, 如果再加上一些对经典的变相引用, 那么这对于一篇800多字的作文来说, 无疑是“海量”了。我们在文中找不到作者自己的东西, 原创内容很少, 看到的只是人家的句子, 人家的事情, 人家的思想。

三. 反思与期盼

写文章和做人是一样的, 最要紧的是真诚, 说实话, 抒真情, 讲常理。考场作文也一样要“我手写我心”, 但我们遗憾地看到近几年推出的高考满分作文, 有不少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 丢掉了真诚的根本, 这样的作文就像是一个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 带有明显的技术化特征。这样的文章, 形式上段落结构规整、排比对句泛滥;内容上典故事例堆叠、诗词名句罗列;行文过程平面展开, 没有动态感, 没有分析;情感上矫情夸饰, 缺少温度;道理上泛泛而论, 不能深入。文章写成了这个样子, 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心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构思成文的一面, 而更大的问题则是我们的作文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特别是像本篇作文点评者这一类专家, 他们对如本篇作文风格一样文章的好评与激赏, 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强势的倡导。而且由于这些所谓专家的身份特殊, 垄断着高考信息资源, 占有话语权高地, 他们的话很容易左右中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尤其是高考作文的方向。中学一线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 即使内心有不认同的地方, 也不得不把他们的意见奉为圭臬, 让学生反复演练专家们想看到的东西, 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悲哀, 更是社会的悲剧。

高考满分作文解密 篇3

一、巧饰凤头,“直”“曲”尽妙

“直”如开门见山,一睹全貌;“曲”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具体有下列三式:

第一,开门见山,可以快速将阅卷老师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考生可以用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老师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2008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生命!!》是这样切入的:

“老师,老师,你快醒醒呀!”孩子们一边抽噎一边摇着关老师。

此时的关老师满脸的水泥沫,两条腿压在水泥板下。

就在5分钟前,8.0级地震袭击了这个偏远的村落,在这个简陋的教室里,关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果断地将仅有的8个学生护到了墙角,自己却慢了下一步,被掉下来的水泥板砸到了双腿,疼昏了过去。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别致的方法塑造出了关老师的形象,关老师的形象一开始便深深烙在读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样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妙,非常“抓人”。

第二,讲究悬念和曲折,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时候入题更需要讲究曲折和委婉,尤其要讲究一点悬念,才能引人入胜。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多用一点言辞,以悬念抓住读者心理,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如2008年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就是这样切入的:

流水之畔,红尘滚滚。问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顺逆、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入洪流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你能!

此篇命题作文,开头是讴歌生命和考问灵魂的交响乐,如此气派,有波澜也有悬念,叫读者和阅卷者不能轻易说“不”吧。

第三,用强烈的反差、对比和映衬来引出题旨,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如2008年上海春季卷满分作文《细微深处》一文开头:

这个世界真的是“大”千世界。大人物,大环境,大趋势,大事件等等,可以说,一个“大”字,充斥了我们这个日益发达的社会。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凡是跟“大”粘上边,就是大新闻,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眼球。

可那些细微之处呢?我们能够忽略吗?无论是艺术、科学,还是人生,我们都无法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正是细微,才有深度。

作文开头一系列的“大”似有离题之嫌,接着笔锋一转,便进入自己早已拟定的题目了。开始的“大”与“小”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巧妙、贴切而又发人深省。这样的开篇,不是做到了“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了吗?

二、辞真意深,点“睛”活“龙”

点睛,即点明主旨。因为考场作文阅卷时间少,所以不提倡内容过于含蓄,句可以有“睛”,段有“睛”,文有“睛”,不时地点题。这些点题的语句,位置不拘一格,可前可后,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而耐人寻味的印象。

第一,用感情浓烈的语词来点睛,引起共鸣。文章在写景、叙事或对论点进行了论证之后,结尾才运用凝练简洁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点题,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戛然而止。如2008年上海卷高考佳作《他们》的结尾:

他们是父亲,伟大而坚韧;他们是父亲,这个世上最爱我们的男人。也许,我们走出考场时,该给他们来个拥抱,我想他们一定会尴尬一下,然后直至老去,也铭刻于心。

文末写到回报父爱,等待已久,“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此篇是父亲之歌,那么最强音在篇末。

第二,用点明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如2008年上海春季卷高考满分作文《细微深处》结尾是这样的:

细小之处,微而不浅,“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言大义”,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呢?

