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词

2024-09-22

春天的诗词(通用14篇)

春天的诗词 篇1

(1)描写春天的诗词 春日 年代:【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描写送别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3)描写思乡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 夜 作 〔唐〕高 适

5、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1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4、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5、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6、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7、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2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9、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0、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1、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2、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3、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34、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5、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6、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7、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8、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9、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0、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1、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2、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43、月夜亿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4、渡汉江 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5、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对月思乡古诗:

47、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8、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9、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50、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51、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5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5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5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5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6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6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6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6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6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6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

6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6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6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7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7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7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7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7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7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78、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7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80、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81、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2、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84、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5、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8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8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88、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希望能帮到你!(4)描写松树的诗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4)李白的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5)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春天的诗词 篇2

一、解诗题,知诗人

诗歌语言凝练,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渗透到最典型最精约的形象中。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它往往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如《山居秋暝》诗题中“暝”的意思是“落日黄昏”,从标题便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日黄昏之景。《望岳》标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诗歌扣住“望”字,主要写诗人远望泰山的所见所思。

孟轲在《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思想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以读激趣,重视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古诗词的学习同样至关重要。由于教师的教法不到位, 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先从培养兴趣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读诗,感受古诗词中的和谐美、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和艺术美,从中体验到读诗的乐趣,自然就激发了学习古诗词的欲望。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自身要有信心和耐心, 且要借助多种诵读方式。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扩大诵读面,加大诵读量。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表明积累对学习古诗词非常重要。学生不仅要积累初中义务教科书本上的古诗词,更要漫步古诗文化艺苑,尽情饱览奇珍异品。积累的途径很多,但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基本环节。在积累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诵读的节奏、韵律, 尤其是学生要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碰撞。这样积累的东西,才会活起来。才能真正融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做好了这一步,后面的“知”诗、“悟”诗就有了稳固的基石。

三、探究意境,领悟感情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描绘的形象画面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旨通常是借助意境表达的。因此,抓住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一系列单个意象组合,形成一幅藏情于景的通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

四、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

1.通过词语的对比 , 加深学生记忆 , 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确性。如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并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比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2.穿插背诵 ,训练学生记忆能力。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训练记忆能力。可以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开掘。

五、赏析改写,抒发个性感受

1.自由赏析式:这种形式没有任何限制 ,可应文而生 ,如换字式、画面描写式、人物评价式、看法辩论式、名句赏析式,等等。学生全凭感觉说话,可直接叙说对诗词的零碎理解,也可描写画面,甚至是由一字一句一景一物联想开去,形式不拘。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进行关于“绿”和“到”“吹”等的换字比较,可想象描写江南风景;杜牧《赤壁》可针对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看法谈谈自己的历史观;文天祥《过零丁洋》则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联系文天祥的经历及其他历史人物,谈谈关于保持自身节操志向的问题。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点的突破,慢慢达到走进诗词空间的目的。

2.改写式:改写不失为初中学生理解诗词最好的形式。改写“即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改写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诗词句子的理解基础上训练对词句的联想和想象, 然后扩充成完整的篇章。改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达到“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的目标”。

六、扣住诗眼,把握全篇意旨

所谓“诗眼”,“词眼”,即全篇的点睛之笔。其往往是一首诗或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字,也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硕果。它体现一首诗或词的灵气,道出了作品的深刻意蕴。鉴赏一首诗或词,如不能发现并把握其诗(词)眼,就很难读懂其作品。古诗词中,动词充当诗(词)眼,占了相当篇目。苦吟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关于“推~敲”的故事传说,足见古人在动词上苦下工夫。“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将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当然,还有“犹”“更”等虚词 ,点睛传神 ,必须重视。因此 ,用“一字千金”评价诗(词 )眼 ,一点也不为过。此外 ,也可通过一首诗中的关键句、中心句、重点句进行赏析,透视全篇,把握诗词的意旨,揣摩诗中传达的情感。

古诗词教学只有调动了学生欣赏诗词的情感, 把握住了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知能结合,加强思维训练。

总之,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的宝贵遗产。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与品味中,主动融入诗词意境,体验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进而实现创造美的更高目标。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中学生对诗词鉴赏大多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无法拓展到课外优秀诗词,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往往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古诗词的赏读整理出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为中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提供方法借鉴。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篇3

[关键词]诗词教学 言语 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9

在这流淌着蓬勃生命力的经典河流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教学古诗词时,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的兴趣,本人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以《游园不值》为例,谈谈我的教学。

