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

2025-01-16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精选11篇)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 篇1

国家体质健康监测培训感悟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我在市里培训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实施办法 在工作制度上:

1、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根据学校规模及测试数据上报时间节点要求,合理安排测试工作,并纳入学校体育年度计划。因病或残疾学生可以申报准予暂缓或免于体育健康测试。

2、建立上报数据审查制度。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将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法,上报至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3、完善数据抽查复核制度。省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各地、各高校上报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学生性别、年级学段、区域布局等因素,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作为考查样本,进行测试工作和测试数据的现场抽查复核,并将现场

4、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按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中小学校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学校和各地在公示体质健康信息时不得泄露学生个体的信息和侵犯其个人隐私。在工作程序上:

1、制定监测方案。各地各校按照省、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及时研究制定监测工作实施细则,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

2、做好各项准备。按照监测项目、监测标准和监测规模,安排监测人员,做好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并做好测试场所、测试器材、数据采集、表格填写等各项准备工作。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确保测试学生的安全。

3、开展现场监测。按照监测工作方案和要求,科学安排测试工作人员和测试项目顺序,形成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测试工作流程。项目测试、数据采集与记录等要有专人负责,并在测试工作记录上签字。

4、做好工作总结。在按要求完成测试工作后,各学校要对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逐级上报。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小学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高等学校要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保障机制上:

1、落实监测经费。各地各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教育行政部门专项经费预算,不断改善所辖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环境、设备、场地等条件,确保监测评价工作正常开展。

2、开展人员培训。各地各校要组织开展监测评价人员技术培训,使参加测试的工作人员了解测试工作的内容、方法、标准、程序等,提高测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3、加强安全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处理雾霾、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或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测试工作。加强医务监督,合理安排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的医疗防护和质量保障措施。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依法处置测试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4、设立监督平台。省教育厅设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监督电话和相关网络信息平台,接收社会咨询和反映情况。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和公布监督电话,学校设立和公布咨询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家长联络、学生咨询。支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或服务机构。

5、强化问责机制。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我省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内容,并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评优、表彰的基本依据。每年对积极开展监测评价工作并成绩显著的单位以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开展正常测试工作,或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安徽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实施办法

1、评估范围。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1,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为依据,全面评价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方面。

2、评估等级。

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 2.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 3.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

4.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 5.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对于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以上就是我参加培训收获的主要内容,跟大家共享一下。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 篇2

2013年9月16—17日, 教育部体卫艺司在上海市举办全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卫生管理人员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设研讨培训班。本次研讨培训班设立依法行政与公共管理、健康教育发展与改革、学校卫生管理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改革思路等专题, 并对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此外, 体卫艺司编制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还组织学员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桌面演练。本次应急处置桌面演练对指导地方和学校加快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全面提高应急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的90余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篇3

请看相关报道:

China will carry out fitness monitoring for school children nationwide from 2013 in a bid to boost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inister of Education Yuan Guiren said.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为了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我国会从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健康监测。

Fitness monitoring就是“健康监测”,fitness在这里指“身体健康”(in good physical condition),强调身体各项机能良好,很多人锻炼身体常去的健身中心就是fitness center。我们常用的health一词含义则更加廣泛,既可以指“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也可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录入 篇4

测试项目分别是:1-2年级 1.身高体重;2.投沙包;3.立定跳远。3-4年级1.身高体重;2.仰卧起坐;3.立定跳远。5-6年级1.身高体重;2.肺活量体重指数;3.400米跑(50×8往返);4.仰卧起坐;5.立定跳远。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组织下分室内、室外进行项目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紧张、忙碌而有序。

测试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各班主任将采集的详实数据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负责人刘胜勇手中进行分类整理。12月18日下午,学校教导室主任覃安树协同刘胜勇老师完成柏杨渡小学、黎明教学点、平和教学点共266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19项数据的导入、自动评分。266名学生成绩全部合格后已是19时09分,刘胜勇老师激动而有力地点击“确定”,数据上报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库。这意味着利川市柏杨渡小学圆满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及措施 篇5