连用警句,加以疑问作结,激疑促思,启人心志;驻目沉思,浮想联翩,余韵悠长。

第三,艺术地运用俗语民歌等,以期读者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对俗语、歌词等能艺术地加以改造和利用,并糅进其他修辞手段加以强化,也有可能赋以新意并铸成自己的“名句”,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心灵震动,从而达到王蒙所说的“亏他想得出来”。如2008年辽宁卷高考满分作文《坚守心中的道德律》的结尾:

“不论是黄昏,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正如希腊诗人乔治·赛福斯的这首小诗所说,我们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洁白,坚守住自己的芳香,坚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这样就增加了语言的密度、力度。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篇4

不快去做作业,玩到什么时候?”“路上小心,遇到什么事我可不帮你。”听妈妈的唠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地直灌入我的耳朵。

2005年8月21日 星期四 晴

真巧!今天爸爸出差,妈妈也要外出学习,3天后才回来。上午,送走了父母。从火车站回来,我发觉天更蓝了;草更绿了;云更白了。“我不会再听到烦人的唠叨,不用再写数不清的作业,也不必再和着饭皱着眉吃些不喜欢的菜。苍天哪,大地哪,是哪位过路的天使大姐给我这样的机遇啊!”我在心中不禁大呼“万岁!”盘算着回去时带几包喜爱有加的方便面中午和晚上吃,挤出来的时间就用来打电脑,打个通宵,过足瘾„„晚上12点,我坚持不住了,关了电脑胡乱倒在床上:斜着睡,手脚摆成一个“大”字。回想起这一天,总觉得空荡荡的。

2005年8月22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我一觉睡到中午,早餐和午餐一起吃了。然后我奔向书房,猛捶主机开关,狂敲键盘,电脑摇晃了几下,以万分之一秒的速度被我打开了。可玩了几小时,我连续打了几个哈欠,揉揉惺忪疲劳的眼,环顾左右,多么想吃一些父母不辞辛苦,顶着烈日去买的零食,多么想吃一口温热的饭菜。我疲惫地关上电脑,躺在床上,突然有一种要妈妈回家的心理在我心中弥漫开来。我摇摇头,努力地想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怎么想要妈妈回家?可那种思想像一棵大树,深深地扎进我心底;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越来越亮;又像一杯美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香醇。我想以玩来忘却它,于是打电话给同学,约他去打乒乓球,可他们不是上补习班,就是要做作业。他们听说我一个人在家,都很羡慕,我苦笑一下,没说什么。

2005年8月23日 星期五 雨

今天,我感到强烈的思念,多想再听妈妈一声唠叨啊!我搓着手,来回急急地走动,像站在烧红的铁板上似的,原来许多对我有巨大吸引的东西都变的索然无趣。以前妈妈的一幕都浮现在我的脑中。今天妈妈终于要回来了。“这没有妈妈的日子真难敖,等妈妈回来我一定言听计从。”我暗下决心。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篇5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竟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好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本文作者选择了“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关键词,向读者介绍自己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在文中多次点明“从胃开始,读懂中华”“中国人”“中华传统”“中国特色中国味”等,符合题意。

该文中心鲜明,寓意深刻,层次感强。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接着叙写各地的美食,称赞美食样式丰富多彩,并提到人的“多元”;然后进一步挖掘美食及食具(瓷碗和木筷)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提出了美食背后的隐患一一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控制及整治。文章内容丰富,论证层次严谨,逻辑性强,分析辩证。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结尾三段归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以升华。文章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句式变化较多,并时而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书写也十分漂亮。

当然,文中也有不足。如开头引用白落梅的话,查无出处;“元旦吃饺子”提法不当等。有的语言表述欠妥,如“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等。但瑕不掩瑜,此文仍然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优秀作文。