一、为诗配画,了解诗意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从讲台下拿出一枝课前准备的红杏)

生:这是杏花。

师:请你们想象一下,“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们想到的画面用水彩笔画下来。

(学生拿笔画画,教师行间巡视。不到两分钟,学生就全部画好了)

师:同学们都画得不错。请大家一起欣赏这位同学的作品,他的作品立体感更强。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院墙外,一道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绿意盎然。歪歪的院墙上,伸出了一枝鲜艳的红杏。院墙中有一道不规则的柴门——显然,他把第二句的“柴扉”也画进去了。同学们看了都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

评析:轻松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者从具体事物切入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笔下的春天。这样,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渠道有很多种,自己的双手也可以创造诗词中的意境美,为下文的学习增强了信心。

二、推敲文字,走进意境

师:从同学们的画中我已经知道大家理解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枝红色的杏花从院墙上伸出来了。

师:谁能把“伸出来”换一种更生动的说法?

生: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上伸出脑袋来了。

师:用拟人的方法,说得真生动!

生1:一枝红色的杏花嫌院里的天地太小,就爬上了墙头,它要看看外面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生2:主人不在家,客人来访不能进门,红杏从墙头伸出热情的手来代主人向客人打招呼呢!

评析:在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回答的基础上,教者用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具体、生动。这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明白:美的语言能给人予美的享受!

三、发挥想象,感悟诗情

师:哦,说得更生动形象了!大家由这一枝伸出墙头的杏花还想到院内怎样的情景?(教师把“一枝”说得很重)

生1:院内一定有棵杏树。杏树有很多这样的枝条。

生2:杏树上开满了花,整棵杏树红红火火。

生3:整棵杏树生机勃勃,一片火红,让人看上去暖洋洋的。

师:院子里就这么一棵杏树吗?

生:院子里一定还有很多花草树木。

师:请你们闭眼想一想:院子里可能是怎样的情景。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学生闭眼想象,练说,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师:先请你们告诉老师,院子里是怎样的情景?

生1:院子里一片春色。杏树的一个个枝条上……哦(发现“一个个”说得不当),是一根根枝条上,开满了艳红的小花。整棵树像挂满了一串串长长的鞭炮,整个院子似乎都被它照得红彤彤的。迎春花也不甘示弱,伸展出一根根长长的金条,金条簇拥着,黄灿灿的一片。

生2: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点燃了热情的火焰,洁白的李花捧来了殷切的希望,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点缀着院子的每个角落,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得生机勃勃。

生3: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举着鞭炮,喜迎春姑娘的光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梅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美妙的梦。

师:(深深地嗅一嗅)真美啊,听着你们生动的描述,那幽幽的花香扑鼻而来,真让人入迷啊!

评析:这里,教师先将学生引入一个诗情与画意相融合的情境,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从故事情景转向诗歌的艺术空间,使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这过程中,学生近距离触摸故事所描写的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感受诗人内心的美好,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四、总结提升,体会特色

师:同学们想象非常丰富。你们所描述的景象用诗歌中的哪四个字可以概括呢?

生:“春色满园”。

师:作者为什么说“春色满园关不住”呢?朋友家不是有围墙、有柴门吗?

生1:作者的朋友家虽然有围墙,但围墙挡不住茂盛的杏花,杏枝照样能越过围墙伸出来,告诉人们满园春色的喜讯。

生2:作者的朋友家虽然有围墙围着,有柴门关着,但院子里的花香却是封锁不住的。人们从飘出的花香也可以知道主人家一定是春色满园的。

师: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其实,作者看到一枝杏花后,是会想到办法去看到院里的情况的,他只要——

生:(指着屏幕上的柴门)他只要从柴门的门缝向里面看一看,就知道院里的一切了。

师:对!如果作者把从门缝里看到的景象都写出来,那不是更好吗?

