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2024-10-15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精选6篇)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篇1

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工作纪实

给力 “新江南” 援藏抒豪情

——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工作纪实

■ 阿坝日报通讯员

■ 中国阿坝州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时间:2011-07-25 来源:阿坝州政府信息化工

作办公室

一年前,来自眉山市市级机关和彭山县、洪雅县、青神县、仁寿县的34名援藏干部人才会同省级部门4名援藏干部人才抛家别子,不畏艰难,来到了被誉为“阿坝新江南”的金川县。

一年来,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将一个个脚印留在了山川峡谷之间,留在了雪域高原之巅,他们一直以饱满的热情,火热的激情,十足的干劲为“阿坝新江南”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份忠诚,以最短的时间融入金川

初来金川,对这个地方仅有的感觉就是陌生。为了尽快对金川有个大概的了解,挂职县委、县政府的几位领导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走完了全县的23个乡镇,行程达6000多公里,几乎每天都是在车轮上度过的。

金川援藏工作组组长、挂职县委副书记梅斌牵头旅游产业发展,为考察了解全县的旅游资源,他骑马走路8个小时,深入嘎达山腹地考察了解情况,经过一个月地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打造阿坝新江南的思考》,提出了金川县发展的重点及政策措施,这些建议成为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依据。

在乡镇挂职的干部都落实了驻村任务,按照分工走村入户,在短时间内了解村情民意。负责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三百”工程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些干部人才,经常深入到村社和牧民家中,了解情况,推进工作。就是凭着这股子干劲,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以最短的时间了解金川,融入金川,为工作的开展与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份责任,以最实的工作建设金川

来到金川,是带着责任,带着希望,带着重托。来了,就要以实际行动实实在在地做事!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挂职县建设局的曹毅分管建设工程质量,他先后跟随政府分管领导行程万里,跑遍了牧民定居行动的所有建设点,提出建议40多条,为该县在全州牧民定居工作获得一等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挂职县发改局的黄琪,在筹备遂宁援建安宁乡灾后重建项目竣工大会、全县优势资源项目开发协议签字仪式、“阿坝新江南战略发展展馆”等重大工作时,主动作为、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两点钟,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挂职金川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张强斌,短短6个月时间就医治各类住院病人200多例,接待外科门诊病人近800人次,开展腹腔镜等手术100余台,已经成为县医院外科手术的中坚力量。

挂职县委宣传部的袁志福被抽调到州援藏办协助工作,同时还要担负县委宣传部的大量日常工作,作为宣传部唯一的一名副部长,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天下四川依然美丽”大型风光邮票——金川篇的编制、阿坝新江南展馆建设、34个灾后重建展版制作、水磨旅游展馆协助策划、感恩歌传唱等10多项大型活动或工作。

在金川县援藏的一年时间里,援藏干部人才共撰写调研报告50篇,提出合理化建议171条,排查化解矛盾1131起,争取项目14个、资金1273万元,帮助困难群众20户,签订合作协议12个。金川援藏干部人才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有一名副科级干部被金川县委提拔为正科级,有4名正科级干部被眉山市提拔为副县级。如今,金川县援藏干部人才不仅成为了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成为了金川建设和发展不可忽缺的力量。

金川干部群众说:“援藏干部人才不一样,他们是实实在在为金川做事。”

一份奉献,以最佳的业绩奉献金川

在金川,广大援藏干部积极帮助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积极投身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参与突出矛盾问题的协调与化解,积极探索思路创新和工作创新,为金川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挂职县委统战部的李永超,衔接引进光彩教育扶贫资金25万元,帮助改善教学条件和资助困难学生读书。挂职县水务局的郑汉明,到省水利厅跑项目,积极向上争取300万元的人饮工程项目,帮助12个乡20个村6000人改善饮水质量。挂职县交通局副局长的黄科,在二嘎里乡至甘孜道孚县道路路面建设和观音桥风貌改造工作中深入一线,吃住在工地,亲自把关工程进度和质量,直面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确保了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份激情,以最新的理念探索援藏工作

藏区最大的困难是缺人才。针对这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金川县援藏工作组集中干部人才努力在藏区干部群众观念创新上,在推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上,在探索藏区发展的新途径上发挥作用。

现在,援藏干部人才已经组织专题报告12次。围绕金川县“重农、强工、兴旅、富民”的发展思路,援藏干部人才组建了农业、工业、旅游等五个工作小组,已经给县委、县政府提交了7篇专题调查报告,并积极参与到重点产业和项目的实施中。

在金川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援藏工作组在万林乡西里寨村开展“藏区跨越发展试点村”活动,组织援藏干部人才开展“联乡、帮村、助民”活动,努力使联系村在观念、思想、环境、生活、基础、经济六个方面实现跨越。

为推进试点村产业结构调整,援藏工作组积极协调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多次外出参观学习。由援藏团队筹集资金在该村开展党员先锋示范户、文明卫生示范户、经济发展示范户评选活动。如今,该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明显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全面铺开。通过组织农畜产品外销,村民直接增加收入几万元。此外,全村已经调整出土地400多亩种植中药材和蔬菜,“四改两建”和道路建设正抓紧实施,“藏区跨越发展试点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援藏工作组和县委组织部民意测评,各受援单位对援藏干部的满意率达98%以上。援藏干部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赢得了金川干部群众的肯定,也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篇2

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泾川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松劲,大力弘扬“宁可苦干,决不苦等,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泾川教育精神,秉承“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规范操作程序,让学生吃得安全