本次我校测试学生共有244人,其中男生134人,女生110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81.7分,男生为81.4分,女生为82.1分。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248名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19.41%,良好率为46.32%,及格率为21.26%,不及格率为8.01%。按年级段来看,优秀率最高的是二年级,最低的是六年级优秀率,同样不及格率最低的是五、六年级,不及格率最高的是三年级。根据测试项目分析,我校低年级测试项目达标情况较好,相对高年级较差,尤其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较低。由此表明现在学生营养过剩,胖墩增加,劳动减少,体能下降,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我校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要求各班活动丰富多彩,并加强传统项目的练习,使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体育兴趣小组的落实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大力加强兴趣小组的落实,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篇6

1、领导小组:组长:单英豪

副组长:单志明

组员:张金鹏、各年级班主任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肺活量、50米X8。

三、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各学校汇总上报学区,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

8、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各班级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2、班主任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

五、具体要求与措施

1、我校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我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我校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但要避免将体育课变成测验课。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三操操、二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6、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奖励与处罚

1、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要定期进行总结评比,给予奖惩,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2、奖评全面考虑,不仅要奖励达标优秀的.学生,而且注重评比经常锻炼表现好,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大的学生。还对优秀体育骨干进行奖评,同时也对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有关人员工进行奖评。

3、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标准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4、健全奖惩制度

(1)属于下列情况者,班级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班主任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a、学校达标合格率低于95%;

b、学校学生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致残或死亡)1起以上。

(2)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班级和个人奖励

a、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组织开展得力,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开展良好,内容丰富成绩显著;

b、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完善,上报数据准确及时;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 篇7

为此, 笔者专访了有关专家, 请他们就其中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低龄化问题、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增长导致慢性病发生以及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并请专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现状: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有不同程度提高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 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与2005年相比, 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爆发力素质出现好转:与2005年相比, 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 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与2005年相比, 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有所提高, 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耐力素质显现止“跌”: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 7~12岁小学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与2005年相比, 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与2005年相比, 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

力量素质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 反映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力量素质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实践:成绩取得得益于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各地的努力

2010年调研结果表明,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这些成绩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央7号文件) 的贯彻落实, 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成为教育、体育、卫生、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关心和齐抓共管的一项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 先后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等;二是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三是实施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连续3年, 每年召开全国性学校体育卫生经验交流会议、举办大型宣传和推动活动, 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 将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改善 (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 纳入相关教育工程和国培计划, 同步予以加强。

此外, 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 近年来, 重庆市投入巨资, 先后建成了1000余块塑胶场地, 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问题, 还让大部分学校实现了风雨无阻的全天候锻炼;为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足, 江西省实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教职工与教学点班额比相结合的编制制度, 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的缺编问题;河南省近年来在实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中, 专门拨付一定的经费用于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 使“特岗计划”中音体美教师比例达到了20%以上;北京市密云县近年为全县中小学统一配备了学生体质监测设备及体育器材13000多件 (套) , 同时该县还鼓励学校自制体育器材, 约计7000余件, 使所有学校全部配备篮球架、足球门、乒乓球台、单双杠和其他教学所用、学生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近几年用于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及场地建设的投入约3530万元, 配备田径及课外体育活动器材45项、8000余件。

建议: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邢文华认为, 尽管出现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喜人局面。但目前形势依然严峻, 要继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建议, 第一, 各级政府, 特别是教育体育管理部门, 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 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 从组织领导、科学管理、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方面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目标, 制订具体方案, 确保落到实处。第二, 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应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把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并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第三, 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改善与配备力度, 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 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第四, 加强舆论宣传, 呼吁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地关注青少年健康的问题, 树立健康人才观和成才观;要把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体育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 定期组织督查, 随时进行抽查。要将督查和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予以通报和公布。

二、近视率居高不下, 还学生一双慧眼吧

晓高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大班, 天真活泼的孩子由于在幼儿园学习了太多的“文化知识”而戴上了“小眼镜”, 在幼儿园里像晓高的孩子一样的儿童戴上眼镜的有很多。2010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近日公布, 大中小学生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 且有向幼儿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现状: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调研结果显示, 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7~12岁小学生为40.89%, 13~15岁初中生为67.33%, 16~18岁高中生为79.20%, 19~22岁大学生为84.72%, 分别比2005年上升9.22、9.26、3.18、2.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 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 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学生近视发病率高的现象, 在大城市中普遍存在:2010年上海市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 上海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31.1%、63.6%和81.2%;北京小学生近视率达到40%以上, 初中生达到60%~70%, 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0%;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 广州市越秀区10~15岁年龄段的学生中有75%患近视。

