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政治复习要点

2024-10-05

八下政治复习要点(通用10篇)

八下政治复习要点 篇1

期中 复习要点

一电压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

提供电压;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kV=103V1 mV =10-3V

二电压表

(一)两个量程,0----3V0---15V ;

分度值:0.1V0.5V

(二)电压表要遵循的原则

1、电压表要与被测元件并联。否则:测不出要测的电压值。

2、电流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向转动,可能会损坏电压表

3、不能超电压表的量程否则:不仅无法测量电压值,还会损坏电压表。

(三)读电压表的方法

1、确定所用的量程

2、确定所用量程的分度值;

3、根据指针所在的位置读出电压值

三 电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 结论

(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

四变阻器

1原理 ,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一上一下搭配好,主要看下1)要串联在电路中(2)了解铭牌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

五 实验目的: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很重要

(一)实验内容:

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二)结论

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公式: IR

(四)串、并联电路I、U、R关系

(1)I=I1=I22)U=U1+U2 3)R串=R1+R2

(2)I=I1+I22)U=U1=U21

R并=1R1+ 1R

2五、电能

电能的测量工具--电能表

1.220V--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额定电压为220V)

2.10A(20A)--10A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3.50Hz--电能表在50H的交流电中使用。

4.600r/KWh--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动600转。

5.2000imp/KWh--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脉冲闪2000次。

六电功率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

1.定义:用电器1秒钟内所消耗的电能叫电功率

2公式:P=W/t-UI

3.“6W”的物理意义:1.在1秒内做功为6J。2.用电器在1秒钟内消耗的电能是6J 4 额定功率相同的两个灯泡

①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

②并联时额定功率大的灯泡较亮,串联额定功率小的灯泡较亮

③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额定电压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比最小的额定功率还小。

当U实=½U额,则P实=¼P额

七测量功率

1.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①原理:P=W/t

②测量仪器:电能表、秒表

③方法:将家中所有用电器都关闭,然后将被测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使其正常工作,用秒表记录,t时间内电能表的表盘转几转,根据电能表铭牌的物理意义,记录出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为W,再根据P=W/t计算出被测用电器的功率。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①原理:P=UI

②方法:伏安法

③电路图

④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若干(7根)⑤步骤

⑥实验表格

⑦实验结论

A.小灯泡的发光程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而与额定功率无关。

B.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⑧滑动变阻器作用

A保护电路

B改变灯泡两端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实现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⑨注意

A连接电路前开关一定要断开。B闭合开关滑片P要移到阻值最大处

八下政治复习要点 篇2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原理, 才能够为下一步分析问题、提高思想觉悟奠定基础。

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首先, 要做到紧扣大纲要求, 根据教材内容, 按照知识点逐条进行梳理;其次, 在熟记这些概念、原理的基础上, 还要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才能够达到熟练掌握、全面提高复习效率的目标;最后, 在梳理基础知识时, 教师可以帮学生建构知识树的结构, 将每一单元的重点列举出来, 形成一幅具有相互联系的图示, 这样学生在复习时按照这个梗概就能够对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记忆起来能更高效, 掌握起来也能够更全面。

例如, 在复习《拥护党的领导》一课时, 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重点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些知识点都是系统、连贯的,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出发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决定初级阶段宏伟目标分三步走, 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这样学生就能抓住主体框架, 清晰明了地记忆这些知识点。

二、深入剖析重点难点

面对众多知识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实现有效复习, 是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所在。在系统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应将教材中最重要、与社会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知识点单列出来进行重点复习。教师应将其深入剖析, 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由几个层次组成的知识, 这样一来, 学生在记忆时就减轻了难度, 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在做题时也能够运用教师在复习时教的方法逐层分析, 获得高分。

例如, 在复习《融入民族文化》时, 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懂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精神。在记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时,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中的事件, 选取那些能代表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进行举例分析, 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这些事件背后, 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如, 面对自然灾难 (地震、冰冻、旱灾等) , 透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 学生可以看到全国群众都在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帮助受灾群众建设新居, 让灾区人们过上好日子, 这都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将这一知识点联系实际生活事件进行了剖析, 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精神的内涵, 并自觉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

三、重视对综合题的练习

要想在复习中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仅仅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是不够的, 再好的复习方法都只是增强记忆, 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重视对综合题的练习, 让学生在做题中, 运用学到的知识解答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沉着、冷静, 取得优异的成绩。在选择综合分析时, 教师可以紧扣社会上新近出现的事件, 让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问题, 运用书本知识进行解答。

