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上复习要点(共5篇)
五科上复习要点 篇1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我国春秋战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他受茅草的启示发明了第一把(锯子)。李时珍,湖北(蕲春)人,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他写了一部药物巨著是(《本草纲目》)。
2、人们受到动物的启示,发明了哪些物品? 答:①鸟——→飞机 ②蝙蝠—→雷达 ③鸡蛋——→薄壳结构的建筑 ④鱼鳍——→船桨 ⑤苍耳——→狼牙棒和粘扣 ⑥荷叶——→雨伞 ⑦蒲公英——→降落伞 ⑧壁虎——→吸盘
3、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这个链条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吗?并指出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①庄稼——→害虫——→青蛙——→蛇——→鹰 ② 虾——→鱼——→鲨鱼 ③庄稼——→田鼠——→猫头鹰 ④粮食——→老鼠——→猫 ⑤树——→蝉——→黄雀 ⑥草——→羊——→狼——→人
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哪五大物种?写出各自的代表物。①动物—— ②植物—— 生 ③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 物 ④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 ⑤病毒——主要有: “非典”冠状病毒(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5、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直到(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细菌;(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病毒。
6、下面的鸟翅,各有什么特点? 鹰——翅膀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鸽——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翅膀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翅膀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7、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9、请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请写出它的身体特征。再写出如何使用的步骤。
10、什么叫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答:①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就是“养料生产车间”。② 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氧气,人们边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11、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而是从阳光、水、空气中得来的。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1、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其中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答:①准备合适的容器 ②装沙。(应注意将沙洗干净后,放入瓶内。)③加水。(应注意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④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应注意水生植物不易太多)⑤放置动物,盖紧瓶盖。(应注意放置动物时要轻舀轻放。)⑥生态瓶要放在阳光充足但又不被直射的地方。
2、请写出3条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答:水草→虾→鱼 ,水草→田螺→青鱼苗→青蛙 , 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其他鱼苗→乌龟
3、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
答:水生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和呼吸所需要的氧气;而水生动物则给水生植物提供呼吸所需的二氧化碳,动物的排泄物和死后的尸体还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
4、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保持着生态平衡,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了(池塘群落)。象这样的群落还有(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
5、池塘中常见的植物有哪些?(按类型化分)答:①浮水植物——鸭舌草、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睡莲、菱、浮萍 ②挺水植物——芦苇、香蒲 ③沉水植物——菹草
6、当池塘里有水葫芦疯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①人工打捞 ②放养以凤眼莲为食饵的水生动物 ③清挖塘泥、喷洒药物 ④不向塘中排放生活污水。
7、动物主要分为哪两大类?每类中又细分为几小类及代表动物?
①鱼类——(鲫鱼、草鱼、黄鳝、泥鳅)②两栖动物类——(青蛙、蟾蜍、大鲵又名娃娃鱼)脊椎动物 ③爬行动物类——(龟、鳖、鳄鱼、壁虎、蜥蜴)④鸟类——(啄木鸟、丹顶鹤、鸵鸟、猫头鹰、白鹭)⑤兽类——(马、牛、狮子、虎)动 物 ①节肢动物门——昆虫(蜘蛛、蚂蚁)②线形动物门——(蛔虫)无脊椎动物 ③环节动物门——(蚯蚓)④软体动物门——(蜗牛)
8、鱼在水中靠什么来运动和呼吸的?用什么实验来说明?
答:①鱼靠鳍来运动——用纱布条或木板分别绑住不同的鱼鳍,研究鱼的运动情况。(我发现:鱼的胸鳍、腹鳍、臀鳍、和背鳍都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不至于身体左右摇摆甚至侧翻而行。)②鱼靠鳃来进行呼吸——将墨水滴在鱼口前方的水中,鱼的嘴和鳃盖不停地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说明了鱼在靠(鳃)呼吸。
9、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特点各有哪些?