危害:影响报考专业、征兵和学习

高中应届毕业生宋新的梦想是当一名军官, 今年高中毕业后, 他报名应征入伍。但结果却令他失望, 由于近视的原因他被梦寐以求的部队挡在了门外。而他的同学小刘虽然今年高考成绩较好, 却在填报志愿时屡屡受挫, 最终与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让小刘抱憾的原因和宋新一样, 也是近视。每年, 我国都有一大批高中生在求学和征兵工作中, 因为自己的“眼镜”问题, 而在高考后选择专业和征兵时不能如愿, 可谓都是近视惹的“祸”。

据了解, 目前我国近视患者受到限制报考的专业大约有48个, 视力低于1.5不能报考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技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400度的不能录取到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800度, 不能录取到地质矿产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农业工程等学科类。而视力正常是征兵工作基本的要求, 警察等职业对视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素红指出, 近视会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看东西看不清, 视线模糊, 一旦离开眼镜看什么都看不了, 严重的会影响学习;近视同时是一种综合性的病变, 会导致眼结构发生改变, 使眼轴变长, 视网膜变薄, 严重的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

原因:长时间看近是“罪魁祸首”

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组长李淑珍教授指出,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等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学生长期处在用眼过度的状态下, 如近距离长时间用眼、读书写字, 看电视、玩游戏, 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太近, 光照度不够, 以及躺着、趴着、坐车看书等, 都是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此外, 先天遗传、后天的视觉环境如看字太小的书等也会导致近视。

措施:行动起来多途径“防近”

为了抓好“防近”工作, 近年来,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 并通过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规范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完善近视眼防控工作责任机制, 开展近视眼预防宣传教育、加大监督检查等举措, 全方位推进学校近视防控工作。

上海市教委开展了“教室照明要有亮度更要有舒适度”的课题研究, 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已经用上了光照效果明亮、强度均匀的灯光, 近视发病率显著降低;天津市建立家长和学校联系制度, 把视力监测结果通知家长, 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黑龙江在全省13个地市确立了100所省级学生视力监测点校, 对发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个体、群体分析, 有效地掌握学生近视眼的发病规律;湖北省武汉市对近45万名中小学生进行屈光分类筛查并建立视力档案, 对1300多所中小学校的校医 (保健教师) 进行视力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湖南省桃江县教育局相继把“减负”和规范办学行为与“防近”工作相结合, 对各学校提出了教学不加班、上课不拖堂、作业不加码的要求。同时, 保证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淄博市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节课的课时时间, 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调整为现在的初中40分钟、小学35分钟。同时, 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北京市56中通过教务处排课错开用眼高峰课, 如语文课后安排音乐课、数学课后安排体育课等, 使得学生长时间过度用眼、看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 还学生一双慧眼

对于学生近视眼的预防, 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组长李淑珍建议, 要改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 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 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近年来, 上海市教委开展了“教室照明要有亮度更要有舒适度”的课题研究, 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已经用上了光照效果明亮、强度均匀的灯光, 近视发病率显著降低;天津市建立家长和学校联系制度, 把视力监测结果通知家长, 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为了抓好“防近”工作,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 并通过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规范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开展近视眼预防宣传教育。湖南省桃江县教育局相继把“减负”和规范办学行为与“防近”工作相结合, 对各学校提出了教学不加班、上课不拖堂、作业不加码的要求。同时, 保证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淄博市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节课的课时时间, 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调整为现在的初中40分钟、小学35分钟。

此外, 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 设置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课程与活动安排;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的睡眠时间也有助于学生预防近视。

“保护学生视力要从小开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幼儿的视力保护,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续美茹建议, 越小的孩子, 越要避免读书写字。幼儿教育要以讲故事、玩游戏、性格培养和语言的教育为主。幼儿和小学生都要以体育运动或户外活动为主, 不但有利于身体发育, 而且能保护视力。她还呼吁, 儿童图书、课本、教辅材料的出版也要以大图、大字为主, 要符合儿童的视力范围。

三、肥胖导致慢性病低龄化现象

六年级学生小雨身高虽然只有1.5米左右, 可体重却达到了140多斤, 小雨的妈妈认为是孩子偏食导致了体重的不断增加。“他一到休息日必须去吃一些‘洋快餐’, 不然就连饭也不吃了, 我们也拿他没辙。这个暑假休息了两个月, 这孩子几乎天天嚷着吃‘洋快餐’, 一个假期长了十几斤肉。”小雨妈妈说。