在《融入民族文化》一课中, 大家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后, 面对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好消息, 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提问:为了更好地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 你有什么的好的建议?问题一提出, 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 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发挥媒体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很高的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 知识被具体化为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加以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 获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初一政治复习要点总结 篇3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外在形象(也叫外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4、内在素质(也叫内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6、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7、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已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已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0、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心中想像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考研政治复习安排要点 篇4

第一,吃透内容,打牢基本功。

第二,持之以恒,合理安排,周期调节,忙中取暇,每周安排一两个半天休息,锻炼,活动,会友;每月安排一两天完全放松休息,以保证一方面复习、看书有效,另一方面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的体力坚持复习到底,防止中途出现疲劳症,厌读症等“考研综合症”。

第三,关键概念、重点题答案要点整理成小卡片随身带,随时看、随时听(录音)或随时背。一般选择题知识点反复看,反复做练习,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防止疲劳,防止厌倦,防止过犹不及,当然“过目不忘”的考生除外。

第四,做练习,做经过历届考生检验的、规范的、完全针对考研知识点不同考测角度甚至基本可以覆盖全部选择题可能性的`习题集,政治理论复习就做我所主编的《基础过关题》(新华出版社出版),除理论系科同学做两遍左右外,其他学科同学特别是艺术类、体育类专生都争取做三到四遍,重点是做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

如果有同学上辅导班,觉得费用负担太重,或者有的考生已经在工作没有时间参加考研政治辅导那就连“2000题”的重点题也认真看,并且根据每一章的“复习指导”是背重点,我想也一样可以考出好成绩。

第五,重视时政课,时政课实际涉及相当课程的重点题,但是时政一定要在10月中下旬才开始有效,才开始听。

八下物理复习 篇5

八年级开始学习电场、磁场的知识啦,大家是否掌握这个学期的物理知识呢?以下是下班为大家准备好的八下物理复习,请参考!

八年级运动物理知识点【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物理重要知识点:相互作用【2】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初二上册政治要点知识点复习 篇6

1、对公平的理解: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就是不公平。

2、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 1)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A就会产生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自己)

B这种心理和个人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 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继续,(他人)

C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社会的长久治安(社会)

( 2)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A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我们才能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 性 (自己);

B有了公平,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融洽关系,继而才能进行良好的合作(他人);

C有了公平, 从才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

二、维护社会公平

(一)、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2、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

①应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应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③要敢干破坏不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①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八下语文复习计划2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南,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智慧,先分单元、再按专题、最后综合训练。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做法:分二轮复习(新课在5月30日前结束)

(一)第一轮:用6节课专题复习

复习目的: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专题知识和解题技能。

复习方法:按专题复习

复习资料:专题材料

专题材料由备课组老师分工完成,要求题型符合期末考试题型,个别题型配以方法指导,力求题少而精。5月30日前全部准备好,放讨论组里,各老师斟酌印发。

具体分工:

字词等基础知识(包括每篇课内现代文):安芳君老师负责,共2张练习卷。

古诗词默写:赵铭佳老师负责,练习卷1张。

综合性题目:范亚红老师负责,练习卷1张。

名著阅读:范亚红老师负责,练习卷1张。

课内文言文(包括每篇课内文言文):史颖老师负责,练习卷2张。

课外文言文、古诗赏析:王院平老师负责,练习卷1张。

综合性试卷:王院平老师负责,练习卷1张。

现代文(文学类、非文学类):殷国勤老师负责,练习卷2张。

(二)第二轮:用4节课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复习目的: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综合性复习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范围 - 副本 篇8

客观题(14分)

一、字音题

两字词(后单元课文附录常用词语易读错字,不含诵读、专题、名著、文言文)

四字词(后三单元所附的常用词语表,不含专题、不含诵读、名著、文言文)

二、字形题

两字词(后三单元所附的常用词语表不含诵读、专题、名著、文言文)

四字词(后三单元所附的常用词语表,不含专题、诵读、名著、文言文)

三、成语运用

均在后三单元附录常用词语表中,不含专题、诵读、名著、文言文,关注书下注释里有的四、连贯题(出两道题:排序和前后衔接)