凌晨2点,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中时,泾川县营养餐加工中心的师傅们已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一个个鲜蛋、一盆盆鲜菜、一杯杯热粥等在封装后被及时放入了保温箱,确保孩子们在吃到时还是热乎的。他们日复一日、换着花样地把3元补助的营养餐做出不同的风味,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吃得更香、吃得更好。

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摆设,一些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中年妇女正在忙个不停。在泾川县党原乡中学食品加工中心,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操作间里,大型和面机、封口机、橱柜、电蒸锅、消毒柜等设备一应俱全,萝卜、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及盐、豆瓣酱和味精等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宽敞的就餐区里一排排餐桌椅干净整洁,经过美化的墙壁透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平凉市康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段维洲告诉记者:“县上能把学生营养餐制作配送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坚持从原材料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精细化加工、食品配送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切实加强职工的管理与培训,不断丰富供餐花样、种类,努力以高端的技术、精良的设备把餐饮做成文化,确保营养餐不出现滞后、安全等问题。”

一箱箱的早餐,在第一时间被装上了封闭的送餐车,司机和送餐人员仔细检查后,承载着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希望的送餐车随即出发,驶向了一所所学校。

运餐车到学校后,学校管理人员对留样食品进行仔细鉴别,亲自品尝,然后派发给学生。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每天,我们对送来的营养餐都要抽取一份留样观察,并做好记录,对成品认真核对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产品标号,确保学生吃到安全、放心的营养餐。”玉都中学营养餐管理员王宝成这样说道。

在确保学生吃得安全的同时,泾川县各个学校还建立了陪餐制度,校长陪餐,老师试吃,为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早晨九时,泾川县党原乡合道小学准时下课,下课铃声仿佛也成了孩子们吃饭的“集结号”,他们蹦蹦跳跳,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吃什么。送餐员抬出保温桶,将热腾腾的馍和汤取出,由老师和学生代表送进教室。“饭好吃,是热的。有馍有菜有稀饭,很香!虽然刚开学不久,但营养餐送得很及时。”“跟以往相比,今年的营养餐更丰富,我更喜欢吃,爸爸妈妈都说我长高了,长胖了。”该校的学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十点多,送餐人员带着孩子们的快乐和属于自己的一份踏实与满足回到营养餐加工中心,跟食堂的师傅们又开始了午餐的制作。他们的双手忙个不停,刀起刀落、打火倒油,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就出锅了。

中午,在学校食堂打完饭的学生们,坐在干净整洁的餐桌旁,享用起了可口的午餐。那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流露出的是幸福和感恩,是对泾川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最好肯定。

一位在学校食堂为孩子的饭卡充值的家长说道:“饮食丰富了,营养跟上了,孩子的精神面貌也改善了。这不,我准备给娃多充些钱,让娃健健康康地成长。感谢营养餐,感谢党和政府,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得很。”

创新供餐模式,让学生吃有营养

在泾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很多学生因为离家远,只能带着馒头、榨菜等,将就一下一周的伙食。他们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有的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父母虽然在家,但由于忙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天天给孩子送吃的,大都是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买着吃。

食品安全、营养摄入对于这些成长中的“花朵”来说至关重要,但在如此情况下,一切毫无保障,令人担忧。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就如及时雨,必将有力促进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水平及身体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悉心谋划、科学实施,确保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确保不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泾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陶梅这样说。

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启动,泾川县就下决心把这一重大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部署、实施好,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由财政拨付50万元,购置了相关配套设备,配足了人员,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牛奶+鸡蛋+小食品”的企业配送供应成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间营养餐,保证了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受到了学生家长的质疑:长期食用牛奶、鸡蛋产生厌食现象,怎么办?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直以让学生吃得营养、吃得放心为目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泾川县营养办副主任、县教育局副局长龚小宁告诉记者。

2014年,经反复调研考察、公开招标,泾川县与平凉市康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合作,在全县选定14个乡(镇)中学或规模较大的小学食堂作为食品加工中心,由企业按照标准化食堂建设要求,投资配套食堂设施设备,招聘食堂工作人员,管理经营加工食品,负责供应本校学生的营养餐、正餐,并加工配送辐射范围内学校的营养餐。各乡(镇)中学、教育办和学校膳食委员会对营养餐质量、数量、价格、食堂安全卫生和加工过程实行全方位监管。

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推行“3+X”的多元供餐模式:“3”为国家营养膳食补助食品,“X”为学生自费食品。学校食堂推出花样更多、菜品质量更高的系列菜供学生选择,超过3元标准的部分由学生自己掏钱。这样既丰富了营养餐食谱,解决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学生3元补助吃不饱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因利润微薄无法长期运营的问题,实现了校企联动、合作共赢。

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方式彻底实现了由企业独立配餐向校企联合、食堂供餐的转变,全县2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5万多名中小学生实现了加工中心食堂辐射供餐或食堂供餐,供餐种类达到3大类20多个品种,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用餐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不再众口难调。这一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如阳光普照,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体魄。

“营养餐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以往农村孩子几乎不吃早餐,早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出现了精力不够、上课积极性下降等问题。营养餐让学生得以补充营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再也没有上课昏昏欲睡的情况发生。”“我们把营养餐工作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感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感悟和思考,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既能吃饱又能吃好,并在进餐中受到教育,这是最终目的。”……泾川县的老师们也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健全运行机制,让学生吃有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抓细抓实营养改善计划,泾川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局、食药监局、质监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项工作办公室,靠实工作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加快食堂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资金配套,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供餐企业不断强化管理、细化规程、规范操作,制定了营养餐仓储、抽检、留样、配送、交接、分发、就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措施,确定了每个环节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签订了责任书,严格考核评估,强化责任追究。