中国,中国

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度,我身处其中。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他是老人,亦是婴儿。

中国,他有着老者古朴的褐色,风风雨雨,岁月打磨,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他站立着,将往昔记忆温柔抚摸;中国,他有着老者沉默的智慧,经年走过,年月蹉跎,凝聚五千年的智慧,千山万水,脚踏实地。

看长城,多少个风雨如磐的年头,塞外的马蹄不能将它踏破;冰冷的子弹不能将它击倒。那是中华儿女用血肉建造的脊骨,一砖一砖,千年垒砌,斗转星移,青山不变。它沉默着伫立在高山之上,只为守护、抚平儿女们心底的浮躁与不安;只为凝视,东方的旭日升起,面对新的征程,人们启步出发。

看丝绸之路,黄沙阻挡不住文明交融的冲动。张骞的骏马应迎着朔风嘶鸣过;班超的笔下记录着旅途的艰辛。长安繁华,塞外苍凉。风沙过身,唯有脚步才可安抚内心,唯有脚步才可通向远方。

看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老的人们依赖于自然,脚下的土地浸着丰获的希望,屋顶的月光寄放着游子的归心。这样的夜晚只适合酣眠。

当老者转身,中国,他有着婴儿的热情,时代正好,变数诸多,唯有不断地探索、尝试、突破,才能保持生长旺盛的活力。

长城的烽火狼烟已随风雨散去,如今,只有白鸽飞过山头,只有历史镌刻在人们心中。正因为走过坎坷之途,我们更加明白和平之可贵,我们也更加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

世界相接,沉睡了百年的丝绸之路再焕生机。前途依旧未知,但婴儿的品质即在于探索,以及坦诚。列车取代了骏马,互联网取代了文字,但无论以何种姿态,世界的东方与西方都在呼唤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

乡愁情思,在工业文明时代似乎总是脆弱的。当高楼大厦升起,月光不再浸着瓦当上的青苔,湿润的土地变成坚硬的水泥,我们感叹,两者不可以相容吗?当然可以。古老的时节依旧存在,人们竖着一个一个的节气,春游人如织,看小巷沸腾,我们依旧在古老的土地上耕耘、收获,以年轻的容貌融入这个世界。

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家,我身处其中:他以五千年的智慧为世界写下中国特色的注脚,他以创新探索的精神推动时代发展。老者与婴儿,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

农家度过的一天

小小的房屋旁有一瓜架,瓜架上开出了_的小花。架下,一只母鸡正在率领小鸡觅食,瓜架下的一角还种着几株花,小鸡们总是躲到花中让母鸡找。

这时,传来了几声欢呼:“好啊,赢了!”原来是几个小姑娘跳绳,稻草搓成的绳子十分牢固,两个女孩分别站在两头一手握绳,有规律的甩着。当中两个女孩在跳还数着节拍:“一、二跳。一、二跳”。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跳绳时辫子上下动着,十分有趣!旁边的女孩看见了她们那样儿,要求一起玩。有的还啃着苹果在一旁观看,直到两人跳错了,才站起来悠闲的离去。连枝头的鸟儿也飞下来凑热闹了:“喳喳,喳喳喳”。形成了一首跳绳交响曲。

看看大树下,爷爷和爸爸正小口的喝着酒,脸微微有点泛红。谈论着一天发生的事情,神色是那样的祥和。爸爸喝了一口酒说:“瓜架上的花长成黄瓜后,把它们卖了,一定有个好价钱。”爷爷也喝了口酒说:“是呀,今年的黄瓜一定能卖好价钱。”说着看了看瓜架忽然瞧见了那只母鸡,说:“这只母鸡过年时给杀了,味道一定非常的好”。“我也这么觉得”。爸爸边说边喝了一口酒。

奶奶在门口洗菜,用大拇指在菜里来回搓着,然又放到水里洗净,并一片片仔细剥开,像这样洗了数十只菜后就把菜按住,然后把盆里的水倒掉便端着盆进屋了。突然,奶奶把头探出窗户对爷爷爸爸说:“你们少喝点”,说完便有缩了回去。