现状: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56、1.2、2.59、3.47个百分点。本次调研还发现, 我国农村学生的超重比例首次超过了城市学生。

有关专家指出, 近年来, 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增长, 在城市地区已呈现流行趋势。1992年至2002年, 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 肥胖率增加了5.9%。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定义, 我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 每13个里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目前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处于快速增长期,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会在短时间内赶上现在欧美国家的水平, 重蹈欧美国家的覆辙。

危害:超重和肥胖危害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

2003年,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 能量密度大的食物和快餐很可能是造成世界儿童肥胖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在快餐业发达的美国, 儿童和成人超重、肥胖、患糖尿病等与在外就餐有关。儿童在外使用快餐食物频率高的, 发生肥胖的危险是在家就餐的2.2倍。在我国, 能量摄入过多和吃一些所谓的‘洋快餐’是引起肥胖增加的主要膳食因素。

从1992年到2002年, 我国儿童少年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城市儿童、少年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从24.4%和27.4%分别增加到35.9%和35.7%, 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30%的上限。

不吃早餐、经常吃西式快餐和身体活动减少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吃早餐的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是每天食用早餐儿童少年的1.7倍, 而每月吃西式快餐超过1次者发生肥胖的危险是不吃快餐者的1.3倍。

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出行方式由坐车替代了走路、骑车等, 中小学生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此一来, 不仅肥胖的人群逐步增多, 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低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有关专家指出, 儿童少年肥胖不仅可以延续到成人期, 而且导致成人慢性病的发生。使治疗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费用逐年增加, 已成为慢性病直接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目前, 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实践:采取措施干预学生营养

针对肥胖等问题, 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7年, 党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中央7号文件, 要求采取切实的措施降低青少年肥胖率。此外, 中央还设立专项资金, 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 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从而预防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 提倡合理膳食, 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水平。

采取措施, 改善学生膳食营养。一是近年来, 我国对生活困难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标准为小学阶段每生每天2元、初中阶段每生每天3元, 近些年又分别增加1元钱。二是通过勤工俭学, 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

加大对学校生活卫生设施改造力度。重庆市把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纳入到“健康重庆”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要求学校在规划、新建、扩建过程中, 统筹考虑食堂、宿舍、厕所设施条件的改善。四川省广元市从2007年开始, 在全市学校中全面实施以“改水、改厕、改厨、改不良卫生习惯, 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一加强”工程。河南等省近年来加大投入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餐问题, 北京市要求新建学校一律办食堂, 以满足广大学生的营养需求。

制定实施专项营养干预计划。一是学生饮用奶计划。2000年开始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目前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根据2010年的统计, 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的171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校推广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天供应学生饮用奶数量在500多万份。二是学生营养午餐。国家对学生营养餐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将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近年来,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将有关营养科学知识纳入其中。在教育教学形式上要求以课堂教学形式及班会、校会、专题讲座、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教育, 教学每学期安排67个课时, 主要课程为体育健康。此外, 还举办了全国宣传营养知识网上有奖问答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绘画比赛等。

建议:预防是控制儿童少年肥胖流行的唯一出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认为, 肥胖一旦发生, 要减轻体重是很困难的。因此, 最好的措施是预防, 特别是要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他提出建议:一是营养立法是保障。建立和完善我国营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建立学生营养计划或项目实施的长效、高效机制, 把短期的项目变为持续的措施。二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是关键。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部门协调机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 保证营养干预项目的有效实施。三是全社会参与是根本。培养健康饮食行为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学校要注重“食育”, 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教育;社区积极参与, 强力支持;营养工作者走出“象牙塔”, 走向百姓;传媒搭建平台, 宣传健康;企业履行责任, 服务社会。四是必须坚持让孩子每天吃早餐。因为每天吃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就能满足孩子30%的能量, 作为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早餐对孩子的重要性, 同时, 延长早餐就餐时间, 养成细嚼慢咽的早餐习惯更有助于营养的吸收。

四、生活好了, 大学生体质为何继续下降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 学生体质状况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继续下滑。

现状: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

调研结果显示, 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 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 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 (2000年~2005年) , 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如与2005年相比, 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 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另外, 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