生1:不好!因为诗歌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全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生2:全写出来,就不能让我们产生美好的想象,诗歌就没有回味的余地了。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全写出来诗歌就没有余味了,叶绍翁的这首诗就不可能流传千古了。其实,无论写诗,还是写文章,都要尽可能精练,读者能够想象的地方,就留下空间,给读者去想。这种以一写十的技巧(板书:以一写十)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作者所写的事物要具有引起读者想象的特点——就像这首诗中一枝出墙的红杏,它能够引起我们丰富的想象。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书时也要有想象的习惯和能力。

请大家再把这首诗反复读读,进一步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

评析:《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作者写得别具特色。这首诗在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还揭示了一个道理:美好的事物是压制不了的,它必然会蓬勃发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含义,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指出:“语文”的课堂不仅仅生成知识,更是一个生成智慧、点化生命的课堂。为人师者,要善于去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要善于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和自由活泼的精神氛围,让学生投入到充满灵性的对话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描写春天的诗词 篇4

1.《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作者: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咏柳》

作者: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作者: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4.《玉楼春·春恨》

作者: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5.《春题湖上》

作者: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大德歌·春》

作者: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7.《更漏子·柳丝长》

作者: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8.《春词》

作者: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描写春天的诗词 篇5

1.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春色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8.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10.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11.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12.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3.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14.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15.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16.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17.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18.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19.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描写春天的诗词 篇6

1.《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

作者:李白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2.《玉楼春》

作者: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作者: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4.《城东早春》

作者: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5.《曲江对雨》

作者: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春天的诗词 篇7

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其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时,对于诗词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 就古诗教学而言,我们的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关注朗读,感受语言之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韵美。古诗讲究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落实语用,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学之中。

在湖南省怀化市古诗词教学比武中,向君叶老师在执教唐代张志和写的 《渔歌子》一词时,就是用一个“读” 字贯穿始终。“读”虽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也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君叶老师将这一传统学习方法赋予新意。初读、趣读、听读、诵读、拓读,读的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并将教学目标一一落实在每个读的环节。初读时,向学生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读流利、读正确。趣读时则要求读出节奏,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听读时,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体会词所展现的画面美。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词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诵读环节,老师与学生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对读,“以诗词解诗词”的方法,抓住“不须归”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读与品、读与悟融为一体。

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用”,“读”占鳌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能达到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之功效。

二、关注选词,感验用词之妙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作诗向来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诗人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只一个“绿”字,就先后用了“到、过、入、 满”等字,一番推敲之后,才最终选定 “绿”字。就如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古诗词教学要求我们关注选词,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做到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暮江吟》 就是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句前两行描写了一幅斜阳照水,波光闪动, 半江碧绿,半江红色的日暮景色,如一幅油画。作为前两行诗中的唯一一个动词,“铺”字用得精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基于这样的解读,在教学《暮江吟》 一诗时,笔者就是先抓住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通过观察画面、 替换字词、动作演示感悟“铺”这一神来之笔,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学生课内或课外读的一些古诗,通过活动“炼字会”让学生填写诗句中所缺的字,进一步巩固认识。最后再出示教师所写的一句诗,让学生帮忙填写一个字,尝试学习“炼字”。

如此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诗句中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而且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三、关注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 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 那颗心、那种味,在文本解读时,我们需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风花雪月”是古人最喜欢也最擅长描写的四种景物,因此成为古诗文中经典的四种意象。《江雪》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它描绘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 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 后两句是小焦点:江面上有一小渔船, 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诗人怎样的情怀呢?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比较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千山鸟飞,万径人踪”,一静一闹,形成鲜明对比,虽文字中没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无形中感受到了“无雪”胜“有雪”的孤寂与冷清。接着问学生:“为什么老渔翁独自一人在钓鱼?”体会老渔翁的孤独寂寞,发现诗歌的奥秘,这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咏三叹”,体会诗人厄运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 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 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就是抓住“钟声” 这一意象,反复吟咏,带领学生穿越千古,与诗人对话。

“诗言志,歌咏言。”教学中,我们关注意象,把学生引入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 “活”起来,使学生感知诗句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四、关注想象,感悟情感之真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 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人的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步培养的。

古诗词内容跳跃,常省略了有关情节或细节,这些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味诗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 让学生弄清诗的大意和人物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问了什么?假如你是书童会怎么回答?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一一作答,然后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在对答如流的对话中,感悟诗的意境。

又如学生在学习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上怎么想的? 会说些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随诗补白,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春天的诗词 篇8

《中华诗词名篇解读》一反历代诗词选本的选录与编排格式,坚持以诗词自身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感染力为主要标准,在中华古国几千年诗歌艺术发展长河中,精心选取百余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传世诗词曲佳作加以评析、鉴赏,让它们充分显示出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与美轮美奂,他的解读与这些名篇佳作会一次又一次穿透读者心灵的壁垒,直达最隐秘的角落,甚至会铭刻在骨髓里。那时,你会惊叹我们的精美文字,竟会排列变幻出如此美丽的词语组合,每一首诗词都会在一幅幅美妙图画般的意境中,让人陶醉。这一切怎能不令人信服中华诗词艺术瑰宝,不愧是中华传统文化桂冠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呢!