天边的太阳渐渐落下了山头,夕阳把天边染的火红火红的,风拂过爷爷的白发,又调皮的带着掉落的叶子乱飞,又忽然停下,落到衣服上,瓜架上,小女孩的辫子上。

只听见奶奶的一声招呼,大家便走到房里端出椅坐好,奶奶端着菜走出来放到桌子上,大家便开始吃饭。风忽然又吹起来,不过是微风,给人一种凉爽,夕阳照着大地,鸟儿也回巢休息了。

这一天在欢声笑语中慢慢的沉睡了。

藤蔓 人生 懂得放下

麻纸粗糙的纹理带着原始树木的粗犷,香火味和着纸张燃烧的味道仿佛是从远古吹来的风,带着厚重呛鼻的气息,灰烬升腾,摇曳,又无力委落在尘埃里。瞳跪在满是荒草的墓前,按下手机上单曲循环键,低吟浅唱的越剧缓缓溢出,不知不觉,她也跟着哼唱起来,寂寥而落寞。

每个人的喉头都卡着一根鱼刺,那是一种咽不下去又无法言语的痛,只得等着岁月这味陈醋的浸泡,慢慢软化。瞳的那根。鱼刺”却坚硬而固执,母亲便是她一生的心痛。

十年前。小镇总被薄雾所包裹,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发黑的乌蓬船靠在岸边,昏黄的灯沿着河流一路闪烁,瞳撑着一把泛黄的油纸伞,趿拉着雨鞋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苔藓几次让她险些滑倒,屋檐将天空割裂成不规则形状,指尖所触及的墙体,片片剥离,逢着.丁香般的姑娘”,瞳在心中自嘲了一下,只有为生计而忙碌的.侏儒”。她恨透了这样的天气,心想:诗人真是矫情。远远地,母亲轻唤:.囡囡回来了,头发有没有湿,有没有着凉……”一串的询问打断了瞳的沉思,抬头便望见,母亲斜倚在厚重的木门上,古朴精致的木簪将发轻轻束起,嘴角噙着几丝温暖人心的笑,周身总是散发着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润与体贴,这薄薄的雾更是平添了一份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诗意。

“嗯,没有”。瞳冷冷的回答。我给你熬了碗姜汤,喝了暖暖身子”。“不用了。”

屋内又是死水一般的沉寂,母亲放上磁带,坐在一旁静静聆听越剧,手不断揉着膝盖,捶着肩膀,江南潮湿的气候使母亲早早患上了风湿,梅雨天气里,又犯的紧。童起身原本去帮母亲捶肩,身子顿了顿,抬手关了录音机。.嗞嗞,嗞嗞”声在空气里颤动,童望着窗外,一字一句缓缓的说:.学校填志愿表,我填了北方的一所学校。”母亲猛地停了手中的动作,停在半空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几乎用恳求的语气说道:.为什么去那么远呢,填省内的吧,你可以多回家看看那我也可以照顾你啊……”.我想去!”她不想再听下去,仅仅用这三个字就让母亲从今往后只字未提。

瞳如愿以偿,到了心心念念的北方。她爱晃得人眼疼的蓝天,爱北方姑娘的豪爽与洒脱,艾沙漠瑰丽奇绝似火晚霞,爱明媚阳光渗进骨骼,爱冬日大雪纷飞,明艳的红和_调占据整个眼球,她疯狂的想要忘记一切有关潮湿气味的记忆,包括母亲与那绵软越剧,撞击耳膜的一直是嘹亮的秦腔,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她自私的活着,贪恋这样的人生。以致四年大学毕业后,仍固执决定留在北方。

母亲一人守着江南的老房子,望着大门前奔跑嬉戏的的幼童,几十年如一日的断桥。六年匆匆而过,瞳与母亲的见面只限于参加婚礼那次,平日的嘘寒问暖。.囡囡,以后想干什么就随心而做,快乐就好,不要被太多的事牵绊……”母亲这次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可也成了最后一次说这么多的话。

她跪在墓前,感觉失去了整个世界,明明最讨厌的是呢喃似的软语,明明最可有可无的是母亲,明明一切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想法完美到了极致,可这一刻,心好像被掏空了,空洞洞的,这下自己真正成了孤儿。