结合语境,填顺序最合适的语句,要求反复读前后句。

五、文学常识考查:作品、朝代或国籍、作品。

范围:鲁迅、吴敬梓、林嗣环、泰格特、契诃夫、刘心武、莫怀戚、宋濂、李商隐、左拉、臧克家

六、修辞判断及辨析作用

七、古诗文默写(侧重后三单元)(10分)

范围: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天净沙 秋思》3、《渔家傲》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无题》6、《夜雨寄北》7、《论诗》

要求:

1、直接默写

2、理解性默写

八、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作家、朝代、主要人物及性格、情节、主题

十、文言文阅读(12分)

十一、范围:《送东阳马生序》

题型:字词解释(4分),句的翻译(4分),文章文意理解(4分)。

十二、记叙文阅读

(一)类型:小说(12分)

题型:

(1)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主要情节,主要情感等)(4分)(2)结合文意,理解语句作用(3分)(3)结合情节或理解主题和人物(5分)

(二)、议论文(9分)

(1)能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段或篇。(3)会分析论据及论据作用。

十三、作文:(40分)

八下政治复习要点 篇9

一、作者简介 见《导学》P101

二、作者写作《名人传》的目的19世纪于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作者为此写作了《名人传》,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教材P235)

三、一句话评价:痛苦与磨难造就的伟人四、三位名人各自国别及身份

贝多芬——音乐家(德国)

米开朗琪罗——画家和雕塑家(意大利)

列夫·托尔斯泰——作家(俄国)

五、内容概括

《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的精神。(教材P235)

六、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贝多芬: 1.身卑微,从小生活在父亲的鞭子下,被迫练习钢琴和小提琴;2.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凄苦和遗憾,一次次遭到爱情的否决,终身未婚,无儿无女,侄子不孝顺;3.耳疾;4.呕心沥血创作的乐曲,常常拿不到分文报酬,全世界都在演奏他的作品,而他为出版这些作品反倒欠了出版商许多债务;5.相丑陋。米开朗琪罗: 1.每一项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诬蔑和攻

击;2.父亲脾气暴躁;家人无休止地盘剥他的财富;3.身未娶,未享受过真正的爱情;4.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大卫》遭到攻击;5.一直受教皇的差遣,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想

和现实冲突;6.长年累月工作导致病态。

托尔斯泰:1.面对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被开除教籍;2.与妻子互不理解;3.为自己的财富感到羞愧难安;4.同情下层人民,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得不到支持。

七、性格特点

贝多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人类的欢乐,是勇于与命运搏斗的真正英雄。(一句话总结他的一生: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艺术上是一个英雄化的天才,可是精神软弱无比,只能为应付过多过滥的任务而身心疲累,痛苦不堪;容易猜疑,极其孤独。

托尔斯泰——毕生都在追求爱的理想与信仰,很有良知,是一个精神英雄。

八、三位名人的共同特点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十、重点练习(前3题为教材中的“探究思考”)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答案:雨果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读了《名人传》使我懂得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教材P236)如果没有流浪乞讨的经历,文学大师高尔基就不会写出《人生三部曲》,如果没有在黑暗中的摸索,海伦.凯勒就不会写出人生最美的阳光.我们应该感谢苦难。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去修行,这些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

答案:提示:正是忧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与命运不屈不挠地抗争的经历使他们有了杰出的成就。

3.作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答案:不会的。因为名人也是人,具有人的优点和缺点。作者描写名人们的缺陷与不足,更能体现人

物的真实感,使作品更贴近生活。

4.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

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

事例,不少于30字)

答案: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

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

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5.《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

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

大的小说”,罗兰凭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6.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7.读完《名人传》,你有哪些感想?你觉得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参考答案:

(1)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如意的,生活是残酷的,但只要我们像贝多芬失聪是永不放弃那样,像米

开朗琪罗执著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像托尔斯泰追求真理那样,我们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2)爱音乐的心,使贝多芬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理想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它可以医好你的心

灵创伤。一个人有理想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可能成功。

(3)《名人传》告诉我:悲惨的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也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

免除痛苦的考验。所以我们不应怨天尤人,因为人类最优秀的人物与我们同在。我们应从他们的勇气中汲

取营养。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有哪些 篇10

1、五十年代

①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七十年代

⑤中美关系正常化

A.背景

敌对(孤立,封锁,包围)

B.原因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国际形势变化

c.改善中美关系

C.经过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国建交《中美建交公报》

D.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⑦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⑧中国承办亚太经和组织会议

⑨“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1、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

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5、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援助;

上一篇:考研英语三维记忆法下一篇:企业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