答:两栖动物的特点有: ①它们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②它们的一生经历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③它们小时候靠鳃呼吸,长大了用肺呼吸。爬行动物的特点有:①它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五个部分。②身体表面都有甲壳③它们都是陆地爬行④用卵繁殖⑤它们的体内有骨骼。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1、在修桥时,把桥修成(拱形)能使桥面承载更大的压力,例如(赵州桥)。
2、盘山公路是利用简单机械斜面能(省力)的原理修建的,斜面坡度越小就 越(省力)。
3、从桥的作用来分,有(吊桥)、(钢索桥)、人行桥、(拱形桥)等。
4、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比直接垂直向上提起物体要(省力)。
5、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了斜面(省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6、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和状态;②将木炭放入水中;③点燃木炭;④把木炭砸。在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改变了物体形态的变化是(④),产生新物质的是(③)。
7、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快状,(不能再)变回原来那种粉状的水泥,这是一种(不可逆)变化。沥青加热后会由固态逐渐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逆)变化过程。
8、描述一个运动的物体,常常从(位置)、(方向)、(快慢)进行描述。
9、自行车是常见交通工具。自行车上的齿轮一大一小,中间用链条连接,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另一个齿轮的转动与它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它能传递动力,还能改变(方向)。
10、我们研究过的(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是简单机械。机器就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二、我会判断:(×)
1、木头经过加工,做成各种家具,就能产生新物质。(√)
2、螺钉的螺纹是变了形的斜面。(√)
3、有的斜面省力,有的斜面省时间。(√)
4、拱型桥比直行桥更能承受压力。(×)
5、桥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
6、可逆变化就是形态发生的变化。(×)
7、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可以省力。(√)
8、自行车运动时,大、小齿轮转动方向相同。
(×)
9、斜面的坡度越大越省力。(√)
10、使用斜面就一定省力。
三、我会选择:
1、下列做法中能够产生新的物质的是(C)
A、将大块的木头劈成烧柴 B、将木头加工成各种家具 C、用木柴烧火做饭
2、在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可逆变化过程的是(B)。A、盐溶解B、水结冰 C、烧煤 D、水泥加水干燥
3、斜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属于应用斜面的是(A)。
A、盘山公路 B、自行车的齿轮 C、用木棒抬东西 D、称东西的台称
4、下列变化中,会产生新物质是(A)。
A、铁生锈 B、水变成水蒸气C、盐溶解D、玻璃打碎
5、(A)没有产生新物质。A水沸腾 B、食物腐败 C、铜器表面生一层铜绿
四、简答题。
1、当作为动力的齿轮较大时,要使车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应该怎样改变和它咬合的齿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你的做法。答:把被动齿轮改小。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与哪些条件有关?
答:与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气候、土质、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条件有关。
2、人们采用哪些办法防治病虫害?其中哪些是利用自然的力量?
答:①农药治病②农药治虫③深耕④晒种⑤诱杀昆虫⑥植物检疫⑦生物治虫,其中深耕、晒种、生物治虫这三种是利用自然的力量。
3、在现代农业中人们大力提倡生物防治的办法,生物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办法有哪些? 答:①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等害虫的卵里 ②瓢虫捕食蚜虫③青蛙捕食害虫 ④啄木鸟吃害虫⑤猫头鹰吃田鼠
4、用什么来测量大棚内的温湿度?分析大棚里能够生长反季节蔬菜的秘密?
答:用温湿度计来测量的。因为大棚里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特别适宜喜温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寒冷的冬天,大棚里能够生长夏季才能吃到的水果和蔬菜。
5、常见的化肥有哪些?人们提倡施什么样的肥?
答:①氮肥(如尿素)②磷肥(如过磷酸钙)③钾肥(如氯化钾)人们提倡多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即有机肥)
6、人们按什么标准把土壤分哪几类? 答:人们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成三类。①沙和黏土含量大致相同的是壤土 ②含黏土多的是黏质土 ③含沙多的是沙质土
7、三种土壤各有什么特点?家乡的农作物各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
答:①沙质土——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的能力差。(适宜种植红薯)②黏质土——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具有保肥、保水的特性。(适宜种植水稻)③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能力一般。(适宜种植小麦)
8、家乡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分类来写)
答:A喜温类:水稻、莲藕、棉花、花生、玉米等 B耐寒低温类:小麦、大麦、萝卜、胡萝卜、油菜、大白菜等
9、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都不一样,请举例说明? 答:例如红薯一般生长在旱地;莲藕产自湖区;华北盛产小麦;江南盛产水稻。
五科上复习要点 篇2
1. I don't enjoy singing, nor do I like computers. Rock music is OK, and so is skiing.
“so/neither/nor + 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主语 (+动词)”结构表示同前面说的情况一样。用so时,表示“也如此,也一样”;neither /nor表示“也不……”,如:
Jenny can(not)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So(Neither) can Rose. 珍妮英语说得(不)很好,罗斯也一样。
注意:当so引出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证实或肯定时,so后面的句子不可用倒装结构,常译为“的确如此”,如:
— John is very good at English.
约翰英语学得很好。
— So he is. 的确如此。
另外,表示前面两种以上情况都适用于后者时,不论肯定、否定都用“So it is with sb./It is the same with sb.”结构,如:
Mr. Smith is an engineer and he works in a large company. So it is with Mr. White. 史密斯先生是位工程师,他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怀特先生也一样。
【真题】- It's burning hot today, isn't it?