妈妈,我喜欢这个声音。”女儿跌跌撞撞跑过来,趴在瞳耳边笑着说道。这一刻,瞳泪流满面,好像在哪里,她也这样说过,很久很久以前……

月河镇的一天

五月的月河镇已进入暖春,依旧是白墙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着岁月抹不去的韵味,石板桥下的小河向东流去,像一条丝带环绕着月河镇。

市集上传来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各类早餐的香味牵动着早起赶集者那疲惫的胃。“滋滋”,食物在油锅里翻身,发出阵阵声响,那是杂菜香煎包,早餐的必备。“咕噜咕噜”,文火上的瓷煲里是滚着新鲜鱼片的白粥。加入几撮姜丝,洒上几粒细盐,入口满满是鱼香味。

镇上的人谁都认识谁,生得俊秀的小孩儿总被相识的阿姨们塞给各类早餐,“拿着吧,小心别饿着。”这是月河镇日常的交流,人情在早上的晨光中尽情地表现出和谐友爱。

中午,太阳渐渐高升。每家每户的厨房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自家后院种的各种蔬菜都会在这里变样。切片,切丝,腌制,下锅,翻炒,调味,收汁,上盘。

每到这时候,香气又再一次散满整个小镇。门前的大黄狗都张开了口,馋得深深吸一口。嗯,有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鱼香茄子,啊,还有那甜酸猪蹄。

家里的小孩这时都会帮忙摆碗筷,等着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对家里的长辈说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碗里的还望者锅里的,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吃得最多吃的。

下午,烈日当空。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收复江山,气若江河。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国家的国粹。”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_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喝彩。

刚好是十五,天空中挂着一轮满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扇着蒲扇,赏着月色。有文化的人脱口而出一句诗,十分应景。

夜色渐深,小镇又将恢复宁静,月河镇的人们在睡梦中等待着新的一天。

高考满分作文爱是 篇6

月出青云,临风书雪

献之勤练书法已经五个春秋了,他从书房走到院里,又从院里走回书房,院子里春风不知何时吹过,柳枝已经悄悄抽出嫩绿的新芽。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纸上是一个新写的“大”字。

墨汁是新磨的,圆润黑亮;字写得五分遒劲,五分柔媚,似乎充满了天地间的灵气,把春色全部注入其中。

献之再次欣赏手中的那个字,终于长长出了口气,昂起头,挺起胸,满怀春风地敲起了父亲的门。

羲之端详着儿子的字,一句话没有说,顺手在案桌上提起笔,稍稍润了墨,在“大”字底下重重点了一点。

献之见父亲并不作任何评语,狐疑不解,只得跨过内堂,敲起了母亲的门。

“我儿练了几年书,只有一点像羲之啊。”

不知不觉,柳枝长长的,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的绿色。

字写得六分遒劲,四分柔媚。献之心中的火苗在上窜,他不能忍受父亲的沉默,母亲的谬赞,他整日整夜呆在书房里,附近的水池早已成了酱缸,光是用坏的笔就堆了三尺高。

他相信自己这次的字已经炉火纯青了。

羲之还是一句话没说,重重点了一点。

母亲继续赞叹着,赞许的眼光还是停留在那个点上。

大雁南归,风扫落叶,柳树绿意虽浓,却似乎有些憔悴了。

字写得四分遒劲,六分柔媚。献之的右手长了一层厚厚的茧,他心中熊熊旺火升腾,悬腕提笔,用尽全身的气力写出了这个眉飞色舞、气吞山河的“大”字。

羲之还是一句话没说,重重点了一点。

母亲继续赞叹着,赞许的眼光仍是停留在那个点上。

雪花飞舞,炉火正红,不知不觉又过了五年。

献之的手还在挥毫,可他已经不再写那个“大”了,他写的是“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五分遒劲,五分柔媚,还有十分潇洒开朗。

羲之抬起头来,端详着自己的第七个儿子。他记得小时候的献之练字时,自己曾在后面拽他的笔,结果没有拉动,当时自己就预言“此儿以后当有大名”,没想到当年的预言如今成了真言。

羲之若有所思地说:“好,很好!”