邓荫柯先生对古典诗词的解读,独辟蹊径,既无逐字逐句的解释,也无专家式的背景分析与考证,是一位挚爱诗歌艺术的老诗人老作家对古代诗人宣泄内心的纯情与爱慕的真情言说。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古代诗人与当代诗歌粉丝之间精心设置了一扇崭新的欣赏视窗。他把那些难懂的词语自然而然且水乳交融地容纳在解读的文字里和诗歌的意境中。这就卓有成效地避免了读者的激情阅读被拦腰斩断的苦恼,恰到好处地掌握了个性阅读与学术共识的关联互鉴。

早在大学期间,年轻的邓荫柯就对中华古典诗词情有独钟,他曾说:

在我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古典诗词都给了我难以估量的极其丰富的营养,在逆水行舟时给我以难以诉说的慰藉与温暖,几本随身携带的诗词选本帮我战胜了怅惘与颓丧;在顺水扬帆时给我快慰的启迪和鼓舞,积极向上的面对五彩人生,宽容温馨地对待世界;在生命与爱情同行的季节,又是飘逸空灵的诗词给了我表达情意的花瓣,以温柔亲切的旋律抚平心灵的创伤。

因此,编写一部古典诗词的解读,便成了他朝思暮想的夙愿。年过七旬,他在浩瀚的典籍中度过了无数花晨月夕,批阅三载,潜心写作,终于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这样一部精粹华美的《中华诗词名篇解读》。

邓荫柯先生的解读睿智风趣,灵动飞扬,常常于优雅华美的叙述中,引发读者对诗词本体与解读词语的双重感动,帮助读者延伸想象空间,充分享受古代诗人为后人提供的艺术欣赏之宝藏。作者并不刻意隐蔽自己对于某些诗人的偏爱。他在解读张若虚、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贺、李煜、柳永、苏轼、秦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纳兰性德、龚自珍等诗人的作品时,倾注了更为炽热的情致,常常把他们视为诗苑知己,表现出神魂飞越的纯情,毫无枯燥乏味的理性说教。他在解读《春江花月夜》一诗时说:

张若虚是一个睿智有趣,感悟能力超群,感情充沛激荡的性情中人?他以无人能及的文笔,回环流畅的韵律,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把对春天、江水、花木、月亮、静夜几种意象形象聚会的感悟,和其中一段爱情故事演绎得更加活色生香,他是一位怜香惜玉、理解女性的男人。

在解读王维《山居秋暝》时,着力探索诗人心灵奥秘,称赞他摆脱功名利禄,仕途经济,将全部身心投入大自然怀抱的那种心态,以及他超凡的把握诗情画意的艺术技巧,善于与山川草木、风花雪月互动,捕捉飘逸空灵的形象与意象的功力。慨叹自己虽然选了王维的十首诗,仍有挂一漏万的遗憾。

谈及李白,对这位名垂千古的伟大诗人几近倾倒。对诗人那首狂飙式突进的《将近酒》以及风格奇异、形象瑰丽、境界卓拔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了如醉如痴的性情感悟与破解。即便是对在他看来不算太重要的作品《清平调词三首》也有如下精妙评说,说它“毕竟是为君王贵妃歌功颂德,甚至有点溜须拍马嫌疑的作品……但李白表现出的卓拔不凡的技巧,出类拔萃的聪慧,镇定从容的风度,大气包举的气概,和诗中流泻的一段温馨风流的佳话式情韵,还是值得后世长久记忆和回味的。”对于杜甫,他在那首想念离别的妻儿的《月夜》的解读中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说:

杜甫慷慨地运用了“香雾”“云鬟”“玉臂”几个有香艳色彩的词语形容自己风韵犹存的妻子。有了这首诗,妻子就不再是一位苍老憔悴的“老妻”的形象,而是一位秀美飘逸的云鬟氤氲着香气,洁白丰润的双臂如同粉妆玉琢,虽然历经苦难和折磨,但依然保持了端庄美丽的女人形象。

对于李煜,邓氏更是情有独钟。他甚至在自己的一首词作中昵称这位南唐后主为“阿煜”。在仔细评说了他的五首代表性词作之后,更有如下一段精彩评价:

李煜身上留下的人性太多,少见帝王的威风、残暴、冷酷、种马性太少,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成功的君王,也是一位最具人性的君王,一位最成功的诗人。激赏他的词章,怜惜他的命运,向千年之前的倒霉君王,不朽诗人寄一瓣心香吧!