各学校细化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工作台账,严把各个关口,做到不留死角、不出空位,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营养监测工作。

县营养办完善了质量监管机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强化督查调研,加强对学校和供餐企业的管理,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挂号”整改、“销号”落实,不断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把脉问诊,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置于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切实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大家考虑考虑,今年的营养餐该怎么供应?”针对2015年国家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4元的利好政策,泾川县早动手、早谋划,于2月4日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营养专家、中小学校长及供餐企业负责人围绕营养餐的供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就营养餐的加工、供应、菜品、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解决办法。

“为了把营养改善计划策划好、实施好,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质增效。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兄弟县区营养餐供应经验,加强督查调研,加强环节监控,加强营养监测,为孩子们的幸福未来奠基。”泾川县营养办主任、县教育局局长赵晓春说。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是:泾川县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把这一计划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的规章制度,探索安全可行的供餐模式,涉及该计划的每个细小环节都得到了有效落实。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篇3

郭龙龙

一、基本情况

陵川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晋城市唯一的“两区”开发县。地域环境特殊、经济欠发达、发展底子薄,是陵川的县情实际。造成陵川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普遍认为,制约陵川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资金、缺资源,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制约陵川方针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人才,缺带领农民致富的人才,缺“双带能力强的排头兵”,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陵川县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共有844人,科技教育卫生人才队伍3574人,重点工业(国有、二轻、民营)、商业企业专业技术队伍270人,各级各类乡土拔尖人才268人。

按年龄结构来看,公务员队伍35岁及以下184人,35岁及以上660人;科技教育卫生人才队伍35岁及以下1427人,35岁以上2147人;企业队伍中35岁及以下97人,35岁以上173人;乡土拔尖人才队伍中35岁以下的56人,35岁以上的212人。

按学历构成划分,公务员队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70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139人;科技教育卫生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37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1199人;企业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168人;乡土拔尖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7人,中专以下学历的241人。

按职级情况看,公务员队伍中,处级27人,正科级152人,副科级364人; 科技教育卫生队伍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127人,中级职称1162人;企业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37人,初级124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陵川县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从年龄结构上较前些年是有了质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因为近年来,加强了人才工作建设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陵川县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具体实施意见》、《关于在振兴陵川经济中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等纲领性文件,特别是2008年以来,县委明确了“人才兴业”在构建和谐陵川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速了人才建设的进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先后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去南方挂职学习;选拔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到苏州等地交流;组织机关、企事业人员、社会富余人员到党校、职教中心、劳动局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中培训;为确保人才快速流动,在孟电水泥、新沙河煤业等十几个民营企业中开展“人才直通车”活动。几年来,全县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日趋合理化,人才结构不断完善,人才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保障工作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才意识不强。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全社会由上至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些领

导干部人才意识不强,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有些领导干部过于注重政绩,重经济指标,忽视人才建设指标,不舍得花钱培养人才,甚至受经济困扰,在人才分配问题上存在着多进一个人便多一份开支的错误想法;新闻电视等媒体在舆论宣传上力度不够,导向不强等。

2、年龄结构偏大,人才队伍匮乏。公务员队伍、科技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占整体队伍很小的一部分比例,特别是公务员队伍和教师队伍,由于几年来政策性调整不及时,在自然减员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补员,造成了公务员队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适用科技人才缺乏,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比如:工业立项的测算、论证,资产的评估、置换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依据,而苦于县内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最后只能到市里去请求下派;调整产业结构上,尤其是东部山区,2011年大力实施片区开发项目,而食用菌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但这个项目具有很强的科技含量,所以只能是组织人员一批又一批地到外面学习,浪费资金自然不用说,但实际效果怎么样,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陵川县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其中有五个调产项目要打造晋城一流,没有一流的技术人才,打造一流的产业很不现实;再比如:陵川县现有教师队伍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到40.37%。10年以后,大量的教师面临着退休,而目前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教师队伍合理补充机制,后果将很严重。

3、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据初步调查和掌握,近几年,全县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系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外流有数百人。人才流失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全面推向人才市场后,因陵川县规模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事业单位不多,用人单位和可提供的人才就业岗位比较少,致使全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回本县报到的很少,即使回来由于不能得到及时录用,不得不“背井离乡”,造成了毕业生对家乡的失望和无奈。据调研统计,陵川县每年考上高校专科以上的人数为500人左右,而回本县报到的专科以上毕业生仅有14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75%以上;第二,原有国营企业改制后,大部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为了生计只好远走他乡谋职求业。化肥厂的改制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大量的化工人员在本地达不到妥善安置,不得不到外面就业。第三,因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个人收入低下,部分人才被外地的高薪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所吸引,放弃所在工作单位和岗位,到经济发达地区重新谋职。这样的人才外流不在少数,此外,政府下发的有关人才政策的文件因受经济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落实,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4、现有科技人才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科技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非所用,特别是“农口五站”机构改革以后,有很多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落聘,即使聘上的,由于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在大力提倡引进人才的同时,大批科技人员却闲置在家,有的被外地高薪聘走,有的被迫改行,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企业因设备陈旧,经费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得不到发挥,知识老化,创新能力不强。