- Yes. _____ yesterday.
(2006福建)
A. So was itB. So it was
C. So it isD. So is it
【解析】A。第一个人说的是今天,第二个人说的是昨天。这就不是加强语气而是表示“也是如此”,所以用倒装形式。
2.One day Chuck is on a flight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When相当于“and then”、“and just at that time”,可译为“就在那时,突然”。当主句用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或“be about to”结构时,when引起的从句多用一般过去时,如:It was snowing when we got to the airport. 我们到达机场时,天正下着雪。
【真题】He was about halfway through his meal ________ a familiar voice came to his ears. (2006辽宁)
A. whyB. where
C. whenD. while
【解析】C。考查连词的选用。此处的when在该句中用作并列连词,意为“这时,正在这时”,相当于“and just at that time”。
3. Chuck is a businessman who is always so busy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riends.
“So...that”、“such...that”表示“如此……以至于……”时,so后面一般接形容词或副词;such后面接名词,但如果such后面接的是单数可数名词,则可以转换成“so...that”句型,转换时须把名词前的形容词提到冠词前,如:
She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all of us love her. = She is so good a teacher that all of us love her.
但当such后面的名词被表数量的many、much、few、little等修饰时,要用“so...that”句型,如:
George had so little money that he had to get a job.
注意:“so...that”中,“so + 形容词/副词”位于句首时,主句要采用部分倒装,如:
So little money did George have that he had to get a job.
【真题】①His pla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__ we all agreed to accept it. (2006陕西)
A. so B. and
C. that D. as
②So difficult ________ it to work out the problem that I decided to ask Tom for advice. (2006广东)
A. I did findB. did I find
C. I have foundD. have I found
【解析】①C。前面有such,后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就可以确定后面是一个结果状语从句,用that和such一起构成“such...that”句型。如选D项,accept后则不能有it。
②B。当“so...that”句型中的so位于句首时,主句要形成部分倒装。该题中“so difficult”放在句首,主句要部分倒装,排除A、C;根据从句和主句的时态呼应,从句用了过去时,主句也应该用过去时,选B。
▲Unit 2
1. What is it that Joe can't find in the bathroom?
强调句的基本结构为:It + be + 被强调部分+that+句子其余部分。
注意:a. 强调句可用来强调主语、状语、宾语等句子成分,但一般不用来强调谓语动词、表语、补语、让步状语、条件状语等
b. 强调句中的连接词一般用that、who/whom,不能用which、where、when等
c. 疑问句形式:疑问词(被强调部分)+is/was + it + that + 句子其余部分,如:
Why is it that everyone thinks I'm a fool? 究竟为什么人人都认为我是个傻瓜?
d. 强调含“not... until...”结构的句子必须将not前移,即“It is/was not until... that...”,如:
It was not until yesterday that they began to tackle this problem. 直到昨天他们才开始处理这个问题。
【真题】It was not until she got home _______ Jennifer realized she had lost her keys. (2006全国)
A. when B. that
C. where D. before
【解析】B。句意:直到Jennifer到家的时候,她才意识到钥匙丢了。until结构用于强调句式时,要将否定词not移到until前。
2.You must be very tired.
Must表推测时,意为“一定,肯定”,表示可能性很大,通常用于肯定句;在否定句中要用can't,表示“不可能”。Must表推测的常见用法:(1) 对现在情况的推测,后接动词原形(多为状态动词);(2)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则后接动词的进行时;(3) 表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作推测,其后接动词的完成式;有时后接动词完成进行时,表示“一定(一直)在”,如:
He must be in his office for he called me from there five minutes ago. 他现在肯定在办公室里,因为五分钟前他刚从那儿打电话给我。
【真题】—Tom is never late for work. Why is he absent today?(2005 江西)
—Something ________ to him.
A. must happen
B. should have happened
C. could have happened
D. must have happened
【解析】D。考查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must have done表示过去肯定发生了某事,从上句不难看出下句的意思是:他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3.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With so many people...”是with复合结构,其构成为“with+宾语+补足语”。其中,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补足语由形容词、副词、名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或分词充当。With复合结构在句中作状语,表示行为方式,伴随情况、时间、原因或条件,也可以作定语,如:
A little boy with two of his front teeth missing ran into the house. 一个缺了两颗门牙的小男孩跑进了屋子。
I lay on the grass, with my eyes looking at the stars in the sky. 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
【真题】I couldn't do my homework with all that noise __________. (2005北京)
A. going onB. goes on
C. went onD. to go on
【解析】A。With复合结构作状语,排除C;noise和go on 构成主动关系,表示伴随,用现在分词。
▲Unit 3
Eco-travel is a way to help animals and plants as well as people.