邓氏特别欣赏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超凡才情,说她的作品用词“新颖别致,生动传神,富于原创性,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当时就得到评论家的激赏,说她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新意多有过人之处。”在解读《声声慢》时说:“‘怎一个愁字了得’,运用极其朴素口语化的笔墨作结,使这首极尽叠加铺张能事的词章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结尾。”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 篇9

【北宋】王令《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描写春天的诗词摘录 篇10

春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年代:唐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宿左省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兴

作者:武元衡 年代:唐朝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年代:唐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思

作者:王维 年代:唐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江南春绝句

作者:杜牧 年代:唐朝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思

作者:皇甫冉 年代:唐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

作者:韩愈 年代:唐朝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词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朝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

作者:贺知章 年代:唐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玉楼春

作者:宋祁 年代:宋朝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作者:欧阳修 年代:宋朝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绝句

作者:僧志南 年代:宋朝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玉楼春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朝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春日

作者:朱熹 年代:宋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村居

作者:高鼎 年代:清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李春天的春天梦 篇11

春天,在人们心里已然成为希望、美好的代名词。一说到它就会想到绿意升发、姹紫嫣红的亮丽,心情也会豁然明朗起来。去年热播的《李春天的春天》把一个大龄剩女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李春天仿佛是一股春风,气定神闲地在小银幕上演了一场积极乐观的“大龄剩女的立春时”,让年纪不大却满心沧桑的人想起那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李春天,一个留着叛逆小歪辫的杂志编辑,一个38岁还没嫁出去的超龄剩女,一个甘心让姐姐当“公主”自己习惯了退让的灰姑娘,一个内心残存青春尾巴、说话办事嘎嘣脆的滥好人。她对所有人都如春天般温暖,事事为他人着想,却唯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她为好友和姐姐的爱情操着家长般的心,却对自己的爱情缺了些关心;她号称享受单身生活,但面对有感觉的男人,也不是不花痴。在电视剧里,除了李春天之外的所有人都活在污浊的现实里,而李春天却似乎活在一汪纯水里。她集所有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于一身,唯一的缺点就是嫁不出去。幸运的她在无意撞上了一辆宾利车后,居然顺带收获了一个40多岁的极品钻石男,他多金、单身、幽默、偶尔还有点孩子气,他承袭了“小坏男人众人爱”的永恒定律,与李春天完满地讲述了一个成人童话。

其实,像李春天这样的女人不应该成为剩女,尤其是大龄剩女,就像男主角梁冰所说——她想嫁早就嫁了,不嫁,是因为对爱情还有幻想和期待。在青春偶像剧里,18岁少女对爱情怎么幻想都不过分,但在中年情感戏里,38岁还憧憬爱情,看起来有点不靠谱、不着调。但李春天最后还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电视剧结尾,在李春天和中年白马王子梁冰的拥抱里,分不清她脸上是笑还是泪。

而现实中,“李春天”的同龄人们在每日柴米油盐之余,看剧中的李春天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姑娘似的谈一场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恋爱,好像在看曾经的自己,也好像在看梦里未曾实现的自己。李春天的单纯和傻气,在如今的社会里如稀世珍宝。她向往美好的爱情,重视精神的统一和心灵的契合,顺其自然,但缺乏自信,几经挫折,终成正果。颇富喜感的李春天深深吸引着观众,与她同喜同悲,一起经历这迟来的爱情考验的同时,渐渐明白,人生态度乐观开朗、正面向上才能遇到幸福。而留住幸福则需要积极争取、悉心经营的。

诗词中的科学 篇12

问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蚕吐丝后真的死了吗?为什么?