5、人才机制不够活。人事分配制度上的权力过分集中导致人才流动不畅通,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对本部门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出现人才缺乏与人才闲置并存的现象。以陵川第一人民医院为例:专业技术人才进不来,进来的留不住。2003年,一名医大口腔专业本科生刚刚分配到县医院由于不满足工资待遇,不久,便被晋城矿务局一家医院高薪聘走。出现了多编又缺人、少数人供养多数人的现象。非专业人员在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单位不能发挥作用,无所事事,而另一方面专业人员工作十分的辛苦,且主管部门没有人事权力致使本部门不能充分和外面开放的大市场接轨,很多急需的专业人才不能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开发建设的意识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人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引进的渠道不畅;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有关待遇落不实。这些因素对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都十分不利。

三、对策建议

1、更新人才理念,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社会氛围。国家科技部关于县级科技工作的文件中明确指出:人才建设的关键,重点、难点在党政一把手。全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要首先担负起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责任,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要把这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标,严格考核。要通过新闻媒体、有关会议、专题报告、集中宣传等形式搞好导向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把人才的聪明和智慧聚集到县域经济的各项事业中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力量。

2、狠抓已定人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规定的落实。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许多政策,政策明确,规定具体,对于引进和留住人才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反响很好。关键要抓好落实,要在已定人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规定落实的基础上,按照“党管人才”要求,紧紧围绕全县转型跨越的需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规划,制订并实施全县中长期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人才专项资金,保障各级规划的落实。

3、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要摸清现有人才的底数,分类编队,制定规划,采取选送上学、下派锻炼、集中培训、在岗提高等措施,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要纳入政府规划,采取鼓励和引导措施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高校培训深造,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家建立科学法人治理结构,聘请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企业,逐步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要逐步提高职教中心、人社局人才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的培训功能,做好为全县培养各种实用技能人才的工作。因此要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方式、方法,采用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与县内外企事业单位签单办学等办法,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搞好教学,衔接供需关系,培养好实用技术人才。

4、大胆使用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承包项目,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政策就是无形的资源,使科技人才真正在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做出贡献。在实际操作上要做到严格把关、项目公开、用人不疑。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招聘的机会引进一批高级农口科技人才、教育卫生系统高级人才、规模企业急需高层次人才。要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所属服务部门的作用,尽快解决我县目前“农口五站”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农口科技人才真正在农村发挥作用。

5、加快人才市场化进程。拓宽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建立全方位服务的人事代理系统,加大代理力度,广泛开展各企事业单位人事委托代理,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委托、派遣、人事策划、咨询服务、人才招聘、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为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的全方位服务。要建立择业指导系统,加大职业介绍力度,分级分类建立待聘人才资料库,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择业指导和培训,提高择业成功率。提高人才市场社会效益,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平台。同时,可在人才的招聘录用过程中进行试点,简化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

6、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生活待遇。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科技人才安心本职工作,要在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升学就业等生活问题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此外,要鼓励、吸引外地的陵川名人、能人为家乡做贡献;县财政要加大对我县人才建设资金上的投入。各级党政部门要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到执政能力的高度上去认识。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篇4

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成果,持续深化干部职工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扎实推进全县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民生政策大宣传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县局决定,从8月份开始,到9月底结束,利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是市、县两级党政组织立足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干部作风实际,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慎重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和重大决策。对教育系统而言,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是有效履行教育部门职责和使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推进我县教育科学协调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干部素质的提高和作风的转变,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干部作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积极组织开展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风肃纪、转变作风、强化管理、提升效能、改善服务、优化环境”为主题,以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围绕实施全县“三二一 一”发展定位和持续推进“六个集中突破”工作任务,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通过有计划,有步骤,见人见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达到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改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目的,为全面实现“确保五个持续,实施五大突破”教育总体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证。

三、基本原则

(一)结合实际,突出整顿重点。在全面开展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的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局机关干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必须全员参与,全面整顿。在范围上,以局机关各股室和各中学、教育办及县直校(园)为重点,在对象上以局机关全体领导干部和基层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

(二)分类指导,统筹一体推进。坚持县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各中学、教育办和县直校(园)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不同学校、不同处室、不同岗位的性质和特点,认真研究各自现状,分别提出不同的整顿重点,统筹各方力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如期落实各阶段活动内容和任务,保证活动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县局将有计划地深入各基层学校开展督查指导,并根据不同阶段活动开展情况,按好、中、差分类排队,实施重点督导。

(三)改进方法,创新活动载体。这次活动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继续,是扎实推进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大契机,是连续动作,不能相互割裂。各中学、教育办要积极拓展途径,创新载体,要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大 局和学校中心工作,把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民生政策大宣传活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和课堂教学改革年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整顿活动扎实开展。

(四)强化督导,动员群众参与。县局将成立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作风整顿的指导、督促、检查;各中学、县直校(园)、教育办及所属小学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对作风整顿情况进行监督、评判,切实把作风整顿的成效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

四、活动目标

根据全县干部作风建设整体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干部作风实际,这次整顿活动,要在集中查找和解决全县干部作风普遍存在的“消极懒庸、精神状态不振”、“疏于管理、执行纪律不严”、“庸俗浮躁、工作效果不佳”、“私利唯先、服务质量不高”、“裹足不前、发展眼光短浅”五个方面突出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重点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十六个方面的突出个性问题:

1、局机关领导干部层面:一是自我满足、学习风气不浓的的问题。有的机关干部推托工作忙,不想读书、不愿读书,甚至对方针、政策学习也是应付了事,不能深入进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靠老知识、老经验装点门面,应付差事。二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问题。个别机关干部思想上固步自封,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缺乏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个别工作人员要么抱怨待遇不及其他单位,要么抱怨自己的位子“低”、岗位差,不干事、不出力、论资历、比年限,从不对照自己的职责,反思自己的工作,换位思考,踏实干事。三是作风飘浮、工作不实的 工作作风问题。一些股室和个人对县局的总体安排部署拖拖拉拉,等待观望,甚至于不作为,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身子沉不下去,对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心态浮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作风疲沓,整天无所事事,工作流于形式,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喜欢没事瞎琢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四是不顾大局、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问题。个别机关干部的自由主义思想严重,我行我素;有个别人对待同志不能从工作角度出发,搞个人攻击,泄私愤,图报复,不能正确评价别人,只看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有的机关干部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机关还没有真正形成逐级负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意识;有的股室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遇事推脱,缺乏大局意识。五是衙门风气、出勤不出力的突出问题。个别机关干部主动服务的作风不浓厚,高高在上,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漠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还在一些股室存在;有的职工遇到问题就推,见到矛盾就躲,工作中没有做到尽职尽责。有的职工上班期间串岗脱岗,打游戏、玩扑克,甚至上网聊天,个别干部到学校检查工作不扎实,不细致,应付差事,不能当面指出存在问题,老好人思想严重。

2、学校领导班子层面:一是疏于学习、懒于思考的问题。部分学校班子集体不能坚持经常性地组织理论学习,班子成员个人业务指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偏低,工作成效低,师生评价不高。二是脱离群众、脱离教学的问题。有些单位领导游离于学校工作之外,以特殊身份自居。个别班子成员不任课、少任课,不参与教学和其它学校管理工作,严重脱离群众,搞特殊化,热衷于社 会交际应酬活动。三是个别学校领导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暗箱操作、“潜规则”盛行的问题。一事当前,私利唯先。涉及职工评选先进、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福利待遇、学习培训、生活条件、工作分工、请假休假等,不能坚持原则,依规办事,公平公正。四是部分学校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职责缺位、推诿扯皮、工作被动、怕作为甚至不作为、问责不力的问题。工作拈轻怕重,缺乏主动性,存在依赖思想,怕吃亏,怕惹人,怕负责,工作无思路,落实无魄力,发展无目标,管理无方法,混天度日,不推不动,推而不动,遇困难绕道,遇阻力退缩,推卸责任,只强调客观困难,不查找主观原因。五是作风漂浮、目光短视、弄虚作假、虚于应付的问题。一些学校领导满足于本单位满足于现状,取得点滴成绩和进步,便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一些领导干部创新意识不强,不善于抓机遇、谋路子,要么谨小慎微,迈不开步子,要么抱着“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意识淡薄,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和胸怀;一些单位领导特权思想作祟,片面强调学校利益,对县上和县局的决策部署和安排的工作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敷衍,甚至有个别单位的领导对局分管领导和股室安排的事推诿不办;一些学校领导,特别是中层领导官本位意识严重,把精力用在仕途进步上,不踏踏实实干事,热衷于拉关系、“跑路子”。只夸大成绩,不正视差距,见荣誉就要,见批评就闹。六是个别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个别单位违反财经纪律,执行预算不力,有的给学生乱订教学用书、复习资料、测试卷等,顶风违纪乱收费。个别单位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经费支出、物品采购、基建工程管理不规范,存在一定的经济责任风险。

3、教师队伍层面。一是敬业意识淡薄的问题。部分教师职 业理想不端正,把工作仅仅当做谋生手段,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混天度日。二是学习意识淡漠的问题。个别年轻教师以学历高自居,平时不学习,不研究,落后不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部分老年教师观念落后,消极懒庸,抱着混日、等退休的不良思想,导致工作能力低,效果差,家长和学生不满意。三是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有些学校执行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职工自由散漫,上班迟到早退,上网聊天炒股、打游戏、睡懒觉。四是师德素质差的问题。个别教师师德失范问题、作风败坏、行为不检点、师生反响大,参与赌博、酗酒,纠集社会不法人员滋事,八小时之外缺乏监管,严重损害教育形象等问题。五是创新意识不浓问题。部分教师不能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平时不研究,不学习,懒于实践,畏于改革,致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展慢,无起色,教学成绩低劣。

五、活动载体

为确保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取得实效,结合县上统一部署安排的“创优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广泛征求意见、共克发展难题”、“窗口服务行业社会满意度测评”、“民主评议基层站所”、“领导干部挂点结对帮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七项主题活动,在教育系统主要开展以下八项重点活动。

(一)持续推进“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年”活动。各学校要紧密结合这次活动,围绕解决学校领导班子突出问题,进一步细化措施,严格按照年初县局制定的“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抓好落实。要紧密结合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作风建设活动成果,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各种形式,周密部 署,认真策划,组织教职员工集中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切实加强对个别重点人、重点事的正面教育和查处,达到正风纪、肃队伍、促发展的目的。

(二)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推广山东杜郎口和江苏洋思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高度重视高中新课程改革,靠实责任,周密组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研引领,榜样带动,全力推进,稳步实施。要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效果上来,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智慧投入到加强自身修养、改进工作方法上来,从而解决教职工敬业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

(三)大力开展“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创优教育发展环境”活动。结合民生政策大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和县上这次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提出的“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惠民政策宣讲活动和自查活动。各单位要在活动期间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学校财务运行和公用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及时予以整改。局财务审计股要切实加强财务监管,加大财务督查和审计的频度。要通过活动,建立健全治理学校乱收费和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着力整治各级学校变相收费问题、领导干部违规收受贿赂、干部职工违规经商等问题;着力整治机关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谋取私利等问题。要通过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全面落实到位,教育发展环境显著优化。