问题:作息没规律、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调查显示, 不少大学生缺少管理, 自控能力差, 普遍存在作息没规律和行为不健康的问题。

山西某高校大学生晓林在中学时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 他成天沉溺于游戏之中, 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从来也不吃早餐, 基本不参加锻炼, 上体育课也是点个卯露个面而已。“现在我的生活就是食堂、宿舍、教室的三点一线, 在宿舍就是上网、游戏、看大片, 上教室就是趴着睡觉, 作息根本没规律。这些年体力也下降了, 身体状况明显不如过去。”晓林说。

像晓林一样, 生活作息没规律的大学生比比皆是。日前, 南京大学地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本校的近400名学生进行了睡眠调查。调查发现, 有少数人的生物钟是完全颠倒的, 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睡觉, 到了第二天中午才睡眼惺忪地起床, 常常是课都不去上了。“‘今天睡、明天起’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大多数学生都是‘今天睡、今天起’。”

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为何继续下降呢?专家指出, 相比大学, 中小学对体育锻炼更为关注, 但到高三多数学校都没有了体育课, 学生的体质普遍不好, 这在大学一年级表现得较为明显, 因为大学生入校后的体检表明, 大一新生是体质最差的群体。同时, 在高校开设的体育课也没有中小学多, 本科院校一般也就开设到大二, 大三就没有了, 且体育课每周也就一次。因此,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另外, 进校之后, 很多学生的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 这些都造成了体质的下降。

“现在一所高校动不动就上万甚至几万人, 而体育场馆设施还是老样子, 根本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而在具体活动如长跑时, 不少大学生明显怕苦怕累, 宁可在宿舍呆着也不出外去锻炼。”一位大学体育部主任如是说。

实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

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2007年,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并在随后推出了冬季长跑项目。长跑活动在很多高校开展得有声有色, 江西宜春学院院长姚电带头参加学校的长跑, 经常跑在最前面。在他的带动下, 校园里到处都有师生活动的身影,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中国海洋大学制定了《大学生长跑管理细则》, 要求各院、系制定活动计划及检查措施, 抓好学生冬季长跑的出勤率及每天完成的距离情况;淮南联合大学、石河子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些学校成立了冬季长跑活动领导小组, 把冬季长跑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冬季长跑让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告别了冬天早晨暖暖的被窝, 告别了懒散, 学生们通过长跑活动养成了健康的习惯与行为。他们在博客上写道:“晨跑让我们的心灵完成了一次永恒的跨越”、“长跑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能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据了解, 北京大学仅体育一项就有45门选修课, 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太极拳、健美操, 若考核不过关, 就毕不了业, 拿不到毕业证。如今, 像北京大学一样, 体育在高校的地位不断提升, 体育不及格或没有拿到足够的学分学生即使其他学业再优秀也拿不到毕业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近年来, 教育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大学生体育竞赛, 不仅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的大学生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些项目如乒乓球、网球等, 时尚的跆拳道、健美操等运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挚爱。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看上去非常阳光, 心理上也不会有问题,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动不动就跳楼自杀, 这与他们缺少体育运动有直接关系。”一位大学校长直言。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强迫教育”, 下午4点钟学生必须出外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该校到大四都一直开设有体育课。该校体育部副主任马新东欣慰地说:“我们发现这样做非常有效, 学生不光体质增强了, 人看上去阳光、自信。更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提高作用很大, 实践证明, 8减1是大于8的。”

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指出, 要解决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的问题, 必须从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强制的手段如规定每天必须到运动场锻炼一小时, 如不参加或锻炼时间不够不能给学分等做法。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篇8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

第三条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指测试人员采用规范的技术、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确定的测试项目及有关内容的实际测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教育、评价和反馈手段,重点监测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教育部根据中国青少年学生成长发育特征、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和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动态调整和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

第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强化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为基础,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

第五条 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数据(含学生基本情况、单项指标分值、测试成绩、评定等级以及实施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和人员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法,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因病或残疾学生可依申请准予暂缓或免于体质健康测试。

第六条 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本行政区域内下级教育部门及所属学校全面开展测试工作和及时上报测试数据,并组织有关方面登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按照管理系统设置的用户管理权限,逐级对测试上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经核准后确认提交。

第七条 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教育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各地上报测试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学生性别、年级学段、区域布局等因素,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作为考查样本,进行测试工作和测试数据的现场抽查复核,并将现场抽查测试数据与学校上报测试数据进行一致性比对、综合分析和反馈各地。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按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复核工作机制。