献之的手没有举向空中,而是垂了下来,恭敬地侍立着。

如果是五年前,献之也许会得意地高呼自己的成就,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和书法之间的距离了。

生命的意义

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大的杯子,当我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杯子里空空如也,当我们慢慢地成长,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社会、国家不断地给予我们时,我们的杯子便开始有了很多的东西,爱、财富、荣誉等等。这里最大的最重的,莫过于“爱”,这个爱包含了生活太多的内容,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而我们成长后,又有很多人给予我们爱,我们成家立业,有了更多的。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又会给予孩子们爱,同时也会给予周边的朋友、同事们很多的友情,这也是一种爱。

特别是,当5?12大地震来临之后,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玉名再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无边。当看到我们的解放军和警察、搜救人员、志愿者们日夜奋斗,为了哪怕一丝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时,当为了学生、为了亲人、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时,有很多人宁可让自己去承受死亡的威胁,也要奋不顾身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一个中国人都伸出援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时。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面对着这样的大地震时,也许我们会丢失很多,但是只要人间有爱,我们的杯子就会是满满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一切就能够重来,我们也必将重建家园,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时候为了生活中一点点的财富和荣誉而绞尽脑汁时,我们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错了呢。

也许,你的财富会增加,也许你有令人羡慕的荣誉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经缺失了生活中最应该有的“爱”了呢,当你财富、荣誉的增加,而占据了本该属于爱的位置,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注定是空洞、残缺的人生呢?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我们又在一次从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也该看看自己的杯子,到底还有什么了呢,是不是该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

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取舍之间,就是在这杯中杯外吧。

小杯子大道理

杯子里先放了一块体积和它差不多大小的石头,石头与杯子的缝隙可以容纳沙子,当石头、沙子装满杯子,男孩根据沙子吸水、水能渗透沙子的科学规律,又在已经放满石头、沙子的杯中注入水。这样,从最初杯子空间被石头占据,进而被沙子、石头占据,最后被水、沙子、石头这几样“特性”鲜明的物质混合充满。

石头、沙子、水,这三种特征鲜明、特性互补的物体可以充满一个空杯子,但前提必须是先放石头,再放沙子,最后放水。故事中,当老师打破这个顺序和规律,先放沙子、水,并考问学生如果再想让石头也装进杯子里“该怎么放?”。结果,刚才那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男孩,没有中老师的“套”。“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男孩的举动,表面上看很简单。不就是重复第一次的做法步骤吗?为何刚才那个极具想象力极有创新意识的男孩,这回“走老路”,循规蹈矩了呢?这样的疑问正是故事想要给予读者的启示。套用一个流行述语,石头D沙子D水,最大限度的添满了杯子的空间。事实上,真正充满空杯子的是男孩的科学想象力,而男孩的科学想象力是建立在对物体特征充分把握、物质特性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科学占据空间的规律的基础上。这里的“科学占据空间”其实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一次物理小实验的中的成功运用。

当老师先放石头时,第一次问学生满了吗,这个男孩说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假如第二个被补充到杯子里的不是沙子而是水,会怎样呢?可想而知,石头、水“充满”的杯子是无法再补充沙子的,已经“满了的”杯子因为补充的沙子会使得杯中的水溢出。

一个空杯子,当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科学想象力,遵循“石头、沙子、水”的顺序,遵循物质特性派生的科学规律,我们就能够让杯子的空间得到最丰富的充满。反之,如果不顾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影响关联所固有的规律,只一味地想当然的“添满”,不仅达不到预想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小小杯中折射的“科学发展观”,不也值得人类在工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扩张的大课题上反思吗?为什么马路越修越宽而交通却越来越堵塞?为什么高层小区越建越密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空虚?为什么太湖巢湖水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污染越来越严重?事实证明,“发展”不能不顾生态平衡,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发挥物质特性的潜能,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遭到“文明的惩罚”。

杯中窥人生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了思考。--题记

在一堂课上,老师往空杯中放一块石头,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后是加水。一个杯子装上石头满了吗?安于现状的人说满了;装进了沙子后满了吗?聪明的人说满了;善于思考的人说还可以加水。

这就是思维,这也就是人生!