(四)积极开展“广泛征求意见、共克发展难题”活动。单 位要采取分层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组织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明察暗访、开展专题调研、上门征询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优化教育发展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规范办学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立足教育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

(五)认真开展“机关、学校社会满意度测评”活动。局机关、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测评指标、内容、标准,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表、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收费、安全、队伍建设、办学行为、财务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示。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打造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六)全面开展“民主评议机关、学校”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通过问卷、意见箱、召开各界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中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机关、学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方面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实行科学考评。“评议”结果报县局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在适当范围公开通报。

(七)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挂点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健全局机关干部联系包校制度,深入基层,带头调研,帮助指导各级学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制约学校自主发展的突出问题。各中学、教育办和县直校(园)要围绕抓质量、促均衡、求发展的目的,采取就近方便得原则,实行包学校、包 年级、包学生制度,积极开展“质量扶贫”、贫困学生救助、“问题学生”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通过结对帮扶,使广大教职工在抓管理、促质量中转变作风,在抢险救灾、扶贫帮困中发挥作用,真正达到“干部变作风、活动见实效、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八)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认真开展两访治理化解年活动和重大社会积案化解年活动。各单位要以解决学生家长、群众反映强烈且久拖不决的教育方面的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采取主动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等形式,坚持“零距离”接触矛盾,深入一线现场办公,面对面地沟通,心对心地交流,能化解的矛盾力争就地化解,能解决的问题力争就地解决,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处理,形象在一线树立。

六、方法步骤

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总体上安排两个月时间,从2010年8月5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查找问题(8月5日—8月20日)。这次整顿活动不安排专题学习,不总结一般性经验,不编发工作简报,只发工作通报和督办件。直奔主题,在对去年作风集中整顿问题整改情况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及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征求到的意见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的同时,采取自己查找、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的办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并弄清本单位和干部职工个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归纳,剖析原因。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报县局深化干 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局将逐条反馈给相关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个人,并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

第二阶段:整改落实(8月21日—9月20日)。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见人见事、对症下药,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防止上下照抄,左右互搬。各学校领导班子要针对解决突出问题,确定整改时限,靠实整改责任,采取挂号督办、销号落实的办法,确保查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要注重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修订完善教师管理、廉洁自律、内部监管、教师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措施。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9月21日—9月30日)。各学校要在此阶段要对作风整顿活动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于9月23日前报县局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县局将根据县上统一部署安排,抽组专门力量,深入各级学校,对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对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的学校予以表扬;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学校要通报批评,并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延期整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考核结果作为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和学校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县局成立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督促落实活动的开展,各中学、教育办、县直各校(园)也要要把作风整顿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精心安排部署,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二)精心组织。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根据县上的统一要求 和县局部署,结合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保证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发动教职工和群众积极参与,迅速掀起活动的热潮。各学校要于8月9日前将方案要报县局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三)广泛宣传。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局信息中心要积极依托泾川县教育信息网,开辟创先争优活动专栏,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更新网站宣传信息,宣传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整顿中好的做法及取得的实效。各学校要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的形式,着力营造活动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宣传载体,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监督。要把民主监督贯穿于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的全过程。局机关和各学校在制订方案、查找问题等工作中,要主动征求、广泛听取当地或本单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积极配合县上民主评议小组,对这次作风整顿的重点单位开展评议和质询,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洛川县医院门诊半年工作汇报 篇5

一、基本情况

门诊共有科室29个,其中医技科室13个,专家科室7个,普通诊室6个,五官综合病区科室5个;共有职工116人,党员5人,正高3名,副高9名,中级10名。

二、工作完成情况

1、每周召开一次科晨会,组织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每周四参加医院的大讲堂,参加医院举办的规范化查体,心肺复苏等活动都获得良好成绩。

2、为举办专栏和滚动屏幕提供了门诊教育宣传书籍资料20余册,给门诊患者搭建了宣传教育的平台。

3、根据门诊专业的不同,鼓励职工自学,每人撰写心得体会2篇,参加三级知识考试6次,通过打分基本合格。

4、不断完善门诊工作制度,每人都记有工作日记,及时分析、归纳整改和提高。

5、每天能坚持查房和统计当天的门诊工作量,参加院方的周1、周3、周5大交班,为院方提供门诊工作动态情况。

6、每月按时完成门诊量的统计和上报工作,规范门诊日志,规范门诊病历书写,严肃了门诊工作制度的执行。

7、实行了全天开放,全年开放,无节假日门诊工作,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就医保障。

8、做好门诊日常工作,重点把好门诊诊断证明和出生证明这个-1-

关,为医院和患者都提供了方便和严格的程序。

9、实行了门诊和出门诊科室的双向考核制度,保证了出门诊医生的按时开诊和日工作量的完成。

10、为患者提供了就诊流程和领导及职能科室接访信息图,方便患者有问题有找处,很好的落实了限时办结制度,能及时地为患者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11、定期和不定期完成了门诊病人的满意度测评,征求了意见和建议,满意度为95%。

三、工作量完成情况

2009年前半年门诊量为28197人次,专家挂号累计14352人次,体检5967人次,收入436万;2010年前半年门诊量为47546人次,同期增长19349人次,增长率68.62%;2010年前半年专家挂号18548人次,增长4195人次,同期增长率29.23%;2010年前半年体检5984人次。2010年门诊收入约946.万元,同期增长116.97%;2009年门诊满意度为92%,2010年综合满意度为95%,同期提高了3%。规范了门诊日志和日工作量的管理。