As well as作连词,连接由两个名词、形容词、动词或介词组成的并列成分,通常不位于句首。此时,常译为“既……又”、“除了……之外,还有”,如:
The student as well as his parents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那位学生以及他的父母都被邀请出席了会议。
注意:as well as并列的部分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数要和as well as前面的部分保持一致。
【真题】The father as well as his three children ______ skating on the frozen river every Sunday afternoon in winter. (2006辽宁)
A. is goingB. goC. goesD. are going
【解析】C。主语部分是由含有as well as的词组构成的,前面是the father,后面是his three children,决定谓语动词形式的应该是the father,用单数形式;再根据时间状语确定用一般现在时态。
▲Unit 4
1. Just try and you'll see you can do it.
“祈使句 + and + 陈述句”结构中,连词and前面部分表示一种条件,相当于if从句的功能,and后面的部分是结果。这种结构的前面部分一般用祈使句,有时也可能是一个省略句。但当表示否定意义时,则用“祈使句 + or + 陈述句”结构,如:
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for the meeting. 快点,要不你开会就迟到了。
Work hard and you'll pass the examinations. 努力学习,你就会通过考试。
【真题】_______ and I'll get the work finished. (2006重庆)
A. Have one more hourB. One more hour
C. Given one more hourD. If I have one more hour
【解析】B。考查句式结构。根据题干中的and,可首先排除C、D项,因为它们不能和主句形成并列关系;A项祈使句虽然在此处从语法上看正确,但意思不符合句意。B可以看作是“Give me one more hour”的省略句。
2. She looked around and saw Jeff running.
感官动词see、watch、hear、notice、feel等后可接-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后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补时,表示动作的整个过程,且动作已经完成;后接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时,宾语和补足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如:
I saw him crossing the street now. 我看见他正在过马路。
I saw him cross the street. 我看见他过了马路。
We can hear the windows beaten by the heavy rain drops. 我们可以听到很大的雨点敲打玻璃窗的声音。
3. Before she could move, she heard a loud noise, which grew to a terrible roar.
Before作从属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可表达多种含义:“还未……就”、“不到……就”、“……才……”、“趁……还没来得及”等。此处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在……之前”或“还没来得及”,如:
We hadn't run a mile before he felt tired. 我们跑了还不到一英里他就累了。
Write it down before you forget it. 趁你没忘之前把它记下来。
【真题】— Why didn't you tell him about the meeting? (2006四川)
— He rushed out of the room ______ I could say a word.
A. beforeB. untilC. when D. after
六年级上英语复习要点 篇3
1. by plane 乘飞机 2.on foot 步行3.by bike 骑自行车 4.by bus 乘公共汽车5.by train乘火车 6.stop停7.wait 等8.traffic light 交通灯9.traffic rule交通规则 10.get to到达
句型: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你如何去上学?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步行去上学。
2.How does Mary go to school ? 玛丽如何去上学?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她骑自行车去上学。
3.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我怎样才能到中山公园?
You can go by No.15 bus. 你可以乘15路公交车。
4.Stop at a red light. = Red light means stop.红灯停。
5.Wait at a yellow light. =Yellow light means wait.黄灯等待。
6.Go at a green light. = Green light means go.绿灯行
7.In China, drivers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in the USA, inAustralia,Hong Kong, Newzland, too.)
人教版七上学期语文复习要点 篇4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五科上复习要点 篇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提纲
第15课
北伐战争
内容标准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_____,正式决定同_____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_____、_____和_____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的正式建立。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___________。军校总理是________,校长是_______,政治部主任是__________。
二、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_________任北伐军总司令。
2._____、_____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________率领的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_______和________,攻占_________,基本消灭了__________的主力。
3.北伐军在江西歼灭________的主力,接着沿长江东下,攻占_________。
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__蓬勃发展。___________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工农运动触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________在上海发动“_____“,并在南京建立“________”。7月,在武汉召开“_________”。
2.1928年,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十六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内容标准
讲述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一、南昌起义
1.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____、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
2.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_____、______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通过了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2.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了“________”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____________。
3.1928年4月,________、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军队和湘南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___________,创造了“_____________”的局面。
2.______________建立后,_______、_______、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其中,以__________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3.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___________召开,成立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十七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内容标准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1933年秋,________调集50万军队,对________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_____和_____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1934年10月,红军开始________。因红军损失惨重,_______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________。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______,挽救了______,挽救了______,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走向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_______,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过大雪山,走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________。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________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_____和_____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_____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