描写南方春天的诗词 篇13

司空图: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刘媛: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

鱼玄机: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灵澈: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顾况: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熊皎: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孟宾于: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徐仲雅: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玄幽: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

刘昭禹: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送人》)

崔仲容:梁燕无情困,双栖语此时。(《春怨》)

田娥:春至偏无兴,秋来只是眠。(《闲居》)

虚中: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春诗》)

神迥: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见《诗式》)

徐安贞: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

廖凝:饭僧春岭蕨,醒酒雪潭鱼。(《赠史虚白》)

孙光宪:晓厨烹淡菜,春杼种幢花。(《和南越诗》)

杜甫: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见《合璧事类》)

杨凝式:到此今经三纪春。(《洛阳》,并见《纪闻》)

春天的诗词 篇14

古典诗词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 以达到形神一体。这就要求古诗词鉴赏往往需从意象入手, 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注重感性与领悟。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极富立体感, 在技巧上与绘画关系甚密”。如刘禹锡的诗句“清光门外一渠水, 秋色墙头数点山”。因为视线为墙头所阻隔, 墙外远处的山峰看起来只是突出在墙头上的几个点点, 立即给人一种立体与距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诗人的眼睛如同画家的眼睛, 由诗即能得画, 诗情画意, 跃然纸上。可见,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图片时必须注意诗所描述的意境, 注重讲解诗的韵味。杜甫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碧草”与“黄鹏”是易解的东西, 但“自”与“空”则包含着深刻的意蕴在其中。

古典诗词讲究虚实结合, 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 就是指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 通过直接呈现在鉴赏者面前的“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 从而调动鉴赏者的感悟力、想像力, 由“实象”入“虚境”、由“虚境”悟“实理”, 从而达到一个具有意中之境, “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古诗词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媒介, 通向诗的内层, 达到“神通”、“顿悟“这一审美境界。“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限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瞥。”诗句借助境实, 将诗人的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虚表达得淋漓尽致。借助多媒体课件, 可以介绍杜甫身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诗人气质, 但诗人的情感与“鸟惊心”、“花溅泪”必得通过启发性的提问, 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 设身处地的思考, 才有可能披文入情, 由表及里, 领会诗的内蕴, 同时通过反复诵读, 体会诗的韵律美。

古诗词以其凝炼、含蓄的语言散发着它“言有尽, 而意无穷”的独特文学魅力, 而恰当运用多媒体, 挖掘古诗词的“形”与“神”, 能够弥补文学积淀少、鉴赏能力差、生活阅历浅的现代学生的困惑和迷茫, 也使课堂教学往往事倍功半。

一、对诗词作者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缘由、名山大川、园林建筑、人物场景等相关知识, 运用媒体技术可使学生快速轻松地获得大量直观的印象与信息。老师可以把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 也可以提供相应的网址, 让学生自己搜索、筛选和整理。这也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的原则。这种方式不局限诗词本身, 与诗词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扩大阅读、延伸阅读。如在鉴赏陆游和唐碗堪称词史上“双璧”的两首《钗头凤》时, 陆游和表妹唐婉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沈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它的建筑风格及历史渊源等等, 光凭老师介绍, 恐怕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透彻领悟的。如果可以通过媒体把“沈园”的图片、简介、陆游和唐婉在那一方粉壁上留下的《钗头凤》手迹等, 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且把电视《沈园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看, 伴着优美的画面、动情的解说、哀婉的歌曲、直观的人物, 那两首《钗头凤》也便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 那风中的“红酥手”也自然成为学生的永远记忆, 这相对于传统的鉴赏方法, 显然效果要更胜一筹。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动手制作自选素材, 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得力助手。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 言简意赅的解说, 悦耳动听的音乐, 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 增加教学的魅力, 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的教学效果, 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企及。如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 可以提供一段优美的琵琶曲, 使学生感到声情并茂, 对白居易在文中所塑造的琵琶女有一种切实的体验和感受, 从而为他们提供形象思维加工的表象素材, 保证思维加工的顺利进行。另外, 还可以配上古韵诗词的吟诵, 使学生从吟诵的节奏和韵律上体味到古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形成一种很实在的感性体验。

三、通过古诗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古代诗歌, 意蕴深广,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 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 更真切地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讴歌, 对人生社会的思索, 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与感悟。

四、注重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多媒体课件可以克服时空限制, 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资料, 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意境。意境产生美, 只有引学生进入意境, 他们才会感知古诗词的整体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五、运用媒体帮助学生记诵诗词作品。在鉴赏过程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深透理解, 往往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作品背诵下来, 但死记硬背的后果往往是消化不良。多媒体既直观又形象, 通过相应的配乐诵读或由作品改编的歌曲播放给学生, 如《一剪梅》《雨霖铃》《虞美人》等, 学生在欣赏、仿读或吟唱中就能潜移默化地背诵作品,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走进古诗词课堂, 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合理编制多媒体课件, 注重通过课件还原诗人通过诗词所欲表达的意境, 挖掘出古诗词的“形”与“神”, 这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以及提升教育质量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文学社编辑部革新策划书下一篇:论激励机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