四、存在问题和下半年的打算

1、进一步加强门诊病历和门诊处方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2、做好门诊环境卫生、劳动纪律、工作秩序等日常性工作。

3、做好门诊病人的接访,问题的解决和反馈工作。

4、不断地加强专家门诊的医师的出门诊开诊和病人的回访登记工作。

5、经常提供完好的便民设施,就诊流程和教育宣传资料。

6、希望得到一线领导和职能科室的支持,协调医技、临床科室的关系,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7、努力完成10万人次的年门诊量,积极的做到日交班,月小结,季度汇总,总结分析,整改提高。

8、完成院总支院委会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宾川县教育局人才工作 篇6

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 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 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近年来, 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 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6-2012年, 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 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 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 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 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2006-2013年, 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 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 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 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 占农民总数的50.1%。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2008年 -2013年, 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 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 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发展了食用菌 (茶树菇) 、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 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 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 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 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 全县核定农村贫困人口有17987人, 贫困发生率9%, 比2011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 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黎川县于2012年开始开展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并于当年完成了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2013年, 全县按照省市部署, 精心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工作中, 我们广泛宣传, 明确了时间节点, 细化了有关要求, 严格工作程序, 并成立了三个督导组下到各乡镇督导。2013年12月底, 全面完成了识别到户工作。按照省市要求, 全县已于今年10月前完成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

(二) 认真研究制定扶贫到户工作方案。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及扶贫到户工作, 责成扶贫和移民局、教育局、金融办等单位分别牵头制定相关文件。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调度会议, 讨论了《黎川县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 施方案》和《〈黎川县推进贫困村基 础设施建 设工作方案〉等六个方案》草案。会后, 及时将方案修改完善报县政府研究并印发实施。

(三) 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全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部署, 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县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活动推进“连心”工程的实施方案, 要求全县各机关单位挂点帮扶一个村、帮扶10户贫困户, 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计划, 县委组织部将帮扶情况纳入干部考核。2012年, 县直机关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 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45件。今年启动的连心工程, 全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共结交农民朋友2377户, 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

(四 ) “六大扶贫攻坚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1、贫困农户帮扶到户脱贫工程。充分利用好省产业扶贫资金, 重点扶持贫困人口发展烤烟、香榧等特色产业, 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今年, 黎川县拟在省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300万元用于扶贫信贷贴息, 支持贫困户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致富产业。2、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今年实施搬迁移民547人, 建设集中安置点2个, 德胜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全县已完成搬迁移民240人。3、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工程。今年计划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191人,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16人, 贫困村中高级技师培训75人, 已完成39名中高级技师培训。4、贫困农户合作经营增收工程。积极有序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农村土地面积达5万亩, 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20%。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0个、达300个, 覆盖带动2万户农户。5、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贫困村自然村点整治建设与当地新农村建设村点结合起来, 做到全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向贫困村重点倾斜并均衡分布。2013年实现了15个贫困村新农村点全覆盖, 2014年贫困村建设新农村点17个。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村级道路畅通工作, 2013年建设村组公路1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电力保障工作, 推进农田灌溉条件和供电能力的提升。6、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建设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工作。县有二级综合医院2所, 乡有卫生院, 行政村有卫生室, 县妇幼保健机构具备妇幼保健、生殖保健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电压不稳定问题, 全面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无电问题。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O0%。

江西省副省长胡幼桃 (中) 在黎川厚村乡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视察

三、“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黎川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农业县, 交通区位处于劣势, 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 经济基础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程度深,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 基础设施滞后,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维护难, 水陂、水渠、乡村道路经常受暴雨山洪侵袭而损毁。全县有自然村组1300多个, 村组分布散而偏, 基础设施需求量大。15个贫困村中有7个贫困村距离县城在30公里以上, 最远的西城樟源村达60公里。农村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灌溉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而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五年只有50万元, 列入省级新农村点的可以增加10万元一个点, 只占规划任务数的16% 左右。能够投入的资金额度与贫困村需求的矛盾突出。以50户左右的新农村点为例, 新农村建设投入少则70万元, 多则100多万元, 而新农村建设资金只有3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以3.5米宽公里为例, 交通立项只有14万元 (含县配套) 一公里, 而新建一公里少则要28万元, 多则30多万元, 每公里缺口达14万元以上。

(二) 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 扶贫的精准度不高。“漫灌式”:扶贫资金项目小而散, 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 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垒大户”: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 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 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 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扶贫资源有限, 由于考虑示范和检查, 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 却忽视了山旮旯里的“野百合”, 点面不平衡。“凑份子”:有些扶贫资金项目纯粹是“凑份子”, 既没有主体地位, 又不能体现成效, 项目验收困难。