第八条 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监测评价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及时分析测试结果,深度查找影响因素,科学预测变动走向,开展体质健康预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

第九条 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学校要按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中小学校要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按生源所在地统计,并以省(区、市)或地(市、州)为单位公布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并反馈至生源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各地在公示体质健康信息时不得泄露学生个体的信息和侵犯其个人隐私。

第十条 有效应用监测评价结果。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小学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十一条 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纳入本级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并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评优、表彰的基本依据。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积极开展监测评价工作并成绩显著的单位以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二条 教育部设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监督电话和相关网络信息平台,接收社会咨询和反映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设立和公布监督电话。鼓励第三方机构及公民个人以适当的方式监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条件的学校支持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或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的测试、服务和研究人员队伍。教育部依托第三方机构设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研究机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的政策咨询、技术研究、质量监测、结果公示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第十四条 各地和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环境、设备、场地等条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技术培训。妥善处理雾霾、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或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测试工作。合理安排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的医疗防护和质量保障措施。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依法处置测试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 篇9

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5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落实学校体育三个办法的通知》黔教办体 [2015]136号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X8往返跑。

三、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

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学校汇总上报学区,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

8、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并由班主任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各班级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2、班主任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

五、具体要求与措施

1、我校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我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我校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但要避免将体育课变成测验课。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

6、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篇10

为规范我校体质监测工作,保证学校获取客观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1、建立科学的学校作息制度,保障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学校制订的作息时间表,应向学生及家长、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3、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4、各班班主任负责全班体质健康监测及汇总工作,学校校委会共同建立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5、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6、体质健康测试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规定,使用国家指定的测试器材和数据汇总方式,实行技术监督和医务保障制度。

7、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实行统一公布制度。监测结果应遵照《统计法》对统计资料公布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经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公布。未公布前,任何个人不得公布和公开使用。

8、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属保密资料。学校各科室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经同意,不得向任何个人提供监测数据和资料。

试论中学生体质健康 篇11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多年来,党和国家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少年军校”“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倡导呼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互动,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其些方面有所好转。

(一)形态发育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是检验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历年监测结果的总体趋势上看,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稳步提高,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现增长势头,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指数逐步与维尔维克指数接近,以往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迅速减少。

(二)体能部分指标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中小学生体能部分指数持续上升。与2006年相比,2007年测试结果显示,50米、100米跑的成绩上升了,男女学生分别平均提高了0.03秒和0.05秒、0.02秒和0.03秒。男生的篮球传运球、投篮命中率和足球传运球、颠球、垫球等技巧有很大改善。女生的跳绳、踢毽子等指数有所提高。男女学生握力水平基本持平。

学生体质健康虽然得到相应增强,但仍存在许多隐患,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性疾病在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目前,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超重及肥胖学生数量明显增多。2006年9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达到16%,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女生在13~15岁年龄段最高,达到21%,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42个百分点。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均有年龄提前的趋势。

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裸眼视力低于1.0或5.0)居高不下,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速度位居榜首。

体能部分指标水平下降。据调查统计,学生的爆发力、耐力、力量等素质均在下滑。其中初中女生立定跳远平均水平下滑幅度最大,女生800米跑和男生1000米跑分别平均下降了36秒和22秒,且有6%的学生跑不下来。

心脏病、糖尿病等中老年性疾病的出现。近几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几个城市的调查表明,一些在中老年身上出现的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身上。

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现代用人机制的驱动,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认为学生只有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才能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部门重视不够。部门片面追求升学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上不得力,在投资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上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体育精神缺失。青少年体育精神缺失,是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在安排体育课时,取消了一些较苦、较累、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如器械体操、长跑等。另外,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精神大大减弱。

(四)饮食习惯不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迁就,孩子挑食、偏食严重。运动时间少或不爱运动的孩子体内堆积了大量热量,进而转化成脂肪,导致肥胖。

三、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举措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文化课教学与体育课教学的关系,合理科学安排体育课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人人有参赛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要建立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网络。

(二)改革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坚持初中毕业升学把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的总分中,这已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但体育考试成绩所占总分比例太低,没有起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要加大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力度,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体育卫生保健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塔城中学)

上一篇:爱护花草小鸟一年级作文100字下一篇:食品营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