人生就如这杯子,装进什么完全是自己个人的思维态度和想法。一样的人,只要有不一样的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常常听见周围有人整天抱怨、指责、牢骚满腹:有人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郁郁寡欢,心有芥蒂。实际上,就看你的杯子里到底装了什么并缺少了什么?

生活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丛林和荒原,有时候是风平浪静,有时候也会波涛汹涌,这就是生活!5.12,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中国汶川,这个时候,你的杯子里就要盛满勇气和力量,更要具有爱心,因为我们需要去面对灾难。司马迁身受宫刑而不倒,写出了千古绝唱《史记》;文天祥历经磨难痴心不改,不指南方不肯休;5.12大地震,从不放弃一个生命的救援,让爱心随着时间流淌…

生活中还要装进宽容,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美丑,故能使天空宽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其大小,故能让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能使大海浩瀚无边。宽容是魅力之源,韩信是宽容的,锤炼出他的胸襟之美;天空是宽容的,才有了她的深邃之美;时间是宽容的,才有了她的延续之美…

有时候,人生的杯子是无限的,可以盛满许多,杯子也始终是不满的,人生就是在装进这许多沙子、石头和水之后,人生才会充实。一次失败的经历,让你装进了经验和教训;一次活动的成功,让你获得了快乐和成功;一次汶川大地震,让爱心潮涌,盛满了神州大地;当这些盛满你的人生之杯,你就是圆满的。

生活是由苦乐、美丑交织而成的经纬网,它穿越时空而光芒犹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人生,只要我们能够在思考之中不断添加沙子、水和石头,人生就变得充实。

让我们一起来做好和充实我们的人生之杯吧!

故乡在我心中

有这么一天,我重新去感受我的故乡,不知道要如何描绘,因为我找不到一条路,让我通往故乡,通往最原始的家园。

尘土飞扬

高考作文拿满分的多数是理科生 篇7

《北京晨报》报道, 记者从北京101中学获悉, 今年高考该校共有6名考生作文拿到满分, 占海淀区满分作文考生总数的六成。颇有意思的是, 近年来出自101中学的11位满分作文考生中, 只有一名是文科生, 其余全是理科生。语文专家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北京市高考理科生人数明显多于文科生;二是满分作文考生综合素质突出, 理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均很突出;三是近年来北京市高考作文命题偏重说理, 评卷更注重思想深刻、条理清晰, 这有利于理科生发挥自身特点。101中学语文组组长周漫云老师说:“高考满分和高分作文的出现, 所谓的作文技巧占的比例非常小, 而是长期积累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的结果。”

从高考满分作文中学拟题 篇8

近年来,高考命题者总是提供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来作文,既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考生概括、表达的布局谋篇的能力。有人说“文题善,佳篇成一半”,也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的确,好的题目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从下面一些文章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探索高考作文拟题的技巧。

(一)《过把瘾就死》(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2010年福建卷作文),《是金子终能发光》(2010年福建卷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2010年福建卷作文),《知足常乐》(2010年辽宁卷作文),《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山东卷作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010年山东卷作文),《这边风景独好》(2009年天津卷作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010 年上海卷作文),《祸患积于忽微》(2010年上海卷作文)。

以上十个题目通过引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使得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产生了独特的魅力,阅卷老师自然会另眼相看。

(二)《优秀的人才是怎样炼成的》(2010年课标全国卷作文),《成长之歌》,(2010年课标全国卷作文),《枕上诗篇闲处好》(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浅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相知容易相守难》(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有心种花与无心插柳》(2010年福建卷作文),《妙眼识材》(2010年福建卷作文),《勿让贪婪遮住眼》(2010年辽宁卷作文),《世界很精彩,生活很无奈》(2010年天津卷作文),《物尽其妙,人尽其才》(2010年天津卷作文)。