(三) 思想认识有偏差, 扶贫帮扶不到位。精准扶贫涉及到户甚至到人, 有的同志就担心“张三家多李四家少而引发矛盾甚至农村不稳”;有的同志认为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能力差, 要帮助实现脱贫致富难度大, 产生了畏难情绪, 而不愿真正沉下去帮扶。主要有几种情况:“只喊喊、不到村”, 由于考核激励导向和自身原因, 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里认为扶贫工作很难出“成绩”, 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真正沉下去;“只转转、不用心”, 人下去了, 但只是应付差事, 不带感情, 不带项目, 也不带思路, 寒暄几句, 略表“慰问”, 就“走为上计”;“只谈谈、不落实”, 人到了, “对上号”了, 还提了一大堆思路, 群众热情也调动起来了, 但由于缺乏“钉钉子”的精神, 答应群众的事情最后变成“半截烂”, 不了了之。“只听听、不执行”, 有些同志部门利益至上,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开起行业扶贫工作会或相关协调会来只是听听, 会后就放一边, 行业部门的资金没有真正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四) 主导产业培植难, 贫困群众脱贫难度大。一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难。当前存在两种问题:1、项目资金直接扶持贫困农户, 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 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 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 “扶持到户”但是“效益不到户”;2、项目资金直接扶持企业和大户, 但缺乏规范有效的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约束, 不能有效体现扶贫政策和扶贫效益。二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难。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全县老区农业基本确定了烤烟、食用菌、林果、水产畜牧养殖等为主导产业, 但生产组织化和社会组织化发育程度低, 大多目前仍然处于引导发展、激励发展, 甚至是逼着发展的状态。三是拉长产业链条难。目前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中实现, 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 通常只有一个“链条节”, 即使加工, 也只是初级加工、粗加工;营销距离也短, 出市、省的不多, 打出国界的实在太少。产业发展难, 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外出务工创收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统计, 全县有5.14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现象依然严重。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1、加大对贫困村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规划资金少则100万元, 多则300万元以上, 这还不包括新农村建设, 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还要大得多。因此, 应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 每年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提高到40万元左右。2、提高搬迁移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力度。以目前黎川农村市价为例, 新建面积100平方房屋要七八万 (不包括土地和装修) , 除去补助的1万多元, 还要自筹6万元左右, 穷人根本出不起, 只能“望房兴叹”。如果危房改造提高到贫困户每户补助3万元左右, 搬迁补助贫困人口提高到每人8000元左右, 那么贫困户通过各种途径还可能把房子建起来。同时要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 建议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应根据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情况予以尽量安排。3、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当前人工工资、物价等趋高不下, 黎川男劳动力普工至少要100元 / 日以上, 女工普工要80元 / 日以上, 技术工普遍在200-400元 / 日, 按当前省级补助标准过低, 农民和培训基地积极性都不高, 培训效果受到影响。为此, 建议将培训补助标准提高2倍以上。4、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持力度, 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许多项目往往需要县乡配套, 资金缺口大, 而县乡财政吃紧, 均无力配套。因此, 要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1制定村级公路建设扶持政策, 支持所有的村民小组通达砂石路并逐步实现组组通达水泥路;公路补助标准要根据地区的条件不同区别制定, 贫困山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20万元, 砂石路应给予适当的补助。2在建设集镇集中供水项目的同时, 要加大对千人以下不适合集中供水的行政村、自然村组饮水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3加大村医疗室建设扶持和监管力度, 完善医保制度, 适当提高老区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4各项教育助学政策向老区倾斜, 支持老区贫困地区有更多的学生上高中、读大学, 逐步提高素质, 实现根本脱贫。5推进农村低保增人扩面提标, 将人均年纯收入2640元以下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提高五保补助标准。

(二) 提高扶贫资金项目精准度。一是基础设施精准。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投入, 特别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 实施农田整理, 建设机耕道路;加大对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对产业基地的水泥路予以立项支持;同时, 应设置项目维护资金和应急资金, 增加项目的灵活性。二是科技扶贫精准。要健全完善科技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的质量, 切实促进扶贫和移民系统干部业务素质提升。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产业人才培养, 加强同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 组织贫困村干部、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青壮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提高产业队伍素质和发展能力, 储备科技人才。要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习教育给予长期帮助。三是搬迁移民精准。搬迁移民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结合, 能全部集中的则集中, 不能全部集中的则可以小集中或分散安置。要结合土地增减挂, 引导农民搬迁, 整治“空心村”。要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 提高对贫困户的补助标准, 对特困户由政府建设安置房安置。要十分重视搬迁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积极探索后期扶持方式, 增加移民收入。四是公共服务精准。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心村应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配备健身器材、音响等相应的文化设施;向农民免费发放农业科技类书籍;每个中心村设立广播, 加强文化和政策宣传;为中心村卫生室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 每年选派1-2名卫校或医学院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实习,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 (右二) 在黎川县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三)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实践证明, 产业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必由之路, 也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一是强化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贫导向。要发挥农业产业化企业连市场、搞加工、带农户、抗风险的作用, 让贫困群众从中持续受益。从县乡角度来说, 在争取上级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类产业扶持资金, 规范和约束受扶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的扶贫行为, 增强贫困人口的参与度, 强化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连接机制。从省市角度来说,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县产业支 持力度, 特别是对积极参与产 业扶贫、履行扶贫承诺的产业组织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区农副产品种养企业予以优先列入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重点境外展等各类展会, 积极支持老区承办省级以上展会。支持老区扩大对内对外招商引资, 加强对台、港、澳、侨的引资引智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要通过金融扶贫, 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各类种养业, 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1扶持方式。比较好操作的方式仍是小额信贷贴息, 最高贷款额度控制在50万元以下。2支持重点。重点支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的贫困户及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创业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加工企业。3差别化政策。小额信贷贴息期限为一年, 不足一年的, 按实际天数计算。贴息利率实行差别化政策, 贫困户贷款利息全贴, 合作组织贴基准利率或略高些, 农业企业贴息参照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执行, 差率部分由贷款对象自行负担。三是强化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支撑。要建立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保障机制, 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针对主导产业和目前农业产业中急需要的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切实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上一篇: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下一篇:武汉市房屋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