以上十个题目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枕上诗书闲处好”、“想说爱你不容易”、“相爱容易相守难”、“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慧眼识珠”、“不畏浮云遮望眼”、“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化用。由此看来,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有鱼吃还抓老鼠吗?》(2010年全国卷I作文)、《我们飞向哪里?》(2010年湖北卷作文)、《我努力,我收获,我快乐》(2010 年全国卷I作文)、《偶然与必然》(2010年福建卷作文)、《得意与失意》(2010年山东卷作文)、《热闹与宁静》(2010年山东卷作文)、《我阅读,我受益》(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生命的内驱力》(2010 年课标全国卷作文)、《光与影的协奏曲》(2010年山东卷作文)、《属于自己的舞台》(2010年安徽卷作文)、《一串回忆》(2010年四川卷作文)、《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2010年四川卷作文)、《画好人生几何图》(2010年四川卷作文)、《人生的站点》(2010年四川卷作文)、《幻想是一首歌》 (2010年湖北卷作文)、《书香淡了》(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黯淡的潮流》(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快餐时代》(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狼吞虎咽》(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爱的眼神》(2010年天津卷作文)、《生活的眼光》(2010年上海卷作文)、《生活的布局》(2010年安徽卷作文)、《经营好你的一亩三分地》(2010年安徽卷作文)、《书香淡了》(2010 年全国Ⅱ卷作文)、《黯淡的潮流》(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快餐时代》(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狼吞虎咽》(2010年全国Ⅱ卷作文)。

以上二十三个题目都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用修辞格来拟题。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文章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来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有趣,从而使文章锦上添花。

(四)《绿叶·情意》(2009年浙江卷作文)、《回望·故乡·根》(2009年浙江卷作文)、《正义·智慧·精神》(2009年江西卷作文)、《舍·得》(2006年江西卷作文)、《鼠·人》(2008年江西卷作文)、《龟·鹰·人》(2008年全国Ⅱ卷作文)、《乌鸦·天空》(2006全国卷I作文)、《星星·天堂》(2006年山东卷作文)、《有路·无路》(2006 年江苏卷作文)、《问人·问己》(2006 年四川卷作文)。

以上十个标题都是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并使用间隔号,显得简洁明了,耀眼夺目,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阅读期待。

(五)《有鱼吃还捉老鼠吗?》(2010年全国卷I作文)、《我们飞向哪里?》(2010年湖北卷作文)、《一招鲜还能吃遍天么?》(2009年全国卷I作文)、《90后,垮掉的一代?》(2009年天津卷作文)、《正义,还是恶意?》(2009年江西卷作文)、《明星,你能引导我么?》(2009年辽宁卷作文)。

以上六个题目以设问或反问句的形式拟题,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维,往往能收到奇效。

(六)《OK,xx班》(2010年天津卷作文)、《我的青春我做主》(2009年全国卷I作文)、《一条渴望飞翔的鱼》(2009年全国卷I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009 年全国卷I作文)、《蔡总的不“费厄”,真的高明!》(2009年江西卷作文)、《给父亲的情书》(2008 年福建卷作文)、《个性PK公德》(2008年辽宁卷作文)、《五元钱与麻辣烫》(2008年辽宁卷作文)。

以上八个题目均具有幽默的特点。当有些作文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时,就可以考虑相应地拟一则幽默式的标题,增强趣味,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赢得阅卷者的好感。

(七)《勇敢才能活出精神》(2010 年课标全国卷作文)、《阅历成就智慧人生》(2010年辽宁卷作文)、《悲剧也是一种美》(2010年山东卷作文)、《兽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2009年江西卷作文)。

以上四个题目非常直观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旗帜鲜明、耐人寻味,表述精练、准确,以朴实取胜。

(八)《忍+退≠懦弱》(2008 年全国Ⅱ卷作文)、《成功=自信+听取别人意见》、《1+1>7-3吗?》、《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完美的人格》、《亲近=成功?》。

以上五个标题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能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激起阅卷老师急于探究内容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一定的魅力。

综观所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好高考作文标题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引用法、化用法、修辞法、并列法、反向思维法、幽默法、直观法、符号法中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拟定,显出自己文章独特之处,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获得高考作文的高分。

上一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乐理考试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